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积体系分析与底河道型砂岩铀矿成矿条件讨论——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北部东胜地区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谭雨蕾[1](2021)在《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文中提出铀矿资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型资源,是我国军工/军事、国防工业、能源开发及国民经济有序增长的重大需求之一。砂岩型铀矿是目前所有铀矿类型中最具开采潜力的铀矿床,表生铀元素伴随着岩石的剥蚀、水解及风化,铀元素迁移及富集成矿均需要较为特殊的盆地沉积条件及盆地构造背景,使得砂岩型铀矿在成矿过程呈现一定的空间选择性分布规律,在垂向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层性、分带性等特征。因此,砂岩型铀矿垂向空间展布特点和分带特征对其成矿规律与资源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床这一典型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物理钻孔测井定量数据及地层年代信息等定性数据,对铀矿化、铀异常及铀元素在垂向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及变异特征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给出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二维分带特征与三维可视化,完成含铀层识别的二维含铀层异常区段分带和三维异常区域圈定,为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垂向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成矿特点及砂岩型铀矿资源预测提供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本论文提出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属于砂岩型铀矿空间复杂环境中的非线性模型研究,具有大样本,变量多,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融合等特点,属于典型砂岩型铀矿地质数据分析范畴,即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尺度、不同分辨率下的砂岩型铀矿数据进行非线性方法研究的一种探索与尝试。论文中提出的三种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及含铀层识别研究概述如下:(1)基于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以盆地构造特征、地质背景及沉积环境为依据,根据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功率谱密度思想建立空间谱度量,运用钻孔测井数据中的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曲线数据进行试算研究,在垂向空间范围内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根据识别出的含铀层深度位置,进行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完成研究区砂岩型铀矿含铀层异常区段识别和圈定工作。(2)基于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利用空间标度分析对多种测井数据(包括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定量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孔径(mm)、自然电位(mv)、视电阻率(Ω·m)、密度(g/cm3)等)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空间谱度量思想在垂向空间范围内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根据识别出的含铀层深度位置,完成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与空间谱度量方法相比,该方法将影响铀成矿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弥补单一伽玛照射率曲线在实际砂岩型铀矿探测中的不足。(3)基于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运用地层年代定性数据对多条测井曲线定量数据进行约束性分析,融合广义相关分析及空间谱度量对上述两类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含铀层识别提取结果完成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将地层年代定性数据应用到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中,同已知矿化信息相比较,可以更加精确的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砂岩型铀矿属于比较特殊的矿产资源,需在特殊的地质背景下才能富集成矿。本论文综合考虑影响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各类因素,分别基于不同类型数据(钻孔测井数据和地层年代信息)提出一系列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从而进行含铀层精确识别。进而为砂岩型含铀盆地空间垂向分带体系建立及砂岩型铀矿资源预测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
王桔[2](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随机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砂岩型铀成矿系统的研究一直是全世界铀矿开采、勘探的热点问题,亦成为数字地质科学研究的重点。解决数字地质科学的复杂性问题,需要创建模型将问题定量化、标准化,同时将地质过程(时间与空间)程度刻画更为精确。因此,应用地质过程随机模型来表达地学意义,更具有适应性和学术价值。本文从砂岩型铀矿成矿系统复杂性分析入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尝试的一种探索性研究。砂岩型铀矿是在表生地质作用下,由周缘不同含铀母岩蚀源区提供的铀及相关元素历经风化、剥离、水解、迁移、沉积、聚集等一系列深时演化过程,在地表土壤及水系中形成了分散晕或水系沉积物,代表元素迁移痕迹,这种地球化学数据具有多元多期次叠加过程,建立网格采样所形成的离散样本空间也具有叠加性。由于盆地周缘与盆地之间地形地貌上的差异性原因,含矿流体迁移方向总体上由高地形向低地形释放能量。因此,体现在地球化学元素离子网格数据特征上,可抽象为物质质点的定向移动(有限制的布朗运动),由于移动过程的定向性,可认为空间质点性质与其源头相邻上方质点有关,也就是说按照流体运行方向,空间质点的性状仅与其上游邻点表现出极强的相关性,而与上游间隔点或下游间隔点无关或弱相关,这种空间运行状态启发我们,元素质点运动呈现极强的无记忆性,也即遵守马尔可夫性。鉴于取样网格离散性质,可以认为元素离子迁移质点构成马尔可夫链;盆地沉积地层分布在空间秩序上呈现无后效性,也即地层当前层只与它紧邻下覆层分布有关,与其它地层层序号无关,因此可将盆地沉积地层视为具有马尔可夫性。这正是本文运用马尔可夫链来度量和解释铀及相关地球化学元素表征迁移演化及铀矿盆地地层建造空间分布的原因。可将整个成矿过程划分为:以测井数据马尔可夫链模型和以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过程马尔可夫链模型,两大随机模型组合为标志的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空间分布的研究。从而佐证砂岩型铀矿表生成矿系统马尔可夫链模型,在砂岩型铀矿资源定量评价中的地位与支撑作用。论文内容属于国家973计划《中国北方巨型砂岩铀成矿带陆相盆地沉积环境与大规模成矿作用》项目中第5课题《基于大数据的铀资源潜力评价》(课题编号:2015CB453005)的组成部分。以鄂尔多斯盆地钻孔测井数据及地球化学元素作为数据支撑,创建钻孔测井数据马尔可夫链模型和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过程马尔可夫链模型两大随机模型,并根据结果度量盆地内部沉积相结构及含矿地层特征分析,并解释盆地外围铀及相关元素表征迁移演化过程,最终为陆相盆地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能力分析及成矿过程估算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成果如下:1.以钻孔测井数据为案例的地层状态空间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1)利用钻孔测井数据,建立铀矿赋矿地层的马尔可夫链模型,并通过地层转移概率计算确定各地层岩性状态的转移大小;(2)应用钻孔测井数据,建立赋矿地层的马尔可夫熵,揭示地层岩性转移概率随机性发生的规律;(3)对钻孔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砂岩型铀矿地层钻孔测井数据贝叶斯模型,推断盆地砂泥结构;(4)根据钻孔测井曲线图的曲线形状,判断目标区的岩性状态和砂体内部结构以及沉积相对砂岩铀矿化控制;2.基于铀及相关地球化学元素离散取样数据的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1)对地球化学元素进行预处理并剔除“奇异值”,通过地球化学元素关联性分析,以硼(B)、铀(U)、钒(V)三个关联性较高元素为例,建立元素迁移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模型,绘制含量二维图及转移概率三维图;(2)通过地球化学元素迁移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绘制以硼(B)、铀(U)、钒(V)三个元素为例的元素转移路径图,并应用聚类分析,将三元素转移路径聚类为三条主要线束路径并叠加。
李瑞霜,刘战庆,杨胜富[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统延安组地质特征及铀成矿条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砂岩型铀矿的重要产区,赋矿岩层主要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砂岩层,其下部中侏罗统延安组研究程度较低,找矿成果不显着。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统延安组沉积体系、砂体、层间氧化带、岩石矿物学及铀赋存形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延安组属于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自下而上可分为Ⅰ、Ⅱ、Ⅲ、Ⅳ、Ⅴ共5个岩段。其中,Ⅰ、Ⅴ岩段分别为辫状河相和曲流河相沉积的河道砂体,发育厚度大,透水性及连通性好,利于成矿;Ⅰ、Ⅴ岩段发育较好的层间氧化带,在氧化带前锋线附近有不同程度的铀矿化,并且铀矿化以微粒状、短柱状的铀石为主。综合分析铀矿物质来源、砂体、古气候、水文地质等条件,认为中侏罗统延安组具备铀成矿条件,尤其是Ⅰ、Ⅴ岩段氧化-还原过渡带中的灰色砂体具有较大成矿潜力。
张宾[4](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巴音乌素地区J2z1沉积体系及其与铀成矿关系》文中提出本文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西侧的巴音乌素地区为研究区,以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沉积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结合野外典型沉积构造特征、测井曲线特征、镜下微观特征、粒度特征、重矿物类型及其组合特征、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研究区内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期的沉积背景、沉积体系类型及空间展布特征等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内已发现的铀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从古气候、地层、砂体、岩性等方面建立沉积体系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深化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研究区内直罗组下段沉积期以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为主,下亚段沉积期至上亚段沉积期逐渐由温暖湿润向炎热干旱的古气候环境转变;在古气候逐渐向炎热干旱转变的背景下,直罗组下段下亚段沉积期的古水流盐度较上亚段沉积期低;下亚段泥岩Fe3+/Fe2+的平均值为0.37,上亚段泥岩Fe3+/Fe2+的平均值为1.24,表明下亚段沉积时期以还原水体为主,上亚段沉积时期以弱氧化水体为主,即上亚段沉积期的古水介质氧化能力较下亚段沉积期强;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直罗组下段碎屑物质的母岩为来源于大洋岛弧和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下的太古宙-古元古代的变质岩和中新元古代-古生代的岩浆岩。直罗组下段沉积期发育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以三角洲相为主。下亚段沉积期发育小面积河流相,上亚段沉积期仅发育三角洲相,煤层以及典型的生物成因构造指示研究区在直罗组下段沉积期位于三角洲平原亚相中,根据岩性组合以及测井曲线特征识别出分流河道、决口扇、泥沼和沼泽微相。直罗组下段下亚段沉积时期发育四条主分流河道,分别来自研究区的北西部、北东部和西部,北东部分流河道上游发育小范围河流相,呈北东-南西走向,往南西方向河道频繁分岔,演变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即直罗组下段下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北东部为河流相向三角洲相过渡的相变部位。直罗组下段上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内不发育河流相,仅发育三条主分流河道,分别来自于研究区的北西部、北东部和西部。分流河道边部发育决口扇微相,分流河道间发育泥沼和沼泽微相,以细粒泥质沉积为主,为分流河道砂体提供了稳定的顶底板隔水层。对比直罗组下段上、下亚段砂岩岩石学特征和砂体特征发现,下亚段砂岩粒度较上亚段粗、成熟度较上亚段低,砂体规模和厚度较上亚段大,含砂率较上亚段高,指示直罗组下段下亚段沉积期水动力条件强,碎屑物质搬运距离较小,物源供给充足,表明由直罗组下段下亚段沉积期至上亚段沉积期为河退湖进、源区后退的过程。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岩以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极好,砂岩中含有大量的炭质碎屑和黄铁矿,是铀沉淀富集有利的还原剂;横向上分流河道砂体连通性好,单层砂体厚度适中,垂向上“泥-砂-泥”结构发育,为层间氧化带发育提供理想的流体单元;平面上沉积微相频繁变化,地层非均质性特征明显,渗透性差的泥岩的物理阻隔作用增加了流体与岩石的反应时间,有利于铀的还原沉淀。目前已发现的铀矿体主要分布在砂体厚度和含砂率变化以及不同沉积微相之间的过渡部位,沉积微相改变的部位最有利于矿体的赋存。结合砂体平面展布图、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和氧化还原分带平面展布图,在直罗组下段下亚段圈定出两个有利成矿地段,在直罗组下段上亚段圈定出三个有利成矿地段,其中下亚段有利成矿地段位于研究区的北西部和东部,上亚段有利成矿地段位于研究区的南西、南东和东部地区,以上地区可作为下一步铀矿勘查的重点区域。
宋洪柱,左明星,江涛,刘娟[5](2019)在《东胜深部直罗组沉积环境与砂岩型铀矿发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内蕴藏着丰富的砂岩型铀矿,铀矿床的发育与沉积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鉴于东胜深部矿区直罗组也存在砂岩型铀异常显示,主要从沉积学的角度,分析东胜深部矿区直罗组砂岩型铀矿的发育与分布特征。通过对东胜深部矿区直罗组岩心、测井曲线等分析,认为直罗组早中期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逐渐向曲流河沉积过渡;通过多种单因素参数综合分析,恢复了直罗组下段(下亚段和上亚段)的沉积相展布;通过测井信息识别了砂岩型铀异常的层位及其大致分布范围。研究发现,东胜深部矿区直罗组砂岩型铀异常主要发育在乌审旗的西南部和杭锦旗附近,直罗组下亚段铀异常主要发育在辫状河心滩和河道砂体的过渡位置,直罗组上亚段铀异常主要发育在河道砂体的外缘。
张媛媛[6](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直罗组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蕴藏着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多种能源。近十年来,鄂尔多斯盆地的铀矿出现了重大突破,先后发现了皂火豪、纳岭沟、大营大型铀矿床。前人对盆地北部目的层的物源与成矿的铀源做过研究,但未能取得令人信服的一致结论。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主要成矿目的层直罗组为研究对象,以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为基础,运用岩相学、岩石学、矿物学等多学科知识,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直罗组的沉积相、直罗组砂岩岩石学特征、重矿物特征、物质来源与成矿铀源研究以后得出如下认识:通过研究区直罗组砂岩岩石学研究发现,岩石类型主要是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熟度不高,具有近源沉积的特点。结合前人的研究,盆地北部直罗组主要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相演化与砂体厚度指示了物源方向为北西-南东的特征。砂岩碎屑成分大地构造环境投图表明,盆地北部直罗组砂岩主要的构造环境为再旋回造山带。通过盆地北部直罗组重矿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和重矿物组合的分析,重矿物磨圆以棱角-次棱角为主,重矿物组合主要为石榴子石-锆石-绿帘石-榍石,其次为钛铁矿、尖晶石、磷灰石、独居石等,反映出母岩是以中高级变质岩为主,并存在中酸性岩浆岩为母岩的特征;通过重矿物特征指数可知,ZTR指数偏低,说明盆地近源沉积的特点;GZi指数偏高,反映了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等中高级变质岩提供了大量的物源;ATi指数也普遍较高,岩浆岩也提供一部分物源;MZi指数偏低,说明有少部分深成岩体也参与了物源提供。通过直罗组砂岩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发现盆地北部锆石的主要年龄段为太古代、古元古代及晚古生代至中生代间,其中古元古代所占权重最高。对前人测得周邻岩体的年龄,其物源区的母岩主要为北部阴山古陆的中高级变质岩、孔兹岩及少量花岗岩和阴山地区扎尔泰群中因晚古生代隆升而形成的海西期花岗岩等。盆地北部蚀源区各时期的侵入岩和古老变质基底具有较高的铀背景值,铀丢失现象明显,既为直罗组提供沉积物源,同时也为其提供了重要的铀源。矿石中可见含钛矿物,如钛铁矿、榍石、金红石等在空间上有着一定的联系,常见铀石和钛铀矿等围绕和交代含钛矿物,指示含钛矿物对铀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并参与铀的富集过程。
蒋乐[7](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巴音青格利地区砂岩型铀矿矿化特征与铀成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目前已经发现一系列大型砂岩型铀矿床,也是我国重要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产地。从东往西依次有纳岭沟铀矿床、东胜铀矿床、杭锦旗铀矿床和大营铀矿床。随着鄂尔多斯盆地铀矿勘查的深入,新的远景地段也在不断扩展,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的西部巴音青格利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发现了比较理想的砂岩型铀成矿层位和铀矿化,显示出巴音青格利地区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主要以岩石学、矿物学和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为指导,利用偏光显微镜、LA-MC-ICPMS、放射性照相、电子探针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巴音青格利地区直罗组下段含矿砂岩的岩石学、物源、成岩与成矿序列、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定年、α蚀刻径迹和铀矿物赋存状态开展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层间氧化带特征和热流体改造特征,探讨巴音青格利地区铀成矿机制,为进一步找矿提供必要的依据。研究显示,巴音青格利地区直罗组下段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具有近物源的特点。为进一步了解研究区物源具体来源,利用LA-MC-ICPMS对碎屑锆石展开了U-Pb同位素定年分析,结果显示巴音青格利直罗组下段砂岩沉积主要物源可能来自于北部的大青山-乌拉山以及集宁地区孔兹岩、TTG片麻岩和麻粒岩,且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北部杂岩和镁铁质岩墙群以及阴山地块形成于古生代时期的岩浆岩。通过α蚀刻径迹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了铀矿化中铀矿物类型和赋存状态,结果显示巴音青格利地区铀矿物主要呈吸附态和独立铀矿物两种形式,主要为铀石,还见少量的钛铀矿和铀钍石,与黑云母、黄铁矿和含钛矿物关系密切。研究区铀的富集主要是在充足的还原环境下形成的,与本区丰富的还原剂有关,如有机质和黄铁矿等,电子探针结果显示,个别铀石矿物中Y和Th含量较高,该类铀石应在较高的热水或热液中形成,并且本区还发现了高钛含量的钛铀矿,认为研究区铀的富集和成矿作用与后期热液活动有关。在显微镜下观察巴音青格利地区直罗组砂岩,显示目的层砂岩未经过深埋藏,欠压实,成岩阶段只经历了早成岩A阶段和早成岩B阶段,未经历晚成岩阶段就直接进入了表生成岩与成矿阶段,在后期还受到了热流体的叠加改造作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巴音青格利地区砂岩型铀矿受古层间氧化带控制,后期在热流体叠加改造作用影响下形成了板状(似层状)砂岩岩型铀矿,成矿阶段主要包括沉积时期铀预富集阶段、古层间氧化带成矿阶段和热流体叠加改造成矿阶段。
张鑫[8](2019)在《吐哈盆地西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铀成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山造山带位于亚洲大陆腹部,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经历了古生代碰撞增生和中新生代再造山活动。以东经约88°线为界限,分为东天山和西天山。东天山自南向北又可划分为南、中、北天山和博格达山。吐哈盆地夹持于北天山和博格达山之间,出露完整的上古生界至新生界地层,蕴含丰富的铀、煤和油气等资源。目前一些学者对吐哈盆地西南缘铀成矿作用开展了较多研究,而关于研究区构造、沉积演化与铀成矿及后期改造的关系仍不清楚。因此,对吐哈盆地西南缘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和沉积演化过程的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东天山地区盆山耦合关系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查明吐哈盆地铀的来源、成矿及成矿后变化,为吐哈盆地铀矿资源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对吐哈盆地西南缘地区进行构造变形和沉积演化研究基础上,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锆石U-Pb年代学、细碎屑岩微量和稀土元素、铅同位素、电子探针和α蚀刻径迹等多种手段,分析和探讨了研究区构造变形、沉积演化、热演化和铀成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吐哈盆地西南缘十红滩-八仙口地区构造变形样式相对简单,山前构造带为一单斜构造,向盆地内部逐渐出露新地层,区内部发育一些断裂、逆冲断层和褶皱,断层多为逆断层或平移逆断层;布尔加地区构造相对较复杂,除发育大量的逆冲断层外,还兼有褶皱和倒转褶皱,断裂构造多具逆冲性质,褶皱主要为克尔碱向斜,向斜轴迹为近东西向,呈不规则弯曲状,与逆冲断层接触处,见倒转的背向斜构造。目的层碎屑锆石以岩浆成因锆石为主,少数为变质成因锆石,碎屑锆石年龄为270-684 Ma,指示了东天山中生代、古生代岩浆作用和新元古代变质基底;蚀源区花岗岩和盆内含矿层碎屑岩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变化范围分别为16.364-19.216、15.482-15.820和37.184-39.082,变化范围大,含放射性异常Pb特征,样品Pb总体上以壳源Pb为主,混入了部分地幔Pb;碎屑组分统计和细碎屑微量元素分析表明,母岩经历了较强风化作用,其成分特征与上地壳相似,LREE富集,HREE较平坦,Eu亏损较明显;结合岩石学特征表面,研究区含矿层碎屑物主要来源于盆地南缘,母岩沉积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岛弧相关的沉积盆地;源区中酸性火山岩、花岗岩等富铀岩石发育,为后期铀成矿提供重要的铀源。十红滩-八仙口地区含矿层西山窑组二段主要发育辫状三角洲沉积前缘相,铀矿化发育在辫状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河口坝微相环境,或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分流间湾微相接触界面附近。布尔加地区目的层西山窑组二段也主要发育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连井剖面、砂体等厚图、沉积相平面图等综合分析表明,铀矿化主要赋存在辫状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等微相之间的接触界面。磷灰石围限径迹平均长度变化范围为11.7-12.9μm,池年龄计算值为25-82 Ma;径迹分布类型主要为双峰和单峰类型,说明研究区样品经历了相对较复杂的构造热活动;热史模拟结果分析显示,中生代以来吐哈盆地西南缘主要发生了两期相对快速构造隆升事件,即晚白垩世初--早古近世初期(90-60 Ma)和古近纪晚期(40-25 Ma)。结合前人低温年代学数据和区域构造变形特征分析表明,吐哈盆地及其周缘构造隆升作用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中新生代以来,吐哈盆地西南缘发生多期快速隆升事件,晚新生代时期构造活动变得相对稳定,而盆地北缘晚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强烈的快速隆升剥蚀事件。吐哈盆地西南缘中生代以来所经历的热演化过程是对盆地构造与沉积活动的热力学响应。研究区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快速隆升事件,使源区地层发生快速隆升和大量深层富铀岩体出露地表;新生代以来,盆地西南缘地区构造活动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构造隆升事件,促进了源区和地层内铀的活化迁移、充分富集,最终成矿。而吐哈盆地北缘富铀岩体出露相对较少,且晚新生代以来,北缘强烈的快速隆升构造活动,使得铀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聚集,因此,盆地北缘目的层内铀的富集程度相对有限。
鲁超[9](2019)在《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田构造控矿机制和成矿模式》文中研究表明运用多种地质指标分析二连盆地中部铀矿田沉积期和关键成矿期的铀成矿控制因素,从同沉积期构造和成矿期构造入手,分析断拗转换期特征及其构造控制砂体发育机制,分析成矿期构造反转和剥蚀作用对铀成矿的约束并分析其规律。总结铀矿带内多个矿床的成因及联系,建立构造控制下的铀成矿模式。为揭示一种新的铀成矿模式和丰富砂岩型铀矿地质理论奠定基础,对扩大寻找同类型铀矿有重要意义。1.研究认为,二连盆地中部经历了早-中侏罗世裂陷期、晚侏罗世-阿尔善组Ⅰ幕断陷期、腾格尔组-赛汉塔拉组Ⅱ幕断陷期、晚白垩裂后热沉降期和古近系-新近系裂后期四大演化阶段。赛汉塔拉组处于腾格尔-赛汉期裂陷Ⅱ幕的末期——断拗转换期,此阶段是重要构造转型阶段,具有微弱断陷、对称性沉积、低可容空间、快速充填转变为超覆沉积以及物源体系由侧向转变为纵向的特征,控制了大规模赛汉塔拉组冲积-河流、大型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铀成矿砂体的发育。二连盆地中部主要发育单断式形成的断超型和断翘型构造样式,串联式A类型的构造地貌是具备发育砂体的优势地貌条件。2.通过岩石地层学特征、区域岩石地层结构特征、生物地层学时代判别、古地磁学综合和层序地层学综合分析判别巴彦乌拉铀矿田产铀层位为赛汉塔拉组,巴彦乌拉铀矿田主要层位为赛汉塔拉组上段,认为赛汉塔拉组下段和赛汉塔拉组上段均为一个三级层序。识别出3个一级标志层与5个二级标志层。3.通过系列砂分散体系图的编制,揭示了二连盆地中部赛汉塔拉组的“带状”砂体是多个物源体系的组合;赛汉塔拉组“带状”砂体是遭受剥蚀残留下来的砂体;多个“侧向”物源实际上是“带状”砂体主要的物源方向,并非“侧向补给”物源;赛汉塔拉组多物源和剥蚀残留特点实际上反映了整个二连盆地赛汉塔拉组的特点;“侧向”物源与轴向砂体重叠的区域是成矿的重要部位。在赛汉塔拉组内部,通过岩心、测井、地震剖面等沉积成因标志的分析,赛汉塔拉组上段主要发育有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4.二连断陷盆地在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沉积之后,既有整体抬升剥蚀,又发生主干断裂的正反转,是剥蚀残留盆地。在巴彦乌拉地区赛汉塔拉组遭受了强烈剥蚀,在残留赛汉塔拉组中发育潜水-层间氧化带并发育铀矿化。巴彦乌拉地区反转断裂对铀矿化的主要贡献在于其使断裂一侧形成构造斜坡,且大规模的赛汉塔拉组上段砂体暴露地表遭受剥蚀,形成完整的铀成矿系统和铀矿化。5.巴彦乌拉地区具有工业价值的铀矿体产出于赛汉塔拉组上段低位体系域,少量发育于赛汉塔拉组下段层序。巴彦乌拉地区赛汉塔拉组上段发育三个小层序。铀矿化主要集中在小层序Ps1和Ps2内。根据砂分散体系图和砾岩厚度图反映的规律,最佳铀成矿部位为砂体变细变薄,含砂率值变化,岩性由粗变细的变异部位。巴彦乌拉矿床及外围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在其内部能识别出主要辫状分流河道、次要辫状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矿床内工业铀矿孔主要分布在主要辫状河道与次要辫状分流河道交汇部位。6.巴彦乌拉矿床与后期抬升和构造反转形成的构造斜坡和剥蚀作用导致的潜水-层间氧化带有关。晚白垩-始新世时期目的层赛汉塔拉组遭受剥蚀时间长,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强度大,造成大面积的剥蚀带和潜水-层间氧化带的形成。赛汉塔拉组内部,铀的沉淀与有机质、黄铁矿等还原介质有关,砂岩型铀矿的主要载体为砂体粒度孔隙以及有机质的吸附。工业矿孔的分布区域与赛汉塔拉组下段的煤层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巴彦乌拉矿床主要干酪根类型为Ⅲ型和Ⅳ型,应为陆地生植物成因,具有较低的S含量,没有油气上溢带来有机质参与成矿的特征,因此巴彦乌拉矿床主要的还原介质应来自地层本身。砂体的非均质性以及由沉积环境相变导致的还原介质变化是形成铀矿化的最根本因素。7.巴彦乌拉地区在成矿期(K2-E1),赛汉塔拉组地层整体接受剥蚀,由于F1断裂反转造成赛汉塔拉组上段大面积的砂体出露地表,发育潜水-层间氧化带并成矿。在经历了沉积间断之后,古近系始新统伊尔丁曼哈组(E2y)泥岩沉积覆盖上去,起到保矿作用。
张字龙[10](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处伊陕斜坡和渭北隆起过渡区。虽然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盆地东南缘就已经发现了店头小型铀矿床,但受到地形、地貌条件的约束,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和科研工作总体程度均较低。近年来,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陆续加大了对盆地南缘的铀矿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力度,本论文依托于核工业地质局生产中科研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铀成矿地质特征与远景评价》,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收集的科研资料和钻孔数据,采用宏观观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造-沉积-铀成矿演化序列为研究主线,重点研究了区域铀成矿地质作用,厘定了关键控矿因素,阐明了铀成矿机理,构建了铀成矿模式,圈定了铀成矿远景区,为实现铀资源扩大和新区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依据。本论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沉积作用研究,认为直罗组早期沉积的辫状河相砂体中预富集铀含量普遍偏高(3.30×10-69.01×10-6),形成了良好的“内源”铀源条件;区域辫状河相砂体厚度一般为2060m,砂岩中发育较多的煤线、碳屑、黄铁矿等还原物质,为砂岩型铀矿化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容矿空间和还原能力;直罗组上段发育厚层泥岩和粉砂质泥岩,构成了容矿砂体的顶板,延安组顶部煤层和厚层泥岩构成了容矿砂体的底板,而且顶底板厚度大、延伸稳定,该“泥-砂-泥”结构为区域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创造了有利的空间组合。通过对有机质、成矿流体和后生蚀变特征研究,认为盆地东南部油气活动较强,油气烃原岩主要为上三叠统延长组湖相泥页岩。利用扫描电镜、包裹体薄片和光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及铀成矿年龄测定,综合厘定了成岩作用、油气充注作用和铀成矿作用的次序为:晚侏罗世沉积成岩作用→第1期油气充注作用→晚侏罗世早中期成岩压实作用形成石英次生I级加大→晚侏罗世末次要铀成矿作用→早白垩世石英次生II级加大→第2期油气充注作用→晚白垩世-古近纪主要铀成矿作用→后期油气持续充注作用→古氧化带还原退色蚀变→保矿、叠加富集作用等。通过构造-沉积-铀成矿演化作用研究,首次恢复了盆地南缘彬-长地区铀成矿时期古地貌格局,建立了构造-沉积-成矿演化序列,揭示了构造-沉积演化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提出彬-长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期发育的辫状河道为区域下切谷所控制;晚侏罗世呈现“北高南低”的古地貌格局,发育自北向南的古层间氧化带,在斜坡带及低洼部位形成初级铀矿化;早白垩世因燕山运动形成“南高北低”的古地貌格局,在直罗组下段和延安组顶部发育自南向北的古层间氧化带,形成主要工业铀矿化;更新世至今继承了早期南高北低的古地貌特征,继续发育自南向北的层间氧化带,因渭河断陷阻断了铀源,铀矿化未能叠加富集,仅对前期形成的矿体进行了改造,形成了复杂多样的铀矿化分布格局。在此认识基础上,构建了构造-沉积演化三阶段铀成矿模式(中晚侏罗世为铀预富集阶段,早白垩世晚期-古新世为主要铀成矿阶段,始新世-中新世为二次还原铀叠加富集阶段),为区域铀矿勘查部署提供了新思路。论文创新性地提出盆地南缘盖层褶皱是铀成矿的关键控矿要素之一。盆地南缘构造相对盆地北缘较复杂,总体上位于渭北单斜构造斜坡带上,但该斜坡带并不是“平板”一块,其内部发育有一系列近似平行于盆地边缘的褶皱和断裂。尤其是褶皱构造中发育的宽缓向斜,既控制了直罗组下段辫状河道砂体的空间分布,也控制了后期古水流向及斜坡带上层间氧化带发育的规模和展布方向。综合研究认为,向斜构造、向斜两翼斜坡带上发育的层间氧化带与辫状河道砂体的叠置区是盆地南缘最有利的找矿区域。基于该认识,可准确地提取关键控矿要素,为远景预测提供了新依据。通过铀成矿作用综合研究,基本明确了盆地东南缘直罗组铀成矿作用主要受辫状河道砂体、构造和后生蚀变联合控制。其中彬县-旬邑地区受盆地盖层向斜褶皱及其两翼斜坡带上发育的层间氧化带和辫状河砂体控制,店头-焦坪-庙湾地区主要受单斜构造中辫状河砂体和北东向断裂控制。铀矿化主要赋存于后生蚀变的灰绿色或灰白色砂体与原生灰色砂体过渡部位。经过铀成矿特征综合分析和关键控矿要素的厘定,在盆地东南缘综合预测了铀成矿远景区6片,其中I级远景区2片,II级远景区2片,III级远景区2片。综上所述,盆地南缘铀源丰富,发育有稳定的构造斜坡带,含矿层砂体厚度适中、稳定,具备大型层间氧化带发育的条件,构造-沉积-后生蚀变作用显着,铀成矿潜力大。建议加强盆地东南缘焦坪-庙湾-旬邑地区铀矿地质勘查工作,重点开展盆地南缘泾河两岸的找矿突破,并且要进一步向盆地内部延伸,探索新的找矿空间。
二、沉积体系分析与底河道型砂岩铀矿成矿条件讨论——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北部东胜地区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沉积体系分析与底河道型砂岩铀矿成矿条件讨论——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北部东胜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测井地质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盆地地质特征 |
2.2.1 盆地构造背景 |
2.2.2 盆地沉积-古地理演化背景 |
2.2.3 盆地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 |
2.3.1 研究区矿床构造及地层特征 |
2.3.2 目的层沉积相及岩石学特征 |
2.3.3 层间氧化带特征 |
2.4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2.5 论文所用数据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垂向分带特征概述 |
3.1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简介 |
3.1.1 地质空间定义 |
3.1.2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 |
3.1.3 砂岩型铀矿空间大数据 |
3.2 砂岩型铀矿垂向空间分带特征 |
3.2.1 岩性垂向分带特征 |
3.2.2 测井垂向分带特征 |
3.2.3 层间氧化带分带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4.1 算法研究背景 |
4.1.1 傅里叶变换理论 |
4.1.2 功率谱密度理论 |
4.2 算法实现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空间谱度量方法 |
4.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4.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4.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5.1 算法研究背景 |
5.2 算法实现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方法 |
5.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5.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5.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6.1 算法研究背景 |
6.2 算法实现 |
6.2.1 数据预处理 |
6.2.2 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方法 |
6.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6.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6.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三种空间垂向分带方法的对比 |
7.3 空间垂向分带方法在含铀层识别与资源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
7.4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设想 |
7.4.1 存在的问题 |
7.4.2 进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随机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论文选题的科学意义 |
1.3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及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科学问题 |
1.4 论文的项目支撑与数据支撑 |
1.5 论文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8 小结 |
第2章 地质学随机模型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2.1 随机过程表达原理概述 |
2.2 随机模型的分类 |
2.2.1 正态分布模型 |
2.2.2 高斯分布模型 |
2.2.3 泊松分布模型 |
2.2.4 自相关与互相关条件下的白噪声与有色噪声模型 |
2.2.5 马尔可夫过程/马尔可链模型 |
2.2.6 一维随机游走 |
2.3 地质时间/空间的随机过程表达原理概述 |
2.4 地质随机模型应用分类及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2.5 马尔可夫链在地学中的研究现状 |
2.6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法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
2.6.1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随机模拟 |
2.6.2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随机模拟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
2.7 小结 |
第3章 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2 区域构造特征 |
3.3 盆地基底及盖层特征 |
3.3.1 盆地基底特征 |
3.3.2 盆地盖层特征 |
3.4 砂岩型铀矿成矿及勘探研究现状 |
3.5 盆地砂岩成铀条件与成矿系统 |
3.6 盆地沉积相与铀矿赋存的空间关系 |
3.6.1 盆地铀成矿沉积相 |
3.6.2 盆地铀成矿沉积环境 |
3.7 小结 |
第4章 砂岩型铀矿盆地钻孔测井数据的随机模型研究 |
4.1 钻孔测井数据伽玛值与放射性元素品位的相关性 |
4.1.1 伽玛值(GR)与铀元素(U)品位的关系 |
4.1.2 伽玛值(GR)与镭元素(Ra)品位的关系 |
4.1.3 伽玛值(GR)与钍元素(Th)品位的关系 |
4.2 砂岩型铀矿赋矿地层的马尔可夫链模型表达 |
4.2.1 实例计算 |
4.2.2 结果分析 |
4.3 砂岩型铀矿赋矿地层的马尔可夫熵分析 |
4.3.1 熵的概念 |
4.3.2 结果分析 |
4.4 砂岩型铀矿地层钻孔测井数据贝叶斯模型分析 |
4.4.1 贝叶斯原理分析 |
4.4.2 砂岩型铀矿地层钻孔测井数据的伽玛值标准化处理 |
4.4.3 结果分析 |
4.5 盆地最佳砂泥比分析 |
4.6 盆地沉积相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砂岩型铀矿盆地地球化学元素随机模型研究 |
5.1 地球化学元素马尔可夫过程模型原理 |
5.2 研究区地理环境 |
5.3 研究区地质特征 |
5.4 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过程的马尔可夫链转移概率模型 |
5.4.1 数据组成 |
5.4.2 数据预处理 |
5.4.3 地球化学元素关联性分析 |
5.4.4 基于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地球化学元素迁移实例计算 |
5.5 结果分析 |
5.5.1 B、U、V三元素含量分析 |
5.5.2 马尔可夫链转移路径结果分析 |
5.6 转移路径线束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
5.6.1 计算方法 |
5.6.2 结果分析 |
5.7 小结 |
第6章 鄂尔多斯盆地地球化学数据随机模型的地质解释 |
6.1 马尔可夫过程的地学依据与地质认识 |
6.2 泊松分布模型验证地球化学元素迁移及地质意义 |
6.3 马尔可夫链C—K方程转移概率模型分析及成铀地质解释 |
6.4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球化学随机模型分析的误差估计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存在问题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统延安组地质特征及铀成矿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延安组地质特征 |
2.1 延安组与上、下地层对比 |
2.2 延安组分段对比 |
3 砂体及沉积体系特征 |
4 岩石、矿物学特征 |
4.1 砂岩类型及组分 |
4.2 砂岩结构特征 |
4.3 铀矿物存在形式 |
5 层间氧化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 |
5.1 Ⅴ岩段氧化带特征 |
5.2 Ⅴ岩段地球化学特征 |
5.3 Ⅰ岩段氧化带特征 |
5.4 Ⅰ岩段地球化学特征 |
5.5 与直罗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6 铀成矿条件分析 |
6.1 铀矿物质来源 |
6.2 砂体条件 |
6.3 古气候条件 |
6.4 水文地质条件 |
6.5 层间氧化带条件 |
7 结 语 |
(4)鄂尔多斯盆地巴音乌素地区J2z1沉积体系及其与铀成矿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1.3.1 理论意义 |
1.1.3.2 实际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研究进展 |
1.2.1.1 国外砂岩型铀矿研究进展 |
1.2.1.2 国内砂岩型铀矿研究进展 |
1.2.2 沉积体系与铀成矿关系研究现状 |
1.2.3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沉积特征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3.1 盆地北部沉积特征研究现状 |
1.2.3.2 盆地北部沉积特征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 |
2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盆地演化过程 |
2.3 盆地地层概况 |
2.3.1 基底特征 |
2.3.2 盖层特征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2.1 构造特征 |
3.2.2 地层特征 |
3.2.3 铀矿地质特征 |
3.2.4 岩浆活动 |
4 沉积背景及沉积相标志 |
4.1 沉积背景 |
4.1.1 古气候特征 |
4.1.2 古水介质特征 |
4.1.2.1 古水流盐度特征 |
4.1.2.2 古水流氧化-还原特征 |
4.1.3 沉积物源及物源区构造背景 |
4.1.3.1 母岩类型 |
4.1.3.2 物源区构造背景 |
4.2 相标志及沉积相类型 |
4.2.1 岩石学特征 |
4.2.2 沉积构造 |
4.2.3 粒度特征 |
4.2.4 测井曲线特征及其意义 |
4.2.5 其他相标志 |
4.2.6 沉积相类型 |
5 沉积特征及演化 |
5.1 单井沉积相特征 |
5.2 连井沉积相特征 |
5.3 平面沉积特征 |
5.3.1 砂体厚度平面分布特征 |
5.3.2 含砂率平面分布特征 |
5.4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5.5 沉积体系演化特征 |
6 沉积体系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 |
6.1 砂岩岩石学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
6.2 砂体发育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
6.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
7 成矿有利区段的遴选 |
7.1 构造演化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
7.2 古气候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
7.3 古水文地质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
7.4 有利成矿地段 |
8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东胜深部直罗组沉积环境与砂岩型铀矿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1.1 研究区位置 |
1.2 构造特征 |
1.3 地层发育 |
2 直罗组沉积环境特征 |
2.1 沉积环境标志 |
2.1.1 辫状河相 |
2.1.2 曲流河相 |
2.2 单井、连井沉积相 |
2.3 沉积相展布 |
3 沉积环境与砂岩型铀矿发育 |
3.1 砂岩铀矿识别方法 |
3.2 沉积环境与铀矿发育 |
4 小结 |
(6)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直罗组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与意义 |
1.2.1 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3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重矿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与自然地理概况 |
2.2 大地构造背景 |
2.3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2.4 盆地北部区域地层 |
2.4.1 盆地基底 |
2.4.2 盆地盖层 |
2.5 区域构造演化 |
3 目的层沉积相和岩性特征 |
3.1 目的层沉积相 |
3.1.1 平面特征 |
3.1.2 剖面特征 |
3.2 目的层岩性特征 |
3.2.1 砂岩碎屑成分 |
3.2.2 杂基与胶结物 |
3.2.3 结构构造 |
4 重矿物特征 |
4.1 重矿物形态与产状 |
4.2 重矿物组合 |
4.3 重矿物特征指数分析 |
5 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 |
5.1 碎屑锆石形态学特征 |
5.2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 |
6 物源综合分析 |
6.1 盆地北部周邻岩体分布情况 |
6.1.1 阴山造山带 |
6.1.2 阿拉善地块 |
6.2 岩相岩性综合分析 |
6.3 重矿物综合分析 |
6.4 碎屑锆石U-Pb定年综合分析 |
6.5 物源区推断 |
7 铀的预富集探讨 |
7.1 铀源条件 |
7.2 含钛矿物和铀富集的关系 |
7.2.1 含钛矿物类型 |
7.2.2 与铀富集的关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巴音青格利地区砂岩型铀矿矿化特征与铀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2.1 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研究进展 |
1.2.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研究进展 |
1.2.3 巴音青格利地区直罗组砂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与自然地理概况 |
2.2 大地构造背景 |
2.3 构造演化 |
2.4 区域地层 |
2.5 铀矿目的层特征 |
2.5.1 砂体发育特征 |
2.5.2 含矿砂岩特征 |
3 目的层岩石学特征 |
3.1 砂岩成分 |
3.1.1 碎屑成分 |
3.1.2 填隙物成分 |
3.2 砂岩结构构造特征 |
3.3 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 |
3.3.1 实验分析方法 |
3.3.2 碎屑锆石特征 |
3.3.3 物源分析 |
4 成岩作用与成岩阶段划分 |
4.1 主要成岩作用 |
4.1.1 胶结作用 |
4.1.2 溶蚀作用 |
4.1.3 交代作用 |
4.2 成岩与成矿序列 |
4.2.1 早成岩A阶段 |
4.2.2 早成岩B阶段 |
4.2.3 表生成矿阶段 |
4.2.4 热流体改造阶段 |
5 铀矿物特征与富集成因 |
5.1 α蚀刻径迹 |
5.2 电子探针 |
5.3 铀矿物与其他矿物伴生关系 |
5.3.1 产于蚀变黑云母中的铀矿物 |
5.3.2 碎屑颗粒(石英、长石)以及粘土膜周边的铀矿物 |
5.3.3 与黄铁矿共生的铀矿物 |
5.3.4 与含钛矿物伴生的铀矿物 |
5.4 铀富集特征 |
6 铀成矿机制与成矿模型 |
6.1 古层间氧化带特征 |
6.1.1 古层间氧化带平面发育特征 |
6.1.2 古层间氧化带剖面形态特征 |
6.2 成矿条件分析 |
6.2.1 地质构造条件 |
6.2.2 有利的沉积地层条件 |
6.2.3 铀源条件 |
6.2.4 古气候条件 |
6.3 成矿模型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吐哈盆地西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铀成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3 吐哈盆地铀矿区勘探与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5 研究进展及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盆地构造单元 |
2.3 区域地层 |
2.4 区域构造 |
2.4.1 断裂构造 |
2.4.2 褶皱构造 |
2.5 岩浆岩 |
2.6 区域矿产 |
3 吐哈盆地西南缘构造变形特征 |
3.1 十红滩-八仙口矿区 |
3.1.1 断裂 |
3.1.2 褶皱 |
3.2 布尔加地区 |
3.2.1 断裂 |
3.2.2 褶皱 |
4 目的层碎屑岩特征、年代学及物源分析 |
4.1 碎屑岩特征及成因讨论 |
4.1.1 砂岩碎屑成分特征 |
4.1.2 结构特征 |
4.1.3 填隙物特征 |
4.1.4 成岩作用 |
4.2 碎屑岩锆石U-Pb年代学 |
4.2.1 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 |
4.2.2 锆石特征与测试结果 |
4.2.3 碎屑岩成岩年龄讨论 |
4.3 物源分析 |
4.3.1 铅同位素证据 |
4.3.2 碎屑岩微量元素证据 |
4.4 铀源条件分析 |
5 目的层沉积体系分析 |
5.1 层位标志与划分 |
5.2 沉积微相特征与相标志 |
5.2.1 冲积扇 |
5.2.2 湖相 |
5.2.3 辫状三角洲平原 |
5.2.4 辫状三角洲前缘 |
5.2.5 河流体系 |
5.3 垂向沉积序列 |
5.3.1 单井相分析 |
5.3.2 连井剖面特征分析 |
5.4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6 盆缘热史磷灰石裂变径迹判断及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6.1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简介 |
6.2 样品采集与实验流程 |
6.3 数据处理与热史模拟 |
6.3.1 分析原理 |
6.3.2 分析结果 |
6.3.3 结果解释 |
6.4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6.4.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构造演化 |
6.4.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构造演化 |
6.4.3 晚白垩世-古新世晚期构造演化 |
6.4.4 始新世-渐新世初构造演化 |
6.4.5 中新世晚期至今 |
7 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 |
7.1 铀矿床基本特征 |
7.1.1 铀矿体平面分布特征 |
7.1.2 矿体剖面特征 |
7.1.3 铀的赋存特征 |
7.2 构造演化对铀成矿要素的控制作用 |
7.2.1 构造演化对目的层砂体形成及其演化的控制 |
7.2.2 构造演化对铀源条件的控制 |
7.3 铀成矿模式 |
8 主要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9)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田构造控矿机制和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 |
1.2.1 研究进展 |
1.2.2 存在的问题 |
1.2.3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3 论文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构造特征 |
§2.1 二连盆地构造背景 |
2.1.1 二连盆地发育的板块构造特征 |
2.1.2 二连盆地构造特征 |
§2.2 多幕裂陷作用特点 |
2.2.1 二连盆地多幕裂陷作用识别标志 |
2.2.2 马尼特坳陷多幕裂陷阶段划分 |
2.2.3 幕式沉降和沉积充填响应 |
§2.3 巴彦乌拉铀矿田构造特征 |
第三章 巴彦乌拉铀矿田层序地层研究 |
§3.1 二连盆地中新生代沉积盖层 |
§3.2 赛汉塔拉组岩石地层与生物地层 |
3.2.1 岩石地层特征 |
3.2.2 生物地层学时代判别 |
§3.3 巴彦乌拉铀矿田赛汉塔拉组层序地层划分 |
3.3.1 主要界面 |
3.3.2 赛汉塔拉组地层对比标志层 |
3.3.3 层序地层单元全新划分与对比 |
3.3.4 赛汉塔拉组层序地层格架 |
§3.4 巴彦乌拉地区赛汉塔拉组空间展布规律 |
第四章 巴彦乌拉铀矿田砂分散体系和沉积体系分析 |
§4.1 砂体空间形态 |
4.1.1 砂体厚度空间展布特征 |
4.1.2 含砂率空间展布特征 |
4.1.3 古物源体系 |
§4.2 砂体成因解释 |
4.2.1 含铀层系成因标志及典型沉积体系 |
4.2.2 赛汉塔拉组上段沉积体系域重建 |
§4.3 沉积体系垂向发育特征 |
第五章 巴彦乌拉铀矿田铀成矿作用的构造驱动机制 |
§5.1 构造演化控制了目标层砂体的发育 |
5.1.1 断拗转换期背景 |
5.1.2 二连盆地断拗转换期构造地貌恢复 |
5.1.3 断拗转换期构造地貌对砂体发育控制作用讨论 |
§5.2 构造反转与铀成矿关系 |
5.2.1 构造反转及剥蚀作用 |
5.2.2 构造反转识别 |
5.2.3 构造反转为铀成矿提供有利条件 |
5.2.4 构造反转对地层的改造 |
§5.3 构造反转对成矿流体的控制作用 |
5.3.1 氧化作用期次和铀成矿年龄 |
5.3.2 氧化带发育样式与反转构造及剥蚀作用关系 |
5.3.3 流体驱动成矿机制 |
第六章 巴彦乌拉铀矿田铀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
§6.1 铀迁移的动力——区域构造事件 |
§6.2 铀成矿作用的地层约束 |
§6.3 层间氧化带控矿 |
§6.4 砂体非均质性与铀矿化 |
6.4.1 垂向非均质性与铀矿化 |
6.4.2 砂体平面非均质性与铀成矿关系 |
6.4.3 砂体非均质性与铀矿化关系模型探讨 |
§6.5 铀成矿年龄 |
§6.6 铀沉淀机制 |
§6.7 铀成矿模式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国外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铀矿地质研究现状 |
1.2.4 主要的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与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 |
2.2.1 基底特征 |
2.2.2 中新生代盖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2.6 其他矿产特征 |
2.7 区域铀矿化分布 |
3 中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3.1 中新生代构造类型及分布特征 |
3.1.1 研究区东南部构造地质特征 |
3.1.2 研究区东北部构造地质特征 |
3.2 中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4 直罗组下段沉积相及砂体特征 |
4.1 沉积相类型及其划分标志 |
4.2 直罗组下段砂体特征 |
4.2.1 重点地区直罗组下段砂体特征 |
4.2.2 研究区直罗组下段砂体特征 |
4.3 沉积相分布特征 |
4.3.1 重点地区直罗组下段沉积相特征 |
4.3.2 研究区直罗组下段沉积相特征 |
5 直罗组下段砂体后生蚀变特征 |
5.1 含矿主岩岩石学特征 |
5.1.1 店头地区直罗组含矿主岩岩石学特征 |
5.1.2 彬县地区直罗组砂岩岩石学特征 |
5.2 岩石特征 |
5.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 后生蚀变作用类型及特征 |
5.4 层间氧化带空间分带特征 |
6 直罗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6.1 酸解烃 |
6.1.1 源岩沉积母质类型及沉积环境 |
6.1.2 源岩成熟度 |
6.2 流体包裹体 |
6.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成分特征 |
6.2.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7 铀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
7.1 典型矿床铀矿化特征 |
7.1.1 铀矿体特征 |
7.1.2 铀的存在形式及铀矿物特征 |
7.1.3 铀成矿时代 |
7.2 沉积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7.2.1 沉积地层组合 |
7.2.2 沉积容矿砂体 |
7.2.3 沉积-铀预富集作用 |
7.3 构造演化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7.3.1 构造对砂岩型铀的控制作用 |
7.3.2 构造演化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7.4 流体与铀成矿关系 |
7.4.1 中新生代古水流与铀成矿关系 |
7.4.2 油气流体与铀成矿关系 |
7.5 蚀变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7.6 区域铀成矿模式 |
7.6.1 铀成矿关键控矿因素 |
7.6.2 区域铀成矿模式 |
7.7 铀成矿远景预测 |
7.7.1 关键控矿要素的厘定 |
7.7.2 控矿要素分析 |
7.7.3 远景区圈定与优选 |
7.8 勘查部署建议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沉积体系分析与底河道型砂岩铀矿成矿条件讨论——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北部东胜地区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D]. 谭雨蕾. 吉林大学, 2021
- [2]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随机模型研究[D]. 王桔. 吉林大学, 2020(03)
- [3]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统延安组地质特征及铀成矿条件[J]. 李瑞霜,刘战庆,杨胜富.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0(06)
- [4]鄂尔多斯盆地巴音乌素地区J2z1沉积体系及其与铀成矿关系[D]. 张宾.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20
- [5]东胜深部直罗组沉积环境与砂岩型铀矿发育[J]. 宋洪柱,左明星,江涛,刘娟. 中国煤炭地质, 2019(09)
- [6]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直罗组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D]. 张媛媛.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7]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巴音青格利地区砂岩型铀矿矿化特征与铀成矿机制研究[D]. 蒋乐.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8]吐哈盆地西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铀成矿关系研究[D]. 张鑫. 东华理工大学, 2019(12)
- [9]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田构造控矿机制和成矿模式[D]. 鲁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10]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研究[D]. 张字龙.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