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电脑的新世纪?

没有电脑的新世纪?

一、没有PC的新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陈应运[1](2021)在《铁基修饰菌丝球构建耐盐好氧颗粒污泥及抗逆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每年数百亿吨工业含盐废水的排放及沿海地区的海水代用问题,加剧了污水治理工作负荷及难度。好氧颗粒污泥因结构致密、沉降性能好、生物量高、功能菌组成丰富及抗外界不利环境因子能力强等优势,使其在含盐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中备受青睐。然而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牵制,操作条件较为苛刻,且耗时普遍较长;在应对工业上不同生产季节含盐废水水质波动大的问题时,好氧颗粒污泥自身调控较为滞后;加之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气候会进一步抑制生物酶活性,限制了好氧颗粒污泥在实际含盐废水处理应用中的推广。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首先开发了以铁基修饰的塔宾曲霉菌丝球辅助絮状活性污泥造粒的好氧颗粒污泥简易培育方法,研究了其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尺寸效应及形成机理;经盐梯度驯化形成耐盐颗粒后,探究外源添加Fe3O4促进系统应对高盐废水C/N波动冲击的可行性及机制;分离筛选出多株不同种属耐盐功能菌,按比例进行复配,形成低温下仍具较高脱氮效能的复合菌剂,投加至耐盐颗粒污泥系统,并探究了其对实际海产品加工废水生物强化处理效能提升的可行性与机理;研究结果能够为解决好氧颗粒污泥在实际含盐废水处理应用中的瓶颈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1)铁基修饰AT菌丝球构建好氧颗粒污泥性能及形成机理研究针对原生菌丝球内部菌丝缠绕相对疏松、生物絮凝性能较低的问题,本文采用不同Fe3O4纳米材料对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AT)菌丝球进行修饰,发现经Fe3O4@Si O2-QC纳米粒子修饰后的AT菌丝球内部结构变得更加致密,表面疏水性和表观粘度较未修饰前分别增加了45.41%和42.38%,生物絮凝性能提高。针对目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条件苛刻和耗时久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利用铁基修饰的菌丝球与絮状活性污泥共培养的简化培育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初步聚集在AT菌丝球上的活性污泥生物量可达1.54 g/g,初步形成的以AT为骨架(AT-based)的好氧颗粒污泥(AT-AGS)的比耗氧率(SOUR)可达58.03 mg O2/g VSS·h。初始AT-AGS经筛分后独自继续培养至第9天,便可形成具有较高生物活性(64.45 mg O2/g VSS·h的SOUR)和较优沉降性能(58.22 m/h的沉积速率)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结合污泥表面性质、XDLVO数学理论模型及群体感应信号分子调控等分析,揭示了颗粒污泥形成机理:表面带正电的AT菌丝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及三维网状骨架结构促使了絮状活性污泥的初始聚集,菌丝球和初步聚集的污泥微生物互作下,增加的c-di-GMP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刺激分泌更多的疏水性及粘性胞外聚合物(EPS),促进了后期絮状活性污泥在菌丝表面聚集,聚集在菌丝表面的污泥微生物生长繁殖,进一步增加颗粒生物量,形成成熟的AT-AGS。在高进水负荷条件下,AT-AGS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比接种絮状活性污泥的高出12.24%和16.29%。高通量测序表明,AT-AGS的负责碳氮磷去除的功能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均高于接种的絮状活性污泥。(2)AT-AGS的尺寸效应研究针对不同尺寸的传统AGS在污染物去除性能及结构稳定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颗粒内部孔隙、细胞EPS组成与空间分布及颗粒表面特性等,分析了颗粒内部微环境对功能菌定植及丰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粒径的增大,AT-AGS的总孔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而平均孔径则是先增大后减小;EPS分泌整体随着粒径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小尺寸颗粒(0.5-1.5 mm)GS的胞外蛋白含量最大(67.53 mg/g VSS),而中等尺寸颗粒(1.5-3.0 mm)GM的胞外多糖含量最大(65.02mg/g VSS),导致了微生物表面特性的差异,以此形成了不同尺寸颗粒不同的微环境。原位荧光杂交分析技术表明,AT-AGS的内部微环境差异调控着功能物种的空间分布。GS和GM降解有机物菌属的相对丰度比大尺寸颗粒(3.0-5.0 mm)GL约高出11%。GM硝化菌属和反硝化菌属的相对丰度比GS和GL高出1.09%~11.54%。生物酶活性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GM的脱氢酶、氨单加氧酶、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高出GS和GL 1.32~3.09倍。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GM的amo B、hao、nxr A、nxr B、nar G和nir S等功能基因的表达水平是GS和GL的1.31~37.55倍。(3)耐盐AT-AGS的形成及抗逆特性研究针对高盐胁迫因子严重抑制功能菌生长代谢、破坏菌种间稳定的相互作用的问题,本文采用盐梯度驯化方法培育耐盐功能菌,发现AT-AGS在6.25、12.5、25、37.5和50 g NaCl/L盐度条件下达到性能稳定状态的耗时比絮状活性污泥分别少4、5、8、7和8天,表现出更高的耐盐驯化效率。形成的耐盐AT-AGS在50 g NaCl/L盐度条件下的COD和氨氮去除率比耐盐絮状活性污泥分别高出11.83%和7.18%。耐盐的AT-AGS显示出更强的生物量截留能力(7.92 g/L的MLVSS)和更高的代谢活性(48.06 mg TF/g VSS·h的脱氢酶活性)。耐盐AT-AGS总胞外多糖含量(80.7 mg/g VSS)接近于耐盐絮状活性污泥(46.3 mg/g VSS)的2倍,在维持系统稳定中起着关键作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耐盐驯化后AT-AGS保持了较高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耐盐的Marinobacterium(相对丰度为32.04%)演替为最主要的菌属。针对含盐废水同时存在水质C/N波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铁元素协同抵抗双重胁迫的应对策略。通过向耐盐AT-AGS系统外源添加1.5 g/L Fe3O4,发现污泥响应高盐废水C/N波动冲击后达到性能稳定的耗时大幅缩短,各阶段COD、氨氮和总氮去除率较对照组高出2.27%~8.55%。Fe3O4的添加提高了系统在应对C/N波动时的功能菌截留能力,维持了污泥较高的絮凝活性,保障了系统较高的稳定性。此外,Fe3O4提高了污泥在C/N波动条件下的电子传递系统活性,促进了细胞维持较高的生物酶活性。(4)耐盐AT-AGS耦合复合菌剂生物强化的性能研究针对实验室培养的耐盐多菌体系很难高效处理成分复杂且多变的实际含盐废水的问题,本文通过从海产品加工企业周围土壤分离筛选出2株耐盐氨氮利用菌、2株耐盐亚硝氮利用菌和3株耐盐硝氮利用菌,并依据环境因子耐受性试验结果,按比例复配,制备形成在低温(15℃)条件下具有较高综合脱氮性能的复合菌剂。将5%(w/w)复合菌剂分批次(在第1天和第10天分别投加2.5%)投加至耐盐AT-AGS系统,用于强化处理实际海产品加工废水,发现稳定状态下生物强化组的氨氮和总氮去除率较对照组分别高出12.13%和17.20%,氨单加氧酶、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也比对照组分别高出60.00%、66.39%、61.97%和95.24%。(5)菌丝球辅助絮状活性污泥造粒的普适性及性能研究最后考察了黑曲霉、烟曲霉、黄孢原毛平革菌和白色链霉菌等具有不同代表性的菌丝球辅助絮状活性污泥造粒的可行性,发现4种菌丝球在优化条件下初步聚集的污泥生物量可分别达1.24、1.73、1.75和1.89 g/g,形成的初始颗粒的SOUR可分别达36.52、54.11、45.36和56.95mg O2/g VSS。筛分后继续培养都可以形成性能稳定的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呈现出较好的沉降性能、较高的生物酶活性和较强的污染物去除性能,表明利用菌丝球辅助絮状活性污泥造粒具有普适性。

祁昊天[2](2021)在《不确定性视角下的美国战略威慑与信号博弈》文中提出近年来,美国持续进行战略力量强化与核战略调整,并做出了突出实战特征、强化体系化响应能力以及模糊核常界限等动作。从美国外部安全环境来看,这些选择的必要性不强,而且伴随着高昂的成本和可能导致战略不稳定的代价。既有理论从外部威胁、技术影响与认知定位三个层面对美国战略力量建设进行了解释,但这些解释无法有效处理美国战略力量定位的矛盾性与核战略演化的长期特征。作为对这些传统解释路径的补充与完善,在系统不确定性的背景之下,可通过威慑效能的信号博弈机制与美国长周期战略演进对美国战略力量调整提出新的解释。美国战略力量的加强体现了降低或消弭国家安全能力风险、提高系统冗余的意图,但同时可能引发战略不稳定与不安全。在博弈建模、过程追踪及词频和语义分析的多元方法支持下,美国战略力量的长周期发展与定位可在安全环境确定性与系统能力冗余两个维度得到综合解释。信号机制与演变特征既体现在美国战略力量与核战略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也有助于预测后者的走向。

李鹏飞[3](2021)在《基于层压法的隐形正畸用膜片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

张妍佳[4](2021)在《基于星型共聚物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刚柔界面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鸣[5](2021)在《尼龙纤维混凝土损伤渗透及裂缝几何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混凝土本身在服役期间常常是带裂缝工作的,裂缝的出现会影响其渗透性,加速材料老化,进而危及工程安全。常用的正常混凝土试件渗透性的测试方法相对己趋于成熟,但这些方法对于带裂缝的混凝土来说是较为不适用的,如何准确地评价带裂缝混凝土的渗透特性成为近些年来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拟采用工业制成的尼龙纤维和废旧衣物中回收的尼龙纤维织物来增强普通混凝土,首先通过反馈劈拉试验获取不同裂缝宽度等级(约50,100,150,200,250μm)的纤维混凝土试件,其次采用混凝土损伤渗透检测装置对带裂缝的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变水头渗透试验,分析各试件在不同水压下流量的变化规律,对比尼龙纤维和尼龙纤维织物及其掺量对裂缝渗透特性的影响,再将做完渗透试验的试件沿裂缝彻底一分为二并通过三维扫描仪获取裂缝表面三维形貌的基本数据,利用Geomagic Studio、MATLAB等工具对裂隙面粗糙度系数JRC、曲折度τ、相对粗糙度Rs、分形维数D等粗糙特征参数定量化,分析纤维掺量对各参数的影响,最后建立各参数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修正立方定律。基于上述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成果和结论:(1)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影响很小,但是纤维混凝土在开裂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尼龙纤维织物可以很好地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及裂后的韧性。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可以降低裂缝的渗透系数,纤维混凝土的立方定律修正系数 ζ均小于普通混凝土,且ζ值降幅在56%—70%之间,ζ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纤维掺量一定时,随着水压的升高裂缝渗透性及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R2会逐渐降低,修正的立方定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低水头(0.1 MPa)下尼龙纤维混凝土试件微小裂缝(0—300 μm)中的渗透性。尼龙纤维织物对裂缝渗透性的影响与尼龙纤维相似,尼龙纤维织物也可以用来降低开裂混凝土的渗透性。(2)变水头渗透试验中渗流过程符合Forchheimer定律,达西定律预测的流量高于Forchheimer定律,且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大,这种非线性影响也随之增大。线性系数A和非线性B随有效裂缝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并建立了 A和B之间的经验公式。雷诺数Re随非线性因子E的增大而增大,试件的临界雷诺数Rec值分布在7—45之间,且Rec随裂缝宽度的增加而减小。(3)纤维的掺入会改变混凝土裂缝表面的几何特征,使得普通混凝土的裂隙面更加粗糙,如凸起高度均方根一阶导Z2、粗糙度系数JRC、曲折度τ及相对粗糙度Rs等粗糙特征参数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不同程度的增大。同时基于参数JRC、τ及Rs对立方定律进行修正,建立了预测开裂的纤维混凝土的渗透特性的模型。(4)采用MATLAB编程可以较好的对裂缝表面几何形态进行定量化表征,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裂隙面逐渐变得更复杂、更不规则,其分形维数D也随之变大。将计算后的分形维数D引入立方定律的修正公式可以较好的预测本试验的渗透率。裂隙面分形维的变化范围在2.018—2.043之间,其波动区间很小,分形维数D对渗透率的影响程度随裂缝宽度的增大而减小,裂隙面的几何特性在裂缝宽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很难干扰到渗流整体的流动状态,渗流随缝宽的增大越趋近于光滑平行板模型的水流行为。

秦鹏华[6](2021)在《基于氰基二苯乙烯衍生物共组装体的手性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朱业安[7](2021)在《功能化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六价铀的研究》文中认为

朱业安[8](2021)在《功能化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六价铀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华小鹭[9](2021)在《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以爱思唯尔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荷兰地处欧洲西北部,国土面积41528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不足2000万。但荷兰经济实力雄厚,人均GDP超5万美元,跨国企业林立,文化艺术盛行,专业出版也占据了世界的半壁江山。荷兰的爱思唯尔集团以50.25亿欧元的营收名列世界出版商冠军,是我国营收最高的专业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15.7倍。此外,荷兰还有世界排名第五的威科集团、拥有尼尔森的荷兰联合出版集团等专业出版巨头,在传统出版式微、部分出版社难以为继、开放获取挑战传统专业出版订阅模式的数字化时代,对专业出版社的数字转型提供了现实参考。本文从价值链理论出发,分析了荷兰专业出版的历史与繁荣原因,对其知识服务现状展开研究。此外,还从互联网产品视角,分析荷兰专业出版代表爱思唯尔集团的知识服务产品分类,总结出五大特点。最后,指出我国专业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误区,以期为我国专业出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思路。首先,本文界定了相关概念并阐述研究理论。本文指出目前国内外针对荷兰专业出版和爱思唯尔集团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并厘清了专业出版、知识服务和开放获取的概念。随后,阐述了价值链这一文化经济学研究理论。其次,本文基于价值链分析了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本文简要介绍了荷兰出版业发展历史及开放获取挑战下的荷兰专业出版,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角度探讨出版业繁荣的现实因素。随后,基于价值链理论对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四大特点:产学研融合,商界学界分工合理;国际化程度高;企业主导,形成全行业价值链;具有统一目标及行业协会统一领导。接着,本文对爱思唯尔集团进行案例分析。本文简要介绍了爱思唯尔集团的发展历程,随后从价值链理论出发,指出爱思唯尔的知识服务已从专业出版拓展至整个科学研究价值链,为科研工作者及机构提供包括科研过程、出版发行和绩效评估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本文还结合了笔者的互联网从业经历,互联网产品角度出发,将其软件产品分为信息服务产品、科学知识产品和工程解决方案三大类,研究其用户并绘制用户画像,展示软件产品的功能模块、设计特点和用户体验。笔者总结出爱思唯尔知识服务产品的特点有:第一、知识服务多样化,覆盖科学研究行业价值链。第二、知识服务产品中台化、规模化,多种产品彼此支持、相互赋能、形成闭环。第三、知识服务产品形态丰富,可及性强,使用场景广泛。第四、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范围广,囊括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产品、功能单一型到复合型产品。第五、产品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完善,可集成度、可移植性高。最后,本文论述了我国专业出版社数字转型的路径。笔者指出,我国专业出版社所提供的知识服务具有简单化、趋同化的特点。除科学出版社(中国科传)以外,其他专业出版社提供的知识服务基本就是数字出版物、提供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缺乏核心竞争力。数字转型不是将印刷品变为电子书,也不是简单地搜集数据,而是从价值链角度出发,转型成为科技信息解决方案供应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爱思唯尔集团就给了我们十分丰富的转型启示,启发我们在延展价值链、设计软件产品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几方面狠下功夫,推进专业出版知识服务转型高质量发展。

姜力[10](2021)在《二茂铁基修饰的卟啉及卟啉酞菁钇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卟啉和酞菁具有特殊的电磁性和出色的稳定性,其广泛应用于酶催化,分子识别,发光器件,传感器,太阳能转换电池,光动力疗法、电致变色和非线性光学等相关领域。除此之外,卟啉与酞菁还可用作药物治疗,生物色素试剂等方面,在材料应用上也有广泛的涉足。密度泛函理论(DFT)是一种先进的理论,它是将电子密度分布作为最基本的变量去研究多粒子系统基态的特性。使用量子化学计算理论方法与实验方法相结合的去研究化学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途径。随着理论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密度泛函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学领域。DFT可用于研究分子的结构参数和原子的相关性质,其可以从分子的化学性质以及其变化规律的角度来获得诸如电荷、分子轨道和光谱之类的信息,这可以为实验提供强大的理论依据与基础,也可以用其去验证实验结果。因此,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卟啉酞菁类化合物,探讨其取代基以及中心金属离子与卟啉和酞菁性质之间的关系,对验证和预测实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不同数目二茂铁基在meso位取代的卟啉、金属锌卟啉及卟啉酞菁钇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为3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本章节叙述了卟啉和酞菁化合物的相关定义,单层卟啉、酞菁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和三明治型卟啉酞菁配合物的简介及应用;阐述了量子化学研究基础与发展趋势;论述了密度泛函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在卟啉酞菁类配合物研究方面的相关应用。第2章本章节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GENECP水平上优化了不同数目二茂铁基取代的卟啉和金属锌卟啉,研究了它们的相关结构参数、原子电荷、分子前线轨道以及分子表面静电势及其极大值点与极小值点和光谱等方面的信息,将部分理论计算的红外谱图与实验所测得的光谱图相比较,发现理论数值和实验数据大体上是一致的,说明所选用的计算方法和基组是适合的,为今后理论实验研究提供更好的依据。第3章本章节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LANL2DZ水平上优化了[Por(Fc)2]Y(Pc)和[Por(Fc)4]Y(Pc)分子,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参数、前线轨道、原子电荷以及分子表面静电势及其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并将理论计算的红外光谱与实验所测得的谱图数据相比较,结果拟合的很好,说明所使用的理论方法在计算此类三明治型卟啉酞菁稀土金属配合物方面是可行的,为今后设计,合成二茂铁基取代的三明治型卟啉酞菁稀土金属配合物提供有利依据。

二、没有PC的新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没有PC的新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1)铁基修饰菌丝球构建耐盐好氧颗粒污泥及抗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含盐废水生物处理概述
        1.1.1 含盐废水来源及特征
        1.1.2 含盐废水生物处理现状
    1.2 好氧颗粒污泥概述
        1.2.1 好氧颗粒污泥的发展与特性
        1.2.2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
        1.2.3 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因素
        1.2.4 好氧颗粒污泥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3 菌丝球概述
        1.3.1 菌丝球形成及特性
        1.3.2 菌丝球的应用现状
    1.4 铁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
        1.4.1 铁对功能物种生物活性的影响
        1.4.2 铁元素对污泥结构的影响
    1.5 生物强化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铁基修饰AT菌丝球构建好氧颗粒污泥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e_3O_4 NPs修饰AT菌丝球及其性能
        2.3.2 AT菌丝球辅助絮状活性污泥聚集
        2.3.3 初始AT-AGS形成机理
        2.3.4 AT-AGS成熟过程及机理
        2.3.5 AT-AGS的污染物去除效能
        2.3.6 AT-AGS的微生物群落演变和主要功能物种
        2.3.7 AT-AGS的尺寸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耐盐AT-AGS的形成及抗逆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絮状活性污泥和AT-AGS在高盐胁迫下的COD去除性能
        3.3.2 絮状活性污泥和AT-AGS在高盐胁迫下的氮去除性能
        3.3.3 絮状活性污泥和AT-AGS响应高盐胁迫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变化
        3.3.4 絮状活性污泥和AT-AGS响应高盐胁迫的EPS变化
        3.3.5 絮状活性污泥和AT-AGS响应高盐胁迫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3.3.6 耐盐絮状活性污泥和耐盐AT-AGS的重金属吸附性能
        3.3.7 Fe_3O_4强化耐盐AT-AGS处理C/N波动的高盐废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耐盐AT-AGS耦合复合菌剂生物强化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耐盐氨氮利用菌的分离筛选与环境因子耐受性
        4.3.2 耐盐亚硝氮利用菌的分离筛选与环境因子耐受性
        4.3.3 耐盐硝氮利用菌的分离筛选与环境因子耐受性
        4.3.4 复合菌剂的制备及脱氮性能
        4.3.5 复合菌剂强化处理海产品加工废水的投加策略选择
        4.3.6 不同复合菌剂投机策略对污泥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菌丝球辅助絮状活性污泥造粒的普适性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丝状菌辅助活性污泥絮凝造粒的接种策略评估
        5.3.2 预制菌丝球的性能优化
        5.3.3 菌丝球辅助活性污泥絮凝初始造粒
        5.3.4 菌丝球-颗粒污泥的成熟过程
        5.3.5 成熟菌丝球-颗粒污泥的污染物去除性能
        5.3.6 菌丝球-颗粒污泥的关键酶活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2)不确定性视角下的美国战略威慑与信号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力量调整、博弈不稳定性与文献回顾
三 系统不确定性解释
四 不确定性、能力冗余与信号机制
五 不确定性视角下的核政策演进
六 结论

(5)尼龙纤维混凝土损伤渗透及裂缝几何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1.2.1 尼龙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1.2.2 纤维织物混凝土研究现状
    1.3 混凝土损伤渗透特性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试验概况及渗透定律
    2.1 主要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
    2.2 劈裂试验
    2.3 渗透试验
    2.4 渗透定律
        2.4.1 泊肃叶定律
        2.4.2 渗流规律的量纲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3 粗糙裂缝表面几何形态分析
    3.1 引言
    3.2 粗糙度系数法
    3.3 数理统计法
        3.3.1 参数Z_2与JRC的关系
        3.3.2 投影覆盖法
    3.4 分形维数法
    3.5 本章小结
4 变水头下尼龙纤维对混凝土渗透特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劈裂试验结果分析
    4.3 渗透试验结果分析
    4.4 不同水压下流量的变化规律
        4.4.1 Forchheimer定律
        4.4.2 不同水压下流量的变化分析
        4.4.3 线性系数A和非线性系数B的变化规律
        4.4.4 渗流流态的判别
    4.5 本章小结
5 裂缝形态对混凝土渗透特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裂隙面粗糙特征参数与混凝土渗透特性的相互关系
        5.2.1 纤维对裂隙面粗糙特征参数的影响分析
        5.2.2 粗糙特征参数与渗透率的相互关系
    5.3 分形维数与混凝土渗透特性的相互关系
        5.3.1 纤维对裂隙面分形维的影响分析
        5.3.2 分形维数与渗透率的相互关系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以爱思唯尔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及难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2.1.2 对爱思唯尔集团的研究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专业出版
        2.2.2 知识服务
        2.2.3 开放获取
    2.3 价值链理论
第三章 基于价值链的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
    3.1 荷兰出版发展历史
    3.2 开放获取挑战下的荷兰专业出版
    3.3 基于价值链的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
        3.3.1 基于价值链的专业出版知识服务
        3.3.2 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
        3.3.3 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特点
第四章 案例研究: 爱思唯尔集团
    4.1 爱思唯尔集团发展历程
    4.2 基于价值链的爱思唯尔全球运营战略分析
        4.2.1 爱思唯尔收购一览
        4.2.2 爱思唯尔价值链分析
        4.2.3 爱思唯尔全球运营战略
    4.3 互联网视角下爱思唯尔集团知识服务产品
        4.3.1 互联网产品分析框架
        4.3.2 爱思唯尔产品解决方案概览及特点
        4.3.3 用户分析
        4.3.4 产品功能及原型设计
    4.4 爱思唯尔知识服务产品特点
第五章 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对我国专业出版的启示
    5.1 我国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现状
        5.1.1 我国专业出版知识服务价值链
        5.1.2 我国专业出版知识服务问题
    5.2 中国专业出版价值链延伸现实路径
    5.3 “互联网+”中国专业出版社现实路径
第六章 结语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10)二茂铁基修饰的卟啉及卟啉酞菁钇结构和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卟啉与酞菁
        1.1.1 卟啉、酞菁简介
        1.1.2 卟啉、酞菁化合物的应用
    1.2 单层卟啉、酞菁类化合物分子结构和性质关系研究
    1.3 三明治型卟啉、酞菁配合物简介及应用
    1.4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1.4.1 量子化学的前沿与发展趋势
        1.4.2 密度泛函理论(DFT)
第2章 不同数目、位置二茂铁基修饰的卟啉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2.1 引言
        2.1.1 卟啉简述
        2.1.2 二茂铁的简述
    2.2 实验和计算部分
        2.2.1 实验部分
        2.2.2 计算细节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系列卟啉分子构型
        2.3.2 系列卟啉分子的结构分析
        2.3.3 系列卟啉分子的电子总能量计算
        2.3.4 系列卟啉分子的分子轨道总能量计算
        2.3.5 系列卟啉分子HOMO和 LUMO轨道电子密度分布计算
        2.3.6 系列卟啉分子的原子电荷计算
        2.3.7 系列卟啉分子的红外光谱
        2.3.8 系列卟啉分子的拉曼光谱
        2.3.9 系列卟啉分子的分子表面静电势及其极大值点与极小值点
    2.4 结论
第3章 二茂铁基取代的卟啉酞菁钇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和计算细节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分子结构
        3.3.2 分子的电子总能量计算
        3.3.3 分子中部分原子电荷计算
        3.3.4 分子的轨道能量计算
        3.3.5 分子HOMO和 LUMO轨道电子密度分布计算
        3.3.6 分子的红外光谱
        3.3.7 分子表面静电势及其极大值点与极小值点
    3.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没有PC的新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 [1]铁基修饰菌丝球构建耐盐好氧颗粒污泥及抗逆特性研究[D]. 陈应运.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不确定性视角下的美国战略威慑与信号博弈[J]. 祁昊天.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1(07)
  • [3]基于层压法的隐形正畸用膜片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鹏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4]基于星型共聚物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刚柔界面设计及性能研究[D]. 张妍佳.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5]尼龙纤维混凝土损伤渗透及裂缝几何特性研究[D]. 李鸣.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氰基二苯乙烯衍生物共组装体的手性调控研究[D]. 秦鹏华.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7]功能化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六价铀的研究[D]. 朱业安.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8]功能化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六价铀的研究[D]. 朱业安.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9]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以爱思唯尔集团为例[D]. 华小鹭.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10]二茂铁基修饰的卟啉及卟啉酞菁钇结构和性质的研究[D]. 姜力.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标签:;  ;  ;  

没有电脑的新世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