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冲刺”泼点冷水(论文文献综述)
刘庆军[1](2020)在《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文中提出惯用语虽属于固定短语,却往往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插入一些成分。如“碰钉子——碰了个大钉子”“打交道——打过几次交道”。学界对此已有初步探索,但对于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使用的范围、扩展形式的种类和扩展的规律迄今尚无充分的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情况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考察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成分的类型。通过大规模语料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语感判断,按可插入成分类型在动宾式惯用语中所作的句法成分归成三类,助词、动词的补语和宾语的定语。助词有“了、过、着、的”四个;动词的补语有趋向补语、数量补语、结果补语、表程度义补语和可能补语五种;宾语的定语有数量定语、涉指示词语、性状义定语、格关系定语、“什么”和其他定语六种。第二部分对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中插入助词的情况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了”能够插入具有“实现过程”的动宾式惯用语中;“过”的表义特点“离散性质”要求所搭配的动宾式惯用语能够重复进行,有明确的“终结点”;能插入“着”的动宾式惯用语必有“时段持续”的语义特征;能插入“的”,动宾式惯用语本身必有“开始、持续、结束”等时间界限的特征。第三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五种情况。趋向补语作为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时,表示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所以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应该具有某种与之相配的语义特征。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数量和时间,所以一些表示状态的动宾式惯用语不能插入此类。动宾式惯用语的动作行为可以持续或可以终结,可以插入结果补语“完”;当同时具备[+自主]的语义特征和“获得”之类的积极价值意义,可插入结果补语“好”。表程度义的补语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在范围、数量上有程度意义。插入可能补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不能是结果已经确定或者是对事件发生后的评价。第四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六种情况。一部分动宾式惯用语的整体意义或者名词可以被量化,则可以插入数量定语。从语感上动宾式惯用语均可以插入涉指示词语限制宾语范围,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性状义定语时,若动宾式惯用语的宾语部分是修饰语和名词构成,则插入的可能性较小。能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要兼有[+多向][+损益]两个语义特征。插入“什么”有两种,一种表示实义的疑问,存在限制条件;一种表示虚义,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其他定语时,其组成成分主要有“非格关系的名词”“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和主谓短语,扩展使用频率较低。本文详尽地考察了289条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包括动宾式惯用语扩展的范围,每一个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以及扩展形式的限制条件,分析表达的语义以及内在规律。这一研究成果对汉语惯用语词典编撰和对外汉语教学均有参考意义。
李德强[2](2019)在《碑桥》文中认为一在新世纪到来前两年,我中师毕业,回到母校碑桥初中教书,心里半是兴奋半是怅然。兴奋的是终于跳出农门熬出了头;怅然的是转了一圈,又回到出发的地方,除多了一个国家干部身份和每月300多块的工资之外,啥也没改变。碑桥初中是一所乡村中学,像这样的中学全乡还有两所,规模都很小。全乡最好的学校是乡
绯帘夜,半里个斤[3](2019)在《星空》文中认为一怎么……多了那么多不认识的人?跨入教室的一瞬间,卫宜文蓦地停下脚步,背后传来一声轻呼:"哎呀。"因为担心迟到而一路小跑的女生,显然没料到前面的男生会突然停下,差点一头撞在对方背上,两颊不由得飞起两朵红云,细声细气地说:"不好意思。""没事。"卫宜文看了看门牌,确定自
许侃[4](2018)在《中篇小说 绿卡》文中研究指明一他已经决心放弃这张绿卡,回国工作。突然接到老爸的电话,语调激越地要求他中止回国计划,取消赴北京接受面试的安排,继续留在澳大利亚。"一小时前,我刚刚订了机票。"他为难地说。"退掉。糟践多少钱也给我退掉。"老爸说。"怎么啦?老爸。"他惴惴不安地问,"出了什么事?""刚才,就在你订机票的同时,我去你大姑家。你晓得你姑爹说了什么吗?""他说什么啦?"
邓芳[5](2008)在《藏品女人》文中研究说明唐山道68号,黄金地段的尊贵楼盘。2202的女人,日日与一条德国纯种黑背狼狗为伴,形影不离。2102的业主,美人配名车,一辆红色法拉利跑车带着巨大的轰鸣让人晕眩。而2002的窗口,每晚都有纤弱的身影,伴随着小号吹奏的一曲婉转低回的小夜曲。三个优裕的女人,三个痛楚的女人。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像生命中永不可触摸的伤口。
侯昌硕[6](2008)在《衍生与借用—新时期旧词新义现象研究》文中认为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大变化反映在汉语词汇上,便是近三十年来汉语里一下子涌现了成千上万的新词语。在这些新词语中,有一类是旧词新义词语,即固有词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用法。旧词增添新义的方式有多种,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衍生和借用。衍生是在汉语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引申发展出来新的意义,而借用则是直接借用外语、港台社区和方言相应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不是在普通话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专用词语泛化衍生新义在新时期尤其显得引人注目,其在词义衍生中占绝大多数。词义借用是伴随新时期我国对内对外频繁接触交流而进行的,尤其是外来词义、港台社区词义的借用显得非常突出,但这些词义进入汉语普通话中,并不另造新的词形,而是在对应的汉语固有词语上增加新的意义和用法,因此显得比较隐蔽,以往对这类现象关注得不够。本文主要以专用词语泛化衍生新义和词义借用这两类旧词新义现象为研究对象,考察它们在新时期汉语普通话中的状况,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社会语言学相关理论对这些词义发展变化现象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从而对新时期以来汉语词义的发展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全文共分6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第二章对中外词义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义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进步。从传统零散的、孤立的词义考释发展到系统、深入的词义描述,再到目前的注重对词义现象的认知阐释,词义研究是逐步深入的。从中外词义研究的发展中,我们得到启发,词义研究中在对词义现象进行充分描写的同时,应该注重探索这些词义现象背后的认知规律,要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也是本文努力的方向。第三章分析了新时期以来专用词语大面积泛化而产生新的词义的情况。本文考察了收录在最近几年出版的新词语词典中由于泛化而衍生新义的323个专用词语。对这些专用词语在词性分布、音节分布和意义分布上进行统计分析,并指出新时期专用词语泛化所呈现的特点。词义泛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泛化体现出程度的差异。专用词语泛化在程度上可分为完全泛化、正在泛化中和临时泛化三种情况,这能在泛化义使用的频率变化上体现出来。专用词语出现泛化现象的内在机制在于人类的隐喻思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的认知现象。在专用词语的泛化过程中,人们的隐喻思维起着关键作用。当然,新时期专用词语大规模地泛化也有外部的社会动因以及隐喻表达特殊的语用效果等因素。第四章分析了新时期以来汉语借用外来词义、港台社区及方言词义的情况。外来词义主要通过对译与汉语对应的外来词语,从而把外语词有而汉语词没有的相关意义用法移植过来。主要是借用外来的词汇意义,但也借用外来的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新时期以来,大陆普通话借用了大量的港台社区词义,由于同属汉语,普通话吸收港台词义比较便捷,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都大量地进入到普通话相应的词语中。新时期汉语方言词义借用到普通话的相对外来词义和港台社区词义的大量进入来说比较少,且多为粤语、吴语和北京话的一些词义。新时期大陆普通话借用外来词义和港台社区及方言词义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在的社会动因,也有人类共同的认知思维因素,还有语言(方言)之间自身的差异等因素。第五章分析了新时期以来固有词语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外来色彩、地域色彩和时代色彩等色彩义的产生及变化。这些色彩义大多在原有基础上产生、变化的,但有的也受到外来词义、港台社区及方言词义的色彩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第六章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不足之处,明确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邹夜[7](2006)在《南京日报改版特色探析》文中指出党报有着辉煌的过去,一度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并当仁不让的担当着主流媒体的角色。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各级党报开始普遍衰退。面对自身的生存困境,各级党报也纷纷寻求改革突破,但纵观全国各级党报的改革却一直处在停滞不前,或者说是进展不大的尴尬境地。 在这种背景下,南京日报凭借其显着的改版成效显得尤为引人注目。笔者以此作为个案加以研究,对南京日报改版后的版式和内容进行探析,并从社会学、传播学、营销学等视角对其改版后的特色加以解析,得出了党报改革如下的一些启示:党报必须要姓党;党报改革必须是大改;党报改革必须要有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党报宣传方式必须要体现贴近性;党报必须要增加可读性。
叶檀[8](2006)在《六成央企进世界500强?》文中提出 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上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透露,国资委的下一个目标是2010年有六成左右的央企成为世界500强俱乐部成员。这则新闻十分抢眼。国资委的目标倒也不算太离谱。去年,我国就有18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以国资委调动资源的能力,只要继续走重组合并、结构调整、集中优势、海外上市、市场垄断之路,到2010年达到50家应该问题不大。以上只是笔者依据以往央企的发展路径作出的推断,而王瑞祥先生强调的似乎是自主创新。光靠自主创新能否达到冲刺世界500强是个疑问。虽然世界500强企业都拥有自主创新能力,但那并不表示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就是成为世界500强的充分条件。
宁肯[9](2005)在《环形女人》文中研究指明“这说明你根本不懂女人,你只懂得向女人付钱。你知道,我们女人从十一二岁开始就被血恐吓,每月一次。血是女人一生的恐惧,但也同时是一生的勇敢,只要她超出了恐惧,她的勇敢就是无边的,就像她一生的恐惧一样,女人心理上杀人的次数要超过男人一千倍。”
梁廷文,韩幸福[10](2002)在《为“冲刺”泼点冷水》文中认为
二、为“冲刺”泼点冷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冲刺”泼点冷水(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范围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可插入成分的类型 |
第一节 助词 |
一、助词“了” |
二、助词“过” |
三、助词“着” |
四、助词“的”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动词的补语 |
一、趋向补语 |
二、数量补语 |
三、结果补语 |
四、表程度义补语 |
五、可能补语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宾语的定语 |
一、数量定语 |
二、涉指示词语 |
三、性状义定语 |
四、格关系定语 |
五、“什么” |
六、其他定语 |
第二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了”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了”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过”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过”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着”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着”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的”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时制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结构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
第三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趋向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趋向补语“起(起来)”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趋向补语“上”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趋向补语“下”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趋向补语“出”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数量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通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自主量词“(一)下”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情态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结果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结果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结果补语“完”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结果补语“好”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尽”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足”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够”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表程度义补语“透”的规律分析 |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可能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可能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得/不+C(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得/不+了(liǎo)”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不得”的规律分析 |
第四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数量定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数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一)+通用量词(个)”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数词)+专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数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涉指示词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涉指示词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指示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这/那+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性状义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性状义定语的构成情况 |
二、语料及语感考察 |
三、插入性状义定语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 |
(一)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定性分析 |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句法语义关系分析 |
(三)插入格关系定语的规律分析 |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什么”的情况研究 |
一、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规律分析 |
第六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其他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主谓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主谓短语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人称代词+的”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人称代词+的”的规律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第一节 内容总结 |
第二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的语料实例 |
附录二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语料实例 |
附录三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语料实例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碑桥(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3)星空(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4)中篇小说 绿卡(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6)衍生与借用—新时期旧词新义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材料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材料 |
第三节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词义研究的回顾 |
第一节 国外的词义研究 |
一、传统语义学的词义研究 |
二、结构语义学的词义研究 |
三、认知语义学的词义研究 |
第二节 国内的词义研究 |
一、传统训诂学对词义的研究 |
二、现代汉语词汇学对词义的研究 |
三、对西方现代语义学理论的借鉴和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专用词语词义泛化及新义的衍生 |
第一节 词义泛化的界定 |
一、什么是词义泛化 |
二、词义的泛化与词义的扩大 |
三、词义的泛化与词义的虚化 |
第二节 新时期专用词语词义泛化的考察 |
一、泛化的专用词语词性分布 |
二、泛化的专用词语的音节分布 |
三、泛化的专用词语的意义分布 |
四、新时期专用词语词义泛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新时期专用词语词义泛化的程度 |
一、完全泛化 |
二、正处于泛化中 |
三、临时泛化 |
第四节 专用词语词义泛化的隐喻机制 |
一、关于隐喻 |
二、专用词语泛化的隐喻机制 |
三、专用词语泛化的阶段 |
第五节 专用词语词义泛化的其他动因及影响 |
一、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 |
二、特殊的表达效果 |
三、使专用词语变为多义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词义的借用与词义的增加 |
第一节 汉语对外来词义的借用 |
一、外来词义借用概述 |
二、新时期汉语对外来词义的借用 |
第二节 对港台及方言词义的借用 |
一、大陆与港台词语的差异及融合 |
二、对港台社区词义的借用 |
三、对方言词义的借用 |
第三节 词义借用的原因分析 |
一、词义借用的社会原因 |
二、词义借用的认知原因 |
三、语言本身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词的色彩义的产生与变化 |
第一节 词的色彩义概述 |
第二节 新时期词的色彩义的产生与变化 |
一、感情色彩的变化 |
二、形象色彩的产生与变化 |
三、语体色彩的产生与变化 |
四、外来色彩的产生与变化 |
五、地域色彩的产生与变化 |
六、时代色彩的产生与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南京日报改版特色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南京日报改版的背景 |
一、改版的宏观环境——党报普遍低迷改革停滞不前 |
二、改版的中观环境——竞争白热化的南京报业市场 |
三、改版的微观环境——南京日报自身存在的弊端 |
四、改版的政治背景——“三贴近”的提出 |
第二章 南京日报改版的经过及初步成效 |
一、改版的思路理念 |
二、改版的两轮历程 |
三、改版的阶段成绩 |
第三章 南京日报改版的特色探析 |
一、形式上的创新 |
二、新闻立报 提高党报核心竞争力 |
三、强化言论 发出主流声音——对言论版的评析 |
四、挖掘城市文化底蕴 提升报纸的文化品位——对副刊的评析 |
五、以人名命名专栏 打造品牌栏目——对三个特色专栏的评析 |
第四章 多维视野下的南京日报改版特色解析 |
一、改版的政治学视角——促进政治沟通 |
二、改版的社会学视角——顺应变革社会中读者的信息量需求 |
三、改版的传播学视角——由主体性传播模式转向客体性传播模式 |
四、改版的市场营销学视角——把握以营销为中心的市场规律 |
五、改版的管理学视角——创新管理体制,理顺各种关系 |
第五章 南京日报改版给党报改革带来的启示及前景探析 |
一、南京日报改版给党报改革带来的启示 |
二、南京日报的前景探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为“冲刺”泼点冷水(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D]. 刘庆军. 沈阳师范大学, 2020
- [2]碑桥[J]. 李德强. 躬耕, 2019(11)
- [3]星空[J]. 绯帘夜,半里个斤. 中国校园文学, 2019(13)
- [4]中篇小说 绿卡[J]. 许侃. 延安文学, 2018(06)
- [5]藏品女人[J]. 邓芳. 小说界, 2008(S1)
- [6]衍生与借用—新时期旧词新义现象研究[D]. 侯昌硕. 复旦大学, 2008(03)
- [7]南京日报改版特色探析[D]. 邹夜.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8]六成央企进世界500强?[J]. 叶檀. 招商周刊, 2006(10)
- [9]环形女人[J]. 宁肯. 作家, 2005(12)
- [10]为“冲刺”泼点冷水[J]. 梁廷文,韩幸福.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