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南岛珊瑚荧光与近岸降雨和径流的相关性

南海海南岛珊瑚荧光与近岸降雨和径流的相关性

一、Correlation of coral fluorescence with nearshore rainfall and runoff in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Sea(论文文献综述)

肖杭芳[1](2021)在《造礁珊瑚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气候记录重建及生物活动替代指标探索》文中认为重建晚全新世以来南海北部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对了解我国和其他东亚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文明演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讲,气候环境的演变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是长期的协同演化过程,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过程。因此探索生物对过去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在气候环境演变研究中也十分重要。造礁珊瑚是海洋中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是海洋气候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协调演化过程的绝佳记录者。本论文以造礁珊瑚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对采集自南海北部海南岛东部沿岸的一系列化石滨珊瑚进行年分辨率的Sr/Ca比值和δ18O分析,系统重建了该区域在~167-309CE(公元初期)和~3500-4000 yr BP(中青铜时代冷期,Middle Bronze Age Cold Epoch:MBACE)这两个时段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海水δ18O(δ18Osw)变化特征;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探索能够表征珊瑚内部生物活动的替代指标,对采集自澳大利亚大堡礁和南海北部三亚鹿回头礁不同种类的珊瑚骨骼样品的δ66Zn、δ65Cu展开了研究。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取得如下进展:(1)在公元初期167–309 CE期间,南海北部的SST长期均值约为25.1℃,δ18Osw长期均值约为-0.06‰,相比于当前暖期(1853–2011 CE,SST长期均值约为26.6℃,δ18Osw长期均值约为0.40‰),表现为相对寒冷和潮湿的气候特征,与该地区小冰期(Little Ice Age:LIA)时期气候条件相当。公元初期的寒冷气候可能与较弱的夏季太阳辐照度有关,潮湿的环境则可能是与东亚夏季风减弱导致的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季风降雨带南移有关。此外,公元初期SST和δ18Osw记录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可能与ENS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有关。(2)在~3850–3750 yr BP中青铜时代期间,南海经历了一次快速剧烈的气候变化事件。从~3850 yr BP开始的100年间,年平均SST和δ18Osw值分别下降了~3℃和~0.65‰,之后缓慢回升。珊瑚记录的这次快速气候变冷、变湿事件与我国内陆的石笋记录和西太平洋的有孔虫记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具体而言,石笋δ18O记录表明我国内陆在这段时期快速变冷变干,有孔虫Mg/Ca和δ18O记录表明西太平洋在这段时期海表温度迅速下降、降雨迅速增多。另外,珊瑚记录也证实了史前夏朝大洪水发生在~3870 yr BP。研究认为大禹治水的成功除了其治水能力外,气候自身变化导致的内陆变干也助推了水患的自然消失,而夏朝的灭亡很可能与这次快速变冷变干的气候变化事件有关,为了解夏朝文明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结果还表明北大西洋和欧洲地区的中青铜时代冷事件是一次全球性的事件,并可能与太阳辐射和/或北大西洋气候变化引起的夏季风的强度变化有关。(3)对于珊瑚骨骼δ66Zn的研究表明,滨珊瑚骨骼中的月分辨率δ66Zn组成存在显着的变化(-0.01‰~0.61‰),但其变化与其他珊瑚气候和环境替代指标以及器测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另外,不同种类珊瑚骨骼Zn含量和δ66Zn表现出显着的种间差异。根据这些发现可以推测珊瑚骨骼月分辨率δ66Zn变化并非是直接由周围海水环境和化学组成的变化引起的,而是主要受珊瑚生物活动控制。珊瑚骨骼的Zn同位素分馏可能是内部生物过程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数量变化引起的,而环境因素(如SST)主要通过介导生物过程而间接影响骨骼中δ66Zn的变化。因此,珊瑚骨骼δ66Zn在古环境和古气候重建中起的作用有限,但它能为珊瑚生物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提供有价值的见解。(4)对珊瑚骨骼δ65Cu的研究表明,滨珊瑚骨骼的月分辨率δ65Cu组成变化范围较小(-0.09‰~0.34‰),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与气候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差,不适合作为示踪气候/环境变化的替代指标。此外,不同种类珊瑚体内的δ65Cu值存在显着的种间差异(0.02‰~0.57‰),并与受生物过程影响的δ98Mo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因而骨骼的δ65Cu值受珊瑚生命效应的影响。

唐健健[2](2020)在《珊瑚礁岛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渗透溶蚀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淡水是南海岛礁地区的重要资源,对于海岛动植物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国内对地下水化学和地下水运动方面的研究多在大陆范围内开展,针对海岛地下水化学特征和水质分析的研究不多。因珊瑚礁岛地下水赋存环境、状态以及影响因素方面的巨大差异,不能完全照搬大陆区域地下水化学的理论方法运用于岛礁地下水化学的研究中。其主要存在着两个难点,一方面岛礁地下水的赋存处于动态演化中,是一个易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的脆弱系统,由于珊瑚礁岛四周和底部都被高盐度的海水包围,大气降雨的回灌补给、淡水的渗漏流失以及海水的潮汐和弥散作用等均影响着地下淡水区域并使其维持着动态平衡;另一方面,礁砂地层渗透性较强,植物根系分泌和微生物产生的有机酸、二氧化碳,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酸性物质伴随地下水下渗,发生碳酸盐岩的溶解溶蚀,改变着礁砂地层的孔隙和结构,引起岛礁地下水相关离子含量和水质发生变化。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南海某珊瑚礁人工岛水文气象观测和地质勘察等工作,掌握了岛礁地下水环境概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水化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深入分析了地下水主要离子成分,揭示了岛礁地下水化学场的形成机制;最后,结合珊瑚砂室内试验,研究了溶蚀作用对于岛礁含水层的影响规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岛礁地下水总体呈中性偏弱碱性,除HCO3-外,五种主要离子(Na+、Mg2+、Ca2+、Cl-、SO42-)含量和TDS值总体上从岛礁中心向外缘不断增大,且离子浓度随深度呈较强的线性增大关系;HCO3-离子浓度随深度增加呈线性降低但相关性不高。地下水有两种不同的化学类型,Cl-Na型水在所取水样中占92.4%,其余少量是HCO3-Na型水。(2)基于主要离子间的相互关系和水化学特征系数分析,Na+、Mg2+、Ca2+、SO42-都与Cl-呈线性正相关,Mg2+、Ca2+浓度与理论比值线存在一定的偏差,表明地下水并不只是当地雨水与海水的简单混合,而是在混合过程中溶入了一定量反应性碳酸盐矿物。(3)研究区含水层介质中,主要的反应性矿物为文石和镁质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和岩盐是次要的非反应性矿物。因子分析显示,公因子f1即海水溶质输入地下水,对水化学成分的贡献率达53.874%,公因子f2碳酸盐矿物溶蚀的贡献占21.362%,公因子f3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为10.471%。(4)开展珊瑚砂渗透溶蚀试验,结果表明酸性溶液对级配单一的珊瑚砂柱渗透系数的改变过程可分为急剧增加、缓慢增加、逐渐减小和基本稳定四个阶段。级配连续的珊瑚砂柱渗透系数则没有逐渐减小的过程,而是呈现出急剧增加、缓慢增加而后基本稳定的过程。渗透系数随时间基本符合二次多项式拟合关系。(5)渗出液中Ca2+浓度随时间变化较为符合双对数坐标下的线性拟合关系,参量a、b与渗透溶蚀液p H值以及溶液中Ca2+的初始浓度有关,试验后粒径分布范围相比溶蚀前有所增加,粒径分布曲线波峰值有所降低,且各碳酸盐矿物成分在试验前后的含量占比也发生了细微变化。

石亮亮[3](2019)在《基于遥感与实测资料的水体固有光学量及CDOM反演研究》文中提出水体固有光学量(Inherent optical properties,IOPs)是水色遥感领域的重要物理参量,固有光学特性研究是进行水色遥感的基础。IOPs能够为光在水体中的辐射传输、水色参数的反演、水环境监测等提供可靠的定量化信息,对水色遥感生物光学模型的开发、水色卫星传感器的定标和真实性检验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的重要光学活性物质(OACs),与浮游藻类、非藻类颗粒物(Non-algalparticles,NAP)同属于水色遥感的主要研究对象。CDOM对河口或近岸水体有机物的分布、迁移和转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与人类活动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现有的获取IOPs和CDOM的反演算法大多针对特定区域或单一类型水体,精度有限且适用性较低。目前CDOM反演算法存在明显不足,开发精确的CDOM反演算法仍存在很大的挑战。此外,系统研究不同水体IOPs和CDOM遥感反演较少,特别是在光学特性复杂的近岸和内陆水体。这些都造成IOPs及CDOM在水色卫星的业务化应用程度较低,为此,本文开展了基于遥感与实测资料的固有光学量及CDOM的反演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收集了全球大洋生物光学实测数据集(NASA bio-Optical Marine Algorithm Dataset,NOMAD),开展了东海、千岛湖、太湖和南海蜈支洲岛不同生物光学调查航次,详细分析了不同水体的固有光学特性,包括水体吸收、散射,各水体光学活性组分的吸收、散射、吸收贡献比及不同水体光学特性差异,建立了相应的光谱模型;还分析了水体的表光学特性,提出了基于Rrs光谱最值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完成了水体光学类型划分。(2)开发了适用于Type-1和Type-2型水体IOPs反演半分析算法(QAA-GRI),获取了水体总吸收系数a(λ)、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bbp(λ)等参数。经东海和千岛湖数据集验证,QAA-GRI算法适用性高、反演效果好,精度较QAA和GSM业务化算法有显着提高,可进一步用于CDOM的遥感反演。(3)在反演IOPs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通用的CDOM吸收系数分离算法(CDOMLH),获取了 CDOM吸收系数aCDM(λ)。经东海和千岛湖数据集验证,CDOMLH算法精度较CO-a443S及QAA-E分别提高了约30%和25%,经太湖数据集验证,CDOMLH也能较好的适用于Type-3型水体。结果表明该算法反演效果理想,在不同区域、类型水体具有较好的适用性。(4)将QAA-GRI算法和CDOMLH分离算法应用于MERIS和OLCI卫星影像,并与不同算法在卫星影像的反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IOPs及CDOM反演算法应用于水色卫星是可行的。此外,利用这些算法生成了东海长时间序列MERIS影像的a(443)、aCDOM(443)的月、季和年平均遥感产品,并分析了东海IOPs及CDOM时空分布特征。最后,提出了基于水体吸收系数的藻华识别方法,分析了藻华的时空演变。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在分析不同水体光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绿红波段指数GRI,建立了新的参考波段处吸收系数参数化模型,该模型区别于经验模型,具有明显的物理含义。在该模型基础上开发了在Type-1和Type-2型水体通用的IOPs反演算法-QAA-GRI,解决了 IOPs反演算法的适用性问题,显着提高了反演精度。(2)从水体各组分吸收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出发,开发了较通用的基于aphc(λ)光谱高度指数LH(443)的CDOM分离算法—CDOMLH,该算法解决了目前水色卫星业务化算法未将aNP从aCDOM中分离的问题,在不同水体类型中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在Type-1和Type-2型水体中CDOM反演的精度提高了约25%。(3)基于(1)和(2)两个创新点,首次尝试了新一代水色卫星OLCI的IOPs及CDOM反演,生成了东海IOPs及CDOM的一系列遥感产品。提出了基于IOPs遥感产品的水体藻华识别方法,给IOPs的业务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李明坤[4](2018)在《南海西北部36 kyr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变与驱动机制》文中指出东亚季风是影响东亚大部分地区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具有相对较高的沉积速率、良好的碳酸盐保存条件,因而能很好地记录东亚季风的演化历史。海平面在地质历史上的反复升降,可能会导致沉积物的搬运距离、不同物源区的相对贡献、水流等发生变化。南海北部具有非常宽阔的大陆架,海平面变化会造成海陆地理格局的重大变化。因此,海平面变化和东亚季风控制下的陆地风化可能是影响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的两大主要因素。前人揭示的高分辨率古气候环境记录多集中于南海东北部的珠江口盆地和台西南盆地,而对位于西北部的琼东南盆地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变研究不足。这限制了我们对南海北部的沉积环境和东亚季风演变的综合认识。本文对取自琼东南盆地北部陆坡的PC338岩芯的沉积物粒度、地球化学和环境磁学性质进行综合分析,识别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探讨海平面变化和东亚季风对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环境的影响。首先,利用AMS14C获得准确年代,结合沉积物粒度分析识别出浊流沉积层,并在剔除浊流沉积层后获得可靠的年代-深度模式。然后,对粒度进行端元组分模型(EMM)分离,提取蕴含不同信息的端元(EM);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主量元素进行分析,提取记录地表风化的有效化学元素指标;进行系统磁学测试,并探讨磁学性质对气候环境的响应。利用所提取的东亚夏季风代用指标,恢复该区过去36 kyr以来的气候环境的演变历史。最后,前人已取得的成果,探讨了东亚季风的主要驱动机制。基于本项研究,主要得到如下认识:1.PC338与不同源区沉积物的REE对比,以及最近多种物源示踪方法得到的结果都表明,PC338沉积物的主要物源为红河和珠江。2.由于海平面降低,岩芯内出现一层末次盛冰期(LGM)期间形成的浊流沉积层。其触发机制可能是: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低120 m,红河口紧邻陆坡区,河口沉积物形成的异重流经过液化而逐步发展为浊流,并沉积到陆坡区。浊流的冲刷作用导致古红河口与沉积区之间更加畅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后来的沉积物变粗、沉积速率增大、Si O2含量和磁性矿物输入量的增多。3.随着海平面的降低,河口距沉积区的距离被缩短,沉积物和磁性矿物粒度(χARM/χlf)都变粗,大量来自红河的、高赤铁矿含量的磁性矿物输入,近源搬运的最粗粒度端元EM4(15-100μm)的含量增大,远源搬运的最细粒度端元EM1(0-2μm)含量降低,沉积速率升高。4.EMM分离得到的EM2组分(2-10μm)可能代表稳定河流输入粘土-粉砂。由于它主要受到东亚夏季风作用下的陆源风化和降雨控制,因此可作为东亚夏季风指标。5.主成分1(PC1,包含K2O、Al2O3、TFe2O3和Mg O)能稳定记录地表化学风化。6.当海平面低于-90m时,磁性矿物主要来源于红河的粗粒沉积物;而当海平面高于-90 m时,磁性矿物可能以细粒悬浮为主。因此,在高海平面时期(32-36kyr BP和0-15 kyr BP),高的磁化率(χlf)值对应加强的夏季风;而低海平面时期(15-32 kr BP)则截然相反。7.PC338岩芯的EM2、PC1和磁化率等指标能有效反映过去36 kyr东亚夏季风强度。这些指标对LGM、Heinrich事件、B?lling-Aller?d、新仙女木事件等全球性的事件或阶段都有很好的记录,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可能包含全新世8.2 ka和10.3 ka冷事件的印记。8.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变化趋势与北半球30°日照辐射量变化趋势一致,表明夏季风主要受到北半球夏季日照辐射的驱动。全新世适宜期(HO)出现在早全新世,说明日照辐射在早全新世对热带辐合带(ITCZ)有极强的驱动作用。另外,冷的气候事件具有全球一致性,可能与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的减弱有关。

陈修康[5](2017)在《过去2000年以来湖光岩玛珥湖气候变化的沉积记录》文中研究指明广东湛江湖光岩玛珥湖位于热带-亚热带的雷琼地区,其气候季节差异明显,同时受到以东亚夏季风(EASM)、东亚冬季风(EAWM)、印度夏季风(ISM)为代表的东亚季风系统和西伯利亚高压带的影响。此外,雷琼地区是受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南海的热带风暴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因此,湖光岩玛珥湖的沉积物记录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湖泊水位升降以及人类活动等历史,是古环境、古气候研究的理想的沉积档案。本研究基于采自湖光岩玛珥湖的表层沉积物(76个样品)和西湖盆2.45 m长的沉积柱HML2(以1 cm间距的309个地球化学元素样品、以0.3 cm间距的1054粒度样品),根据HMLC3沉积柱顶部的210Pb和137Cs以及沉积柱SUS的AMS14C测年,通过磁化率对比建立了HML2沉积柱的年代框架,进行了全岩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和陆源沉积物粒度分析,研究过去2000年以来降雨量的演变、强降雨事件、人类活动历史和热带风暴活动的历史演变。获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标志可迁移元素的主成分PC3与Sr/Rb、CaO/Al2O3、MgO/Al2O3、SiO2/Al2O3等传统的降雨量代用指标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说明可用于指示流域内降雨量和ISM的演变历史。这些指标显示,AD 85-195、336-475、670-723、1353-1663和1867-2009期间流域内降雨丰沛,化学风化作用强。2)标志碎屑元素的主成分PC1与砂含量、平均粒径呈现同相位变化,指示湖光岩玛珥湖流域内的强降雨事件。结合沉积物的砂含量、平均粒径和磁化率,AD 81-112、194-216、270-415、455-700、810-1225、1275-1340、1400-1445、1468-1508、1554-1600、1655-1872、1938-1959和2005-2013期间强降雨事件频数较高。3)在标志惰性元素组合的PC2轴上,表层、HML2沉积物截然分开,说明表层沉积物与HML2沉积柱在惰性元素含量与组成上具有显着差别。此外,PC2随时间的变化与前人发表的炭屑含量记录的人类活动一致。因此,PC2可以用来指示人类活动历史,结果显示1949年以来湖光岩玛珥湖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剧增。4)对湖光岩玛珥湖表层和沉积柱HML2的陆源沉积物进行粒度端元模型分析,获得EM1、EM2和EM3等3个端元组。并与其它已知的端元组分和地球化学元素主成分进行对比,粗颗粒组分EM1解释为由于热带风暴活动引起的强水动力事件和强降雨导致的同步沉积,EM2为大气沉降形成的背景沉积,EM3指示流域内ISM强弱引起的流域内降雨量而导致的植被密度变化,用来指示ISM的强弱变化。5)根据热带风暴沉积端元EM1的纵向变化,显示出热带风暴活跃期主要有AD 81-112、194-216、270-415、455-700、810-1225、1275-1340、1400-1445、1468-1508、1554-1600、1655-1872、1938-1959和2005-2013,与元素主成分PC1指示的结果一致。EM1去趋势后的小波分析显示,过去2000年以来湖光岩玛珥湖记录的热带风暴变化存在明显的84 a、130 a、260 a和753 a等旋回周期。进而通过与气候驱动因子对比分析,推测SST、湖光岩玛珥湖气温、ENSO、ITCZ和太阳活动等气候因子与热带风暴活动有关。此外,热带风暴活动与EASM正相关,而与EAWM和ISM负相关。

卢珊[6](2016)在《南海黑角珊瑚近百年来环境地球化学记录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扫描电镜(SEM)、高分辨率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束分析(SR μ-XRF)(~2.5μ m)和稳定同位素质谱(IR-MS)为技术手段,研究采集于南海的黑角珊瑚(Cirrhipathes spp.)骨骼生长率,Fe含量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时间序列的变化特征(幅度、周期、趋势等)。讨论环境因素(表层海水温度(SST)、降雨等)对黑角珊瑚生长率的影响,及生长率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的响应;探究运用珊瑚骨骼Fe含量时间序列重建南海西沙海域百年沙尘沉降历史的可行性;以及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SN)反映人类活动对海水碳库和水质状况的影响。本文旨在探究黑角珊瑚作为生物载体与南海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建立新的环境待用指标序列,为我们正确反演过去海洋环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论文研究表明:1)黑角珊瑚的径向生长率与南海西沙海域气候环境要素存在一定的联系,表现为:西沙海域JYI-1样品径向生长率与SST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r=0.519,P<0.01,n=111),且具有类SST的3.09年的周期值;与年降雨量存在负相关性(r=-0.34,n=32),但无类似降雨量的周期值;与ENSO指数(MEI多变量指数)统计显着正相关(r=0.492,P<0.01,n=61),其2.77和3.09年周期落在ENSO主周期范围内。结果表明黑角珊瑚对ENSO事件响应敏感,在温暖水体环境中更易生长。2)运用SR μ-XRF结合SEM实验精确测定了西沙海域JYI-1样品中Fe含量年际变化序列,发现1954-2007年JYI-1样品Fe含量时间序列与我国西北民勤与和田地区沙尘年爆发频次显着相关,表现为民勤r=0.647 (n=54,P<0.01),和田r=0.625(n=54,P<0.01);此外,该样品Fe含量序列与东亚冬季风指数也表现出协同变化趋势,与西沙海域沉积物环境指标(Ti通量等)记录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我国西北地区沙尘可传输至西沙海域,黑角珊瑚可作为一种新的环境潜在载体记录西沙海域沙尘沉降历史。3)三亚湾海域LHT样品和西沙群岛海域JYI-1样品中的δ13C值在1940s开始都呈现加速衰减模式,且在各个衰减阶段近岸LHT样品均比远岸JYI-1样品δ13C衰减速率快,说明南海北部自1940s受到化石燃料燃烧等引起的"Suess效应”的显着影响,也进一步反映了近岸海域遭受人为干扰和污染较大。此外,西沙群岛海域JYI-1样品δ15N值在整个生长年限变化(~0.525‰)较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沙群岛受人类污染较小;而三亚湾LHT样品δ15N值自20世纪50年代呈现上升趋势,尤其20世纪80年代后显着增大(1980-2000年δ15N增加-0.518‰),这很可能是受大量生活污水排放等影响所致。

张晓笛[7](2015)在《南海黑角珊瑚中人类活动的环境记录 ——以Fe、Pb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珊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环境信息记录的重要生物材料,非造礁黑角珊瑚以其寿命长、耐腐蚀、环境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等优点,成为潜在的长时间尺度环境记录的优良载体之一。本文以中国南海黑角珊瑚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空间分辨率的光谱扫描和质谱分析,研究微量元素在黑角珊瑚有机质骨骼中的结合机制和分布特征,探讨微量金属元素Fe、Pb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响应,旨在为反演过去海洋环境变化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论文研究表明:1)南海黑角珊瑚物种(Cirrhipathes spp和Antipathes spp.)都表现出了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的特性。它们分别持续生长了185年、237年和266年,年生长率分别为20.6μm/yr、17.8μm/yr和26.6μm/yr。黑角珊瑚210Pb定年结果与生长环计数的定年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该定年结果的可靠性。黑角珊瑚年代序列的建立为后续骨骼元素分布序列和环境记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2)黑角珊瑚有机质骨骼主要由蛋白质和几丁质组成,原位微区共焦拉曼光谱表征了多种氨基酸的振动特征,包括甘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等。骨骼中微量金属元素(如Fe元素)的富集主要通过与蛋白质大分子中的有机氧相结合。且有Fe>Zn>Mn>Pb的富集系数排序。3)微量元素在黑角珊瑚骨骼中的时间变化特征受到了骨骼自身生长特性和人为扰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因子响应。其中,I、Ca的分布特征多与骨骼胶合区的形成和分布相关,Fe、Mn、Pb则多表现出受人为扰动异常升高的分布特征,而Zn元素在不同生长时期表现出受两种机制共同影响的特征。4)黑角珊瑚具有很强的富Fe能力,对海水中Fe浓度的变化敏感。三亚近岸的LHT样品Fe元素变化特征很好的记录了田独铁矿的开发历史。黑角珊瑚能够敏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骨骼中Fe元素的变化可以作为新的环境指标,为过去海洋环境变化的研究提供依据。5)黑角珊瑚骨骼中Pb元素的变化特征反映了近代海南岛经济发展的历史,明显高值区记录了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及基础建设等主要人为输入源对环境中Pb含量的影响,表现出了可靠的环境变化记录。

陈倩倩[8](2013)在《典型地区海鸟粪土沉积层中色素和甲基汞分析及生态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气候环境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高度关注的焦点,是21世纪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与人类文明发展密切相关的晚全新世气候变化是过去全球变化(PAGES)计划项目的核心内容,对于这一时期气候变化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特征和机制,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自然变化背景值,从而更好的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程度,有利于对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的评估和预测。学者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层次上对自然界中保存着丰富环境信息的记录载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南极和南海西沙群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响应灵敏,是研究过去全球变化包括古气候、古生态、古环境的理想区域。本文在时间尺度上选取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晚全新世,空间上选取高纬度的东南极地区典型的企鹅粪土沉积层和低纬度地区的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典型的海鸟粪土沉积进行分析研究。应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通过有机生物标志物,结合其它生物地球化学指标,探讨典型区域气候与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分析海鸟生物传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沉积色素分析方法对比研究沉积色素分析方法种类繁多,建立了沉积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离子对缓冲溶液有效地提高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叶绿素a和伪枝藻色素的分离效果和灵敏度,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内。液质联用法采用乙腈体系,同时加入少量甲酸,明显提高了离子化效率和灵敏度,色素的分离效果、丰度和稳定性均较好。另外,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法同其它沉积色素分析法,包括传统的分光光度法和近红外光谱法的分析效果进行对比,不同分析方法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液质联用法显示了巨大的优势。近红外光谱法,操作最为简便快捷,但只局限于估算样品中叶绿素a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仪器设备和操作都比较简单、成本低且分析速度快,但是分析精度不够高,特异性较差。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精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但是色谱条件要求更高,在技术上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液质联用法的分析精度、灵敏度和特异性非常高,对目标化合物的分离程度要求不高,具有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操作简单,可控性强。2.过去800年东南极罗斯海地区的紫外辐射历史的沉积色素记录对东南极罗斯海地区沉积样品中的沉积色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它地球化学指标重建了东南极罗斯海地区过去800年来的紫外辐射记录和整体光强度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过去800年来东南极罗斯海地区至少经历了四次明显的紫外辐射高峰期,而且从历史记录来看现代的紫外辐射强度应最高。影响到达湖泊的紫外辐射强度的因素繁多,罗斯海地区在190-320aBP时期,紫外辐射与整体光强度变化趋势一致,对应于气候恶劣的小冰期,表明紫外辐射强度的变化与第一类因子有关,如湖泊DOC、冰雪覆盖程度、天气条件等;其它时期紫外辐射与整体光强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紫外辐射的变化主要归因于臭氧变化和太阳光谱变化。从历史角度来看紫外辐射强度与太阳活动呈现出一定的反相关关系,太阳活动弱的时期,对应的紫外辐射相对较强,但该自然过程随着近现代人类活动的干扰有可能发生显着变化。3.东南极湖泊沉积物生产力和物质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对东南极罗斯岛粪土沉积柱以及莫愁湖MC2沉积剖面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利用近红外光谱数据重建了东南极湖泊生产力的变化历史,恢复了沉积剖面中各物质组成的相对比例,建立了元素含量与光谱指标间的统计关系模型。结果显示,罗斯岛沉积剖面样品中的叶绿素a含量与近红外反射光谱在650-700nm处的谷面积表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利用数学建模可以预测样品中叶绿素a的含量,指示湖泊生产力变化历史;但是预测叶绿素a与实测的绝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该方法只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的半定量的预测湖泊生产力的方法。莫愁湖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主成分(PCA)分析结果表明,PCA分析主因子1载荷值与指示生产力变化的有机质热解烃类化合物S2指标高度相关,比谷面积法更好,能够更准确的反映湖泊生产力的变化。同时,结合纯鸟粪、纯藻类与土壤样品的光谱曲线,利用端源分解的方法,成功计算得到了罗斯岛四个沉积剖面中各物质来源所占的比例。通过主成分回归(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两种模型,建立多种元素含量与不同光谱指标间的统计关系模型,且PLS模型所预测的数据精确度要比PCR高,可用于样品化学元素含量的预测。4.基于色素的东南极湖泊浮游藻类分类方法的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HPLC-APCI-MS)测定了东南极罗斯海地区沉积样品中色素的含量,运用藻类色素化学分类软件CHEMTAX恢复了东南极罗斯海地区湖泊藻类种群结构变化历史,并探讨了南极海鸟生物传输对湖泊藻类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南极罗斯海地区的湖泊中分布着蓝藻、绿藻、硅藻、隐藻和甲藻等多个门类,其中,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优势种群。海鸟生物传输带来的营养物质促进了湖泊中藻类种群的发展,提高了湖泊初级生产力水平。受到海鸟活动影响较大的BI和MB6沉积剖面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主要以绿藻为主,丰度明显高于其它种群,表明鸟粪输入在促进湖泊藻类生物量增加的同时尤其促进了绿藻的生长。在BI和MB6剖面中,绿藻和硅藻与甲藻丰度表现为相反的关系,同时CL2剖面中蓝藻和甲藻丰度呈反相关,表明企鹅粪输入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导致湖泊中不同藻类生长出现竞争,相对丰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湖泊生态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基于沉积色素的化学分类法CHEMTAX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总的来说,还是能够比较准确的表征出研究区域内的藻类优势种群和丰度相对变化,在南极湖泊生态群落结构演化历史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性。5.鸟生物传输对西沙群岛生态系统甲基汞污染物的影响通过实验建立了微波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鸟生物粪样品中的甲基汞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广金岛和晋卿岛上的古鸟粪和现代鸟粪样品及粪土沉积剖面样品进行了甲基汞分析,探讨了海鸟生物传输对偏远的西沙群岛生态系统中甲基汞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沙群岛古鸟粪和新鲜鸟粪中的甲基汞、总汞和甲基汞在总汞中的百分比含量都很高,说明排便是海鸟吸收和排泄甲基汞的一个过程,在海鸟体内的甲基汞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甲基汞和P元素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鸟粪的输入控制着工业革命之前的粪土沉积层中甲基汞的含量,但是近年来人类活动带来的汞污染严重影响了工业革命之后粪土沉积层中甲基汞的分布,海鸟通过生物放大和生物传输作用影响粪土沉积层中的甲基汞水平。粪土沉积样品和古鸟粪样品中的甲基汞百分比含量高达20%左右,而且年龄较老的古鸟粪和粪土沉积样品中的甲基汞比例高于年轻样品中的含量,同时样品中微生物活动较弱,表明粪土沉积物中甲基汞百分比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海鸟粪便的输入。海鸟生物传输不仅为西沙群岛生态系统发育带来了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也为偏远的岛屿生态环境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有可能威胁岛上居民的身体健康。

鲍红艳[9](2013)在《溶解态和颗粒态陆源有机质在典型河流和河口的来源、迁移和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流与河口是陆地碳库和海洋碳库的主要链接。陆源有机质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来源,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的气候事件例如暴雨,台风等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而同时人文活动对自然过程的干扰日益加剧,对河流-河口区域有机质的组成、来源和控制因素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人文活动对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由于人文活动特别是流域内筑坝的影响,在很多河流体系,溶解态有机质取代颗粒态有机质,成为陆地向海洋输送的有机碳的主要形式。虽然我国已经有不少的研究对河流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进行了研究,但系统的、分子水平上的定量分析却鲜见报道,特别是对溶解态有机质。本文以长江流域、海南热带小河口以及浙江河流为研究对象,利用有机质的总体性质(碳氮比值(C/N)、稳定同位素(δ13C)等)和生物标志物(木质素),并且结合野外观测和实验室模拟,对以上区域的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组成、来源进行示踪,并探讨人文活动与自然过程是怎样共同的影响这些区域的有机质的组成、迁移和转化。长江流域的颗粒态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高等植物碎屑和现场生产。利用稳定同位素(613C)和木质素(1ignin)对颗粒态有机质做了定量估算,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为长江流域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占50%-70%左右,并且季节变化不大。高等植物碎屑和浮游植物的贡献比例随采样站位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现场生产所占的比例在枯季明显高于洪季,但现场生产不是有机质的主要贡献者。支流的有机质来源相对较丰富,不同的支流主要的贡献者不同,并且支流的洪枯季变化不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洞庭湖和鄱阳湖有机质组成在洪枯季的差异:洪季两湖现场生产的贡献量高达80%,而在枯季则小于20%,与干流洪枯季有机质组成不同。汉江的洪枯季变化不如两湖明显,但在枯季浮游生物对汉江的POC的贡献量也接近50%。长江流域溶解态木质素浓度的变化范围为6.1μg/L-11.6gg/L,而2010年7月-8月洪水时期为10.8μg/L-19.2μg/L。2009年8月-10月,以溶解态木质素Vanillyl(V)系列对有机碳的贡献比例(mg/100mgOC)估算出植物碎屑对溶解态有机质的贡献比例为12%-36%(2009年8月-10月)和24%-32%(2010年7月-8月),并且上游(24.5±8.3%)高于中下游(15.4±2.4%),长江中下游洪水期间高于(27.0±4.0%)高于非洪水期间(15.44±2.4%)。长江流域季节性的悬浮颗粒物浓度(TSM)的变化、三峡蓄水以及与此相关的长江中下游的冲刷、两湖调节等因素是影响长江入海颗粒态有机质组成和通量主要因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三峡蓄水后,来自于上游泥沙的减少以及相对不变的水动力过程(除了每年9月中旬-10月中旬,三峡的蓄水时期),使得中下游的两湖和冲刷过程成为枯季长江入海颗粒态有机质组成的主要因素。影响长江流域干流DOC的主要因素为流域地形地势、TSM的变化以及人文活动,而溶解态陆源有机质则主要受到光化学降解过程、有机质来源、季节变化、水体浊度、停留时间、三峡蓄水、絮凝以及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并且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例如絮凝、水体浊度等受到三峡蓄水的影响;有机质来源则与季节变化有关。对不同体系有机质的暗降解培养和光降解培养实验表明有机质的来源是影响其生物可利用性和光降解特性的关键因素。海南红树林间隙水由于经历较少的光降解过程,因此其光降解速率(-0.132d-1)远高于已经经历长时间搬运和降解过程的长江三峡库区的溶解态木质素(-0.033d-1)。不同系列的木质素由于其化学结构的不同,降解速率也不同,Syringyl (S)系列的降解速率高于V系列。木质素的酸醛比值((Ad/Al)v)的变化也与初始有机质组成有关,红树林间隙水的溶解态木质素(Ad/Al)v显着上升,但三峡库区的则有一定的波动,并且上升的幅度不大。将长江三峡库区的荧光结果与木质素比对,可以发现木质素的降解速率与UVC类腐殖质峰相近,与他人研究中得到的两者的显着相关相符,进一步表明长江三峡库区的溶解态木质素在进入库区前已经经历了充分的降解过程,可能与长江是大河流体系,水体在流域内有较长的停留时间有关。对海南文昌河流-河口的悬浮颗粒物的δ13C和木质素对有机碳的贡献比例(人8)等参数不同季节的调查表明在文昌河流及河口,颗粒态有机质主要以现场生产为主,并且海草对河口区有机质没有添加作用;通过对溶解态有机质的V(mg/100mg OC)与植物V(mg/100mg OC)比较,可以粗略估算出维管植物对八门湾内DOC的贡献约为14%-40%,而在近岸约为7%-16%。河流内植物碎屑对DOC的贡献比例比长江蓄水时期高,与长江洪水时期相近。红树林对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贡献不同,八门湾区域溶解态木质素浓度的升高以及(Ad/A1)v的几乎不变,表明红树林对溶解态有机质的显着添加;于此相对的,在红树林区域观察不到颗粒态有机质的显着添加。一些极端气候事件对河流的影响大于季节变化,例如台风期间河口的TSM的变化高于海南不同季节之间的差异;台风期间大量的陆源有机质从流域内冲刷出,并且可以被输送至近岸。河口区水动力过程、台风过程、光化学降解、季节变化、红树林及虾池对河口区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组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浙江小河流洪枯季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调查结果显示浙江河流颗粒态有机质的来源主要以土壤有机质为主,植物碎屑在有机质中所占比例较小;高等植物碎屑对溶解态有机质的贡献比例为10%-50%;与长江等大河流对污水排放的稀释作用不同,由于小河流系统的低流量以及流域内相对较高的人口密度,浙江河流的DOC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废水排放的影响。通过统计学(SPSS)的差异性分析得出,两个季节(洪季和枯季)的总体性质上没有显着差异,但∑8存在显着性差异,总体上,洪季悬浮颗粒物的陆源有机质含量更高。这也进一步表明相对于总体性质(POC%、δ13C等),木质素等生物标志物对物源变化更加敏感,可以反映出更细致的物源变化。通过对不同河流以及河口的研究表明人文因素以及自然过程对河流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向海输送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但这些角色因河流流域大小、流域地形地貌不同。由于受到人文活动的干扰,一些自然过程变得更加重要,例如受到筑坝的影响,光化学降解、淡水絮凝等过程在河流中可能显着,这些都有待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张喜林[10](2011)在《沉积物岩心灰度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东海内陆架高分辨沉积记录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环境变化的替代性指标探索和应用是高分辨沉积记录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核心问题,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系统探索了沉积物岩心X射线图像灰度值的处理技术、影响因素和环境变化的替代性作用。针对取自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的C0702站沉积物柱状岩心,利用灰度图像处理技术和传统的沉积物岩心研究手段(粒度分析、X射线矿物物相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对该岩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137Cs、210Pb年代标定,建立了近150a来的高分辨沉积记录,阐明了高分辨沉积记录对气候环境变化、沉积事件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表明:沉积物岩心的X射线灰度图像信息量大、信息综合性强,通过图像可以快速的获取高分辨率沉积记录信息。从定量化角度考虑,沉积物岩心灰度图像的灰度值是沉积物岩心综合沉积记录的一个良好替代性指标。沉积物粒度与X射线图像的灰度值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平均粒径和灰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砂、粉砂与灰度值为正相关,粘土与灰度存在着较好的负相关。X射线图像的灰度值与沉积物岩心的干密度有着显着的正相关性;与沉积物常量元素中的Si、Ca呈现出正相关性;与Al、Fe、Cl呈负相关性且相关性要好于其与Si、Ca的相关性;灰度值的垂向变化趋势与蒙皂石和伊利石的垂向变化趋势相似,与高岭石和绿泥石垂向含量变化呈反对应关系。东海内陆架浙闽泥质区C0702站柱状沉积物组成较稳定,层序保存完整,较为稳定的沉积动力环境。该沉积岩心沉积速率较慢,不同时段沉积速率略有差别(>1986a,V=1.82cm/a;1986至今,V=0.87cm/a)。该站沉积物粒度特征(包括敏感性粒级)、灰度值等高分辨的沉积记录都具有1a,3-5a,78a,1012a等明显的周期;此外,它们的高分辨记录也伴随着非周期的波动。沉积记录的35年的周期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周期有着较好的响应;沉积记录的11年周期对太阳黑子活动有良好的响应,显示了太阳活动对沉积作用的影响。非周期性的沉积记录对东亚季风波动、沉积事件和人类活动有着一定的响应关系。粒度组份中<14.35μm的敏感粒级组份与东亚冬季风有着良好的响应,强东亚冬季风情况下会导致沉积物粒级变粗,反之亦然;在大的洪水发生的年份,沉积物粒度有变细的趋势,在岩心图像的灰度值上也有着很好的体现;在风暴潮发生的年份,风暴潮对底质沉积物造成扰动造成了沉积物平均粒径的突然增大以及灰度值的变大。研究区沉积记录亦显示受到长江输入变化的影响,1986年之前的沉积记录显示受长江水沙的变化,而1986年之后人类活动在沉积记录中有着更加明显的表征,特别是沉积记录对重金属含量有着明显的响应。

二、Correlation of coral fluorescence with nearshore rainfall and runoff in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Se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rrelation of coral fluorescence with nearshore rainfall and runoff in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Sea(论文提纲范文)

(1)造礁珊瑚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气候记录重建及生物活动替代指标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气候变化记录重建和珊瑚生物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索
        1.1.1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特征时期高分辨率古气候重建的意义及进展.
        1.1.2 珊瑚礁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的探索
    1.2 造礁珊瑚古气候重建中常用的地球化学指标
        1.2.1 海表温度——δ~(18)O、Sr/Ca、Mg/Ca、Li/Mg
        1.2.2 海水盐度——Δδ~(18)O
        1.2.3 海水pH——δ~(11)B
        1.2.4 陆源输入和洪水事件——Ba/Ca、Mn/Ca、Y/Ca、REEs
        1.2.5 生物活动——δ~(13)C
    1.3 造礁珊瑚生物活动演变及古环境示踪的新型替代指标拓展
        1.3.1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
        1.3.2 团簇同位素——Δ_(47)
        1.3.3 B/Ca与 δ~(11)B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特征时段高分辨率气候变化记录重建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珊瑚样品
        2.2.2 珊瑚样品前处理
        2.2.3 U-Th定年与年龄框架建立方法
        2.2.4 地球化学分析
        2.2.5 数据计算及对比研究方法
    2.3 结果
        2.3.1 公元初期时段重建结果
        2.3.2 青铜时代中期重建结果
    2.4 讨论
        2.4.1 公元初期南海北部的海表温度和水文特征
        2.4.1.1 珊瑚记录的适用性
        2.4.1.2 珊瑚Sr/Ca比值重建的SST记录
        2.4.1.3 基于珊瑚的 Sr/Ca和 δ~(18)O计算的 δ~(18)O_(sw)记录
        2.4.2 青铜时代中期西太平洋地区的快速降温事件
        2.4.2.1 珊瑚记录的可靠性
        2.4.2.2 与其他记录对比
        2.4.2.2.1 SST
        2.4.2.2.2 δ~(18)O_(sw)
        2.4.2.3 对中国朝代更替可能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浅水珊瑚骨骼锌和铜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指示意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珊瑚样品
        3.2.2 地球化学分析
        3.2.2.1 Zn和Cu元素含量分析
        3.2.2.2 Zn和Cu的化学分离
        3.2.2.3 δ~(66)Zn和 δ~(65)Cu测试
        3.2.2.4 Sr/Ca元素比值及δ~(18)O分析
        3.2.3 年龄框架建立
        3.2.4 气候和环境记录
        3.2.5 数据统计
    3.3 结果
        3.3.1 珊瑚骨骼Zn元素及同位素测试结果
        3.3.2 珊瑚骨骼Cu元素及同位素测试结果
    3.4 讨论
        3.4.1 浅水珊瑚骨骼Zn同位素的影响因素探索
        3.4.1.1 温度
        3.4.1.2 海水δ~(66)Zn变化
        3.4.1.2.1 河流输入
        3.4.1.2.2 生物吸收
        3.4.1.3 内部生物活动
        3.4.2 浅水珊瑚骨骼Cu同位素的影响因素探索
        3.4.2.1 环境因子对月分辨率珊瑚骨骼Cu浓度和δ~(65)Cu组成的影响
        3.4.2.2 珊瑚生命效应对骨骼δ~(65)Cu组成的影响
        3.4.2.3 珊瑚骨骼δ~(65)Cu作为海水δ~(65)Cu示踪剂的可能性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珊瑚礁岛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渗透溶蚀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化学研究进展
        1.2.2 溶蚀作用试验研究进展
        1.2.3 珊瑚礁岛地下水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采集
    2.1 自然地理环境
    2.2 气象资料
    2.3 地貌地质背景
        2.3.1 地层构造模式
        2.3.2 含水层矿物成分组成
    2.4 水资源和水质
    2.5 地下水样品采集与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岛礁地下水化学特征
    3.1 引言
    3.2 水化学组分基本情况
    3.3 水化学空间变化特征
        3.3.1 平面变化特征
        3.3.2 垂向变化特征
    3.4 地下水化学类型分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岛礁地下水化学指示作用分析
    4.1 引言
    4.2 主要离子的来源分析
        4.2.1 Na~+和Cl~-关系
        4.2.2 Mg~(2+)、Ca~(2+)、HCO_3~-、SO_4~(2-)和Cl~-关系
    4.3 主要离子与Cl~-线性关系分析
        4.3.1 回归分析
        4.3.2 相关分析
    4.4 地下水矿物饱和度分析
    4.5 地下水化学因子分析
        4.5.1 理论基础
        4.5.2 结果分析
    4.6 岛礁地下水化学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渗透溶蚀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装置
    5.3 试验材料和步骤
        5.3.1 试验材料
        5.3.2 试验步骤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1 级配单一珊瑚砂渗透率变化过程
        5.4.2 级配连续珊瑚砂渗透率变化过程
        5.4.3 不同pH溶液渗透溶蚀珊瑚砂渗透率变化
        5.4.4 溶蚀渗出液钙离子浓度变化
    5.5 试验前后珊瑚砂颗粒粒度和矿物成分变化
        5.5.1 颗粒粒度变化
        5.5.2 矿物成分变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参加科研项目

(3)基于遥感与实测资料的水体固有光学量及CDOM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固有光学特性是水色遥感研究的重要内容
        1.1.2 固有光学量及CDOM研究在海洋—陆地观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1.1.3 水色遥感反演算法是水色卫星业务化运行的关键
        1.1.4 水色遥感反演算法在不同水体的适用性亟待提高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体光学特性研究
        1.2.2 水色遥感及其产品研究进展
        1.2.3 水体固有光学量反演算法研究进展
        1.2.4 CDOM反演算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固有光学量遥感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自然水体遥感辐射基础
        2.1.1 水体辐射基本知识
        2.1.2 固有光学量
        2.1.3 表观光学量
    2.2 光学活性物质及其吸收、散射模型
        2.2.1 光学活性物质
        2.2.2 水体组分吸收系数及散射系数模型
        2.2.3 光在水中的辐射传输
    2.3 水色遥感大气校正原理与方法
        2.3.1 大气校正基本原理
        2.3.2 大气校正标准算法
3 研究区与数据
    3.1 研究区概况
        3.1.1 中国东海
        3.1.2 南海蜈支洲岛海区
        3.1.3 贫营养型深水湖泊—千岛湖
        3.1.4 富营养型浅水湖泊—太湖
    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3.2.1 航次实施与现场采样
        3.2.2 水体R_(rs)光谱采集与分析
        3.2.3 水体吸收系数测量与分析
        3.2.4 其它水质参数的测定
    3.3 卫星遥感数据
        3.3.1 OLCI遥感数据
        3.3.2 MERIS时间序列遥感数据
    3.4 其它相关数据
        3.4.1 IOCCG模拟数据集
        3.4.2 全球生物光学实测数据集(NOMAD)
        3.4.3 东海赤潮事件历史数据
4 水体光学特性分析及遥感光学分类
    4.1 不同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分析
        4.1.1 颗粒物吸收特征及分析
        4.1.2 CDOM吸收特征及分析
        4.1.3 水体各组分吸收贡献比
    4.2 千岛湖IOPs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2.1 空间区域划分及采样点分布
        4.2.2 表层颗粒物及CDOM吸收光谱时空变异分析
        4.2.3 颗粒物吸收光谱的垂直剖面分布
    4.3 不同水体光学特性的遥感分类
        4.3.1 基于实测遥感反射率光谱分类
        4.3.2 基于卫星R_(rs)光谱的OLCI影像分类
    4.4 小结
5 基于实测数据的水体IOPs及CDOM反演的半分析算法
    5.1 Type-1和Type-2型水体反演数据集建立及分析
        5.1.1 遥感反射率数据集及分析
        5.1.2 IOPs反演数据集及分析
    5.2 基于QAA和GRI的IOPs半分析反演算法构建
        5.2.1 QAA半分析算法框架
        5.2.2 构建QAA-GRI半分析反演算法
        5.2.3 QAA-GRI半分析算法验证及对比分析
    5.3 CDOM吸收系数半分析反演算法构建
        5.3.1 CDOM吸收系数分离的必要性
        5.3.2 CDOM反演经验算法的适用性分析
        5.3.3 QAA-GRI-CDOMLH半分析反演算法
        5.3.4 QAA-GRI-CDOMLH半分析算法反演结果与分析
    5.4 Type-3型水体IOPs及CDOM的反演
        5.4.1 Type-3型水体太湖IOPs的反演
        5.4.2 Type-3型水体太湖CDOM的反演
    5.5 小结
6 基于OLCI和MERIS卫星影像的遥感反演及应用
    6.1 影像预处理
        6.1.1 OLCI影像预处理
        6.1.2 MERIS时间序列影像预处理
    6.2 基于OLCI影像的IOPs及CDOM遥感反演
        6.2.1 OLCI卫星影像的IOPs及CDOM反演
        6.2.2 OLCI影像反演结果验证与精度评价
    6.3 中国东海IOPs及CDOM时空变异遥感分析
        6.3.1 IOPs及CDOM逐月分布特征与分析
        6.3.2 IOPs及CDOM季节分布特征与分析
        6.3.3 IOPs及CDOM年际分布特征与分析
    6.4 基于IOPs遥感反演的实例应用
        6.4.1 基于IOPs的东海藻华识别算法
        6.4.2 藻华事件时间序列分析
    6.5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南海西北部36 kyr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变与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过去全球变化的研究意义及科学问题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2 东亚季风区的古气候研究状况
    1.3 南海北部沉积物记录的古环境演变
    1.4 选题依据、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技术路线
        1.4.3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南海区域概况
    2.1 南海地形地貌特征
    2.2 南海及周边地区地质概况
    2.3 南海及周边气候状况
    2.4 南海水文及区域环流特征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岩芯描述
    3.2 沉积物测年
    3.3 粒度测试
    3.4 地球化学分析
        3.4.1 样品预处理
        3.4.2 主量元素测试与分析
        3.4.3 稀土元素测试
        3.4.4 TOC及δ~(13)Corg测试
    3.5 磁学测试
        3.5.1 基本磁学参数测试
        3.5.2 磁性矿物学测试
第4章 沉积与气候环境变化的粒度记录
    4.1 PC338岩芯沉积物粒度及年代结果
    4.2 末次冰期以来的浊流记录与气候环境变化
        4.2.1 浊流沉积物的识别及沉积特征
        4.2.2 浊流的形成时代及触发机制
        4.2.3 浊积层中的还原成岩作用
        4.2.4 南海末次冰期以来的浊流沉积对古气候环境的响应
    4.3 PC338年代-深度模式及沉积速率
    4.4 沉积物粒度端元组分记录的海平面和东亚季风的变化
        4.4.1 沉积物粒度组分分离方法
        4.4.2 沉积物粒度端元组分结果
        4.4.3 EM1和EM4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4.4.4 EM2记录的过去36kyr以来的东亚季风的变化
第5章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与气候环境变化
    5.1 PC338岩芯的元素地球化学结果
    5.2 PC338岩芯的物源判别
        5.2.1 琼东南盆地的物源争议
        5.2.2 PC338岩芯的物质来源
    5.3 主量元素记录的化学风化
第6章 南海西北部陆坡古气候环境演变的磁学记录
    6.1 沉积物的磁学性质及其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
        6.1.1 磁化与磁畴
        6.1.2 常见磁学参数/方法及其意义
        6.1.3 磁性矿物在自然界中的演化及在海洋中的应用
    6.2 PC338岩芯的基本磁学性质
    6.3 南海北部陆坡海平面变化与东亚季风演化的磁学响应
        6.3.1 南海及周边河口沉积物的基本磁学性质
        6.3.2 海平面变化的磁学响应
        6.3.3 过去36 kyr以来古气候变化的磁学响应
第7章 南海西北部36 kyr BP以来古气候环境演变驱动机制探讨
    7.1 海平面变化的沉积响应
    7.2 东亚季风的主要驱动机制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与认识
    8.2 主要创新点
    8.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过去2000年以来湖光岩玛珥湖气候变化的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湖光岩玛珥湖的概况
    1.2 玛珥湖的研究进展
        1.2.1 玛珥湖的研究历程
        1.2.2 国内玛珥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本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过去2000年以来湖光岩玛珥湖古气候环境记录
    2.1 绪论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湖光岩玛珥湖气候环境的研究现状
        2.1.3 研究对象与目的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野外采样与采样点设置
        2.2.2 实验室分析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沉积柱的磁化率与年代框架
        2.3.2 HML2沉积物的粒度参数
        2.3.3 湖泊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概况
        2.3.4 全岩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多元统计分析
    2.4 讨论
        2.4.1 流域内干湿气候与降雨量的沉积物记录
        2.4.2 湖泊流域内强降雨事件的沉积物记录
        2.4.3 湖泊流域内的人类活动的沉积记录
    2.5 小结
第三章 沉积物粒度端元组分的物源判别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3.1 绪论
        3.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3.1.2 沉积物粒度端元模型
        3.1.3 研究对象、目的与技术路线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野外采样与采样点设置
        3.2.2 实验室分析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湖泊表层沉积物粒度端元模型分析
        3.3.2 湖泊表层沉积物粒度端元组分空间分布
    3.4 讨论
        3.4.1 EM1的物源判别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3.4.2 EM2的物源判别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3.4.3 EM3的物源判别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3.5 小结
第四章 过去2000年以来热带风暴历史活动及气候因子
    4.1 绪论
        4.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4.1.2 热带风暴沉积记录的研究现状
        4.1.3 研究对象、目的与技术路线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野外采样与采样点设置
        4.2.2 实验室分析
        4.2.3 热带风暴重建的原理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年代框架
        4.3.2 HML2沉积物粒度端元模型分析
        4.3.3 重建热带风暴活动历史
    4.4 讨论
        4.4.1 热带风暴活动重建的对比
        4.4.2 热带风暴旋回周期
        4.4.3 热带风暴活动与ENSO、SST、ITCZ和太阳活动的关系
        4.4.4 热带风暴与东亚季风系统之间的关系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9 附录
    9.1 表层沉积物粒度数据
    9.2 HML2沉积柱粒度数据
    9.3 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的主量元素数据
    9.4 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的微量元素数据
    9.5 HML2沉积物地球化学的主量元素数据
    9.6 HML2沉积物地球化学的微量元素数据
    9.7 沉积柱SUS的AMS~(14)C测年
    9.8 沉积柱HMLC的~(210)Pb和~(137)Cs测年

(6)南海黑角珊瑚近百年来环境地球化学记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南海在气候环境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1.3 黑角珊瑚作为环境记录潜在载体的生物学特征
        1.3.1 形貌特征
        1.3.2 地理分布
        1.3.3 栖息环境
        1.3.4 摄食和营养
        1.3.5 生长率和寿命
    1.4 珊瑚记录气候环境变化研究
        1.4.1 造礁珊瑚研究进展
        1.4.2 黑角珊瑚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1.5.1 论文选题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黑角珊瑚生长环境与样品采集及分析
    2.1 研究区域气候环境特征
        2.1.1 三亚湾鹿回头
        2.1.2 西沙群岛
    2.2 样品采集
    2.3 样品分析
        2.3.1 扫描电镜(SEM)实验
        2.3.2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束分析(SRμ-XRF)实验
        2.3.3 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IR-MS)实验
    2.4 资料和方法
        2.4.1 数据资料
        2.4.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南海黑角珊瑚径向生长率与气候环境要素的关系
    3.1 珊瑚生长率研究背景及现状
    3.2 西沙海域黑角珊瑚生长率及其特征
    3.3 近百年来西沙群岛海域黑角珊瑚生长的环境因素讨论
        3.3.1 黑角珊瑚生长率与SST
        3.3.2 黑角珊瑚生长率与降雨
        3.3.3 黑角珊瑚生长率与其他环境因素
    3.4 黑角珊瑚生长率对ENSO事件的响应
    3.5 小结
第四章 南海黑角珊瑚近百年对西沙粉尘沉降的响应
    4.1 南海东亚季风系统与粉尘沉降
        4.1.1 南海季风系统概况
        4.1.2 大气粉尘沉降对海洋物质输入的影响
    4.2 西沙可能粉尘源探讨
        4.2.1 内陆主要粉尘源区
        4.2.2 沙尘暴年际变化
    4.3 黑角珊瑚Fe含量时间序列与沙尘沉降
        4.3.1 黑角珊瑚Fe含量时间序列
        4.3.2 Fe含量时间序列与沙尘爆发频次
        4.3.3 沙尘传输分析
    4.4 与其它同类的研究结果比较
    4.5 小结
第五章 南海黑角珊瑚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及其环境指示
    5.1 引言
    5.2 南海黑角珊瑚骨骼δ~(13)C对“Suess效应”的响应
        5.2.1 黑角珊瑚骨骼δ~(13)C时间序列
        5.2.2 黑角珊瑚骨骼δ~(13)C对人类排放CO_2的记录
        5.2.3 与相关研究珊瑚骨骼δ~(13)C记录结果比较
    5.3 黑角珊瑚骨骼δ~(15)N反映南海百年水质变化
        5.3.1 黑角珊瑚骨骼δ~(15)N时间序列
        5.3.2 黑角珊瑚骨骼δ~(15)N对污水排放的记录
        5.3.3 与相关研究珊瑚骨骼δ~(15)N记录结果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的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
附录

(7)南海黑角珊瑚中人类活动的环境记录 ——以Fe、Pb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中国南海地理区位特征
    1.3 珊瑚——环境信息记录的优良载体
    1.4 黑角珊瑚——环境信息记录的潜在载体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珊瑚骨骼环境记录指标的研究进展
        1.5.2 珊瑚环境记录指标分析技术的发展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1 研究区域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
        2.1.1 三亚鹿回头概况
        2.1.2 西沙群岛概况
    2.2 样品的采集
    2.3 样品分析
        2.3.1 黑角珊瑚~(210)Pb定年
        2.3.2 原位微区共焦拉曼光谱(Micro-Raman)分析实验
        2.3.3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束(SR μ-XRF)分析实验
        2.3.4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分析实验
第三章 黑角珊瑚~(210)Pb年代序列的建立
    3.1 引言
    3.2 ~(210)pb珊瑚定年原理
    3.3 样品的选择与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黑角珊瑚~(210)Po自沉积实验条件优化
        3.4.2 ~(210)Pb比活度径向分布特征
        3.4.3 黑角珊瑚的生长率和年龄特征
        3.4.4 生长环计数及其与~(210)Pb定年结果的比较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黑角珊瑚中微量元素的结合机制及其分布特征
    4.1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探究微量元素在黑角珊瑚骨骼中可能的结合机制
        4.1.1 基于原位微区共焦拉曼光谱解析黑角珊瑚主要的物质组成
        4.1.2 Fe元素在黑角珊瑚骨骼中可能的结合机制
        4.1.3 Fe-O特征峰的径向分布特征
    4.2 基于SRμ-XRF技术分析黑角珊瑚骨骼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4.2.1 黑角珊瑚中主要微量元素的确定
        4.2.2 黑角珊瑚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4.3 基于ICP-MS技术分析黑角珊瑚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富集特征
        4.3.1 黑角珊瑚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4.3.2 黑角珊瑚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南海黑角珊瑚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5.1 引言
    5.2 基于近代高值区分析黑角珊瑚中Fe元素的环境指示作用
        5.2.1 黑角珊瑚中Fe元素的时间变化序列
        5.2.2 LHT黑角珊瑚Fe元素对田独铁矿开采历史的记录
    5.3 基于近代高值区分析黑角珊瑚中Pb元素的环境指示作用
        5.3.1 近100年来南海黑角珊瑚骨骼Pb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5.3.2 与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的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会议
致谢

(8)典型地区海鸟粪土沉积层中色素和甲基汞分析及生态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态地质学研究进展
    1.2 全新世南极气候变化历史研究进展
    1.3 浮游植物光和色素及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1.4 沉积色素研究进展
    1.5 生物传输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和分析
    3.1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概况
    3.2 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3.3 样品的测试
    3.4 沉积剖面年代序列的确定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沉积色素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4.1 沉积色素分析方法简介
    4.2 沉积色素的HPLC分析
    4.3 沉积色素的液质分析
    4.4 东南极沉积样品中叶绿素a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过去800年来东南极罗斯海地区UVR历史的色素沉积记录
    5.1 背景介绍
    5.2 罗斯海地区湖泊沉积物中沉积色素的分布特征
    5.3 东南极罗斯海地区800年紫外辐射历史记录
    5.4 影响罗斯海地区紫外辐射变化的因素分析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东南极湖泊生产力和物质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6.1 反射光谱:快速重建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新方法
    6.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东南极罗斯岛地区湖泊生产力中的应用
    6.3 近红外光谱在东南极莫愁湖初级生产力中的应用
    6.4 端元分解法在计算东南极罗斯岛沉积物物源组成中的应用
    6.5 利用近红外光谱的多元统计建模预测样品的元素含量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基于色素的东南极湖泊浮游藻类化学分类法(CHETAX)研究
    7.1 基于色素的化学分类法(CHEMTAX)的应用研究进展
    7.2 CHEMTAX法表征东南极罗斯岛地区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7.3 海鸟粪便的输入对东南极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7.4 基于色素的CHEMTAX化学分类分析法的优缺点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西沙海鸟粪土沉积层甲基汞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8.1 自然环境中汞与甲基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8.2 微波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优化测定海鸟生物粪中的甲基汞
    8.3 西沙群岛古鸟粪和粪土沉积层中汞和甲基汞的分布
    8.4 粪土沉积层中甲基汞百分比的变化历史及影响因素
    8.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

(9)溶解态和颗粒态陆源有机质在典型河流和河口的来源、迁移和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河流和河口区陆源有机碳的研究意义
    1.2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文活动对陆源有机碳向海输送的影响
    1.3 陆源有机质的示踪方法
        1.3.1 总体性质
        1.3.2 生物标志物
        1.3.3 木质素
        1.3.4 木质素单分子同位素
        1.3.5 木质素的分析方法
    1.4 河流和河口区陆源有机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1.5 木质素对河流和河口区有机质示踪的研究进展
        1.5.1 木质素对颗粒态有机质的示踪
        1.5.2 木质素对溶解态有机质的示踪
        1.5.3 颗粒态与溶解态木质素的相互作用
    1.6 长江和海南热带小河流系统有机碳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1.6.1 长江有机碳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1.6.2 海南热带小河口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1.7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方法
    2.1 研究区域
        2.1.1 长江
        2.1.2 浙江入海河流
        2.1.3 海南文昌及文教河口
    2.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2.2.1 样品采集方法
        2.2.2 分析方法
第三章 溶解态有机质的降解培养实验
    引言
    3.1 海南文昌河口
        3.1.1 采样站位及实验设计
        3.1.2 方法
        3.1.3 结果
        3.1.4 讨论
    3.2 三峡库区---万州
        3.2.1 采样站位及实验设计
        3.2.2 分析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组成和季节变化
    引言
    4.1 调查站位及研究方法
    4.2 径流量和泥沙通量变化
    4.3 结果
        4.3.1 颗粒态有机质(TSM,POC%,δ~(13)C和P-lignin)
        4.3.2 溶解态有机质
    4.4 讨论
        4.4.1 有机质的来源和时空分布
        4.4.2 长江中下游有机质的质量平衡及季节差异
        4.4.3 有机质来源和输送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带小河流河口有机质的来源、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引言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2.1 降雨及盐度
        5.2.2 植物
        5.2.3 悬浮颗粒物
        5.2.4 溶解态有机质
        5.2.5 统计分析结果
    5.3 讨论
        5.3.1 有机质的分布
        5.3.2 有机质的来源
        5.3.3 有机质组成和分布的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浙江小河流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来源与影响因素
    引言
    6.1 材料与方法
        6.1.1 采样
        6.1.2 方法
    6.2 结果
        6.2.1 TSM
        6.2.2 DOC、POC与δ~(13)C
        6.2.3 木质素
    6.3 讨论
        6.3.1 浙江河流有机质的来源分析
        6.3.2 影响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10)沉积物岩心灰度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东海内陆架高分辨沉积记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沉积物岩心灰度图像的研究现状
        0.2.2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研究现状
    0.3 本研究概况
1. 研究区概况
    1.1 东海环境概况
        1.1.1 东海地理位置
        1.1.2 东海海底地形
        1.1.3 东海的流系
        1.1.4 沉积物分布
    1.2 长江流域环境概况
        1.2.1 长江口海域的重大事件
        1.2.2 长江流域重大人类活动简介
2. 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
    2.1 样品获得
    2.2 室内分析方法
        2.2.1 灰度分析方法
        2.2.2 沉积物含水量和干密度
        2.2.3 粒度分析
        2.2.4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2.2.5 X 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2.2.6 放射性同位素测定
3 沉积物岩心灰度值提取技术及灰度值影响因素
    3.1 岩心灰度图像处理
        3.1.1 沉积物岩心的灰度图像分析原理
        3.1.2 X 光片预处理
        3.1.3 灰度图像分析
    3.2 岩心灰度图像灰度值提取
    3.3 灰度值的影响因素
        3.3.1 沉积物粒度对灰度值的影响
        3.3.2 沉积物含水率和干密度对灰度值的影响
        3.3.3 矿物组成对灰度值的影响
        3.3.4 地球化学元素对灰度值的影响
4 东海内陆架高分辨沉积记录对沉积环境变化的响应
    4.1 岩心沉积物组成和年代模式
        4.1.1 岩心沉积物组成
        4.1.2 年代模式
    4.2 岩心的高分辨沉积记录
        4.2.1 灰度值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
        4.2.2 高分辨粒度沉积记录
        4.2.3 高分辨率元素地球化学沉积记录
        4.2.4 矿物组成特征
    4.3 连续沉积记录的 EMD 分析原理
        4.3.1 EMD 处理的原理与方法
        4.3.2 连续沉积记录的EMD 处理
    4.4 沉积记录对年际和年代际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
        4.4.1 连续沉积记录的EMD 结果分析
        4.4.2 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对十年际与年际气候波动的响应
        4.4.3 沉积记录对重大人类活动及事件过程的响应
5.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Correlation of coral fluorescence with nearshore rainfall and runoff in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Sea(论文参考文献)

  • [1]造礁珊瑚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气候记录重建及生物活动替代指标探索[D]. 肖杭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珊瑚礁岛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渗透溶蚀作用研究[D]. 唐健健. 广西大学, 2020(02)
  • [3]基于遥感与实测资料的水体固有光学量及CDOM反演研究[D]. 石亮亮. 浙江大学, 2019(01)
  • [4]南海西北部36 kyr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变与驱动机制[D]. 李明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8(08)
  • [5]过去2000年以来湖光岩玛珥湖气候变化的沉积记录[D]. 陈修康. 暨南大学, 2017(01)
  • [6]南海黑角珊瑚近百年来环境地球化学记录初探[D]. 卢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7]南海黑角珊瑚中人类活动的环境记录 ——以Fe、Pb为例[D]. 张晓笛.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8]典型地区海鸟粪土沉积层中色素和甲基汞分析及生态环境意义[D]. 陈倩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09)
  • [9]溶解态和颗粒态陆源有机质在典型河流和河口的来源、迁移和转化[D]. 鲍红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3)
  • [10]沉积物岩心灰度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东海内陆架高分辨沉积记录中的应用[D]. 张喜林.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南海海南岛珊瑚荧光与近岸降雨和径流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