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虑土体流变时土压力计算的条分法(论文文献综述)
薛德敏[1](2021)在《黏性土滑坡渐进破坏机理与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线路工程、机场、水利矿山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向更为复杂的艰险山区不断拓展,工程滑坡灾害频发,处治滑坡的抗滑桩工程屡见不鲜。一般而言,滑坡的变形破坏具有渐进破坏特征,这一过程与整治滑坡的抗滑桩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当前学术界普遍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渐进破坏滑坡机理和桩土相互作用,而相关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仍在不断探索中,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概化离心模型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理论方法建立和理论公式推导→理论与试验结果检验分析→典型工程案例应用分析”为研究思路,以未加桩和加桩黏性土滑坡为研究对象,以离心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手段,对黏性土滑坡渐进破坏机理和桩土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黏性土滑坡的离心模型试验,再现了破裂面的初始形成、发展至贯通全过程,揭示出空间上破裂面土体抗剪强度随剪应变差异性弱化是滑坡渐进变形破坏的根本原因。据此试验现象,利用剪切位移与抗剪强度参数的“三段式”线性关系,基于变形协调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位移与破裂面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关系的滑坡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即修正传递系数显示解法。该方法中确立了残余强度和残值剪切位移的计算公式,获得了滑坡渐进变形破坏全过程中破裂面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空间变化特征,使得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的物理意义更加明确,而且更加符合实际,从而有助于提高滑坡监测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考虑桩后坡面倾角的影响,依据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建立了黏性土滑坡内抗滑桩桩后线性破裂面倾角计算公式;依据最大主应力旋转理论,采用莫尔圆坐标平移方法,推导和建立了基于竖向土拱效应的抗滑桩桩间主动土压力系数和桩间主动土压力解析式,然后以桩间主动土压力为边界条件修正了基于水平土拱效应的Ito桩后侧向土压力解析式;与离心试验实测结果和前人结果相比,本文理论解更接近于离心试验实测结果,证明了本文理论解的正确性。本文计算方法可为单排桩桩后推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参数分析表明:抗滑桩桩后侧向土压力随桩间距增大而减小,随桩宽增大而增大,随桩后坡面倾角增大而显着增大,随桩土界面粗糙度增大而增大,由此建议了在抗滑桩工程设计中1)应在滑坡中心剖面附近采用较小桩间距,而在坡体两侧采用较大桩间距;2)可以适当加大桩宽,减少桩数;3)应适当放缓桩后坡面坡度;4)可以适当增大桩土界面的粗糙度。(3)建立了有限桩排间距和半无限桩排间距两种情况下桩顶无连梁的双排桩受力分析模型。考虑了排间土体抗力的影响,结合修正的Ito塑性理论、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和土体强度理论,推导和建立了有限桩排间距下基于竖向土拱效应的前后两排桩桩间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系数和桩间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解析式;然后建立了基于桩后竖向土拱效应和水平土拱效应的前后两排桩桩后非极限侧向土压力解析式。半无限桩排间距下前后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解析式和单排桩一致。本文理论解与离心试验实测值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土压力分布形式较为相似,数值误差为1.08%~12.2%,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文理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本文理论计算方法可以为桩顶无连梁的双排桩桩后滑坡推力的合理分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4)考虑桩-桩的变形和受力协调,提出了通过设定前排与后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比、桩身位移比、双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和与单桩桩后极限侧向土压力比、滑坡安全系数Fs四个指标的阈值来综合确定桩顶无连梁的双排桩合理桩排间距的方法。该方法以滑坡安全系数Fs大于1.0为充分必要条件,通过图解方式获得了离心模型对应的原型土坡中双排桩合理桩排间距为6~22 m。(5)考虑变形和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本文提出的修正传递系数显示解法,建立了单排或桩顶无连梁的多排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方法。典型抗滑桩工程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机场填筑体滑坡前、中、后三排抗滑桩滑坡推力分担比为1:0.26:2.96,桩排受力差异大,彼此协同抗滑能力差,单桩受力远大于设计值,在滑坡蠕滑变形→匀速变形→加速变形→临界变形演化过程中滑坡安全系数Fs逐渐减小;八渡次级滑坡第一、第二、第三排抗滑桩滑坡推力分担比为1:1.18:1.09,桩排受力较为一致,单桩受力小于设计值,考虑抗滑桩设计抗力贡献的次级滑坡安全系数Fs为1.105,与设计安全系数1.1基本一致。上述两个案例分析结果与现场情况一致,说明运用本文方法检验单排或桩顶无连梁的多排抗滑桩桩后设计滑坡推力的合理性以及量化加桩后的滑坡动态稳定性是可行的。
韦康[2](2021)在《基于土岩组合的桩撑式围护结构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基建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而城市地铁作为缓解交通压力最有效的方式,逐渐在各大都市中开展建设。而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发展日益迅速,深基坑工程的复杂性和各异性日渐突出,规范内容相对笼统,需要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外在条件进行细化的总结和归纳,而地质差异会导致结论出现偏差,故需要对特殊地质条件下围护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规律性分析。对于深基坑工程中,基坑稳定性是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由于金华地区地质条件特殊,为典型的二元地层,即上部很浅的范围内为软土,下部为风化岩石,对于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实际工程与相关研究较少,缺乏可参考的工程经验,相关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索。本文结合金华万达广场站工程,通过对工程实测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与其他土质桩撑式基坑进行对比,分析了金华地区土岩组合桩撑式围护结构基坑的变形规律和特点,建立有限元建模型并进行了模拟分析,对插入比、见岩面深度和支撑间距进行单因素基坑稳定性分析,总结基坑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为金华地区相似的基坑工程提供一定参考,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整理了万达广场站实测土压力数据,绘制了土压力随深度曲线,结合土层分布情况与其他二元土质基坑工程,总结出在金华地区土岩组合地区两种土压力分布形式,开挖面位于见岩面以上时土压力分布近似于三角形分布,开挖面位于见岩面以下时土压力分布为近似“R”型分布,并且在在其他地区土岩组合工程中同样发现此规律。2.针对万达广场站基坑变形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了地表沉降、桩体水平位移和桩顶位移变形曲线,以及变形范围,为金华地区深基坑变形控制标准值提供参考。其中地表沉降桩后地表沉降分布呈现凹槽型,沉降最大值位于桩后0.2-0.4H处。桩体水平变形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分布,最大值为14.1mm,位于靠近桩顶0.35H处,接近见岩面深度,桩体水平位移范围为0.013%H到0.125%H之间。桩顶水平位移方向主要向坑内,竖向位移主要表现为沉降,桩顶竖向位移值平均为0.94倍桩顶水平位移值。3.结合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得出了不同见岩面深度、插入比和支撑间距下稳定性系数的变化规律,抗倾覆稳定性随见岩面深度呈负增长,随插入比呈正增长,插入比中存在增长缓和点与抗倾覆临界点呈1.89倍的关系;抗隆起稳定性系数与插入比呈正相关,与支撑间距无明显相关性;整体稳定性系数与插入比呈正相关,与见岩面深度无明显相关性;插入比对于抗隆起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大
李子聃[3](2021)在《基于锚杆预应力损失的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作为一种轻型支护体系,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并应用,它主要结合了预应力锚杆和混凝土框架的优点,是一种柔性支挡结构。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实际工程中,公路、铁路、以及不同基础工程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边坡工程问题。但在框架预应力锚杆预应力损失相关的方面,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对于框架预应力锚杆预应力损失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理论意义,更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引入蠕变耦合模型计算与数值仿真模拟结合的方法,基于前人的理论基础,具体工作如下:(1)总结并阐述了边坡的破坏特点、形状、和影响因素,指出边坡除人为因素外,在自然状态下主要受到降雨作用和结构面的影响。归纳并分析了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分析方法之间差异性。(2)以甘肃陇南某边坡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建立了边坡的模型,计算了不同工况下边坡的位移情况和安全系数改变情况,建立五种不同工况,探讨了不同情况下预应力损失对边坡不同级,同级不同排,以及安全系数的影响,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得出不同排锚杆与不同级边坡对安全系数与位移影响不同的结论,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边坡安全系数对不同影响因素敏感性大小,将影响因素进行排列,得出敏感性最大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3)以岩土体的蠕变耦合模型为研究出发点,考虑蠕变耦合模型长期预应力预测时损失偏大的特性,探讨了岩土体流变模型的构成和基本原理,分析了不同蠕变耦合模型对不同土体的适用性,本文在(H-K)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H-3K)、(H-4K)、(H-5K)蠕变耦合新模型,并推导其本构方程、松弛方程和蠕变方程,并将工程实例中的监测数据反算出蠕变参数并代入编写的Matlab程序中进行了计算拟合,分别将其代入Matlab软件中进行拟合,并得出蠕变耦合模型应力损失规律。得出(H-3K)模型已可以满足工程需要的结论。
舒计城[4](2020)在《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体系的变形控制机理与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土钉墙因施工方便、经济高效常用于硬土地层的基坑支护,但基坑侧向和坡顶竖向变形较大。托换桩常用来控制既有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将托换桩与土钉墙联合形成的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当基坑开挖引起邻近建筑物基础沉降时,托换桩将原来由天然地基承受的部分荷载转移到托换桩上,减小了由邻近建筑物荷载和基坑开挖引起的基坑侧向土压力,托换桩与土钉墙共同承担侧向土压力和限制基坑及邻近建筑物变形,构成了托换桩-土钉墙-上部结构(邻近建筑物)共同作用体系。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对邻近建筑物基础的预防性托换属于主动保护。目前对于这一新型支护结构研究甚少,不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此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体系的破坏模型和变形控制机理》(No.41272281)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ZR2012EEM016),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为该技术的优化设计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依据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开展了托换桩单桩内力与变形分析,建立了适用于托换桩单桩的有限差分格式。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将有限差分计算值与工程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有限差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接近;两种结果桩身弯矩呈S型分布,每一种结果桩顶都存在一个负弯矩;有限差分位移计算结果和实测值位移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呈现“鼓肚”状;无论是剪力值还是剪力作用位置,有限差分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好的贴近。(2)依据水平刚度分配作用在土钉与托换桩上的土压力,提出了考虑P-Δ效应的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计算方法。采用该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托换桩桩身位移、地表沉降、托换桩弯矩、桩侧土压力、土钉轴力等,考虑P-Δ效应的计算结果与室内模型实验实测值较为吻合,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托换桩承担了部分既有建筑物的荷载,导致建筑物荷载传递到基坑侧壁的土压力减少,减少的土压力产生的桩身水平位移和弯矩要大于桩顶荷载P所引起的附加位移和附加弯矩。同时桩顶荷载P所引起的附加水平位移也会引起土钉部分受力,土钉受力反过来限制基坑侧向变形。(3)由现场案例监测结果可知,托换支护法桩身位移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位移曲线呈现“鼓肚式”;随着基坑的分步开挖,坡顶沉降不断增大,坡顶沉降呈现“凹槽形”曲线分布,距离基坑4-5m位置坡顶沉降最大。土钉轴力大小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形”分布;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了托换桩桩径、托换桩桩间距、土钉长度、土钉竖向间距、土钉预应力、托换桩嵌固深度、坡顶荷载等参数对托换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托换支护法影响参数分析中,随着土钉预应力的增加,桩身水平位移和桩身弯矩减小,但是当预应力超过40 k N后,位移和弯矩减小幅度不明显,因此托换支护法存在一个临界预应力。(4)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了托换桩竖向失稳、托换桩侧向失稳、土钉抗拔破坏和整体失稳破坏四种破坏模式,同时得到不同参数对基坑整体失稳破坏的影响规律。基于对数螺线型破坏机构,推导了作用在基坑上的内能耗散率与外力功率解析表达式,提出了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下托换支护围护结构的稳定性理论计算方法。(5)依据工程结构性能要求,提出了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应用于基坑工程时的设计步骤及设计计算方法。总结归纳了托换桩内力与变形计算公式及土钉轴力计算公式;在托换微型桩单桩承载力估算基础上,给出了托换桩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并提出了托换支护法中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嵌固深度应该满足抗倾覆验算、抗隆起稳定性验算、整体稳定性验算。(6)依托某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的变形与内力计算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桩锚支护、地连墙支护实测结果。在建筑物沉降方面,地连墙+锚索结构整体刚度较大,在保护既有建筑物方面具有优势。通过托换支护法结构与桩锚支护结构对比,托换支护法结构要优于桩锚结构,托换支护法托换桩具有减沉桩的特点;比较三种结构下侧向位移的变化曲线,地连墙结构优于托换支护法结构,托换支护法结构优于桩锚结构。
杨彬[5](2020)在《临界滑动场理论在深基坑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临界滑动场理论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边坡工程中,已日益成为理论成熟、运行高效的稳定性计算方法。本文在回顾总结临界滑动场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前人在该理论方向上的研究空缺,重点针对基坑工程中的临界滑动场计算方法展开研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该理论,拓展其使用范围。基于原有理论编制程序并进行优化,依托实际工程案例,本文初步建立了基坑临界滑动场数值分析方法,提出了多支撑式桩墙基坑主被动滑动场与等值梁法相结合的联合计算方法,同时对该联合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总结如下:考虑支撑等多种因素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改进了M-P法的条块计算格式,初步提出基于严格法的基坑临界滑动场数值方法;并依托相关工程实例,研究了基坑整体稳定性在挖深和支撑影响下的变化,并将验算结果与圆弧滑动条分法进行对比。计算和分析表明,在缺少水平支撑的条件下,安全系数初试值宜取小,且不考虑支撑的基坑危险滑动面和形成的危险滑动方向场比考虑支撑时更陡,易导致入口段滑动区域相对较小;相比基坑规范假定的圆弧滑动面,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搜索出更为合理的任意形状临界滑面,且安全系数验算值可信度高。在原有基坑临界滑动场基础上修改和优化模拟程序,对桩墙前后土体主、被动临界滑动场和桩身土压力进行了模拟和计算,证明了临界滑动场理论在桩墙式基坑中应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同时将基坑主被动场应用于等值梁法,提出了可考虑桩土间摩擦和非均质土的联合设计方法,与原等值梁法进行比较,并分析了联合设计法的若干影响因素。通过大量算例证明,在基坑支护结构参数设计上联合设计法比原等值梁法更加合理,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精度,能有效提高基坑工程安全性,且可贴近工程实际;同时较全面地分析了土体内摩擦角、桩土间摩擦角对联合设计法计算结果的影响,对不同工程地质条件的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了参考。
朱希祯[6](2019)在《有限土压力作用下的基坑悬臂桩支护结构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实际的深基坑工程设计中,往往存在待开挖基坑的支撑结构与已有建筑地下结构之间距离较近的情况,此时支撑结构与临近的地下结构之间土体宽度较小,从而产生有限土压力。然而,经典的土压力理论是基于半无限土体的假定条件,对于有限宽度的土体,这种情况显然不适用。本文主要对上述情况中有限宽度土体的土压力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不考虑地下室侧壁反作用力以及摩擦力的影响,对临近基坑的建筑物外墙距离拟开挖基坑支护结构净距b小于(?),且临近地下室结构高度(?)时的有限土体土压力,提出简化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验证,证明该方法可用于简化计算有限土压力的大小。2.以实际工程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和修正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模型计算结果之间差异。对于摩尔-库伦模型而言,修正摩尔-库伦模型可以模拟不受剪切破坏或压缩破坏影响的双硬化过程。结合实际工程监测数据提出修正摩尔-库伦模型下刚度Es的修正倍数n的合理取值范围在0.8-1.0之间与实际情况较吻合。3.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有限土体土压力分布与经典土压力理论的土压力分布情况。得出结论:相较于经典土压力的分布特征,有限土压力会在一定深度范围内产生较为明显折减,折减大小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土体的内摩擦角对有限土体土压力的影响大于土体的粘聚力影响,有限土体的宽度是影响有限土压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且当有限土体宽度与基坑深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4时,基坑支护结构上所承受的土压力与无限土压力基本相同。4.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均质土层时有限土体土压力作用下的排桩+土钉复合支护结构与未加入土钉的排桩之间受力的变化。当有限土体宽度与基坑开挖深度的比值从1.4变化到0.2时,排桩+土钉复合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系数提高了约43.4%,桩顶最大水平位移降低了71.7%,排桩最大弯矩减少了约51.9%。可以得出结论,在有限土体宽度较小时,加入土钉的排桩能够明显的降低桩顶水平位移、减小排桩受力以及提高基坑的整体稳定性。
李登峰[7](2019)在《基于水平土拱效应的边坡桩墙组合结构受力计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边坡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的存在已得到广泛认可,并在桩间距的确定中得到了应用。但由于土拱形状及土拱效应对抗滑桩组合措施(桩间墙、桩板墙、桩间土钉墙等)受力影响程度尚不清晰,现阶段抗滑桩组合措施设计实践中对土拱效应考虑较少,限制了土拱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采用我国地表广泛分布的花岗岩残积土和红层砂泥岩残积土,进行系统的边坡抗滑桩水平土拱性状试验研究,探索桩间水平土拱拱形、拱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面向工程应用并能考虑土体性质影响的水平土拱拱轴线方程和拱高计算方法;进行考虑水平土拱效应的桩墙组合措施受力机理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提出组合措施中抗滑桩及桩间结构受力计算方法及优化设计思路;通过数值模拟和力学分析,进行桩间土拱形状,包括土拱类型和土拱高度,沿桩长方向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提出桩长不同位置处的土拱类型及土拱高度,并分析桩身截面尺寸的影响。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以勃郎特-维西克(Prandtl-Vesic)被动区理论为基础,提出边坡抗滑桩桩后土拱拱轴线可简化为等腰三角形。拱轴线方程主要受控于土体内摩擦角,土拱高度受控于土体内摩擦角和桩间距,土体内聚力和桩截面尺寸对土拱效应,如土拱起拱和拱体破坏条件有明显影响。(2)边坡抗滑桩桩间水平土拱性状沿桩长方向变化明显,且与桩后荷载(剩余下滑力或土压力)大小有关。水平土拱效应仅存在于桩顶以下、滑面以上范围内,随着离桩顶距离的增大,拱高逐渐减小。随着桩后荷载的逐渐增大,土体应力首先集中于桩背,形成端承拱,端承拱破坏后,土体应力将集中于桩侧,形成摩擦拱。(3)抗滑桩截面尺寸对抗滑桩水平土拱效应有显着影响,原因在于抗滑桩桩截面尺寸会导致作用于桩背和桩侧应力不同。桩宽较大时,桩间端承拱高度较大;桩高较大时,桩间摩擦拱高度较大。且随着沿桩长深度的增加,截面尺寸较小的桩,桩间水平土拱更易于由端承拱渐变成摩擦拱。(4)水平土拱效应对抗滑桩组合措施受力有显着影响,基于此,建立了考虑水平土拱效应时的桩及桩间结构物受力计算方法。桩间墙组合措施中,桩承受拱后土体产生的剩余下滑力,挡土墙承受拱前土体产生的土压力及剩余下滑力中的大者;桩间土钉墙组合措施中,桩的受力为拱后土体产生的剩余下滑力和土钉墙受力之和,土钉墙承受拱前土体产生的土压力及剩余下滑力中的大者,土钉自由段和锚固段的分界线为水平土拱迹线。
潘峰[8](2019)在《非水平分层土压力的计算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土压力的计算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现有研究和理论方法主要是计算均质土或水平分层土,但工程实际中,墙后填土会遇到竖向或近似竖向土层的情况,现有方法无法适应。因此本文作出以下研究:针对挡土墙后的竖向分层填土,在考虑土体运动的相关联流动法则前提下,本文建立土体的静力平衡关系并得到力的矢量关系图,采用数学以及力学方法,推导得出竖向分层条件下的主动土压力关于滑动面夹角的函数表达式,利用极限平衡理论得到主动土压力的大小及其分布情况,并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在竖向分层土压力计算的基础上,本文对分层土的分界面角度以及粘聚力做出改变,并推导得到了倾斜分界面分层土情况下的土压力以及粘性土情况下的土压力大小与分布,同样采用算例验证推广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对竖向土层土压力的计算,本文得到结论:竖向土层的土压力沿着墙体呈线性分布,与库仑土压力相似;随着墙土摩擦角的增大,滑动面角度以及主动土压力的大小会有减小的趋势,主动土压力作用点离墙底距离也有增大的趋势;被动土压力的大小则是随墙土摩擦角增大而增大。本文工作目的:在理论上对传统土压力理论的补充,特别是针对墙后填土的工程特点,提出了能更加合理地反映了挡土墙工程实际情况的计算理论,使得边坡工程中土压力计算考虑因素更加全面。
殷俊[9](2018)在《地铁深基坑围护桩变形演化规律研究及安全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坑工程作为地铁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现已被工程界认为是风险性高,变化性大的一门综合性课题。基坑围护结构作为控制基坑变形,保证基坑整体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对其变形规律及安全控制的研究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把控施工风险,并对未来基坑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厦门地铁1号线城市广场站深基坑为工程背景,针对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演化规律及安全控制,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城市广场站深基坑围护桩变形监测数据,利用数据分析及挖掘手段,分析了基坑开挖施工不同工况下围护桩的侧移变形特性。(2)以城市广场站深基坑为工程背景,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深基坑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围护桩随时间及深度的变形规律,并分析了围护桩变形的相关影响因素。(3)通过数值模拟预测了基坑开挖阶段围护桩的最大侧移变形量,对比实测数据,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基于预测结果提出了增设水平钢支撑的施工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围护桩的侧移变形,实现了基坑工程的安全控制。
赵雪[10](2017)在《挡墙加固边坡的稳定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挡墙是最常用的加固措施之一。我国现行的《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给出的分析方法没有考虑挡墙的作用。已有的针对挡墙加固边坡的稳定分析方法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推导一种针对挡墙加固边坡的稳定分析方法,并通过有限元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墙背土压力对边坡的稳定计算非常重要,在检索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之上,研究了土压力的计算理论。目前常用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朗肯土压力、库伦土压力以及基于能量理论的上限解。研究表明,当墙背土体未处于极限状态时,上述经典方法均不一定适用。2)研究了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分析步骤,以及基于有限元的强度折减法的分析过程。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程序ABAQUS的强度折减模块,进行了挡墙加固边坡的稳定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虽然可以进行复杂条件下的边坡稳定分析,但是分析过程复杂,且不易为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3)研究了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挡墙加固边坡的稳定分析。首先总结了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分析方法的异同点。进而根据规范推荐的Bishop方法的基本假定,根据多种思路考虑了挡墙对边坡的影响。根据文中提出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坡高和墙角埋深时,挡墙加固边坡的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并与ABAQUS有限元软件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中所述方法的合理性。4)分别采用基于有限元法的强度折减法和本文提出的方法,对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边坡工程进行了稳定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合理性,表明了文中所述的方法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二、考虑土体流变时土压力计算的条分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虑土体流变时土压力计算的条分法(论文提纲范文)
(1)黏性土滑坡渐进破坏机理与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渐进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1.2.2 渐进式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抗滑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2.4 当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滑坡渐进破坏机理离心模拟研究 |
2.1 引言 |
2.2 滑坡渐进破坏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2.2.1 试验设备及技术指标 |
2.2.2 模型设计及相似比 |
2.2.3 量测仪器布置 |
2.2.4 试验加载方式 |
2.3 滑坡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2.3.1 滑坡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
2.3.2 位移和应变分析 |
2.3.3 土压力分析 |
2.3.4 土压力集中效应分析 |
2.3.5 土体强度应变弱化效应分析 |
2.4 考虑位移发展的滑坡动态稳定性评价 |
2.4.1 改进的传递系数显示解法 |
2.4.2 离心机土坡模型动态稳定性评价 |
2.5 离心机土坡模型渐进破坏机理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排抗滑桩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3.2.1 模型尺寸及材料 |
3.2.2 量测仪器布置 |
3.2.3 试验加载方式 |
3.3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滑坡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
3.3.2 位移和应变分析 |
3.3.3 土压力分析 |
3.3.4 土拱效应分析 |
3.3.5 桩身变形及受力分析 |
3.4 单排抗滑桩桩后侧向土压力计算 |
3.4.1 桩后土拱效应存在区域的确定 |
3.4.2 考虑竖向土拱效应的桩间主动土压力系数公式推导 |
3.4.3 考虑竖向土拱效应的桩间主动土压力公式推导 |
3.4.4 考虑水平土拱效应的桩后侧向土压力解析式 |
3.4.5 单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
3.4.6 抗滑桩桩后设计滑坡推力计算 |
3.4.7 桩后侧向土压力参数影响简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排抗滑桩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4.2.1 模型尺寸及材料 |
4.2.2 量测仪器布置 |
4.2.3 试验加载方式 |
4.3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桩土坡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
4.3.2 桩排侧向土压力规律分析 |
4.3.3 土拱效应和合理桩排间距分析 |
4.4 双排桩桩后推力分配理论研究 |
4.4.1 双排桩受力分析模型 |
4.4.2 有限桩排间距下前排桩桩间主动土压力系数公式推导 |
4.4.3 有限桩排间距下前排桩桩间主动土压力公式推导 |
4.4.4 有限桩排间距下前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解析式 |
4.4.5 有限桩排间距下后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公式推导 |
4.4.6 半无限桩排间距下双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公式推导 |
4.4.7 双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
4.4.8 双排桩室内大比例尺模型试验验证 |
4.5 合理桩排间距值的确定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滑坡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1 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方法 |
5.2 攀枝花机场填筑体滑坡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2.1 攀枝花机场填筑体滑坡特征概述 |
5.2.2 地表位移监测结果 |
5.2.3 单排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2.4 多排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3 八渡滑坡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3.1 八渡滑坡复活特征概述 |
5.3.2 开挖后预加固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3.3 开挖后三排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基于土岩组合的桩撑式围护结构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围护结构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土岩组合研究现状 |
1.2.3 基坑变形研究现状 |
1.2.4 围护结构风险源分析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桩撑式基坑稳定性理论分析 |
2.1 土压力理论 |
2.1.1 经典土压力理论 |
2.1.2 考虑位移变化的经典土压力理论 |
2.2 稳定性分析理论 |
2.2.1 抗倾覆 |
2.2.2 抗滑移 |
2.2.3 抗隆起 |
2.2.4 整体稳定性 |
2.3 基坑变形理论 |
2.3.1 桩撑式支护结构变形机理 |
2.3.2 基坑变形计算理论 |
第3章 地铁深基坑开挖性状实测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地质条件 |
3.1.2 水文条件 |
3.1.3 围护结构方案 |
3.1.4 监测点布置方案 |
3.2 地铁深基坑实测数据分析 |
3.2.1 地表竖向位移 |
3.2.2 桩体水平位移 |
3.2.3 支撑轴力 |
3.2.4 立柱隆起变形 |
3.2.5 桩顶位移变化 |
3.3 土压力实测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4.1 有限元的基本原理 |
4.2 模型建立 |
4.2.1 本构模型、边界条件和参数选取 |
4.2.2 模型验证 |
4.3 桩撑式围护结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围护结构位移结果分析 |
4.3.2 围护结构支撑轴力结果分析 |
4.4 土岩组合地层的基坑稳定性分析 |
4.4.1 抗倾覆稳定性 |
4.4.2 抗隆起稳定性 |
4.4.3 整体稳定性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3)基于锚杆预应力损失的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框架预应力锚杆(索)研究现状 |
1.2.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边坡破坏类型及分类 |
2.2.1 圆弧破坏模式 |
2.2.2 折线破坏模式 |
2.2.3 崩塌破坏模式 |
2.3 边坡稳定性的传统分析方法 |
2.3.1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3.2 极限平衡法 |
2.3.3 滑移线场法 |
2.3.4 极限分析法 |
2.3.5 有限元法及其他数值分析法 |
2.4 框架预应力锚杆(索)的分析 |
2.4.1 框架预应力锚杆(索)概述 |
2.4.2 框架预应力锚杆(索)支挡结构的组成 |
2.4.3 框架预应力锚杆(索)作用机理 |
2.4.4 框架预应力锚杆(索)支挡结构的施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预应力损失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边坡简介 |
3.1.2 场地地层特征与构成 |
3.2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
3.2.1 边坡土体强度参数 |
3.2.2 常规土工试验 |
3.3 3#边坡治理方案 |
3.3.1 3#边坡支护设计方案 |
3.3.2 监测内容 |
3.4 数值模拟 |
3.4.1 模型与参数设置 |
3.4.2 建立模型与网格划分 |
3.4.3 锚杆预应力损失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
3.4.4 锚杆预应力损失对边坡位移的影响 |
3.4.5 锚杆预应力损失对边坡塑性区影响 |
3.4.6 不同级边坡锚杆预应力损失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3.4.7 锚杆预应力损失对不同排的影响 |
3.5 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稳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 |
3.5.1 土体重度?的影响 |
3.5.2 内摩擦角?的影响 |
3.5.3 弹性模量E的影响 |
3.5.4 锚杆间距的影响 |
3.5.5 锚固段直径的影响 |
3.5.6 预应力大小的影响 |
3.6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高边坡稳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 |
3.6.1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主要计算步骤 |
3.6.2 序列矩阵的建立与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锚杆长期预应力损失计算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流变模型研究现状 |
4.3 岩土体流变模型 |
4.3.1 流变模型基本元件 |
4.3.2 基本流变模型 |
4.3.3 岩石加锚体流变本构模型 |
4.4 蠕变耦合模型与测量数据对比分析 |
4.4.1 岩土体蠕变参数计算 |
4.4.2 蠕变耦合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4.4.3 蠕变耦合模型推广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模型迭代反演计算程序代码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4)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体系的变形控制机理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型桩支护法 |
1.2.2 土钉墙支护法 |
1.2.3 复合土钉墙支护法 |
1.2.4 托换支护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存在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托换单桩的内力分析与计算 |
2.1 综合刚度原理及双参数法 |
2.2 托换桩的有限差分解 |
2.2.1 基本假定 |
2.2.2 微分方程的建立 |
2.2.3 单桩有限差分解 |
2.3 实例分析 |
2.3.1 工程概况 |
2.3.2 基坑设计参数 |
2.3.3 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P-Δ效应的托换桩-土钉墙组合结构变形协调与荷载传递机理 |
3.1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结构计算模型 |
3.2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结构内力与变形计算方法 |
3.2.1 土钉与托换桩的水平刚度系数 |
3.2.2 土压力分配计算 |
3.2.3 传统的杆系有限元法 |
3.2.4 考虑P-Δ效应的杆系有限元法 |
3.2.5 基坑坡顶沉降(S_1) |
3.2.6 托换桩的沉降(S2) |
3.3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结构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3.3.1 托换桩桩身位移对比 |
3.3.2 地表沉降分析 |
3.3.3 托换桩弯矩分析 |
3.3.4 桩侧土压力分析 |
3.3.5 土钉轴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影响参数分析研究 |
4.1 工程案例与数值模型 |
4.1.1 工程概况 |
4.1.2 模型介绍 |
4.1.3 材料计算参数 |
4.1.4 数值分析工况 |
4.2 监测结果与数值结果分析 |
4.2.1 桩身位移分析 |
4.2.2 地表沉降分析 |
4.2.3 托换桩弯矩分析 |
4.2.4 土钉轴力分析 |
4.2.5 基坑侧壁土压力分析 |
4.3 托换支护法影响参数分析 |
4.3.1 坡顶荷载影响 |
4.3.2 托换桩桩径影响 |
4.3.3 托换桩桩间距影响 |
4.3.4 土钉长度的影响 |
4.3.5 土钉竖向间距影响 |
4.3.6 土钉预应力影响 |
4.3.7 托换桩嵌固深度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研究 |
5.1 托换支护法结构的破坏模式 |
5.1.1 托换桩竖向失稳 |
5.1.2 托换桩侧向失稳 |
5.1.3 土钉抗拔破坏 |
5.1.4 整体失稳破坏 |
5.2 托换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嵌固深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5.2.2 土钉长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5.2.3 土钉水平间距对稳定性的影响 |
5.2.4 桩间距对稳定性的影响 |
5.2.5 坡顶荷载对稳定性的影响 |
5.3 基于极限上限法稳定性简化计算方法 |
5.3.1 土体自重的外功率 |
5.3.2 坡顶既有建筑物荷载的外功率 |
5.3.3 托换桩桩顶的外荷载功率 |
5.3.4 滑动面上的内部能量耗散 |
5.3.5 土钉的外功率 |
5.3.6 托换桩的抗力功率 |
5.3.7 整体稳定性分析 |
5.3.8 算例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工程设计方法研究 |
6.1 设计步骤 |
6.2 设计计算方法 |
6.2.1 土钉设计参数 |
6.2.2 托换桩设计参数 |
6.2.3 托换桩内力与变形计算 |
6.2.4 土钉轴力计算 |
6.2.5 单桩承载力计算 |
6.2.6 托换桩弯剪验算 |
6.2.7 抗倾覆稳定验算 |
6.2.8 抗隆起稳定验算 |
6.2.9 整体稳定性验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工程应用研究 |
7.1 工程实例 |
7.1.1 工程概况 |
7.1.2 土层参数 |
7.1.3 基坑设计参数 |
7.2 托换支护法与桩锚结构、地连墙结构内力与变形对比分析 |
7.2.1 计算参数 |
7.2.2 内力与变形对比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临界滑动场理论在深基坑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临界滑动场理论 |
1.2.2 土压力计算理论 |
1.2.3 等值梁法的简介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坑临界滑动场理论与等值梁法的计算 |
2.1 基坑临界滑动场的基本原理 |
2.1.1 临界滑动场的定义 |
2.1.2 基于力平衡的基坑临界滑动场数值分析方法 |
2.1.2.1 条间推力递推公式 |
2.1.2.2 基坑土体的离散 |
2.1.2.3 最大推力计算与基坑危险滑动面的追踪 |
2.1.2.4 程序的编制 |
2.1.3 基于严格条分法的基坑临界滑动场数值分析方法 |
2.1.4 基坑全局临界滑动场数值分析方法 |
2.2 等值梁法的计算 |
2.2.1 引言 |
2.2.2 等值梁法的计算原理 |
2.2.3 等值梁法的计算步骤 |
2.2.3.1 单层支撑支挡结构的计算步骤 |
2.2.3.2 多层支撑支挡结构的计算步骤 |
2.2.4 分段等值梁法的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临界滑动场的深基坑稳定数值分析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基本理论 |
3.2.1 支护结构的处理及基坑土体的离散化 |
3.2.2 严格极限平衡法计算步骤和搜索流程 |
3.3 深基坑整体稳定性分析实例 |
3.3.1 工程概况 |
3.3.1.1 工程规模 |
3.3.1.2 水文和地质条件 |
3.3.1.3 围护结构设计方案 |
3.3.1.4 基坑施工步骤 |
3.3.2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3.3 基坑临界滑动场的计算分析 |
3.3.4 与圆弧滑动条分法的计算结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基坑桩墙前后主被动滑动场在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计算准备 |
4.2.1 桩墙主动临界滑动场 |
4.2.2 桩墙被动临界滑动场 |
4.2.2.1 条间力倾角分布函数形式 |
4.2.2.2 被动场土体极限平衡方程 |
4.2.2.3 无粘性土模拟与计算实例 |
4.3 主被动场与等值梁法的联合应用 |
4.3.1 计算实例 |
4.3.2 联合设计法与原等值梁法计算结果的比较 |
4.3.2.1 支撑轴力对比 |
4.3.2.2 桩身参数对比 |
4.3.3 非均质土联合设计法的计算 |
4.3.4 联合设计法影响因素分析 |
4.3.4.1 土体内摩擦角对联合设计法的影响 |
4.3.4.2 桩土间摩擦角对联合设计法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有限土压力作用下的基坑悬臂桩支护结构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典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2 有限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3 基坑开挖对附近既有建筑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压力作用机理 |
2.1 引言 |
2.2 有限土压力作用下基坑支护土压力特点 |
2.3 经典土压力作用机理研究 |
2.3.1 土压力应力状态 |
2.3.2 库伦土压力计算理论 |
2.3.3 朗肯土压力理计算理论 |
2.4 有限土压力作用机理研究 |
2.4.1 有限土的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 |
2.4.2 相关规范中有限土压力计算方法 |
2.4.3 有限土压力简化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背景工程案例 |
3.1 工程概述 |
3.1.1 工程简介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3.1.3 基坑周边环境 |
3.1.4 水文地质条件 |
3.2 基坑支护结构选型 |
3.2.1 工程特点分析 |
3.2.2 基坑支护方案选型 |
3.2.3 基坑有限土压力研究段支护结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软件介绍 |
4.2.2 本构模型选取 |
4.2.3 建立模型 |
4.2.4 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4.2.5 基于数值结果的初步分析 |
4.2.6 数值验证 |
4.3 有限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土质参数影响分析 |
4.3.2 有限土体宽度影响分析 |
4.3.3 临近建筑地下结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限土压力作用下排桩+土钉复合支护结构的性能分析 |
5.1 概述 |
5.2 排桩+土钉支护方式作用机理 |
5.2.1 土钉的作用机理 |
5.2.2 桩的作用机理 |
5.2.3 有限土压力作用下排桩+土钉支护方式作用机理 |
5.3 排桩+土钉复合支护方式的性能分析 |
5.3.1 有限土压力作用下排桩+土钉复合支护结构工作性能 |
5.3.2 有限土体宽度对排桩+土钉复合结构的影响分析 |
5.4 工程应用 |
5.4.1 工程简介 |
5.4.2 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水平土拱效应的边坡桩墙组合结构受力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拱效应 |
1.2.2 考虑土拱效应时抗滑桩+桩间组合结构计算方法 |
1.3 论文主要内容、目标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概述 |
2.1 国道G323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1 气象水文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2.2 巴达铁路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及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2.3 小结 |
第3章 不同土体性质及桩身条件的水平土拱特点研究 |
3.1 桩间土拱形状及高度的室内模型实验分析 |
3.1.1 常规轻型击实仪研究土拱形状 |
3.1.2 小比例土拱仪研究土拱形状 |
3.1.3 大比例土拱仪研究土拱形状 |
3.2 桩间土拱形状及高度的数值模拟分析 |
3.2.1 模型建立及模拟条件 |
3.2.2 模拟结果 |
3.2.3 土质边坡土拱效应特征 |
3.3 桩间土拱形状及高度的理论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边坡水平土拱性状竖向变化规律 |
4.1 基于数值模拟的土拱性状研究 |
4.1.1 土拱高度 |
4.1.2 土拱类型 |
4.2 基于力学计算的土拱性状研究 |
4.2.1 端承拱受力模型 |
4.2.2 抗滑桩受力分析 |
4.2.3 力学计算结果 |
4.2.4 数值模拟和力学计算结果对比 |
4.3 小结 |
第5章 抗滑桩截面尺寸对土拱性状的影响 |
5.1 基于数值模拟的土拱性状研究 |
5.1.1 土拱高度 |
5.1.2 土拱类型 |
5.2 基于力学计算的土拱性状研究 |
5.2.1 端承拱受力模型 |
5.2.2 摩擦拱受力模型 |
5.2.3 抗滑桩受力分析 |
5.2.4 力学计算结果 |
5.2.5 数值模拟与力学计算结果对比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水平土拱效应桩间墙组合结构受力分析 |
6.1 桩间水平土拱的形状和大小 |
6.2 考虑水平土拱效应时边坡桩间墙组合结构受力计算假设条件 |
6.3 考虑水平土拱效应时抗滑桩承受的荷载 |
6.4 考虑水平土拱效应时挡墙承受的荷载 |
6.5 工程实例应用 |
6.5.1 实验段边坡工程概况 |
6.5.2 不考虑土拱效应时桩上荷载计算 |
6.5.3 考虑水平土拱效应时桩上荷载计算 |
6.5.4 墙上荷载计算 |
6.6 小结 |
第7章 基于水平土拱效应土钉墙组合结构受力分析 |
7.1 考虑水平土拱效应时边坡桩间土钉墙组合结构受力计算假设条件 |
7.1.1 桩间土钉墙适用条件 |
7.1.2 水平土拱形状相关说明 |
7.2 考虑土拱效应时土钉墙承受的荷载 |
7.2.1 考虑土拱效应时土钉墙所受土压力 |
7.2.2 考虑土拱效应时土钉墙所受剩余下滑力 |
7.3 考虑土拱效应时抗滑桩承受的荷载 |
7.3.1 考虑土拱形状沿桩长方向不变时抗滑桩承受的荷载 |
7.3.2 考虑土拱形状沿桩长方向变化时抗滑桩承受的荷载 |
7.4 考虑土拱效应时土钉长度的设计 |
7.4.1 考虑水平土拱形状沿桩长方向不变时土钉长度设计 |
7.4.2 考虑水平土拱形状沿桩长方向变化时土钉长度设计 |
7.5 工程实例应用 |
7.5.1 工程概况 |
7.5.2 基于数值模拟的土拱形状分析 |
7.5.3 桩间土钉墙组合措施所受荷载 |
7.5.4 土钉长度的确定 |
7.6 边坡桩间土钉墙和挡土墙组合结构受力异同 |
7.7 基于土拱效应的桩间土钉墙现场实验研究 |
7.7.1 实验目的及原理 |
7.7.2 实验设备及安装 |
7.7.3 实验结果 |
7.8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非水平分层土压力的计算理论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库仑土压力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 层状土理论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创新及特色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层状土土压力计算方法的原理 |
2.1 库仑土压力基本理论 |
2.2 相关联流动法则基本理论 |
2.3 层状土土压力的基本理论 |
2.3.1 基本理论概述 |
2.3.2 层状土理论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
2.4 层状土理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竖向分层无粘性土土压力求解 |
3.1 竖向分层无粘性土的力学假设分析 |
3.2 竖向分层无粘性土的力学模型建立与受力分析 |
3.2.1 力学模型 |
3.2.2 力学分析 |
3.3 竖向分层无粘性土主动土压力 |
3.4 竖向分层无粘性土被动土压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倾斜分界面层状土土压力计算 |
4.1 倾斜层状土主动土压力力学模型的建立 |
4.2 倾斜层状土主动土压力的计算 |
4.3 倾斜层状土被动土压力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竖向粘性分层土的土压力计算 |
5.1 黏聚力等效法则 |
5.2 竖向分层粘性土土压力的力学假设分析 |
5.3 竖向分层粘性土主动土压力的计算 |
5.3.1 力学模型的建立 |
5.3.2 力学分析 |
5.3.3 竖向分层粘性土主动土压力 |
5.4 竖向分层粘性土被动土压力计算 |
5.4.1 竖向分层粘性土被动土压力力学分析 |
5.4.2 竖向分层粘性土被动土压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算例 |
6.1 竖向分层无粘性土土压力具体计算 |
6.1.1 均质土层土体的土压力计算 |
6.1.2 竖向分层土体的土压力计算 |
6.2 倾斜分界面层状土土压力计算 |
6.2.1 均质土层土体的土压力计算 |
6.2.2 倾斜分界面分层土体的土压力计算 |
6.3 竖向分层粘性土土压力具体计算 |
6.3.1 均质粘性土层的土压力计算 |
6.3.2 竖向分层粘性土层的土压力计算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9)地铁深基坑围护桩变形演化规律研究及安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理论研究 |
1.2.2 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研究 |
1.2.3 深基坑变形预测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机理概述 |
2.1 深基坑围护结构形式 |
2.2 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机理 |
2.2.1 围护结构变形模式 |
2.2.2 围护结构计算模型和方法 |
2.3 深基坑支护体系破坏形式 |
2.4 深基坑支护体系破坏原因及控制措施 |
3 深基坑围护桩变形演化规律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1.1 基坑周边环境 |
3.1.2 地质及水文条件 |
3.1.3 基坑主体围护结构设计 |
3.1.4 基坑开挖方案 |
3.2 深基坑围护桩变形规律的分析及挖掘 |
3.2.1 围护桩最大侧移与开挖深度的关系 |
3.2.2 围护桩最大侧移点埋深与开挖深度的关系 |
3.2.3 围护桩侧移最大日变化速率的概率分布特征 |
3.2.4 围护桩最大侧移与最大地表沉降的关系 |
3.2.5 围护桩侧移变形的时空效应 |
3.3 本章小结 |
4 深基坑围护桩变形数值模拟 |
4.1 ABAQUS有限元模拟 |
4.1.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4.1.2 ABAQUS有限元分析步骤 |
4.2 围护桩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
4.2.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4.2.2 模拟开挖工况 |
4.2.3 围护桩变形模拟结果分析 |
4.3 围护桩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围护桩刚度影响分析 |
4.3.2 支撑设置方式影响分析 |
4.3.3 围护桩插入比影响分析 |
4.3.4 超挖深度影响分析 |
5 深基坑围护桩变形控制实例分析 |
5.1 围护桩侧移变形预测分析 |
5.1.1 预测过程分析 |
5.1.2 预测结果分析 |
5.2 围护桩侧移变形控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挡墙加固边坡的稳定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边坡稳定的研究现状 |
1.3 挡墙加固后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1.4 土压力计算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土压力有限元法研究现状 |
1.4.2 土压力理论计算方法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墙背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
2.1 土压力计算概述 |
2.2 数值分析法 |
2.3 经典土压力计算方法 |
2.3.1 朗肯土压力理论 |
2.3.2 库伦土压力理论 |
2.3.3 能量理论计算土压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有限元法的挡墙加固后边坡稳定分析 |
3.1 引言 |
3.2 ABAQUS软件简介 |
3.3 强度折减法 |
3.4 算例一 |
3.5 算例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挡土墙加固后边坡的极限平衡分析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 |
4.3 基本假设 |
4.4 公式推导 |
4.4.1 方法一 |
4.4.2 方法二 |
4.4.3 方法三 |
4.4.4 方法四 |
4.4.5 方法五 |
4.4.6 方法六 |
4.5 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
4.6 算例分析 |
4.6.1 建立模型 |
4.6.2 与数值计算方法的对比 |
4.6.3 墙后岩土体高度的影响 |
4.6.4 墙脚埋深的影响 |
4.7 墙背土压力作用点高度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算例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自然地理条件 |
5.2.1 气象、水文 |
5.2.2 岩土特征 |
5.2.3 地质构造 |
5.2.4 地下水 |
5.2.5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5.3 边坡工程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考虑土体流变时土压力计算的条分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黏性土滑坡渐进破坏机理与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 薛德敏.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土岩组合的桩撑式围护结构安全性研究[D]. 韦康.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1)
- [3]基于锚杆预应力损失的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高边坡稳定性分析[D]. 李子聃.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体系的变形控制机理与稳定性研究[D]. 舒计城. 东南大学, 2020
- [5]临界滑动场理论在深基坑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中的应用[D]. 杨彬.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有限土压力作用下的基坑悬臂桩支护结构性能分析[D]. 朱希祯. 南昌大学, 2019(02)
- [7]基于水平土拱效应的边坡桩墙组合结构受力计算研究[D]. 李登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非水平分层土压力的计算理论和方法研究[D]. 潘峰.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9]地铁深基坑围护桩变形演化规律研究及安全控制[D]. 殷俊.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3)
- [10]挡墙加固边坡的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 赵雪. 浙江海洋大学, 2017(08)
标签:基坑支护论文;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论文; 基坑围护结构论文; 土钉墙支护论文; 边坡系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