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对野村莱茵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农药对野村莱茵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一、杀虫剂对莱氏野村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蕾[1](2021)在《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对菜青虫的联合毒力及免疫应答机制初探》文中认为菜青虫是鳞翅目粉蝶科菜粉蝶的幼虫,为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黄绿绿僵菌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对多种农业害虫具有较高的致病力。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反式茴香是八角茴香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已有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为了明确反式茴香脑与高毒力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的相容性以及单用与混用对菜青虫的毒力,本研究评价了半致死浓度(LC50)反式茴香脑与Mf82菌株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以不同体积比混合后对菌株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了菌药联合使用对菜青虫的毒杀效果;同时,测定了菜青虫经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处理后其细胞免疫系统中血细胞数量和体液免疫系统中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以了解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对菜青虫的协同增效作用机理,为将其开发为植物源杀虫剂与真菌杀虫剂并联合应用于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黄绿绿僵菌与反式茴香脑对菜青虫均有良好的毒杀活性。以1.5×107孢子/m L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孢子悬浮液浸渍处理2龄菜青虫5 d后,其校正死亡率达91.89%;以5.0 mg/m L和7.5 mg/m L浓度的反式茴香脑浸渍处理2龄菜青虫2 d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68%和97.56%。2.反式茴香脑对黄绿绿僵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将半致死浓度的反式茴香脑与不同浓度的Mf82菌株孢子悬浮液分别以体积比5∶5、4∶6和3∶7混合处理后明显促进菌丝生长,且随着反式茴香脑在混合物中所占比例增大其促进作用增强,孢子萌发率也比两者以2∶8和1∶9混合后的更高。3.菌药混合处理对菜青虫的致死率随二者混合比例的不同而变化,其中LC50浓度的反式茴香脑分别与不同浓度的Mf82菌株孢悬液(1.5×104、1.5×105、1.5×106、1.5×107和1.5×108孢子/m L)以体积比5∶5、4∶6和3∶7处理,试虫死亡率高于两者以2∶8和1∶9混合处理,共毒系数分别为287、108和83,表明具有增效与相加作用;以体积比5∶5、4∶6和3∶7混合处理的致死中时(LT50)也比单用黄绿绿僵菌的LT50短。4.LC50浓度的反式茴香脑分别与不同浓度的Mf82菌株孢悬液混合处理试虫,菜青虫血细胞数量与黄绿绿僵菌浓度具正比关系,真菌浓度越高,血细胞总数越多;不同时间段各个处理组之间血细胞数量存在差异,菌药混合处理下昆虫血细胞数量随着混合物中反式茴香脑的比重增大而增加,混合处理中血细胞数量大小为:5∶5﹥4∶6﹥3∶7,各处理组在12 h后血细胞数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开始被激活;在处理24 h后血细胞数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高水平。在菜青虫被侵染的整个过程中,血细胞数量先增后减,细胞免疫先被激活后受到抑制,昆虫血细胞数的差异受真菌浓度与反式茴香脑剂量的共同影响。5.菜青虫受黄绿绿僵菌侵染后,体内酚氧化酶活力先升高后下降,表明真菌可抑制菜青虫酚氧化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随孢子浓度升高而上升,且显着高于对照组;菌药联合处理试虫不同时间后,血淋巴内酚氧化酶活力显着高于黄绿绿僵菌单用和对照组,LC50浓度的反式茴香脑与菌株Mf82混合处理各组酚氧化酶活力大小为:5∶5﹥4∶6﹥3∶7,各混合处理组酚氧化酶活力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菌药联用进一步抑制了菜青虫的免疫应答。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对菜青虫均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且低浓度的反式茴香脑能够加速黄绿绿僵菌对菜青虫的侵染,缩短侵染时间,菌药联用可以协同抑制菜青虫先天免疫系统而起增效作用。因此,反式茴香脑和黄绿绿僵菌均具有开发成生物制剂用于对害虫进行高效安全绿色防控的潜力。在联合应用黄绿绿僵菌与反式茴香脑防治菜青虫时应选择相容性好、共毒系数高的混合比例,即菌药混合比为5∶5、4∶6或3∶7。

王燕[2](2021)在《冻土毛霉新菌株对韭菜迟眼蕈蚊毒杀活性》文中提出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俗称韭蛆,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地下害虫,严重危害韭菜生长。目前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主要方法是施用化学杀虫剂,但过度依赖化学药剂与生态农业的大发展相悖。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具有对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的优点,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重要发展方向。与其它昆虫相比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防治资源较为匮乏,实验室团队前期从罹病韭蛆幼虫中分离到一株对韭蛆具有高致病活性的病原真菌,以期作为韭菜迟眼蕈蚊新的生防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本文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及ITS同源性比对,对该菌株进行分类鉴定,进而探究该菌株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虫态的毒杀作用,并进行盆栽试验初步探究该菌株的田间防治作用,同时探究了不同温度对该菌株生长和产孢能力的影响,为韭菜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可利用的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菌株接种到PDA培养基上,在23℃下培养4 d后,菌落直径为7.16-7.32 cm,菌落为圆形,菌丝呈白色,细长毛状,显微观察菌丝为无隔菌丝,顶端有黑色的球状孢子囊,里面含有大量的孢囊孢子。经18S r DNA和ITS测序分析,Blast比对结果与已报道的冻土毛霉菌Mucor hiemalis诸多菌株序列相似度达99%以上,可定义为冻土毛霉菌的一株新菌株。根据试验发现,冻土毛霉菌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在11℃-28℃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冻土毛霉菌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3℃。冻土毛霉菌最适宜产孢的温度为18℃,28℃时冻土毛霉菌的产孢量最低,冻土毛霉菌的产孢量为:18℃>23℃>13℃>28℃。不同温度条件下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和四龄幼虫的死亡率试验证明,在28℃时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和四龄幼虫的致病力受到抑制,28℃时用106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第4 d死亡率为29.67%,经107孢子/ml处理后的第4 d韭蛆的死亡率为72.50%;23℃时106、107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3.34%、94.17%。23℃是冻土毛霉菌菌丝生长、产孢、侵染韭菜迟眼蕈蚊最适宜的温度条件。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虫态的致病力存在显着差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致病力明显,对于卵和蛹的致病力相对较弱,处理后第4 d,对1-4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2.9×105、1.21×105、0.7×105、1.89×105,对卵和蛹的LC50分别为5.95×108、1.25×105当冻土毛霉菌孢子悬液的浓度为107孢子/ml时,对韭菜迟眼蕈蚊1-4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1.49、2.29、2.52、2.69,对卵和蛹的LT50为1.37、2.10。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受冻土毛霉菌侵染后,发病初期幼虫行动迟缓、取食量减少,消化道存有少量食物;发病中期基本不移动,不取食,虫体略透明,脂肪体和消化道溶解;后期虫体呈淡黄色或者黄褐色,虫体软化,用毛笔轻触即破,幼虫已死亡;末期从死亡幼虫体内长出白色菌丝,顶端有黑色球状孢子囊。在盆栽试验中,107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蛆二龄幼虫第3 d的校正死亡率为48.64%,第5 d的校正死亡率为69.44%,109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蛆二龄幼虫第3 d的校正死亡率为59.45%,第5 d的校正死亡率为86.11%。107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菜迟眼蕈蚊四龄幼虫第3 d的校正死亡率为34.21%,第5 d的校正死亡率为64.86%,109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菜迟眼蕈蚊四龄幼虫第3 d的校正死亡率为47.36%,第5 d的校正死亡率为78.37%。

王诗玮,纪琪,朱天辉[3](2021)在《莱氏野村菌紫外线诱变抗敌敌畏菌株的生理特性》文中提出【背景】夜蛾科害虫易对化学杀虫剂产生高抗性,但一些化学农药可以对部分虫生真菌的毒力作用效果起增幅作用,目前缺乏对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的该方面研究。【目的】探究对常用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具有较强耐药性的紫外线诱变莱氏野村菌突变菌株的生理特性,包括菌丝生长、产孢情况和产几丁质酶活性。【方法】在紫外线诱变莱氏野村菌结合药剂驯化筛选出的突变株Nr-UVY1和Nr-UVY6基础上,以添加不同含量敌敌畏的平板培养基对突变株进行菌丝生长抑制率、继代产孢量、几丁质酶活性测定。【结果】在含1291mg/L敌敌畏的培养基上,敌敌畏对出发菌株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100%,突变株Nr-UVY1 (42.38%)和Nr-UVY6 (37.01%)均远低于出发菌株。处理浓度大于1 291 mg/L时,2株突变株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曲线平稳上升且远低于出发菌株,说明突变株对敌敌畏的抗药性显着且稳定。在各浓度敌敌畏含量的培养基上,突变株Nr-UVY6得到的菌丝抑制率均小于Nr-UVY1,说明突变株Nr-UVY6对敌敌畏的抗药性更强。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2株突变株的开始产孢时间略迟于出发菌株。突变株各代的产孢量均明显高于出发菌株,尤其是突变株Nr-UVY6各代的产孢量始终高于出发菌株2倍以上且更稳定。透明圈法测定几丁质酶活性,突变株Nr-UVY6高于Nr-UVY1和出发菌株。【结论】筛选出的经过紫外线诱变的突变菌株对敌敌畏的抗性远高于出发菌株,在生长和繁殖方面表现出更优秀的性状,并且由于其几丁质酶的活性高,可进一步探究其致病性。

张胜兰[4](2020)在《斜纹夜蛾高毒力棒束孢属菌株的筛选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指出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属鳞翅目夜蛾科,具有寄主多、分布广、迁飞性强等特点,是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美洲、非洲等地,其中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害较为严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农业产区,严重影响了白菜、棉花、甘薯和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和收益,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生物防治中昆虫病原真菌对斜纹夜蛾的持续控制成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了棒束孢属Cordyceps sp.菌株对斜纹夜蛾的致病性,筛选出一株较高毒力的菌株,优化其培养条件,探究该菌株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测定其被侵染后体内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为今后研究利用该菌株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斜纹夜蛾高毒力棒束孢属菌株的筛选为了测定9株棒束孢菌株:凤冈蝉花、雷山细角、蝉花SLGY-2、斜链、环链拟青霉1、环链拟青霉2、环链拟青霉6、环链拟青霉8、环链拟青霉12对斜纹夜蛾的致病性,采用浸渍法筛选出在3个浓度(1×106个/mL、1×107个/mL、1×108个/mL)对斜纹夜蛾具有较高毒力的菌株。其中,蝉花SLGY-2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8个/mL时,处理6 d对斜纹夜蛾致死率为53.06%,7 d时致死率为65.62%,较其他几株昆虫病原真菌致死率相对较好。2优效棒束孢蝉花SLGY-2培养条件的优化为进一步研究已筛选出对斜纹夜蛾具有较高毒力菌株蝉花SLGY-2的产孢量,提高产孢活力。实验选择对培养基营养成分含量、pH值、温度以及光照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以产孢量为指标,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最佳产孢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营养成分含量为38.3 g、pH值6.55、温度25.21℃、光照18.04 h条件下,产孢量可达到5.70×108(±0.49)个/m L。该培养材料易得,方法简单,可用于孢子批量生产。3棒束孢蝉花SLGY-2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探究棒束孢蝉花SLGY-2感染斜纹夜蛾后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将该菌的孢子悬浮液配置以下3个浓度:1×106个/mL、1×107个/mL、1×108个/mL。采用浸渍法处理斜纹夜蛾2龄幼虫,观察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蛹重、化蛹率、羽化率、雌性比、成虫寿命、产卵量以及卵孵化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蝉花SLGY-2对斜纹夜蛾幼虫期的生长发育有延迟作用,浓度越高,幼虫发育历期越长,其中1×108个/mL处理后发育历期较对照延迟了2.50 d。同时,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大,蛹历期也随之延长,但对蛹重无显着性影响。浓度越高化蛹率和羽化率呈现显着降低趋势,相比对照,处理组的化蛹率降低11.11%~37.37%,羽化率降低11.11%~37.36%。孢子悬浮液处理后对成虫寿命无显着影响,但显着抑制了雌虫的单雌产卵量,且产卵高峰期都在2 d~3 d。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处理对卵孵化率的影响无显着差异。4感染棒束孢蝉花SLGY-2后斜纹夜蛾体内保护酶活性变化的测定用不同浓度的蝉花SLGY-2孢子悬浮液侵染斜纹夜蛾2龄幼虫,测定其体内保护酶的变化。将斜纹夜蛾2龄幼虫用3个浓度1×106个/mL、1×107个/mL、1×108个/mL的蝉花SLGY-2孢子悬浮液浸渍处理不同时间段,测定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三种保护酶活性。斜纹夜蛾2龄幼虫感染蝉花SLGY-2处理72 h内,随着3个浓度孢子悬液的分生孢子在虫体内萌发、增殖,酶活性变化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且处理浓度越高,酶活力提前达到峰值。孢子悬液浓度在1×108个/mL时,虫体内SOD活性在处理16 h时达到最高,为75.98 U/mg,酶的比活力为同期对照组的2.49倍,CAT活性为88.46 U/mg;处理24 h时,POD活性为7.56 U/mg,3种酶活性的值都大于前两个浓度,且与同期对照处理结果差异显着。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在抵御蝉花SLGY-2侵染过程时,虫体内3种保护酶均做出了应激反应,且随着菌株孢子浓度增加,酶活性逐渐上升,但最终表现为下降。

杜广祖,张小娇,罗艳,陈斌,张立敏[5](2020)在《莱氏绿僵菌Nr0815分生孢子在化学农药中的相容性》文中提出为明确莱氏绿僵菌菌株Nr0815分生孢子在常见化学农药中的相容性,室内观察了2种除草剂(6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200 g/L百草枯水剂)、3种杀菌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和2种杀虫剂(24%灭多威可溶液剂、20%甲氰菊酯乳油)对莱氏绿僵菌菌株Nr0815分生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化学农药对莱氏绿僵菌菌株Nr0815分生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表现为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其中,除草剂以6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率、菌丝生长抑制率和产孢量的影响最小,在最大推荐使用质量浓度(8 000μg/mL)下,72 h时的孢子萌发率、菌丝生长抑制率和产孢量分别为(22.00±3.40)%、(72.79±2.49)%、(4.93±0.44)×108个/mL。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中,莱氏绿僵菌菌株Nr0815分别与6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0%甲氰菊脂乳油的相容性较好。

王诗玮,纪琪,朱天辉[6](2019)在《紫外线诱变莱氏绿僵菌对敌敌畏的耐药性》文中研究指明为筛选出对常用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具有较强耐药性的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突变菌株,本文通过紫外线照射诱变莱氏绿僵菌,并利用敌敌畏对紫外突变菌株进行4次药剂理化诱变,并对突变株进行了抗性水平、遗传稳定性测定,得出敌敌畏对莱氏绿僵菌孢子的致死浓度为1 291 mg/L,适合莱氏绿僵菌紫外线诱变的最佳照射时间为2 min和2.5 min,得到6株能耐1 291 mg/L敌敌畏的突变菌株,其中突变株Nr-UVY6的抗性水平是出发菌株的2.57倍,抗药性遗传稳定性也最佳。

王禹博[7](2019)在《链格孢菌SC-018对野慈姑的防除潜力及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水田杂草野慈姑作为靶标,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水稻田中染病的杂草野慈姑叶片上共分离得到10种植物病原真菌,根据其形态学特点及菌落培养特征观察,初步鉴定这10种植物病原真菌分属于链格孢菌、灰葡萄孢菌和弯孢菌。其中链格孢菌SC-018菌株对野慈姑有很强的致病力,对大多数作物安全。通过对链格孢菌SC-018菌株对杂草野慈姑的致病力、生物学特性、培养工艺、农药相容性、环境安全性以及盆栽小苗防除实验的研究,为水田杂草野慈姑的生物防除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可知,链格孢菌SC-018菌株的菌落特征为菌丝繁密呈绒状,培养初期菌落白而发灰色,以后随菌龄增加逐渐变为黑灰色,菌落背面呈墨黑色。菌丝为无隔菌丝,单生或有分支,分生孢子呈倒棒状,顶端延长成喙状,淡褐色,有壁砖状分隔。其与Alternaria alternata strain CBS 121454同源性为99%,并与其处于同一个分支,初步鉴定为链格孢菌属。本文建立了链格孢菌SC-018菌株防除野慈姑效果的温室测定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链格孢菌SC-018菌株有效孢子数大于1.0×105个/mL时的浓度即可使野慈姑叶片感染病斑,且在孢子浓度2.0×106个/mL时作用效果最佳,菌株侵染一至二叶期的野慈姑发病最严重。链格孢菌SC-018菌株感染杂草的最佳温度为2528℃、光照条件为每天光照10h,黑暗14h交替、结露时间大于48h则可引起90%以上的接种野慈姑死亡。本文确定最适合链格孢菌SC-018菌株菌丝生长的营养为马铃薯培养基。培养基中的最主要养分为D-半乳糖和硝酸钠。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初始pH为8;光照条件为连续光照。最适合链格孢菌SC-018菌株产生孢子的营养为玉米粉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5℃;最适初始pH为7;光照条件为每天10h光照,14h黑暗交替;紫外线照射时间为2040min。链格孢菌SC-018菌株孢子萌发最适萌发温度25℃;最适pH为7,而且加入2%的D-半乳糖可促进孢子的萌发。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可以得到各个因素的最优值为:D-半乳糖21.50g/L、硝酸钠3.15g/L、培养温度25.9℃、初始pH 7.8。通过链格孢菌SC-018菌株与化学杀虫、杀菌和除草剂的相容性实验可知:杀虫剂对与链格孢菌SC-018菌株的相容性影响较小,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几乎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杀菌剂与链格孢菌SC-018菌株相容性最差,在实际应用中注意避免与杀菌剂相接触。低浓度的除草剂对与链格孢菌SC-018菌株的相容性影响较小,可以考虑链格孢菌SC-018菌株与低浓度的化学除草剂配合使用。通过对环境生物蜜蜂、斑马鱼、小球藻、蚯蚓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的安全性实验可知,链格孢菌SC-018菌株发酵液对蜜蜂、蚯蚓表现安全,和环境有很好的相容性;对斑马鱼、小球藻生长安全,可以应用在水生环境中;能够保持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通过温室盆栽野慈姑小苗试验可知,链格孢菌SC-018菌株水乳剂对野慈姑苗活体具有很好的活性,且对水稻植株安全。链格孢菌SC-018菌株水乳剂是一个较好的苗后茎叶处理剂,且以杂草出土后24叶期防效最佳,耐雨水冲刷能力很强,施用30min以后降雨对其防除效果均无影响。

范利琴[8](2019)在《莱氏野村菌Nr01-ym Nrlac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昆虫病原真菌,莱氏野村菌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可以侵染斜纹夜蛾等多种夜蛾科害虫,并具有大多数生防真菌所具有的环境友好无污染、循环侵染及不易让宿主产生耐药性等诸多优点。因此,具有制成生防农药来代替化学农药应用于害虫防治的价值。目前真菌类生防制剂的有效性成分一般为分生孢子。然而,莱氏野村菌作为生防类真菌,产孢周期较长,同时对于产孢条件如光照、温度、湿度等都较为严苛。因而,对于莱氏野村菌产孢特性和抗逆机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前期获得了一株T-DNA插入导致的分生孢子颜色突变菌株(Nr01-ym)。野生型莱氏野村菌分生孢子颜色为深绿色,而Nr01-ym分生孢子变为了黄色。为了找到被破坏基因,将突变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数据后发现T-DNA插入位点为漆酶基因Nrlac1的上游启动子区域。为了进一步验证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构建Nrlac1敲除及回复菌株,并对Nrlac1基因功能进行了进一步探究。获得了如下结果:(1)Nrlac1基因敲除和回复菌株的获得根据莱氏野村菌全基因组序列获得lac1基因上下游各2000bp左右的序列,并按照本实验室载体骨架选择合适的酶切位点构建Nrlac1敲除和回复载体。将含构建成功的敲除和回复质粒的农杆菌分别与野生型和缺失突变体芽生孢子进行共培养,筛选得到突变菌株△Nrlac1以及回复菌株CP。并进行Southern验证。(2)△Nrlac1菌株基础表型在SMAY基础培养基上,△Nrlac1菌株的分生孢子为黄色,孢子堆积紧凑,粘附性强。而野生型菌株的分生孢子为绿色,孢子堆蓬松、易飞散。孢子堆积紧凑,粘附性强等特点导致了莱氏野村菌突变株孢子随风扩散的能力下降,影响了孢子在野外田间进行循环侵染的能力。(3)突变菌株应对紫外和湿热胁迫的能力下降Nrlac1基因缺失后,在相同时间相同强度的紫外照射和湿热胁迫处理后发现,与野生型相比,△Nrlac1分生孢子萌发速率显着降低。且同样紫外条件处理后突变菌株的紫外修复相关基因表达量相较野生型也存在显着降低。该结果显示莱氏野村菌分生孢子绿色色素有利于孢子抵抗极端环境变化,从而提供生存优势。(4)Nrlac1基因缺失对色素沉积的影响提取分生孢子黑色素后定量分析显示WT黑色素含量远高于△Nrlac1,这证明黑色素是莱氏野村菌孢子色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Nrlac1基因参与了莱氏野村菌分生孢子色素或黑色素的合成。提取WT和△Nrlac1微菌核的色素后发现,两菌株的微菌核色素无显着差异,这表明莱氏野村菌分生孢子绿色色素与微菌核色素可能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合成通路。(5)Nrlac1基因缺失对毒力的影响选取健康状态良好的斜纹夜蛾三龄幼虫为试验材料,通过体表点滴和体内注射两种方式来测定Nrlac1基因缺失后的致病力变化。结果显示点滴处理的情况下突变体半致死时间较野生型菌株延迟1d左右,而注射处理无显着差异。表明Nrlac1基因的缺失小幅度降低了突变菌株侵染力。

纪琪[9](2018)在《紫外线诱变莱氏野村菌对敌敌畏的耐药性研究》文中认为为筛选出对常用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具有较强耐药性的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突变菌株,本文在紫外线诱变莱氏野村菌基础上,利用敌敌畏对突变菌株进行4次紫外线诱变结合药剂驯化,并对突变株进行了抗性水平、遗传效果、菌丝生长抑制率、继代产孢量、几丁质酶活性测定,验证了突变株对杜仲梦尼夜蛾幼虫的毒力及与敌敌畏协同使用的杀虫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莱氏野村菌出发菌株在含不同浓度敌敌畏的平板上的生长情况对比得出敌敌畏对莱氏野村菌孢子的致死浓度为1291mg/L,并以此为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2、本实验以经过紫外线诱变后致死率在70%-80%之间为标准,得出了适合莱氏野村菌紫外线诱变的最佳照射时间为2min和2.5min;经过两次紫外线诱变后筛选出了6株产孢较快、孢子丰富、平均落直径为18.75mm的突变株,分别编号为Nr-UVY1、Nr-UVY2、Nr-UVY3、Nr-UVY4、Nr-UVY5、Nr-UVY6。3、经过4次紫外线诱变加药剂驯化后,筛选得到了能在含敌敌畏浓度为3875mg/L的平板上生长的突变株Nr-UVY1和Nr-UVY6。对敌敌畏的抗性水平测定结果显示,出发菌株的EC50值最小,为851mg/L,致死浓度为1291 mg/L;而两株突变株能在含敌敌畏浓度为3875mg/L的平板上长出菌落且产孢,突变株Nr-UVY1的EC50值为1888mg/L,突变株Nr-UVY6的EC50值为2184mg/L;以莱氏野村菌出发菌株为敏感对照菌株,其抗性水平为1,突变株Nr-UVY1、Nr-UVY6的抗性水平分别是出发菌株的2.22倍、2.57倍。对突变株Nr-UVY1和Nr-UVY6的遗传稳定性测定结果显示,经过连续转接7代后,敌敌畏对2株突变株的生长抑制率差异不大,抗药性遗传基本稳定。4、不同浓度的敌敌畏对2株突变株和出发菌株的菌丝生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显着;与出发菌株相比,2株突变株的菌丝对敌敌畏具有显着且稳定的耐药性,突变株Nr-UVY6在含1291mg/L敌敌畏的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37.01%,突变株Nr-UVY1为42.38%,出发菌株为77.59%。随着转接次数的增加,2株突变株和出发菌株的产孢能力均有所下降;2株突变株各代的产孢量均明显高于出发菌株,并且突变株Nr-UVY6各代的产孢量始终高出突变株Nr-UVY1和出发菌株2倍以上;就3株菌株各代产孢量的稳定性来看,2株突变株的稳定性更高,而突变株Nr-UVY6又比Nr-UVY1表现出了更高的稳定性。经过透明圈法测定几丁质酶活性,突变株Nr-UVY6的几丁质酶活力最高,其R2/R1比值为1.5,突变株Nr-UVY1的R2/R1比值为1.1,与出发菌株一样。5、通过对感染莱氏野村菌的杜仲梦尼夜蛾幼虫虫尸进行观察发现,死亡幼虫在感染初期产生局部黑斑,感染中期产生白色菌丝和绿色分生孢子粉,在感染后期虫体逐渐失水僵硬最终干瘪萎缩。毒力测试结果表明2株突变株对杜仲梦尼夜蛾幼虫均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突变株Nr-UVY1在8d内对幼虫的累计致死率为85%,其LT50值为6.2678d,而突变株Nr-UVY6在8d内对幼虫的累计致死率达91.67%,其LT50值为5.7617d;突变株与敌敌畏协同使用增效作用显着,突变株Nr-UVY1、Nr-UVY6分别和敌敌畏协同使用的处理在第3d时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了93.35%、96.70%,第4d时均已高达100%,其LT50值显着减少,分别为1.5830d和1.5436d。

苏宇[10](2018)在《莱氏野村菌高效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和三个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文中指出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是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该真菌可以侵染多种鳞翅目害虫特别是对夜蛾科害虫具有较高毒力,具有良好的生防应用前景。莱氏野村菌需要使用麦芽糖作为碳源和持续光照才能够正常产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验室通过使用AM培养基通过液体培养成功诱导出莱氏野村菌微菌核作为分生孢子的替代品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莱氏野村菌转录组数据和基因组数据的发布为莱氏野村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但由于非同源末端连接效应的存在使得基因敲除效率极低。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更为高效的基因敲除方法应用于莱氏野村菌基因功能的研究。论文以建立莱氏野村菌高效的基因敲除体系为基础,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研究莱氏野村菌过氧化氢酶基因Nr Cat1和Nr Cat4的功能以及这两个基因在微菌核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以基因敲除方法对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Nr Pex16基因进行功能研究。研究结果对揭示氧代谢及其相关基因在微菌核形成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够为其液体发酵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Split-marker高效基因敲除体系1)Split-marker敲除载体的构建以线性敲除载体p PZP-hph-knockout为原始载体通过酶切连接手段构建了split-marker敲除载体p PZP-split-marker-A和p PZP-split-marker-B。并将gus基因做为反向筛选标记插入到p PZP-split-marker-B载体当中,构建成p PZP-split-markerB-gus载体。2)Split-marker基因敲除载体的遗传转化效率和基因敲除效率传统的Linear cassette方法的转化率为split-marker方法的11倍。分别使用linear cassette方法和split-marker方法敲除莱氏野村菌Nr Cat1,Nr Cat2和Nr Pex16基因,发现使用linear cassette方法三个基因的敲除效率分别为1.6%,4.2%和1.0%。使用split-marker方法结合反向筛选标记三个基因的敲除效率分别为81%,82.3%和64.1%。(2)莱氏野村菌过氧化氢酶基因Nr Cat1和Nr Cat4的研究1)Nr Cat1和Nr Cat4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克隆了莱氏野村菌过氧化氢酶基因Nr Cat1和Nr Cat4。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Nr Cat1基因的ORF为2651bp,编码716个氨基酸。Nr Cat4基因的ORF为1130bp,编码385个氨基酸。蛋白质结构域分析发现Nr Cat1和Nr Cat4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均具有过氧化氢酶超家族特征,并且都具有一个亚铁血红素蛋白结构域。2)过氧化氢酶基因Nr Cat1和Nr Cat4在微菌核形成中的作用敲除Nr Cat1和Nr Cat4基因发现ΔNr Cat1突变体菌株不能有效的形成微菌核结构,培养液的色素浓度明显低于野生型菌株,微菌核的形成时间也延后;ΔNr Cat4突变体菌株可以形成微菌核结构,培养液的色素浓度略高于野生型菌株,微菌核的形成时间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略有提前。结合过氧化氢酶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发现,Nr Cat1和Nr Cat4基因均参与了微菌核形成过程中活性氧的调节和代谢。以上结果表明,Nr Cat1和Nr Cat4基因参与应对微菌核形成时所产生的氧胁迫,这两个基因的缺失均会对微菌核的形成造成影响。3)过氧化氢酶基因在莱氏野村菌生长,产孢,萌发以及抗逆中的作用测定了过氧化氢酶敲除突变体在常规培养基上的萌发、生长、产孢以及对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征。结果显示,ΔNr Cat1突变体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为野生型菌株的1.1倍,产孢量为野生型菌株的82%,突变体菌株的孢子萌发时间比野生型菌株提前。这些结果表明Nr Cat1基因缺失影响了莱氏野村菌的生长,产孢和萌发。Nr Cat1基因缺失使菌株对过氧化氢的耐受能力下降,表明Nr Cat1基因在应对外源过氧化氢胁迫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Nr Cat1和Nr Cat4基因的缺失还造成孢子耐热性的降低说明Nr Cat1和Nr Cat4基因也参与应对热胁迫。ΔNr Cat1和ΔNr Cat4菌株均对高渗透压胁迫不敏感,仅ΔNr Cat1菌株对刚果红敏感。4)过氧化氢酶基因缺失影响莱氏野村菌毒力体壁接种侵染斜纹夜蛾幼虫的菌株毒力测试表明,ΔNr Cat1和ΔNr Cat4突变体菌株相比野生型菌株对斜纹夜蛾的毒力降低,结合过氧化氢酶酶活性测定结果发现过氧化氢酶酶活性越低菌株的毒力越低。(3)莱氏野村菌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基因Nr Pex16的研究1)Nr Pex16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克隆了莱氏野村菌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Nr Pex16基因。Nr Pex16基因全长ORF为1157bp,编码385个氨基酸。蛋白质结构域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Pex16超家族特征。2)Nr Pex16基因在营养生长,孢子萌发,产孢,两型转化以及抗逆中的作用Nr Pex16基因缺失严重影响了莱氏野村菌的营养生长和产孢。与野生型菌株相比,ΔNr Pex16突变体菌株在SMAY平板培养基上由酵母态向菌丝态转换的时间延长,Nr Pex16基因的缺失导致孢子萌发率下降。ΔNr Pex16菌株抗逆性实验表明,突变体菌株对氧胁迫,热胁迫和细胞壁破坏剂刚果红敏感,对高渗透压胁迫不敏感。3)Nr Pex16基因对莱氏野村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ΔNr Pex16突变体菌株可以在以麦芽糖和醋酸钠为碳源的MM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以甘油酸三脂,橄榄油和Tween-80为碳源的MM培养基上生长。4)Nr Pex16基因缺失影响莱氏野村菌毒力体壁侵染生物毒力测试表明,ΔNr Pex16突变体菌株相比野生型菌株对斜纹夜的毒力显着降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突变体菌株生长缓慢,代谢活性氧的能力下降,不能够利用昆虫体内脂肪酸作为碳源营养所致。结论:建立了基于农杆菌介导的莱氏野村菌split-marker遗传转化方法,该方法大大降低了无效转化,敲除率达到80%以上。莱氏野村菌Nr Cat1和Nr Cat4基因同为过氧化氢酶超家族基因,单独敲除一个基因会引起另外一个基因的代偿表达,这两个基因的缺失会影响莱氏野村菌的抗逆性,毒力,孢子萌发和微菌核的形成;Nr Cat1的缺失还会影响莱斯野村菌的菌丝生长以及产孢。Nr Pex16基因缺失会影响莱氏野村菌的菌丝生长,产孢,孢子萌发,抗逆性,毒力和脂肪酸代谢。

二、杀虫剂对莱氏野村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杀虫剂对莱氏野村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对菜青虫的联合毒力及免疫应答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菜粉蝶的防治现状
        1.1.1 化学防治的影响
        1.1.2 菜粉蝶的其他防治措施
    1.2 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前沿
        1.2.1 昆虫病原真菌研究进展
        1.2.2 绿僵菌的研究进展
    1.3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1.3.1 植物源农药的发展与应用
        1.3.2 植物源杀虫剂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杀虫潜力
        1.3.3 反式茴香脑
    1.4 昆虫病原真菌与杀虫剂联合防治及菌药相容性研究
        1.4.1 昆虫病原真菌与杀虫剂联合防治应用
        1.4.2 昆虫病原真菌与杀虫药剂的相容性
    1.5 昆虫对外源物质识别及免疫
        1.5.1 昆虫识别外源物
        1.5.2 昆虫的血细胞与细胞免疫反应
        1.5.3 杀虫剂对昆虫细胞免疫的影响
        1.5.4 昆虫的体液免疫与酚氧化酶系统
        1.5.5 杀虫剂对昆虫酚氧化酶的影响
        1.5.6 杀虫剂联合作用对昆虫免疫的影响
    1.6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昆虫
        2.1.3 主要药品与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1.5 培养基与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黄绿绿僵菌Mf82 对菜青虫的生物测定
        2.2.2 反式茴香脑对菜青虫的生物测定
        2.2.3 反式茴香脑对菌株Mf82 菌丝生长影响的测定
        2.2.4 反式茴香脑对菌株Mf82 孢子萌发影响的测定
        2.2.5 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联合使用对菜青虫的生物测定
        2.2.6 血淋巴提取方法
        2.2.7 血细胞数量的测定
        2.2.8 酶液制备
        2.2.9 酚氧化酶的测定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黄绿绿僵菌对菜青虫的校正死亡率
    3.2 反式茴香脑对菜青虫的校正死亡率
    3.3 反式茴香脑对菌株Mf82 菌丝生长的影响
    3.4 反式茴香脑对菌株Mf82 孢子萌发的影响
    3.5 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联合使用对菜青虫的杀虫效果
    3.6 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联合使用对菜青虫的毒力
    3.7 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联用对菜青虫血细胞总数的影响
        3.7.1 菜青虫血细胞形态及所占比例
        3.7.2 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联用影响菜青虫血细胞总数
    3.8 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联用对菜青虫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4 讨论
    4.1 黄绿绿僵菌感染菜青虫的操作方法
    4.2 黄绿绿僵菌对菜青虫的毒力
    4.3 反式茴香脑对菜青虫杀虫活性
    4.4 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的相容性
    4.5 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对菜青虫的联合毒力
    4.6 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联用对菜青虫血细胞数量的影响
    4.7 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联用菜青虫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冻土毛霉新菌株对韭菜迟眼蕈蚊毒杀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与危害
    1.2 韭菜迟眼蕈蚊的综合防治
        1.2.1 农业防治
        1.2.2 物理防治
        1.2.3 生物防治
        1.2.4 化学防治
    1.3 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
        1.3.1 昆虫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1.3.2 昆虫病原真菌的致病过程
        1.3.3 昆虫病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1.3.4 环境条件对病原真菌致病性及生长的影响
    1.4 冻土毛霉菌的研究现状
    1.5 立项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虫及饲养
        2.1.1 虫源
        2.1.2 试虫的饲养
    2.2 供试冻土毛霉菌来源及仪器试剂
        2.2.1 冻土毛霉菌来源
        2.2.2 供试仪器及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冻土毛霉菌的分离与鉴定
        2.3.2 温度条件对冻土毛霉菌生长及致病力的影响
        2.3.3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发育阶段的致病力
        2.3.4 盆栽药效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冻土毛霉菌形态观察与分子鉴定
        3.1.1 光学显微镜形态观察
        3.1.2 分子序列鉴定
        3.1.3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受冻土毛霉菌侵染后的感病性状
    3.2 温度对冻土毛霉菌的影响
        3.2.1 温度对冻土毛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2.2 温度对冻土毛霉菌产孢量的影响
        3.2.3 不同温度下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致病力
    3.3 冻土毛霉菌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韭菜迟眼蕈蚊的致病力
        3.3.1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卵的影响
        3.3.2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1-4 龄幼虫的致病力
        3.3.3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蛹的羽化率的影响
    3.4 盆栽药效测定
        3.4.1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盆栽试验
        3.4.2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四龄幼虫盆栽试验
4 讨论
    4.1 温度对冻土毛霉菌生长及致病力的影响
    4.2 韭菜迟眼蕈蚊不同发育阶段对冻土毛霉菌致病力的影响
    4.3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盆栽试验对冻土毛霉菌致病力的影响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3)莱氏野村菌紫外线诱变抗敌敌畏菌株的生理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1.3 培养基
    1.2 方法
        1.2.1 菌株扩繁
        1.2.2 敌敌畏对突变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1.2.3 突变株的产孢情况
        1.2.4 突变株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敌敌畏对突变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2.2 突变株的产孢能力
    2.3 突变株的几丁质酶活性
3 讨论与结论

(4)斜纹夜蛾高毒力棒束孢属菌株的筛选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昆虫病原真菌概述
    2 棒束孢菌研究进展
    3 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4 立题依据
第二章 斜纹夜蛾高毒力棒束孢属菌株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的培养
        1.2 棒束孢菌株孢子悬浮液的配制与计数
        1.3 孢子悬浮液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力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9株棒束孢菌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毒力测定
        2.2 棒束孢菌株对斜纹夜蛾的致病性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优效棒束孢蝉花SLGY-2培养条件的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养基配制和产孢量测定
        1.2 不同pH值条件下产孢量测定
        1.3 不同温度条件下产孢量的测定
        1.4 不同光照时间下产孢量的测定
        1.5 响应面分析及验证实验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产孢量试验结果
        2.1.1 不同培养基营养成分含量的产孢量
        2.1.2 不同pH值的产孢量
        2.1.3 不同温度的产孢量
        2.1.4 不同光照时间的产孢量
        2.2 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及曲面分析结果
        2.2.1 响应面试验设计分析
        2.2.2 响应面曲面分析
        2.2.3 产孢条件确定及验证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棒束孢蝉花SLGY-2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不同浓度处理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1.2 不同浓度处理对斜纹夜蛾繁殖的影响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处理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处理对斜纹夜蛾繁殖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感染棒束孢蝉花SLGY-2后斜纹夜蛾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待测酶活斜纹夜蛾处理
        1.2 酶液提取
        1.3 总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1.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1.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斜纹夜蛾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2.2 斜纹夜蛾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2.3 斜纹夜蛾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 主要结果和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5)莱氏绿僵菌Nr0815分生孢子在化学农药中的相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供试农药
    1.2 试验方法
        1.2.1 供试农药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1.2.2 供试农药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1.2.3 供试农药对产孢量的影响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学农药对莱氏绿僵菌菌株Nr0815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2 化学农药对莱氏绿僵菌菌株Nr0815菌丝生长的影响
    2.3 化学农药对莱氏绿僵菌菌株Nr0815产孢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6)紫外线诱变莱氏绿僵菌对敌敌畏的耐药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出发菌株
        1.1.2 试剂
        1.1.3 培养基
    1.2 试验方法
        1.2.1 原始菌株扩繁
        1.2.2 制备孢子悬浮液
        1.2.3 敌敌畏对莱氏绿僵菌孢子致死浓度的测定
        1.2.4 紫外线诱变最佳照射时间的确定
        1.2.5 紫外线多次重复诱变
        1.2.6 抗敌敌畏突变株的筛选
        1.2.7 突变株对敌敌畏的抗性水平测定
        1.2.8 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敌敌畏对莱氏绿僵菌孢子的致死浓度
    2.2 紫外线诱变
        2.2.1 紫外线照射时间的确定
        2.2.2 多次重复诱变
    2.3 抗敌敌畏突变株的筛选
    2.4 突变株对敌敌畏的抗性水平
    2.5 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
3 讨论

(7)链格孢菌SC-018对野慈姑的防除潜力及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杂草的生物防治
        1.1.1 经典式生物防治
        1.1.2 广谱式生物防治
        1.1.3 保守式生物防治
        1.1.4 淹没式生物防治
        1.1.5 应用微生物除草技术生物防治
    1.2 真菌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真菌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真菌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1.2.3 真菌除草剂开发的限制因素
        1.2.4 真菌除草剂开发限制因素的解决措施
    1.3 利用植物病原真菌开发除草剂
        1.3.1 利用植物病原真菌菌株防治杂草的潜在优势
        1.3.2 利用植物病原真菌代谢产物防治杂草的潜在优势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2.野慈姑病原真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病样的采集
        2.1.2 供试培养基与实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野慈姑病原真菌的分离、纯化与初步鉴定
        2.2.2 不同病原真菌对野慈姑的侵染力测定
        2.2.3 病原真菌对常见作物的生物安全性检测
        2.2.4 侵染野慈姑病原真菌SC-018 菌株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野慈姑病原真菌的分离与、纯化与初步鉴定结果
        2.3.2 不同病原真菌对野慈姑侵染力比较
        2.3.3 菌株SC-018 病原真菌对大田主要作物的安全性
        2.3.4 侵染野慈姑病原真菌SC-018 菌株鉴定结果
    2.4 本章小结
3.链格孢菌SC-018 菌株对野慈姑的致病力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实验材料及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最适接种浓度的确定
        3.2.2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寄主植物最佳接种时期的确定
        3.2.3 影响链格孢菌SC-018 致病性的主要环境因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最适接种浓度的确定结果
        3.3.2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寄主植物最佳接种时期的确定结果
        3.3.3 影响链格孢菌SC-018 致病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
    3.4 本章小结
4.链格孢菌SC-018 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实验试剂及供试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菌丝生长影响因子研究
        4.2.2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产孢条件的研究
        4.2.3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分生孢子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4.2.4 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SC-018 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菌丝生长影响因子研究结果
        4.3.2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产孢条件的研究结果
        4.3.3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分生孢子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4.3.4 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SC-018 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结果
    4.4 本章小结
5.链格孢菌SC-018 菌株与常用农药的相容性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菌株
        5.1.2 实验试剂、供试药剂及培养基
        5.1.3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发酵液制备
        5.2.2 供试药剂与链格孢菌SC-018 菌株菌丝生长的相容性
        5.2.3 供试药剂与链格孢菌SC-018 菌株分生孢子的相容性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供试药剂与链格孢菌SC-018 菌株菌丝生长的相容性结果
        5.3.2 供试药剂与链格孢菌SC-018 菌株分生孢子的相容性结果
    5.4 本章小结
6.链格孢菌SC-018 菌株对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供试菌株
        6.1.2 实验试剂及培养基
        6.1.3 实验供试生物
    6.2 实验方法
        6.2.1 链格孢菌SC-018 发酵液对蜜蜂的安全性评价
        6.2.2 链格孢菌SC-018 发酵液对斑马鱼的安全性评价
        6.2.3 链格孢菌SC-018 发酵液对小球藻的安全性评价
        6.2.4 链格孢菌SC-018 发酵液对蚯蚓的安全性评价
        6.2.5 链格孢菌SC-018 发酵液对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6.3 结果与分析
        6.3.1 链格孢菌SC-018 发酵液对蜜蜂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6.3.2 链格孢菌SC-018 发酵液对斑马鱼的安全性
        6.3.3 链格孢菌SC-018 发酵液对小球藻的安全性
        6.3.4 链格孢菌SC-018 发酵液对蚯蚓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6.3.5 链格孢菌SC-018 发酵液对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影响结果
    6.4 本章小结
7.链格孢菌SC-018 菌株防除野慈姑盆栽小苗试验研究
    7.1 实验材料
        7.1.1 供试菌株及供试植株
        7.1.2 供试试剂及培养基
    7.2 实验方法
        7.2.1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水乳剂的制备
        7.2.2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水乳剂对野慈姑的活体试验
        7.2.3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水乳剂对水稻的安全性试验
        7.2.4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水乳剂最佳施用时间试验
        7.2.5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水乳剂耐雨水冲刷试验
    7.3 结果与分析
        7.3.1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水乳剂对野慈姑的活体试验结果
        7.3.2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水乳剂对水稻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7.3.3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水乳剂最佳施用时间试验结果
        7.3.4 链格孢菌SC-018 菌株水乳剂耐雨水冲刷试验结果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莱氏野村菌Nr01-ym Nrlac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莱氏野村菌简介
        1.2.2 莱氏野村菌黄色孢子突变体的发现
        1.2.3 突变菌株(CQNr01-ym)的全基因组重测序
        1.2.4 黑色素
        1.2.5 漆酶及lac1 基因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供试菌株与昆虫来源
        2.1.2 敲除与回复载体骨架
        2.1.3 主要培养基
        2.1.4 实验溶液及试剂
        2.1.5 所用主要仪器设备及型号
        2.1.6 生物学分析软件及网站
    2.2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2.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2 菌种活化及保存
        2.2.3 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2.4 Nrlac1 基因及相关片段的克隆
        2.2.5 载体构建
        2.2.6 大肠杆菌及农杆菌的转化
        2.2.7 农杆菌介导莱氏野村菌遗传转化(共培养)
        2.2.8 基因扩增初筛
        2.2.9 Southern blot验证敲除及回复菌株
        2.2.10 菌株表型分析
        2.2.11 扫描及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2.2.12 漆酶活性测定
        2.2.13 微菌核的诱导、形态观察
        2.2.14 孢子水溶性色素及黑色素的提取
        2.2.15 真菌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2.2.16 实时荧光定量PCR
        2.2.17 斜纹夜蛾的人工饲养
        2.2.18 生物毒力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目的基因克隆
    3.2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1 跨膜结构分析及蛋白信号肽预测
        3.2.2 蛋白结构域分析
        3.2.3 系统进化分析
    3.3 Nrlac1 基因在莱氏野村菌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3.3.1 在莱氏野村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3.3.2 Nrlac1 基因在微菌核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3.4 Nrlac1 载体构建与转化菌株筛选
        3.4.1 敲除及回复载体构建
        3.4.2 菌株筛选及Southern验证
    3.5 突变菌株性状分析
        3.5.1 菌株生长与菌落形态观察
        3.5.2 压力胁迫对于菌株生长的影响
    3.6紫外照射实验
        3.6.1 紫外照射后孢子萌发率的测定
        3.6.2 紫外修复基因的表达
        3.6.3 湿热胁迫下的萌发率
    3.7 漆酶活性
        3.7.1 胞内漆酶活性
        3.7.2 漆酶分泌性
        3.7.3 漆酶同源基因表达量分析
    3.8 微菌核的诱导
    3.9 敲除菌株色素含量分析
        3.9.1 敲除菌株黑色素含量分析
        3.9.2 敲除菌株可溶性色素的检测
    3.10 毒力测定
4 讨论
    4.1 菌株基础生长及抗逆情况
    4.2 突变菌株孢子显微结构分析
    4.3 突变菌株紫外及湿热胁迫耐受性分析
    4.4 色素合成分析
    4.5 微菌核色素形成过程
    4.6 Nrlac1 与莱氏野村菌毒力的关系
5 主要结论
6 后续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Nrlac1 c DNA序列
    C.引物名称及序列
    D.黑色素氢谱图
    E.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紫外线诱变莱氏野村菌对敌敌畏的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莱氏野村菌研究进展
        2.1.1 莱氏野村菌的分类
        2.1.2 莱氏野村菌的菌落形态
        2.1.3 莱氏野村菌的侵染机制
        2.1.4 莱氏野村菌的应用
        2.1.5 莱氏野村菌剂型的开发
        2.1.6 杀虫剂对莱氏野村菌的影响
    2.2 杜仲梦尼夜蛾
        2.2.1 杜仲梦尼夜蛾的防治
        2.2.2 杜仲梦尼夜蛾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3 紫外线诱变育种
        2.3.1 紫外线诱变原理、剂量、材料
        2.3.2 突变株的筛选
3 技术路线
4 材料与方法
    4.1 出发菌株
    4.2 供试昆虫
    4.3 主要仪器设备
    4.4 培养基
    4.5 主要试剂
    4.6 试验方法
        4.6.1 原始菌株扩繁
        4.6.2 制备孢子悬浮液
        4.6.3 敌敌畏对莱氏野村菌孢子致死浓度的测定
        4.6.4 紫外线诱变
        4.6.5 抗敌敌畏突变株的筛选
        4.6.6 突变株对敌敌畏的抗性水平测定
        4.6.7 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测定
        4.6.8 敌敌畏对突变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4.6.9 突变株的产孢情况
        4.6.10 突变株的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4.6.11 突变株对杜仲梦尼夜蛾的杀虫效果测定
        4.6.12 突变株和敌敌畏协同使用对杜仲梦尼夜蛾的杀虫效果
        4.6.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敌敌畏对莱氏野村菌孢子的致死浓度
    5.2 紫外线诱变
        5.2.1 紫外线照射时间的确定
        5.2.2 三次重复诱变
    5.3 抗敌敌畏突变株的筛选
    5.4 突变株对敌敌畏的抗性水平
    5.5 突变株的遗传效果检测
    5.6 敌敌畏对突变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5.7 突变株的产孢情况
    5.8 突变株的几丁质酶活性
    5.9 突变株对杜仲梦尼夜蛾的杀虫效果
        5.9.1 杜仲梦尼夜蛾幼虫感染莱氏野村菌后的症状
        5.9.2 突变株对杜仲梦尼夜蛾的杀虫效果
        5.9.3 突变株和敌敌畏协同使用对杜仲梦尼夜蛾的杀虫效果
6 结论与讨论
    6.1 敌敌畏对莱氏野村菌孢子的致死浓度
    6.2 紫外线可高效诱变莱氏野村菌
    6.3 抗敌敌畏突变株的筛选及突变株对敌敌畏的抗性水平
    6.4 突变株有较高遗传稳定性
    6.5 敌敌畏对突变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及突变株的产孢情况
    6.6 突变株的几丁质酶活性
    6.7 突变株可单独使用、突变株与敌敌畏协同使用可增强杜仲梦尼夜蛾的杀虫效果
7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莱氏野村菌高效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和三个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莱氏野村菌概况
    1.3 真菌基因敲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过氧化物酶体及其生物学研究
        1.4.1 丝状真菌过氧化物酶体的生成和降解
        1.4.2 过氧化物酶体Peroxins蛋白
        1.4.3 过氧化物酶体PEX16基因的功能与作用
    1.5 真菌过氧化氢酶及其生物学功能
        1.5.1 过氧化氢酶的结构和分类
        1.5.2 过氧化氢酶的功能及作用机理
        1.5.3 过氧化氢酶在真菌中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 莱氏野村菌split-marker高效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载体
        2.1.3 常用培养基配方
        2.1.4 主要化学试剂和试剂盒
        2.1.5 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2.1.6 主要实验溶液配方
    2.2 主要实验方法
        2.2.1 莱氏野村菌菌株培养及芽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2.2 莱氏野村菌基因组DNA的大量提取和小量提取
        2.2.3 NrCat1,NrCat4和NrPex16基因和左右侧翼序列的克隆
        2.2.4 潮霉素split-marker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2.2.5 NrCat1,NrCat4和NrPex16基因的split-marker敲除载体和linearcassette敲除载体的构建
        2.2.6 NrCat1,NrCat4和NrPex16基因的敲除
        2.2.7 NrCat1,NrCat4和NrPex16基因敲除转化子的筛选
        2.2.8 NrCat1,NrCat4和NrPex16基因敲除菌株的southernblotting验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Split-marker敲除载体的构建
        2.3.2 NrCat1,NrCat4和NrPex16基因侧翼序列的克隆和敲除载体的构建
        2.3.3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效率
        2.3.4 基因敲除突变体的筛选及两种转化方法基因敲除效率的比较
        2.3.5 NrCat1,NrCat4和NrPex16基因敲除突变体的southernblotting验证
    2.4 讨论
3 莱氏野村菌过氧化氢酶NrCat1和NrCat4基因的功能研究
    3.1 材料
        3.1.1 供试菌株与昆虫
        3.1.2 主要培养基配方
        3.1.3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3.1.4 实验用主要设备
    3.2 主要实验方法
        3.2.1 莱氏野村菌野生型菌株和突变体菌株的培养
        3.2.2 莱氏野村菌野生型菌株和突变体菌株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3.2.3 莱氏野村菌RNA的提取和cDNA第一链的合成
        3.2.4 NrCat1和NrCat4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5 NrCat1和NrCat4基因对不同浓度过氧化氢的应答
        3.2.6 NrCat1和NrCat4基因在微菌核形成过程中表达模式分析
        3.2.7 NrCat1和NrCat4基因突变菌株的构建
        3.2.8 菌株微菌核诱导及计数
        3.2.9 菌株对过氧化氢敏感性的测定
        3.2.10 孢子萌发率测定
        3.2.11 菌株产孢量测定
        3.2.12 菌丝生长速率的测定
        3.2.13 菌株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3.2.14 ΔNrCat1和ΔNrCat4突变体中其它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测定
        3.2.15 菌株抗逆性的检测
        3.2.16 ΔNrCat1和ΔNrCat4突变体菌株对斜纹夜蛾幼虫生物毒力测定
        3.2.17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NrCat1和NrCat4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2 NrCat1和NrCat4基因对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应答的分析
        3.3.3 NrCat1和NrCat4基因在微菌核形成过程中表达模式分析
        3.3.4 NrCat1和NrCat4基因在微菌核形成中的作用
        3.3.5 NrCat1和NrCat4基因缺失对过氧化氢耐受能力的影响
        3.3.6 NrCat1和NrCat4基因缺失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3.3.7 NrCat1和NrCat4基因缺失对产孢量的影响
        3.3.8 NrCat1和NrCat4基因缺失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3.3.9 NrCat1和NrCat4基因缺失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3.10 ΔNrCat1和ΔNrCat4突变体中其它抗氧化基因对过氧化氢的应答
        3.3.11 突变体菌株微菌核形成过程中其它抗氧化基因的表达分析
        3.3.12 NrCat1和NrCat4基因缺失对菌株抗逆性的影响
        3.3.13 NrCat1和NrCat4基因缺失对菌株毒力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莱氏野村菌过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NrPex16基因的功能研究
    4.1 材料
        4.1.1 供试菌株与昆虫
        4.1.2 主要培养基配方
        4.1.3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4.1.4 实验用主要设备
    4.2 主要实验方法
        4.2.1 莱氏野村菌野生型菌株和突变体菌株的培养
        4.2.2 莱氏野村菌野生型菌株和突变体菌株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4.2.3 莱氏野村菌RNA的提取和cDNA第一链的合成
        4.2.4 NrPex16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2.5 NrPex16基因突变菌株的构建
        4.2.6 菌株对过氧化氢敏感性的测定
        4.2.7 菌株的孢子萌发率测定
        4.2.8 菌株产孢量测定
        4.2.9 菌株菌丝生长速率的测定
        4.2.10 ΔNrPex16突变体菌株中其它抗氧化胁迫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4.2.11 菌株抗逆性的检测
        4.2.12 ΔNrPex16突变体对脂类的代谢能力测定
        4.2.13 ΔNrPex突变体菌株对斜纹夜蛾幼虫生物毒力测定
        4.2.1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NrPex16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3.2 NrPex16基因缺失对莱氏野村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4.3.3 NrPex16基因缺失对过氧化氢耐受力的影响
        4.3.4 NrPex16基因缺失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4.3.5 NrPex16基因缺失对产孢量的影响
        4.3.6 ΔNrPex16突变体中其它抗氧化基因对过氧化氢的应答
        4.3.7 NrPex16基因缺失对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4.3.8 NrPex16基因缺失对菌株抗逆性的影响
        4.3.9 NrPex16基因缺失对菌株毒力的影响
    4.4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后续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拟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杀虫剂对莱氏野村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对菜青虫的联合毒力及免疫应答机制初探[D]. 李蕾.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2]冻土毛霉新菌株对韭菜迟眼蕈蚊毒杀活性[D]. 王燕.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莱氏野村菌紫外线诱变抗敌敌畏菌株的生理特性[J]. 王诗玮,纪琪,朱天辉. 微生物学通报, 2021(02)
  • [4]斜纹夜蛾高毒力棒束孢属菌株的筛选及其致病性研究[D]. 张胜兰. 贵州大学, 2020(01)
  • [5]莱氏绿僵菌Nr0815分生孢子在化学农药中的相容性[J]. 杜广祖,张小娇,罗艳,陈斌,张立敏. 河南农业科学, 2020(05)
  • [6]紫外线诱变莱氏绿僵菌对敌敌畏的耐药性[J]. 王诗玮,纪琪,朱天辉. 植物保护, 2019(06)
  • [7]链格孢菌SC-018对野慈姑的防除潜力及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D]. 王禹博.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8]莱氏野村菌Nr01-ym Nrlac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 范利琴. 重庆大学, 2019(01)
  • [9]紫外线诱变莱氏野村菌对敌敌畏的耐药性研究[D]. 纪琪.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6)
  • [10]莱氏野村菌高效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和三个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D]. 苏宇. 重庆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农药对野村莱茵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