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些照片很难发布?

为什么这些照片很难发布?

一、这些照片为何难发表?(论文文献综述)

吴爽[1](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昝廷全[2](2020)在《科学碎片:2017-2019》文中提出从启迪思想的角度来讲,科学生涯中随机迸发的思想火花具有不同于科学结论的独立价值。我们将这种思想火花称为"科学碎片"。本文记录了作者在2017-2019年期间在思考和研究系统经济学的过程中随机迸发的思想火花和学术灵感,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将其展开为学术论文。这里集中将其发表的主要目的是将其"记录在案",一是为了防止遗忘,二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想启迪和资源。

陈艳[3](2020)在《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新媒体为大众的建筑作品认知更快速、全面、逼真地传输了文化符号,也搭建了更加广阔多样的文化交流载体。建筑的发展一直受传播媒介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使建筑传播内容、方式和传播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也越来越进入了大众的话语。新媒体时代下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在认知途径、认知内容和认知结果上具有哪些时代性特征?建筑与非建筑专业背景的大众对建筑作品的认知特征具有哪些差异?新媒体、传统媒体相比实地参观对大众的建筑认知产生了哪些影响?又该如何提升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通过结合建筑传播学相关理论,笔者从梳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过程模式开始,分析了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外力因素和内力因素,即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媒介刺激。由此引出本文两个主要线索:(1)建筑和非建筑专业人士不同认知主体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主体差异;(2)媒介转述与在地认知不同认知媒介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媒介差异。在梳理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后,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总结了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五个特征变化,即本文的第(3)条线索。然后,结合西安市域范围内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对“主体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结合西安部分具体建筑作品的认知调查,对“媒介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提出当代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现存问题,提出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的两个要点,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特点,并从决策者、建筑师、传播媒体和建筑管理者四个角度的“提升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策略。研究发现,通过媒体转述进行建筑作品认知已是当代大众的主要认知方式,然而当代建筑传播媒介多以“吸引眼球、打造流量”为信息创造动力,使得大众接触到的基本建筑信息不足、片面、夸张、美化甚至曲解。在这个建筑认知过程模式中,决策者、建筑师、媒体和建筑经营管理者都负有一定责任:部分建筑师趁着新媒体之风过于强调自我表达,忽视建筑本身的功能与细节、忽视建筑与城市和本土的关系、忽视建筑文化的考究、缺少与使用者,大众的的交流等;专业媒体在与大众交流时“姿态”较高,可达性又较弱,而非专业媒体则缺乏专业指导,良莠不齐;建筑管理者在线下建筑场地内和线上官方网站上忽视对大众认知途径的搭建……这些都越来越造成建筑行业内外的巨大割裂,以至于面对社会上“奇奇怪怪”的建筑时,建筑行业内外并不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抵制”,给这些建筑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环境。另外,通过对大众建筑认知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尽管通过媒体转述认识建筑已成为主流,但最终都要回归到建筑实地认知体验中,而在实地认知过程中大众最关心的永远是真实的需求,光鲜亮丽的媒体信息都不如用具功能性、实用性、互动性、关注人性、关注场所精神和空间本质营造的建筑美学打动大众。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刘剑波[5](2020)在《我的朋友梵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天还没亮,罗平就把我吵醒了,说梵高跳楼了。我惊得坐起来,问他是不是在说梦话。罗平说,是我表弟刚才从现场打电话告诉我的,千真万确。罗平的表弟是刑警队的队长,这消息应该是可靠的。我又问,梵高,他是不是殁了?罗平并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说,梵高跳的是新亚大厦。新亚大夏是白城最高的建筑,35层。接着,罗平问我,过不过去?他这个电话是在赶往出事地点的路上打来的,他说崔颢也正往那儿赶去。我犹豫了一下,说我无法面对梵高破碎的面容。挂断电话后,

贾高见[6](2019)在《让班级成为学生发展的舞台》文中指出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引导学生学会真实、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从而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潜力,明晰自己的成长方向。学生的成长需要环境的支持和平台的成就,在班级中搭建各种平台,有助于学生自主发展。

文潇雅[7](2019)在《青少年网络欺凌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最近的几年间,我国出现十分严重的网络欺凌现象。而这些现象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对于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甚至是对整个社会治安的稳定都有着极为恶劣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网络欺凌是社会治安稳定的晴雨表,正因为如此,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就本文的行文结构而言,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为本研究的研究意义、目的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是核心概念界定,尽管网络欺凌现象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网络欺凌这一概念的界定却是相对模糊的,在理论界也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因此本研究通过比对分析,对不同概念的内涵、类型进行了理论梳理。第三部分是现状调研,研究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概况、特点、表现形式及其危害进行分析,在当前条件下,网络欺凌一般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网民,对网络上一些违背道德底线、传统价值观的社会事件而自发的表达的一些言论。这些言论往往超过了正常的网络评论范围,针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诽谤、更严重的表现“人肉搜索”,将他们的真实身份、姓名、照片、家庭住址和个人隐私曝光于网络平台,以便将这种虚拟的网络攻击转移到现实生活中,造成严重的后果。第四部分是原因分析,在对网络欺凌现象进一步分析后,得出我国校园网络欺凌的产生应该从网络环境、社会环境的客观条件与青少年教育及自身主观条件两大个方面去着手,剖析产生网络欺凌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是针对上述研究所提出的相关建议,网络欺凌的防治任重而道远,因此,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网络欺凌的具体特征和表现形式,从社会、学校、家长等多角度对网络欺凌的防范提出建议,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

高习习[8](2019)在《细胞起源研究在中国》文中指出细胞起源研究,是生命起源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说“细胞起源要研究一下”,为此,国家组织了专门的队伍去研究这一问题,投入了许多时间与精力。但因各种原因,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却不大,这其中原因值得总结。另外,从科学史角度出发,对细胞起源研究在中国这一课题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空白。本文研究运用查阅档案、访谈当事人、分析文献的方法,详细梳理了细胞起源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从三个人物主要的科学工作入手,分别是苏联的勒柏辛斯卡娅的“新细胞学说”、贝时璋的“细胞重建学说”、李靖炎的真核细胞起源研究。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贝时璋最早进行细胞起源研究是从1932年发现丰年虫中间性开始,前后跨时70年,最终提出细胞重建学说;苏联勒柏辛斯卡娅的新细胞学说作为我国19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产物传入后,对细胞重建研究和李靖炎在20世纪后半叶真核细胞起源研究各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勒柏辛斯卡娅的“新细胞学说”在中国的传播。首先简要介绍了“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苏联的兴衰;接着重点讲述了勒氏“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此学说对中国科研的影响、武兆发等人对勒氏“学说”的批判。最后讲述了对此现象所引起的思考。二是贝时璋的“细胞重建学说”的发展。首先结合史料,对整个细胞重建学说的研究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其次分析了此学说与新细胞学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学术界不同学者对此学说的态度。经过研究发现,此学说的研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曾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与批评。另外,对于此学说的研究结果至今仍存在不少疑点,实验证据缺乏科学说服力,并且也尚未被学术界所认可。对于在现今世界,细胞是否还可由非细胞物质形成这一问题,仍需要科学界的不懈努力。三是李靖炎对真核细胞起源的研究。真核细胞的产生,是生物进化史上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李靖炎曾因对“新细胞学说”的痴迷,花费了几年的宝贵时间,但好在他及时纠正错误,重新确立了新的研究方向,即真核细胞的起源研究。按照时间顺序,他对真核细胞起源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文革”时期,依靠进化生物学的特点对国际上已有的大量科学成果进行理论分析而进行研究;二是改革开放以后,结合进化生物学的理论思考和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三是他1996年离休后,到美国再次用进化生物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他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他还最早在国内提出“进化细胞生物学”这一新的学科,被称为“我国研究真核细胞起源问题的生物学家,国内’进化分子细胞生物学’和’进化分子生物学’的倡导者。”1950年代,贝时璋与李靖炎都曾是勒氏的追随者。在当时举国崇拜苏联、学习苏联的氛围中,二人的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勒氏“学说”被国内外完全否定后,两人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贝时璋固执己见,继续沿着他和勒氏共同开创的道路前进,其结果是,缘木求鱼一辈子,这方面的工作一直没能得到局外同行的承认。李靖炎改弦易辙、及时回头,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重要成果。

邓海燕[9](2019)在《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文中研究表明1937年以后,日本殖民者的野心不断扩张,对东北的殖民统治越发残酷,加强对思想文化的统治,加紧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控制,整个伪满后期面临“出版难,杂志少”的景况。1941年由满洲杂志社创刊的《麒麟》,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行完整、传播广泛、接近大众等特点,很快赢得市场,成为拥有十万读者的“东亚第一刊”,成为伪满畅销的一本大众文化杂志。杂志一面大量刊载娱乐性趣味性的通俗作品,有意疏离政治和时局,以办国民“自己”的杂志为办刊宗旨;一面又替伪政府做宣传唱赞歌,为日伪当局效力,履行国策杂志的使命,具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性,这是伪满后期能够继续刊行的杂志所共同呈现出的特点,也是杂志的一种生存策略,不适合用简单的是非论来判断,要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显与隐的表达,这也是本论文所持的客观态度,力求公允,呈现杂志原本的文化样态。本研究在走访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文献的量化整理和细密的耙梳,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汇总,考察杂志特殊的生存背景和大众文化的特质,从而揭示殖民语境中杂志编辑人、写作者及伪满的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中介绍了当下《麒麟》研究的现状,根据杂志自身的特点,确定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入研究,并对殖民语境、《麒麟》的大众文化及特点进行界定,保证论文写作的合理性。第一章具体阐述了《麒麟》杂志特殊的殖民生存场域,从政治、教育和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日本残酷的政治统治、奴化的教育思想和专制文化政策迫使期刊杂志只能倾向通俗的、娱乐的、有趣的、历史的文艺作品,规避现实,粉饰太平,这样的大众通俗文学作品是能够被统治者接受的,有利于市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伪满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麒麟》的大众文化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生存之道。第二章是从《麒麟》杂志传媒的外围生存境况和杂志自身的内部特点考察其刊行策略。先历时性考察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外围生态,梳理伪满后期在物资紧缺、资金不足、文化专制的杂志生态环境下,杂志不得不寻求新的生存之道,而不得已选择走向大众文化之路;然后对杂志自身特点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从杂志刊行思想、读者定位、市场化运作等角度进行梳理,从而确立《麒麟》杂志大众文化的策略性定位的观点。第三章是从杂志文本的文体形式上阐释《麒麟》的大众文化建构。本章基于伪满时期苛刻的文化监管制度和汉语出版物少难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求的背景,是匮乏的文化市场推动了通俗趣味性读物在内容策略上不自觉的倾向于通俗小说、文化杂谈、民间歌谣、弹词鼓词等纷繁多彩的大众性文体形式,《麒麟》呈现出以“慰安民众”为办刊宗旨的大众文化形态。第四章着重从文本内部讨论《麒麟》杂志的大众文化形态建构的问题。文中从都市文化、女性文化、流行文化等视角出发,分析文本中的都市空间符号、女性的生存现状、文本的娱乐性消遣精神、侦探悬疑的大众化取向等大众化特征,探析杂志文本的内在变化:现代的、都会的、消费的、时尚的走向为一种潮流;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的参差融汇也是一种潮流,而且两者难以切分,扭结在一起流动向前。由此,《麒麟》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探索与实践,进行其对于大众文化的构建。第五章是论文的落脚点,探寻大众文化杂志《麒麟》所呈现的文化图景的意义所在,本研究认为杂志的出版和发行,体现出意识形态宣传和大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复杂作用,客观的总结其既有被利用的亲日、媚日的奴性话语,也有反侵略的隐性表达,即便是杂志的大众文化建构中的负能量,也要回溯到特定时空和语境中,认识其存在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考察其正负能量。结语总结全文,简要阐明《麒麟》杂志研究的意义,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空间。

刘森垚[10](2018)在《中古西北胡姓与边疆经略研究 ——以墓志文献为主要素材》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既是目前现状、也是历史过程。在华夏主体族群形成的汉朝与华夏中原政权疆域达到极值的唐朝之间的中古时期,其所表现出来的各个族群的汇聚与融合正是“多元一体”生成历史上极为关键且鲜明生动的阶段。恰在汉唐之间,涌现出一类较为特殊的历史资料:墓志文献,其在勾勒历史细节、追索历史痕迹方面展现了很高的资料价值。以墓志文献为基本面,以西北边疆为着眼点,重新梳理和观察中古时期诸多族群汇聚与融合的历史、“多元一体”生成与扩张过程中的细节与痕迹,无疑是可行的学术通路。欲达到上述大目标,还需从两个具体且“相对”方面入手:第一,依靠胡族墓志所载之远近祖、卒葬地等信息廓清以尉迟、独孤、郁久闾等为代表的中古西北边疆胡姓的源起、迁徙、分布的流变情况,尤其是他们自身所体现出的胡族意识及其融于华夏认同中的历程。偏重的是胡族内迁场景下的文化性、社会性、自觉性。第二,凭借墓志中记载的涉及中古西北边疆的对外交往、职官设置、军事行动等信息,以点带面梳理中古时期中原政权经略西北边疆的尝试努力和成败细节。更关注的是“胡汉共同体”外扩时的军政性、国家性、进取性。鲜卑是连接草原霸主匈奴和突厥的中介,故先从鲜卑姓氏着手。自孝文帝以来的胡姓改汉姓的活动并非一帆风顺,北周拓跋氏墓志所见的元魏宗室的改复旧姓,是宇文泰改制整军的举措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弱小的西魏实现了政权的安全和发展。源氏和吐谷浑氏,都是鲜卑大范围西迁的族群,又都因为较强的族群意识而专改他姓,当然最终都于盛唐时融入华夏。尉迟氏与早期鲜卑已有联系,“西方尉迟氏”与于阗尉迟无多大关系。对北朝隋唐尉迟墓志的再考察,有助于我们厘清中古时期尉迟一族的发展脉络及其身上所体现出的“边疆”元素、华夏认同以及“胡汉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与鲜卑相关但较为疏远的贺兰氏、成氏、彭氏也在其不断发展、迁徙的变化中深深打上了华夏化、中央化的烙印。汉唐间的独孤一族,其族名、氏名历久的延续性说明它本身带有中古中国的“边疆性”。“独孤”经历了由河西休屠到并州屠各,再到塞北独孤的发展之路,直至公元六世纪达到顶峰。以独孤信为代表的中古独孤氏身上具有的“边疆性”似乎正是对隋唐大帝国形成所作历史贡献的必然表现。不断内迁的柔然一族,以郁久闾氏为代表,也是在盛唐时从血缘和文化上一起完成了汉化。粟特安氏与米氏入华后在往复迁徙、汇聚互动中,其与华夏渐融。安氏后裔墓志信息所反映的追认黄帝的姓源拟构、高度的国家认同情怀,无疑是华夏文化包容度、东亚秩序长期有效的体现。北魏对西北边疆的拓展,是继承两汉以来的传统。墓志文献中反映的军镇长期设置和元魏宗室的历久镇守,都说明了中央政府对河西、西域等西北边疆的重视。由于内部不稳定等因素,北魏对西北边疆的经略缺乏内在的持续动力。当然,北魏的经略,尤其是西域校尉的设立,也为隋唐时对西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出土的数方墓志文献反映出隋代曾有“安西都护”之设。隋代“安西都护”的出现与隋炀帝、裴矩等人企图“掩吞秦汉”的西域经略有密切的联系,它的设立可能正是为了弥补裴矩离开西域之后此区域的高层权力真空。隋代“安西都护”与此区域内扮演重要角色的粟特人有直接的关联,这可能也为其从幕后推动高昌“义和政变”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墓志文献颇能对唐代西北边疆经略的细节进行考订。墓志所见唐代西北边疆的经略,始自关中西部,历经消灭和吸收边疆地区分散割据势力,最终持续经营西域,盛极一时。后有唐蕃鏊兵而双方未见高下。然而中原生变,陇右空虚,整个唐代的西北边疆经略随即付之东流,最后只能蜷缩回关中地区,其原因之一正是以“安史之乱”为表现的胡汉共同体的破裂。与此相反的是,在疆域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北朝以来融合而成的胡汉共同体恰恰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总之,墓志所见中古西北胡姓流变及边疆经略,正可从内外两方面窥见中古胡族华夏认同的形成、西北边疆经略的细节,以及胡汉共同体为隋唐帝国形成、唐代极盛疆域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这也是在描述中古时期“多元一体”格局的成长性与稳定性、东亚秩序下边疆的旺盛生命力与整体安全度。借由梳理文献、观察历史而以史为鉴、知古审今,以期为当今的边疆文化安全、周边关系、边疆治理、边疆学的理论构筑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二、这些照片为何难发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这些照片为何难发表?(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2.4 小结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3.3 小结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4.4 小结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5.5 小结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6.1.2 “公有性”被侵犯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6.4 小结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科学碎片:2017-2019(论文提纲范文)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3)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基于传播学的建筑认知
    2.1 建筑传播过程
    2.2 建筑认知过程
        2.2.1 内力因素:认知结构
        2.2.2 外力因素:媒介刺激
        2.2.3 建筑的认知模式
    2.3 建筑认知要素
        2.3.1 传播者系统
        2.3.2 认知途径
        2.3.3 认知主体
        2.3.4 认知内容
    2.4 社会大众认知心理和行为反应
        2.4.1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期待阶段
        2.4.2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展开阶段
        2.4.3 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弥散阶段
        2.4.4 建筑作品认知的行为反应
3 媒介影响下建筑认知的发展与变革
    3.1 在地认知
    3.2 媒介转述认知
        3.2.1 语言认知
        3.2.2 图像认知
        3.2.3 拟像认知
        3.2.4 现象认知
    3.3 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特征的变化
        3.3.1 从“独乐”到“众乐”
        3.3.2 从“单向”到“双向”
        3.3.3 从“定时”到“即时”
        3.3.4 从“固定”到“移动”
        3.3.5 从“表面”到“内涵”
    3.4 认知媒介的特征变化
        3.4.1 建筑作品的特征变化
        3.4.2 建筑媒介信息的特征变化
4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研究
    4.1 西安建筑作品的媒介信息概况
        4.1.1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师
        4.1.2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作品
    4.2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
        4.2.1 问卷调查
        4.2.2 认知地图调查
        4.2.3 小结——主体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4.3 西安具体建筑作品的在地认知调查
        4.3.1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4.3.2 陕西历史博物馆
        4.3.3 西安星巴克钟鼓楼店
        4.3.4 西安网红书店
        4.3.5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4.3.6 小结——媒介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4.4 问题总结
        4.4.1 建筑师
        4.4.2 传播媒体
        4.4.3 建筑管理者
5 研究结论
    5.1 新媒体时代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
        5.1.1 功能、形式与意义的综合考虑
        5.1.2 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
    5.2 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
        5.2.1 创作原则
        5.2.2 创作内容
        5.2.3 创作方式
        5.2.4 创作传播
    5.3 新媒体时代引导大众建筑认知的策略
        5.3.1 决策者
        5.3.2 建筑师
        5.3.3 传播媒体
        5.3.4 建筑管理者
6 总结
    6.1 回顾与总结
    6.2 遗憾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 Ⅰ 图表目录
    附录 Ⅱ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整合分析
    附录 Ⅲ 合作课题研究:媒体转述下的西安建筑作品认知研究
    附录 Ⅳ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 Ⅴ 认知地图调查
    附录 Ⅵ 图说建筑师|宣言|建筑&媒体1-2
致谢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5)我的朋友梵高(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6)让班级成为学生发展的舞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类平台:班级职务平台
第二类平台:兴趣社团平台
第三类平台:班级活动平台
    活动一:草根金句
    活动二:感动班级十大人物
    活动三:我的自传
第四类平台:个人即兴平台
    即兴平台之轻图微言
    即兴支持之:发表卷首语

(7)青少年网络欺凌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的背景
        1.1.3 课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4 研究难点创新点及研究的不足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3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青少年网络欺凌核心概念界定
    2.1 网络欺凌的概念
        2.1.1 欺凌
        2.1.2 传统欺凌
        2.1.3 网络欺凌
    2.2 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异同
        2.2.1 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相同点
        2.2.2 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不同点
    2.3 网络欺凌的类型
        2.3.1 以网络欺凌的传播媒介进行划分
        2.3.2 以网络欺凌发生的形式进行划分
第三章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现状
    3.1 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的总体概况
        3.1.1 青少年对网络欺凌的认知
        3.1.2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主要方式
        3.1.3 青少年遭受网络欺凌的处理方式
    3.2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特点
        3.2.1 青少年网络交流方式的灵活性
        3.2.2 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隐匿性
        3.2.3 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扩散性更强
    3.3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主要载体
        3.3.1 移动式网络登录工具
        3.3.2 多样的网络社交应用
        3.3.3 失范的网络游戏
    3.4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危害性
        3.4.1 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3.4.2 误导青少年的处事方式
        3.4.3 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5 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的案例分析
第四章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原因分析
    4.1 网络空间的客观诱因
        4.1.1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匿名性
        4.1.2 网络行为的盲目性和从众性
    4.2 青少年的网络抵抗力薄弱
        4.2.1 青少年网络道德的缺失
        4.2.2 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心理
    4.3 网络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4.3.1 网络法律法规制定的滞后性
        4.3.2 现有法律法规针对性不强
    4.4 青少年网络行为管理体系的不足
        4.4.1 家庭引导缺失
        4.4.2 学校教育不足
        4.4.3 社会宣传较弱
第五章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应对措施
    5.1 提高青少年的网络抵抗力
        5.1.1 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5.1.2 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1.3 提高青少年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完善网络管理的制度设计
        5.2.1 国外相关法规的经验借鉴
        5.2.2 明确网络欺凌的控制主体
        5.2.3 完善网络欺凌的行政法律救济制度
    5.3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5.3.1 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
        5.3.2 加强技术监控,规范网络秩序
        5.3.3 丰富青少年的闲暇生活
    5.4 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各部门间的配合与沟通
        5.4.1 完善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
        5.4.2 发挥家长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矫治作用
        5.4.3 建立政府各部门的协调机制
        5.4.4 构建新型家校合作机制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细胞起源研究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前人研究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4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2章 勒柏辛斯卡娅的“新细胞学说”
    1 勒柏辛斯卡娅及其“新细胞学说”在苏联的兴衰
        1.1 勒柏辛斯卡娅其人
        1.2 “新细胞学说”
        1.3 苏联的科学批判运动
        1.4 勒氏“学说”在苏联的兴衰
    2 学习苏联运动
    3 勒氏“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4 勒氏“学说”对中国科研的影响
    5 武兆发等对勒氏“学说”的批判
    6 小结
第3章 贝时璋的“细胞重建学说”
    1 个人简介及其学说
        1.1 个人简介
        1.2 “细胞重建学说”
    2 “细胞重建学说”的研究过程
        2.1 前期——发现“中间性”
        2.2 中期——成立“细胞重建研究组”
        2.3 后期——在争议声中结题
    3 与勒氏“学说”的关系
    4 学术界对“细胞重建学说”的评论
    5 小结
第4章 李靖炎的真核细胞起源研究
    1 个人学术简介
    2 1962年参加“细胞学术讨论会”
    3 新的研究方向的确定—真核细胞起源研究
    4 进化细胞生物学的提出
    5 小结
结语
附录1 文建凡研究员访谈录
附录2 王贵海研究员访谈录(节选)
附录3 王韫明教授访谈录
附录4 王文教授访谈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

(9)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麒麟》杂志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殖民语境:《麒麟》的生产场域
    第一节 “改朝换代”: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一、炮制伪满洲国
        二、所谓的友邦、盟邦、亲邦
        三、殖民“暴力”的效应
    第二节 切断民族之根:奴化的殖民教育
        一、“王道主义”教育方针
        二、让日语成为“国语”
        三、推行殖民学制
        四、强制落实奴化教育思想
    第三节 专制与霸权:日伪政权的文化统治
        一、霸道的伪满文化统治机构
        二、细化专制的文化统治策略
第二章 “大众文化”:《麒麟》杂志的策略性定位
    第一节 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生态
        一、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杂志
        二、从小众文艺期刊到大众文化杂志
    第二节 “大众文化”杂志《麒麟》
        一、《麒麟》办刊思想的演变
        二、“大众”读者定位
        三、版面风格和栏目设置的大众化
        四、《麒麟》杂志的市场化运作
第三章 文学样式的大众性
    第一节 娱乐化的通俗小说
        一、占据《麒麟》文学主体的通俗小说
        二、徘徊在章回体和新文学之间的通俗小说
    第二节 “传承文化使命”的散文
        一、彰显民族文化的节日习俗散文
        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散文
        三、包罗万象的其他散文
    第三节 书写底层大众生活的民间歌谣
        一、情歌:离情别绪相思苦
        二、生活歌:婚姻家庭中女性的悲情
    第四节 雅俗互动的弹词与话剧
        一、走向通俗:新文学的弹词改编尝试
        二、雅俗相遇:演绎话本故事的现代话剧
    第五节 由通俗小说改编的鼓词
        一、鼓词《啼笑因缘》的诞生
        二、从视觉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化
        三、讲究音韵的俗白式语言风格
第四章 文本内涵的大众性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空间符号与悖论叙事
        一、时尚消费空间:咖啡店、吃茶店、舞厅
        二、日常活动空间:公园、办公室
        三、流动行进空间:火车、电车
        四、都市书写的悖论
    第二节 摩登与传统:大众视野中的女性想象
        一、尚美女性:讲究衣着打扮的流行时尚
        二、职场女性:独立自信的时代风尚
        三、家庭主妇:渗透“贤妻良母”思想
    第三节 娱乐性和模式化的精神消遣品
        一、矛盾纠葛的感情故事
        二、以死告终的爱情悲剧
        三、历经风雨的完美结局
        四、花样无穷的情感套路
    第四节 侦探、悬疑与大众取向
        一、构设类型化的悬疑焦点
        二、迎合大众的小说取向
    第五节 儿童文学产品的大众化特征
        一、儿童文化产品的类型及特征
        二、善与美的精神引导
        三、潜藏的意识形态性
第五章 作为策略的大众:《麒麟》文化图景的意义
    第一节 奴性话语: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一、从“看”和“说”入手的大众亲日引控
        二、调门越来越高的大众媚日教唆
        三、利用文学树立大众的“良民”榜样
    第二节 隐性话语:中国人民反侵略意志的曲折表达
        一、建立同构关系,认同中暗示处境、吐露心声
        二、描绘二元意象,对比中透露情感倾向
        三、文本间存在矛盾,真意从深潜处释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中古西北胡姓与边疆经略研究 ——以墓志文献为主要素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
    二、视角与视阈
        (一) 文献·文本·文献学
        (二) 边疆·经略·西北部
        (三) 胡人·姓氏·墓志铭
        (四) 安全·认同·中古期
    三、综述与反思
        (一) 有关中古胡族碑志研究的综述与反思
        (二) 有关中古胡族姓氏研究的综述与反思
        (三) 有关中古胡族认同研究的综述与反思
        (四) 有关中古西北经略研究的综述与反思
    四、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拓跋近支的姓氏流变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拓跋氏
        一、北周的“拓跋墓志”
        二、墓志所见北周拓跋的来源与分布
        三、改易胡姓与政权安全
    第二节 源氏
        一、源氏墓志及其郡望流变
        二、源氏支脉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吐谷浑氏
        一、《吐谷浑玑墓志》相关问题
        二、吐谷浑墓志及其地域认同
    第四节 尉迟氏
        一、大非川与“西方”尉迟
        二、中古尉迟氏墓志考述
        三、余论
    小结
第二章 鲜卑旁系的迁徙、嬗变与融合
    第一节 贺兰氏
        一、贺兰墓志
        二、迁徙与分布
    第二节 成氏与彭氏
        一、成氏墓志
        二、彭氏墓志
    第三节 独孤氏
        一、独孤信一支世系
        二、从屠各到独孤
        三、休屠与屠各
        四、余论
    小结
第三章 内迁柔然、粟特的祖先认同与迁徙分布
    第一节 茹氏
        一、“茹”与“如”之辨析
        二、茹氏墓志及其迁徙
    第二节 郁久闾氏
        一、郁久闾氏与齐鲁地区
        二、《闾子璨墓志》及其相关问题
    第三节 安氏
        一、《安威墓志》及其相关问题考略
        二、中古粟特安氏之动向与认同
        三、余论
    第四节 米氏
        一、《米仁庆墓志》《米钦道墓志》相关问题
        二、粟特米氏迁徙与认同
    小结
第四章 北魏隋代西北边疆的进取与经营
    第一节 胡族墓志所见北魏西北边疆的经略
        一、《沮渠封戴墓表》与北魏平定凉州
        二、《鄯乾墓志》与北魏进军西域
        三、《鄯月光墓志》《于仙姬墓志》相关问题
        四、元魏宗室墓志与北魏西戎校尉
    第二节 胡族墓志所见隋代西北边疆的经略
        一、安西都护的设置背景
        二、安西都护与初期公务
        三、安西都护与义和政变
        四、余论
    小结
第五章 唐代前期西北边疆的经略与拓展
    第一节 胡汉墓志所见唐代降服河右的进展
        一、平定陇右: 以《陈察墓志》《史索岩墓志》为切入点
        二、镇抚河西: 以《杨恭仁墓志》《牛进达墓志》为切入点
    第二节 胡汉墓志所见唐代挺进西域的历程
        一、攻占高昌: 以《侯仁恺墓志》为切入点
        二、《元武寿墓志》《康子相墓志》相关问题
        三、拓展西域: 以《阿史那忠墓志》《曹钦墓志》为切入点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这些照片为何难发表?(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科学碎片:2017-2019[J]. 昝廷全.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3]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D]. 陈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我的朋友梵高[J]. 刘剑波. 山东文学, 2020(03)
  • [6]让班级成为学生发展的舞台[J]. 贾高见. 新班主任, 2019(09)
  • [7]青少年网络欺凌及其对策研究[D]. 文潇雅.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4)
  • [8]细胞起源研究在中国[D]. 高习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9]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D]. 邓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10]中古西北胡姓与边疆经略研究 ——以墓志文献为主要素材[D]. 刘森垚.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为什么这些照片很难发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