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为什么——观众及其注意力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沈荟,钱佳涌[1](2022)在《看电影:实践范式下的媒介理解及其想象力》文中研究说明可以提出一种基于实践的电影/媒介研究进路,以此表明并不存在所谓"固定""独特"的电影/媒介,不同的观看实践形式使电影/媒介在交流信息、组织关系等方面展现出其殊异性。由此种殊异性出发,观众与世界的关系被持续变化的媒介实践不断重置。与传统意义上的传播研究不同,作为媒介的电影不仅仅指向可见的影像文本或显性的物质实体,更代表了观众通过影像观看实践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努力。电影/媒介研究由是不仅仅是对于影像本身的关切,更关乎人们如何通过对影像的观看实现其"在世之在"。
魏兵[2](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刘梦[3](2021)在《“朝圣”的艺术:纪录片《敦煌画派》的历史书写与影像表达》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部历史文化纪录片,《敦煌画派》是敦煌艺术书写的典型文本,同时又是敦煌艺术历史记录的重要影像文本,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敦煌画派》以历史阐释和影像表达相结合的传播方式,生动再现了一代代画家的艺术朝圣,凸显了其作为“朝圣”的艺术的显着特征,对敦煌艺术和历史文化纪录片的研究皆具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分析《敦煌画派》的历史书写过程和影像表达手法,来发掘《敦煌画派》中历史与影像、艺术与真实、再现与传播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明确《敦煌画派》的艺术传播价值与历史文化意义。本文首先从艺术家与《敦煌画派》两方面介绍了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再现过程,接着从历史书写与影像表达两个方面,研究《敦煌画派》的历史再现方式与可视化的影像表现手法,最后深掘《敦煌画派》的历史传承意义与文化传播价值。研究发现,记录片《敦煌画派》通过影像再现历史的方式体现了“朝圣”的艺术,实现了历史真实、影像再现与文化传播三者的互动与交融,在传承历史文化、传播敦煌艺术方面显示了独特的功能。具体而言,一方面,《敦煌画派》通过历史图景的再现、历史印记的佐证、历史记忆的建构三种方式再现了历史真实。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敦煌画派》又通过多重叙事的书写方式、跨越千年的书写时间、虚实结合的书写空间等方式实现了敦煌艺术的故事化书写,促进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增强了艺术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敦煌画派》采用艺术化的影像表达手法,通过极富真实性的画面语言、体现内心情感的镜头语言、彰显权威性的听觉语言、故事化的叙事特色等方式,共同建构了一个充满艺术魅力而又饱含文化底蕴的敦煌形象。尊重真实的历史书写方式与艺术化的影像表达手法在《敦煌画派》中共生共存,实现了历史文化传承与艺术传播效果的统一。《敦煌画派》以传承敦煌艺术为目标,以尊重历史、尊重真实为出发点,以历史书写与艺术再现相结合的方式,把敦煌建构成为一个集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为一体的艺术瑰宝形象,不仅唤醒和重建了大众对敦煌艺术的记忆空间,更通过引发受众情感共鸣、拉近受众情感距离的方式建构并增强了集体记忆,促进了受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敦煌画派》作为传播敦煌艺术的经典文本,以重视文化传承与尊重历史真实的方式体现了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共性,用艺术化的再现手法与传播方式彰显了与时俱进的独特个性。凭借着历史书写与影像表达的传播方式,《敦煌画派》不仅生动再现了敦煌艺术的魅力,更为历史传承和文化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张雪奇[4](2020)在《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以《月曜夜未央》与《可以跟你去你家吗?》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日本电视传播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逐渐发展成熟,其受众群体与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多年的创新与实践使其在节目内容模式、创新性思维和后期制作上都有许多成功范例,作为日本电视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并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对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特点及发展动因的深入分析,从国内对其一贯“低俗、无下限”的刻板印象评价中跳脱出来,探究其在日本社会发展潮流中所承载的特殊价值体现。进而为我国综艺节目的制作模式、内容创新以及深夜档节目的发展等方面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二章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以及几大基本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梳理。第三、第四章以两档不同类型的深夜档案例节目《月曜夜未央》和《可以跟你去你家吗?》为切入口,比较分析两档节目在内容模式、后期制作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异同点,进而以窥探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整体的基本特征。第五章则是基于前文分析下,从不同视域探讨其具有以上特征的根本原因。最后一章基于中日两国综艺市场环境具有一定相似性,分析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能给我国综艺节目发展带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如今的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经过长阶段的摸索与修正,早期突出的恶俗特征已逐步被摒弃、呈现规范化发展。其低成本、小制作的原生特性催使优秀的深夜档综艺往往具备以下特征:独特的原创性题材和新颖形式、丰富有趣的综艺元素以及为满足受众需求而呈现出的高度包容性、开放性。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的基本特征也折射出当今日本社会突出的消费主义文化以及对多元价值观的包容,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和受众需要也证明了深夜档电视综艺在当今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在拥有相似文化土壤的我国,其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屈菁[5](2020)在《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学派”动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它包含源自于中华民族深沉文化内涵的故事内容,体现探索民族艺术之路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艺术表现语言,是由中国艺术家在特定阶段创作并在世界上获得较高认同的动画艺术创作。它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具有明显的未来指向性。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观照“中国学派”动画,研究的重点主要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期,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主体,其他时期具有相同风格的动画创作为延伸,以特伟、“万氏兄弟”、靳夕等人为核心而创作的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特点的中国动画。本研究引入创作论、作品构成论、艺术接受论,结合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补充口述史及访谈资料,以图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要素分析法与归纳法对“中国学派”动画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学派”动画创作思想、创作团队、动画作品、接受群体的分析,检视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兴起的“中国学派”动画三十余年来生产运作的基本模式,旨在研究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中国学派”动画迅速崛起并取得较大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和外部助推力,以期对新时代中国动画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学派”动画进行宏观的脉络梳理。回溯了“中国学派”动画兴起、形成、高潮与衰落的发展过程,并对“中国学派”动画两次高潮产生的原因、特征、表现进行了划分,以世界的角度分析了作者与作品的创作活动。第二部分对创作主体进行研究。将“中国学派”动画的主要创作者分为编剧、导演、绘制者三个部分,从三者各自在创作群体中所承担角色、创作的构思、心理特征方面研究分析,并从其呈现的艺术性、重要性,得出创作主体在“中国学派”动画中拥有的特性与共性。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学派”动画创作过程的研究。从创作主体的心理研究、创作过程研究、创作手法研究等方面,剖析了创作主体形成的心理特征、心理机制,以及创作过程中动因、构思与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对动画实体性的表达与精神上的表达,分析了动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与虚构的表现手法。第四部分主要为“中国学派”动画作品研究。对“中国学派”动画的作品构成、故事原型、艺术形象、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探讨“中国学派”动画的艺术特色,以及其与同时代世界主要动画流派的相互影响。第五部分对“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进行研究。从“中国学派”动画预期受众、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受众的接受心理、受众解读方式等,对“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在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探讨。第六部分对“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从“中国学派”动画生产的上层规划、创作主体的努力、优质作品的产出等角度进行探讨。对中国动画发展的自我建构与认同,中国动画的艰难探索与多维突破给予反思。在对“中国学派”动画的产生背景、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动画作品、受众群体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指出,“中国学派”动画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其特殊的生产运作模式。具体而言,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国学派”动画,从作品构思、制作到发行放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衔接,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稳定的机制,构建了一个以国家文艺思想为顶层设计,国家财政拨款为后盾支持,专业合作团队为中坚力量,高质量作品为展示方式,少年儿童为受众主体,有上层规划、有制度保障、有专业组织、有明确目标、有巨大成效、有大众基础的自上而下、相互作用的“金字塔模式”。综合考察“中国学派”动画的成功经验,探索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反思其不足,对当代多元文化背景和全新技术环境下,中国动画在全球如火如荼的文化与商业竞争中树立民族自信,既能保持民族风格而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视野,更好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杜佩瑶[6](2020)在《微纪录片创作要素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微纪录片肇始于互联网,是媒介工具演变下产生的新文化样式,沿着技术革新引发观念变革的逻辑,在创作层面形成了既有综合性又极具个性化的独特影视视听语言表达形式。微纪录片不仅拓展了纪录片外延,丰富了纪实影像生态,还代表着影像话语权的下沉,形成全民众创的新景观,成为记录世界发展变迁,反应人民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新载体。作为极具影响力的新事物,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化、规范化的引导,不仅会对纪实影像本体价值产生不可逆的破坏,更不利于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提高受众的审美趣味。因此,探究微纪录片的创作要素并探索出适合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从艺术创作论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个人实践,对微纪录片创作要素进行了剖析。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立足媒介、技术、社会和文化背景,挖掘微纪录片产生原因,阐述研究价值。第二部分“微纪录片概述”围绕本质特征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内容分类和特征分析,构建出微纪录片的全图景。第三部分“微纪录片创作要素分析”从创作主体、创作理念、创作内容和创作手法这四个角度深入分析,把握每个要素的特征及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探索出适合的创作方法。第四部分“微纪录片创作可持续发展”聚焦发展现状,思考发展前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第五部分“毕业作品创作实践”结合毕业作品《2019-2020:武汉青年影像日记》的创作实践,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上述纪录片的创作要素探究进行分析,力求为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提供经验。论文写作期间恰逢新冠疫情爆发,在与疫情相关的热门影像中,微纪录片占比不容小觑。这些真实的、鲜活的、原生态的作品深入到疫情前线,延展着观众的认知理解,产生着共鸣与共情,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既要肯定微纪录片蕴含的正面价值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通过探寻创作规律,明确创作方向,建立合乎规范性的标准,才能让其永葆生命力并发挥正向影响力。
赵君香[7](2019)在《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视觉信息的有效传播在博物馆中的重要性日趋凸显。近些年,随着我国博物馆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博物馆传播能力的提升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博物馆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应用拓展传播途径,博物馆如何通过视觉信息的传播提高传播效率,取得传播效果,博物馆如何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受众的视觉素养和审美能力等等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为研究对象,汲取近年来视觉信息传播和文化研究理论成果,主要基于马莱兹克传播场模式和受众中心论,试图建构博物馆视觉场,探索视觉信息的传播规律。基本路径是以视觉元素组成、特征、编码解码方式、视觉信息传播模式为突破口,概括博物馆视觉场的实体与虚拟、现象与表征、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性,考察视觉场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何通过建构视觉场提升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视觉场是文化结构、视觉主体与受众发生互渗、互动的场域,由物质、活动和虚拟三种形态组成。社会环境以及受众心理空间同样构成博物馆视觉场的一部分,受众心理空间的表达依赖于空间视觉力场的构造。本研究通过博物馆实地考察,对受众留言分析,对国内外博物馆馆长、策展人、管理人员、志愿者、受众的访谈,从博物馆的视觉环境、视觉信息呈现与视觉叙事、媒介社会环境,结合受众视觉感知综合分析获得当前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现实图景。在媒介融合时代和“以受众为中心”的新博物馆学理念下,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探索了博物馆视觉场的构建、视觉信息传播的策略和内外场域的媒介构成,探究博物馆传播者如何使受众更好进行意义建构。本研究围绕博物馆的视觉场构建、受众行为的演进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影响的两条逻辑脉络展开。研究发现,“受众中心论”将受众整合到博物馆自身已有的结构框架中,新博物馆学的兴起,将博物馆重心由“物”转向了“人”。博物馆实践创新侧重于应对当前的受众需求,建立博物馆内部与外部、物质场域的相关性。博物馆要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就要与受众形成交融互动、同生共在、内化发展的关系。参观博物馆的受众行为从凝视到交互,再到沉浸,体现出更深层的“参与性”“体验性”“分享性”特征。博物馆的发展更加注重观众在整个传播活动中的参与,传播形态更加虚拟化、科技化和场景化。博物馆视觉场转变为场景丰富大众体验的多维场域。三种传播形态是并行存在的关系,受到社会环境、受众需求和媒介技术的影响,博物馆传播发展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呈现出某一种形态更为突出的状态,并不会互相取代。受众对视觉场建构的影响表现在:博物馆视觉场传播形态的演进和受众行为的演进过程密切相关,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由绪论、结论与展望,以及主体部分六章内容组成。第一章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探究。论述了博物馆视觉信息的构成要素和重要性,分析了博物馆作为大众媒介,其媒介特征表现为:具有持续不断的内容生产、文化信息的交换体系、针对受众的意义阐述、情感共鸣的艺术语境和建构公共活动的集体空间。分析了传播过程的编码方式和解码途径,并参照大众传播理论中的马来兹克模式构建出视觉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第二章基于受众中心论,分析了博物馆受众的社会环境,以及博物馆针对受众个体和受众群体的传播目的。构建出博物馆受众“认知-情感-技能三维度素养培养”模式图;将受众视为意义的积极建构者;不同受众个体的文化素养、视觉素养和媒介技能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应成为培养的着力点。对于受众群体,通过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多元文化环境有助于其提升文化自信并加强价值认同。第三章主要从分析视觉场的物质形态场构建、视觉信息呈现与阐释方式入手,聚焦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建筑空间、展品案例,对博物馆的视觉场域建构、视觉秩序形成、受众多感官体验策略、艺术通感、交互式视觉传播、志愿者人际传播等内部传播环境进行阐述,引导受众进行视觉体验和意义解读。良好的视觉秩序可以使得观者视线的序列、起伏和转移都能够因其空间设计而形成连贯多样的视觉线路;各视觉要素在形式上都具有程序化的特点,体现于受众的视知觉在建构过程中对视觉经验和审美心理的感知、选择和同构。第四章以博物馆中最常见的展览活动形态,即视觉场的传播内容地域文化展览和国际展览,探索展览视觉表现和内容的视觉修辞、传播过程中的视觉隐喻、视觉叙事来阐述如何实现精神层面的展览主题有效传播,通过多元文化叙事的展览增进文明的互鉴互赏。展览经过策展人员诠释、说明,由点到线,充分关注展品之间、媒介之间关联性以形成视觉叙事和视觉隐喻呈现展品价值。第五章从博物馆展示的虚拟环境、媒介方式、博物馆数字化形态对视觉信息传播功能的影响、电视媒介对信息的重构来研究博物馆视觉艺术及文化呈现,探求博物馆虚拟视觉场的构建。场域的迁移体现在:由内到外、由真实到虚拟,突破博物馆实体边界传播。各媒介平台、社会机构与博物馆协同合作,共同构建跨媒体的博物馆文化叙事,实现视觉信息的多样化传播。结合可视化技术运用,媒介融合传播效果优于比传统的展示方式;但博物馆对视觉信息的传播不能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和社会渠道,仍需要发挥传播主体功能深入传播文物本体的价值内涵。第六章主要对山东博物馆、山东美术馆个案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归纳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从媒介社会学角度,博物馆应被看作一个社会系统,受众进入其中,从而建立起新的社会体系,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身份,并与博物馆的其他要素构成新的社会关系。基于此,本研究将田野调查获得的质性材料运用扎根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问题并综合分析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有:传播环境与视觉秩序;展品呈现与信息阐释;展览的多样化叙事;媒介应用与拓展。本章也是对视觉场建构的案例补充和实践验证。在最后的“结论与展望”部分,研究发现了视觉场三种形态下博物馆与受众的关系;构建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视觉场整合模式,提出博物馆馆内外视觉信息的传播策略;并以对中外博物馆在视觉信息、艺术思想、多元文化、城市形象传播基础上内在发展规律获得启示,进行研究展望。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多以收藏保护文物珍品、研究和展示为主,而城市化发展、文化艺术生态繁荣的环境下博物馆具有复合功能,大众传播与公共文化服务性增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定位为文化生产、阐释、传播和体验的公共中心,并嵌入城市文化系统和大众社交网络之中;受互联网思维与科技发展影响,将会出现更多的实体与虚拟博物馆结合的传播形态;大众传播为博物馆拓展更宽广的传播路径和范围,融合媒介为博物馆提供更多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创新内容、重组资源、跨界融合,视觉信息传播将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与传播。
付自强[8](2019)在《符号、仪式与情境构建: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传播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基因,是文化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石。2013年以来,随着《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极具影响力的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的热播,汉语语言文化以一种强势状态登上电视舞台,在当代中国电视史上写下一段佳话。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的热播是一次现象级的节目创新,背后隐含着丰富的创新传播机理。本研究正是立足于“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中的文化价值究竟是通过何种传播机制而得以实现的”这一核心命题,使用符号学、文化研究及媒介仪式等理论对其深入分析。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对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在第二部分,通过解读“符号表征”“意义”“文化”之间复杂的概念和关系,明确在一定的社群中,一切符号活动都是意义活动,社群文化以“意义”的实践和共享为前提,得出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以语言作为“文化展演”的主要内容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讨论了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如何通过其强大的媒介仪式功能将受众聚合起来,并让观众以积极参与的方式加入到节目的意义构成之中。在第四部分,研究认为,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摒弃所谓“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狭隘的分野,通过节目形式维度的游戏化、场景维度的视觉化以及观众情感维度的情感化等情境构建策略,为传统文化的电视编码、观众的解码提供了便利,从而最终实现了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从窄播到广播的传播效果。
许佳琪[9](2019)在《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以成都、重庆两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机构和文化基础设施,教育功能是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故宫古建筑内,作为故宫的管理机构为故宫发声。近年来,故宫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关键场所,在青少年的教育发展活动中获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青少年受到互联网快速传播的影响,新媒体发出的信息充斥着他们的信息生态环境。在青少年对新媒体依赖愈发加深的情况下,过去故宫博物院传统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青少年需求,更无法发挥显着教育功能。因此故宫博物院开始通过新媒体平台与技术,突破传统文化原有传播壁垒,利用青少年所乐于接受的新媒体传播对其产生正面影响,从而达到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吸引更多青少年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价值所在。从相关文献收集来看,针对故宫博物院新媒体文化传播的单独研究虽然有所涉及,但却忽视了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的重要联系。因考虑到青少年已经具备一定辨识能力,行为上也开始逐步表现出自主性,以及青少年群体对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所以笔者在收集相关文献后,将研究范围限定在成都、重庆地区14-28岁青少年,以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为研究方法,并前往故宫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与体验。全文共分为绪论、六个章节及结论,共八个部分:第1章绪论。首先将研究背景提出进而引出本文重点进行探讨的主题,并得到本文所要研究课题对社会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上的理论意义;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内外与博物馆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论述及分析,挖掘国内外研究视角及研究内容的优势与不足,为本论文研究找到切入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及研究内容,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进行实际撰写工作以及叙述本论文研究创新点、重点和难点。第2章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首先对本文中涉及的新媒体概念进行具体阐述。其次对故宫博物院与新媒体的结合,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阶段性描述,最后重点对故宫博物院现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第3章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实证研究。本章节是本论文最为关键的章节之一,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来分析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成都及重庆地区青少年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水平。第4章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此章节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哪些影响因素,并通过第3章数据进行具体数据支撑,探讨分析故宫博物院对成都、重庆地区为例的发展中城市14-28岁青少年们产生的正面影响。第5章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结合传播学、受众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的相关文献以及第3章数据和资料,找出故宫博物院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发展中城市的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原因。第6章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中提升对青少年正面影响的策略。针对第5章提出的问题,从传播的基本原则出发,探求故宫博物院在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对青少年正面影响的策略。第7章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影响的启示及发展趋势。本章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对未来故宫博物院新媒体方面的发展方向做了相关趋势预测。结论。将全文贯穿进行总结,归纳了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及策略,达到了本研究预设的目标。
郭茜[10](2019)在《场景理论视域下的“原创贴”广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广告媒介成本日益增长且消费者接触点逐渐呈碎片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贴片广告与植入式广告发展逐渐到达瓶颈期,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广告市场要求,广告主急需寻找新的媒介形式和内容。纵观近年来网络视频平台推出了大量的热门IP网络剧,动辄数十亿的网络播放量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广告市场的资本涌入,以“原创贴”广告为代表的新型广告形式受到了众多广告主与受众的关注。然而这一广告形式出现时间较短,发展模式尚不成熟,学术界对于“原创贴”广告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表层,尚未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以“原创贴”广告为研究对象,从场景理论的视角对“原创贴”广告的场景建构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原创贴”广告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本文以梅罗维兹的媒介场景理论和“场景五力”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学、传播学和广告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的方式,对“原创贴”广告进行系统性的研究,通过对这一广告形式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兴起原因、场景类型以及场景特点。同时从“原创贴”广告场景建构的核心要素与建构方式两方面,分析“原创贴”广告是如何通过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这三大要素构建新的场景,以及故事场景、拟态场景和任务场景这三种新场景是如何促进新行为的形成。最后总结出“原创贴”广告在场景建构中存在剧集题材有限、场景创意不足,观剧体验不佳、互动参与度低,广告数量受限、有效传达不足等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从内容、营销以及监管的角度提出相关优化策略,期望能够促进“原创贴”广告未来的长远发展。
二、电视为什么——观众及其注意力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为什么——观众及其注意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看电影:实践范式下的媒介理解及其想象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缘起 |
二、影院观影的柏拉图洞穴之喻:作为大众媒介的电影 |
三、用电影反对电影:(1)基于互动性的“异电影”谱系 |
四、“世界”的诞生:电影(媒介)是什么? |
五、结语:电影/媒介研究的“视角校正”及其想象力 |
(2)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朝圣”的艺术:纪录片《敦煌画派》的历史书写与影像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艺术的朝圣与“朝圣”的艺术 |
第一节 艺术的朝圣:70 年“本土西行” |
一、艺术圣地:敦煌石窟 |
二、“朝圣”事件:本土西行 |
三、精神诉求:保存与传承 |
第二节 “朝圣”的艺术:纪录片《敦煌画派》 |
一、艺术创作:三年锤炼 |
二、艺术精品:《敦煌画派》 |
三、精神诉求:立言立论·复兴·创新 |
第二章 《敦煌画派》的历史书写 |
第一节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
一、历史图景:人物与场景的真实再现 |
二、历史见证:时间的印记 |
三、历史记忆:口述与情节的共同建构 |
第二节 历史事件的故事书写 |
一、书写方式:故事化叙事 |
二、书写顺序:正叙为主多种叙述手法相结合 |
三、书写时间:千年传承史 |
四、书写空间:地理·艺术·精神 |
第三节 艺术关怀与价值诉求 |
第三章 《敦煌画派》的影像表达 |
第一节 视听语言 |
一、画面语言 |
二、听觉语言 |
第二节 叙事特色 |
一、“故事化”的叙事手法 |
二、真实再现与“虚”“实”共生 |
第四章 意义追问和价值沉潜:历史、影像和传播 |
第一节 历史的书写 |
一、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 |
二、集体记忆唤醒与建构 |
第二节 影像表达 |
第三节 文化传播 |
一、历史传承 |
二、世界认同 |
图标索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以《月曜夜未央》与《可以跟你去你家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日本对其本土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对日本电视综艺节目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对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日本电视综艺节目发展概述 |
2.1 日本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2.1.1 日本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史 |
2.1.2 日本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现状 |
2.2 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
2.2.1 1960至1980年代中期的萌芽摸索期 |
2.2.2 19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快速发展、多样类型涌现 |
2.2.3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各成体系、逐渐规范化的稳步发展 |
2.3 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基本分类 |
2.3.1 谈话类脱口秀节目 |
2.3.2 纪行类真人秀节目 |
2.3.3 整人恶搞类搞笑节目 |
2.3.4 偶像团综类节目 |
第三章 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的节目特征分析 |
3.1 案例选取依据 |
3.1.1 选取《月曜夜未央》的依据 |
3.1.2 选取《可以跟你去你家吗?》的依据 |
3.2 《月曜夜未央》节目特征分析 |
3.2.1 《月曜夜未央》节目基本概述 |
3.2.2 《月曜夜未央》的内容设计 |
3.2.3 《月曜夜未央》的主体人物 |
3.3 《可以跟你去你家吗?》节目特征分析 |
3.3.1 《可以跟你去你家吗?》节目基本概述 |
3.3.2 《可以跟你去你家吗?》的主题呈现 |
3.3.3 《可以跟你去你家吗?》的主体人物 |
第四章 《月曜夜未央》和《可以跟你去你家吗?》的异同点比较 |
4.1 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性比较 |
4.1.1 场景呈现上的差异性 |
4.1.2 视觉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性 |
4.1.3 听觉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性 |
4.2 价值导向上的趋同性分析 |
4.2.1 自由包容传递多元价值,平等话语弱化“说教”色彩 |
4.2.2 议题内容关注边缘群体,平民视角显示人文关怀 |
4.2.3 悲观表象反衬积极内涵,百态人生传递正能量 |
第五章 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动因探析 |
5.1 消费文化视域下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动因探析 |
5.1.1 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化商品本质 |
5.1.2 深夜档电视综艺中的符号建构与消费 |
5.1.3 收视率至上原则刺激深夜档低俗内容滋生 |
5.2 传播学视域下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动因探析 |
5.2.1 受众的扩大化及其情感需要的满足 |
5.2.2 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呈现迎合受众需求 |
5.3 文化社会学视域下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动因探析 |
5.3.1 后情感主义思潮泛起的推波助澜 |
5.3.2 社会文化诉求促其承载社会文化价值 |
第六章 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
6.1 发展深夜档综艺节目的现实意义 |
6.1.1 市场竞争格局变动,深夜受众群体增多 |
6.1.2 补充延伸其他时段,丰富综艺节目类型 |
6.1.3 对夜间经济消费的刺激与促进 |
6.2 我国发展深夜档综艺节目的可行性 |
6.3 我国对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的借鉴策略 |
6.3.1 关注观众心理需求,精确定位目标群体 |
6.3.2 摆脱题材形式同质化、提高开发制作水准 |
6.3.3 注重节目价值观构建,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 |
2.研究综述 |
3.研究范畴及概念界定 |
4.研究内容及方法 |
5.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的兴起与发展 |
1.1 序曲(1924-1948) |
1.1.1 孕育与铺垫 |
1.1.2 战乱中的动画 |
1.2 摸索与萌芽(1949-1954) |
1.2.1 技术的摸索 |
1.2.2 “中国学派”动画的萌芽 |
1.3 第一次创作高潮——民族之路的开创(1958-1965) |
1.3.1 迅速的成长 |
1.3.2 表现与成因 |
1.3.3 深远的影响 |
1.4 中国动画的跌宕与复兴(1966-1987) |
1.4.1 跌宕与复苏 |
1.4.3 再次辉煌 |
1.4.4 改革浪潮的冲击 |
1.5 衰落与机遇(1988-1999) |
1.5.1 挣扎后的凋零 |
1.5.2 多重的困境 |
1.5.3 探寻与机遇 |
1.6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学派”动画的创作主体研究 |
2.1 具有特色的动画导演 |
2.1.1 导演在创作主体中的角色 |
2.1.2 导演的审美理想 |
2.1.3 导演的艺术观 |
2.2 富有想象力的编剧 |
2.2.1 编剧承担的角色 |
2.2.2 编剧的取材意图 |
2.2.3 编剧的艺术追求 |
2.3 民族风格的绘制者 |
2.3.1 绘制的角色 |
2.3.2 绘制者的风格特点 |
2.3.3 绘制者的重要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学派”动画创作研究 |
3.1 创作心理 |
3.1.1 创作主体的心理特征 |
3.1.2 创作心理机制 |
3.2 创作过程 |
3.2.1 创作动因 |
3.2.2 创作构思 |
3.2.3 艺术表达 |
3.3 创作手法 |
3.3.1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
3.3.2 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作品研究 |
4.1 作品的构成 |
4.1.1 丰富充实的内容 |
4.1.2 相得益彰的形式 |
4.2 故事原型 |
4.2.1 神话原型 |
4.2.2 民间原型 |
4.2.3 寓言故事原型 |
4.3 艺术形象 |
4.3.1 差异化的定位 |
4.3.2 综合性的塑造 |
4.3.3 多方位的特点 |
4.4 风格特点 |
4.4.1 多样的构图方式 |
4.4.2 丰富的色彩表现 |
4.4.3 艺术风格 |
4.5 同时代的世界动画 |
4.5.1 欧洲的动画 |
4.5.2 美国的动画 |
4.5.3 日本的动画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分析 |
5.1 受众类型与特点 |
5.1.1 预期受众 |
5.1.2 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 |
5.2 接受心理分析 |
5.2.1 受众心理动机 |
5.2.2 受众解读方式 |
5.3 受众在“中国学派”动画传播中的作用 |
5.3.1 传播目的 |
5.3.2 传播效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及其影响 |
6.1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构建 |
6.1.1 国家政治推力与经济支持 |
6.1.2 创作主体的动画理想与集体努力 |
6.1.3 作品的民族风格与多样表达 |
6.1.4 受众的明确定位与审美取向 |
6.2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的影响 |
6.2.1 中国动画发展的自我建构与自我认同 |
6.2.2 中国动画的艰难探索与多维突破 |
6.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949年——1999 年中国动画作品获奖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微纪录片创作要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第二章 微纪录片概述 |
第一节 微纪录片概念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微纪录片概念界定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微纪录片分类 |
一、以题材为划分标准 |
二、以功能为划分标准 |
三、以文化为划分标准 |
第三节 微纪录片特征 |
一、去中心化 |
二、碎片化 |
三、泛纪实化 |
四、平面化 |
第三章 微纪录片创作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创作主体 |
一、UGC微纪录片 |
二、PGC微纪录片 |
三、媒体机构微纪录片 |
第二节 创作理念 |
一、从“媒介中心”到“受众中心” |
二、从“艺术作品”到“艺术商品” |
三、从“精英化”到“大众化” |
第三节 创作内容 |
一、题材选择 |
二、主题建构 |
三、叙事策略 |
第四节 创作手法 |
一、极致影像丰富视觉体验 |
二、多元声音创造听觉盛宴 |
三、剪辑手法延伸想象空间 |
第四章 微纪录片创作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创作主体与可持续发展 |
一、困难问题 |
二、发展策略 |
第二节 创作理念与可持续发展 |
一、困难问题 |
二、发展策略 |
第三节 创作内容与可持续发展 |
一、困难问题 |
二、发展策略 |
第四节 创作手法与可持续发展 |
一、困难问题 |
二、发展策略 |
第五章 《2019-2020:武汉青年影像日记》创作实践 |
第一节 《2019-2020:武汉青年影像日记》基本概况 |
一、拍摄背景 |
二、作品简介 |
第二节 《2019-2020:武汉青年影像日记》的创作理念 |
第三节 《2019-2020:武汉青年影像日记》的创作内容 |
一、题材 |
二、主题 |
三、叙事 |
第四节 《2019-2020:武汉青年影像日记》的创作手法 |
一、影像 |
二、声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毕业作品创意、策划书 |
附录 B 毕业作品内容简介 |
附录 C 毕业作品分镜头剧本 |
附录 D 毕业作品剧照 |
附录 E 毕业作品光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7)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探究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博物馆 |
二、视觉信息 |
三、视觉场 |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述略 |
一、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溯源 |
二、视觉思维理论及研究启示 |
第三节 从大众传播模式到视觉场建构 |
一、博物馆媒介特征和传播模式 |
二、博物馆视觉场的建构及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
第一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感知 |
一、接受理论和积极受众观 |
二、分众化传播与学术引领 |
三、博物馆视觉优先性体现 |
第二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素养培养 |
一、博物馆受众素养的维度 |
二、提升受众视觉素养的路径 |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价值 |
一、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 |
二、受众群体的文化认同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物质形态 |
第一节 建筑空间场域引发受众想象体验 |
一、奠定视觉艺术的发展基础 |
二、塑造受众的多元文化环境 |
三、创设受众感知的视觉场域 |
四、营造视听感知的想象空间 |
第二节 视觉信息的物质内容呈现与阐释 |
一、学术支撑: 策展定位与知识信息权威性 |
二、历史意义: 文物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
三、情感符号: 绘画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
第三节 从隐喻到意义的艺术展视觉传播 |
一、当代艺术的视觉信息传播 |
二、视觉艺术隐喻转换与触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活动形态 |
第一节 地域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
一、地域文化展览视觉信息特点 |
二、地域文化展览视觉叙事策略 |
三、地域传统文化意蕴呈现方式 |
第二节 国际跨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
一、柔性视觉传播中国故事 |
二、异域文化激发文明创想 |
三、展览视觉文化叙事模式 |
第三节 视觉场的人际传播和创意活动 |
一、创建对话: 受众接受与意义协商 |
二、创意活动: 交互传播与意义建构 |
三、诠释讲解: 交互过程的人际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虚拟形态 |
第一节 博物馆视觉场的媒介形态演变 |
一、博物馆视觉信息典藏与传播的新场域 |
二、融合媒介下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转向 |
第二节 大众文化构建博物馆视觉场的主要方式 |
一、电视节目构筑博物馆虚拟叙事新空间 |
二、自媒体对博物馆受众的影响 |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发展前瞻 |
一、科学技术带来视觉信息的人文传播 |
二、物质场与虚拟场传播形态融合转换 |
三、辩证运用虚拟场进行视觉信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视觉信息的传播场元素 |
一、视觉场的内容分析 |
二、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
三、视觉场的媒介分析 |
四、受众与博物馆关系分析 |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 |
一、建筑空间建立主体认知 |
二、视觉信息环境的秩序性 |
三、展品展览的文化多样性 |
四、运用媒介阐释的重要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启示思考 |
三、局限性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符号、仪式与情境构建: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传播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章 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形态概述 |
1.1 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的定义 |
1.2 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的分类 |
1.2.1 汉字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 |
1.2.2 成语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 |
1.2.3 谜语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 |
1.2.4 诗词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 |
第2章 从符号到展演: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中的符号表征与伴随文本景观 |
2.1 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中汉语语言的符号表征 |
2.1.1 符号表征:一种文化意义的生产方式 |
2.1.2 从真人“秀”到文化“秀”:语言符号的文化展演 |
2.2 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的伴随文本景观 |
2.2.1 伴随文本的概念和内涵 |
2.2.2 体裁的创新:竞赛游戏+电视讲堂 |
2.2.3 副文本的创新:参赛者、主持人和讲解嘉宾的明星化 |
2.2.4 解释性伴随文本创新:评论口碑与节目品牌构建 |
第3章 从聚合到参与: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中的仪式与功能 |
3.1 仪式传播与电视仪式传播 |
3.2 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的仪式结构 |
3.2.1 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的“英雄仪式”脚本:竞赛、征服与加冕 |
3.2.2 隐而不见: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仪式的布置者 |
3.2.3 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仪式中的受众:参与、认同与共享 |
3.3 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的仪式功能 |
3.3.1 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复兴”得到张扬 |
3.3.2 激活观众的文化记忆 |
3.3.3 完成社会整合与文化再生产 |
第4章 从电视讲堂到文化景观: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传播情境构建的策略及意义 |
4.1 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中的情境构建策略 |
4.1.1 寓教于乐:游戏化场景与观众的参与 |
4.1.2 图文共振:节目场景维度的视觉构建 |
4.1.3 以情动人:观众情感维度的丰富体验 |
4.2 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情境构建的传播效果 |
4.2.1 文化传承:影像呈现与观众的文化认知 |
4.2.2 文化景观:传统文化的标出性翻转 |
4.2.3 情感能量的社会化:从接受到行动的观众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相关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以成都、重庆两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价值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价值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的思路 |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6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1.6.1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6.2 论文研究的重点 |
1.6.3 论文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 |
2.1 新媒体概述 |
2.1.1 新媒体概念 |
2.1.2 新媒体的特征 |
2.1.3 新媒体的分类 |
2.2 故宫博物院与新媒体的结合 |
2.2.1 传播内容由静到动 |
2.2.2 传播渠道由单向转变为双向 |
2.2.3 传播形态由单一转变为多元化 |
2.3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现状 |
2.3.1 社交媒体传播 |
2.3.2 官网网站平台 |
2.3.3 故宫出品移动应用 |
2.3.4 馆内数字化展示与互动体验 |
2.3.5 跨界传播 |
第3章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影响的实证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抽样对象 |
3.1.3 抽样地点 |
3.2 问卷设计 |
3.2.1 研究目标 |
3.2.2 层级设计 |
3.2.3 分析方法 |
3.3 深度访谈设计 |
3.3.1 对象选取及配额 |
3.3.2 问题设置 |
3.3.3 采访安排 |
3.4 调查问卷分析 |
3.4.1 人口统计学分析 |
3.4.2 样本青少年故宫博物院新媒体认知情况分析 |
3.4.3 样本青少年情感度分析 |
3.4.4 青少年态度与行为转变分析 |
第4章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
4.1 影响青少年认知的改变 |
4.1.1 改变青少年对主体的认知 |
4.1.2 改变青少年对情境的认知 |
4.1.3 改变青少年对信息的认知 |
4.2 影响青少年情感的改变 |
4.2.1 青少年积极情感的加强 |
4.2.2 青少年负面情感的转变 |
4.3 影响青少年行为的改变 |
4.3.1 影响了青少年的媒介选择与使用 |
4.3.2 满足了青少年对新媒介的需求 |
第5章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 |
5.1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
5.1.1 传播方式过于娱乐化 |
5.1.2 对故宫文化的浏览式阅读 |
5.1.3 新媒体吸引青少年过多注意力 |
5.1.4 社交平台易诱发青少年负面情绪生成 |
5.2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 |
5.2.1 娱乐性与严肃性界限的难以把控 |
5.2.2 故宫文化复杂性与青少年娱乐化偏好 |
5.2.3 新媒体对青少年吸引力大 |
5.2.4 青少年对社交媒体过于依赖 |
第6章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中提升对青少年正面影响的策略 |
6.1 突出传统文化专业性与严肃性 |
6.2 提高青少年对故宫文化的粘性 |
6.3 新媒体运用中突出故宫文化 |
6.4 疏导青少年负面情绪 |
第7章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影响的启示及发展趋势 |
7.1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影响的启示 |
7.1.1 故宫博物院利用新媒体的成功转型 |
7.1.2 受众研究是博物馆必然选择 |
7.2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 |
7.2.1 将持续以新技术为利器 |
7.2.2 加重对青少年受众需求的关注度 |
7.2.3 寻求合作进行跨界传播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问卷调查 |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以成都、重庆两地为例 |
附录 B:深度访谈对象名录 |
附录 C:深度访谈提纲——成都、重庆地区 14-28 岁青少年 |
(10)场景理论视域下的“原创贴”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原创贴”广告:场景时代下的产物 |
第一节 “原创贴”广告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期(2006年-2013年) |
二、探索期(2014年-2015年) |
三、突破期(2016年) |
四、爆发期(2017年) |
五、稳定期(2018年) |
第二节 “原创贴”广告的兴起原因 |
一、传播载体的转变 |
二、广告形式的更新 |
三、受众需求的升级 |
四、法律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原创贴”广告的场景 |
一、“原创贴”广告的场景类型 |
二、“原创贴”广告的场景特点 |
第二章 “原创贴”广告的场景建构 |
第一节 “原创贴”广告场景建构的核心要素 |
一、移动设备: 场景建构的主要载体 |
二、社交媒体: 传受双方的互动平台 |
三、大数据: 信息分析的技术保障 |
第二节 “原创贴”广告场景建构的主要方式 |
一、故事场景的建构: 从“剧情”到“广告” |
二、拟态场景的建构: 从“观看”到“参与” |
三、任务场景的建构: 从“流量”到“销量” |
第三章 “原创贴”广告场景建构的问题和优化 |
第一节 “原创贴”广告场景建构的问题 |
一、剧集题材有限,场景创意不足 |
二、观剧体验不佳,互动参与度低 |
三、广告数量受限,有效传达不足 |
第二节 “原创贴”广告场景建构的优化 |
一、内容策略 |
二、营销策略 |
三、监管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电视为什么——观众及其注意力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看电影:实践范式下的媒介理解及其想象力[J]. 沈荟,钱佳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朝圣”的艺术:纪录片《敦煌画派》的历史书写与影像表达[D]. 刘梦. 兰州大学, 2021(02)
- [4]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以《月曜夜未央》与《可以跟你去你家吗?》为例[D]. 张雪奇. 广西大学, 2020(07)
- [5]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D]. 屈菁. 西北大学, 2020(07)
- [6]微纪录片创作要素探究[D]. 杜佩瑶.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7]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D]. 赵君香. 山东大学, 2019(02)
- [8]符号、仪式与情境构建:竞赛类语言文化节目传播创新研究[D]. 付自强. 南昌大学, 2019(02)
- [9]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以成都、重庆两地为例[D]. 许佳琪.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场景理论视域下的“原创贴”广告研究[D]. 郭茜.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