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旱区集雨灌溉山地温室技术

辽西旱区集雨灌溉山地温室技术

一、辽西易旱区集雨灌溉山地大棚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顾佳悦[1](2021)在《基于岩棉材料的丘陵经济林地和庭院盆栽土壤保水技术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分是制约农林业生产的重要因子。丘陵山地是我国农林业生产的重要耕地资源,特别是南方地区。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南方地区虽然雨量充沛,但季节性差异明显,秋冬季节经常出现持续干旱,水分是丘陵山地林业生产的制约因素。家庭园艺方兴未艾,水分也是庭院花卉和屋顶菜园等新兴农艺活动的制约因素。因此,探索缓解丘陵山区林地干旱问题的土壤保水技术,以及便捷而经济的盆栽水分管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意义。岩棉具有质轻,多孔,持水性强等特点,本研究以岩棉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别开展了岩棉材料的保水特性(吸水持水能力、不同质地土壤的增水潜力、岩棉水分扩散能力)、以及它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通过野外林地试验,分别开展了岩棉对不同坡位土壤的保水和蓄水能力、山核桃林地土壤保水效果及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在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开展三种岩棉埋设处理(植根下部埋设惰性不吸水材料-CK、植根下部埋设块状岩棉-BR、环根周埋设片状岩棉-FR)对盆栽土壤水分保蓄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以期探索出一种新型实用且绿色安全的土壤水分保蓄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岩棉的保水试验表明,供试岩棉最大容积持水量为64.64%,室内空气环境持水时间为16天;计算得到岩棉在松砂土、砂壤土、中壤土和轻粘土等四种质地土壤的最大容积有效含水量分别增加54.02%、50.67%、41.41%和50.31%。将吸水饱和岩棉埋入风干土壤中,水分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扩散一定时间后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距岩棉垂直向上和水平方向5 cm处最高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7.89%和20.67%,10 cm处的土壤最高含水量分别为13.13%和13.00%,由此建议,岩棉埋设位置距离根系不宜太远。2.岩棉-土壤培养试验表明,在不同介质p H环境下,岩棉浸出液中Ca2+,Mg2+,Al3+和Si4+等4种离子的析出量表现为酸性>碱性>中性。农业岩棉具有改良土壤性质作用,在土壤中施加岩棉培养30 d后,与对照相比,岩棉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细菌、真菌丰度分别显着提高了29.97%~168.76%、59.96%、91.96%、37.56%和16.23%(P<0.05),培养60 d后,除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岩棉处理显着高于对照外(P<0.05),土壤酶活性,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岩棉处理与对照无显着差异。3.林地试验表明,在持续晴天无雨时,岩棉对红豆杉林地不同坡位土壤均能充分发挥水分保蓄作用,林地上、下坡位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岩棉附近>岩棉地植根附近>无岩棉地(对照)。久旱和雨后山核桃林地岩棉附近土壤含水量比无岩棉地分别显着提高了(P<0.05)29.19%和23.39%;油菜生长宽度范围为80 cm,岩棉保水影响范围是岩棉自身宽度的5倍之多;与无岩棉对照相比,埋设岩棉处油菜植株(开花期)的茎粗、株高、叶面积和单株鲜重等指标分别显着提高了(P<0.05)58.63%、62.85%、65.66%和44.51%。4.盆栽试验表明,在等量灌水条件下,土壤容积含水量依次为BR>FR>CK。与对照相比,不同生长期岩棉处理(BR和FR)土壤容积含水量显着提高了(P<0.05)26.01%~41.81%,说明岩棉处理可以提高盆栽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同一生长期内,岩棉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最大叶面积、植株根长和干重等指标均高于CK;番茄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和相对含水量等均显示BR>FR>CK,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正好相反。综上,在土壤中合理使用岩棉材料是缓解土壤短期干旱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值得在农林业领域推广。

张龙[2](2020)在《不同耕作方式对辽西褐土水分时空分布及玉米生长影响》文中提出辽西褐土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区光照充足,但是雨量分布不均,降雨多集中在夏季,春旱严重。针对这些现状,前人进行了很多研究,有覆膜滴灌、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措施,均有一定效果,但是单一模式,对水资源和水分利用效率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应该系统的从蓄水和保墒方面考虑,这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上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本文通过调查农民传统耕作模式下土壤耕层存在的问题,进而确立研究内容,通过定点田间试验,设立了旋耕、翻耕、秋深松、和免耕秸秆覆盖加中耕深松(简称集成模式)四个处理,以旋耕为对照,探讨春旱严重年份(2018)和正常年份(2019)时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玉米生长状况、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适宜辽西地区气候和土壤的耕作方式,为干旱背景下辽西玉米增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辽西褐土区农民传统耕作模式为清茬浅旋,由于长期旋耕,导致土壤耕层变浅,最小只有8cm;犁底层变厚,最厚达18cm;严重阻碍了玉米根系生长。春旱严重年份(2018)春季播种期土壤含水量低,土壤耕层体积含水量只有12.12%;雨水充足年份(2019)春季播种期的降雨同样稀少,土壤耕层体积含水量只有12.19%。,影响玉米出苗,进而影响玉米产量。2.研究2018年和2019年不同耕作方式对辽西褐土区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农民传统的春旋耕为对照,在春旱严重年份(2018),秋翻耕、秋深松耕作方式对全玉米生育期耕层(0-20cm)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小(旋耕12.12-24.15%;翻耕12.54-24.13%;深松12.95-24.02%),但是集成模式对玉米全生育期的耕层土壤含水量影响显着(集成模式土壤含水量在14.13%-25.42%之间);秋翻耕、秋深松耕作方式对玉米全生育期深层(60-80cm)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小(旋耕18.45-24.32%;翻耕18.91-24.44%),但是深松和集成对玉米全生育期深层土壤含水量影响显着。(深松21.99-26.31%;集成22.12-27.15%)。在雨水充足年份(2019),集成处理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耕层和深层的土壤含水量都影响显着,而其它处理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耕层和深层的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小。(2)2018年和2019年休闲期降水分别为59.6和171mm,但集成和深松处理的蓄水效率均高于旋耕和翻耕且较为接近,分别为28.18%、26.33%和43.48%、41.43%。(3)2018和2019年的贮水量和降雨量都表现出:在玉米生育期降雨少时,集成处理0-80cm剖面土壤贮水量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在玉米生育期降雨充足时,深松处理土壤贮水量增加,与集成处理贮水量接近,显着的高于翻耕和旋耕处理。3.玉米的出苗率关键限制因子为玉米播种后的土壤水分;在干旱年份(2018),集成处理玉米开始生长的较慢,随后生长速度变快;深松处理玉米长势快于其它处理。相较于旋耕(CK),深松和集成处理显着增加30-40cm层次的根量,增幅为102.28%和123.4%。;在雨水充足年份(2019),不同处理玉米长势差异不显着,深松和集成处理略微增加了20-40cm的根量,增幅分别为21.6%和30.1%。。4.干旱年份(2018)和雨水充足年份(2019)在辽西褐土区玉米产量均是集成处理最高,旋耕处理最低。集成处理相比于旋耕(CK),2018年产量增加16.39%,2019年产量增加8.54%。5.2018年和2019年不同耕作方式水分利用效率均是集成处理最高,分别为36.61 kg·hm2·mm-1和32.2 kg·hm2·mm-1,相比于旋耕(CK),分别增加17.11%和21.97%;2018年和2019年不同耕作方式氮肥利用效率也是集成模式最高,分别为41.41 kg·kg-1和52.00 kg·kg-1,相比于旋耕(CK),分别增加16.39%和8.56%。6.集成处理在2018年和2019年玉米净收入显着高于其它处理,经济效益最好。相对于旋耕,2018年集成处理玉米净收益增加2185.07元·hm2,2019年集成处理玉米净收益增加1413.65元·hm2,集成模式是可以增加当地人收入的耕作方式。由以上结论可知,免耕秸秆覆盖加中耕深松相比于旋耕、深松和翻耕能更好的提高春季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玉米产量、水分氮肥利用效率以及玉米经济效益,是适合辽西褐土区并值得推广的耕作方式。

张紧紧[3](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机制及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生境破碎。混农林广泛分布并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人地矛盾及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石漠化治理进程。喀斯特区具有特殊的二元三维结构,降水总量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水资源可利用率低,采用适宜的节水措施对混农林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十分必要。根据地理学、农学、林学、生态学、植物学和水土保持学等基本原理,2017-2020年,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分5次在研究区6个样地野外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采集,对1278个样品16个指标进行实验分析。论文紧紧围绕石漠化治理农艺节水与混农林业高效增值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混农林业农艺措施节水机制、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措施后各组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明显变化,秸秆+保水剂立体覆盖效果最佳。整体而言,秸秆+保水剂、单施秸秆、单施保水剂和地膜覆盖能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其中地膜覆盖能显着提高0-10cm表层土壤含水量;除地膜覆盖外,其他三种措施能有效增加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显着降低土壤容重(P<0.05)。秸秆+保水剂和单施秸秆能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2)农艺节水措施对植物蒸腾影响较大,蒸腾水分利用效率不同措施之间具有较大差异,且因环境和种植作物种类不同。在撒拉溪各农艺措施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百分比为:地膜覆盖(21.05%-55.46%)、秸秆+保水剂(29.16%-54.72%)、单施秸秆(8.65%-40.71%)、单施保水剂(2.09%-43.51%)。在花江:地膜覆盖(1.32%-12.36%)、秸秆+保水剂(3.72%-24.06%)、单施秸秆(0.62%-10.63%)、单施保水剂(0.48%-4.69%)。在施秉:秸秆+保水剂(6.98%-14.54%)、单施秸秆(6.45%-10.65%)、单施保水剂(0.85%-12.77%)。整体,秸秆+保水剂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地膜覆盖、单施秸秆和单施保水剂。(3)地膜、秸秆、PAM型保水剂农艺节水措施应用于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混农林土壤棵间蒸发量,不同农艺措施在研究区的土壤蒸发量降低比例均为:秸秆+保水剂>单施秸秆>单施保水剂。地膜土壤蒸发量降低比例在撒拉溪介于秸秆+保水剂和单施秸秆之间,花江高于秸秆+保水剂处理。土壤蒸发降低幅度为:施秉>关岭-贞丰>毕节,因种植模式不同有所差异,整体上可以使棵间土壤蒸发量降低8.9%34.62%。(4)根据混农林业农艺措施节水机制,提出水肥耦合改良技术、立体覆盖节水增值技术、复合垄作节水增值技术关键技术,针对节水蒸腾效益监测方法的不足,提出节水效益监测技术,并对关键技术进行应用示范,在研究区共建成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节水增值混农林地面积约13.5 hm2,改善了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植物蒸腾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土壤蒸发量,提高了蒸腾监测数据的精准度,示范效果良好。

邓浩亮[4](2019)在《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降水低而不稳、蒸发量大,还遭受严重的土壤侵蚀和耕地退化,如何应对生产能力与天然降雨利用能力的严重不足是备受西北农业圈关注的现实问题。在半干旱农作区,玉米垄沟覆盖栽培系统已取得显着增产增收效果,然而黄土高原地域跨度大,生态区包括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因此不同生态区对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响应也呈现多样化。目前,大多研究主要针对半干旱农作区,忽略了半湿润易旱农作区农业独特的生产潜力。垄沟覆盖栽培系统能否在半湿润农作区适用并取得增产增效?不同垄沟耕作模式对其影响多大?其生理生态机理如何?这些不仅是基础科学问题,也是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地域延伸、系统升级,更是黄土高原雨养农业下小农经济精准脱贫战略实施的重大需求。本研究在课题组以往多年国内研究基础上,以垄沟覆盖系统为核心,多种传统种植模式为参照,包括隔沟覆膜垄播(MRM)、全膜双垄沟播(WRF)、垄沟秸秆覆盖(SM)、平地全膜覆盖(WM)、平地半膜覆盖(HM)、平地无覆盖种植(CK)等开展了大田试验及技术验证。本研究于20152016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甘肃省榆中县石头沟省级旱作农业示范点开展了大田试验,通过对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土壤温度、作物水分利用、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养分、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作物物候特征、生长参数及生物量分配模式、产量及形成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的系统收集和分析,首先揭示了两种不同风格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改善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环境生态机理。其次,为进一步证实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其他生态区的高效性,于20172018年在半湿润易旱农作区甘肃省华亭市朱家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验证试验,全面分析了土壤水热、养分平衡、酶活性活跃度、微生物数量繁殖、作物物候格局、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以期明晰垄沟覆盖耕作模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增收和增效机制,进一步剖析该技术体系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同时探明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最佳垄沟覆盖耕作模式,为将来该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和延伸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垄沟覆盖在时间上对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使作物需水与土壤供水达到平衡。空间上,优化了作物需水和土壤供水关系,使作物更容易利用深层土壤水分满足生长需求,从而增加了土壤水分有效性。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显着增加生长季中层土壤含水量17.77%、11.61%和4.39%,中层水分的积累为玉米后期生长水分的获取提供支撑,但在半湿润农作区并未表现出贮水优势。半干旱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和土壤底墒,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春玉米生育期内降水消耗分别占总耗水量的79.07%、80.01%、90.90%。而半湿润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意味着在半湿润地区生育期降水不仅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水,而且还可以补给土壤贮水,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通过垄沟集雨方式可补给土壤水量3.33、4.34和5.70 mm。2.垄沟覆盖材料类型的选择性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壤热量平衡的季节性主动调控,同时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大于降温效应,秸秆覆盖则相反,主要表现在作物生育前期,地表覆盖可增加土壤温度,而在生育中期受高温胁迫,地表覆盖能有效降低土壤温度,缓解高温干热的危害。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均表现为隔沟覆膜垄播平均温度最高,全膜双垄沟播次之,秸秆覆盖最低。3.垄沟地膜覆盖体现了对土壤养分的时间和空间平衡调节。半湿润农作区养分含量降低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氮、速效钾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0.28和0.31 g·kg-1、0.04和0.14 g·kg-1、23.48和2.96 mg·kg-1,反而降低了对全磷、速效磷、碱解氮的消耗,低于露地平种0.08和0.10 g·kg-1、0.37和0.97 mg·kg-1、1.15和2.95 mg·k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磷、速效钾、碱解氮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1.00和0.65 g·kg-1、0.16和0.06 g·kg-1、63.74和30.61 mg·kg-1、8.51和5.13mg·kg-1。4.垄沟覆盖对不同种类土壤酶活性影响不同。秸秆覆盖和隔沟覆膜垄播种植方式均有利于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而全膜双垄沟播仅表现为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116、0.013和0.052 ml·g-1,0.158、0.115和0.212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00、0.208和0.159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蔗糖酶活性0.254和3.537 mg·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蔗糖酶活性1.753 mg·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591、0.676和1.927 mg·g-1,0.302、0.169和0.293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11、0.284和0.235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0.099和0.139 ml·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0.105 mg·g-1。5.垄沟覆盖对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的数量同样影响不同。隔沟覆膜垄播有利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繁殖,而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仅表现为细菌数量的增多,且半湿润农作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11.24、35.17、30.63 104·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可提高真菌数量5.06和4.38 102·g-1,降低放线菌数量7.50和15.67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放线菌数量12.83 104·g-1,降低真菌数量10.14102·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细菌增幅分别为34.78、35.73、6.57 105·g-1,放线菌增幅分别为47.52、33.57、40.91 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真菌数量12.87103·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降低真菌数量0.62和8.42 103·g-1。6.垄沟覆膜耕作模式能明显缩短春玉米营养阶段长度,延长灌浆期,更有利于春玉米生物量的积累,相反,秸秆覆盖耕作模式下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被显着延长,繁殖期缩短。与露地平种相比,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3.4%和19.1%,秸秆覆盖种植方式推迟了玉米出苗且仅提高出苗率0.3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26.5和25 d,两者显着延长了繁殖持续分别达17、16 d。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7.5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11.5 d。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同样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0%和2.4%,秸秆覆盖推迟了玉米出苗且降低出苗率4.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12和9.5 d,并未显着延长繁殖持续时长。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0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3.5 d。7.垄沟覆膜耕作模式促进幼苗建立并增加活力,增加了生物量积累,并优化了繁殖分配。与露地平种相比,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增加了玉米茎秆纵向和横向生长,提高了叶面积扩展能力,叶面积指数显着增加,且半干旱农作区增长效应显着大于半湿润农作区。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66.96%和62.79%、19.10%和45.28%,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3.26%和17.58%,而秸秆覆盖地上生物量较露地平种仅增加8.73%,地下生物量却较露地平种减少21.46%,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9.65%;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6.41%和12.66%、12.81%和27.47%,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05%和1.22%,而秸秆覆盖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减少4.58%和7.10%,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低于露地平种0.22%。8.垄沟地膜覆盖优化了穗部结构,增加了收获指数。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改善了产量构成因子,穗长、穗粗、穗粒数、单株穗粒重、百粒重、生物产量、秸秆产量和单株生物量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30.54%和35.30%、18.88%和20.96%、59.28%和65.56%、155.06%和171.41%、59.93%和63.72%、66.96%和62.97%、37.82%和27.11%、66.96%和62.97%,而秸秆覆盖增加幅度显着低于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依次为5.96%、4.34%、10.12%、16.88%、5.88%、8.73%、6.04%、8.73%。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131和0.165,秸秆覆盖仅高出0.018;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上述产量构成因子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4.04%和2.32%、2.03%和0.25%、3.61%和-2.14%、32.96%和17.12%、15.51%和11.44%、16.41%和12.66%、7.35%和10.21%、16.41%和12.66%,而秸秆覆盖表现出不增反降趋势,较露地平种依次降低2.27%、0.82%、3.91%、11.83%、8.83%、4.58%、0.60%、4.58%。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051和0.014,而秸秆覆盖显着降低0.027。9.垄沟地膜覆盖维持了包括水、肥、气、热在内的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位运行,显着提升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55.05%和171.40%、125.44%和142.80%,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仅增加16.88%和18.69%;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32.96%和17.12%、33.53%和18.67%,而秸秆覆盖表现出降低趋势,较露地平种降低11.84%和9.90%。总体来看,垄沟地膜覆盖耕作改善了土壤水热环境,尤其是休耕期的土壤水分贮存和生育前期的土壤温度,同时提高了整个生育期内土壤质量,明显增大了叶片叶片扩展速率,延长植株后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时期,为玉米最终籽粒的产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尽管秸秆覆盖能够显着贮存土壤水分,并且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但由于覆盖导致低温效应延缓了玉米的生长周期,不利于果穗籽粒干物质的积累。在半干旱农作区全膜双垄沟播表现出高产量和高水分利用效率,而在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效果更佳。因此,全膜双垄沟播是一种较为适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玉米种植技术,而隔沟覆膜垄播在半湿润农作区更能表现出其耕作优势。

谷晓博[5](2018)在《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土壤环境及冬油菜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菜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随全球气候变暖,油菜种植呈北移西扩趋势,西北地区油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受干旱缺水和低温冻害影响,常规栽培方式导致油菜长势偏弱,其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效率较低。为解决西北油菜种植区缺水、低温、养分利用率低的问题,针对油菜种植区提高降水资源、热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3年田间试验,以传统平作种植方式为对照,并设6个施氮水平(0、60、120、180、240和300 kg N/hm2),研究了垄沟覆膜种植方式对冬油菜生长(理)、养分吸收、产(油)量、品质、水氮利用效率和根区土壤水、肥、气、热、酶和微生物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探讨了西北半湿润易旱区垄沟覆膜种植冬油菜的节水增产机理、产质量的应用效果;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和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西北半湿润易旱区冬油菜适宜的种植方式及其施氮量,以期为西北半湿润易旱区冬油菜的种植栽培和施氮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垄沟覆膜种植方式能显着增加冬油菜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改善冬油菜的根系性状,提高冬油菜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根系性状等生长指标及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基本上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垄沟覆膜种植方式下在240 kg N/hm2达到最大,而传统平作方式下在180 kg N/hm2达到最大。(2)与传统平作相比,垄沟覆膜种植方式能显着提高冬油菜苗期、花期和收获期各器官中氮、磷和钾的吸收量,收获期可分别显着提高17.4%61.3%、16.5%58.3%和17.9%74.5%。冬油菜苗期、花期和收获期各器官中氮、磷和钾的吸收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显着增加后趋于稳定。收获期,植株中氮、磷和钾的吸收量在垄沟覆膜种植方式下均表现为施氮240 kg N/hm2显着大于0、60、120和180 kg N/hm2,与300 kg N/hm2差异不显着;在传统平作方式下均表现为施氮180 kg N/hm2显着大于0、60和120 kg N/hm2,与240和300 kg N/hm2无显着差异。(3)垄沟覆膜种植能明显提高冬油菜根区(030 cm)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显着提高冬油菜根区的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增加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垄沟覆膜种植方式下根区的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也呈增加趋势。施氮能显着提高根区土壤的酶活性,增加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量氮,及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试验条件下,垄沟覆膜种植方式下施氮240 kg N/hm2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最高,而传统平作方式下施氮0 kg N/hm2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最低。(4)与传统平作相比,垄沟覆膜种植能显着提高冬油菜籽粒产量15.5%37.7%,提高产油量18.0%48.4%。随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产量、产油量和净效益基本上呈先增后降趋势,当施氮量较低时(060 kg N/hm2),垄沟覆膜种植冬油菜的净效益小于传统平作方式;当施氮量增至120300 kg N/hm2后,垄沟覆膜种植冬油菜的净效益大于传统平作方式。(5)与传统平作相比,垄沟覆膜种植能显着降低耗水量3.4%11.0%,提高降水利用效率15.6%43.1%、水分利用效率25.5%69.6%、氮肥偏生产力15.4%43.0%。施氮能显着提高冬油菜的降水和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在垄沟覆膜种植方式下,240 kg N/hm2处理的降水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180 kg N/hm2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最高,但与180 kg N/hm2相比,240 kg N/hm2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吸收利用率和偏生产力与其无显着差异;在传统平作下,180 kg N/hm2处理的降水和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均最高。(6)3种评价方法的分析结果均表明传统平作方式下的0 kg N/hm2处理对冬油菜的作用效果最差,垄沟覆膜种植方式下的240 kg N/hm2处理对冬油菜的作用效果最佳。因此,垄沟覆膜种植并施氮240 kg N/hm2为西北半湿润易旱区冬油菜适宜的种植方式及施氮量。

卫婷[6](2017)在《集雨限量补灌对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农业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发展节水农业成为促进水资源有效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沟垄覆膜集雨种植技术是旱区发展起来的在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与改善土地生产力方面效果显着的一种种植方式。为使集雨种植技术适用于灌溉农田,并充分发挥其增产节水效果,进而缓解当前农业水资源高耗低效的局面,本研究通过在宁南典型半干旱区2012-2015年度连续3个试验年份的定位试验,对不同集雨限量补灌模式下田间土壤水分效应、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增产增效机制进行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集雨限量补灌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1)集雨限量补灌模式有良好的蓄水保墒作用。在3年试验期内,集雨补灌处理冬小麦生育前期(苗期-拔节期)0-20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均较相同补灌方式下的畦灌处理有所提高,0-40 cm土层土壤水分提升效果更为显着,3个试验年份平均提高6.37%。(2)集雨限量补灌能调整土壤贮水利用的土层分布。在3年试验期内,集雨限量补灌模式能改善冬小麦大部分生育阶段上层土壤水分存蓄状况,苗期到抽穗期0-4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畦灌处理平均增加6.88%,与此同时提高了冬小麦对中下层土壤贮水的利用能力,与畦灌模式相比,三个试验年份全生育期4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平均提高22.28%,120-200 cm土层平均提高25.52%。2、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1)集雨限量补灌能增加冬小麦耗水构成中土壤贮水消耗量的比例。3个试验年份各集雨限量补灌处理生育期补灌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均小于相应畦灌处理,贮水消耗量及其占总耗水量比例却有所增加,贮水消耗量平均增加27.11%,贮水消耗量所占比例平均提高8.07%。相同种植方式下,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处理总耗水量及补灌量所占比例均随着生育期补灌量的增加而增加,贮水消耗量所占比例表现规律则与之相反;在两个平水年,补灌量相同时,生育前期补灌处理生育期贮水消耗量及其所占比例均较后期补灌处理有所提高,各指标平均增幅分别为10.37%、6.02%。(2)集雨限量补灌可改善冬小麦生育期耗水状况。在3年试验期内,尚未进行补灌之前,集雨种植处理在冬小麦播种-返青期阶段耗水量、耗水强度及耗水模系数均较相应畦灌处理有所降低,阶段耗水量3个试验年份平均降低12.05%,耗水强度及耗水模系数则分别平均降低12.3%、9.34%,在平水年降幅更为显着;补灌开始后,生育期仅补灌一次的集雨处理(R1及R3)均增加了各耗水特性在小麦需水旺盛期的分配比例,3个试验年份返青-成熟期阶段耗水量较畦灌处理平均增加5.45%、耗水强度及耗水模系数分别平均增加5.46%、5.69%。相同种植方式下,集雨补灌处理间返青-成熟期各耗水特征值大小变化规律均表现为:生育期两次补灌处理>生育期一次补灌处理>全生育期不补灌处理;补灌量相同时,在平水年小麦生长前期补灌的处理(r1)各耗水特征值均较生长后期补灌的处理(r3)有所增加。3、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1)集雨限量补灌能促进冬小麦株高的增加。在3年试验期内,各集雨种植处理在返青到成熟期各个生育阶段较畦灌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冬小麦株高,在拔节-抽穗期表现最为显着,3个试验年份增加幅度为9.11-35.96%。相同种植方式下,各年份成熟期集雨处理间株高大小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小麦前后期均补灌处理(r2)>前期补灌处理(r1)>后期补灌处理(r3)>不补灌处理(r0);补灌量相同时,3个试验年份前期补灌处理较后期补灌处理的株高平均增加3.78%,返青-拔节期补灌更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2)不同集雨限量补灌处理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影响各异。在返青-抽穗期,各集雨限量补灌处理公顷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相应畦灌处理,3个试验年份依次增加4.66-15.87%、4.24-12.09%、11.44-29.88%;抽穗之后,生育期仅补灌一次的集雨种植处理(r1及r3)较相应畦灌处理的增加优势逐渐降低,生育期补灌两次的集雨处理(r2)抽穗-成熟期公顷干物质积累量则在3个试验年份均小于相应畦灌处理。相同种植方式下,前期补灌的集雨处理较后期补灌的集雨处理3个试验年份干物质积累量平均增加8.53%,返青-拔节期补灌更有利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3)集雨限量补灌可促进花后同化物向籽粒的输入,并提高其贡献率。相同补灌方式下,各集雨限量补灌处理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高于畦灌处理,3个试验年份花后同化物输入量依次增加6.21%、6.11%、9.52%,对籽粒的贡献率则依次增加3.78%、6.02%、6.01%。相同种植方式下,集雨限量补灌处理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较不补灌处理有不同程度提高;补灌量相同时,前期补灌处理在平水年(2012-2013年度及2013-2014年度)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较后期补灌处理平均显着增加16.92%,花后同化物对籽粒贡献率平均增加8.02%。4、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经济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1)集雨限量补灌有助于冬小麦的增产。3年试验条件下,不补灌的集雨种植处理(r0)及与前期补灌的集雨种植处理(r1)经济产量均较相应的畦灌处理有所提高,两处理平均增产幅度在3个试验年份依次为4.81%、5.51%、5.60%,由于集雨处理实际种植面积的减小,在公顷穗数较畦灌处理平均降低6.07%的情况下,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却平均提高了5.06%、6.81%,有效弥补了穗数不足造成的经济产量损失。在2012-2013年度及2014-2015年度小麦生育后期降水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后期限量补灌的集雨处理(r3)经济产量较相应的畦灌处理平均增加了6.54%,其增产原因同样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千粒重增加作用更为显着,两年平均增加9.78%。相同种植方式下,集雨种植不同补灌处理间经济产量关系表现为:前后期均补灌处理(R2)>前期补灌处理(R1)>后期补灌处理(R3)>生育期不补灌处理(R0);补灌量相同时,由于公顷穗数及穗粒数的优势,3个试验年份前期补灌处理较后期补灌处理平均增产7.62%。(2)集雨限量补灌有助于冬小麦的增收。除前后期均补灌的集雨处理与相应畦灌处理差异不大外,其余集雨补灌处理3个试验年份收获后平均每公顷总收入及净收益均较相应的畦灌处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每公顷总收入平均提高780.15元,每公顷净收益平均提高948.76元。相同种植方式下,集雨限量补灌处理每公顷平均总收入及净收益高于不补灌处理;补灌量及总投入相同时,前期补灌处理3个试验年份净收益较后期补灌处理显着增加16.72%,集雨种植方式结合冬小麦生长前期限量补灌更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5、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有积极影响。各集雨限量补灌处理灌溉水利用效率及生育期总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相应畦灌处理,3个试验年份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90.21-114.7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37-10.23%,在生育期降水量较少的2013-2014年度表现更突出;相同种植方式下,补灌量相同时,前期补灌的集雨种植处理(R1)3个试验年份降水利用效率较后期补灌的集雨处理(R3)平均增加7.68%,灌溉水利用效率平均增加7.44%,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增加4.36%。

谢立亚,舒乔生[7](2015)在《辽西旱地农业雨水资源高效调控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干旱是制约辽西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总结多年的试验结果 ,雨水资源时空叠加技术、扩大土壤库容技术、土壤保水技术和节水技术相结合的雨水资源高效调控技术,对于增强辽西地区旱地农业的抗旱能力,实现旱地农业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燕宁娜[8](2015)在《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宁夏西海固地区是我国西北典型的生态环境恶劣、经济落后、民族关系复杂、政治敏感的区域。西海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包括固原(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同心县、盐池县,共7县一区,占宁夏土地总面积的58.8%。西海固地区资源的显着特征是光、热能源、土地资源丰富,回族特色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但与地区人类生产、生活以及人居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森林、耕地、草地等资源短缺,水资源极度匮乏。由于资源禀赋的约束,以及历史上人类与自然气候、自然灾害的频频作用,目前,西海固地区面临着水资源、耕地资源承载力接近临界值、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土地沙化、荒漠化加剧、风沙灾害频繁等严重的生态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的教训来看,西海固地区人居环境不断恶化的人为原因在于:对该地区气候、自然资源以及丰富的回族特色宗教文化资源条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当,对地域民族宗教文化的承传与发展不够。在当前城市化、生态移民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西海固地区的乡村聚落建设过程不但没有继承与发展传统聚落营建智慧和优势,反而脱离地域资源条件的约束、不顾民族地域文化传承,盲目套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模式,导致资源损毁与人居矛盾的加剧。使得原本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失去本真,带来了地区居住形态的衰落与良好民族社区氛围的丧失,更为严重的是将会激化该地区的民族矛盾。宁夏西海固回族传统乡村聚落营建规律及当前乡村聚落的发展策略研究,能够缓解宁夏西海固地区人居环境的矛盾,同时对于引导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的少数民族地区乡村聚落建设具有启示意义。本研究以特定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宗教与聚落营建的内在关联作为研究切入点,综合运用人居环境学等理论、方法作为指导,通过广泛的调查与资料的收集,将西海固地区的乡村聚落、乡土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其中影响回族聚落分布格局、聚落选址、聚落空间结构、聚落形态中心、乡土建筑营建技术、宗教建筑的审美艺术及装饰技术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具体特征与特定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西海固地区地域资源特征,生产、生活特点,提出当前西海固回族聚落的发展策略。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历史时期西海固传统乡村聚落演变历程及特征以宁夏地区社会历史、自然环境变迁的轨迹为线索,研究西海固地区各个历史时期聚落形成、发展、演变的特征,关注聚落分布格局、聚落选址特征、聚落形态与空间结构、传统乡土建筑形态与营建技术以及营建材料的变化特征,挖掘传统聚落的演变机制,探寻应对地区资源、自然条件的生态文化理念、人居环境建设策略及传统聚落营建的规律性因素。(2)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与自然环境、回汉文化融合的深层关系研究针对西海固地区回族乡村聚落生态环境的恶劣、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人文宗教思想的丰富多样、社会经济的落后等特定条件,以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学科为理论指导,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聚落研究已有成果,从自然环境、回汉文化融合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提取聚落应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营建智慧以及受到回汉文化融合影响的聚落特征,进而探讨其相互关系,探寻聚落营建与发展的关键点。(3)自然环境约束下、人文宗教影响下的聚落营建规律研究研究通过剖析不同时期、不同尺度的西海固传统聚落应对地区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建材资源等方面的营建实例,对回汉文化融合下西海固传统回族聚落的宗教建筑特征、“寺坊”形态特征以及民居空间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总结回应地域资源、适应地区文化的聚落营建规律与适宜技术。(4)西海固回族聚落发展策略研究整合以上研究成果,结合回族传统聚落面对今天的快速城市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原有乡土聚落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传统营建技术的提升与优化途径,为当前西海固地区回族乡村聚落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移民新村的科学建设提供借鉴。

殷韶梅[9](2012)在《西北旱区温室特色经济作物节水调质灌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于2010年-2011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发展村沙产业暨循环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以温室番茄与西瓜为研究对象,探求节水、丰产、优质和高效的灌水模式。对温室与西瓜番茄水分生理指标、耗水量、产量和品质等进行观测分析,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2010年温室番茄结果期亏缺灌溉试验结果表明,水分亏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番茄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主要表现在中午12:00-14:00,14:00之后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番茄收获后主根干物质量表现为CK与2/3CK极显着差异,茎的干物质呈现2/3CK>CK>1/2CK,叶的干物质呈现CK>2/3CK>1/2CK,其中2/3CK与1/2CK之间差异显着。通过对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净效益综合分析得出,当灌溉定额为3457M3/hM2时,可以得到最大经济净效益30.9067万元/hM2,此时产量为189.161t/hM2,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为55.78kg/M3。这说明如果将该地区农民目前所采用的灌溉水量CK减少10%左右,可获得最大经济净效益,且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减少,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以及有机酸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果实中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处理之间有极显着差异。(2)温室番茄亏缺-复水交替灌溉试验结果表明,耗水量与产量大体上呈二次曲线关系,灌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呈线性关系;不同灌水处理前期产量差异较大,中期结束产量相差不大,后期结束总产量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处理奇数次灌水定额为常规水量的1/2,偶数次灌水定额为常规水量的处理T4产量最高;结果期前期品质表明,表征温室番茄色泽的3个指标亮度、饱和度和色彩角均随着灌水量的减小而增大。结果期中期色泽的3个指标:亮度、饱和度和色彩角呈现不规则变化,果形标准度T4、T5处理较好;番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前期较小,到中期有所增大,后期又有所减小,总体来说番茄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随着采摘时间的推移,具有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不同灌水处理果实硬度随着亏缺-复水总体亏缺程度的增大而增大;亏缺-复水交替灌溉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番茄果实中有机酸的含量和VC含量随着采摘时间的推移呈递增趋势;随着亏缺-复水交替灌溉总体亏缺程度的增加,有机酸含量也呈增加趋势。糖酸比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结果期前期、中期和后期,温室番茄果实中糖酸比含量随土壤水分的增大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通过商品等级比较发现,前期阶段一级果和二级果产量占总产量比例较大的处理为T1和T6,均占到该阶段总产量的70%以上,中期阶段一级果和二级果产量占总产量比例较大的处理为T3,产量占该阶段总产量的70.27%,后期阶段一级果和二级果产量占总产量比例较大的处理为T3和T1、T2,产量分别占该阶段总产量的82.57%、71.61%和78.59%。(3)温室西瓜亏缺-复水交替灌溉试验结果表明,株高的生长量,奇数次灌水亏缺程度越大,经过偶数次灌水补偿过后,株高增长越快;水分总体较少会抑制茎粗的生长,而水分适当的话可能会促进茎粗的生长,并且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叶片数和叶面积在坐果期到膨大期出现了明显的补偿效应,其中处理T1,T4,T5,T6叶面积增长迅速,处理T2,T4,T5,T6叶片数增长迅速,表现出了较好的补偿效应。通过亏缺-复水交替灌水处理鲜物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两次循环亏缺-复水交替灌溉,奇数次灌水定额为常规灌水定额的2/3,偶数次灌水定额为常规灌水定额3/4的处理T3和奇数次灌水定额为常规灌水定额的1/2,偶数次灌水定为常规灌水定额的处理T4有利于作物地上部与地下部分的生长,有利于产量的形成。耗水量与产量大体上上成二次曲线关系,灌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呈线性关系。除T1处理以外其余处理相比对照(CK)均实现增产效应,且各处理之间产量差异显着。产量结果表明,处理T4、T3、T6较对照产量分别提高11.37%、9.43%、8.26%。经济净效益较好的处理分别为处理T3、T4,单方水效益较好的处理分别为处理T5和T6;温室西瓜的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减少,说明亏缺-复水交替灌溉与亏缺灌溉一样可以改善品质,且灌水量越少品质越好;亏缺-复水交替灌溉条件下,温室西瓜的Vc含量随灌水的不同呈现不规则变化,西瓜T3处理Vc含量最高。(4)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灌水模式综合评价,考虑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生长量、产量、经济净效益及品质5方面因素,确定温室番茄结果期亏缺灌溉最佳灌水模式为当灌水定额为常规水量的2/3倍时的处理2/3CK;番茄亏缺-复水交替灌溉最佳灌水模式为奇数次灌水定额为2/3倍的常规水量,偶数次灌水定额为3/4倍的常规水量的处理T3;西瓜亏缺-复水交替灌溉最佳灌水模式为奇数次灌水定额为2/3倍的常规水量,偶数次灌水定额为3/4倍的常规水量的处理T3。

黄毅,邹洪涛,虞娜,张玉龙[10](2006)在《辽西易旱区雨水资源跨时空调控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辽宁西部易旱区地域辽阔,旱灾频繁,雨水资源时空分布与作物生产需要不吻合;多年来,并未把着眼点放在拦蓄与科学利用雨水资源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这一地区雨水资源跨时空调控技术,包括空间上对降雨拦、蓄和时间上的夏深松、秋覆膜、春增墒技术,讨论了这一技术所收到的效果及其原理,对今后这一技术体系的形成、完善和推广应用做出了展望。

二、辽西易旱区集雨灌溉山地大棚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西易旱区集雨灌溉山地大棚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岩棉材料的丘陵经济林地和庭院盆栽土壤保水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农林业水资源研究现状
    1.2 农林业节水抗旱技术概述
        1.2.1 工程节水技术
        1.2.2 农艺节水技术
        1.2.3 生物节水技术
        1.2.4 管理节水技术
    1.3 农林业保水材料的开发应用
        1.3.1 岩棉材料
        1.3.1.1 岩棉材料的主要性能
        1.3.1.2 岩棉材料国内外应用现状
    1.4 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植物的干旱胁迫响应
        1.4.1 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形态的影响
        1.4.2 土壤水分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及其技术路线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岩棉保水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2.1 岩棉吸水持水特性及增水潜力估算
        3.1.2.2 岩棉水分扩散室内模拟试验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岩棉吸水持水特性及增水潜力估算
        3.2.2 岩棉水分扩散室内模拟试验
    3.3 讨论
        3.3.1 岩棉吸水持水能力
        3.3.2 岩棉对不同质地土壤水分保蓄能力
        3.3.3 室内模拟岩棉保蓄水分在土壤中的扩散规律
    3.4 结论
4 应用岩棉材料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2.1 岩棉化学稳定性室内培养试验
        4.1.2.2 岩棉-土壤室内培养试验
        4.1.3 试验方法
        4.1.3.1 土壤酶活性
        4.1.3.2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4.1.3.3 土壤总DNA提取
        4.1.3.4 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测定——定量PCR技术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介质pH对岩棉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4.2.2 岩棉对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4.2.2.1 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
        4.2.2.2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4.2.2.3 土壤酶活性
    4.3 讨论
        4.3.1 介质pH对岩棉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4.3.2 岩棉材料对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4.4 结论
5 岩棉材料对提高丘陵区经济林土壤水分保蓄能力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2.1 研究区概况
        5.1.2.2 野外林地不同坡位岩棉保水试验
        5.1.2.3 野外林地岩棉保水效果试验
        5.1.3 土壤取样及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5.1.3.1 取样方法
        5.1.3.2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
        5.1.3.3 土壤物理化学指标
        5.1.4 山核桃林油菜形态生长指标测定方法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分析
        5.2.1 岩棉对林地不同坡位土壤水分保蓄效果的影响
        5.2.2 岩棉对林地土壤水分保蓄效果的影响
    5.3 讨论
        5.3.1 岩棉对林地不同坡位土壤水分保蓄的影响
        5.3.2 岩棉对林地土壤水分保蓄的影响
    5.4 结论
6 盆栽种植模式下岩棉对土壤水分和番茄生长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6.1.3.1 水分测定方法
        6.1.3.2 生长和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6.1.4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
        6.2.2 埋设岩棉材料对番茄植株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6.2.2.1 埋设岩棉材料对番茄植株形态生长指标的影响
        6.2.2.2 埋设岩棉材料对番茄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6.2.3 岩棉不同埋设方式对番茄植株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6.2.3.1 岩棉不同埋设方式对番茄植株形态生长指标的影响
        6.2.3.2 岩棉不同埋设方式对番茄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6.3 讨论
        6.3.1 水分胁迫下埋设岩棉对植物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6.3.1.1 水分胁迫下埋设岩棉对植物形态生长的影响
        6.3.1.2 水分胁迫下埋设岩棉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6.3.2 水分胁迫下不同岩棉埋设方式对植物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6.4 结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不同耕作方式对辽西褐土水分时空分布及玉米生长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辽西地区土壤耕层及春播问题研究进展
        1.2.2 不同耕作方式研究进展
        1.2.3 辽西褐土增产潜力研究
        1.2.4 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1.2.5 作物养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1.2.6 土壤水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分析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辽西褐土区农民传统耕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3.2 不同耕作方式对辽西褐土区土壤水分的影响
        3.2.1 不同耕作方式对不同时期0-100cm土壤层次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2.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蓄水效率的影响
        3.2.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3 不同耕作方式对辽西褐土区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
        3.3.1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出苗率的影响
        3.3.2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株高茎粗的影响
        3.3.3 不同耕作方式对0-40cm层次玉米根系的影响
    3.4 不同耕作方式对辽西褐土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3.5 不同耕作方式对辽西褐土区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3.6 不同耕作方式对辽西褐土区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3.7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机制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农艺节水
    (二)石漠化山地农艺节水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三 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措施节水机制
    (一)农艺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农艺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 农艺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二)农艺措施对植物蒸腾及土壤蒸发的影响
        1 农艺措施对植物蒸腾的影响
        2 农艺措施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三)混农林业农艺措施节水机制
四 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技术
    (一)农艺节水现有技术
        1 地表覆盖技术
        2 耕作保墒技术
    (二)农艺节水技术创新
        1 水肥耦合改良技术
        2 立体覆盖节水增值技术
        3 复合垄作节水增值技术
        4 节水效益监测技术
五 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混农林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1 毕节撒拉溪示范点
        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点
        3 施秉喀斯特示范点
    (四)农艺节水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1 规划设计流程
        2 应用示范过程
    (五)农艺节水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1 毕节撒拉溪示范点
        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点
        3 施秉喀斯特示范点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垄沟覆盖系统研究进展
        1.2.1 垄沟比例设计
        1.2.2 垄沟覆盖材料类型
        1.2.3 垄沟覆盖系统的水分效应
        1.2.4 土壤效应
        1.2.5 作物生理生态效应
        1.2.6 增产效应
        1.2.7 垄沟覆盖集雨系统的负面效应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观测项目和方法
        2.3.1 气象资料
        2.3.2 生育期资料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土壤水分及耗水测定
        2.4.2 土壤温度测定
        2.4.3 土壤养分测定
        2.4.4 土壤酶活性测定
        2.4.5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2.4.6 生理指标测定
    2.5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土壤水分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3.1 土壤水分状况
    3.2 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差异
    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水分稳定性比较
    3.4 垄沟覆盖增墒与降墒的双重效应
    3.5 作物阶段耗水特征
        3.5.1 耗水来源和比例
        3.5.2 不同土层贮水量消耗差异
    3.6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土壤温度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4.1 土壤温度状况
    4.2 土壤温度时空动态差异
    4.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温度稳定性比较
    4.4 垄沟覆盖增温与降温的双重效应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土壤质量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5.1 土壤养分
        5.1.1 土壤养分分布状况
        5.1.2 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5.1.3 土壤养分与水热间的关系
    5.2 土壤酶活性
        5.2.1 土壤酶活性分布状况
        5.2.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差异分析
        5.2.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比较
        5.2.4 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5.2.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水热及养分之间的关系
    5.3 土壤微生物
        5.3.1 土壤微生物分布状况
        5.3.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5.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5.3.4 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5.3.5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水热、养分及酶活性间的关系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作物生长指标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6.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6.1.1 出苗率
        6.1.2 物候格局
        6.1.3 茎秆纵向生长动态变化
        6.1.4 茎秆横向生长动态变化
        6.1.5 茎秆生物量
        6.1.6 叶片扩展速率
        6.1.7 光合有效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6.1.8 叶片生物量差异
        6.1.9 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
        6.1.10 地下生物量差异
        6.1.11 地上生物量分配
        6.1.12 根冠比
    6.2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垄沟覆盖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机制
    7.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1.1 农艺指标
        7.1.2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7.1.3 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7.2 春玉米产量形成因子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7.2.1 土壤水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7.2.2 土壤温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7.2.3 土壤酶活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7.2.4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7.2.5 土壤养分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5)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土壤环境及冬油菜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垄沟集雨种植对作物的影响
        1.3.2 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3.3 施氮对作物的影响
        1.3.4 长期过量施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3.5 地膜覆盖和施氮的交互效应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
        1.5.1 冬油菜生长和生理特性
        1.5.2 冬油菜养分吸收
        1.5.3 冬油菜根区土壤环境
        1.5.4 冬油菜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效率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生长和生理指标
        2.3.2 养分吸收
        2.3.3 土壤环境
        2.3.4 产量和品质
        2.3.5 水氮利用效率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冬油菜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3.1 生长指标
        3.1.1 株高
        3.1.2 茎粗
        3.1.3 叶面积指数
        3.1.4 地上部干物质量
        3.1.5 根系形态
    3.2 生理特性
        3.2.1 叶绿素含量
        3.2.2 光合速率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冬油菜养分吸收的影响
    4.1 氮素吸收
    4.2 磷素吸收
    4.3 钾素吸收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冬油菜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
    5.1 土壤水分
    5.2 土壤温度
    5.3 土壤氧气浓度
    5.4 土壤酶活性
        5.4.1 蔗糖酶
        5.4.2 脲酶
        5.4.3 碱性磷酸酶
        5.4.4 过氧化氢酶
    5.5 土壤微生物
        5.5.1 细菌数量
        5.5.2 真菌数量
        5.5.3 放线菌数量
        5.5.4 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
    5.6 土壤养分
        5.6.1 硝态氮
        5.6.2 铵态氮
    5.7 讨论
    5.8 小结
第六章 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冬油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6.1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6.1.1 产量构成
        6.1.2 产量
    6.2 品质
        6.2.1 含油率
        6.2.2 蛋白质
    6.3 产油量
    6.4 经济效益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冬油菜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7.1 水分利用效率
        7.1.1 耗水量
        7.1.2 降水利用效率
        7.1.3 水分利用效率
    7.2 氮肥利用效率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不同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冬油菜作用效果的综合评价
    8.1 主成分分析及评价
    8.2 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评价
    8.3 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的综合评价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1.1 生长、生理
        9.1.2 养分吸收
        9.1.3 土壤环境
        9.1.4 冬油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9.1.5 冬油菜水氮利用效率
        9.1.6 综合评价
    9.2 研究的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集雨限量补灌对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集水农业研究进展
        1.2.1 集水农业含义
        1.2.2 集水农业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集水农业用水模式
    1.3 农田集雨种植技术研究
        1.3.1 农田微集雨种植技术概述
        1.3.2 农田微集雨种植技术理论基础
        1.3.3 农田微集雨种植技术系统解析
        1.3.4 农田微集雨种植技术应用效果
    1.4 限量灌溉
        1.4.1 限量灌溉定义
        1.4.2 限量灌溉历史
        1.4.3 限量灌溉的生理学基础
        1.4.4 限量灌溉作用效果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2.2 试验地降水量及其分布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降水量
        2.4.2 土壤水分含量测定
        2.4.3 冬小麦生育期观察
        2.4.4 株高及干物质积累测定
        2.4.5 经济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指标的测定
        2.4.6 冬小麦耗水量计算
        2.4.7 冬小麦水分利用计算
        2.4.8 经济效益计算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3.1 不同补灌方式下 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时空变化
        3.1.1 冬小麦全生育期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1.2 冬小麦各生育期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
    3.2 不同补灌方式下不同土层土壤贮水量变化特征
        3.2.1 冬小麦各生育期 0-4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变化特征
        3.2.2 冬小麦各生育期 4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变化特征
        3.2.3 冬小麦各生育期 12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变化特征
第四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4.1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全生育期农田耗水量及耗水构成
        4.1.1 全生育期农田耗水量
        4.1.2 全生育期农田贮水消耗量
        4.1.3 全生育期农田耗水量构成比例
    4.2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全生育期农田耗水特征
        4.2.1 阶段耗水量
        4.2.2 耗水强度
        4.2.3 耗水模系数
第五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5.1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株高变化
    5.2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干物质量积累与转运
        5.2.1 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5.2.2 冬小麦扬花前营养器官同化物转运及扬花后同化物积累
第六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的影响
    6.1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6.1.1 冬小麦经济产量
        6.1.2 冬小麦经济产量构成因素
    6.2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
        6.2.1 冬小麦降水利用效率
        6.2.2 冬小麦灌溉水利用效率
        6.2.3 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6.2.4 冬小麦灌溉水生产效率
    6.3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经济效益
        6.3.1 总投入
        6.3.2 总收入
        6.3.3 产投比
        6.3.4 净收益
第七章 讨论
    7.1 集雨限量补灌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7.1.1 集雨限量补灌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7.1.2 集雨限量补灌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7.2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7.2.1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耗水构成的影响
        7.2.2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征的影响
    7.3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株高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7.3.1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株高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7.3.2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干物质量转运与再分配的影响
    7.4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经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4.1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经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7.4.2 集雨限量补灌对降水、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集雨限量补灌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8.1.2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8.1.3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8.1.4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8.2 创新之处
    8.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辽西旱地农业雨水资源高效调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干旱是制约辽西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2 旱地农业雨水资源调控技术
    2.1 空间叠加技术-集流聚肥梯田
    2.2时空叠加技术—水窖节灌
        2.1.1 水窖蓄水旱地玉米节灌技术。
        2.1.2 窖棚结合高效用水技术。
        2.1.3 扩大土壤库容技术—增施有机粪肥。
        2.1.4 土壤保墒技术-秸秆覆盖。
3 结语

(8)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乡土聚落与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1.2.2 西北人居环境与西海固研究综述
        1.2.3 伊斯兰教建筑与回族聚居区研究综述
        1.2.4 既往研究的评述
    1.3 关键词辨析
        1.3.1 “西海固”概念辨析
        1.3.2 “寺坊”与“回族聚落”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1.6.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6.2 论文的研究框架
2 西海固地区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
    2.1 地区生态环境变迁
    2.2 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2.3 地区社会经济环境
        2.3.1 农业生产类型
        2.3.2 贫困问题
    2.4 西海固地区人文环境
        2.4.1 历史沿革
        2.4.2 人.与民族
        2.4.3 风俗与文化
    2.5 小结
3 历史时期西海固乡村聚落的演变历程
    3.1 石器时代的聚落
        3.1.1 原始聚落群呈带状分布
        3.1.2 原始聚落选址近水向阳
        3.1.3 原始房屋生土构筑
    3.2 西周至秦汉时期的聚落
        3.2.1 游牧部落依随水草,居无定所
        3.2.2 城、乡聚落的分化
        3.2.3 军事聚落的雏形
        3.2.4 板屋土墙民居
    3.3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聚落
        3.3.1 各民族杂居地区
        3.3.2 农牧移民聚落
        3.3.3 土坯瓦房民居
    3.4 宋、金、西夏时期的聚落
        3.4.1 “城—寨—堡”的军政体系
        3.4.2 军事堡寨聚落成熟
    3.5 元、明、清时期的聚落
        3.5.1 屯堡聚落——点的集中
        3.5.2 散居村落——面的扩散
        3.5.3 回族聚居区的形成与重构
    3.6 西海固地区乡村聚落演变特征
        3.6.1 城—寨—堡体系下的聚落分布格局
        3.6.2 移民迁徙、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回族聚落空间格局
        3.6.3 回应自然资源的乡村聚落营建
    3.7 小结
4 自然环境、资源制约下的传统聚落营建
    4.1 西海固自然环境概述
        4.1.1 地形地貌
        4.1.2 气候
        4.1.3 水资源
        4.1.4 植被
    4.2 地形地貌影响下的聚落特征
        4.2.1 地形地貌特征解读
        4.2.2 地形地貌与聚落空间布局特征
        4.2.3 地形地貌与聚落类型及特征
    4.3 气候影响下的聚落营建
        4.3.1 降雨与屋顶形态
        4.3.2 气温与民居保温
        4.3.3 日照与采光遮阳
        4.3.4 风沙与聚落抗风
    4.4 自然资源影响下的聚落营建
        4.4.1 水资源与聚落营建
        4.4.2 土地资源与聚落营建
        4.4.3 建材资源与聚落营建
    4.5 小结
5 回汉文化融合下的聚落营建
    5.1 宁夏地区的人文宗教
        5.1.1 多宗教(民间信仰)、军事文化并存
        5.1.2 历代人.迁移及各民族分布
        5.1.3 回族人.的分布格局
    5.2 回汉文化融合下的宗教建筑
        5.2.1 伊斯兰教礼仪、西海固地区教派与门宦
        5.2.2 伊斯兰教建筑的本土化
        5.2.3 伊儒合璧的清真寺
        5.2.4 中国化的拱北与道堂
    5.3 回汉文化融合下的回族聚落
        5.3.1 回族聚落的―寺坊‖形态
        5.3.2 聚落营建礼仪与禁忌
        5.3.3 居住空间的宗教要素
        5.3.4 回汉聚落的比较研究
        5.3.5 回汉混居区的聚落
    5.4 小结
6 回族传统聚落的营建规律研究
    6.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规律
        6.1.1 回汉文化融合的生态智慧
        6.1.2 顺应自然的聚落选址与空间结构
        6.1.3 宗教文化限定的聚落形态与功能空间
    6.2 传统聚落民居营建规律
        6.2.1 回族民居形态与院落空间
        6.2.2 就地取材的生土民居
        6.2.3 简便易行的建造技术
    6.3 传统回族建筑的装饰规律
        6.3.1 回族建筑雕刻艺术
        6.3.2 回族建筑的阿文书法艺术
        6.3.3 回族民居装饰的宗教化
    6.4 小结
7 西海固回族聚落的发展策略
    7.1 回族聚落面临的困境
        7.1.1 人居环境不断恶化,传统聚落特征淡化
        7.1.2 传统民居安全性差,聚落抗震问题突出
        7.1.3 生态移民新村规划建设的潜在问题
        7.1.4 关于回族聚落发展策略的思考
    7.2 回族聚落发展策略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
        7.2.1 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引导原则
        7.2.2 以回族聚落人文、自然资源利用为核心的保护与发展
        7.2.3 以循环农业为核心的农村绿色社区规划
        7.2.4 以土地资源、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聚落更新
    7.3 回族聚落发展策略二:乡土建筑技术优化与提升
        7.3.1 生土建筑选址的优化
        7.3.2 生土建筑设计的改进
        7.3.3 生土建筑材料的改性
        7.3.4 生土建筑构造、施工技术的改进
    7.4 回族聚落发展策略三:回族新村规划与建设
        7.4.1 回族新村规划建设的前提
        7.4.2 结合产业布局的村庄规划与建设
        7.4.3 回族新村的空间形态组织
        7.4.4 民居设计中适宜技术的应用
    7.5 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1.1 结论一
        8.1.2 结论二
        8.1.3 结论三
        8.1.4 结论四
        8.1.5 结论五
        8.1.6 创新点
    8.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8.2.1 建议一
        8.2.2 建议二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经堂常用语汉语对释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西海固回族聚落村庄整治规划实例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9)西北旱区温室特色经济作物节水调质灌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节水调质灌水模式研究进展
        1.2.1 作物全生育期持续进行不同水分胁迫对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1.2.2 作物某一生育期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1.2.3 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水分胁迫组合对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1.2.4 交替灌溉对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温室节水灌溉技术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方案
    2.1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3 试验设计及测定项目
        2.3.1 试验设计
        2.3.2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第三章 日光温室小气候环境条件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3.1 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
        3.1.1 全生育期内日光温室小气候的变化规律
        3.1.2 典型天气温室气候日变化
    3.2 温室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变化规律
        3.2.1 温室大棚内蒸发蒸腾量的计算
        3.2.2 温室番茄作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结果
第四章 不同灌水模式对番茄与西瓜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4.1 不同灌溉模式对番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的影响
        4.1.1 结果期亏缺灌溉对番茄光合速率的影响
        4.1.2 结果期亏缺灌溉对温室番茄蒸腾速率的影响
        4.1.3 亏缺灌溉对番茄干物质量的影响
    4.2 不同灌溉模式对西瓜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4.2.1 亏缺-复水交替灌溉对西瓜株高、茎粗的影响
        4.2.2 亏缺-复水交替灌溉对温室西瓜叶面积和叶片数的影响
        4.2.3 亏缺-复水交替灌溉对西瓜鲜物质量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灌水模式对番茄与西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1 不同灌溉模式对番茄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1 亏缺灌溉对番茄浅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5.1.2 亏缺灌溉对番茄耗水规律和作物系数 Kc 的影响
        5.1.3 亏缺-复水交替灌溉对番茄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5.1.4 亏缺灌溉对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1.5 亏缺-复水交替灌溉对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2 不同灌水模式对西瓜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2.1 亏缺-复水交替灌溉对西瓜单株产量及单株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2 亏缺-复水交替灌溉条件下西瓜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
        5.2.3 亏缺-复水交替灌溉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温室番茄与西瓜品质对不同灌水模式的响应
    6.1 番茄的营养品质对亏缺灌溉的响应
    6.2 番茄品质对亏缺-复水交替灌溉的响应
        6.2.1 番茄的外观品质对亏缺-复水交替灌溉的响应
        6.2.2 番茄的储运品质和营养品质对亏缺-复水交替灌溉的响应
        6.2.3 亏缺-复水条件下温室番茄商品等级比较
    6.3 西瓜的营养品质对亏缺-复水交替灌溉的响应
    6.4 小结
第七章 温室特色经济作物节水调质灌水模式综合评价
    7.1 层次分析法简介
        7.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7.1.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7.2 层次分析法在灌水模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7.2.1 温室番茄结果期亏缺灌溉灌水模式综合评价
        7.2.2 温室番茄亏缺-复水交替灌溉灌水模式综合评价
        7.2.3 温室西瓜亏缺-复水交替灌溉灌水模式综合评价
    7.3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辽西易旱区雨水资源跨时空调控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辽西地区概况及其雨水资源总量与作物生产供求状况分析
2 已有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2.1 拦截工程的空间配置不合理, 径流系数过高
    2.2 雨水资源在时间上供需不协调, 缺乏跨时调控措施
3 雨水资源跨时空调控技术
    3.1 雨水资源的空间调控
        3.1.1 集水效果[4]
        3.1.2 拦泥效果
        3.1.3 坡面径流资源调控利用技术推广效益
    3.2 雨水资源的跨时调控
4 结 论

四、辽西易旱区集雨灌溉山地大棚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岩棉材料的丘陵经济林地和庭院盆栽土壤保水技术探究[D]. 顾佳悦.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2]不同耕作方式对辽西褐土水分时空分布及玉米生长影响[D]. 张龙.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3]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机制及技术研究[D]. 张紧紧.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4]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D]. 邓浩亮.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5]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土壤环境及冬油菜产量的影响[D]. 谷晓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6]集雨限量补灌对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D]. 卫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1)
  • [7]辽西旱地农业雨水资源高效调控技术[J]. 谢立亚,舒乔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07)
  • [8]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及发展策略研究[D]. 燕宁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9]西北旱区温室特色经济作物节水调质灌水模式研究[D]. 殷韶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2)
  • [10]辽西易旱区雨水资源跨时空调控技术的研究[J]. 黄毅,邹洪涛,虞娜,张玉龙. 水土保持学报, 2006(05)

标签:;  ;  ;  ;  ;  

辽西旱区集雨灌溉山地温室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