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灌木造林技术初探

乌兰布和沙漠灌木造林技术初探

一、乌兰布和沙漠灌木造林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陈艺文[1](2021)在《不同物理材料配施组合对风沙土理化与重金属特征的影响》文中认为风蚀荒漠化地区风沙土的流动性、干旱性与贫瘠性是影响防沙治沙生态产业发展、生产力提升的根本因素,固沙改土是提高风沙土生物产量与生产、生态功能的关键途径。针对现有工程治沙材料中秸秆类材料易腐烂,土石类材料不易获取,化学类材料成本高、经济性差、雨水不易入渗及材料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开发低成本、易获取、环境友好的物理固沙材料开展带状平铺式沙障布设对风蚀荒漠化地区固沙改土、恢复植被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磴口县的圣牧高科十一牧场流动沙地为研究对象,选择粉煤灰(F)、石膏(S)、牛粪(N)3种固体废弃物理材料开展室内15%和25%比例复配土壤,通过对其理化和重金属特征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筛选出最佳配比,进行野外平铺式固沙沙障配施试验,结合野外调查、室内测试分析等方法,测定了初始配施(5月)和生长季后(10月)土壤理化与金属元素特性,利用主成分分析以及最小数据集归纳,评价了配施物理固沙材料后土壤质量指数,结合高效益低成本理念,最终筛选出野外配施材料及其配比的组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室内复配土壤与野外配施沙障土壤机械组成特征室内复配土壤机械组成与CK一致,仍以细、中砂为主,但复配土壤呈现中砂、粗砂、极细砂和粉砂体积分数有所增加,细砂体积分数有所下降的变化趋势。野外配施沙障土壤在初始配施及生长季后平均粒径整体呈上升趋势;分选趋近中等,由分散向集中改善;偏度整体呈现近于对称;除15%F峰态为很尖窄外,其余峰态基本呈现中等;单重分形维数上升;粒径呈现两头增加中间减小的趋势,土壤粒径分布幅度变宽,不易起动的中砂、粗砂与极细砂、粉粒成分增加,易吹蚀的细砂体积分数有所下降,有助于增大沙粒起动风速,达到固沙目的。(2)室内复配土壤与野外配施沙障土壤养分特征室内复配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养分含量在F、N以及FS组合中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增大趋势,S土样与CK接近且差异不显着(P>0.05),整体分布为N>F>CK≈S。野外配施沙障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升高,以SOC升高比例最大,且以N最好,F次之,TN和TK趋势与SOC一致,TP以15%F最好;15%F及25%FS的p H和电导率下降。(3)室内复配土壤与野外配施沙障土壤金属元素特征复配土壤金属元素含量整体趋势以N复配土样增加各金属含量且高于CK,以S复配土样降低各金属含量且低于CK,F复配土样的Mn、Zn、Al含量接近于CK,Cr、As较CK下降,Fe、Cu较CK上升;FS混合复配土样呈现Cu、Zn、Al接近于CK趋势,Cr、Mn、Fe、As较CK显着下降。配施沙障土壤在生长季后各样地的Cr、Mn、Fe含量均以CK最高,Cu、Al含量各样地以15%N最高,CK次之;Zn含量以25%FS最高,CK次之;As含量15%S最高,CK次之。添加物理固沙材料配施沙障土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金属含量,对于Zn、Mn等微量元素有提高趋势,且重金属Cr、As以15%F较低。(4)室内复配土壤材料配比组合与野外配施沙障比例筛选运用主成分分析,归纳最小数据集指标,最终得出室内复配土样土壤质量指数由大到小为15%F(0.545)>15%S(0.537)>15%N(0.506)>25%F(0.484)=25%FS(0.484)>25%S(0.478)>15%FS(0.395)>CK(0.385)>25%N(0.335),达到Ⅲ级中等水平,结合成本确定15%F、15%N、15%S、25%FS四种方案进行野外配施。同理得到配施沙障土壤生长季后土样的土壤质量指数由大到小为15%F(0.515)>15%S(0.492)>15%N(0.462)>25%FS(0.445)>CK(0.265),CK为Ⅳ级贫瘠水平,配施物理固沙材料样地均上升为Ⅲ级中等水平。综合分析理化以及重金属特征表明,15%F样地黏粒、粉粒、粗砂体积分数上升;SOC和TP上升效果较好;固沙改土性能作用明显;且重金属Cr、As含量最低,植被生长密度最好,价格最为低廉。因此,在本研究的几种物理固沙材料及其配比中,15%F可作为野外物理材料配施沙障的最佳选择材料及配比。

张宏武,赵小军,吴宏宇,袁晓东,杜凤梅[2](2020)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营建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适用于当地的绿洲农田防护林营建技术。从造林模式和造林技术两方面对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营建技术进行了介绍。造林模式包括:①综合防护林模式;②乔灌混交防护林模式;③乔木防护林模式。从造林树种、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造林时间、株行距、栽植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造林技术。

车晓旭[3](2020)在《人工绿洲建设对荒漠区植被动态的影响及其防沙树种选择》文中指出乌兰布和沙漠西北部的人工绿洲自2009年集中建设以来,磴口县政府与圣牧高科集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过人工培育防沙树种、进行土壤恢复治理、人工灌溉等方法,在该区域多次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开发,建成大面积的人工绿洲,促使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的发展。研究该人工绿洲的植被动态变化,确定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提出防沙树种选择方案,对于指导该人工绿洲的科学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遥感技术实现植被动态监测,应用“3S”技术分析2009-2019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得出研究区历年NDVI动态变化,探讨研究区NDVI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以及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分析2009年Landsat影像与2019年Sentinel-2遥感影像,应用监督分类得出植被类型图,指导进行人工植被本底调查,探讨人工绿洲建设对植被类型动态变化的影响。在人工绿洲区外设立3个缓冲区,探讨建设人工绿洲对周围荒漠区NDVI与植被类型变化的影响。应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与该荒漠区匹配的防风固沙树种与种植模型。主要结果如下:(1)2009-2019年间,研究区域内NDVI的总体水平偏低,绿洲区随着时间的变化NDVI总体水平较高且变化较大,缓冲区NDVI随着距离的增加水平下降。气候因子并不是影响研究区植被指数的主要贡献因子,NDVI变化主要依赖于人为因素的影响;(2)研究区域内植被依靠自身进行扩张较难,人为因素对植被覆盖度变化影响较大,灌溉是植被动态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3)研究区域内主要植被群落为柽柳、白刺与籽蒿等群落类型,该区域优势树种有新疆杨、垂柳、花棒、梭梭、沙枣、沙东青、胡杨、柽柳、黑沙蒿、白刺;(4)结合层次分析法与实地调查,选出适宜树种有:新疆杨、沙冬青、梭梭、胡杨、柽柳、黑果枸杞、蒙古扁桃、花棒、白刺、垂柳等乔、灌木。根据植被覆盖情况,在绿洲内确定多种种植模式。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得出人工绿洲NDVI与植被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为因子,通过人工栽植防沙树种可以推动NDVI正向发展,丰富植被群落类型。综上,挖掘出适合该区域种植的防沙树种,确定种植模式,完善该区域生态功能,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对策。

董雪,辛智鸣,段瑞兵,黄雅茹,菅凯敏,马海峰[4](2020)在《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灌木群落多样性及其生态位》文中认为通过了解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灌木群落多样性及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对完善和科学保育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表明:①研究区8个典型灌木群落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Margalef指数依次均为:沙冬青群落>白刺群落>红砂群落>油蒿群落>驼绒藜群落>梭梭群落>盐爪爪群落>霸王群落;均匀度Pielou指数以红砂群落最高,梭梭群落最低;Shannon-Wiener、Margalef和Pielou指数的范围分别为1.050~1.795、0.306~1.197和0.487~0.727,且各群落间存在差异。②白刺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最大,说明其适应能力强,分布范围大,作为乌兰布和沙漠植被群落中的广域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作用。优势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多数较小,小于0.5的占总种对的85.26%。③乌兰布和沙漠优势物种间总体呈不显着的正关联,大部分灌木群落类型间Jaccard相似性在0.30~0.60,表明该植被群落结构及其物种之间处于稳定共存的状态。

解云虎[5](2020)在《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荒漠-绿洲过渡带是荒漠和绿洲两种自然景观转化最为剧烈、表现最突出的地区,是介于荒漠和绿洲之间的特殊生态脆弱带。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常年受西风环流控制,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风大沙多,多年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该区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态失调,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不仅严重制约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东中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也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所面临严峻的土地沙化形势,亟需开展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化土地治理工作。本研究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林滩为研究区,分析近30年格林滩土地沙化现状及演化趋势,确定风蚀发生敏感区位置,既荒漠-绿洲过渡带范围,分析土地沙化气候因素响应,并以此为依据,在格林滩荒漠-绿洲过渡带组建完善的绿洲防护体系,通过野外观测其风沙流特征、地表蚀积状况、沙尘沉降规律等评价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益,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格林滩沙化土地类型划分为重度沙化土地、中度沙化土地、轻度沙化土地及未沙化土地,面积分别为15.23km2、23.98km2、26.69km2、13.64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11%、36.39%、40.50%和17.15%。轻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南部及农田区的北部及东部,中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农田外围与荒漠的过渡地区,重度沙化土地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和南部。中度沙化土地为研究区沙化土地中转化最为频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分布区是潜在的土地沙化发生区,以此确定该区域为荒漠-绿洲过渡带。(2)荒漠-绿洲过渡带组建完整防护体系,防护体系组成西北~东南向由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组成,其中农田防护林网主林带以两行一带为主,副林带主要以一行一带为主。灌草防风阻沙带位于农田防护林网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过渡区,以天然灌木为主,覆盖度在10%~25%之间,带宽约500m。机械沙障固沙带位于灌草防风阻沙带外围裸沙丘,东北~西南向长度2.5km,宽290m,沙障材料为麦草,规格为1m×1m,防护体系划分为三个防护段面,分别为BF断面(包含裸沙丘和农田防护林网)、BSSF断面(包含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和BSF断面(包含裸沙丘、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3)防护体系近地层0~30cm风速变化明显,随着高度的增加防风效能值降低,6.67m/s测风条件下,靠近地表植被影响显着层防风效能值最高可达87.46。不同防护带内随高度的变化风速廓线整体呈J型分布,且符合对数函数分布规律,研究区风沙输送主要发生在4月、5月和10月,农田防护林网的输沙量:BSSF断面<BSF断面<BF断面,防护体系对阻滞风沙输移效果显着,平均相对湿度与月总输沙量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月平均风速和沙尘暴日数的增加是月总输沙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4)研究区蚀积状态主要以侵蚀为主,BSSF断面在不同月份由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侵蚀厚度逐渐降低,到农田防护林网略有堆积,不同风速梯度条件下,随着风速的加大,平均侵蚀厚度增加,BSSF断面农田防护林网主要以堆积为主,相比其他两个防护断面,堆积厚度相对增加,侵蚀厚度减少。蚀积强度的变化与蚀积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BSSF断面在阻滞风沙、降低侵蚀强度相对比其他两个防护段面效果更明显。(5)沙障固沙带表土平均粒径1.79Φ,相对比裸沙丘细化,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沉积物颗粒峰度值分别为1.0212和1.0020,均大于裸沙丘,土壤颗粒粒度分布相比裸沙丘分散。沉积物颗粒频率分布曲线均呈单峰型,沙障固沙带和灌草防风阻沙带颗粒分布相对比裸沙丘峰值降低且提前出现,颗粒分布范围变宽,研究区内细沙和中沙颗粒容易受到风沙活动的影响,极细沙和细沙为主要的风蚀颗粒,是影响防护体系内沉积物颗粒相对粗细的关键组分。(6)防护体系降尘主要发生在4月和5月,由裸沙丘-农田防护林方向降尘量逐渐减少,不同防护断面间相同防护带沙尘沉降速率BSSF断面>BSF断面>BF断面,BSSF断面裸沙丘和沙障固沙带沙尘沉降速率和风速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随着风速的增加,各防护带沙尘沉降速率逐渐增加,沙尘沉降颗粒物主要以局地物质为主,远源物质含量较低。

郭彧[6](2020)在《吉兰泰盐湖区不同造林方式对梭梭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吉兰泰盐湖地处阿拉善高原东南部,区域内干旱少雨、风沙肆虐,采取合宜的造林方式是该地区治理沙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吉兰泰盐湖区三种造林方式(抢墒造林、水冲造林、机械穴植造林)样地为试验材料取样点,采取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区内造林植物梭梭的多种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的株高-冠幅-基径特征、地上枝系构型特征、同化枝水分生理特征、地上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等。试验结果能够为吉兰泰盐湖区选取合理有效的造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株高、冠幅、基径及其生长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水冲造林方式下植株属于增高生长模式;抢墒造林则属于横向生长模式;机械穴植造林的个体在横、纵向生长表现相对较差。(2)枝系各构件枝长、枝径、角度、体积以抢墒造林方式下的最优,水冲造林次之,机械穴植造林方式下各指标值均最小。抢墒造林方式中第Ⅳ级枝枝长、分枝角度分别为 7.61±0.70 cm、47.64±2.28°,第Ⅲ、Ⅳ级枝径达到 1.89±0.11 mm、1.27±0.05 mm。在植物分枝率及分形特征方面,水冲造林方式具有较强的优势,其总体分枝率为6.51±:1.95%,树冠分形维数(2.05)、计盒维数(0.49)拟合方程相关系数均为 0.89。(3)植物同化枝含水量等特征均以机械穴植造林更优,植株体内较高的水分含量显着提高了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的生存机率。机械穴植造林方式下植物同化枝含水量、肉质化程度分别为63.00±0.01%、1.30±0.04%,同化枝持水时间为50.01 h;同化枝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表现均最高;而水冲造林方式下的光合生理特征表现最佳。(4)不同造林方式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以水冲造林方式下个体的生物量更大。水冲造林方式下植物因拥有更多的枝系,其同化枝生物量、营养构件生物量、总生物量含量均最大,分别为 1396.98±920.66 g、1857.02±1054.51 g、1865.68±1055.97g。三种造林方式下花-同化枝、干-同化枝、营养构件-生殖构件均呈极显着异速生长关系(P<0.01)。(5)通过主成分综合分析,不同造林方式综合得分顺序为:水冲造林>抢墒造林>机械穴植造林。

赵英铭[7](2020)在《内蒙古磴口县新疆杨农田防护林带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洲防护林是干旱区森林碳储量的主体,占其总储备量80%以上。新疆杨是该区防护林建设的主要树种,对于估算区域农田防护林系统的生物量及其碳汇功能意义重大。尽管过去对新疆杨农田防护林的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有相关研究,但对于不同年龄结构林带生物量分布及其固碳特征缺乏系统认识,直接影响着区域防护林总生物量及其固碳功能的估算精度。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磴口绿洲的新疆杨典型农田防护林带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基于标准木测定和固定样地监测,分析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等四种不同林龄新疆杨单株和群体的生物量分配规律,研究了不同树龄单株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布特征;构建了不同树龄新疆杨单株、林带、林网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和计算方法,将林带生物量、碳储量与防风效益同步模拟估算,对磴口绿洲防护林综合功能进行了评估,为干旱区新疆杨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和健康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树龄单株生物量变化规律表明:不同树龄单株生物量方差分析存在显着差异,新疆杨防护林单株生物量随树龄增加而增加,但生物量增长速率呈先增后减趋势,峰值出现在近熟林,达到数量成熟,应适当间伐。本研究中新疆杨成熟林单株最大胸径可达到41.97 cm,其总生物量高达872.304 kg,平均增长速率43.615 kg/a,高于同类地区,本文所研究模式对于培养高生物量和大径级材有明显的提质增效作用。(2)不同树龄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变化规律表明:不同树龄单株总生物量分配比例整体表现为树干>根>主根>枝>侧根>皮>叶的分配规律,但在中龄林因枝生物量增长迅速,枝生物量比例会超过根,后期介于主根和侧根之间。树龄对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及分配比例影响较大,但各器官表现不同。各器官生物量随树龄的增长呈增长趋势,仅中、小、细侧根生物量在近熟林达到峰值然后开始减小,说明在近熟林期树木的根系营养空间已接近饱和。树干生物量分配比例随年龄呈增长趋势,而其它器官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新疆杨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50 cm土层内,主根占地下生物量的61.11%。5级侧根粗根、大根、中根、小根、细根生物量平均分配比例分别为51.13%、30.42%、12.79%、4.06%、12.34%。随树龄增加,主根、粗侧根和大侧根的生物量随之增大,但生物量在各级根系的分配比例及空间分配无显着变化,说明树龄对根生物量积累有明显增加作用,但对其分配比例和各土层空间分布影响不大。各树龄根生物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呈浅土层集中分布。(3)不同树龄单株各器官碳含量变化规律:将新疆杨各器官碳含量分为高、中、低、极低4类。高碳器官有树干、枝和主根,碳含量为45.28%-46.04%;中碳器官有树皮、粗根、大根和叶,碳含量为43.23%-44.04%;低碳器官有中根、小根,碳含量为40.62%-41.46%;极低碳器官有细根,碳含量为36.91%;新疆杨各器官碳含量整体差异并不大,比较结果为干>枝>主根>皮>粗根>大根>叶>中根>小根>细根。(4)不同树龄单株各器官碳储量的变化规律表明:新疆杨碳储量积累过程与分配比例分布特征与生物量大体一致,但碳储量及其增幅远小于生物量。随着树龄增长,单株及各器官碳储量均呈增长趋势,说明树龄对树木碳储量累积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新疆杨单株最大碳储量为397.406 kg,增长速率为18.924 kg/a,高于同类地区,说明本研究防护林模式对于提高单株碳储量增强林带固碳功能具有显着作用。不同年龄新疆杨各器官碳储量因碳含量差别,导致其与生物量分配比例差异较大,尤其各土层根碳储量及其分配比例。0-50 cm、50-100 cm土层中主根碳储量分配比例分别比生物量分配比例增加了27.87%、29.90%,侧根碳储量分配比例比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减小了45.97%、42.90%。(5)生物量、碳储量与防风效益的关系表明:生物量、碳储量与防风-固碳效益关系密切,与固碳效益呈正相关关系,与林带疏透度呈负相关关系;株行距1 m×2 m或1.5m×3 m的2行带组成300 m(主林带)×140 m(副林带)新疆杨林网生物量和碳储量上限为以水定量,同步模拟生物量、碳储量、立木疏透度得出其下限分别为94-100 t/hm2、43-47 t/hm2时,林带接近疏透结构防风效益良好。以此评价磴口绿洲防护林得出该区域生物量、碳储量分别为1.57 t/hm2、0.79 t/hm2,上升潜力巨大,防风效益较差,还需加大防护林建设力度,以提高防风-固碳效益。

厉静文[8](2020)在《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防护林配置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自然条件恶劣,流动沙丘广布,每年大量风沙输入黄河,导致黄河堵塞、河床抬升,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沿岸防护林老化枯死严重,保存率不到20%,急需更新改造,因此营建阻沙型防护林体系对减轻风沙灾害,改善和恢复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良好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为此以乌兰布和沙漠造林树种樟子松、新疆杨、沙枣、旱柳、柽柳、梭梭、花棒、柠条、白刺、油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国内外防护林研究现状基础上根据树种组成(纯林型、阔叶乔灌混交林型和针阔乔灌混交林型)、林龄(低龄、中龄和高龄)和株行距(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设计了3大类81种防护林配置模式。采用风洞模拟研究不同配置防护林的风速频数分布、风速流场和防风效能,对比分析了不同配置防护林的防风效果。根据防风效果筛选出的典型防护林配置模式,采用输沙风洞实验方法开展了输沙量、风蚀速率和降尘量观测,对比研究了不同配置防护林的阻沙和固沙效果。综合防风与阻沙实验结果提出了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防护林配置新模式,为黄河岸边防护林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乔灌混交林带防风能力高于乔木纯林带和灌木纯林带。油蒿、柽柳、沙枣、旱柳、新疆杨组成的阔叶乔灌混交林带和油蒿、柽柳、沙枣、旱柳、樟子松组成的针阔乔灌混交林带防风能力突出。林带防风效能随带高增加而增加,且防风效能最佳区随带高增加向后移动;高密度林带降低风速的作用突出,但随林带高度的增加,密度对其影响减弱。低龄高密度林带防风效果优于同高度疏林,中密度高龄林带防风效果与低龄高密度林带相当。(2)乔灌针阔混交林带固沙能力突出优于乔灌阔叶林带、针叶纯林带和灌木纯林带。相同风速下,林带林龄越大,土壤风蚀速率越小;风速越大,高龄林带减少土壤风蚀作用越明显;不同配置林带带后降尘随距离增加而增多,乔灌混交林带带后总降尘量少于纯林型林带。不同防护林配置模式的土壤输沙量与风蚀速率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林带覆盖下土壤风蚀小于裸露地表。(3)针阔叶乔灌混交林带是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防护林理想的配置模式。综合考虑不同配置林带的防风效果和固沙效果以及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气候环境,研究认为多树种组成的乔灌混交林带,即油蒿、梭梭、柽柳、樟子松、旱柳组成的针阔乔灌林带和油蒿、柽柳、沙枣、旱柳、新疆杨组成的阔叶乔灌林带,是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阻沙型防护林较为理想的配置模式。同时林带营建初期,林带高度有限,增加林带密度可以有效减少风沙入黄量;随林带高度增加,适当间伐增加其疏透性可以保持林带的阻沙能力。

王露[9](2019)在《乌兰布和沙漠典型单株灌木防风阻沙效益研究》文中认为植物措施治理荒漠化对土壤风蚀的控制与治理有最为理想的效果,以往能够直观反映单株防风阻沙效益的研究比较缺乏。针对这一问题,本次实验通过实地考察选出乌兰布和沙漠周边多种典型单株灌木,采用风洞试验与室内分析试验的研究方式,结合单株形态指标的测定结果,细化的对冬季单株后三维风速流场、输沙量、沙粒粒径变化和沙粒蚀积特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各单株防风阻沙效益指标大小与范围,以期为沙区建设防风固沙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得出以下结论:(1)无明显主干灌木的高度均小于有明显主干灌木的高度,但是其冠幅均大于有明显主干灌木。而且无明显主干灌木的结构能在无叶的时候保持密集,虽然有明显主干灌木的分枝长度较长,但是生长趋势总体向上延伸,而无明显主干灌木的分枝数较短,但是分枝密集且向两侧延伸。(2)通过对比6种灌木后风速变化发现,单株灌木后风速廓线变化趋势与对照观测点呈对数函数增大的趋势不一致,无明显主干灌木后风速廓线有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而有明显主干灌木后的风速廓线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趋势。而且还发现,有明显主干灌木对比无明显主干灌木的优势在于其对风速平均降幅作用较大,影响范围较广。而无明显主干灌木对局部风速降幅作用大。(3)3种风速条件下单株后输沙量随高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6种灌木的阻沙效益均随着风速增加而减小。研究还发现无明显主干灌木对近地表的阻沙效能均要大于有明显主干灌木。(4)不同单株后沙粒的四个粒径体积百分含量分布区域各不相同,有明显主干灌木与无明显主干灌木后沙粒粒径百分含量差异较明显,分析得出灌木后沙粒粒径分布不同与其风动能降低程度有关,灌木的枝系长势与其长度会引起沙粒粒径体积百分含量变动区域范围有所差异。(5)6种灌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显着性的差异,其中无明显主干灌木后地表形态变化更大,而且沙粒堆积作用更明显。

齐凯[10](2019)在《乌兰布和沙漠典型植物群落的根系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根系是植物获取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为了研究乌兰布和沙漠植物根系对环境的适应对策,本文选择了3种典型群落——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群落、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群落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植物的根系分布特征,主要内容包括:(1)沙冬青群落内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根系分布情况;(2)黑沙蒿在不同生境的根系分布情况;(3)不同林龄梭梭的根系分布情况。研究方法采取全挖法,每10 cm一层,按径级分粗根(直径d≥5 mm)、中根(5 mm>d≥1mm)和细根(d<1 mm)三类,分别测量根系干重和长度。结果表明:(1)沙冬青群落内7种植物的根系可以分为4类。其中,灌木沙冬青根系最深,主要分布在120 cm以内。2种半灌木旱蒿(Artemisia xerophytica)和黑沙蒿根系较深,分别主要分布在80 cm和70 cm。多年生草本植物内蒙古棘豆(Oxytropis neimonggolica)根系深,主要分布在50 cm以内。2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蒙疆苓菊(Jurinea mongolica)、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和一年生草本植物蒙古虫实(Corispermum mongolicum)根系较浅,分别主要分布在30 cm、20 cm和10 cm以内。根系最大深度排序为:沙冬青(160cm)>旱蒿(130 cm)>黑沙蒿(100 cm)>内蒙古棘豆(80 cm)>蒙疆苓菊(30 cm)>蒙古韭(20 cm)和蒙古虫实(20 cm)。(2)在黑沙蒿群落中,黑沙蒿的单株平均总根重主要分布在0-100 cm。其中,单株平均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重量分别主要分布在0-120 cm、0-100 cm和0-50 cm;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长度主要分布在0-60 cm、0-40 cm和0-50 cm。在沙冬青群落中,黑沙蒿的单株平均总根重主要分布在0-50 cm。其中,单株平均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重量分别主要分布在0-50 cm、0-70 cm和0-50 cm。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长度都主要分布在0-30cm。对于生长在两种生境的黑沙蒿,其中作为伴生种生长在沙冬青群落,虽然根系垂直分布在土壤100 cm小于黑沙蒿群落的220 cm,但对于地下生物量的投入比重高于黑沙蒿群落的地下生物量投入比重。(3)两种林龄梭梭的根系生物量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减少。5 a梭梭单株根系均重1045.25 g,主要分布在0-50 cm。其中,单株平均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重量分别是912.27g、117.92 g和15.06 g,分别主要分布在0-50 cm、0-80 cm和0-90 cm;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长度主要分布在0-110 cm、0-110 cm和0-60 cm。37 a梭梭单株根系均重671.57 g,主要分布在0-100 cm。其中,单株平均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重量分别是603.28 g、83.91g和13.52 g,分别主要分布在0-110 cm、0-90 cm和0-150 cm;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长度主要分布在0-180 cm、0-160 cm和0-130 cm。虽然37 a梭梭根系总生物量以及根系长度低于5 a梭梭,但是对根系的投入比重要大于5 a梭梭,尤其细根长度比5 a梭梭要长1/3。因此,乌兰布和沙漠的几种典型群落的植物通过根系形态变化适应环境。其中,沙冬青群落的7种植物通过根系分布的空间差异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从而促进物种共存,提高了群落的植物多样性。黑沙蒿根系生长的可塑性能够适应乌兰布和沙漠的生境异质性。梭梭会随着林龄的增加,加深根系的伸长,并且增加细根比重,从而获取更深层的水分,维持自身生长。

二、乌兰布和沙漠灌木造林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兰布和沙漠灌木造林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物理材料配施组合对风沙土理化与重金属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及缩略词说明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沙防治措施及效果的研究进展
        1.2.2 沙漠地区重金属特征的研究现状
        1.2.3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2.1 试验材料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复配土壤室内试验
        2.3.2 物理固沙材料配施固沙试验布设与土样采集
        2.3.3 土壤理化性质测试
    2.4 数据计算与分析
        2.4.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2.4.2 粒度参数计算
        2.4.3 数据分析处理
    2.5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物理材料室内复配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配比筛选
        3.1.1 对室内复配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
        3.1.2 对室内复配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1.3 对室内复配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影响
        3.1.4 对室内复配土壤轻金属元素铝的影响
        3.1.5 室内复配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最优材料和配比筛选
    3.2 不同物理材料野外配施平铺式沙障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配比筛选
        3.2.1 对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2 对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3 对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影响
        3.2.4 对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铝轻金属元素的影响
        3.2.5 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及最优配比筛选
4 讨论
    4.1 配施粉煤灰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4.2 野外配施土壤重金属特性以及污染风险
    4.3 室内复配及野外配施土壤质量评价
5 结论
    5.1 室内复配以及野外配施土壤物理性质
    5.2 室内复配以及野外配施土壤化学性质
    5.3 室内复配以及野外配施土壤金属特征
    5.4 室内复配及野外配施最佳材料与比例优选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营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2 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3 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营建技术
    3.1 立地类型划分
    3.2 造林模式
        3.2.1 综合防护林模式
        3.2.2 乔灌混交防护林模式
        3.2.3 乔木防护林模式
    3.3 营建防护林的主要树种及其造林技术
        3.3.1 小美旱杨、新疆杨造林
        3.3.2 沙冬青造林
        3.3.3 梭梭造林
4 建议

(3)人工绿洲建设对荒漠区植被动态的影响及其防沙树种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植被监测的遥感技术研究
        1.2.2 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
        1.2.3 植被分类与群落调查
        1.2.4 荒漠区植被恢复策略研究
2.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土壤与植被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2.2.3 技术路线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数据来源
        2.3.2 数据处理
3.植被NDVI时空分析
    3.1 总研究区植被NDVI年际特征及影响因子
        3.1.1 NDVI年际变化情况
        3.1.2 NDVI变化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3.2 绿洲区NDVI年际特征及影响因子
        3.2.1 NDVI年际变化特征
        3.2.2 NDVI变化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3.3 缓冲区植被NDVI年际变化情况
    3.4 人工干扰下植被动态变化
        3.4.1 绿洲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
        3.4.2 缓冲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
    3.5 小结
4.植被类型变化与群落调查
    4.1 研究区遥感影像植被分类结果
    4.2 绿洲区与缓冲区植被分类结果
        4.2.1 绿洲区与缓冲区植被分类结果
        4.2.2 绿洲区与缓冲区植被类型动态变化
    4.3 植被群落本底调查
    4.4 小结
5.人工绿洲防沙树种选择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1 树种选择原则及种类确定
        5.1.1 植物物种选择与植被恢复原则
        5.1.2 单因素评价方法原理及其表达
        5.1.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1.4 计算得出评价结果
    5.2 不同区域恢复种植模式及建议
        5.2.1 种植流程及要点
        5.2.2 绿洲内种植模式及建议
        5.2.3 绿洲荒漠交错区种植模式及建议
        5.2.4 荒漠区种植模式及建议
    5.3 人工绿洲可持续发展对策
        5.3.1 可持续发展遇到的问题
        5.3.2 可持续发展对策
    5.4 小结
6.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灌木群落多样性及其生态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的设置与调查
    2.2 计算公式
3 结果与分析
    3.1 乌兰布和沙漠灌木群落优势物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
    3.2 乌兰布和沙漠灌木群落间物种多样性的比较
    3.3 乌兰布和沙漠灌木群落间物种相似性的比较
    3.4 乌兰布和沙漠灌木群落优势灌木物种生态位重叠
    3.5 多物种间总体联结性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5)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沙化及驱动机制
        1.2.2 近地表风沙过程
        1.2.3 绿洲防护体系配置模式
        1.2.4 绿洲防护体系气流活动及蚀积状况
        1.2.5 绿洲防护体系降尘特征
        1.2.6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特征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状况
    2.5 土壤和植被
    2.6 社会经济状况
    2.7 防护林建设状况
3 材料和方法
    3.1 防护体系地表风沙流监测
    3.2 防护体系地表蚀积监测
    3.3 防护体系风沙沉降监测
    3.4 防护体系地表沙物质样品采集及测试
    3.5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3.5.1 影像数据来源
        3.5.2 影像数据处理
        3.5.3 荒漠化差值指数构建
        3.5.4 分类精度评价
        3.5.5 沙化土地动态分析
    3.6 风速统计分析
    3.7 防风效能
    3.8 输沙通量模型拟合
    3.9 降尘量的计算
    3.10 沙尘沉降尘源分析
    3.11 地表蚀积量测算
    3.12 土壤粒度参数计算
    3.13 沉积物颗粒累积频率分布间平均距离计算
    3.14 沉积物颗粒敏感粒度组分提取
4 格林滩绿洲沙化动态演变及气候因子分析
    4.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分类结果
        4.1.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现状
        4.1.2 沙化土地分类结果评价
    4.2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4.2.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时间动态变化
        4.2.2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空间动态变化
        4.2.3 格林滩绿洲土地沙化程度变化
    4.3 格林滩绿洲土地沙化的气候响应
        4.3.1 气候变化的线性趋势检验
        4.3.2 沙化土地面积与气候突变相关性
    4.4 小结
5 绿洲防护体系构建
    5.1 绿洲防护体系组成
    5.2 沙障固沙带的设置
    5.3 防护断面的设置
    5.4 小结
6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特征
    6.1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层气流水平分布
    6.2 绿洲防护体系防风效能
        6.2.1 绿洲防护体系对防风效能值的影响
        6.2.2 绿洲防护体系风速廓线特征
        6.2.3 绿洲防护体系下垫面粗糙度特征
    6.3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月际变化
        6.3.1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月际变化
        6.3.2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变化的气候因素响应
        6.3.3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随高度的分布
    6.4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结构
        6.4.1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输沙量变化特征
        6.4.2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输沙量随高度变化特征
    6.5 小结
7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蚀积特征
    7.1 绿洲防护体系蚀积月际变化
        7.1.1 绿洲各防护体系蚀积形态特征
        7.1.2 绿洲防护体系地表蚀积量变化
        7.1.3 绿洲防护体系蚀积强度变化
    7.2 绿洲防护体系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特征
        7.2.1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形态特征
        7.2.2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量变化
        7.2.3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强度变化
    7.3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特征
        7.3.1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组成
        7.3.2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参数
        7.3.3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频率分布特征
        7.3.4 防护体系对风蚀颗粒物范围的影响
    7.4 小结
8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特征
    8.1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量月际变化规律
    8.2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气候响应
        8.2.1 气候因素对沙尘沉降量的响应
        8.2.2 气候因素对沙尘沉降的相对贡献率
    8.3 不同风速条件下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速率变化特征
    8.4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源分析
        8.4.1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粒度组成
        8.4.2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源判断
    8.5 小结
9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吉兰泰盐湖区不同造林方式对梭梭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干旱区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1.2.2 相关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条件
    2.3 气候条件
    2.4 植被资源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三种造林技术简介
        3.3.2 植株株高、株高、基径特征研究方法
        3.3.3 植物构型及分形维数研究方法
        3.3.4 植物水分生理研究方法
        3.3.5 生物分配及异速生长研究方法
        3.3.6 数据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三种造林方式下梭梭株高、冠幅、基径生长特征对比
        4.1.1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株高-冠幅-基径生长率变化特征
        4.1.2 小结
    4.2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枝系构型特征对比
        4.2.1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枝系构型基本特征对比
        4.2.2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枝系构件分形维数特征对比
        4.2.3 小结
    4.3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水分生理特征对比
        4.3.1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含水量特征对比
        4.3.2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束自比特征对比
        4.3.3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持水力特征对比
        4.3.4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肉质化特征对比
        4.3.5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叶绿素特征对比
        4.3.6 小结
    4.4 不同造林方式下的梭梭地上生物量分配及其异速关系特征
        4.4.1 不同造林方式下的梭梭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
        4.4.2 不同造林方式下的梭梭地上生物量异速关系特征
        4.4.3 小结
    4.5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生长状况综合分析
        4.5.1 相关性分析
        4.5.2 主成分分析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抢墒造林对梭梭生长的影响
        5.1.2 水冲造林对梭梭生长的影响
        5.1.3 机械穴植造林对梭梭生长的影响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内蒙古磴口县新疆杨农田防护林带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碳储量研究进展
        1.2.2 森林各器官碳含量研究现状
        1.2.3 林带结构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和行业需求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资源
    2.3 人口经济
        2.3.1 人口
        2.3.2 经济
3 样品采集与数据处理
    3.1 样地、样株选择与设置
        3.1.1 样地选择与设置
        3.1.2 林带样株选择
    3.2 数据采集及主要因子计算
        3.2.1 样地调查因子
        3.2.2 样地主要因子的计算
        3.2.3 数据整理
    3.3 技术路线
4 不同树龄生物量分布特征
    4.1 地上部分
        4.1.1 树干
        4.1.2 树皮
        4.1.3 枝
        4.1.4 叶
        4.1.5 地上部分
    4.2 地下部分
        4.2.1 主根
        4.2.2 侧根
        4.2.3 根
    4.3 单株生物量模型
        4.3.1 总体
        4.3.2 单株各器官生物量比较
        4.3.3 单株各器官生物量模型差异比较
        4.3.4 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
    4.4 讨论
        4.4.1 各器官生物量变化趋势原因讨论
        4.4.2 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变化趋势原因讨论
        4.4.3 与其他研究横向差异比较原因讨论
    4.5 小结
5 不同树龄各器官碳含量
    5.1 地上部分
        5.1.1 树干
        5.1.2 树皮
        5.1.3 树枝
        5.1.4 树叶
    5.2 地下部分
        5.2.1 主根
        5.2.2 粗侧根
        5.2.3 大侧根
        5.2.4 中侧根
        5.2.5 小侧根
        5.2.6 细侧根
    5.3 各器官碳含量比较
    5.4 讨论
    5.5 小结
6 不同树龄碳储量分布特征
    6.1 地上部分
        6.1.1 树干
        6.1.2 树皮
        6.1.3 枝
        6.1.4 叶
        6.1.5 地上部分
    6.2 地下部分
        6.2.1 主根
        6.2.2 侧根
        6.2.3 根
    6.3 单株碳储量
        6.3.1 总碳储量
        6.3.2 单株各器官碳储量比较
        6.3.3 单株各器官总碳储量分配比例
    6.4 单株各器官碳储量模型差异比较
    6.5 讨论
    6.6 小结
7 生物量、碳储量与防风效益的关系
    7.1 林带生物量和碳储量计算方法
        7.1.1 林带生物量计算方法
        7.1.2 林带碳储量计算方法
    7.2 林网生物量和碳储量计算方法
        7.2.1 林网生物量计算方法
        7.2.2 林网碳储量计算方法
    7.3 生物量和碳储量与防风效益的关系
        7.3.1 立木生物量指数计算方法
        7.3.2 立木碳储量指数计算方法
        7.3.3 立木生物量和碳储量指数模拟及立木疏透度模型
    7.4 磴口绿洲农田防护林生物量和碳储量评估
    7.5 讨论
    7.6 小结
8 结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2.1 提高新疆杨单株生物量、碳储量估算精度
        8.2.2 本文模式有利于防护林提质增效和培养大径级材
        8.2.3 新疆杨各器官生物量、碳储量分配比例和精度比较
        8.2.4 防护林从生物量和碳储量角度评价防风效益
    8.3 创新点
    8.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防护林配置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防护林结构
        1.2.2 风速流场研究方法
        1.2.3 防护林防护效益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植被
    2.3 气候
    2.4 土壤
3 研究方法
    3.1 防风实验
        3.1.1 实验设备
        3.1.2 实验材料
        3.1.3 风速观测
        3.1.4 分析方法
    3.2 固沙实验
        3.2.1 实验设备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布设
        3.2.4 分析方法
4 不同配置防护林防风效果研究
    4.1 纯林型林带
        4.1.1 风速统计分析及频数分布特征
        4.1.2 林带风速流场分布特征
        4.1.3 防风效能变化特征
    4.2 阔叶乔灌混交型林带
        4.2.1 风速统计分析及频数分布特征
        4.2.2 风速流场分布特征
        4.2.3 防风效能变化特征
    4.3 针阔乔灌混交型林带
        4.3.1 风速统计分析及频数分布特征
        4.3.2 风速流场分布特征
        4.3.3 防风效能变化特征
    4.4 小结
5 不同配置防护林固沙和阻沙效果研究
    5.1 纯林型林带
        5.1.1 土壤输沙量
        5.1.2 土壤风蚀速率
        5.1.3 降尘量
        5.1.4 降尘分布特征
    5.2 乔灌混交型林带
        5.2.1 土壤输沙量
        5.2.2 土壤风蚀速率
        5.2.3 降尘量
        5.2.4 降尘分布特征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讨论
    6.2 结论
    6.3 存在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乌兰布和沙漠典型单株灌木防风阻沙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治理研究现状
        1.2.2 植物治沙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特征
        2.1.4 地质地貌
    2.2 植被概况
    2.3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前期准备
        3.2.2 风洞实验
        3.2.3 室内实验
        3.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3.3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单株灌木形态特征
    4.2 单株灌木防风作用
        4.2.1 单株灌木后风速变化
        4.2.2 单株灌木后风速流场变化
        4.2.3 小结
    4.3 单株灌木阻沙分析
        4.3.1 近地表输沙情况对比分析
        4.3.2 阻沙效能对比分析
        4.3.3 小结
    4.4 单株灌木周边沙粒粒径的组成
        4.4.1 单株后沙粒粒径分布特征
        4.4.2 单株后沙粒粒径变化特征
        4.4.3 小结
    4.5 单株灌木对地表蚀积状况影响
        4.5.1 单株后地表蚀积变化
        4.5.2 单株后地表蚀积形态
        4.5.3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乌兰布和沙漠典型植物群落的根系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荒漠生态系统中根系的分布类型
        1.2.2 荒漠生态系统中根系的生长动态
        1.2.3 影响荒漠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因素
        1.2.4 乌兰布和沙漠植物根系的特征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沙冬青群落7种植物的根系特征
        1.3.2 两种生境黑沙蒿的根系特征
        1.3.3 两种林龄梭梭的根系特征
    1.4 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沙冬青群落植物根系分布特征
    3.1 结果与分析
        3.1.1 沙冬青群落内不同植物的根系干重
        3.1.2 沙冬青群落内不同植物的根系长度
    3.2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两种生境中黑沙蒿根系的分布差异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两种生境黑沙蒿的根系干重
        4.1.2 两种生境黑沙蒿的根系长度
    4.2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两种林龄梭梭根系的分布差异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两种林龄梭梭的根系干重
        5.1.2 两种林龄梭梭的根系长度
    5.2 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沙冬青群落植物根系的分布特征
        6.1.2 两种生境中黑沙蒿根系的分布特征
        6.1.3 两种林龄梭梭根系的分布差异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根系扫描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四、乌兰布和沙漠灌木造林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物理材料配施组合对风沙土理化与重金属特征的影响[D]. 陈艺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营建技术[J]. 张宏武,赵小军,吴宏宇,袁晓东,杜凤梅.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0(06)
  • [3]人工绿洲建设对荒漠区植被动态的影响及其防沙树种选择[D]. 车晓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灌木群落多样性及其生态位[J]. 董雪,辛智鸣,段瑞兵,黄雅茹,菅凯敏,马海峰. 干旱区研究, 2020(04)
  • [5]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D]. 解云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6]吉兰泰盐湖区不同造林方式对梭梭生长的影响[D]. 郭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内蒙古磴口县新疆杨农田防护林带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D]. 赵英铭.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8]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防护林配置模拟研究[D]. 厉静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9]乌兰布和沙漠典型单株灌木防风阻沙效益研究[D]. 王露.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乌兰布和沙漠典型植物群落的根系分布特征[D]. 齐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标签:;  ;  ;  ;  ;  

乌兰布和沙漠灌木造林技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