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阻抗流程图软件系统的开发

智能阻抗流程图软件系统的开发

一、智能化阻抗血流图仪软件系统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葛志鹏[1](2021)在《便携式生物反馈电刺激仪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动功能障碍是由于神经系统或者肌肉组织的损伤使得人体无法按照自身意愿控制肢体去实现期望的动作。造成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有脑卒中等疾病引发的后遗症、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导致的功能损伤。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人数正在逐年增长,开展针对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领域的研究具有切实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生物反馈电刺激设备是用于运动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的重要医疗器械。通过比较现有设备工作模式的利弊,控制系统采用“肌电反馈+人工选择+机器自动选择”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开展探索性研究。最新标准YY0505-2012规定有源医疗器械都需要通过电磁兼容检测,市面现有产品大多未通过电磁兼容检测,控制系统的开发需考虑电磁兼容,满足新版标准的技术要求。控制系统硬件以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F103RCT6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基于迪文科技公司的7寸串口触摸屏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使用表面电极采集人体表面肌电信号。前级放大电路使用运放OPA2604和仪表用放大器AD8221实现,滤波电路使用内部有四个运放的AD8625实现,模数转换电路使用14位专用芯片LTC1417,信号采集电路引入浮地电源、屏蔽驱动与右腿驱动技术来降低共模干扰。低频电流刺激脉冲的驱动信号由片内DAC和PWM调制产生,根据用户设定的刺激参数和采集到的肌电信号强度,经算法处理控制刺激脉冲的输出强度。系统使用传感器检测患者的体温和脉搏,增加康复训练的安全保障。控制系统软件基于C语言编写,使用Keil IDE完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在STM32处理器上的移植。人机交互界面基于DGUS开发体系,使用DGUS Tool 7.383进行设计。控制系统经过硬件、软件和设备整机测试,基本完成设计目标;可以实现表面肌电信号采集反馈和输出设定参数低频电流脉冲的功能;通过电磁兼容测试,验证系统安全可靠;交互界面设计易用美观:本设计方案为同类产品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王丹妮[2](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阻抗信号心功能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心功能评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筛查、日常监测和诊断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众多心功能评估方法中,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检测得到的心阻抗微分信号携带了大量心脏生理病理信息,能够实时准确的反映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心血管功能。因此,本文结合信号处理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一种适应于一维心阻抗微分信号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高效快捷的实现人体心功能自动评估。首先,根据心阻抗微分信号的产生机理及检测方法,设计心阻抗微分信号采集实验方案。测量16名健康受试者在四种不同实验状态下的同步心电、心阻抗微分信号数据,构建心阻抗数据库。结合心电信号与心阻抗微分信号在时域上的对应关系,通过小波变换及阈值法实现心阻抗微分信号的去噪、特征点定位以及心动周期分段等一系列预处理,完成数据收集工作。其次,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1D-CNN模型,适应一维时序心阻抗微分信号特性,自动提取心阻抗微分信号的深层特征表示,有效降低人工选择特征的主观性影响,实现不同状态下人体心功能自动分类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模型在心功能自动分类评估任务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及分类性能,获得了超过96%的平均测试准确率。最后,为了降低深层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时间成本,进一步挖掘一维心阻抗微分信号数据的内在时间相关性和数据依赖关系,提出了基于信号编码特征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CLSTM网络模型,实现不同状态下人体心功能自动分类评估。通过卷积自动编码器提取原始心阻抗微分信号的编码特征,信号压缩的平均均方根误差百分比仅为0.65%,以较低的损耗完成信号压缩。对比原始信号和编码特征的LSTM网络训练时间和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CLSTM网络模型能够大大降低模型训练时间成本,在测试集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7.87%,且增加了心功能评估的实时性以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宇彤[3](2019)在《基于脉搏检测的人体健康状况分析与诊断系统》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诊断是我国医学的瑰宝,中医脉诊经验积累了数千年之久,为民族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脉诊更是重要的中医看病手段,脉诊感知的脉搏信号反映着人体生理病理方面的重要信息。传统的中医诊断方法存在着较大程度的主观经验性和模糊性,在科技发展的如今需要现代测试仪器令脉诊在定性和定量方面更加客观化、精确化。在设计方面,了解脉搏波的产生原理与波形特点,结合中医诊断标准让仪器采集的数据化的脉搏信号可以得出中医诊断下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脉搏检测的人体健康状况分析与诊断系统软件的应用研究。在系统设计方面,首先在硬件系统构架方面,确定了选用AM2520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讨论了硬件中放大电路与初级滤波电路的搭建,模拟测试了滤波电路的低通性。展示了硬件中数据传递流程,论证了选用USB作为串口连接的合理性,介绍了硬件、软件之间的交互方式。其次在软件方面,系统通过LabVIEW编程软件进行各项功能设计,建立人机交互界面。用数据库存储的脉象分类标准对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判断,收集信息在数据库中建立个人档案,方便对数据进行管理和查询。在脉搏信号波形处理方面,分析其可能具有的干扰噪声特点,简述连续小波离散化的优势与小波变换原理,选择适合的小波去噪方法并确定通过阈值收缩去噪法处理脉搏波信号。文中选取6种不同类型的小波基在确定分解层数的情况下计算脉搏波信号的信噪比与均方根误差,对比得到的计算结果选择去噪效果最好的小波基并综合考虑信号需要分解的层数。尝试阈值收缩去噪不同参数选择最为合适的组合,与平移不变量去噪方法进行对比。去除大多数干扰信号后,对比4种不同的内插函数形成的拟合曲线去除基线漂移的效果,得到最终的脉搏处理信号波形。在经过波形周期划分提取后,结合中医脉诊理论利用时域分析中的3种方法:特征点法、K值法和脉搏信号频带能量分析法分析小波特征及其反映的人体生理病理信息。

王轩[4](2014)在《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应用与普适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1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1.1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的研究理路北京中医药大学“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创新团队重大科技成果“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是行业内第一款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上市的中医类医疗器械,是唯一一款集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于一体并嵌入动态II导心电监测、指端光电容积(可计算出血氧饱和度)、寸口桡动脉压力脉搏波、血管顺应性等多种人体指标参数,同时给出四诊合参报告的中医类医疗器械。在老一辈专家付骢远教授、赵绍琴教授、董建华教授、王永炎院士、张伯礼院士、俞梦孙院士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30余年的诊法现代化研究,提出以“位、数、形、势”属性和“模态”属性等简化归类、执简驭繁的诊法研究理路,实现从“象”研究,到“形”的量化,再到“神”的四诊合参多模态识别的方法学创新;融合主、客观判断于一身,宏观辨证、微观辨识相结合的中医数字化提取与量化识别的方法,不断诠释四诊的生物学内涵,阐明其医学工程学原理,发展形成了“搞清机理—单诊突破—两诊集合—四诊合参”的研究思路和“数字化、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技术路线,是全国多领域优秀人才智慧的结晶。1.2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的应用影响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第二批重点“推广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开发一批”中医诊疗设备中“重点推广一批”产品,也是唯一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评估选型推荐品。相继受邀参加商务部和北京市委共同主办的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展、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暨“中国中医药展”、国际生物经济大会。2011年受中央电视台《创新无限》节目组的邀请,参加了第132期节目录制。历次展会都备受关注,有众多国内外参观者体验了数字化、量化的中医诊断。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的诞生和使用,提高了健康与疾病的辨识能力,使得许多初期特征不明显的疾病能够得到早期预测及干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北京、上海、广州、山西、河北等多家医院。研究团队研制的可远程复现、四诊合参的心动脉应脉诊训练仪,由心电发生器的心电信号触发机械心泵系统,以“位、数、形、势”四属性为纲,模拟输出单一脉动信息或组合全部符合中医脉学理论的脉动信息,实现心动脉应诊训练。于2013年9月通过北京市药监局、中医局组织的专家验收。1.3原创的中医四诊合参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形成,是数千年来中医学发展成熟的标帜。其融入医患双方主观和客观判断自成体系、把握整体的辨证施治理论和四诊合参的诊病模式,是中医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特别是近50年来借助现代物理科技的手段,脉诊、舌诊、闻诊、腹诊、望面诊等的发展,使特色的、过去仅凭医家主观判断的“心中了了”的诊断,有了数字化、量化和规范的标准。不仅促进了教学和学术交流,同时提高了“一把草药,一根银针”的中医诊疗技术和认识疾病规律的水平。1.4主客观联合辨证中医四诊中,问诊过程的四诊合参是医家和病人(主诉)交流中,把诸多主客观的不确定因素,辨识为诊家对病人的认识,并主导辨证和遣方用药。当问诊把病人主诉和医生的判断而借助“工具量表”数字化规范成标准的诊断过程时,中医的四诊合参,是融主客观判断于一身,既可“舍脉、舌而从症”,又可依据主观判断形成“桂枝汤证”、“白虎汤证”……而辨证施治。医家宏观辨识阴阳、精气神、脏腑、体质、四时……和辨识微观层面的变数,形成集客观可见和主观判断于一身,四诊合参辨病辨证的认知;“上工治人,治未病”的思想,在发展中的医学体系中,体现了中医具有更高的辨识健康与疾病的能力,因而更科学。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学认识理念先进,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滞后。传承中医理论,突破制约中医四诊关键技术的瓶颈和深化辅助诊断设备的研究,实现望、闻、问、切四诊全面吸纳现代科技进步成果,助推中医医生四诊诊断技术的回归和提高,必将大大促进中医学的发展。2精神情志类疾病的数字化量化方法学探讨2.1从量表、CRF表到脱离量表的数字化量化诊疗知识数据库采用不断发展完善、融主客观辨证于一身的中医特色的可辅助医生辨证的四诊合参装置和关键技术,筛选典型抑郁症病人的四诊证候因素的分类分级信息;对比抑郁症量表评分,建立人机互参的数字化、量化的抑郁症证候诊断特征指标参数;在中医知识库的数字化的病例报告表(CRF)基础上,通过多家医院多中心筛选典型病例进行验证,聚类和相关分析,形成应用于筛查抑郁症的中医四诊合参技术规范;发展和创新主客观联合辨证的精神情志类疾病的中医诊断模式,进而拓展该辅助诊断技术规范,形成普适的精神情志类疾病中医检测的辅助诊断规范,并探讨对精神情志类疾病的中医数字化、量化诠释。2.2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用于抑郁症的辅助诊疗结果研究30例抑郁症患者共有6种证型:心胆气虚型(8例)、痰热内扰型(6例)、阴虚火旺型(6例)、肝郁化火型(6例)、心火炽盛型(3例)、心脾两虚型(3例)。对各证型的脉诊、舌诊、闻诊、问诊等四诊合参参数特征和给出的方剂进行了分析和方法学探讨。2.3心神合一,主客观联合辨证抑郁症中医四诊合参的数字化、量化的实现,融合有经验的医生得出的抑郁症四诊特征与采用四诊合参辅助诊断仪采集的患者的四诊信息特征,以抑郁症的证候因素分级归类,通过二者的比较与结合,从而增加并形成诊断系统的关于抑郁症的中医知识信息库。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数字化、量化”已经成为各个学科领域中所追求的统一标准。在医学领域中,标准化的诊断量表处处可见,对于研究对象作出标准化的归类研究,既方便于医生一目了然的统计患者疾病信息,又能让检查过程简洁并且完备。本研究选择抑郁症的数字化、量化的中医证候诊断为突破口,有望形成特色的主客观联合辨证的数字化诊断模式,探索精神情志类疾病中医现代诠释和评估。3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在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的应用3.1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利于中国医改问题的解决该研究应用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成果的四诊合参数字化量化的整体辨证论治方法,发挥其以人为中心,多属性数据采集分析、在体质、亚健康辨识、慢病调治、养生、预防、健康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发挥其“简便效廉”、占用空间少、便携、低成本、先进性、整体全科、可广覆盖、检测流程简便、易在社区基层推广、利于中医回归家庭等优势,发展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中国医改需要“中国式”的解决办法,呼唤“中国式”的中医重大仪器的发展,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在社区、家庭的推广和应用,可促进覆盖城乡居民和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设。3.2社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平台的设计在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在健康、体质辨识、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型研究基础上,推广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通过对健康管理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制定出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平台系统的总体需求和具体需求,并且以中医药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对系统模块进行详细设计,进行系统结构和系统开发工具的设计,联合软件公司实现系统开发,形成了 一套集系统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基于脏腑经络辨识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推广为基础的社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平台。3.3社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系统的实现基于脏腑经络辨识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构建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古今中医健康管理理念与现代健康管理思维的融合,将居民生活习惯、运动能力、心理状况和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起来,从生活方式、运动饮食、中医保健以及心理情志等方面的个性化干预是社区卫生服务规模化、标准化的需求,也是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健康工具,还是维护居民基本健康需求的手段,更是以健康管理平台为依托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系统推广策略的实现。4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在糖耐量减低社区/家庭健康服务系统构建中的应用集成可获取人体诊断关键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使原创的、集成创新与再创新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设备真正走向社区与家庭,以此为基础,构建治未病、全覆盖、低成本、高收益的社区与家庭POS/HOC(Point-of-Service/Home-of-Care)中西医结合网络健康干预管理系统,使大众能够共享先进的中医现代化诊疗成果。

赵云冬[5](2014)在《无创心功能检测分析仪软件系统研发与临床试验验证》文中研究指明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据统计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约300万人,且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升高。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每分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是评价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参数。热稀释法是临床上检测SV、CO的“金标准”,但该法为有创检测,检测时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从而限制了该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心阻抗法为无创检测,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已在临床医学上得到普遍认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实验室基于心阻抗法检测原理自行研制了KFICG-101型无创心功能检测分析仪,为了从采集到的心功能信号中准确提取出SV、CO等常用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实现参数的可视化,本文设计了一套与之对应的心功能软件分析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通过MATLAB软件对比分析了传统频域去噪和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的处理效果,选定了小波阈值算法;然后应用差分阈值法和小波变换法对不同信噪比的临床病人信号进行了特征点检测。最后,基于Visual C++6.0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了一套功能完整,界面易用的心功能检测分析系统。为了进一步验证整套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进行了临床试验验证。应用重庆市大坪医院心内科基于超声多普勒法检测心输出量(Ultrasonic CardiacOutput Monitor)的USCOM1A型仪器与本文研制的KFICG-101型无创心功能检测仪采集了50例临床患者的心功能信号,并对测得的SV、CO进行了多种统计分析的联合评价,包括:相对误差分析、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两仪器可相互替换使用。此外,在临床检测过程中,该分析仪展现出了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初步达到了临床实用化阶段。

蒋黎鹏[6](2013)在《基于阻抗法的心功能无创检测系统》文中研究表明基于阻抗法的心功能无创检测,也称心阻抗血流图(ICG)或胸阻抗法(TEB),它利用心脏血管射血时血管体积的变化来对整个胸腔的阻抗进行测定,从而反映心脏血液动力学的相关参数和心脏的功能。由于该方法的安全、无创、检测方便等特点,已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基于阻抗法的心功能无创检测的生理基础、物理模型和检测方法等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最新发布的直接式血流图仪标准,自行开发、设计了胸腔阻抗检测的硬件系统,并且利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程序设计语言VC++6.0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该系统有低成本、实用、可靠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主要功能和安全性、准确性等性能上符合相关标准,并且具有操作简便、工作可靠等优点,为今后将该基于阻抗法的心功能无创检测系统投入临床实验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刘蕾[7](2012)在《心脏射血导致重力变化信号的人体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脏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关键是准确地获取心脏功能信息。目前临床常规的心脏功能检测技术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等已经成熟,广泛应用。但是这些检测技术仍有很多的缺点,如灵敏度不高、操作复杂、费用高、特异性及有创等。本研究探索检测心功能的新技术,利用清华大学医疗新技术实验室基于心脏射血重力信号即心冲击的心脏功能检测技术而研发的重力心动信号检测系统,对常见的心脏病病人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医学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本文首先介绍了心冲击图的产生原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心冲击信号的特征等。基于心冲击信号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清华大学医疗新技术实验室研发的重力心动图仪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的采集分析功能。硬件部分包括重力信号传感器、心电导联、心音探头、脉搏探头和硬件电路。将心电、心音、和脉搏信号与心冲击图同步采集,以作为研究心脏病人BCG信号特征的时间及检测时心脏信息的参考。为了能全面掌握心脏病人的信息,本文对心脏的生理功能和常见心脏病的生理病理特征做了简单介绍。本文最主要的工作是利用重力心动图仪对常见心脏病人进行了初步医学实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共80位心脏病人接受了重力心动图仪的检测,其中包括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3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13例,急性冠脉综合症病人7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例,高血压病人7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主动脉瓣狭窄病人1例,心律失常病人8例,其他9例等。本文综合病人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临床检查结果,利用与心冲击信号同步采集的心电、心音、脉搏等信息做为心动周期的参考,总结了常见心脏病心冲击信号的特征,并对H/J值与左房增大的关系、I/K值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重力信号检测系统能稳定可靠地获取心冲击信号,并且能够从心冲击信号的分析中获得某些常见心脏病的信号特征。

卢峰[8](2009)在《基于ARM的体外反搏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在人体心脏血管系统中,脉搏信号反映心脏和动脉血管系统综合作用下的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与人体身体健康状态直接相关,脉搏信号分析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体外反搏系统是一种无创伤的体外辅助循环装置,在增加心、脑等器官的血液供应,促进缺血组织器宫侧支循环的建立等方面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其原理是通过检测心电信号和监控动脉血压波形,对包裹在患者的小腿、大腿和臀部的密闭气囊进行无创性序贯加压。整个过程的血液动力学可以提高舒张压和冠脉的血流灌注,降低收缩期心脏的负荷和心肌耗氧量。本文在分析了人体脉搏信号与体外反搏控制装置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人体指脉信号的体外反搏控制系统方案。本文的设计方案无需传统体外反搏装置繁琐的心电信号检测设备,采用先进的PC机和32位ARM处理器串行中断通讯控制技术组成的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本系统只需检测人体指脉脉搏波信号,并由此确定充排气时机进行体外反搏,具有简便和高效的特点。为了精确实现算法,本文以小波变换理论为基础,运用脉搏信号的小波去噪算法,用于去除脉搏信号中的基线漂移、工频干扰及肌电干扰噪声,实现了脉搏信号特征点的提取。以此判定充排气时机。同时为了提高体外反搏装置的响应速度,充分发挥ARM处理器的性能,采用由VB6.0设计的上位机程序完成测试参数的显示和调整等功能。此控制系统以体外反搏效果为性能指标,采用了自寻最优控制算法对时间参数进行在线调整,从而获得较好的反搏效果。

张珣[9](2008)在《基于精细脉象的体肺循环多元同步检测与定量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体脉象源于心动,是反映生命活动的重要体征之一。在脉波搏动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理、病理信息,不仅古代中医很早就已靠号脉来诊病,国外也远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关于检测人体脉波的记载。中医着作《内经》、《脉经》和《濒湖脉学》等是古代脉诊技术发展的典型代表,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无创检测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分析技术也已经从定性走向了定量。相关研究已不限于传统中医理论,正在向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血流动力学、计算机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这使得脉学研究已逐步成为一门系统工程。在当前的脉象检测技术中,脉象传感器的设计与脉象信息的分析是二个关键。传感器设计主要有两方面不足,一是脉象信息的采集手段比较单一,传感器一般只局限于对压力脉搏图的描记,尚不能实现脉象信息三维的、动态的采集;二是检测以接触式压力传感器为主,不仅对脉象有干扰,而且精度低,稳定性差,这对于静脉波的检测尤为突出。本文在此基础上,首先较深入地讨论了激光法进行脉象非接触检测的原理,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针对右心系统脉象检测和研究的重要性。首次针对右心系统选择以右中心静脉处的右“三脉球"(即右颈内静脉、右颈外静脉和右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的膨大球囊状管)作为理想的激光静脉信号采样点,并且系统地探讨了激光脉象检测技术的相关问题,创新设计了三种较为实用的非接触激光脉象传感器,可以解决“呼吸干扰”等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此后,本文针对“三脉球”静脉波进行了数学描述与分析,提出了逐波分段归一化方法,通过高斯函数进行了静脉波拟合,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描述了静脉波及其特征点的生理内涵。这为静脉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在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中,由张大祥首创的“脉图法”被视做一个阶段性标志。本文在张大祥及其团队原有的研究基础上,针对精细脉象呈现的病理突变,引入了多尺度小波等非线性方法来研究多维信号的提取、特征点自动捕捉、定位和分析。在采用小波实现脉波降噪的同时,采用新方法提取了有效的特征信号并实现了特征点的自动定位。较之现有方法,该方法进行的特征点定位更准确,为进一步分析脉波的病理畸变打下了基础。最后,本文提出了“体、肺循环系统多元、同步、无创检测与定量分析仪”的设计思想,采用了基于动脉、静脉、心电、心音多元同步技术的特征点小波定位和非线性分析的手段,设计了验证性仪器系统硬件和基于Windows平台的软件,主要包括:1)自行设计和制作了实时脉象信号处理分析主板和原理性样机;2)提出了DSP+ARM架构下的多元信号同步处理方案和小波信号提取算法,提高了代码效率;3)编制了主机处理程序,实现了心电、心音、动静脉波等指标的同步采录分析和波形特征点的智能标识以及32个参数计算输出,结果表明该原理性测试分析系统较之现有仪器具有更高的精度、舒适性和可靠性。

杨杰[10](2006)在《基于脉动信息获取的中医脉诊数字化、可视化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脉诊的信息模糊、不定量、主观性强等特点,限制了中医诊断的客观化。目前中医脉诊仪的共同特点是描记脉搏压力波动的一维信号,因此,目前所提取的脉诊信号特征参数,不足以全面反映中医脉象包含的所有信息。本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在对脉学文献整理、脉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突破了以往仅从“脉位、脉数”属性方面,分析单一信号特征参数的不足,在理论与技术的指导支持下,成功实现了多维脉动信息的同步获取,强调对“脉形、脉势”的信息获取与表述。在脉诊四种属性数字化模拟重建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触觉信息视觉化的阶段性工作。 主要内容: (1)脉诊“位、数、形、势”四种属性简化归类法的提出及四种属性的数字化实现。 (2)可视化的传感技术:研制一种脉动信息获取装置,该装置可以同步提取压力、B超、心电、光电容积信号,其探头采用仿生柔性压力传感器、超声探头与液体水复合的方式,固定于水囊外套中。超声探头正前加水囊,压力传感器位于水囊侧面,实现了探头与被测物体(桡动脉)之间的柔性接触,又为超声提供了必需的声耦合条件。 (3)探头三维可调的标准化定位装置。 (4)B超图象中,寸口桡动脉血管横截面基本图形标准的确立。 (5)血管运动标准的确定与常见脉诊数据库的建立。 (6)探讨中医脉诊的非线性、多维复杂性。 结果: (1)将新型脉动信息获取系统突破了目前常规脉诊的一维(脉搏波形)信息采集模式,解决了“脉形、脉势”关键特征提取的难题。同步心电信号采集,实现了多维物理信号同步比较分析。10MHz超声探头,为浅表血管的动态跟踪扫描提供必要条件。探头利用水囊传导血管压力脉搏波、介导超声传播,实现了探头的一体化组合,又保证了压力脉搏波与超声脉管图象的时间同步性和位置一致性采集与分析。三维可调标准化的脉诊定位装置,适应个体的差异性和中医的指法要求。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复杂性、稳定性,探头的实际压力与所显示的电学量数值之间有着极好的线性关系。 (2)脉动信息特征可以简化归类为“位、数、形、势”四种属性,并数字化表述。同步分析多物理量特征,在数字化重建的基础上,初步实现脉管运动的可视化。各种脉动特征的区别主要在于“位数形势”四种属性的区别。 (3)基本图像特征:桡动脉的具有正常外周血管的声像特点。横轴切面为圆形回声,

二、智能化阻抗血流图仪软件系统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能化阻抗血流图仪软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便携式生物反馈电刺激仪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目标与主要工作
        1.3.1 课题目标
        1.3.2 论文主要工作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
        2.1.1 系统主要功能
        2.1.2 系统技术指标
    2.2 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
        2.2.1 系统总体框图
        2.2.2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2.3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肌电采集反馈与刺激输出电路研究
    3.1 功能需求研究
        3.1.1 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
        3.1.2 基于SEMG采集反馈的电刺激系统
    3.2 信号采集调理电路
        3.2.1 表面电极
        3.2.2 前级放大电路
        3.2.3 带通滤波电路
        3.2.4 后级放大电路
        3.2.5 工频陷波电路
        3.2.6 模数转换电路
    3.3 刺激脉冲输出电路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 主控电路设计
        4.1.1 微控制器选型
        4.1.2 最小系统电路
    4.2 辅助功能电路设计
        4.2.1 屏幕接口电路
        4.2.2 传感器接口电路
        4.2.3 语音提示电路
    4.3 系统电源设计
        4.3.1 电源结构设计
        4.3.2 电源电路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1 嵌入式操作系统
        5.1.1 μC/OS-Ⅱ简介
        5.1.2 操作系统任务设计
    5.2 任务程序设计
        5.2.1 肌电采集任务
        5.2.2 刺激输出任务
        5.2.3 传感器测量任务
        5.2.4 计时任务
        5.2.5 报警任务
    5.3 显示界面设计
        5.3.1 DGUS开发体系简介
        5.3.2 屏幕显示任务
        5.3.3 屏幕操作界面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及验证
    6.1 系统硬件测试
    6.2 系统功能验证
        6.2.1 信号采集功能验证
        6.2.2 刺激输出功能验证
    6.3 电磁兼容测试
        6.3.1 快速瞬态脉冲群(EFT)测试
        6.3.2 浪涌抗干扰(SURGE)测试
        6.3.3 静电放电(ESD)测试
        6.3.4 辐射发射(RE)测试
    6.4 整机综合测试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肌电信号采集调理电路图(单通道)
附录 B 系统主控电路和刺激脉冲输出电路图
附录 C 系统电源电路图
附录 D 系统印制电路板实物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阻抗信号心功能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1.2.1 生物阻抗技术发展与现状
        1.2.2 心功能评估与检测方法发展与现状
        1.2.3 深度学习发展与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心阻抗产生机理与检测方法
    2.1 心阻抗产生机理
        2.1.1 心脏生理结构
        2.1.2 心阻抗信号产生机理
        2.1.3 心阻抗信号与心电信号之间的联系
    2.2 心阻抗信号检测方法
        2.2.1 心阻抗信号检测原理
        2.2.2 心阻抗信号检测方法
        2.2.3 心电信号检测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心阻抗数据库与心功能参数
    3.1 心阻抗数据库的建立
        3.1.1 信号采集
        3.1.2 参数设置
        3.1.3 实验方案设计
    3.2 心功能参数计算与分析
        3.2.1 心功能参数
        3.2.2 心功能参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3.3 数据库构建与数据集划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1D-CNN的生物阻抗心功能分类评估方法
    4.1 深度神经网络
        4.1.1 卷积神经网络
        4.1.2 长短时记忆网络
    4.2 实验平台与评价指标
        4.2.1 软硬件平台
        4.2.2 模型评价参数
    4.3 实验数据预处理
        4.3.1 小波阈值去噪
        4.3.2 特征点定位与信号分段
    4.4 基于1D-CNN的心阻抗信号分类
        4.4.1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4.4.2 数据准备
        4.4.3 1D-CNN模型搭建
    4.5 实验仿真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卷积自编码与LSTM的心阻抗分类评估方法
    5.1 卷积自动编码器
    5.2 基于CLSTM的心阻抗信号分类
        5.2.1 卷积自编码模型
        5.2.2 LSTM模型
    5.3 实验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脉搏检测的人体健康状况分析与诊断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脉搏检测诊断仪器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1.2.2 国内发展现状与趋势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脉搏波的基本特性
    2.1 脉搏波形成机理
        2.1.1 脉搏波的传播
        2.1.2 脉搏波的影响因素
    2.2 脉搏波波型特征
    2.3 脉图脉象
        2.3.1 脉图
        2.3.2 脉象
        2.3.3 脉图与脉象对应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3.1 采集的脉搏信号特征
    3.2 脉搏采集方法与硬件结构设计
        3.2.1 传感器的选型
        3.2.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2.3 信号转换
        3.2.4 数据传输
    3.3 脉搏采集信号模型分析
        3.3.1 噪声模型建立
        3.3.2 去噪效果评判
    3.4 采集脉搏信号处理分析
        3.4.1 小波变换法
        3.4.2 小波基选择分析
        3.4.3 小波分解重构消噪
        3.4.4 阈值收缩去噪
        3.4.5 平移不变量去噪
        3.4.6 去除基线漂移
    3.5 脉搏信号波形周期提取
    3.6 脉搏信号波形时域分析
        3.6.1 提取脉搏周期波形特征点
        3.6.2 计算脉搏波形周期面积
        3.6.3 脉搏信号频带能量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脉搏检测的分析与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总体结构方案设计
        4.1.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4.1.2 系统设计思路与原则
        4.1.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2 软件系统流程与数据库设计
        4.2.1 应用软件介绍
        4.2.2 数据传输与处理
        4.2.3 系统软件结构与功能模块设计
        4.2.4 LabVIEW访问数据库
        4.2.5 系统数据库设计
    4.3 系统软件各功能实现
        4.3.1 登录功能
        4.3.2 基本信息录入功能
        4.3.3 脉搏信息采集与处理功能
        4.3.4 健康状态诊断功能
        4.3.5 查询功能
    4.4 系统实验测试
    4.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 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应用与普适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上篇 理论与方法学探讨
    第一章 中医诊法与四诊合参
        1 中医四诊与西医四诊的比较
        2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
        3 参与四诊合参的中医脉诊研究
        4 参与四诊合参的中医舌诊研究
        5 参与四诊合参的中医闻诊研究
        6 四诊合参研究
        6.1 四诊合参的意义
        6.1.1 四诊合参
        6.1.2 四诊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片面性
        6.2 四诊合参数字化量化研究
        6.2.1 主客观联合辨证的四诊合参数字化量化
        6.2.2 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数字化量化
        6.2.3 “搞清机理—单诊突破—两诊集合—四诊合参”的研究理路
        6.2.4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的实现
        6.2.5 四诊合参诊疗技术进入社区、家庭、掌上诊疗
        6.2.6 可远程复现、四诊合参的心动脉应脉诊训练仪
        7 中国自己的仪器助推医改问题的解决
        8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与西医诊断仪器的比较优势
        9 结论
        9.1 中医需要引入现代技术发展数字化量化的四诊合参关键技术
        9.1.1 传统中医四诊信息的获取缺乏数字化量化
        9.1.2 古老的中医学在可视与数字化的发展中有着很大的技术空缺
        9.2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
        9.2.1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辨证论治
        9.2.2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促进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规范化
        9.2.3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可以在基层的应用
        9.2.4 先进低成本便携普惠的“中国式”重大诊疗仪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抑郁症数字化四诊特征的理论与方法学探讨
        1 精神情志类疾病证候的数字化四诊特征诠释
        2 脑卒中后抑郁症证候的四诊合参特征研究
        3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在墨西哥的推广应用
        4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5 抑郁症的现代医学治疗研究进展
        6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及辨证研究进展
        7 结论
        7.1 中国需要自己的重大仪器
        7.2 抑郁症尚无数字化量化的四诊合参诊疗规范
        7.3 四诊合参辅助诊技术利于抑郁症辨证分型规范化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在糖耐量减低社区医院/家庭服务网络健康管理系统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学探讨
        1 治未病的中医健康服务理念
        2 基于数字化量化的脏腑经络辨识健康、体质、亚健康的监测与动态评估
        2.1 数字化量化四诊合参关键技术
        2.2 肝气郁结型亚健康人群与健康人群的数字化量化四诊合参特征比较及干预研究
        2.3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在糖尿病前期和代谢综合征患者电针干预前后四诊特征比较
        3 IGT诊断与筛查方法
        4 IGT流行病学研究
        5 IGT的发展
        6 IGT的危险因素
        7 IGT干预
        8 基于虚拟云构建中西医结合网络健康服务体系
        8.1 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8.2 基于虚拟云的中医健康服务体系的优势
        8.3 基于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构建网络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
        8.4 网络健康服务体系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下篇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的应用
    第一章 抑郁症证候四诊数字化量化特征研究
        引言
        1 研究目标
        2 资料
        5 病例信息采集
        6 结果
        7 讨论
        8 结论
        8.1 创新之处
        8.2 存在的不足和需要继续完善之处
    第二章 构建社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平台推广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
        引言
        1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的社区推广
        2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构架设计
        3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的模块设计
        4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的系统实现及相关功能描述
        5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系统架构和预期效果
        6 讨论
        6.1 个体情况是探索健康状态原因的重要依据
        6.2 体检数据是对健康状况的确认
        6.3 体质辨识是对采集各项数据的综合
        6.4 通过辨识制定个性化处方
        7 结论
        7.1 专利技术推广理念决定着推广策略和产品的生命力
        7.2 中医药对维护居民的健康有着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7.3 以中医诊查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平台使健康的维护更加系统化
        7.4 待完善之处
    第三章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在糖耐量减低健康干预管理系统构建中的应用
        引言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设计原则
        1.2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1.3 系统运行环境
        1.4 社区医院一站式服务POS(Point-of-Service)系统的模块设计
        1.5 家庭服务HOC(Home-of-Care)系统
        2 POS/HOC IGT健康干预服务系统的实现与操作说明
        2.1 POS IGT健康干预服务系统的实现与操作说明
        2.2 HOC IGT健康干预服务系统的初步实现与操作说明
        3 结论
        4 待完善之处
附录 脏腑经络辨识装置之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
致谢
个人简历

(5)无创心功能检测分析仪软件系统研发与临床试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2 心阻抗法检测的基本原理
    2.1 常用的心输出量检测方法
        2.1.1 热稀释法
        2.1.2 Fick 氧耗法
        2.1.3 超声心排量检测
        2.1.4 心阻抗法
    2.2 阻抗法检测心输出量的基本原理
    2.3 心输出量的计算模型
        2.3.1 Nyboer 公式
        2.3.2 Kubicek 公式
        2.3.3 Sramek 公式
        2.3.4 组合模型
    2.4 心阻抗微分图的各波形和特征点的含义
        2.4.1 电极及位置
        2.4.2 心阻抗微分图的波形及特征点含义
    2.5 心功能各项生理参数及临床意义
3 无创心功能检测系统概述
    3.1 系统研制的目标
    3.2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3.3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4 心阻抗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4.1 信号来源
    4.2 心阻抗微分信号的去噪处理
        4.2.1 相干平均法
        4.2.2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域滤波
        4.2.3 小波去噪
    4.3 心阻抗信号特征点的检测识别
        4.3.1 差分阈值法
        4.3.2 小波变换法
        4.3.3 小结
5 心功能无创检测分析仪的软件实现及主要功能介绍
    5.1 病人信息登记
    5.2 数据回放显示
    5.3 信息查询
    5.4 诊断报告
6 临床试验及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6.1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6.2 超声心排量检测
    6.3 临床数据
        6.3.1 病例数的确定
        6.3.2 受试者入选及排除标准
        6.3.3 临床试验具体方案
    6.4 统计分析
        6.4.1 相对误差分析
        6.4.2 配对 t 检验
        6.4.3 相关性分析
        6.4.4 Bland-Altman 一致性分析
    6.5 小结
7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基于阻抗法的心功能无创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2 理论基础及基本原理
    2.1 理论基础
        2.1.1 生理基础
        2.1.2 物理模型
        2.1.3 频散理论
    2.2 基本检测方法
    2.3 心阻抗血流图介绍
    2.4 本章小结
3 硬件设计方案
    3.1 硬件设计目标
    3.2 硬件设计方案
        3.2.1 激励源
        3.2.2 光电耦合器
        3.2.3 VI 转换
        3.2.4 隔离放大器
        3.2.5 隔离电源
        3.2.6 信号预处理
        3.2.7 信号采集卡
    3.3 硬件测试
        3.3.1 工作环境测试
        3.3.2 激励源频率测试
        3.3.3 电流大小
        3.3.4 输出阻抗
        3.3.5 信号检测
    3.4 本章小结
4 软件设计方案
    4.1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概述
        4.1.1 Visual C++ 6.0
        4.1.2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
    4.2 软件系统构成及处理流程
        4.2.1 患者信息录入
        4.2.2 设置
        4.2.3 数据的采集和保存
        4.2.4 数据的查询和回放
        4.2.5 打印报告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心脏射血导致重力变化信号的人体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心脏的简介
        1.1.1 心脏的生理结构
        1.1.2 心脏的生理功能
    1.2 心脏检查的常规方法介绍
        1.2.1 创伤性检查
        1.2.2 非创伤性检查
    1.3 心冲击检测技术的介绍
        1.3.1 心冲击原理
        1.3.2 心冲击图历史发展
        1.3.3 心冲击图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论文概述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基于心冲击检测技术的重力心动图仪同步检测原理
    2.1 心冲击信号与心动周期的关联
        2.1.1 心动周期
        2.1.2 心冲击图的发生机制与心动周期的关系
    2.2 心冲击信号与心电图、心音图、脉搏图的关联
        2.2.1 心冲击图各波形与心电图、心音图的关系
        2.2.2 心冲击图波形与脉搏图的关系
第3章 采集心冲击信号的硬件系统和软件功能介绍
    3.1 硬件系统
        3.1.1 压力传感器
        3.1.2 心电探头
        3.1.3 心音传感器
        3.1.4 脉搏探头
        3.1.5 信号采集和处理电路
        3.1.6 信号显示分析工作站
    3.2 软件功能
        3.2.1 数据采集功能
        3.2.2 数据分析功能
第4章 临床医学实验方案及样本介绍
    4.1 临床医学实验方案
        4.1.1 研究目的
        4.1.2 实验步骤
        4.1.3 实验原则
    4.2 医学实验样本介绍
第5章 常见心脏病心冲击图及特点分析
    5.1 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
        5.1.1 不稳定心绞痛概述
        5.1.2 病人波形及特点
        5.1.3 不稳定心绞痛心冲击波形特点总结
    5.2 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5.2.1 缺血性心肌病概述
        5.2.2 病人波形及特点
        5.2.3 缺血性心肌病心冲击波形特点总结
    5.3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5.3.1 急性心肌梗死概述
        5.3.2 病人波形及特点
    5.4 急性冠脉综合征
        5.4.1 急性冠脉综合征概述
        5.4.2 病人波形及特点
        5.4.3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冲击波形特点总结
    5.5 高血压病和高血压心脏病
        5.5.1 高血压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概述
        5.5.2 病人波形及特点
        5.5.3 高血压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冲击波形特点总结
    5.6 心律失常
        5.6.1 心律失常概述
        5.6.2 病人波形及特点
    5.7 风湿性心脏病
        5.7.1 风湿性心脏病概述
        5.7.2 病人波形及特点
    5.8 其他心脏病
        5.8.1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波形
        5.8.2 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波形
    5.9 常见心脏病波形特点总结
第6章 心冲击图监测效果的临床应用
    6.1 BCG 波形对比
        6.1.1 入院初期 BCG 波形与出院前期波形对比
        6.1.2 同一次检测前后波形变化对比
    6.2 心冲击图临床监测效果分析
第7章 心脏病人 BCG 波形的定量分析
    7.1 HJ 幅度比与左心房增大的关系的研究
        7.1.1 H/J 值与左房增大的关系
        7.1.2 H/J 值与左房增大关系的研究结论
    7.2 IK 幅度比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7.2.1 I/K 值与高血压关系
        7.2.2 I/K 值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结论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工作总结
    8.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ARM的体外反搏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体外反搏的发展与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体外反搏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1 体外反搏的医学机理
    2.2 关于反搏
    2.3 体外反博的控制原理
    2.4 总体设计方案
        2.4.1 系统需求与处理器的选择
        2.4.2 LPC2138 的特性
        2.4.3 总体设计框图
        2.4.4 硬件系统设计框图
        2.4.5 软件系统方案简介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3.1 指脉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3.2 脉搏信号调理电路
        3.2.1 前级放大电路的设计
        3.2.2 低通滤波器
        3.2.3 带阻滤波器
        3.2.4 电平漂移电路
    3.3 系统的单元电路设计
        3.3.1 稳压电路的设计
        3.3.2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3.3.3 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设计
        3.3.4 JTAG 接口电路
        3.3.5 RS232 串口接口电路
    3.4 反搏控制电路设计
第四章 脉搏信号的预处理与分析
    4.1 基于小波变换的脉搏信号预处理
    4.2 小波变换的有关基础知识
    4.3 基于小波变换的消除脉搏信号基线漂移和噪声的方法
    4.4 基于小波变换的工频噪声和肌电噪声消除方法
    4.5 基于小波的脉搏信号的特征点检测算法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ARM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5.1.1 定时中断服务
        5.1.2 串口数据传输
        5.1.3 PWM 的输出
    5.2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5.2.1 脉搏信号预处理程序的实现
        5.2.2 串行通信原理
        5.2.3 MSComm 控件简介
        5.2.4 计算机接收数据子程序
        5.2.5 串口事件程序部分代码
    5.3 系统调试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自寻最优控制算法的应用
    6.1 自寻最优控制可行性分析
    6.2 等步长寻优的原理
    6.3 反搏系统充排气方案设计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部分程序代码
附录B 体外反搏设备实物图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基于精细脉象的体肺循环多元同步检测与定量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心血管循环系统解剖结构与生理指标
        §1.2.1 人体心脏结构
        §1.2.2 心脏功能及其物理特性
        §1.2.3 体、肺循环系统与心动周期
    §1.3 脉搏波特性、临床意义和检测点
        §1.3.1 人体脉象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1.3.2 脉搏波特性及其检测点
    §1.4 中西医脉象检测技术的发展
        §1.4.1 心功能有创检测技术
        §1.4.2 心功能无创检测与分析技术
        §1.4.3 国内外现有心功能无创检测仪器的对比分析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5.1 论文研究内容及成果
        §1.5.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一章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心功能多元同步定量分析的动力学理论基础
    §2.1 心血管血流动力学模型
    §2.2 动脉血管的电路模型
    §2.3 左心室运动功能的数学描述
        §2.3.1 心室体积变量方程
        §2.3.2 心室压力信号输出方程
        §2.3.3 心肌力、收缩速度与负荷的函数关系
        §2.3.4 心室压力、流量、容量的函数关系
        §2.3.5 心室能量、压力、时间的函数关系
        §2.3.6.心肌力、心室能量诸要素的函数关系
    §2.4 参数的生理意义
        §2.4.1 心搏血量(SV,StorkeVolume)
        §2.4.2 心率(HR,HeartRate)
        §2.4.3 心输出量(CO,CardialOutput)
        §2.4.4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DV,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Volume)
        §2.4.5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DP,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
        §2.4.6 射流压力时间常数(EPC,EjectivePressureTime-Constant)
        §2.4.7 心肌变率系数(MIC,MyocardimInotropicCoefficiency)
        §2.4.8 左心室功率(LWR,Left-VentricularWorkRate)
        §2.4.9 心肌耗氧量(MVO,MyocardimVolumeofOxygen)
        §2.4.10 心肌缺血阈值(NIT,CosumeIschemicThreshold)
        §2.4.11 左心室负荷及动脉压力
        §2.4.12 系统有效循血容量、总阻抗及动脉流输运常数
    §2.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静脉系统脉象信号波建模与特性分析研究
    §3.1 静脉血管的模拟电路模型
    §3.2 右"三脉球"静脉波的波形定义
    §3.3 静脉波的归一化处理
    §3.4 静脉波分段波形参数定义
        §3.4.1 静脉波三段的持续时间(Ta,Tc,Tv)
        §3.4.2 各波段的H1/H2与|H1-H2|
        §3.4.3 静脉最大幅值(MaxH)
        §3.4.4 各波段的|T1-T2|
    §3.5 由高斯函数表征各分段静脉波波形的分析
    §3.6 静脉波波形参数的生理意义
        §3.6.1 典型心脉特征曲线
        §3.6.2 "三脉球"静脉波与心动时相的对照分析
        §3.6.3 静脉波波形特征的生理内涵
    §3.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非接触式"三脉球"脉象检测传感器研究
    §4.1 常见脉象传感器概况
        §4.1.1 压力传感器
        §4.1.2 光电式脉搏传感器
        §4.1.3 脉搏声传感器
        §4.1.4 超声多普勒技术
    §4.2 "三脉球"脉象检测
    §4.3 激光"三脉球"脉象非接触式检测系统研究
        §4.3.1 激光对皮肤组织的作用及安全性
        §4.3.2 三角法一维激光法脉象的测量
        §4.3.3 激光多普勒三维脉象的测量方案
        §4.3.4 抗呼吸干扰的差分式激光"三脉球"脉象探测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多元同步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
    §5.1 前端电路总体设计
    §5.2 多元信号放大与滤波
        §5.2.1 心电信号的前端处理电路
        §5.2.2 心音信号前端处理电路
        §5.2.3 动静脉信号前端处理电路
        §5.2.4 多元信号放大板实物照片
        §5.2.5 多元信号放大板输出的实际信号
    §5.3 多元信号同步采集与控制
        §5.3.1 数据采集模块
        §5.3.2 CPLD模块
        §5.3.3 ARM控制部分
        §5.3.4 DSP处理部分
        §5.3.5 数据共享与交换
        §5.3.6 电源管理模块
        §5.3.7 多元采集与控制硬件PCB板制作
    §5.4 系统软件设计
        §5.4.1 总体数据处理流程
        §5.4.2 Linux内核的裁减与配置
        §5.4.3 A/D采集
    §5.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动、静脉脉象信号分析技术研究
    §6.1 典型脉搏信号特征定位点
    §6.2 脉象特征点自动定位的传统方法
    §6.3 利用小波模极大值点相对关系实现定位的新方法
    §6.4 基于小波的脉象信号降噪
        §6.4.1 小波降噪模型
        §6.4.2 小波降噪过程
        §6.4.3 小波降噪阈值设定
        §6.4.4 硬阈值和软阈值
        §6.4.5 降噪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体肺循环多元同步检测与定量分析的实验验证
    §7.1 验证性测量系统的建立
        §7.1.1 验证系统总体结构
        §7.1.2 操作步骤与软件处理流程
        §7.1.3 输出的医学参数
    §7.2 动物实验及临床金标准比对方法
    §7.3 软件操作实例
    §7.4 实测体检检测报告
    §7.5 激光法脉象非接触检测探索性实验
    §7.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1 查新报告
附录2 部分金标准检测对照
作者简历及在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基于脉动信息获取的中医脉诊数字化、可视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上篇 数字化、可视化是脉诊研究的趋势
    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2 中医脉诊研究的研究内容与国内外现状
        2.1 脉诊仪的研究进展
        2.2 脉管运动的作用机制
        2.3 脉诊的临床研究
        2.4 中医脉证研究
        2.5 脉诊客观化研究分析方法探讨
        2.6 脉象构成要素的生理学的研究
        2.7 目前脉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 总体思路
    参考文献
中篇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脉诊属性归类法探讨
    1 中医脉象位、数、形、势属性的组合关系论
        1.1 脉体属性各要素的层级变化
        1.1.1 脉位属性的变化
        1.1.2 脉数属性的变化
        1.1.3 脉形属性的变化
        1.1.4 脉势属性的变化
        1.2 脉象各要素层级变化的八纲辨证病机
        1.2.1 脉位属性
        1.2.2 脉数属性
        1.2.3 脉形属性
        1.2.4 脉势属性
        1.3 脉象各要素多层级变量组合关系
        1.3.1 单脉多要素组合
        1.3.2 相兼脉多要素组合
        结论
        参考书目
    2 脉诊研究中的复杂性科学
        2.1 脉诊内涵的复杂性
        2.2 脉诊研究中的复杂性科学方法
        2.2.1 脉动信息分析的“复杂-简单-复杂”方法
        2.2.2 脉动信息的混沌与分形研究
        2.3 脉动信息视觉化的关键技术
        2.3.1 多维提取体表信息
        2.3.2 降阶分析
        2.2.3 信息融合
        结论
        参考文献
下篇 关键技术支持下的脉动信息标准与数据库的建立
    1 新型复合脉动信息获取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1.1 原理
        1.2 采集装置的主要结构
        1.2.1 B超探头
        1.2.2 仿生柔性压力探头
        1.3 技术指标
        1.4 压力定标试验
        1.5 讨论
        1.5.1 脉动信息获取装置的原理
        1.5.2 装置研究的关键技术
        1.5.3 压力标定方法的可靠性
        结论
    2 脉动信息获取装置及数据的可靠性、可重复性、稳定性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2.1 桡动脉的正常超声像图
        2.2.2 可靠性结果
        2.2.3 可重复性结果
        2.2.4 稳定性结果
        2.3 讨论
        2.3.1 彩色多普勒与B型超声原理
        2.3.2 可靠性、可重复性、稳定性
        2.4 结论
    3 平人脉动信息的获取与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2.1 免加压桡动脉管径的运动变化
        3.2.2 取法压力—波幅趋势图与最适脉图、最适取脉压力
        3.2.3 最适取脉压力下,平脉“位、数、形、势”四种属性
        3.2.4 实验性桡动脉原始图形
        3.3 讨论
        3.3.1 免加压血管管径的运动变化
        3.3.2 施加不同压力时血管横截面的变化
        3.3.3 三部取脉获取信息的比较
        3.3.4 最适取脉压力下的平脉“位、数、形、势”属性
        3.3.5 健康青年实验性芤脉
        结论
    4 常见病脉临床观察的数字化、可视化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2.1 基本脉图
        4.2.2 最适取脉压力下,常见脉的“位、数、形、势”四种属性数字化
        4.2.3 常见脉直观动态运动图像
        4.3 讨论
        4.3.1 脉诊信息采集关键技术
        4.3.2 血管运动直观、准确的可视化表述
        4.3.3 脉动信息数字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的新发现、新见解及其意义
    1 丰富了脉学理论的研究
    2 在研究技术方法上的提高
    3 本项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工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智能化阻抗血流图仪软件系统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便携式生物反馈电刺激仪控制系统的研究[D]. 葛志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阻抗信号心功能评估方法研究[D]. 王丹妮.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3]基于脉搏检测的人体健康状况分析与诊断系统[D]. 张宇彤.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4]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应用与普适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D]. 王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5)
  • [5]无创心功能检测分析仪软件系统研发与临床试验验证[D]. 赵云冬. 重庆大学, 2014(01)
  • [6]基于阻抗法的心功能无创检测系统[D]. 蒋黎鹏. 重庆大学, 2013(03)
  • [7]心脏射血导致重力变化信号的人体实验研究[D]. 刘蕾. 清华大学, 2012(04)
  • [8]基于ARM的体外反搏控制系统的研究[D]. 卢峰. 江西理工大学, 2009(S1)
  • [9]基于精细脉象的体肺循环多元同步检测与定量分析的研究[D]. 张珣. 浙江大学, 2008(06)
  • [10]基于脉动信息获取的中医脉诊数字化、可视化探讨[D]. 杨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标签:;  ;  

智能阻抗流程图软件系统的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