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郭鹏鹏[1](2021)在《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孟德拉斯曾直言,在任何时候,农业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农业成为政策对象被顶层设计者关注是国家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之一。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地方政府农业治理领域中的行政任务,被认为是农政转型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本文以拓展的个案研究方法为工具,以农业结构政策演变为主线,主要回答“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与动力机制”问题。在深度的田野调研中,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地方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行为;二是,以家户为视角,研究农民基于家户利益考量,在农业转型实践中的行动逻辑。在结构安排上,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作者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文的叙事:一是,首先以全国农业的宏观数据梳理了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变迁的历史进程,其次选取陇中A区作为田野调研点,系统介绍了中观层面的农业结构变迁背景,最后以李村为案例点深入地考察了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二是,论文以粮食作物马铃薯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农业治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总结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动力(第五章);三是,以经济作物芹菜为例,揭示了小农户在推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阶层动力(第六章);四是,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功能性农业”出发,对发展工业化资本主义农业进行了反思(第七章)。应该说,这对于农政研究中的转型过程、动力机制和地方性知识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在深入的田野研究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田野点的地方性经验证据发现,当地的农业结构已然发生了转型,即资本进入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实现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2)基于田野点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农业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农业政策在驱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在李村,基于项目制的规模化农业,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农业结构转型现象。这种追求规模化、统一化的农业,是受政策驱动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形成的。(3)田野点的实证研究也揭示了更加彻底的农业结构转型。受家庭资源库的约束,农户在实现家庭积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生计策略存在明显的差异,成为推动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这种由小农户驱动的作物繁荣为我们深入认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4)论文进一步得出农业结构转型所表现出的两种进路:一种是以规模化、统一化为特征,通过政策工具的干预而完成的简单的农业转型;另一种是以资本化为本质特征,同时兼具规模化与专业化,由小农户因经济分化而推动的农业转型。本文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外在动力总结为政策动力,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动力总结为阶层动力。农业结构的变迁是受政策与农户双重动力驱动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对农业的扶持和引导不可或缺,但是其干预不宜过多越界。农户作为农业实践活动的真正承担者,要发挥其能动性,不断培养调整农业行为的能力,以便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成为繁荣乡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农业资本化转型造成的后果是多面向的。乐观地讲,农业作为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对于农业产量的持续增长,对于消解全球饥荒,对于提升农村社区及农民群体的福利,以及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功不可没。但同时又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于农业生产本身而言,从本质上来讲农业是多种生命形式互动的过程,而单一作物的规模种植将逐渐丧失“传统农业”所蕴含的多功能性,使得农业变得不可持续。一个纵容浪费和污染从而破坏地力的农业体系,不可遏制地损耗着全球的环境公地;其次,土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之一,在没有国家福利规划的情况下,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即使是很小的一块土地,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网;第三,对于农民而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程度加剧,各类经营主体和资本进入农业,使得小农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最后,传统村庄被认为是由共同体成员居住的家园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价值、互惠原则、个人关系的的固定场域。农业、农地和农民作为一个互动共生的体系,都依托村庄这样一个地理空间而发生各种关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已经被市场化进程和实质性的商品化所改变。
赵悦[2](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刘凌霄[3](2015)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一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稳定的农业经济来作后盾,而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则必须由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来作为支撑。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础性是无可替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到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我国其他两部门经济相比,也显得落后。其问题集中表现在“三农”问题上,具体表现为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布局凌乱、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链不健全等方面。因此,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农业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产业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和调整绩效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构建了包括调整主体、调整内容、调整目标、调整策略和影响因素为要素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首先,梳理了相关理论,对部分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然后通过中外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比较分析,得到有益的启示;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体系内构成要素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是决策主体、农民是执行主体的地位,统一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主体的新理念。(2)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三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生产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特点和农业产业链成长特点,确立了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调整,把微观调整、宏观调整与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为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据此更好的完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3)基于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建立了现代农业高端生态农业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和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刚性,根据我国地域广阔、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差异性,在不同区域建立生态种植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草地生态模式、丘陵山区生态模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的高端生态农业模式,这为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4)基于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结合宏观农业布局、中观农业布局,做好微观农业布局。分析了我国不同农业区域的差异性,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在做好宏观、中观农业布局的同时,要做好微观农业布局,也就是布局好村、镇的农业生产结构,这为农业布局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5)基于农业产业链结构的优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拉长、拓宽农业产业链,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产业链体系。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根据我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非农业就业等有关政策,大力兴办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这为农业产业链优化提供了新思维。(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模型。分析了诸多绩效评价方法,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移植灰色系统决策理论模型,解决信息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数据有限等问题,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建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绩效评价的灰色系统理论模型,这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新方法。(7)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证分析。基于1981--2011年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程度、金融对农业的支持程度、农业现代化程度和“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颁布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正相关。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姜松[4](2014)在《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的实证研究。西部农业现代化滞后性问题长期困扰其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四化”同步时代背景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不仅整体脱节,而且在某些局部地区出现严重反差,反映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本研究关键问题是: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有何不同?哪些主要因素产生影响和如何影响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研究目的有三:一是搭建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层面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二是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揭示其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差异及表现形式。三是实证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论文研究思路:论文综合运用多种定性、定量方法与手段,系统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并基于理论与实证结论提出推进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一、研究内容①农业现代化演进的理论阐释。首先,对研究所涉及代表性、经典理论进行归纳、梳理与述评,将其作为研究理论主体基础和逻辑引申起点,以明确论文研究主攻方向和切入视角。其次,对农业现代化概念进行比较与理清,将其作为研究深入概念起点,并基于对世界几种主要农业现代化发展类型与模式认知与考究,建立农业现代化演进分析模型,以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均衡条件。最后,在评析已有农业现代化量化分析指标与方法基础上,提出研究所筛选农业现代化核心指标和运用量化方法。②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综合测度。首先,从历史学角度,以政策梳理为主线,追根溯源,回顾了从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至经济全面转型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历史变迁与轨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析。其次,从过程、结果两个维度,运用典型性、代表性单一量化指标,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主要成就。最后,基于单一指标分析局限性以及分析便宜性需要,进一步运用指标合成方法对单一指标进行合成与综合测度,为后文分析奠定基础。③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比较与区域差异。基于指标合成与综合测度结果,从时序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多层面比较分析,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总体特点与区域差异,并在对未来农业现代化预测基础上,综合把握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趋势。④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建立多种计量模型,从演进过程特征、演进状态及转移、演进阶段等三方面系统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并分别将其同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进行比较,以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同一般规律的差异性及表现形式。最后分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差异性的产生后果。⑤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实证。基于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梳理了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的内生和外生影响因子,并选择量化指标并设计实证分析模型。运用西部十二省份平衡面板数据,从空间计量和门槛计量的双重维度,检验了主要影响因子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并通过实证结果比较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差异性的影响因子。⑥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解析。基于影响因子作用方向,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层次细分为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及保障机制三层面,以此全方位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⑦推动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综合前文分析结果,提出推动西部演进的主要途径、政策操作思路及主要对策建议。二、主要结论①理论推演表明农业人力资本“临界”突破是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关键。研究发现基于“劳动力异质性”假设的内生发展模型较新古典模型更适宜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在内生框架下农业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唯有跨越“临界值”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度强调农业物质资本积累会形成外部性“挤出效应”,使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受阻。这也表明农业现代化实践操作中,单纯以物质资本投入为侧重的“外延式”模式会使农业现代化演进预期目标偏离,产生适得其反效果。同时,理论推演也揭示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中也不应将技术进步作为唯一内容,耕地面积变动、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亦会影响农业人力资本积累逼近“均衡点”时间,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②样本区间内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在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突出。样本区间内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较快,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为“分水岭”,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迈入快速“轨道”,存在着“台阶式”增长、速度非平稳性、增幅间断平衡性、政策反映敏感性等特点。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慢于东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整体。从西部域内纵向比较来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结构性差别、不一致性、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明显优于西南地区,这也昭示着其将成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与“赶超”的结构性矛盾、亟待解决。从演进趋势来看,未来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波动性以及区域间差异性问题仍表现突出。③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两极分化”问题严峻。借鉴“收敛假说”思想,运用Sala-Ⅰ-Martin模型及非参数Kernel方法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研究发现:从中国层面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呈现典型“俱乐部收敛”特征,这意味着西部、东中部地区会分别收敛于自身“稳态均衡”或者说西部与东中部地区“稳态”不同。长期来看,在区域间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不平等性”并不会发生显着变化。这显然同农业现代化“绝对收敛”一般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从区域内来看,西部各省份农业现代化演进也不会收敛于相同“稳态”,亦表现为显着“俱乐部收敛”,具体体现为“双峰状”-“单峰状”-“双峰状与三峰状交替循环”的“俱乐部收敛”类型。且由“主峰”与“波峰”间距可知,西部域内“两极分化”问题已十分严峻。④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变迁与转换艰难且存在重复性。借鉴系统演进思想,运用马尔科夫链模型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及其转移性。研究发现:在马尔可夫链概率转移矩阵中主对角线上概率较大。主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揭示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内部“动态性”信息,主对角线上转移概率较大也就意味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间实现转移可能性或概率较小,演进状态变迁艰巨性、复杂性可想而知。同时,通过对比马尔科夫链“初始分布”与“稳态分布”可知,有的演进状态在“稳态分布”中所占比例相对“初始分布”占比有所下降,演进状态存在重复性,退化可能性较大,也有悖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差异性表现明显。⑤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符合Logistic成长曲线式阶段规律但其差异性明显。样本区间内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符合Logistic成长曲线所描绘的阶段性规律,西部农业现代化已演进至Logistic成长曲线第一阶段,即“形成期”阶段。而中国和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已分别演进至“成长初期”阶段和“成长后期”阶段,比较发现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阶段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此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及其动态均衡亦是农业现代化演进一般规律。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中却出现不同步、脱节及动态失衡的规律变异性。⑥现阶段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是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利导因子相互制衡与联合驱动结果。实证结果揭示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之间存在显着正向效应,农业人力资本对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影响系数最大,其次为工业化,再之为城镇化。且各驱动因子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跨越相应“门槛值”后边际影响效应亦不同。这说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并不是单一“驱动力”所支撑的,而是上述几种“驱动力”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相互制衡所形成的动力机制维系与联合驱动结果。⑦农业分工、农业结构、信息化等构成的约束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缺失是阻滞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深层次原因。其中,非农分工不完全引致农户“兼业化”,农业横向分工交易成本高使农业内合作缺失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位,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市场链”与“加工链”的“弱位”使纵向分工受阻,阻滞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农业“大而全、小而全”所形成的农业结构同质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压粮扩经”削弱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基础条件。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滞后、信息基础设施和传播体系不健全、信息资源匮乏制约了信息化发挥“渗透效应”及其对农业现代化演进“引领”作用。此外,制度保障机制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约束机制“负面效应”,阻滞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三、创新之处①运用数理模型揭示了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研究运用生产函数从新古典框架和内生发展框架“双重”视角探究并揭示了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与“均衡条件”,发现农业人力资本“临界值”突破是农业现代化演进关键,且实证印证与理论推演一致。这是已有研究鲜有涉及的,研究具有一定拓展性和新意。②揭示了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在西部地区所呈现的差异性。研究借鉴“收敛假说”、系统演进思想及Logistic成长曲线,实证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演进状态变迁、演进阶段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存在显着差异,弥补了现阶段学术界关于农业现代化自身研究止步于农业现代化测度的缺陷与不足。③实证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位序。研究从内生、外生两个层面拓展了影响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因子,将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农业结构、农业分工、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制度安排等变量予以实证。研究发现农业人力资本边际效应显着为正且最大,其次为工业化,再之为城镇化。研究弥补了现阶段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稀缺,偶有定量研究也大多偏重“四化”关系描述的不足。④尝试将新的科学方法引入研究并有所突破。在分析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时运用的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马尔可夫链模型、Logistic成长曲线模型及其Levenberg-Marquardt估计方法都是同类研究不曾运用的。在实证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影响因子时运用了前沿的空间计量和门槛计量技术,也有助于克服传统计量方法局限性,具有一定新意。
梁世夫[5](2006)在《我国农业经济转型期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已经先后不同程度地进入多重转型时期:一是农业经济发展阶段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二是农业经济运行体制从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型;三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型,农业增长从依靠土地、劳动等传统的物质生产要素投入转向为在依靠土地、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主要依靠资本、技术、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四是农业经济结构从单一的粮棉油种植业结构向农林牧渔多样化综合结构转型;五是农产品供给从数量约束向质量、效益约束转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六是农业经济发展从依靠国内资源、国内市场向国内外二个资源与市场转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形成的每一种转型不仅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价值提出了新挑战,也对农业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在政府行为选择上,既要完善以往的行为选择,又要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进行调整性安排,有效地解决政府行为选择上的“错位”、“缺位”现象;在政府行为的执行上,既要强化政府行为执行中监督机制建设,克服政府行为执行中的随意性,提高政府行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效率,又要因地制宜地创造性执行政府行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多重转型目标的实现。 本文以我国农业经济的多重转型为背景,首先归纳了政府行为的有关理论。其次是根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经济活动的弱质性、市场失灵性、农产品的公共性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季节性等产业特征,推理出农业经济活动中政府行为的必要性,从确定和执行的角度描述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的选择与执行中的非规范性表现及其赖以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原因,讨论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机制的完善问题。最后是以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中几种政府行为为对象,对我国农业经济多重转型中政府行为的机制完善进行了典型分析。 全文由导论和六章正文组成。正文分为三个部分。 导论概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并说明本文研究的难点与可能性创新。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全文研究的背景或出发点。 本章在对经济转型范畴评析的基础上,说明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范围、特征、直接动因。其次,则是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阶段转型、运行体制转型、增长方式转型、生产结构转型以及农业资源和产品市场环境转型等转型类别的历史过程及其现状逐一地做出归纳性总结。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基础。 第二章是对市场化经济运行体制中有关政府行为的理论梳理。首先归纳了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政府行为理论,说明经济市场化运行下
任大鹏[6](2006)在《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法律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本文探讨了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冲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和限制、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利益关系、合同关系、政府行为规制等法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建议。
周学武[7](2006)在《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制度安排。15年来,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快速推进,已经取得巨大成绩。但现阶段面临最严重的发展障碍是投资不足。为了寻找破解投资不足难题,本文借鉴演化经济学、公共财政学、新制度经济学、预期理论和博弈论等理论和方法、从理论、指导思想、机制、制度和方法系统地探讨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问题。本文在理清农业综合开发变迁路径的基础上,揭示其被锁定低水平投资和边际投资报酬递减的状态之中,指出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是破解投资不足的唯一出路。从农业综合开发所处国内国际环境(农业发展新阶段、农业国际化和WTO规则、农业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财税体制改革)阐述农业综合开发的所负担的历史使命和创新的必要性。在理论创新上主张引用公共财政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农业投资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经验,提出了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总体框架:目标取向、主要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投资思路、投资机制、投资制度、管理过程和方法。在思路创新上,主张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用现代农业理念运作、用政府公共工程理念指导农业综合开发。针对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不足的机制原因,从提高投资各方的投资预期、构建合作型投资博弈和改善资金拨付和项目建设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方面健全农业综合开发机制的新思路。针对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不足的制度原因,指出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制度创新基本路径、主要内容、制度环境优化、投资政策调整和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在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管理方法创新上,设计出项目区选化模型和项目设计优化模型。
汪海玲[8](2005)在《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农业结构调整在农村、农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内蒙古农区的农业结构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高度单一和效率低下的结构模式,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结构比例日趋合理。但是,与变化更快的市场关系相比,农业结构的调整仍然慢了半拍。内蒙古农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无论在工作思路上还是在具体措施上都存在许多问题:农业结构调整中政策存在误区;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单一;农业素质、农民素质低,结构调整缺乏科技支撑;农畜产品加工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农作物秸秆和副产品浪费严重,附加值低;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没有实质性的调整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内蒙古农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同时严重制约了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结构的演变遵循产业演化规律:即伴随着经济增长,农业结构从总体上看,种植业的比重是逐渐下降的,相对而言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的比重是上升的;在种植业内部,粮食的比重是下降的,饲料作物、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特别是特种经济作物的比重是上升的;在粮食内部,口粮的比重是下降的,而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的比重上升;在口粮内部,高档次口粮比重是上升的,低档次口粮比重是下降的。这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把握这种规律,确定调整方向:优化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促进种养业全面发展;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内蒙古农区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首先需要依据比较利益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充分利用内蒙古畜牧业现有优势及在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立足地区优势,农牧结合发展农区畜牧业。这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解决农区、农业、农民问题的一条最直接、最经济的途径;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既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又因农区社会经济的弱化、农业的
何忠伟[9](2005)在《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与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工农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不再替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农业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而不是受“挤压”的部门。根据国际经验,此阶段不同国家从各自国情出发,都采取了反哺农业的政策,农业补贴就是一国政府农业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工具。可以说,绝大多数成员国都把“补贴”视为农业政策的核心,视为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最直接、最灵便、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新一轮WTO谈判难点还在农业补贴问题。从中国农业来看,尽管现在农村人口还占多数,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大量补贴来解决农民收入偏低问题,但中国在总体上已具备了反哺农业的实力。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在世贸规则下构建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农业补贴实施的方式和效果,使其真正起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世贸规则和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补贴的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中国农业发展“瓶颈”,找出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中国已经或将要采取的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绩效评价,最后提出中肯实效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上述思路,在界定农业补贴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探索研究: 一是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经济学分析。发现不同农业补贴措施都不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然而发达国家却乐此不疲,于是从产业特性、社会分工、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和中国国情等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地归纳和总结农业补贴的理论内涵,为我国实施农业补贴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二是对中国实施农业补贴的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再次面临一个新关口,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进入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有必要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破解“三农”难题。 三是对不同国家实施农业补贴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农业补贴支出少,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小;我国农业补贴措施少、效率低下,对农业影响的程度低;还有许多补贴政策需要完善和健全;农民得到补贴的利益不明显。 四是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定性分析。认为,有效的农业补贴机制为农户提供长期激励并实现纳什均衡。因此,要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对农业补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实施与监督机制,保证农业补贴资金及时到位。并且在法律上建立农户对农地的永久使用权,开放农地租赁、转让市场,从而在法律上使农户树立增加农业投入的长期激励机制。同时,详细分析了中国“绿
杨雄年[10](2005)在《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转化过程中政策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总量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即产业结构合理,经济便可迅速增长;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便会受阻。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及经验表明,在农业产业升级转化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升级转化过程中,主导产业的培育与成长、基础产业的扶持、幼稚产业的保护等,都需要政府运用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来加以推动。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作用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产业政策绩效不断增强,但是,受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生态条件脆弱,农民收入低下,科技水平落后,农业产业升级转化速度明显滞后,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同化严重,传统农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农业产业政策绩效不强,迫切需要国家完善、新定产业政策,以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选用恰当的定量研究方法,科学构建农业产业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政策的实施绩效,分析内部结构差异,为准确选择产业政策的最佳效应点,提出符合西部地区实际的农业产业升级转化政策取向和政策结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这一要求,确立了在系统学习和深刻了解产业理论,产业政策内涵、分类、目标、实施手段、动力机制、影响因素、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农业产业组织政策、农业产业区域政策、农业产业投入政策、农业产业市场化国际化政策和农业产业关联政策历史沿革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对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政策绩效、内部结构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中国西部农业产业升级现状和资源特色,从发展的角度总结出西部农业产业升级转化政策的合理取向,提出推进中国西部农业产业升级转化的合理化政策、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的研究思路。应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通过对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政策总体绩效、增长阶段、政策特征、在西部地区不同省份的表现、六大产业政策绩效差异性比较,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农业产业政策对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转化作用重大,政策绩效呈总体上升趋势。2.农业产业政策总体绩效有区域差异性和阶段性。3.六大产业政策间绩效差异很大,政策结构绩效依次为投入、结构、区域、关联、市场与国际化和组织政策。4.每项政策内部绩效存在区域差异性和阶段性,农业产业产业结构政策对养殖业效率最高;农业产业组织政策对农村商业及服务业的效率最高;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对土地投入政策绩效最高,对科技投入的效率最低;农业市场与国际化政策对农产品出口率作用最大;农业关联政策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作用最大。
二、财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财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转型研究 |
1.3.2 中国的农业转型研究 |
1.3.3 农业转型的驱动力研究 |
1.3.4 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研究 |
1.3.5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研究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思路 |
2.2.1 数据获取 |
2.2.2 数据分析 |
2.3 “地方政府与农户”动态分析框架构建 |
2.3.1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2.3.2 农作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2.3.3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外动力及运作机制 |
第三章 田野点概况 |
3.1 A区概况 |
3.2 A区农业生态与作物种植概况 |
3.2.1 A区农业生态环境 |
3.2.2 A区传统农作物种植 |
3.2.3 A区旱作农业耕作制度 |
3.3 研究的村庄 |
3.4 村庄家庭的生计策略与经济分化 |
3.5 样本农户的聚类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结构及经营主体的变迁与地方经验 |
4.1 中国的食物安全与农业结构 |
4.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演化路径及阶段特征 |
4.2.1 以粮为纲阶段(1978~1984) |
4.2.2 农业单一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9) |
4.2.3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2000~2014) |
4.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5~至今) |
4.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图 |
4.3.1 对粮食的关注贯穿于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的变迁 |
4.3.2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政策关注的焦点 |
4.3.3 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得到回应 |
4.3.4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得到强调 |
4.4 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变迁的政策意图及其演变路径 |
4.4.1 中央一号文件的地位及作用 |
4.4.2 文本分析方法 |
4.4.3 农业经营主体的变迁过程 |
4.4.4 研究发现 |
4.4.5 农业经营主体关注点变迁的政策意图 |
4.5 田野点农业结构变迁 |
4.5.1 田野点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
4.5.2 三种不同的农业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5.1 农业政策影响农业结构演变的实现机制 |
5.1.1 农业政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
5.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经营主体 |
5.2 案例介绍 |
5.2.1 农业产业化背景描述 |
5.2.2 李村马铃薯“千亩”示范基地项目 |
5.3 成为一种治理现象的李村马铃薯产业 |
5.3.1 地方政府行为面临的结构约束 |
5.3.2 镇政府在马铃薯产业中的行政协调 |
5.3.3 村干部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嵌入式表达 |
5.4 农户参与马铃薯示范项目的行动逻辑 |
5.4.1 家户制传统与生计策略选择 |
5.4.2 农户的理性顺从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6.1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
6.2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地方经验:李村的芹菜种植 |
6.3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阶层动力 |
6.4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实现机制 |
6.4.1 作物繁荣的参与主体:芹菜种植农户 |
6.4.2 对土地的控制:土地流转 |
6.4.3 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资支付方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经验语境下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 |
7.2 主要结论 |
7.3 讨论 |
7.3.1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公共价值 |
7.3.2 农地的商品化与安全网功能 |
7.3.3 小农的前景与农业现代化 |
7.3.4 村庄的活力与乡村振兴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现状 |
1.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现状 |
1.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业产业及农业布局 |
2.1.2 农业产业结构及结构调整 |
2.1.3 农业产业化与产业链 |
2.1.4 适应性 |
2.2 产业(经济)结构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4 产业政策理论 |
2.5 灰色系统理论与复杂系统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研究 |
3.1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 |
3.1.1 美国农业基本概况 |
3.1.2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
3.1.3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
3.2 以荷兰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 |
3.2.1 荷兰农业基本概况 |
3.2.2 荷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
3.2.3 以荷兰代表的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
3.3 以中国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3.3.1 中国农业基本概况 |
3.3.2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
3.3.3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结 |
3.4 不同类型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及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分析 |
4.1 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原则 |
4.1.1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4.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效应 |
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系架构 |
4.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体系架构 |
4.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构成要素分析 |
4.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分析 |
4.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主体特征 |
4.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经济主体的适应性 |
4.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主体——政府 |
4.3.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执行主体——农民 |
4.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自然条件 |
4.4.2 科学技术水平 |
4.4.3 农业再生产过程的特点 |
4.4.4 社会需求状况 |
4.4.5 社会经济条件 |
4.4.6 其他条件 |
4.5 本章小结 |
5 新视角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分析 |
5.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 |
5.1.1 对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内容的认识 |
5.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 |
5.2 农业产品结构调整 |
5.2.1 农业产品及其结构 |
5.2.2 农业产品的生产模式 |
5.2.3 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现状 |
5.2.4 调整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目标 |
5.2.5 调整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思路 |
5.3 农业区域布局 |
5.3.1 农业布局的概念 |
5.3.2 我国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
5.3.3 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现状 |
5.3.4 农业区域布局调整的一般规律 |
5.3.5 区域农业布局原则 |
5.3.6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因素 |
5.3.7 调整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思路 |
5.4 农业产业链 |
5.4.1 农业产业链内涵 |
5.4.2 我国农业产业链现状 |
5.4.3 我国农业产业链模式综述 |
5.4.4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比较 |
5.4.5 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内容 |
5.4.6 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原则 |
5.4.7 优化农业产业链的思路 |
5.4.8 优化农业产业链的路径 |
5.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综合评价 |
6.1 绩效及绩效评价 |
6.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6.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6.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6.4.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一——粮食安全 |
6.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二——经济效益 |
6.4.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三——资源配置 |
6.4.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四——市场需求 |
6.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6.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灰色综合评价 |
6.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综合评价的简要评述 |
6.8 本章小结 |
7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实证分析及建议 |
7.1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调整策略分析 |
7.2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实证模型构建 |
7.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7.2.2 变量选取和变量描述 |
7.2.3 实证模型设计和变量描述性统计 |
7.3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
7.3.1 相关系数分析 |
7.3.2 有效性分析 |
7.4 改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7.4.1 优化财政支农形式,增强财政支农效力 |
7.4.2 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
7.4.3 健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互动机制 |
7.4.4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
7.4.5 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资料及数据处理 |
1.4.1 研究资料 |
1.4.2 数据处理 |
1.5 可能创新点与研究特色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
2.1 理论基础与借鉴 |
2.1.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1.2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
2.1.3 “二元”结构理论 |
2.1.4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1.5 比较优势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2.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2.2 研究动态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业现代化演进理论分析框架 |
3.1 相关概念与辨析 |
3.1.1 农业现代化概念界定 |
3.1.2 几组概念比较与辨析 |
3.2 农业现代化主要类型与基本认知 |
3.2.1 农业现代化主要类型和模式 |
3.2.2 农业现代化演进简单认知 |
3.3 农业现代化演进理论分析模型 |
3.3.1 不同阶段农业生产函数形式 |
3.3.2 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条件 |
3.3.3 假设拓展与农业内生发展模型 |
3.4 农业现代化指标筛选与量化方法 |
3.4.1 筛选依据及原则 |
3.4.2 核心指标筛选结果 |
3.4.3 量化方法评析与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综合测度 |
4.1 农业现代化发展历史透视与考证 |
4.1.1 计划经济时期 |
4.1.2 改革开放初期 |
4.1.3 经济转型时期 |
4.1.4 农业现代化发展历史评析 |
4.2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实刻画与成就 |
4.2.1 过程方面 |
4.2.2 结果方面 |
4.3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测度 |
4.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2 测度实施步骤 |
4.3.3 测度结果与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比较与区域差异 |
5.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比较 |
5.1.1 时序比较 |
5.1.2 横向比较 |
5.1.3 纵向比较 |
5.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特点与区域差异 |
5.2.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特点 |
5.2.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区域差异 |
5.3 西部农业现代化预测与演进趋势 |
5.3.1 西部农业现代化预测 |
5.3.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趋势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 |
6.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与比较 |
6.1.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收敛性检验 |
6.1.2 西部域内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收敛性检验 |
6.1.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差异 |
6.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与转换 |
6.2.1 分析方法选择 |
6.2.2 演进状态划分与求解 |
6.2.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变迁及差异性 |
6.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阶段规律 |
6.3.1 Logistic模型引入与演进阶段划分 |
6.3.2 Logistic模型估计与结果 |
6.3.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阶段规律与比较 |
6.4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差异性产生后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影响因子实证 |
7.1 主要影响因子梳理 |
7.1.1 内生因子 |
7.1.2 外生因子 |
7.2 实证设计及面板数据检验 |
7.2.1 指标选取及描述性统计信息 |
7.2.2 实证模型选择及设定 |
7.2.3 面板数据的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
7.3 实证结果及比较分析 |
7.3.1 参数估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
7.3.2 实证结果比较与西部差异性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解析 |
8.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层次 |
8.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动力机制 |
8.2.1 农业人力资本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
8.2.2 农业比较优势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
8.2.3 农业研发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
8.2.4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
8.2.5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
8.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约束机制 |
8.3.1 农业分工抑制农业现代化演进 |
8.3.2 农业结构制约农业现代化演进 |
8.3.3 信息化钳制农业现代化演进 |
8.4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保障机制 |
8.4.1 制度安排在农业现代化演进中的保障功能 |
8.4.2 制度保障缺失对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影响机理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推动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 |
9.1 主要途径 |
9.2 政策操作思路 |
9.3 主要对策建议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5)我国农业经济转型期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 国外研究概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农业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 |
(一) 农业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二) 制度变迁理论 |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 工农业平等发展理论 |
(五) 公共决策理论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 研究的基本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章 我国农业经济转型概述 |
一、农业经济转型的一般概述 |
(一) 农业经济转型的内涵 |
(二) 农业经济转型的特征 |
(三) 农业经济转型的动因 |
二、农业经济发展阶段转型 |
(一) 发展阶段转型的理论基础 |
(二)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阶段转型的描述 |
三、农业经济运行体制转型 |
(一) 运行体制转型的过程 |
(二) 运行体制转型的表现 |
四、农业经济生产结构转型 |
(一) 生产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 |
(二) 生产结构转型的表现 |
五、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
(一) 增长方式转型的原因 |
(二) 增长方式转型的表现 |
六、农业经济的资源和市场环境转型 |
(一) 资源和市场环境转型的诱因 |
(二) 资源和市场环境转型的表现 |
第2章 有关经济转型的政府行为理论 |
一、政府行为理论 |
(一) 西方经济学关于政府行为理论 |
(二) 发展经济学的政府行为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政府行为理论 |
(四) 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有效结合理论 |
二、政府结构理论 |
(一) 西方经济学家的政府结构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政府结构理论 |
三、现实经济运行中政府行为的界定 |
(一) 有限—有效政府行为 |
(二) 提高有限—有效政府行为的路径 |
第3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经济转型与政府行为之关系 |
一、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调控的必要性 |
(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 农业的产业特征 |
二、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的确定 |
(一) 政府行为目标 |
(二) 政府行为的领域 |
(三) 影响政府行为的主体结构 |
(四) 政府行为的确定 |
三、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的执行 |
(一) 政府行为的工具 |
(二) 政府行为的执行模式 |
(三) 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的基本规律 |
第4章 我国农业经济多重转型中的政府行为过程 |
一、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的目标及其现状 |
(一) 粮食供给安全存在隐患 |
(二) 农民收入增长步履艰难 |
(三)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
二、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的确定 |
(一) 政府行为的体制结构及其特征 |
(二) 政府行为的确定过程 |
三、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的执行 |
(一) 政府行为选择的趋向 |
(二) 政府行为执行的过程 |
四、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的历史描述与归纳 |
(一) 政府行为确定过程的历史描述与归纳 |
(二) 政府行为执行过程的历史描述与归纳 |
第5章 我国农业经济多重转型中政府行为机制的完善 |
一、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的规范性界定 |
(一) 政府行为的目标选择 |
(二) 政府行为的界限 |
(三) 政府行为的领域 |
(四) 政府行为的手段选择 |
二、政府行为确定机制的完善 |
(一) 强化农民的政治力量 |
(二) 提高政府行为选择的理论认识 |
(三) 关注农民权益,强化和谐社会理念 |
(四) 完善农业经济领域内政府行为的法律体系 |
三、政府行为执行机制的完善 |
(一) 建立一体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
(二) 强化监督机制建设,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
第6章 我国农业经济多重转型中政府行为机制完善的典型分析 |
一、农业资本支持行为 |
(一) 农业财政投入支持行为 |
(二) 农业金融资本支持行为 |
(三) 农业风险防范支持行为 |
二、农业技术进步支持行为 |
(一) 农业技术保障机制的构成及其现状 |
(二) 改善农业技术进步机制的对策 |
三、粮食安全中的直接补贴行为 |
(一) 直接补贴政策产生的背景 |
(二) 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 |
(三) 直接补贴政策实践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
(四) 粮食安全背景下直接补贴政策的改进问题 |
(五) 粮食安全视角中直接补贴政策的依据选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目标和对象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发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
(二) 世界银行开发银行 |
(三) 国内研究成果 |
三、研究基本思路和框架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历史变迁 |
一、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与发展 |
(一) 农业综合开发启动的动因分析 |
(二) 农业综合开发启动 |
(三) 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历程 |
二、农业综合开发效果 |
(一)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二)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三) 扶持区域性特色优势农业 |
(四) 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
(五) 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
(六)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低水平低效益锁定状态分析 |
(二) 锁定成因分析 |
(三) 摆脱锁定:创新 |
第三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创新环境 |
一、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
(一) 农业发展阶段划分理论 |
(二) 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
(三) 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 |
(四) 适应新形势:需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 |
二、经济全球化和WTO规则的新挑战 |
(一)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挑战 |
(二) WTO规则对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挑战 |
(三) 应对新挑战:需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 |
三、市场经济对农业公共财政的新要求 |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投资行为与资本短缺 |
(二) 农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与公共财政职能 |
(三) 农业公共财政是破解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不足的主渠道 |
四、农村税费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的新问题 |
(一)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影响 |
(二)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的新问题 |
(三) 解决新问题:需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 |
五、应对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第四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总体考察 |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理论分析 |
(一) 创新经济学与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 |
(二)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基本要素 |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理论创新 |
(一) 引用公共财政理论 |
(二) 借鉴制度创新理论 |
(三) 采用农业投资理论 |
(四) 确立比较优势理论 |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国际借鉴 |
(一) 农业开发财政投入是发达国家扶持农业重要制度 |
(二)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是各国农业开发的最基本内容 |
(三) 用农业科技支撑农业开发 |
(四) 支持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 |
(五) 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综合开发新趋向 |
四、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总体要求 |
(一)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目标取向 |
(二)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创新体系 |
第五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思路创新 |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职能定位 |
(一)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目标定位 |
(二)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职能定位 |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理念更新 |
(一)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综合开发 |
(二) 用现代农业理念运作农业综合开发 |
(三) 用政府公共工程理念主导农业综合开发 |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运筹转变 |
(一) 指导思想转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综合开发 |
(二) 价值标准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
(三) 全球视角转变: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
(四) 开发目的转变:农业可持续发展 |
(五) 投资策略转变:由粗放开发转向集约开发 |
(六) 方式转变:由“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
(七) 制度转变:公共财政政策体系 |
四、铸塑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新格局 |
(一) 新阶段农发投资的指导思想 |
(二) 新阶段农发投资的总体思路 |
(三) 新阶段农发投资的基本原则 |
(四) 新阶段农发投资的主要任务 |
第六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机制创新 |
一、现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机制运行中的困扰 |
(一) 国家的引导职能逐步弱化 |
(二) 地方财政配套能力明显退化 |
(三) 农民自筹能力不断分化 |
(四) 滚动开发基础已经脆化 |
(五) 银行信贷资金萎缩 |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预期机制分析 |
(一) 投资理性预期分析的基本框架 |
(二)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预期 |
(三)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预期形成过程 |
(四) 增强农民对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预期的措施 |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博弈机制分析 |
(一)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投资博弈 |
(二) 项目县政府与省级政府的博弈 |
(三) 第二次博弈:项目建设中的博弈 |
(四) 建立合作型的投资博弈的机制 |
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一)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 |
(二)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中的委托代理格局 |
(三)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 |
(四)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委托代理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
(五) 防范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中委托代理风险 |
五、健全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机制的路径 |
(一) 确保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 |
(二) 强化地方财政配套投入机制 |
(三) 健全民本开发投资机制 |
(四) 构造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共轭联动机制 |
(五) 营造财政资金放大机制 |
(六) 建立财政资金引导机制 |
(七) 健全循环滚动投入机制 |
(八) 扩大市场机制作用范围 |
(九) 健全产权机制 |
第七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制度创新 |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制度的功能 |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不足的制度原因 |
(一) 财政投资不足的制度原因 |
(二) 农业私人投资不足的制度原因 |
(三) 贷款融资障碍的制度原因 |
(四) 资金管理制度不规范降低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率 |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 |
(一)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下农业综合开发的财政投资制度 |
(二) 按照WTO规则和绿箱政策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力度 |
(三) 市场经济框架下吸收私人投资的制度 |
(四) 现代金融体制下拓宽农业综合开发融资渠道 |
(五) 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
四、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制度创新主要内容 |
(一) 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财政拨款制度化 |
(二)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保证 |
(三) 改革农村税赋制度,扩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来源 |
(四) 改革农业税费,增强农民积累能力和投资能力 |
(五)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综合开发 |
(六) 整合相关资金 |
五、农业综合开发的制度环境优化 |
(一) 财政支农制度创新 |
(二) 建立农业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农业公共产品投资 |
(三) 土地产权制度创新 |
(四) 优化农业综合开发融资环境 |
六、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政策 |
(一) 扩大绿箱政策范围的投资 |
(二) 采用国际通用的直接投资和财政补贴方式 |
(三) 把财政有偿拨款改为委托银行贷款 |
(四) 积极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结构 |
第八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管理创新 |
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优选方法 |
(一)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选择的意义 |
(二)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选择标准 |
(三)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选择指标体系 |
(四) 量化模型 |
(五) 模型运用 |
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设计优化方法 |
(一) 优化目标的确定 |
(二)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三) 优化模型 |
三、实行科学项目管理 |
(一) 科学论证项目,建好项目库 |
(二) 实行委托评审、专家评审、评审问责 |
(三) 加强项目风险评估 |
(四) 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的招投标 |
(五) 构建法人承担、市场运作的项目执行体系 |
(六) 规范项目工程管理 |
(七) 构建提款报帐、集中支付的资金控制体系 |
(八) 科学界定产权,建立有偿资金的使用回收制度 |
(九) 完善项目监管体系 |
(十) 构建结果导向、综合考评的投资绩效考评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问题 |
(一) 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环境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农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情况 |
(三) 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则和方向 |
(一) 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 |
(二)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则 |
(三) 内蒙古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 |
三、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对策建议 |
(一) 农牧结合发展农区畜牧业 |
(二) 农业结构调整要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
(三) 农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协调发展 |
(四) 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9)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与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
1.3 国内外农业补贴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6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7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 |
2.1 农业补贴的含义与类型 |
2.2 农业补贴的经济效应 |
2.3 农业补贴的一般理论 |
2.4 世贸组织有关农业补贴的规则与中国的权利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分析 |
3.1 中国农业发展形势严峻 |
3.2 中国农业补贴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3 中国农业面对不宽松的国际农业补贴环境 |
3.4 新一轮世界农业贸易谈判困难重重,农业补贴得不到较好解决 |
3.5 中国加入WTO有关农业的承诺及引发的政策改革 |
3.6 结论 |
第四章 中外农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分析 |
4.1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概况 |
4.2 中外农业补贴的主要措施比较 |
4.3 中外农产品补贴方式的比较 |
4.4 中外农民直接补贴的比较 |
4.5 结论 |
第五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定性分析 |
5.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5.2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博弈分析 |
5.3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必要性评价 |
5.4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具体分析 |
5.5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趋势分析 |
5.6 结论 |
第六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证研究 |
6.1 农业补贴政策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 |
6.2 农业生产要素价格政策影响农业生产行为的实证分析 |
6.3 农业生产要素补贴政策调整影响播种面积的实证分析 |
6.4 生产要素补贴政策影响农业产量的实证分析 |
第七章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效果与模式分析 |
7.1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化分析 |
7.2 中国粮食直接补贴的理论与模式分析 |
7.3 粮食补贴政策绩效评价 |
7.4 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直接补贴的比较分析 |
7.5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果的案例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
7.6 粮食补贴政策改革的方向 |
7.7 结论 |
第八章 中国财政支持农业的效率分析 |
8.1 改革开放后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基本情况 |
8.2 中国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实证分析 |
8.3 财政支农效率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
8.4 实现2015年农业发展目标对财政投入的需求预测 |
8.5 结论 |
第九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构建 |
9.1 构建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
9.2 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原则与思路 |
9.3 农业补贴政策目标系统 |
9.4 农业补贴政策的分类与细化 |
9.5 农业补贴政策的近期与中期重点 |
9.6 结论 |
第十章 提高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效果的建议与措施 |
10.1 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 |
10.2 建立农业补贴的长效机制 |
10.3 进一步完善粮食政策,保障粮食安全 |
10.4 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系统,加强金融支持 |
10.5 规范发展农业生产要素市场 |
10.6 加强农业和农村救助体系建设 |
10.7 要加快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创新 |
10.8 创新与构建中国农业补贴的法律制度体系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转化过程中政策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背景分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产业政策由来 |
1.2.2 产业结构理论 |
1.2.3 产业组织理论 |
1.2.4 产业区域理论 |
1.2.5 产业投入理论 |
1.2.6 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理论 |
1.2.7 产业关联理论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1.3.1 思路 |
1.3.2 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产业政策基本理论 |
2.1 产业的涵义及分类 |
2.1.1 产业的涵义 |
2.1.2 产业的分类 |
2.2 产业结构理论体系 |
2.2.1 产业结构的涵义 |
2.2.2 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
2.2.3 产业结构的分析指标 |
2.2.4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溯源 |
2.2.5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
2.2.6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方向 |
2.3 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 |
2.3.1 产业政策的涵义 |
2.3.2 产业政策的类型 |
2.3.3 产业政策的构成要素 |
2.3.4 产业政策的作用 |
2.3.5 产业政策理论溯源 |
第三章 农业产业升级转化政策研究 |
3.1 农业产业升级转化政策 |
3.1.1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3.1.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3.1.3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 |
3.1.4 农业产业投入政策 |
3.1.5 农业产业市场化、国际化政策 |
3.1.6 农业产业关联政策 |
3.2 农业产业升级转化政策理论体系 |
3.2.1 农业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 |
3.2.2 农业发展的阶段性 |
3.2.3 农业产业升级转化的阶段 |
3.2.4 农村产业升级转化的动力 |
3.2.5 农业产业政策的目标 |
3.2.6 农业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 |
3.2.7 农业产业政策的实践模式 |
3.3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转化影响因素 |
3.3.1 市场需求 |
3.3.2 投资结构 |
3.3.3 人力资源 |
3.3.4 经济类型 |
3.3.5 技术进步 |
3.3.6 政策因素 |
3.4 农业产业升级转化的基本模式和主体取向 |
3.4.1 农业产业转换升级的基本模式 |
3.4.2 农业产业升级转化的主体取向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产业升级转化政策历史沿革 |
4.1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历史沿革 |
4.1.1 土地经营机制改革时期(1978~1989 年) |
4.1.2 流通体制改革时期(1985~1992 年) |
4.1.3 市场经济体制创建时期(1992 年至今) |
4.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历史沿革 |
4.2.1 粮食流通政策 |
4.2.2 金融扶持政策 |
4.2.3 促进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政策 |
4.3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历史沿革 |
4.4 农业产业投入政策历史沿革 |
4.4.1 资金投入政策 |
4.4.2 土地投入政策 |
4.4.3 农业产业科学技术政策 |
4.5 农业产业市场化、国际化政策历史沿革 |
4.5.1 农产品价格政策 |
4.5.2 干预市场政策与措施 |
4.5.3 贸易保护政策 |
4.6 农业产业关联政策历史沿革 |
4.6.1 农民增收减负政策 |
4.6.2 扶贫政策 |
4.6.3 城镇化政策 |
4.6.4 可持续发展政策 |
4.7 西部大开发政策 |
第五章 农业产业升级转化过程中政策绩效评价方法 |
5.1 产业政策的合理性与评价 |
5.1.1 产业政策的合理性问题 |
5.1.2 对产业政策绩效的评价 |
5.2 农业产业政策绩效评价方法 |
5.2.1 聚类分析和主成份分析方法 |
5.2.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5.2.3 DEA 方法 |
5.2.4 综合指标体系法 |
5.3 农业产业政策绩效多指标综合指数法 |
5.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3.2 农业产业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分层 |
5.3.3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内涵 |
5.3.4 农业产业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性检验 |
5.3.5 农业产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性检验结果 |
5.3.6 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化 |
5.3.7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5.3.8 综合评价模型 |
5.4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政策绩效计算结果 |
5.4.1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政策计算数据获得 |
5.4.2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政策绩效标准化结果 |
5.4.3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政策绩效 |
第六章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政策绩效评价 |
6.1 中国农业产业政策特性分析 |
6.1.1 农业产业政策的自发性 |
6.1.2 农业产业政策的普遍性 |
6.1.3 农业产业政策的特殊性 |
6.1.4 农业产业政策的时效性 |
6.2 政策总体绩效评价 |
6.2.1 总体评价 |
6.2.2 阶段性评价 |
6.2.3 特征分析 |
6.2.4 不同地区表现 |
6.3 六大农业产业政策绩效评价 |
6.3.1 六大农业产业政策总体评价 |
6.3.2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6.3.3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6.3.4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 |
6.3.5 农业产业投入政策 |
6.3.6 农业产业市场化与国际化政策 |
6.3.7 农业产业关联政策 |
6.4 六大农业产业政策内部结构效率分析 |
6.4.1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内部效率分析 |
6.4.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内部效率分析 |
6.4.3 农业产业投入政策内部效率分析 |
6.4.4 农业产业市场化、国际化政策内部效率分析 |
6.4.5 农业产业关联政策内部效率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转化政策取向 |
7.1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转化六大政策总体取向 |
7.1.1 弱势产业政策判断标准 |
7.1.2 强弱势界定 |
7.1.3 六大农业产业政策取向 |
7.2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内部取向 |
7.2.1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内部取向 |
7.2.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内部取向 |
7.2.3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取向 |
7.2.4 农业产业投入政策内部结构取向 |
7.2.5 农业产业市场与国际化政策内部结构取向 |
7.2.6 农业产业关联政策内部结构政策取向 |
7.3 西部各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转化政策取向 |
7.3.1 云南省农业产业政策取向 |
7.3.2 陕西省农业产业政策取向 |
7.3.3 宁夏自治区农业产业政策取向 |
7.3.4 内蒙自治区农业产业政策取向 |
7.3.5 四川省农业产业政策取向 |
7.3.6 甘肃省农业产业政策取向 |
7.3.7 贵州省农业产业政策取向 |
7.3.8 新疆自治区农业产业政策取向 |
7.3.9 青海省农业产业政策取向 |
7.3.10 重庆市农业产业政策取向 |
7.3.11 广西自治区农业产业产业政策取向 |
7.3.12 西藏自治区农业产业政策取向 |
7.4 小结 |
第八章 政策建议 |
8.1 西部地区制定农业产业政策的原则 |
8.1.1 保持强势农业产业政策原则 |
8.1.2 优化优势农业产业政策原则 |
8.1.3 提升弱势农业产业政策原则 |
8.1.4 强化强弱势农业产业政策原则 |
8.2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政策目标 |
8.2.1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目标 |
8.2.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目标 |
8.2.3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目标 |
8.2.4 农业产业投入政策目标 |
8.2.5 农业市场化与国际化产业政策目标 |
8.3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政策措施 |
8.3.1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措施 |
8.3.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措施 |
8.3.3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措施 |
8.3.4 农业产业投入政策措施 |
8.3.5 农业产业市场化、国际化政策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财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D]. 郭鹏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2]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凌霄.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4]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D]. 姜松. 西南大学, 2014(12)
- [5]我国农业经济转型期政府行为研究[D]. 梁世夫.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 [6]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法律问题[J]. 任大鹏. 北京社会科学, 2006(01)
- [7]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研究[D]. 周学武.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9)
- [8]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 汪海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02)
- [9]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与体系研究[D]. 何忠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10]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转化过程中政策绩效研究[D]. 杨雄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