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片机电参数检测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迪,毕涛,谭春亮,葛宝川[1](2021)在《一种负载电特征参数监测与识别装置》文中认为随着电能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供配电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用电负载和设备急速增加,对电特征参数测量的精确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不同的用电设备,需要研发出多功能的电特征参数测量装置。设计了一种以STM32为控制核心的负载电参数监测与识别装置,该装置能够测量电流、电压、有功功率、电能等参数,并且能够识别出负载的种类,采取硬件和软件双重抗干扰措施,提高了可靠性,减小了该装置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成本,对用电设备安全、经济和可靠地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验证,该装置测量电特征参数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能够满足监测要求,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李聪[2](2021)在《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在线检测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是应用于铁路信号点灯单元中实现信号不间断传递的重要器件,在铁路系统稳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靠性对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性有着重大影响。随着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使用时间的增加,表征其可靠性的性能参数也在逐渐退化直至失效,目前对于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的检测主要是人工拆卸返厂检测的方式,继电器庞大的数量造成了较长的检测周期,使得故障处理不及时,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参数检测系统和参数在线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以铁路色灯信号机用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动态释放特性和触点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对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的特性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综合考虑继电器工作环境及参数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可测特性参数。针对传统时间参数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与奇异性检测原理,结合小波细节系数尺度间相关性分析方法,有效提取了表征继电器状态转换时刻的突变点。在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特性分析和参数测量方法的研究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参数在线检测系统,对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的特性参数进行了采集,并实现了检测数据的传输、存储及实时显示。最后搭建测试平台进行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参数检测试验,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表明系统测量误差均在2%以内,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对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的在线检测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付志远[3](2021)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阵列式差分线圈金属异物检测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飞速发展,目前这种技术可为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等进行高效、绿色、便捷的无线充电。然而,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发射与接收线圈之间的开放空间中难免进入异物。这些异物中,由于金属异物具有导磁和导电特性,对系统影响最为严重。当金属异物介入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发射与接收线圈之间时,会对系统传输效率、频率等系统参数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系统失谐,而且金属异物内部形成的涡流效应,造成金属异物局部过热造成安全隐患,危及系统及用户的安全。本文针对介入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的金属异物进行研究,采用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及有限元仿真探究金属异物对系统的扰动机理,并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基于阵列式差分线圈的金属异物检测方法。1.分析对比国内外文献中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影响较小的阵列式差分线圈金属异物检测结构。基于电路理论对差分线圈与单线圈吸收系统功率大小进行对比分析,并推导出不同种类金属异物介入差分检测线圈表面后,线圈输出电压变化表达式;2.利用有限元仿真,建立具有阵列式差分线圈检测结构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对差分线圈与传统单线圈功率损耗进行对比。探究标准尺寸的铁磁性和非铁磁性金属异物对检测线圈输出电压影响规律,并对差分线圈参数进行优化;3.设计线圈输出电压信号采集模块,并搭建具有阵列式差分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对标准异物中的易拉罐、钢丝球、标准铁、铝、铜片以及三种硬币进行随机掉落实验,检测线圈输出电压实验。4.为解决小尺寸金属异物上位机无法被检测的问题,构建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回形针介入线圈后产生的突变电压进行训练,实现对回形针等小尺寸金属异物的检测。本文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金属异物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多组由相同结构反向串联构成的阵列式差分线圈金属异物检测结构,这种检测结构具有检测精度高,对系统传输效率影响小的优点。在实验条件下每个单线圈吸收的平均功率为0.09W,远大于差分线圈吸收的平均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检测方法对回形针的检测正确率为85.7%。
姚鹏鹏[4](2020)在《PTC电加热器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冷暖空调系统是现代汽车的标配,电动汽车普遍采取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电加热器供暖。为了提高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效率,PTC电加热器采用流水线生产。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为了高效的控制PTC电加热器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产品的可靠性,对PTC电加热器在出厂时进行自动化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PTC电加热器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进行了研究,为了实现PTC电加热器自动检测的产品扫码、性能检测、数据存储三大功能模块,需完成模拟风道设计、自动测试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本文首先根据PTC电加热器自动化检测项目要求,对项目进行了需求分析。随后依据需求分析结果,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2)在硬件架构中,主要完成模拟风道设计、自动测试系统主控单元硬件设计及PTC自动化检测系统的集成。模拟风道采用一进一出的矩形截面设计,由调速风机、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组成。自动测试系统包含主控单元、电源、扫码枪和测量仪器等。该系统的主控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选取MC9S12P128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电源模块、模拟采样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通信模块、局域互联网络(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LIN)通信模块等。(3)在软件架构中,完成了模拟量转数字量(Analog-to-Digital,AD)数据采集、串口通信、CAN通信、LIN通信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接收与发送等驱动程序的设计。设计了下位机运行主程序。(4)基于QT框架开发了检测系统上位机用户界面,实现了测量仪器协议解析模块、数字滤波算法模块、数据误差处理模块、故障处理及报警模块、二维码生成模块等功能模块,并且采用SQLite完成了检测系统数据库的设计。最后对所搭建的PTC电加热器自动化检测系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在功能上可以完成产品扫码及存储检测数据的功能。在性能参数测试中,电压测试精度为0.5%,绝缘电阻测试精度为3%,温度测试精度为0.3℃,每小时可完成15件电加热器的测试,符合设计要求。
张宗超[5](2020)在《基于同步时钟电能质量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生活条件的发展,一些非线性负荷和分布式电源大量的接入配电网系统中,造成了潮流的双向流动,对电能的污染增加,严重时超过了的允许限度。电能质量的好坏会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优质的电能有利于确保电网和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提高产品生产的质量,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为了能够系统地分析和研究电能质量,提高电能质量,找出导致电能质量所存在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必然需要对电能质量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目前电能质量检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大多数是局部单点测量,测量的结果只反映局部系统运行状态,但是测量的数据没有统一的时间标记和联系,缺乏准确性。对不同地点的电网信号采样时提出基于GPS同步采样的方法,实现对异地电能质量参数的同步测量与分析,系统实时的掌握全网的运行状态。为了实现不同地点的同步采样,提出了基于GPS的同步采样方法。利用GPS高精度的秒脉冲信号(Pulse Per Second,PPS)启动主控芯片外部中断,触发不同地点的采样装置,对三相电压电流信号进行同步采样。同时ADC转换器将采样得到的模拟数据进行数字信号转换,再把这些数据打上记录世界时钟的标签实现设备的同步采样和测量。在整个同步采样过程中,先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得到电压、电流有效值,然后利用傅里叶变换得到了电压、电流的相位,准确的获得电压、电流矢量。对于电能质量检测装置的设计实现,先从电能质量参数的检测算法上进行了说明。介绍了主要稳态电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其中闪变检测采用的是现有的IEC平方闪变检测方法。对于谐波检测来说,由于FFT的计算效率较高,在嵌入式系统DSP中能够方便的实现,所以在FFT算法上提出了基于4项莱夫-文森特窗(Rife-Vincent,RV)窗的多谱线插值FFT改进算法。推算出谐波的频率、幅值和相位的计算表达式,通过曲线拟合函数推出了既简单又实用的插值修正表达式。然后对弱信号以及复杂的谐波信号进行相应的仿真计算,并同几个典型的加余弦窗函数FFT算法对比,发现4项RV(Ⅰ)窗函数FFT算法在计算谐波参数时的准确性较好,可以很好的抑制非整周期采样造成的长范围泄露问题,而多谱线插值FFT改进算法可以有效的对短范围泄漏进行修正。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设计了电能质量检测装置。该系统在基于GPS时钟信号同步采样和各电能质量测量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了ADC+DSP+MCU的硬件构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根据模块化的思想进行了设计,并对测量结果和误差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李欢欢[6](2020)在《电动执行器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电动执行器是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执行机构,其运行状态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严格保证电动执行器的正常运行是保障工业现场安全运转的首要问题。在当前工业自动化愈发智能化的背景下,本文针对电动执行器出厂前疲劳测试中单指标检测费时费力以及多指标检测亟待完善的问题,在对电动执行器结构和原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传感器技术、微控制技术、触摸屏技术和工业物联网技术,并以天津奥美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执行器为检测对象,设计了一套电动执行器检测系统,对保障电动执行器质量、降低测试成本、提高电动执行器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电动执行器检测系统进行了检测台的搭建和Web平台的开发,并对各个模块展开具体的设计和实现。本文完成工作如下:(1)在智能电动执行器自检故障的基础上,利用绝对编码器完成电动执行器的阀位采集,提出将绝对编码器直接安装到电动执行器输出轴上来获得更高精度的阀位,与反馈阀位对比以作为阀位准确度检验的依据。(2)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完成检测板的软硬件设计,并结合各电气元件完成检测台电气系统的搭建。以触摸屏为主站,通过Modbus现场总线实现其与检测板和电动执行器的信息交互,完成电动执行器中故障信息的传递。(3)针对实际检测中自动测试和手动测试的需要,通过触摸屏软件程序设计,对电动执行器进行测试类型设定,完成电动执行器的模拟量和数字量检测。在此基础上,基于Flask框架进行Web开发,通过Modbus-TCP协议实现与触摸屏的通讯,增加了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功能。(4)针对电动执行器故障自动诊断的需求,结合该领域工作者的实际经验,对电动执行器的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并完成故障库的建立,辅助检测人员完成电动执行器的故障检修工作,使得检测系统更加智能化。本系统已投入合作企业使用,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对电动执行器进行疲劳测试,还能够实现辅助故障诊断功能,帮助检测人员进行故障分析工作,符合预期目标,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邹敏[7](2020)在《无线数传式三相电能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高精度多功能的三相电能表一直都是我国电表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升级,各行各业也对电能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具备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外,还具有多种费率计量、多次谐波分析、数据远传等智能化的功能;而精度更高、抗干扰性更强、成本及功耗更低,无疑是这个时代赋予电能表的全新要求。论文首先根据电表行业的发展现状、电参数计量的理论基础和电能表功能设计要求确定总体的设计方案。其次,围绕LPC1227主控芯片和RN8302计量芯片设计硬件电路,包括时钟电路、存储电路、采样和计量电路、人机交互电路、电源电路等,并结合EC20芯片给出4G模块的通讯设计。硬件电路的搭建遵从模块化原则,计量芯片具有多种电参数测量功能,有效地电能表存在的精度不高、功能不全、可靠性较差等问题。其中,通讯模块还针对当前抄表方式存在的传输速度慢、覆盖能力不足等问题,采用4G通讯技术以无线数据透传的方式实现远程抄表,将电表的测量参数通过4G网络传输到抄表管理平台,实现对电能表的实时监控。再次,基于Keil uvision4环境,用C/C++语言对三相电能表进行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模块、硬件驱动模块、电能计量模块、谐波分析模块以及通讯模块等。最后,根据电能表设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搭建通讯和电能计量测试平台对整个系统就各大功能模块进行联合调试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20℃~60℃的工作温度下,各项功能均能正常工作,电压电流测量精度为0.2级,电能表运行功耗<3W,且EMC指标均符合电能表设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满足设计需求。
李炜[8](2020)在《基于电参数的制动液含水率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制动液是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制动压力的介质,在汽车的安全行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制动液含水率的检测是保证制动液是否合格的重要技术。为此研究一种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制动液含水率的方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本文首先设计了含水率检测系统的下位机和上位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检测系统的可靠性与正确性,并通过实验完成了制动液电参数的采集。利用采集到的电参数,采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极限学习机等三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制动液含水率与电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完成了对制动液含水率的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的回归预测总体均方误差为0.002,决定系数R值为0.9574,分类精度为86.1%;支持向量机的回归预测总体均方误差为0.0043,决定系数R值为0.9662,分类精度为94.4%;极限学习机的回归预测总体均方值为0.009,决定系数R值为0.8778,分类精度为88.9%。进一步又采用长短期神经网络和堆栈稀疏自编码器完成了对制动液含水率的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长短期神经网络的回归预测大致为一条直线,将所有样本的含水率都预测成了一个值,将样本都分为了一类,说明长短期神经网络不适用于此类数据的预测分析。SAE优化后仅有极限学习机的预测效果变好,均方误差变小、分类精度变高;BP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反而变差,总体均方误差变大,拟合优度变小,但分类精度有所提升;而支持向量机预测效果严重变差,拟合优度为极低的0.0949,均方误差也变大为0.05,几乎无法对含水率进行预测。通过样条插值法对数据进行扩充后,三个模型的预测效果都有所提升,其中SAE+BP、SAE+SVM、SAE+ELM的均方误差分别为0.0081、0.0159、0.0004,分类精度分别为96.3%、88.9%、95.4%。从实验结果可以得知SAE+ELM模型的回归预测效果较好,SAE+BP模型的分类效果较好,准确率达到了96.3%。表明检测系统能够满足制动液含水率检测的要求。
胡媛元[9](2020)在《基于ARM处理器的便携式机载线缆故障检测系统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机载线缆是飞机的神经系统,负责输送动力电源、传递控制信号和数据信息等。线缆系统电气环境复杂,其潜在故障是造成许多空难事故的原因,因此实现整机线缆的故障检测,对保证飞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国内外学者研究故障检测方法时,大多使用离位检测,需拆卸线缆,检测设备体型较大,不利于便携,并且检测线缆的芯数固定,不利于扩展。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便携式机载线缆故障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多芯线缆的原位检测。论文提出一种便携式线缆故障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ARM处理器代替PC机,对检测结果进行图形化显示。通过系统主机、子机及继电器阵列板的相互配合,实现快速检测多芯线缆有无短路和断路现象,并对线缆导通电阻和绝缘电阻进行测量。测量系统利用无线通信实现了线缆的原位检测,并提出一种总线级联方式,能快速无限扩展线缆的检测芯数。论文使用34401A数字万用表、DP832数字电源搭建系统标定平台,分别对两种量程内导通电阻值进行标定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0~20?和0~1k?量程区间内,测量系统测得电阻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4%。分别对两种32芯线缆进行测试,测量结果相对误差均小于±4%,并且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短路、断路现象。系统主机尺寸为196mm×133mm×48mm,重量为0.847kg,续航时间为4.2h。
康霞霞[10](2020)在《基于介电特性测量技术的牛奶新鲜度检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牛奶含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乳糖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人们补充营养的来源之一。随着近年来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爆出,食品安全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对牛奶新鲜度的知情需求,所以对牛奶新鲜度的检测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牛奶新鲜度的检测方法有很多,主流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电子鼻与电子舌法以及射频与RFID检测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破坏样本、检测时间长、产品昂贵、灵敏度较低以及不利推广等缺点,实用性较差。本文基于介电特性测量技术进行牛奶新鲜度的检测,通过测量牛奶所处的环境温度、牛奶的等效阻抗值结合相关模型实现对牛奶pH值的测量,以此衡量牛奶的新鲜度。该方法具有实时、快速、非接触等特点,在牛奶新鲜度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针对人们对牛奶新鲜度知情的需求,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BP神经网络分析了牛奶实时介电参数、温度与pH值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得到了利用温度和介电参数求得牛奶p H值的数学模型,本文选用了牛奶等效阻抗值作为牛奶新鲜度的间接表征参数。(2)研制了牛奶新鲜度检测硬件系统,该系统利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F103RBT6芯片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利用AD5933相关电路作为牛奶等效阻抗值测量单元,通过检测牛奶等效阻抗值与环境温度的数值用以求得牛奶p H值,通过牛奶的pH值衡量牛奶新鲜度。(3)开发了牛奶新鲜度检测的上下位机软件系统,下位机利用keilvision5软件进行编程来初始化主控芯片、控制AD5933工作以及进行数据的发送,上位机利用Lab VIEW软件实现数据处理、人机交互及数据存储。(4)对系统软硬件进行了综合测试,其中硬件测试主要包括电路板功能测试、AD5933功能测试和测量系统准确性测试;软件测试主要为上位机软件功能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软硬件可以正常工作。此外为了评判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新鲜度检测系统的实用性,我们通过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新鲜牛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预测值与pH计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在0.3%以下,符合工业级要求。本文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研制低成本微型化牛奶新鲜度检测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单片机电参数检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片机电参数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负载电特征参数监测与识别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结构 |
2 系统具体实施方案 |
2.1 主控模块 |
2.2 电压测量模块 |
2.3 电流测量模块 |
2.4 功率因数测量模块 |
2.5 输入模块 |
2.6 显示模块 |
2.7 低功耗设计 |
2.8 抗干扰措施设计 |
3 系统软件设计和实验结果 |
4 结论 |
(2)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在线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概况 |
1.2.1 继电器检测技术国外发展概况 |
1.2.2 继电器检测技术国内发展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在线检测系统研究 |
2.1 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分析 |
2.1.1 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
2.1.2 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动态特性分析及特性参数定义 |
2.2 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检测参数分析 |
2.3 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时间参数检测方法研究 |
2.3.1 时间参数测量方法 |
2.3.2 小波分析理论 |
2.3.3 多分辨率分析 |
2.3.4 小波变换突变点检测原理 |
2.3.5 交流继电器时间参数检测方法设计 |
2.4 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 |
2.4.1 检测系统需求分析 |
2.4.2 检测系统总体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在线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总体硬件结构设计 |
3.2 MCU控制模块设计 |
3.3 参数采集模块设计 |
3.3.1 电流采集模块设计 |
3.3.2 电压采集模块设计 |
3.3.3 AD转换模块设计 |
3.4 转换控制模块设计 |
3.4.1 线圈驱动电路设计 |
3.4.2 供电电路设计 |
3.5 通讯模块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在线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总体设计 |
4.2 基于STM32 的下位机程序设计 |
4.2.1 主程序与初始化程序设计 |
4.2.2 转换控制程序设计 |
4.2.3 AD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4.2.4 参数计算程序设计 |
4.2.5 通讯程序设计 |
4.3 基于.net的上位机程序设计 |
4.3.1 上位机总体程序设计 |
4.3.2 数据库设计 |
4.3.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及数据分析 |
5.1 测试环境 |
5.2 系统性能测试 |
5.2.1 系统硬件部分测试 |
5.2.2 系统软件部分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阵列式差分线圈金属异物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金属异物检测国外研究现状 |
1.3 金属异物检测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金属异物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检测线圈的影响分析 |
2.1 金属异物对系统扰动分析 |
2.1.1 金属涡流损耗分析 |
2.1.2 金属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品质因数影响 |
2.2 差分线圈与单线圈功率损耗对比分析 |
2.3 非铁磁性金属异物对检测线圈影响 |
2.4 铁磁性金属异物对检测线圈影响 |
2.5 金属异物介入后差分线圈输出电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阵列式差分线圈金属异物检测方法有限元仿真 |
3.1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有限元仿真模型 |
3.2 差分线圈与单线圈功率损耗对比 |
3.3 差分线圈匝数选取 |
3.4 差分线圈线间距选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属异物检测系统设计 |
4.1 检测电路模块的设计 |
4.2 多通道电压采集模块设计 |
4.3 基于BP神经网络金属异物识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阵列式差分线圈方法金属异物检测实验 |
5.1 无线电能传输金属异物检测系统 |
5.2 标准金属异物检测实验 |
5.2.1 标准金属异物随机掉落检测实验 |
5.2.2 检测线圈电压变化实验 |
5.2.3 回形针的识别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PTC电加热器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PTC电加热器检测 |
1.3.2 PWM信号处理 |
1.3.3 CAN/LIN协议 |
1.3.4 MODBUS协议 |
1.3.5 数据库设计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需求分析与系统方案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系统方案设计 |
2.2.1 模拟风道设计 |
2.2.2 检测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2.2.3 检测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加热器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电路需求分析 |
3.2 硬件电路结构设计 |
3.3 硬件电路模块设计 |
3.3.1 电源模块 |
3.3.2 最小系统模块 |
3.3.3 串口通信模块 |
3.3.4 LIN通信模块 |
3.3.5 CAN通信模块 |
3.3.6 AD采样模块 |
3.3.7 LED显示电路 |
3.3.8 PTC主控接口电路 |
3.4 电路抗干扰设计 |
3.4.1 原理图抗干扰设计 |
3.4.2 PCB抗干扰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加热器检测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下位机软件需求分析 |
4.2 下位机驱动程序设计 |
4.2.1 PLL驱动程序 |
4.2.2 SCI驱动程序 |
4.2.3 LIN驱动程序 |
4.2.4 CAN驱动程序 |
4.2.5 PWM驱动程序 |
4.2.6 AD采样驱动程序 |
4.3 下位机主程序设计 |
4.4 软件可靠性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检测数据处理及检测系统故障处理策略 |
5.1 检测数据处理 |
5.1.1 数据预处理 |
5.1.2 数据误差处理 |
5.2 检测系统故障处理策略 |
5.2.1 下位机故障处理 |
5.2.2 上位机故障处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检测系统上位机软件及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6.1 上位机软件需求分析 |
6.2 上位机软件结构 |
6.3 上位机模块设计 |
6.3.1 串口通信及其通信协议 |
6.3.2 扫码枪信息采集 |
6.3.3 系统参数设置 |
6.3.4 系统显示主界面 |
6.3.5 测试数据保存 |
6.4 上位机软件运行流程 |
6.5 数据库需求分析 |
6.6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检测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7.1 检测系统搭建 |
7.2 系统功能测试 |
7.2.1 PWM通信功能测试 |
7.2.2 CAN通信功能测试 |
7.2.3 LIN通信功能测试 |
7.2.4 扫码枪功能测试 |
7.2.5 风速、温度检测功能测试 |
7.2.6 电参仪、绝缘耐压检测仪功能测试 |
7.2.7 PTC电加热器测量数据 |
7.3 结果分析 |
7.3.1 对比分析 |
7.3.2 误差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 A 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与PCB图 |
(5)基于同步时钟电能质量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电能质量的定义及各指标 |
1.2.1 电压偏差 |
1.2.2 频率偏差 |
1.2.3 三相不平衡 |
1.2.4 电压波动与闪变 |
1.2.5 谐波 |
1.3 基于同步时钟电能质量检测的优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GPS同步时钟同步测量技术 |
2.1 基于GPS时钟信号同步采样介绍 |
2.1.1 GPS的授时原理 |
2.1.2 基于GPS时钟同步采样 |
2.2 电压矢量的测量 |
2.2.1 电压有效值的计算 |
2.2.2 电压矢量的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能质量的检测方法 |
3.1 电压偏差检测 |
3.2 频率偏差检测 |
3.3 三相不平衡度检测 |
3.4 电压波动与闪变的检测 |
3.5 谐波检测方法 |
3.5.1 莱夫-文森特窗 |
3.5.2 多谱线插值算法 |
3.5.3 基于莱夫-文森特窗多谱线插值FFT算法 |
3.5.4 谐波仿真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同步时钟电能质量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系统的设计要求及组成 |
4.1.1 系统设计要求 |
4.1.2 系统的组成及整体框图 |
4.2 模拟信号采集变换模块 |
4.2.1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
4.2.2 模数转换电路 |
4.3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
4.3.1 SRAM和 FLASH外部存储电路 |
4.3.2 DSP的数据传输 |
4.4 数据管理模块 |
4.4.1 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 |
4.4.2 LCD液晶数据显示模块 |
4.4.3 数据的存储模块 |
4.4.4 GPS同步时钟模块 |
4.5 电源模块 |
4.6 系统硬件平台展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同步时钟电能质量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5.1 软件开发平台和设计原则 |
5.1.1 CCS4.12软件开发平台 |
5.1.2 软件设计原则 |
5.2 主程序设计 |
5.3 数据的采集处理模块 |
5.4 SPI双向通信传输 |
5.5 数据管理模块软件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能质量检测装置性能分析和误差分析 |
6.1 电能质量检测装置性能分析 |
6.2 电能质量检测装置误差分析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电动执行器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电动执行器发展现状 |
1.2.2 电动执行器检测系统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2 电动执行器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电动执行器的结构与原理 |
2.2 检测系统功能需求 |
2.3 检测系统整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检测台的硬件设计及软件实现 |
3.1 检测板的硬件设计 |
3.1.1 MCU最小系统电路 |
3.1.2 编码器与阀位采集 |
3.1.3 互感器与电参数采集 |
3.1.4 电源及继电器输出电路 |
3.1.5 反馈阀位采集电路 |
3.1.6 按键及显示电路 |
3.1.7 Modbus通信电路 |
3.2 检测板的软件实现 |
3.2.1 检测板软件总体设计 |
3.2.2 编码器处理程序设计 |
3.2.3 电参数采集程序设计 |
3.2.4 Modbus通信程序设计 |
3.3 检测台电气系统搭建 |
3.3.1 系统整体部署 |
3.3.2 电源供给设计 |
3.3.3 触摸屏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及实现 |
4.1 触摸屏软件设计及实现 |
4.1.1 检测功能总体设计 |
4.1.2 触摸屏与检测板通讯实现 |
4.1.3 HMI功能设计 |
4.2 Web平台软件设计及实现 |
4.2.1 Flask应用实现 |
4.2.2 Web平台功能设计 |
4.3 Web与触摸屏通讯实现 |
4.4 故障库与诊断规则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调试和运行 |
5.1 检测台功能测试 |
5.2 Web平台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7 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 |
10 致谢 |
(7)无线数传式三相电能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电能表的发展与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关键技术和组织安排 |
2 电能表设计的总体方案论证 |
2.1 前言 |
2.2 系统方案的分析与确定 |
2.3 系统整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1 前言 |
3.2 最小系统设计 |
3.3 采样和计量电路 |
3.4 通信电路 |
3.5 电源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前言 |
4.2 最小系统程序设计 |
4.3 RN8302程序设计 |
4.4 通讯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前言 |
5.2 测试平台的搭建 |
5.3 测试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电参数的制动液含水率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制动液含水率检测系统设计 |
2.1 含水率检测的方法的提出 |
2.2 制动液含水率检测系统下位机设计 |
2.2.1 稳压电源模块设计 |
2.2.2 信号发生器模块设计 |
2.2.3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2.3 制动液含水率检测系统上位机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功能可行性验证实验与数据采集 |
3.1 信号发生器验证实验 |
3.2 系统下位机测量功能实验验证 |
3.2.1 系统下位机测量数据仿真验证 |
3.2.2 系统下位机数据测量 |
3.2.3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3.3 制动液含水量电参数采集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三种机器学习模型的含水率预测 |
4.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实验 |
4.1.1 BP神经网络理论与模型 |
4.1.2 实验结果分析 |
4.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实验 |
4.2.1 支持向量机理论与模型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4.3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预测实验 |
4.3.1 极限学习机原理与模型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两种深度学习的含水率预测 |
5.1 基于长短期神经网络的预测实验 |
5.1.1 长短期神经网络原理与模型 |
5.1.2 实验结果分析 |
5.2 基于堆栈稀疏自编码器的预测实验 |
5.2.1 堆栈稀疏自编码器原理与模型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六个模型的实验对比分析 |
5.4 数据扩充后六个模型的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信号发生器原理图 |
附录B 采集电路原理图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基于ARM处理器的便携式机载线缆故障检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线缆故障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
2.1 系统检测内容及参数指标 |
2.2 线缆故障检测方法分析 |
2.2.1 线缆导通电阻测量方法 |
2.2.2 线缆断路检测方法 |
2.2.3 线缆短路检测方法 |
2.2.4 线缆绝缘电阻测量方法 |
2.2.5 继电器阵列切换方法 |
2.3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线缆故障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结构及组成 |
3.1.1 系统主机硬件设计 |
3.1.2 系统子机硬件设计 |
3.2 线缆切换继电器阵列电路 |
3.2.1 继电器驱动电路 |
3.2.2 继电器级联电路 |
3.3 系统信号处理电路 |
3.3.1 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
3.3.2 模数转换器电路设计 |
3.3.3 恒流源电路设计 |
3.4 系统电池电源管理电路 |
3.4.1 锂电池充电电路 |
3.4.2 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
3.4.3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 |
3.5 系统核心控制电路 |
3.5.1 子机控制单元设计 |
3.5.2 主机控制模块选型 |
3.5.3 系统显示模块设计 |
3.5.4 无线通信模块选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线缆故障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设计整体方案 |
4.2 系统检测程序设计 |
4.2.1 系统自检程序 |
4.2.2 线缆导通性测试程序 |
4.2.3 线缆绝缘性测试程序 |
4.2.4 液晶屏驱动程序 |
4.2.5 系统通信程序设计 |
4.3 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
4.3.1 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
4.3.2 用户图形界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数据分析 |
5.1 系统样机外形与功耗测试 |
5.1.1 系统样机外观与质量 |
5.1.2 系统样机功耗测试 |
5.2 系统样机标定测试 |
5.2.1 标定测试平台搭建 |
5.2.2 电流源稳定性测试 |
5.2.3 导通电阻标定测试 |
5.3 系统样机测量数据分析 |
5.3.1 导通电阻测量数据 |
5.3.2 线缆故障检测数据 |
5.3.3 绝缘电阻测量数据 |
5.4 系统测量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 |
攻读学位期间大赛获奖 |
(10)基于介电特性测量技术的牛奶新鲜度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牛奶新鲜度检测的研究现状 |
1.3 介电特性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牛奶新鲜度检测理论研究基础 |
2.1 物质介电特性检测原理 |
2.2 数学模型建立理论基础 |
2.2.1 最小二乘曲线拟合 |
2.2.2 多元回归分析 |
2.2.3 BP神经网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牛奶新鲜度与等效阻抗之间的数学模型 |
3.1 牛奶pH值与阻抗值的测量 |
3.2 数据预处理 |
3.3 二维模型的建立 |
3.4 对数学模型的温度补偿校正 |
3.4.1 二元回归法 |
3.4.2 BP神经网络法 |
3.4.3 两种方法的补偿效果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牛奶新鲜度检测系统硬件 |
4.1 牛奶新鲜度检测系统结构图 |
4.2 主控核心单元设计 |
4.2.1 主控CPU选型 |
4.2.2 STM32F103RBT6最小系统设计 |
4.3 牛奶阻抗值采集电路设计 |
4.3.1 AD5933特性介绍 |
4.3.2 牛奶阻抗采集电路设计 |
4.4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4.5 信号接收处理电路设计 |
4.6 电源电路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牛奶新鲜度检测系统软件 |
5.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5.2 下位机软件设计 |
5.2.1 下位机软件开发平台概述 |
5.2.2 牛奶新鲜度检测系统程序结构框图 |
5.2.3 AD5933相关程序设计 |
5.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3.1 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概述 |
5.3.2 上位机功能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6.1 系统测试实验 |
6.2 牛奶新鲜度检测验证实验 |
6.2.1 实验方法与步骤 |
6.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单片机电参数检测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负载电特征参数监测与识别装置[J]. 刘迪,毕涛,谭春亮,葛宝川. 电子设计工程, 2021(10)
- [2]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在线检测系统研究[D]. 李聪.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3]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阵列式差分线圈金属异物检测方法[D]. 付志远.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4]PTC电加热器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姚鹏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5]基于同步时钟电能质量检测技术研究[D]. 张宗超.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6]电动执行器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欢欢.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7]无线数传式三相电能表的设计与实现[D]. 邹敏.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基于电参数的制动液含水率检测方法研究[D]. 李炜.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基于ARM处理器的便携式机载线缆故障检测系统研制[D]. 胡媛元.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10]基于介电特性测量技术的牛奶新鲜度检测系统研究[D]. 康霞霞.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