一、弹性支承厚板在局部载荷下的弯曲(论文文献综述)
吴韬[1](2021)在《弹刚性基底上弹性转动约束矩形板压剪屈曲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梁作为将钢材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组合起来形成双组合效应的一种新型结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大力发展,实现了混凝土和钢材的优势互补。但是连续组合梁的中支座区处于较大负弯矩作用的工作状态,钢梁受压应力作用易发生局部屈曲,从而影响其耐久性,降低了承载力。通过在钢梁腹部浇灌混凝土,约束腹板的一侧,工程实践表明这可以显着提高支座附近的局部抗屈能力。受混凝土约束的腹板的稳定性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板件的稳定性问题。本文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克西霍夫假设的弹性匀质矩形薄板在各个边界条件和荷载条件下在弹刚性基底上的弹性屈曲行为。结合有限元分析和一个半充填式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腹板屈曲试验的结果,验证理论计算的准确性,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提出合适的挠曲面函数,运用里兹能量法对在弹刚性基底上的双边弹性转动约束边界矩形板在匀剪、线性受压和压剪共同作用下的单、双向屈曲问题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出临界屈曲系数的理论解析解。还进行了详细的参数分析,与实际工程情况相符,具有较大的实用性与适用性。(2)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写了建立模型和特征值屈曲分析的命令流程序,建立了不同边界条件矩形板在剪切和线性受压下的有限元屈曲分析模型。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良好,有限元计算曲线与理论曲线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证明本文理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3)运用相关性稳定验算公式,获得刚性基底薄板在弯-剪复合应力下的屈曲公式,并与一个半充填式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腹板屈曲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半充填混凝土作刚性基底时可简化为刚度系数略低于5的弹性基底。(4)对于更为复杂的弹性基底上四边弹性转动约束边界在四边受均剪和线性压力组合作用下矩形板的屈曲,运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通用性。定义众多模型控制参数,方便模型参数化设计。为理论分析受限的更复杂类型薄板的屈曲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
吴鹏均[2](2020)在《自锚式悬索桥钢-聚氨酯复合材料正交异性桥面板参数分析及优化》文中认为钢-聚氨酯复合材料正交异性桥面板(本文简称SPS正交异性桥面板)是一种新型桥面结构,由聚氨酯弹性芯层与顶底两层钢面板内表面牢固粘结而成。该结构能够大大降低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焊缝疲劳开裂病害,且在国外已应用于新建、修复以及加固等工程领域,而在国内工程应用则极少,更不用说大跨度桥梁。尤其对于自锚式悬索桥来说,钢箱梁本身受到强大的纵向压力,而处于正弯矩区段的钢桥面板受到的纵向压力则更大,钢桥面板很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进而导致结构疲劳开裂或屈曲。为此,本文创新性地尝试将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应用于自锚式悬索桥工程中,采用多尺度建模法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出新型且性能更优异的桥面板替代方案,主要所做的研究工作如下:(1)依托淮河公路自锚式悬索桥工程建立全桥模型,确定并提取受力最不利钢箱梁节段用以精细化建模,随后对比分析传统桥面板钢箱梁模型和三种不同参数设置的SPS模型的应力和挠度。结果表明:SPS模型在纵向和横向上的抗弯刚度都显着提高;SPS1模型可作为往后研究SPS正交异性桥面板用于修复加固工程的重点构造形式;聚氨酯芯层的应力扩散作用使得桥面板应力分布更均匀,减缓了应力集中现象。(2)建立了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参数化模型,计算分析八大结构参数变化时局部应力和挠度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钢面板以及聚氨酯厚度都能较好地改善SPS正交异性桥面板的局部力学性能;U型纵肋的开口宽度和高度变化分别有利于纵向应力和横向应力改善,但都无法同时改善纵横向应力;U型纵肋厚度变化对除本身外的结构局部力学性能影响很小;相比传统桥面板,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刚度的提高可减少纵向加劲肋的数量,从而减少焊缝和横隔板的挖空数量;横隔板间距的变化可显着改善结构挠度;吊索节间数增加至4节后的力学性能变化差异很小,故吊索节间数不宜大于4节。(3)基于弹性屈曲分析,考虑几何、材料双重非线性以及初始几何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分析结构参数对SPS正交异性桥面板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钢面板厚度的增加可显着提高稳定承载力;聚氨酯厚度的增加虽可提高桥面板的稳定性能,但不宜单纯通过增加聚氨酯厚度来改善稳定性能;纵肋数量和高度的增加尽管都可提高稳定极限承载力,但当参数增加到一定值后其造成的影响逐渐减小。故可适当减少纵肋数量(即增大纵肋间距),进而减少焊缝数量,从根源上削弱桥面板细节疲劳问题。(4)基于ANSYS优化模块,详述结构优化设计的原理,包括其数学模型以及在ANSYS程序中的实现过程与步骤。随后分析比选三种优化设计方法下的合理设计序列,并最终得到依托工程的最优SPS正交异性桥面板方案,为往后该结构应用于自锚式悬索桥等大跨度桥梁提供必要的参考。
滕文想[3](2019)在《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主轴装置力学建模及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是目前大型矿山立井提升系统所采用的关键装备,而主轴装置又是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核心部件,其力学性能直接影响提升机的安全可靠性。本课题以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主轴装置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关键零部件和整体结构的力学建模方法及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研究成果将为矿井提升机主轴装置的可靠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首先,开展阶梯状主轴结构力学模型研究。引入Carrera通用表达格式,采用二元Taylor多项式展开描述主轴轴段截面位移场,实现了短轴截面高阶形变位移场的准确描述;结合虚位移原理,建立了阶梯轴力学模型,实验验证了阶梯轴类一维精确力学模型的高效性和可用性。其次,开展基于精确二维板理论主轴-摩擦轮连接结构力学特性研究。针对传统四节点单元划分效率低的问题,结合张量分量混合插值方法,构建了一种适用于环形板和圆板的六节点板壳单元,建立了主轴-摩擦轮连接结构力学模型,揭示了螺栓组布置对法兰连接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然后,开展摩擦轮筒壳动力学特性研究。针对传统板壳理论的建模问题,根据筒壳几何结构,采用正交曲线坐标系描述筒壳的三维几何特征,构建了摩擦轮筒壳整体精确力学模型,实验验证了摩擦轮筒壳精确力学模型的可用性,并研究了环肋几何尺寸和数目对摩擦轮筒壳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开展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主轴装置动力学行为研究。基于前三章建立的关键部件力学模型,结合部件接触面上节点的位移协调条件,建立了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主轴装置的运动方程,实验验证了模型的高效性和可用性。该论文有图78幅,表25个,参考文献153篇。
赵扬[4](2019)在《矩形薄板模态的有限差分法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今的很多航空航天结构逐渐朝着大型化、轻量化、柔性化方向发展,随着这种趋势,结构的厚度越来越小,对于薄壁结构的研究分析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镜像铣削是一种新型的加工方式,通过铣削装备-薄板-支承的形式进行布局对薄板进行加工,在这种新方式下对薄板的约束形式也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薄板的模态研究来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说明。本文从薄板振动微分方程出发,使用中心五点差分格式对矩形薄壁铝板的模态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其中涉及了5种不同的边界条件、5种不同厚度、有无支承以及8个弹性点支承位置、5种不同的支撑刚度等因素。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影响下矩形薄板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变化,从中得出了一些规律和结论。边界对于振型的影响是最大的,厚度对于固有频率的影响是最大的,板面支承对薄板的约束作用使板的固有频率增大。采用测力法利用激振器扫频对矩形薄壁铝板的模态进行了单因素试验。通过对边固支对边简支、对边固支对边弹性支承、对边固支对边自由三种不同边界以及薄板厚度、支承位置因素的变化对模态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试验模态和数值仿真模态进行了对比验证,其误差在合理的范围内,表明仿真结果是有一定可信度的。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薄板加工时最佳的约束形式,并且以上的研究结论对镜像铣削装备中夹持方式和支承方式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石卓奇[5](2016)在《波箔动压气体轴承承载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气轴承较之传统的滚动轴承相比具有高转速,高精度,无污染,耐高温等特点,这使其在高速透平机械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前景。但是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给此类轴承的理论建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本文借鉴了文献中对类似结构的处理方法,提出了箔片变形的判断算法,求出弹性元件实际的结构刚度;对波箔止推轴承进行理论建模,讨论了相关参数对其承载能力的影响;完善了轴承测试实验平台,完善了箔片变形工艺,对止推轴承的静特性做了实验验证。建立了波纹箔片考虑库伦摩擦的欧拉梁模型,提出了判定波箔片摩擦状态的新算法,研究箔片间摩擦力对轴承刚度的影响;通过不断增加梁模型单元梁的个数得出波纹箔片的摩擦状态。结果表明:箔片间的摩擦力是一个滑动摩擦与静摩擦混合的复杂状态,而弹性箔片系统的摩擦过程能够提高箔片的阻尼和刚度。根据气体动压Reynolds方程,推导压力区域的压力表示方程,并通过有限差分法划分求解域,应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网格压力分布以及气膜厚度分布;采用弱耦合的方法将气膜压力以及弹性结构变形方程联立,完成气弹耦合计算并得到得到波箔径向轴承的静特性参数。根据止推轴承的工作特点和箔片系统的结构,基于平箔片的薄板模型和波箔Iordanoff模型建立轴承箔片单元的刚度矩阵,采用与径向轴承相同的方法对柱坐标系下的Reynolds方程进行简化以及离散求解,分析其静态特性的计算公式。基于文献中对两种轴承制造技术的介绍,设计了波箔轴承的制造方案,通过实验得出材料种类、热处理工艺、表面质量等参数对轴承质量的影响。继续搭建、优化轴承试验平台,进行了波箔径向轴承的承载特性试验、加卸载试验、摩擦系数对比试验等,对止推轴承不同的展角、入口气膜厚度、箔片厚度等参数承载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建立的波纹箔片摩擦状态的欧拉梁模型以及开发的相应的流程和程序能够更真实的求出不同压力分布下波纹结构的实际变形,完善了对类似结构的理论分析体系;对波箔止推型轴承多个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
谢仕龙[6](2015)在《新型径向动压波箔气体轴承的动态性能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波箔轴承作为传统气体动压轴承的最新一代的继承者,以其高转速、高承载力及良好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旋转机械中。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人们对波箔轴承的服役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对轴承抵御扰动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波箔轴承通过箔片结构上的调整,提高了轴承综合性能。本文以新型分离式波箔轴承动特性实验研究为主,建立实验台,研究不同扰动工况对轴承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在考虑摩擦的条件下采用多自由度梁单元建立了波箔片变形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获得箔片的静变形,为轴承箔片静刚度的精确求解提供支持。同时,设计箔片静刚度测试实验台,测试、比较了不同材料、结构及固定方式对箔片静刚度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箔片的材料、结构及固定方式都会对其静刚度产生很大影响,所建立的箔片静刚度求解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一致。改进径向动压波箔轴承动、静特性测试实验台,选取不同材料和结构的箔片轴承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了轴承的静态及动态性能。对轴承偏位角及静刚度进行了计算,通过实验测量轴承的静态偏位角、静刚度及摩擦转矩;应用最小二乘法与线性叠加法建立轴承动特性系数提取模型,测试了轴承在动态扰动下的刚度和阻尼系数、轴心轨迹。在转子静止状态下对箔片的动特性系数也进行了测量,并与轴承的对应项进行比较。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激振频率、静态载荷及轴颈转速对轴承动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轴承的静态偏位角、摩擦转矩受静载荷影响较大,激振频率、轴颈转速及静态载荷对轴承的动特性系数及轴心涡动影响显着。通过实验研究所得箔片静刚度、动刚度以及轴承动特性数据可为新型径向波箔轴承的设计提供一些重要参考。
孙登成[7](2015)在《弹性边界对船体板格塑性动力响应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简单结构如板架进行实验时,边界条件大都选为刚固和简支等常规边界。这与利用舱段模型的水下爆炸实验结果相比,板架上板格的损伤要明显严重。人们对于船体运动和板格周围结构对板格抗冲击产生的影响关注还较少,然而计算表明,这两个因素都可归结为边界因素且对板格损伤的影响十分明显。为此,本文总结归纳影响外板损伤的边界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据此提出采用简化模型的方法来进行板格损伤的粗略计算,最后以动态子结构法思想为基础构建计及板格塑性阶段动力响应的精细计算方法,并着重考虑了周围连接结构在刚度和质量变化时对考核区域的综合影响,具体如下。第一,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板格局部强度的边界影响分析。采用边界约束的板格模型与原船模型对比进行船体运动的影响分析;建立舱段的有限元模型、并设置舱壁处约束和自由的边界条件,与原船结果对比,目的是考察船体梁的整体运动对外板局部板格的影响并得到不同舱长的影响规律,最后绘制爆距、舱长变化对损伤结果的影响曲线。第二,根据模态理论建立边界运动的板格简化计算模型。基于入射波能量来描述特定工况下水面结构的运动特性,得到结构的整体速度;根据能量守恒原则得到了整体模型关于单自由度的有效模态质量和有效模态刚度,通过逐渐增加振型阶数的方式,确定了结构振型的有效参与度。第三,以动态子结构法思路为基础建立板格的弹塑性求解方法。利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三个子结构的数值计算模型,包括模态缩聚的弹性子结构和可用于塑性求解的完全几何信息子结构;采用增量形式的Newmark-?法为计算工具,验证弹性结构的计算,对于塑性应变和应力采用有限变形理论求解,在进入塑性计算后进行刚度矩阵的更新,在迭代步收敛后完成本计算方法的验证。第四,进行周围结构改变对塑性区板格的动响应影响分析。通过塑性区单元应力的变化类比相邻子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变化对耦合边界的影响程度,然后分析了塑性区单元应力响应随相连子结构质量和刚度的大小以及单元响应位置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分析了质量和刚度对结构速度和振动特性的影响;最后针对结构外板局部损伤对整体结构振型的影响,分析了位置、大小和方向的综合影响。
郑永江[8](2013)在《板带轧机空间振动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四/六辊板带轧机共振及颤振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且轧机设计理论也未能给出轧机振动特性技术参数。历来轧机振动研究不区分轧机辊系是否稳定,均以稳定轧机建立力学模型,将轧辊垂直、水平、轴向、扭转、交叉及摇摆的空间振动行为作为各单一振动的耦合模式加以分析。为了抑制甚至消除轧机振动,本文从区分轧机辊系的稳定性和空间振动行为的思路出发研究轧机振动特性。首先,采用空间传递矩阵法作为轧机振动数值解析方法,并根据轧机多辊叠加的结构特点开发适合于轧机系统的多层多体系统空间传递矩阵法;同时以不同稳定性的两种二辊高刚度轧机为算例,利用上述方法对其进行空间振动解析并开展振动测试实验验证数值结果,最终建立空间传递矩阵法。其次,建立1580四辊热轧机的空间振动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同时考虑轧机部件间阻尼影响,运用上述空间传递矩阵法和有限元法对具有不同稳定性的两种轧机进行空间振动特性数值解析和仿真,并对比其固有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辊系间隙对轧机固有频率和振型的重要影响。进行轧机在线振动测试实验,一方面验证以上数值计算和仿真结果,另一方面从轧机的拍振及共振现象认知中提出1580mm四辊板带热轧机的自激振动机理,即在大压下率条件下,辊缝前、后滑区内轧件对轧辊做功不等进而引发负阻尼自激振动。从控制轧制工艺参数和改进轧机结构两方面提出抑制轧机振动的方法。最后,对650六辊冷轧机建立稳定性不同的两类轧机的空间振动模型,并利用空间传递矩阵法开展振动特性解析。开展650轧机的现场振动测试实验,验证数值结果的同时,探讨了引发薄带表面大斜浪板型的激励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综上所述,轧机空间振动及其数值解析法、辊缝前后滑区内的负阻尼自激振动机理及轧机抑振法的提出对轧机振动理论研究和实际轧制生产抑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叶兴才[9](2013)在《考虑温度效应的功能梯度圆板轴对称弯曲问题的弹性力学解》文中指出本文基于推广后的Main和Spencer功能梯度板理论,研究了沿厚度方向功能梯度变化的圆板和圆环板在板面受均布荷载作用,同时考虑温度效应的轴对称弯曲问题,采用该理论中的圆板位移展开公式,参考丁皓江等功能梯度板柱面弯曲问题的板理论,从而得到了温度和均布荷载同时作用时的轴对称功能梯度圆板弯曲问题的弹性力学解,并进行了数值计算。本文考虑的是各向同性材料,算例中,假设材料特性参数沿厚度方向是指数函数变化的,温度沿厚度方向线性变化,分别讨论了简支和固支两种边界条件下梯度变化程度和温度效应对功能梯度圆(环)板的影响,发现边界条件、梯度变化程度及温度均对功能梯度圆板的响应有显着的影响。最后,本文还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来验证固支边界条件下得到的挠度值,计算得到的结果与理论结果比较吻合。
徐方程[10](2013)在《基于库伦摩擦效应的径向气体箔片轴承-转子系统振动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压气体箔片轴承较滚动轴承具有的运转速度高、无污染、回转精度高、运行寿命长、高温低温等极限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使其在航空航天、低温制冷等关键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波箔型径向气体箔片轴承的弹性表面自适应性以及箔片结构内部干摩擦给轴承带来高转速、强稳定性等优点的同时也给轴承箔片结构理论建模带来了难度。本文针对轴承箔片结构内部的摩擦问题展开研究,从箔片轴承理论建模和数值计算方法等基本问题出发,分析了箔片结构内部摩擦效应对轴承静动态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轴承性能测试试验台和轴承-转子系统特性试验台,对箔片轴承进行试验研究,为气体箔片轴承箔片结构摩擦特性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基于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充分考虑箔片结构内部摩擦效应的波纹箔片刚度理论计算模型,研究了摩擦效应对波纹箔片刚度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箔片结构的库伦摩擦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波纹箔片的刚度,波纹箔片库伦摩擦模型具有比文献线性弹簧更复杂的刚度特性。在建立了考虑平箔片剪切刚度和箔片结构摩擦效应的箔片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单元法(FEM)和有限差分法(FDM)耦合求解Reynolds方程和气膜厚度方程,研究了平箔片剪切刚度以及箔片结构库伦摩擦效应对轴承静态特性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NASA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箔片结构模型以及数值仿真方法的正确性。基于小扰动法,结合气体Reynolds方程、气膜压力、气膜厚度和箔片变形之间的数学关系推导出轴承动力学特性系数计算微分方程,通过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求解得到不同箔片结构摩擦系数条件下轴承动力学特性系数,获得了波纹箔片摩擦效应对轴承气膜刚度和阻尼系数的影响规律。根据有限元法建立实际的波箔型径向气体箔片轴承-转子系统模型,结合轴承在各个转速下的刚度和阻尼系数,通过求解转子系统频率方程分析了箔片结构摩擦效应对箔片轴承-转子系统前三阶临界转速的影响。利用Newmark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结果表明轴承支承处振动幅值随着转速的升高而降低,虽然高速转速较低转速时振动出现低频分量,但轴心轨迹重复性好,并且波纹箔片和轴承壳之间摩擦系数越小,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越高。设计并建立了波箔型径向气体箔片轴承特性测试试验台,通过改变轴承壳圆柱孔内表面粗糙度,提出了一种研究箔片结构摩擦效应对波箔型径向气体箔片轴承特性影响的试验方法,并对箔片轴承静刚度、起飞转速、极限承载力和轴承动力学特性系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降低轴承壳圆柱孔内表面粗糙度能够减小轴承静刚度,使得箔片轴承的悬浮转速降低,减少了轴承启停时表面磨损,延长了轴承寿命,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轴承极限承载力,为提高箔片轴承承载力提供新的思路。设计并搭建了波箔型径向气体箔片轴承-转子系统试验台,基于振动频率和平箔片温度测量准确判断了转子起飞转速,重点分析了波纹箔片和轴承壳之间摩擦效应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降低轴承壳内表面粗糙度有效消除了转子高频振动,提高了转子系统运行稳定性,为提高箔片轴承-转子系统运行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方法。
二、弹性支承厚板在局部载荷下的弯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弹性支承厚板在局部载荷下的弯曲(论文提纲范文)
(1)弹刚性基底上弹性转动约束矩形板压剪屈曲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弹性基底上弹性转动约束矩形板线性荷载压屈分析 |
2.1 计算模型以及挠曲面函数的选取 |
2.2 压屈板各部分能量及其变分 |
2.3 矩形板线性受压临界屈曲系数解析解 |
2.4 参数分析 |
2.4.1 γ_(cr)与χ_1、χ_2的关系 |
2.4.2 k_(cr)与χ_1、χ_2的关系 |
2.4.3 k_(cr)与λ的关系 |
2.5 有限元分析 |
2.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5.2 理论解的优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弹性基底上弹性转动约束矩形板受剪屈曲分析 |
3.1 计算模型以及挠曲面函数的选取 |
3.2 屈曲板各部能量变分 |
3.3 矩形板受剪临界屈曲系数解析解 |
3.4 参数分析 |
3.4.1 γ_(cr)与χ_1、χ_2的关系 |
3.4.2 α_(cr)与χ_1、χ_2的关系 |
3.4.3 k_(cr)与χ_1、χ_2的关系 |
3.5 有限元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刚性基底弹性转动约束矩形板压剪屈曲分析 |
4.1 刚性基底受压模型以及挠曲面函数的选取 |
4.2 压屈板各部分能量及其变分 |
4.3 压屈板临界屈曲系数解析解 |
4.4 压屈板临界屈曲系数参数分析 |
4.4.1 γ_(cr)与χ_b、χ_t的关系 |
4.4.2 k_(cr)与χ_b、χ_t的关系 |
4.5 刚性基底矩形板受剪屈曲模型以及挠曲面函数的选取 |
4.6 剪屈板的变分法及临界屈曲系数解析解 |
4.6.1 剪屈板各部能量变分 |
4.6.2 剪屈板屈曲系数解析解 |
4.6.3 剪屈板临界屈曲系数参数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刚性基底弹性转动约束矩形板复合应力下屈曲分析 |
5.1 复合应力下矩形板屈曲计算相关性公式 |
5.2 半充填式钢箱-混凝土组合试验梁负弯矩区腹板屈曲分析 |
5.2.1 试验梁的设计 |
5.2.2 加载方案与测点布置 |
5.2.3 试验结果分析 |
5.3 复合应力下刚性基底矩形板屈曲有限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弹性基底四边弹性转动约束板四边复合应力下屈曲分析 |
6.1 四边弹性转动约束复合应力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2 命令流程序设计 |
6.3 荷载组合分布对于复合屈曲模态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2)自锚式悬索桥钢-聚氨酯复合材料正交异性桥面板参数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概述 |
1.1.1 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应用现状 |
1.1.2 正交异性传统桥面板典型病害 |
1.2 钢-聚氨酯复合材料正交异性桥面板概述 |
1.2.1 SPS夹层板材料性能及受力特点 |
1.2.2 SPS夹层板施工工序 |
1.3 钢-聚氨酯夹层板研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钢-聚氨酯夹层板在实际桥梁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自锚式悬索桥及钢箱梁节段有限元分析 |
2.1 工程背景 |
2.2 自锚式悬索桥有限元模型 |
2.2.1 全桥模型确立 |
2.2.2 全桥成桥阶段分析 |
2.2.3 全桥营运阶段线性分析及最不利节段确定 |
2.3 钢箱梁精细化节段模型 |
2.3.1 模型参数选取 |
2.3.2 节段模型建立 |
2.3.3 移动荷载加载工况 |
2.4 各节段模型应力及挠度对比分析 |
2.4.1 纵向加载工况一结果分析 |
2.4.2 纵向加载工况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局部应力及挠度参数分析 |
3.1 SPS桥面板局部模型有限元分析 |
3.1.1 初始桥面板模型建立 |
3.1.2 初始桥面板模型受力分析 |
3.2 荷载参数确定 |
3.2.1 车辆荷载施加方式 |
3.2.2 车辆荷载类型 |
3.3 结构参数变化对SPS桥面板的局部应力和挠度影响 |
3.3.1 SPS桥面板结构参数参考 |
3.3.2 钢面板厚度对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局部应力及挠度影响分析 |
3.3.3 聚氨酯厚度对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局部应力及挠度影响分析 |
3.3.4 纵肋开口宽度对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局部应力及挠度影响分析 |
3.3.5 纵肋高度对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局部应力及挠度影响分析 |
3.3.6 纵肋厚度对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局部应力及挠度影响分析 |
3.3.7 纵肋间距对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局部应力及挠度影响分析 |
3.3.8 横隔板间距对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局部应力及挠度影响分析 |
3.3.9 吊索节间数对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局部应力及挠度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PS正交异性桥面板稳定性参数分析 |
4.1 桥面板稳定性分析理论 |
4.1.1 三类稳定性分析理论概述 |
4.1.2 基于能量法的SPS正交异性桥面板临界屈曲应力理论解 |
4.2 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弹性屈曲分析 |
4.2.1 车辆荷载类型对弹性稳定的影响 |
4.2.2 横隔板设置对弹性稳定的影响 |
4.2.3 SPS正交异性桥面板的屈曲失稳模态及临界应力 |
4.3 SPS正交异性桥面板稳定承载力参数分析 |
4.3.1 非线性稳定分析理论 |
4.3.2 屈服准则 |
4.3.3 结构参数变化对SPS正交异性桥面板稳定承载力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参数优化设计 |
5.1 优化设计研究概述 |
5.2 结构优化设计原理 |
5.2.1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5.2.2 优化设计的程序实现 |
5.3 SPS正交异性桥面板参数优化 |
5.3.1 优化对象选取 |
5.3.2 优化变量选取 |
5.3.3 优化方法设置 |
5.3.4 参数优化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主轴装置力学建模及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 技术路线和总体框架 |
2 阶梯状主轴结构力学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建模分析 |
2.3 阶梯轴轴段的动力学分析单元 |
2.4 阶梯轴动力学模型 |
2.5 力学特性的数值分析 |
2.6 主轴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精确二维板理论主轴-摩擦轮连接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轴-摩擦轮连接结构介绍 |
3.3 夹板动力学分析单元 |
3.4 法兰螺栓连接结构动力学分析模型 |
3.5 力学特性的数值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摩擦轮筒壳动力学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几何描述 |
4.3 筒壳动力学分析单元 |
4.4 筒壳动力学模型 |
4.5 动力学特性的数值分析和实验验证 |
4.6 环肋对筒壳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主轴装置动力学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建模分析 |
5.3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主轴装置动力学模型 |
5.4 主轴装置的动力学特性 |
5.5 现场实验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矩形薄板模态的有限差分法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薄板振动的研究背景 |
1.2 薄板振动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薄板振动的基础理论 |
2.1 薄板横向振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
2.1.1 位移分量 |
2.1.2 应变分量 |
2.1.3 应力分量 |
2.1.4 内力分量 |
2.1.5 运动方程 |
2.2 薄板振动的边界条件 |
2.3 平板的自由振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矩形薄板模态的数值仿真 |
3.1 有限差分法 |
3.2 数值迭代法 |
3.3 边界条件的选取 |
3.4 对边固支对边弹性支承与弹性嵌固混合边界条件 |
3.4.1 无支承时薄板模态 |
3.4.2 板面不同支承位置时薄板模态 |
3.4.3 板面中心刚性固定支承时模态 |
3.4.4 薄板厚度变化对模态参数的影响 |
3.4.5 弹性支承刚度的变化对模态参数的影响 |
3.4.6 边界处弹性支承的刚度变化对模态的影响 |
3.4.7 边界处弯扭刚度变化对模态的影响 |
3.4.8 弹性支承与弹性嵌固混合边界下模态影响因素的总结 |
3.5 一边固支一边自由两边弹性支承与嵌固边界模态 |
3.5.1 板面无支承时的模态 |
3.5.2 板面不同支承位置下的模态 |
3.6 对边固支对边简支边界下模态 |
3.6.1 无支承时薄板的模态 |
3.6.2 板面中心支承下的模态 |
3.6.3 薄板厚度变化对薄板模态参数的影响 |
3.7 对边固支对边自由边界下模态 |
3.7.1 板面无支承时的模态 |
3.7.2 板面存在中心支承时的模态 |
3.8 对边固支对边弹性支承边界下模态 |
3.8.1 板面无支承时的模态 |
3.8.2 板面存在中心支承时的模态 |
3.9 试验模态匹配下的五种边界数值仿真模态 |
3.9.1 对边固支对边自由边界下模态 |
3.9.2 对边固支对边弹性支承边界下模态 |
3.9.3 对边固支对边简支边界下模态 |
3.10 不同边界下对比的结论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矩形薄壁铝板振动试验 |
4.1 试验的理论和方法 |
4.1.1 振动试验的分类 |
4.1.2 振动试验测量方式 |
4.1.3 试验频段的选择 |
4.1.4 传感器的选取 |
4.1.5 激振器 |
4.1.6 采样定理 |
4.1.7 模态试验 |
4.2 试验平台的搭建 |
4.3 振动试验仪器的选择 |
4.3.1 振动测试系统 |
4.3.2 传感器 |
4.3.3 激振器 |
4.3.4 信号发生器 |
4.4 试验方案的确定 |
4.4.1 试验流程 |
4.4.2 实验方案及各种事项 |
4.5 模态试验及数据的处理 |
4.5.1 厚6mm对边固支对边自由边界下模态 |
4.5.2 厚6mm对边固支对边弹性支承边界下模态 |
4.5.3 厚6mm对边固支对边简支边界下模态 |
4.5.4 厚4mm对边固支对边自由边界下模态 |
4.5.5 厚4mm对边固支对边弹性支承边界下模态 |
4.5.6 厚4mm对边固支对边简支边界下模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波箔动压气体轴承承载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径向波箔气体动压轴承研究现状 |
1.2.1 径向波箔气体动压轴承的主要结构类型 |
1.2.2 径向波箔气体动压轴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止推波箔气体动压轴承研究现状 |
1.3.1 止推波箔气体动压轴承的主要结构类型 |
1.3.2 止推波箔气体动压轴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课题的来源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径向波箔气体动压轴承理论建模 |
2.1 引言 |
2.2 径向轴承工作原理 |
2.2.1 轴承结构 |
2.2.2 流体动压效应机理 |
2.3 顶层平箔片建模 |
2.3.1 一维梁模型 |
2.3.2 厚板理论模型 |
2.4 波纹箔片建模 |
2.4.1 库伦摩擦梁模型建模 |
2.4.2 梁模型摩擦力判定 |
2.4.3 多单元梁模型 |
2.4.4 波箔片对比模型 |
2.5 多单元梁模型刚度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径向波箔轴承静特性的分析 |
3.1 引言 |
3.2 压力方程与气膜间隙分布的推导 |
3.2.1 Reynolds方程的推导 |
3.2.2 气膜厚度方程的推导 |
3.3 求解Reynolds方程 |
3.3.1 Newton-Raphson迭代法和有限差分法 |
3.3.2 边界条件与收敛条件 |
3.3.3 收敛条件 |
3.3.4 气弹耦合计算流程 |
3.3.5 刚型轴承计算结果 |
3.3.6 考虑库伦摩擦状态的第一代波箔径向轴承静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波箔止推轴承静态特性的计算与仿真 |
4.1 引言 |
4.2 止推轴承气体润滑方程的推导 |
4.2.1 柱坐标系下Reynolds方程的无量纲化 |
4.2.2 气膜厚度方程推导 |
4.2.3 Reynolds方程Newton-Raphson迭代格式的推导 |
4.2.4 箔片结构建模 |
4.2.5 气弹耦合计算流程 |
4.3 波箔型止推轴承静态特性分析 |
4.3.1 计算程序验证分析 |
4.3.2 轴承静态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轴承测试实验平台的搭建及轴承特性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轴承测试试验平台的搭建 |
5.3 径向轴承加工方法的探究 |
5.3.1 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
5.3.2 箔片的成型方法 |
5.3.3 箔片的热处理办法 |
5.3.4 径向波箔轴承的装配 |
5.4 径向轴承静态特性实验结果 |
5.5 止推轴承静态特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型径向动压波箔气体轴承的动态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波箔型气体轴承概述 |
1.2 波箔型动压气体轴承发展历程 |
1.2.1 波箔轴承的理论发展 |
1.2.2 波箔轴承的应用发展 |
1.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3.1 波箔轴承的静态性能研究发展 |
1.3.2 波箔轴承的动态性能研究发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概述 |
第二章 波箔气体轴承箔片静刚度理论计算及实验研究 |
2.1 波箔弹性变形建模分析 |
2.2 平箔片载荷压力分布计算 |
2.3 箔片静刚度实验研究 |
2.3.1 箔片静刚度测试实验台设计及测试方案拟定 |
2.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3 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径向波箔气体轴承动特性实验台改进设计 |
3.1 实验台主体结构介绍 |
3.2 实验轴承 |
3.3 测试系统设计 |
3.3.1 位移信号获取 |
3.3.2 激振力信号获取 |
3.3.3 加速度信号获取 |
3.4 径向波箔轴承动特性实验方案的拟定 |
3.4.1 激振频率的确定 |
3.4.2 静载荷及轴颈转速的确定 |
3.4.3 实验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径向波箔气体轴承静态性能实验研究 |
4.1 轴承静态性能分析的理论基础 |
4.1.1 偏位角与摩擦转矩理论计算模型的推导 |
4.1.1.1 压力控制Reynolds方程的处理 |
4.1.1.2 径向波箔轴承膜厚方程 |
4.1.2 偏位角实验提取模型的建立 |
4.1.3 轴承静刚度的测量 |
4.1.4 轴承静态摩擦转矩的采集 |
4.2 静特性实验数据处理 |
4.2.1 位移变量信号处理 |
4.2.2 摩擦力变量信号处理 |
4.3 静特性实验结果分析 |
4.3.1 轴承偏位角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2 轴承静刚度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3 轴承摩擦转矩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径向波箔气体轴承动态性能实验研究 |
5.1 动特性系数分析的理论基础 |
5.1.1 动特性系数方程的推导 |
5.1.2 动特性系数提取模型的建立 |
5.2 动特性实验数据处理 |
5.3 实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
5.3.1 轴承动态刚度与阻尼系数 |
5.3.1.1 不同激振频率下的轴承动特性系数 |
5.3.1.2 不同转速及静载荷下的轴承动特性系数 |
5.3.2 轴承轴心扰动 |
5.3.3 箔片动态刚度与阻尼系数 |
5.4 实验结果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弹性边界对船体板格塑性动力响应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实验研究方面 |
1.2.2 数值仿真方面 |
1.2.3 理论方面 |
1.3 动态子结构法在非线性求解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板格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的边界影响分析 |
2.1 引言 |
2.2 船体外板格边界影响因素的分类 |
2.2.1 船体运动的影响 |
2.2.2 舱段长度的影响 |
2.2.3 板格尺寸影的响界 |
2.3 计算工况和计数值模型 |
2.3.1 水下爆炸工况设置 |
2.3.2 原船模型和舱段计算模型 |
2.3.3 数值材料模型 |
2.4 边界影响的板格损伤计算结果分析 |
2.4.1 船体运动对板格损伤的影响分析 |
2.4.2 舱段长度变化对板格损伤的影响分析 |
2.4.3 板格尺寸变化对塑性损伤的影响分析 |
2.4.4 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运动的板格边界简化计算模型 |
3.1 引言 |
3.2 冲击波载荷作用下板格边界的运动响应描述 |
3.2.1 板格边界的运动特点 |
3.2.2 基于入射波能量的板格边界运动描述 |
3.2.3 整体结构的速度求解 |
3.3 多自由度结构的有效模态质量和有效模态刚度计算方法 |
3.4 板格边界简化模型分析 |
3.4.1 局部结构的模型简化方法 |
3.4.2 结构主振型对板格边界影响的讨论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动态子结构法在板格弹塑性求解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和系统子结构的组集 |
4.2.1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 |
4.2.2 单个子结构与组集 |
4.2.3 模型验证 |
4.3 弹塑性平衡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 |
4.3.1 方程求解的隐式Newmark-β 法 |
4.3.2 双层底结构的弹性响应求解 |
4.4 双层底结构板格的弹塑性计算方法 |
4.4.1 有限变形计算方法 |
4.4.2 应变求解的增量TL法 |
4.4.3 材料模型和屈服条件 |
4.4.4 修正牛顿法--有限元系统的平衡方程 |
4.5 双层底结构板格弹塑性验证计算 |
4.6 小结 |
第5章 连接结构特性对板格动响应的影响分析 |
5.1 引言 |
5.2 连接结构的边界对板格动态响应的影响分析 |
5.2.1 板格边界周围结构的计算模型 |
5.2.2 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的生成和使用 |
5.2.3 边界的简化描述方法 |
5.2.4 周围结构质量和刚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分析 |
5.3 局部损伤对整体模态的影响分析 |
5.3.1 计算模型 |
5.3.2 外板损伤对整体结构模态的影响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板带轧机空间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轧机振动特性研究 |
1.2.1 轧机平面振动特性研究 |
1.2.2 轧机空间振动特性研究 |
1.3 轧机振动机理研究 |
1.4 轧机抑振方法研究 |
1.4.1 影响轧机振动的主要因素 |
1.4.2 轧机抑振法 |
1.5 轧机振动分类与解析方法 |
1.6 选题来源、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机构学静定轧机开发 |
2.1 轧机设备问题 |
2.1.1 轧机振动问题 |
2.1.2 径向轴承损伤 |
2.1.3 轴向止推轴承损伤 |
2.2 轧机设备问题探索 |
2.2.1 轧机动特性研究 |
2.2.2 轧机径向轴承损伤研究 |
2.2.3 轧机止推轴承损伤研究 |
2.3 静定稳定型轧机开发 |
2.3.1 二辊高刚度轧机结构再设计 |
2.3.2 四、六辊板带轧机结构再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间传递矩阵法及高刚度轧机振动解析 |
3.1 多体系统及其动力学研究 |
3.2 经典传递矩阵法 |
3.3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的研究对象 |
3.4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的步骤 |
3.5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的特点 |
3.6 传递矩阵 |
3.6.1 线位移、角位移、力、力矩和坐标系间的正向约定 |
3.6.2 基本元件空间传递矩阵 |
3.6.3 多层多体系统空间传递矩阵 |
3.6.4 Riccati 传递矩阵法 |
3.7 算例——高刚度轧机空间振动解析 |
3.7.1 250mm 高刚度轧机 |
3.7.2 高刚度轧机空间振动力学模型 |
3.7.3 二辊轧机系统空间传递矩阵 |
3.7.4 辊系间隙的模拟 |
3.7.5 二辊轧机振动数值及实验结果 |
3.7.6 二辊高刚度轧机振动抑制措施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四辊热轧板带轧机自激空间振动研究 |
4.1 四辊热轧板带轧机空间振动解析 |
4.1.1 1580 四辊热轧板带轧机 |
4.1.2 四辊轧机自激空间振动力学模型 |
4.1.3 四辊轧机系统空间传递矩阵 |
4.1.4 四辊轧机系统有限元法模拟 |
4.1.5 四辊轧机振动特性 |
4.2 四辊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频率特征 |
4.2.1 扭振频率测试 |
4.2.2 测试方案 |
4.3 外激励频率 |
4.3.1 轧件咬入冲击强迫振动 |
4.3.2 液压系统 |
4.3.3 轧辊旋转频率 |
4.4 轧机轧制自激振动理论 |
4.4.1 自激激励与轧制变形区特性之间的关系 |
4.4.2 轧制变形区速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
4.5 薄规格板带轧制过程振动响应分析 |
4.5.1 轧制过程时域描述 |
4.5.2 第 1 阶段扭振应变信号增大的解读 |
4.5.3 自激拍振响应数值解析 |
4.5.4 第 4 阶段共振数值解析 |
4.6 四辊热轧板带轧机振动抑制措施 |
4.6.1 静定稳定轧机设计 |
4.6.2 压下规程再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六辊冷轧板带轧机空间振动研究 |
5.1 六辊冷轧板带轧机空间振动解析 |
5.1.1 650mm 六辊冷轧板带轧机 |
5.1.2 六辊冷轧机空间振动力学模型 |
5.1.3 六辊轧机系统传递矩阵 |
5.1.4 六辊轧机振动特性 |
5.2 六辊冷轧机在线振动测试实验 |
5.2.1 冷轧机振动实验实施方案 |
5.2.2 轧机振动测试 |
5.3 外激励频率 |
5.3.1 轧机传动系统附加干扰力矩 |
5.3.2 轧制力信号 |
5.4 六辊冷轧板带轧机振动抑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考虑温度效应的功能梯度圆板轴对称弯曲问题的弹性力学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功能梯度材料简介 |
1.2 功能梯度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2.1 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方法 |
1.2.2 弯曲问题分析 |
1.2.3 屈曲和过屈曲 |
1.2.4 振动和动力响应 |
1.3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工作 |
1.3.1 本文的选题依据 |
1.3.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功能梯度圆(环)板的理论 |
2.1 圆(环)板的弹性力学理论基础 |
2.2 Main和Spencer位移理论 |
2.3 待定函数A,B,C,D,F,G的求解 |
2.4 圆板的轴力和弯矩 |
第3章 轴对称功能梯度圆板弯曲问题的弹性力学解 |
3.1 不考虑温度效应的轴对称功能梯度圆板弯曲问题的控制方程 |
3.2 内力和边界条件 |
3.3 考虑温度的功能梯度圆板的控制方程 |
3.4 算例与分析 |
3.4.1 周边简支的功能梯度圆板算例分析 |
3.4.2 周边固支的功能梯度圆板沿厚度方向的算例分析 |
3.4.3 周边固支的功能梯度圆板沿半径方向的算例分析 |
3.5 ANSYS计算结果与讨论 |
3.5.1 ANSYS计算得到的周边固支FGM圆板的挠度 |
3.5.2 ANSYS合位移云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轴对称功能梯度圆环板弯曲问题的弹性力学解 |
4.1 轴对称功能梯度圆环板的控制方程和内力 |
4.2 算例与分析 |
4.2.1 简支边界的圆环板的算例分析 |
4.2.2 固支边界的圆环板的算例分析 |
4.3 ANSYS计算结果与讨论 |
4.3.1 ANSYS计算得到的周边固支FGM圆环板的挠度 |
4.3.2 ANSYS合位移云图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库伦摩擦效应的径向气体箔片轴承-转子系统振动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箔片轴承主要结构类型 |
1.3 气体箔片轴承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气体箔片轴承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气体箔片轴承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箔片结构模型建立及分析 |
2.1 引言 |
2.2 波箔型径向气体箔片轴承结构描述 |
2.3 基于厚板理论的平箔片建模 |
2.3.1 平箔片厚板理论模型 |
2.3.2 平箔片对比模型 |
2.4 箔片结构库伦摩擦效应的波纹箔片建模 |
2.4.1 波纹箔片库伦摩擦模型 |
2.4.2 波纹箔片线性弹簧对比模型 |
2.5 基于摩擦效应的波纹箔片刚度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摩擦效应的箔片轴承静动态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REYNOLDS 方程和气膜厚度方程耦合求解方法 |
3.2.1 气体压力控制方程 |
3.2.2 有限单元法求解气膜厚度方程 |
3.2.3 Newton-Raphson 迭代法和有限差分法求解 Reynolds 方程 |
3.2.4 求解域网格划分 |
3.2.5 边界条件 |
3.2.6 收敛条件 |
3.3 气体润滑箔片轴承刚度阻尼公式推导 |
3.3.1 Reynolds 方程和小扰动法 |
3.3.2 箔片变形与气膜厚度及压力关系推导 |
3.3.3 有限差分法求解动力学系数方程 |
3.3.4 气膜刚度阻尼系数表达式 |
3.3.5 动力学系数求解边界条件 |
3.3.6 数值求解流程图 |
3.4 箔片轴承静特性分析 |
3.4.1 基于二维厚板模型的波箔片轴承静特性分析 |
3.4.2 箔片结构库伦摩擦效应对径向箔片轴承静特性影响 |
3.5 箔片轴承动特性分析 |
3.5.1 平箔片模型对轴承动特性的影响 |
3.5.2 箔片结构摩擦效应对轴承动特性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摩擦效应的箔片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箔片轴承-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分析 |
4.2.1 轴承-转子系统频率方程 |
4.2.2 转子动力学仿真研究对象及离散化 |
4.2.3 转子系统临界转速计算 |
4.3 箔片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分析 |
4.3.1 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数值求解方法 |
4.3.2 箔片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摩擦效应对径向气体箔片轴承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用箔片轴承介绍 |
5.3 箔片轴承静刚度测试试验 |
5.3.1 试验测试原理 |
5.3.2 试验台设计 |
5.3.3 试验测试结果 |
5.3.4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4 箔片轴承起飞转速测试试验 |
5.4.1 试验测试原理 |
5.4.2 试验台设计 |
5.4.3 试验测试结果 |
5.4.4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5 箔片轴承极限承载力测试试验 |
5.5.1 试验测试原理 |
5.5.2 试验台设计 |
5.5.3 试验测试结果 |
5.5.4 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5.6 箔片轴承动力学特性系数测试试验 |
5.6.1 试验测试原理 |
5.6.2 试验台设计 |
5.6.3 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摩擦效应对箔片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台设计 |
6.2.1 试验台本体设计 |
6.2.2 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设计 |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1 轴承壳圆柱孔内表面粗糙度为 Ra=0.4 μm 的轴承支承结果 |
6.3.2 轴承壳圆柱孔内表面粗糙度为 Ra=1.6 μm 的轴承支承结果 |
6.3.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变量申明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弹性支承厚板在局部载荷下的弯曲(论文参考文献)
- [1]弹刚性基底上弹性转动约束矩形板压剪屈曲行为研究[D]. 吴韬.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自锚式悬索桥钢-聚氨酯复合材料正交异性桥面板参数分析及优化[D]. 吴鹏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主轴装置力学建模及力学特性研究[D]. 滕文想.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4]矩形薄板模态的有限差分法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D]. 赵扬. 天津大学, 2019(06)
- [5]波箔动压气体轴承承载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石卓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3)
- [6]新型径向动压波箔气体轴承的动态性能实验研究[D]. 谢仕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10)
- [7]弹性边界对船体板格塑性动力响应影响研究[D]. 孙登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8]板带轧机空间振动特性研究[D]. 郑永江. 燕山大学, 2013(08)
- [9]考虑温度效应的功能梯度圆板轴对称弯曲问题的弹性力学解[D]. 叶兴才. 南昌大学, 2013(03)
- [10]基于库伦摩擦效应的径向气体箔片轴承-转子系统振动特性[D]. 徐方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