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教学实验设备的选择

PLC教学实验设备的选择

一、PLC教学实验设备的选型(论文文献综述)

林隆荣,吴庆勇,陈建毅[1](2021)在《基于可编程控制和工业机器人的分拣码垛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为改善现有课程实验设备综合性不强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可编程控制和工业机器人的分拣码垛系统.该系统综合了可编程控制器、工业机器人、传感器、电机与变频器、气动技术等多个模块,可以实现对黑、白两种颜色工件和铝、塑料两种材质工件的自动化分拣与码垛.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对黑色铝制、黑色塑料和白色铝制、白色塑料工件进行高准确分拣与码垛,并可以利用触摸屏实现系统的操纵与监控.针对系统设计多个实验项目训练,改善机械、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专业的综合教学条件,为提升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和实验设备的创新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徐帅[2](2021)在《基于泰勒原理的高职专业基础课的研究与实践——以非电专业电类基础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经典的课程理论泰勒原理为指导,论述了高职非电专业电类基础课改革的一般方法,并以高职纺织专业的"纺织电气控制基础"课改实践为例,给出了改革的具体过程、结果和成效。泰勒原理用于此类课改,能使课程内容更加合理、目标更加清晰、组织更加有效、实施更加科学、评价更加全面,并表现出更加简化高效和便于协作的教学优势,同时,指出受限于课堂教学和资源建设,应采用翻转课堂和ARCS模型、制作立体教材的方案突破局限。

杨志刚,薄敬东[3](2021)在《面向工程教育的电气控制与PLC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改革》文中指出本文以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自动化工程项目设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获取课程知识的同时,促进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王延申[4](2021)在《新课改下理实一体化教学在PLC课程教学的探索》文中指出PLC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探索基于新课改理实一体化模式的PLC课程教学改革,以项目化教学为载体,对传统PLC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和过程优化。重点培养学生PLC应用实践能力、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电路设计能力、STEP7软件编程能力和实际应用分析能力,从而能够快速适应工程项目。实践表明,基于新课改下的理实一体化PLC课程改革,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对高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才的需求,也可以为相近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熊媛媛,雷钊,雷雪梅[5](2021)在《基于物联网的压力实训装置设计》文中提出针对高校现有压力实训装置存在的控制系统老旧、运行效率低下、实操性不强等问题。本文基于物联网和PLC技术,优化压力控制系统,实现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对压力实训装置的远距离监测与控制,提高了压力实训装置的实操性。同时设置定时关机、空压机维保提示功能、设定值修改功能等,避免了空压机的无效运行,节能环保。以期满足高校对实训设备技术多元化、功能多样化的要求。

孙卫平[6](2021)在《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矿井通风机节能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孙健[7](2021)在《工控网络仿真靶场的虚拟化场景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高金鹏[8](2021)在《嵌入式图像处理平台在机器人快速堆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大型火电机组的核心设备之一,本文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蓄热元件自动组装生产问题,设计了 一种整合机器视觉检测和机器人堆叠装框的全自动生产系统,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显着降低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应用了灵活的图像检测算法,可以适配不同规格尺寸的蓄热板。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针对蓄热元件生产线的现场环境,本文提出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动态抓取堆叠方案,对单目采集系统、图像处理平台、HIWIN机器人抓取系统以及桁架机器人装框系统进行选型,实现了硬件平台的搭建。2、针对不同尺寸蓄热板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的检测问题,本文研究了改进的霍夫变换检测算法和最小外接矩形检测算法两种算法,基于类矩形的形状特征实现了蓄热板的识别与检测。本文通过设计图形界面实现了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达到了灵活检测不同尺寸蓄热板的目的,为后续的机器人抓取打下基础。3、针对视觉引导的HIWIN机器人系统中不同坐标系的转换问题,本文研究了相机坐标系、传送带坐标系和机器人工具坐标系的标定方案,通过系统建模实现了整体抓取系统坐标系之间的位姿解算,达到了视觉系统和HIWIN机器人系统协同配合的目的。4、针对蓄热板的动态抓取问题,本文提出结合外触发器和编码器实时反馈的解决方案。机器人控制器利用编码器反馈的脉冲数统计传送带前进长度,计算拍照时刻与抓取时刻的位置变化量实现蓄热板动态定位,并通过修正梯形加速度曲线进行轨迹规划,实现了蓄热板的动态抓取。经过性能测试,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为Ew=0.13cm,Ec= 0.24%,达到了位置及速度的精度要求,满足了实时性要求。

冯豪[9](2021)在《特钢棒材直角坐标喷码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洪杨[10](2021)在《气吸式小区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设计》文中指出农业是我国根本经济支柱之一,粮食的生产是国家极其重视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一直都是农业问题的核心,特别在疫情这段时间尤为明显。种子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特殊生产资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粮食的生产量,因此推广应用良种、改善播种方式是提高生产发展的有力途径,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结构和水平。本文针对传统播种机出现的地轮打滑、漏播及控制精度低等问题,设计出一套基于西门子S7-200 SMART可编程控制器的气吸式小区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首先选用专门的传感器检测播种机的前进速度,传感器将脉冲信息传给PLC进行处理分析,PLC输出命令给步进电机驱动器用以控制电机的启动、停止、速度和行进距离,添加多组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单独控制每个排种器的作业。同时,在步进电机上方安装霍尔元件来确定电机当前位置,PLC接收霍尔信号后,驱动排种器到达零点位置以此达到排种行一致的目的。在驾驶位上安装控制器触摸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作业速度和株距等变量,丰富了人机交互体验。最后根据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利用STEP 7-Micro/WIN V4.0软件完成对控制系统梯形图程序的编写,实现了对采集模块、驱动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的协调控制,显着地提高了排种器的控制精度。在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完成后,选用“青杂三号”大白菜种子为实验对象并将机器移至JPS-12试验台和田间进行实际检验。在台架单因素试验中,当转速在25~30r/min,真空度2.5~3k Pa区间时,排种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均为优秀;在多因素组合实验中,当转速为20r/min,真空度2.2k Pa时,排种性能达到最佳,合格指数为93.02%,重播指数则3.41%,漏播指数仅有2.79%。而田间实验由于阻力和环境因素,各项性能指标大都低于实验室水平,不过结果较为接近,符合国家农作物单粒精量播种质量指标要求。

二、PLC教学实验设备的选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LC教学实验设备的选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可编程控制和工业机器人的分拣码垛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系统设计思路
    1.1 系统整体结构
    1.2 系统控制要求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可编程控制器
    2.2 变频器与电机
    2.3 机器人
    2.4 气动控制模块
    2.5 触摸屏组态
3 系统软件设计
4 实验验证
5 结 语

(2)基于泰勒原理的高职专业基础课的研究与实践——以非电专业电类基础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非电专业电类基础课课程设置现状及误区
    (一)课程设置的现状
    (二)课程设置的弊端与误区
二、泰勒原理及其对当下高职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
    (一)泰勒课程编制原理的主要内容
    (二)泰勒课程评价原理的主要内容
    (三)泰勒原理背后的教育思想
    (四)泰勒原理对当下高职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
三、泰勒原理指导课程改革的一般方法
    (一)多方确定课程目标
    (二)明确描述课程目标
    (三)围绕“做”选择学习经验
    (四)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学习经验
    (五)构建多元评价并闭环课程改进
四、课程改革具体效果分析
    (一)课程内容更加合理
    (二)课程目标更加清晰
    (三)课程组织更加有效
    (四)课程实施更加科学
    (五)课程评价更加全面
五、高职非电专业电类基础课课程改革经验

(3)面向工程教育的电气控制与PLC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二、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改革建设目标
三、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内容
    (一)优化教学内容
    (二)“研究性学习”开展课堂教学
    (三)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
    (四)实践环节改革
        (1)基础实验。
        (2)综合类设计实验。
        (3)综合创新实践。
    (五)课外研究性学习方法
        (1)工程文献检索。
        (2)工程项目分析。
        (3)分组讨论。
        (4)设计验证。
        (5)调试与完善。
四、结语

(4)新课改下理实一体化教学在PLC课程教学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传统PLC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四教融合的脱节
    1.2 产教融合资源的匮乏
    1.3 考核反馈过于单一
2 理实一体化PLC课程改革体系
    2.1 PLC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思路
    2.2 新课改下PLC课程教学体系
        2.2.1 整合教学内容,加强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
        2.2.2 创设教学资源,促使产教融合
        2.2.3 基于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综合考核评价
3 结语

(5)基于物联网的压力实训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功能设计
    (1)手动启/停装置
    (2)控制系统
    (3)远程监控
    (4)维保提示功能
2 控制系统设计
3 硬件设计
    3.1 PLC控制器选型
    3.2 压力传感器选型
    3.3 物联网模块
    3.4 触摸屏选型
    3.5 空气压缩机选型
    3.6 储气罐
4 软件设计
    4.1 PLC程序设计
    4.2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4.3 远程监控
5 结语

(8)嵌入式图像处理平台在机器人快速堆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2 基于视觉伺服的蓄热板抓取系统设计
    2.1 系统组成与开发环境简介
        2.1.1 蓄热板抓取系统总体结构
        2.1.2 系统运动分析
    2.2 图像处理平台
        2.2.1 嵌入式处理平台
        2.2.2 光源
        2.2.3 相机
        2.2.4 镜头
    2.3 HIWIN机器人系统
    2.4 桁架机器人系统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类矩形轮廓的工件识别算法
    3.1 图像获取
    3.2 图像预处理
        3.2.1 色域空间转换
        3.2.2 闭运算
        3.2.3 轮廓筛选
    3.3 边缘特征提取
        3.3.1 边缘检测概述
        3.3.2 边缘检测算子介绍
        3.3.3 边缘检测实验结果分析
    3.4 工件识别方法概述
    3.5 基于改进霍夫变换的类矩形检测算法
        3.5.1 蓄热板检测方法研究
        3.5.2 交点区域预判研究
        3.5.3 交点匹配方法研究
    3.6 基于最小外接轮廓的类矩形检测算法
        3.6.1 获取最小外接轮廓
        3.6.2 主轴法研究与分析
        3.6.3 算法性能分析
        3.6.4 矢量数据获取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视觉引导的HIWIN机器人堆叠系统
    4.1 相机建模
    4.2 标定工具坐标系
        4.2.1 相机坐标系标定
        4.2.2 HIWIN机器人工具坐标系标定
    4.3 传送带坐标系建模
        4.3.1 相机-传送带-机器人位置关系
        4.3.2 相机-传送带-机器人标定步骤
    4.4 HIWIN机器人快速堆叠系统
    4.5 目标的动态表示
        4.5.1 单个目标表示
        4.5.2 多个目标筛选
    4.6 快速堆叠系统动作规划
        4.6.1 快速堆叠系统路径规划
        4.6.2 快速堆叠系统轨迹规划
        4.6.3 计算抓取位置
    4.7 本章小结
5 应用测试与分析
    5.1 堆叠系统总体结构
    5.2 现场总体软件流程介绍
    5.3 软件调试
        5.3.1 串口通信
        5.3.2 相机SDK开发
        5.3.3 性能测试
        5.3.4 界面设计
    5.4 应用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气吸式小区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精密排种器发展现状
        1.2.1 国外精密排种器发展现状
        1.2.2 国内精密排种器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气吸式排种器电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小区播种模式
        2.1.1 小区种植模式
        2.1.2 2BQS-4 型精密播种机简介
    2.2 气吸式排种器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
        2.2.1 气吸式排种器的主要结构
        2.2.2 气吸式排种器的工作原理
    2.3 驱动电机的选型和分析
        2.3.1 驱动电机的选型
        2.3.2 驱动电机的原理与分析
    2.4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4.1 系统结构设计
        2.4.2 系统工作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3.1 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硬件组成
    3.2 速度采集模块
        3.2.1 车速探测传感器选型
        3.2.2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安装
        3.2.3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3.3 排种控制模块
        3.3.1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
        3.3.2 PLC的构成
        3.3.3 PLC的工作原理
    3.4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3.4.1 步进电机驱动器
        3.4.2 驱动控制过程原理分析
        3.4.3 驱动电机同步设计
    3.5 人机交互模块
    3.6 硬件抗干扰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软件设计
    4.1 编程语言及开发环境介绍
    4.2 系统I/O分配设计
    4.3 播种机测速模块软件设计
    4.4 电机驱动模块软件设计
    4.5 人机交互模块软件设计
    4.6 软件抗干扰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与分析
    5.1 室内台架试验
        5.1.1 JPS-12 试验台介绍
        5.1.2 试验材料
        5.1.3 性能评价指标
        5.1.4 单因素排种试验
        5.1.5 多因素正交试验
    5.2 室外田间试验
        5.2.1 实验环境介绍
        5.2.2 转速变量试验
        5.2.3 真空度变量试验
    5.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全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PLC教学实验设备的选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可编程控制和工业机器人的分拣码垛系统研究与开发[J]. 林隆荣,吴庆勇,陈建毅.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06)
  • [2]基于泰勒原理的高职专业基础课的研究与实践——以非电专业电类基础课为例[J]. 徐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31)
  • [3]面向工程教育的电气控制与PLC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改革[J]. 杨志刚,薄敬东. 科技风, 2021(28)
  • [4]新课改下理实一体化教学在PLC课程教学的探索[J]. 王延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08)
  • [5]基于物联网的压力实训装置设计[J]. 熊媛媛,雷钊,雷雪梅. 电子制作, 2021(13)
  • [6]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矿井通风机节能技术应用研究[D]. 孙卫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7]工控网络仿真靶场的虚拟化场景构建研究[D]. 孙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8]嵌入式图像处理平台在机器人快速堆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高金鹏.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特钢棒材直角坐标喷码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冯豪. 河北科技大学, 2021
  • [10]气吸式小区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设计[D]. 洪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标签:;  

PLC教学实验设备的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