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州郊区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寄主植物初步名录(论文文献综述)
禹云超[1](2020)在《室内条件下西花蓟马与普通大蓟马的种间竞争》文中研究指明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自2003年入侵我国以来,迄今已在我国多个省市泛滥,不但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凭借着其强大的竞争力,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可能造成严重威胁。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为我国豆科作物上的主要害虫,曾对海南省豇豆产业造成了严重危害。近年发现2种蓟马在贵阳郊区的豆科植株上混合发生危害。为明确入侵种西花蓟马与我国本地种蓟马之间的种间竞争情况,本论文以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为试验对象,对2种蓟马在菜豆和豇豆上的种间竞争及药剂胁迫下的种间竞争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两种蓟马的生殖能力竞争进行了研究,此外还研究了斯氏钝绥螨对两种蓟马若虫的喜好性及捕食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菜豆豆荚和豇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研究了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以不同种群比例在菜豆豆荚和豇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在菜豆豆荚上,当西花蓟马或普通大蓟马单独种群以40头为起始数量连续饲养3代,普通大蓟马种群数量的增长能力较西花蓟马强。当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以25:15头和20:20头共存竞争时,西花蓟马分别在第1代和第2代将普通大蓟马取代。当2种蓟马以15:25头共存竞争时,普通大蓟马在第3代将西花蓟马取代。在豇豆豆荚上,2种蓟马单独饲养的实验结果显示,西花蓟马在豇豆豆荚上无法建立种群,在2代几乎灭绝。2种蓟马无论以何种比例共存竞争,普通大蓟马均在第1代将西花蓟马取代。比较两种蓟马在菜豆豆荚和豇豆豆荚上的竞争结果表明,在菜豆豆荚上西花蓟马更占优势,在豇豆豆荚上普通大蓟马更占优势。结果表明两种蓟马的竞争结果与蓟马的起始种群数量、蓟马的种类和寄主有关。2.药剂胁迫下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菜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在阿维菌素胁迫下,研究了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菜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当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以20:20头在经药剂处理的菜豆豆荚上共存竞争时,西花蓟马经1代即可取代普通大蓟马,而在正常情况下西花蓟马需经2代取代普通大蓟马。在阿维菌素胁迫下,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体内P450酶活性变化不同。西花蓟马在各时间点其体内P450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普通大蓟马在24 h、48 h和72 h其体内P450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但在F1代的酶活性低于对照。在阿维菌素胁迫下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P450酶基因CYP6-3的表达量在不同时间下也不同。西花蓟马在24 h、48 h和F1代CYP6-3表达量均显着下调,但在72 h时,其表达量显着上调;阿维菌素胁迫下普通大蓟马在24 h、48 h和72 h表达量均显着下调,但在F1代时的表达量显着上调。结果表明阿维菌素胁迫下西花蓟马可能具有更强的代谢抗性,加速了对普通大蓟马的取代。3.西花蓟马与普通大蓟马生殖能力竞争采用叶碟法研究了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对另一种蓟马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方式下产卵量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不论哪一种蓟马的干扰下,均是雌成虫对另外一种蓟马产卵量的干扰作用大于雄成虫。不论西花蓟马还是普通大蓟马,1头雌成虫即可显着降低另一种蓟马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下的产卵量,但1头西花蓟马雄成虫对普通大蓟马孤雌生殖的产卵量无显着影响,1头普通大蓟马雄成虫对西花蓟马两性生殖下的产卵量无显着影响。随着接入蓟马成虫数量的增加,另外一种蓟马受到的干扰作用增大,日产卵量和总产卵量在两种生殖方式下均下降明显。3头西花蓟马雌成虫可使普通大蓟马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下的日产卵量由8.8粒和6.6粒分别下降到4.7粒和2.8粒。3头普通大蓟马雌成虫也可显着降低西花蓟马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下的日产卵量,由6.8粒和6.1粒分别下降到3.2粒和1.6粒。无论是否受到干扰,普通大蓟马两种生殖方式下的日产卵量和总产卵量均高于西花蓟马。结果说明在西花蓟马与普通大蓟马的生殖竞争中,由于普通大蓟马的繁殖力较高,普通大蓟马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4.斯氏钝绥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若虫的喜好性及捕食差异研究了斯氏钝绥螨雌成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1龄及2龄若虫的捕食喜好性、功能反应、捕食螨自身的干扰反应及对2种蓟马的捕食差异。结果表明:斯氏钝绥螨无论对西花蓟马还是普通大蓟马,在同种蓟马各自1龄和2龄若虫共存状况下,对1龄若虫的喜好性均显着高于2龄。捕食螨对两种蓟马1龄若虫的捕食量和喜好性无显着差异,但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量和喜好性显着高于普通大蓟马2龄若虫。斯氏钝绥螨雌成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的1龄若虫和2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捕食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1龄若虫的日均捕食量均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斯氏钝绥螨的捕食量与蓟马的种类和龄期有关,也与捕食螨的密度有关。
张玉东,师宝君,赵轩,成卫宁[2](2018)在《美洲斑潜蝇发生动态及药剂防治》文中研究表明旨在明确美洲斑潜蝇在陕西省的发生危害特点,了解其对不同杀虫剂种类的敏感性和田间防治效果,为美洲斑潜蝇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2016年对陕西省杨凌地区美洲斑潜蝇寄主植物番茄和黄瓜的受害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7种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幼虫的毒力和防效。结果表明,4月份前番茄和黄瓜上美洲斑潜蝇发生较轻,随后逐渐加重,7-9月为危害高峰,10月后危害减轻;全年黄瓜受害重于番茄。在供试的7种药剂中,50%灭蝇胺WP、31%阿维·灭蝇胺SC和2.8%阿维·高氯EC不仅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5.41mg/L、1.42mg/L和2.87mg/L,而且持效期长,药后7~10d防效仍超过81%,应用效果较好,建议作为首选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邢振龙[3](2018)在《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及其与美洲斑潜蝇的竞争取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入侵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甚至可能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确定的入侵生物包括约70种微生物、近200种动物和300种植物。入侵动物大部分可危害农林作物(包括100多种害虫),其中有3种重要外来斑潜蝇,它们已成为我国蔬菜园艺作物上的重大害虫。本文以其中两种近缘斑潜蝇——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为对象,研究了它们在我国入侵扩散和竞争互作的历史与现状,并从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和生物的入侵性角度初步探讨了隐藏在它们在我国发生、扩散和分布差异以及种群演替背后的可能机理,主要结果如下:确定了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分布现状,发现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扩散速率远慢于美洲斑潜蝇。通过对24省76市的田间调查(2014~2017),在其中6省13市首次发现三叶斑潜蝇的入侵。比较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在我国的扩散进程发现,美洲斑潜蝇入侵两年多已扩散至我国大部分省市,并在各入侵地暴发成灾;而三叶斑潜蝇已入侵我国十余年,却刚扩散至华北平原地区,发生也相对较轻(仅在东南沿海地区稍重)。本地生物可通过竞争和寄生抑制三叶斑潜蝇种群增长速率(生态系统的生物障碍)。发现两种斑潜蝇存在种间竞争与抑制现象,本地寄生蜂对新入侵的三叶斑潜蝇与其它斑潜蝇有相同的寄生率。美洲斑潜蝇的干扰能显着降低三叶斑潜蝇种群丰度,且竞争越激烈,种群数量降低幅度越大,同样三叶斑潜蝇的存在亦可降低美洲斑潜蝇种群丰度。这种现象表明近缘种间相互干扰可以通过降低种群增长率而限制斑潜蝇种群的局部扩散。通过比较2014至2017年间15省40多个市斑潜蝇的寄生情况,发现不同斑潜蝇种群结构的寄生率无显着性差异,这表明本地寄生蜂亦可寄生后来入侵的三叶斑潜蝇,进而可能在限制其种群暴发扩散中发挥作用。低温环境不是阻挡三叶斑潜蝇快速扩散至西北地区的主要因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障碍)。发现局限分布的三叶斑潜蝇的耐低温能力与广泛分布的美洲斑潜蝇相当甚至更强。越冬试验表明,两种斑潜蝇在我国北方(河北廊坊)田间均无法越冬,而在北方的温室则均可以越冬,但三叶斑潜蝇蛹在冬季的野外存活时间比美洲斑潜蝇更长。耐寒性研究表明两种斑潜蝇蛹在4℃(温室最低温度的平均)下能存活大于10天,-1O℃(田间最低温度的平均)下仅能存活一天左右,而-20℃或-40℃下最多能存活几十分钟,这些温度下三叶斑潜蝇蛹的存活时间均比美洲斑潜蝇更长一些。该部分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亦具有在我国西北低温地区定殖、扩散和分布的潜力。在局部地区,三叶斑潜蝇已经取代或有逐渐取代美洲斑潜蝇的趋势(生物的入侵性)。在新发现入侵的6省13市中的3省6市,三叶斑潜蝇已占据种群优势;海南省三叶斑潜蝇也继续保持种群的主导地位。对新入侵地区的分析表明,三叶斑潜蝇在安徽中南部(合肥、马鞍山、芜湖、宣城)已取代美洲斑潜蝇占据主要生态位,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湖北(黄冈)、河南(信阳)邻近安徽的地方,其它入侵地(如河北、山东等)三叶斑潜蝇种群比例仍较低或处于刚刚入侵的状态。两种斑潜蝇的种间取代结果由它们在寄主上的直接竞争决定,但亦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在实验室、温室和田间以不同相对起始比例进行罩笼竞争模拟发现,排除已报道介导两者竞争取代的环境因子如农药、寄生蜂的影响,两种斑潜蝇仍可发生竞争取代,且不同的寄主作物上存在相反的取代方向:在豇豆和菜豆上的大部分处理三叶斑潜蝇取代了美洲斑潜蝇,丝瓜的大部分处理美洲斑潜蝇则取代了三叶斑潜蝇。同一寄主上的各处理虽取代方向基本一致,但取代发生的速率和程度却大不相同,这可能是由不同的种群起始比例或不同竞争环境的温度差异导致。生殖干扰可能包括在两种斑潜蝇竞争取代的过程之中。发现两种斑潜蝇的交配行为存在相似和差异之处,可能分别是两种斑潜蝇产生和抵制种间生殖干扰的行为基础。使用自组装小型昆虫行为监控系统,对两种斑潜蝇近千次交配行为的全程监控与回放观察发现,两种斑潜蝇的求偶交配过程并无明显差别;但三叶斑潜蝇的交配频次显着高于美洲斑潜蝇,且前者的交配持续时间(平均二十多分钟)只是后者(平均四十多分钟)的一半左右;另外,美洲斑潜蝇对交配环境条件的要求比三叶斑潜蝇更高,还发现两种斑潜蝇的交配节律也存在一定差异。本论文明确了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和分布现状,并试图解析了本地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对其发生、扩散和分布的影响;阐明了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在我国各地竞争取代的现状,初步探讨了它们发生竞争取代的内在机制。发现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扩散速度远慢于美洲斑潜蝇,同时与本地生物的互害或偏害互作(也即生物抗性)可能是导致三叶斑潜蝇在我国扩散速率较慢的原因;发现三叶斑潜蝇正在逐渐取代先前入侵的美洲斑潜蝇,且该取代可能是由种间直接竞争和外界环境因子共同导致。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外来斑潜蝇的管理与防控,并可为入侵生态学和近缘种的竞争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案例支持。
刘婉华[4](2016)在《潜叶害虫对柑橘属植物叶片形态和生理生化的影响》文中指出柑橘是赣南特色产业,赣南脐橙、寻乌蜜橘、南康甜柚等驰名中外。然而,柑橘虫害多发,严重时影响果品产量质量和果农收入。其中,柑橘潜叶害虫(主要为柑橘潜叶蛾和柑橘潜叶甲)对柑橘叶片夏稍嫩叶影响较大。本文主要以三种赣南柑橘主栽品种(纽荷尔脐橙、赣南早脐橙和柚子)为例,调查分析潜叶为害对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光谱指数、叶片形态结构等参数的影响,归纳总结潜叶害虫对柑橘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柑橘潜叶蛾对纽荷尔脐橙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潜叶行为对纽荷尔脐橙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较大:无论是膛内或膛外,被潜叶的丙二醛、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着高于健康叶。说明潜叶蛾可导致叶片细胞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而叶片通过积累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提高对虫害胁迫的抵抗能力。2、柑橘潜叶害虫对寄主植物叶片光谱指数及荧光参数的影响。柑橘潜叶甲取食柚子全部的叶肉细胞,导致被潜食部分SPAD值严重降低,未潜食部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叶片NDVI值及PRI值受潜食行为影响较大,但被潜叶健康点几乎不受影响。荧光参数中,Fo、Fm、Fm/Fo及Fv/Fm均受到显着影响,而ABS/RC几乎不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被潜叶片可能通过提高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来补偿潜食行为对光合作用的部分影响。柑橘潜叶蛾潜食叶片表皮细胞,但潜道部分的SPAD、PRI、DNVI值显着低于健康叶,但受方位影响程度不同。潜叶蛾对纽荷尔脐橙叶片荧光参数影响较小,主要影响表现在Fm、Fm/Fo及Fv/Fm。总之,即使潜食行为未破坏叶肉细胞,却可能阻止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3、柑橘潜叶害虫对寄主植物叶片形态的影响。柑橘潜叶甲对柚子叶片形态各参数几乎不受影响;柑橘潜叶蛾对寄主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及叶片形状系数等均有显着影响。4、不同潜叶蛾的潜道图像分析。不同潜叶蛾的潜道长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一般细蛾科潜道较长,微蛾科较短;大多数潜叶蛾取食保持前进方向,尽量避免大角度转向,从而有利于提高取食效率;潜叶蛾潜食路径蜿蜒度较高,可能降低寄生蜂等天敌的搜寻效率,继而提高幼虫存活率。综上所述,不同潜叶害虫取食行为不同,继而对叶片形态、生理生化如营养物质、次生物质、及光合作用影响不同。因此,不同潜叶昆虫对植物危害程度不同。
罗丰,肖春雷,刘勇,王爽,孔祥义[5](2013)在《3种外来斑潜蝇入侵机理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是中国外来入侵斑潜蝇的主要种类,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危害较大。从寄主选择性、种间竞争以及环境因子3个方面综述了3种外来斑潜蝇生态适应性及演替的机制,阐述了外来入侵斑潜蝇的发生和扩散规律,以期为制定外来入侵斑潜蝇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刘万学,王文霞,王伟,张毅波,万方浩[6](2013)在《底比斯姬小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底比斯姬小蜂Chrysocharis pentheus(Walker)是一种抑性、卵育型单内寄生蜂,可以通过产卵寄生和寄主取食两种方式致死寄主;该蜂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多种潜叶蝇类害虫尤其是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的优势天敌。本文综述其分类地位、分布、寄主种类、寄主取食和繁殖、性比等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田间发生应用进展,认为其对我国潜叶蝇具有极强的控害应用潜力,未来应该继续重点研究其基础生物生态学特性、寄主取食的控害特性以及规模化生产和释放技术。本综述可为进一步利用该寄生蜂有效地防控我国的潜叶蝇提供指导。
相君成[7](2011)在《美洲斑潜蝇与三叶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三叶斑潜蝇L. trifolii(Burgess)、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Blanchard)是三种危险的外来入侵性害虫,严重危害蔬菜、花卉等植物。且具有繁殖力强、发育周期短、寄主范围广、耐药性高、易暴发成灾等特点,给防治工作带来巨大困难。自1970年以来,不断向世界各地蔓延危害。近年来,这三种斑潜蝇种间取代现象时有发生。这三种斑潜蝇均已侵入我国,在我国南方三种斑潜蝇同时发生,那么,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竞争替代现象,国内还未见报道。我们对此开展了一些初步研究,主要从近年来三种斑潜蝇种间竞争的研究进展,斑潜蝇种间更替和取代现象的可能机理,温度、嗅觉、生殖干扰、种群动态调查等方面对三种斑潜蝇的种间竞争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斑潜蝇的种间更替取代提供理论依据,为斑潜蝇的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综述了近年来三种斑潜蝇种间竞争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种间更替和取代现象的可能机理。种间杂交、生殖干扰、天敌、生态位、寄主植物、抗药性以及高致害性生物型的出现都可能是造成斑潜蝇种间更替与取代的原因。研究了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8℃下,南美斑潜蝇F1代成虫数(2.5±0.7)显着高于美洲斑潜蝇(0.4±0.3);25℃下,两种斑潜蝇的F1代成虫数无显着差异;30℃下,美洲斑潜蝇F1代成虫数(18.0±2.9)显着高于南美斑潜蝇(0)。研究了高温对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三叶斑潜蝇耐高温能力更强。28℃下,美洲斑潜蝇的F1代成虫数为5.2±1.9,与三叶斑潜蝇的6.2±1.2无显着差异;35℃下,美洲斑潜蝇的F1代成虫数仅为0.8±0.3显着低于三叶斑潜蝇的4.5±1.1。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美洲斑潜蝇(Ls)和南美斑潜蝇(Lh)、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Lt)对相互间产卵叶片、幼虫叶片以及成虫的气味趋避性差异。发现幼虫叶片和产卵叶片对美洲斑潜蝇雌虫、南美斑潜蝇雌虫、三叶斑潜蝇雌虫都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其驱避作用顺序为Ls幼虫叶片≥Lh幼虫叶片>新鲜叶片,Ls产卵叶片>Lh产卵叶片>新鲜叶片;Lt幼虫叶片≥Ls幼虫叶片>新鲜叶片,Lt产卵叶片≥Ls产卵叶片>新鲜叶片。南美斑潜蝇雌虫对其雄虫的引诱作用显着高于美洲斑潜蝇雌虫对其雄虫的引诱作用;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雌虫对各自雄虫有一定的引诱作用,但差异不显着。对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间的生殖干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间存在相互生殖干扰。向美洲斑潜蝇试验笼中释放不同数量的三叶斑潜蝇雄虫,其后代数量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三叶斑潜蝇雄虫越多,其后代越少;相反,向三叶斑潜蝇试验笼中释放美洲斑潜蝇雄虫,三叶斑潜蝇后代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同等干扰条件下,三叶斑潜蝇具有更强的干扰能力。两种斑潜蝇间的生殖干扰只是影响F1代的数量,并不影响化蛹率、羽化率和雌雄比。2005年~2011年,对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已蔓延至我国华南地区及江苏、浙江危害,局部地区危害严重。在海南省,其已取代美洲斑潜蝇成为优势种群。
何娅婷[8](2008)在《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番茄斑潜蝇Liriomyza bryoniae,又称瓜斑潜蝇,隶属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植潜蝇亚科Phytomyzidae,2006年被确定为江苏省补充检疫性害虫。近年来在江苏的一些地区已发现该虫为害,尤其是在苏州、无锡、南通等地区的蔬菜上为害较为严重,并且在某些地区的发生为害程度超过美洲斑潜蝇的为害。本文就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寄主范围、发生规律、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20062007年的调查发现,目前在江苏已调查到番茄斑潜蝇寄主植物有10科、30种,主要为害茄科、菊科、豆科等寄主作物。2、番茄斑潜蝇在江苏扬州地区1年发生12代,大多的以蛹越冬;该虫在扬州地区1年可发生2个为害高峰,为害高峰一般发生在5月下旬和10月中下旬,即在温度稍低的春末夏初和秋季出现。3、采用聚集度指标、零频率方法、Iwao、Taylor幂法测定了扬州地区番茄斑潜蝇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番茄斑潜蝇幼虫在番茄和豇豆上均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强,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以个体群形式存在。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采用Kc法、Iwao法及Taylor幂法等不同方法,确定了理论抽样数,从而提高了调查抽样的效率。4、在15℃、20℃、25℃、30℃、35℃五个恒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番茄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番茄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其中35℃时世代平均历期最短,为12.64天,15℃时世代平均历期最长,为48.50天;在卵、幼虫、蛹3种虫态中,蛹的发育历期最长。利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两种方法计算该虫卵-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8696℃和9.0979℃;有效积温分别为:303.0883日度和298.9741日度;在15-35℃范围内,卵均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其次是幼虫的存活率,蛹的存活率最低。5、番茄斑潜蝇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研究表明:以单叶总取食孔数和产卵数为选择性指标,番茄斑潜蝇在四季豆上的取食孔数最多为3214个/叶,产卵数为406粒/叶;苋菜上的取食孔数最少为0,产卵数为0。以单位叶面积的取食孔数和产卵数为选择性指标,番茄斑潜蝇在四季豆和茄子上的单位叶面积取食孔数最多,分别为7.4231个/cm2和7.9911个/cm2,产卵数分别为0.9140粒/cm2和0.8883粒/cm2;苋菜上的取食孔数和产卵数均为0。结果表明,番茄斑潜蝇成虫对茄科、豆科的寄主植物取食、产卵较多,其中对四季豆的取食、产卵的选择性最强,对苋菜的取食、产卵的选择性最弱。6、番茄斑潜蝇对不同寄主的非选择性研究表明:番茄斑潜蝇在所选的11种寄主植物上,除在空心菜不能完成生活史外,在其余的寄主上均能完成个体发育。卵的发育历期在所选寄主植物上没有显着差别;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均在辣椒上与其他寄主植物有显着差异。但是从卵发育至蛹的整个发育来看,在番茄和青菜的发育历期与在其它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存在显着差异。7、为明确番茄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种间关系,研究了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两种斑潜蝇在田间时间上的生态位指数。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15~20℃范围内,番茄斑潜蝇世代发育所需周期比美洲斑潜蝇所需周期短,即低温度更有利于番茄斑潜蝇的发生危害;温度升高时,美洲斑潜蝇的世代发育周期比番茄斑潜蝇的短,即高温度更有利于美洲斑潜蝇的发生危害。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均比番茄斑潜蝇的高;而有效积温比番茄斑潜蝇的低。通过对扬州地区2种斑潜蝇的田间种群动态分析可知,美洲斑潜蝇的种群数量较番茄斑潜蝇的高,发生危害比番茄斑潜蝇重;时间生态位指数比较表明,美洲斑潜蝇的生态位宽度比番茄斑潜蝇的大。
范文忠[9](2007)在《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的发生与防治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美洲斑潜蝇个体小,繁殖能力强,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生态适应性强,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1994年被列为国内检疫对象,1995年被定为国家新增加的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吉林市蔬菜、花卉产业因美洲斑潜蝇危害每年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研究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对吉林地区的经济有直接的影响。笔者以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为试材,通过大范围调研采样、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发生情况,查明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的主要寄主分属16科64种常见植物,其中感虫植物主要是十字花科、菊科、豆科、葫芦科、茄科等。通过定点定作物观察,查明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在自然条件下,年发生8代,温室中发生11代,世代重叠。通过调查与试验相结合,明确了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防治体系。吉林地区种植美洲斑潜蝇喜嗜的作物并及时处理、采用黄板诱杀美洲斑潜蝇成虫;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16种药剂防治美洲斑潜蝇,调查数据采用DMRT法处理,根据防效、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及毒性分析,筛选出75%灭蝇胺WP2000倍、24.5%阿维菌素柴油EC2500倍、20%吡虫啉WP2500倍、10%一遍净WP1000倍,在幼虫危害初期使用,3~7d防效在77%以上。提出综合防治建议,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吉林地区在严格地检疫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措施;加强天敌的保护与利用;充分利用黄板诱杀技术等;提高农药施用技术,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有效地防治美洲斑潜蝇,逐步形成吉林地区高效地美洲斑潜蝇防治措施。
陈洪俊[10](2005)在《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在中国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和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i Burgess寄主种类多,分布范围广,都是重要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因此,对两个种类的危险性进行评价,预测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资料收集,结合西花蓟马与三叶草斑潜蝇基本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适生性分析、传入可能性分析、传入后果分析。并依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价结果对两种有害生物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具体管理措施,构建了两种有害生物的风险交流体系。其主要结论如下:1.运用适生性分析软件CLIMEX预测了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并根据不同地区预测的生态气候指标值(EI)的大小,对适生等级进行了划分。CLIMEX预测西花蓟马的潜在分布区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以及西北的部分地区。有四个高度适生区,分别是河南、陕西、湖北为中心的适生区;四川为中心的适生区;福建和浙江为中心的适生区;贵州和广西为中心的适生区。三叶草斑潜蝇的潜在分布区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辽宁部分地区、山东东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南部、河南中部、湖北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东部、云南大部、贵州西部。2.应用基于遗传算法的适生性分析软件GRAP预测了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GARP预测西花蓟马在我国的适生区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等。三叶草斑潜蝇适生区包括:东北大部分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以及华南部分地区,在新疆也存在该虫的潜在分布区。3.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CLIMEX与GRAP预测的潜在适生区行叠加分析。预测西花蓟马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重叠区域包括:辽宁、河北、京津地区、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的部分地区;三叶草斑潜蝇在我国的潜在分布重叠区域包括: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区。4.从传入可能性和传入后果两个方面对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传入可能性分别评价的了进入途径上出现的可能性、进入的潜在性、定殖的潜在性、扩散的潜在性四个因素。传入后果评价分为三个主体后果进行评价,依次为:潜在的经济损失、潜在的环境损失、潜在的社会损失。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认为两种有害生物的传入风险性高(H),传入后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大(H)。综合评判两种有害生物的危险性,得出结论:两种有害生物
二、福州郊区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寄主植物初步名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州郊区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寄主植物初步名录(论文提纲范文)
(1)室内条件下西花蓟马与普通大蓟马的种间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概述 |
1.1 西花蓟马 |
1.2 普通大蓟马 |
2 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比较 |
3 入侵种西花蓟马与其它昆虫的种间竞争 |
3.1 西花蓟马与其它种蓟马之间的种间竞争 |
3.2 西花蓟马与其它昆虫之间的种间竞争 |
4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菜豆和豇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菜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 |
2.2 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豇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 |
3 讨论 |
第三章 药剂胁迫下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菜豆豆荚上的种间竞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阿维菌素胁迫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的种间竞争的影响 |
2.2 阿维菌素胁迫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P450酶活性的影响 |
2.3 阿维菌素胁迫下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CYP6-3表达量的变化 |
3 讨论 |
第四章 西花蓟马与普通大蓟马生殖能力竞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西花蓟马雌、雄成虫对普通大蓟马产卵量的影响 |
2.2 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对西花蓟马产卵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斯氏钝绥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若虫的喜好性及捕食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斯氏钝绥螨雌成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1龄和2龄若虫的捕食喜好性 |
2.2 斯氏钝绥螨雌成螨对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1龄和2龄若虫的捕食差异 |
2.3 斯氏钝绥螨雌成螨捕食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的自身干扰反应 |
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论文创新点 |
3 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致谢 |
附录 |
(2)美洲斑潜蝇发生动态及药剂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 |
1.2 美洲斑潜蝇发生动态调查 |
1.3 室内毒力测定 |
1.4 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杨凌地区美洲斑潜蝇年发生动态 |
2.2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2.3 田间防治效果 |
3 讨论 |
(3)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及其与美洲斑潜蝇的竞争取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两种斑潜蝇的全球扩张历史和分布现状 |
1.1.1 三叶斑潜蝇 |
1.1.2 美洲斑潜蝇 |
1.2 国内斑潜蝇发生的历史与现状 |
1.2.1 其它斑潜蝇 |
1.2.2 三叶斑潜蝇 |
1.2.3 美洲斑潜蝇 |
1.3 斑潜蝇的生物生态学 |
1.3.1 生物学特性 |
1.3.2 生态学 |
1.4 近缘种间竞争互作的研究进展 |
1.4.1 物种互作的概念 |
1.4.2 昆虫种间竞争 |
1.4.3 近缘种间互作效应 |
1.5 昆虫种群竞争演替机制研究进展 |
1.5.1 内在机制 |
1.5.2 外在激发因子 |
1.6 本文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6.1 立体依据 |
1.6.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1.6.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及与美洲斑潜蝇的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三叶斑潜蝇扩散追踪及地理分布调查 |
2.1.2 美洲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历史回顾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三种入侵斑潜蝇在我国各省的分布格局现状(2014~2017) |
2.2.2 我国各省三叶、美洲斑潜蝇首次发现时间的比较 |
2.3 讨论 第三章 美洲斑潜蝇和寄生蜂与三叶斑潜蝇的入侵扩散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与植物 |
3.1.2 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种间抑制 |
3.1.3 不同地区斑潜蝇寄生蜂寄生率调查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两种斑潜蝇的相互种群抑制 |
3.2.2 寄生蜂寄生率 |
3.3 讨论 第四章 越冬耐寒能力与三叶斑潜蝇的入侵扩散和分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两种斑潜蝇北方越冬能力比较 |
4.1.3 两种斑潜蝇蛹耐寒性比较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北方温室与田间冬季温度动态 |
4.2.2 越冬能力差异 |
4.2.3 两种斑潜蝇蛹的抗寒性差异 |
4.3 讨论 第五章 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竞争取代的调查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海南入侵斑潜蝇种群比例变化的连年调查(2006~2015) |
5.1.2 我国各地入侵斑潜蝇种群比例现状调查(2014~2017)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海南省三叶、美洲斑潜蝇种群相对比例的连年变化(2006~2015) |
5.2.2 三叶在新入侵省份与美洲斑潜蝇相对比例现状(2014~2017) |
5.3 讨论 第六章 两种斑潜蝇竞争取代的试验模拟与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昆虫和植物 |
6.1.2 实验室罩笼试验设置 |
6.1.3 温室罩笼试验设置 |
6.1.4 田间罩笼试验设置 |
6.1.5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室内罩笼竞争 |
6.2.2 温室罩笼竞争 |
6.2.3 田间罩笼竞争 |
6.3 讨论 第七章 两种斑潜蝇交配行为的比较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昆虫和植物 |
7.1.2 仪器设备 |
7.1.3 交配行为实验设置 |
7.1.4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两种斑潜蝇的交配过程 |
7.2.2 两种斑潜蝇交配行为的差异 |
7.3 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
(4)潜叶害虫对柑橘属植物叶片形态和生理生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潜叶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影响 |
1.1 潜道形状多样性 |
1.2 潜叶昆虫对叶片形状的影响 |
1.3 潜叶昆虫对叶片化学成分的影响 |
1.4 潜叶昆虫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1.5 潜叶昆虫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6 潜叶昆虫——生态系统工程师 |
1.7 中国潜叶昆虫和寄主植物 |
1.7.1 潜叶昆虫分类 |
1.7.2 寄主植物多样性 |
1.7.3 寄主植物与潜叶昆虫间的关系 |
1.8 总结 |
第二章 柑橘潜叶蛾对纽荷尔脐橙叶片三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试剂 |
2.1.3 丙二醛含量测定 |
2.1.4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1.5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柑橘潜叶蛾对纽荷尔脐橙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2.2 柑橘潜叶蛾对纽荷尔脐橙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2.3 柑橘潜叶蛾对纽荷尔脐橙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柑橘潜叶害虫对寄主植物叶片光谱指数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SPAD值、NDVI值和PRI值的测定 |
3.1.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柑橘潜叶甲对柚子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2.2 柑橘潜叶甲对柚子叶片NDVI值的影响 |
3.2.3 柑橘潜叶甲对柚子叶片PRI值的影响 |
3.2.4 柑橘潜叶甲对柚子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5 柑橘潜叶蛾对不同方向纽荷尔脐橙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2.6 柑橘潜叶蛾对不同方向纽荷尔脐橙叶片NDVI值的影响 |
3.2.7 柑橘潜叶蛾对不同方向纽荷尔脐橙叶片PRI值的影响 |
3.2.8 柑橘潜叶蛾对纽荷尔脐橙SPAD、DNVI、PRI值的总体影响 |
3.2.9 柑橘潜叶蛾对纽荷尔脐橙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柑橘潜叶害虫对寄主植物叶片形态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柑橘潜叶害虫对柑橘叶片长度的影响 |
4.2.2 柑橘潜叶害虫对柑橘叶片宽度的影响 |
4.2.3 柑橘潜叶害虫对柑橘叶片宽长比的影响 |
4.2.4 柑橘潜叶害虫对柑橘叶面积的影响 |
4.2.5 柑橘潜叶害虫对柑橘叶片周长的影响 |
4.2.6 柑橘潜叶害虫对柑橘叶片形状系数的影响 |
4.2.7 柑橘潜叶蛾对赣南早不同方位叶面积的影响 |
4.2.8 柑橘潜叶蛾对赣南早脐橙不同方位叶形状系数的影响 |
4.2.9 柑橘潜叶蛾对纽荷尔脐橙不同方位叶面积的影响 |
4.2.10 不同方位柑橘潜叶蛾对纽荷尔脐橙叶片形状系数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柑橘潜叶蛾潜道图像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潜道叶片图像 |
5.1.2 潜道数字化提取 |
5.1.3 数据处理及潜道定量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潜道长度 |
5.2.2 平均转角、转角集中度与蜿蜒度 |
5.2.3 分形维数与直线度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3种外来斑潜蝇入侵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外来斑潜蝇入侵机理 |
1.1 斑潜蝇寄主选择性机制研究 |
1.2 外来斑潜蝇种间竞争在种群演替中的作用 |
1.3 环境因子对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1 温度、湿度对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影响 |
1.3.2 天敌寄生蜂对斑潜蝇种群动态的影响外来入侵斑潜蝇种群动态发展还受到天敌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
2 小结 |
(7)美洲斑潜蝇与三叶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我国斑潜蝇的种类与分布 |
1.3 斑潜蝇的生物、生态学特征 |
1.3.1 形态特征 |
1.3.2 生活史 |
1.3.3 成虫的习性与行为 |
1.3.4 生态位 |
1.3.5 危害特点 |
1.4 斑潜蝇种间竞争研究进展 |
1.4.1 国外斑潜蝇种间竞争研究进展 |
1.4.2 国内斑潜蝇种间竞争研究进展 |
1.5 斑潜蝇种间竞争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
1.5.1 种间杂交和生殖干扰 |
1.5.2 高致害性生物型 |
1.5.3 天敌 |
1.5.4 生态位 |
1.5.5 寄主植物 |
1.5.6 抗药性 |
1.6 研究思路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供试材料和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生殖力的影响 |
2.2.2 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竞争力的影响 |
2.2.3 竞争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高温对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材料和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三种斑潜蝇间的气味驱避反应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供试植物 |
4.1.3 Y 型嗅觉仪及使用方法 |
4.1.4 样品处理及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对不同处理叶片的行为反应 |
4.2.2 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对不同处理叶片的行为反应 |
4.2.3 斑潜蝇雄虫对不同雌虫的行为反应 |
4.3 讨论 |
第五章 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间生殖干扰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供试寄主植物 |
5.1.3 试验处理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玻璃筒试验 |
5.2.2 纱网笼试验 |
5.2.3 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雄虫干扰能力比较 |
5.3 总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三叶斑潜蝇种群动态的调查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调查地点 |
6.1.2 寄主植物 |
6.1.3 调查方法与标本采集 |
6.1.4 标本鉴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2005 年三叶斑潜蝇疫情调查 |
6.2.2 2006 年三叶斑潜蝇的种群动态 |
6.2.3 2008 年三叶斑潜蝇的种群动态 |
6.2.4 2009 年三叶斑潜蝇的种群动态 |
6.2.5 2010 年海南省三亚市斑潜蝇的种群动态 |
6.2.6 2011 年海南省斑潜蝇的种群动态 |
6.3 总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番茄斑潜蝇的分类鉴定 |
1.1 番茄斑潜蝇的分类地位 |
1.2 番茄斑潜蝇及其近缘种的分类鉴定 |
2 番茄斑潜蝇的分布与为害 |
2.1 番茄斑潜蝇的分布 |
2.2 番茄斑潜蝇的为害特点 |
3 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 |
3.1 番茄斑潜蝇的年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
3.2 番茄斑潜蝇的寄主范围及其寄主选择性研究 |
3.3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
4 番茄斑潜蝇的防治 |
4.1 生物防治 |
4.2 化学防治 |
4.3 物理防治 |
5 生态位 |
5.1 生态位的概念 |
5.2 生态位概念在昆虫生态学研究中应用 |
第二章 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发生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寄主植物调查 |
1.2 寄主植物为害程度的调查 |
1.3 田间种群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寄主范围及其危害程度调查 |
2.2 番茄斑潜蝇在田间的发生消长动态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番茄斑潜蝇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
1 番茄斑潜蝇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2 番茄斑潜蝇种群抽样技术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寄主 |
1.3 试验条件 |
1.4 试验方法 |
1.5 番茄斑潜蝇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拟合 |
1.6 番茄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计算 |
1.7 发育历期预测式的建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影响 |
2.2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各虫态发育速率的影响 |
2.3 番茄斑潜蝇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
2.4 发育历期预测式的建立 |
2.5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各虫态存活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番茄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研究 |
1 寄主作物寄主适合度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2 选择性试验与非选择性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番茄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比较 |
1 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2 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发生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的发生与防治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美洲斑潜蝇种类鉴定 |
1.1.2 美洲斑潜蝇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
1.1.3 影响美洲斑潜蝇发生的因素 |
1.1.4 美洲斑潜蝇危害经济损失统计 |
1.1.5 国内美洲斑潜蝇研究情况 |
1.1.6 美洲斑潜蝇防治现状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1 吉林地区研究美洲斑潜蝇的重要性 |
1.3.2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寄主的经济重要性 |
1.3.3 吉林省美洲斑潜蝇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
1.4.1 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研究 |
1.4.2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防治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
第二章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发生情况研究 |
2.1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寄主及危害调查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小结与讨论 |
2.2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生活史的研究 |
2.2.1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年生活史研究 |
2.2.1.1 材料与方法 |
2.2.1.2 结果与分析 |
2.2.1.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防治研究 |
3.1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防治研究 |
3.1.1 农业防治法研究 |
3.1.1.1 材料与方法 |
3.1.1.2 结果与分析 |
3.1.1.3 小结与讨论 |
3.1.2 物理防治法研究 |
3.1.2.1 材料与方法 |
3.1.2.2 结果与分析 |
3.1.2.3 小结与讨论 |
3.1.3 化学防治法研究 |
3.1.3.1 材料与方法 |
3.1.3.2 结果与分析 |
3.1.3.3 小结与讨论 |
3.2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综合防治建议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4.1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的主要寄主分属16 科64 种 |
4.2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年发生8 代 |
4.3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综合防治法研究 |
4.4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防治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在中国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有害生物的危害 |
1.2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概述 |
1.3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 |
1.4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内容 |
1.5 PRA 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建议 |
1.6 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研究进展 |
2 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3 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适生性分析 |
3.1 运用CLIMEX 预测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在我国的适生区 |
3.2 运用GRAP 预测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在我国的适生区 |
4 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的传入可能性评价 |
4.1 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与传播途径上相联系的可能性 |
4.2 进入的可能性评价 |
4.3 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评价 |
4.4 传入可能性的综合评价 |
5 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的传入后果评价 |
5.1 西花蓟马传入后果评价 |
5.2 三叶草斑潜蝇传入后果评价 |
5.3 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传入后果综合评价 |
5.4 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的潜在风险性综合评价 |
6 风险管理 |
6.1 总体管理策略 |
6.2 具体管理措施 |
7 西花蓟马与三叶草斑潜蝇的风险交流 |
7.1 有害生物风险交流概念与目标 |
7.2 有害生物风险交流采用的方式 |
7.3 关于设施农业风险管理与交流 |
7.4 讨论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一) |
导师简介(二) |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及论着目录 |
致谢 |
后 记 |
附图 |
四、福州郊区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寄主植物初步名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室内条件下西花蓟马与普通大蓟马的种间竞争[D]. 禹云超. 贵州大学, 2020(04)
- [2]美洲斑潜蝇发生动态及药剂防治[J]. 张玉东,师宝君,赵轩,成卫宁. 西北农业学报, 2018(09)
- [3]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及其与美洲斑潜蝇的竞争取代[D]. 邢振龙.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7)
- [4]潜叶害虫对柑橘属植物叶片形态和生理生化的影响[D]. 刘婉华. 赣南师范大学, 2016(05)
- [5]3种外来斑潜蝇入侵机理研究进展[J]. 罗丰,肖春雷,刘勇,王爽,孔祥义.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4)
- [6]底比斯姬小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刘万学,王文霞,王伟,张毅波,万方浩. 环境昆虫学报, 2013(03)
- [7]美洲斑潜蝇与三叶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初步研究[D]. 相君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8]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D]. 何娅婷. 扬州大学, 2008(02)
- [9]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的发生与防治初步研究[D]. 范文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10)
- [10]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在中国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对策研究[D]. 陈洪俊.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