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宜盲目争上博士点(论文文献综述)
沈军[1](2016)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模式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也是培养培训大批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建设作为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对接的直接纽带,是决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提高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建设。为了解决当前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急功近利、定位模糊、效率低下、效益不高等问题,本研究从评价是导向、评价是引领、评价是动力的角度,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的精神,在系统反思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价存在“背景因素关注不多、专业特质体现不足、建设过程参与不够、对学生发展引导不强”等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并提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价应坚持效率与效益对立统一、坚持全面与核心统筹兼顾、坚持程序与方法多样灵活,进而构建指向于提升专业建设效率和效益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模式,并进行实践运用。本研究遵循了“背景性研究?假设性研究?主体性研究?个案评析研究?原理归结”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和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以CIPP评价模式理论、专业周期理论、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模式的必要性、合理性、本体性、有效性与原理性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阐述。基于CIPP评价思想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价的契合,本研究以“两效”(效率与效益)为评价价值导向,构建了以“四核”(核心目标、核心资源、核心任务、核心发展)为主要指向,以“四度”(目标的适应度、条件的保障度、任务的有效度、发展的满意度)为关键尺度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两效四核”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操作模式构建策略,引入CIPP评价模型关键要素,在充分吸收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价指标内容操作要求的基础上,设计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全息性操作模式。该评价模式基于效率、效益和核心目标、内容等要义,覆盖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个阶段,具有多元化评价主体、全程性评价原则、系统性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方式、严密性的评价程序等五大特点。在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基础、系统建构,以及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模式在实践中的案例运用进行透彻剖析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点带面归结出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模式的三大基本原理:第一,评价价值取向的两效性原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价追求最大化的效益,力争培养出让社会、家长、学生都非常满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追求最适宜的效率,努力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最佳比,找准适合自己的建设节奏;追求效益优先效率跟进,做到效益导向下的效率最大化,最终落脚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方面。第二,评价模式建构的全息性原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价应对专业建设的各个要素、要素关系以及要素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从纵向上看,其评价包括专业建设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等四个完整的环节;从横向评价上看,其评价包括专业建设每个环节各个要素,尤其是核心要素。第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共异性原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抓住共性与个性,既要重视、遵循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普遍性,更要充分关照、彰显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特色性和职业性。
万小艳[2](2016)在《体制导向下的结构性失衡及高等教育发展转型》文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结构性失衡。这表现在人才供求、学科布局、课程设置、师资结构等诸多方面,而现行政策体制导向是导致结构性失衡的根源。高校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会带来教学质量下滑、人才供需矛盾加剧、高学历失业人数急增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风险。加快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以矫治结构性失衡、规避失衡风险至关重要且刻不容缓。
马燕[3](2015)在《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满足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任务。目前,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当前这个阶段,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尤为重要。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系统研究等方法,以终身教育理论、需求决定论、CAS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围绕当前我国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现状,借鉴国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尝试制定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明确它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并搭建外部保障体系,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中等、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基础上的本科教育,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学校职业教育,它与本科层次普通教育有着质的区别,与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有着等级上的区分,它的发展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和功能的实现,能够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第二,基于我国国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坚持“纵向单轨,横向双元”的发展方式。“纵向单轨”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在同一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对应的层次结构,主要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高校与主要实施高等普通教育类型的高校享有同样的权利,法律地位、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二者只有类型区分,没有等级之分;“横向双元”是指立足高等教育资源,在同一办学层次中高校要有适度、合理的分工,有趋向于举办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也有趋向于举办普通教育的高等院校,引导高等院校的合理定位,促进高校的特色化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既弱化了职业院校的标签,又强化了职业教育特色。第三,提出三种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依托本科教育资源作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路径;整合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优势资源,逐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利用新兴产业优势资源,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大学,实施本科层次职业资格教育,弥补学历职业教育的不足。第四,从法律法规建设、教育经费投入、政府管理效率、社会舆论引导四个方面搭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保障体系,优化它的外部发展环境。
史生荣[4](2014)在《教授之死》文中认为1将烙好的油烙饼摞在一起放入盆里,再盖上盖子,不冷不热焐着,既不凉,又软和。这是他今天的杰作,感觉也是做得最精心最拿手的一次。揭开盆盖,再将每一张翻看一遍,每一张都黄中泛金,连焦煳点都没有,看着都有食欲。妻子万兰最爱吃他烙的这种千层油烙饼,她曾和他学做过几次,都说不如他做的好吃。其实这也不算家乡的特产,家乡家家都这么做,母亲做得更好一些。东学潮希望今天她看到油烙饼,人也变得可爱一点,然后再和她商量读博的事。万兰总是用钥匙自己开门。趁她换鞋,东学
朱艳[5](2012)在《制度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既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地迫切需要,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结构失衡、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社会引领性不强等问题是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选择高等教育结构这一课题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深化对高等教育结构变迁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能够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问题有了更为理性地思考,对中国未来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研究依托于“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这一国家课题,以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历史时间为序,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同形理论对高等教育结构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和分析。其中,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过程进行详细阐述,总结出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的主体力量、制度变迁类型与基本特征;在对扩招十年中高等教育结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同形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最后从政府、市场和大学三个主体出发构建了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走出现存困境的路径。在研究中采用了制度分析法、政策文本分析法、历史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研究发现:①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在60年(1949-2008)的变迁中始终伴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这些制度安排对高等教育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历史就是一部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史。②制度环境的变迁与高等教育自身制度安排的改变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两个重要变量。但是,1由于制度环境的差异,政府、大学和市场三个利益主体力量的对比有着明显地差异,并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出现了明显地权力分化。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何种制度环境,都不能抹煞“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变迁模式”这一基本事实。③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制度变迁类型,即经历了经济体制的转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和国家一些重要政策的变迁。④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是以自上而下为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伴有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以渐进式改革为主线的制度变迁过程,是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寻求社会认同的制度变迁过程。⑤在十年扩招里,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增长凸显了高等教育结构趋同、资源配置不均衡及社会适应性与引领性不强等问题。运用制度同形理论对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出,强制性机制、模仿性机制和社会规范机制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制度成因。最后,根据上述研究,从政府、市场和大学组织三个主体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走出现存困境的政策建议。
黄友泉,谢美华[6](2011)在《新时期我国高校办学定位失当及策略思考》文中提出办学定位是高校发展进程中始终不能回避的一个带有长期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文章揭示了我国高校办学定位失当的表征,并为我国高校的准确定位提出了几点建议。
柳友荣[7](2011)在《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自1998年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专科学校自主申办,教育部批准升格的本科院校。由于此类院校大都在办学定位上为“应用型”,因此,通常称之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种全新类型的高等教育,作为“新大学”,它的出现和发展也不过短短的12年历史。此类院校究竟如何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截止2009年共240所“新大学”乃至高等教育界非常关心的问题。本研究围绕“新大学”如何界定、“新大学”产生和崛起的原因、“应用型本科教育”概念内涵和特征、发展良好的“新大学”所具备的特征等问题,通过文献分析、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探讨中国“新大学”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框架。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能型教师”等一系列指称模糊、内涵混乱的概念。并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或曰新大学)界定为:1998年至今,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新型的院校。这些升格的本科院校主要由单科性或职业性高等专科学校升格、师范类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以及前两种合并升格等三种类型。如此定义“新大学”基于三点考虑:其一,1998年,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开始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这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教育运动,而不是试验;其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经过教育部正式批准,并获得“准入资格”的本科大学;其三,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区域,以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区别于传统精英教育大学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然后,从与英国新大学及美国赠地学院的比较,以及对合肥学院、行知联盟的个案分析中得出:其一,“新大学”与英国新大学及美国赠地学院的共同特点是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背景下生发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其办学主体都是城市,服务面向都是地方,人才培养规格都是应用型。但是,中国“新大学”也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在政府政策导向下“自上而下”设置,是对原有较低层次教育资源的提升,因而,中国“新大学”在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先天具有了在教育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排异反映”。其二,建立应用型高校联盟是应用型高校走出暂时困境的有效战略,联盟的生命力取决于政府政策层面上的支持;“新大学”应走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之路;“新大学”区别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的根本所在是改变学科导向型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导向型,课程建设应以模块化为目标;“新大学”必须高度重视“双能型”的师资队伍建设。真正的“新大学”还要求办学定位地方化,培养目标应用型,课程设置职业化,课程组织模块化等等。本研究还采用自编“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状况调查问卷”,选取120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负责人实施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发展良好的“新大学”具备的主要特点是:(1)办学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2)服务面向定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3)办学规模、学科与专业发展适度;(4)人才培养定位和方案、课程结构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应用型”这一类型上的差异。研究还显示,发展良好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还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这些支持既有宏观政策层面上的,也有具体人才培养策略上的。最后,本研究提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策略框架,并将此归纳为宏观战略、中观方略、微观策略三个层面。宏观策略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中观策略层面包括内涵式发展方略和生态学发展方略;微观策略层面是由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学科与专业、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与体制、社会支持等七个方面共同构成。“新大学”应坚持对外“联盟”,对内推进管理机构“扁平化”,藉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加强专业的柔性机制,减少核心课程设置;增加课程教学的“职业元素”,采取模块化教学;扩大“双能型”教师队伍比例。
蔡丹[8](2011)在《湖北省高等教育统筹的目标设计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和管理教育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我国是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拥有50多万各级各类学校和2亿6千万学生,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体系,中央政府主要职责是加强对全国教育事业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包括制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标准,对经济困难地区给予财力上的资助;而教育发展目标、方针、政策的实施和日常事务管理则主要由省及省以下各级政府承担主要责任。本文从湖北省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出发,结合区域高等教育统筹的相关理论,分析加利福尼亚总体规划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本文分为三部分。首先,提出研究该问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量的文献综述,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紧接着,文章探讨了湖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问题,结合区域高等教育统筹的相关理论,分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的成功经验及带给我们的启示。这一部分包涵了第二、三、四章的内容,从分析湖北省高等教育总体状态出发,引出湖北省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危害和原因。接下来,站在理论的高度分析了区域高等教育统筹的内涵、原因、必要性、原则和主要任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的背景与湖北省现在所面临的状态有一定的相似性,加州总体规划的成功经验值得湖北省高等学校学习借鉴。最后,文章从湖北省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加强省级统筹的基本指导思想、目标设计、路径选择等一系列对策。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更清晰地认识湖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问题,建设性的提出了加强省级统筹的对策,对发展湖北省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曹仓,张敏[9](2010)在《找准定位,才能办出特色——对地方高等院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的思考》文中提出在高等教育日益多样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是地方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本文在厘清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和实现路径。
吴舸[10](2010)在《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教育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打破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模式而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据《光明日报》显示,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研究生比上年增加6.4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9086人,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毫无疑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大改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校园不断增扩,办学规模持续膨胀,教学改革此起彼伏,校园内彩旗招展、横幅飘扬。然而,大学校园欢歌笑语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严重的危机:国家财政投入比例持续锐减、学校贷款居高不下、办学层次盲目攀升、教育质量明显下降、就业前景日趋严峻、学校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等。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有鉴于此,必须以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要点,进而促进我国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蔡元培是我国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杰出代表,是我国资产阶级新教育体制的奠基人,是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开拓者。蔡元培在出长北京大学期间,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使其成为当时全国的一流学府。蔡元培博大精深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不仅在当时领先于世界,而且对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对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对蔡元培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体系进行相对完整的介绍,以纠正和避免在缺乏对人物整体把握的情况下造成的或将会造成的对人物思想的“误读”,从而,藉此完善与丰富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尤其是有关高教管理方面的内容。并且,从历史发展的视域,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蔡元培以北京大学为试点淋漓尽致地展示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为此,总结出对现在我国大学改革的启迪与昭示,为我们今天的高等院校管理提供良好的范例与借鉴。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主体,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为蔡元培的教育人生,对蔡元培的成长历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介绍。从清末名翰林到新教育创办者,可以看出得志于科场的蔡元培无心于官宦仕途而矢志于革新思想的新教育。他长期游学欧洲,广泛吸取世界高等教育的成功之道,为其日后的教育改革在理论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首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至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再到担任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是蔡元培把其教育理念付诸现实的具体过程,尤其是他在北京大学的改革经验可以说为以后的大学管理提供了一面镜子。第二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渊源。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先生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其二是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熏陶,其三是受清末民初严复、胡适、王国维等进步知识分子的影响。第三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本文通过对蔡元培教育思想形成的追溯以及对其教育实践活动的剖析认为蔡元培内容丰赡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二元论的世界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价值取向以及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第四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的办学理念:兼容并包;大学的办学目标:五育并举;大学的管理体制:教授治校;大学的职能:研究高深学问;大学办学的保障:教育独立。第五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即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所出现问题的矫治与启示。第三部分为结语。该部分总结了蔡元培先生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进入高等教育强国、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的助益:为当代大学正确合理定位提供理论依据,对现代大学的民主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对现代大学理念进一步廓清,对遏制教育行政权力泛化、提升现代大学学术权力,对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等的启示。
二、不宜盲目争上博士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宜盲目争上博士点(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模式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深化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 |
(二)促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根本需要 |
(三)推进职业院校专业评价的关键所在 |
(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价的现实需要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专业建设 |
(二)效率与效益 |
(三)CIPP评价模式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三)关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模式研究 |
(四)文献研究评述与研究启示 |
四、理论基础 |
(一)CIPP评价理论 |
(二)专业周期理论 |
(三)系统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 |
(一)研究方法运用的突破 |
(二)研究设计与思路创新 |
(三)研究内容与对象的创新 |
七、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价的问题解析与反思 |
一、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内涵与评价诉求 |
(一)专业建设内涵解析 |
(二)专业建设评价诉求 |
二、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价的问题归结 |
(一)专业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 |
(二)专业建设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CIPP评价:我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价的理论性选择 |
(一)坚持效率与效益对立统一 |
(二)坚持全面与核心统筹兼顾 |
(三)坚持程序与方法多样灵活 |
第二章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两效价值取向 |
一、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基本尺度 |
(一)效果尺度: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自然之道 |
(二)效率尺度: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过程之道 |
(三)效益尺度: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影响之道 |
二、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内在逻辑 |
(一)有教有评:保障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质量 |
(二)以评促建:有效引领专业建设的科学发展 |
(三)以评促教:落实专业建设评价的终极目标 |
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价值取向 |
(一)目标取向:以改进推动发展 |
(二)内容取向:四核心带动全面 |
(三)标准取向:人本、公正与发展 |
(四)方法取向:科学、全息与多元 |
第三章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四核指标体系建构 |
一、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指标建构思想 |
(一)突显人才培养的职业性 |
(二)突显专业建设的科学性 |
(三)突显专业建设的两效性 |
二、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指标建构原则 |
(一)动态发展原则 |
(二)系统整合原则 |
(三)决策导向原则 |
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指标建构框架 |
(一)指标构建基础思维 |
(二)两效四核评价框架 |
(三)层次分析建构权重 |
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指标要素设计 |
(一)背景评价的指标要素设计 |
(二)输入评价的指标要素设计 |
(三)过程评价的指标要素设计 |
(四)成果评价的指标要素设计 |
五、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指标建构诠释 |
(一)两效思想体现 |
(二)指标设计诠释 |
(三)指标权重确定 |
第四章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全息性模式建构 |
一、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全息性要旨 |
(一)充分尊重专业建设背景因素 |
(二)深度融入专业建设整个过程 |
(三)高度关注即时反馈重要意义 |
二、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全息性理念 |
(一)诊断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
(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
(三)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
(四)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 |
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全息性策略 |
(一)完善评价工作机制 |
(二)周延评价内容体系 |
(三)优化评价操作体系 |
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全息性模式 |
(一)全息性评价模式的基本内涵 |
(二)全息性评价模式的操作特点 |
五、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全息性运用 |
(一)高度关注评价目标 |
(二)积极引导评价主体 |
(三)优化评价运行机制 |
(四)关注评价可持续性 |
(五)注重评价可推广性 |
第五章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个案研究 |
一、案例概要 |
(一)案例来源 |
(二)案例内容 |
二、案例分析 |
(一)背景评价阶段 |
(二)输入评价阶段 |
(三)过程评价阶段 |
(四)结果评价阶段 |
三、案例评述 |
(一)案例实践启示 |
(二)实践改进建议 |
第六章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的原理归结 |
一、评价价值取向的两效性原理 |
(一)注重专业建设效益 |
(二)重视专业建设效率 |
二、评价模式建构的全息性原理 |
(一)纵向评价环节的全息性 |
(二)横向评价要素的全息性 |
三、指标体系设计的共异性原理 |
(一)遵循评价的普遍性 |
(二)彰显职教的职业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2)体制导向下的结构性失衡及高等教育发展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制导向与高等教育的结构性失衡 |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转型与结构性失衡的风险规避 |
(3)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
1.2.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
1.2.3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
1.2.4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职业教育 |
1.3.2 本科层次教育 |
1.3.3 发展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功能 |
2.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解析 |
2.1.1 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
2.1.2 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 |
2.1.3 层次上属于本科教育 |
2.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功能 |
2.2.1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
2.2.2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
第三章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现状 |
3.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 |
3.1.1 经济发展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 |
3.1.2 传统文化观念转变 |
3.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
3.1.4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
3.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 |
3.2.1 专科职业院校试办本科专业 |
3.2.2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情况 |
3.3 阻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的根源性剖析 |
3.3.1 传统观念的影响 |
3.3.2 顶层设计的滞后 |
3.3.3 保障政策的缺乏 |
第四章 国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 |
4.1 国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多元化扩张阶段 |
4.1.3 内涵提升阶段 |
4.2 部分国家和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 |
4.2.1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 |
4.2.2 英国多科技术大学 |
4.2.3 中国台湾地区技术学院、科技大学 |
4.3 国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特征及启示 |
4.3.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立法保障实施 |
4.3.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多样化的标准体系 |
4.3.3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逐渐融合 |
4.3.4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高校和产业界深度合作 |
第五章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 |
5.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原则和理论依据 |
5.1.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原则 |
5.1.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 |
5.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 |
5.2.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
5.2.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 |
5.3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
5.3.1 依托本科教育资源 |
5.3.2 整合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优势资源 |
5.3.3 利用新兴产业优势资源 |
第六章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保障 |
6.1 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6.1.1 完善宏观层面法律法规建设 |
6.1.2 完善中观层面的横向法律法规建设 |
6.1.3 把握细节性法律法规建设 |
6.2 增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
6.2.1 增加国家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
6.2.2 引导各种力量参与办学,创新教育财政体制 |
6.3 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
6.3.1 建立高校分类标准体系 |
6.3.2 开发国家资格框架 |
6.3.3 增强地方政府“粘合剂”作用 |
6.3.4 加强高等教育评估 |
6.4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
6.4.1 加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
6.4.2 营造良好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氛围 |
第七章 研究创新与展望 |
7.1 研究创新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4)教授之死(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5)制度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制度的概念 |
2.1.2 制度环境 |
2.1.3 制度安排 |
2.1.4 制度变迁 |
2.1.5 结构 |
2.1.6 高等教育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制度同形理论 |
3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历史轨迹 |
3.1 奠定基础:1949-1976年外部制度环境及对结构变迁的影响 |
3.2 调整与改革:1977-1998年外部制度重构及对结构变迁的影响 |
3.3 跨越式发展:1999年以来制度环境的完善及对结构变迁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4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主体力量与基本特征分析 |
4.1 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主体力量分析 |
4.1.1 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主体力量分析 |
4.1.2 市场经济环境下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主体力量分析 |
4.2 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的制度变迁类型分析 |
4.2.1 经济体制的变迁 |
4.2.2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 |
4.2.3 高等教育若干重大政策的变迁 |
4.3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基本特征 |
4.3.1 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体的过程中伴有诱致性制度变迁 |
4.3.2 是以渐进式改革为主线的制度变迁过程 |
4.3.3 是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寻求社会认同的制度变迁过程 |
5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现存问题与制度成因 |
5.1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高等教育结构的趋同 |
5.1.2 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 |
5.1.3 社会适应性与引领性不强 |
5.2 高等教育结构中现存主要问题的制度成因分析 |
5.2.1 强制性:制度的规定性与资源的依附性 |
5.2.2 模仿性:利益驱动下的效益最大化 |
5.2.3 规范机制:社会文化认知下的趋从心理 |
6 制度构建:高等教育结构走出现存困境的路径 |
6.1 政府的规制性规则的建构 |
6.1.1 明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分工 |
6.1.2 确定分级分类的评价规则 |
6.1.3 改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规则 |
6.2 市场的规范性规则的构建 |
6.2.1 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缓冲”作用 |
6.2.2 塑造良好的社会用人制度 |
6.2.3 规范社会评价制度 |
6.3 大学组织的主体性规则的构建 |
6.3.1 实现自身发展的科学办学定位 |
6.3.2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
6.3.3 增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建立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机制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7.2.1 研究局限 |
7.2.2 研究展望 |
8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新时期我国高校办学定位失当及策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办学定位失当的表征 |
1. 模糊定位 |
2. 紊乱定位 |
3. 超高定位 |
二、高校办学科学定位的策略思考 |
1. 牢记使命, 重塑精神 |
2. 正视需要, 服务社会 |
3. 摸清家底, 量力而行 |
4. 发扬民主, 集体谋划 |
5. 为我所为, 追求一流 |
(7)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科 |
二、新建本科院校 |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 |
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状况 |
二、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发展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设计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内容、结构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析解 |
一、"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脉络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渊薮 |
三、可持续发展观内涵诠释 |
第二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阐释 |
一、大众化理论框架 |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论 |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论 |
第三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产生 |
第一节 新大学的崛起 |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高等教育地方化改革 |
二、中国的"新大学" |
第二节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念演进 |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的产生 |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相关延伸概念的讨论 |
第三节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成长轨迹 |
一、中国"新大学"的初级阶段 |
二、中国"新大学"的困境 |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英国的"新大学运动" |
一、英国"新大学运动"的产生 |
二、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兴起 |
三、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发展 |
四、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启示 |
第二节 美国的州立大学 |
一、美国州立大学的产生 |
二、美国州立大学的兴起 |
三、美国州立大学的发展 |
四、美国州立大学的启示 |
第五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合肥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 |
一、合肥学院概况 |
二、合肥学院的发展 |
三、合肥学院持续发展的教学策略 |
四、合肥学院持续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行知联盟 |
一、行知联盟——安徽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 |
二、行知联盟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
三、行知联盟的纵深推进 |
第六章 不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差异分析 |
第一节 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步骤 |
第二节 问卷实测与结果分析 |
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持续发展的总体特点分析 |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三、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差异状况分析 |
第七章 发展良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发展良好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 |
一、发展良好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 |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状况分类 |
三、发展良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总体特点 |
四、发展良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相关因素 |
第二节 不同发展水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比较 |
一、发展水平比较 |
二、影响因素的差异比较 |
第八章 影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内部因素 |
一、办学状态 |
二、办学规模结构 |
第二节 影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外部因素 |
一、经济环境 |
二、区域关系 |
第九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策略 |
第一节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策略框架 |
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环境 |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策略框架 |
三、"战略联盟"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中观方略 |
第二节 微观策略之社会支持 |
一、高等教育系统的支持 |
二、学校环境系统的支持 |
第三节 微观策略之办学理念 |
一、办学理念——深入人心 |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三、学科与专业建设——服务区域 |
第四节 微观策略之基础保障 |
一、办学条件——发展的瓶颈 |
二、师资队伍——发展的关键 |
三、管理体制与机制——发展的保障 |
第十章 结语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前景展望 |
附件 |
1、行知章程 |
2、行知宣言 |
3、访谈提纲 |
4、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状况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8)湖北省高等教育统筹的目标设计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湖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状态和问题 |
2.1 湖北省高等教育总体状态分析 |
2.2 湖北省区域高等教育突出的问题与危害 |
2.3 湖北省区域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3 关于高等教育区域统筹的理论探讨 |
3.1 区域高等教育统筹的内涵和功能 |
3.2 区域高等教育统筹的必要性 |
3.3 区域高等教育统筹的原则 |
3.4 区域高等教育统筹的主要任务 |
4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的借鉴价值 |
4.1 加利福利亚计划本身的历史卓越性 |
4.2 出台的背景与我省高教发展的相似性 |
4.3 加州高教规划对湖北省加强省内高等教育统筹的启示 |
5 湖北省加强省内高等教育统筹的对策 |
5.1 区域高等教育统筹的基本指导思想与目标设计 |
5.2 区域高等教育统筹的路径选择 |
5.3 加强政府统筹的措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找准定位,才能办出特色——对地方高等院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院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的关系 |
二、地方高等院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的决定因素 |
1.办学理念。 |
2.办学原则。 |
3.学科建设思路。 |
4.历史条件和发展传承。 |
5.地方特色和城市特色。 |
6.时代特色。 |
三、地方高等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实现路径 |
1.找准为社会服务的位置。 |
2.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 |
3.明确自己的办学类型。 |
4.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
5.明确自己的办学规模和层次。 |
6.系统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 |
(10)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政治思想 |
(二) 哲学思想 |
(三) 教育思想 |
(四) 文化思想 |
(五) 学术思想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研究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五、研究难点和拟创新点 |
(一) 研究难点 |
(二) 本研究的拟创新点 |
六、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蔡元培的教育人生 |
一、清末名翰林 |
(一) 商人世家 |
(二) 就学私塾 |
(三) 科场及第 |
二、创办新教育 |
(一) 出任绍兴中西学堂总理 |
(二) 担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 |
(三) 受任中国教育会会长 |
三、留学欧洲 |
(一) 赴德留学 |
(二) 留学法国 |
四、首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 |
五、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
(一)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
(二) 出长北京大学 |
六、担任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 |
(一) 担任大学院院长 |
(二) 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
第二章 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渊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
(一) 对儒家文化的继承 |
(二) 对旧教育体制的批判 |
二、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熏陶 |
(一) 西学东渐的影响 |
(二) 留学海外 |
三、清末民初进步学人的影响 |
(一) 严复对蔡元培的影响 |
(二) 王国维对蔡元培的影响 |
(三) 胡适对蔡元培的影响 |
第三章 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
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价值取向 |
(一) 思想自由 |
(二) 兼容并包 |
二、二元论的世界观 |
(一) 本体论 |
(二) 二元论 |
三、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 |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 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 |
第四章 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大学的职能:研究高深学问 |
(一) 大学职能的嬗变 |
(二) 蔡元培大学职能提出的缘由 |
(三) 蔡元培大学职能的内涵 |
二、大学的办学理念:兼容并包 |
(一) 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理念的提出 |
(二) 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理念的主要内容 |
三、大学的管理体制:教授治校 |
(一) 蔡元培"教授治校"的提出缘由 |
(二) 蔡元培"教授治校"的内涵与施行 |
四、大学的办学目标:五育并举 |
(一) 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的提出 |
(二) 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的具体内容 |
五、大学办学的保障:教育独立 |
(一) 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提出之缘由 |
(二) 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的内容 |
第五章 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
一、对现代的大学理念进一步廓清 |
(一) 我国大学理念的偏失 |
(二) 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矫治 |
二、为当代大学定位提供理论依据 |
(一) 我国高校定位的发展历程 |
(二) 我国高校定位的现状 |
(三) 我国高校定位的理性思考 |
三、对现代大学民主管理的指导 |
(一) 高等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是新形势的必然需要 |
(二) 科学民主的管理模式是大学发展的保障 |
(三) 强化高校民主管理中的制度建设 |
四、对提升现代大学学术权力的启迪 |
(一) 提升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 |
(二) 强调学术影响力,坚决遏制"权力寻租"现象 |
(三) 促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协调发展 |
五、对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 |
(一) 人格的内涵与特征 |
(二) 蔡元培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的提出 |
(三) 当代大学生人格不健全的现状 |
(四) 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举措 |
六、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
(一) 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 |
(二) 我国现行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
(三) 我国现行大学制度的缺陷 |
(四) 构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举措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不宜盲目争上博士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模式实践研究[D]. 沈军. 西南大学, 2016(01)
- [2]体制导向下的结构性失衡及高等教育发展转型[J]. 万小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 [3]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马燕. 天津大学, 2015(08)
- [4]教授之死[J]. 史生荣.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4(06)
- [5]制度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D]. 朱艳. 大连理工大学, 2012(09)
- [6]新时期我国高校办学定位失当及策略思考[J]. 黄友泉,谢美华. 中国电力教育, 2011(14)
- [7]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 柳友荣. 南京大学, 2011(09)
- [8]湖北省高等教育统筹的目标设计与路径选择[D]. 蔡丹.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9]找准定位,才能办出特色——对地方高等院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的思考[J]. 曹仓,张敏. 高教论坛, 2010(12)
- [10]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D]. 吴舸. 西南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