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达州市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的思考

关于加快达州市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的思考

一、加快达州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芏巍,薛战雷,朱和志,吴继承[1](2022)在《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创新发展模式研究——以西部城市达州模式演进路径为例》文中指出新发展格局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是目前受广泛关注的领域。如何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是城市发展决策思考的重要问题,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新挑战,将成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围绕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布局并结合四川省达州市获批纳入"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名单,探索西部城市园区产业化协同,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在实践中研究探索枢纽城市创新发展模式,并提出物流枢纽城市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刘星宇[2](2021)在《基于F-H模型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决定大力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要求,推进一体化发展,唱响“双城记”。当代,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在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中起着支撑作用。通过对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一体化发展水平、发展规划、推进机制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一体化发展。本文选取成渝双城经济圈内16个城市2010-2019年相关经济金融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根据研究目的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阐述区域金融发展理论、区域金融地理理论和区域金融增长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对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发展基础进行描述,并且从货币化率和金融相关率、金融聚集力、金融辐射力三方面对圈内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详细分析;第四,运用F-H模型对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第五,借鉴国内其他经济圈金融一体化的发展经验,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提供重要经验借鉴;第六,在前文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从而提出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成渝双城经济圈内成都市与重庆市作为金融中心城市,金融聚集力最强,但圈内的金融发展水平不均衡。(2)成渝双城经济圈内成都市与重庆市的金融辐射范围不广,不能完全覆盖圈内其他14个城市。(3)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一体化水平很低,并且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对于成渝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打破行政壁垒,促进金融一体化发展;第二,共建高效金融资源配置体系,助力金融中心建设;第三,打造特色金融产业,发挥各市比较优势;第四,打造信息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第五,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细化交通网路布局。

张玉娴[3](2021)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美国IB项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教育在世界各地愈加受欢迎,尤其是作为“国际教育领跑者”的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简称IB)教育在全球不断扩展,但也在很多民族国家引发了质疑和争议,表现出一种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持续张力。美国是全球IB学校最多的国家,IB项目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演变?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高校在IB的本土化进程中提供了什么样的政策支持?IB项目在美国的本土化实施效果究竟如何?IB课程在美国遭受了什么样的争议,以及如何看待这种争议所体现出来的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张力?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本文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框架和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IB在美国的本土化进程进行了梳理,指出IB课程在美国经历了引进、增长、加速三个阶段,IB在美国快速扩展的同时也从精英走向了大众,而美国政府是主要的幕后推手。第二章还考察了IB在美国本土化的一个典型现象,即IB美洲区域办公室(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Americas,简称IBA)主动提出IB课程要与美国《州立共同核心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简称CCSS)相匹配和融合。第三章和第四章聚焦于IB在美国本土化的三个重要行动者,包括联邦政府、州和高校,它们推行的政策为IB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在联邦层面,多个教育政策文件都将IB作为一种高学术标准予以支持,尤其是在财政拨款上;在州层面,各州政府对IB的支持力度有很大差异,形式也非常多样,这也是IB在美国各州间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在高校层面,IB在美国高校中的认可度非常高,并且提供了学分转换、奖学金等政策,吸引越来越多学生选择IB。第五章和第六章关注的是IB在美国本土化所带来的影响和实施效果。其中,第五章通过对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实践报告的分析,从宏观上指出IB对美国教育带来了四个积极影响:包括提升学业成就、促进公平、推动公立学校走向国际化以及提升教师质量。第六章基于学区层面、高校层面和学校层面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从侧面佐证上述的实施效果。第七章和第八章关注的是IB在美国引起的争议,以及从IB自身全球化的角度去看待这种争议。尽管IB为美国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随着IB学校规模的迅速壮大,IB在美国社会各界也引发了各种争议。针对IB进行批判的主要是保守派,他们质疑IB所倡导的价值观和国际视野,担心影响本国公民的归属感。那么IB又是如何回应这种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张力呢?第八章从IBO自身的总体理念或使命、课程设计和运营策略三个维度对这一种张力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IBO正是在这样一种张力之下逐渐实现其“全球梦想”,把IB打造成有全球影响力的K-12国际课程,并且致力于实现更大的良善与公平。基于以上分析,第九章做出了总结,IB为美国带来了更高的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国际化水平以及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IB造成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张力在全球具有普遍性。因此,中国应该以一种开放且谨慎的态度去对待IB之类的国际教育。最后,结合IB课程在我国的发展,提出针对我国国际教育治理的若干启示。

孙继平[4](2021)在《基于POI位置与名称的成渝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区域发展中,构建多元、多极、网络化的,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但是伴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城市群内部可能会出现人口、经济、资源等要素在不同城市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群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而城市网络的形成与演变会影响城市之间要素的流动,使城市群经济扩散效益最大化、缩小其内部城市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城市网络结构可以反映区域内部空间格局,揭示城市之间的关系,对城市网络结构特征的演变和影响机制展开研究,不仅具有实践意义,也是城镇体系规划新的理论和方法支撑。成渝城市群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其发展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崛起、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本文以成渝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网络结构与演化特征展开分析,并探讨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可以为该区域的协调发展和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与借鉴。本文以成渝城市群内的16个地级及以上行政等级城市作为研究单元,从城市经济活动迁入迁出的视角出发,基于POI网点数据根据不同城市网点信息产生的社会空间联系构建网络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最大吸引力连线法从城市间关联程度、网络层级特征、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等方面分析了2013、2016、2019年成渝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演变;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网络结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最后,在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发展现状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区域发展策略。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成渝城市群2013、2016、2019年整体网络密度数值分别为0.390、0.407、0.412,密度仍然偏低并且增长缓慢,不足理论最大值“1”的半数,网络规模较小,尚处于成长期。城市网络联系空间分布不均,由“东密西疏”转换为“西密东疏”,网络联系方向呈现“东西强,南北弱”的格局。城市网络结构向扁平化转变,目前呈现为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圈层放射状,但成都与重庆的空间辐射效应存在差距。(2)成渝城市群空间联系结构缺乏层次性,尚未产生次一级的区域中心城市。绵阳虽然有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但是其承接成都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功能还不够强,需进一步提升。城市间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流路径较为单一,呈现“核心城市—一般城市”的垂直特征;研究区域发展不均衡,空间极化效应日益显着,节点城市中心度分布呈现“双核独大,中部塌陷”的格局,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失衡,达州等边缘地带城市存在被孤立的风险。(3)城市市场容量、市场化程度、行政等级和交通便利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成渝城市群空间网络化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影响程度依次为行政等级>市场容量>交通便利程度>市场化程度。对行政边界、区域产业协作、区域发展策略等不易测度的因素进行了定性讨论后发现,行政边界制约了跨省城市间的要素流动;区域产业协作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与实施,则会促进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4)根据研究,建议在成渝城市群的未来发展中,应促进其空间结构向成熟的“两极多中心”网络发展,应考虑破除行政壁垒,提升重庆核心功能;发展次级区域中心城市,完善城市规模结构体系;强化发展轴带,带动沿线中小城市发展;加强非核心城市横向关联,促进城市间的互联互通。

秦月[5](2020)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在涉及我国区域发展的五大国家战略中,各自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各有侧重的:京津冀是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板;粤港澳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长三角是建立科技创新新区域;一带一路是融入世界体系新平台;长江经济带则是基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针下的拓展生态环境保护新空间。这既是遵循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之举,也是积极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区域层面的映射。就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而言,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方法、路径和手段有很多,但其关键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特别是针对长江经济带这样一个硕大时空尺度的巨型城市连绵带,践行“共抓”的前提条件和主要路径就是“联动发展”,尤其是针对上中下游三大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这是本论文研究的基本逻辑出发点。纵观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地点(区域空间)的变迁(村庄——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城市连绵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并随时空而演变的结果和过程。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产业布局与产业链整合之间的流动不仅从未停止过,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空间的拓展,正在向着分工更细、空间更广的方向演进。城市群之间的协调协作作为现阶段区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从学理上讲其实质就是广域空间的相互作用,其实现的方式和路径有很多,包括联动、合作、协调、互动、融合、合并等等,但本文认为其中联动最为重要亦最为适和。简单地说,“联动”就是联合行动,其实现的关键在于联合行动的前提、目标、手段、结果怎样。本文中的联动是指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的联合行动,其前提是具备中央政府强有力领导与推进的国家战略;其目标是在沿江各地目标诉求各不相同背景下总体目标的协同一致;其手段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统一市场、产业分工协作、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治理污染与保护生态等的联合行动;其结果是实现大保护前提下沿江各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福祉的不断提高。因此,本文选择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进行研究,不但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所进行的一些分析探讨。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问题分析——机理分析——对策分析,即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以城市群联动发展为主线,通过对城市群联动发展基础、联动机制、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的研究,构建流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三大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实证分析等,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进行对策设计。本文总的研究方法为规范研究——实证分析——对策设计,具体方法有文献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国内外城市群在发展演进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本文研究提供有益借鉴)、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空间相关、城市关联、社会网络等分析方法和Arc GIS、Ucinet等软件,以及区域空间关联模型等数理工具,规范研究进行实证验证)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以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背景为依托,从时间与空间、结构与功能、核心与边缘、等级与网络、人与自然等多维视角、多元要素和多重关系上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等。基于此,全文共八章,分三大部分。前三章为规范研究,通过相关概念辨析、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下城市群联动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群联动基础、联动机制、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第4、5、6章分别从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联动的现实基础、经济联动和功能联动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第三部分为对策设计,第7章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目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对策设计的基本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进行了设计,第8章为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通过对各章节的分析,本文发现并得到以下结论:(1)长江经济带属于典型的流域经济区,也就是因水的流动而联系在一起的区域,所以城市群联动的首要问题就是做好水的文章,要从保护水、利用水、补偿水、开发水、发展水、融合水等维度做好水文章;(2)长江经济带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采取边开发边治理的模式,只能在大保护的前提下开发,而且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3)对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发展,要做好联动发展,动态执行规划比制定设计规划更重要;(4)在跨域城市群联动发展过程中,基于城市群边界城市的特殊性,如果联动做的好,边界城市将会成为重要融合点,否则就会成为发展断裂点;(5)要充分发挥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防止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的各自为阵和发展脱节,甚至出现断带情况;(6)在具体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时,仅就经济联动而言,做法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先要素联动,后市场联动,再交通联动,再产业联动等);最后,在模型选用方面,不能简单地实行拿来主义,需要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必要的论证和修正等。

杨榕[6](2020)在《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包括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和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都将制造业看作经济增长战略的关键核心,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意味着制造业结构从高加工化向技术高度密集化转变,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手段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微观企业物理时空布局的限制,为城市间分工提供了一种以价值链分工为基础的新的分工形式——城市功能分工,成为城市聚集扩散效应分析、城市群内部结构优化的崭新研究领域。城市群作为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竞争力最强的区域,将取代国家和企业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主体。成渝城市群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它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国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带动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历史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成渝城市群与发展阶段更为成熟的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成渝城市群内的成都、重庆“双核独大”,没有形成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城市间分工结构不明确,顶层设计不完善,城市间行政壁垒仍未打破等,这些问题都对成渝城市群功能分工协调、产业结构优化乃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运用产业集聚理论、分工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功能分工为研究视角,以梳理城市功能分工对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影响及其内在机理为基础,针对成渝城市群产业空间分工格局不合理、城市规模体系不协调、未形成合理的管理体制机制等问题,以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为重点,以实现成渝城市群高效、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系统围绕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和阐释:第一,通过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梳理,本文构建了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即“城市功能分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在不同区位集聚—优化产业空间分工格局,形成结构更为合理的产业链网络—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理论分析框架;第二,基于系统GMM模型对2003—2017年成渝城市群地级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用空间计量(SAR)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城市群内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随着城市功能分工的深化,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先下降,但随着城市功能分工超过转折点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上升,根据实证结果,目前拐点还未到,城市功能分工对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仍是抑制作用。(二)根据城市功能分工指数以及区位熵,成渝城市群内部已形成了以成都、重庆为核心,以绵阳为次中心,以南充、宜宾、德阳、自贡等地为外围的城市功能分工格局。(三)通过系统GMM模型分析发现城市规模体系、人力资本水平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着正向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基于城市功能分工优化的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途径,包括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优化产业空间分工格局、优化城市规模体系、强化城市群内部联系以及优化成渝城市群人才管理体系的建议,从而促进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成渝城市群高效、高质量发展。

张冀[7](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初楠臣[8](2020)在《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下,中俄两国进入了开放合作新阶段,将打开全面开放合作的新格局,城镇化是促进中俄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基础,研究俄罗斯城镇化是认识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关于俄罗斯城镇化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镇化文献和相关理论基础上,论述了苏联时期、俄罗斯时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城镇化发展特征、城镇化发展问题,在俄罗斯联邦、8个联邦区、83个联邦主体三个尺度单元上,系统地研究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城镇化演变过程与空间格局。首先,分阶段探讨苏联时期的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俄罗斯时期的城镇化过程和问题;其次,研究俄罗斯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再次,测度俄罗斯城镇化水平、研究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分异格局;最后探讨俄罗斯未来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与中俄边境地区发展合作问题。该研究通过对俄罗斯城镇化历史过程、条件、背景和城镇化政策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加深对俄罗斯城镇化特征和问题的认识,对于认识俄罗斯国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促进中俄经济合作提供实践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从城镇化的基本理论、概念特征、发展阶段、水平测度、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城镇化、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空间格局的科学内涵。苏联时期罗蒙诺索夫、巴兰斯基、科洛索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萨乌什金等学者提出了生产力布局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经济区划理论,其提倡国民经济发展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构建生产专业化部门间相互协调发展的地域单元,保障各个生产部门的最优专业化生产,同时强调农工业的协调、有机组合发展等,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理论要点和对本文的启示,为开展俄罗斯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俄罗斯城镇化的必要前提,二、三次产业向城镇集聚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城镇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物质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结果;俄罗斯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是人类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变动,是经济、社会、交通、政治、文化等因素在地域上呈现的空间结构与分布规律。2.在回顾苏联时期和俄罗斯时期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阶段城镇化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俄罗斯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苏联时期城镇化过程基本呈现“S”形曲线特征,符合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其城镇化先后经历了列宁执政时期的停滞和恢复、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波动增长、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缓慢增长、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发展等4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引导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大推动城镇化的发展,通过向城市内部迁移人口或通过行政区划管制将农村居民点变成城市,推进城市急速发展,人口城镇化率由1917年17%增加至1991年74%,实现了从农业为主的落后国家转型为工业为主的现代化国家。俄罗斯城镇化发展整体表现出叶利钦执政时期停滞、普京执政时期缓慢增长的变化趋势,人口城镇化率未有显着涨幅,其先后经历了2000-2007年经济快速增长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2009-2013年经济恢复与微增长期、2014年-至今欧美制裁下的停滞和发展期等,俄罗斯的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延续了苏联长期经济内生结构性的失衡问题,城镇化发展产业动力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城市与农村聚落萎缩现象普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等。3.结合人口重心、人口增减变化率、人口密度变化率、人口地理集中度、人口熵度等定量模型分析俄罗斯的人口重心迁移、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密度变化、人口迁移流动等格局变化,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特征构建俄罗斯的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和变异系数赋权的综合确权法测度俄罗斯及其83个联邦主体的城镇化水平,基于Arc GIS从3D立体、2D平面的视角研究俄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地理基础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自然资源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人口经历了先降后增的变化,人口重心不断朝西北向迁移,2005-2016年间,俄罗斯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增幅不大,经济城镇化发展显着,经济城镇化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70%左右的联邦主体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低于平均水平,部分联邦主体存在城镇化率虚高的现象;空间上,不同联邦主体间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显着,城镇化水平高值区是俄人口高密度核心地、俄人口快速增加区和俄人口重要流入地,主要分布于莫斯科、圣彼得堡、达吉斯坦-斯塔夫罗波尔-克拉斯诺达尔-罗斯托夫-沃罗涅日-伏尔加格勒-萨拉托夫-萨马拉-鞑靼斯坦-巴什科尔托斯坦-彼尔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秋明-新西伯利亚-克麦罗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的带状区域,城镇化水平低值区是俄人口低密度边缘区、俄人口快速减少区和俄人口主要流出地,分布在远东区东北部、西伯利亚区南端、西北区北端,整体呈现“核心高-边缘低”、“中部高-南北低”、“西部高-东部低”的分异特征。4.基于俄罗斯的国情背景,在研究俄罗斯城镇化发展过程及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情况和长远发展趋势,探讨未来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主要包括,(1)顺应当前世界城镇化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发展建设,重点发展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乌法-彼尔姆等3个超大型城市群,喀山-萨马拉-陶里亚蒂-乌里扬诺夫斯克-伊热夫斯克、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巴尔瑙尔等8个大型城市群;(2)基于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重点建设西伯利亚和远东区的增长极,培育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大区域增长极,符拉迪沃斯托克、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等区域增长极,形成由这些增长极及西伯利亚铁路轴带组成的点-轴系统;(3)大力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铁、港口、机场、信息设施等,加强国土空间的连接效率和整个国土的紧凑度、一体化联系;(4)大力实施开放开发战略,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化的开放发展,尤其是中俄边境地区的发展与合作,包括: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扩大能源项目的协作、开发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培育多形式的跨境电商合作通道、加快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共享、推动合作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等。

岳新胜[9](2020)在《成渝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以往的城市发展模式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加快城市群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城市群通过促进资源要素在各城市间的自由流动来实现超越单个城市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强化城际经济联系以实现城市群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城市群发展面临的关键课题。成渝城市群是我国中西部城市群建设的探路者,对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定全国经济增长等都有重要意义。明晰成渝城市群的空间经济联系现状和制约因素,对促进成渝城市群协调、高效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我国中西部城市群的培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论文在整理城市群经济联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空间联系的视角对成渝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测算分析。对经典引力模型进行改进以突出货币和时间成本对要素流动的影响,对成渝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和方向进行了更加精准的刻画,并划分了核心城市的经济腹地。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整体经济联系仍然比较松散,在空间上呈现出以成都为核心的单极放射形态和以重庆主城为核心的多点网络形态,跨省级行政区的城际经济交流非常微弱,城市群东北部分较难融入核心城市影响范围。成渝城市群经济联系方向具有较为明显的指向性特点,绝大多数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指向核心城市,其次指向相邻城市,最后指向区域中心城市。在对空间经济联系的测算和分析的基础上,从补短板的视角对成渝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主要短板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市规模结构体系失衡、城市产业分工协作不足、交通联系通道建设滞后、行政体制协调支撑不足等五个方面。最后,在定量测算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成渝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对策。

麦思超[10](2019)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根本矛盾的转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应提出了新思想、新理念、新征程、新要求。绿色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大战略,是基于我国长期发展道路的历史性经验与教训的深刻认识,是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综合判断,是开启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必然抉择。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全面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的发展战略定位的背景下,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意义重大。论文在系统梳理绿色发展演变由来和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特征与内在机理,建立了更加科学、全面、体现新时代特征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立足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及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等多空间尺度,采用基于CRITIC法赋权的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时空尺度下2005年至2016年间的绿色发展水平及其构成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并利用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定量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和空间关联性,以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障碍度模型对绿色发展指标层存在的障碍因子作出判断,同时选取多种因素,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依据我国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与定位,明确界定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与绿色发展“五位一体”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对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夯实与拓展;二是构建了既体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定位,又更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且所选用的指标大部分为相对强度指标和结构指标,进而更加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三是对长江经济带开展了省域和市域等多空间尺度的研究,通过更小的地域单元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及五大构成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明确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城市在影响因素上的区域差异,丰富了绿色发展研究的空间层次;四是依托时间跨度大且详实的数据资料,采用障碍度模型对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内的指标层进行了分析,以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又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并从指标体系外部选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国际合作、教育发展等5个维度共6个因素对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东中西部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为不同因素在绿色发展中的影响程度大小与方向提供了新的论据和事实。根据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2005年至2016年间,得益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省市间或城市间差距不大,且差距呈缩小态势,在空间上呈现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的“东部沿海省份和城市高、西部地区省份和城市增速快”的特征。省域层面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值基本维持在0.3917至0.5281之间,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比值从1.24:1缩小至1.14:1;市域层面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值基本维持在0.3098至0.5919,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比值从1.66:1缩小至1.49:1。但总体水平偏低,绿色发展仍任重道远。2.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无论是省域层面还是市域层面的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生态、绿色政治、绿色文化大致也呈波动提升态势,且基本保持绿色经济和绿色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绿色生态发展水平中等或较高、绿色政治发展水平中等、绿色文化发展水平最低的格局,并在空间上呈现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综合水平相似的“东高西快”的特征。仅绿色生态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中西部地区相对较高、东部地区增速相对较快的局面。五大构成要素空间相对差距呈缩小态势,仅绿色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距,其他差距较小。3.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其绿色经济、绿色社会和绿色文化的支撑,但绿色生态和绿色政治两大构成要素并不具备优势。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及五大构成要素在各自空间中排名较前,而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绿色社会发展水平和绿色文化发展水平则相对较弱。同时,中心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对相邻城市的绿色发展产生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仅在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产生负的空间溢出效应。4.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省域层面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包括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生活用电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废水排放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共11种障碍因子。市域层面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人均工业SO2排放量等两大障碍因子,但具体到各省各市略有差异。5.2005年至2016年间,工业化推进和教育发展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显着为负,其他影响因素的表现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产业高级化、工业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是影响长江经济带东部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发展、工业化、国际合作、金融支持是影响中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工业化、产业高级化和教育发展是影响西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加快达州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达州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创新发展模式研究——以西部城市达州模式演进路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体系与内涵
    (一)枢纽城市将进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二)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基本框架
    (三)国家物流枢纽类型分布
二、四川省达州市禀赋基础
    (一)川渝陕结合部的交通枢纽
    (二)交汇并融入国家高铁路网
    (三)达州纳入“十四五”首批国家枢纽城市建设名单
    (四)探讨城市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1. 凸显城市在区域的地位
        2. 理解产业生态
        3. 服务区域发展
三、周边区域发展概况
    (一)地区唯一具备公铁空水四种物流资源的城市
    (二)发展供应链物流的比较优势
    (三)万达开战略发挥铁路港与水港联运优势
四、达州建设物流枢纽城市系统演化结构效应和演进模式研究
    (一)研究分析达州市未来发展的核心
        1. 达州抢占作战图谱
        2. 对比分析项目案例
        3. 项目案例产业形态分析
    (二)达州系统演化结构效应和演进模式
        1. 融合发展演进模式
        2. 探索城市的未来发展最匹配的战略方向
        3. 产业的飞跃驱动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
        4. 产业植入理念
    (三)从枢纽经济供应链协同的维度逐一形成枢纽功能
        1. 基于区域的物流枢纽城市
        2. 面向国内的物流枢纽城市
        3. 面向国际的物流枢纽城市
    (四)探索建设物流枢纽城市的达州模式
        1. 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枢纽联盟
        2. 搭建中国物流投融资交流合作平台
        3. 达州模式“合纵连横”战略
        4. 推动联盟在金融领域务实合作
    (五)谋划“智慧达州”创新打造的“达州模式”
        1. 战略任务
        2. 融入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体系建设
        3. 拓展通达成渝等中西部城市群物流通道
        4.“智慧达州”搭建“联盟发展”模式平台
        5. 培育生鲜食品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基地
        6. 营造物流枢纽集聚发展大环境
        7. 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力度
    (六)举办物流枢纽建设新闻发布暨项目恳谈会
五、达州建设物流枢纽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国际陆港大枢纽,发展枢纽经济
        1. 破解中创新,新局面中探索
        2. 布局多功能国际陆港
        3. 构建“2+1+N”铁路枢纽
        4. 培育仓储、加工、贸易枢纽经济
    (二)构建省际协作大口岸,发展口岸经济
        1. 依托省际交界区位申建开放口岸
        2. 同步申建保税物流中心综保区
        3. 开展增值服务发展口岸经济
        4. 以“链长制”为契机推动产业链的稳定发展
    (三)构建陆海联运大通道,发展通道经济
        1. 打造“东向通道”到发品牌
        2. 推进多向通道拓展
        3. 发展“三进三出”通道经济
六、结语

(2)基于F-H模型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与路径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和不足
        1.3.1 主要的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金融一体化理论研究
        2.1.2 金融一体化测度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金融一体化理论研究
        2.2.2 金融一体化测度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
    3.1 区域金融发展理论
        3.1.1 区域金融差异理论
        3.1.2 区域金融合作理论
    3.2 区域金融地理理论
        3.2.1 区域金融聚集理论
        3.2.2 区域金融辐射理论
        3.2.3 区域金融地域系统理论
    3.3 区域金融增长理论
        3.3.1 区域金融带动储蓄量增长
        3.3.2 区域金融提升资本形成效率
第4章 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4.1 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发展基础
        4.1.1 成渝双城经济圈整体金融发展基础
        4.1.2 成渝双城经济圈内各市金融发展基础
    4.2 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发展水平
        4.2.1 成渝双城经济圈货币化率与金融相关率
        4.2.2 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聚集力水平
        4.2.3 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辐射力水平
第5章 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一体化水平测度
    5.1 模型选择与介绍
    5.2 数据选取与变量说明
    5.3 平稳性检验
    5.4 基于F-H模型测度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一体化水平
        5.4.1 无条件的F-H模型测度
        5.4.2 有条件的F-H模型测度
第6章 国内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6.1 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
    6.2 长三角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
    6.3 粤港澳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潜在约束
        7.2.1 圈内金融发展水平不均衡
        7.2.2 圈内金融中心的金融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7.2.3 圈内金融联动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7.2.4 圈内交通网路建设不足
    7.3 政策建议
        7.3.1 打破行政壁垒,促进金融一体化发展
        7.3.2 共建高效金融资源配置体系,助力金融中心建设
        7.3.3 打造特色金融产业,发挥各市比较优势
        7.3.4 打造信息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7.3.5 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细化交通网路布局
参考文献
致谢

(3)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美国IB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际文凭项目是什么
        二、为什么要研究IB项目
        三、为什么要研究IB项目在美国的发展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国际文凭项目
        二、全球化
        三、本土化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IB项目的起源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二、IB项目结构与特征的相关研究
        三、IB项目的实施情况的相关研究
        四、IB项目价值意义的相关研究
        五、IB项目本土化的相关研究
        六、综述小结
    第五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IB项目在美国的本土发展
    第一节 IB在美国的本土发展
        一、引进阶段(1971-1979)
        二、增长阶段(1980-1989)
        三、加速阶段(1990 至今)
    第二节 IB与本土课程标准互融互补
        一、总体目标的匹配
        二、阅读标准
        三、IB课程与共同核心标准的融合
        四、IB课程对共同核心标准的弥补
第三章 IB在美国发展的联邦层面法律政策因素
    第一节 提升教育质量:《中小学教育法》、TITLE I学校与IB
    第二节 问责文化的形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和IB
    第三节 提升竞争力的相关政策与IB
    第四节 国际教育战略作为IB课程发展的催化剂
    第五节 对基础教育的新反思——ESSA法案与IB
第四章 美国州和高校层面对IB的政策支持
    第一节 州层面对IB的政策支持
        一、政策支持的维度
        二、支持政策的实践转化:以佛罗里达州为例
        三、各州的政策创新与实践
    第二节 高校对IB的政策推动作用
        一、美国高校对IB的认可
        二、高校出台优惠政策吸引IB学生
第五章 IB学校在美国的实施及其效果
    第一节 IB能够提高学生学业表现
        一、PYP学生的表现
        二、MYP学生的表现
        三、DP学生的表现
    第二节 IB能够促进教育公平
        一、提高低收入家庭学生参与IB项目的机会率
        二、改善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业表现
        三、增加低收入DP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
    第三节 IB项目对教师发挥的影响
        一、对小学教师的影响
        二、对中学教师的影响
    第四节 IB项目能够帮助美国学校走向国际化
第六章 案例研究
    第一节 学区层面的案例:芝加哥公立学校(学区)
        一、CPS引进IB项目之前的状况
        二、CPS采取的措施
        三、引入IB项目的效果
    第二节 高校层面的案例:洛约拉大学中的IB教师培训项目
        一、IB教师培训的三个阶段
        二、IB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指标和技能指标
        三、IB教师专业课程
    第三节 学校层面的案例
        案例一:皮斯小学
        案例二:科罗拉多学校
        案例三:美国L国际学校
第七章 IB项目在美国受到争议
    第一节 争议的进程
        一、导火索:IB项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
        二、矛盾激化:联邦政府的支持
        三、批判的高峰阶段:匹兹堡事件
    第二节 争议的重点
        一、“世界公民”和“美国公民”之争
        二、侵犯地方教育权
        三、质疑IB项目的效果并将其视为社会主义阴谋
    第三节 来自不同阵营的声音
第八章 全球化与地方化张力下IB的回应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使命:IB的初创期(1962-1973)
        一、秘而不宣的“国际使命”
        二、全人教育与学术标准的平衡
        三、精英主义或欧洲中心的现实
    第二节 理想主义的衰退:发展与稳定期(1974-1989)
        一、国际使命的衰退
        二、将全球议题和跨学科方法引入课程
        三、不均衡的全球拓展
    第三节 重申全球梦想:扩张与多元化时期(1990-2003)
        一、从国际理解到世界公民
        二、开发PYP与 MYP
        三、转向行善与公平
    第四节 迈向大众:品牌化时期
        一、培养国际情怀与全球公民
        二、打造K-12 的国际课程品牌
        三、从精英走向大众
    第五节 三重张力下的美国IB项目发展
第九章 全球化与地方化的辩证:IB项目发展的结论和启示
    第一节 IB项目为美国教育带来了好处
        一、IB项目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国际化
        二、IB项目能够促进教育公平
        三、IB项目能够为美国带来全球竞争力
    第二节 IB项目的全球扩展就是其不断的全球本土化的过程
        一、IB项目在英国
        二、IB项目在澳大利亚
        三、IB项目在日本
    第三节 中国教育如何应对IB教育
        一、可以大胆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
        二、有必要对国际项目进行本土化改造
        三、可以借鉴美国IB项目的本土化经验
        四、用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教育国际化
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
        (一)中文着作或译作
        (二)中文期刊
        (三)中文学位论文、网络文献及其他
    二、英文文献
        (一)英文着作及官方文件
        (二)英文期刊
        (三)英文学位论文、报告及网络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访谈记录
    附录三:美国各州IB学校数量统计图
后记

(4)基于POI位置与名称的成渝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
2 研究区概况与理论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基本概念
        2.2.1 .城市群
        2.2.2 城市网络
        2.2.3 .兴趣点(POI)
    2.3 理论基础
        2.3.1 中心地理论
        2.3.2 流空间理论
        2.3.3 核心-边缘结构
        2.3.4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2.4.2 城市网络构建
        2.4.3 城市网络分析方法
        2.4.4 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成渝城市群网络结构分析
    3.1 成渝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分析
    3.2 成渝城市群内部等级特征分析
        3.2.1 成渝城市群城市联系层级分析
        3.2.2 成渝城市群城市中心度分析
    3.3 成渝城市群网络凝聚子群分析
    3.4 成渝城市群网络―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成渝城市群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4.1 行政等级
    4.2 市场容量
    4.3 交通便利程度
    4.4 市场化程度
    4.5 其他因素
        4.5.1 行政边界
        4.5.2 区域产业协作
        4.5.3 区域发展战略
    4.6 本章小结
5 成渝城市群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1 成渝城市群网络结构现状总结
        5.1.1 网络结构呈双核心放射状
        5.1.2 三条发展轴带凸显
        5.1.3 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严重失衡
        5.1.4 网络联系空间分布不均
    5.2 成渝城市群空间布局建议
        5.2.1 提升重庆核心功能
        5.2.2 完善城市规模结构
        5.2.3 强化经济发展轴带
        5.2.4 加强非核心城市横向关联
    5.3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思路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主要概念辨析
        2.1.1 城市群
        2.1.2 空间互动与区域联动
        2.1.3 城市群协同发展
        2.1.4 城市群联动发展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
        2.2.2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2.2.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2.4 系统科学相关理论
    2.3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进展
        2.3.1 国外城市群联动文献与研究方法
        2.3.2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重点内容
        2.3.3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述评
    2.4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进展
        2.4.1 国内城市群联动文献资料概况
        2.4.2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知识演进
        2.4.3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重点内容
    2.5 述评与启示
3 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建构与路径选择
    3.1 城市群联动发展基础
        3.1.1 空间集聚与扩散
        3.1.2 产业升级与整合
        3.1.3 科技创新
        3.1.4 文化和制度融合
    3.2 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
        3.2.1 城市群联动发展动力机制
        3.2.2 城市群联动发展运行机制
        3.2.3 城市群联动发展保障机制
    3.3 城市群联动发展影响因素
        3.3.1 联动发展思想认识落后
        3.3.2 跨域城市群发展落差大
        3.3.3 联动发展缺乏合作平台
    3.4 城市群联动发展实现路径
        3.4.1 城市群要素联动发展
        3.4.2 城市群市场联动发展
        3.4.3 城市群产业联动发展
        3.4.4 城市群空间联动发展
        3.4.5 跨域城市群联动发展
    3.5 本章小结
4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现实基础
    4.1 三大城市群范围界定
        4.1.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4.1.2 长江中游城市群
        4.1.3 成渝城市群
    4.2 三大城市群发展概况
        4.2.1 城市规模
        4.2.2 经济总量
        4.2.3 产业布局
    4.3 三大城市群发展特征比较
        4.3.1 城市群发展阶段差异比较
        4.3.2 城市群要素禀赋差异
        4.3.3 城市群职能分工比较
        4.3.4 城市群发展动力比较
        4.3.5 城市群社会经济联系比较
        4.3.6 中心城市集聚能力比较
    4.4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历史进程
        4.4.1 新中国建立前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
        4.4.2 新中国成立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
    4.5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启示
        4.5.1 政治经济变化是城市群联动的基本环境
        4.5.2 对外开放是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基本动力
        4.5.3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群联动的基础条件
        4.5.4 基本构建起了流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经济联动分析
    5.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5.1.1 引力模型及修正
        5.1.2 QAP相关分析
    5.2 三大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测算
        5.2.1 三大城市群整体的关联强度
        5.2.2 三大城市群内部的关联强度
        5.2.3 三大城市群之间的关联强度
    5.3 三大城市群经济联动驱动因素分析
        5.3.1 指标选取
        5.3.2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功能联动分析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6.2 基于交通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6.2.1 网络密度分析
        6.2.2 网络中心性分析
        6.2.3 空间结构分析
    6.3 基于信息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6.3.1 网络密度分析
        6.3.2 网络中心性分析
        6.3.3 空间结构分析
    6.4 基于企业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6.4.1 网络密度分析
        6.4.2 网络中心性分析
        6.4.3 空间结构分析
    6.5 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设计
    7.1 对策设计目标
    7.2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7.2.1 联动发展理念认识不够深入
        7.2.2 水运联动体系尚没有建立
        7.2.3 环保联动合力还没有形成
        7.2.4 重复建设依然没有根本改观
        7.2.5 城市群联动发展任重道远
    7.3 对策设计的基本逻辑
        7.3.1 遵循长江流域空间单元基本特征
        7.3.2 顺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脉络
        7.3.3 参照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理论
    7.4 具体对策设计
        7.4.1 统一观念,构建城市群联动多极治理体系
        7.4.2 通过联动,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走廊
        7.4.3 对策设计之路径规划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推动跨域城市群联动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最有效途径
        8.1.2 促进流域城市群联动首先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8.1.3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机制的动态执行比建构设计更加重要
        8.1.4 非中心城市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8.1.5 经济层面数据不能全面反映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轨迹
    8.2 研究展望
        8.2.1 流域空间城市群联动理论研究将会强化
        8.2.2 跨域城市群全面联动研究主题将更加丰富
        8.2.3 带状都市连绵区形成与治理将成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功能分工
        2.1.2 生产性服务业
        2.1.3 城市群
        2.1.4 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2.2 基础理论
        2.2.1 古典分工理论
        2.2.2 国际贸易理论
        2.2.3 空间分工理论
        2.2.4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2.2.5 产业集聚理论
        2.2.6 新经济地理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城市功能分工
        2.3.2 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2.3.3 城市功能分工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2.3.4 成渝城市群
        2.3.5 研究评述
3 城市功能分工影响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机理分析
    3.1 城市功能分工初期影响机制
    3.2 城市功能分工中后期影响机制
        3.2.1 城市功能分工增强城市间要素流动效应
        3.2.2 城市间知识外溢效应
        3.2.3 城市间产业重构与转移机制
        3.2.4 城市群产业链分工网络
4 成渝城市群城市功能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4.1 成渝城市群发展整体概述
        4.1.1 成渝城市群概况
        4.1.2 成渝城市群发展历程
        4.1.3 成渝城市群产业结构
    4.2 成渝城市群城市功能分工现状分析
        4.2.1 成渝城市群城市功能分工指数的测度方法
        4.2.2 数据的来源与说明
        4.2.3 成渝城市群城市功能分工指数计算结果
        4.2.4 成渝城市群产业空间分工格局分析
    4.3 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4.3.1 测度方法
        4.3.2 测度结果
        4.3.3 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5 城市功能分工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实证检验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5.1.1 模型设定
        5.1.2 变量选择
        5.1.3 数据来源
    5.2 实证分析
        5.2.1 基准分析
        5.2.2 稳健性检验
    5.3 研究结论
6 基于城市功能分工优化的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途径
    6.1 构建协同发展管理机制
        6.1.1 构建成渝城市群顶层协同管理机制
        6.1.2 构建成渝城市群利益协调机制
    6.2 优化成渝城市群产业空间分工格局
        6.2.1 成渝城市群整体产业空间分工格局
        6.2.2 成渝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分工格局
        6.2.3 成渝城市群制造业空间分工格局
    6.3 优化成渝城市群城市规模体系
        6.3.1 提升中心城市核心功能
        6.3.2 培育次级中心城市
        6.3.3 优化发展中小城市
    6.4 强化城市群内部联系网络
        6.4.1 构建信息共享网络
        6.4.2 优化交通运输网络格局
    6.5 优化成渝城市群人才管理体系
        6.5.1 构建外来高素质人才引进机制
        6.5.2 优化城市群内部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1.1.1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述评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预期创新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3.1 认知功能
        3.1.1 形式认知
        3.1.2 内容认知
        3.1.3 载体认知
    3.2 导向功能
        3.2.1 政治导向
        3.2.2 思想导向
        3.2.3 行为导向
    3.3 互动功能
        3.3.1 实时互动
        3.3.2 平等互动
        3.3.3 多元互动
    3.4 服务功能
        3.4.1 咨询服务
        3.4.2 查询服务
        3.4.3 推送服务
    3.5 开发功能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3.6 凝聚功能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6.1.1 强化政治素养
        6.1.2 加强业务学习
        6.1.3 实施名师计划
        6.1.4 发挥全员作用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6.3.1 创新推送类型
        6.3.2 重视标题制作
        6.3.3 创新话语体系
        6.3.4 打造精品栏目
        6.3.5 把握推送时机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6.4.1 强化领导机制
        6.4.2 规范管理机制
        6.4.3 优化评估机制
        6.4.4 健全协调机制
结论
附录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当前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趋势与问题
        1.2.1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进展
        1.2.2 俄罗斯城镇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案
        1.3.3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城镇化
        2.1.2 城镇化水平
        2.1.3 城镇化空间格局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2.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3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4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2.2.5 增长极理论
        2.2.6 核心-边缘理论
第3章 苏联时期的城镇化基础
    3.1 列宁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停滞和恢复
    3.2 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城镇化波动增长
        3.2.1 国民经济一 ·五—二 ·五计划时期
        3.2.2 二战及战后恢复时期
    3.3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城镇化缓慢增长
    3.4 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发展
        3.4.1 国民经济八·五—十·五计划时期
        3.4.2 国民经济十一·五—十二·五计划时期
第4章 转型时期俄罗斯城镇化特征与问题
    4.1 叶利钦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停滞
    4.2 普京执政后的城镇化提升阶段
        4.2.1 经济快速增长期
        4.2.2 全球金融危机期
        4.2.3 经济恢复与微增长期
        4.2.4 欧美制裁下的停滞与发展期
    4.3 俄罗斯城镇化问题与特征
        4.3.1 城镇化发展产业动力不足
        4.3.2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4.3.3 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
        4.3.4 城镇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4.3.5 城市与乡村聚落萎缩现象较为普遍
        4.3.6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第5章 俄罗斯人口城镇化空间格局分析
    5.1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人口增长变化
        5.1.1 1992-2007年人口严重下降
        5.1.2 2008年-至今人口整体增长
    5.2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人口结构变化
    5.3 俄罗斯的人口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5.3.1 俄罗斯的人口重心迁移格局
        5.3.2 俄罗斯的人口数量增减变化格局
        5.3.3 俄罗斯的人口密度变化格局
        5.3.4 俄罗斯的人口迁移流动格局
    5.4 俄罗斯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5.4.1 俄罗斯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5.4.2 俄全境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5.4.3 俄联邦主体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5.5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5.5.1 俄全境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5.5.2 俄联邦主体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第6章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与中俄边境地区发展合作
    6.1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
        6.1.1 加强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发展建设
        6.1.2 培育西伯利亚区和远东区的增长极
        6.1.3 加强高铁、机场、港口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6.1.4 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化的开放发展
    6.2 中俄边境地区的发展与合作
        6.2.1 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
        6.2.2 扩大能源项目的协作
        6.2.3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和产品
        6.2.4 培育多形式的跨境电商合作通道
        6.2.5 加快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共享
        6.2.6 推动合作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6.2.7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成渝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区域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区域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空间经济联系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群
        2.1.2 空间经济联系
    2.2 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效应
        2.2.1 区域分工与协作
        2.2.2 集聚与扩散效应
        2.2.3 空间临近效应
    2.3 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作用机制
        2.3.1 生成条件
        2.3.2 驱动机制
        2.3.3 约束因素
    2.4 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
        2.4.1 中心地理论
        2.4.2 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
        2.4.3 增长极理论
        2.4.4 “点—轴”系统理论
        2.4.5 “核心—边缘”理论
    2.5 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适应性评价
第三章 成渝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实证分析
    3.1 成渝城市群概况
        3.1.1 自然和历史条件
        3.1.2 经济社会现状
        3.1.3 交通网络格局
    3.2 实证模型的选择及改进
        3.2.1 模型的选择
        3.2.2 引力模型的改进
        3.2.3 经济隶属度模型
    3.3 经济联系强度测算
        3.3.1 “城市质量”的测算
        3.3.2 城市距离的测算
        3.3.3 空间经联系强度测算
    3.4 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3.4.1 整体空间经济联系较为松散
        3.4.2 空间经济联系的分布形态具有显着地域特征
    3.5 经济联系方向分析
        3.5.1 空间经济联系方向的三个指向性特点
        3.5.2 核心城市的经济腹地划分
        3.5.3 分片区的经济联系状况分析
第四章 成渝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短板分析及策略选择
    4.1 成渝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短板分析
        4.1.1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4.1.2 城市规模结构体系失衡
        4.1.3 城市产业分工协作不足
        4.1.4 交通联系通道建设滞后
        4.1.5 行政体制协调支撑不足
    4.2 强化成渝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策略选择
        4.2.1 优化城市产业布局
        4.2.2 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4.2.3 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4.3 各片区空间经济联系的强化路径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10)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绿色发展时空演变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外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2.3 有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2.1 绿色发展理念的演变背景
        2.1.1 绿色发展理念演变的国际背景
        2.1.2 绿色发展理念演变的国内背景
    2.2 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与机理
    3.1 国内外对绿色发展内涵的界定
    3.2 新时代对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背景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3.3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3.3.1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新内涵
        3.3.2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五大特征
    3.4 新时代绿色发展“五位一体”内在机理
        3.4.1 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
        3.4.2 绿色社会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4.3 绿色生态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前提条件
        3.4.4 绿色政治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
        3.4.5 绿色文化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灵魂
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4.1 国内外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测度方法
    4.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2.1 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方法和时空分析方法
        4.3.1 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4.3.2 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分析方法
5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空间关联性分析
    5.1 数据来源说明
    5.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5.2.1 省域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5.2.2 市域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5.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5.3.1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5.3.2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5.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5.4.1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演变
        5.4.2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演变
    5.5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
6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6.1.1 障碍因素诊断方法
        6.1.2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6.1.3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6.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
        6.2.1 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模型的确立
        6.2.2 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6.2.3 变量统计性描述与检验
    6.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
        6.3.1 市域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6.3.2 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6.3.3 中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6.3.4 西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加快达州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创新发展模式研究——以西部城市达州模式演进路径为例[J]. 李芏巍,薛战雷,朱和志,吴继承. 供应链管理, 2022(01)
  • [2]基于F-H模型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一体化发展研究[D]. 刘星宇.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美国IB项目研究[D]. 张玉娴.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POI位置与名称的成渝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研究[D]. 孙继平.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5]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D]. 秦月.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杨榕.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7]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D]. 初楠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9]成渝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研究[D]. 岳新胜.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7)
  • [10]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D]. 麦思超.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关于加快达州市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