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自动化系统防雷问题及其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董争武[1](2012)在《延炼四十万吨催化装置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改造》文中研究指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二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是指电气设备及系统的自动监视和控制的综合总称,由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微机测量保护装置、电压和无功综合控制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包括变电站模拟量、开关量、电能量的采集,事件记录,电气设备操作遥控等。本文论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国内外发展状况,延安炼油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阐明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组成、系统结构、网络通信、基本功能和保护逻辑,根据南瑞DSA3C系列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的特点,结合四十万吨催化装置6KV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改造二次原理图,计算出继电保护定值,详细论述不停电改造的原因、改造后实现的综合自动化功能以及运行维护注意事项。理论和应用实践证明:变电站自动化是配电系统的发展方向,分层分布式结构是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其中监控系统是它的核心,改造后提高了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实现了“四遥”功能,为用电设备的平稳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王平[2](2009)在《包钢变电站遥视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遥视系统是一种新兴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它综合利用了视频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变电站内采用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图像远距离传输到调度中心或集控站(主站),使主站的运行、管理人员可以借此对厂站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进行监控,以实现厂站的无人值班,保证厂站的安全生产。本文参照了国内外一些变电站遥视系统的结构形式,详细探讨了变电站遥视系统的内容、功能和要求,吸取了其中的一些优点,特别是基于电力光纤专用通信网和100M/1000M局域网,并对利用组播技术和VLAN技术实现遥视信息传输的拥塞控制方式来实现变电站遥视系统的通信层进行了研究。它作为提高电能质量的技术手段之一,直接保证电力生产向着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增强系统的安全性,降低运行成本有明显的效果。
杨皓然,洪秀娟[3](2008)在《冰灾过后集控中心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冰凝天气,造成电网大面积受损的情况。为使集控中心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定可靠地运行,必须认真做好对区域集控中心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使其在电网企业减人增效及安全运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韦战生,陈薇冰[4](2006)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防雷及抗干扰措施》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探讨了各种干扰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影响与破坏,分析了干扰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解决系统抗干扰若干措施。
何坤[5](2005)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抗干扰及防过压的分析》文中指出为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该文对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干扰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抗干扰措施,优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胡文平[6](2005)在《基于智能信息融合的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新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变电站的数量逐步增加,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及技术水平要求也日益提高,现阶段国家电力公司正大力推广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可靠性维修正如火如荼的在各地展开。电力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主要是对当前设备前期的、潜伏性故障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找出它的故障规律,对这类故障的诊断是目前电力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与瞬时性的、保护动作之后的故障判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继电保护并不能解决隐藏的、潜伏性的前期故障,所以研究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不仅是设备状态检修模式的基础,也符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正在实施的电气运行模式的需要。无论是常规变电站还是无人值守变电站,在其监控系统中,都需要增加一个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用以作为辅助决策手段,进而提高监控能力。要想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需要加入电气设备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内容,这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才更加完善和更有效。所以在测量、控制、信号、保护和远动等综合自动化的基础上,如能融合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必将推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向前发展,这对提高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智能化技术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介绍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在线监测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法,明确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解决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所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突破常规方法进行故障诊断的局限,论文将不同类型神经网络用于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的数学模型和实现原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基于BP 神经网络的多种改进学习算法,详细比较分析了不同学习算法对绝缘故障诊断收敛性的影响。针对BP 隐含层结构不确定的缺点,文中对不同的隐含层数目都进行了仿真分析。论文还提出了基于径向基网络、概率神经网络和LVQ 模式分类神经网络用于故障诊断的模型和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神经网络的性能和故障诊断的准确率,确定了适用于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的神经网络模型。为了解决电力设备故障征兆、故障原因和故障机理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一种
仲崇山[7](2005)在《胜利油田电网实施220kV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微机化的继电保护、故障录波及远动等设备的出现,使设计人员得以从全局观念考虑全微机化、智能化的变电站二次部分设计。变电站自动化正已成为发展趋势,引起了电力行业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此外,由于电力企业面临体制的深入改革,并把强化管理,争创一流作为安全的目标。在这种形势下,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益,从技术发展、加强管理两个方面都迫切需要在变电站推行综合自动化技术,以达到“少人值班”或“无人值班”的要求。在国内,变电站自动化毕竟是90年代中后才成为电力企业的热点。各个电力企业都十分重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建设,一些科研机构,生产厂家对此也开展深入的研究,并推出相应的技术和产品,虽然一些产品较为先进和成熟,但是总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特别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技术的协调和各部门的合作,才能组成一个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为此我通过对一些实施自动化改造的变电站和国内生产厂家的深入调查研究,基本了解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现状,针对油田220kV变电站的特点,分析讨论了综合自动化技术在高压变电站中的设计技术规范和主要思路。并对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讨。在设计选型中提出两个系统方案:即方案一(分层分布开放式系统结构)和方案二(全分散式系统结构),这两个方案都从系统结构、网络结构、配置说明、设备布置以及方案特点方面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比较,并对某方面技术(如站级网络的配置、监控网络的配置、GPS卫星接收装置等)进行方案比较分析。通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全面比较分析,特别是考虑到油田电网高度安全可靠性问题,在本设计中推荐使用方案一,但从国内外发展趋势来看,方案二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方向。
崔江峰[8](2004)在《变电站自动化监控和实时数据库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是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实现,通过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技术的充分利用,提出了一种新型监控系统结构。论文首先分析了常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4层结构模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它采用的是一种分层的功能模块化设计思想,整个系统按照多层体系结构进行分布式设计,利用统一的实时数据库平台为各种应用程序平台提供数据信息服务,硬软件可做到模块化、通用化,可根据不同类型变电站的要求实现不同的系统配置。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较高,可维护性和开放性良好。针对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时应用中存在的缺陷,根据文中所提出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与特点,分析了基于此系统的实时数据库系统的构成,并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提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接口实现方法以及内部实现过程,对其体系结构、分布式机制、系统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论文还给出了系统各软件模块的设计思路与流程,通过运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将后台监控系统按层分成诸多模块,在每个模块的具体设计上立足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然后选择相应的开发工具进行有效开发。最后,对本学位论文的全部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目前设计中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问题。
肖强晖,田传佳[9](2002)在《综合自动化系统防雷问题及其处理》文中认为为确保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本文对模拟通道、数字通道及主站通道的防雷技术进行了改进。
刘国威[10](2002)在《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文中认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迫切要求研究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持系统。构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完整技术基础正是我们研究构建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研究和设计过程中的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技术分析,探讨属于配电综合自动化领域内技术范畴的电力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电能营销自助系统、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对各子系统在新建或改造中将遇到的技术问题予以研讨。 研究电能特征数据的采集、计量、存储形成电力市场营销实时数据,利用有线、无线通信介质或网络实现电力营销实时数据和各电压等级的线路开关状态量的远距离传输,并集合形成实时数据库,利用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技术实现对实时数据和其他相关业务信息的本地及远程管理。
二、综合自动化系统防雷问题及其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自动化系统防雷问题及其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延炼四十万吨催化装置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和国内外现状 |
1.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定义 |
1.1.2 国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 |
1.1.3 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 变配电室综合自动化改造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2.1 变配电室综合自动化改造研究的意义 |
1.2.2 变配电室综合自动化改造研究的内容 |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
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组成、系统结构、基本功能和保护 |
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
2.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 |
2.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
2.2.3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配置 |
2.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讯网络 |
2.3.1 通信网络的发展 |
2.3.2 网络通信及其协议 |
2.3.3 通信协议的作用 |
2.4 对变电站自动化通讯系统的要求 |
2.5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后台 |
2.5.1 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
2.5.2 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 |
2.5.3 监控系统的功能 |
2.5.4 监控系统的系统配置 |
3 综合自动化改造系统方案设计与设备选型 |
3.1 系统概况 |
3.2 一次设备选型 |
3.3 二次设备选型 |
3.3.1 南瑞DSA系列微机测量保护装置 |
3.3.2 南瑞DSA系列微机测量保护装置操作方法 |
3.3.3 南瑞DSA系列微机测量保护装置动作原理 |
3.4 设备二次控制原理图 |
3.4.1 进线及母联二次控制原理图 |
3.4.2 电压互感器柜PT并列装置二次控制原理图 |
3.4.3 变压器二次控制原理图 |
3.4.4 电容器二次控制原理图 |
3.5 FJNT综合自动化系统 |
3.5.1 系统概述 |
3.5.2 系统构成 |
3.5.3 FJNT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功能 |
3.5.4 FJNT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画面结构 |
4 继电保护定值计算 |
4.1 进线及母联保护 |
4.2 进线备自投保护 |
4.3 主风机保护 |
4.4 循环水泵保护 |
4.5 变压器保护 |
4.6 电容器保护 |
5 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及功能实现 |
5.1 不停电改造的原因 |
5.2 改造方案及主要工作内容 |
5.3 改造实施注意事项 |
5.4 综合自动化功能的实现 |
5.5 综合自动化改造后运行注意事项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包钢变电站遥视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变电站遥视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变电站遥视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系统的构成及主要功能 |
2.1 变电站遥视系统结构设计 |
2.2 遥视子站的基本结构和摄像设备的选择 |
2.2.1 遥视子站的基本结构 |
2.2.2 摄像点、摄像机和镜头的选择 |
2.2.3 网络硬盘录像机功能的实现 |
2.3 遥视系统的通信需求 |
2.3.1 遥视信息流的基本特征 |
2.3.2 遥视通信的性能需求 |
2.3.3 遥视通信的服务质量 |
2.4 遥视主站的结构和配置 |
2.5 分布式遥视系统 |
2.5.1 分布式遥视系统的基本概念 |
2.5.2 分布式遥视系统的通信模型 |
第三章 遥视系统的通信层设计 |
3.1 传输遥视信息的100M/1000M局域网 |
3.1.1 快速以太网 |
3.1.2 千兆以太网 |
3.2 组播 |
3.2.1 组播的基本概念 |
3.2.2 遥视信息传输与组播 |
3.2.3 组播地址 |
3.2.4 组播转发 |
3.3 VLAN |
3.3.1 VLAN的概念 |
3.3.2 VLAN的用途 |
3.3.3 VLAN的种类 |
3.4遥视信息传输的拥塞控制 |
3.4.1 采用组播技术 |
3.4.2 划分VLAN |
第四章 遥视主站系统 |
4.1 遥视主站系统软件 |
4.1.1 遥视主站软件概述 |
4.1.2 遥视主站系统的面向对象分析设计问题 |
4.1.3 遥视系统的信息通信方式和通信协议 |
4.1.4 遥视信息组播的实现方法 |
4.1.5 操作系统的选择 |
4.2 遥视主站系统安全概述 |
4.2.1 用户接入控制和访问权限 |
4.2.2 视频屏蔽 |
4.2.3 防火墙对视频传输的影响 |
第五章 遥视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 |
5.1 遥视系统的防雷和抗干扰 |
5.1.1 遥视系统的防雷 |
5.1.2 遥视系统的抗干扰 |
5.2 遥视系统的安装调试 |
5.2.1 遥视系统主设备的安装 |
5.2.2 辅助设备和辅助材料的安装 |
5.3 遥视系统的运行维护 |
第六章 包钢变电站遥视系统的实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A 包钢变电站遥视系统画面截图 |
(6)基于智能信息融合的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及本课题的出发点 |
1.2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重要性 |
1.3 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1.6 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未来的发展及本课题的意义 |
1.7 状态监测与保护控制的关系 |
1.8 论文的结构和章节安排 |
2 不同类型神经网络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
2.1 传统方法的缺陷与神经网络的应用 |
2.2 BP 网络故障诊断模型及其学习算法 |
2.3 BP 神经网络几个问题的探讨 |
2.4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研究 |
2.5 BP 算法的改进对绝缘故障诊断收敛特性的影响研究 |
2.6 隐层神经元数目对绝缘故障诊断收敛特性的影响研究 |
2.7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研究 |
2.8 LVQ 模式分类神经网络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 |
2.9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 |
2.10 不同类型神经网络对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结果的比较 |
2.11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糊多元决策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 |
3.1 问题的引出 |
3.2 变压器模糊多元决策的推理方法 |
3.3 变压器比值编码的隶属度函数及权向量 |
3.4 变压器模糊关系矩阵的确定及自学习过程 |
3.5 变压器模糊多元诊断系统的MATLAB 实现 |
3.6 不同模糊区间对故障诊断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自适应模糊推理的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糊推理方法与模型 |
4.3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进行电力设备故障诊断 |
4.4 基于ANFIS 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D-S 证据理论信息融合的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研究 |
5.1 引言 |
5.2 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和层次结构 |
5.3 电力设备监测与诊断的信息参数 |
5.4 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的数据级融合 |
5.5 基于D-S 证据理论的决策级融合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5.6 基于D-S 证据理论的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智能信息融合判据与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 |
6.1 单一诊断方法的缺陷与不足 |
6.2 利用不同故障诊断方法的优点形成智能融合判据 |
6.3 智能信息融合判据的诊断算例分析 |
6.4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应用现状 |
6.5 变电站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总体设计 |
6.6 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推理实例 |
6.7 大型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诊断实例 |
6.8 本章小结 |
7 基于DSP 的变电站高压设备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7.1 多参数统一监测的思想 |
7.2 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选择 |
7.3 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7.4 高压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硬件开发 |
7.5 在线监测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7.6 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上层管理软件设计 |
7.7 电气设备状态评估的作用与内容 |
7.8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 |
8.1 总结 |
8.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工作 |
(7)胜利油田电网实施220kV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1.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综述 |
1.1.2 实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意义 |
1.1.3 胜利油田电网实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
1.2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 |
1.2.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 |
1.2.2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运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研与分析 |
2.1 胜利油田220kV九分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施情况 |
2.2 220kV东营杨家变自动化系统调研情况 |
2.3 调研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主要厂家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 |
3.1 北京四方公司CSC2000综合自动化系统 |
3.1.1 系统方案配置 |
3.1.2 系统主要特点 |
3.2 国电南瑞公司 |
3.2.1 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研制:RCS-9000高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
3.2.2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公司研制: NS2000系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
3.2.3 深圳南瑞科技有限公司研制: ISA-3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
3.3 国电南自PS 6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3.3.1 系统构成 |
3.3.2 系统特点 |
3.4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CBZ-8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3.4.1 系统构成 |
3.4.2 结构特点 |
3.5 各厂家方案及油田电网适用性评述 |
第四章 油田电网实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的研究 |
4.1 系统构成和技术指标 |
4.1.1 系统结构 |
4.1.2 网络结构 |
4.1.3 硬件设备 |
4.1.4 软件系统 |
4.2 站控层的技术要求 |
4.2.1 硬件构成 |
4.2.2 设备布置 |
4.2.3 网络 |
4.2.4 功能 |
4.2.4.1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
4.2.4.2 电压无功自动调节(VQC) |
4.2.4.3 安全防误操作闭锁 |
4.2.4.4 同步对时 |
4.2.4.5 监视和报瞥 |
4.2.4.6 统计及计算 |
4.2.4.7 制表打印 |
4.2.4.8 人机界面 |
4.2.4.9 事件顺序记录及事故追忆 |
4.2.4.10 电能量处理 |
4.2.4.11 远动功能 |
4.2.4.12 自诊断与自恢复 |
4.2.4.13 通信接口及协议 |
4.2.4.14 管理 |
4.2.4.15 电源与保安设备监视 |
4.3 间隔层的技术要求 |
4.3.1 硬件构成 |
4.3.2 设备布置 |
4.3.3 网络 |
4.3.4 功能 |
4.3.4.1 数据采集和处理 |
4.3.4.2 控制与操作 |
4.3.4.3 同期 |
4.3.4.4 保护 |
4.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性能指标 |
4.5 二次接线接口回路设计要求 |
4.6 电源要求 |
4.7 电缆的选择和敷设 |
4.8 现场验收试验 |
第五章 对油田电网22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 |
5.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方案方案 |
5.1.1 系统结构 |
5.1.2 网络结构 |
5.1.2.1 变电站站级计算机网络 |
5.1.2.2 变电站间隔级计算机网络 |
5.1.3 配置说明 |
5.1.3.1 变电站站控级设备配置 |
5.1.3.2 变电站间隔级设备配置 |
5.1.4 设备布置 |
5.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方案二 |
5.2.1 系统结构 |
5.2.2 网络结构 |
5.2.2.1 站级高速数据网 |
5.2.2.2 间隔层网络 |
5.2.3 配置说明 |
5.2.3.1 变电站站级设备配置 |
5.2.3.2 变电站间隔层设备配置 |
5.2.4 设备布置 |
5.2.4.1 变电站层设备的布置 |
5.2.4.2 间隔层设备的布置 |
5.3 系统方案的评述 |
第六章 总结及今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变电站自动化监控和实时数据库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典型结构和技术特点 |
1.3 实时数据库研发的必要性 |
1.4 实时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2 监控结构与功能分析 |
2.1 监控系统的设计目标与要求 |
2.2 新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 |
2.3 通信与数据处理层 |
2.4 实时数据库平台功能 |
2.5 双机热备功能 |
2.6 通信规约的选择 |
2.7 信息管理层各工作主机功能 |
2.8 双网结构与数据交换网 |
2.9 新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特点 |
2.10 本章小结 |
3 实时数据库理论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时数据库系统及其特征 |
3.3 实时数据库模型 |
3.4 实时数据库的事务 |
3.5 本章小结 |
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实时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 |
4.1 设计思想与目标 |
4.2 实时数据库数据模型 |
4.3 事件驱动与规则触发 |
4.4 内存数据库的设计 |
4.5 实时数据库的功能与特点 |
4.6 本章小结 |
5 监控系统软件模块设计 |
5.1 引言 |
5.2 服务平台软件 |
5.3 人机界面软件 |
5.4 画面编辑 |
5.5 本章小结 |
6 总 结 |
6.1 总结 |
6.2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结构的技术分析 |
3 电力客户服务中心系统 |
3.1 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的构成 |
3.2 系统技术实现 |
3.3 系统安全设计 |
3.4 客户服务中心功能 |
4 电能营销自助系统 |
4.1 电能营销自助系统的必要性 |
4.2 系统的结构 |
4.3 系统方案设计 |
4.4 系统特点及业务功能 |
5 智能化电能仪表与自动抄表系统 |
5.1 远红外手持抄表系统 |
5.2 电力线载波抄表 |
5.3 利用有线电视网实现远程抄表 |
5.4 利用GSM公网进行远程抄表 |
6 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 |
6.1 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的组成 |
6.2 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的功能 |
6.3 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的GSM/GPRS传输解决方案 |
6.4 利用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信道组建谐波监测网 |
6.5 利用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实现用电异常监测 |
6.6 利用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实现电费催缴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综合自动化系统防雷问题及其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延炼四十万吨催化装置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改造[D]. 董争武. 西安工业大学, 2012(07)
- [2]包钢变电站遥视系统的应用研究[D]. 王平.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03)
- [3]冰灾过后集控中心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探讨[A]. 杨皓然,洪秀娟. 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二), 2008
- [4]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防雷及抗干扰措施[J]. 韦战生,陈薇冰. 科技资讯, 2006(35)
- [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抗干扰及防过压的分析[J]. 何坤. 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 2005(06)
- [6]基于智能信息融合的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新技术研究[D]. 胡文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7]胜利油田电网实施220kV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研究[D]. 仲崇山. 浙江大学, 2005(08)
- [8]变电站自动化监控和实时数据库系统研究[D]. 崔江峰.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9]综合自动化系统防雷问题及其处理[J]. 肖强晖,田传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S2)
- [10]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D]. 刘国威.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2)
标签:变电站论文; 故障诊断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防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