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 (GM) 食品

转基因 (GM) 食品

一、转基因(GM)食品(论文文献综述)

闫晓宇[1](2021)在《MT+PE模式下《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第2章)的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这是一篇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自《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第二章。本书由罗纳德·赫林编着,出版于2015年。第二章的主题是“科学,政治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构架”。本篇报告旨在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对机器翻译的错误类型进行分析,并且找到相应的译后编辑方法。原文属于信息型文本,语言客观简洁。译者决定采用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此次翻译实践。为了达到翻译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译者查询了相关资料,并创建了术语表。在对比部分机翻译文之后,此次翻译实践选择“谷歌翻译”(Google translation)作为机器翻译引擎,“Yi CAT”作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平台。在论文中,笔者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从词汇、句法以及语篇三个层次对机翻错误类型进行细致地分类。其中,词汇层面的错误包括漏译、欠译、和术语翻译错误;句法层面的错误包括词序混乱、短语误译和被动语态误译;篇章层面的错误包括冗余、搭配错误、关联词欠译,以及修辞误译。并且归纳出了五种相应的译后编辑方法,它们分别是省略、替代、补充、明晰化,以及重构。如今,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研究机器翻译错误类型和译后编辑方法有助于提高翻译的效率。这篇翻译实践报告结合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与自身翻译实践经验,希望能为相关知识的传播和译后编辑贡献微薄之力。

刘双[2](2020)在《基于PCR技术的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随着转基因作物种类及种植面积的增多,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种类也在不断丰富。转基因大豆是目前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经济效益巨大。针对其建立检测方法,对转基因食品的有效管理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转基因大豆ZH10-6是含有G2-EPSPS基因和GAT基因的耐除草剂大豆新品系,对广谱型除草剂草甘膦具有耐受性,在我国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以该品系为试验材料,对其分子特征进行测定,设计引物并建立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确定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分子特征。该材料含有的外源基因为G2-EPSPS基因、GAT基因,含有CaMV35S启动子、CarMV35S终止子、NOS终止子等调控元件,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CaMV35S启动子为4拷贝、G2-EPSPS基因和NOS终止子为2拷贝、GAT基因、3’端侧翼序列和5’端侧翼序列均为单拷贝,外源基因插入位点为大豆基因组第17号染色体7980527-7980541之间。(2)建立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普通PCR定性检测方法。引物浓度为0.4 μmol/L,退火温度为54℃时,对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扩增灵敏度可达到0.025 ng/μL,检出限为0.1%,经过加工品测试,该方法特异性高,满足2259号公告-4-2015对定性方法建立的要求,可用于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转化体的定性检测。(3)建立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多重PCR定性检测方法。边界A、边界B、边界C、边界D、内源Lectin引物终浓度分别为0.6μmol/L、0.3 μmol/L、0.1μmol/L、0.2μmol/L、0.05 μmol/L,退火温度选择为56℃,当ZH10-6含量大于等于1%时,可用本方法检测到。特异性测试显示特异性良好,可用于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转化体的定性检测。(4)建立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检测方法。经试验确定体系引物浓度为0.4μmol/L,探针浓度为0.2μmol/L,特异性测试结果良好,检出限为0.032%,定量限为0.16%。建立的标准曲线为:Y=-3.416X+30.257,在模板含量为0.0064%~100%范围内线性度大于0.995,扩增效率为95.4%~96.2%,满足2259号公告-5-2015对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建立的要求,适合应用于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进一步定量分析。(5)建立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微滴式数字PCR精准定量检测方法。确定引物探针浓度为0.5 μmol/L,退火温度为60℃,本方法在RSD小于25%的情况下检出限为0.016%,定量限为0.08%,DNA含量与拷贝数间的线性关系为:Y=23.593X+40.205,线性度大于0.998。经加工品测试,本方法可应用于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转化体特异性序列含量的精准定量研究。综上,本研究通过分子特征测定确定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准确的序列信息,再设计引物,建立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转化体的单重PCR定性检测方法、多重PCR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检测方法、微滴式PCR精准定量检测方法,为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定性、定量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该转基因大豆品系商品化后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张靖川[3](2020)在《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速率不断加快,科技成果数量持续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转基因作为当代最先进的生物技术之一,相关研究与发展日趋成熟,但由于科普工作不足以及不实言论极速扩散,导致公众对该技术存在极大的认知偏差,而相关视频制作、传播及发展也相对滞缓。无论在传统媒体平台还是新媒体平台,都存在着数量少、制作内容枯燥、缺乏科研视角、传播手段单一、营销渠道与扩散路径偏窄等问题,造成了转基因视频推展过程中的速率缓慢和效果不佳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大众对生物技术认知水平的提升,使转基因作为一项高新生物育种技术,却因新媒体存在传播内容及其倾向的多元化而备受质疑。基于此,利用新媒体这一载体,讲述和传播转基因相关科学知识,能够有效构建公民与科学家平等对话的公众科学传播渠道与沟通模式,并积极改进社会大众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偏激认知。为此,梳理和分析当前转基因视频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现状,研判并明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其传播效率的障碍因素,进而构建基于新媒体平台上的转基因视频传播技术路线与推展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传播学和艺术学基础理论,以新媒体平台为切入点,以科技传播为主要内容,对转基因视频中的科技传播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六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导论,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梳理与研究述评,并指出论文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难点与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研究基础,在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后,结合对科技传播与风险传播理论的思考,将转基因视频传播问题视为科技风险传播问题;第三部分为论文研究的重点与核心,将腾讯视频平台作为调查对象,对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的传播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分析,探究了转基因议题建构中的主体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现存主要问题与发展制约因素;第四部分为传播发展对策研究,依据前述问题,分别从政府主体的宏观维度、新媒体平台的中观维度及视频制作者的微观维度三个方面,提出改善转基因视频传播效果的发展对策与相关建议。最后,依据整体研究情况指出研究不足,并对后续研究进行思考与展望。本文所研究的转基因视频传播发展对策以新媒体发展为背景,并基于视频分享平台讨论科技传播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集成利用现代技术工具,探究在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如何加快科技传播和实现现代科学普及这一重要命题,在相关研究与实践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王雪松[4](2020)在《大豆干旱响应环状RNA鉴定及非生物胁迫调控途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Glycine max)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食用油来源,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大豆生产经常受到干旱和盐胁迫等不利环境因素的严重影响。circRNA是一类新型的非编码RNA,具有多种功能,可以作为miRNA海绵行使吸附功能,从而抑制miRNA对其下游靶基因的裂解作用,参与对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在动物中也被证明能够编码蛋白质,而且可以参与植物中的多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本研究以垦丰16大豆品种为材料,对其进行5%PEG 6000模拟干旱处理,通过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挖掘大豆中干旱响应的circRNA;通过PCR技术和Sanger测序验证circRNA的反向剪接位点,确定其真实性,并预测分析circRNA-miRNA-m RNA互作网络;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大豆circRNA作为miRNA海绵的表达模式;挑选表达模式满足互补趋势的gma-miR9725及其miRNA海绵gma_circ_0000531进行后续的功能验证;通过5’RACE试验确定gma-miR9725与其靶基因的互补切割位点;分析gma-miR9725及其靶基因Gm AKT1在干旱及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通过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发状根诱导技术,得到具有转基因根系的大豆复合植株,快速验证gma-miR9725在逆境胁迫下的表型与功能;分析gma-miR9725的靶基因Gm AKT1在低钾和高盐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以哥伦比亚野生型拟南芥和东农50为实验材料,得到Gm AKT1的过表达植株,分析其在逆境胁迫下的表型与功能;阐明大豆响应非生物胁迫下的gma_circ_0000531-gma-miR9725-Gm AKT1调控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通量测序共得到1275个干旱相关的大豆circRNA,来源于959个亲本基因;其中干旱胁迫6 h(PEG 6 h/CK6 h组)差异表达的circRNA有145个,12 h差异表达的circRNA则有61个,两组中共有的差异表达circRNA数量为20个。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这20个circRNA中有6个在6 h和12 h均明显上调,8个明显下调。(2)通过PCR技术和Sanger测序技术对差异表达circRNA的反向剪接位点进行验证,排除基因重组后,共得到5个真实存在的大豆circRNA(gma_circ_0000287、gma_circ_0000302、gma_circ_0000095、gma_circ_0000298和gma_circ_0000531),其亲本基因参与多种非生物胁迫及植物的发育过程。(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gma_circ_0000531与gma-miR9725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呈互补趋势,gma_circ_0000531是在大豆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通过充当miRNA海绵来调控gma-miR9725表达水平的上游调控因子。(4)gma-miR9725的启动子序列中分布有多个胁迫响应元件,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发状根也表明了gma-miR9725可以响应干旱和ABA胁迫,并影响胁迫下大豆体内的活性氧清除。(5)5’RACE结果表明gma-miR9725可以在大豆体内直接切割Gm AKT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也显示过表达gma-miR9725发状根中,Gm AKT1的表达水平被下调;gma-miR9725和其靶基因Gm AKT1在干旱和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呈互补趋势。(6)Gm AKT1的表达除了受干旱和ABA调控外,也受低钾和高盐胁迫的诱导。(7)Gm AKT1可以通过调控大豆根部的K+吸收,维持大豆体内的Na+/K+平衡,增强大豆对干旱、低钾胁迫和盐胁迫的耐受性。

段雪梅[5](2020)在《大豆GmMYB12B2转基因株系的鉴定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大豆皂苷、大豆异黄酮等营养物质,因此又被人们称为“植物肉”,在农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大豆异黄酮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是大豆发育过程中次生代谢的产物。作为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大豆异黄酮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生长因子活性和激素分泌等。研究发现其药理作用丰富,如抗氧化,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症、骨质疏松症等,是目前医疗领域研究的潜在抗癌物质。因此选育高异黄酮大豆品种对于医疗健康和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的含量除由其合成分解过程中相关酶基因决定外,还受到MYB类转录因子的调控。MYB型转录因子是功能最为多样的一类转录因子,目前已有研究证实MYB转录因子参与了植物中苯丙烷次级代谢途径的调控,黄酮类代谢途径就是其分支之一。研究表明,MYB类转录因子可以正向调控大豆异黄酮的积累,但也有研究证实GmMYB39基因的过表达会抑制大豆异黄酮的合成[1]。MYB类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广泛,其功能涉及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以及植物次生代谢等多方面。这些先前的研究成果为GmMYB12B2基因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在实验室原有的转基因植株基础上运用Elisa、Western blot、South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完成了GmMYB12B2转基因株系的鉴定,完成了GmMYB12B2转基因植株的农艺性状调查分析;对GmMYB12B2转基因植株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成熟大豆种子异黄酮的含量。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South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抗除草剂基因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当中,且是以单拷贝的形式插入;Western blot证实目标蛋白和抗除草剂蛋白都已在大豆中稳定表达;ELISA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株系的目标蛋白表达量均达到极显着差异,其中MYB-1和MYB-2达到了非转基因株系的5倍以上,MYB-3达到了非转基因株系的3倍以上。2.qRT-PCR的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大豆的根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胚中表达量较高,在茎叶中的表达量偏低;同一植株中在胚发育前期表达量大致随着胚的成熟而升高,但在30天胚中的表达量有所下降,在40天胚中表达量又再次回升。3.对目标产物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MYB-1和MYB-2转基因植株异黄酮含量与野生型相比有显着提高,分别为4.07mg/g和4.75mg/g,其中MYB-2株系与野生型相比提高了约1.82倍,主要是大豆苷与染料木苷提高较为显着,分别提高了1.77倍和1.90倍。表明在大豆中过表达GmMYB12B2基因,有助于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4.对GmMYB12B2转基因大豆和受体对照大豆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YB-1株系在株高和底荚高度上与对照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MYB-2在株高上与对照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对照与转基因植株其余农艺性状表现均为差异不显着。

瞿展[6](2020)在《牛源性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和转基因玉米C0030.2.4基体标准物质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第一部分的研究内容为牛源性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是我国动物源性制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市场上肉制品良莠不齐,不但损害消费者利益,还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因此亟待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肉制品来源检测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实现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牦牛、水牛、美洲野牛)的快速检测。通过建立筛选物种特异性基因组DNA序列的生物信息算法,获得普通牛及其近缘种具有种间相似性的保守基因组DNA序列,并完成测序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牛共用LAMP体系和特异LAMP体系,并进行参数优化。在1小时内,牛共用LAMP方法能特异地检测出普通牛、牦牛、水牛和美洲野牛成分,普通牛特异LAMP方法能特异地检测出普通牛成分,美洲野牛特异LAMP方法能特异地检测美洲野牛成分。三种方法的灵敏度均达到0.02 ng/μL。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牛共用LAMP方法特异地检测出了含有牛肉成分的市售样品。建立的方法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反应快速、操作简便、无需精密仪器等优势,可应用于市售肉及其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实际检测,为市售动物源性制品成分的真实性与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保障。本研究第二部分的研究内容为转基因生物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制。一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安全及其检测工作,颁布了一系列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识制度、法律法规和相关国家标准。其中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是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保障。本研究制备了具有抗虫耐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玉米C0030.2.4基体标准物质。通过对转基因玉米C0030.2.4及其受体材料候选物进行筛选与特异性鉴定,分别冷冻研磨,然后按照50 mg/g、10 mg/g、5 mg/g质量配比的理论值分别进行配比混合,得到三种不同浓度的转基因玉米C0030.2.4基体标准物质C0030.2.4a、C0030.2.4b、C0030.2.4c。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试其均匀性、最小取样量和稳定性。均匀性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三种标准物质均具备良好的瓶间与瓶内均匀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三种标准物质均可在-20℃、4℃、25℃、37℃下保持4周稳定,能够常温运输,同时可在-20℃、4℃下稳定储存至少6个月。标准物质每瓶分装1 g,最小取样量为100 mg。用重量法配比的质量分数作为标准值并评估不确定度,C0030.2.4a、C0030.2.4b、C0030.2.4c分别赋值为(50.73±1.84)mg/g、(10.15±1.69)mg/g、(5.09±0.37)mg/g。用微滴式数字PCR方法测定拷贝数分数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C0030.2.4a、C0030.2.4b、C0030.2.4c的量值分别赋值为(49.81±1.96)mg/g、(10.11±1.71)mg/g、(5.01±0.38)mg/g。经过一系列的质量评估,本研究所研制的三种转基因玉米C0030.2.4基体标准物质能够稳定地应用于转基因玉米C0030.2.4特异性定性、定量检测方法评价,对进一步推进我国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的研究进程与贯彻实施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具有深远意义。

刘红年[7](2020)在《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生物学文本汉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细胞学、遗传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等多门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其主要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工业、农业和医学等领域提供实践服务。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间生物技术领域交流的日益增强,生物学类科技文本的翻译也愈显重要。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了翻译规范理论,其理论核心包括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该理论旨在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对原文和译文进行综合性把控与考量,以便采取适宜的翻译策略来传递源语文本信息,对重在信息传播的生物学类科技文本的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翻译实践报告采用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以生物学英文着作What Can Nanechnology Learn From Biotechnology?为基础,从中选取由 Alan McHughen,Jeffrey Burkhardt和Margaret Mellon几位作者撰写的第二部分共约17000词作为研究对象。本报告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介绍翻译任务的要求、意义以及翻译过程;其次阐述翻译规范理论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要素;最后基于规范理论,通过具体案例,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对原文及译文进行分析,探讨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可为生物学文本的翻译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本研究指出,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若译者基于规范理论,在译文中采取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等对应的策略与方法,将有利于译文质量的提高。

顾倩[8](2020)在《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食品工业》(第10,12章)英汉翻译报告》文中指出本文是一篇基于2013出版的《食品工业》一书的英汉翻译报告,翻译项目原文选自该书的第十章和十二章。由Innocenzo Muzzalupo编着的《食品工业》全面地介绍了食品产业链中食品类型、食品质量、食品安全、食品生产、食品工业产品管理等食品链中各个方面的内容,对相关领域研究学者和食品生产商而言,是一本详细的参考指南。该书第十章和十二章主要介绍了转基因食品和自制食品的微生物污染等食品安全相关内容。在翻译过程中,本文以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解决英汉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运用零译法、意译法、转译法、分译法、增译法、重复法等翻译方法,达到忠实地传递原文信息,使译文符合表达习惯的目的。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翻译任务进行总述,包括翻译任务的背景、意义以及翻译报告的框架等。第二部分对翻译过程进行描述,介绍了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的工作。第三部分对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做简要介绍,并分析了该理论的适用性。第四部分从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进行案例分析,看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如何运用各种翻译手段来解决翻译过程中的问题。第五部分对总结了翻译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报告认为:原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把原文的信息功能和目地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考虑在内,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完整性、流畅性和逻辑性,以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通过这一翻译项目,译者认识到翻译理论对指导翻译实践至关重要,而广泛的专业知识对翻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希望该报告能为食品安全的研究和翻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庞祯敬[9](2020)在《基于体制性信任的风险技术公众态度形成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典型的风险技术,其意涵已超越“科学的域场”,信任的“塔西佗陷阱”已赋予了转基因技术太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敏感想象,在转基因技术议题框架下,公众对转基因技术认知的争议和“错位”,并非是单纯的转基因“风险”“利益”认知或风险治理策略“解方”上的对立,其实质是看待转基因问题的价值规范体系的“源头”差异,也即问题的“框架前提”的差异,其中“信任”的作用逐渐凸显,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信任-感知-态度”场域,成为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的“路径依赖”。而对政府这一核心利益相关的信任,在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形成中扮演者主要“戏份”,换言之,体制性信任已成为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的重要前置因素。因此,有必要从信任视角探究转基因风险技术公众态度的形成过程并提出针对性的因应策略,以达到实现转基因论争中的良性风险沟通。研究认为,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经历了一个从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Bredahl模型、总体性模型框架的源起、改进、创新、拓展的过程,在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总体性框架下,社会分层机制、客观认知系统、信息的作用皆因其自身缺点而存在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预测失真的问题,而转基因技术风险的社会建构性特征决定了主观价值与规范体系在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居于主导地位,其中,信任与价值的互动又使得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的形成成为了一个信任的“域场”,在这个域场下,公众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链接是转基因技术风险沟通的关键,而体制性信任在整个转基因技术信任“图谱”中居于核心地位。虽然体制性信任在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中扮演重要“戏份”已有初步共识,但现有研究的讨论主要集中政府管理能力、意愿层面等层面,不足以反映体制性信任结构维度及其对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影响路径具有层次性和复杂性。因此,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互联网平台(微博)上热点“转基因”主题文章的关涉政府的评论观点为原始资料,全面解构了体制性信任结构及其对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影响路径的“全貌”。研究发现,研究发现,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中的体制性信任结构表现为以政府能力、政府价值、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官员表现、规制公正性、规制完善性为代表的7大主范畴,进一步凝练可归结为契约型信任、互动型信任和规制型信任三种形式,三种信任形式分别服从为“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衔接,具有不同的背景和内涵,能敏感作用于以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为基础的“理性决策过程”,从而在情绪聚焦和问题聚焦两方面形成公众态度外显表达,或可对转基因议题下的公民行为具有预测作用。紧接着,研究在研究假设、预置模型、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信度效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体制性信任视角下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的形成路径,研究发现,公众对政府在科技风险治理中的契约型信任、互动型信任、规制型信任表现出较为谨慎中立的态度,对转基因技术利益的感知表现出较为谨慎中立的态度,对转基因技术的风险感知和公众态度均表现出相对消极的态度,但并未出现过分夸大的现象,且个体差异较大;而公众对政府在科技风险治理中的契约型信任、互动型信任、规制型信任,通过作用于以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为基础的理性决策机制,从而影响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其中,互动型信任在体制性信任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基于“感知风险”和“感知利益”的个体理性决策框架在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中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进一步理论思考认为,科学理性内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的“断裂”是转基因技术风险治理中体制性信任缺失的根源,而科学理性、社会理性、生态理性间的“框架前提”差异与体制性信任的互动是公众对转基因技术风险-利益认知差异的“成因”,转基因技术风险良性沟通的实现需摒弃“缺失模型”下的“公众理解科学范式”,走向“内省模型”下的“科学与社会范式”。未来为实现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的有效引导,政府需确立科学不确定性情势下的中立立场和良善价值,需要建立转基因技术议题下的知识型政府形象,需确立公众参与中的“参与式决策”原则,需建立完善的转基因技术信息公开机制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需巩固固转基因技术的政策、制度、法律“防线”,需要建立适合国情的转基因产品“标识”制度。

孙铭阳[10](2020)在《大豆冷响应环状RNA的鉴定和胁迫调控网络分析》文中指出低温制约我国东北地区作物生产和产量。作为喜温作物,大豆对低温胁迫十分敏感。环状RNA是最近发现的一类新型非编码RNA,且已被证明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目前发现的环状RNA功能中,mi RNA海绵功能备受瞩目。Mi RNA是内源的(21-24 nts)单链非编码RNA,可裂解靶基因使其沉默。Mi RNA海绵是环状RNA上存在mi RNA的互补位点,待环状RNA与mi RNA结合,便可抑制mi RNA裂解m RNA。本研究利用垦丰16大豆品种为实验材料,通过新一代环状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展示了大豆叶片环状RNA在4°C下的相关序列信息及差异表达水平;鉴定部分冷响应大豆环状RNA的真实性并分析它们可能行使的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9个经过鉴定的大豆环状RNA作为mi RNA海绵的表达情况;挑选表达模式满足mi RNA海绵的gma_circ_0000313所吸附的gma-mi R1508a进行后续研究;分析gma-mi R1508a和靶基因Gm XTH22在冷处理、干旱处理及ABA处理下的表达水平变化;并以Columbia野生型拟南芥和东农50大豆为实验材料,分析gma-mi R1508a过表达大豆和拟南芥在以上处理下的表型和胁迫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阐明大豆gma_circ_0000313-gma-mi R1508a-Gm XTH22调控网络在非生物胁迫下做出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豆环状RNA的冷处理4 h对比组中,共有41个显着差异表达环状RNA;冷处理8 h对比组中,共有35个显着差异表达环状RNA;两个比较组中均存在的显着差异表达环状RNA有12个;处理4 h和8 h时均显着上调的有6个;在两个处理时间点均显着下调的有5个。与CK-0 h相比,在冷处理4 h和8 h均被显着上调的有8个;均被显着下调的有11个,本研究这4组环状RNA做进一步验证。2、来源基因功能分析显示:响应冷胁迫的环状RNA的来源基因分子功能主要集中于催化反应和结合反应;位于的细胞组分主要为细胞质,参与的生物学进程主要为细胞代谢进程。它们可响应的调控途径主要包括氮代谢、碳代谢和光合作用等。3、通过利用PCR技术以及桑格测序平台共得到36个环状RNA的反向剪接位点,并通过环状c DNA和DNA模板的双重检测,得到9个真实存在的环状反向剪接位点。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ma_circ_0000313与gma-mi R1508a的0℃响应表达模式存在着互补关系。gma_circ_0000313是大豆响应冻害胁迫,通过吸附来控制gma-mi R1508a积累量的上游调控因子。4、Gma-mi R1508a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其表达水平在冷胁迫和脱落酸(ABA)处理下被上调,且被干旱处理下调。初步说明其为冷和ABA胁迫的正响应因子,但为干旱胁迫的负响应因子。Gma-mi R1508a转基因拟南芥被赋予抗冷、ABA和干旱敏感表型。Gma-mi R1508a过表达大豆展现出了矮化和细胞壁增厚的表型,同时也具有抗冷但对干旱敏感的表型。Gmami R1508a转基因拟南芥可以通过减轻活性氧带来的伤害抵御冷和ABA胁迫。5、利用5’RACE技术精准地发现了gma-mi R508a在Glyma.13G094900(Gm XTH22)与Glyma.16G162100上的裂解位点。Gma-mi R1508a在Gm XTH22上的裂解位点位于二者互补区的下游第6-7个碱基处;在Glyma.16G162100上的裂解位点有两处,均位于互补区,分别在第2-3个和第9-10个碱基的位置。6、At XTH23的缺失赋予了拟南芥植株抗冷性、干旱及ABA敏感性,而在突变体Atxth23中恢复表达大豆同源基因Gm XTH22后的恢复植株可以缓解突变体拟南芥的这些响应胁迫的表型。活性氧检测结果显示,At XTH23的缺失赋予了植物在低温条件下抵抗活性氧胁迫的能力。Gm XTH22在Atxth23突变体拟南芥中的过表达可以减弱Atxth23突变体在冷处理下对活性氧的抵抗力。

二、转基因(GM)食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基因(GM)食品(论文提纲范文)

(1)MT+PE模式下《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第2章)的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3 Significance of 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1.4 Structure of This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TRANSLATING PROCESS
    2.1 Terminology Database Preparation
    2.2 Building of Translation Project
    2.3 Specific Steps for MT and PE
    2.4 Quality Control and Building of TM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OF MT ERROR TYPES
    3.1 Lexical Errors
        3.1.1 Pretermission
        3.1.2 Under-translation
        3.1.3 Mis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3.2 Syntactic Errors
        3.2.1 Illogical Order of Words
        3.2.2 Mistranslation of Phrases
        3.2.3 Improper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3.3 Discourse Error Types
        3.3.1 Redundancy
        3.3.2 Mismatch of Collocations
        3.3.3 Under-translation of Connectives
        3.3.4 Mis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Chapter Four CORRESPONDING PE METHODS
    4.1 Omission
    4.2 Replacement
    4.3 Supplement
    4.4 Explicitation
    4.5 Restructuring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Practice Gain
    5.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Ⅰ THE GLOSSARY OF TERMS
APPENDIXⅡ ST,MT,AND PE TEXTS

(2)基于PCR技术的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食品概况
        1.1.1 转基因技术
        1.1.2 转基因食品概况
    1.2 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
        1.2.1 基于蛋白的转基因检测方法
        1.2.2 基于核酸的转基因检测方法
    1.3 转基因大豆背景及研发情况
        1.3.1 转基因大豆介绍
        1.3.2 转基因大豆种类
        1.3.3 转基因大豆获得方法
        1.3.4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简介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 试验主要仪器
    2.3 试验相关溶液及配置方法
        2.3.1 琼脂糖电泳相关溶液配置
        2.3.2 传统CTAB法DNA提取相关溶液配置
    2.4 DNA提取
    2.5 纯度检测
        2.5.1 DNA提取
        2.5.2 纯度测定
    2.6 纯合性测定
    2.7 外源基因筛查
        2.7.1 普通PCR外源基因筛查
        2.7.2 实时荧光PCR外源基因筛查
    2.8 外源插入片段全序列及整合位点分析
    2.9 转基因大豆外源插入片段拷贝数分析
    2.10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10.1 基因组DNA提取
        2.10.2 引物设计
        2.10.3 引物初步筛选
        2.10.4 特异性测试
        2.10.5 体系和程序优化
        2.10.6 灵敏度测试
        2.10.7 检出限测试
        2.10.8 适用性测试
    2.11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多重PCR方法建立
        2.11.1 样品基因组DNA提取
        2.11.2 引物设计
        2.11.3 引物特异性初筛
        2.11.4 扩增体系建立及优化
        2.11.5 灵敏度测试
        2.11.6 检出限测试
        2.11.7 适用性测试
    2.12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2.12.1 基因组DNA提取
        2.12.2 引物设计
        2.12.3 引物初筛
        2.12.4 体系优化
        2.12.5 特异性检测
        2.12.6 检出限和定量限测试
        2.12.7 适用性测试
    2.13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数字PCR精准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2.13.1 基因组DNA提取
        2.13.2 引物和探针设计
        2.13.3 反应体系和条件
        2.13.4 引物探针初筛
        2.13.5 反应体系优化
        2.13.6 特异性测试
        2.13.7 定量线性范围测试
        2.13.8 检出限和定量限验证
        2.13.9 方法适用性测试
3 结果与分析
    3.1 DNA提取
    3.2 纯度检测
    3.3 纯合性测定
    3.4 外源基因筛查
        3.4.1 普通PCR外源基因筛查
        3.4.2 实时荧光PCR外源基因筛查
    3.5 外源插入片段全序列及整合位点分析
    3.6 转基因大豆外源插入片段拷贝数分析
    3.7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7.1 引物初筛结果
        3.7.2 特异性测试结果
        3.7.3 反应体系和程序优化结果
        3.7.4 灵敏度测试结果
        3.7.5 检出限测试结果
        3.7.6 适用性测试结果
    3.8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多重PCR方法建立
        3.8.1 引物特异性初筛
        3.8.2 反应体系建立
        3.8.3 反应体系优化
        3.8.4 引物特异性测试
        3.8.5 灵敏度测试结果
        3.8.6 检出限测试结果
        3.8.7 适用性测试结果
    3.9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3.9.1 引物初步筛选
        3.9.2 体系优化
        3.9.3 特异性测试
        3.9.4 标准曲线构建及线性度
        3.9.5 检出限和定量限测试
        3.9.6 适用性测试结果
    3.10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精准定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10.1 引物初筛结果
        3.10.2 微滴式数字PCR体系优化结果
        3.10.3 特异性测试结果
        3.10.4 定量线性范围测试结果
        3.10.5 检出限和定量限验证结果
        3.10.6 适用性测试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3)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
        1.2.3 关于转基因视频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关于转基因视频与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2.1.1 转基因视频
        2.1.2 新媒体
    2.2 关于科技传播与农业科技传播的相关概念界定
        2.2.1 科技传播
        2.2.2 农业科技传播
        2.2.3 农业科技传播系统
    2.3 关于科技风险与风险议题的相关概念界定
        2.3.1 科技风险
        2.3.2 风险议题
        2.3.3 科技风险传播
3 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现状分析
    3.1 抽样调查
        3.1.1 样本选择
        3.1.2 抽样方法
    3.2 视频传播主体分析
        3.2.1 视频传播主体的主要类型
        3.2.2 传播主体的传播动机
    3.3 视频传播内容分析
        3.3.1 视频内容的基本样式
        3.3.2 视频内容的信息倾向
    3.4 视频传播的效果分析: 基于点击率的视角
        3.4.1 不同传播主体的点击率
        3.4.2 不同内容样式的点击率
        3.4.3 不同内容观点的点击率
        3.4.4 点击率与社会热点的关系
4 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
    4.1 转基因视频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专业和公益性传播主体参与度不足
        4.1.2 传播内容质量较为粗糙
        4.1.3 媒介平台责任普遍缺失
    4.2 影响转基因视频传播发展的主要因素
        4.2.1 经济因素
        4.2.2 文化因素
        4.2.3 环境因素
        4.2.4 平台因素
        4.2.5 人才因素
        4.2.6 观念因素
5 推进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发展的对策设计
    5.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构建转基因视频传播的宏观环境
        5.1.1 加大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水平
        5.1.2 激励并引导专业传播主体参与热情
        5.1.3 加快科技传播人才队伍建设
        5.1.4 完善政策引导与投入支持体系
        5.1.5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
    5.2 加大新媒体平台建设,强化新媒体平台责任
        5.2.1 推进媒介融合发展和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转基因视频传播效果
        5.2.2 督导新媒介平台内部监管,强化平台科技传播社会责任
    5.3 引导并规范微观主体传播行为,不断优化视频呈现方式
        5.3.1 坚持科学价值品质,切实提高视频内容制作水平
        5.3.2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提升互动沟通能力
        5.3.3 加快生产模式融合,不断优化内容呈现方式
6 研究结论、不足与未来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样本统计表
致谢

(4)大豆干旱响应环状RNA鉴定及非生物胁迫调控途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干旱对大豆的影响
        1.1.1 干旱对大豆正常生长的危害
        1.1.2 干旱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1.1.3 大豆的抗旱机制
    1.2 环状RNA简介
        1.2.1 环状RNA的发现
        1.2.2 环状RNA的分类与生物合成
    1.3 植物环状RNA的主要特征
    1.4 植物环状RNA的识别与鉴定
    1.5 植物环状RNA的功能
    1.6 植物环状RNA参与的生物学过程
        1.6.1 植物环状RNA与生长发育
        1.6.2 植物环状RNA与生物胁迫
        1.6.3 植物环状RNA与非生物胁迫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种及载体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数据库及生信分析工具
    2.2 实验方法
        2.2.1 大豆干旱响应环状RNA测序样品的准备
        2.2.2 总RNA的提取与质控
        2.2.3 大豆环状RNA的建库及测序
        2.2.4 大豆环状RNA的鉴定
        2.2.5 差异表达环状RNA的筛选
        2.2.6 大豆环状RNA的反向剪接位点验证
        2.2.7 大豆环状RNA编码能力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2.2.8 大豆环状RNA充当miRNA海绵的预测与分析
        2.2.9 环状RNA-miRNA-m RNA网络的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
        2.2.10 gma-miR9725 参与非生物胁迫的功能分析
        2.2.11 5’RACE验证gma-miR9725 介导的靶基因精确切割位点试验
        2.2.12 GmAKT1的表达模式分析
        2.2.13 GmAKT1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2.2.14 钾缺陷型酵母互补试验
        2.2.15 转GmAKT1基因植物的培育及鉴定
        2.2.16 转GmAKT1基因植株的胁迫处理
        2.2.17 转GmAKT1基因植株的相关指标测定
        2.2.18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豆干旱胁迫相关环状RNA的分析
        3.1.1 干旱胁迫下大豆环状RNA测序和分析
        3.1.2 干旱胁迫下大豆差异表达circRNA分析
        3.1.3 大豆circRNA编码蛋白质潜力的分析
        3.1.4 大豆circRNA作为miRNA海绵的功能分析
        3.1.5 大豆circRNA反向剪接位点的验证
        3.1.6 环状RNA作为miRNA海绵的表达模式分析
        3.1.7 干旱胁迫下gma_circ_0000531与gma-miR9725 的表达分析
    3.2 gma-miR9725 参与大豆干旱胁迫响应分析
        3.2.1 gma-miR9725 的启动子元件分析
        3.2.2 过表达gma-miR9725 大豆发状根的转化与鉴定
        3.2.3 过表达gma-miR9725 发状根的干旱敏感表型
        3.2.4 过表达gma-miR9725 发状根的ABA处理表型
        3.2.5 过表达gma-miR9725 发状根体内胁迫相关的生理指标变化
        3.2.6 干旱处理下过表达gma-miR9725 发状根的基因表达分析
        3.2.7 gma-miR9725 靶基因的验证及序列分析
    3.3 大豆GmAKT1基因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响应的研究
        3.3.1 大豆GmAKT1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3.3.2 GmAKT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3.3.3 酵母中GmAKT1的钾吸收功能验证
        3.3.4 转GmAKT1基因材料的获得与鉴定
        3.3.5 转GmAKT1基因大豆的干旱胁迫分析
        3.3.6 转GmAKT1基因植株的低钾胁迫分析
        3.3.7 转GmAKT1基因植株参与盐胁迫的功能分析
4 讨论
    4.1 大豆circRNA作为miRNA海绵参与抗旱响应
    4.2 gma-miR9725 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
    4.3 gma-miR9725 靶基因调控植物非生物胁迫机制
5 结论与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大豆GmMYB12B2转基因株系的鉴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转基因技术发展与转基因作物
    1.2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情况和安全性
    1.3 转基因大豆的研究现状
    1.4 转基因植株鉴定技术
        1.4.1 翻译水平检测方法
        1.4.2 转录水平检测方法
        1.4.3 其它检测方法
    1.5 MYB转录因子概述
    1.6 大豆异黄酮简介
        1.6.1 大豆异黄酮的结构性质
        1.6.2 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
        1.6.3 大豆异黄酮的应用价值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2.1 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检测所需相关药品配方
    2.2 方法
        2.2.1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PAT试纸条检测
        2.2.2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
        2.2.3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Western blot检测
    2.3 结果
        2.3.1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PAT试纸条检测
        2.3.2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
        2.3.3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Western blot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表达量分析
    3.1 材料
        3.1.1 供试材料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3 相关引物
        3.1.4 相关药品配方
    3.2 方法
        3.2.1 大豆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3.2.2 Real Time PCR分析
        3.2.3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蛋白表达量ELISA检测分析
    3.3 结果
        3.3.1 Real Time PCR分析GmMYB12B2 基因组织表达特性
        3.3.2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ELISA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农艺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1.2 试验设计
        4.1.3 农艺性状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质量性状结果分析
        4.2.2 数量性状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目标产物的检测与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仪器与药品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异黄酮
        5.2.2 GmMYB12B2 转基因大豆异黄酮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5.3 高异黄酮大豆种质资源与育种利用潜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牛源性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和转基因玉米C0030.2.4基体标准物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动物源性成分检测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1.1 动物源性成分鉴定概述
        1.1.1 动物源性制品的定义与现状
        1.1.2 动物源性制品掺假现象与安全管理
        1.1.3 动物源性制品鉴定的意义
    1.2 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1 基于组织学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
        1.2.2 基于蛋白质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
        1.2.3 基于核酸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
    1.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1.3.1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背景及特点
        1.3.2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
        1.3.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产物检测方法
        1.3.4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在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转基因作物及标准物质研究进展
    2.1 转基因生物的发展现状
        2.1.1 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
        2.1.2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和标识
        2.1.3 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检测方法
    2.2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研究进展
        2.2.1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的定义与分类
        2.2.2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的制备流程
        2.2.3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2.3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三章 牛源性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动物基因组DNA的提取与质量评估
        3.2.2 物种特异性基因组DNA序列筛选生物信息算法建立
        3.2.3 LAMP引物设计及筛选
        3.2.4 LAMP反应体系建立及优化
        3.2.5 LAMP特异性分析
        3.2.6 LAMP灵敏度分析
        3.2.7 实际样品检测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LAMP引物设计及筛选结果
        3.3.2 LAMP反应体系建立及优化结果
        3.3.3 LAMP特异性分析结果
        3.3.4 LAMP灵敏度分析结果
        3.3.5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转基因玉米C0030.2.4 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原材料的鉴定
        4.2.2 原材料的加工
        4.2.3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与质量评估
        4.2.4 定量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
        4.2.5 均匀性检验
        4.2.6 最小取样量
        4.2.7 稳定性检验
        4.2.8 量值测定
        4.2.9 不确定度评估
    4.3 实验结果
        4.3.1 原材料的鉴定
        4.3.2 原材料的加工
        4.3.3 均匀性检验分析
        4.3.4 最小取样量分析
        4.3.5 稳定性检验分析
        4.3.6 量值测定
        4.3.7 不确定度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生物学文本汉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1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dure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2.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s
        2.1.2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s
    2.2 Preparations Before the Translation Task
        2.2.1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2.2.2 Translation Plans Made
    2.3 Measures Taken after the Translation Task
        2.3.1 Quality Control of the Target Texts
        2.3.2 Evaluations on Realizations of the Expected Objective
Chapter 3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3.1 The Origin of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Norms
    3.2 Overseas and Domestic Research Status Quos
    3.3 Core Contents of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Norms
        3.3.1 Preliminary Norms
        3.3.2 Initial Norms
        3.3.3 Operational Norms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4.1 The Application of Preliminary Norm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4.1.1 Translation Policy
        4.1.2 The Directness of Translation
    4.2 The Application of Initial Norm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4.2.1 Adequacy
        4.2.2 Acceptability
    4.3 The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al Norm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4.3.1 Matricial Norms
        4.3.2 Textual-linguistic Norms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5.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e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Glossary
Appendix Ⅱ Translation Tools
Appendix Ⅲ Source Texts
Appendix Ⅳ Target Texts
Achievements

(8)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食品工业》(第10,12章)英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ask
    1.1 Background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Objectives and Value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3 Organization of the Report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Typology Theory
    2.2 Relevance of the Theory
3.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1.1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3.1.2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Task
    3.2 In-translation
        3.2.1 Major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3.2.2 Process of Solving the Difficulties
    3.3 Post-translation
        3.3.1 Self-proofreading
        3.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4. Translation Approaches and Case Analysis
    4.1 Lexical Level
        4.1.1 Zero Translation
        4.1.2 Free Translation
    4.2 Syntactic Level
        4.2.1 Conversion
        4.2.2 Division
    4.3 Textual Level
        4.3.1 Addition
        4.3.2 Repetition
5. Conclusion of the Report
    5.1 Experience from the Translation
    5.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he Translated Text
Appendix Ⅲ: Terminology
Appendix Ⅳ: Publication
Appendix Ⅴ: Acknowledgements

(9)基于体制性信任的风险技术公众态度形成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信任概念的研究
        1.3.2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信任研究
        1.3.3 关于体制性信任的研究
        1.3.4 体制性信任与社会风险感知关系的研究
        1.3.5 关于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的研究
        1.3.6 关于体制性信任与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关系研究
        1.3.7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目标、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及展望
        1.5.1 创新点
        1.5.2 展望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源起、改进、创新与拓展
        2.1.1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源起
        2.1.2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改进
        2.1.3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创新
        2.1.4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拓展
    2.2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总体性框架与病理辨识
        2.2.1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总体性框架
        2.2.2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总体性框架的病理辨识
    2.3 体制性信任视角下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路径的确定性研判
        2.3.1 转基因技术风险具有“社会建构性”特征
        2.3.2 主观价值和规范体系在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中居于主导地位
        2.3.3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是一个信任与价值互动的域场
        2.3.4 公众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链接是转基因技术风险沟通的关键
        2.3.5 体制性信任在转基因技术信任“图谱”中居于核心地位
    2.4 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
        2.4.1 核心概念界定
        2.4.2 分析框架
第3章 体制性信任结构维度及其对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的影响路径
    3.1 研究方法
    3.2 资料收集
    3.3 资料挖掘与凝练
        3.3.1 现象定义
        3.3.2 概念化与范畴凝练
        3.3.3 核心范畴挖掘
    3.4 模型阐释
        3.4.1 宏观:“契约型信任—风险/利益感知—公众态度”路径
        3.4.2 微观:“互动型信任—风险/利益感知—公众态度”路径
        3.4.3 中观:“规制型信任—风险/利益感知—公众态度”路径
    3.5 理论饱和度检验
    3.6 结论
第4章 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4.1 概念模型
    4.2 研究假设
        4.2.1 契约型信任、互动型信任、规制型信任相互间关系的研究假设
        4.2.2 体制性信任与感知收益、感知风险关系的研究假设
        4.2.3 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与公众态度关系的研究假设
    4.3 变量测量
        4.3.1 问卷设计:原则和过程
        4.3.2 变量测量:题项设计
    4.4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4.4.1 抽样对象的选择
        4.4.2 问卷发放与数据整理
    4.5 统计检验
        4.5.1 信度检验
        4.5.2 效度检验
第5章 体制性信任视角下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路径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方差分析
    5.4 多元回归分析
    5.5 结构方程分析
        5.5.1 感知风险、感知利益与公众态度关系的假设验证
        5.5.2 体制性信任与感知风险、感知利益关系的假设验证
        5.5.3 互动型信任与契约型信任、规制型信任关系的假设验证
    5.6 小结
第6章 理论思考与管理启示
    6.1 理论思考
        6.1.1 转基因技术体制性信任缺失的根源
        6.1.2 转基因技术风险与利益认知差异的成因
        6.1.3 转基因技术风险沟通的关键
    6.2 管理含义
        6.2.1 中立立场和良善价值
        6.2.2 构建知识型政府形象
        6.2.3 确立参与式决策原则
        6.2.4 完善信息发布机制
        6.2.5 巩固规制的监督防线
        6.2.6 建立适当的标识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情况
附件 转基因技术调查问卷

(10)大豆冷响应环状RNA的鉴定和胁迫调控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环状RNA的发现
    1.2 环状RNA的结构和分类
        1.2.1 环状RNA的结构
        1.2.2 环状RNA的分类
    1.3 环状RNA的生物合成
    1.4 植物环状RNA剪切信号及形成多样性
        1.4.1 植物环状RNA的剪切识别信号
        1.4.2 植物环状RNA形成的多样性
    1.5 植物环状RNA的功能
        1.5.1 环状RNA的 miRNA海绵功能
        1.5.2 环状RNA调控来源基因的转录
        1.5.3 环状RNA可翻译新型蛋白
    1.6 植物环状RNA的识别鉴定方法和研究手段
        1.6.1 植物环状RNA的识别方法
        1.6.2 植物环状RNA的鉴定方法
        1.6.3 植物环状RNA的研究手段
    1.7 植物环状RNA响应逆境研究进展
        1.7.1 植物环状RNA与生物胁迫
        1.7.2 植物环状RNA与非生物胁迫
    1.8 环状RNA的应用
    1.9 研究内容
    1.10 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种及载体
        2.1.3 主要试剂
        2.1.4 生物信息学网站及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冷响应大豆环状RNA测序样品的准备
        2.2.2 大豆环状RNA的测序结果建库
        2.2.3 环状RNA的生物信息学鉴定
        2.2.4 差异表达环状RNA的筛选
        2.2.5 环状RNA来源基因的功能注释
        2.2.6 环状RNA作为miRNA海绵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2.7 通过实验鉴定大豆环状RNA
        2.2.8 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
        2.2.9 Gma-miR1508a和 GmXTH22 的过表达载体构建
        2.2.10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及鉴定
        2.2.11 5’RACE验证靶基因的裂解位点试验
        2.2.12 转基因植物的胁迫处理条件
        2.2.13 大豆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
        2.2.14 生理指标的测定
        2.2.15 GmXTH22蛋白的原核表达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豆冷响应环状RNA的功能分析与鉴定
        3.1.1 大豆冷响应环状RNA的概况
        3.1.2 冷胁迫大豆环状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3.1.3 来源基因功能分析
        3.1.4 显着表达环状RNA作为miRNA海绵的功能分析
        3.1.5 实验验证大豆环状RNA的真实性
        3.1.6 环状RNA作为miRNA海绵的表达模式分析
        3.1.7 gma_circ_0000313与gma-miR1508a的冷处理表达模式
    3.2 Gma-mi R1508a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功能分析
        3.2.1 Gma-miR1508a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3.2.2 Gma-MIR1508a的过表达载体构建
        3.2.3 Gma-miR1508a转基因植物的筛选及鉴定
        3.2.4 Gma-miR1508a过表达拟南芥的冷处理表型
        3.2.5 Gma-miR1508a过表达大豆的表型及耐冷性分析
        3.2.6 Gma-miR1508a过表达拟南芥的干旱敏感表型
        3.2.7 Gma-miR1508a过表达大豆的干旱敏感表型
        3.2.8 Gma-miR1508a过表达拟南芥的ABA敏感表型
        3.2.9 Gma-miR1508a过表达拟南芥的胁迫下抗氧化程度
    3.3 Gma-miR1508a下游靶基因的鉴定及胁迫功能分析
        3.3.1 两个gma-miR1508a下游靶基因的鉴定
        3.3.2 GmXTH22在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
        3.3.3 突变体Atxth23的鉴定
        3.3.4 GmXTH22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3.3.5 Atxth23 突变体中恢复GmXTH22 的转基因株系筛选
        3.3.6 Atxth23 恢复GmXTH22 拟南芥的冷处理表型
        3.3.7 Atxth23 恢复GmXTH22 拟南芥的旱处理表型
        3.3.8 Atxth23 恢复GmXTH22 拟南芥的ABA处理表型
        3.3.9 Atxth23 恢复GmXTH22 拟南芥的冷胁迫下抗氧化水平
4 讨论
    4.1 冷响应大豆环状RNA的 miRNA海绵功能分析
    4.2 Gma-miR1508a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
    4.3 Gma-miR1508a的靶基因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
5 结论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转基因(GM)食品(论文参考文献)

  • [1]MT+PE模式下《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第2章)的翻译报告[D]. 闫晓宇.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基于PCR技术的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检测方法研究[D]. 刘双.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3]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靖川.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4]大豆干旱响应环状RNA鉴定及非生物胁迫调控途径分析[D]. 王雪松.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5]大豆GmMYB12B2转基因株系的鉴定与分析[D]. 段雪梅. 吉林大学, 2020
  • [6]牛源性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和转基因玉米C0030.2.4基体标准物质研制[D]. 瞿展.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7]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生物学文本汉译报告[D]. 刘红年.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食品工业》(第10,12章)英汉翻译报告[D]. 顾倩.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基于体制性信任的风险技术公众态度形成路径研究[D]. 庞祯敬.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10]大豆冷响应环状RNA的鉴定和胁迫调控网络分析[D]. 孙铭阳.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转基因 (GM) 食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