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钢6号高炉开炉及达产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吴金富,张涛颖,曹旭[1](2021)在《韶钢6号1050 m3高炉全风口开炉快速达产实践》文中指出韶钢6号高炉进行了25 d的中修,对炉缸整体进行浇注,同时对热风炉火井墙进行修复,通过总结历次韶钢开炉经验,本次6号高炉开炉采用全风口开炉,通过优化开炉料制、加强送风、过程参数控制等措施,实现了良好的开炉效果,韶钢6号高炉点火后24 h喷煤、28 h富氧、30 h实现全风、点火后第三天即达产3 098 t,利用系数达2.95 t/m3·d,开炉两周产量突破历史记录,最高日产达3 958 t/d,同时热风炉、炉前系统均实现平稳运行,创造了韶钢历次开炉的最佳水平。
王世达[2](2018)在《青岛特钢开炉经验及生产实践》文中指出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特钢)始建于2013年,是青钢集团为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搬迁新成立的新型环保钢铁企业。青岛特钢环保搬迁项目一期工程配套建设2×1 800m3高炉,分别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相继开炉投产,对两次开炉初期的一些问题和经验及后续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分享了开炉和生产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也对高炉炼铁合理操作炉型的维护、低成本经济炼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投产至今,两座高炉铁水成本、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王周勇,徐益军,王发龙[3](2015)在《湘钢6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文中认为对湘钢6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开炉前,制订了详细的开炉方案和基本操作制度;开炉后,在炉缸热量充沛尤其是物理热充足的情况下,尽快把[Si]降至1.0%以下,为改善炉缸工作和炉内强化冶炼创造了条件;炉前准备工作充分,特别是制作不同口径的铁口煤气导出管,使高炉烘炉期间炉缸加热均匀,开炉后铁口状况良好,为开炉出铁和后期的强化冶炼创造条件;开炉期间主要设备运行稳定,为高炉快速达产达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赵淑文[4](2015)在《马钢13号高炉开炉及快速达产生产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对马钢13号高炉整修后快速开炉达产的经验进行总结。此次13号高炉整修主要项目是对炉身上部砖冷带更换为冷却壁改造。由于开炉方案合理,准备充分,开炉后高炉通过合理的上下部调节,稳定热制度,维持炉况顺行,快速达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麻德铭[5](2013)在《昆钢新区1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文中认为对昆钢新区1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合理调节,保持了高炉的稳定、顺行、低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富氧,高炉迅速达产,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王旭[6](2007)在《红钢2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红纲2号高炉(450m3)采用PW串罐无钟炉顶,板壁结合的炉身冷却系统,微孔刚玉砖及复合棕刚玉砖组合陶瓷杯砌体,分离式轮法渣粒化装置,球式热风炉配布袋干式除尘等技术。高炉于2005年2月23日开炉出铁,11月19日利用系数达到2.81,实现了达产目标,2006年2月利用系数达2.88。
杨雪峰,沈峰满,王涛,储满生[7](2005)在《昆钢2000m3高炉风口上翘原因分析及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昆钢6号高炉开炉3年后发生的风口上翘现象,通过综合调查分析,对从高炉风口取出的风口组合砖、风口焦炭及风口异常物等进行分析检测,并对炉缸炉底砖衬热电偶温度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以Zn为主的Zn、Pb、K、Na等有害元素对风口组合砖的侵蚀是造成风口上翘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昆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风口上翘的措施,确保了高炉持续稳定安全生产。
杨光景,陈昆生,苏立江,李明,赵先胜,李玉萍[8](2002)在《昆钢6号高炉开炉及达产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钢6号高炉是引进国外廉价的二手设备,经国内配套建成的一座具有国内90年代先进水平的2000 m3大型高炉。由于开炉前的准备工作充分,开炉后操作得当,2个月就达到设计能力,3个月利用系数突破2.0,创造了国内2000m.3高炉达产的先进水平。
杨雪峰[9](2000)在《昆钢2000m3高炉开炉与达产实践》文中指出昆钢6号高炉(2000m3)是我国第一座大量引进国外二手设备建成的现代化大型高炉,它综合采用了多项先进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由于开炉准备工作充分,开炉后高炉操作调剂得当,开炉后3个月就达到了设计生产能力。
陈生利,刘立广,蔡林[10](2021)在《高炉开炉快速达产实践》文中提出通过韶钢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快速开炉达产实践,总结出系列优化开炉过程参数控制的措施,实现了快速开炉达产的良好效果。高炉点火后24 h喷煤、28 h富氧、30 h实现全风,第三天即达产3 098 t,利用系数达2.95 t/m3·d,开炉两周产量突破历史记录最高,日产达3 958 t/d,同时热风炉、炉前系统均实现平稳运行,创造了韶钢历次开炉的最佳水平。
二、昆钢6号高炉开炉及达产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钢6号高炉开炉及达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韶钢6号1050 m3高炉全风口开炉快速达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开炉前准备工作 |
2.1 开炉装料前准备工作 |
2.2 原燃料质量要求 |
2.3 开炉炉料结构 |
2.4 配料基本原则 |
2.5 炉料装入原则 |
3 开炉操作 |
3.1 送风操作 |
3.2 出铁出渣操作 |
3.3 布料操作 |
3.4 提高风温度与喷煤、富氧的操作 |
4 达产后固化强化效果 |
5 结语 |
(2)青岛特钢开炉经验及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开炉经验 |
2 生产实践 |
2.1 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 |
2.2 低成本、低消耗实现经济炼铁 |
3 结论 |
(5)昆钢新区1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开炉方案的制订 |
2 开炉前计算工作 |
2.1 开炉料的计算 |
2.2 布料角度的计算 |
3 开炉测定工作 |
4 开炉过程 |
4.1 炉况波动及处理 |
4.2 稳产操作 |
4.3 达产操作 |
5 结语 |
(6)红钢2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开炉准备 |
2.1人员培训 |
2.2烘炉 |
2.3原料准备 |
3开炉操作及前期生产特点 |
4高炉达产情况 |
5结语 |
(9)昆钢2000m3高炉开炉与达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开炉准备 |
2.1 生产准备 |
2.2 技术准备 |
3 开炉和达产 |
3.1 开炉经过 |
3.2 顺产和达产的前期工作 |
3.3 摸索最佳的操作模式 |
3.4 开炉以来的技术经济指标 |
4结语 |
(10)高炉开炉快速达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开炉前准备工作 |
2.1 浇筑炉缸烘炉作业 |
2.2 开炉装料前准备工作 |
2.3 原燃料质量 |
2.4 开炉炉料结构 |
2.5 配料基本原则 |
2.6 炉料装入原则 |
3 开炉操作 |
3.1 送风操作 |
3.2 出铁出渣操作 |
3.3 上部布料调节 |
3.4 提高风温度与喷煤、富氧的操作 |
4 达产后固化强化效果 |
5 结语 |
四、昆钢6号高炉开炉及达产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韶钢6号1050 m3高炉全风口开炉快速达产实践[J]. 吴金富,张涛颖,曹旭. 甘肃冶金, 2021(06)
- [2]青岛特钢开炉经验及生产实践[J]. 王世达. 中国冶金, 2018(11)
- [3]湘钢6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J]. 王周勇,徐益军,王发龙. 炼铁, 2015(06)
- [4]马钢13号高炉开炉及快速达产生产实践[J]. 赵淑文.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5(01)
- [5]昆钢新区1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J]. 麻德铭. 炼铁, 2013(03)
- [6]红钢2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J]. 王旭. 炼铁, 2007(03)
- [7]昆钢2000m3高炉风口上翘原因分析及治理[A]. 杨雪峰,沈峰满,王涛,储满生. 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 2005
- [8]昆钢6号高炉开炉及达产实践[J]. 杨光景,陈昆生,苏立江,李明,赵先胜,李玉萍. 炼铁, 2002(S1)
- [9]昆钢2000m3高炉开炉与达产实践[J]. 杨雪峰. 炼铁, 2000(05)
- [10]高炉开炉快速达产实践[J]. 陈生利,刘立广,蔡林. 甘肃冶金,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