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网络的GPS定位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世玺[1](2020)在《GPS坐标时间序列在房屋危险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房屋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房屋危险度的量化分析,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程中,分析房屋的危险程度,需要对房屋的倾斜状态,沉降变化等形变特征量进行多期的观测,如果使用传统的观测手段如水准仪、全站仪观测法等,则会产生较大的工作量,观测的过程也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且无法实现对房屋的实时动态监测。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形变监测技术利用接收机能够同时测定多个监测点位移,实时获取三维坐标时间序列,且不受建筑内部结构的约束,具有全天候性,自动化程度高,长期观测成本低等诸多优点,适合于对房屋的倾斜状态,沉降变化等形变特征量进行长期监测。然而,基于GPS技术对房屋进行危险度量化分析时,以下两个因素会影响量化分析结果的误差精度:(1)利用接收机获取的GPS坐标时间序列一般都含有噪声,这些噪声与房屋自身的动态变化特性杂糅在一起,增加了提取房屋动态变化规律的难度,给数据分析带来了不利影响。(2)由于接收机故障,供电问题或卫星异常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无法及时修复异常,导致GPS坐标时间序列常常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缺失的序列片段破坏了房屋动态变化规律的完整性与连续性,从而影响对房屋形变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判断的误差精度。因此,本文围绕GPS坐标时间序列包含的噪声与序列的缺失情况,对房屋危险度量化分析的影响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房屋倾斜状态平面回归模型与危险房屋鉴定方法,提出利用GPS监测序列分析房屋倾斜率和房屋沉降指标的方案,并应用于房屋危险度量化分析。(2)针对GPS坐标时间序列中包含的噪声,引入改进的小波阈值方法,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时间序列进行降噪处理,从而获得更加平滑,噪声点更少,更精确的坐标时间序列。(3)针对GPS坐标时间序列存在缺失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理论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GPS坐标时间序列补全模型,提高对缺失序列的补全精度。(4)基于对实际建筑物的形变监测结果,探讨所提出的改进阈值的小波降噪方法、基于混沌理论与LSTM的补全方法对房屋危险度量化分析误差精度的影响。即利用本文的方法对GPS坐标时间序列进行降噪或补全后,再分析房屋的倾斜率以及沉降变化,能够减小与房屋真实形变程度之间的误差。其中,三个月的房屋倾斜率最小误差约为0.113mm,沉降量误差则为0.387mm,它们均能够满足房屋危险度量化分析对数据精度的要求。
汪洋[2](2019)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群智感知网络的优化与融合》文中研究说明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数据准确、稳定,可以作为可靠数据来源和用来验证数据。但它存在维护成本高、不易扩展等问题。近年来兴起的群智感知网络为数据感知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扩展性强和完成任务多样性等。因此,它可以与无线传感网融合优化感知任务。本文主要研究如何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感知覆盖和群智感知网络的数据感知质量,同时借助各自特点和优势,扩展和优化融合网络的覆盖和感知能力。首先,本文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问题,重点研究在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的多重线型栅栏覆盖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覆盖问题称作线型K重覆盖。K重覆盖问题就是要求感知对象至少被K个传感器所感知。因为移动带来的能源消耗在数量级上大大超过感知、计算和传输等方面的能源消耗。如何使得移动传感器尽量少地移动以达到特定的覆盖要求,这是覆盖问题在移动无线传感器的部署上的主要目标。为此,我们提出了最优的移动传感器最小移动总距离实现线型K重栅栏覆盖的算法。本文之所以重点研究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因为移动性使得网络的部署更加有灵活性和挑战性,同时为网络性能的提升带来了可配置性。这为我们研究灵活性更强的群智感知网络提供了研究准备和基础。我们提出了两个非最优的但是时间效率较高的算法,分别是LK-KM和LK-KM+。它们都是基于着名的匈牙利算法(KM算法)。然后提出了一个最优的分层策略的算法LLK-MinMovs,它有多项式时间复杂性。本章给出了它的最优性证明。进一步,我们给出了开放放置假设下一般版本的分层算法GenLLK-MinMovs。它解决了前人研究中提出的算法MinSum的一个严重问题[1]。其次,群智感知网络如何与无线传感器网络融合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群智感知网络的特点,首先,我们利用群智感知网络的众包特性进行辅助无线传感器组网,实现众包辅助定位。我们考虑了一个众包辅助无线传感器网络GPS定位的框架,并提出了两个招募参与者最优化的目标,分别是最少参与者和时间最高效。我们把这两个问题都刻画为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且提出了次模代价集合函数的优化目标。基于贪心思想的算法被提出来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在实验中证明和比较了这个算法的高性能。其次,我们进行数据层面群智感知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融合。通过对数据质量相互校验、以及估计可靠性(置信度)进行概率建模,对感知主体相互校验的贝叶斯方法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为之后的可信数据驱动的群智感知网络参与者选择问题提供模型和理论基础。最后,我们基于置信区间的数据感知准确度和估计可靠性进行非完全信息下的可信数据感知。我们用偏差和方差为群智感知中的工人质量进行建模。对于经典的探索和利用困境,我们引入了改进的多臂老虎机算法来解决。一个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数据集成方案被提出,它可以更好的计算出目标位置感知任务的真实值。在仿真实验中,使用了真实世界数据集来验证了我们算法的理论结果,并在不同的设置下比较了改进的多臂老虎机算法与基准算法,得出了改进的多臂老虎机算法的性能更优的结论。基于以上问题的研究,本论文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群智感知网络的优化和融合的实际场景提出了有效的方案。在移动覆盖、众包定位、数据校验、工人选择等主要研究方向上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模型建立,定义问题,设计算法,以及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达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群智感知网络优化和融合的预期目标和效果。另外,本文论文还包含了所调研的主要来自于2007年到2017年?年间关于带有不确定性覆盖问题的综述研究。这些调研的结果为我们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及群智感知网络这种带有明显不确定性的网络环境提供了理论和对照研究的基础。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群智感知网络的优化与融合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实践基础。
郑刚[3](2018)在《基于长期GPS观测的印度欧亚碰撞带地壳形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地壳形变对于了解活动构造变形机制、认知岩石圈动力学过程、评估地震危险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印度欧亚碰撞带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构造形变区,其地壳形变一直以来都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GPS观测技术能够直接提供高精度、大尺度的地壳形变定量信息,因此被广泛用于研究现今地壳形变,通常测站密度越高、观测时间越长,得到的结果将越可靠。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众多工程和项目陆续在印度欧亚碰撞带开展了广域或局域的GPS观测,特别是我国陆态网络一期和二期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为定量化研究印度欧亚碰撞带的现今地壳形变积累了非常丰富的GPS数据。本文收集、处理、整合了尽可能多的GPS资料,得到了印度欧亚碰撞带目前时空分辨率最高的GPS速度场,以此为基础,围绕印度欧亚碰撞带的主要活动构造形变速率、应变分布及地壳形变模式、地震危险性等方面展开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和结论有:(1)采用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PANDA软件统一处理了陆态网络从1998年开始运行至2015年底全部30s采样间隔的GPS原始观测资料(包括:一期工程27个基准站1999-2015年的连续观测数据,56个基本站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年的10期流动观测数据,1000个区域站1999、2001、2004、2007年的4期流动观测数据;二期工程新增的233个基准站2010-2015年的连续观测数据,2000个区域站2009、2011、2013、2015年的4期流动观测数据),获取了高精度的测站坐标时间序列,修正了站点大事件及47个地震对时间序列的影响,得到了 1556个陆态网络GPS测站的震间速度,然后融合了已经发表的位于印度欧亚碰撞带的1020个GPS测站速度,这些测站是在1991-2013年陆续进行观测的且不属于陆态网络,融合后最终获得了总共包含2576个测站的1991-2015年印度欧亚碰撞带震间GPS速度场。(2)根据本文最新的GPS速度场,更新了印度欧亚碰撞带主要活动构造的现今形变速率,具体结果为:A)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逆冲构造带的现今地壳缩短速率分别约为28-34mm/yr、12mm/yr、2mm/yr、1-2mm/yr、15mm/yr;B)沿天山,现今地壳缩短速率从西天山的19.Omm/yr向东逐渐减小至东天山的2.2mm/yr;C)青藏高原北部、中部、南部、东南角整体的现今地壳拉张速率分别约为6mm/yr、23mm/yr、15mm/yr、11mm/yr;D)印度欧亚碰撞带东部的主要走滑断层郯庐断层当前具有约1 mm/yr的右旋速率;E)印度欧亚碰撞带西部的青藏高原主要走滑断层的现今走滑速率都较低(通常不超过10mm/yr),阿尔金断层西段、中段、东段95°E附近的现今左旋速率分别为1.4mm/yr、8-9mm/yr、4.5mm/yr,海原断层当前具有约4-5mm/yr的左旋速率,昆仑断层在94°E附近、101°E附近、103°E附近的现今左旋速率分别为12.8mm/yr、6.1mm/yr、0.7mm/yr,鲜水河-小江断层系统的鲜水河-则木河段和小江段当前分别具有约9mm/yr和约7mm/yr的左旋速率,喀喇昆仑断层在77°E附近、79°E附近、81°E附近的现今右旋速率分别为6.0mm/yr、3.8mm/yr、3.2mm/yr,红河断层中国段当前具有约3mm/yr的右旋速率。(3)针对青藏高原主要走滑断层的一些关键问题展开了研究,包括闭锁深度、沿断层走向的滑动速率变化、空间大地测量学与地质学两类滑动速率的对比,具体概括如下:A)通过反正切函数拟合计算了断层的闭锁深度,结果表明,除阿尔金断层西段、海原断层东段、红河断层中国段外,闭锁深度都在13±6公里的范围内,本文认为阿尔金断层西段和红河断层中国段的深闭锁可能是由于叠加了相隔很近的其它断层的影响,而海原断层东段的浅闭锁与相关研究工作得到的此段断层以蠕滑形式运动的结论是匹配的;B)分析讨论了滑动速率沿阿尔金、昆仑、喀喇昆仑断层走向的变化,阿尔金断层东段向东减少的滑动速率应该是被祁连山的地壳缩短所吸收,而昆仑断层东段滑动速率的类似变化可能是被阿尼玛卿山的地壳增厚和断层东段的顺时针旋转所调节,喀喇昆仑断层滑动速率向西增大则可能是由于越向西印度和欧亚板块的汇聚方向越倾向喜马拉雅弧,导致更多的板块汇聚量被断层的右旋滑动所调节,另外,本文意识到沿大型长断层的滑动速率变化可能还能有效地验证沿走向的断层传播模型;C)将本文更新的现今滑动速率和已有的第四纪至全新世地质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每条断层至少有一个地质学结果(通常是最近的或者稳健的地质学估值)和本文更新的空间大地测量学滑动速率是一致的,另一方面,通过整理已有的青藏高原主要走滑断层的地质学及空间大地测量学滑动速率,本文发现发表的这两类滑动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趋于一致。(4)使用本文最新的GPS速度场,重新计算了印度欧亚碰撞带的应变场(主应变率场、应变率张量第二不变量分布、最大剪应变率场和面膨胀率场),新的应变场呈现出了四个关键特征:A)存在数个大型的基本没有形变的区域,主要包括塔里木-戈壁-阿拉善区域、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B)在一些主要断层处存在应变集中,较为突出的是逆冲型的喜马拉雅、天山造山带和走滑型的阿尔金、昆仑、鲜水河-小江、实皆断层,这些区域的应变率通常大于40nanostrain/yr;C)存在弥散形变的区域,最突出的为青藏高原,除去应变集中的几条主要断层,青藏高原大部分区域的应变率基本都在18nanostrain/yr左右;D)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区域存在明显的面膨胀,膨胀最强烈的地方是海拔超过4750米的区域,高原北部和南部的水平膨胀率大致相当,分别约为7nanostrain/yr和5nanostrain/yr。通过综合性的分析与讨论,本文发现块体运动模型和连续形变模型这两种主流的印度欧亚碰撞带地壳形变模式都无法解释实测形变场的全部关键特征。(5)基于本文更新的应变场,评估了印度欧亚碰撞带的整体地震危险性,对于差不多一半的区域,取15公里作为孕震层厚度,在100公里*100公里的范围内,每一百年上地壳至少会累积一个6.6级强震的能量。分析讨论了印度欧亚碰撞带主要活动断层上的地震空区,包括阿尔金断层中段地震空区、海原断层天祝地震空区、昆仑断层西大滩-东大滩地震空区、鲜水河-小江断层系统地震空区、喜马拉雅逆冲构造带中西段地震空区、实皆断层中部地震空区。利用本文新的应变场和1977-2016年GCMT地震目录,预报了印度欧亚碰撞带的浅源地震活动,结果表明印度欧亚碰撞带每一百年将会发生11次Mw7.5+、35次Mw7.0+、107次Mw6.5+和320次Mw6.0+浅源地震。将基于1977-1996年GCMT地震目录的预报结果和1997-2016年实际GCMT地震目录所反映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Mw7.0+的预报结果和实际地震目录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是由于预报所用目录时间跨度仅为20年,包含Mw7.0+地震较少所致,而Mw6.0-7.0地震数量相对充足,这一段的预报结果和实际地震目录较为接近且预报成功率基本都在80%以上,其中接近一半超过了 90%,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指出了地震预报结果两个可能的应用,即与历史地震目录结合来识别地震空区、辨别块体运动模型和连续形变模型。
赖家林[4](2016)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GPS位移监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GPS技术具有速度快、全天候作业、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因而在结构健康监测中迅速得到了推广。然而,其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等问题一直是困扰该技术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普遍应用的难点所在。另一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成为结构健康监测学科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并开始在大型复杂监测体系中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独特的优势在于各个智能传感器节点实时协作,同步完成信号感知、数据处理分析等各种复杂的任务,为综合利用监测信息,提高测量精度提供了潜在途径。为解决当前GPS测量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文分析了差分GPS测量机理,讨论了误差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去噪方法,然后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的信号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综合WSN/GPS技术的位移监测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简要总结了现有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GPS在位移监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多路径效应和随机误差对GPS监测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模拟不同的GPS监测环境,获取了一系列位移变形误差值,结果表明了多路径效应可成为影响差分GPS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在分析GPS变形监测系统的变形特征和误差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分析的良好时频和多分辨率特性,构造了提升小波,采用编程实现了对位移变形观测序列数据的滤波去噪,通过实例验证了提升小波对GPS测量信号的去噪效果,以及有效的数据平滑能力。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的定位技术特点以及与GPS监测技术的结合途径,以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 Kalman Filter,EKF)作为信息融合手段,对RSSI/GPS定位数据进行融合,结果表明EKF算法能有效实现RSSI/GPS定位数据融合,使定位数据精度得到了提高。在此基础上,为克服单一EKF算法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EKF算法,仿真结果显示基于提升小波的EKF融合算法可以获得精度更高的定位数据。为验证本文提出的数据融合算法,设计了专用验证实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利用GPS技术与WSN信号定位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变形监测方法,可为位移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张予东,马春艳,郭敏,王文超,李天子,佟艳[5](2016)在《基于网络GPS-RTK技术的地籍测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籍测量工作是地籍管理和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在地籍测量土地状况利用调查中,查清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随着GPS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成熟,网络GPS-RTK技术以其高精度和高自动化优势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手机网络流行的今天,网络GPS的应用也越来越便利。本文结合河南理工大学新校区地籍测量工作,首先介绍网络RTK组成及定位原理,分析了网络RTK测图的关键技术,重点说明了网络GPS-RTK的数据采集作业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和在地籍测量中的使用步骤,得出了网络GPS是一个快速和准确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以满足地籍测量的需要。
洪泽[6](2014)在《基于GNSS网络的GPS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文中认为目前GPS技术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在航空遥感、测绘、气象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全天候等方面的优点。基于此,本文对基于GNSS网络的GPS精密单点定位性能进行分析探讨。
党学会[7](2012)在《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GPS数据研究中国大陆现今应变场特征》文中指出中国大陆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角区,受太平洋和印度洋板块以及欧亚板块本体围限,其独特的构造条件使陆内形变和各块体之问的相互作用及构造现象十分复杂,属全球现今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正确理解大陆构造变形运动过程及其动力机制,是探求地震成因和进行中、长期或短临地震预测的首要前提。GPS技术由于有大空间、短时间尺度、高精度、全天候、低成本和机动性强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研究地壳运动的主要手段之一。GPS在板块运动、地球自转、地震监测等多方面业已产生丰富成果,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亚洲大陆构造变形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方面,GPS更可发挥独特作用,并将导致其发生深刻变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GPS监测资料日益丰富,一张全面反映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速度图像已经形成,使利用GPS测定的站点速率,研究构造变形的模式应变场成为可能。因此,本文在参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应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092011年的速度场资料,对中国大陆现今水平形变应变场特征及构造活动性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在邓起东等对中国活动构造分区划分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特征及驱动学机制进行了必要论述。研究表明,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基本特征以南北向活动构造带为界,显示出“东西迥异、西强东弱”的巨大差异,西部地壳形变以挤压为主,东部多表现为拉伸性质,主要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滑动速率多在120mm/a之间,而东部多低于1mm/a,活动强度明显弱于西部。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表明“地壳增厚”假说可能更真实地反映了大陆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其次,认真学习研究了地壳形变场的分析理论和方法,并在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大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陆的现今水平速度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大陆西部运动速率明显大于东部,西部地壳水平运动速率一般为1030mm/a,东部则小于10mm/a,地壳运动“西强东弱”的特征十分明显,这与地质结果相对应而量值略大。另一明显的特征是地壳运动速度有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顺时针旋转的特点。最后,根据水平速度场资料,基于连续变形假说,运用三角形法对中国大陆变形较大的川滇、青藏、天山和华北四个地区的水平应变率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区域应变量值整体处于10-8/a量级,量值高值区多集中于活动板块交界处的断裂带及其附近区域。对现今地壳形变与强震活动关系进行分析表明,活动地块相互交汇区往往是地壳形变突变区,同时也是强震活动的高发区。
张林广[8](2012)在《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地壳形变监测是地震预报的一个重要方法,论文论述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布设和数据解算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GPS点位坐标时间序列,发现地震孕育同GPS点位变化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GPS基线时间序列,发现地震孕育同基线变化的相互关系;通过震例研究发现震前和震后地壳形变的相关规律,发现地壳隆起和地震孕育的相互关系;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进行统计计算,通过对基准网、基本网和区域网的GPS点位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直方图、茎叶图、标准Q-Q图和箱图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X、Y和Z方向变化数据近似符合正态分布,并且发现一些奇异点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得到GPS点位坐标变化的相关关系;通过多元统计中贝伦斯-费希尔问题的计算和分析,判定不同地区地壳形变数值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田云锋[9](2011)在《GPS位置时间序列中的中长期误差研究》文中指出连续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已成为监测地壳形变的主要手段之一,遍布于全球的数千个GPS台站为研究板块运动、断层滑动、强震形变场等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在GPS位置时间序列中还包含了时、空相关的噪声,与构造活动造成的位移混叠在一起,难以分离。如何有效地提取与剔除GPS中的非构造成分已成为国际上的前沿研究。本论文开展的研究内容对于加深GPS中噪声性质、起源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并最终有益于GPS应用领域的进展。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GPS位置时间序列中的中-长期(T > 1天,即日尺度至十年尺度)误差,主要表现为共模误差(common-mode error,即CME),即全球框架下区域网空间尺度上GPS台站位置中的公共运动。论文从非构造噪声的特征入手,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理论来确定噪声的类型和强度、分析GPS台站周期性运动的振幅、相位特征,通过比较有色噪声的大小、周期项的振幅或相位、沉降或抬升趋势等,筛选出相对稳定的GPS台站;基于GPS台站残差位置时间序列,采用相关性分析来研究GPS台站间公共噪声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提取不同空间尺度上CME和瞬态构造信息的空间滤波技术;研究参考框架的稳定性对CME的影响。为了获取高质量的GPS位置时间序列,本论文采用最新版本的数据处理软件(GAMIT/GLOBK v10.3)、模型,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rustal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即CMONOC)GPS基准站及100多个ITRF2005 GPS框架站自1999年以来近11年的历史数据进行了重新解算,所得GPS台站位置时间序列是本论文的主要数据来源。同时,本论文也参考了SOPAC(Scripps Orbit and Permanent Array Center)、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和CMONOC数据中心产出的GPS位置时间序列成果,在有色噪声、周期项、CME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全球框架下GPS位置时间序列中的CME是相关噪声(并非白噪声)。本论文以中国境内GPS基准站网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最大似然估计分析了CMONOC网络中GPS基准站位置时间序列中有色噪声的类型,除闪烁噪声和随机漫步噪声之外,还考虑了分数谱指数幂指数噪声、一阶高斯-马尔科夫噪声、带通滤波噪声,发现CMONOC网络中主导有色噪声类型为闪烁噪声,这与其他地区的研究成果一致。经过空间滤波后的GPS位置时间序列中噪声的大小(尤其是闪烁噪声)明显减小,表明CME主要具有闪烁噪声的性质。考虑有色噪声时,各站的速率估计方差要增大一个量级以上,但多在1 mm/a以内。基于本论文的CMONOC数据再分析结果,获取了GPS基准站周年运动特征的新认识。在海拉尔(HLAR)、哈尔滨(HRBN)等地发现了难以解释的周年运动。而几个短基线台站对(如长春CHAN-CHUN、昆明KMIN-KUNM)的对比结果显示,局部因素能够造成周年项振幅或相位的明显差异。对于周边没有其他GPS连续站的台站来说,对其观测结果的解释要慎重。探索了GPS位置时间序列中周期项的起因。计算了大气、土壤水等地表质量负荷造成的垂向周年运动,发现大多数台站的垂向周年项可以用负荷效应较好地解释,但是在南方台站(QION、YONG、XIAM)、拉萨(LHAS、LHAZ)、和塔什库尔干(TASH)等地,仍有较大的残余周年项振幅,表明尚存在其他未知的因素或较大的模拟残差。针对拉萨站,地球物理负荷改正后尚有23 mm的残余振幅,其周边GPS台站的验证结果表明拉萨GPS台站垂向周年项的相位没有明显异常,振幅偏大。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地区,GPS垂向分量周年项主要受到地表水体因子控制,存在明显的相位变化。在CMONOC及周边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台站的位置时间序列中均发现了周期约为351/n(n=1,…,6)天的“异常”周期项。此类周期项是全球框架下GPS位置中CME的组成部分,经过空间滤波后,大部分“异常”周期项消失。地表质量负荷造成的位移序列中并没有与前述“异常”周期项对应的成分,不是异常周期项的来源。提出了一套新的空间滤波思路用于提取共模分量( common-mode component,即CMC)──即传统的CME和区域构造信号。该新方法采用两种加权因子:1)采用台站残差位置时间序列间的相关性大小作为距离加权因子;2)利用基于CMC基准站的Voronoi图形面积作为方位加权因子。与传统的区域叠加滤波方法相比,本论文提出的相关加权叠加滤波能够带来5%15%的残差RMS(root mean square)改进。通过变换距离因子,新方法能够提取不同空间尺度上的CMC,例如发生在消减带地区的慢滑移事件。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本论文提出的相关加权叠加滤波技术不再受空间尺度的限制,也不需人工干预。采用相关加权叠加滤波技术分析了127个全球GPS台站的公共噪声,在96个台站提取到了CMC序列。较大CMC的台站位置与闪烁噪声大小的空间分布规律对应,即CMC大的地区闪烁噪声也大,但与周年项的振幅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CMC的主要成分的空间尺度达上千公里,其大小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框架站的分布密度存在联系:即框架站密集的地区CMC小。因此,参考框架定义的不稳定性可能是CMC的主要来源。本论文最后探索了框架站的非线性运动对GPS定位结果的影响:1)发现CMC、闪烁噪声等与框架稳定性存在相关性;2)在框架定义前进行大气压力负荷改正、消除部分垂向周年运动对框架定义的影响时,白噪声或闪烁噪声略微减小。本论文的研究加深了对GPS中非构造信号的认识,在数据滤波和非构造信号消减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然而,针对GPS位置时间序列中误差的分析还很有限,许多GPS数据获取和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噪声尚需进一步的分析,仍需不断深入地开展研究,以加深对GPS信号和噪声剔除的理解,从而促进构造形变研究的进展。
钱文进[10](2011)在《网络GPS/RTK精度测试与评价分析》文中认为网络GPS/RTK差分定位技术是CORS最主要的应用,它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GPS技术于一体,实现了GPS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实时动态定位。与常规RTK相比,网络GPS/RTK技术拥有服务范围广、定位精度及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目前,网络GPS/RTK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本文涉及内容为本人研究生期间的部分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以GPS技术的发展为背景,阐述进行网络GPS/RTK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网络GPS/RTK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详细介绍,主要包括其系统组成、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并就当今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网络RTK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其次,将影响网络GPS/RTK定位误差分为与参考站、大气传播、GPS接收机、卫星及通讯有关的误差,使其层次分明,以便于分析与研究。同时就其各项误差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总结了相应消除和减弱各项误差的方法与措施。最后,对基于多基站的网络GPS/RTK系统测试内容进行详细研究分析,总结了一套完整的网络GPS/RTK系统测试内容,同时对其相关测试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以此为基础,以“某区域网络GPS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为测试对象,西南交通大学黄丁发教授开发的VENUS和天宝公司研制的GPSNET两套系统软件为基础,对整个CORS网络系统精度测试实施方案进行设计。由于该区域CORS网覆盖范围大,野外工作量繁重,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合理而又科学的实施方案显得极其重要。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期的野外测试工作采集了CD站、ZJ站、PX站、JY站、RSH站、QL站6个基准站覆盖范围内测试数据对系统的内符合精度、外符合精度、时间可用性、网内差分均匀性、网外差分精度与距离相关性、系统运动效能及系统定位服务时效性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其测试结果对基于VENUS和GPSNET的该CORS网区域范围内的系统性能作出初步评价,同时对基于VENUS和GPSNET系统测试结果作比对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基于网络的GPS定位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网络的GPS定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GPS坐标时间序列在房屋危险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房屋形变监测模型与危险房屋鉴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GPS坐标时间序列降噪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GPS坐标时间序列补全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GPS坐标时间序列的降噪方法研究 |
2.1 GPS坐标时间序列的降噪方法介绍 |
2.1.1 基于改进阈值函数的GPS坐标时间序列小波降噪方法 |
2.1.2 基于EMD的 GPS坐标时间序列降噪方法 |
2.2 GP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性分析 |
2.3 GPS坐标时间序列降噪实验 |
2.3.1 降噪实验评价指标 |
2.3.2 小波阈值降噪实验 |
2.3.3 EMD降噪实验 |
2.3.4 实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混沌理论与LSTM的 GPS坐标时间序列补全模型 |
3.1 GPS坐标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
3.1.1 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
3.1.2 LSTM基本原理介绍 |
3.2 GPS坐标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分析 |
3.2.1 延迟时间的求取 |
3.2.2 嵌入维数的求取 |
3.2.3 GPS坐标时间序列的混沌性判别 |
3.2.4 GPS坐标时间序列的重构 |
3.3 GPS坐标时间序列补全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3.3.1 预测结果评价指标 |
3.3.2 实验数据与环境介绍 |
3.3.3 模型的训练与超参数选取 |
3.3.4 不同补全方法的精度分析 |
3.3.5 模型的泛化能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PS的房屋危险度量化分析方案实现 |
4.1 房屋危险度量化分析方案 |
4.2 观测设备与观测点的选取 |
4.2.1 观测设备的选取 |
4.2.2 观测点的选取 |
4.3 观测数据的获取 |
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序列降噪与补全效果对房屋危险度量化分析的影响 |
5.1 GPS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对补全结果的影响 |
5.2 监测序列的缺失情况对房屋危险度量化分析误差精度的影响 |
5.2.1 对倾斜状态分析的影响 |
5.2.2 对沉降量分析的影响 |
5.3 补全精度对危险度量化分析误差精度的影响 |
5.3.1 对倾斜状态分析的影响 |
5.3.2 对沉降分析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2)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群智感知网络的优化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 |
1.2.2 群智感知网络数据收集 |
1.2.3 群智感知任务分配问题 |
1.2.4 发展动态分析 |
1.3 主要贡献和结构 |
1.3.1 主要研究的科学问题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
2.1 带有不确定性的无线传感器覆盖 |
2.1.1 带有不确定性的覆盖问题 |
2.1.2 移动策略下的覆盖问题 |
2.2 基于空间信息的群智感知及其相关问题 |
2.2.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技术 |
2.2.2 空间众包 |
2.2.3 机会网络中的群智感知 |
2.3 感知数据融合 |
2.3.1 数据质量管理 |
2.3.2 可信数据和数据校验 |
2.4 群智感知下参与者选择的决策 |
2.4.1 任务分配问题 |
2.4.2 真值发现 |
2.4.3 探索和利用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无线传感器多重线型栅栏覆盖 |
3.1 移动传感器实现栅栏覆盖的研究场景 |
3.2 线型K重覆盖最小总移动距离问题 |
3.3 两个基于KM的基准算法 |
3.4 最优的基于分层的算法 |
3.4.1 LLK-MinMovs算法介绍 |
3.4.2 算法LLK-MinMovs的最优性和复杂性 |
3.5 开放放置假设的情况 |
3.5.1 一般情况下的问题重新定义 |
3.5.2 一般重叠代价和一般算法 |
3.5.3 算法MinSum的一个反例 |
3.6 仿真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群智感知网络融合 |
4.1 群智感知辅助传感器网络定位 |
4.1.1 研究背景和假设条件 |
4.1.2 群智感知辅助GPS定位框架 |
4.1.3 群智感知辅助定位的两种目标优化问题 |
4.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 群智感知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 |
4.2.1 群智感知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框架 |
4.2.2 基于置信区间的准确度估计 |
4.2.3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双传感器真值探索方法 |
4.2.4 评估和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可信数据的群智感知参与者选择 |
5.1 非完全信息下的可信数据感知 |
5.1.1 工人属性探索和数据感知真值发现 |
5.1.2 工人选择的期望错误最小化问题 |
5.1.3 改进的UCB多臂老虎机算法描述 |
5.1.4 数据收集和对比实验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3)基于长期GPS观测的印度欧亚碰撞带地壳形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关键研究内容的研究现状 |
1.2.1 GPS速度场 |
1.2.2 地壳形变模式 |
1.2.3 地震预报 |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印度欧亚碰撞带现今地壳运动GPS速度场 |
2.1 陆态网络介绍 |
2.1.1 一期: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
2.1.2 二期: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观测网络 |
2.2 陆态网络GPS数据处理 |
2.2.1 GPS数据处理软件介绍 |
2.2.2 PANDA软件高精度GPS数据处理策略 |
2.2.3 测站坐标时间序列修正及速度解算 |
2.3 陆态网络以外的GPS测站速度融合 |
2.4 印度欧亚碰撞带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宏观特征 第三章 印度欧亚碰撞带主要活动构造的形变速率 |
3.1 青藏高原和天山的现今地壳缩短 |
3.1.1 青藏高原的现今地壳缩短 |
3.1.2 天山的现今地壳缩短 |
3.2 青藏高原的现今地壳拉张 |
3.3 印度欧亚碰撞带主要走滑断层的现今滑动速率 |
3.3.1 东部区域主要走滑断层碳口庐断层的现今滑动速率 |
3.3.2 西部区域-青藏高原主要走滑断层的现今滑动速率 |
3.4 青藏高原主要走滑断层的闭锁深度 |
3.5 沿断层走向的滑动速率变化 |
3.6 青藏高原主要走滑断层地质学与空间大地测量学滑动速率的对比 第四章 印度欧亚碰撞带应变分布及地壳形变模式分析 |
4.1 印度欧亚碰撞带应变场解算 |
4.2 印度欧亚碰撞带应变场关键特征 |
4.2.1 基本无形变存在的区域 |
4.2.2 应变在一些主要断层处的集中 |
4.2.3 弥散形变的区域 |
4.2.4 青藏高原高海拔部分的膨胀 |
4.3 印度欧亚碰撞带地壳形变模式分析 第五章 印度欧亚碰撞带地震危险性 |
5.1 印度欧亚碰撞带整体地震危险性评估 |
5.2 印度欧亚碰撞带主要活动断层上的地震空区 |
5.3 印度欧亚碰撞带浅源地震活动预报 |
5.3.1 地震预报的方法和结果 |
5.3.2 地震预报结果质量评估 |
5.3.3 地震预报结果可能的应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
(4)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GPS位移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GPS在位移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1.3.2 小波分析应用于GPS信号去噪处理 |
1.3.3 GPS与其他技术融合算法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
2.1 引言 |
2.2 GPS卫星定位技术 |
2.2.1 GPS定位原理 |
2.2.2 GPS卫星信号 |
2.3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
2.3.1 载波相位差分法 |
2.3.2 载波相位差分模型 |
2.4 GPS误差影响 |
2.4.1 GPS误差来源 |
2.4.2 GPS误差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GPS信号去噪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粗差剔除 |
3.2.1 粗差剔除准则 |
3.2.2 粗差剔除准则的选择 |
3.3 小波去噪法 |
3.3.1 小波分析原理 |
3.3.2 提升小波变换 |
3.3.3 小波去噪效果评价指标 |
3.4 小波去噪实例 |
3.4.1 小波分解过程 |
3.4.2 小波信号重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GPS融合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WSN定位 |
4.3 融合步骤 |
4.4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WSN定位与GPS定位融合 |
4.4.1 融合准则 |
4.4.2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
4.4.3 EKF融合算法仿真 |
4.4.4 基于提升小波的EKF融合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GPS位移监测方法验证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软硬件监测平台 |
5.2.1 IRIS无线节点与GPS接收机 |
5.2.2 软件平台 |
5.3 GPS数据接收和坐标转换 |
5.4 静态试验分析 |
5.4.1 试验过程 |
5.4.2 提升小波去噪 |
5.4.3 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扩展卡尔曼滤波融合 |
5.5 动态变形试验 |
5.5.1 工况设定 |
5.5.2 试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网络GPS-RTK技术的地籍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网络RTK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
2 网络RTK的测图的关键技术 |
2.1 测区转换参数的确定 |
2.2 作业环境条件的选择 |
2.3 优化作业方法措施 |
3 网络GPS的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
4 结束语 |
(6)基于GNSS网络的GPS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简介 |
2 GPS精密单点定位原理 |
3 分析GPS精密单点定位性能 |
3.1 分析动态定位精度 |
3.2 分析静态定位精度 |
4 结论 |
(7)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GPS数据研究中国大陆现今应变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GPS观测原理及GAMIT/GLOBK软件简介 |
§2.1 GPS 现代化 |
§2.2 GPS 参考系统 |
2.2.1 GPS 坐标系统 |
2.2.2 GPS 时间系统 |
§2.3 GPS 测量基本原理 |
2.3.1 GPS 定位方法及观测量 |
2.3.2 GPS 相对定位原理 |
§2.4 GPS 定位中的误差源 |
2.4.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
2.4.2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
2.4.3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
2.4.4 消除或削弱上述误差影响的方法和措施 |
§2.5 GAMIT/GLOBK 软件简介 |
2.5.1 GAMIT 软件简介 |
2.5.2 GLOBK 软件简介 |
2.5.3 GAMIT 软件模块 |
2.5.4 GLOBK 软件模块 |
2.5.5 GAMIT 数据处理流程 |
2.5.6 GLOBK 数据处理流程 第三章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与驱动机制 |
§3.1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
3.1.1 概述 |
3.1.2 青藏断块区(A) |
3.1.3 新疆断块区(B) |
3.1.4 华北断块区(D) |
3.1.5 东北断块区(C) |
3.1.6 华南断块区(E) |
§3.2 中国大陆变形方式与驱动机制 第四章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水平运动特征 |
§4.1 “网络工程”与“陆态网络”简介 |
4.1.1 网络工程简介 |
4.1.2 陆态网络简介 |
§4.2 GPS 观测及数据处理 |
4.2.1 GPS 数据观测 |
4.2.2 GPS 数据处理 |
4.2.3 GPS 平差结果 |
§4.3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特征 第五章 中国大陆区域水平应变场特征 |
§5.1 三角形法计算应变率场 |
§5.2 中国大陆区域应变率特征分析 |
5.2.1 川滇地区主应变率场特征 |
5.2.2 青藏地区应变率场特征 |
5.2.3 天山地区应变率场特征 |
5.2.4 华北地区应变率场特征 |
§5.3 现今地壳形变与强震活动关系 |
5.3.1 概述 |
5.3.2 水平相对运动与强震活动关系 |
5.3.3 水平应变率场分布与强震活动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
(8)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美国的研究现状 |
1.2.2 日本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的发展现状 |
1.2.4 关于地震孕育与地壳形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内容、数据的获取、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数据的获取 |
1.3.3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2 GPS技术与地震预报 |
2.1 地震的类型和我国地震发生的概况 |
2.1.1 地震的分类及成因分析 |
2.1.2 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
2.2 地壳形变测量与地震预报概述 |
2.3 GPS定位方法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
2.3.1 GPS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定位方法 |
2.3.2 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的网络建设 |
2.3.3 GAMIT/BLOK数据解算的理论和方法 |
2.3.4 坐标框架的选择和ITRF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2.4 小结 3 地震孕育与地壳形变关系的震例与研究 |
3.1 概述 |
3.2 汶川地震与震前地形变异常研究 |
3.2.1 汶川地震概述 |
3.2.2 GPS站点坐标变化异常研究 |
3.2.3 GPS站点基线长度变化异常研究 |
3.3 昆仑山口西地震与震前地形变异常研究 |
3.3.1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概况 |
3.3.2 GPS基准站坐标变化序列分析 |
3.3.3 GPS基准站基线变化序列分析 |
3.4 大地基线长度变化与地震孕育研究 |
3.4.1 日本关东地震基线异常变化分析 |
3.4.2 唐山大地震平面位置变化研究 |
3.5 大地高程异常隆起与地震孕育异常变化分析 |
3.5.1 唐山地震高程变化与地震孕育研究 |
3.5.2 日本关于隆起与地震的相关研究 |
3.5.3 汶川地震地面隆起的相关研究 |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点位变化规律分析 |
4.1 描述GPS点位数据变化的数理统计相关知识 |
4.1.1 描述GPS点位变化的统计量 |
4.1.2 描述GPS点位变化采用的统计软件 |
4.2 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界面 |
4.2.1 基本网点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界面 |
4.2.2 区域网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界面 |
4.3 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程序运行 |
4.3.1 基本网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程序的运行 |
4.3.2 区域网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程序的运行 |
4.4 坐标变化统计量分析 |
4.4.1 基本网统计量分析 |
4.4.2 区域网统计量分析 |
4.5 坐标变化直方图 |
4.5.1 基本网坐标变化直方图 |
4.5.2 区域网坐标变化直方图 |
4.6 坐标变化正态Q-Q图 |
4.6.1 基本网坐标变化的正态Q-Q图 |
4.6.2 区域网坐标变化正态Q-Q图 |
4.7 坐标变化茎叶图 |
4.7.1 基本网坐标变化茎叶图 |
4.7.2 区域网坐标变化茎叶图 |
4.8 坐标变化箱图 |
4.8.1 基本网坐标变化箱图 |
4.8.2 区域网坐标变化箱图 |
4.9 小结 5 中国地壳运动网络点位变化相关性分析 |
5.1 相关性分析概述 |
5.1.1 Pearson相关系数 |
5.1.2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
5.1.3 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 |
5.1.4 Bootstrap方法 |
5.2 基准点变化相关性分析 |
5.3 基本网点变化相关性分析 |
5.4 区域网点坐标变化相关性分析 |
5.5 区域网点的经纬度及XYZ变化相关性分析 |
5.6 相关性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的探讨 |
5.7 小结 6 不同地区地壳形变的差异性分析 |
6.1 地壳形变评价分析的理论依据 |
6.2 不同地区GPS点位变化差异性比较分析 |
6.2.1 汶川地区与一些全国大城市GPS点位变化差异性比较分析 |
6.2.2 GPS观测站数不同的区域点位变化差异性比较分析 |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的研究成果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9)GPS位置时间序列中的中长期误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对象、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PS 台站位置中的时域相关噪声分析 |
1.2.1.1 功率谱分析法 |
1.2.1.1.1 功率谱模型 |
1.2.1.1.2 谱的计算 |
1.2.1.1.3 谱指数的反演 |
1.2.1.2 最大似然估计(MLE)法 |
1.2.1.2.1 模型的建立 |
1.2.1.2.2 模型求解 |
1.2.1.2.3 利用MLE 法进行有色噪声分析取得的成果 |
1.2.1.2.4 利用MLE 评估有色噪声对速率估计不确定性的影响 |
1.2.2 GPS 垂向周年项的地球物理解释 |
1.2.3 GPS 位置中共模误差(CME)的时空滤波 |
1.2.3.1 区域叠加滤波法 |
1.2.3.2 主成分分析滤波法 |
1.2.4 小结与讨论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2章. 数据及预处理 |
2.1 GPS 台站位置时间序列产品的来源 |
2.1.1 其他分析机构产出的GPS 位置时间序列 |
2.1.2 CMONOC 网络GPS 基准站位置时间序列 |
2.1.2.1 CMONOC 数据中心提供的位置时间序列产品 |
2.1.2.2 本论文对CMONOC 历史数据进行重新分析所得的结果 |
2.2 GPS 台站位置时间序列参数模型 |
2.3 GPS 位置时间序列的预处理 |
2.3.1 阶跃和震后弛豫形变 |
2.3.2 异常观测和局外点 |
第3章. GPS 位置时间序列中的有色噪声分析 |
3.1 数据 |
3.2 幂指数噪声的谱指数反演 |
3.3 最佳噪声模型 |
3.4 时域相关噪声大小的空间分布特征 |
3.5 经过空间滤波剔除CMC 后的时域相关噪声特征 |
3.6 时域相关噪声对GPS 台站运动速率估计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4章. GPS 位置时间序列中的周期性噪声分析 |
4.1 各分析机构所得结果的对比 |
4.1.1 SOPAC 解中全球GPS 连续站的周年运动特征 |
4.1.2 各分析机构的解中中国及周边GPS 台站周年项的对比 |
4.1.3 参考框架对周年项的影响分析 |
4.2 CMONOC GPS 基准站周年运动特征分析 |
4.3 GPS 位置时间序列中的“异常”高频周期项 |
4.3.1 GPS 位置时间序列的叠加功率谱分析 |
4.3.2 异常周期项对参数估计的影响 |
4.4 结论和讨论 |
第5章. GPS 台站位置中非构造周期性噪声的来源分析 |
5.1 地表质量负荷季节变化对CMONOC 网络GPS 基准站位置的影响 |
5.2 地表质量负荷与异常周期项 |
5.3 讨论和结论 |
第6章. 剔除GPS 位置中共模分量的相关加权叠加滤波技术 |
6.1 数据 |
6.2 GPS 台站间位置时间序列的相关性 |
6.2.1 GPS 台站位置时间序列间相关性大小的表征 |
6.2.2 基于台站间相关性的聚类分析 |
6.3 相关加权叠加滤波算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小尺度区域GPS 网空间滤波结果分析 |
6.4.2 相关加权叠加滤波法在中、大尺度GPS 网络中的应用 |
6.4.3 利用空间滤波检测区域性地壳形变信号 |
6.4.3.1 检测Cascadia 消减带地区的慢地震位移 |
6.4.3.2 检测美国洛杉矶San Gabriel 盆地的地壳形变 |
6.5 讨论 |
6.5.1 在GPS 网络边缘时Voronoi 加权的效果分析 |
6.5.2 台站海拔高度与台站位置时间序列间的联系 |
6.6 小结 |
第7章. 参考框架的实现对GPS 定位的影响 |
7.1 CMC 的全球空间分布特征 |
7.2 在观测级数据解算进行大气压力负荷改正对区域参考框架下GPS 定位的影响 |
7.2.1 数据及处理 |
7.2.2 进行ATML 改正的影响 |
7.2.2.1 对解算精度的影响 |
7.2.2.2 对相关噪声的影响 |
7.2.3 ATML 改正与空间滤波的效果对比 |
7.3 参考框架站的选择对GPS 定位的影响分析 |
7.4 讨论和结论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本论文的主要成果 |
8.2 研究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ABOUT THE AUTHOR |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章 |
(10)网络GPS/RTK精度测试与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网络GPS/RTK技术的发展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1.1.1 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简介 |
1.1.2 GPS差分技术概述及其发展 |
1.1.3 网络GPS/RTK技术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网络GPS/RTK系统原理 |
2.1 网络GPS/RTK系统原理 |
2.2 网络GPS/RTK系统组成 |
2.2.1 参考站子系统 |
2.2.2 数据通信子系统 |
2.2.3 数据处理中心 |
2.2.4 用户部分 |
2.3 网络GPS/RTK的关键技术 |
2.3.1 整周未知数的解算 |
2.3.2 误差模型优化技术 |
2.3.3 参考站数据的质量控制及系统完备性监测 |
2.4 网络GPS/RTK技术的分类 |
2.4.1 虚拟参考站技术(VRS) |
2.4.2 主辅站技术(MAC) |
2.4.3 区域改正数技术(FTK) |
2.4.4 增强参考站技术(ARS) |
2.4.5 综合内插技术(CBI) |
2.5 网络GPS/RTK技术比较 |
第3章 网络GPS/RTK技术误差分析 |
3.1 GPS观测方程 |
3.1.1 GPS载波相位观测方程 |
3.1.2 载波相位站间单差观测量 |
3.1.3 载波相位站间星际双差观测量 |
3.2 与参考站稳定性有关的误差 |
3.3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
3.3.1 卫星轨道误差 |
3.3.2 卫星时钟误差 |
3.3.3 相对论效应 |
3.4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
3.4.1 接收机钟差 |
3.4.2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误差 |
3.5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
3.5.1 电离层延迟误差 |
3.5.2 对流层延迟误差 |
3.5.3 多路径误差 |
3.6 与通信系统有关的误差 |
3.6.1 传输时延 |
3.6.2 丢包率 |
3.6.3 误码率 |
第4章 网络GPS/RTK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测试方法 |
4.1 网络GPS/RTK系统测试内容 |
4.1.1 系统网内差分定位精度测试 |
4.1.2 系统可用性测试 |
4.1.3 系统定位服务时效性测试 |
4.1.4 系统兼容性测试 |
4.2 网络GPS/RTK系统测试实施方案设计 |
4.2.1 系统内符合精度实施方案 |
4.2.2 系统可用性测试实施方案 |
4.2.3 系统定位服务实效性测试实施方案 |
4.2.4 系统兼容性测试实施方案 |
4.2.5 观测实施 |
第5章 基于Venus与GPSnet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5.1 系统内外符合精度测试结果分析 |
5.1.1 GPSNET测试结果分析 |
5.1.2 GPSNET与VENUS内符合精度对比分析 |
5.2 系统外符合精度测试结果分析 |
5.3 系统时间可用性测试结果分析 |
5.3.1 GPSNET与VENUS时间可用性对比分析 |
5.3.2 结果分析 |
5.4 系统空间可用性测试结果分析 |
5.4.1 网内差分均匀性分析 |
5.4.2 网外差分精度与距离相关性测试 |
5.4.3 系统动态效能测试 |
5.5 系统定位服务时效性测试结果分析 |
5.5.1 接收机静止条件下初始化时间分析 |
5.5.2 网外初始化时间分析 |
5.6 GPSNET与VENUS系统测试结论 |
5.6.1 系统内符合精度测试结论 |
5.6.2 系统外符合精度测试结论 |
5.6.3 系统时间可用性测试结论 |
5.6.4 系统空间可用性测试结论 |
5.6.5 系统定位服务实效性测试结论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基于网络的GPS定位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GPS坐标时间序列在房屋危险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李世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2]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群智感知网络的优化与融合[D]. 汪洋.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基于长期GPS观测的印度欧亚碰撞带地壳形变研究[D]. 郑刚. 武汉大学, 2018(06)
- [4]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GPS位移监测方法研究[D]. 赖家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4)
- [5]基于网络GPS-RTK技术的地籍测量研究[J]. 张予东,马春艳,郭敏,王文超,李天子,佟艳.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6(05)
- [6]基于GNSS网络的GPS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J]. 洪泽. 科技风, 2014(19)
- [7]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GPS数据研究中国大陆现今应变场特征[D]. 党学会.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12(06)
- [8]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D]. 张林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05)
- [9]GPS位置时间序列中的中长期误差研究[D]. 田云锋.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1(05)
- [10]网络GPS/RTK精度测试与评价分析[D]. 钱文进.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