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底加载试验法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1](2021)在《非饱和黄土地基渗流及桩-土接触力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黄土是一种典型的非饱和土,黄土的湿陷特性、渗流特性、土与结构接触特性及其引起的工程问题一直是土力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以有效应力原理为基础的土力学渗流理论和固结理论发展已比较完善,在解决非饱和土的问题时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解决多种特殊土类的特性规律及工程应用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对黄土(饱和、非饱和)的渗流特性及渗流对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的工作如下:(1)开展了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开展了兰州地区七里河地区柴家台上Q3马兰黄土室内常规试验,对研究区试样的物理力学参数特性进行了测试,得到岩土体物理性质指标和力学性质指标。并利用GCTS土—水特征曲线仪测定了原状黄土在干湿循环情况下的土水特征曲线,经比较选用Van Genuchten模型进行拟合。(2)开展了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的试验及理论研究。利用美国Geocomp公司生产的Shear Trac-Ⅲ型大型直剪仪开展了湿陷性黄土与混凝土结构物接触面的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本文设计4种不同的含水率)、不同粗糙度(混凝土为光滑面和粗糙面)及不同法向应力(分别为50k Pa、150k Pa、250k Pa和350k Pa)下桩-土接触面特性,由试验结果可知,水和力对土体原生结构强度的破坏和破坏后次生强度的生成,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接触面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及接触面上形成薄膜降低摩擦力。通过剪切试验对剪切变形机理和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采用数值模拟对接触面破坏形式进行了研究。(3)对黄土地区桩—土接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现场浸水试验,研究了在自然状态下黄土地基桩基的承载力特性、间断降雨(增、减湿)及荷载共同作用下及极端气候(连续强降雨)及荷载条件下桩基的摩阻力、沉降特性,确定了湿陷性对黄土地区桩基影响的合理范围,对黄土湿陷性导致的桩基负摩阻力的产生、发展及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4)开展了非饱和黄土渗流及桩—土接触面摩阻力的理论研究。依据质量守恒原理和达西定律推导了非饱和黄土地基浸水(降雨)入渗时土体含水量的分布和湿润锋面的变化,并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从土与结构接触机理出发,考虑桩周土体湿陷特性的影响,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原理和概念,推导了考虑黄土湿陷的单桩荷载传递微分方程的解析解,提供了单桩荷载传递分析方法并验证了其合理性。(5)对非饱和黄土渗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合试验参数,利用气候—非饱和土相互作用建立了考虑蒸发的计算模型,模拟降雨入渗情况下非饱和黄土地基水分的渗透过程及水分场随时间的变化,由数值模拟可知,渗流路径随着入渗深度的增加会变长,土体的摩擦力和空隙阻力使流体渗流总水头(基质吸力和位置水头)逐渐减小,渗流速度也越来越慢;土体的体积含水率随着湿润锋面增加缓慢,体积含水率达到最大值导致土体湿陷,土体湿陷后孔隙减小体积含水率降低。(6)利用数值模拟研究降雨—蒸发情况下非饱和黄土地基水分的渗透过程及水分场随时间的变化。由模拟可知,降雨—蒸发对深层土体孔隙水压力没有影响,其影响范围主要在表层0-10m以内,降雨-蒸发会导致土水特性曲线的滞回效应,降雨入渗导致孔隙水压力变化具有滞后性,随着时间的增加,蒸发作用会成为控制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基质吸力作用逐渐增强。(7)对极端气候条件(间断降雨、连续降雨)及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基—桩间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黄土浸水的过程是土体増湿到某一含水率或饱和情况下的増湿变形的过程。土体増(减)湿对桩侧摩阻力影响产生,研究了土体渗流对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
付利卿[2](2020)在《旋挖成孔灌注桩抗压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内城市分布状况分析,大多沿河流发展,在地形地貌上属于低级阶地,建筑物多建设在此类低级阶地上。桩基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类桩往往长度较短,桩所在的地层较固定。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大直径深长桩上,对于此类低级阶地的短桩研究较少。本文以甘谷福泽华庭项目和静宁县润嘉国际项目为依托,对低级阶地上短桩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对甘谷福泽华庭一期项目采用锚桩静载荷试验法进行单桩抗承载力测试,测试桩桩长10.0-10.3m。根据试验测得的Q-s曲线和s-lgt曲线分析4根桩在不同桩顶荷载下的变形特性,进行桩的抗压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研究。(2)对润嘉国际项目的3根试验桩,在桩基施工时,先估算平衡位置,埋设荷载箱,本试验桩平衡位置在4.0m处,并在该位置预先放置了荷载箱,试验采用自平衡法,该试验桩桩长23.0m。根据试验测得的上段桩和下段桩在不同荷载下的位移通过内插法得出桩的极限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3)以上两个试验中,为了测试桩端土层的端阻力和桩周土层的侧阻力沿桩身的分布,在每个试验桩的桩身地层变化处截面均对称埋设了2个振弦式的钢筋应力计,测试不同荷载下桩身轴力。根据轴力计算出不同土层的侧阻力和桩端土层的端阻力,当承载力达到极限时,认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均达到了极限值,并将此作为土层的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4)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推荐了桩基承载力的计算参数和计算公式,采用这些计算公式和计算参数对以上两个项目共7根桩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对比两个项目桩的极限承载力、对比两个项目桩的承载力与规范计算方法得到的承载力以及钢筋应力计测得的极限侧摩阻力和极限端阻力,得出在不同工况下桩基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的因素。
巴军涛[3](2020)在《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桩基承载力主要通过传统静载试验和自平衡试桩法来确定,前者是桩承载能力确定最可靠的方法,但受到施工场地以及试桩吨位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该方法难以满足特殊场地和大吨位基桩承载能力的测试,后者尽管不需要静载法的反力架或堆载,突破了试桩吨位的限制,可以测试较高的桩基承载力,但自平衡测试结果应用时,需要引入一个很难准确确定的正负摩阻力转换系数,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为了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完善单桩承载力测试技术,本文针对一种单桩承载力反向自平衡试桩法,通过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开展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试验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操作方法,分析了嵌岩桩和非嵌岩桩桩的荷载传递规律,阐述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中桩土作用机理。依托工程桩,建立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检测嵌岩桩承载力的有限元模型,对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以有限元模型为原型,按照一定的相似比,设计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室内模型试验,并与传统经典参数法确定的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比较,验证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检测桩基承载力的可操作性。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对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机理进行分析,表明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可以克服自平衡试桩法需要正负摩阻力转换的问题,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在测得桩的抗压承载力的同时还可以测得抗拔承载力。(2)建立了反向自平衡以及传统静载试桩法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确定桩基承载力是可行的。(3)建立了反向自平衡检测桩基承载力的室内模型实验,并与经典参数法计算的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检测桩基承载力在应用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侯启东[4](2020)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文中认为桩基础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在承受竖向荷载作用时,桩基础必需提供充足的承载能力,且为满足上部结构对竖向变形限值的要求,其沉降值大小应予以控制。为保证桥梁能够安全运营,需要对桥梁桩基础竖向承载特性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依托某铁路桥梁的工程实际和地质条件,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桥梁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性,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某铁路桥梁工程的现场单桩静载试验研究单桩竖向承载能力,由荷载-沉降曲线确定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采用有限元计算对比静载试验结果的方法分析单桩的竖向承载特性,研究表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模拟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在合理范围内,验证了文中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2)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依托工程中的桥梁群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性。讨论了同级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中的角桩、边桩、中心桩之间沉降值的差异,研究表明:同级荷载下中心桩的沉降量大于边桩大于角桩。采用有限元法探究依托工程群桩基础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经与理论计算值对比表明:二者误差在合理范围内,验证了取群桩中心桩的沉降值达到0.05倍桩径时所对应的荷载作为群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是可行的。(3)分别建立桩径、桩长、桩间距变化条件下多个工况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各个工况下群桩基础的荷载-沉降曲线探究桩径、桩长、桩间距变化对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竖向荷载增大的过程中,增大桩径或增加桩长或增加桩间距均可提高群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减小同级荷载下群桩沉降。但是桩径,桩长增加超过某一值后,再增加桩径、桩长对群桩极限承载力的提升和减小群桩沉降的效果不再十分明显。(4)采用拟合群桩效应系数曲线的方法研究不同桩间距工况对群桩效应的影响,建立桩间距与桩径的比值同群桩效应系数的函数曲线及表达式。研究表明:依托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桥梁群桩基础在桩间距大于等于8倍桩径时可忽略群桩效应的影响。使用该函数表达式计算得到的群桩效应系数能够对施工过程一般采用的群桩效应系数经验值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可用于计算与依托工程地质条件相似的桥梁群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
张福友[5](2020)在《岩溶地区布袋桩成桩与承载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基础建设高速发展,岩溶地区不断兴建公路、桥梁和码头等基础设施,钻孔灌注桩因其良好的场地适应性和较高的承载力广泛应用于上述基础设施的施工中。然而,现阶段普通钻孔灌注桩在具有连通溶洞的岩溶地基施工中存在混凝土流失、成桩质量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同时,针对岩溶地区桩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溶洞顶板承载特性和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对于新型桩基在岩溶地区的应用却鲜有研究,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适用于岩溶地质的新型桩基,旨在解决灌注桩在连通溶洞中浆液流失问题,并在保证成桩质量基础上提高桩基承载力。本文根据存在连通溶洞的岩溶地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异形灌注桩-布袋桩,并对其成桩与承载特性进行试验和理论的综合性研究。首先,对岩溶地区既有桩基的研究方法作了扼要的总结,明确了布袋桩的研究思路。然后,设计开展了9组模型试验,研究布袋桩成桩可行性与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布袋桩能在成桩过程减少浆液流失,成桩成桩质量良好,同时得到枝状体长度与注浆压力和注浆液水灰比呈正相关的影响规律;并且基于圆薄膜大挠度理论,推导了可用于布袋桩桩型推演的枝状体长度计算公式,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其次,在布袋桩可成桩的基础上,开展了9组模型试验,通过模型布袋桩与模型等直径桩的对比,探究布袋桩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布袋桩极限承载力是普通等直径桩1.5倍,其荷载传递规律亦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根据假设条件对布袋桩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提出布袋桩极限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模型,结合与模型试验对比的结果,分析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然后进一步分析布袋桩承载力影响因素,探讨和细化布袋桩在岩溶地区的适用范围。
蔡行[6](2020)在《基于自平衡试验的嵌岩桩在不同地质情况下承载性能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贵阳地区不断兴建了许多高、重、大的建(构)筑物,在这个过程中,桩基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嵌岩桩;贵阳地区属于岩溶地区,有较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和较为丰富的岩性,且在岩层之上,往往有较薄的上覆土层,这就导致很多建筑物都将持力层选择在厚度较大、起伏不平的破碎或较破碎岩层上,这对于嵌岩桩的发展起到了助力的作用;但是对于贵阳地区较为常见的几种岩层,作为嵌岩桩持力层时,桩基承载特性是如何发挥的,尚无明确定论,故本文选取贵阳地区四种不同地质条件进行基桩自平衡静载荷试验,对嵌岩桩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介绍了贵州地区的常见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岩石类别;并介绍了贵阳周边地区几种常见岩石的基本情况。(3)分别介绍了桩基现场原位试验的间接法和直接法,对这些试验方法进行简述;对建筑桩基自平衡静载荷试验的工作原理作了介绍,并介绍了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机理。(4)分别介绍了本文研究所依托的工程项目试验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岩石地基物理力学指标以及试桩的基本情况,根据现场试验情况及各地质条件下试验成果,计算了相应的桩基极限承载力;根据现场试验各桩的轴力分布情况,分别计算了各桩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并根据相应分布曲线,分析分布规律;比较各地质条件下,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大小及发挥情况,计算了各岩层桩侧极限承载力与桩端极限承载力的比值qs/qp,其中强风化泥质灰岩(0.133)>中风化泥岩(0.097)>中风化泥质白云岩(0.082)>强风化泥质白云岩(0.063);计算对比了三种现行规范下嵌岩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得出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和贵州省地方规范来进行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且大部分是偏于安全,考虑到工程实际安全,针对贵阳地区的类似地质条件,建议采用这两种规范所提供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嵌岩桩的承载力;此外,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四种地质条件而言,贵州省地方标准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比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更贴近于实测值,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相关经验参数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5)介绍了有限元方法及模拟软件FLAC3D,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现场试验进行模拟以探讨在自平衡静载荷试验情况下,各岩层嵌岩桩发挥作用的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根据模拟软件所记录的试验数据,分别计算各岩层下桩侧摩阻力极限值,并与规范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原因,在工程实践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张轩瑜[7](2020)在《嵌岩桩自锚试桩法基桩竖向荷载传递机理及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嵌岩桩是桩基础的一种型式,因其承载力稳定、适应地层结构强、沉降量小等特点,在工程中获得了较为广泛应用。如何准确获得嵌岩桩的竖向承载力、评价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成为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嵌岩桩自锚静载试桩法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种新型基桩竖向承载力测试技术,其发展才刚刚起步。因其特殊的反力装置,使得在测试过程中,基桩的承载机理及沉降特性异于常规静载试桩法。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嵌岩桩荷载传递机理及桩底以下锚固段荷载传递与变形机理的分析,以实际嵌岩桩试验结果为依托、以有限元软件ABAQUS数值模拟为手段,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依托嵌岩桩常规静载试桩试验,构建了理论分析模型,并在一定深度处拟设压力型桩底嵌岩锚固体,建立了嵌岩桩自锚试桩法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嵌岩桩自锚试桩法与常规试桩法,计算结果揭示了:(1)自锚试桩法所得的桩顶沉降值均等于或小于常规试桩法所得结果;(2)在同一级荷载作用下,自锚试桩法桩端阻力所承担的荷载比例,较常规试桩法有一定的增大。并且这种增大的效果,会随着荷载等级的升高而显着,在其达峰值后,又会随荷载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常规试桩法中,基桩桩端阻力所承担的荷载占比;(3)桩底锚固体在提供反力的过程中,会使得位于桩端嵌岩段的桩体侧阻力值相比常规试桩法有所增大,而距桩端较远一定区域内的侧阻力值,相比常规试桩法有所减小。2、通过对嵌岩桩自锚试桩法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以常规静载试桩法为基础,从桩底锚固体参数、桩体参数、岩土体参数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各因素对嵌岩桩自锚试桩法中,桩顶沉降及荷载传递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确保桩底锚固体能够为自锚试桩试验提供足够反力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设计长度及半径较小的锚固体。可通过对相对锚固深度的调整,控制桩底锚固体对基桩承载特性的影响;(2)在嵌岩桩自锚试桩法中,桩底锚固体对桩端阻力的影响更为直接,对于表现出摩擦桩或摩擦端承桩的嵌岩桩基桩承载特性影响较弱。3、通过引入半无限空间集中力下的Mindlin解和锚杆锚固段的应力分布解后,分析了在锚固荷载作用下,锚固体上覆岩层的竖向位移情况,并得到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对位移场进行叠加,得到了在自锚体系试桩法中,当桩-土-锚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时,自锚式试桩试验曲线转化为常规试桩试验曲线的等效方法。
张岩[8](2019)在《邯郸市某工程单桩竖向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文中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工民建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而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建筑朝着高层甚至超高层趋势发展,这就需要较大的承载力来满足建设的要求。桩是一种古老且到目前为止仍然在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础形式,桩基础由于具有承载力大、沉降小、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越来越普遍的作为基础型。本文以某工程现场试桩质量检测试验为依托,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该工况下等直径桩和挤扩支盘桩进行模拟,分析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的承载特性,主要完成以下五方面的工作:总结了桩基础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对常见的桩基质量检测技术手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论述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等直径桩和挤扩支盘桩的工作性能和破坏形式。以某工程现场桩基质量检测为依托,通过对现场三根等直径试桩进行质量检测,得出QS、Slgt和SlgQ曲线,以及低应变检测曲线,根据相关的规范,验证了试桩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为桩基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软件进行相同工况的模拟,将模拟下的结果与现场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用midas GTS软件模拟单桩承载性能的适用性和精确性。在相同工况下进行等直径桩和挤扩支盘桩的模拟,分析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等直径桩和挤扩支盘桩的承载特性。并对挤扩支盘桩减小桩径,模拟出满足承载能力要求下挤扩支盘桩的最优桩径,为桩基的设计提供参考。建立三根不同位置扩径体的挤扩支盘桩,扩径体位置分别在桩身10m、15m、20m处,运用midas GTS软件对该三个挤扩支盘桩进行模拟,通过拾取相应的数据,得出荷载沉降曲线,分析在竖向荷载下支盘体位置对挤扩支盘桩沉降及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为该工程桩基设计提供参考。
乔佳伟[9](2019)在《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检测法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检测法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桩基承载力检测方法,具备试验装置简单、加载吨位大、试验精准度高等优势。本文以湖北襄阳东津站试桩承载力检测为切入点,对3根试桩开展了自平衡试验,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NX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荷载箱位置对承载力的影响、桩顶加载与自平衡加载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工作如下:(1)对桩基的作用和发展及桩基承载力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自平衡检测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总结。(2)对自平衡检测法的基本原理、平衡点位置确定、荷载箱放置技术和数据转化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3)以湖北襄阳东津站3根试桩抗压承载力检测试验为依托,对3根试桩开展了自平衡试验,并对试验的前期准备、现场施工及后期检测等具体事宜做了详细阐述。通过试验测得了 3根试桩在不同荷载下的桩身轴力和位移值,绘制了 Q-s、s-lgt、s-lgQ曲线,计算出3根试桩周围土体桩侧摩阻力和抗压承载力,进而验证了 3根试桩的抗压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并给出了该地区各土层实测侧摩阻力值。(4)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NX对试桩2自平衡检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自平衡试验与数值模拟数据验证了试桩2抗压承载力不小于28500kN的试验结论。(5)利用控制变量法,在其他模型数据与原模型相同的条件下,改变荷载箱位置,研究了本试验最佳荷载箱放置位置,利用数值计算结合理论计算确定荷载箱位置更为切合实际。(6)对桩顶加载与自平衡加载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桩顶加载与自平衡加载极限承载力的一般规律,为类似试验提供借鉴。
熊露[10](2019)在《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竖向承载性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沿海地区一般为海相沉积平原地貌,珠海市地质特殊,经常有地区的地层会有流塑状软土。珠海市保税区某工程地质的软土层平均厚度为23.13m,中风化岩平均埋深约60m,该工程采用灌注嵌岩桩,桩长达5575m。嵌岩桩通常用于沉降要求严格、上部荷载较大的工程之中。但由于其承载力较高,很少有现场试验能加载到极限状态,因此对其荷载传递特性和承载力的确定仍存在许多含糊之处,实际中常因过于保守而出现一些桩长和桩径不合理的设计,既加大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效率,又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因此,对于细长嵌岩桩荷载传递特性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首先,本文给出了细长嵌岩桩的定义,结合珠海市保税区某桩基工程实例,对软弱土区细长嵌岩灌注桩的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阐述了细长嵌岩灌注桩的荷载承载机制。其次,本文考虑了桩土与桩岩荷载传递的规律,基于极限平衡原理和Hoek-Brown岩体经验强度准则推导了细长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同时推导了软土弱地区细长灌注桩的嵌岩段荷载传递过程分为桩周岩弹性阶段、桩周岩部分进入残余强度阶段和桩周岩破坏阶段三个阶段的桩顶荷载和沉降公式。最后,本文基于工程静载试验实测数据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推导得出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并用MIDAS GTS NX软件分析了不同桩径、桩长、软土层厚度、不同嵌岩深度对细长嵌岩灌注桩的竖向承载性状的影响。与非软土区嵌岩桩相比,软弱土区细长嵌岩桩的桩顶沉降主要由桩身混凝土的弹性压缩和桩底基岩的应变两部分组成。软弱土区细长嵌岩桩侧阻与端阻的发挥不是同步而是异步的,由于受桩长和基岩埋深影响,一般表现为端承摩擦桩的受力性状。
二、桩底加载试验法的发展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桩底加载试验法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非饱和黄土地基渗流及桩-土接触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黄土的分布 |
1.1.2 黄土的湿陷特性 |
1.1.3 黄土的渗透特性 |
1.1.4 土与结构接触特性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黄土湿陷机理 |
1.3.2 非饱和土基本理论 |
1.3.3 岩土的本构模型 |
1.3.4 非饱和土的渗流 |
1.3.5 土与结构接触力学特性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试样的物理力学特性测试 |
2.1 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 |
2.2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 |
2.3 湿陷性黄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实验 |
2.3.1 土样制备及试验设计 |
2.3.2 试验结果分析 |
2.3.3 接触面双曲线模型 |
2.4 接触面剪切破坏型式分析 |
2.4.1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2.4.2 模型验证 |
2.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 非饱和黄土地基渗流及桩-土接触理论分析 |
3.1 黄土地基浸水(降雨)入渗时土体含水量的分布 |
3.1.1 黄土地基浸水(降雨)入渗研究 |
3.1.2 非饱和黄土地基渗流微分方程 |
3.1.3 理论计算与数值结果比较 |
3.2 桩-土接触负摩阻计算方法 |
3.3 湿陷性黄土地基桩-土荷载传递规律研究 |
3.3.1 考虑黄土湿陷特性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
3.3.2 基本方程 |
3.3.3 方程的推导 |
3.3.4 理论计算与数值结果比较 |
4 非饱和黄土地基现场浸水试验 |
4.1 湿陷性黄土渗透性特征 |
4.1.1 黄土湿陷对其渗透性的影响规律 |
4.1.2 黄土水分入渗对湿陷变形的影响 |
4.2 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浸水试验 |
4.2.1 试验桩布置及试验工况 |
4.2.2 桩基现场荷载试验结果分析 |
5 非饱和黄土渗流特性数值模拟 |
5.1 研究区域降雨特点 |
5.2 降雨入渗情况下非饱和黄土地基数值模拟 |
5.2.1 基本方程 |
5.2.2 模型及初始、边界条件 |
5.2.3 计算结果 |
5.3 降雨-蒸发作用下非饱和黄土地基数值模拟 |
5.3.1 计算理论 |
5.3.2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择 |
5.3.3 计算结果分析 |
6 土-结构接触力学特性数值模拟 |
6.1 接触面理论 |
6.1.1 接触问题的分析原理 |
6.1.2 接触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 |
6.1.3 接触面单元类型 |
6.1.4 接触面本构模型 |
6.2 黄土地基-桩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
6.2.1 数值模型 |
6.2.2 数值分析结果 |
6.2.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旋挖成孔灌注桩抗压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计算方面 |
1.2.2 现场试验及规范方面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第二章 锚桩法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研究 |
2.1 概述 |
2.2 依托的工程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3 试验桩设计 |
2.3.1 试验目的及试验数量 |
2.3.2 试验桩及锚桩概况 |
2.4 试验桩施工 |
2.4.1 试桩施工工艺 |
2.4.2 施工过程控制及结果 |
2.5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
2.5.1 主要仪器设备 |
2.5.2 试验方法 |
2.5.3 试验数据分析 |
2.6 桩身内力测试 |
2.6.1 钢筋应力计的安装 |
2.6.2 钢筋应力计测试原理 |
2.6.3 本试验所用钢筋应力计的计算参数 |
2.6.4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和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平衡静载荷试验法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性分析 |
3.1 自平衡法概述 |
3.2 依托的工程及工程地质条件 |
3.3 试桩概况 |
3.4 试验目的及数量 |
3.5 试验仪器及设备 |
3.6 试验步骤 |
3.7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确定 |
3.8 试验数据分析 |
3.8.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 |
3.8.2 桩身内力测试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试验结果与规范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
4.1 规范法计算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
4.2 按建筑行业规范计算的桩基承载力 |
4.2.1 规范中的计算参数 |
4.2.2 桩基承载力计算 |
4.3 按公路行业规范计算桩基承载力 |
4.3.1 规范中的计算参数 |
4.3.2 桩基承载力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传统单桩承载力测试方法及存在问题 |
1.2.1 动力测桩法 |
1.2.2 静动测桩法 |
1.2.3 静载试验 |
1.3 自平衡试桩法研究现状 |
1.3.1 自平衡试桩法的发展和应用 |
1.3.2 自平衡试桩法研究热点 |
1.4 问题提出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反向自平衡测试技术 |
2.1 桩基承载力反向自平衡测试原理 |
2.1.1 自平衡试桩法原理 |
2.1.2 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原理 |
2.2 桩基承载力反向自平衡测试方法 |
2.2.1 反向自平衡测试装置 |
2.2.2 反向自平衡测试步骤 |
2.2.3 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加载方式 |
2.2.4 反向自平衡试验沉降观测方法 |
2.2.5 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桩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
3.1 竖向抗压桩受力性状 |
3.1.1 非嵌岩桩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 |
3.1.2 非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3.1.3 嵌岩桩荷载传递规律 |
3.1.4 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3.2 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荷载传递规律 |
3.3 桩基承载力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数值分析 |
3.3.1 模型假设 |
3.3.2 有限元整体模型 |
3.3.3 边界条件 |
3.3.4 作用荷载 |
3.3.5 桩土相互作用 |
3.3.6 分析步与初始地应力平衡 |
3.3.7 极限承载力确定 |
3.3.8 Q-S曲线 |
3.3.9 轴力及摩阻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向自平衡法嵌岩桩室内模型试验 |
4.1 相似原理 |
4.1.1 几何相似 |
4.1.2 材料属性相似关系 |
4.1.3 材料强度相似 |
4.2 模型装置选取 |
4.2.1 自平衡模型试验装置 |
4.2.2 静载模型试验装置 |
4.3 模型设计 |
4.3.1 模型桩 |
4.3.2 基岩及土制备 |
4.3.3 模型桩 |
4.3.4 封堵板 |
4.3.5 反力锚固系统 |
4.3.6 加载系统 |
4.3.7 量测系统 |
4.4 试验方法及关键问题 |
4.4.1 试验方法 |
4.4.2 试验关键问题 |
4.5 试验检测 |
4.5.1 光纤检测 |
4.5.2 模型试验装置 |
4.6 承载力确定 |
4.6.1 模型试验确定 |
4.6.2 经典参数法确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桥梁桩基础竖向承载特性的理论分析及计算方法 |
2.1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
2.2 桥梁单桩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理论及方法 |
2.2.1 桩基规范中的经验公式法 |
2.2.2 原位测试法计算单桩承载力 |
2.2.3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
2.3 桥梁群桩基础的受力性状理论研究 |
2.3.1 桥梁群桩基础的竖向受荷机理 |
2.3.2 群桩地基及其应力状态 |
2.3.3 群桩效应 |
2.4 桥梁群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及方法 |
2.4.1 桥梁群桩基础的破坏模式 |
2.4.2 以单桩极限承载力为参数的群桩效应系数法 |
2.4.3 以土强度为参数的极限平衡理论法 |
2.4.4 以侧阻力、端阻力为参数的经验计算法 |
2.4.5 数值模拟法 |
2.5 桥梁群桩基础沉降计算理论及方法 |
2.5.1 桥梁群桩基础的沉降性状 |
2.5.2 等代墩基法 |
2.5.3 沉降比法 |
2.6 本章小结 |
3 桥梁单桩基础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 |
3.1 工程背景及试验内容 |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3 试桩设计参数 |
3.4 单桩静载试验的主要试验设备 |
3.5 加卸载方案及沉降观测 |
3.6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桥梁单桩基础竖向承载能力的有限元分析 |
4.1 桥梁单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单桩模型几何参数 |
4.1.2 本构模型 |
4.1.3 桩土接触作用模拟 |
4.1.4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4.2 初始地应力平衡 |
4.3 单桩竖向承载特性的模拟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群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 |
5.1 工程实例中桥梁群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
5.1.1 依托工程的桥梁群桩基础建模 |
5.1.2 竖向荷载作用下依托工程的桥梁群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 |
5.1.3 工程实例中桥梁群桩基础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及与有限元结果的对比 |
5.2 桩径变化对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2.1 不同桩径工况的设计方案 |
5.2.2 不同桩径工况下桥梁群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3 桩径变化时不同工况下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
5.3 桩长变化对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3.1 不同桩长工况的设计方案 |
5.3.2 不同桩长工况下桥梁群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3 桩长变化时不同工况下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
5.4 桩间距变化对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4.1 不同桩间距工况的设计方案 |
5.4.2 不同桩间距工况下桥梁群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3 桩间距变化时不同工况下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
5.5 桩间距变化对桥梁群桩群桩效应系数的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5)岩溶地区布袋桩成桩与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岩溶地区桩基础发展概况 |
1.2.1 桩基础分类及适用范围 |
1.2.2 岩溶地区桩基础选型 |
1.3 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岩溶地区桩基承载力确定方法 |
1.3.2 岩溶地区灌注桩施工处理措施 |
1.3.3 岩溶地区嵌岩桩承载性能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布袋桩的设计构造与工作原理 |
2.1 概述 |
2.2 支盘桩技术及其适用范围 |
2.3 布袋桩的设计构造与工作原理 |
2.4 岩溶地区单桩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 |
2.4.1 静力学计算法 |
2.4.2 静载荷试验法 |
2.4.3 经验公式法 |
2.5 岩溶地区桩基承载力影响因素 |
2.5.1 岩石性质 |
2.5.2 桩体几何特征与强度 |
2.5.3 桩岩(土)界面特征 |
2.5.4 时间效应 |
2.5.5 软弱下卧层 |
2.5.6 其他因素 |
2.6 岩溶地区竖向荷载下单桩荷载传递特性 |
2.6.1 桩-土(岩)体系的荷载传递 |
2.6.2 荷载传递性状影响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布袋桩成桩可行性与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与意义 |
3.2 试验设计与方案 |
3.2.1 试验模型的简化 |
3.2.2 岩溶模拟基岩的制作 |
3.2.3 模型布袋桩的制作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成桩效果与分析 |
3.3.2 成桩影响因素分析 |
3.4 布袋桩枝状体长度计算研究 |
3.4.1 Hencky问题 |
3.4.2 布袋桩枝状体结构长度计算 |
3.4.3 布袋桩包覆件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测试 |
3.5 布袋桩桩型推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布袋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
4.1 试验原理 |
4.2 承载特性模型试验方案 |
4.2.1 相似原理以及相似比的确定 |
4.2.2 模型桩及基岩的制作 |
4.2.3 试验系统及模型桩的埋设 |
4.2.4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
4.3 布袋桩承载特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承载力与沉降分析 |
4.3.2 荷载传递规律 |
4.3.3 桩侧摩阻力性状分析 |
4.3.4 枝状体阻力和桩端阻力性状分析 |
4.3.5 侧摩阻力、枝状体阻力和端阻力综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布袋桩极限承载力与沉降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5.1 竖向承载力与沉降计算公式推导 |
5.1.1 计算模型假定 |
5.1.2 计算公式推导 |
5.2 理论与试验对比分析 |
5.3 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枝状体长度 |
5.3.2 枝状体数量 |
5.3.3 枝状体分布 |
5.3.4 桩端溶洞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基于自平衡试验的嵌岩桩在不同地质情况下承载性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贵阳地区岩石地基工程地质条件 |
2.1 贵州地质条件简介 |
2.2 贵阳地质情况 |
2.3 贵阳地区岩石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确定桩承载力的方法与嵌岩桩的承载机理 |
3.1 试验方法的确定 |
3.1.1 单桩承载力间接法 |
3.1.2 单桩承载力直接法 |
3.2 自平衡静载荷试验 |
3.2.1 自平衡静载荷试验的原理 |
3.2.2 自平衡静载荷的荷载箱技术 |
3.2.3 荷载箱位置计算公式 |
3.3 嵌岩桩荷载传递机理简述 |
3.3.1 嵌岩桩简介 |
3.3.2 嵌岩桩荷载传递基本特征 |
3.3.3 嵌岩桩的侧摩阻力 |
3.3.4 嵌岩桩的桩端阻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地质条件下嵌岩桩承载特性分析研究 |
4.1 现场试验工程地质条件 |
4.2 基岩的物理力学指标 |
4.3 试桩概况(荷载箱位置) |
4.4 现场测试试验成果曲线 |
4.4.1 强风化泥质白云岩现场试验成果图。 |
4.4.2 中风化泥质白云岩现场试验成果图。 |
4.4.3 中风化泥岩现场试验成果图。 |
4.4.4 强风化泥质灰岩现场试验成果图。 |
4.4.5 各地层桩基础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
4.5 各桩桩身轴力分布图 |
4.6 各桩桩身侧摩阻力分布曲线 |
4.7 规范中有关嵌岩桩承载力计算的方法 |
4.7.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4.7.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
4.7.3 贵州省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
4.7.4 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地质条件下嵌岩桩承载特性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法介绍 |
5.2 FLAC~(3D) |
5.3 不同地质条件下嵌岩桩有限元分析 |
5.3.1 模型参数 |
5.3.2 桩-岩土之间接触面的参数 |
5.3.3 数值模型基本假定及模型的建立 |
5.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4.1 各桩模拟情况 |
5.4.2 各桩轴力模拟情况 |
5.4.3 模拟桩桩侧阻力分析 |
5.4.4 模拟桩桩侧阻力的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嵌岩桩自锚试桩法基桩竖向荷载传递机理及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嵌岩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方法 |
1.2.1 堆载法 |
1.2.2 锚桩法 |
1.2.3 堆锚联合法 |
1.2.4 自平衡法 |
1.3 自锚静载试桩法基桩竖向承载力测试技术 |
1.3.1 自锚试桩法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 |
1.3.2 自锚试桩法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嵌岩桩自锚体系的工作机理分析 |
2.1 概述 |
2.2 嵌岩桩的竖向荷载传递机理 |
2.2.1 嵌岩桩与非嵌岩桩的对比 |
2.2.2 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
2.3 桩底锚杆拉拔荷载传递机理 |
2.3.1 锚杆承载机理的分析 |
2.3.2 锚杆的破坏类型 |
2.4 桩底嵌岩锚杆对基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
2.4.1 桩底嵌岩锚杆对基桩位移的影响 |
2.4.2 桩底嵌岩锚杆对基桩荷载传递的影响 |
3 嵌岩桩自锚试桩法基桩承载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
3.1 概述 |
3.2 基于实例的嵌岩桩抗压承载力数值分析 |
3.2.1 基本假定 |
3.2.2 模型建立 |
3.2.3 结果分析 |
3.3 桩底拟设压力型锚固体的抗拔承载力数值分析 |
3.3.1 基本假定 |
3.3.2 模型建立 |
3.3.3 结果分析 |
3.4 嵌岩桩自锚试桩法基桩抗压承载力数值分析 |
3.4.1 基本假定 |
3.4.2 模型建立 |
3.4.3 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4 嵌岩桩自锚试桩法基桩承载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1 桩底锚固体参数对基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
4.1.1 相对锚固深度对基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
4.1.2 压力型锚固体长度对基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
4.1.3 压力型锚固体半径对基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
4.2 桩体参数对基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
4.2.1 桩长对基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
4.2.2 桩径对基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
4.2.3 嵌岩深度对基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
4.3 岩体参数对基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
4.4 小结 |
5 嵌岩桩自锚试桩法基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
5.1 概述 |
5.2 半无限空间集中力作用下的Mindlin解 |
5.2.1 Mindlin位移解 |
5.2.2 Mindlin应力解 |
5.3 岩体在锚固荷载作用下的位移 |
5.3.1 锚杆锚固段的应力分布 |
5.3.2 锚固荷载作用下的岩体位移计算 |
5.3.3 算例 |
5.4 自锚试桩法Q-s的转换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邯郸市某工程单桩竖向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桩基发展历史 |
1.2 等直径桩和挤扩支盘桩承载特性对比研究现状 |
1.3 常见桩基检测方法及特点 |
1.3.1 直接法 |
1.3.2 半直接法 |
1.3.3 间接法 |
1.4 常见数值方法 |
1.4.1 有限元法(FEM) |
1.4.2 边界单元法(DEM) |
1.4.3 无单元法(EFM) |
1.4.4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 |
1.4.5 离散元法(DEM) |
1.5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
1.5.1 等直径桩 |
1.5.2 挤扩支盘桩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等直径桩竖向承载特性理论分析 |
2.1 等直径桩的破坏类型 |
2.2 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 |
2.2.1 桩周土性质的影响 |
2.2.2 桩长和桩径的影响 |
2.2.3 桩体材料的影响 |
2.3 竖向荷载下等直径桩的工作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挤扩支盘桩竖向承载特性理论分析 |
3.1 挤扩支盘桩的优缺点 |
3.1.1 挤扩支盘桩的优点 |
3.1.2 挤扩支盘桩的缺点 |
3.2 挤扩支盘桩的施工工艺 |
3.3 竖向荷载下挤扩支盘桩的工作机理 |
3.4 挤扩支盘桩破坏模式 |
3.4.1 支盘体区域土体破坏 |
3.4.2 支盘桩桩体破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试桩质量检测试验及结果分析 |
4.1 工程区概况 |
4.1.1 拟建工程概况 |
4.1.2 地层描述 |
4.2 桩基质量检测 |
4.2.1 检测依据 |
4.2.2 本次静载试验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
4.2.3 本次低应变检测试验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
4.2.4 检测设备 |
4.3 检测结果分析 |
4.3.1 静载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
4.3.2 低应变完整性检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桩承载特征数值模拟 |
5.1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5.2 模型建立 |
5.2.1 基本假定 |
5.2.2 本构模型 |
5.2.3 模型的建立 |
5.2.4 参数赋值 |
5.2.5 边界条件 |
5.3 模拟结果及验证 |
5.3.1 模拟结果 |
5.3.2 模型可靠性验证 |
5.4 等直径桩承载特性分析 |
5.4.1 桩身轴力分析 |
5.4.2 侧摩阻力分析 |
5.4.3 桩体压缩量分析 |
5.5 挤扩支盘桩承载特性模拟及分析 |
5.5.1 模型建立 |
5.5.2 荷载~沉降曲线分析 |
5.5.3 桩身轴力分析 |
5.5.4 荷载分担比率分析 |
5.6 满足该工程设计要求下挤扩支盘桩优化 |
5.6.1 该工程条件下挤扩支盘桩与等直径桩承载力对比 |
5.6.2 缩小桩径挤扩支盘桩模拟 |
5.6.3 支盘体位置对桩基承载能力的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检测法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桩基础及其作用 |
1.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检测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自平衡法的基本理论 |
2.1 自平衡试桩法的基本原理 |
2.2 平衡点位置确定 |
2.3 荷载箱放置技术及安装事项 |
2.4 自平衡法试验过程关键问题 |
2.5 桩身受力计算和极限承载力确定 |
2.6 等效转化方法 |
3 自平衡试桩法的工程实例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试桩参数及工程地质概况 |
3.3 自平衡测试试验 |
3.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5 试验结论 |
4 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
4.1 MIDSA/GTSNX简介 |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 试桩2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 荷载箱位置优化分析 |
4.5 自平衡加载与桩顶加载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
4.6 数值模拟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竖向承载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桩基工程概况 |
1.2.1 桩基历史与发展 |
1.2.2 桩基适用性 |
1.3 嵌岩桩及超长桩竖向承载性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研究性状 |
1.3.2 超长桩竖向承载性状的研究现状 |
1.3.3 单桩承载性状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灌注桩施工技术 |
2.1 细长嵌岩灌注桩定义 |
2.2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灌注桩施工工艺 |
2.2.1 施工工艺 |
2.2.2 施工要点 |
2.2.3 质量控制要点 |
2.2.4 后注浆施工工艺 |
2.2.5 常见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
2.3 工程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细长嵌岩桩灌注竖向承载力分析 |
3.1 荷载传递函数法 |
3.2 深厚软弱土区细长嵌岩桩荷载传递影响因素 |
3.3 细长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推导 |
3.3.1 荷载传递简化模型 |
3.3.2 桩土极限侧摩阻力Q_s |
3.3.3 桩岩极限侧摩阻力Q_r |
3.3.4 桩端极限阻力Q_p |
3.3.5 细长嵌岩灌注桩竖向极限承载力Q |
3.4 荷载-沉降曲线的计算公式 |
3.4.1 桩周岩弹性阶段 |
3.4.2 桩周岩部分残余阶段 |
3.4.3 桩周岩破坏阶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承载力及沉降计算分析 |
4.1 静载试验法 |
4.2 细长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
4.2.1 由桩身强度和压屈稳定性确定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
4.2.2 由地层支承力确定竖向极限承载力 |
4.3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灌注桩沉降计算 |
4.4 细长嵌岩灌注桩计算验证 |
4.4.1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 |
4.4.2 荷载-沉降曲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法简介 |
5.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5.3 单桩极限承载力有限元确定方法 |
5.4 细长嵌岩灌注桩有限元建模 |
5.4.1 岩土体本构模型 |
5.4.2 接触单元分析 |
5.4.3 有限元建模过程 |
5.5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原因分析 |
5.5.1 有限元分析参数验证 |
5.5.2 桩径分析 |
5.5.3 桩长分析 |
5.5.4 桩侧土层地质条件分析 |
5.5.5 嵌岩深度分析 |
5.6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桩底加载试验法的发展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饱和黄土地基渗流及桩-土接触力学特性研究[D]. 孙文.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2]旋挖成孔灌注桩抗压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D]. 付利卿. 兰州大学, 2020(04)
- [3]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D]. 巴军涛.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4]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D]. 侯启东.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2)
- [5]岩溶地区布袋桩成桩与承载特性研究[D]. 张福友. 广西大学, 2020(02)
- [6]基于自平衡试验的嵌岩桩在不同地质情况下承载性能分析研究[D]. 蔡行. 贵州大学, 2020(04)
- [7]嵌岩桩自锚试桩法基桩竖向荷载传递机理及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D]. 张轩瑜.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8]邯郸市某工程单桩竖向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D]. 张岩. 河北地质大学, 2019(08)
- [9]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检测法及数值模拟研究[D]. 乔佳伟.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10]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竖向承载性状研究[D]. 熊露. 广州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