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阴汤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168例(论文文献综述)
丁东辉,张文静,喇登海[1](2021)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紫癜性肾炎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追求治病求本,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有良好的疗效。文章将从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三个方面来对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进行综述。
何宁馨[2](2021)在《清解化斑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中药清解化斑汤治疗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应用中医证候积分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旨在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04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且符合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患儿46例,应用中药清解化斑汤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皮肤紫癜及其伴随症状的变化,并应用中医证候积分法评价临床疗效。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次课题共纳入符合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诊断标准的患儿46例,其中男童25例,女童21例。在临床疗效观察期间,有6例患儿出现蛋白尿、血尿的肾脏损害症状故予以排除,退出实验。本课题最终临床疗效观察病例数为40例,最大年龄14岁,最小年龄12岁,其平均年龄为9.68±2.60岁。2.临床总疗效观察表明:应用中药清解化斑汤治疗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40例12周,其中痊愈30例,显效8例,有效2例,治疗愈显率为95.0%。3.中医证候积分评价表明:(1)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后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总积分,差异显着(P=0.00<0.05);(2)主要症候(紫癜部位、紫癜颜色、紫癜程度、紫癜形态大小)积分比较,治疗后各项症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着(P=0.00<0.05);(2)次要症候(咽痛而干、烦渴、赤溲、便秘、舌质)积分比较,治疗后各项症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着差异性(P=0.00<0.05)。4.安全性方面:40例患儿在临床疗效观察期间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清解化斑汤治疗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临床疗效显着,在改善皮肤紫癜及相关伴随症状等方面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邓颖[3](2021)在《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目前辨证使用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并为中药复方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支持。方法:对7个中英文数据库(CNKI、Wan Fang DATA、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ct)近6年(2015.1.1至2020.12.31)来公开发表的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随机对照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根据纳排标准,利用Endnote X9软件管理文献,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应用Jadad量表及Revman5.3软件提供的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进一步提取数据资料,并应用Stata16.0软件作Meta分析。结果:依据研究方案,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文献共25篇,均为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22篇文献报告了总有效率[RR=0.21,95%CI(0.17,0.25),P=0.000];(2)有12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RR=-0.41,95%CI(-0.76,-0.07),P=0.002];(3)有8篇文献报告了复发率[RR=-1.52,95%CI(-2.12,-0.92),P=0.000];(4)有6篇文献报告了中医证候积分[S MD=-1.25,95%CI(-1.71,-0.78),P=0.000];(5)有11篇文献报告了尿红细胞计数[SMD=-2.87,95%CI(-3.77,-1.97),P=0.000];(6)有11篇文献报告了24h尿蛋白定量[SMD=-0.89,95%CI(-1.28,-0.50),P=0.000];(7)有6篇文献报告了尿β2-微球蛋白[SMD=-1.79,95%CI(-2.53,-1.04),P=0.000];(8)有4篇文献报告了尿微量白蛋白[SMD=-2.02,95%CI(-2.94,-1.11),P=0.000];(9)有4篇文献报告了纤维蛋白原,进行疗程的亚组分析,“疗程≤8周”[SMD=-1.47,95%CI(-1.83,-1.12),P=0.000];“疗程>8周”[SMD=-0.61,95%CI(-0.89,-0.33),P=0.000]。以上Meta分析结果,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中药复方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改善血尿、蛋白尿及凝血功能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两方面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较单用西药或中成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血尿、蛋白尿,降低机体高凝状态,减少不良反应和降低复发率。但因所纳入文献的文献质量不高,临床使用该证据时仍需审慎。尚待下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提供更为严谨的证据。
刘灿[4](2021)在《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总结及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总结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经验并挖掘其用药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录入方药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药物频次、频率统计,基于关联规则分析总结高频药对,基于复杂的熵聚类算法归纳组方规律、核心组合,将最终结果导出后进一步分析高频用药及经验。结果:(1)HSPN是以皮肤紫癜、蛋白尿、血尿为主,伴有咽痛、咳嗽、腰膝酸软、皮肤瘙痒、疲乏、纳差等症。马鸿斌主任医师基于“饮食及体质是先决、风湿热瘀虚是关键、病因及病机常变化”的认识,认为该病总属本虚标实,将其分为七大证型:风热犯肺证、风湿瘀热证、脾虚湿热证、肾虚湿热证、中气不足证、肺胃阴伤证、气阴两虚证,分别用桑菊饮合喉科六味、赵氏方、肾炎四味汤、自拟萆薢分清饮、己丑六君汤、沙参麦冬汤、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列出治疗HSPN常用特色药物有槐米、水红花子、地锦草,常用特色药对有蝉蜕-僵蚕、槲寄生-续断、萹蓄-瞿麦。(2)基于频次统计分析得出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HSPN的高频药物前十位有甘草、白茅根、丹参、生地黄、荆芥、紫草、茯苓、防风、芦根、地榆;其常用使用剂量为分别为6g、10g、10g、15g、6g、10g、15g、6g、10g、10g;高频药物功效分类前六类是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止血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常将疏风解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与益气健脾相结合,清利之中兼有补益,标本兼顾。基于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得出以甘寒、苦寒为主,辛温为辅,多用平性药;多归于肺、胃、脾、肾、肝、心经。基于关联规则组方规律分析得出,高频药对有32组,前十组是“甘草,白茅根”、“丹参,白茅根”、“荆芥,防风”、“地榆,丹参”、“生地黄,甘草”、“槐花,白茅根”、“丹参,防风,”、“丹参,荆芥”、“白茅根,茜草”、“地榆,槐花”。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有14味药物关联度最高。基于复杂熵聚类挖掘药物核心新组合有12组,进一步提取组合得出新配伍有6个。结论:(1)马鸿斌主任医师基于对HSPN病因病机的认识,强调辨证分型治疗本病,常注重祛风湿、清郁热、化瘀血、消紫癜的灵活应用,并提出宣肺气、护脾胃、重清补、倡健行的核心治疗思想。(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通过数据挖掘进一步验证,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HSPN的常用方剂是赵氏方。临证时紧紧把握“风、湿、热、瘀、虚”发病关键,常将疏风解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药与益气健脾相结合,清利之中兼有补益,标本兼顾。
方春茹[5](2021)在《养阴清瘀汤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养阴清瘀汤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和观察组30例(接受养阴清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尿β2微球蛋白、尿蛋白、尿红细胞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养阴清瘀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显着改善其病症和体征指标,疗效理想。
郭小娟[6](2020)在《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的中医证型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及王钢教授在此类患者中目前的辨证论治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从而更好为中医临床精准辨证和指导用药提供依据及经验。方法1.整理经导师王钢教授诊治的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肾病科病房2011-2019年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41例,根据使用不同的免疫抑制剂及不同证型分组,观察不同免疫抑制剂组及不同证型组与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对其中各组数据进行统计,检测数据采用SAS 9.4统计分析软件编程计算,各组间数值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交叉分类描述治疗前后正常、异常的变化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P值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系统整理王钢教授在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诊治的2011年1月~2019年6月期间病患医案,通过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将入选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症状、舌苔、脉象、病机、治法、处方、用药等信息分别录入 Xminer Operation Tool V1.4、SPSS 20.0 和 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系统,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运算模型进行挖掘,对王钢教授辨证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研究。结果1.在相关分析研究的441份病例中,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1月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各个指标数值中CD4/CD8的数值是有变化的,并且是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免疫抑制剂使用后对人体体液免疫尤其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是有影响的。同时在不同证型间,以气阴两虚证型中的T辅助细胞、CD4/CD8数值最低,T抑制细胞数值最高较为突出,服用不同组合的免疫抑制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证型中以气阴两虚证型影响最为明显。不同免疫抑制剂组合中,以激素加他克莫司及雷公藤组对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最为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2.数据挖掘研究共选取2011年1月~2019年6月王钢教授于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诊治的患者221人,共纳入医案381诊次。王钢教授在治疗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的医案中,女性患者146诊次,占比38.32%,男性患者234诊次,占比61.42%,以男性居多。3~80岁患者均可发病,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81岁,尤以30-39岁之间的青中年发病最多,占比达66.36%;临床症状以泡沫尿、浮肿、腰脊酸痛、纳呆、倦怠乏力、口干咽燥、咽痛、咳嗽、手足心热为主,舌淡红,苔薄白或舌红苔少,脉细沉等。临证以气阴两虚、湿热内蕴最为多见,王钢教授擅长益气养阴、清热利湿大法为主,佐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化湿泄浊、滋补肝肾、温补脾肾等,喜用车前子、茯苓皮、制僵蚕、白花蛇舌草、全蝎、山茱萸、金樱子、黄蜀葵花、泽兰、黄芩。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三组核心方:即防己黄芪、六味地黄汤及猪苓汤、犀角地黄汤、泻肺汤及桔梗二陈汤。结论1.通过国内外文献,中医、西医国内及国际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本次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患者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分析的结果,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在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使用前后有差异,结果证实了运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会导致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并且提出可以把淋巴细胞亚群作为预防感染的常规定期监测指标。在同时运用激素加他克莫司及雷公藤治疗时候更需要谨慎。2.通过此次数据挖掘中(频次表3-5、表3-6及表3-7、表3-8中)的分析,得出导师在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其辨证的主证是以泡沫尿、浮肿、腰脊酸痛、纳呆、倦怠乏力、口干咽燥、咽痛、咳嗽、手足心热、舌淡红,苔薄白或舌红少苔,脉细沉等主要临床症状。临证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并且根据数据挖掘病机内关联规则表3-12中得出兼证中与湿热内蕴,血瘀内结相关最为密切。3.依据本次气阴两虚证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分析数据结果,(见表2-6及表2-7)证实气阴两虚证型中的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最为突出,以T辅助细胞、CD4/CD8数值最低,T抑制细胞数值最高为表现。增加了导师对气阴两虚证的本质研究范围,进一步提供了气阴两虚证的又一客观指标,即: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后的气阴两虚证与体内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紊乱相关。4.此次数据挖掘结果表明:王钢教授益气养阴、清利湿热为主要治疗大法,同时对于各种兼证变证,导师也有其特色治法及用药规则(表3-18),气阴两虚合并水肿的用第一列基本方;对于合并尿蛋白增多的选用挖掘结果中的第四列基本方、第七列基本方及第八列基本方;合并肾功能异常的多用第五列基本方;合并上下焦感染的多用挖掘出的第二列基本方和第三列基本方;合并中焦脾胃的选用第六列基本方;这些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中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提供了各种辨证用药依据及用药规律。5.本研究不仅通过大样本的数据,挖掘了老师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患者中的理法方药,同时通过了典型的个体治验医案进一步论证了益气养阴清利湿热的治疗大法,并且随证,兼证加减等在治疗该病中的特色用药规律、经验以及临床疗效。6.本研究归纳总结出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多从脾论治、从肝论治、从肺从咽论治、从疏滞泄浊法论治。
宋均亚[7](2020)在《儿童紫癜性肾炎风险预测模型的初步构建及消风散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和文献资料,探讨HSP患儿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初步构建预测HSP患儿发生肾损害(HSPN)风险概率的模型。2.结合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及实验验证的方法,探究消风散治疗HSP的分子机制。方法:1.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HSP患儿,制定观察表,记录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随访尿检结果,将患儿分为肾损害组(HSPN组)和非肾损害组(NHSPN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HSP患儿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2.检索中文(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筛选2000年1月至2020年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儿童HSPN危险因素的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根据纳入文献的异质性检验,分别选用固定或随机模型,对危险因素的效应量进行合并分析。用漏斗图和Egger’s检验评价发表偏倚。3.将临床研究与文献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建立HSPN的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和特异性来评价模型预测效能。4.分析HSP患儿临床用药规律,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分别筛选消风散和HSP的相关靶点,从药物-基因-疾病的多维网络角度,探索消风散治疗HSP的作用机制。根据网络药理学结果设计动物实验,观察消风散治疗HSP大鼠的疗效,并对分析结果中的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1.本研究共227例HSP患儿完成随访。结果表明,HSP好发于寒冷季节,男性多于女性,以学龄期儿童为主,感染为主要诱因;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症状、肾损害发生率依次为84.14%、49.34%、40.53%、29.52%;中医证候以风热伤络证(29.52%)和湿热痹阻证(49.78%)为主,且患儿多伴瘀血(48.02%)表现;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8岁(OR:2.396,95%CI:1.217~4.718)、皮疹反复≥4周(OR:3.387,95%CI:1.688~6.796)、ALB(OR:0.876,95%CI:0.800~0.959)、Cys-C(OR:76.450,95%CI:3.987~1466.091)和湿热夹瘀证(OR:2.309,95%CI:1.186~4.495)是影响HS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共筛选出文献39篇,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均有明确的HSP及HSPN的诊断标准和随访时间,共计6892名患儿,其中HSPN患儿2543例,文献NOS评分6~8分。在30项危险因素中,年长儿(OR:0.466,95%CI:0.329~0.602)、紫癜持续(OR:3.860,95%CI:2.713~5.493)、紫癜反复(OR:3.455,95%CI:2.665~5.268)、复发(OR:3.104,95%CI:1.648~5.847)、腹痛(OR:1.493,95%CI:1.167~1.911)、严重腹痛(OR:2.036,95%CI:1.103~3.760)、消化道出血(OR:2.025,95%CI:1.736~2.363)、神经系统受累(OR:4.694,95%CI:1.492~14.766)、肥胖(OR:3.436,95%CI:2.404~4.910)、C3降低(OR:2.251,95%CI:1.569~3.227)、ALB(OR:-0.270,95%CI:-0.406~-0.135)、TC(OR:0.597,95%CI:0.200~0.995)及ASO阳性(OR:2.651,95%CI:1.101~6.384)与HSPN相关(P<0.05)。3.根据临床和文献研究结果,以年龄≥8岁、腹痛、消化道出血、皮疹反复≥4周、复发、ALB、Cys-C和湿热夹瘀证为参数,共建立了4个预测模型。通过比较AUC发现,随着模型内参数的增加,AUC逐渐加大。最终,最精确的预测模型包含了年龄、皮疹反复≥4周、复发、ALB、Cys-C和湿热夹瘀证6个因素,其AUC为0.862(95%CI:0.809~0.916),敏感性为70.15%,特异性为89.38%。4.临床分析表明,消风散为治疗HSP的主方之一。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消风散的64个活性成分作用于25个靶基因,关键靶点包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环氧合酶-2(PTGS2)、趋化因子2(CCL2)和白介素1B(IL-1B)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93个(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1条信号通路(P<0.05,FDR<0.05),与HSPN相关的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NF-k B信号通路等。5.动物实验表明,消风散能够减少HSP大鼠蛋白尿,减轻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减少血清IL-6和IL-1B的表达。结论:1.临床分析表明,年龄≥8岁、皮疹反复≥4周、ALB、Cys-C和湿热夹瘀证是HSPN的独立危险因素。2.文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年长儿,出现紫癜持续、紫癜反复、复发、腹痛、严重腹痛、消化道出血、神经系统受累、肥胖、C3降低、ALB、TC及ASO阳性等表现者,应注意肾损害的发生。3.基于临床和文献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初步构建了一个预测HSP发生肾脏受累风险概率的模型,该模型纳入了年龄、皮疹反复≥4周、复发、ALB、Cys-C和湿热夹瘀证共6个因素,以列线图的形式表现出来。4.消风散以多组分、多靶点和多环节的方式,有效治疗HSP。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OD2介导的MAPK和/或NF-k B信号通路,调控IL-6、TNF、IL-1B、CCX2等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文丹凤[8](2020)在《桑银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肺经郁热证汤粒剂型对照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观察桑银汤的中药配方颗粒剂与水煎汤剂两种不同剂型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肺经郁热证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为临床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1-2020.1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的儿科门诊部就诊的3-14岁患儿,并且符合纳入标准。最终纳入病例80例,运用随机数字法按1:1比例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桑银汤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桑银汤水煎汤剂治疗,疗程为2周。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并于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紫癜再发情况。结果:(1)本试验纳入80例,脱失1例,实际完成79例并纳入统计。(1)患儿的平均年龄是7.66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和年龄的分布上无显着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1)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的分布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间具有可比性。(1)对照组与试验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在改善患儿各主、次症上均有明显疗效(P<0.01)。(1)两组组间治疗后对比:两组在改善主、次症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疗效评价比较:对照组患儿痊愈率72.5.6%,数值上高于试验组的71.8%,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均为100%。(7)皮疹复发率比较:停药4周后,对照组皮疹复发率为7.5%,试验组皮疹复发率为5.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不同剂型在预防紫癜皮疹复发方面无明显差异。(8)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两组均有较好疗效,两种剂型的疗效无显着差异,安全性好,中药配方颗粒与水煎汤剂的治疗效果相当,提示中药配方颗粒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朱念杰[9](2020)在《紫癜性肾炎患儿中医体质调查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HSPN患儿中医体质分布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其实验室指标,探究HSPN患儿实验室指标与各体质间的相关性,为本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HSPN患儿,通过制定基本信息调查表和体质问卷调查表,对其进行体质问卷调查,收集患儿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发病季节、发病诱因)、临床检验指标,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本病患儿基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与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1.HSPN患儿中医体质以偏颇体质占多数,主要体质类型是湿热质,其次是阴虚质和气虚质。2.HSPN患儿发病季节与中医体质存在一定关系。HSPN患儿在冬春季节发病的可能性较大。发病诱因中感染为本病高发因素。3.患儿中医体质不同,呈现出的实验室指标也有差异。结论:1.HSPN患儿存在体质易感性,以偏颇质为主,其主要体质类型是湿热质,其次为阴虚质和气虚质。2.HSPN患儿各体质间在发病季节、发病诱因、实验室指标存在差异。气虚质患儿冬春季发病的可能性较大,湿热质患儿夏秋季发病的可能性较大。气虚质患儿因感染发病的可能性较大。气虚质患儿出现尿红细胞计数增多的可能性较大。气虚质患儿PT、APTT降低的可能性较大。湿热质患儿Ig A升高的可能性较大。为我们今后对儿童HSPN的治疗和防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方向。
郝静[10](2016)在《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闫慧敏老师是京城着名中医儿科医家,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而且在医、教、研各方面成绩卓着。本文全面整理、总结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以更好的传承闫老师学术经验,为日后更好的发展、创新中医儿科的诊疗方法积累临床研究资料。2.同时,本文依据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思想,重点总结闫老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针对病程大于1月以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先进行了的证候分析及研究,进一步应用老师的“养阴清瘀汤”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进行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老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学术价值。方法1.第一部分追溯闫慧敏老师40余年的从医经历,详述师承渊源,总结老师的学术渊源、传承和发扬创新、学术思想成形的经过。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用药特点、古今各家学说等角度总结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整理和总结老师所擅长的临床病种的诊疗验案,全面总结老师的诊疗特色和学术经验。2.第二部分运用老师的学术思想展开临床研究。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患儿(病程>1月以上)进行临床分型研究,并进一步进行应用养阴清瘀汤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等理化指标的影响,以进一步验证闫老师的学术经验在临床的有效性、创新性。结果1.闫老师的学术经验总结:闫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曾经作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拜师刘韵远先生,传承刘韵远先生的学术思想,故刘老学术思想对其影响深远。例如对于外感性疾病,尤其是小儿咳喘以及痰饮病的治疗,受刘韵远先生教诲,多以仲景之法治之,予经方加减化裁,特色鲜明,疗效显着。同时对于内伤杂病,尤其是脾胃病的治疗,则受王鹏飞老先生的影响较多。而王老多以民间验方辨治脾胃病,闫老师汲取王老经验方的精髓,治疗小儿脾系疾病,卓有成效。总之,闫老师揣摩历代前辈医家的学术观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汲取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在临诊时,她重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注重当代小儿的体质特征,审因论治,以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为核心,强调四诊合参,尤重小儿望诊,传承刘韵远先生独创小儿舌诊观察法,并予以继承发扬。强调首先辨病,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以免贻误病情。谨守病机,辨证用药以扶正祛邪为总则,虚实兼顾、标本兼治。无论是对脾系疾病的治疗,还是对于其他外感或内伤杂病的治疗,扶助正气方面无不强调以顾护脾胃为中心,兼顾他脏。强调祛邪为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注重内外之邪兼顾,尤重食积、湿热、痰饮和血瘀之邪。将仲景经方与时方相结合,灵活应用,用药清轻严谨,善于应用药对。体现在治疗小儿脾系疾病时,扶正健脾以平补脾胃,醒脾助运;肝脾同治,调畅气机以解气机壅塞;活用消导以祛食积之邪,补泻兼施;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儿,注意祛除湿热之邪,攻伐有度;久病注重祛除瘀邪。在治疗小儿肺系疾病时,外感咳嗽初起,祛除外邪为要,避免清泻太过;急性咳喘祛除痰阻重在治肺调气,慢性咳喘重在扶正培土生金,对于小儿反复咳喘之证,扶正祛邪各有偏重,分期而治,标本兼顾,以促康复,防止反复。本文还总结了闫老师治疗对于小儿多种疾病的治疗经验,如慢性咳嗽、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厌食、胃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便秘、滞颐、舔疮、胎黄、腺样体肥大、霰粒肿、麦粒肿等疾病临床经验总结和验案分析。多年来,闫老师努力学习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上不断尝试,收获颇丰。自198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儿胃镜检测工作,迄今已进行数千例小儿胃镜的检测。以胃镜检查为基础在探索小儿胃肠黏膜的微观辨证和中医证候的宏观辨证的相关性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观察胃镜下微观病理变化的客观检测指标,探讨脾胃病舌脉宏观辨证和与胃镜下黏膜改变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提高对小儿脾系疾病的认识,开拓创新,拓宽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同时,临床与科研、教学并重,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以使儿科事业后继有人。2.闫老师诊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本文重点探讨了闫老师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诊治经验。闫老师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虚实夹杂之证,虚、瘀、湿热共同为患。其治疗周期长,应分期辨治,早期以祛湿解毒、活血化瘀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随着气阴耗伤,虚证逐渐显现,患儿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的症状逐渐显现加重。故后期易出现以阴虚、气虚为主的症状,且仍有挟瘀挟湿之象,应以养阴益气,健脾固精、清利化瘀通络为主。要根据患儿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辨证用药,审因辨证,以中医对于疾病序贯治疗的思维,将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的原则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在进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证候分析时,选择116例病程大于1月以上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气阴两虚型、湿热瘀阻型和阴虚内热型三型进行证候分型观察。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采用多组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数据统计计算及分析。结果显示,116例患儿中,以气阴两虚型最多,72例,占62.07%;湿热瘀阻型33例占28.4%;阴虚内热型11例,占9.48%。并进一步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提示患儿血尿与蛋白尿程度与证候分型有一定关联,三型患儿均存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凝血纤溶系统紊乱,T细胞亚类、凝血指标D-二聚体的升高可能与临床证候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其他如免疫球蛋白测定、补体的测定等提示与证侯分型关系不大,但因样本数量有限,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以验证。鉴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的患儿,以气阴两虚证患儿较多,且既往研究相对少见的现状,本研究进一步在气阴两虚证的患儿中纳入了66例患儿(选择轻度血尿蛋白尿型,未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应用闫老师拟定的养阴清瘀汤,与西药福辛普利钠和双嘧达莫对照,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疗程8周,每4周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复查肝肾功以及心电图,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凝血五项,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T细胞亚类等指标,记录中医证候表现及半定量积分,观察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和理化指标的改变情况。根据数据情况,分别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药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91.18%,8周总有效率97.06%;西药组4周总有效率71.88%,8周总有效率87.5%,说明在改善气阴两虚、挟瘀挟湿的症状上,中药具有较大优势。对于轻度蛋白尿(<25mg/(kg·d))的治疗,单纯的中药治疗和单纯的西药治疗均较为有效,且疗效差别不大。在对血尿的治疗上,中药治疗更具有优势。在免疫相关指标和补体的改善上,对治疗4周和8周后的相关检测数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提示,两组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和补体系统紊乱状态,中药治疗组降低IgA值、提高T辅助细胞CD4+值、以及升高补体C3值的作用较西药更为显着。同时,在第一个4周的疗程中,中药组降低D-二聚体值的作用较西药观察组更为显着;提示中药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调节机体的凝血机制,改善纤溶系统。结论本文全面总结了闫慧敏老师的学术经验,并运用闫老师的学术经验,以中药养阴益气清热活血化瘀之法,扶正祛邪,治疗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可以有效缓解中医证候,降低血尿、蛋白尿,调节免疫,改善凝血机制。
二、养阴汤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16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阴汤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168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1.1 历代医家对HSPN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1 四时邪气 |
1.1.2 热迫血行 |
1.1.3 气虚不摄 |
1.2 现代医家对HSPN病因病机的新认识 |
1.2.1 五运六气 |
1.2.2 络病学说 |
1.2.3 湿热理论 |
1.2.4 瘀血阻滞 |
2 治疗 |
2.1 辨证论治 |
2.2 分期论治 |
2.3 专方论治 |
2.4 中成药治疗 |
2.5 中医外治 |
3 小结 |
(2)清解化斑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选择标准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内容 |
2.4 疗效评定 |
2.5 安全评价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年龄分布情况分析 |
1.2 性别分布情况分析 |
1.3 病程分布情况分析 |
2 临床观察结果 |
2.1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2.2 治疗前后次要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2.3 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s) |
2.4 临床疗效改善情况 |
2.5 安全评价情况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现代医家对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药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 |
2.1 单纯型过敏性紫癜 |
2.2 现代医学对过敏性紫癜病因认识 |
2.3 西医发病机制 |
2.4 西医药物治疗 |
3 导师学术思想 |
3.1 从血热妄行论治小儿单纯型过敏性紫癜 |
3.2 清解化斑汤组成及方义分析 |
3.3 现代药理作用机制探讨 |
4 本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治疗前后主兼症指标分析 |
4.3 临床疗效分析 |
4.4 不良事件分析 |
5 本课题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发展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纳排标准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文献检索方案 |
2.1 检索范围 |
2.2 检索词 |
2.3 检索策略 |
3 文献筛选 |
4 资料提取 |
5 方法质量评价 |
6 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1 基本情况 |
2.2 期刊来源 |
2.3 样本大小 |
2.4 基线特点 |
2.5 证型分布 |
2.6 诊断标准 |
2.7 疗效标准 |
2.8 不良反应 |
2.9 随访情况 |
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3.1 Jadad评分 |
3.2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 |
4 Meta分析 |
4.1 主要结局指标 |
4.2 次要结局指标 |
5 发表偏倚 |
第三部分 讨论和分析 |
1 文献质量分析 |
1.1 样本大小 |
1.2 诊断标准 |
1.3 随访情况 |
1.4 方法质量评价 |
2 疗效分析 |
2.1 结局指标选择 |
2.2 结果分析 |
2.3 异质性分析 |
2.4 发表偏倚分析 |
3 安全性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总结及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学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 |
1 传统中医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近现代中医对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辨治研究 |
2.1 审因论治 |
2.2 分期辨治 |
2.3 病位辨治 |
3 展望及不足 |
第二部分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证经验 |
2 马鸿斌主任医师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 |
2.1 饮食及体质是先决 |
2.2 风湿热瘀虚是关键 |
2.3 病因及病机常变化 |
3 马鸿斌主任医师对紫癜性肾炎的辨证治疗 |
3.1 风热犯肺证 |
3.2 风湿瘀热证 |
3.3 脾虚湿热证 |
3.4 肾虚湿热证 |
3.5 中气不足证 |
3.6 肺胃阴伤证 |
3.7 气阴两虚证 |
4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特色用药经验浅析 |
4.1 治疗紫癜性肾炎特色药物浅析 |
4.2 治疗紫癜性肾炎特色药对浅析 |
5 马鸿斌主任医师对于紫癜性肾炎的治疗特点 |
5.1 祛风湿、清郁热、化瘀血、消紫癜 |
5.2 宣肺气、护脾胃、重清补、倡健行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挖掘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用药经验 |
1 研究内容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统计学分析 |
2 建立数据库 |
3 结果 |
3.1 药物及剂量的频次、频率统计 |
3.2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
3.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
3.4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
4 讨论 |
4.1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用药经验规律分析 |
4.2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高频药物浅析 |
4.3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高频药对浅析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验案举隅 |
1、验案一 |
2、验案二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紫癜性肾炎的现代医学治疗 |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主要成果 |
一、论文发表 |
二、获奖情况 |
致谢 |
(5)养阴清瘀汤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组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比较 |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3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
3 讨论 |
(6)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祖国医学对免疫功能方面的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免疫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 祖国医学对免疫概念的历史渊源 |
1.3 祖国医学中的医药在增强免疫功能的研究及应用 |
2.西医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方面的研究 |
2.1 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概况 |
2.2 现代医学中的免疫功能监测研究 |
2.3 目前淋巴细胞亚群研究进展 |
2.4 现代医学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研究 |
第二部分 淋巴细胞亚群与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
1.临床实验设计方案 |
1.1 病例选择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3.统计指标 |
4.统计方法 |
5.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分析比较 |
5.2 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比较(均数±标准差) |
5.3 服用不同免疫抑制剂与未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均数±标准差) |
5.4 不同证型间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均数±标准差) |
6.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的肾炎免疫力低下患者用药经验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2.1 医案资料来源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2.3 医案的预处理 |
2.4 医案信息纳入方法 |
2.5 医案信息采集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3.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4.讨论 |
4.1 王钢教授辨证思想挖掘讨论 |
4.2 王钢教授的治疗大法特色数据挖掘讨论 |
4.3 王钢教授治疗选方的数据挖掘讨论 |
4.4 王钢教授治疗用药配伍特征数据挖掘分析 |
5.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5.1 创新点 |
5.2 不足之处 |
5.3 研究展望 |
第四部分 典型医案 |
医案一: 慢性肾炎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案 |
医案二: 慢性肾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肺炎案 |
医案三: 慢性肾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案 |
医案四: 慢性肾炎合并病毒性肺炎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二 图表范式对照表 |
附录三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附录四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附录五 治法频次频率分布 |
附录六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附录七 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儿童紫癜性肾炎风险预测模型的初步构建及消风散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和紫癜性肾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1 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2 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生肾损害危险因素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3 HSP发生肾损害风险的预测模型的初步建立 |
3.1 基于不同参数的预测模型的建立及筛选 |
3.2 预测模型的呈现 |
4 讨论 |
4.1 中医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 |
4.2 HSP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
4.3 HSPN风险预测模型的初步建立 |
4.4 创新性与局限性 |
第二部分 消风散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分子机制研究 |
1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消风散治疗HSP的分子机制研究 |
1.1 方法 |
1.2 结果 |
2 消风散治疗过敏性紫癜的药效学研究及关键靶点的实验验证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3 讨论 |
3.1 消风散的组方思路 |
3.2 消风散能有效治疗HSP,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F-k B等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相关 |
3.3 创新性与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临床观察表 |
附录2 各危险因素与HSPN相关性的森林图 |
附录3 亚组分析森林图 |
附录4 发表偏倚的漏斗图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8)桑银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肺经郁热证汤粒剂型对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 理论依据 |
1.1 中医理论依据-肺经郁热证的辨证及选方依据 |
1.1.1 肺经郁热证辨证依据 |
1.1.2 桑银汤立方依据 |
1.1.3 桑银汤方义分析 |
1.2 西医理论依据 |
1.2.1 定义及临床表现 |
1.2.2 流行病学特点 |
1.2.3 发病机制及治疗 |
1.3 传统汤剂的优劣势分析 |
1.4 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可行性分析 |
1.4.1 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剂)的开发运用 |
1.4.2 制作工艺、质控标准及服药方式 |
1.4.3 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剂)较传统煎剂的优势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筛选 |
2.2.1 诊断标准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脱落标准 |
2.2.5 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案 |
3.1 随机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3.2.1 基础治疗 |
3.2.2 中医治疗 |
3.3 观察指标 |
3.4 CRF表设计 |
3.5 技术路线 |
4 临床观察及评估 |
4.1 不良反应观察 |
4.2 疗效评分标准 |
4.3 疗效评定标准 |
4.4 复发率观察 |
5 统计方法 |
6 结果 |
6.1 基线比较 |
6.2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6.2.1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6.2.2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
6.2.3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6.2.4 两组各访次总积分比较 |
6.3 两组疗效情况比较 |
6.4 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 |
6.5 随访情况及复发率 |
6.6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观察 |
第二章 讨论 |
1 理论认识 |
1.1 西医理论认识 |
1.1.1 分型及并发症 |
1.1.2 发病机制 |
1.1.3 易感因素 |
1.1.4 复发相关因素 |
1.1.5 相关实验室指标 |
1.1.6 治疗 |
1.1.7 HSP治疗常用药物 |
1.2 中医理论认识 |
1.2.1 病名 |
1.2.2 病因病机 |
1.2.3 证型分类 |
1.2.4 治法 |
1.2.5 单味药/中药提取物 |
2 桑银汤探讨 |
3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现状 |
3.1.1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沿革 |
3.1.2 剂型革新-调剂方式改变与制剂的主要技术工艺 |
3.1.3 中药配方颗粒剂在中药房管理中的优势 |
3.1.4 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现状 |
3.1.4.1 中药配方颗粒剂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
3.1.4.2 中药配方颗粒剂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
3.1.5 中药配方颗粒剂与中药饮片在成分及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 |
4.1 临床疗效分析 |
4.2 中医症状改善情况 |
4.3 安全性分析 |
4.4 针对本试验的相关因素探讨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清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医症候评分表 |
附录二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CRF表 |
附录四 不良反应类型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紫癜性肾炎患儿中医体质调查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儿童定义标准 |
2.2.3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基本信息采集 |
3.2 体质问卷调査 |
3.3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4 数据处理及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性别 |
4.1.2 年龄 |
4.1.3 民族 |
4.1.4 发病季节 |
4.1.5 发病诱因 |
4.2 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
4.3 各体质类型一般情况分布状况 |
4.3.1 各体质发病季节分布情况 |
4.3.2 各体质发病诱因分布情况 |
4.4 各体质间实验室指标分析 |
4.4.1 各体质间尿检指标相关性分析 |
4.4.2 各体质间肾功能检验指标相关性分析 |
4.4.3 各体质间凝血指标相关性分析 |
4.4.3 各体质间免疫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二部分 分析讨论 |
1 体质的含义 |
2 影响体质因素 |
2.1 先天因素 |
2.2 后天因素 |
2.2.1 年龄性别 |
2.2.2 饮食 |
2.2.3 生活起居 |
2.2.4 环境因素 |
2.2.5 疾病因素 |
2.2.6 医源性因素 |
3 中医对小儿体质的辨识 |
3.1 古代医家对小儿体质特点的认识 |
3.2 现代对小儿中医体质分型研究 |
3.2.1 根据五脏禀赋划分 |
3.2.2 根据气血阴阳划分 |
3.2.3 综合划分 |
3.2.4 其他划分 |
3.3 体质类型在临床研究与诊疗疾病中的应用 |
4 中医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 |
4.1 .病名 |
4.2 病因病机 |
4.3 治疗 |
5 儿童体质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关系 |
5.1 紫癜性肾炎患儿体质分布倾向 |
5.2 体质类型与紫癜性肾炎一般情况分析 |
5.3 体质类型与紫癜性肾炎临床检验指标相关性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闫慧敏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一、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渊源 |
(一) 传承刘韵远先生学术思想 |
(二) 汲取王鹏飞先生脾胃病辨治精髓 |
(三) 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 |
(四) 注重创新探索 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并重 |
1. 率先开展小儿胃镜检查 突出小儿脾胃病中医特色诊疗 |
2. 开发痰喘宁合剂 弥补小儿咳嗽用药不足 |
3. 临床与科研并重 拓宽思路 探索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
(五) 传道授业解惑硕 果累累 |
二、闫慧敏老师学术思想总结 |
(一) 先辨病 其次辨证 谨守病机 |
(二) 四诊合参 尤重小儿望诊 |
(三) 扶正祛邪并重标 本同治 |
1. 扶正祛邪之法概述 |
2. 扶正为治本之法 以脾为核心 兼顾其他脏腑 |
3. 祛邪为关键环节 内外之邪兼顾 |
(四) 用药清轻严谨 善用药对 |
三、闫慧敏老师临床诊疗经验总结 |
(一) 谨守扶正祛邪之则治疗小儿脾系疾病 |
1. 扶正健脾以平补脾胃 醒脾助运 |
2. 肝脾同治 调畅气机以解气机壅塞 |
3. 活用消导以祛食积之邪 消补兼施 |
4. 祛除湿热之邪 攻伐有度 |
5. 久病注重祛除瘀邪 |
(二) 闫老师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及验案分析 |
1. 厌食 |
2. 胃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
3. 胎黄 |
4. 滞颐 |
5. 便秘 |
(三) 谨守扶正祛邪之则治疗小儿肺系疾病 |
1. 外感咳嗽初起 祛除外邪为要 避免清泻太过 |
2. 急性咳喘祛除痰阻 重在治肺调气 |
3. 慢性咳喘重在扶正 培土生金兼以温肾 |
4. 反复咳喘 扶正祛邪 分期而治 标本兼顾 |
5. 扶正不忘活血逐瘀 阻止咳喘反复发生 |
(四) 闫老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及验案分析 |
1.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2. 痰湿蕴肺型慢性咳嗽 |
3. 腺样体肥大 |
(五) 闫老师对其他系统疾病的治疗 |
1. 霰粒肿 |
2. 麦粒肿 |
3. 舔疮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一、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一、闫慧敏老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及其迁延期证候研究 |
(一) 闫慧敏老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及其迁延期辨证分型依据 |
1. 闫慧敏老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 |
2.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辨证分型依据 |
(二)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证候研究 |
临床资料 |
诊断标准 |
研究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小结 |
(三) 养阴清瘀汤主要方药及立方依据 |
二、养阴清瘀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
临床资料 |
诊断标准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创新点总结 |
小结及心得体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主要研究成果 |
四、养阴汤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16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进展[J]. 丁东辉,张文静,喇登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19)
- [2]清解化斑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疗效观察[D]. 何宁馨.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中药复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D]. 邓颖.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4]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总结及用药规律研究[D]. 刘灿.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养阴清瘀汤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J]. 方春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02)
- [6]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D]. 郭小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儿童紫癜性肾炎风险预测模型的初步构建及消风散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D]. 宋均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桑银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肺经郁热证汤粒剂型对照临床研究[D]. 文丹凤.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紫癜性肾炎患儿中医体质调查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D]. 朱念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D]. 郝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