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矫正乳牙交叉的增强装置对比分析

两种矫正乳牙交叉的增强装置对比分析

一、两种加力装置矫治乳牙反的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黄克强[1](2022)在《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例乳前牙反■病人,年龄3~5岁(平均月龄40.75月)。应用新型上颌■垫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治疗成功率、反■解除的平均治疗时间、矫治器脱落率、正畸钢丝形变以及病人软组织损伤情况。结果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成功治疗12例病人;反■解除的平均时间为11.33 w;矫治器粘接固位良好,发生矫治器脱落1例;病人均未出现正畸钢丝形变及软组织损伤情况。结论新型上颌■垫矫治器可成功治疗乳前牙反■病人,矫治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戴用舒适,疗程短、疗效佳,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郭学强[2](2021)在《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测量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和宽度,并分析其与第三磨牙状态的关系,以期为制定矫治方案提供参考及指导。材料与方法:利用CBCT对86例成年骨性I类均角患者,根据第三磨牙状态分为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垂直阻生组,从三维方向对右侧下颌磨牙后间隙进行测量。在水平轴位上沿POL线(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颊尖连线)在此面的投影测量下颌平面以及下颌平面根方2mm的平面处第二磨牙牙冠到升支前缘的最短距离CR0、CR2;牙根层面的测量以釉牙骨质界为参考,在其根方2,4,6,8,10mm的水平轴面上,平行于POL线在此面的投影,测量第二磨牙牙根与下颌骨舌侧内(外)层骨皮质的最短距离RLin2,4,6,8,10(RLout2,4,6,8,10),同时垂直于POL线在此面的投影,测量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止点处牙槽骨宽度(BW2,4,6,8,10)和牙根宽度(TW2,4,6,8,10);在CBCT生成的头颅侧位片上测量第二磨牙牙冠远中最凸点在下颌平面上的垂足与下颌升支前界之间的距离(Lc)。在SPSS 26.0软件包中,使用ANOVA test和Tukey post-hoc test分析同组在不同测量平面及相同测量平面不同组别磨牙后间隙长度(RLin、RLout)的差异;使用Paired samples t test进行各组各测量平面磨牙后间隙宽度(BW、TW)的分析;使用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对二维测量结果(Lc)与三维测量结果(CR)进行比较。结果:1.CR,RLin,RLout,BW,TW在各层面的测量值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垂直阻生组CR均大于RLin(P<0.05);在所有的测量平面上,正常萌出组和垂直阻生组RLin都不小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3.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CR均大于RLout(P<0.05),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和垂直阻生组中各平面测量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的测量平面上,正常萌出组和垂直阻生组RLout都不小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4.各组各测量平面BW均大于TW,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有23例牙根至少在一个测量平面与下颌骨舌侧内层骨皮质发生接触,占总样本数的26.74%,并且随着测量平面向根尖靠近,牙根与内层骨皮质接触的比例也随之增加。6.正常萌出组和垂直阻生组Lc均大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和近中阻生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Lc都要小于CR,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成年骨性Ⅰ类均角患者下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宽度大小均与性别无关。2.下颌磨牙远移,应更多考虑下颌磨牙后区舌侧骨皮质限制的影响。3.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阻生状态会对下颌磨牙远移产生不同影响,第三磨牙正常萌出或者垂直阻生时,下颌磨牙后间隙长度较大。4.下颌磨牙后间隙的宽度不是磨牙远移的限制因素。5.在下颌磨牙后间隙分析中,CBCT比二维影像资料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阴哲炜[3](2021)在《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和部分咬合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各50例,利用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前伸髁道斜度和部分咬合相关测量项目。结果:(1)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和下颌平面角(MFA)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Downs(牙合)平面和功能(牙合)平面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类患者的切道斜度(IA)、Spee曲线深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2)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与咬合因素均不相关。(3)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与功能(牙合)平面呈低度正相关,与其他咬合因素不相关。结论: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较II类患者更为陡峭;这两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与咬合因素之间不协调或关系异常,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症状的潜在危险因素,应引起医生的关注;同时医生通过正畸治疗建立新的咬合关系时要注意其与髁突之间的协调关系,有利于维护口颌系统健康。目的:对成人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全面的术前检查和分析,制定详细的矫治方案,利用固定矫治技术,采用不同的矫治策略,包括拔除牙位、支抗控制技术以及矫治过程均不相同,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3例本人研究生期间治疗的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成年患者。病例一:DHP,女,18岁,主诉为“右侧后牙咬合不佳”求治,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骨性II类均角骨面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下颌骨发育不足;上下牙列重度拥挤,双侧尖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右侧第二前磨牙和磨牙正锁(牙合)。上颌利用固定式横腭杆控制上颌磨牙位置,配合(牙合)垫打开咬合,采用交互牵引先解除右侧后牙锁(牙合);随后拔除14、24、35、45牙进行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内收前牙,减小突度,改善咬合关系。病例二:LBH,女,27岁,主诉以“牙列不齐”求治;骨性II类均角骨面型,上下唇严重前突,下颌骨发育不足,下颌后缩;上颌中度拥挤,下颌重度拥挤,双侧磨牙中性关系,前牙深覆盖,Bolton指数不协调。拔除三个第一前磨牙和一个龋坏的第二前磨牙,上颌采用微螺钉进行强支抗控制内收前牙,同时控制垂直高度,防止面型恶化,下颌利用拔牙间隙排齐整平牙列,尽量内收前牙,减小突度。病例三:LYT,女,21岁,主诉为“龅牙”求治。骨性II类伴高角趋势的患者,上下唇严重前突,上颌骨前突,下颌骨发育不足,颏部严重后缩;上下牙列轻度拥挤,前牙轻度开(牙合)、深覆盖,双侧尖牙远中关系,磨牙中性关系。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进行正畸掩饰性治疗,上颌采用PASS技术进行支抗控制,下颌利用拔牙间隙,尽量内收上下前牙,减小突度,改善侧貌,同时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和良好的咬合关系。结果:三位患者在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案和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后,建立了良好的咬合关系,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成年患者,正畸医师需在治疗前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因成年患者无生长发育潜力,要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和临床状况制定矫治方案,采用适宜的固定矫治技术,可以获得医患双方均满意的矫治结果。

张甜甜[4](2021)在《两种可摘式上颌慢速扩弓器的临床疗效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组将上颌可摘式螺旋扩弓器与上颌唇挡联合制作了改良式扩弓器,本研究通过比较唇挡改良式扩弓器与可摘式螺旋扩弓器的临床效果,旨在评估上颌慢速扩弓联合上颌唇挡对上颌牙弓横向及矢状向生长发育的改良作用,构建牙弓周长增量与牙弓长度、宽度增量相关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为改良式扩弓器的临床使用提供进一步的依据和参考。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1例牙量骨量不调患者,其中唇挡组(唇挡改良式扩弓器组)纳入14例,无唇挡组(可摘式螺旋扩弓器组)纳入7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均为7.9岁。两组患者均要求每日24小时除清洗时间外均佩戴扩弓器,唇挡组要求佩戴时患儿上下唇闭合接触,包裹唇挡。每两日按箭头方向旋转扩弓螺旋90°,直至上颌后牙舌尖与下颌后牙颊尖相对记为扩弓结束。治疗期间嘱患者每月复诊,复诊时检查患者扩弓器打开情况,调整扩弓器固位装置,唇挡组复诊时还应注意调整唇挡位置。留取治疗前(T1阶段)及扩弓结束时(T2阶段)患者上下颌牙列寄存模型用于后期测量分析研究。寄存模型测量项目包括牙弓周长,前、中、后部牙弓宽度,前、中、后部牙龈宽度,前、中部根尖基骨宽度、牙弓前部长度及牙弓全长等多项指标。分别研究两组扩弓前后差异并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扩弓器对牙弓牙列造成的影响,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唇挡组牙弓周长变化与牙弓长度、宽度等指标间的关系。上述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扩弓时长:唇挡组扩弓时长大于无唇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牙弓周长:唇挡组及无唇挡组两组间周长增加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牙弓周长扩弓后均有显着增加(P<0.05)。3.宽度:唇挡组中部基骨宽度增加大于无唇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宽度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扩弓后前、中、后部牙弓宽度,前、中、后部牙龈宽度,前、中部基骨宽度均增加明显(P<0.05)。4.牙弓长度:唇挡组相较于无唇挡组牙弓全长增加量更为显着,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前部长度增加量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唇挡组扩弓后牙弓前部长度增加量及牙弓全长增加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唇挡组扩弓后牙弓前部长度增加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弓全长增加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5.牙齿倾斜度:唇挡组扩弓后乳尖牙唇倾程度明显大于无唇挡组(P<0.05),第二乳磨牙、第一磨牙两组间颊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唇挡组乳尖牙、第二乳磨牙、第一磨牙牙齿唇(颊)倾度均有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唇挡组扩弓前后乳尖牙、第一磨牙唇(颊)倾度增加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乳磨牙颊倾度增加(P<0.05)。6.相关性分析及回归方程:唇挡组牙弓周长的增加量与前、中部牙弓宽度、牙弓全长增加量中等程度正相关(P<0.05),与后部牙弓宽度增加量强相关(P<0.05),与牙弓前部长度极弱相关或无关,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唇挡改良式扩弓器扩弓后牙弓周长增量Y与后部牙弓宽度增量X1、牙弓全长增量X2间满足如下方程:Y=0.601X1+1.035X2-0.667。结论1.唇挡改良式上颌扩弓器更适用于存在上颌乳尖牙唇倾度不足、基骨宽度发育不足导致的错颌畸形,如因乳尖牙间宽度不足导致的下颌被迫前伸或后荡进而引起的功能性安氏Ⅲ类或安氏Ⅱ类错颌畸形。2.上颌可摘式螺旋扩弓器与唇挡改良式上颌扩弓器在增加牙弓周长、牙弓长度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结合唇挡改良式扩弓器矫治时间长于可摘式螺旋扩弓器,临床可结合患儿具体情况选择扩弓器。

黄萌,高忠杰,房雪,徐璐璐[5](2020)在《青少年前牙反■的临床矫治方法综述》文中认为安氏Ⅲ类错■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患者常表现凹面型,伴有上颌发育不足或下颌生长过度,或二者同时存在。根据Moyers分类,可将安氏Ⅲ类错■畸形分为牙性、功能性和骨性。长期未纠正的前牙反■会造成颌面部畸形,同时对发音、面部美观产生影响,甚至引起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目前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前牙反■,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矫治阶段和前牙反■的几种类型采用上颌■垫双曲舌簧活动式矫治器、FR-Ⅲ功能矫治器、"2×4"矫治技术、前方牵引器、MRC矫治器以及成年后行正颌手术等措施。本文就近年来安氏Ⅲ类错■畸形矫治的临床矫治方法进行综述。

姜委杰[6](2019)在《上颌窦底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在矫治力作用下,与上颌窦存在紧密解剖关系的正畸牙齿在受力后的移动情况,以明确上颌窦对牙根进入窦底的牙齿移动的影响,为临床制定诊疗方案、预测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我院正畸科就诊的拔除上颌第二前磨牙行固定矫治的正畸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前拍摄的CBCT观察上颌窦与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解剖关系,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实验组为上颌第一磨牙≥1个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经观察选出20颗上颌第一磨牙,对照组为第一磨牙牙根均未接触上颌窦底,共15颗上颌第一磨牙。经常规排齐上下牙列,纠正过陡的Spee曲线之后,更换至0.019×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作为主弓丝,被动结扎一个月,记为T0期,使用0.012英寸镍钛拉簧作为力源,从上颌前牙区牵引钩至上颌第一磨牙颊面管,以200g力量滑动内收,关闭拔牙间隙。每4周复诊一次,检测镍钛拉簧力值,持续加力20周,记为T1期。所有患者分别于T0期、T1期拍摄CBCT。将CBCT数据以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格式导出,使用Mimicsl5.0三维处理软件进行颌骨和牙齿的三维重建。重新设定冠状面C、矢状面S、水平面H,分别测量上颌第一磨牙牙冠近中颊尖点Cc及近颊根、远颊根、腭根根尖点RM、RD、RP点到冠状面C的水平距离,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牙冠和牙根移动量差异,牙轴倾斜度的改变,并通过三维配准观察两组牙牙根的吸收情况。使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Wilcoxon秩和检验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正畸加力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冠及牙根均发生近中移动,到C平面水平距离均减小,比较加力前后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2.加力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牙冠水平距离变化量均大于牙根的水平距离变化量,同一磨牙的冠、根移动距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比较,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冠、根移动量差值小于对照组冠、根移动量差值,实验组磨牙近中倾斜的角度较对照组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期内两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仅有轻度的吸收,无严重的牙根的吸收破坏的情况。结论:1.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的上颌第一磨牙在正畸移动过程中冠、根均向近中方向发生有效的移动。2.上颌第一磨牙的移动为冠、根同向、冠移动量多于根移动量,牙轴向近中倾斜的移动。3.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的上颌第一磨牙在正畸移动过程中牙根吸收主要表现为轻度吸收。

刘轶凡[7](2019)在《两种快速扩弓颅面骨位移的三维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三维重建的方法了解,在传统牙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和种植体辅助骨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作用下,颅面骨标志点的三维方向上的位置改变及两种扩弓方式间颅面骨位移的差异,明确这些改变对于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及周围组织的影响,为临床上Ⅲ类患者的面容改善以及扩弓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正畸科就诊的上颌牙弓横向发育不足患者21例,其中,男8名,女13名,年龄11.2-15.2岁,平均年龄13.1±2.7,根据扩弓器适应症分为A、B两组。A组12名,男5名,女7名,采用传统牙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Hyrax螺旋扩弓器);B组9名,男3名,女6名,采用种植体辅助骨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MSE螺旋扩弓器)。具体纳入标准为:(1)安氏Ⅲ类错牙合(2)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上颌骨无骨折或大面积缺损(3)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存在,具有良好的形态和牙周条件满足上颌扩弓器的粘接条件(4)无手术禁忌症(5)无正畸治疗史(6)无颅颌面畸形。所有患者均在扩弓治疗前后按同样要求拍摄螺旋CT,将患者扩弓前后的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医学建模软件Mimics17.0,重建颅面骨三维模型,扩弓前后颅面骨模型经校正配准后,测量颅面骨各标志点三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同一样本治疗前后相应标志点的三维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α=0.05),分析个体治疗前后颅面骨三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对不同方式扩弓的两组颅面骨产生的三维方向的变化量进行独立t检验(α=0.05),分析两种不同支抗扩弓引起的三维方向上颅面骨位移的差异。结果:1.牙支持式上颌扩弓前后颅面骨各标志点三维方向位置改变牙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对两侧上颌骨、颧骨和鼻骨均产生了明显的移位。双侧上颌骨向两侧增宽,且上颌骨前部ANS点、A点向前下移动。水平面上,ANS向两侧增宽4.18mm(range2.42mm-5.68mm,Pleft=0.007,Pright=0.014),PNS点向两侧平均扩开2.14mm(range1.96mm-2.43mm,Pleft<0.001,Pright=0.002).上颌骨冠状面观,Spr点向两侧平均增宽4.86mm(range3.34mm-6.22mm,Pleft=0.004,Pright=0.008),随之A点平均增宽4.47mm(range2.87mm-5.97mm,Pleft=0.005,Pright=0.010)。在颧骨的宽度上,Zm点平均向两侧增宽2.18mm(range1.87mm-2.41mm,Pleft=0.001,Pright=0.002)并向后移位,颧骨后上部点Za和Mz同向后移位,Zm点、Za点和O点均有向上位移。鼻骨的外侧边缘向两侧扩张,Ipa点平均向两侧增宽2.04mm(range1.11mm-2.46mm,Pleft=0.008,Pright=0.019),鼻骨的中心向下向后凹陷。2.种植体辅助骨支持式上颌扩弓前后颅面骨各标志点三维方向位置改变种植体辅助骨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对两侧上颌骨、颧骨和鼻骨均产生了明显的移位。上颌骨标志点中,ANS向两侧平均增宽6.01mm(range5.30mm-6.42mm,Pleft=0.002,Pright<0.001)并伴有向前下移动;两侧PNS点向两侧增宽4.62mm(range 4.16mm-4.95mm,Pleft=0.002,Pright<0.001)伴向下移位。冠状面观,Spr点扩宽量平均为6.64mm(range6.23mm-7.37mm,Pleft=0.002,Pright=0.006),A点平均向两侧增宽6.41mm(range6.05mm-6.80mm,Pleft=0.003,Pright=0.002)。双侧颧骨向外增宽且向后上移动。Zm点向两侧平均扩宽4.08mm(range3.54mm-4.87mm,Pleft=0.004,Pright<0.001),双侧Za点向两侧平均增宽3.32mm(range3.12mm-3.60mm,Pleft=0.013,Pright=0.008),Zm、Za均向后上方移动。鼻骨边缘向两侧增宽,双侧Ipa平均扩宽2.83mm(range2.26mm-2.93mm,Pleft=0.004,Pright<0.001)并伴有向前下移动,鼻骨中部向后下方凹陷。3.两种扩弓方式颅面各骨位移三维方向上的比较水平方向上,两种方式扩弓后颅面骨双侧扩宽量B组大于A组。其中,在上颌骨各标志点中,B组双侧ANS点较A组平均多增宽1.83mm(P=0.05),B组双侧PNS点较A组平均多增宽2.48mm(P<0.001),B组双侧A点较A组增宽量均值差值为1.93mm(P=0.031),B组双侧Spr点增宽量较A组多1.78mm(P=0.036);颧骨各标志点中,B组双侧Zm扩宽量大于A组,均值差值为1.90mm(P=0.001),B组双侧Za点平均扩宽量较A组大2.17m’m(P<0.001);两种方式扩弓后颅面骨矢状方向上B组左侧Zm点向后位移量小于A组,均值差值为0.13mm(P=0.049);两种方式扩弓后颅面骨冠状方向上位移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1.三维重建的上颌骨复合体扩弓前后的组合模型具有较高的还原性和准确性,能够满足后续的实验分析。2.两种不同支抗上颌快速扩弓后,上颌宽度的增加均影响颧骨和鼻骨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置,引起面部外观的变化。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避免对病人面容产生不良影响。3.MSE扩弓后,上颌骨后部及颧骨扩宽程度大于传统Hyrax扩弓器,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主诉、容貌、适应症来选择扩弓的方式。

徐晓琳[8](2019)在《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与骨性Ⅲ类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附20例病例报告)》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比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患者、同龄骨性Ⅲ类非唇腭裂反患者及正常儿童之间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差异性,研究UCLP患者与反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变异,探讨变异之间的联系性,分析口周力在错畸形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UCLP及反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替牙期6-12岁UCLP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同龄骨性Ⅲ类非唇腭裂反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龄正常儿童20例(男14例,女6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3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口周力和牙弓宽度、长度的测量。采用口周肌压力采集系统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息止位口周力测量,测量位点包括双侧上下颌中切牙、尖牙或乳尖牙、第一前磨牙或乳磨牙、第一恒磨牙的唇颊、舌侧龈缘。获取每个研究对象的上下颌石膏模型,用电子游标卡尺在模型上测量牙弓的宽度及长度。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对有差异性的变量采用LSD检验分别比较UCLP患者健患侧及反组与正常组之间、UCLP患者健患侧与反组之间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特征的差异性,分析差异性之间的联系。结果:1.口周力的差异性上颌口周力三组之间对比结果:(1)UCLP组裂隙侧和反组的唇颊、舌侧口周力均大于正常组,且UCLP组裂隙侧大于反组(P<0.05);(2)UCLP组非裂隙侧的唇颊侧、舌侧口周力也大于正常组,且UCLP组非裂隙侧舌侧大于反组(P<0.05),但唇颊侧除上中切牙唇侧口周力大于反组(P<0.05)外,其余位点与反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口周力三组之间对比结果:(1)唇颊侧对比:UCLP组双侧和反组的唇颊侧口周力均小于正常组(P<0.05);UCLP组双侧和反组相比,除下中切牙唇侧UCLP组小于反组(P<0.05)外,其余位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舌侧对比:UCLP组双侧和反组下中切牙舌侧口周力大于正常组,且UCLP组大于反组(P<0.05),除此之外其余位点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牙弓的差异性上牙弓三组之间对比结果:(1)UCLP组裂隙侧和反组上牙弓各段宽度及长度均小于正常组,且UCLP组裂隙侧小于反组(P<0.05);(2)UCLP组非裂隙侧上牙弓中、后段宽度及长度均小于正常组(P<0.05);UCLP组非裂隙侧与反组相比,UCLP组非裂隙侧上牙弓长度小于反组(P<0.05),但中、后段宽度与反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牙弓前段宽度三组之间UCLP组最大、正常组次之、反组最小(P<0.05)。下牙弓三组之间对比结果:UCLP组双侧和反组下牙弓宽度及长度均大于正常组(P<0.05),而UCLP组与反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UCLP和反患者与正常相比上颌唇颊、舌侧口周力大,下颌颊侧口周力小,下中切牙舌侧口周力大,上牙弓宽度及长度小,下牙弓宽度及下颌长度大。2.UCLP患者与反患者相比上牙弓长度不足,裂隙侧牙弓窄,与唇侧及裂隙侧颊侧高口周力有关,口周力增高的原因可能是唇部术区瘢痕挛缩。3.UCLP患者和反患者口周力与牙弓形态相互作用,通过肌功能矫治器减少口周力对牙弓的作用对预防和治疗牙弓畸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调整牙弓形态及颌骨位置有利于达到口周力内外平衡。

耿贞倪[9](2019)在《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与相邻侧切牙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二维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头颅正位片获取上颌埋伏尖牙的位置,分析尖牙的埋伏位置对相邻侧切牙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2017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畸科20例单侧上颌尖牙阻生病例。患者年龄在11-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3.25岁。所有研究对象在正畸治疗前后通过同一设备获取影像资料,由同一人分三次测量,每次间隔一周,取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测量以下四个项目1、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牙尖至正中矢状参考线的垂直距离,记为D1,以连接鸡冠中心点和前鼻嵴点的直线作为正中矢状参考线;2、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牙尖至解剖平面的垂直距离,记为D2;3、上颌埋伏尖牙牙体长轴与解剖平面相交的后上角,记为Z。4、测量治疗前后曲面断层片患侧上颌侧切牙牙根的长度,并按照姜若萍等根据Sharpe分级法重新制定的改良分级标准对其牙根吸收的程度进行评价。将20颗单侧阻生尖牙的相邻侧切牙分为牙根轻度吸收组(n=9),重度吸收组(n=11),根据牙根吸收程度分级标准,其中轻度吸收组的患者牙根吸收程度为0度或1度,重度吸收组牙根吸收程度为2度或3度。上颌侧切牙牙根长度:连接上颌侧切牙近远中釉牙骨质界的连线与其切缘中点与根尖点的连线,两线的交点至根尖点的距离记为根长。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牙根轻度吸收组、重度吸收组上颌阻生尖牙牙尖至正中矢状参考线的垂直距离(D1)、上颌阻生尖牙牙尖距解剖平面的垂直距离(D2)、其牙体长轴与解剖平面相交的后上角(Z)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位置与相邻侧切牙牙根吸收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牙根重度吸收组较轻度吸收组上颌阻生尖牙牙尖至正中矢状参考线的垂直距离小、其牙体长轴与解剖平面相交的后上角小(P<0.05)。2、牙根轻度吸收组与重度吸收组上颌阻生尖牙牙尖至解剖平面的垂直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上颌阻生尖牙牙尖到正中矢状参考线垂直距离与相邻侧切牙牙根吸收程度呈负相关(P<0.05)。上颌阻生尖牙牙尖到正中矢状参考线的垂直距离每增加一个单位,发生重度牙根吸收的可能性降低了37.1%。4、上颌阻生尖牙牙体长轴与解剖平面相交的后上角与相邻侧切牙牙根吸收程度呈负相关(P<0.05)。上颌阻生尖牙牙体长轴与解剖平面相交的后上角每增大一个单位,发生重度牙根吸收的可能性降低了17.9%。结论:1、上颌阻生尖牙牙尖距离正中矢状参考线越远,相邻侧切牙牙根吸收程度越小。2、上颌阻生尖牙牙尖到解剖平面的垂直距离与上颌侧切牙发生牙根吸收无显着的关联。3、上颌阻生尖牙牙体长轴与解剖平面相交的后上角越大,埋伏尖牙倾斜度越小,相邻侧切牙牙根吸收程度越小。

张少溥[10](2018)在《手术暴露联合正畸牵引倒置中切牙对其牙根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利用口腔锥形束CT(CBCT)了解替牙期上颌埋伏阻生倒置中切牙的发育情况,通过治疗前后的影像观察,分析埋伏阻生倒置中切牙牵引治疗前后的牙根发育,对照正常同名牙的牙根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分析治疗的效果和意义。材料方法选取14名811岁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暴露,采用直丝弓矫正器开辟间隙,并对患牙进行正畸牵引治疗,利用CBCT测量治疗前后的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并观察牙根弯曲程度,比较阻生牙牵引前后、阻生牙与对照同名牙牙根发育的差异。结果经外科暴露手术和正畸牵引联合治疗后,14颗阻生牙均达到牵引成功的标准,上颌埋伏阻生的中切牙牙根继续发育,没有出现根尖吸收和停止发育的情况。1、牙根长度的变化:牙齿治疗前埋伏牙牙根长度(9.36±1.86)mm,对照同名牙牙根长度(12.64±0.78)mm,两组比较p<0.05;牙齿经过外科暴露和正畸牵引联合治疗后埋伏牙牙根长度(11.69±1.16)mm,对照同名牙牙根长度(13.06±0.74)mm,两组比较p<0.05;经过联合治疗埋伏阻生的上颌中切牙牙根长度增加了(2.33±1.28)mm,p<0.05。2、根管壁厚度的变化:牙齿治疗前埋伏牙根管壁厚度(2.06±0.12)mm,对照同名牙根管壁厚度(2.12±0.15)mm,两者比较p>0.05;牙齿经过外科暴露和正畸牵引联合治疗后埋伏牙根管壁厚度(2.29±0.19)mm,对照同名牙根管壁厚度(2.35±0.18)mm,两组比较p>0.05。3、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在治疗前牙根长度不及对照的同名牙,在经过外科暴露手术联合正畸牵引矫治治疗后埋伏牙的牙根长度较治疗前增加,冠根比也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结束后对比研究埋伏牙和对照同名牙的牙根长度,埋伏牙的牙根长度仍短于对照的同名牙。在治疗结束后两组的根管壁厚度均有所增加,但在治疗前两组的根管壁厚度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结束后对比两者其根管壁厚度的差异仍没有统计学差异。替牙期牵引治疗可能无法改变原有的牙根弯曲,牵引后牙齿原有的弯曲没有消失,而新发育的牙根在牵引过程中形成新的弯曲。结论替牙期患者的上颌埋伏阻生倒置中切牙经外科暴露联合正畸牵引矫治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牙根可继续发育,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二、两种加力装置矫治乳牙反的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加力装置矫治乳牙反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矫治器制作
    1.3 临床应用
    1.4 观察指标
    1.5 病例展示
2 结 果
3 讨 论

(2)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 实验设备
        2.2 数据采集
        2.3 三维图像重建
        2.4 测量项目
        2.4.1 测量标准点、线、面的定义
        2.4.2 测量指标
    3.数据采集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基础资料分析
    2.CBCT磨牙后间隙长度分析
        2.1 第二磨牙牙冠至升支前缘距离及牙根至内层骨皮质距离
        2.2 第二磨牙牙冠至升支前缘距离及牙根至外层骨皮质距离
    3.CBCT磨牙后间隙宽度及牙根宽度分析
    4.下颌骨舌侧内层骨皮质与牙根接触情况
    5.头颅侧位片磨牙后间隙长度分析
讨论
    1.磨牙后间隙的定义
    2.磨牙后间隙的测量方法
    3.磨牙后间隙长度的影响因素
        3.1 年龄
        3.2 性别
        3.3 第三磨牙
    4.磨牙后间隙的宽度
    5.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磨牙后间隙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骨性I类和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固定矫治技术治疗成人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病例一 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伴单侧后牙正锁(牙合)的病例报告
    病例二 应用微螺钉支抗治疗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病例三 应用MBT自锁托槽结合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治疗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后牙正锁((牙合))的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两种可摘式上颌慢速扩弓器的临床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材料与工具
    2.研究方法
        2.1 初诊病历资料采集
        2.2 矫治器制作
        2.3 矫治过程
        2.4 模型测量及数据记录
        2.5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青少年前牙反■的临床矫治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牙性反临床矫治方法
    1.1 4 ~ 12岁阶段矫治
        1.1.1 上颌垫双曲舌簧活动式矫治器
        1.1.2 “2×4”矫治技术
    1.2 12 ~ 18岁阶段矫治
2 功能性反临床矫治方法
    2.1 4 ~ 12岁阶段矫治
        2.1.1 FR-Ⅲ功能矫治器
        2.1.2 MRC肌功能矫治器
    2.2 12 ~ 18岁阶段矫治
3 骨性反临床矫治方法
    3.1 4 ~ 12岁阶段矫治
    3.2 12 ~ 18岁阶段矫治
4 结语

(6)上颌窦底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实验材料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上颌第一磨牙牙冠近远中向移动量
    2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近远中现移动量
    3 牙轴倾斜度改变
    4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吸收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20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两种快速扩弓颅面骨位移的三维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上颌扩弓治疗前后颅面骨三维模型的建立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设备
        1.3 数据采集
        1.4 建立三维模型
        1.5 三维模型的方向校正
        1.6 治疗前后三维模型的配准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 两种不同支抗上颌快速扩弓治疗对颅面骨移位的三维测量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扩弓治疗
        1.2 测量项目
        1.3 测量方法
        1.4 数据处理
    2.结果
        2.1 扩弓后上颌骨三维方向位移变化
        2.2 扩弓后颧骨三维方向位移变化
        2.3 扩弓前后鼻骨三维方向位移变化
        2.4 两种扩弓颅面各骨位移三维方向上的比较
    3.讨论
        3.1 两种扩弓方式治疗后上颌骨的位移趋势及对比分析
        3.2 两种扩弓方式治疗后颧骨的位移趋势及对比分析
        3.3 两种扩弓方式治疗后鼻骨的位移趋势及对比分析
        3.4 临床意义
        3.5 实验优越性及局限性
    4.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与骨性Ⅲ类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附20例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仪器设备
    3 实验方法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口周力对比分析结果
    2 牙弓形态对比分析结果
讨论
    1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对象选择的原因
    3 偏倚的预防
    4 研究结果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20 例临床病例汇报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与相邻侧切牙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及分组
    2.研究方法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2.2 测量方法
        2.3 测量项目
    3.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手术暴露联合正畸牵引倒置中切牙对其牙根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索引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上颌埋伏中切牙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典型病例
个人简历
致谢

四、两种加力装置矫治乳牙反的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J]. 黄金,黄克强.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01)
  • [2]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D]. 郭学强. 青岛大学, 2021
  • [3]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D]. 阴哲炜.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两种可摘式上颌慢速扩弓器的临床疗效评估[D]. 张甜甜. 山东大学, 2021(12)
  • [5]青少年前牙反■的临床矫治方法综述[J]. 黄萌,高忠杰,房雪,徐璐璐.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0(07)
  • [6]上颌窦底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临床研究[D]. 姜委杰. 青岛大学, 2019(02)
  • [7]两种快速扩弓颅面骨位移的三维对照研究[D]. 刘轶凡. 青岛大学, 2019(02)
  • [8]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与骨性Ⅲ类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附20例病例报告)[D]. 徐晓琳. 青岛大学, 2019(02)
  • [9]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与相邻侧切牙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D]. 耿贞倪.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10]手术暴露联合正畸牵引倒置中切牙对其牙根发育的影响[D]. 张少溥. 郑州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两种矫正乳牙交叉的增强装置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