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谭正洲[1](2020)在《昆明市官渡区湿地保护与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湿地是地球之肾,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不仅具有“水塔”和“基因库”的作用,还发挥着气候变化应对和区域碳循环“碳库”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工业、农业的快速发展、人口剧增、污染等,湿地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湿地生态面积大幅度下降,这个被誉为地球之肾的自然生态系统,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自《湿地公约》缔结后,国际社会已日趋关注湿地保护与管理,湿地在环境保护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首先对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其次,对昆明市官渡区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现状,着重从管理主体、管理措施、管理成效等方面进行介绍与阐述,为下一步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发现提供现实依据;再次,从整体治理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的角度对昆明市官渡区湿地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官渡区湿地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蓝藻治理效果不好;2)开放式湿地公园管理漏洞存在;3)湿地环境效益释放不充分;4)入湖河口湿地管理不足;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为:1)缺乏湿地管理专门机构,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2)湿地保护经费没有形成长效保障机制;3)滇池环湖湿地建设与昆明市城市发展速度不匹配;4)湿地水体污染管理不到位;5)未能够有效充分利用湿地发挥湿地人文领域功能五个方面原因;最后,针对官渡区湿地保护与管理问题从整体治理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的角度提出相关对策,主要包括:第一,健全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法律和制度;第二,建立湿地保护与管理的专门机构并明确职责;第三,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技术干预。
刘冬瑞[2](2020)在《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对于湿地生态功能认知的加深,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已经成为了世界共同的关注点。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的湿地保护形式,能够将湿地恢复与保护及生态旅游等功能相结合,得到了各地政府和大众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已经成为我国自然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地区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程度及效能,同时能反映出地区绿色生态发展的态势。近年来,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迅速,湿地保护效益逐渐凸显,但是湿地公园在受到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和政策法规的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特征差异性。在生态大保护实施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江苏省湿地公园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探究,能够为优化湿地公园分布格局、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促进地区生态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地理学的最邻近指数、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2005-2018年江苏省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地区湿地公园的时空分布差异,探明江苏省湿地公园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发展演变态势,并利用地理探测器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和政策三方面出发,识别影响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的核心因子及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总体上,江苏省湿地公园的类型分布以湖泊型和河流型为主,多分布在距离中心城市20-40km的近郊区,各市湿地公园的数量比例和分布密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湿地公园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2)在时空序列上,江苏省湿地公园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提速三个阶段,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湿地公园发展均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各地级市在湿地公园的建设时间上起步不一,并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江苏省湿地公园在空间分布类型上总体上呈现“总体集聚,局部均匀”分布的特征,经历了均匀型→随机型→集聚型的发展过程,逐渐出现聚拢的趋势;湿地公园核密度经历了无核→单核→双核的过程,并逐渐呈现出以苏南地区为核心聚集区,以苏中地区为次要聚集区的演变特征;在空间分布方向上,由初期的“东—西”分布,旋转至“东南—西北”分布,湿地公园的分布中心从“常州-无锡”一带转变到“扬州-镇江”一带,标准差椭圆的面积在逐渐增大,分布区域逐渐向东扩展;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两个方面来看,江苏省湿地公园在地级市层面分布较为集中,但是集中程度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3)在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的影响因子探测上,在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在前期主要取决于湿地资源的禀赋优劣程度,在后期社会经济的促进与政府的指导作用在逐步加强。交互探测表明江苏省湿地公园任意两个影响因子交互后的呈现双因子增强或者非线性增强的关系,但是不同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变化中,社会经济层面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逐渐变强,并且与自然资源因素产生明显的交互关系。(4)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提出优化湿地公园空间布局、增强湿地公园建设投入和加强湿地公园管理等发展策略。
祁辉[3](2020)在《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湿地与森林、海洋合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着防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作用。湿地不光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资源,而且还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随着人口压力的日益上升、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日趋扩大,而对湿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不仅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湿地环境的日趋恶化,也大大降低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使湿地成为退化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了。汉江滨河湿地位于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我省引汉济渭的引水水源地。近年来,由于对汉江及其滨河湿地管理保护不力,导致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严重,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对汉江滨河湿地退化研究及修复,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通过湿地退化因素的文献调研、典型湿地修复案例分析、湿地资源评价三个方面来分析汉江滨河湿地退化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修复策略。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全国51个已经退化的湿地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调研,归纳总结了不同湿地的退化特征和退化原因,得出了7条湿地退化的一般特征以及12条影响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运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将这些退化因素划分为A、B、C、D四类,构建出湿地功能退化因素的评价体系。2)对我国4个典型滨河湿地修复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按照修复效果差异总结出可以借鉴的修复经验与技术,归纳出滨河湿地的一般修复方案与措施。3)通过建立汉江滨河湿地资源指标体系,对汉江滨河湿地进行湿地资源综合评价。其中首先将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然后将准则层分成5个部分,将指标层细化为对应的17项指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个层次、各项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汉江滨河湿地进行资源综合评价。结合专家综合赋分的方式,通过相应的矩阵计算确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数,结合对评价结果做出的相应分析,得出汉江滨河湿地资源的现状评价结论。4)结合前面的研究内容,综合分析判定出汉江滨河湿地的8条退化因素,并提出了6条对应的修复策略。
李铭[4](2020)在《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作为地球表面复杂、独立、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是湿地大国,湿地类型多样、面积大、分布广,湿地保护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尚不完善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与迫切的湿地保护需求形成鲜明对比,导致湿地保护缺少完备的制度与立法保障,使得湿地资源多样性与湿地环境完整性遭受破坏。湿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问题,研究我国的湿地保护立法有助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所谓善法,需要符合本国国情,需要以人为本,需要有助于解决国家发展根本性问题。本文对我国湿地保护立法进行研究,总结自1992年我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以来公布的与湿地保护相关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共计60余部,进行汇总梳理,找出共性,明确短板。在对我国现行湿地保护立法进行充分总结的基础上,对域外湿地保护立法相关经验进行汲取,对完善湿地保护立法的体系、主要内容、重点制度等提出可行性路径。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湿地保护的概述,结合《湿地公约》、其他国家以及我国的相关规定,对湿地概念界定进行阐释,讲明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保护立法的必要性,分析湿地保护立法的属性。第二部分是对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现状的分析,通过梳理我国国家与地方湿地保护立法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比较现行湿地保护立法的若干主要内容与重点制度,总结目前我国湿地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体现在立法体系不完备、主要内容不健全、重点制度不完善三个方面,并对每方面的具体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域外湿地保护立法的借鉴,分别总结了《湿地公约》、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湿地立法经验,借鉴其有益的具体制度与管理体制等。第四部分是对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完善建议,围绕前述问题,对理顺立法体系、健全主要内容、完善重点制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魏洋[5](2019)在《宁波市北仑区湿地植物资源调查和保护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土资源,其独具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对人类生存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等因素影响,湿地资源在分布面积、生态状况、威胁因素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相关调查还有所欠缺。湿地植物是发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和前提,维持湿地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湿地植物资源是湿地重要的资源之一。本文通过对宁波市北仑区的湿地及植物资源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整理海量一手资料,分析了湿地和湿地植物的类型、面积与分布情况,阐明了湿地资源受威胁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保护管理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北仑区湿地资源主要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为北仑区天然湿地的主体,河流湿地面积次之。2)北仑区湿地内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湿地植物种类繁多,湿地资源多样,湿地景观旅游资源优势独特。天然湿地占比大,但天然湿地面积正日趋减少,湿地健康受到威胁。3)由于北仑区近年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滩涂围垦开发等人为因素,天然湿地正日趋减少,湿地健康受到威胁,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河流湿地水体滞留问题严重,有害生物呈现不断增长,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不畅,政府和群众保护湿地生态功能的意识不强,湿地保护研究和措施相对薄弱等问题。4)针对北仑区湿地植物资源现状和问题情况,需要实施保护植物资源健康、稳定森林覆盖率、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及制定有效的湿地植物管理方案等一系列措施。5)针对北仑区湿地资源现状和保护情况存在的问题,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污染控制管理、土地和水域利用管理、湿地恢复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示范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湿地保护和避免过度开发的对策。
林萌[6](2019)在《基于“三元论”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以驻马店薛庄河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也是目前受到威胁最大的生态系统。虽然,近些年来对湿地旅游的开发步伐加快,投入增大,但是很多项目都是为了个人或者团体的短期利益考虑,缺乏协调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的整体发展,缺乏对当地风俗文化和社会效益的完美嵌入,因此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景观设计三元论为指导思想,结合哲学、园林美学、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学科,对湿地以及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进行论述和解析,对三元论的景观环境形象、大众行为心理以及环境生态绿化三元之间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和综合论述,并且选取国内湿地公园的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和总结,从中得到--些启示和灵感。本设计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实地考察,结合驻马店市的市情市况和境内其他湿地公园设计的总体情况,对薛庄河的区位、周边一系列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硬件进行整体概括,提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并论证景观设计三元论的指导意义,最后对整个项目进行评述和总结,以期能对当地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
王建忠[7](2019)在《论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对湿地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我国开始了湿地生态修复实践,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跟进。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结合湿地生态修复实践情况,分析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修正。本文第一部分是对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通过分析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验证本文论题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的论证方向。本文第二部分对“湿地”和“生态修复”进行了概念厘定,探究了湿地的主要类型和基本功能,考察了国际国内不同的语境之间“生态修复”的含义。同时总结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概念,并探究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列举了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国家干预理论、环境正义理论和生态文明理论,并剖析了理论基础对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和湿地生态修复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本文第四部分对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进行梳理,厘清制度现状与历史渊源,同时考察了与湿地生态修复相关的国家政策和实践的发展。并综合法律制度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目前,我国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表现在立法层面和制度层面,主要包括:立法层及不高,基本原则缺位,零散不成体系,立法范围过窄,缺少相关规划、追责、监督制度。本文第五部分是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针对我国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的不足,提出的相关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全国性立法,规范地方立法,确立立法原则,构建湿地修复规划制度、公众参与的监督制度、追责制度等。完善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既是湿地生态修复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我国环境修复法律制度体系的需要,是生态文明法治化的必由之路。
才仁卓玛[8](2016)在《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海洋、森林、湿地)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以及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湿地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日益频繁,湿地区域正面临着众多的人为干扰因素,盲目的开发滥用湿地资源,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威胁,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生态功能弱化,有些湿地区域甚至出现退化现象。我国现有577个自然保护区,468个湿地公园,湿地资源丰富;而青海省作为全国湿地大省,其湿地面积以814.36万公顷(2014年)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19%。其中,湖泊湿地面积占全国的14.75%1。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青海湖湿地以其独特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青海湖湿地为中心,采用考察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现状实地调查研究,对位于青海湖湿地核心区的小泊湖湿地保护站和黑马河乡进行实地调查,运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方法,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制作图表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的数据信息,着眼于了解和掌握青海湖湿地整体的生态环境状况,分析湿地面积、湿地动植物资源,包括湿地主体湖泊面积、入湖河流的干涸情况及其湖滨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情况,以及小泊湖普氏原羚、黑马河裸鲤(湟鱼)生存状况;分析各环境资源间的整体联动关系,主要是“水-鱼—鸟”的关系;环湖地带人口的分布状况,结合当地人口分布、变化情况和人们对草原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时考虑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对青海湖湿地保护的影响;另外,还讨论了藏传佛教信徒的宗教活动对青海湖环境的影响,包括祭湖活动、经幡的使用、宗教放生仪式等。旨在指出青海湖湿地的生态系统特征及保护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分析环境保护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论述主要国家对本国湿地资源的立法保护和管理制度以及我国对湿地资源法律保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我国现有湿地保护立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分析并提出以应对青海湖湿地现状和面临的威胁所应采取的法律对策,并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特点予以补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青海省地方有关湿地保护立法内容,2013年9月1日颁布的《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对标志着青海省的整体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步入有法可依的完善阶段;特别是《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的完善建议和《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条例》的补充意见,使地方湿地建设更为规范化。
陈颖[9](2016)在《城市湿地公园资源评价及其生态旅游设计研究 ——以哈尔滨滨江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在改善区域气候、保持水土、水质净化、保护物种多样性、物质供给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城市中及城市周边的湿地是湿地家族中与人类日常生活最为紧密的一类湿地,它们如同城市的天然保护伞,保护并美化着城市环境。哈尔滨的湿地资源比较丰富,湿地旅游在近几年逐渐兴起,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提高湿地公园的建设质量尤为重要。本文以松花江湿地哈尔滨段生态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调查、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调查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旅游图表法、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哈尔滨滨江湿地生态旅游市场各方面的研究,旨在对城市边缘型湿地生态旅游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进行探讨。通过对哈尔滨松江湿地36km2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分析哈尔滨湿地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充分挖掘哈尔滨湿地旅游资源的魅力和潜力及其湿地旅游开发的优势资源及文化内涵;在借鉴国内外湿地旅游成功开发的模式基础上,依托哈尔滨大都市的区位优势、适宜避暑的气候优势、城市的文化优势、旅游客源优势和原生态的湿地资源优势,对湿地资源进行适度、合理、科学的开发的湿地旅游产品开发思路,形成湿地主题明确的特色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探究哈尔滨松江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为其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也为国内外其它的城市湿地的生态旅游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借鉴。
高洁[10](2016)在《基于“三元论”的湿地公园空间营造》文中研究指明根据中国传统哲学着名的万物生成论所蕴含的哲理,理解“三元论”中的三元彼此独立且相互间关系密切——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加入类似“中介”的第三元,三者分别从不同维度阐释某事物,整体涵盖所要描述的事物并形成稳定和谐的局面。鉴于“三元论”的普适性,结合我国近些年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大背景,以“三元论”的哲学观应用于湿地公园的空间营造。论文提出湿地公园属性三元分别是其生态、使用功能及景观形态;湿地公园空间营造层面的三元分别是湿地公园的生态格局、使用功能布局及景观形态营造。学科应用方面,耦合景观生态学、城乡规划学及生态美学三学科相关重要原理,旨在将符合湿地生态格局、功能布局、美学需求的设计巧妙地共同作用于湿地公园空间布局的应用中。论文结合相关学科的重要原理,分章节依次展开论述:从湿地公园生态构成要素、格局划分及模式汇总三个方面对湿地公园生态格局的划分进行阐述;从湿地公园使用功能、空间分布及组合模式对湿地公园功能布局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理论基础、湿地公园景观构成要素及各要素间的组织三个方面对湿地公园景观形态的营造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单独成章分析湿地公园空间营造层面“三元”间两两关系及三者间关系,旨在探寻较为全面、系统的湿地公园空间营造方式。
二、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昆明市官渡区湿地保护与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湿地 |
二、湿地分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整体治理理论 |
二、政策网络理论 |
第三章 官渡区湿地保护与管理现状 |
第一节 官渡区湿地概况 |
一、已建成的湿地 |
二、在建湿地 |
第二节 湿地与河道连通情况 |
第三节 湿地保护与管理概况 |
第四节 湿地管理主体、管理措施及成效 |
一、湿地管理主体 |
二、湿地管理措施 |
三、湿地管理成效 |
第四章 官渡区湿地保护与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官渡区湿地保护与管理现存问题 |
一、蓝藻治理效果差 |
二、开放式湿地公园的管理问题 |
三、湿地环境效益未充分释放 |
四、入湖河口湿地管理缺位 |
第二节 官渡区湿地保护与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一、缺乏湿地管理专门机构,存在多头管理 |
二、湿地管护经费没有形成长效保障机制 |
三、湿地建设速度与昆明城市发展速度不相匹配 |
四、湿地水体污染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
五、湿地人文领域功能未能充分挖掘 |
第五章 官渡区湿地保护与管理对策 |
第一节 健全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法律和制度 |
一、完善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相关立法 |
二、完善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机制 |
第二节 建立湿地保护与管理的专门机构并明确职责 |
一、成立专门的湿地管理与保护机构 |
二、明确机构相关主体的具体职责 |
第三节 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技术干预 |
一、建立湿地动态监测的信息平台 |
二、整合运用3S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2)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湿地保护的全球认同 |
1.1.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湿地保护发展 |
1.1.3 江苏省对湿地保护提出了新要求 |
1.1.4 湿地公园建设是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途径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江苏省2005-2018年间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 |
1.3.2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1.3.3 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建议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结合爬虫方法 |
1.4.2 地理空间分析方法 |
1.4.3 地理探测器 |
1.5 研究数据及来源 |
1.5.1 文献数据 |
1.5.2 矢量数据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的解释与界定 |
2.1.1 湿地 |
2.1.2 湿地公园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地域分异理论 |
2.2.2 区位理论 |
2.2.3 人地关系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增长极理论 |
2.2.6 核心边缘理论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湿地公园建设及评价研究 |
2.3.2 湿地公园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2.3.3 湿地公园发展策略研究 |
2.3.4 江苏省湿地及湿地公园相关研究 |
2.3.5 地理探测器研究 |
2.3.6 研究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省社会地理及湿地公园建设概况 |
3.1 江苏省地理及社会经济背景概况 |
3.1.1 江苏省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3.1.2 自然地理与环境状况 |
3.1.3 社会经济状况 |
3.1.4 生态文明保护状况 |
3.2 江苏省湿地资源类型及空间布局概况 |
3.3 江苏省湿地公园建设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1 江苏省湿地公园总体特征 |
4.1.1 湿地公园等级分布特征 |
4.1.2 湿地公园类型分布特征 |
4.1.3 不同地区湿地公园建设情况 |
4.1.4 空间分布类型特征 |
4.1.5 数量分布密度特征 |
4.1.6 缓冲区分析 |
4.2 江苏省湿地公园时间特征变化 |
4.2.1 江苏省湿地公园不同增长阶段分析 |
4.2.2 江苏省不同类型湿地公园增长变化分析 |
4.2.3 江苏省各地级市湿地公园增长变化分析 |
4.3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演变特征 |
4.3.1 空间分布类型的演变 |
4.3.2 核密度的演变 |
4.3.3 空间分布方向性的演变 |
4.3.4 市域层级地理集中度的演变 |
4.3.5 市域层级均衡度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
5.1 地理探测器 |
5.2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2.1 影响因子选择原则 |
5.2.2 指标体系构建 |
5.3 江苏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影响因子探测分析 |
5.3.1 因子探测分析 |
5.3.2 影响因子的交互探测 |
5.4 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自然资源禀赋 |
5.4.2 社会经济状况 |
5.4.3 政策指导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江苏省湿地公园的发展策略 |
6.1 优化湿地公园空间布局,完善湿地保护网络 |
6.1.1 创建“增长极”,发挥辐射作用 |
6.1.2 填补湿地公园空白区,增加湿地公园多样性 |
6.1.3 契合湿地保护体系,加强沟通与联系 |
6.2 加快促进湿地公园发展,拓展湿地保护规模 |
6.2.1 综合考虑影响因素,促进湿地公园建设 |
6.2.2 合理拓展全省湿地公园面积 |
6.3 强化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
6.3.1 完善湿地公园等级认定及考核体系 |
6.3.2 合理管理湿地公园分类与分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2.1 国外湿地退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湿地退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湿地的基础概述 |
2.1 湿地的概念及分类 |
2.1.1 湿地的概念 |
2.1.2 湿地的分类 |
2.2 湿地的基本功能 |
2.2.1 调节功能 |
2.2.2 供给功能 |
2.2.3 文化功能 |
2.2.4 支持功能 |
3 湿地退化因素的文献调研分析 |
3.1 具体湿地的文献调研 |
3.2 湿地退化的特征总结 |
3.2.1 物理方面特征 |
3.2.2 化学方面特征 |
3.2.3 生物方面特征 |
3.3 湿地退化因素的评价体系 |
4 典型滨河湿地修复案例分析 |
4.1 鹤壁淇河滨河湿地修复 |
4.1.1 鹤壁淇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
4.1.2 淇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
4.1.3 经验借鉴 |
4.2 晋城丹河滨河湿地修复 |
4.2.1 晋城丹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
4.2.2 丹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
4.2.3 经验借鉴 |
4.3 顾洞河滨河湿地修复 |
4.3.1 顾洞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
4.3.2 顾洞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
4.3.3 经验借鉴 |
4.4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修复 |
4.4.1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
4.4.2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
4.4.3 经验借鉴 |
4.5 案例比较分析及总结 |
4.5.1 案例比较分析 |
4.5.2 滨河湿地修复小结 |
5 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概况及湿地资源评价 |
5.1 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的概况 |
5.1.1 自然概况 |
5.1.2 社会经济概况 |
5.1.3 汉江滨河湿地概况 |
5.2 汉江滨河湿地的资源现状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2 指标权重确定 |
5.2.3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的模糊层次评价模型 |
5.3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1 生态功能 |
5.3.2 水资源 |
5.3.3 生物资源 |
5.3.4 旅游资源 |
5.3.5 保障体系 |
6 汉江滨河湿地退化因素分析及相应的修复策略 |
6.1 汉江滨河湿地退化因素分析 |
6.1.1 全球气候变暖 |
6.1.2 盲目开垦,围滩造地 |
6.1.3 湿地水体污染 |
6.1.4 湿地资源过度利用 |
6.1.5 湿地旅游业盲目发展 |
6.1.6 公众对湿地的保护意识淡薄 |
6.1.7 湿地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健全 |
6.1.8 政府投入湿地的保护设施及资金不足 |
6.2 相应的修复策略 |
6.2.1 加强对汉江上游流域的植被建设 |
6.2.2 加强对汉江上游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
6.2.3 完善湿地的保护设施建设,加大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 |
6.2.4 可持续发展湿地生态旅游 |
6.2.5 健全湿地管理机制,完善湿地保护法制体系 |
6.2.6 实施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培训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1 具体湿地文献调研情况表 |
附录2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问卷 |
(4)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湿地保护立法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外湿地保护立法研究现状分析 |
第四节 文献回溯 |
第一章 湿地保护概述 |
第一节 湿地概念阐释 |
一、《湿地公约》中的湿地概念界定情况 |
二、其他国家的湿地概念界定情况 |
三、我国的湿地概念界定现状 |
第二节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
一、维护生态功能 |
二、体现经济效益 |
三、发挥社会价值 |
第三节 湿地保护立法的必要性 |
一、维护生态安全的需要 |
二、履行国际公约的需要 |
第四节 湿地保护立法的属性阐明 |
第二章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一、国家湿地保护立法发展 |
二、地方湿地保护立法发展 |
第二节 关于湿地保护立法若干主要内容之比较 |
一、立法目的与原则 |
二、湿地定义与范围 |
三、湿地管理模式 |
四、法律责任设置 |
第三节 关于湿地保护立法若干重点制度之比较 |
一、湿地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
二、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三、湿地保护生态补偿制度 |
第四节 湿地保护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湿地保护立法体系不完备 |
二、湿地保护立法主要内容不健全 |
三、湿地保护立法重点制度不完善 |
第五节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湿地保护立法发展与需求有矛盾 |
二、湿地保护立法价值取向有偏差 |
三、湿地保护立法技术性规定有要求 |
第三章 域外湿地保护立法及其借鉴 |
第一节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保护 |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湿地立法情况 |
一、美国湿地保护立法 |
二、澳大利亚湿地保护立法 |
三、英国湿地保护立法 |
第三节 对我国湿地立法的借鉴意义 |
一、有效的具体制度 |
二、多样的管理体制 |
三、充分的公众参与 |
第四章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一节 理顺湿地保护立法体系 |
一、制定国家湿地保护专门立法 |
二、全面评估湿地保护相关立法 |
三、规范地方性湿地保护立法 |
第二节 健全湿地保护立法主要内容 |
一、立法目的与原则科学化 |
二、湿地定义与范围系统化 |
三、湿地管理体制更畅通 |
四、法律责任设置加力度 |
第三节 完善湿地保护立法重点制度 |
一、完善湿地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
二、完善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三、完善湿地保护生态补偿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宁波市北仑区湿地植物资源调查和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湿地概述 |
1.1.1 湿地的定义和特征 |
1.1.2 湿地的分类 |
1.1.3 湿地的主要功能作用 |
1.2 湿地植物概述 |
1.2.1 湿地植物的定义 |
1.2.2 湿地植物的特征 |
1.2.3 湿地植物的主要功能作用 |
1.3 湿地领域的发展概况 |
1.3.1 国外湿地领域的发展概况 |
1.3.2 我国湿地领域的发展概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现状情况 |
2.1.2 查找分析问题 |
2.1.3 提出解决问题对策 |
2.2 研究方法 |
2.2.1 查阅资料 |
2.2.2 湿地植物调查 |
2.2.3 问卷调查 |
2.2.4 分析总结 |
3 北仑区湿地资源现状调查和保护 |
3.1 北仑区的背景 |
3.2 北仑区湿地植物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 北仑区湿地现状情况 |
3.2.2 北仑区湿地植物现状调查情况 |
3.2.3 北仑区湿地植物种类分析 |
3.2.4 北仑区湿地植物分布情况分析 |
3.2.5 北仑区湿地植物群落特征 |
3.2.6 北仑区湿地植物多样性水平分析 |
3.3 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结果 |
3.3.2 问卷调查分析 |
4 北仑区湿地保护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北仑区湿地的健康面临威胁 |
4.1.1 有害生物呈不断增长趋势 |
4.1.2 滩涂围垦与湿地保护矛盾突出 |
4.2 社会保护湿地资源的意识不强 |
4.3 湿地的保护研究和措施相对薄弱 |
4.4 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不畅 |
5 北仑区湿地发展和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
5.1 提高湿地资源的健康 |
5.1.1 保护湿地资源 |
5.1.2 保护植物资源,稳定森林覆盖率 |
5.1.3 治理城镇工业生活污水源 |
5.1.4 加强湿地恢复建设 |
5.1.5 外来入侵植物的控制措施 |
5.1.6 湿地植物管理措施 |
5.2 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制 |
5.2.1 建立湿地管护组织机构和协调机构 |
5.2.2 完善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政策和措施 |
5.3 开展湿地保护宣传和鼓励公众参与湿地保护 |
5.4 加强湿地的保护研究和保护措施 |
5.4.1 加强湿地动态监测管理 |
5.4.2 实施湿地生态影响评价制度 |
5.4.3 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
5.4.4 加强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 |
5.4.5 开展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5.5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广开募资渠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宁波市北仑区湿地植物主要调查照片 |
附录 B 宁波市北仑区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名录 |
附录 C 宁波市北仑区湿地植物名录 |
附录 D 宁波市北仑区湿地及其植物资源调查登记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基于“三元论”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以驻马店薛庄河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湿地的重要性 |
1.1.2 湿地遭受严重威胁 |
1.1.3 国家和公众保护意识的增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地调查法 |
1.4.3 横向理论借鉴法 |
1.4.4 实例研究法 |
1.4.5 综合研究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于“三元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综述和基础理论 |
2.1 湿地相关概念阐述 |
2.1.1 湿地的定义和相关研究 |
2.1.2 湿地公园的定义和相关研究 |
2.2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和相关内容 |
2.2.1 城市湿地公园定义 |
2.2.2 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原则 |
2.2.3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区 |
2.3 三元论的相关研究 |
2.3.1 三元论的相关概念 |
2.3.2 三元论研究进展 |
2.3.3 基于“三元论”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进展 |
2.4 相关基础理论 |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2 园林美学理论 |
2.4.3 生态修复理论 |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5 游憩规划理论 |
3 湿地公园的“三元”层面之间的有机联系 |
3.1 景观环境形象和环境生态绿化之间的关系 |
3.2 景观环境形象和大众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 |
3.3 大众行为心理和环境生态绿化之间的关系 |
4 相关案例分析 |
4.1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
4.1.1 项目总体介绍 |
4.1.2 设计理念及亮点 |
4.1.3 总结及借鉴 |
4.2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吴淞江湿地公园 |
4.2.1 公园概况 |
4.2.2 设计亮点 |
4.2.3 总结借鉴 |
4.3 安徽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 |
4.3.1 项目整体概况 |
4.3.2 园区总体规划设计与生态修复 |
4.3.3 可借鉴之处 |
5 驻马店薛庄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
5.1 项目概况分析 |
5.2 上位规划 |
5.3 场地分析 |
5.3.1 区位分析 |
5.3.2 设计场地概况 |
5.3.3 基地外部环境分析 |
5.3.4 道路概况分析 |
5.3.5 服务范围分析 |
5.3.6 周边用地性质分析 |
5.3.7 现场踏勘 |
5.4 设计依据 |
5.5 设计构思与要点 |
5.5.1 设计理念 |
5.5.2 设计目标 |
5.5.3 设计策略 |
5.5.4 设计原则 |
5.6 景观规划设计 |
5.6.1 总平面图 |
5.6.2 功能分区图 |
5.6.3 景观结构规划 |
5.6.4 营造空间及视线分析 |
5.7 主要景观节点设计 |
5.7.1 迎宾广场 |
5.7.2 落英缤纷 |
5.7.3 荷风曲桥 |
5.7.4 赏心亭 |
5.7.5 观云落影 |
5.7.6 盎然情趣 |
5.7.7 万马奔腾 |
5.7.8 飞虹桥 |
5.7.9 柳岸迎风 |
5.7.10 芦花飞雪 |
5.7.11 骐骥广场 |
5.7.12 儿童广场 |
5.7.13 古木交柯 |
5.7.14 桃花渡 |
5.7.15 雨飞垂钓 |
5.7.16 次入口广场 |
5.7.17 一马当先 |
5.7.18 游船码头 |
5.7.19 健身广场 |
5.8 专项规划 |
5.8.1 交通规划 |
5.8.2 竖向设计及驳岸 |
5.8.3 种植设计 |
5.8.4 照明规划 |
5.8.5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8.6 安全规划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7)论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2 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概述 |
2.1 湿地及功能 |
2.1.1 湿地的概念及类型 |
2.1.2 湿地的功能 |
2.2 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的基本内涵 |
2.2.1 生态修复概念 |
2.2.2 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
3 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3.1 环境正义理论 |
3.2 国家干预理论 |
3.3 生态文明理论 |
4 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4.1 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立法现状 |
4.2 湿地生态修复相关政策与实践的发展 |
4.3 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
4.3.1 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体系未建立 |
4.3.2 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内容不完善 |
5 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5.1 建立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体系 |
5.1.1 制定全国性湿地保护修复专门法律 |
5.1.2 确立湿地生态修复立法原则 |
5.1.3 完善地方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 |
5.2 健全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内容 |
5.2.1 拓展湿地生态修复的范围 |
5.2.2 建立湿地生态修复规划制度 |
5.2.3 完善湿地生态修复监督制度 |
5.2.4 建立湿地生态修复的追责制度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概况 |
1.1 湿地的概念与功能 |
1.1.1《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 |
1.1.2 国内外学界对湿地的认识 |
1.1.3 湿地的功能 |
1.2 我国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现状 |
1.2.1 湿地资源概况 |
1.2.2 湿地保护现状 |
第二章 国内外湿地资源保护的立法考察 |
2.1 国外湿地资源保护立法考察 |
2.2 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立法现状分析 |
2.2.1 全国性立法保护 |
2.2.2 地方性立法保护 |
第三章 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青海湖湿地面积变化 |
3.1.1 水域面积及其变化情况 |
3.1.2 沙化面积及其变化情况 |
3.2 青海湖湿地动植物资源调查 |
3.2.1 关键物种的生存现状 |
3.2.1.1 黑马河湟鱼生存现状 |
3.2.1.2 黑马河湟鱼资源保护 |
3.2.1.3 保护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
3.2.2 其他资源的现状考察 |
3.3 人口分布及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 |
3.3.1 当地牧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 |
3.3.1.1 调查基本情况描述 |
3.3.1.2 青海湖周边环境问题 |
3.3.1.3 环保知识与行动 |
3.3.1.4 环湖垃圾处理情况调查 |
3.3.1.5 宗教活动与青海湖环境 |
3.3.1.6 环湖地区环保设施与环保成效 |
3.3.1.7 环湖地区牧民生存状况与环境保护 |
3.3.2 流动人口和游客与青海湖资源保护 |
3.3.2.1 调查基本情况描述 |
3.3.2.2 青海湖旅游内容 |
3.3.2.3 游客对青海湖环境的影响 |
3.3.2.4 游客对湟鱼的食用和知晓情况 |
3.3.2.5 游客在青海湖景区的经济支出 |
3.3.2.6 游客对青海湖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
第四章 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对策 |
4.1 关于湿地保护的全国性立法完善 |
4.1.1 关于湿地保护工作的权责 |
4.1.2 关于湿地的权属 |
4.1.3 关于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 |
4.2 青海湖湿地保护的地方立法 |
4.2.1《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的完善建议 |
4.2.1.1 现行《条例》的缺陷与不足 |
4.2.1.2《条例》的完善思路与建议 |
4.2.2《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补充 |
4.3 青海湖少数民族习惯法与青海湖湿地保护 |
4.3.1 生态优先和环境优先 |
4.3.2 藏族习惯法的吸收和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青海湖生态状况及相关环境问题的调查问卷(藏汉双语) |
附录二 关于青海湖生态旅游调查问卷(藏汉双语)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致谢 |
(9)城市湿地公园资源评价及其生态旅游设计研究 ——以哈尔滨滨江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自然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2 城市特征 |
2.3 研究区文化背景分析 |
3 城市湿地公园资源调查 |
3.1 湿地公园基底环境特征 |
3.1.1 江河型湿地公园基底 |
3.1.2 湖泊型湿地公园基底 |
3.1.3 农田型湿地公园基底 |
3.2 哈尔滨滨江城市湿地旅游资源性质与特征 |
3.3 空间景观格局特征 |
3.3.1 景观格局分析 |
3.3.2 空间形态特征的竖向变化 |
3.3.3 水陆比 |
4 城市湿地公园资源评价 |
4.1 城市湿地公园的资源评价体系 |
4.1.1 定性评价 |
4.1.2 定量评价 |
4.2 哈尔滨滨江湿地公园的资源评价 |
4.2.1 定性评价 |
4.2.2 定量评价 |
4.3 总结 |
5 城市湿地生态与旅游规划设计 |
5.1 城市湿地生态设计的技术措施 |
5.1.1 保护性开发设计 |
5.1.2 构建景观格局的设计策略 |
5.1.3 基于文化与教育背景下的设计策略 |
5.2 城市湿地旅游规划设计 |
5.2.1 项目基本情况及发展目标 |
5.2.2 总体设计 |
6 创新点及展望 |
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工作 |
博士后在站期间完成的工作及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10)基于“三元论”的湿地公园空间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原因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原因 |
1.2 相关研究动态 |
1.2.1“三元论”相关学术研究 |
1.2.2 国内外湿地公园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湿地、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及“三元论”的提出 |
2.1 湿地及湿地公园相关概念 |
2.1.1 湿地相关概念 |
2.1.2 湿地公园相关概念 |
2.2“三元论”的提出 |
2.2.1“三元论”的理解 |
2.2.2 湿地公园空间营造层面“三元”的提出 |
2.3 湿地公园营建“三元”层面主要涉及内容 |
2.3.1 湿地公园生态格局层面 |
2.3.2 湿地公园功能布局层面 |
2.3.3 湿地公园景观营造层面 |
第三章 基于景观生态学相关内容的湿地公园生态格局划分 |
3.1 湿地公园生态格局构成要素 |
3.1.1 湿地公园的斑块 |
3.1.2 湿地公园的廊道 |
3.1.3 湿地公园的基质 |
3.2 湿地公园生态格局的划分 |
3.2.1 湿地公园的核心区 |
3.2.2 湿地公园的缓冲区 |
3.2.3 湿地公园的实验区 |
3.3 湿地公园生态格局模式 |
3.3.1 类圈层式分区模式 |
3.3.2 串联式分区模式 |
3.3.3 块状式分区模式 |
3.3.4 复合式 |
第四章 基于规划学、游憩学相关原理的湿地公园使用功能布局的建立 |
4.1 湿地公园使用功能分区 |
4.1.1 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 |
4.1.2 湿地公园生态恢复重建区 |
4.1.3 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区 |
4.1.4 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 |
4.1.5 湿地公园服务管理区 |
4.2 湿地公园使用功能容量控制 |
4.2.1 理想模型 |
4.2.2 湿地公园使用功能总容量的计算方法 |
4.3 湿地公园使用功能的布局 |
4.3.1 湿地公园使用功能的分布形式 |
4.3.2 湿地公园空间维度分析 |
4.3.3 湿地公园使用功能的布局模式 |
第五章 基于生态美学相关内容的湿地公园景观形态营造 |
5.1 湿地公园景观形态营造的理论基础及相关内容 |
5.1.1 基础理论 |
5.1.2 规划内容及设计手法 |
5.2 湿地公园景观主要构成要素 |
5.2.1 湿地公园的硬质景观 |
5.2.2 湿地公园的软质景观 |
5.2.3 湿地公园建筑及构筑物 |
5.3 湿地公园景观要素的组织 |
5.3.1 湿地公园的空间层次 |
5.3.2 湿地公园的游线结构 |
5.3.3 湿地公园的景观色彩 |
第六章 湿地公园空间营建层面“三元”间的有机联系 |
6.1 湿地公园生态格局与功能布局间的关系 |
6.1.1 湿地公园中使用功能区对湿地生境的影响 |
6.1.2 湿地公园各功能分区保护强度及使用开发强度分析 |
6.1.3 湿地公园功能分区与生态格局适宜度分析 |
6.1.4 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功能区联系度间的关系 |
6.2 生态格局与景观形态间的关系 |
6.2.1 湿地公园景观总体空间形态与生态格局间的关系 |
6.2.2 湿地公园景观整体风格与生态格局间的关系 |
6.2.3 湿地公园景观空间序列与生态格局间的关系 |
6.3 功能布局与景观形态间的关系 |
6.3.1 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与景观形态之间的关联 |
6.3.2 湿地公园生态恢复重建区与景观形态之间的关联 |
6.3.3 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区与景观形态之间的关联 |
6.3.4 湿地公园功能体验区与景观形态之间的关联 |
6.3.5 湿地公园服务管理区与景观形态之间的关联 |
6.4 湿地公园空间营造层面三元间关系的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昆明市官渡区湿地保护与管理对策研究[D]. 谭正洲.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冬瑞.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3]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D]. 祁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 李铭. 兰州大学, 2020(01)
- [5]宁波市北仑区湿地植物资源调查和保护对策研究[D]. 魏洋.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7)
- [6]基于“三元论”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以驻马店薛庄河湿地公园为例[D]. 林萌.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7]论湿地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研究[D]. 王建忠. 重庆大学, 2019(01)
- [8]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研究[D]. 才仁卓玛. 兰州大学, 2016(11)
- [9]城市湿地公园资源评价及其生态旅游设计研究 ——以哈尔滨滨江湿地公园为例[D]. 陈颖.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3)
- [10]基于“三元论”的湿地公园空间营造[D]. 高洁. 天津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