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意识教育艺术在德育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垚[1](202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石家庄B中学为例》文中提出初中生优良品格和道德的养成离不开高效率的德育,尤其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文化冲击的背景下,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迫在眉睫。德育强调的是人的思想品质的升华,说到底是精神世界的改变,与文化最根本的内涵异曲同工。因此,德育的本质离不开以文化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了上千年的精神文明和道德精华,是我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基因,融入到德育中势在必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德育不仅可以推动德育的改革和创新,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初中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石家庄B中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德育作为一项专门工作进行实施,下发了工作要求对教师的育人工作提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并开展了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笔者以石家庄B中学为研究范本,了解该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情况,分析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最终目的是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提供参考。论文首先是绪论,阐明了笔者提出该论题的缘由,对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列出了有关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做了介绍。论文主体部分一共包含四章,第一章对研究涉及到的“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融入”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内隐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理论和文化传承理论进行了论述,增加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二章是关于B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现状调查研究,详细地介绍了调查的设计,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B中学师生和校领导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持较为认可和支持的态度,学校的融入工作也在德育和文化传承两方面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具体的融入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较差、教师的融入水平欠缺、融入的保障条件薄弱、融入的效果不够理想。第三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出发,从四方面分析了B中学传统文化融入德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现状以及形成的历史因素,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德育所持的观点,制约着融入的效果;传统应试教育思维下德育的弱化和教育者对传统文化认知层次过浅造成了教育者并未将融入纳入到认真重视的高度;师范类大专院校培养体系中传统文化缺席、B中学缺乏对教师融入工作的专业培训体系,这两点导致教师的融入能力较为欠缺。管理层缺乏对融入进行顶层目光的设计,导致融入工作无法形成合力,融入效果缺乏很好的保障。第四章针对B中学融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理念树立、增强师资、管理者从顶层进行设计、构建“三位一体”的融入体系四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树立科学的理念需要管理者从增强融入意识、坚持正确融入方向两方面进行改善;增强融入的师资力量,管理者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又要重视提高教师的融入实战能力和积极性。从顶层目光对融入进行设计建议管理者从全局考虑,对融入进行谋篇布局。本文结合B中学实际情况,从明确融入目标、利用隐性教育资源和建立融入的制度体系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最后,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来实现育人的目的,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因此构建“三位一体”的融入体系是提高融入效果的重要保障。
欧阳鹏[2](2020)在《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家庭德育是在“家庭场域”中培育和发展孩子的道德、思想、政治、理想、爱国精神、民族情怀、集体意识、民主理念、法治观念、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国家发展中的新形势与新变化,以及家庭德育本身存在的许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素、不合时宜的因素、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呼唤家庭德育变革。变革,是一个“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革”的过程。“变”,意味着家庭德育中原有积极因素的强化、匮乏因素的补全;“革”,意味着家庭德育中负面因素的消弭。变革既是刊谬与补缺的过程,又是强化与增益的过程。研究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除明晰其基本内涵外,亦需厘清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或“关系”。人们的“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个人与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与儿童关系”的妥善建构与维持,各个家庭之“家格”的发展状况,人们对于“家庭与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之耦合关系”的理解,都与家庭德育的存续和变革息息相关。另外,以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为行动指南,从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近代以降中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中汲取充足“营养”,是新时代家庭德育实现科学、高效变革的必要前提。探赜新时代家庭德育为什么要变革,一方面,须揭示和正视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变化与新形势: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日益习见的特殊家庭现象。另一方面,须审视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难题,引致家庭德育的诸多被动和无奈;在古今中外文化杂糅与冲突背景下,家庭德育面临文化选择与坚守之困局;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德育理论与方法自觉缺失;家庭“自我”发生疏离;德育智慧与家庭安全感缺位;“德育过度”;家长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德育爱”出现“二律背反”;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缺失型”、“控制型”、“反面型”、“暴力型”、“威权型”为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体认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是开展变革前最核心的准备工作。剖析制约因素,是因为变革会牵涉这些因素、变革活动将受到这些因素制约。唯有洞悉它们的本质内涵,才能顺利开展变革工作。制约因素主要涵括主体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功能因素等。明确基本原则,是为了充分保障变革的合理性、有序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是为了让变革活动的具体行为在秩序与“章法”的规范下更加有的放矢。变革过程应遵循方向正确与操作可行相结合、承继传统与前瞻未来相统一、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协调、时代共性与家庭个性相洽同等原则。开展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既要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又要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第一,在国家层面,创新与优化相关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在社会层面,整治和重构家庭外围的社会环境与道德生态;第三,在社区层面,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促进社区对家庭德育的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第四,在家校及个体层面,洞悉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之道,打造协作相通且互不从属的共育格局。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其一,从优化父亲角色、强化亲职教育、深化家长参与、统摄德育影响等方面着手,提高家长的德育胜任力,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其二,建立兼具个适性与社会性、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实效性与综合性的家庭德育目标结构,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其三,创新家庭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知识立场、时代立场、身份立场、生命立场和系统观导向;其四,在融贯并蓄、旁求博考、多元创生、用科技舆情之利、动“爱与关心”之情的方法求索中推动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综上,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含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等)、历史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变革是什么——为什么变革——准备变革——开展变革”为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对中国家庭德育及其变革的内涵与理论、问题及归因、因素与原则、生态外铄与质量内求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刘锦诺[3](2020)在《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受现代教学理论、苏联教学论的影响,在本土化探索中表现出对教学活动中诸美学因素的忽视。以致教学理论体系建构在对本质、规律的追求中忽视了情感、价值、意义等美学因素的关照。而教学活动中生动的美学因素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理性精神引导下发展的教学理论,一方面将教学活动中真实的美学因素排除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之外,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将对美学维度的探索放置于理性思维研究范式之下展开,导致理性对感性、真对美、事实对价值的压抑。受解构性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确定性、拒斥体系、瓦解中心等解构的方式来消解理性的权威,从而使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通过消解真来追求美,却只能得到感性狂欢式的“虚无之美”。于是,力图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对“静态之美”与“虚无之美”批判,反思现代教学理论的“以真抑美”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去真求美”中真与美的对立与失衡等现实问题,并通过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对“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入手,寻求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合理建构。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从过程本体论基础上对“美”提出了新的规定。通过微观、宏观以及美与真的关系三个方面厘清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从微观角度看,分析“美”的本体论在于“现实实有”作为美之存在的唯一理由,美的存在在于“现实实有”的发生,这一发生过程通过“摄入”来实现。在“摄入”的过程中当该“经验事态”实现了适应性的和谐便能够产生完善的和谐之美。该适应性和谐之美的实现是通过“摄入”中的“主观形式”的完善程度进行判断的,以此明晰美的“是其所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方面从经验事态发展、过程的宏观视角出发明晰和谐之美的动态发展性;另一方面,分析“美”作为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对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最后,讨论美与真的关系,在对比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与后现代美学中真的反叛而导致的美与真分离的加剧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寻求真与美的平等与共生,寻求经验事态发展过程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以此揭示美的“在其所在”。从这三个方面明晰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感性学美学以及后现代艺术哲学的超越。为解决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及探索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奠定理论基础。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视域下,反思现代教学理论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真与美的不协关系,进而探讨如何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首先,探讨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以及主体精神这三个现代性的基本精神出发,通过分析具有理性精神的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具有主体性精神的主体性教学理论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的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明晰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在此基础之上,探究现代教学理论对静态的和谐之美、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的追求。并进一步反思,现代教学理论在科学化发展中以真抑美而产生的静态和谐之美对教学理论发展的阻碍、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以及教学艺术性的消解等现实问题。其次,探讨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解释学、复杂性以及建构主义等思想中对理性的解构出发探讨三种理论下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生命之美以及生活之美,展现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理性实现的感性维度的发展。以及反思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在对美学维度的过度高扬中容易导致的虚无主义、人的片发展以及崇高的消解等现实问题。最后,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下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在真与美、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审美、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之中去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而美与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理论发展的目的性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角度以更高的发展性目的引领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和谐发展。于是,从过程美学的微观论出发,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主要内容;从过程美学中的真美平等、和谐的关系出发,探讨美学维度建构的关系性要求;最后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论出发,以教学理论的发展性目的引领与规范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
李伟[4](2020)在《小学德育叙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育叙事作为一种极富生活化和情感化的德育方法,因其一方面符合小学生爱好听故事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小学德育重灌输和说教的弊端逐渐进入研究视野。作为一种德育方法,它通过叙述包含特定道德价值的事件传授道德观念,促进受教者品德的完善,同时也成为返回学生真实品德生活,解决我国德育弱效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认识上的偏颇和实践经验的匮乏,小学德育叙事存在过于注重标准预设、内容空疏、主体单一及评价空泛的问题,这违背了德育叙事的初衷。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挥德育叙事的内在功能,提升德育叙事在小学阶段运用的实效,本研究以调查小学德育叙事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当前小学德育叙事的真实情况,并以叙事法加以展现,在分析小学德育叙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有效建议,优化小学德育叙事的应用机制。基于此,论文主要设计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小学德育叙事的概述,包括对小学德育叙事相关概念的界定,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发现小学德育叙事独特的情境性、感染性、探究性和生成性的特点,以进步主义和叙事伦理学对个体价值的关注为基础,指出小学德育叙事在促成学生品德提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及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上的意义,这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章是小学德育叙事的现状调查。根据对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问卷的设计和访谈资料的分析,了解小学德育叙事的现状:一方面,德育叙事在小学中被广泛运用,且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德育叙事开展教学;另一方面,小学德育叙事预设标准较难为学生内化、叙事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叙事主体由教师独占以及叙事评价单一空泛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第三章是对小学德育叙事存在问题的检视。根据对调查资料的整理,总结出小学德育叙事在叙事标准、内容、主体和评价四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叙事标准预设化,教师过分遵照叙事预设标准,忽视叙事中的道德生成;叙事内容空疏化,过于关注宏大叙事传递的普遍规则,忽视生活叙事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叙事主体单一化,教师本位的教育观僭越学生叙事权,忽视学生叙事话语表达的需要;叙事评价空泛化,评价语言缺乏针对性,德育叙事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第四章是小学德育叙事有效开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解决叙事标准预设化的问题,要重视叙事生成性经验,提高把握课堂生成的叙事能力;针对叙事内容空疏的问题,要充实叙事内容,针对学生特点选择叙事内容,面向真实的生活事件挖掘德育素材;面对叙事主体单一的问题,要树立儿童本位叙事观,并融入多元叙事主体;针对叙事评价空泛化问题,教师要突出叙事评价的针对性,同时构建完善的德育叙事评价体系。研究通过对小学德育叙事在实践方面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小学德育叙事的改进提供可能的依据。
林翠连[5](2019)在《论语文学习中的无意识教育》文中研究说明无意识教育是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接受到教育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调动学生主动性。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具有综合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同时承载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育人的任务。将无意识教育运用于语文学习领域对丰富语文学习方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都具有现实意义。文中论述的无意识教育的方法及途径,对充分发挥无意识教育在语文学习上的优势具有研究价值。本论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从研究的缘起和目的,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展开论述。第二章是无意识教育的概述,从无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定义、实质及特点,运用的原则四方面对无意识教育进行全面论述;第三章是无意识教育的实施价值,从其必要性、可行性及其作用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是无意识教育的基本方法及实施途径,主要包括情感陶冶法、大众传媒法、榜样示范法、活动渗透法四种方法,并提出具体实施途径。
张亮[6](2019)在《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1)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中,不仅重视和倡导文艺创作“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2),而且“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3)通过文艺作品传达党的思想方针,实现教育人、引领人的作用。中国主题性绘画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曾在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发挥了传达国家意识形态,启迪人、教育人的作用。早在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筹备和开展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时,强调要运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进行宣传,把党的思想用“革命画”的方式传送到广大人民头脑中去,强调我们的美术要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要在美术工作中贯彻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提出:“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4)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号召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5)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中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美育工作,扎根时代生活,尊重文艺规律,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6)由此可见,中国主题性绘画作为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新时代借助中国主题性绘画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审美意识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近些年来,党和国家荣典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给中国主题性绘画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如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确立、国家艺术基金政策的支持,大批弘扬主旋律的绘画作品不断涌现。在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下,研究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既是顺应时代要求,也是新历史战略机遇期,发挥我们党的思想引领力的重要需要。关于这一问题,本文尝试进行一种整体构建和理论探索。以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为核心,分五个层次分别展开论证。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学理性分析。本文首先从厘清“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中国主题性绘画”的相关概念入手,阐述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内涵,进而明确中国主题性绘画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四种关联,即目标的一致性、对象的同一性、内容的互映性、功能的互济性,进一步分析中国共产党运用中国主题性绘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四种特征,即反映对象的人民性、内容形式的表现性、功能发挥的政治性、历史发展的时代性。第二章:结构性分析。以学理性分析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是什么”,即以美育人功能、以情育人功能、以德育人功能。第三章:历时性分析。本章重点是在纵向动态的层面上进行历时性结构分析。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主题性绘画作品及其表现出的意识形态变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三个转化。第四章,共识性分析。在对历史脉络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当前实际的整体发展样态,采用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横向的共识性分析。首先,从整体上明晰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理念,其次,分析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发挥的机遇,最后分析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第五章,策略性分析。结合前文所述的现实困境与挑战,本章重点探讨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发挥的可行性路径,力图进行创新性解析,尝试构建理想模型。首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系列讲话中,提炼总结出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优化理念,并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四项优化原则以及搭建载体平台;其次,在主体关系方面理顺监管主体、创作主体和接受者三者间的关系,并构建“三维循环”机制;最后,通过“文化+”和“互联网+”的业态融合机制,使中国主题性绘画具有更高的文化精神含量,促进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
黄河[7](2019)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德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基于2011-2017年CNKI文献》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领域对学科德育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教师、学者针对学科德育问题开展研究,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并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学科德育实践仍困难重重,有些问题始终进展缓慢。通过对文献的检索不难发现,学科德育现实问题难以改善,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学科德育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如研究的同质化较严重,研究与问题解决相分离等。因此,有必要开展学科德育领域的元研究,了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善研究的现状,为学科德育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本研究将学科德育研究现状作为切入点,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搜集2001-2017年学科德育研究的数量、研究学者、研究机构、研究关键词、研究方法等特征向量,运用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归纳整理,呈现了研究年度内的文献存在特性。文献数量部分包括文献数量年份分布情况和学科分布情况;研究者部分包括研究者人数、合作度、发文量等指标的统计描述;研究机构部分包括研究机构数量、类别、合作度和发文量等指标的统计描述;关键词和研究内容部分主要是通过关键词的词频、聚类分布和时序分布了解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年份等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对研究内容的重点、新话题、变化趋势作出评析。本研究参考元伦理学和元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对学科德育研究的陈述体系、发展趋势、研究共同体、研究方法作出分析。陈述体系分析包括语言形式分析和逻辑形式分析;发展趋势分析包括研究数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和研究内容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趋势预测;研究共同体分析主要是对研究队伍和研究机构的数量、发文量、合作度和研究兴趣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分析主要是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使用和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进行分析。本研究基于分析结果对学科德育“研究不断受到重视,研究数量也不断增加,而实践问题却难以改善”等问题予以回应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学科德育研究现状的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参考,以期能促进学科德育实践的改善。
姜浩[8](2018)在《智慧德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各种德育理论不断发展并应用到实践中,学校德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然而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学校德育状况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德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德育乏魅、德育无效等情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学校德育割断了其智慧的本源,失去了智慧的品性。德育从来就是一项智慧的事业,德育需要智慧,离不开智慧的滋养,智慧也需要德育来传承。因此,德育在本质上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品性,只有智慧的德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本文提出的智慧德育,是一种以揭示道德与智慧的紧密联系,释放德育智慧品性为核心的德育理念。所谓智慧德育,就是德育的本真必须要回归智慧。一方面,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另一方面,德育的顺利实施有赖于教育者德育智慧的发挥。智慧与德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德育过程充满着智慧。全文以智慧型教师通过德育智慧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为主线,以分析德育的本真以及当前德育乏智的表现和根源为入口,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在对智慧、道德智慧、德育智慧以及智慧德育等概念和理论进行科学阐释的基础上,按照什么是智慧德育、为什么要实施智慧德育以及智慧德育应该怎么实施的逻辑路径,全面论述了智慧德育的基本理念、理论基础、现实必然、价值追求和实践建构。具体来讲:第一章探讨何谓智慧德育。首先,研究智慧德育必须要对智慧要有一个科学地认识。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智慧的含义进行了分析。为加深对智慧的理解,文章又对与智慧相近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从不同的维度和层面对智慧的张力与价值进行了考究,重点探讨德育范畴下的智慧,即道德智慧和德育智慧,从而揭示智慧与德育内在逻辑上的契合。其次,在对智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智慧德育的内涵、特点以及基本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何谓智慧德育,提出智慧德育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德育,是为了智慧和智慧实施的德育。最后,文章又分析了智慧德育与生活德育,智慧德育与人本德育的关系,指出智慧德育是从各种德育理论中提炼其共有的智慧品性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德育理念。第二章分析智慧德育的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辩证法思想、实践论对智慧德育理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就要求智慧德育的实施要坚持人本思想,采取科学的方法付诸实践。其次,智慧德育还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智慧思想和德育思想的支撑,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智慧与道德中的知、情、意、行诸要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智慧德育是对传统德育思想的继承。最后,当代西方的现象学理论和复杂性理论对于智慧德育的提出与实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将现象学理论和复杂性理论应用于德育领域,可以保证教育者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德育和有效地开展德育。总的说来,智慧德育的提出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有着深厚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提出智慧德育的现实必然。首先,从道德的形成、道德的构成要素以及道德规范的践行来看,道德与智慧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德育回归智慧是应有之义。其次,学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体现在其开端、对象及其任务各方面,这就决定了学校德育的有效实施需要智慧。再次,现行德育是以知性德育、道德灌输模式以及形式主义德育等理论模式为代表,而这些理论或者模式都从不同的方面有着固有的弊端,克服这些弊端就必须要实施智慧德育。最后,伴随现代性而来的唯科学主义和唯经济主义、社会多元化以及社会道德转型等对学生道德和学校德育的冲击,也强烈呼唤着智慧德育。总之,智慧德育的提出不是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有着深刻的现实必然性。第四章指明智慧德育的价值追求。首先,智慧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智慧具有可教和生成的特性,这是培养学生道德智慧的前提。道德智慧对学生的道德生活具有引领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和谐地发展,帮助学生安身立命,所以智慧德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其次,智慧德育追求“转识成智”。知识与智慧的辩证关系决定了“转识成智”的重要价值,智慧德育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再次,智慧德育追求“德智统一”。道德与智慧本身就是统一的,因此在智慧德育过程中要做到德智结合、修德启智,同时要注意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最后,智慧德育追求“知行合一”。知与行都是智慧的组成部分,二者结合才形成智慧。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然而学校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知行不一的现象,因此“知行合一”必然是智慧德育的价值目标。第五章论述智慧德育的实践建构。首先,提出智慧德育的实施原则。具体来说,在德育活动中要贴近生活实际,在把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做到随机应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其次,提出智慧德育的实施过程,分为寻找德育可能,抓住的德育时机,把握德育情境,注重因材施教,应对突发事件五个部分。再次,提出智慧德育的实践境界。智慧德育要求教育者要对学生付出真挚情感,实现以情感人,寓情于理;使德育活动充满诗意和灵动,让学生感到如沐春风,如润细雨;要寓教于乐,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要引导学生,实现思想品德的自我建构;通过寓德于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最后,论述智慧德育实施的关键,即智慧型教师。智慧型教师在智慧德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接着分析德育语境下智慧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最后阐述如何塑造智慧型教师。通过研究,本文对智慧德育得出下列认识:首先,智慧德育不是对现行德育的完全否定,它是在汲取现有德育理论所蕴含的智慧品性的基础上,经过提炼而形成的一种德育理念,是遵循德育客观规律的一种为了智慧和智慧开展的德育理念。其次,智慧德育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道德智慧。道德智慧体现为学生的道德能力和道德境界,是智慧德育的根本目的。二是德育智慧。德育智慧是体现为教育者的德育机智和智慧人格,是智慧德育顺利实施的保证。最后,智慧德育的图景展望:让智慧引领德育,让智慧伴随德育;让德育充满智慧,让德育生成智慧;用智慧点燃智慧,用智慧创造智慧。总的来说,本文以反思学校德育乏智的现状为出发点,以恢复德育的智慧本真为落脚点,以提高学校德育效度和信度为宗旨,系统、深入、全面地展示了智慧德育这一新的德育理念。该研究将突破原有德育理论框架的窠臼,克服传统德育理论的弊端,有助于教育者更新德育理论,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实现德育的返本归真。
刘哲[9](2018)在《大学德育文化生成论》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成论提供了一种不断创新、永恒流变的世界观,强调关系性、过程性和实践性,从而破解了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实体”研究,转向了与人相关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以生成论哲学为视域对大学德育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把德育文化放置于基本“生活世界”的背景之中,将德育观念、文化精神转化为实践力量,促进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注人的具体生存境遇和对日常生活的文化选择和批判,以更加贴近人的具体的、历史的生存方式为目的,确立了反映时代精神的德育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实现德育在思维方式上的“文化自觉”。首先,对比中西方生成论哲学的状况,从中寻找可资借鉴和利用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武器,以生成论哲学的思维方式检讨了当前大学德育中关注的重要且基本的理论问题,从静态和动态结合角度,分析德育文化的生成依据、文化型构、文化特性等方面。其次,在历史的流变中论证德育文化生成的社会基础和时空向度,结合东西方德育文化发展的走向和趋势,在德育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创生中获得对大学德育文化生成的历时性维度。再次,重点论述了德育文化生成机理,精神生产、精神交往和文化人格构成了德育文化生成的共时性的维度,实现“人、文化、实践”三者的关系上辩证统一。最后,分析当下大学德育文化困境的成因,改变传统德育的“泛政治化”模式,消解德育主体与生活世界的疏离,缓和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张力,解蔽德育的工具化、功利化、教条化的现状,关注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上更新,促进德育与科学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等相谐相融,实现德育“应为”和“实效”统一,为德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论范式。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为基础,将德育文化放置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的三重视域,呈现出一定的历时演进形态,涵摄多重的共时结构和内蕴无形的价值诉求,构建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德育文化系统。以文化思维方式研究德育现代变革,扬弃了二元对立的预设前提,反映了德育文化对人的整体性观照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呼唤,实现个体与类群的统一、抽象的人与“现实的人”的统一。从宏观层面,德育文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存在、组织形式及其特征会相应地呈现出不同历史形态比较;从中观层面,德育文化的本质内涵与“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相通约,探讨如何进行“文化构建”和“文化教化”,形成“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相统一的完整命题,诉诸于大学德育文化的范式诉求;从微观层面,把握多元的文化样态,着眼于个体的类的积极存在,促进大学德育文化共同体的生成,实现个体道德品格的养成和文化人格的形成,促进德育的文化自觉。
孙婷婷[10](2015)在《形象德育论》文中提出形象德育,是德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德育研究的重大课题。人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形象构成的世界里,思想和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到形象的影响。但形象的这种影响,往往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自觉形成的。只有把形象纳入德育研究的视野,把形象德育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系统探索形象德育的内涵和本质,特点和规律,路径和方法,才能深入推进形象德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使形象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由自发上升到自觉,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由偶态上升为常态。形象德育研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循序展开,着重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形象德育?”、“什么是形象德育?”、“如何有效开展形象德育?”等问题,从而深入探讨了形象德育的价值、依据、内涵、本质、类型、结构、特点、规律、路径、方法等问题,尝试建构形象德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力图推进形象德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第一部分集中论述形象德育研究的重要意义。着重要探索和回答形象德育的源起、缘由和价值,阐明形象德育的客观性、必然性和必要性,尤其是现实紧迫性,强调和论证了开展形象德育研究,是创新德育理论、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第二部分深入探索形象德育的基本依据。形象德育的内在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构成了形象德育的基本依据。形象德育的内在依据,在于人脑的生理结构,人的思维基础和人的能力基础。形象德育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形象德育的科学论述,而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关于形象德育的相关论述,则为形象德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形象德育的实践依据,主要指古今中外开展的形象德育的实践探索,为形象德育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内在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三者的统一,为形象德育的研究、创建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三部分着重探析形象德育的本质内涵。通过对形象与形象德育、形象德育与理论德育的辨析,概括和规定了形象德育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形象德育的内在本质。明确指出,形象德育就是依托和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塑造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形象德育的本质在于形象启迪思想,这一本质体现为若干本质特征,从而深化了对形象德育本质内涵的认识。第四部分集中对形象德育的结构展开分析。形象德育是一个系统,由艺术形象德育、生活形象德育、自然形象德育、虚拟形象德育四个要素或子系统构成,上述要素或子系统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形成了形象德育的系统结构。文章分析了形象德育的结构缺陷,强调以生活形象德育为主导,系统优化形象德育结构、提高形象德育整体效应。第五部分深入揭示形象德育的规律。在分析形象德育过程的基础上,揭示了形象德育的内在规律。形象德育以形象为中心和脉络,形成了发现形象、塑造形象、传播形象、认同形象、效仿形象等阶段或环节构成的形象德育的客观过程。本文分析了形象德育过程的本质关系,提出了形象德育过程内在具有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主要体现为形神统一律、情理交融律、主客感应律、言行一致律。开展形象德育活动,提高形象德育实效,必须始终遵循形象德育的客观规律。第六部分总结提出形象德育的路径方法。有效开展形象德育,不仅要遵循形象德育的客观规律,还要探索形象德育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形象德育包括课堂途径、艺术途径、实践途径、传媒途径、网络途径、人格途径等具体路径,还有典型教育法、艺术欣赏法、直观教育法、情景模拟法、环境熏陶法、感受体验法、情感共鸣法、言传身教法等多种方法。只有整体把握和统筹运用形象德育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形象德育的有效性。
二、无意识教育艺术在德育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意识教育艺术在德育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石家庄B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初中生道德滑坡现象堪忧 |
(二)初中德育效果有待提高 |
(三)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是初中德育的突破口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
(二)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初中德育 |
(三)融入 |
二、理论基础 |
(一)内隐学习理论 |
(二)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理论 |
(三)文化传承理论 |
第二章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的设计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较差 |
(二)教师的融入水平欠缺 |
(三)融入的保障条件较为薄弱 |
(四)融入的效果不够理想 |
第三章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
一、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
二、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重视不够 |
(一)传统应试教育思维下德育的弱化 |
(二)教育者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层次较浅 |
三、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
四、管理层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进行设计 |
第四章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的对策 |
一、树立科学的融入理念 |
(一)增强融入的意识 |
(二)坚持正确的融入方向 |
二、增强师资力量 |
(一)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
(二)提高教师融入能力 |
三、管理者从顶层进行设计 |
(一)明确融入的目标 |
(二)利用隐性教育资源 |
(三)建立融入的制度体系 |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融入体系 |
(一)联合家长的力量 |
(二)倡导社会创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德育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特别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3 论文的研究进路 |
1.3.1 研究目标与逻辑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内涵阐释与理论基础 |
2.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之内涵梳理及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家庭德育 |
2.1.3 变革 |
2.2 家庭德育变革的相关概念、因素或关系剖析 |
2.2.1 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 |
2.2.2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
2.2.3 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 |
2.2.4 家有“家格” |
2.2.5 家庭与个人幸福及社会和谐的耦合性 |
2.3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2.3.1 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3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其涵育之道 |
2.3.4 近代以降中国学界家庭德育相关思想 |
2.3.5 近代以降国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第3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1 新时代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
3.1.1 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 |
3.1.2 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 |
3.1.3 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 |
3.1.4 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 |
3.1.5 特殊家庭日益习见 |
3.2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主要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2.1 结构性难题 |
3.2.2 文化杂糅与冲突 |
3.2.3 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 |
3.2.4 家庭自我的疏离 |
3.2.5 智慧与安全感缺位 |
3.2.6 德育“过度” |
3.2.7 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制约 |
3.2.8 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 |
3.2.9 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 |
3.3 新时代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
3.3.1 威权型家庭德育 |
3.3.2 控制型家庭德育 |
3.3.3 反面型家庭德育 |
3.3.4 暴力型家庭德育 |
3.3.5 缺失型家庭德育 |
第4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 |
4.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 |
4.1.1 主体因素 |
4.1.2 结构因素 |
4.1.3 环境因素 |
4.1.4 时间因素 |
4.1.5 功能因素 |
4.2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基本原则 |
4.2.1 目标导向、系统有序与操作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
4.2.2 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与前瞻未来相融合的原则 |
4.2.3 高新技术、传统方法与德育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
4.2.4 借鉴国外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统一的原则 |
4.2.5 时代共性要求与家庭个性文化相洽同的原则 |
第5章 德育生态外铄: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宏观着力点及实践路向 |
5.1 国家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1.1 加强党对德育制度变革的领导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
5.1.3 价值取向转换 |
5.1.4 制度内容嬗变 |
5.1.5 社会主义法治、德治的体认与共生 |
5.1.6 制度家庭德育与家庭德育制度互洽 |
5.2 社会环境优化与整治 |
5.2.1 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德育的关系 |
5.2.2 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 |
5.2.3 强化“互联网+”社会之家庭德育担当 |
5.2.4 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 |
5.3 社区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 |
5.3.1 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
5.3.2 活用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
5.3.3 空间重构与认同再造并济 |
5.3.4 社区文化、环境、舆论建设 |
5.4 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 |
5.4.1 明晰家校德育联动分工之关系及边界 |
5.4.2 学校对家庭德育的支持 |
5.4.3 发展学校德育的个适性 |
5.4.4 家校共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第6章 德育质量内求: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微观着力点及实现方略 |
6.1 家长德育胜任力提升 |
6.1.1 深化家长参与和三向互通 |
6.1.2 强化亲职教育与父母成长 |
6.1.3 优化父亲角色投入 |
6.1.4 统摄家庭德育影响 |
6.1.5 创新多位一体家庭教育 |
6.2 家庭德育目标变革 |
6.2.1 协调个适性与社会性 |
6.2.2 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 |
6.2.3 讲求实效性与综合性 |
6.2.4 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 |
6.3 家庭德育内容变革 |
6.3.1 内容设计求索 |
6.3.2 时代特色彰显 |
6.3.3 人与中国人身份体认 |
6.3.4 内容衔接及阶段原则恪守 |
6.3.5 系统观运用 |
6.4 家庭德育方法变革 |
6.4.1 把准德育方法的辩证与统一 |
6.4.2 活用其它学科之育人方法 |
6.4.3 促成家庭德育方法多元指向 |
6.4.4 创生儿童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
6.4.5 擅取时代科技与舆情之利 |
6.4.6 让孩子在爱与关心中“动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 |
附录C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
致谢 |
(3)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困境 |
(二)怀特海的过程美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启示 |
(三)对有机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 |
(二)教学理论 |
(三)美学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教学理论着作的文本分析 |
(二)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发展的三重路径 |
(三)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反思 |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概况 |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三)对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反思 |
三、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概况 |
(二)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内容分析 |
第三章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 |
一、“美”的微观论 |
(一)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 |
(二)美在适应性和谐 |
(三)美在适应性和谐的自发性 |
(四)过程美学对感性学的超越 |
二、“美”的宏观论 |
(一)传统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
(二)后现代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
(三)动态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超越 |
(四)动态和谐之美的实现 |
三、美与真的关系 |
(一)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 |
(二)后现代美学中美对真的反叛 |
(三)在“存在之美”中寻求真与美的和解 |
(四)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第四章 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
一、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一)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二)主体性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三)有效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四)现代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
二、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 |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 |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艺术之美 |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一)现代教学理论陷入静态和谐之美将阻碍理论的持续发展 |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 |
(三)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艺术的工具化导致艺术性的消解 |
第五章 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一)解构性后现代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
(二)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三)复杂性思维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美的关照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命之美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活之美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美学相关研究的问题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夸大生成之美导致虚无主义倾向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命之美过剩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活之美的扩张导致崇高的消解 |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的建构 |
一、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基本内容 |
(一)教学理论应加强对教学非理性因素的研究 |
(二)教学理论应提升对教学伦理的关照 |
(三)教学理论应深入对教学艺术的探究 |
(四)教学理论应增加对教学智慧的关注 |
二、教学理论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美学维度 |
(一)教学理论中“平庸之真”的表现及批判 |
(二)教学理论中“静态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
(三)教学理论中“虚无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
(四)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应追求真与美的和谐 |
三、教学理论以教学目的引导美学维度的建构 |
(一)以目的的发展性引导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二)以目的的决断性实现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三)以目的的自发性规范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小学德育叙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德育叙事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叙事 |
(二)德育叙事 |
(三)小学德育叙事 |
二、小学德育叙事的特点 |
(一)情境性 |
(三)感染性 |
(三)探究性 |
(四)生成性 |
三、小学德育叙事的理论依据 |
(一)进步主义教育 |
(二)叙事伦理学 |
四、小学德育叙事的价值 |
(一)激发道德智慧,促进能力提升 |
(二)营造民主对话氛围,融洽师生关系 |
(三)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增强德育效果 |
第二章 小学德育叙事的现状调查 |
一、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三)问卷的分析 |
(四)问卷调查的结论 |
二、访谈的开展与分析 |
(一)选取访谈对象 |
(二)进入现场与访谈的实施 |
(三)叙事法对访谈问题的呈现 |
(四)访谈小结 |
三、调查小结 |
第三章 小学德育叙事中存在问题的检视 |
一、叙事标准的预设化 |
(一)教师过分遵照叙事预设标准 |
(二)教师忽视叙事中的道德生成 |
二、叙事内容的空疏化 |
(一)过分关注宏大叙事传递的普遍规则 |
(二)忽视生活叙事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 |
三、叙事主体的单一化 |
(一)教师本位教育观僭越学生叙事权 |
(二)忽视学生叙事话语表达的需要 |
四、叙事评价的空泛化 |
(一)叙事评价语言缺乏针对性 |
(二)缺乏完善的德育叙事评价体系 |
第四章 小学德育叙事有效开展的建议 |
一、打破预设标准,注重叙事动态生成 |
(一)重视叙事生成性经验 |
(二)提高把握叙事生成的能力 |
二、充实叙事内容,面向真实道德事件 |
(一)针对学生特点选择叙事内容 |
(二)挖掘生活中的德育素材 |
三、尊重学生叙事,丰富叙事主体 |
(一)树立儿童本位叙事观 |
(二)融入多元叙事主体 |
四、增强评价针对性,构建全面的叙事评价体系 |
(一)突出叙事评价的个体差异 |
(二)完善德育叙事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5)论语文学习中的无意识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目的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及意义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无意识教育理论 |
第一节 无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心理学依据 |
二、哲学依据——非理性因素 |
第二节 语文学习中无意识教育的涵义及其实质 |
一、无意识教育的涵义 |
二、无意识教育的实质 |
第三节 语文学习中无意识教育的特点 |
一、手段上的依附性 |
二、教育过程的隐蔽性 |
三、情感上的愉悦性 |
四、时空上的广阔性 |
第四节 语文学习中无意识教育运用的原则 |
一、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的辩证关系 |
二、无意识教育与有意识教育有机统一 |
第三章 语文学习中无意识教育的实施价值 |
第一节 语文学习中运用无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
一、丰富语文学习方式的需要 |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
三、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
第二节 语文学习中运用无意识教育的可行性 |
一、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二、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
三、语文学科的社会性 |
第三节 语文学习中无意识教育的作用 |
一、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人文的熏陶 |
二、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相关知识结构 |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
第四章 语文学习中无意识教育的基本方法及实施途径 |
第一节 情感陶冶法 |
一、艺术感染 |
二、环境熏陶 |
第二节 大众传媒法 |
第三节 榜样示范法 |
一、发挥教师的楷模作用 |
二、发挥同伴的示范作用 |
三、发挥家教的作用 |
第四节 活动渗透法 |
一、组织好活动,确保活动进行的有效性 |
二、精选活动内容 |
三、活动形式丰富多样,调动学生积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硕博论文类 |
(三)期刊类 |
(四)其他类 |
致谢 |
(6)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
(二)市场经济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挑战 |
(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
(四)发挥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与主要论点 |
(二)国内相关研究与主要论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内在规定 |
一、中国主题性绘画及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概念 |
(一)中国主题性绘画 |
(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
(三)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
二、中国主题性绘画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内在关联 |
(一)育人目标的一致性 |
(二)育人对象的同一性 |
(三)育人内容的互映性 |
(四)育人功能的互济性 |
三、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主要特征 |
(一)人民性特征 |
(二)表现性特征 |
(三)政治性特征 |
(四)时代性特征 |
第二章 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具体表现 |
一、以美育人 |
(一)审美认知功能 |
(二)审美协调功能 |
(三)审美储善功能 |
(四)审美娱乐功能 |
二、以情育人 |
(一)情感陶冶功能 |
(二)精神寄托功能 |
(三)心灵升华功能 |
(四)思想共鸣功能 |
三、以德育人 |
(一)德育渗透功能 |
(二)德育导向功能 |
(三)德育培育功能 |
(四)德育提升功能 |
第三章 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历史脉络 |
一、革命时期以“革命”为题材的革命画创作及育人功能 |
(一)背景和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其作品呈现 |
(二)特征:针对性、局域性和战斗性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建设”为题材的政治宣传画创作及育人功能 |
(一)背景和内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及其作品呈现 |
(二)特征:过渡性、曲折性和泛革命性 |
三、改革开放时期以“改革开放”为题材的主题性绘画创作及育人功能 |
(一)背景和内容:改革开放时期及其作品呈现 |
(二)特征:多样性、系统性和人本性 |
四、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三个转化 |
(一)育人内容:由“单一性”功能向“多样性”功能转化 |
(二)育人结构:由“零散性”功能向“系统性”功能转化 |
(三)育人目标:由“工具理性”功能向“价值理性”功能转化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机遇与挑战 |
一、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 |
(一)紧扣时代主题 |
(二)反映主流文化 |
(三)表达人民生活 |
二、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面临的机遇 |
(一)创作趋势多元,育人前景广 |
(二)多种传播渠道,育人效率高 |
(三)国家政策支持,育人定位准 |
三、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面临的挑战 |
(一)监管体制不畅,阻碍功能发挥 |
(二)文化自觉不高,削弱精神内涵 |
(三)唯市场经济思维,降低社会效益 |
(四)西方文化渗透,影响价值判断 |
第五章 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优化方略 |
一、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优化理念 |
(一)“一元”主导 |
(二)两个“需要” |
(三)三个“坚持” |
(四)“四以”要求 |
二、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优化原则 |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兼顾 |
(二)坚持教育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
(三)强化主导性统筹多样性 |
(四)加强人文性兼备科学性 |
三、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优化平台 |
(一)以艺术刊物为代表的新闻出版平台 |
(二)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 |
(三)以美术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设施平台 |
(四)以地铁站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设施平台 |
四、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优化机制 |
(一)“三维循环”机制 |
(二)“文化+”与“互联网+”业态融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德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基于2011-2017年CNKI文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1.学科德育问题成为课改重点内容 |
2.学科德育研究指导下的实践不够理想 |
3.缺乏对学科德育研究本身的研究 |
(二)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3.创新之处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文献计量法 |
二、学科德育研究的理论探讨 |
(一)概念辨析 |
1.道德 |
2.德育 |
3.学科德育 |
4.学科德育研究 |
(二)理论依据 |
1.教育性教学理论 |
2.元研究理论 |
3.文献计量学理论 |
三、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德育研究的现状 |
(一)文献来源 |
(二)文献数量统计 |
1.文献年份分布 |
2.文献学科分布 |
(三)发文作者共现 |
1.整体情况 |
2.各学科的学科德育发文作者情况 |
(四)研究机构共现 |
1.整体情况 |
2.各学科的学科德育研究机构情况 |
(五)关键词共现 |
1.整体情况 |
2.一般性学科德育研究文献 |
3.各学科的学科德育关键词情况 |
(六)研究方法归纳 |
1.常用研究方法 |
2.已出现但使用较少的研究方法 |
四、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德育研究现状的分析与反思 |
(一)研究现状分析 |
1.学科德育研究的陈述体系分析 |
2.学科德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 |
3.学科德育研究的研究共同体分析 |
4.学科德育研究的研究方法分析 |
(二)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德育研究的反思 |
1.对实践问题的原理性研究数量偏少,深入程度不足 |
2.对实践的对策性研究缺乏全面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
五、对当前学科德育研究的建议 |
(一)完善学科德育研究体系 |
1.完善学科德育基础理论研究 |
2.加强学科德育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研究 |
3.加强美术、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德育研究 |
4.完善学科德育教学实践的内部因素研究 |
5.加强对原始教学经验的学理性研究 |
6.加强教师的学科德育主动性研究 |
(二)改善学科德育研究的外部条件 |
1.加大高校学者占比,优化科研人员结构 |
2.着力构建评价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
3.加强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提升实践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方法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智慧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何谓智慧德育 |
一、重思智慧 |
(一)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智慧 |
(二)智慧相关概念辨析 |
(三)智慧的张力与价值 |
(四)德育视野中的智慧 |
二、智慧德育的意蕴 |
(一)智慧德育的内涵 |
(二)智慧德育的特征 |
(三)智慧德育的理念 |
三、智慧德育与其它德育理论的关系 |
(一)智慧德育与生活德育 |
(二)智慧德育与人本德育 |
第二章 智慧德育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
(一)人学理论为智慧德育中的人本思想提供支撑 |
(二)唯物辩证法为智慧德育提供方法论参考 |
(三)实践论对智慧德育提出具体要求 |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智慧思想 |
(二)智慧德育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 |
三、当代西方相关理论的借鉴 |
(一)现象学理论是智慧德育的重要依据 |
(二)复杂性理论对智慧德育的重要启示 |
第三章 智慧德育的现实必然 |
一、道德与智慧的关系要求实施智慧德育 |
(一)道德的形成需要智慧 |
(二)智慧是构成道德的要素 |
(三)道德规范的践行需要智慧 |
二、德育本身的复杂性需要实施智慧德育 |
(一)德育的开端具有复杂性 |
(二)德育的对象具有复杂性 |
(三)德育的任务具有复杂性 |
三、现行德育的弊端要求实施智慧德育 |
(一)对知性德育的超越 |
(二)对道德灌输的克服 |
(三)对形式主义德育的扬弃 |
四、社会发展强烈呼唤智慧德育 |
(一)现代性的冲击需要实施智慧德育 |
(二)社会多元化需要实施智慧德育 |
(三)道德转型期需要实施智慧德育 |
第四章 智慧德育的价值追求 |
一、智慧德育旨在培育学生的道德智慧 |
(一)道德智慧具有可教和生成的特性 |
(二)道德智慧对学生道德生活具有引领作用 |
(三)道德智慧可以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 |
(四)道德智慧可以帮助学生安身立命 |
二、智慧德育追求“转识成智” |
(一)知识与智慧的辩证关系 |
(二)“转识成智”的意义 |
(三)智慧德育是“转识成智”的过程 |
三、智慧德育追求“德智统一” |
(一)道德与智慧是统一的 |
(二)德智结合修德启智 |
(三)坚持德育与智育相统一 |
四、智慧德育追求“知行合一” |
(一)知与行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伦理智慧的结晶 |
(三)现行德育出现不同程度的知行分离 |
(四)“知行合一”是智慧德育的必然要求 |
第五章 智慧德育的实践建构 |
一、智慧培育的实施原则 |
(一)贴近生活实际 |
(二)立足学生特点 |
(三)做到随机应变 |
(四)师生双向互动 |
二、智慧德育的实施过程 |
(一)寻找德育可能 |
(二)抓住德育时机 |
(三)把握德育情境 |
(四)注重因材施教 |
(五)应对偶发事件 |
三、智慧德育的实践境界 |
(一)成风化雨以情感人 |
(二)诗意晕染自由灵动 |
(三)寓教于乐乐学不疲 |
(四)引而不发助人自助 |
(五)艺术升华以美达德 |
四、智慧德育实施的关键 |
(一)智慧型教师是智慧德育实施的关键 |
(二)德育语境下智慧型教师的素养 |
(三)德育语境下智慧型教师的塑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大学德育文化生成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德育文化生成论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德育文化生成论的基本理论 |
一、“生成论”哲学的定义域 |
二、“生成论”的德育文化命题 |
第二节 德育文化生成论的依据与目的 |
一、生成的基本条件 |
二、生成的时空限定 |
三、生成的目的设定 |
第三节 以生成论为基础的德育文化内在规定 |
一、德育文化的结构 |
二、德育文化的功能 |
三、德育文化的属性 |
第四节 以生成论为基础的德育文化构建 |
一、基点:人的文化存在 |
二、主线:“人-文化-实践”关系 |
三、场域:回归生活世界 |
第二章 大学德育文化的历史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德育文化的传承脉络 |
一、中国古代德育文化探源 |
二、中国古代德育文化的教化功能 |
三、中国古代德育文化的实现途径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德育文化的泛政治化历程 |
一、政治意识对大学德育文化的影响 |
二、大学德育的“泛政治化” |
三、大学德育文化价值的有限复归 |
第三节 东西方学校德育文化的现代性回应 |
一、学校德育文化现代性启蒙 |
二、各国德育文化的基本经验 |
三、大学德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大学德育文化的生成机理 |
第一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生成逻辑 |
一、大学德育文化的精神生产 |
二、大学德育文化的精神交往 |
三、大学德育文化与文化人格生成 |
第二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生成机制 |
一、德育文化的发生 |
二、德育文化的转化 |
三、德育文化的升华 |
第三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范式诉求 |
一、内容“吻合”现实需要 |
二、主体“培育”文化认同 |
三、传播“拓展”话语途径 |
四、核心“构建”精神家园 |
第四章 大学德育文化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大学德育文化困境的成因 |
一、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冲击与挑战 |
二、传统德育力量的薄弱与式微 |
三、主体价值失衡和意义迷茫 |
第二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基本任务 |
一、从德育文化生成取向看大学德育的目标实现 |
二、从德育文化生成取向看大学德育的内容实现 |
三、从德育文化取向看大学德育方法的创新 |
第三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主体重构 |
一、立足于个体而着眼于类的积极存在 |
二、师生关系的转向 |
三、文化人格的化育 |
第四节 大学德育文化根基的拓展 |
一、德性生活与德育文化的发展性构建 |
二、公民生活与德育文化的公共性建构 |
三、文化生活与德育文化的人文性构建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承担课题 |
三、参与课题 |
致谢 |
(10)形象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形象德育研究导论 |
1.1 形象德育的研究意义 |
1.1.1 创新德育理论的需要 |
1.1.2 提高德育实效的需要 |
1.1.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1.2 形象德育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形象德育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外形象德育研究的现状 |
1.2.3 形象德育研究状况的分析 |
1.3 形象德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形象德育的研究方法 |
2 形象德育的依据 |
2.1 形象德育的内在依据 |
2.1.1 形象德育的生理基础 |
2.1.2 形象德育的思维基础 |
2.1.3 形象德育的能力基础 |
2.2 形象德育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形象德育的论述 |
2.2.2 中国古代社会关于形象德育的论述 |
2.2.3 国外社会关于形象德育的论述 |
2.3 形象德育的实践依据 |
2.3.1 中国古代社会的形象德育实践 |
2.3.2 西方主要国家形象德育的探索 |
2.3.3 中国共产党形象德育的有益探索 |
3 形象德育的解析 |
3.1 形象德育的内涵 |
3.1.1 形象与形象德育 |
3.1.2 形象德育与理论德育 |
3.2 形象德育的本质 |
3.2.1 形象德育的本质规定 |
3.2.2 形象德育本质的理解 |
3.3 形象德育的特点 |
3.3.1 直观性 |
3.3.2 生动性 |
3.3.3 渗透性 |
3.3.4 感染性 |
3.3.5 体验性 |
3.3.6 示范性 |
4 形象德育的结构 |
4.1 形象德育的构成要素 |
4.1.1 艺术形象德育 |
4.1.2 生活形象德育 |
4.1.3 自然形象德育 |
4.1.4 虚拟形象德育 |
4.2 形象德育的结构分析 |
4.2.1 内在结构 |
4.2.2 结构缺陷 |
4.2.3 结构优化 |
5 形象德育的规律 |
5.1 形象德育的过程 |
5.1.1 过程的透析 |
5.1.2 形象德育的具体过程 |
5.2 形象德育的内在规律 |
5.2.1 形神统一规律 |
5.2.2 情理交融规律 |
5.2.3 主客感应规律 |
5.2.4 言行一致规律 |
6 形象德育的路径 |
6.1 形象德育的途径 |
6.1.1 形象德育的课堂途径 |
6.1.2 形象德育的艺术途径 |
6.1.3 形象德育的实践途径 |
6.1.4 形象德育的传媒途径 |
6.1.5 形象德育的网络途径 |
6.1.6 形象德育的人格途径 |
6.2 形象德育的方法 |
6.2.1 典型教育法 |
6.2.2 艺术欣赏法 |
6.2.3 直观教育法 |
6.2.4 情境模拟法 |
6.2.5 环境熏陶法 |
6.2.6 感受体验法 |
6.2.7 情感共鸣法 |
6.2.8 言传身教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无意识教育艺术在德育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石家庄B中学为例[D]. 黄垚.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D]. 欧阳鹏. 湖南大学, 2020
- [3]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D]. 刘锦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4]小学德育叙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论语文学习中的无意识教育[D]. 林翠连. 闽南师范大学, 2019(08)
- [6]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研究[D]. 张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德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基于2011-2017年CNKI文献[D]. 黄河. 湖北大学, 2019(05)
- [8]智慧德育研究[D]. 姜浩.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9]大学德育文化生成论[D]. 刘哲. 东南大学, 2018(03)
- [10]形象德育论[D]. 孙婷婷. 武汉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