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峡到世界 巨型机组影响深远——写于2003年三峡工程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

从三峡到世界 巨型机组影响深远——写于2003年三峡工程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

一、从三峡到世界 来自巨型机组的深远影响——写在三峡工程2003年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之际(论文文献综述)

武菲[1](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提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陈启文[2](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研究指明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蒋巍[3](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指出"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胡韫频[4](2006)在《基于三峡工程的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三峡工程作为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的代表,是当今世界瞩目的规模宏伟、技术复杂的特大型水利工程。该工程跳出了“投资无底洞、工期马拉松”的怪圈,为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研究三峡工程的成功经验,归纳和提炼其中蕴藏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对提升重大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新制度经济学、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等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三峡工程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研究了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机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从系统科学等理论的视角,对三峡工程投资控制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提炼。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了覆盖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投资控制体系,采取了“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投资控制模式,按照“五位一体,综合平衡”的投资控制理念,对功能、造价、安全、质量、进度进行了综合平衡和控制;三峡工程的成功经验表明,层次清晰、责任分明的建设管理体制和科学规范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以及激励制度是三峡工程投资控制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保证;第二,结合三峡工程的实践经验及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构建了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机制。该机制由基于过程和要素的两个投资控制系统以及制度保障系统组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其中,基于过程的控制系统是该机制的主要系统;基于要素的控制系统是其辅助系统,实现对影响投资的关键要素的综合控制;制度保障系统为上述两个投资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制度保证;第三,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各个建设实施环节之间存在着互为依据的逻辑关系,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也必须遵循其形成的有序性,考虑整个项目的生命期,对工程投资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本文在分析三峡工程投资的全过程控制的基础上,从各阶段投资控制的内涵、特点、流程以及控制方法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基于过程的投资控制系统,并对全过程资金成本控制、技术与管理的创新对于投资控制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第四,重大工程项目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其建设管理也是一个多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影响的人工系统。本文在分析各要素之间以及它们与工程投资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工程的投资控制理念,构建了五要素集成控制概念模型;最后,在分析三峡工程投资控制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的基础上,研究了制度对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保证重大工程投资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建议。

周双超[5](2003)在《从三峡到世界 来自巨型机组的深远影响——写在三峡工程2003年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之际》文中指出 公元2003年11月22日上午9时,三峡工程又刷新了一项世界记录,不到4个月内连续6台70万千瓦大型机组投产发电,实现了今年“保四争六”的装机投产计划提前40天全部完成。

唐代望[6](1998)在《漫长的历程 永恒的业绩——三峡工程决策历程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长江,哺育了沿江两岸的代代子孙,也给中下游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自汉代到清末的2100年间,长江洪灾200多次,平均不到十年泛滥一次。1860年和1870年,长江洪水两次给富庶的江南带来了灭顶之灾。本世纪30年代的两次大洪水,就吞噬了近30万人的生命。仅1931年的大水灾就遍及7省205个县,淹没良田5000多万亩,灾民超过2800万人,被淹死的就有14.5万。1954年,尽管党领导人民与长江洪水进

二、从三峡到世界 来自巨型机组的深远影响——写在三峡工程2003年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之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三峡到世界 来自巨型机组的深远影响——写在三峡工程2003年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4)基于三峡工程的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三峡工程的实践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3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回顾
        1.2.1 有关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研究
        1.2.2 有关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研究
        1.2.3 投资控制相关概念界定
        1.2.4 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机制的内涵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本章小结
第2章 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机制的构建
    2.1 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1 对投资的控制缺乏系统性
        2.1.2 投资控制过程中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
        2.1.3 对投资的控制缺乏动态性
    2.2 三峡工程投资控制的实践对构建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机制的启示
        2.2.1 系统科学理论是三峡工程投资控制的基本指导思想
        2.2.2 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的应用避免了对投资的割裂控制
        2.2.3 制度对提高三峡工程投资控制效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3 系统科学理论对构建投资控制机制的启示
        2.3.1 系统论对投资控制的启示
        2.3.2 信息论对投资控制的启示
        2.3.3 控制论对投资控制的启示
    2.4 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机制的构建
        2.4.1 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机制的构建
        2.4.2 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机制的功能
        2.4.3 投资控制机制的运行过程就是信息流动的过程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大工程项目投资的全过程控制—基于过程的投资控制系统
    3.1 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理论
        3.1.1 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3.1.2 重大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3.1.3 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在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中的应用
    3.2 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形成的特点
        3.2.1 重大工程项目实现过程的特点
        3.2.2 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是随着工程的实现过程逐渐形成的
    3.3 三峡工程实现了对工程投资的全过程控制
        3.3.1 三峡工程的投资决策实现了科学化、民主化
        3.3.2 三峡工程在实施阶段对工程投资进行了全过程的控制
        3.3.3 基于过程的投资控制系统的建立是实现全过程投资控制的基础
    3.4 重大工程项目基于过程的投资控制系统
        3.4.1 全过程投资控制的涵义
        3.4.2 依靠基于过程的投资控制系统实现对工程投资的全过程控制
    3.5 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3.5.1 决策阶段投资控制的内涵
        3.5.2 决策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
        3.5.3 控制流程中增加反馈环节可以提高决策阶段投资控制的科学性
        3.5.4 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投资控制的方法
    3.6 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
        3.6.1 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内涵
        3.6.2 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是控制投资的重要环节
        3.6.3 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流程
        3.6.4 实施阶段投资控制方法
    3.7 全过程的资金成本控制是工程投资控制的重要内容
        3.7.1 资金成本的涵义与组成
        3.7.2 三峡工程的资金筹措与资金成本控制
        3.7.3 合理确定融资的原则、目标和融资策略
        3.7.4 资金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3.8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利于实现投资控制的优化
        3.8.1 三峡工程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对投资控制的贡献
        3.8.2 重大工程项目的工程技术创新
        3.8.3 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管理创新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影响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关键要素的控制—基于要素的投资控制系统
    4.1 影响重大工程项目投资的关键要素
        4.1.1 重大工程项目管理的要素
        4.1.2 影响工程投资的关键要素
        4.1.3 对影响工程投资关键要素进行系统控制的必要性
    4.2 重大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各关键要素与投资控制的关系
        4.2.1 重大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投资控制
        4.2.2 重大工程项目的范围与投资控制
        4.2.3 重大工程项目的工期与投资控制
        4.2.4 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与投资控制
        4.2.5 重大工程项目的采购与投资控制
    4.3 三峡工程"五位一体"的要素控制
    4.4 实施阶段影响工程投资关键要素的控制
        4.4.1 基于要素的控制系统模型
        4.4.2 两要素集成控制
        4.4.3 五要素集成控制模型
        4.4.4 风险控制
        4.4.5 采购控制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制度体系—投资控制机制的制度保障系统
    5.1 三峡工程投资控制的制度体系
        5.1.1 三峡工程投资控制的建设管理体制
        5.1.2 三峡工程投资控制的制度体系
    5.2 制度对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
        5.2.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的可行性
        5.2.2 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内涵、构成与功能
        5.2.3 重大工程项目的施控系统模型
        5.2.4 重大工程投资控制中制度的重要性
    5.3 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制度安排的建议
        5.3.1 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5.3.2 对施控主体系统的激励制度
        5.3.3 总控管理模式是适合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模式
    5.4 制度保障系统是投资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保证
        5.4.1 制度保障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5.4.2 制度保障系统的功能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全文总结及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四、从三峡到世界 来自巨型机组的深远影响——写在三峡工程2003年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之际(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2]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3]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 [4]基于三峡工程的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机制研究[D]. 胡韫频.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6)
  • [5]从三峡到世界 来自巨型机组的深远影响——写在三峡工程2003年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之际[J]. 周双超. 中国三峡建设, 2003(12)
  • [6]漫长的历程 永恒的业绩——三峡工程决策历程回顾[J]. 唐代望. 决策探索, 1998(07)

标签:;  ;  

从三峡到世界 巨型机组影响深远——写于2003年三峡工程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