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何以“结而不合”(论文文献综述)
弓箭[1](2013)在《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文中认为自从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以来,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医的关系就摆在了中国人的面前。直到如今,中西医并存仍然是我国医学界的特殊文化景观。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他们出于善良的愿望,致力于中西医的比较汇通,但这一愿望没有实现,是条件不逮,还是认识不对?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说清。五四运动后,从中医学内部产生了另一种认识和主张,强调中医科学化,为什么要求中医科学化呢?这种要求是对还是错呢?这种思潮与中西医汇通思想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对这些问题也是至今没有回答清楚。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政府和毛泽东主席提倡中西医结合,以国家力量发动并展开了浩大的“西学中”活动和持久的“中西医结合”运动。可是直到如今,中西医汇而未通,结而不合。对这些问题,至今也是莫衷一是。对这些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应该给出总结,更应该给出理论上的分析和回答本文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是对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和中西医结合的历史沿革进行全面系统梳理,论述其过程中重要代表人物的学术主张及思想倾向,分析其产生、发展的根源,以期客观地呈现、评价近现代中西医学关系的历史。中篇主要是对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和中西医结合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探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从思路和方法学角度对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成功与失误的原因展开深入论述,进而分析中西医学本质的差异。下篇主要是对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地分析,探寻中西医结合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指向和途径。论文指出:中西医不仅是两种医学技术,更是两种医学文化,如何处理中西医的关系,需要深入明晰的理论指导,需要有深刻和明确的实践方向,需要确定合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需要得出可检验的普遍性结论。这一切都需要对中西医的关系进行深刻和广泛地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繁荣人类医疗事业,为人类医学科学的发展增添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新诊疗模式。
陈逸明[2](2012)在《作为方法的中医学 ——中医药的复杂性研究》文中认为传统中医药的现代转型研究一直处于某种尴尬境地:一方面势必借助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理念差异显着,整体观指导下的传统中医药与还原论思想指导下的现代科学技术存在极大的“不可通约性”,导致其研究步履缓慢。幸而,新兴的复杂性研究为中医药现代转型研究提供了某种新的可能。复杂性研究自二十世纪中后期兴起以来,不仅引发了自然科学界的变革,而且日益渗透到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我国学界积极主张在中医药的现代研究中引入复杂性的理论与方法,但诸多有关“中医药是复杂性科学”的论证都是难以成立的,且尚无系统论证“中医药的复杂性研究如何可能”的相关研究。而中医药学理上的合法性辩护如何可能?中医药的现代转型如何可能?中医药的复杂性研究如何可能?复杂性研究能为中医药带来什么?中医药又能为复杂性研究提供什么?中医药足否能够为医学科学有所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普遍化?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论文首先对以往中医药现代转型研究遭遇的困难进行了简要总结,指出在中医药的现代转型研究中曾经的极度悲观余韵犹在,盲目的乐观甚至膨胀也不乏其人,有的甚至表现为排斥现代医学研究的极端保守主义。其次,论文对中医药的特质与复杂性研究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中医药自身的缺陷表现为自然哲学的不确定性,经验医学的局限以及整体把握的限度。对与复杂性相关的诸如何为复杂性研究?复杂性有何特点?不同视野中的复杂性以及复杂性研究面临的困难等问题作了阐述。再次,论文对中医药与复杂性研究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做了探讨,指出在进行中医药的复杂性研究时,不应纠缠于阴阳五行等理论,而应从临床有效经验入手,从求证到解析,从解析到发现。最后,论文尝试着进行中医药复杂性研究纲领的探索。指出在开展中医药的复杂性研究时,我们应当转变观念,直面复杂性;从已有的成果积累入手,设立具体的研究边界;警惕伪科学的泥沼,大力向前推进;借用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的方法,寻找可能的接合点,关注证候研究及中药复方研究,争取以点带面。中医药面对复杂性,是哲学问题,更是科学问题;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是主观诉求,更是客观需要。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医药的复杂性研究能够“涌现”出令人鼓舞的成就来。
金锋,刘志刚,李泽庚,王婕琼[3](2011)在《去形存用论“命门”》文中提出从关于命门位置问题(目为命门说、左肾右命门说、两肾皆为命门说、两肾之间命门、命门动气说)产生众多分歧的原因分析、命门功能问题(功能的相对一致性、功能一致性分析)阐述去形存用论"命门"学说。
蔡建鹰[4](2008)在《传统中医未效仿近代科学实验方法的原因与启示》文中提出从科技哲学的角度对传统中医学与实验科学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传统中医未效仿近代科学实验方法,不仅与中国近代以来科学和技术整体上的落后直接相关,而且缘于中医科学范式的特质和方法的宏观整体性。弄清这个基本问题,有利于正确地选择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张新颖[5](2008)在《“科学话语”主导下的“另类医学” ——对中医现实处境的社会学解读》文中提出本文旨在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现代社会发展大背景下中医的现实状况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科学语境中中医的境遇、导致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和中医的未来前景开展探索性的研究。本文将中医的现实处境操作化为关于中医的制度安排、中医的实际运行状况和中医发展的可能趋势三个维度,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将中医的现实生存状态展示在世人面前。在对中医现实处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现代化进程中,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传统中医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这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第一,作为国家意志的制度安排对中医造成了严重的制度化挤压。虽然国家在医疗制度建设中对中医有所安排,但在实际的制度安排上并没有充分考虑中医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度运行的实际结果是限制、甚至压缩了中医的生存空间;第二,从文化层面上,由于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已经使之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话语和重要的是非标准,非科学化的文化形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受到排斥,逐渐被边缘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形式和承载方式的中医,也必然会受到主流话语的影响而成为被排斥的对象,这是现代社会话语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中医是伪科学”和“废医论”的出现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第三,就中医自身的发展而言,由于中医是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因循东方“天人合一”、整体化和系统论的思维方法,在现代社会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缺少主动的变革和创新,进而导致了中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隔离、与现代人的生活相脱节的状况。科学话语在确立自身权威的同时,也使人产生了一些新的迷茫,西医把人当作“机器”的态度、过度依赖仪器和理化指标的思考方式、化学药品在对症治疗的同时“毒副作用”的缺憾,加上民众对中医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信仰,也在呼唤打破“科学垄断”的多元医疗文化格局的出现。中医作为影响东方人生活近五千年的诊疗方式,不仅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深厚土壤,更应当有其面向未来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中医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生、振兴和发展,不仅是中医本身的成就,更是古老中华文化生命力的体现。
郑伟民,冯汉财,李锐键[6](2008)在《浅谈中医宣传》文中认为近百年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西医学借助现代科技飞跃式地发展,而中医自身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大众对中医药的认识普遍不足,尤其是青少年普遍缺乏对中医的正确认识。中医甚至面临着不被理解可能被抛弃的危险,这与宣传工作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向大众,尤其是向青少年介绍中医,宣传中医,让人们正确认识中医,认可中医,选择中医,重树人们对中医的坚定信心。
王炜[7](2005)在《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理性思考》文中提出中西医学是在两种异质的文化土壤和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的起源有着相似之处,两种医学的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因为相似,便有了结合的基础;因为相异,才有了结合的必要。而结合的方法,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言:“首先应对教育体系进行基本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教学已有多年的历史。然而,缘于中西医“不可通约”的“范式”理论推断,相对于中、西医学各自独立、颇为成熟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中西医结合教学似乎很难名符其实。教学目标、教学需求、教学体系、教学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不“中”不“西”、结而不合的教学效果。实际上,从科学范式理论来看,“不可通约性”只意味着构成一种理论的要素不能被穷尽地还原到另一种理论中去,而丝毫不意味着这些理论之间没有任何共同和重叠的东西。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的21世纪,医学将会在寻求还原分析方法与系统整体方法相结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已赢得越来越多的共识。现代医学发展的这一走向,注定了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现实可行与不可或缺。 中西医结合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从特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从广义层面到狭义层面,从授中西医结合技术之业到传中西医结合科学之道、进而解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之惑,促使狭义层面中西医结合实现的渐进过程。其教学思想应体现中西医结合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特色,教学目标应综合近期与长远不同的要求,教学内容应反映中、西医学各自的优点,教学理念应贯穿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始终。对于中医整体论与西医还原论、中医注重察同与西医崇尚察异、中医直觉思维与西医逻辑思维、中医主观经验与西医客观实验、中医哲学化语言与西医科学化语言、中医调理观与西医修理观等中西双方取长补短的结合要素,更应在中西医结合教学中得到充分展露与传承。 中西医结合教学应以开放系统作为基本出发点,以远离平衡态来增加教学的活力,以非线性作用作为教学改革的依托,以涨落来触发教学的突破,适应、体现并引导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为此,一是要区分不同教学层次,实行长学制教学;二是要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把握中、西医精髓;三是要有效改善生源选择,理顺选、育才渠道;四是要发挥综合大学优势,推进学科间交融;五是要借鉴师承教育模式,开展个性化教学,从而促使中西医结合教学走出困境,开辟一片新天地。
张玉泉[8](2004)在《中西医结合何以“结而不合”》文中研究指明中西医由于在历史文化影响、理论基础、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差异 ,导致中西医结合出现“结而不合”的现象。只有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研究手段搞好中医的继承和发扬 ,以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为基础 ,在理论上进行创新 ,在实践中汲取两者之长 ,努力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方能实现中西医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真正结合。
王炜,严火其[9](2003)在《从库恩范式理论解读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问题》文中指出
兴旺[10](2002)在《中药如何克服文化障碍进入欧美市场》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经过无数先哲的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巨大复杂体系,它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以人为中心”的“三因制宜”的辨证观念,这与从解剖学、生物学、化学等实验手段发展起来的西医药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在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道路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人类回归自然的热潮持续升温,世界各国“整体医学”、“循证医学”正快速崛起。这正与中医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相契合,因此,给中药走向世界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和普通商品相比,药品国际化程度要求很高,随着加入WTO,中药能否走出国门,占领欧美乃至国际传统药品市场,关系到我国中药产业的兴衰。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剖析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的在商贸过程中,在治病保健理念上的不同,指出中药只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因此,中药的发展,应是其固有特色和优势的发扬光大,中药的国际化首先应该是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
二、中西医结合何以“结而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何以“结而不合”(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上篇: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和中西医结合的历史沿革 |
一、中西医汇通的产生、重点人物、主要举措、最后结果及其思想剖析 |
(一) 中西医汇通的产生 |
(二) 中西医汇通的重点人物 |
(三) 中西医汇通的主要举措 |
(四) 中西医汇通的最后结果及其思想剖析 |
二、中医科学化思潮的产生、倡导者、主要学术思想 |
(一) 中医科学化思潮的产生 |
(二) 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倡导者 |
(三) 中医科学化思潮的主要学术思想 |
三、中西医结合运动的产生、主张、学术理念、发展状态 |
(一) 中西医结合运动的产生 |
(二) 中西医结合运动的主张 |
(三) 中西医结合运动的学术理念 |
(四) 中西医结合运动的发展状态 |
中篇: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和中西医结合的逻辑联系 |
一、中西医汇通派的指导思想分析 |
(一) “体用观”的解析 |
(二) 中体西用思想有悖于中西医学关系本质 |
(三) 思想、理论及技术的关联 |
二、中医科学化的思想分析 |
(一) 中医科学化的思想精髓 |
(二) 分析、总结与评价 |
三、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分析 |
(一) 毛泽东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思想 |
(二)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与政策 |
四、中西医汇通与中西医结合的逻辑联系 |
(一) 中西医汇通是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先导 |
(二)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汇通的批判性发展 |
五、中西医汇通与中医科学化的逻辑联系 |
(一) 中西医汇通是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前期铺垫 |
(二) 中医科学化是对中西医汇通的反思与超越 |
六、中医科学化与中西医结合的逻辑联系 |
(一) 中西医结合是对中医科学化的继承和批判 |
(二) 中西医结合是对中医科学化的延续与驳证 |
下篇: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分析 |
一、中西医汇通的理论和实践分析 |
(一) 两法同用不能解决中西医学术理念的融汇问题 |
(二) 对中西医学术体系的本质差异缺乏深度理解 |
(三) 对汇通方式与研究方法的因循 |
二、中医科学化的理论和实践分析 |
(一) 中医科学化产生的主客观基础 |
(二) 中医科学化思潮的解析 |
(三) 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与总结 |
三、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分析 |
(一) 对中西医学的本质差异缺乏深刻认识 |
(二) 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分析 |
(三) 现实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尚需深度挖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2)作为方法的中医学 ——中医药的复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借来的题目 |
第二章 东方智慧光芒的强度 |
2.1 中国昏暗不明?——那里有光可寻 |
2.2 曾经的极度悲观余韵犹在 |
2.3 盲目的乐观甚至膨胀不乏其人 |
2.4 排斥现代医学研究的极端保守主义 |
2.5 在坚守和西化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
第三章 复杂性研究的启示 |
3.1 现代研究中存在问题不等于现代研究的问题 |
3.2 老三论、新三论的青睐 |
3.3 一时的慰藉与持续的徘徊 |
3.4 系统生物学的福音 |
3.5 可贵的尝试与遥远的期待 |
第四章 从中医学反观复杂性研究 |
4.1 戴、朱、李、王诸院士的热忱推动 |
4.2 自然哲学的不确定性 |
4.3 经验医学的局限 |
4.4 整体把握的限度 |
第五章 复杂性研究——热闹的哲学,尚显淡漠的科学 |
5.1 中外有关学者似多走向了哲学一途 |
5.2 科学研究的成果显示尚需时日 |
5.3 复杂性从何而来? |
5.4 无处不在的复杂性有无边界? |
5.5 作为科学研究的阈限何在? |
5.6 复杂系统的个性与共性 |
5.7 客观复杂性与认识复杂性 |
5.7.1 客观复杂性 |
5.7.2 认识复杂性 |
5.7.3 客观复杂性与认识复杂性的统一 |
第六章 近似确定中的不确定性 |
6.1 科学中的不确定性 |
6.2 医学科学中的不确定性 |
6.2.1 医学试验中的不确定性 |
6.2.2 临床医学中的不确定性 |
6.3 中医学中的不确定性 |
6.3.1 中医学理论中的不确定性 |
6.3.2 中医实践中的不确定性 |
6.4 退步还是前行——如何面对不确定性? |
第七章 中医药引入复杂性研究的要害 |
7.1 症状描述与疾病分类 |
7.1.1 中医的辨证 |
7.1.2 西医的辨病 |
7.1.3 方法的互补 |
7.2 变动不居的经验与在经验中有生命力的理论 |
7.3 两难的取舍——阴阳五行学说 |
7.3.1 医易同源? |
7.3.2 “鸡肋”——现实的困惑 |
7.4 从临床入手的意义 |
7.5 从求证到解析,从解析到发现 |
第八章 从复杂性到中医药——中医药的复杂性研究纲领初探 |
8.1 观念的变革——直面复杂性 |
8.2 问题的开始——设立研究边界 |
8.3 方法的抉择——还原论与整体论的互补 |
8.4 寻找接合点——证候研究和中药复方研究 |
8.4.1 证候的复杂性研究 |
8.4.2 中药复方的复杂性研究 |
8.5 必要的警惕——勿入伪科学的泥沼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介 |
(4)传统中医未效仿近代科学实验方法的原因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中国近代以来科学和技术整体上的落后直接相关 |
二、中医科学范式的特质 |
三、中医方法的宏观整体性 |
(一) 中国古代科学形态的两大特征 |
(二) 中医学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着称, 蕴含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四、发展现代中医实验学所引发的问题与思考 |
(5)“科学话语”主导下的“另类医学” ——对中医现实处境的社会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
二、问题的追问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有关“中医是什么”的研究 |
二、有关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
三、有关中医处境与中医前景的研究 |
四、有关中西医论争的研究 |
五、上述研究的局限与启示 |
第三章 研究的框架 |
一、研究框架设计的理论基础 |
二、研究框架设计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章 中医的现实处境 |
一、中医现实处境的历史溯源 |
二、中医在现代社会的处境 |
三、小结 |
第五章 对中医现实处境的解读 |
一、中医现实处境的成因分析 |
二、中医与西医文化内涵的差异 |
三、对中西医文化差异的进一步解读 |
第六章 也论中医的未来前景 |
一、中医能否现代化、科学化 |
二、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的唯一出路吗? |
三、振兴中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一、中医文化与现代社会 |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处境 |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浅谈中医宣传(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宣传 |
1.1 宣传的目的 |
1.2 宣传效益 |
2 中医界对外宣传存在的问题 |
2.1 中医院宣传不足 |
2.1.1 形象和品牌不突出 |
2.1.2 中医特色彰显不足 |
2.1.3 对病人的宣传不足 |
2.2 在基础教育中宣传不足 |
2.3 针对广大民众的宣传不够 |
2.4 科普书籍宣传不足 |
2.5 中医院校对外的宣传不足 |
3 大力宣传, 促进中医的发展 |
3.1 中医院要重视宣传, 加强宣传 |
3.1.1 树立中医院形象 |
3.1.2 坚持中医特色, 加强特色宣传 |
3.1.3 加强对病人的宣传 |
3.2 应加强基础教育的中医宣传 |
3.3 加强对广大民众的宣传 |
3.4 加强中医科普教材的建设, 提高“质”与“量” |
3.5 加强中医院校对外的宣传 |
4 中医现代化对中医宣传的促进 |
5 宣传中应注意的问题[5~9] |
5.1 宣传者自身的问题 |
5.2 宣传的后动力问题 |
5.3 中医的宣传应进行“上、下、内、外”, 多方位相结合的有针对性的宣传 |
5.4 应该让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中医, 特别是媒体, 新闻界, 广泛、积极宣传中医 |
(7)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理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中西医结合教学历史进程的考察 |
第一节 中西医医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演变状况 |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存在问题 |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教学存在价值的探究 |
第一节 科学范式理论对中西医结合教学的解读 |
第二节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学思想间的关系 |
第三节 现代医学发展对中西医结合教学的要求 |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教学影响因子的追问 |
第一节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中医学特色 |
第二节 哲学视野中的中西医结合要素 |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结合教学 |
第五章 中西医结合教学实施改革的设想 |
第一节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中西医结合教学的走向 |
第二节 从科学发展趋势看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变化 |
第三节 实施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初步建议与设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中药如何克服文化障碍进入欧美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方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2 中西药的文化差异 |
2.1 文化差异的基本概念 |
2.2 中西药的界定 |
2.3 中西药学的认知方法比较 |
2.3.1 中药学的认知方法 |
2.3.2 西药学的认知方法 |
2.4 中西药所蕴含的文化 |
2.4.1 中药所蕴含的文化 |
2.4.2 西药所蕴含的文化 |
2.5 中药的文化优势 |
3 文化差异在中药进入欧美市场时造成的障碍 |
3.1 语言文字 |
3.2 哲学 |
3.3 价值观念 |
3.4 商业习惯 |
3.5 医学体系 |
3.6 中医药在欧美的教育现状 |
3.7 中药进入欧美市场面临现代科学的挑战 |
4 中药如何克服文化障碍进入欧美市场 |
4.1 保持民族特色 |
4.1.1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
4.1.2 加速中药现代化 |
4.1.3 强化对中医药资源的保护 |
4.1.4 发挥中药优势攻西药劣势 |
4.2 加强文化沟通与文化适应 |
4.2.1 理论依据 |
4.2.2 在欧美联办中医药大学 |
4.2.3 加强对中医药从业人员的英语培训 |
4.2.4 国内中医学院引进欧美留学生 |
4.3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民族医药产业 |
4.3.1 改变发展目标上的重复分散现象,突出重点 |
4.3.2 改变投入上的重复分散现象,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
4.3.3 改变管理工作中的重复分散现象,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
4.3.4 改变专业队伍建设上重复分散现象,重组科技产业队伍 |
4.3.5 加强中药企业的民族特色,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4.4 合理利用跨国医药公司的能力 |
4.5 发展中国中医药信息网 |
5 克服文化差异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西医结合何以“结而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D]. 弓箭.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10)
- [2]作为方法的中医学 ——中医药的复杂性研究[D]. 陈逸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1)
- [3]去形存用论“命门”[J]. 金锋,刘志刚,李泽庚,王婕琼.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04)
- [4]传统中医未效仿近代科学实验方法的原因与启示[J]. 蔡建鹰.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5]“科学话语”主导下的“另类医学” ——对中医现实处境的社会学解读[D]. 张新颖. 兰州大学, 2008(12)
- [6]浅谈中医宣传[J]. 郑伟民,冯汉财,李锐键.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3)
- [7]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理性思考[D]. 王炜.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 [8]中西医结合何以“结而不合”[J]. 张玉泉. 河南中医, 2004(01)
- [9]从库恩范式理论解读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问题[J]. 王炜,严火其. 医学与哲学, 2003(09)
- [10]中药如何克服文化障碍进入欧美市场[D]. 兴旺.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