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4卷2004年目次分类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张然[1](2020)在《“珞珈龙学”研究》文中提出《文心雕龙》研究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显学,自黄侃先生拉开了《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序幕,一代代学者砥砺前行。现如今,《文心雕龙》研究被称为“龙学”,这项研究已经成果斐然、蔚为大观。武汉大学位于中国的中部,其前身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在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早的百年老校之一。《文心雕龙》与武汉大学的缘分,也已有百年历程。1914至1919年,黄侃先生于北京大学传授《文心雕龙》。1919年离开北大后,他将有关《文心雕龙》的课程带至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等高校,珞珈龙学由此开启。时至今日,已逾百年。黄侃、朱东润、刘永济、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李建中等多位先生的薪火相传,力保珞咖龙学历经风雨,仍龙脉不断。梳理珞珈龙学的百年历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珞珈龙学初创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黄侃、朱东润、刘永济三位先生。黄先生是导夫先路之人,在学术研究和三尺讲坛上,均点燃了珞珈龙学的星星之火。朱先生接棒,以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贡献了精彩的“刘勰”一章,进一步强化了对义理阐释的重视。刘先生则是筑其重镇式的学者,《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成为“龙学”经典,由此奠定了珞珈龙学重义理阐释、重宏观研究的学派特质。这三位先生皆注重理论阐释,尤其关注刘勰的创作论思想,此研究倾向对路珈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后的俊贤们基本都沿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化、拓展。同时,对理论阐释重视的背后,也有着学者们借古鉴今的良苦用心,注重现实的研究品格开始逐渐显现。简言之,初创期的珞珈龙学之特点可以概括为:开始重视对义理的阐释,并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对《文心雕龙》做研究。阶段二,珞珈龙学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五位先生。刘绶松先生的学术蓬勃期遇上了政治运动的蓬勃期,他的“龙学”研究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时时处处都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刘勰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相关理论。虽然这种研究视角在无形中削弱了对《文心雕龙》审美思想的探讨,但却成为珞珈龙学现实品格的一种独特的表现。珞珈龙脉传至刘纲纪先生,刘先生凭借极高的理论水平,使珞珈龙学又上了一个高度。他以极强的逻辑性建构了刘勰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并将刘勰及《文心雕龙》定位为哲学家与哲学典籍,这一观点仍时常被后学征引。同时,其专着《刘勰》是较早在台出版的来自大陆的学术专着,是珞珈龙学扩大对外影响的一个范例。吴林伯先生则是珞珈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位大家,虽着作等身,但所获声名并不相称,这与其专着《<文心雕龙)义疏》《<文心雕龙>字义疏证》出版时间较晚有关,但吴先生真正做到了校注释义全面发展,又因国学基本功扎实,其“龙学”着述功力深厚,是“龙学”界亟待挖掘的一座宝藏。吴先生还指导过一篇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此文的作者是易中天先生,他同刘纲纪先生一样也研究了《文心雕龙》的美学问题。这篇讨论《文心雕龙》美学问题的论文,历经多次修改后,出版了同名专着《<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是首部研究《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专着。发展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罗立乾先生,他同吴先生一样,在校注释义方面均有建树。他对刘永济先生及《文心雕龙校释》素有研究,其《新译文心雕龙》明显有《校释》的影子。罗先生还注重探讨《文心雕龙》的当下之用,在珞珈龙学现实品格方面,极具代表性。发展期的这几位代表人物,沿着初创期先贤们奠定的重义理、重宏观的研究方向,继承并光大了珞珈龙学的这种学统。无论是刘绶松先生被誉为“《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奠基石”①的《<文心雕龙)初探》,还是刘纲纪、易中天两位先生在建构刘勰美学思想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抑或是吴林伯先生对刘勰文学思想与其它典籍理论之间关系的厘清,以及罗立乾先生对《文心雕龙》理论精义当下之用的多番探讨,这些都彰显了珞珈学人对初创期先贤们理论品格的自觉追求,以及对刘勰文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现实性考虑。概言之,发展期的珞珈龙学承接了初创期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品格,在政治运动纷杂的历史时期没有放弃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研究,并想方设法从各种角度为刘勰及《文心雕龙》赋予“新生”,这也使得现实的品格一直流淌在珞珈龙学的血脉中,并成为其一大亮点。改革开放后,珞珈龙学的发展日益蓬勃。研究领域及方向日渐多元,理论着述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这些都使珞珈龙学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今珞珈龙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龙学”学派。阶段三,珞珈龙学拓新期(2001至2019年),这一时期的珞珈龙学成果不断,学人辈出,李建中先生是此期代表。他在《文心雕龙》文本的译注,理论的阐释与解读,刘勰的人格精神,“龙学”的学术史等多个研究领域,皆有涉猎。依靠以中西比较和古今对话的学术思路,他为新世纪的珞珈龙学不仅贡献了《文心雕龙讲演录》《文心雕龙导读》《龙学档案》等重要成果,还凭借“青春版《文心雕龙》”成功地完成了《文心雕龙》课程的教改。拓新期的其他珞珈学人同样在注重理论研究,强调现实针对性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对《文心雕龙》各种重要理论、观点、命题的探讨仍旧是主要的研究选题。尤其是珞珈讲坛上的老师善于把《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与学科的学术动向相结合,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珞珈龙学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有序。尤其是2011年成功承办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后,珞珈龙学更是维持每年都有相关“龙学”着述发表的势头,而这也体现了珞珈龙学积极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合理的人员梯队建设。总体而言,新时期珞珈龙学的着述质量及学界认可度均较高,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及多视角的特点,并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前辈学人及整个学派的研究成果。不过,发展至百年的该学派仍然没有出现可以比肩《文心雕龙校释》的经典之作,缺乏可以扛鼎的“龙学”专着。这是种遗憾,但更是对珞珈龙学的鞭策与期待。总之,珞珈龙学以20世纪初黄侃先生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坛上传授《文心雕龙》为发端,以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并将讲义集结成书,作为其学统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代表学人及作品有刘永济先生的《文心雕龙校释》、刘纲纪先生的《刘勰》、吴林伯先生的《<文心雕龙>义疏》、易中天先生的《<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罗立乾先生的《新译文心雕龙》以及李建中先生的《文心雕龙讲演录》等。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在于注重对《文心雕龙》做整体性的研究,善于从义理阐释的角度去剖析刘勰的文学思想,突出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并着力与教学相结合。
张光润[2](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说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赵佩娟[3](2018)在《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是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期,一方面,古代文化摇摇欲坠,另一方面,西方文明扑面而来。整理传统和吸收新知成为民国文化界并行的两股风潮,工具书作为对知识进行整理序化的工具,在民国时期迅速发展。本文围绕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特点、出版动机、出版生态、出版舆论四个方面展开,探讨由古代工具书发展而来的民国工具书的变化,在这一转变中西方文明蓝本的传入发挥的作用,工具书编纂者、出版者和读者在工具书出版生态中扮演的角色。基于知识社会史视角的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考察,可以看到编纂者、民营出版机构、政府、学术机关、读者各方的力量相互交织,共同推进民国时期知识管理的进程。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研究源起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并对关键概念进行说明。第二章为时间脉络梳理部分,说明历史变迁中的工具书出版情况,重点讨论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发展变化。第三章为出版动因部分,论述由需求引起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大量出版的现象。第四章为生产图景部分,从编纂者角度阐述工具书的生产状态。第五章为话语互动部分,展现工具书出版后编纂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话语互动。本文按上述思路从知识社会史的视角探讨了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行为,这种出版行为受西方文明影响,并且由特定的社会语境决定。
唐子茜[4](201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文中提出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古今中外无论是社会结构的建立、社会关系的调整,还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过程,究其实质都是按照平等的内在价值和规则不断进行的。所以平等问题始终是政治哲学领域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平等观进行批判和对旧平等观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批判地吸收,从而建立起了一种科学的平等观。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深化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届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为理论界走出平等误区提供指导,以期能对当前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提出应对策略,有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国人树立并践行科学的平等观,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外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研究不多,近现代西方学者大多是阐释自己的平等理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平等问题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90年代以前,国内理论界对于平等的研究整体上是比较忽视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拉大,各种不平等现象凸现出来,与平等相关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尤其在十八大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后,国内理论界对平等的研究又兴起了一股热潮,但较多的是将平等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中进行分析,或者是关于中国的平等价值观或平等问题、社会主义平等观或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研究。依然鲜见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参阅和梳理大量相关文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形成条件、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在五大布局中的体现、重要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力图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体系,实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其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主要内容及特征的建构角度,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五大布局中的体现的系统全面论述,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是在不平等成为世界多国普遍现象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这30多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许多不平等现象的现实基础上,并在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平等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是对我国古代平等观的扬弃,也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和超越,最主要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和发展。从基本内容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体系是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和结果平等这“四个平等”的有机统一;从基本类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平等、民族平等、城乡平等、区域平等、性别平等、残健平等等;从基本特征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包括“八个统一”: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平等性与效率性的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体现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全面发展中的内在规定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消除不平等现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四个全面”,坚定“四个自信”,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郭瑶[5](2013)在《从《通报》看西方汉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 ——以《通报》“学术论文”目录为基础的文献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益密切与频繁的中西文化交流,使得西文汉籍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愈加凸显。在海外汉学的研究中,西文汉籍扮演了重要角色,西文汉籍文献的整理是汉学研究最基础的工作,它为汉学研究提供最广阔的视角,最全面、最集中、最系统的资料参考依据。早期考狄所编写的“中国书目”(Biblioteca Sinica, dictionnsaire bibliographique des ouvrages relatifs al’ Empire chinois),开各类书目之先河,是“西文汉籍文献学”研究的鼻祖;袁同礼主编的“西文汉学书目"(China in Western Literature:a Continuation of Cordier’s Biblioteca Sinica),以“中国书目”为基础,进行了更加明晰、严谨、科学的文献编撰,为后来者的“西文汉籍文献学”提供了重要范式。西文汉籍文献学以其巨大的历史性的学术价值,彰显了其对于海外汉学研究的不可替代的指导性、参考性作用。创办于1890年、由法——荷汉学家联合主编的《通报》(T’oung Pao,简称T.P.),是一份专业的、国际性的汉学研究杂志。在123年的出版史中,它通过学术论文(Articles de fond)、杂识(Melanges)、杂录(Varietes)、记事(Chronique)、评论简报(Bulletin Critique)、讣告(Necrologie)、书目(Bibliographie)、新收到赠书(Livres Recus)、按语和征询(Notes and Queries)、通信(Correspondence)、通知(Annonces)、评论(Review articles)、书评(Book reviews)这些常规和经典性栏目,记录了汉学研究的历史与动态。“学术论文”栏目作为其一直保留的栏目,以其连续性和学术性,较好地反映了这份杂志以及汉学研究的发展与变迁历程。本文首先对《通报》的编辑和出版史进行了基本梳理。然后,以《通报》“学术论文”栏目为主要对象,以所有目录的翻译、整理为基础,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同时采用类型学、统计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别对各类文章进行趋势、数目及研究侧重点的分析,进而对该栏目的特色进行初探性总结。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通报》基本概况介绍,包括《通报》创办的学科背景、缘起、主编声明和创刊目的及其发行情况、历任主编概况、刊名变更、栏目简介。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对“学术论文”栏目的文献学浅析,分别从历史、地理类,宗教、哲学类,文学类,语言、文字类和艺术类等5各方面对文献进行了分段统计、趋势分析以及类型学浅析。第四章是对《通报》“学术论文”栏目的文献学、目录学特征的总结和分析。本文在国际上首次对《通报》的栏目翻译、整理和文献学分析,具有开创性意义。并且这不论是对学术资料的索引还是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研究,甚至对汉学学术史的梳理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何易展[6](2013)在《清代汉赋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本是文学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形态.清代赋选之众,殊难胜计。既有本朝赋集,亦有历代赋集;既有专选古体,也有仅猎律体者,律赋选中以选唐律与本朝馆阁赋选居多,而涉及到汉赋选篇则主要保存在一些通选性质的选本或专选古赋的选本中。这类赋选的编撰目的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主要因为清代科举院试、觐风、会试及翰林院考试试诗赋,故士子习赋,许多赋选编撰即为蒙学之需或书院参备的教材。其次则因明末儒商的出现以及编书刊书渐成文人“治生”之法。当然清代赋选编撰有着清代文教政策及其传统学术的影响。在清初统治者重宋儒理学,乾嘉时期洁儒则重考据之学,宋学与汉学交相并炽。无论是宋学、汉学,还是清初的启蒙主义思潮与务实求征的实用学风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清代赋选编撰义例,清代赋选在笺释、注疏、评点以及选篇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分期特徵.此为第一.章之概述与第二章分期特徵论之要义。以乾嘉为界,康熙时期刊印的《历代赋钞》《历朝赋格》《历朝赋楷》三部赋选,都采用首、末评点的方式,或偶於文中夹注音释,但基本上都缺乏考辨,而是注重义释与结构的揭示,其评点形同风格鉴赏论。在编撰体例上三部赋选又各有其特徵。陆棻《历朝赋格》首列三格,以文体分类,每格之下又以年代为次。既打破了赋、骚相别的观念,也突破了文赋的范畴,对骈、律之间的关系,以及律赋的肇始渊源可谓不彰白明。这种分类对赋体流变史的把握可谓极其清晰,这远较後来学者所谓“汉文赋”、 “唐宋新文赋”的分体观念要通达得多。《历朝赋楷》与《历代赋钞》虽主要都以时序为次选篇,然各有其侧重,在笺释评点.卜也各有风格。王修玉《历朝赋楷》主要於赋中夹音注,而於赋末评点义疏,多对义理有所闸发,这与其在清初“为诸生三十年,浮沉经史中”的经历相关。赵维烈《历代赋钞》则於卷首目录赋家名下作作者小传,又於赋中旁批夹注,多有对结构章法的揭示。康熙四十五年陈元龙编定《历代赋汇》,仅收以“赋”名篇之作,缺乏考辨与笺释,多有重出、漏载、误录之讹。乾嘉以後,通选性质的赋选总集趋少,此期出现了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先唐文献总汇,其《全汉文》《全後汉文》多收载汉代赋作,虽非专门的赋选,然首列各人赋作,且录赋篇极多,对於文体而言亦具有“选”的性质,其对汉赋文献的保存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具有总集之性质,谨列於《赋汇》之後。此外,清初费经虞、费密父子编定的《雅伦》一书虽是“诗学”着作,但既涉及诗选诗论,也涉及赋选赋论等,对文体风格、体调、格式等多有精到论析,其裁选赋篇颇精,对赋篇评点及赋体流变分析独具颖见。乾嘉时期张惠言编《七十家赋钞》收录梁宋之前的古赋作品,在笺注评点上有考据家的学风影响,也偶有义理揭示。此书反映了张氏的赋、骚、颂同体的赋学观念,提倡古赋对“文”、 “道”的重视。在清代许多赋选凡例、序、跋、评注中体现出编撰者重“情志”、 “文辞”、“气韵”的主导文论观。此为第三章至第八章之要义。清代赋论与赋作,除专门的赋论外,极大部分是靠选本得以保存与传播,就选本中序、跋、凡例、评点、笺释,或附录赋论,实不亚於专门赋论着作之贡献。清代本朝赋体文学创作的保存与传播,以及借鉴前代文学经典,实际上主要的途径便是通过选本、类书等文献的阅读与受授,因而清代赋选与清代文学与学术实极相关系,这种关系看似只是赋学与文学或学术的关系,实则又明显地表现在赋选与二者的关系。此等内容并主要赋选刊刻统计表之类附录於後.在选本选篇目次上,清代赋选主要表现出古、律以及赋、骚关系的异同,但从选本凡例、序、跋、评注等来看,其中又有古、律相融的文体观,而且绝大数赋选表现出赋、骚同体的文论观。清代汉赋选研究是清代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所涉期对清代文学中的时文与古文关系、赋体的古律借鉴,以及赋体源流之争等等的研究有所裨益。
高源[7](2013)在《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文中研究说明“抄纂之书”,作为古代传统文献的大宗,其在清代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并且出现了质量上乘的佳作。纵观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或零星分散,或篇幅广聚,本文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清代“抄纂之书”的发展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业态因素是分不开的。社会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学术风气的嬗变和文化政策的变化、鼎盛的书业体系,为清代“抄纂之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是清代“抄纂之书”繁盛的时代背景。二、清代“抄纂之书”,笔者将其划分为汇编型、选编型、类编型三个方面,蕴藏在其中的科技文献资料,又是极富特色的一种宝贵的资源。文中所述的清代各类“抄纂之书”,如《四库全书》、《元明类事钞》、《沅湘通艺录》、《古今图书集成》、《格致镜原》等,都是蕴含有丰富科技文献的“抄纂之书”的优秀代表,是研究清代科技史的宝贵资料。当然,还有其他数量不少的“抄纂之书”,限于篇幅,难以一一尽述。三、笔者总结了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特征、价值及不足之处,以便于从总体上对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进行比较详细的把握,给予客观的评判。那么,在这些的基础上,希望对清代的“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越来越重视。清代“抄纂之书”,在科技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随着研究深入,其价值必将不断地被挖掘利用。
匡金辉[8](2012)在《新疆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调整研究》文中指出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离不开合理的产业结构的支撑作用,经济不断的增长总是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要实现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在分析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只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有力的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经济经过几代人共同的奋斗,已经有了很大的成绩,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楚的看到,新疆经济产业结构问题、劳动力结构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对产业结构理论做了一定的阐述,总结了国内外相关产业结构文献,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从产值结构、劳动力结构、工业化水平三个层面对新疆产业结构的演进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利用产业结构变动度、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陕西产业结构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揭示出陕西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论文同时根据萨缪尔森提出的“快车道”理论,利用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出在均衡增长的条件下新疆三次产业的最优结构为13.8%∶45.6%∶40.7%(按社会生产总值计算),并以到2015年实现最优结构为假设,建立起新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规划方案。通过分析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现阶段新疆产业结构呈“二三一”局面,而劳动力结构呈“一三二”局面,两者是不同步的;新疆的三次产业无论是在产业结构还是在竞争力都处于明显的劣势;新疆目前的产业结构与最优的产业结构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以及新疆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本文在对新疆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为实现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尽微薄之力。
任冰心[9](2011)在《元代医学教育及医药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时代特殊性赋予了元代医学独特的内涵:“庙学合一”的三皇庙学、医户制度、科举停废对医人的影响、蒙古统治者重医工之特有心态和传统、儒→医→官的流行路径等。这些都使元代医学管理之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关于元代医学教育及医药管理,学术界已做了一些关注及研究。其中,部分研究者的成果颇有价值,但多数成果,材料使用较为单一、述多论少、深度不够,使研究者的一些观点、结论有再检讨的必要。本研究借助于前人学术贡献,采用历史学科实证、分析归纳、历史比较等方法,对元代医学教育、药品及行医管理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探讨。以《元史》、《元典章》等正史、政书中所载的相关史料为基础,结合元人文集、方志、笔记等文献材料,相互印证,将元代医学教育、医药管理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紧密结合,展示元代医学管理较为真实面貌,弥补元代医学研究之缺失。前言。第一部分点明本论文选题出发点和研究价值。庸医问题及相关研究的缺乏引起了本人对元代医学管理的兴趣和关注。元代医学管理制度独特的内涵、学术界流行的一些关于元代医学的错误观点、相关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研究范式方面值得再检讨等,使得元代医学教育及医药管理的研究具有独有的学术价值。这是笔者选择该题的出发点和价值所在。第二部分将有关元代医学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述评。肯定前人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学术价值,同时指出不足和可商榷之处。第一章:元代医学教育管理。本章对官办医学建立的时间、分布范围、在三皇庙学体制及社会中的地位、教官和学生来源及其出路、师生考核、世医的影响、教师的待遇地位等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元朝中央政府重视医学教育及医药管理是事实,但因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重视医学教育、医药管理的法令、规定,真正在地方上得到落实的并不多。因此,官办医学教育不可能,事实上也不是元代培养大批合格医生的场所。第二章:医药管理。主要对元代制药、售药及用药三个管理层面进行剖析,认为元朝政府对医药管理还是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尤其是对毒药的管理,不可谓不严。但因时代局限、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政府在民间制药、售药管理、用药监督等方面“有心而无力”,造成医药管理效果不佳。第三章:行医管理和庸医问题。本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查检、分析大量史料,肯定了元朝政府在行医管理上所做的努力和历史性贡献。探讨了元代行医管理实施困难效果不佳的诸多原因,其中时代的局限是最主要的。对元代儒医与医学管理之间的关系作了一定的剖析。认为:“由儒而医”风气在元代为最盛的原因是科举停废。元朝统治者重用医工是由医而仕的基础。儒→医→仕是当时一个颇为流行的现象。第二部分论述了元代的庸医问题、评析了元朝政府在禁庸医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及其效果。认为,行医资格管理是保证行医质量的门槛,它左右着禁庸医的内容及形式;而禁庸医的成效高低,又反过来影响着行医资格管理的具体实施。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结语。一是本人对元代医学研究的认识和反思:医学教育方面的研究空间较大,但必须要发现和使用新材料。学术界对元代行医管理和医药管理的研究需要加强。改变医学史考察传统的以医学本体研究为主的路径。元代医学史研究的特殊性对研究者是否掌握波斯语等非汉语语言的要求。二是未来研究展望。主要指出本论文需要解决而未能解决的一些问题。例如:三皇庙学的实质,非汉族统治、多民族融合给医学带来哪些影响?这些问题既是笔者的困惑,也是本人未来努力的方向。附录。《元史》、《元典章》和元人文集中所记载的有关元代医学之材料汇编。其中,元人文集包括《全元文》(李修生主编)所收录所有元人文章。《通制条格》、元人笔记、方志等所载元代医学材料过于分散,数量少,故不收录。
吴淑玲[10](2011)在《基于服务业结构调整及路径选择的就业效应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在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应高度关注服务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服务业结构与就业效应有联动关系,服务业结构的升级,改变了就业结构,可以增大就业总规模。因此,进行服务业结构调整与促进就业效应的理论研究,对于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就业、惠及民生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论文选题的来源。论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宏观经济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服务业结构影响就业问题进行梳理、归纳、综合,为服务业结构调整及路径选择对就业的促进关系研究探索了新的研究方向。论文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对服务业与就业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对二者之间关系的主要研究视角进行了述评。第三章主要就服务业结构变动影响就业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服务业结构变动的演进趋势,服务业发展影响就业的显性机制和隐性机制,同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第四章通过应用模型构造、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服务业结构变动与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章以青岛市为例,基于就业效应,分别从青岛市服务业行业发展路径、区域发展路径、空间布局选择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第六章阐述了青岛市调整服务业结构的思路,并提出相关促进就业的对策。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创造性成果是:首先在理论上提出了服务业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变动形成良性互动关系,阐释服务业资源要素集约程度对服务业带动就业的影响,服务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服务业结构变动影响就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其次,对服务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了青岛服务业与就业现状、青岛市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就业效应等;进行了基于就业效应的青岛服务业发展路径选择分析,研究了青岛市服务业的行业发展路径、服务业区域发展路径与就业效应、服务业发展路径的空间布局发展趋势;提出了青岛市服务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效应的路径与对策。其三,在综合运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论文的观点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服务业是创造就业的主渠道,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并举,为各种层次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提出了调整服务业结构的路径选择和有效促进就业的对策。
二、《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4卷2004年目次分类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4卷2004年目次分类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珞珈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初创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奠基 |
一、珞珈龙学之诞生 |
二、黄侃与珞珈龙学 |
三、朱东润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永济:珞珈龙学之功臣 |
一、“龙学”专着之特点 |
二、《文心雕龙校释》义理研究 |
三、“龙学”对词学的影响 |
四、“龙学”的中西比较思维 |
第二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上)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发展 |
一、珞珈龙学之长成 |
二、胡国瑞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绶松对“龙学”的贡献 |
一、高度强调政治性的学术研究思路 |
二、论《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 |
三、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阶级性” |
四、刘绶松“龙学”之特点 |
第三节 刘纲纪的“龙学”成就 |
一、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定位 |
二、《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三、刘勰的人格精神、佛学思想与思维模式 |
四、对刘勰生平事迹之考证 |
五、与刘纲纪先生的商榷 |
第四节 吴林伯:珞珈“龙学”的巨匠 |
一、极富特点的“龙学”着作 |
二、论《文心雕龙》诸命题 |
三、论《文心雕龙》与其它典籍的关系 |
四、吴林伯“龙学”治学方法 |
第三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下) |
第一节 易中天的“龙学”着作 |
一、《文心雕龙》之文学本体论 |
二、《文心雕龙》之创作规律论 |
三、《文心雕龙》之审美理想论 |
四、易中天对珞珈龙学的贡献 |
第二节 罗立乾的“龙学”着述 |
一、《新译文心雕龙》的“承”与“新” |
二、两大类“龙学”论文 |
三、罗立乾对“龙学”的态度 |
第四章 拓新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新世纪的珞珈龙学 |
一、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
二、珞珈龙学之壮大 |
第二节 李建中:传承“珞珈龙学”的薪火 |
一、发现《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 |
二、重释《文心雕龙》的关键词 |
三、创生《文心雕龙》青春版 |
结语 |
一、珞珈龙学的现实品格 |
二、珞珈龙学的辐射效应 |
附录 “珞珈龙学”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关键概念说明 |
1.4.1 工具书 |
1.4.2 知识社会史 |
2 时间脉络:历史变迁中的工具书出版 |
2.1 古代工具书出版概况 |
2.2 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概况 |
2.2.1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时间分布 |
2.2.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类型分布 |
2.2.3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机构分布 |
2.3 从古代工具书到民国工具书的承袭与断裂 |
3 需求逻辑:民国时期工具书大量出版的动因 |
3.1 读者的知识需求 |
3.1.1 印刷物大量生产背景下的知识管理需要 |
3.1.2 满足个人发展的知识应用需要 |
3.2 民营出版机构的商业驱动 |
3.2.1 民国时期出版工具书的民营出版机构数量统计 |
3.2.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销售情况考量 |
3.3 政府和学术机关的自我发展需求 |
3.3.1 政府编纂工具书以满足自身需要 |
3.3.2 学术机关编纂工具书以有益学术 |
4 生产生态:民国时期工具书编纂者及其工作方法 |
4.1 作为编纂者的民国知识分子 |
4.1.1 处于东西文化交汇点的民国知识分子 |
4.1.2 工具书编纂者的工作日常 |
4.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和检索方法 |
5 话语空间:民国时期工具书编纂者、出版者与读者的话语互动 |
5.1 社会对工具书的话语转变 |
5.2 编纂者与出版者对工具书的价值建构 |
5.3 读者对工具书的质疑与信任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时期出版的工具书一览表 |
致谢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难点及创新点 |
1.5 基本概念解析 |
1.5.1 平等及平等观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内涵 |
1.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涵义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形成条件 |
2.1 时代背景——世界形势和时代特征 |
2.2 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平等状况 |
2.3 经验借鉴 |
2.3.1 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平等实践及经验教训 |
2.3.2 资本主义国家的平等实践及经验教训 |
2.4 理论渊源及思想借鉴 |
2.4.1 理论渊源:马列主义平等观 |
2.4.2 直接来源:毛泽东的平等观 |
2.4.3 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平等思想 |
2.4.4 思想借鉴:国外平等观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发展历程 |
3.1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贡献 |
3.1.1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1.2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2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贡献 |
3.2.1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2.2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新发展 |
3.3.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3.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4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新贡献 |
3.4.1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4.2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演进的特色 |
3.5.1 平等的程度不断加深 |
3.5.2 平等的范围不断扩大 |
3.5.3 政策制度不断完善细化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内容 |
4.1.1 权利平等是平等体系的核心 |
4.1.2 机会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4.1.3 规则平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4.1.4 结果平等是国家运作的伦理原则 |
4.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四种平等”的辩证关系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类型 |
4.2.1 国际平等 |
4.2.2 城乡平等 |
4.2.3 区域平等 |
4.2.4 民族平等 |
4.2.5 男女平等 |
4.2.6 残健平等 |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特征 |
5.1 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 |
5.2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5.3 平等性与效率性的统一 |
5.4 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5.5 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 |
5.6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5.7 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5.7.1 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性 |
5.7.2 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发展性 |
5.8 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性和超越性的统一 |
5.8.1 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性 |
5.8.2 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超越性 |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五大布局中的体现 |
6.1 经济平等观 |
6.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平等 |
6.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平等的实现 |
6.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维护平等方面的制度优势 |
6.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平等观的目标 |
6.2 政治平等观 |
6.2.1 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
6.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平等的基本前提 |
6.2.3 全面依法治国是消除特权现象的锐利武器 |
6.2.4 政治体制改革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
6.3 文化平等观 |
6.3.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体现了思想言论上的自由、民主和平等 |
6.3.2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
6.3.3 确保公民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 |
6.4 社会平等观 |
6.4.1 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平等 |
6.4.2 以平等为价值取向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6.5 生态平等观 |
6.5.1 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平等 |
6.5.2 促进国际、区域间生态环境权平等 |
6.5.3 实现资源代际管理以确保代际生态环境平等 |
6.5.4 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助于消除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 |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时代价值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价值 |
7.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 |
7.1.2 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
7.1.3 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实践价值 |
7.2.1 对消除不平等现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7.2.2 有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7.2.3 有助于推进“四个全面” |
7.2.4 有助于坚定“四个自信”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和文献 |
二、中文着作 |
三、外文原/译着 |
四、期刊论文 |
五、报纸网络文章 |
六、学位论文 |
附录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从《通报》看西方汉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 ——以《通报》“学术论文”目录为基础的文献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通报》概况 |
第一节 《通报》的创办 |
一、《通报》创办的学科背景 |
二、《通报》的缘起 |
三、《通报》的主编声明和创刊目的 |
第二节 《通报》的编辑和出版情况 |
一、《通报》的发行情况 |
二、《通报》的历任主编概况 |
三、《通报》的刊名变更 |
四、《通报》的重点栏目简介 |
第二章 《通报》“学术论文”栏目的文献学浅析(一)以历史、地理类和宗教、哲学类论文为中心的分析 |
第一节 “学术论文”栏目选取的缘由 |
第二节 论文分类的基本依据 |
第三节 历史、地理类论文分析 |
一、历史、地理类论文的分段统计和趋势分析 |
二、历史、地理类论文分类浅析 |
第四节 宗教、哲学类论文分析 |
一、宗教、哲学类论文分段统计和趋势分析 |
二、宗教、哲学类论文分类浅析 |
第三章 《通报》“学术论文”栏目的文献学浅析(二)以文学类,语言、文字类和艺术类论文为中心的分析 |
第一节 文学类论文分析 |
二、文学类论文分类浅析 |
第二节 语言、文字类论文分析 |
一、语言、文字类论文的分段统计和趋势分析 |
二、语言、文字类论文分类浅析 |
第三节 艺术类论文分析 |
一、艺术类论文的分段统计和趋势分析 |
二、艺术类论文分类浅析 |
第四章 《通报》“学术论文”栏目的的文献学、目录学特点 |
《通报》“学术论文”栏目的的文献学、目录学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1890年第一辑第1卷彩色封面 |
附录二:1890年第一辑第1卷白色封面 |
附录三:1906年第二辑第7卷封面 |
附录四:1930年第二辑第27卷封面 |
附录五:1978年第二辑第64卷封面 |
附录六:1993年第二辑第79卷封面 |
附录七:T'oung Pao“学术论文”栏目目录(1890-2012) |
附录八:历史、地理类论文基本索引 |
附录九:宗教、哲学类论文基本索引 |
附录十:文学类论文基本索引 |
附录十一:语言、文字类论文基本索引 |
附录十二:艺术类论文基本索引 |
附录十三:论文表格索引 |
附录十四:“学术论文”栏目作者中外文对照 |
(6)清代汉赋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历史与现状 |
二、关於本课题中“汉赋”的界定 |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清代汉赋选溉述 |
第一节 清代赋选状况 |
第二节 清代选赋繁荣的时代背景 |
第三节 清代汉赋注疏与辩伪 |
第四节 清代赋选选录汉赋统计二 |
第二章 清代汉赋选的分期及其古律观念 |
第一节 顺治至康熙年间的几种刊本 |
第二节 雍正乾隆年间的几种选本 |
第三节 嘉庆年间的几种选本 |
第四节 道、咸、同、光时期选本 |
第五节 清代赋选古赋觐 |
第三章 陆棻《历朝赋格》略论 |
第一节 偏胜:祖骚宗汉与前严後恕 |
第二节 溯源:仰溯苟末与古律批评 |
第三节 会通:选赋实践与赋学品鉴 |
第四章 《历朝赋楷》与《历代赋钞》述论 |
第一节 《历朝赋楷》与《历代赋钞》成书及其版本 |
第二节 《历朝赋楷》与《历代赋钞》选汉赋篇目比较 |
第三节 《历朝赋楷》与《历代赋钞》选赋义例 |
第五章 《历代赋汇》与《全汉文》《全後汉文》简述 |
第一节 《历代赋汇》选汉赋 |
第二节 《全汉文》与《全後汉文》录赋概要 |
第三节 赋选与类书的文献价值——以扬雄赋篇考述为例 |
第六章 费氏《雅伦》述论 |
第一节 《雅伦》着者及其成书 |
第二节 《雅伦》选赋义例及其成就158 |
第三节 《雅伦》的赋学批评及其意义 |
第七章 《七十家赋钞》版本及其赋学理论价值174 |
第一节 《七十家赋钞》版本流传及异同考溯 |
第二节 《七十家赋钞序》及其赋学批评 |
第三节 《七十家赋钞》在清代赋学中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清代赋选论汉赋约言 |
第一节 赋取“六义” |
第二节 辞赋源流论略 |
第三节 古律体变与相争 |
附录:清代汉赋选与文学及学术 |
附表一:清代着述引录部分汉赋篇名例表 |
附表二:清代引录部分汉赋篇名《诗经》学着作 |
附表三:清代主要汉赋选刊刻年表 |
附表四:清代汉赋选文献着录与传播例表 |
参考文献 |
後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或提交学术会议论文 |
(7)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0.1 相关的概念及范畴 |
0.1.1 “抄纂”、“抄纂之书” |
0.1.2 “科技文献” |
0.2 学术史回顾 |
0.3 研究思路与意义 |
0.4 创新与不足 |
1 清代“抄纂之书”的发展 |
1.1 影响清代“抄纂之书”发展的因素 |
1.1.1 政治因素——日益强化的专制制度体系 |
1.1.2 经济因素——超长稳定的自然经济体系 |
1.1.3 文化因素——承继传统的文化体系 |
1.1.4 业态因素——臻于极盛的书业体系 |
1.2 清代“抄纂之书”的发展情况 |
1.2.1 汇编型“抄纂之书” |
1.2.2 选编型“抄纂之书” |
1.2.3 类编型“抄纂之书” |
2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选介 |
2.1 汇编型“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资料 |
2.1.1 综合性丛书《四库全书》 |
2.1.2 科技类专科丛书 |
2.2 选编型“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资料 |
2.2.1 抄撮文献《元明事类钞》 |
2.2.2 选录文献《沅湘通艺录》 |
2.3 类编型“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资料 |
2.3.1 综合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
2.3.2 专科性类书《格致镜原》 |
3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特征 |
3.1 分布不均性 |
3.2 目的实用性 |
3.3 经验总结性 |
3.4 鲜明时代性 |
4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价值与局限 |
4.1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价值 |
4.1.1 一般价值 |
4.1.2 特殊价值 |
4.2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局限性 |
4.2.1 体例编排的疏漏 |
4.2.2 资料取舍的失当 |
4.2.3 辗转传抄的讹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新疆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三)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 创新点 |
2、 不足之处 |
(四) 本文研究的结构框架 |
二、 产业结构理论 |
(一) 有关概念的界定 |
1、 产业 |
2、 产业结构 |
3、 产业分类 |
4、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
(二) 国内外对产业结构的理论综述 |
1、 国外产业结构研究理论综述 |
2、 国内产业结构研究理论综述 |
3、 新疆产业结构研究理论综述 |
三、 新疆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
(一) 新疆产业结构总体变化趋势分析 |
1、 新疆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趋势分析 |
2、 新疆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变化趋势 |
3、 新疆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变化趋势 |
(二) 新疆三次产业内部比重变化趋势 |
1、 第一产业各部门产值比重变化趋势 |
2、 第二产业各部门产值比重变化趋势 |
3、 第三产业各部门产值比重变化趋势 |
四、 新疆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
(一) 新疆产业结构变动度分析 |
1、 新疆与全国各个省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度分析 |
2、 新疆各地州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度分析 |
(二) 新疆三次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
1、 新疆与全国各个省市三次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
2、 新疆各地州三次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
(三) 新疆产业结构对经济影响分析 |
1、 新疆与全国各省份产业结构对经济影响比较分析 |
2、 新疆各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影响比较分析 |
五、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 |
(一) 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 |
1、 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 |
2、 最优轨道的计算 |
3、 线性动态规划模型 |
(二)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 |
1、 新疆三次产业最优增长轨道的计算 |
2、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 |
3、 新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的检验 |
六、 新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策 |
(一) 大力发展第一产业,推动第一产业现代化 |
1、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
2、 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3、 进一步发展现代畜牧业 |
(二) 优化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
1、 大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的建设 |
2、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3、 推进产业园区的建设 |
(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1、 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市场化和社会化 |
2、 加强旅游产业的建设 |
3、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
(四) 调整劳动力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
(五) 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优化产业结构 |
(六) 协调新疆各地州经济的发展 |
七、 论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
参考文献 |
注释 |
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词 |
(9)元代医学教育及医药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选题出发点及研究价值 |
二、相关问题研究成果述评 |
三、史料依据 |
四、篇章内容简介 |
第一章 三皇庙学管理 |
第一节 元代三皇庙学建立时间、方式及其地位考论 |
一、三皇庙学制度 |
二、元代三皇庙学建立时间 |
三、从医学建立的方式管窥政府对医学教育的态度 |
四、学校条件简陋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
五、对官办医学地位的考察及其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三皇庙学师生管理 |
一、医学教官的选用 |
二、医学教官的待遇和地位分析 |
三、医学教官晋级问题 |
四、政府对教官的考核 |
五、医学生源管理 |
六、学生考核 |
第二章 医药管理 |
第一节 制药管理 |
第二节 售药管理 |
第三节 用药管理 |
第三章 行医管理和庸医问题 |
第一节 政府对医人的考核 |
一、行医考核 |
二、儒医与元代医学管理 |
第二节 元代庸医管理 |
一、元代庸医问题 |
二、元代公害之一——庸医 |
三、政府禁庸医的态度和惩治措施 |
四、与禁庸医的效果有关的两个原因分析 |
结语 |
附录 元代医学史料汇编 |
《元史》 |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 |
元人文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服务业结构调整及路径选择的就业效应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评析 |
1.3 论文的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服务业理论 |
2.2 就业效应理论 |
2.3 服务业与就业效应理论 |
第三章 服务业结构变动影响就业的作用机理分析 |
3.1 服务业发展影响就业机制的作用机理 |
3.2 服务业结构变动影响就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务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青岛服务业与就业现状分析 |
4.2 青岛市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就业效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就业效应的青岛服务业发展路径选择分析 |
5.1 青岛市服务业的行业发展路径与就业效应分析 |
5.2 青岛市服务业区域发展路径与就业效应分析 |
5.3 青岛市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岛市服务业结构调整及促进就业的对策 |
6.1 青岛服务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6.2 青岛市服务业促进就业的对策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建议 |
7.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4卷2004年目次分类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珞珈龙学”研究[D]. 张然. 山东大学, 2020(11)
- [2]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3]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D]. 赵佩娟. 武汉大学, 2018(12)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D]. 唐子茜.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5]从《通报》看西方汉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 ——以《通报》“学术论文”目录为基础的文献学分析[D]. 郭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S2)
- [6]清代汉赋选研究[D]. 何易展. 南京大学, 2013(08)
- [7]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D]. 高源. 辽宁大学, 2013(01)
- [8]新疆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调整研究[D]. 匡金辉. 新疆大学, 2012(12)
- [9]元代医学教育及医药管理研究[D]. 任冰心. 南京大学, 2011(07)
- [10]基于服务业结构调整及路径选择的就业效应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吴淑玲. 天津大学, 2011(06)
标签:文心雕龙论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刘勰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