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市外环线道路局部改建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胡恒智[1](2021)在《气候变化情景下内涝灾害风险稳健决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变暖加剧,受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快速城市化等社会环境因素综合影响,未来沿海特大城市发生极端暴雨内涝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可能会显着增加,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基于“先预测后行动”的传统风险思路仅关注灾害风险和损失评估,较少涉及如何应对气候情景不确定性,也无法解决深度不确定性情景下的稳健决策问题。本研究基于国际先进的深度不确定性稳健决策方法框架(DMDU),耦合了RDM(Robust Decision Making,RDM)和DAPP(Dynamic Adaptive Policy Pathway,DAPP)决策思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研发SUIM(Shanghai Urban Inundation Model,SUIM)综合内涝风险评估模型,在未来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情景下开展内涝风险适应对策性能评估和适应对策路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综述了深度不确定背景下稳健决策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从政策结构、情景生成、对策生成、稳健性度量和脆弱性分析五个维度研判了各DMDU方法的技术异同。在此基础上,剖析RDM稳健决策、IGDT(Info-Gap Decision Theory)信息差距和DAPP适应对策路径3种被广泛应用于洪涝风险管理领域方法的优势,综合RDM和DAPP两种理论构建内涝风险防治稳健决策方法,深化DMDU稳健决策框架体系,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模拟了历史“913”暴雨事件并验证了模型模拟精度。本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基于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SCS)模型,根据气候预测和城市社会环境的相关研究结论,选取未来降水、城市雨岛效应和城市排水能力下降为不确定性因子,以拉丁超立方体抽样方法构建100种未来极端暴雨情景,并分别模拟未来极端暴雨情景下的城市内涝淹没情况。结果显示,未来情景中市中心地势低洼区域始终存在较大的内涝风险;极端情景下城市内涝最大淹没深度可达1.5m,即使是温和场景市中心地势低洼区域仍会有1m以上的积水;相关性分析表明降水增加和城市雨岛效应对淹没深度贡献度小,排水能力下降是主要影响因子。(3)开发了集淹没模拟-风险评估-措施评估为一体的城市内涝综合评估模型(SUIM)。考虑由水淹引起的建筑物淹没物理损失、室内财产损失以及经济中断损失作为暴露资产构建承灾体空间资产价值。在未来淹没情景基础上,以致灾因子、暴露和脆弱性“三要素”进行内涝风险建模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未来各极端降雨情景导致的内涝风险集中于地势低洼的市中心商业、居民住宅密集区域,也是资产价值密集区域;不同情景下内涝风险的严重程度和空间淹没分布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温和情景造成的内涝范围较小损失较轻,而中等与极端情景造成的淹没范围及损失显着增加。(4)评估了各适应措施的风险减少率及经济效益比。根据上海市地方排水规划选取了城市公共绿地、地下排水管网以及地下深隧3种适应措施方案,并使之模型参数化。结合规划设计方案和专家知识共创,分别在模型中模拟了不同措施组合在各种极端情景下的性能,统计了各措施及组合的平均风险减少率,结果显示,“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可以将未来的淹没风险降低85%(±8%)。基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估算各措施年平均成本,结合风险减少率给出了不同措施组合的经济效益比。结果表明,“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与“地下深隧70%吸纳能力”两种措施减灾效益高但建设成本也高,而“地下深隧50%吸纳能力”具备较好的减灾能力和相对较低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比最高。(5)评估了各适应措施的稳健性,并制定动态实施路径。以病人规则归纳方法(Patient Rule Induction Method,PRIM)进行脆弱情景探索,以平均风险减少率控制标准评估各措施组合的成功情景数和稳健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临界点分析判断路径方案的失效时间,权衡措施性能和成本效益,并制定适应对策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排水能力增强”和“公共绿地建设”两种措施未能达到70%平均风险减少率控制标准;“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50%吸纳能力”、“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以及“地下深隧70%吸纳能力”的稳健性依次增强、有效期限依次增长;综合分析发现“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为最优适应措施路径方案,该方案动态可转换,符合短中长期防汛除涝标准。综上,本研究基于DMDU框架耦合RDM和DAPP优势的方法作为研究理论基础,以SCS水文模型为基础研发了综合城市内涝评估模型SUIM。构建了未来极端暴雨情景,结合上海市地方规划,评估了防汛除涝措施组合在未来极端暴雨情景下的减灾性能以及措施的成本效益。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各措施组合的脆弱性情景和稳健性度量,构建了具备动态适应的路径规划方案。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上海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对城市内涝防灾减损提供科学工具,也可为其他沿海城市的决策部门制定气候变化适应战略提供稳健决策理论方法和最佳实践。
叶芳吕[2](2020)在《触媒理论视野下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遗存是工业时代重要的物质载体,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对工业遗存改造再利用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厦门岛工业遗存开始走向衰退,许多工业建筑被闲置甚至拆除,对片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已改造的工业遗存又存在功能同质化严重、功利性较强、建筑单体改造千篇一律等问题。因此如何赋予工业遗存以新的城市功能,如何在工业遗存再利用中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并焕发新的活力,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触媒理论强调通过某一特定元素的介入,进而发生某种链式反应,带动周边其他元素改变,促进城市建设按照人们的意志渐进持续地推进发展,为工业遗存的改造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应用城市触媒理论并辅助以建筑再循环、有机更新理论,采用多层级研究、整体联动、POI数据分析、空间句法等方法,对厦门岛工业遗存历史及现状进行综合性梳理,总结既有工业遗存特点、价值及利用分级、更新必然性;将触媒理论植入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探索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潜力、目标、原则及应用;并借助分析工具对厦门岛工业遗存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其触媒设计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构建触媒理论视野下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策略。根据城市触媒理论及厦门岛工业遗存现状分析,总结厦门岛工业遗存具备区位条件、空间利用、文化价值等触媒设计潜力,提炼出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六大原则:整体联动性原则、功能适应性原则、空间可识别性原则、文脉传承性原则、动态渐进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基于触媒理论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策略架构,由触媒要素确定、触媒要素激活与重塑、触媒反应控制与引导三部分组成。触媒要素包括功能要素、空间实体要素、文化要素;触媒要素激活与重塑策略包括功能要素触媒设计策略、街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园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建筑单体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以及文化要素触媒设计策略;触媒反应控制与引导策略包括从整体控制与分期建设两方面控制触媒反应、从制定政策与完善触媒周边环境两方面引导触媒反应,促进厦门岛工业遗存朝着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实现与城市街区的友好联系和联动发展,激活原本衰败或闲置的工业园区,促进建筑单体的更新活化。
谷岩岩[3](2020)在《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研究》文中认为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过程中,交通问题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降低了城市的运营效率与公交交通设施服务水平。虽然各大城市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优化以及建设轨道交通,但由于较少考虑对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进行精细化定量的研究,传统的交通规划与管理方法在解决交通问题时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理解和把握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发展方案的重要前提。在大数据分析技术日益成熟的时代,以公共交通刷卡数据为代表的交通出行大数据的出现,为定量研究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带来了新数据和新方法。公共交通刷卡数据中包含海量的个体出行信息以及精细粒度的时空信息,准确反映了公共交通客流及居民出行需求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本研究基于交通大数据,定量研究与分析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为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提供案例参考和建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城市公共交通是由站点、线路以及所承载客流组成的复杂系统。研究者往往由于真实客流数据的限制与不足,构建基于单一交通网络或者将多个交通网络聚类的公共交通网络模型,这种简化的网络难以表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真实的拓扑特征及客流运输能力。在交通出行大数据的支持下,本研究采用顾及出行需求与出行效率的加权方法构建公交-地铁复合网络模型,并对复合网络模型中的拓扑特征与单层公交网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交-地铁复合网络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公共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与客流空间分布特征。为了进一步验证复合网络模型的适用性、有效性以及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城市标度律来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复合网络的标度律特征,利用复合网络节点加权度与人口的标度关系研究并揭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人口规模的均衡性,并提出相应的公共交通网络与城市土地利用优化方案。(2)协调城市公共交通和土地利用的互动发展是从根源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前提,而公共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是理解二者互动关系及把握其规律的关键。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通常在城市空间上表现出分异特征,从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的视角利用POI数据评估土地利用有助于精细化城市管理。基于公交-地铁复合网络模型,本研究首先分别构建公共交通直达网络与换乘网络,并基于此提出格网的复合网络可达性计算方法。以格网的复合网络可达性值为因变量,格网内代表土地利用信息的六类POI加权数为解释变量,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从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的视角定量分析与评估不同类型土地利用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丰富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发展的评价方法。(3)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存在复杂多变的耦合关系,交通客流是土地利用对公共交通非线性影响的重要体现,也是公共交通引导下土地利用优化规划的重要目标。已有研究表明线性模型无法准确地表达站点服务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等因素对站点客流影响的非线性特征。本研究在结合客流特征与POI数据的将站点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将站点的客流变量作为因变量,站点类型变量、土地利用变量以及交通特征变量作为自变量,利用XGBoost(e 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模型研究影响因素对站点客流影响的非线性特征。针对非线性机器学习模型的黑匣子特性(影响因素的可解释性不足),本研究通过引入SHAP(SHapley Additive ex Planations)解释模型定量分析XGBoost模型中土地利用等因素对站点客流影响的非线性特征:重要性、方向及阈值现象。解读上海轨道交通站点服务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等因素对站点客流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对正在或者即将开展轨道交通建设的大部分城市具有较强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张丽佳[4](2020)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机动车交通量持续增长,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在时间及范围上进一步延扩,常发性拥堵地区逐渐向外扩展。常态下交通需求已愈发难以满足,内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又增加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固和可持续发展。又因其极易遭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破坏,更需提高治理水平,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交通系统韧性测度方法及韧性提升措施对进一步推进我国韧性城市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指引意义。针对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频发的现状,本文通过回顾并分类研究国际道路交通系统韧性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首先阐述韧性这一新兴理论的概念源起、韧性理论研究的视角转变,进而阐释学者们对于道路交通系统韧性理论的差异化研究。其次,在此基础上梳理并总结道路交通系统韧性研究的量化测度方案,并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由不同视角切入,关注同行研究者对于韧性提升措施的相关研究。借鉴前人经验,本文基于城市暴雨强度公式、SWMM雨洪模型、芝加哥降雨过程线模型、以及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分析功能,提出一种模拟由短时间内强降水引发的城市积水过程的方案。选取上海市内涝灾害严重的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该方法对城区内两种重现期暴雨内涝情景下积水深度予以模拟。其后,本文根据上述模拟结果以具有时间依赖度的韧性测度模型评价上海市3条模拟路段韧性值,基于此,等距离分级法划分韧性度层级以评估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恢复能力。结果显示,该模型简单高效,结果准确,具有可操作性。最后,我们将依据评价结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韧性提升政策性建议。本文研究有望为交通系统性能评估及其管理工作提供全新的见解和工具,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暴雨内涝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借鉴及参考价值,为我国未来建设中所亟需的基于韧性理论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总体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并为道路交通系统的韧性研究提供些许新思路。
蔡朝阳[5](2019)在《天津市轨道交通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协同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然而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在追求规模化建设的同时,并没有对轨道交通站域的整体开发给予足够重视,导致站域交通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非均衡发展。天津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网络化发展阶段,轨道交通站域的发展现状,具有当前中国许多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站点地区整体开发不足和开发潜能有待提高的共性问题。因此,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以天津市轨交站点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和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进行基础调研和相关深入研究,从城市设计层面的量化研究视角探索轨交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协同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站域的交通可达性与空间分布协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对国内外关于城市交通系统、土地利用、可达性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总结梳理,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域交通系统与空间分布关系的研究框架。此外还结合天津市中心城区道路可达性与土地利用、轨交可达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解析城市轨道交通站域交通系统与空间分布的相关关系,为接下来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是本论文的研究核心,主要结合天津市中心城区范围内轨道交通沿线地区展开实证调研,通过实地踏勘调研获得大量基础数据。同时,基于Arc GIS平台的空间设计网络分析方法,建立天津市道路网络模型和轨道交通网络模型,基于协同量化分析的方法,结合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协同性展开站域整体层面和不同功能空间层面的量化分析,测定轨交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协同度,判断站域的协同性与开发潜力。针对天津市轨交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协同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下一步提出协同发展策略提供有力的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的重要延伸与拓展,分别从旧城地区协同更新和新城地区协同开发两个层面提出轨交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协同发展策略。建议通过优化站域可达性或调整站域功能空间结构配比、强化站点的区位等级与功能定位、站域空间开发的有序性和高效性以及设计功能复合化的四维空间等方面考虑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协同发展。总体而言,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判断了轨交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协同关系并提出协同发展策略,旨在为高密度城市轨交站域交通可达性与空间分布发展方面提供科学的评估方法,为未来的空间分布提供预测的可能性,为区域空间的开发提供对策措施。
赵翌琳[6](2019)在《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养老空间资源供不应求,而乡村空心化现象却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我国老年人中低龄老人与可自理老人占比较高,他们向往宁静优美的环境,具有回归田园、健康饮食、精神慰藉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需求。然而,如何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以解决城乡空间资源矛盾,尚缺乏理论支持。在此背景下,提出:城市老人可利用改造后的乡村空置房进行养老,并通过参与农业种植、农村管理、志愿服务等生产性活动,创造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并以此获得身心健康与精神愉悦。这种乡村生产性养老模式可在实现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同时,以养老资源为媒介激发城乡资源重构,是解决养老需求与盘活乡村存量资源的关键结合点。本文主体分为理论建构与方法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部分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厘清其发展脉络,汲取现有研究优点并指出其局限性,进而构建出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概念与理论框架,并以天津市为例对老年人进行实地问卷调研,明确其乡村生产性养老意愿与具体需求,并进一步确认了在天津建设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可行性;继而对国外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对天津、北京、成都等地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得出影响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运营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政策投资、选址区位、建筑规划设计、生产性空间与管理服务。方法研究部分则在建筑学范畴内对选址方法与建筑规划设计方式进行探讨。首先基于针对天津市老年人的问卷调研结果,使用SPSS软件分析筛选,得出空气质量、医疗条件、交通便捷度、植被水域覆盖、气候条件、购物条件和周边景点名胜等选址评价指标;并采用AHP法利用yaahp软件计算指标权重,构建出一套基于老年人意愿的选址评价体系;继而借助GIS工具与大数据方法进行精确选址,对天津市全部村庄的各指标逐一评分,所涉及的方法包括泰森多边形法、GIS文件地理数据库网络数据集服务区分析法、遥感影像数据识别法、缓冲区法等。在针对每项指标制定评价标准后,对天津市4057个村庄的每项标准依次评分,并计算得出每个村庄的加权总分,作为判断其是否适合建设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卫星地图对196个高分村庄进行二轮筛查,最终得到46个适建村庄。通过对这46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结合选址结果选取四道沟村作为设计改造试点,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改造、生产性空间布置、设备改造与细部处理四方面提出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改造策略。本文明确了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概念、优势与价值,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选址评价体系与设计改造策略,对于促进城乡融合、缓解城市养老压力、改善乡村空心化、提升老年人自我价值均有重要意义,对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开发建设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高佳斌[7](2019)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承载适配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及城市空间规模的无序扩张,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住房困难、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人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之下,国家已在一系列重大政策制定中,持续强化承载力对城市扩张、空间开发、结构调整的基础性约束作用。囿于承载力机制理解、研究手段的局限,现有城市承载力研究往往把高维的空间问题和微观体验问题简化为数量规模问题和宏观统计问题,导致城市承载力评价与现实管理应用的脱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受到了学界与政府的广泛关注,其形成的全新数据类型、分析思维和技术手段为城市承载力研究创新带来了新契机。从内在作用机制出发,研究在城市承载系统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系统适配性概念,将研究视角深入城市内部,关注于空间细分下的要素承载状态。借助交通拥堵数据、路径规划数据、百度街景数据等多源数据以及GIS技术、机器学习等方法,研究从街道和街区两个尺度,分别开展了数量规模维度和空间效率维度下的适配性评价,前者侧重于供需的量比关系,而后者则从空间结构(服务设施可达性)和空间品质(空间环境感知)两方面,关注于城市人口在微观尺度的空间感受。通过限制性要素和重点治理单元的识别,研究旨在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上海市外环线内及沿线街道为实证案例,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街道尺度,研究分别从居住空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开展了承载要素供需规模适配评价。居住空间方面,上海老城区存在大量旧式里弄,居住空间相对拥挤和局促,存在较为明显供需错位;基础设施方面,虹桥街道以及内环线以内重要出行目的地周边在高峰期存在明显交通拥堵状况;公共服务方面,城市养老服务和社区医疗总体处于供应不足状态,其中养老服务仍存在较大缺口;生态环境方面,城市公园绿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人口密度较高的上海老城区,反映了密集开发以及土地资源约束下对于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的挤压和占据。综合失配范围、失配程度和权重,城市养老、公园绿地和社区医疗是研究区最为主要的限制性要素。(2)服务设施可达性主要从空间结构视角展开供需适配的空间效率评价。总体来看,研究区各类服务设施可达性较好,尤其内环线以内街区对于各类服务设施基本都位于高可达性区域。在土地资源紧约束下,不同区域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上的策略存在差异。以城市公园绿地为例,内环以内等人口密集区域一般以多点布局的小型公园或绿地为主,侧重于要素的可达性和服务覆盖能力,而外环沿线及以外区域则多设置为中型和大型公园或绿地,侧重于规模供给而覆盖能力不足。(3)城市空间环境感知主要从空间品质视角展开供需适配的空间效率评价。安全感知方面,低安全感知的街区主要位于外环高速以外及浦西外滩周边区域,外滩周边低安全感知街区聚集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上海中心区域大量城市旧里、狭窄街巷以及地下隧道等景观的存在。高压抑感知的街区主要位于内环高架以内,高大、密集的建筑是导致空间环境压抑程度较高的主要原因。研究区空间环境活力感知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低活力感知的街区单元主要位于研究区外围区域,人类活动的痕迹如行人、车辆、建筑等要素是模型进行活力感知预测的重要依据。审美感知得分分布较为分散,这与不同区域街道景观及绿化建设紧密相关。根据景观要素分析,街道绿色可见度是审美感知的重要影响因素。(4)从空间管理效率视角出发,研究进一步将评价结果与各街区单元居住人口的聚集程度进行了叠加分析,识别了城市空间治理靶区。从近期来看,研究区服务设施可达性亟需治理的重点街区单元主要包括研究区西北部杨北片区、友谊家园片区以及泗塘片区等区域,应增加所在区域基础教育设施、文体设施以及城市公园绿地供给。外环线以内,在浦东新区北部的幸福小镇片区、中部的新金桥片区以及南部的百业路片区也存在一定空间治理需求。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指导下,研究区服务设施可达性远期治理的重点区域主要位于上海老城区,尤其是浦西内环线沿线区域,浦东区域则以沿江带的街区单元为主。研究区城市空间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主要位于内环线内,以外滩为中心,在浦西黄浦、静安、虹口形成连续片区。在疏导中心城区人口和控制中心城区建设开发强度的同时,对于街道景观的设计完善、公共开放及绿色空间的增加以及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之外对于城市旧里、简屋的更新改造,将是未来空间环境治理的重点内容。(5)新数据环境下的各类大数据具有高精度、低成本、覆盖广等优势,能够有效实现对城市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精细刻画,是对传统承载力研究的丰富和补充,强化了对城市复杂系统的分析能力。对于本研究成果而言,可在城市承载力的精细化分区管理、社区生活圈规划实施评价和管理、城市更新区的识别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吕海敏[8](2019)在《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针对城市地铁系统在地面沉降与洪涝灾害(后文中简称为沉涝灾害)联合作用下的风险问题,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暴雨内涝管理模型(SWMM)等手段展开研究。研究工作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定性到定量的逐步细化的分析方法。研究过程中重点探索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与工程问题:地铁系统灾害风险源的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中的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与评估指标模糊数的确定问题;地面沉降诱发的城市地铁系统易损性问题;不同暴雨强度与沉降环境下的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与防灾对策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工作取得如下的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新的专家意见调查方法与模糊AHP中模糊数的确定方法针对传统专家调查法的不足,提出“19度标”专家调查与系统分析法;即各评估指标对于目标风险的影响程度通过19来量化的方法。通过统计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和每个得分被选择的次数,用对应的模糊数来反映评估指标的重要程度。该方法分别用来确定区间模糊AHP、三角模糊AHP以及梯形模糊AHP中的对应模糊数。将提出的专家系统分析法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来构造对应模糊判断矩阵,作为应用实例对地铁系统建设期风险以及影响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2)评估确定了地面沉降诱发的地铁系统沉降风险等级通过分析区域地面沉降风险来获取地铁系统沿线的沉降风险,从而反映地铁系统的沉降风险。在主观层面,基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专家系统分析法运用到梯形模糊AHP中,来确定评估指标的梯形模糊权重;在客观层面,针对现有集对分析法的不足,提出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法。采用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法和现有集对分析法,分析评估指标实际值与等级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对研究区地面沉降脆弱性等级进行评估。采用梯形模糊AHP和集对分析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市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基于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运用GIS工具提取出地铁系统沿线的沉降风险等级。(3)评估确定了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等级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等级。主观上,将专家系统分析法应用到区间FAHP,评估指标的权重通过区间模糊数来反映,建立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客观上,采用投影寻踪法确定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即通过客观权重修正主管权重,从而确定评估样本的模糊聚类中心矩阵和模糊聚类隶属度矩阵,进而对样本进行分级。以上海市地铁系统的风险评估为例,在区域洪灾风险等级的基础上,确定地铁系统沿线的风险等级来反映地铁系统的洪灾风险,从而构建了洪灾对上海市地铁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评估结果显示,中心城区的地铁系统处于洪灾高风险区。(4)进行了地铁系统沉涝灾害的情景模拟预测运用SWMM与GIS之间的数据转换技术,提出地表水流扩散算法,用来模拟不同暴雨情景和不同沉降环境下的地表积水深度。提出了地铁系统车站出入口是否进水的概化计算公式,用来判断不同暴雨情景下车站是否会发生雨水倒灌。以上述(2),(3)中获得的上海市中心城区地铁系统沉降高风险和洪灾高风险所在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暴雨情景和不同沉降条件下的定量计算的情景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极端暴雨情景下,内涝积水多发生在地面沉降严重的区域,中心城区沿黄浦江边区域以及长宁区和杨浦区部分区域容易发生积水现象;对车站进水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地铁系统11号线龙耀路站、杨树浦路站、10号线新江湾城站和殷高东路站有可能出现车站进水现象。(5)提出了上海市地铁系统等重大基础设施防灾对策的规划建议根据对上海市地面沉降诱发的城市基础设施风险评估分析结果,建议将嘉定汽车城、宝山钢铁厂和浦东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所在区域纳入现有地面沉降分区中更高一级的防治区。地铁系统的防灾措施按照沉涝灾害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防治I级、II级、III级、IV级和V级。中心城区地铁系统线路位于沉涝防治I级。进一步地,将中心城区地铁系统车站的防汛排涝措施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防洪排涝I-I级、I-II级、I-III级、I-IV级和I-V级。沿黄浦江边的龙耀路站、杨树浦路站等建议采用I-I级防汛排涝措施。
张赛[9](2019)在《公共交通导向下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时空可达性研究 ——以天津主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基于休闲文化需求的非通勤类出行也逐渐增多,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城市公共交通是连结城市公共活动的纽带,加强城市公共设施的公共交通可达性,对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减少小汽车的出行率,并给小汽车使用不便的人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天津主城区为例,对城市及区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公共交通时空可达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开放地图数据,按照不同时间范围构建公共文化设施的公交到达圈并测算居住区到公共文化设施的最短可达时间,从设施—居住区和居住区—设施两个角度进行双向研究,深入分析公共交通导向下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时空可达性的特征,并对目前公共文化设施时空可达性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时空可达性的优化提出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设施—居住区时空可达性分析:从供给层面进行分析,重点研究设施的公共交通资源配置水平和基于设施公交到达圈规模的时空可达性空间分布格局,体现了设施在公共交通系统下的最大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2)居住区—设施时空可达性分析:从需求层面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居住区在公共交通系统下使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便捷性,体现设施空间布局、住区空间布局和公共交通系统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通过居住区到设施的最短公共交通可达时间评价居住区到设施的时空可达性;另一方面基于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和居住区的需求强度,引入潜能模型,对供需平衡问题进行研究。(3)对目前天津市主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时空可达性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基于公交导向的发展趋势,从公交生活圈构建的视角,提出设施布局优化和公共交通系统完善等多方面的可达性优化策略。分析发现天津市主城区的公共文化设施时空可达性整体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减弱的空间分布格局,说明不同城区的居民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不平等的,公共文化设施的供给与居民的需求是不匹配的。针对这一现象,需要通过调整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提升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等措施激活区级文化中心,进而构建公共交通导向下的公交文化生活圈,使绝大多数中心城区和近郊区的居民能够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下15min内即可到达各类区级公共文化设施,远郊区绝大多数居民在30min内即可到达各类区级公共文化设施。
李晋轩[10](2018)在《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的发展普遍进入存量新阶段。在这些城市中,存量工业用地占据了城市土地的较大比例。以天津市为例,按照国际上后工业化都市区的平均比例估算,在接下来的30年左右仍有超过2万公顷的存量工业用地需要得到更新。因此,如何推进存量工业用地的合理高效更新,成为重要的课题。通过相关文献的总结,可以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规划编制与空间设计的手段来推进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忽略了存量更新中城市政策与制度的重要影响。基于这个出发点,本文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着重分析城市政策变迁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时空演变的实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进一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建议。首先,本研究针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特殊情况,梳理了其城市工业及城市工业用地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分类、内在问题以及更新动力。其次,通过梳理与工业用地发展相关的城市政策,本研究总结了1998年以来政策变迁中的阶段性特征,并发现了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中存在着与政策变迁同步的空间响应现象。最后,鉴于城市政策在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国内外案例借鉴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城市政策制定,提出了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为导向的制度优化建议。本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指出长期被忽略的城市政策与制度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重要影响,有助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今后的城市治理中,更加合理地制定政策、优化制度,更加高效地利用存量工业用地。
二、上海市外环线道路局部改建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外环线道路局部改建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情景下内涝灾害风险稳健决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数据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 |
2.2 研究数据 |
2.3 技术路线与主要方法 |
第3章 情景构建与淹没分析 |
3.1 不确定性因子 |
3.2 内涝模型建模 |
3.3 淹没模拟与分析 |
3.4 相关因子探索 |
3.5 小结 |
第4章 内涝灾害风险评估 |
4.1 内涝风险模型建模 |
4.2 致灾因子分析 |
4.3 承灾体资产价值评估 |
4.4 灾损曲线 |
4.5 内涝风险评估 |
4.6 小结 |
第5章 适应对策评估与路径制定 |
5.1 研究区适应对策选取 |
5.2 模型情景及对策表现 |
5.3 防灾减损性能评价 |
5.4 成本效益分析 |
5.5 稳健决策权衡分析 |
5.6 适应路径与权衡分析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触媒理论视野下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
1.1.2 堪忧的工业遗存现状处境 |
1.1.3 工业遗存见证城市发展变迁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研究动态 |
1.4.2 国内工业遗存相关研究动态 |
1.4.3 城市触媒理论相关研究动态 |
1.4.4 研究小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业遗存提升改造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城市触媒理论解读 |
2.1.1 触媒理论来源及内涵 |
2.1.2 触媒作用过程、特征及类型 |
2.1.3 城市触媒理论与工业遗存改造更新的契合度 |
2.2 其他相关理论解读 |
2.2.1 建筑再循环理论解读 |
2.2.2 有机更新理论解读 |
2.3 主要分析方法解读 |
2.3.1 空间句法 |
2.3.2 POI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厦门岛工业遗存历史与现状分析综述 |
3.1 厦门工业发展历程研究 |
3.1.1 1843-1911年近代工业的开端 |
3.1.2 1911-1949年近代工业的曲折发展 |
3.1.3 1949年到改革开放期间现代工业的发展 |
3.2 厦门岛工业遗存现状概述及特点分析 |
3.2.1 现状概述 |
3.2.2 特点分析 |
3.3 厦门岛工业遗存价值分析及利用分级 |
3.3.1 价值分析 |
3.3.2 利用分级 |
3.4 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的必然性 |
3.4.1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求 |
3.4.2 实现土地价值的必然选择 |
3.4.3 促进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 |
3.4.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触媒理论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原则及应用 |
4.1 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潜力 |
4.1.1 区位条件潜力 |
4.1.2 空间利用潜力 |
4.1.3 文化价值潜力 |
4.2 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目标 |
4.3 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原则 |
4.3.1 整体联动性原则 |
4.3.2 功能适应性原则 |
4.3.3 空间可识别性原则 |
4.3.4 文脉传承性原则 |
4.3.5 动态渐进性原则 |
4.3.6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4 基于触媒设计原则的应用与方法 |
4.4.1 基于触媒设计原则的应用步骤 |
4.4.2 基于触媒设计原则的案例分析要素与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触媒理论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典例分析 |
5.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 |
5.1.1 案例选择 |
5.1.2 分析方法 |
5.2 案例概况 |
5.2.1 沙坡尾艺术西区 |
5.2.2 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 |
5.2.3 龙山万物工场 |
5.2.4 概况小结 |
5.3 案例触媒特征分析 |
5.3.1 功能转型的触媒特征分析 |
5.3.2 街区尺度触媒特征分析 |
5.3.3 园区尺度触媒特征分析 |
5.3.4 建筑单体尺度触媒特征分析 |
5.3.5 园区运营与触媒效益分析 |
5.4 案例触媒特征分析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触媒理论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策略 |
6.1 触媒设计策略概述 |
6.2 触媒要素确定 |
6.3 触媒要素激活与重塑 |
6.3.1 功能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
6.3.2 街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
6.3.3 园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
6.3.4 建筑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
6.3.5 文化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
6.3.6 各触媒要素相关性小结 |
6.4 触媒反应控制与引导 |
6.4.1 控制触媒反应 |
6.4.2 引导触媒反应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附录1 厦门岛工业遗存现状调研资料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
2.1 复杂网络在城市公共交通研究进展 |
2.1.1 复杂网络基础理论 |
2.1.2 公共交通网络研究 |
2.1.3 多层网络模型研究 |
2.2 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研究 |
2.1.1 公共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
2.1.2 土地利用对公共交通的影响研究 |
2.1.3 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的模型研究 |
2.3 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 |
2.3.1 可达性模型 |
2.3.2 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及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交-地铁复合网络精细化建模及标度律特征 |
3.1 研究区与数据概况 |
3.2 公交复杂网络拓扑性质分析 |
3.2.1 基于邻接站点的网络模型构建方法 |
3.2.2 公交复杂网络的拓扑特征 |
3.3 顾及出行需求与效率的公交-地铁复合网络模型 |
3.3.1 模型构建 |
3.3.2 权重定义 |
3.4 基于城市标度律的复合网络模型验证与应用分析 |
3.4.1 城市标度律 |
3.4.2 公交-地铁复合网络拓扑特征分析 |
3.4.3 复合网络模型的标度律验证 |
3.4.4 基于残差分析的复合网络模型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复合网络可达性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估 |
4.1 基于POI数据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4.1.1 POI数据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 |
4.1.2 POI数据重分类与权重确定 |
4.1.3 土地利用识别结果验证 |
4.2 复合网络可达性 |
4.2.1 研究单元划分 |
4.2.2 复合网络可达性计算方法 |
4.3 基于GWR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估 |
4.3.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4.3.2 GWR模型结果及检验 |
4.3.3 可达性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研究 |
4.3.4 回归结果残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土地利用对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非线性影响研究 |
5.1 融合客流时变与土地利用特征的站点分类 |
5.2 站点客流影响的建模方法 |
5.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5.2.2 非线性机器学习模型(XGBoost) |
5.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站点客流影响建模与分析 |
5.3.1 影响因素选取 |
5.3.2 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线性特征分析 |
5.4 站点客流影响因素非线性建模与分析 |
5.4.1 SHAP解释模型 |
5.4.2 站点客流影响因素非线性建模 |
5.4.3 基于SHAP模型的站点客流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与解释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情况 |
致谢 |
(4)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理论分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内涝灾害成因及其对城市造成的影响 |
2.2.1 内涝灾害原因分析 |
2.2.2 内涝灾害对城市造成的影响 |
2.3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韧性及其相关概念 |
2.3.1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韧性的定义 |
2.3.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韧性相关概念 |
2.3.3 造成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韧性差的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模型构建 |
3.1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模型构建原则 |
3.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模型构建流程 |
3.3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的概念 |
3.4 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评估框架 |
3.4.1 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评估指标的选取 |
3.4.2 研究区典型降水情景构建 |
3.4.3 研究区暴雨内涝模型构建 |
3.4.4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框架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实证研究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上海市地理环境概况 |
4.1.2 上海市城市化进程情况 |
4.2 数据基础 |
4.2.1 上海市道路交通网络相关数据 |
4.2.2 上海市内涝易发路段相关数据 |
4.2.3 上海市中心城区降水数据 |
4.2.4 上海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数据 |
4.3 韧性测度指标量化分析 |
4.3.1 模拟结果分析 |
4.3.2 韧性测度分析 |
4.3.3 政策性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影响因素打分表 |
附录B 上海市选定降水数据详情 |
附录C 上海市3条模拟路段韧性值测算详情 |
附录D 上海市雨量代表站概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天津市轨道交通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协同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快速发展引发城市空间发展失衡 |
1.1.2 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是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
1.1.3 天津市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发展阶段 |
1.1.4 天津市轨道交通站域的发展现状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轨道交通 |
2.1.2 轨道交通站域 |
2.1.3 交通可达性 |
2.1.4 空间分布 |
2.1.5 协同发展 |
2.2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的解析 |
2.2.1 国外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3 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作用 |
2.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站域空间分布互动关系解析 |
2.3.1 轨道交通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
2.3.2 轨道交通对土地使用性质的影响 |
2.3.3 轨道交通对空间功能布局的影响 |
2.3.4 轨道交通对空间开发强度的影响 |
2.3.5 空间分布对公共交通需求的影响 |
2.3.6 空间分布对轨道交通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协同研究框架的构建 |
3.1 理论基础: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相关理论 |
3.1.1 城市空间集约化理论 |
3.1.2 “点—轴”理论 |
3.1.3 轨道交通廊道效应 |
3.1.4 城市触媒理论 |
3.1.5 公共交通导向(TOD)理论 |
3.2 实践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相关建设实践经验借鉴 |
3.2.1 丹麦哥本哈根 |
3.2.2 日本东京 |
3.2.3 新加坡 |
3.2.4 中国香港 |
3.2.5 经验借鉴与启示 |
3.3 技术支撑: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协同研究方法 |
3.3.1 可达性研究方法 |
3.3.2 可达性的度量方法 |
3.3.3 可达性的适用模型探讨 |
3.3.4 协同的量化分析 |
3.3.5 协同学原理与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交通可达性与土地利用互馈机制研究 |
4.1 天津市中心城区道路可达性与土地利用的互馈关系 |
4.1.1 道路可达性分析 |
4.1.2 道路可达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4.1.3 道路可达性与轨道交通站点分布的关系 |
4.1.4 步行可达性与轨交站点服务范围的关系 |
4.2 天津市中心城区轨交可达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4.2.1 轨交可达性分析 |
4.2.2 轨交可达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4.3 天津市中心城区轨交站域交通可达性与客流分布模式的关系 |
4.3.1 样本站域的选取 |
4.3.2 轨交可达性与客流量的相关性 |
4.3.3 机动车可达性与车流量的相关性 |
4.3.4 步行可达性与人流量的相关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津市轨交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
5.1 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相关性 |
5.1.1 站域可达性相关变量选取 |
5.1.2 站域空间分布概述 |
5.1.3 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相关性 |
5.2 轨交可达性与商业空间相关性 |
5.2.1 轨交站域商业空间分布概况 |
5.2.2 轨交可达性与商业空间容量相关性 |
5.2.3 轨交可达性与商业空间开发强度相关性 |
5.3 轨交可达性与办公空间相关性 |
5.3.1 轨交站域办公空间分布概况 |
5.3.2 轨交可达性与办公空间容量相关性 |
5.3.3 轨交可达性与办公空间开发强度相关性 |
5.4 轨交可达性与居住空间相关性 |
5.4.1 轨交站域居住空间分布概况 |
5.4.2 轨交可达性与居住空间容量相关性 |
5.4.3 轨交可达性与居住空间开发强度相关性 |
5.5 轨交可达性与公共空间相关性 |
5.5.1 轨交站域公共空间分布概况 |
5.5.2 轨交可达性与公共空间容量相关性 |
5.5.3 轨交可达性与公共空间开发强度相关性 |
5.6 道路可达性与商业空间相关性 |
5.6.1 道路可达性与商业空间容量相关性 |
5.6.2 道路可达性与商业空间开发强度相关性 |
5.7 道路可达性与办公空间相关性 |
5.7.1 道路可达性与办公空间容量相关性 |
5.7.2 道路可达性与办公空间开发强度相关性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天津市轨交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协同度及协同发展策略 |
6.1 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协同度的测定与分析 |
6.1.1 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协同度的指标体系 |
6.1.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6.1.3 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协同度测算 |
6.1.4 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的协同度分析 |
6.2 旧城地区协同更新策略 |
6.2.1 优化可达性或调整站域功能空间结构配比 |
6.2.2 强化站点的区位等级与功能定位 |
6.2.3 促进站域空间的阶梯化开发 |
6.2.4 多式联运的站点地区接驳交通 |
6.2.5 将“城市触媒”引入站域空间开发 |
6.3 新城地区协同开发策略 |
6.3.1 重视站域空间开发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
6.3.2 合理组织站域功能空间构成与分布 |
6.3.3 实现站域功能空间的圈层式布局 |
6.3.4 建立紧凑型“密度分区”的空间体系 |
6.3.5 设计功能复合化的四维空间 |
6.3.6 交通设施与可达性相平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养老现状及问题 |
1.1.2 我国乡村空心化现状及问题 |
1.1.3 契机:我国低龄老人蕴含着巨大的生产潜力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1.2.1 生产性养老 |
1.2.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 |
1.3 文献综述 |
1.3.1 生产性养老理论文献综述 |
1.3.2 城市老人乡村生产性养老理论文献综述 |
1.4 研究问题 |
1.5 论文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案例分析法 |
1.6.3 问卷调研与访谈 |
1.6.4 层次分析法 |
1.6.5 多学科交叉法 |
1.6.6 GIS空间分析法 |
1.6.7 实证研究法 |
1.7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意义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基本概念构建 |
2.1 生产性养老 |
2.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概念及优势 |
2.2.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概念 |
2.2.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优势 |
2.3 天津市老年人乡村生产性养老意愿 |
2.3.1 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
2.3.2 天津市老年人生产性养老意愿分析 |
2.3.3 天津市老年人乡村养老意愿分析 |
2.4 小结:乡村生产性养老社区建设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影响因素分析 |
3.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发展现状 |
3.1.1 国外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案例分析 |
3.1.2 国内乡村空置房改造养老项目对比分析 |
3.1.3 国内乡村生产性养老项目对比分析 |
3.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影响因素分析 |
3.3 小结: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发展需求分析 |
第4章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方法研究与应用 |
4.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评估体系 |
4.1.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指标确立 |
4.1.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指标权重分析 |
4.2 天津市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应用研究 |
4.2.1 对不同指标的分析 |
4.2.2 选址结果 |
4.3 小结 |
第5章 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改造策略 |
5.1 天津市村庄生产性适老社区适建性分析 |
5.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改造案例分析 |
5.3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改造策略总结 |
5.4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与改造应用——以四道沟村改造方案为例 |
5.4.1 改造村落与空置房选择 |
5.4.2 规划层面改造 |
5.4.3 建筑单体层面改造 |
5.4.4 生产性空间布局改造 |
5.4.5 设备改造与细部处理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城市老人乡村养老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B 《生产性养老偏好调研问卷》 |
附录C 天津市 4.5 分以上村庄得分情况统计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承载适配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下可持续管理的挑战 |
1.1.2 承载力政策地位的持续强化 |
1.1.3 传统城市承载力研究与现实管理的脱节 |
1.2 研究问题与目标 |
1.2.1 研究问题和切入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3.1 城市承载适配性评价理论框架研究 |
1.3.2 城市承载适配性评价模型构建 |
1.3.3 大数据背景下的适配性评价实证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承载力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
2.1.1 承载力理论的起源 |
2.1.2 基于承载体的承载力研究划分 |
2.2 城市承载力的提出及城市承载系统内涵 |
2.2.1 城市承载力的概念 |
2.2.2 城市承载系统的内涵及承载机制 |
2.3 城市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的梳理与比较 |
2.3.1 供给侧:基于短板要素限制的城市承载力评价 |
2.3.2 需求侧:基于人类活动需求的城市承载力评价 |
2.3.3 交互关系:基于子系统交互关系的城市承载力评价 |
2.3.4 城市承载力评价范式总结 |
2.4 研究评述及启示 |
3 城市承载适配性评价理论分析框架 |
3.1 城市承载系统作用机制及特征 |
3.1.1 城市承载系统的界定及交互模型 |
3.1.2 城市承载系统特征 |
3.2 城市承载适配性内涵 |
3.3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承载适配性评价理论框架 |
3.4 大数据与城市承载适配性评价的结合逻辑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及适配性评价模型构建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研究区位置及空间范围 |
4.1.2 研究区典型性 |
4.2 适配性评价尺度的选择 |
4.2.1 城市内部承载单元的空间尺度 |
4.2.2 街道与街区尺度下的城市承载适配性评价 |
4.3 评价范式的比较与选取 |
4.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1 街道尺度下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2 街区尺度下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街道尺度下的承载供需规模适配评价 |
5.1 指标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
5.1.1 居住空间 |
5.1.2 基础设施 |
5.1.3 公共服务 |
5.1.4 生态环境 |
5.2 单要素供需规模适配评价结果 |
5.2.1 居住空间评价结果 |
5.2.2 基础设施评价结果 |
5.2.3 公共服务评价结果 |
5.2.4 生态环境评价结果 |
5.3 限制性要素分析 |
5.3.1 要素规模失配范围及程度 |
5.3.2 街道限制性要素分析 |
5.4 供需适配状态综合评价 |
5.4.1 指标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5.4.2 供需规模适配综合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与调控优化反馈 |
6 街区尺度下的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 |
6.1 承载系统供需适配的空间结构问题 |
6.2 路径规划服务支持下的评价方法改进 |
6.2.1 传统可达性评价模型梳理 |
6.2.2 基于网络地图路径规划服务的可达性评价 |
6.2.3 街区尺度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方案 |
6.3 单要素可达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6.3.1 基础教育设施可达性 |
6.3.2 社区医疗设施可达性 |
6.3.3 文体设施可达性 |
6.3.4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 |
6.4 街区综合可达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6.4.1 可达性指标权重确定 |
6.4.2 街区服务设施综合可达性 |
6.5 本章小结 |
7 街区尺度下的城市空间环境感知评价 |
7.1 承载系统供需适配的空间品质问题 |
7.2 数据处理与方法 |
7.2.1 街景图片训练库 |
7.2.2 研究区百度街景数据库 |
7.2.3 深度学习训练模型及街区尺度感知得分计算 |
7.3 模型效果评估及采样点得分状况 |
7.3.1 预测模型效果评估 |
7.3.2 街景采样点得分分布状况 |
7.4 街区尺度空间环境感知评价结果与场景分析 |
7.4.1 安全感知 |
7.4.2 压抑感知 |
7.4.3 活力感知 |
7.4.4 审美感知 |
7.4.5 空间环境感知微观案例 |
7.5 街区综合空间环境质量 |
7.5.1 街景感知权重确定 |
7.5.2 街区综合空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7.6 本章小结 |
8 基于空间管理效率视角的街区治理单元识别 |
8.1 基于居住功能的人口分布模拟 |
8.1.1 空间管理效率视角下的供需适配结合机制 |
8.1.2 基于多源数据与随机森林算法的居住人口模拟 |
8.1.3 模拟结果与精度验证 |
8.2 城市空间结构治理靶区识别 |
8.2.1 近期可达性治理单元 |
8.2.2 远期可达性治理单元 |
8.3 城市空间品质治理靶区识别 |
8.4 本章小结与调控优化反馈 |
9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3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9.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8)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沿海城市沉涝灾害 |
1.1.2 地铁系统发展概况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1 引言 |
2.2 地铁系统灾害及风险综述 |
2.2.1 建设期常见灾害 |
2.2.2 运营期常见灾害 |
2.2.3 地铁系统灾害特点 |
2.2.4 地铁系统风险分析 |
2.2.5 分析总结 |
2.3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2.3.1 定性评估方法 |
2.3.2 定量预测方法 |
2.3.3 综合评判法 |
2.3.4 分析总结 |
2.4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4.1 地面沉降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4.2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的影响 |
2.4.3 分析总结 |
2.5 地铁系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5.1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2.5.2 地铁系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
2.5.3 分析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源识别与评估 |
3.1 引言 |
3.2 专家咨询系统 |
3.2.1 传统问卷调查法 |
3.2.2 “1~9 度标”专家系统分析法 |
3.3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3.1 传统层次分析法(AHP) |
3.3.2 基于三角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3.4 案例分析 |
3.4.1 工程背景 |
3.4.2 风险因子识别 |
3.4.3 基于专家系统确定模糊判断矩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 |
4.1 引言 |
4.2 基于梯形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4.2.1 梯形模糊数的概念 |
4.2.2 梯形模糊AHP |
4.3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评估 |
4.3.1 集对分析法的原理 |
4.3.2 集对分析模型 |
4.3.3 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模型 |
4.4 实例应用 |
4.4.1 风险因子识别 |
4.4.2 梯形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4.4.3 SPA确定脆弱性等级 |
4.4.4 综合风险 |
4.4.5 分析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 |
5.1 引言 |
5.2 基于区间FAHP确定主观权重 |
5.2.1 区间模糊数及区间模糊矩阵的定义 |
5.2.2 区间FAHP求权重 |
5.3 基于投影寻踪法确定客观权重 |
5.3.1 差分进化算法 |
5.3.2 投影寻踪模型 |
5.4 组合权重模糊聚类洪灾风险评估 |
5.4.1 组合权重计算方法 |
5.4.2 模糊聚类模型 |
5.5 实例分析 |
5.5.1 构建评估体系 |
5.5.2 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
5.5.3 组合权重风险分析 |
5.5.4 沉涝灾害风险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情景模拟预测 |
6.1 引言 |
6.2 基于SWMM与 GIS沉涝灾害分析 |
6.2.1 SWMM模型原理 |
6.2.2 SWMM模型与GIS集成 |
6.2.3 SWMM与 GIS沉涝模拟 |
6.3 积水扩散模型 |
6.3.1 积水扩散算法 |
6.3.2 算法的优点 |
6.4 实例研究 |
6.4.1 划分汇水子面积 |
6.4.2 SWMM计算地表径流 |
6.4.3 不同暴雨情景积水分析 |
6.4.4 不同沉降环境积水分析 |
6.4.5 分析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上海地铁系统安全运营防灾规划对策 |
7.1 引言 |
7.2 地铁系统沉降防治对策建议 |
7.2.1 区域地面沉降防治区划 |
7.2.2 地铁系统沿线沉降防治建议 |
7.3 地面沉降对防汛工程的影响 |
7.3.1 防汛工程沉降特征 |
7.3.2 地面沉降对防汛墙的影响 |
7.4 地铁系统洪灾防控对策建议 |
7.4.1 上海市防洪排涝对策规划 |
7.4.2 地铁系统防洪建议 |
7.4.3 地铁系统站点防洪排涝对策建议 |
7.4.4 地铁系统车站排水措施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地铁系统风险源识别与方法研究 |
8.1.2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8.1.3 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8.1.4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情景模拟预测研究 |
8.1.5 上海地铁系统安全运营防灾对策建议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附录A 济南地铁建设综合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B 集对分析法计算指标联系度 |
附录C 地面沉降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D 高风险区地铁系统沉降量 |
附录E 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F 区间模糊AHP判断矩阵 |
附录G 积水扩散伪代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公共交通导向下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时空可达性研究 ——以天津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发展带动文化需求增长和文化设施建设 |
1.1.2 休闲出行增多导致城市交通压力增大 |
1.1.3 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建设公交都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公交导向下公共文化设施时空可达性研究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1 可达性研究 |
2.1.2 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
2.1.3 既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影响 |
2.2 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理论 |
2.2.1 公共服务区位论 |
2.2.2 中心地理论 |
2.2.3 生活圈理论 |
2.3 可达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可达性的内涵解释 |
2.3.2 可达性的影响因素 |
2.3.3 可达性的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交导向下公共文化设施时空可达性研究框架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数据获取与数据库建立 |
3.2.1 居住区数据获取及分布 |
3.2.2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数据及分类 |
3.2.3 城市公共交通数据 |
3.3 公共文化设施时空可达性测度指标 |
3.3.1 设施—居住区时空可达性测度指标 |
3.3.2 居住区—设施时空可达性测度指标 |
3.4 基于开放地图数据的时空可达性测度方法 |
3.4.1 传统模型构建方法与不足之处 |
3.4.2 基于开放地图数据的时空可达性测度原理 |
3.4.3 测度方法与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等时圈规模的设施—居住区时空可达性分析 |
4.1 设施个体时空可达性分析 |
4.1.1 设施的公交配给 |
4.1.2 公交导向下设施的服务能力 |
4.1.3 设施个体时空可达性特征总结 |
4.2 公交到达圈居住区覆盖率分析 |
4.2.1 设施时空可达性整体分布特征 |
4.2.2 各行政区设施时空可达性特征及差异分析 |
4.2.3 街道级别设施时空可达性空间分布特征 |
4.3 设施到居住区时空可达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
4.3.1 时空可达性空间分布格局 |
4.3.2 时空可达性空间分布格局的结构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立足最小时距的居住区—设施时空可达性分析 |
5.1 基于居住区到设施最短可达时间的时空可达性分析 |
5.1.1 最短可达时间的整体分布规律 |
5.1.2 最短可达时间的空间分布规律 |
5.1.3 居住区与最近设施的空间关系分析 |
5.2 基于潜能模型改进的居住区可达性指数分析 |
5.2.1 居住区可达性指数的空间分布 |
5.2.2 供需平衡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生活圈构建的公共文化设施时空可达性优化建议 |
6.1 公共文化设施时空可达性存在的问题 |
6.1.1 城郊区设施分布与居住区空间布局不匹配 |
6.1.2 设施公交到达圈范围与居住区空间布局不匹配 |
6.1.3 城郊区居住区需求强度与设施服务能力不匹配 |
6.2 优化建议 |
6.2.1 明确各圈层设施优化目标,构建公交文化生活圈 |
6.2.2 优化调整设施空间布局,激活各级设施服务中心 |
6.2.3 提升公共交通系统配给,优化轨道交通接驳能力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共文化设施名录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正式进入存量时期 |
1.1.2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市场潜力有待释放 |
1.1.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相关政策不断推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理论意义 |
1.2.3 研究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关于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关于城市土地及更新政策变迁的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关于天津存量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成果小结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以存量更新的视角逐年梳理城市工业用地的变迁历程 |
1.5.2 精确量化政策变迁与存量工业用地更新间的数据关系 |
第2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布局的发展历程 |
2.1 天津市中心城区及其城市工业发展情况简介 |
2.1.1 天津市中心城区简介 |
2.1.2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工业发展情况简述 |
2.2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工业用地扩张与更新的发展沿革 |
2.2.1 城市工业用地的初步发展时期(1860-1948 年) |
2.2.2 城市工业用地的增量建设时期(1949-1985 年) |
2.2.3 城市工业用地的更新萌芽时期(1986-1997 年) |
2.2.4 城市工业用地的存量更新时期(1998 年至今) |
2.3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产生、类型与内在问题 |
2.3.1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 |
2.3.2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产生 |
2.3.3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类型 |
2.3.4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内在问题 |
2.4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主导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
2.4.1 城市政策(束)是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主导动力 |
2.4.2 存量更新中城市政策(束)背后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 |
3.1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相关城市政策的分类梳理 |
3.1.1 关于住房改革与国企改革的政策 |
3.1.2 关于加强城市土地管理的政策 |
3.1.3 关于存量土地再利用的政策 |
3.1.4 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政策 |
3.2 城市政策变迁的时序规律、指标评价与特征分析 |
3.2.1 相关城市政策的颁布时序规律分析 |
3.2.2 相关城市政策的作用指标评价分析 |
3.2.3 城市政策变迁中的阶段性特征 |
3.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历程与城市政策变迁的对照研究 |
3.3.1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3.3.2 存量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精确定量分析 |
3.3.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对城市政策变迁的空间响应 |
3.4 城市政策变迁各阶段中的政策-空间响应机制详解 |
3.4.1 政策宽松阶段(1998-2002 年) |
3.4.2 政策收紧阶段(2003-2007 年) |
3.4.3 政策创新阶段(2008-2013 年) |
3.4.4 政策推进阶段(2014 年至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制度优化 |
4.1 城市政策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多重效用 |
4.1.1 负面抑制效用 |
4.1.2 间接带动效用 |
4.1.3 直接推动效用 |
4.2 制度优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
4.2.1 针对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势在必行 |
4.2.2 制度优化有助于有效盘活存量工业用地 |
4.2.3 反例:不合理的城市制度加速“低效利用”工业用地产生 |
4.3 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为导向的制度优化 |
4.3.1 国内外存量盘活相关制度的借鉴 |
4.3.2 天津市中心城区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主要手段评述 |
4.3.3 天津市中心城区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重点与结论 |
5.1.1 研究的重点 |
5.1.2 研究的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今后方向 |
5.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5.2.2 研究的今后方向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关于国有土地和存量工业用地的相关政策梳理 |
附录B 1998 年至今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案例梳理 |
附录C 2013 年至今天津市土地交易市场挂牌成交存量工业用地 |
附录D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分布图(1995-2018)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上海市外环线道路局部改建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情景下内涝灾害风险稳健决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胡恒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触媒理论视野下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研究[D]. 叶芳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3]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研究[D]. 谷岩岩. 武汉大学, 2020(03)
- [4]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研究[D]. 张丽佳.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5]天津市轨道交通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协同发展策略研究[D]. 蔡朝阳. 天津大学, 2019(01)
- [6]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赵翌琳. 天津大学, 2019
- [7]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承载适配性评价研究[D]. 高佳斌. 浙江大学, 2019(11)
- [8]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D]. 吕海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公共交通导向下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时空可达性研究 ——以天津主城区为例[D]. 张赛.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D]. 李晋轩.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