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甘肃民和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论文文献综述)
林妙琴,李建国[1](2021)在《冀北滦平盆地三岔子剖面土城子组和大北沟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冀辽一带的土城子组和大北沟组对中国北方侏罗系–白垩系划分对比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它们的时代目前还存在不同的看法,相关的孢粉地层学研究也比较粗略。本文研究了冀北滦平县井上村三岔子剖面土城子组和大北沟组的孢粉组合,共观察统计到50属28种及若干未定种。土城子组Classopollis–Cooksonites–Ephedripites组合以Classopollis含量最为突出,同时含有白垩纪分子Cooksonitesvariabilis、Crybelosporitespunctatus和Ephedripites(E.),其时代为早白垩世Berriasian期。大北沟组Bisaccates–Foraminisporis组合以松柏类两气囊花粉占绝对优势,见有Crybelosporites punctatus、Ephedripites (E.) crassistriatus、Foraminisporis wonthaggiensis、Jiaohepollis和Rugubivesiculites spherisaccatus等具有时代意义的分子,其时代为早白垩世Valanginian中–晚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土城子组一段顶部的早白垩世孢粉组合,提出了中国北方侏罗系–白垩系界线位于土城子组一段内的新意见。孢粉组合对比表明当前冀北滦平盆地大北沟组Bisaccates–Foraminisporis组合与辽西金岭寺–羊山盆地土城子组三段顶部及其上覆义县组下部的孢粉组合非常相似。因此,从孢粉植物群的发育来看,滦平盆地大北沟组可能与金岭寺–羊山盆地土城子组三段顶部至义县组下部相当。
李素萍,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贾建亮,王涛[2](2021)在《银额盆地侏罗纪孢粉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地层时代意义——以蒙额地1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露头资料缺乏,银额盆地生物地层研究一直较为薄弱,钻井的地层时代划分及主要油气产层时代归属存在较大争议。为了厘清银额盆地钻井所揭示的油气产层的地层时代,本研究对位于盆地西部乌珠尔坳陷的蒙额地1井下部岩芯样品开展了孢粉学研究工作。根据孢粉类群及其含量的变化,划分了2个孢粉组合:Osmundacidites-Deltoidospora-nonstriate bisaccate组合和Classopollis-Cyathidites-Quadraeculina组合。第一组合中裸子植物花粉和蕨类植物孢子含量相当,裸子植物花粉中无肋纹的双气囊花粉出现最为频繁,且多样性较高,并零星出现有具肋纹双气囊花粉,蕨类植物孢子以Osmundacidites为主,其他常见类群包括Lycopodiumsporites、Deltoidospora、Neoraistrickia等,均为我国侏罗纪常见属种,孢粉组合指示的地层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也可能下延至早侏罗世中期,气候温暖湿润;第二组合以Classopollis的高含量为特征,Quadraeculina和Cyathidites较第一组合含量增加,且未出现任何白垩纪的特征分子,反映了中侏罗世晚期的孢粉组合特征,气候由上述的温暖湿润转变为炎热干旱。根据本文的孢粉组合特征,原依据叶肢介化石定为上二叠统的地层宜重新厘定为中下侏罗统。同时,厘定的侏罗系在整个中国北方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共同显示由早中侏罗世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与含煤岩系向晚侏罗世酷热干旱环境与戈壁沙漠沉积体系的演化规律。
李爱静[3](2021)在《甘肃马鬃山早白垩世几种裸子植物繁殖器官解剖构造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认为裸子植物是目前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生代植物群的主要类型。裸子植物繁殖器官形态稳定,是植物分类鉴定的基础,同时也对探讨各类植物起源与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极端的温室气候时期,研究白垩纪植物与气候变化对认识温室气候的形成过程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甘肃马鬃山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发育,富含植物化石,但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近年来,在该地区采集了大量裸子植物繁殖器官化石,包括苏铁类、银杏类及松柏类等,本文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学及解剖学研究。全文共报道描述了苏铁、银杏及松柏类植物繁殖器官共4属8种,其中苏铁类1属1种,Phasmatocycas mazongshanensis sp.nov.;银杏类2属3种,分别为球状薄果穗Leptostrobus sphaericus、丰富狭轴穗Stenorachis opulent sp.nov.和美丽狭轴穗Stenorachis bellus;松柏类3属4种,包括哈氏似枞Elatides harrisii、马鬃山石籽Carpolithus mazongshanensis、鸡东石籽相似种Carpolithus cf.jidongensis和松型球果(未定种)Pityostrobus sp.。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Micro-CT对所有化石宏观形态及微细构造进行了细致观察研究。根据繁殖器官化石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Leptostrobus应归为茨康目;Stenorachis应为银杏目的繁殖器官;Elatides与Cunninghamia亲缘关系较近;Carpolithus cf.jidongensis和Carpolithus mazongshanensis应归属于柏科,并且与侧柏属亲缘关系较近。最后,Stenorachis胚珠数量众多,且具长柄,对其进行系统演化分析,表明该属与现生银杏差异较大,更接近银杏的原始类型,其在演化序列上可能与Trichopitys和Schmeissneria属于同一支。另外,根据对Elatides在中国地区早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化石记录结合同时期古气候古环境分析,认为Elatides对环境和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其地理分布会随气候带的迁移而迁移。
王森[4](2021)在《甘肃中小型盆地陆相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特征及其页岩油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侏罗系是甘肃乃至我国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含煤沉积层,于甘肃省内分布范围广,东起鄂尔多斯西南凹陷(延安组J2y)西至敦煌盆地(中间沟组J2z),但分布规模一般不大,多为中小型断陷内陆盆地,这些盆地的含煤系沉积一般具有高有机碳含量、厚度大等特点,多年来一直是煤炭勘察的主要目标区域。除了煤系沉积,在其相邻层位还发育优质陆相烃源岩,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次开展的油气资源调查工作,因受制于常规油气勘探的生-储-盖工作思路,一直以来未受重视。近年来随着页岩油勘探理论及开发技术的突破,集生储一体的页岩油研究成为目前的研究焦点,因而寻找最优质烃源岩是页岩油开发工作的重要前提。潮水盆地和民和盆地是甘肃典型中小型侏罗系陆相含煤系沉积盆地,盆地内含优质烃源岩层系,有望成为我国陆相页岩油有利分布区域,本研究综合烃源岩类型、特征、生烃潜力和储层特征对这些中小型盆地侏罗系煤系优质烃源岩展开深入研究。烃源岩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指示,潮水盆地青土井组煤系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主要为混源输入,热演化程度为低熟-成熟阶段,其上段为弱氧化-弱还原滨、浅湖相沉积环境,下段出现伽马蜡烷优势指示水体高盐度,推测其为弱咸化半深湖-深湖相环境;民和盆地窑街组煤系烃源岩有机质母源上段主要是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输入,下段以陆相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处于成熟阶段,沉积环境倾向于典型沼泽相煤系沉积。潮水和民和盆地干酪根显微组分研究发现,在部分层段不仅富含低等水生生物来源的无定形有机质,更进一步发现了具有高生烃潜力的湖相浮游微体藻类如葡萄藻、圆形光面藻等,这些生物体在我国重要陆相含油气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层段均有发现,如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酒西盆地下沟组等,因此可作为优质烃源岩的重要标志。最后结合其他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综合揭示,潮水和民和盆地煤系烃源岩均达到生烃门限,具备生烃潜力,但相较而言,低等藻类输入优势的民和盆地煤系烃源岩可能具备相对较强的生液态烃潜力。另外,在矿物组成上,潮水盆地石英矿物含量高,脆性指数78%,可压裂性强,但孔隙发育程度差;民和盆地黏土矿物含量丰富,脆性指数43%,孔隙发育程度优,具备优质储层结构。在部分页岩层段纹层构造十分发育,纹层组成以富有机质黏土与粉砂互层为特征,页岩空隙以纳米-微米级空隙为主。综合研究指示,以潮水、民和盆地为代表的甘肃侏罗系煤系沉积均发育优质烃源岩,成熟度处于低-成熟阶段,储层特征以微细空隙结构为主,相较而言民和盆地烃源岩质量更优,储集条件较好。在页岩油类型划分上属于中低熟页岩油,基本具备优质页岩油资源标准,因此这些中小型含煤系陆相沉积盆地有可能成为我国页岩油资源的重要潜力区域。
陈泓宇[5](2021)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渐新统两种蕨类化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作为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形单元,在新生代经历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隆起抬升,该事件极大地改变了亚洲的地形地貌,并对全球和区域性气候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柴达木盆地是高原北部面积最大的沉积盆地,其中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物作为良好的载体,记录了盆地和高原新生代地质事件和环境变化的丰富信息。在前人对柴达木盆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产自盆地西北部花土沟地区渐新统上干柴沟组的2属蕨类化石开展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通过当前化石标本与现生类群和相关化石在形态上的综合对比研究,本文鉴定的蕨类植物共2属:茎干化石为类溪木贼(相似种)(Equisetum cf.fluviatoides),块茎化石为木贼属(未定种)(Equisetum sp.),小羽片化石为柴达木铁线蕨(新种)(Adiantum qaidamensis sp.nov.)。本文中木贼化石的发现补充了柴达木盆地渐新世木贼地上茎的化石记录,表明了木贼属在渐新世时期已生存于柴达木盆地。根据化石记录和现代系统发育结果推测木贼起源于冈瓦纳古陆,之后向北半球传播和扩散,最晚于渐新世到达柴达木盆地。由于和北美化石种在形态上特有的相似性,推测当前木贼属相似种可能在北美和研究区之间存在交流和传播。结合区内其他伴生化石的迁移历史,显示了东亚与美洲之间的生物地理学联系和柴达木盆地在不同植物区系之间成分迁移的重要作用。本文中铁线蕨属叶片化石的发现丰富了该属在我国新生代地层中分布,也充实了可靠的生殖羽片的化石记录,扩展了铁线蕨属在地质历史中的分布范围。根据当前蕨类化石生长习性,可以推测其小生境为河边、湖畔、林下等水体丰富的潮湿环境。结合伴生植物化石特征,恢复研究区古环境,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在渐新世具有较之当下相对温暖湿润的环境,丰富的水体和较低的海拔。
杨德相,屈争辉,陈树光,李壮福,吴健平,王建广,武函[6](2020)在《河套盆地吉兰泰凹陷中生代构造层划分及意义》文中提出2017年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油气勘探取得重要发现,基于区域中生代以来大地构造演化系统梳理,以钻井与地震对照、研究区与邻近盆地类比为研究方法,划分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南部吉兰泰凹陷中生代构造层,并绘制其分布范围,探讨其赋存特征与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中生界除三叠系外发育齐全,厚度巨大,且白垩系自上而下可细分为K1Ⅰ、K1Ⅱ和K1Ⅲ三个构造层;除K1Ⅰ构造层全区广覆式发育外,其它构造层呈楔状—缓楔状,长轴沿主控断裂NNE向延伸;研究区自中生代以来盆地性质经历了早中侏罗世断陷、早白垩世早期断陷、早白垩世中期断拗转换和早白垩世晚期拗陷的演化过程;F3和F7断层之间的K1Ⅱ和K1Ⅲ构造层、F7断层东部的J构造层均具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沈利军[7](2020)在《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是地球表面时代最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大陆高原。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历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青藏高原内部新生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过程对了解高原新生代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盆地可很好的反映出其隆升变化情况,因而在研究隆升过程中,很有必要分析这些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和演化机制。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沉积了完整的新生代地层,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良好场所,其新生代地层保存了良好的高原隆升记录,是对青藏高原隆升最直观的反映。本文对北羌塘盆地始新世唢呐湖组开展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碎屑锆石U-Pb年龄、孢粉等综合研究,查明唢呐湖组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建立北羌塘盆地新生代地层演化格架,讨论了该时期青藏高原的隆升状态。论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与认识:(1)本文通过岩相学、沉积构造等指标,详细划分了唢呐湖组沉积相。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是一套以细碎屑岩为主的陆相沉积,底部为辫状河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含砾砂岩、砾岩,发育正粒序韵律沉积,可见冲刷面及交错层理,中部为滨湖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上部为浅湖亚相,出露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可见薄层状石膏,顶部为蒸发盐湖环境,出露石膏、硬石膏,可见薄层泥岩,部分地区因盐类的析出和淡水的注入,还可见沉积含膏藻灰岩。整体为一套从辫状河亚相→滨湖亚相→浅湖亚相,最后转变为干旱盐湖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层。(2)本文通过最小碎屑锆石U-Pb年龄(59.57±9.21Ma)和孢粉组合特征(Distachya),对唢呐湖组沉积时代进行了厘定。北羌塘唢呐湖组沉积于始新世—渐新世早期(51~28Ma),其沉积时代及沉积环境与可可西里盆地雅西措组类似。(3)本文通过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指标(CIA,A–CN–K等)对比研究,确定了唢呐湖组古气候特征、构造背景、物质来源及物源区特征。唢呐湖组物源主要为长英质火成岩物源,少部分为中性火成岩物源,且物源区风化作用弱,其构造背景为大陆相关的裂谷环境,沉积时为半干旱—干旱的古气候条件。(4)本文通过碳氧同位素研究及硫同位素研究,计算了唢呐湖组沉积时的古海拔,并对其古湖泊环境进行研究。在唢呐湖组沉积时期,北羌塘盆地古海拔约为2830m+715/-862m,总体处于半开放—半封闭的浅水氧化的湖泊环境中,盐度较高。(5)本文通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对其碎屑锆石经历的构造热事件进行了说明。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经历了多期构造热事件包括新太古—古元古代的构造热事件(2224~2668Ma),中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拼合热事件(1581~1929Ma),新元古的Rodinia超大陆聚合热事件(622~1198Ma),泛非运动构造热事件(422~578Ma),古特提斯样闭合热事件(204~269Ma)和中特提斯洋俯冲热事件(103~179Ma),结合唢呐湖组沉积期羌塘盆地为内陆湖泊沉积,表明其锆石的再旋回特征;3件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直方图的类似性,说明唢呐湖组物源较为稳定,没有较大的变化。(6)本文对唢呐湖组综合研究,通过沉积学的方法,对该时期的青藏高原隆升状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阶段性抬升的特征,并将其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北羌塘盆地在古近纪已均为陆相环境:1)古新世至始新世—挤压造山阶段(康托组沉积时期>51Ma),沉积河流相红色磨拉石岩性组合,整体表现为差异隆升;2)始新世—相对稳定抬升阶段/整体抬升(唢呐湖组沉积时期51~28Ma),沉积湖泊相细碎屑岩、膏岩及含膏藻灰岩,盆地内部地形高差较小,青藏高原整体稳定抬升;3)始新世末渐新世早期—快速隆升(鱼鳞山组火山岩<28Ma),岩石圈地幔拆离、深部物质上涌使地壳发生快速抬升。
张晨雨[8](2020)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早白垩世时拉萨与羌塘地体的碰撞是欧亚大陆南缘的重要构造事件,导致了青藏地区在新生代之前就发生了一定的地壳缩短和地表抬升。目前对该碰撞事件向北的影响范围以及其对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的贡献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围绕这一科学问题,本文在岩相古地理调查(包括岩性和沉积相描述、古水流测量等)、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地震剖面解释以及断裂分布平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简称“柴北缘”)中生界的沉积特征、构造变形特征、盆地属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柴北缘对早白垩世拉萨-羌塘地体碰撞事件的沉积与构造响应记录。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分析了中国中西部地区侏罗纪与白垩纪盆地演化的协同与分异,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动力学机制。此外,本文还基于柴北缘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变形特征,初步评估了该碰撞事件对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与变形的影响程度。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和结论:1.柴北缘上侏罗统为一套湖相的红色泥、砂岩沉积,岩性在全盆地较为统一,缺乏边缘沉积相;其原始沉积范围广泛,具有明显的伸展坳陷特征,物源主要为周缘的东昆仑山、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和南祁连山。而柴北缘的下白垩统则主要由下部的三角洲、河流相的砂岩、砾岩和上部的冲积扇相砾岩组成,具有典型的与造山作用有关的磨拉石建造,总体呈向上变粗的沉积层序;沉积特征(包括沉积相、岩性和厚度)横向上变化很快,发育与冲断作用相关的背驮盆地;古水流和砂岩碎屑锆石年龄特征分析指示下白垩统沉积物来自于北部的南祁连山。这些现象表明柴北缘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存在重要的沉积环境转变,从稳定的伸展背景变为活动的挤压造山背景。2.提出了一系列识别柴北缘中生代断裂的标志,以此刻画了柴北缘侏罗纪正断层体系和白垩纪逆断层体系。两个断层体系的主体走向均为北西到北北西向,大多呈高角度发育。空间对比发现,侏罗纪正断层体系和白垩纪逆断层体系之间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侏罗纪正断层在白垩纪大都发生构造反转变为高角度逆断层,二者共同控制了中生界的残余分布。这些断裂在新生代继续活动,并作为南祁连冲断带中的主要逆冲断层,影响了新生界的沉积及主要构造带的变形特征。平衡恢复的结果表明,白垩纪时逆断层活动导致的水平缩短量仅为中新生代总变形缩短量的五分之一。3.结合前人研究,认为柴北缘早中侏罗世时为局部断陷-坳陷盆地,晚侏罗世时为大范围的伸展坳陷盆地,在白垩纪时受南祁连挤压隆升的影响反转为类前陆盆地。柴北缘展现出的盆地属性特征,与北侧的河西走廊及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在早中侏罗世时基本一致,但在早白垩世时却有明显的差别。区域对比发现,早白垩世时,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盆地发育以中祁连山为界发生明显分异,南侧为挤压型的盆地,北侧则为伸展背景下的断陷盆地。反映二者在早白垩世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南侧的挤压型盆地主要受拉萨地体与羌塘地体碰撞及持续汇聚的控制,柴北缘地区是其影响范围的北界;北侧的伸展型河西走廊盆地群以及更北的额济纳旗盆地与华北地区具有相似的特征,推测二者具有相同的动力学机制,与古太平洋和/或蒙古-鄂霍茨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有关。4.南祁连山和柴北缘是拉萨-羌塘碰撞导致的早白垩世古高原的北界,说明这次碰撞导致的变形向北传递了上千公里。柴北缘白垩纪的挤压变形强度与新生代相比较为微弱,仅为后者的1/4。如果将这种变形强度扩展至整个青藏地区的话,可以推测早白垩世碰撞事件对现今青藏地区地壳增厚的影响并不大,这可能与早白垩世时拉萨和羌塘地体之间为双向俯冲的软碰撞、汇聚作用不强有关。如此微弱的汇聚事件却使得北侧上千公里以外的南祁连-柴北缘地区发生挤压变形,几乎与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强烈碰撞具有同样量级的影响范围。考虑到这些变形区多集中在早古生代的碰撞造山带内(或附近),我们推测先存岩石圈薄弱带对应变的传播和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覃祚焕[9](2020)在《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文中指出我国冀北地区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沉积连续、保存相对完整,产有着名的热河生物群,包括丰富的介形类等微体化石,是研究早白垩世陆相地层及热河生物群早-中期演化的理想地区。介形类个体较小、数量丰富、演化较快、较易保存成为化石,在非海相中-新生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探讨古环境的标志之一。前人对滦平盆地的介形类做过大量研究且取得了系列成果,然而,由于对介形类动物群属种分异度的过高估计和部分介形类分类单元的不同认识,给介形类的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古生态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争议和困难。本论文旨在以介形类的分类学研究为主线,在详细的岩石地层对比的基础上,根据介形类的最新研究进展,开展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的系统分析和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盆地间介形类生物地层的对比。利用介形类化石的现今亲缘类群的习性,结合埋藏学等手段,讨论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介形类的古生态特征及古环境演替。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整理了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一段的6条代表性剖面的野外描述,通过岩性特征,结合同位素测年、生物面貌等手段,建立了滦平盆地各剖面大北沟组-西瓜园组的划分和对比关系。系统整理和厘定了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一段的介形类化石,识别出介形类化石15属44种。大北沟组的介形类可建立Luanpingella-Eoparacypris-Ocrocypris组合带,大店子组的介形类可建立Cypridea-Tmiriasevia-Daurina组合带,西瓜园组的介形类可建立Cypridea-Linnocypridea-Lycopterocypris组合带。其中,大店子组的介形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亚带,包括:一段的Cypriidea dabeigouensis(富集)亚带、二段的Cypridea luanpingensis亚带、三段的 Cypridea sudcata亚带、四段的 Cypridea pangi 亚带。总结了大北沟组-西瓜园组其他门类化石的生物地层,以及年代地层、磁性地层等各分支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完善了冀北阶的相关内容。提出Cypridea在我国华北的最低层位的年龄为~130 Ma,年轻于J/K界线年龄。张家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连续沉积中相继保存的非Cypridea动物群与Cypridea动物群之间具有探索Cypridea起源的潜力,例如大北沟组的Eoparacypris和Daurina等属中的部分种类很可能是Cypridea的先驱分子。另外,大北沟组中繁盛的Luanpingella,很可能由“下伏”土城子组中占据优势地位的Djungarica中的某些种类演化而来。早期热河生物群向中期热河生物群的转换,包括Cypridea在大店子组的出现及快速繁盛,和大个体介形类向小个体介形类的演变,很可能响应了大北沟组-大店子组沉积时期逐渐升温的古气候环境。通过介形类化石的现生亲缘类群的生态特征,结合沉积学、其他指相化石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的古生态特征及古湖泊环境演替。
杜圳[10](2020)在《甘肃中侏罗世窑街组孢粉及有机地化指标记录的古环境演变》文中指出侏罗纪是我国的重要成煤期,与之相反的是在北美大陆大部分地区广泛发育厚层红色碎屑沉积,这一巨大差异受全球海陆格局、大气环流等诸多因素影响。期间超级大陆(Pangaea)尚未完全解体,同时伴随的超级季风气候显然对位于大陆东缘的我国陆地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索这一过程,本研究选择位于我国腹地的甘肃民和盆地中侏罗统连续含煤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孢粉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展开中侏罗世含煤沉积的古植被及古环境研究工作。首先孢粉结果显示,两气囊型松柏类花粉占主要地位,如Pseudopinus、Pinuspollenites、Pseudopicea、Protopicea和Podocarpidites等,其次是蕨类植物孢子含量十分丰富,如Cyathidites/Deltoidospora。其他零星出现的有紫萁科Osmundacidites;杉科Perinopollenites和Taxodiaceaepollenites;掌鳞杉科Classopollis等。在该地区总体呈现一个以松柏类和蕨类植被为主的植物群面貌,指示温暖偏湿润的气候环境。岩心自下而上的沉积序列上孢粉植物群组成还显示显着变化,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1)以Cyathidites/Deltoidospora为主的蕨类植物群,2)以两气囊型花粉以及Chasmatosporites为主的松柏-银杏植物群,3)以Cyathidites/Deltoidospora为主的蕨类植物群,4)以两气囊型花粉为主的松柏类植物群。依次反映了一个炎热潮湿-温暖湿润-炎热潮湿-偏凉半湿润的显着波动型气候演变序列。有机地球化学结果显示,孢粉相以无定形有机质(AOM)和植物碎片(Phytoclast)为主,孢型(Palynomorph)含量较少,总有机碳(TOC)和氢指数(HI)多集中于油页岩段和炭质泥岩段。自下而上,岩性特征、孢粉相、TOC和HI指示的沉积环境发生显着变化,大致也可分为四个阶段,且与孢粉古气候变化阶段一致,分别为以陆相高等植物输入为主的沼泽相环境,以高等植物和湖生藻类输入为主的半深湖相环境,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的河流相环境以及以湖中藻类等湖生生物为主的深湖相环境。因此,以上研究结果指示甘肃窑街组植被丰富,环境相对温暖湿润,适宜煤、油页岩等有机质沉积。植被演化序列上表现为蕨类主导型植被与松柏类主导型植被交替出现,湖泊沉积上发生由高等植被输入向湖相水生藻类输入主导的转变。因此民和盆地中侏罗世窑街组显着的环境变化可能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全球大气候格局有一定联系。侏罗纪时期,研究区位于南、北气候区交界地带,气候带的南北移动可能对研究区植被面貌产生了显着影响。受该时期全球“超级季风”影响,我国北方地区降水丰沛,植被茂盛,大量含煤系沉积发育。而南方地区可能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气候相对干旱。但“超级季风”气候背景下,气候状态并不稳定,以我国北方侏罗系含煤系沉积为例常存在间断性煤、红层、灰岩等岩性迥异的沉积变化。
二、青海、甘肃民和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甘肃民和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论文提纲范文)
(1)冀北滦平盆地三岔子剖面土城子组和大北沟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研究材料与方法 |
3孢粉组合特征 |
3.1 Classopollis–Cooksonites–Ephedripites组合(土城子组) |
3.2 Bisaccates–Foraminisporis组合(大北沟组) |
4讨论 |
4.1孢粉组合时代及对比 |
4.1.1 Classopollis–Cooksonites–Ephedripites组合 |
4.1.2 Bisaccates–Foraminisporis组合 |
4.2中国北方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
5结论 |
(2)银额盆地侏罗纪孢粉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地层时代意义——以蒙额地1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 研究结果(孢粉组合特征) |
3.1 第一孢粉组合(Osmundacidites-Deltoidospora- nonstriate bisaccate组合) |
3.2 第二孢粉组合(Classopollis-Quadraeculina-Cyathidites) |
4 讨论和分析:孢粉样品指示的地质时代和古气候学意义 |
4.1 Osmundacidites-Deltoidospora-nonstriate bisaccate组合(1197.31~1292.60 m井段) |
4.1.1 地质时代 |
4.1.2 古气候学意义 |
4.2 Classopollis-Cyathidites-Quadraeculina组合(1093.00~1057.68 m井段) |
4.2.1 地质时代 |
4.2.2 古气候学意义 |
5 蒙额地1井地层时代划分对比 |
6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 结论 |
(3)甘肃马鬃山早白垩世几种裸子植物繁殖器官解剖构造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及进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
2.2 马鬃山早白垩世地层及时代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裸子植物繁殖器官化石系统描述 |
4.1 银杏类繁殖器官化石 |
4.1.1 薄果穗属(Leptostrobus) |
4.1.2 狭轴穗属(Stenorachis) |
4.2 苏铁类繁殖器官化石 |
4.2.1 幻苏铁属(Phasmatocycas) |
4.3 松柏类繁殖器官化石 |
4.3.1 柏科(Cupressaceae sensu lato) |
4.3.2 松科(Pinaceae) |
4.3.3 裸子植物种子化石 |
第五章 化石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分析 |
5.1 薄果穗属(Leptostrobus)和狭轴穗属(Stenorachis)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分析 |
5.1.1 亲缘关系讨论 |
5.1.2 系统演化分析 |
5.2 似枞属(Elatides)亲缘关系分析 |
5.3 石籽属(Carpolithus)亲缘关系分析 |
第六章 似枞属的地质意义 |
6.1 似枞属(Elatides)古地理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甘肃中小型盆地陆相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特征及其页岩油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页岩油研究进展 |
1.2 甘肃侏罗系陆相沉积分布 |
1.3 甘肃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特征 |
1.4 选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
1.4.1 选题依据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本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潮水盆地 |
2.2 民和盆地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实验方法及流程 |
3.2.1 总有机碳(TOC)实验 |
3.2.2 岩石热解实验 |
3.2.3 镜质体反射率(Ro)测定 |
3.2.4 干酪根分离实验 |
3.2.5 氯仿沥青“A”提取与饱和烃分析实验 |
3.2.6 全岩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 |
3.2.7 电镜扫描实验 |
第四章 潮水和民和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1 有机质丰度 |
4.2 有机质类型 |
4.2.1 烃源岩热解参数 |
4.2.2 干酪根显微组分组成 |
4.3 有机质成熟度 |
4.3.1 镜质体反射率 |
4.3.2 岩石热解峰温(T_(max)) |
4.4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4.1 正构烷烃 |
4.4.2 类异戊二烯烷烃 |
4.4.3 萜类化合物 |
4.4.4 甾类化合物 |
第五章 潮水和民和盆地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及对比 |
5.1 有机质来源 |
5.2 沉积环境 |
5.3 生烃潜力分析及对比 |
第六章 潮水和民和盆地烃源岩储层特性分析 |
6.1 烃源岩矿物组成 |
6.1.1 潮水盆地 |
6.1.2 民和盆地 |
6.2 页岩储层条件分析 |
6.2.1 页岩储层孔隙特征 |
6.2.2 页岩纹层构造特征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渐新统两种蕨类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4 本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理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3 化石采集剖面地层特征 |
2.3 化石产出地层年代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3 术语参考及信息来源 |
第四章 化石标本鉴定与描述 |
4.1 木贼属、铁线蕨属研究概述 |
4.1.1 木贼属概述 |
4.1.2 铁线蕨属概述 |
4.2 鉴定与描述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5.1 生物地理学意义 |
5.1.1 木贼属起源与演化 |
5.1.2 铁线蕨属起源与演化 |
5.1.3 植物区系交流 |
5.2 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拔意义 |
5.2.1 研究区伴生化石 |
5.2.2 古环境、古气候讨论 |
5.2.3 古海拔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河套盆地吉兰泰凹陷中生代构造层划分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1.1 区域构造演化 |
1.2 巴彦浩特盆地中生代地层特征 |
1.3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 研究区中生代构造层划分与对比 |
2.1 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 |
2.2 中生代构造层界面确定 |
2.2.1 古生界顶面 |
2.2.2 K1I构造层底界与其它界面 |
2.3 晚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地震相特征 |
3 吉兰泰坳陷中生代构造层赋存特征及意义 |
3.1 与前人成果对比 |
3.2 赋存特征 |
3.3 意义 |
4 结论 |
(7)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现状 |
1.2.2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研究现状 |
1.2.3 拟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 |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
2.1.2 羌塘盆地 |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近系 |
2.2.2 新近系 |
2.2.3 第四系 |
第3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
3.1 地层沉积特征 |
3.2 岩石特征及矿物学特征 |
第4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稳定同位素特征 |
4.1 地球化学特征 |
4.1.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2 碳、氧同位素特征 |
4.2.1 实验结果及数据可靠性 |
4.2.2 成岩蚀变分析 |
4.2.3 古高程计算 |
4.2.4 古湖泊环境 |
4.2.5 古湖泊盐度 |
4.3 硫同位素特征 |
4.3.1 分析测试及实验结果 |
4.3.2 硫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5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研究及孢粉研究 |
5.1 碎屑锆石研究 |
5.1.1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
5.1.2 Th、U比值分析及锆石特征 |
5.1.3 锆石测试分析结果 |
5.1.4 年龄数据讨论 |
5.2 孢粉研究 |
5.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5.2.2 孢粉分析结果 |
5.2.3 孢粉组合划分及气候特征 |
第6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演化及其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
6.1 唢呐湖组沉积环境研究 |
6.2 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 |
(8)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性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主要大地构造单元 |
2.1.1 柴达木盆地 |
2.1.2 阿尔金断裂带 |
2.1.3 祁连山构造带 |
2.1.4 东昆仑-祁漫塔格 |
2.2 中生代主要构造事件 |
2.2.1 古特提斯洋闭合相关构造事件 |
2.2.2 中特提斯洋演化相关构造事件 |
2.3 柴达木盆地中生代沉积特征 |
2.3.1 侏罗纪沉积特征 |
2.3.2 白垩纪沉积特征 |
2.3.3 小结 |
2.4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 |
3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沉积充填过程 |
3.1 晚中生代沉积格架 |
3.1.1 路乐河沉积剖面 |
3.1.2 红山沉积剖面 |
3.1.3 旺尕秀沉积剖面 |
3.1.4 沉积特征对比 |
3.2 晚中生代物源特征 |
3.2.1 采样及测试 |
3.2.2 测试结果及分析方法 |
3.2.3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
3.2.4 物源分析 |
3.3 小结 |
4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断裂特征 |
4.1 平面断裂特征 |
4.1.1 断裂识别的标志 |
4.1.2 断裂变形特征 |
4.2 剖面结构特征 |
4.2.1 冷湖地区 |
4.2.2 路乐河地区 |
4.2.3 红山地区 |
4.3 柴北缘晚中生代断裂发育特征 |
5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5.1 柴达木盆地晚中生代性质分析 |
5.1.1 早中侏罗世断陷 |
5.1.2 晚侏罗世伸展型坳陷 |
5.1.3 早白垩世挤压性坳陷 |
5.1.4 柴北缘晚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过程 |
5.2 中国中西部地区晚中生代盆地对比 |
5.2.1 侏罗纪盆地类型划分与对比 |
5.2.2 白垩纪盆地类型划分与对比 |
5.2.3 地球动力学分析 |
5.3 对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项目依托 |
1.2. 冀北介形类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进行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盆地基底 |
2.2.2 中生代地层 |
2.2.3 新生代地层 |
2.3 岩浆岩、火山岩分布概况 |
第三章 岩石地层 |
3.1. 地层剖面描述 |
3.1.1. 张家沟剖面 |
3.1.2. 三道沟-马圈沟剖面 |
3.1.3. 井上-大店子东沟剖面 |
3.1.4. 大北沟剖面 |
3.1.5. 小东沟剖面 |
3.1.6. 李营剖面 |
3.2. 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3.2.1. 地层界线与标志层 |
3.2.2. 地层划分沿革 |
3.2.3. 李营剖面地层的归属问题 |
第四章 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 介形类生物地层的划分 |
4.1.1. 张家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2. 三道沟-马圈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3. 井上-大店子东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4. 大北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5. 小东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6. 李营剖面介形类生物地层 |
4.2. 介形类组合带的分布 |
4.3. 介形类组合带的时代 |
第五章 陆相早白垩世多重地层划分及白垩系底界探讨 |
5.1. 冀北其他门类生物地层特征 |
5.1.1. 叶肢介生物地层 |
5.1.2. 孢粉生物地层 |
5.1.3. 轮藻生物地层 |
5.1.4. 腹足类生物地层 |
5.1.5. 双壳类生物地层 |
5.1.6. 昆虫生物地层 |
5.1.7. 脊椎动物地层 |
5.2. 同位素年代地层 |
5.3. 磁性地层 |
5.4. 我国陆相J/K界线的研究进展 |
第六章 白垩系冀北阶的完善 |
6.1. 冀北阶名称、来源及存在问题 |
6.2. 层型剖面位置及描述 |
6.3. 岩石地层与沉积相特征 |
6.4. 生物地层划分对比 |
6.5. 底界层型与标志 |
6.6. 时代对比 |
第七章 介形类古生态与古环境演替 |
7.1. CYPRIDEA的繁盛与古环境演替 |
7.2. 介形类与古湖泊深度 |
第八章 介形类演化谱系 |
第九章 介形类系统描述 |
介形虫纲CLASS OSTRACODA LATREILLE,1802 |
速足目ORDER PODOCOPIDA MULLER,1894 |
速足亚目SUBORDER CYPRIDOCOPINA JONES,1901 |
金星介超科SUPERFAMILY CYPRIDOIDEA BAIRD, 1845 |
女星介科FAMILY CYPRIDEIDAE MARTIN,1940 |
女星介亚科SUBFAMILY CYPRIDEINAE MARTIN,1940 |
女星介属Genus Cypridea Bosquet,1852 |
准噶尔介科FAMILY DJUNGARIDIDAE GOU ET HOU, 2002 |
达乌里亚介属Genus Daurina Sinitsa,1973 |
燕山介属Genus Yanshanina Pang, 1984 |
脊星介属Genus Ocrocypris Zhang, 2016 |
金星介属Genus Eoparacypris Anderson,1971 |
准噶尔介属Genus Djungarica Galeeva,1977 |
滦平介属Genus Luanpingella Su and Yang, 1981 |
球星介科FAMILY CYCLOCYPRIDIDAE KAUFMANN,1900 |
达蒙介属Genus Damonella Anderson,1966 |
土星介科FAMILY IL YOCYPRIDIDAE KAUFMANN,1900 |
土星介亚科SUBFAMILY IL YOCYPRIDINAE KAUFMANN,1900 |
刺星介属Genus RhinocyprisAnderson, 1941, emend. Gou (in Hou et al. 2002) |
金星介科FAMILY CYPRIDIDAE BAIRD, 1845 |
真星介亚科SUBFAMILY EUCYPRIDINAE SARS,1925 |
假似斗星介属Genus Pseudoparacypridopsis Anderson,1971 |
狼星介属Genus Lycopterocypris Mandelstam,1956 |
浪花介超科SUPERFAMILY CYTHEROIDEA BAIRD, 1850 |
湖花介科FAMILY LIMNOCYTHERIDAE KLIE,1938 |
季米里亚介属Genus Timiriasevia Mandelstam, 1947 |
达尔文介亚目SUBORDER DARWINULOCOPINA SOHN,1988 |
达尔文介超科SUPERFAMILY DARWINULOIDEA BRADY AND NORMAN, 1889 |
达尔文介科FAMILY DARWINULIDAE BRADY AND NORMAN, 1889 |
达尔文介属Genus Darwinula Brady and Robertson, 1885 |
第十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1: 介形类系统描述英文翻译 |
附录2: 个人简介 |
(10)甘肃中侏罗世窑街组孢粉及有机地化指标记录的古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侏罗纪地球与气候 |
1.2 中侏罗世中国陆相沉积特征 |
1.3 选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
1.3.1 选题依据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 民和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地层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孢粉分析 |
3.3 侏罗纪常见孢粉类型以及古环境信息的提取 |
3.4 孢粉相 |
3.5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TOC、岩石热解) |
第四章 窑街组孢粉记录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
4.1 孢粉结果 |
4.2 中侏罗世窑街组植被和古气候演变 |
4.2.1 植被变化 |
4.2.2 古气候演变 |
4.2.3 中侏罗世区域植被和气候对比 |
第五章 窑街组有机地球化学及其古环境 |
5.1 有机地球化学结果 |
5.1.1 孢粉相结果 |
5.1.2 总机碳(TOC)结果 |
5.1.3 氢指数(HI)结果 |
5.2 窑街组有机地球化学结果揭示的沉积环境变化 |
第六章 民和盆地中侏罗世古环境演变特征探讨 |
6.1 古气候与古生态 |
6.2 “超级季风”与东亚大陆古气候的关系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青海、甘肃民和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论文参考文献)
- [1]冀北滦平盆地三岔子剖面土城子组和大北沟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J]. 林妙琴,李建国. 古生物学报, 2021(02)
- [2]银额盆地侏罗纪孢粉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地层时代意义——以蒙额地1井为例[J]. 李素萍,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贾建亮,王涛. 地质学报, 2021(05)
- [3]甘肃马鬃山早白垩世几种裸子植物繁殖器官解剖构造及其地质意义[D]. 李爱静. 兰州大学, 2021
- [4]甘肃中小型盆地陆相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特征及其页岩油指示意义[D]. 王森. 兰州大学, 2021
- [5]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渐新统两种蕨类化石研究[D]. 陈泓宇. 兰州大学, 2021
- [6]河套盆地吉兰泰凹陷中生代构造层划分及意义[J]. 杨德相,屈争辉,陈树光,李壮福,吴健平,王建广,武函. 高校地质学报, 2020(06)
- [7]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D]. 沈利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张晨雨. 浙江大学, 2020
- [9]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D]. 覃祚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10]甘肃中侏罗世窑街组孢粉及有机地化指标记录的古环境演变[D]. 杜圳. 兰州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