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交互法在版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三维交互法在版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立体互动法在版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诗雨[1](2021)在《亲子共读中幼儿体验式绘本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成静[2](2021)在《ZY企业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开采属于高危工作,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石油开采规模的扩大、生产装置和储运系统的日益大型化,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ZY企业属于石油开采类大型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员工培训不能很好地开展。目前所采用的培训方式主要为实地救援演练和相关手册的学习,前者学习效果好,但耗费大、难组织、条件受限多、受训面窄,后者则学习效果不佳,因而如何提高ZY企业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管理水平成为本文研究的最终诉求点。本文以ZY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ZY企业概况、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管理现状分析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内容;其后对ZY企业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需求分析、计划管理、培训课程、资源开发、评估流程等内容进行优化;最后为ZY企业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管理的实施保障,主要从前期准备、计划实施保障、课程实施保障、培训评估几个方面入手。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一线员工了解应急救护的相关理论知识,进一步增强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防护意识,降低因为意外事故带来的人身伤害、经济损失。同时本文的研究,对提升企业应急救援水平,提出一些尝试,探索新方法,为企业提供理论实践指导意义。

曹斌华[3](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曹勇[4](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解子晗[5](2021)在《几何画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课件开发》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探索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教师不仅要继续发扬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还要熟练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面对一系列关于传统与现代信息技术等辅助教学的重要问题,例如,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该如何选择教学方式,在众多的软件中该选择哪种进行辅助教学等。在众多的教学软件中,几何画板(The Geometer’s Sketchpad简称GSP)作为一个含有强大的绘图、函数、动态演示等功能为一体的软件,非常适合辅助中学物理教学,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便利。为了说明几何画板在辅助中学物理教学的优势,以及几何画板如何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通过对现有的大量关于几何画板的文献与书籍的阅读,对几何画板辅助中学物理教学的研究意义、发展趋势、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明本篇论文所研究的问题的意义及其作用。为了使文章的理论基础更加坚实,接下来重点介绍了几何画板的发展过程、基本特点以及功能,并结合教育理论说明几何画板辅助中学物理教学的研究意义。为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本篇论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几何画板辅助教学的看法,根据调查结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其次,通过列举几何画板在物理规律、实验以及动态问题方面的应用,说明几何画板在辅助教学中的适切性,并在物理规律、实验以及动态问题的方面分别介绍了这些有代表性课件的制作思路以及重点的制作步骤。最后,为了进一步说明几何画板在辅助中学物理教学的可行性,本文将开发的课件应用实际教学中,通过比对案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利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的方式,分析几何画板在应用过程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关于几何画板在辅助中学物理教学的看法与建议。

李斯,钟国燕[6](2021)在《三维一体教学法在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版式设计课程是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是提升学生设计能力和培养学生艺术内涵的重要课程之一。但是填鸭式教学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致出现课程教学内容与将来实际岗位工作内容脱轨的现象。基于此,文章提出三维一体立体互动教学模式,即通过真实的企业项目任务驱动,开展竞赛活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等多角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强互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张蔓蔓[7](2021)在《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各有特色,将地域文化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现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且是学校弘扬和发展当地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方法。梁平年画属于重庆市梁平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中学校本教材已经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应用。笔者将基于前人研究成果,试图就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进行探究,主要工作如下:(1)创新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教学内容。笔者实地考察了梁平红旗初中和屏锦初中,对相关老师进行了访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梁平年画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进行了随堂听课,从中发现了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有一些创新空间。笔者结合美术核心素养、中学美术课标、当前教育部加强美育的意见,从美术教学的四个领域构建教材内容,在体现兴趣性、生活性与可操作性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2)创新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教学策略。基于初中生心理年龄特征和最新教学政策,笔者分别对梁平年画教学内容在美术教学四个领域制定相应的创新教学策略,并提出将多种教学模式混合应用于课堂教学不同阶段,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创新设计了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基于美术教学四个领域特点,笔者分别对梁平年画校本教材中的“以趣味故事为主线的梁平年画鉴赏”、“以绘图软件为手段的梁平年画色彩的应用”、“利用梁平年画元素设计的环保类招贴画”、“探索与创作含有年画元素的装饰画”设计了详细的教学案例,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审美观形成、色彩使用技巧和基本绘画技能掌握等将具有重要作用,且最终对梁平年画能够被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将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

段乔雨[8](2021)在《美学取向的教科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玉珍[9](2020)在《基于项目式教学培养中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文中提出信息时代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学校对中职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极大地影响和限制着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教学弊端越来明显,课堂教学基本停留在低阶思维阶段,在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是有所缺失的,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相对缺乏创新和团队精神。而项目式教学提倡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理念开展教学,它构建起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协作交流、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式教学法培养和发展中职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结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法展开研究,通过设计、优化项目式教学活动的流程和开发相关教学案例等,去探究和创新中职计算机图形图像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促进中职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竞争力。教学实验选取了中山市S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的两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标准和特点制定了相应教学实验计划,把课程内容分为图像编辑工具与文字输入、色彩校正与蒙板通道、滤镜特效三大模块,对应设计了宣传栏、婚纱照、电影海报的综合任务开展项目式教学。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采取了“模拟公司”的运行模式,每个项目任务的探究分为项目主题设计、项目计划制定、项目教学实施、项目展示评价四个环节。经过三个进阶式的项目教学实践,运用SPSS工具分析班级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测试量表》前后测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比对照班的学生有明显提升;而两个班级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测试成绩水平相当,说明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学中,并不会导致学生的低阶思维能力的下降。结合《项目式教学课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数据情况,综合得出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学习者通过参与项目式教学流程中所做的分析、策划、交流、合作、设计、创作、展示、评价等活动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宋哲琦[10](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二、立体互动法在版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体互动法在版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ZY企业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应急救援培训管理内容与方法
        2.1.1 培训管理的内容
        2.1.2 培训管理的主要方法
    2.2 应急救援培训管理相关理论
        2.2.1 成人学习理论
        2.2.2 学习型组织理论
        2.2.3 强化理论
第三章 ZY企业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管理现状
    3.1 ZY企业基本情况
        3.1.1 ZY企业简介
        3.1.2 ZY企业应急救援体系现状
    3.2 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管理调查分析
        3.2.1 应急救援培训需求现状
        3.2.2 应急救援培训计划现状
        3.2.3 应急救援培训课程现状
        3.2.4 应急救援培训实施现状
        3.2.5 应急救援培训评估现状
    3.3 ZY企业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对应急救援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3.2 应急救援培训计划的制订过于笼统
        3.3.3 应急救援培训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3.3.4 应急救援培训资源短缺影响培训顺利实施
        3.3.5 应急救援培训评估层级欠缺
第四章 ZY企业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4.1 应急救援培训管理优化设计
        4.1.1 应急救援培训管理优化原则
        4.1.2 应急救援培训管理优化目标
        4.1.3 油气事故应急救援基本任务
        4.1.4 油气事故应急救援技能要求
    4.2 应急救援培训需求分析的优化
        4.2.1 应急救援培训需求分析的组织层面
        4.2.2 应急救援培训需求分析的岗位层面
        4.2.3 应急救援培训需求分析的个人层面
    4.3 应急救援培训课程设计的优化
        4.3.1 应急救援课程体系模块化
        4.3.2 应急救援培训学习导图建立
        4.3.3 应急救援培训方式的优化选择
    4.4 应急救援培训资源开发的优化
        4.4.1 建立内部专职讲师队伍
        4.4.2 教材资源开发
        4.4.3 教学训练设施
        4.4.4 综合考核体系开发与建设
        4.4.5 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4.5 应急救援培训评估的优化
第五章 ZY企业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管理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
    5.1 ZY企业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管理前期准备
        5.1.1 应急救援培训管理制度层面
        5.1.2 应急救援培训管理组织层面
        5.1.3 应急救援培训管理培训资源层面
    5.2 应急救援培训计划的实施保障
    5.3 应急救援培训课程的实施保障
    5.4 应急救援培训评估
        5.4.1 应急救援培训前评估
        5.4.2 应急救援培训中评估
        5.4.3 应急救援培训后评估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应急救援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几何画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课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几何画板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的相关理论
    一、几何画板的概述
        (一)几何画板的产生与发展
        (二)几何画板的功能介绍
        (三)几何画板的基本特点
    二、几何画板与其他教学软件的比较
        (一)几何画板与Power Point的比较
        (二)几何画板与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比较
    三、几何画板辅助中学物理教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认知学习理论
        (二)行为主义理论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关于几何画板辅助中学物理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二、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三)相关性分析
        (四)描述性分析
    三、调查问卷的结论与思考
第四章 几何画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课件开发
    一、几何画板在物理规律中的应用与课件开发
        (一)几何画板在物理规律中的应用的适切性分析
        (二)几何画板在物理规律方面的课件开发
    二、几何画板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与课件开发
        (一)几何画板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的适切性分析
        (二)几何画板在物理实验方面的课件开发
    三、几何画板在物理动态问题中的应用与课件开发
        (一)几何画板在物理动态问题中的应用的适切性分析
        (二)几何画板在物理动态问题方面的课件开发
第五章 几何画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定量分析桌面的微小形变
        (一)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教学过程
        (二)教学反思与启示
    二、案例二:数形结合分析追及相遇问题
        (一)追及相遇问题的教学过程
        (二)教学反思与启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关于《利用几何画板辅助中学物理教学的效果》的调查问卷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三维一体教学法在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二)教学针对性不足
二、基于三维一体教学法的版式设计课程教学
    (一)真实项目任务驱动
    (二)开展竞赛活动
    (三)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

(7)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梁平年画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研究现状
        二、地方其它文化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研究现状
        三、地方文化在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实践的调查
    第一节 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状况调查
        一、调查方案设计
        二、梁平年画在梁平红旗中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状况调查
        三、梁平年画在梁平屏锦中学教学中应用状况调查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二、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三、调查的启示
        四、创新编着梁平年画校本教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创新应用的策略
    第一节 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创新应用原则
        一、以初中生心理年龄特征为原则进行创新应用
        二、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为原则进行创新应用
    第二节 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创新应用的方法
    第三节 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创新应用的模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创新应用的案例
    第一节 欣赏与评述领域——以趣味故事为主线的梁平年画鉴赏
        一、教学设计思路解析
        二、教学活动
        三、教学内容分析
        四、教学活动策略
    第二节 造型与表现领域——以绘图软件为手段的梁平年画色彩应用
        一、教学设计思路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三、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节 设计与应用领域——利用梁平年画元素设计环保类招贴画
        一、教学设计思路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内容分析
        四、教学活动策略
    第四节 综合与探索领域的创新应用教学案例——探索与创作含有年画元素的装饰画
        一、教学设计思路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三、教学内容分析
        四、教学活动策略
    第五节 教学成果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课题总结
    第二节 课题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项目式教学培养中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1.1.2 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方法带来巨大冲击
        1.1.3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亟需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1.2 研究问题和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设计与创新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现状
        2.1.1 高阶思维概念的缘起
        2.1.2 国外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现状
        2.1.3 我国对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现状
    2.2 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研究
        2.2.1 项目式教学的应用发展情况
        2.2.2 项目式教学促进高阶思维的提升研究
    2.3 研究现状分析
    2.4 相关概念界定
        2.4.1 高阶思维能力
        2.4.2 项目式教学
    2.5 理论基础
        2.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5.2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5.3 最近发展区理论
3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1 中职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剖析
        3.1.1 中职专业课程教学师生访谈
        3.1.2 中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3.2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标准与高阶思维能力量表
        3.2.1 课程性质
        3.2.2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目标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关联
        3.2.3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知识点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3.2.4 高阶思维能力评价与维度分析
        3.2.5 高阶思维能力量表体系
4 基于高阶思维能力的项目式教学流程设计
    4.1 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知识点选取分析
        4.1.1 高阶思维教学方法分析
        4.1.2 课程知识点分配与选取分析
    4.2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和作用分析
    4.3 实施项目式教学的原则和流程
        4.3.1 项目教学的实施原则
        4.3.2 项目式教学流程
        4.3.3 中职学校开展项目式教学可行性分析
5 应用项目式教学培养中职生高阶思维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介绍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设计
        5.1.3 实验测评工具
        5.1.4 数据处理工具
        5.1.5 实施网络教学平台
        5.1.6 实验计划
        5.1.7 实验前测
    5.2 进阶教学基础篇一:学校宣传栏图片设计
        5.2.1 学情分析
        5.2.2 项目教学目标
        5.2.3 项目情景
        5.2.4 项目主题分析
        5.2.5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
        5.2.6 项目教学过程设计
        5.2.7 项目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与反馈
    5.3 进阶教学提高篇二:婚纱照后期精修
        5.3.1 学情分析
        5.3.2 项目教学目标
        5.3.3 项目情景
        5.3.4 项目主题分析
        5.3.5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
        5.3.6 项目教学过程设计
        5.3.7 项目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与反馈
    5.4 进阶教学拓展篇三:电影海报设计创作
        5.4.1 学情分析
        5.4.2 项目教学目标
        5.4.3 项目情景
        5.4.4 项目主题分析
        5.4.5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
        5.4.6 项目教学过程设计
        5.4.7 项目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与反馈
    5.5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5.1 课程测试成绩分析
        5.5.2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高阶思维能力方面的比较分析
        5.5.3 学生项目式学习情况问卷分析
6 研究总结、不足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高阶思维能力测试量表
附录3 :课程测试题
附录4 :学习情况调查
附录5 :微型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附录6 :综合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四、立体互动法在版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亲子共读中幼儿体验式绘本设计研究[D]. 陈诗雨. 江南大学, 2021
  • [2]ZY企业一线员工应急救援培训管理研究[D]. 成静.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几何画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课件开发[D]. 解子晗.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6]三维一体教学法在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李斯,钟国燕. 大观, 2021(04)
  • [7]梁平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D]. 张蔓蔓.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8)
  • [8]美学取向的教科书研究[D]. 段乔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基于项目式教学培养中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D]. 周玉珍.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10]《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三维交互法在版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