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信”问题不容忽视(论文文献综述)
朱嘉丽[1](2020)在《儒家“五常”视角下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网络直播备受“网生代”大学生的青睐,在提供娱乐和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塑。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必须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也是当前应对网络直播对大学生影响的现实需求。由此,积极应对网络直播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同时借助网络直播的媒介力量,突破传统价值观教育的固有藩篱,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在网络直播的场域中,人们所反映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本质上是经过民族文化熏陶和形塑了的内在价值观与外来价值观的对视和冲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儒家“五常”思想是历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群体核心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仍具时代价值。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儒家“五常”为视角,探讨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一方面,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塑带来多方面的正值效应,体现在增强大学生的主体价值意识,开阔认知价值视域和丰富价值交往方式,并可以成为价值观培育的新载体。另一方面,从儒家“仁义礼智信”五个角度探索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消极影响,体现在冲击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认同,强化功利主义价值倾向,诱导自由主义价值选择,消解诚信文明价值信仰和降低审美价值判断能力。在厘清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从传播媒介环境、传播内容和受众三个方面分析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并结合儒家“五常”的内在逻辑关系,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外建“礼”“义”“信”,加强网络直播环境的净化与重构,营造清朗的网络直播空间。立“仁”之本,提高主流价值观直播媒介供给能力和内容吸引力,促进主流价值观教育形式改革,提升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重“智”之为,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律意识,以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希望通过发挥社会各方合力,建设好、治理好、利用好网络直播媒介,引导大学生理智看待网络直播,在社会主流价值观指引下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类甜甜[2](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认为经过人民群众的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面临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代。作为时代新人,广大青年学生在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背负着伟大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大学生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人才后备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其理想信念的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因此,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并把它放在高校立德树人的首要位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新时代为研究背景,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状况为着力点,以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目的,在大量收集、阅读思想政治教育经典文献基础上,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经典论述和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阐述两方面入手阐明了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同时,立足新时代,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阐明了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最后,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当下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还存在教育目标达成度不够、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方式创新性不足、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等不足及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并通过实践调查和研究,提出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实践教育活动方式,完善校园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社会、家庭和个人教育合力等基本路径,以此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张鹏程[3](2020)在《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显着标志,也是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关于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教育的论述,是干部教育的根本。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政治认同教育是任何政党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文献及文件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在具体内容和标准比以前更加清晰,要通过政治认同教育来实现。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了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状、规律及趋势。通过比较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与中高级干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异同,发现其自身特点。历史经验需要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等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主要工作、乡村干部自身情况等,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政治认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保证革命的胜利与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是,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乡村干部的关注点和工作表现,通过干部自身及农民评价,获得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实要求与现状。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主要挑战有不良思想对社会主流思想仍存在潜在严重对抗、价值多元化对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等,主要问题有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教育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有了新的变化,提升了乡村干部的政治认同,其主要举措有:在教育内容上构建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党史党建学习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通过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实施教育交流策略等提高教育实效;教育保障机制方面采取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等,完善了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与应有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育要素的提升与整合是重要方面。提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必须要解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措施,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推进中心工作的现实需要、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等。创新之处是将政治认同教育扩展到乡村干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畴;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陈飞[4](2020)在《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及其培育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青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培养的论述为指导,同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在进行大量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谈调查等工作之后,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自编的大学生政治态度量表。在编制量表过程中,结合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国情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内在结构进行重新探索,提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由政治认知、执政党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倾向四个部分组成,将执政党认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考察,有助于更好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情感和认同情况,更加准确把握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培育规律。在实证调查方面,选取福建省8所高校,发放6000份问卷,采用频数分布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力争以大量数据分析真实呈现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现状。根据现状分析情况,总结出大学生政治态度主要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一是,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执政党认知存在一定偏差;二是,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倾向较为薄弱,亟待引导;三是,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差异显着;四是,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政治态度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因素分析方面,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因素是综合的、复杂的、多方面的。本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主要从学校、家庭、社会和文化四个层面,深入探讨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不同影响,为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路径的提出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在实证调查和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疏通主渠道、实践养成、朋辈教育和环境优化四个层面来探讨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的具体路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疏通主渠道,发挥思政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引领作用;突出实践养成,发挥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和法治教育等不同载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催生强化作用;挖掘朋辈潜力,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群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辐射作用;优化教育环境,发挥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感染熏陶作用。推动形成课堂教学、文化熏陶、家庭教育、网络影响、社会实践、校园活动、法治规范等多位一体的政治态度培育体系,为培养政治态度正确,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供有效的培育路径,以回应新时代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要求。
王清媛[5](2019)在《“文化自信”导向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研究 ——以江西省四所高职院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间的竞争已经由硬实力向软实力方面转变,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文化自信问题已经上升到我国的发展战略高度,成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前提。大学生处在心智成长成熟的重要阶段,是意识形态培养的关键时期。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占据了我国高校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诱惑,缺乏分辨能力,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很有必要,同时,校园文化作为—种亚文化,有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通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本次研究以文化自信导向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访谈的方式,分析四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和教师的文化自信现状以及校园文化现状,发现在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缺乏文化自信的深度引领;在校园物质文化层面欠缺对文化底蕴的体现;校园行为文化方面文化活动流于形式,实效性不足;在校园制度文化方面虽然具备基本规章制度但缺乏文化育人保障几个方面的问题。针对现状和调查结果从学生方面、学校领导和教师方面、多元文化的影响方面、网络方面以及政府方面发现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关于文化自信导向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应对策:通过全员参与,强化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优化各类校园文化载体,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坚定文化自信信念,引领职业精神养成;加大制度建设,确保提供规范性保障;拓展新渠道,营造新时代的高职校园文化氛围,为高职生文化自信培养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提供实践参考。
丛连军[6](2019)在《《群书治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群书治要》是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征、虞世南等人整理上始五帝、下尽晋代的重要治国理政史料,撷取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而成的一部治世宝典。《群书治要》一经问世,便得到唐太宗的高度评价,并对唐代政治发展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此书一段时间在日本流传,被历代天皇和臣子们奉为圭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群书治要》再兴于世后,受到国内上至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下至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对《群书治要》的校勘整理、学习推介较多,而从伦理学角度尤其是在政治伦理视阈研究上明显不够,缺乏深度的哲学意义上的思考与传统政治伦理资源的探究与挖掘。本文试图对《群书治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门别类的政治伦理思想进行梳理和研究,包括天道、德治、仁义、民本、教化、用人等思想内容,进而理性客观地对《群书治要》作出价值评估与考量,一方面充分肯定其具有的巨大价值意义,另一方面也深刻指出其不容忽视的历史限度。目的是通过系统梳理《群书治要》内蕴的丰富政治伦理资源,充分彰显其影响深巨的资政价值,而非仅仅局限于其重要的文献与学术价值。这是本文的选题初衷要旨所在,也是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资源的真正启迪与实践智慧。
冷雪梅[7](2018)在《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种种原因,此前对中国善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宋、明、清的探讨,对于清代以后善书的关注较少。对大理地方善书的研究,更未见系统的研究。本文是对诸多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士绅撰着善书的全面系统研究。文章主要分为基础篇、特色篇和个案篇三大部分。上篇为基础研究,主要介绍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基本概况及成书原因,按照大理善书的实际应用及蕴含的意义,大致将其分为道德教化、应缘、修炼、精神需求等四类。就大理善书的分类而言,善书并非只是“通俗读物”。从创作来看,大理善书在承袭传统善书创作形式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尤其是游记类鸾书《洞冥宝记》和《蟠桃宴记》,开创了鸾书“对话式”和“章回体”的创作体例,并对此后鸾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其他善书一样,道德教化是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救劫”思想则体现了“以道为教,万教归儒”的宗教救度。大理地方士绅撰着和刊印善书,开建善坛,宣讲圣谕,是其重要表现。与宋、明、清经典善书明显不同的是,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中有不少内容是地方士绅对当地民众进行的西学启蒙,介绍了不少的科学知识。本文中篇对这一特色进行了研究。从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来看,当科学传到中国边陲大理时,地方士绅对之既非推崇,也不是排斥。他们认可和尊重科学,敬重闻名于世的西方科学家,鼓励国人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但也并没有对科学顶礼膜拜。他们认为科学不是万能的,意识到科技的异化问题,认为战祸连绵、生灵涂炭源于近代西方军事武器的发明和制造,有悖于“仁”道,“道”高于“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在科学之上,故主张尊“道”鄙“技”。大理士绅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源于农耕文明的影响、儒家“天下归仁”的文化传统、及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三方面的因素。大理善书中大量介绍的科学知识,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女性启蒙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多数为基础知识,涉及多个学科,信息量较大,与民众生活休戚相关。在女性启蒙方面,科学话语与社会性别话语交织,融合中西文化的话语体系,着重进行生育和教育的知识启蒙,试图塑造德才兼备的“新贤妻良母”之形象,希望女性为家庭建设能做出重要的贡献。除善书本身外,大理善书中的科学知识主要通过善坛、学校、家庭的教育进行传播。无论哪种途径,主要都是强调道德教化。对关乎国计民生的科学知识,则以神道设教的方式,通过善坛向当地民众传播。科学知识在大理地区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观念上和生活方式上。观念方面,主要体现在经济观念、“四民”观念、婚育观念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观念上,不再过度强调“重农抑商”,而是倡导“以工商立国”,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了大理集市的繁荣。其次是“四民”观念上,由于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士贵商贱”的传统观念已被打破,“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错动。最后在婚育观念上,大理士绅反对白族过去盛行的姑舅表优先婚,稳婆在生育分娩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式微,其原始的接生方法受到质疑。在生活方式上的主要表现,一是关注健康,二是崇尚俭朴,三是出现新的娱乐方式。近代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尤其“预防医学”等观念使当地民众的健康意识有所增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了提高。他们崇尚健康俭朴的生活。又因机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高效,人们的休闲时间因此而增多,出现了新的休闲和娱乐方式。玩洋牌、跳舞、唱歌、演戏、歌剧、打麻将等这些娱乐方式越来越兴盛,并且已从城市传到乡村。文章下篇主要以民国时期大理洱源下江乡成善宗坛的宗教活动为个案,对地方士绅如何进行劝善,如何处理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成善宗坛自民国初年(1912)建坛,至1950年停办,历时39年。期间,善坛主职人员举办大小法会数十次。成善宗坛的宗教活动向我们真实和立体地展现了民国时期大理村民的信仰世界。他们的道德教化既以圣谕宣讲为主,也有在其他宗教仪式中偶尔穿插进行的。他们既接受学校教育,也推广善坛教育。尽管他们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全村遭受瘟疫时,他们还是虔诚地举行供奉地藏像祛瘟的法会活动,诵《地藏菩萨救劫宝法》,并相信有奇效,以实例证明西方医学知识的传播及医疗的现代化,并未使“神药两解”的民间医疗走向消亡,而是继续留存并在民间产生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晚清民国时期的大理善书及洱源成善宗坛的宗教活动,较好地反映了近代宗教与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晚清民国时期的大理善书,及成善宗坛为地方学校的竣工举办庆祝大会,并到学校进行圣谕宣讲,反映了宗教与科学并非只有对立和排斥,它们之间还有融摄。大理士绅在西风浩荡的形势下,吸收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假借神圣仙佛降乩,结合旧有传统文化编撰善书,在宣教的同时,也向民众进行了科学知识的普及,促进了科学在当地的传播和发展。因此,宗教对科学并非只有阻碍作用,也有适应或促进科学发展的因素。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调适,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大理善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或许与其他多数宗教团体不一样的是,当地士绅在对民众进行以道德为核心之宗教救度的同时,也在对其进行科学启蒙。他们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又乐于吸纳利于国计民生的西方科学知识。他们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策略,既不全盘西化,也不全盘复古,游刃有余的协调继承与扬弃之间的关系,是为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绵延永续,灿烂辉煌。其三,任何民族的健康发展都应该是以己为体,以人为用。在现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民主、人权成为普世价值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忽视和否定西方先进的科技及价值理念,但也不能抛弃中国的传统。
李骥[8](2017)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高度发展和迅速普及,新媒体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各领域各方面持续渗透且不断深化。而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更是凭借其强大的功能、新颖的内容和丰富的用户体验吸引了大学生群体的长期关注和频繁使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行为。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用好新媒体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引导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按照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问题与对策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框架展开。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从研究缘起来看,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的重大课题,也是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研究现状来看,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新媒体研究具有问题意识、时代特色和跨学科视野,但也存在缺乏学科特色、开拓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第二章分析了新媒体的发展及其提出的思想引导新课题。此章主要介绍了网络社会及其特征,新媒体的类型与特点和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情况等。网络社会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网络化社会,新媒体本质上是一种网络社会中的信息资源的新兴传播媒介载体,大致分为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广电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类型。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主要呈现出高频度与多样化、碎片化与浅阅读、个性化与从众化的特点。新媒体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想引导提供了内容创新、载体拓展和效率倍增的新机遇,提出了负面消息冲击、主阵地被边缘和教师优势被消解的新挑战,也注入了创新、研究和优化的新动能。第三章回顾了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实践探索。首先,梳理了与大学生思想引导关系最紧密的教育部、团中央的有关政策性文件和全国层面示范性活动的开展情况。其次,回顾了具体实践探索的基本历程,主要分为离散被动的Web1.0时期、集中主动的Web2.0时期和优化整合的全媒体时期。再次,剖析了实践探索的经典案例,如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建设、反对“南海仲裁案”的线上线下活动、“四进四信”APP等。最后,总结了实践探索中的经验与问题。高校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必须整体规划、综合使用、遵循客观规律、发挥联动优势,努力实现五大转变和五大目标,着力解决主动性不够、互动性不够、与学生贴近度不紧、体系互动联动不强等问题。第四章构建了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用好新媒体的理念与原则。基于对新媒体的发展分析及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应用实践回顾,可以总结出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用好新媒体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原则。这些理念和原则为进一步指导实践工作深化创新提供了有力指导。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用好新媒体要坚持五大基本理念,即:坚持立场,把握方向;主动出击,积极引导;双向互动,平等交流;贴近学生,创新话语;受众细分,精准服务。并且,要坚持线上教育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丰富内容与创新形式相结合、主流引导与尊重差异相结合、正面宣传与舆情斗争相结合等四大主要原则。第五章总结了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用好新媒体的着力点。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用好新媒体在坚持相应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理念的基础上,还必须在实践操作层面找准具体着力点,从引导内容、引导载体、引导方法和引导队伍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深化。通过主题设计、众创众筹、共享共用等优化引导内容;采取与时俱进、互动联动、矩阵体系等丰富引导载体;利用规模效应、渗透效应、偶像效应等精细引导方法;开展骨干培训、实战演练、体系优化等建强引导队伍。最后是结语,展望了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新媒体应用的创新发展趋势。首先,要敏锐把握新媒体的技术发展。这包括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等通信和相关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VR、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发展。其次,要积极运用新媒体的新运营模式。如融媒体、中央厨房、个性化定制、矩阵体系等。最后,要不断提升新媒体运用的实效。重点是注重满足学生精神成长需求、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工作体系、完善学生思想调查机制、完善线上线下融合机制、积极主动运用新的新媒体工具等。
郭佳[9](2013)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大学生“四信”教育研究 ——以大同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四信”指,使大学生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四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入手,借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精华概括,针对目前大学生群体所出现的信仰、信念、信心和信任的危机,在对大同大学在校大学生“四信”教育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方法,总结概括了具体的大学生“四信”教育问题,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强化大学生“四信”教育的具体原则、方法和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四信”教育存在内在联系,即两者的指导思想一致,两者的追求目标一致和两者的实践关系一致。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四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效要通过“四信”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和“四个新一代”来衡量。目前对大学生“四信”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其基本成因有两方面:教育的问题。缺乏吸引力,脱离了实际情况,教育教学模式陈旧;学生自身的问题。政治态度的冷漠化,理想信念的功利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诚信意识的淡漠化,价值取向的偏执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大学生“四信”教育,要坚持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原则;要依靠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途径;要贯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发挥和提升大学生社团教育作用、强化和夯实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建立与健全大学生网络教育机制、开展与深化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方法。
王红艳[10](2011)在《大学生信仰教育是高校党校的必然使命》文中认为目前,高校党校信仰教育面临着社会现实与信仰教育的博弈、大学生自身问题不容忽视、多元化信仰的冲击等问题。因此,应该正确理解信仰教育的任务和重点,有效整合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信仰教育内化的规律,充分发挥信仰教育的榜样示范效益,完善信仰教育的媒介与载体,以进一步促进高校党校更出色地完成大学生信仰教育。
二、“四信”问题不容忽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信”问题不容忽视(论文提纲范文)
(1)儒家“五常”视角下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阐述 |
第一节 儒家“五常”思想 |
一、儒家“五常”思想的内涵 |
二、儒家“五常”思想的内在关系 |
三、儒家“五常”思想的价值定位 |
第二节 大学生价值观 |
一、价值观的含义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含义 |
三、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
四、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网络直播 |
一、网络直播的含义 |
二、网络直播的类型 |
三、网络直播的基本属性 |
四、网络直播的传播特性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 |
第二章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
第一节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
一、增强大学生的主体价值意识 |
二、开阔大学生的认知价值视域 |
三、丰富大学生的交往价值方式 |
四、拓宽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载体 |
第二节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一、“人”与“己”的认知错位,冲击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认同 |
二、“义”与“利”的关系失衡,强化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倾向 |
三、“礼”与“序”的定位不明,诱导大学生自由主义价值选择 |
四、“信”与“诚”的缺失危机,消解大学生诚信道德价值信仰 |
五、“智”与“娱”的混淆不清,降低大学生审美价值判断能力 |
第三章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
第一节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
一、网络直播环境混乱无序,监督管理制度尚不规范 |
二、高校引导干预力度不足,价值观教育形式待改进 |
三、大学生自身心智欠成熟,网络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
第二节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对策研究 |
一、外建“礼义信”,加强网络直播环境的净化与重构 |
二、立“仁”之本,促进主流价值观教育形式改革 |
三、重“智”之为,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等情况 |
致谢 |
附件:不涉及统计分析证明 |
(2)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个别访谈法 |
(四)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经典论述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 |
(二) 列宁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 |
二、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阐述 |
(一) 毛泽东: 做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二) 邓小平: 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
(三) 江泽民: 做“四有”“四信”的社会主义新人 |
(四) 胡锦涛: 做“知荣耻”“有追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
(五) 习近平: 做“有理想”“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
一、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冲击 |
(一) 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冲击 |
(二)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影响 |
二、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
(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
(二)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 |
(三) 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教育目标达成度不够 |
(二) 教育内容不够完善 |
(三) 教育方式灵活性不足 |
(四) 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
二、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困难的原因分析 |
(一) 教育对象划分不明确 |
(二) 新时代要求跟进不及时 |
(三) 教育方式创新性不足 |
(四) 教育合力发挥不够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路径 |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
(一)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
(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三)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理想教育 |
二、开展实践活动教育 |
(一)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
(二) 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
三、完善校园教育教学体系 |
(一)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
(二) 创新多类型教学方式 |
(三) 完善校园管理机制 |
四、构建多方教育合力 |
(一) 发挥社会的引导作用 |
(二) 发挥家庭的补充作用 |
(三) 发挥个人的基础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基础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二)政治认同理论 |
(三)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内涵及实质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一)乡村干部及职责内涵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三)习近平关于乡村干部教育的重要论述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论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
(二)乡村振兴理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积极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唤醒阶级意识教育的思索 |
(二)大革命时期打倒封建军阀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四)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的探索 |
(五)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争取实现民主教育的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乡村干部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艰辛探索 |
(一)过渡时期乡村干部巩固新生政权的认同教育 |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认同教育的探索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教育的曲折探索 |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干部解放思想教育的探索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干部乡村治理建设教育的探索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基层党建教育的探索 |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
(二)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 |
(三)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 |
(四)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 |
一、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 |
(一)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三)“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二、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思想仍存在严重潜在对抗 |
(二)价值多元化冲击基层思想观念和执政基础 |
(三)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 |
(四)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 |
三、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 |
(四)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举措 |
一、构建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增强理想信念认同 |
(二)加强党史党建国史教育增强政党认同 |
(三)强化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强道路和制度认同 |
(四)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培训增强政策认同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建设强化价值认同 |
二、拓展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育主渠道功能 |
(二)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 |
(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教育策略 |
(四)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拓展学习方式 |
(五)拓展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功能 |
三、以保障机制为重点完善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 |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走深走实 |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 |
(三)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巩固认同教育基础 |
(四)完善网络网站建设丰富政治认同教育资源 |
(五)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增强政治认同教育实效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遵循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
(一)立足发展现实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二)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施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实现 |
二、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
(一)思想境界是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首要和根本 |
(二)榜样示范是激发乡村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动力 |
(三)教育主体的领导力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
三、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 |
(一)乡村干部实际情况是政治认同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突出个性需求特点 |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 |
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 |
(一)加强“三农”问题教育增强对乡村干部的身份认同 |
(二)普及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教育增强职业认同 |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价值认同 |
(四)巩固公仆意识教育增强情感认同 |
五、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 |
(一)扭曲的权力观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问题的根源 |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 |
(三)教育导向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
(四)有效奖惩保障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实效的提升 |
六、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4)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及其培育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政治态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政治态度的内涵与特征 |
一、政治态度的概念界定 |
二、政治态度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培养的论述 |
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理论 |
三、政治社会化理论 |
四、态度形成理论 |
第二章 大学生政治态度量表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量表的构建 |
一、量表的设计与编制 |
二、量表的施测 |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量表的质量分析 |
一、项目分析 |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
四、信效度分析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基本现状——基于福建省8 所公办高校的实证调查 |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实证调查 |
一、大学生政治认知调查结果 |
二、大学生执政党认知调查结果 |
三、大学生政治情感调查结果 |
四、大学生政治行为倾向调查结果 |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总体情况分析 |
二、大学生政治态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的主要问题 |
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执政党认知存在一定偏差 |
二、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倾向较为薄弱,亟待引导 |
三、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差异显着 |
四、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政治态度会产生重要影响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学校因素 |
一、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有待改进 |
二、校园文化育人成效有待提升 |
三、社会实践的组织化和参与面有待提高 |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家庭因素 |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 |
二、家庭经济状况影响政治态度 |
第三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社会因素 |
一、国际大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
二、国内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 |
第四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文化因素 |
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薄弱环节 |
二、不良社会思潮造成负面影响 |
三、多元文化碰撞产生思想冲击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的目标和原则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的目标 |
一、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
二、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方向性原则 |
二、灌输性原则 |
三、层次性原则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路径 |
第一节 发挥思政课主渠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引领作用 |
一、优化教学理念,提高认知教育的科学性 |
二、结合社会现实,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认知引导的吸引力 |
四、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师人格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发挥不同载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催生强化作用 |
一、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
二、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引导大学生主动担当社会责任 |
三、以法治教育为载体,划定大学生政治行为底线 |
第三节 发挥朋辈群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辐射作用 |
一、发挥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 |
二、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 |
三、发挥朋辈群体的影响辐射作用 |
第四节 发挥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感染熏陶作用 |
一、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二、注重文化熏陶,孕育正向的政治情感 |
三、加强网络建设,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
结语 |
附录1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情况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5)“文化自信”导向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研究 ——以江西省四所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相关的理论基础 |
1.4.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4.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2 文化自信与校园文化 |
2.1 文化自信的内涵 |
2.1.1 “文化”的内涵 |
2.1.2 “自信”的内涵 |
2.1.3 “文化自信”的内涵 |
2.2 校园文化相关概述 |
2.2.1 校园文化的内涵 |
2.2.2 校园文化的特征 |
2.2.3 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 |
2.3 文化自信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
2.3.1 校园文化是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平台 |
2.3.2 文化自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
2.3.3 融入文化自信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 |
3 文化自信导向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3.1.1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 |
3.1.2 访谈调查对象的选择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高职院校大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3.2.2 高职院校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3.2.3 访谈结果分析 |
4 文化自信导向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分析 |
4.1.1 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缺乏文化自信的深度引领 |
4.1.2 校园物质文化层面:欠缺对文化底蕴的体现 |
4.1.3 校园行为文化层面:文化活动流于形式,实效性不足 |
4.1.4 校园制度文化层面:具备基本规章制度,但缺乏文化育人保障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4.2.2 学校领导和教师文化育人理念落后 |
4.2.3 学生的意识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 |
4.2.4 网络信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的冲击 |
4.2.5 政府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缺乏引领作用和保障机制 |
5 文化自信导向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
5.1 全员参与,保障文化自信的引领作用 |
5.1.1 学校领导和教师主动践行文化育人思想,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
5.1.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文化自信建设外化于行 |
5.1.3 由政府或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导入有效的社会资源 |
5.2 以文化育人为导向,优化各类校园文化载体 |
5.2.1 规划改造校园建筑和景观,促进高职特色与人文元素的有机整合 |
5.2.2 通过融入文化自信的内容,优化校园文化标识 |
5.2.3 丰富校内外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
5.2.4 加强社团文化建设,明确社团育人功能 |
5.3 坚定文化自信信念,引领职业精神养成 |
5.3.1 利用中国文化的优秀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理念 |
5.3.2 通过校园精神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营造“工匠精神”氛围 |
5.3.3 挖掘自身文化底蕴,融入优秀企业文化 |
5.4 加大制度建设,确保提供规范性保障 |
5.4.1 优化师资配置和资金分配,合理向校园文化建设倾斜 |
5.4.2 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确保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合理进行 |
5.4.3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保障文化自信的引领 |
5.4.4 优化高职院校课程内容和结构,深化文化自信认知 |
5.5 拓展文化建设新渠道,营造新时代的高职校园文化氛围 |
5.5.1 创新校园网络新媒体,形成文化育人网络氛围 |
5.5.2 融入大众传播媒体,广泛传播先进文化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化自信”导向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文化自信”导向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研究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 “文化自信”导向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研究的访谈提纲 |
访谈内容 |
1. 个案一:职位: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团委老师 |
2. 个案二:职位:江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老师 |
3. 个案三:职位: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老师 |
4. 个案四:职位: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老师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6)《群书治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理论框架和致思理路 |
四、论文的独创性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群书治要》之天道思想 |
第一节 天道思想的核心内涵 |
一、天道释义 |
二、天道思想内涵 |
第二节 天道与治道 |
一、法天而行 |
二、推天道以明人事 |
三、天人合德 |
第三节 天道思想的总体特征 |
一、多重综和的思维特质 |
二、层级联动的治政理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群书治要》之德治思想 |
第一节 修身为本 |
一、修身为本的基本涵义 |
二、修身为本的价值追求 |
第二节 为政以德 |
一、为政以德的基本内涵 |
二、为政以德的价值意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群书治要》之仁义思想 |
第一节 仁者爱人 |
一、仁的意蕴 |
二、仁的价值 |
三、仁的践履 |
第二节 义者循理 |
一、义的内涵 |
二、义的价值 |
三、义的推行 |
第三节 仁义治国 |
一、治国之道,贵在仁义 |
二、以仁为本,以义治之 |
三、仁昭义立,仁义天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群书治要》之民本思想 |
第一节 以民为本 |
一、重民 |
二、爱民 |
三、顺民 |
四、利民 |
第二节 注重民生 |
一、富民 |
二、教民 |
三、保民 |
第三节 民本思想的价值审视 |
一、民本思想的积极作用 |
二、民本思想的固有缺陷 |
三、民本思想的现实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群书治要》之教化思想 |
第一节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一、以教化为大务 |
二、务本莫贵于孝 |
三、德教洽而民气乐 |
第二节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
一、礼之来由,取法于天 |
二、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
三、礼之治身,徙善远罪 |
四、礼治兴邦,礼乱败国 |
第三节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
一、以乐治心 |
二、以乐蕴德 |
三、以乐易俗 |
四、以乐知政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群书治要》之用人思想 |
第一节 观人识人 |
一、识人正己 |
二、“八观六验”“六戚四隐” |
三、“三参”“八征”“九虑” |
四、贤能举贤 |
第二节 选人用人 |
一、“九德”选贤 |
二、选人“六守” |
三、任贤使能 |
四、用人“用奇” |
五、用人大忌 |
第三节 得人求人 |
一、得人之法 |
二、求贤若渴 |
三、何世无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群书治要》之政治伦理意义及其历史限度 |
第一节 《群书治要》之政治伦理意义 |
一、《群书治要》之实践指导 |
二、《群书治要》之思想内蕴 |
三、《群书治要》之现代启示 |
第二节 《群书治要》之历史限度 |
一、为君服务的目标旨归 |
二、明君贤相的政治期待 |
三、德治主义的治政流弊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本文切入点 |
三、研究综述 |
四、使用资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目的和文章结构 |
上篇 基础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概况及成书原因 |
第一节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类别 |
一、道德教化 |
二、应缘 |
三、修炼 |
四、精神需求 |
第二节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主要内容 |
一、宗教救度 |
二、开坛阐教 |
第三节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成书原因 |
一、近代云南社会的影响 |
二、成书“因缘” |
本章小结 |
中篇 特色研究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中渗透的“科学” |
第一节 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一、“科学”的概念及源头 |
二、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历程 |
第二节 大理士绅对待科学的态度 |
一、认可和尊重科学 |
二、科学不是万能的 |
三、“道”高于“技” |
第三节 大理士绅对待科学态度之原因探析 |
一、农耕文明的影响 |
二、“天下归仁”的儒家传统 |
三、强烈的民族意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传播的科学知识及其途径 |
第一节 大理善书传播的科学知识 |
一、自然科学知识 |
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
三、女性的科学启蒙知识 |
第二节 大理善书中科学知识的传播途径 |
一、善坛教育 |
二、学校教育 |
三、家庭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中的地方社会新气象 |
第一节 社会观念的变迁 |
一、经济观念 |
二、“四民”观念 |
三、婚育观念 |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变化 |
一、崇尚健康俭朴的生活 |
二、新的休闲和娱乐方式 |
本章小结 |
下篇 个案研究 |
第五章 民国时期洱源下江乡成善宗坛的宗教活动 |
引言 |
第一节 成善宗坛的基本情况 |
一、成善宗坛的建坛 |
二、成善宗坛的迁移 |
第二节 成善宗坛举办的重大法会 |
一、学校竣工庆祝大会 |
二、圆通斋 |
三、葭旁开街大斋 |
四、供奉地藏像袪瘟 |
五、做家斋 |
六、中元普渡大会 |
七、吕祖会训斥杨庆昌 |
八、沿村宣讲圣谕 |
九、为杨宗震送葬 |
十、最后的法会 |
本章小结 |
附录一 成善宗坛大事年表 |
附录二 成善宗坛敦化寺平面图 |
附录三 成善宗坛牌位图 |
附录四 成善宗坛敬奉的神像牌位图 |
附录五 成善宗坛职事人员名单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编目 |
凡例 |
一、大理士绅撰写的善书编目 |
二、大理士绅抄写或刻印的外地善书编目 |
致谢 |
(8)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大学生思想引导面临更加突出的战略紧迫性 |
(二) 新媒体日益成为思想引导的重要环境和方式 |
(三) 思想引导的创新发展迫切需要主动运用新媒体 |
二、研究述评 |
(一) 研究概况 |
(二) 主要论题 |
(三) 简要评论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媒体的发展及其提出的思想引导新课题 |
一、网络社会及其特征 |
(一) 网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
(二) 网络社会的特征 |
(三) 网络社会的影响 |
二、新媒体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
(一) 网络社会与新媒体 |
(二) 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
(三) 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
三、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 |
(一)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 |
(二)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 |
(三)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
四、新媒体发展提出的思想引导新课题 |
(一) 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引导提供了新机遇 |
(二)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引导提出了新挑战 |
(三) 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引导注入了新动能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实践探索 |
一、宏观指导政策的发展变迁 |
(一) 教育部的基本政策引导 |
(二) 团中央的主要政策推动 |
(三) 全国性的重点活动示范 |
二、总体实践探索的基本历程 |
(一) 离散被动的Web1.0时期(2000年——2008年) |
(二) 集中主动的Web2.0时期(2009年——2014年) |
(三) 优化整合的全媒体时期(2015年——) |
三、具体实践探索的典型案例 |
(一) 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建设 |
(二) 反对“南海仲裁案”的线上线下活动 |
(三) “四进四信”APP |
四、实践探索中的经验与问题 |
(一) 实践探索中的经验 |
(二) 实践探索中的问题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理念与原则 |
一、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基本理念 |
(一) 坚持立场,把握方向 |
(二) 主动出击,积极引导 |
(三) 双向互动,平等交流 |
(四) 贴近学生,创新话语 |
(五) 受众细分,精准服务 |
二、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基本原则 |
(一) 线上教育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
(二) 丰富内容与创新形式相结合 |
(三) 主流引导与尊重差异相结合 |
(四) 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结合 |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着力点 |
一、优化引导内容 |
(一) 主题设计:正面引导的必然选择 |
(二) 众创众筹:使内容更加贴近学生 |
(三) 共享共用:优质内容效益最大化 |
二、丰富引导载体 |
(一) 与时俱进:紧跟最新应用技术平台 |
(二) 互动联动:多平台多载体相互促进 |
(三) 矩阵体系:充分发挥线下组织优势 |
三、精细引导方法 |
(一) 规模效应:漫灌与滴灌的相结合 |
(二) 渗透效应:寓教于乐的线上实现 |
(三) 偶像效应:找准线上传播突破口 |
四、建强引导队伍 |
(一) 骨干培训:提高理论素养和技能 |
(二) 实战演练: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 |
(三) 体系优化:多支队伍的整合联动 |
第六章 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创新发展 |
一、敏锐把握新媒体的技术发展 |
二、积极运用新媒体运营新模式 |
三、不断提升新媒体运用的实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大学生“四信”教育研究 ——以大同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1.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国内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本文创新点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四信”的基本内涵及关系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涵 |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内容 |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结构 |
2.2 “四信”教育的基本内涵 |
2.2.1 “四信”教育的基本含义 |
2.2.2 “四信”教育的理论内涵 |
2.2.3 “四信”教育的理论特性 |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四信”教育的内在联系 |
2.3.1 二者的指导思想一致 |
2.3.2 二者的追求目标一致 |
2.3.3 二者的实践关系一致 |
3. 目前大学生“四信”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
3.1 大学生“四信”教育的现状调查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3.1.2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3.2 大学生“四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
3.3 大学生“四信”教育的突出问题 |
3.3.1 教育的问题 |
3.3.2 学生的问题 |
3.4 大学生“四信”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社会转型的影响 |
3.4.2 家庭教育的不利 |
3.4.3 应试教育的影响 |
3.4.4 学生自身的问题 |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大学生“四信”教育的对策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大学生“四信”教育的原则 |
4.1.1 系统性原则 |
4.1.2 针对性原则 |
4.1.3 实效性原则 |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大学生“四信”教育的途径 |
4.2.1 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
4.2.2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4.2.3 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大学生“四信”教育的方法 |
4.3.1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 |
4.3.2 发挥和提升大学生社团教育作用 |
4.3.3 强化和夯实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 |
4.3.4 建立与健全大学生网络教育机制 |
4.3.5 开展与深化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
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10)大学生信仰教育是高校党校的必然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的信仰现状 |
二、高校党校信仰教育面临的问题 |
1.社会现实与信仰教育的博弈 |
2.大学生自身问题不容忽视 |
3.多元化信仰的冲击 |
三、高校党校大学生信仰教育对策 |
1.正确理解信仰教育的任务和重点 |
2.有效整合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 |
3.准确把握信仰教育内化的规律 |
4.充分发挥信仰教育的榜样示范效益 |
5.完善信仰教育的媒介与载体 |
四、“四信”问题不容忽视(论文参考文献)
- [1]儒家“五常”视角下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 朱嘉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类甜甜. 扬州大学, 2020(05)
- [3]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张鹏程.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 [4]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及其培育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陈飞.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5]“文化自信”导向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研究 ——以江西省四所高职院校为例[D]. 王清媛.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6]《群书治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丛连军.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7]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研究[D]. 冷雪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D]. 李骥. 武汉大学, 2017(06)
- [9]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大学生“四信”教育研究 ——以大同大学为例[D]. 郭佳.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 [10]大学生信仰教育是高校党校的必然使命[J]. 王红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