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丙烯的增韧增强及其结晶形态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程亨伦[1](2021)在《β成核剂与纳米二氧化硅协同增韧改性聚丙烯的制备及性能》文中研究指明聚丙烯(PP)作为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兼具优良的力学性能与稳定的化学性质,但存在抗冲性差和低温脆性的缺点,制约了 PP的使用,因此PP增韧改性尤为重要。利用对苯二甲酰氯与苯胺的酰胺化反应合成N,N’-二苯基对苯二甲酰胺(DPTH),研究了其对PP的β成核效果。FT-IR和1H NMR结果证明,通过酰胺化反应成功制备了高纯度的DPTH。采用DSC与XRD对添加DPTH前后PP结晶行为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DPTH能有效诱导PP晶型转变,促进β晶形成,随DPTH含量增加,其β成核效果增强。DPTH可提高PP的结晶速率与结晶温度。通过Avrami-Jeziorny方程计算了 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说明,DPTH能起到异相成核作用。由Kissinger公式计算了 PP和含有DPTH的PP的结晶活化能。探究了相容剂作用下,PP结晶行为与力学性能随改性纳米SiO2用量的变化规律。FT-IR和SEM结果证明,PP-g-MA与纳米SiO2间存在相互作用,改善了纳米SiO2在PP中的分散性。利用DSC研究了 PP结晶/熔融行为,结果说明,纳米SiO2可加速PP的成核与结晶过程,提高其结晶温度,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但不影响PP的晶型。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2能起到一定的增强增韧作用,且这种作用受其用量影响,纳米SiO2剥离产生的空穴是PP/SiO2复合材料增韧的内在原因。纳米SiO2可提高PP的杨氏模量,但对断裂伸长率不利。DMA结果表明,纳米SiO2可提高PP的储能模量及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在PP中加入改性纳米SiO2及β成核剂TMB-5制得β晶PP为基体的PP/SiO2/TMB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改性效果做了研究。XRD结果表明,TMB-5可有效诱导PP生成β晶,而纳米SiO2则会使β晶含量降低。DSC结果显示,纳米SiO2与TMB-5复配可加速PP成核结晶,使结晶提前。结晶动力学结果证明,TMB-5与纳米SiO2均是有效的PP成核剂。TMB-5的加入提高了PP的结晶活化能,而纳米SiO2则使PP的活化能降低。通过FT-IR与SEM研究了纳米SiO2与TMB-5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TMB-5与纳米SiO2间存在氢键作用,改善了 PP中纳米SiO2的分散状况。TMB-5与纳米SiO2的协同效应可综合改善PP的拉伸及冲击性能。当纳米SiO2用量为1 phr时,可与TMB-5起到协同增韧作用,这是由于β晶PP疏松的层状结构使纳米SiO2剥离时更易引发周围基体的塑性形变。DMA结果表明,TMB-5诱导PP生成β晶,促进无定形区分子链的运动,使PP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
周建生[2](2018)在《短链疏水基团改性尼龙6的吸水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MC尼龙6是尼龙品种中的一种,其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例如刚性大、硬度高、机械强度大、化学稳定性和韧性好等性能,在交通、建筑、汽车、机械和医学等行业得到广泛使用。由于其结构中含有酰胺基团-(NH-CO)-,导致其有很强的吸水性,当MC尼龙6吸水后,其力学性能中各项指数均降低,且尺寸稳定性也会变差,限制了其在某方面的使用。为了拓宽其应用范围,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改性,以此来降低吸水率。本文采用阴离子原位聚合法,在MC尼龙6链段中分别引入三种不同的短链疏水基团,这样对其结构中的氢键不形成破坏,且能保持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其短链疏水基团分别为单羟基封端全氟聚醚、单羟基封端二甲基硅氧烷、单羟基封端含氟聚硅氧烷。首先将这些不同分子量的短链疏水基团与TDI反应得到改性活化剂,之后采用这些活化剂引发己内酰胺聚合,得到不同质量分数的改性MC尼龙6。并对改性后的MC尼龙6进行一系列的表征和性能研究,例如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法(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力学性能、吸水率、接触角以及拉伸断裂表面形貌等。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短链疏水基团的引入对其结晶熔融温度、热分解温度影响不大,且其晶型没有发生改变。从力学数据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的短链疏水基团的引入对其拉伸强度影响不大,但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较纯MC尼龙6均有所提高。当采用单羟基封端二甲基硅氧烷改性MC尼龙6时,力学性能保持最好,其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相比于纯MC尼龙6分别提高了0.5 MPa,141.1 MPa,25.0 MPa和827.3 MPa。从吸水率和接触角数据分析可得,三种不同的短链疏水基团的引入均能降低其吸水率,提高接触角。当采用含有两种疏水基团的单羟基封端含氟聚硅氧烷改性MC尼龙6时,改性效果最好,在端羟基含氟聚硅氧烷分子量为500,质量分数为2%时,其24h的吸水率较纯MC尼龙6的降低了72.3%左右,接触角较纯MC尼龙6提高了23.4°。
徐航[3](2017)在《基于聚丙烯的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改性与空间电荷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传统交联聚乙烯直流电缆绝缘存在杂质多、生产工艺复杂和不可回收再利用等缺点,开发非交联的环保型直流电缆绝缘,实现电缆绝缘材料的突破,对于直流电缆输电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直流电缆绝缘材料在直流电场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空间电荷积聚,引起局部电场畸变并加速绝缘老化。本文以聚丙烯为研究对象,通过弹性体共混和无机纳米颗粒填充的方法对聚丙烯复合绝缘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进行综合调控,并对聚丙烯复合材料在机械拉伸条件下的空间电荷特性进行测试,以期为非交联环保型直流电缆绝缘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在聚丙烯基体中分别添加EPDM、POE和EVA三种弹性体以改善其机械韧性,对比不同聚丙烯/弹性体共混物用于高压直流电缆的可行性。发现添加弹性体后,聚丙烯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晶型等参数变化较小,其机械韧性得到明显提升;由于聚丙烯和弹性体相界面的影响,共混物中空间电荷积聚量增多,电荷消散速度变慢;随着弹性体含量的增加,聚丙烯的体电阻率增大,击穿场强下降;PP/EPDM共混物的电气性能较差,PP/EVA共混物的增韧效果不够显着,而PP/POE共混物的综合性能较为优异,有很大的潜力应用在高压直流电缆中。(2)通过在PP/POE共混物中添加纳米Zn O以改善其电气性能,发现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良好的机械韧性;随着纳米ZnO含量的增加,试样的空间电荷积聚总量先减小后增大,体电阻率和直流击穿场强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纳米ZnO在PP/POE共混物中引入深陷阱,从而抑制同极性电荷注入;同时采用弹性体共混和纳米颗粒填充的方法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是研制聚丙烯电缆绝缘材料的有效手段。(3)通过研究不同机械拉伸比下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特性,发现机械拉伸后试样内部空间电荷总量增多;随着拉伸比的增加,试样的视在载流子迁移率先升高后降低,陷阱深度先减小后增大;对于POE含量较高的PP/POE共混物,其载流子迁移率出现最高值时对应的拉伸比较大;机械拉伸后,PP/POE/ZnO复合材料保持了良好的空间电荷抑制能力,其内部空间电荷积聚量低于未添加纳米颗粒的聚丙烯共混物。
方然[4](2016)在《聚丙烯/改性剂/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丙烯增韧是聚丙烯材料改性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实践中有明确的研究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综述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增韧聚丙烯(PP)体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不同改性剂促进纳米碳酸钙在基体中的分散,增加PP与纳米碳酸钙的相互作用,获得较好冲击韧性的PP/改性剂/nano-CaCO3复合材料。本文首先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PP/nano-CaCO3体系复合材料,纳米碳酸钙含量在6%时其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达到最大值,但增幅不大。在固定纳米碳酸钙含量为6%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接枝马来酸酐(SEBS-g-MA)、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接枝马来酸二丁酯(DBM)作为改性剂进行熔融共混,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PP/SEBS/nano-CaCO3共混体系随弹性体SEBS含量的增加,常温冲击强度在SEBS的含量为8%时增幅最大,低温下,当SEBS的含量低于2%时,其低温冲击强度随含量增加而大幅增加,大于2%后趋于平稳;而拉伸强度则随SEBS增加不断降低。为 了增加 PP 与 nano-CaCO3 的相互作用,制备了PP/SEBS-g-MA/nano-CaCO3。由SEM表征结果显示SEBS-g-MA包裹了纳米碳酸钙颗粒的聚集体,形成了以SEBS-g-MA为壳,以nano-CaCO3为核的“核壳结构”使其冲击强度较PP/SEBS/nano-CaCO3有进一步提高,并且拉伸强度降低的幅度也较PP/SEBS/nano-CaC03减缓。由于SEBS-g-MA中的MA基团与nano-CaC03相互作用较弱,又由于MA具有毒性,残余的MA在共混体系性能带来有不利的影响,故本文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马来酸二丁酯(DBM)接枝SEBS(SEBS-g-DBM)研究了引发剂DCP和DBM含量对SEBS-g-DBM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同时优化反应温度和螺杆转数工艺参数,进一步提高了 SEBS-g-DBM接枝率。分别选用两种不同接枝率的SEBS-g-DBM制备了 PP/SEBS-g-DBM/nano-CaCO3复合材料,研究发现高接枝率的SEBS-g-DBM和nano-CaCO3在基体中分散显着改善,且随SEBS-g-DBM含量的增加,纳米粒子的分散性更加均匀,形成的团聚体尺寸较SEBS体系和SEBS-g-MA体系小得多,且纳米粒子与基体之间界面模糊,使得复合材料结晶度进一步降低,显着细化晶粒,故在常温和低温下,SEBS-g-DBM增韧PP效果均优于SEBS-g-MA和SEBS,并且PP/SEBS-g-DBM/nano-CaC03复合体系拉伸强度降低幅度也明显低 PP/SEBS-g-MA/nano-CaC03、PP/SEBS/nano-CaC03共混体系。
李洋,刘洋,匡莉,高建国,陈敏剑,宋国君,李培耀[5](2016)在《TG恒温法评测聚丙烯餐盒的使用次数》文中研究指明利用热失重技术,取适量聚丙烯餐盒专用粒料在290℃、300℃、310℃、320℃、330℃下恒温一定时间,得到聚丙烯的热失重曲线。分别计算聚丙烯在一定温度下,恒温失重5%、10%、15%时所经历的时间。并通过阿累尼乌斯方程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聚丙烯失重5%、10%、15%的寿命方程。最终将失重10%时的寿命当作聚丙烯餐盒的使用寿命,并由此推测聚丙烯餐盒在微波炉中的使用次数约为9.7千次。
吕磊[6](2016)在《高透明耐低温高韧聚丙烯材料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采用两种不同牌号(T30s, EPD60R)聚丙烯为基体树脂,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分子材料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两种力学性能好,透明度高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正交设计得出制备透明PP圆片最佳加工条件为:注塑温度为200℃,220℃,230℃,210℃;注射压力为20MPa, 10MPa, 10MPa;注射时间为12s;冷却时间为18s,保压压力为20MPa,40MPa, 40MPa;保压时间30s;注塑速度为30%,20%,20%。(2)采用T30s牌号聚丙烯为基体树脂,研究发现当POE、LDPE、 EVA含量分别是10phr、5phr、10phr时,所制备PP/POE、PP/LDPE、 PP/EVA共混物具有良好力学性能以及透明性;确立POE含量为10phr时为最佳配比,其透光率为83.7%、雾度为27.1%、拉伸强度为23.0MPa、断裂伸长率为338.6%、低温冲击强度为20.6kJ/m2。(3)DSC研究表明SEBS能够有效降低PP/POE、PP/LDPE、 PP/EVA材料的结晶度,结晶温度;X射线衍射及偏光照片研究表明,SEBS能够细化晶粒尺寸,阻止聚丙烯结晶;确立SEBS加入量为12phr为最佳配比,所制备PP/POE/SEBS(100/10/12)材料断裂伸长率为420.0%、拉伸强度为21.3MPa、低温冲击强度为22.0kJ/m2、透光率为89.5%、雾度为26.1%,研究出共混物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并且拥有良好透明性。(4)采用EPD60R牌号PP为基体树脂,研究表明SEBS能够有效降低聚合物的结晶度,结晶温度,细化晶粒尺寸,阻止聚丙烯结晶;当SEBS加入量为80phr时为最佳配比,所制备PP/SEBS具有良好力学性能以及透明性;体系断裂伸长率提高至642.4%、拉伸强度降至14.0MPa、透光率由86.4%提高至90.0%、雾度由19.0%降至14.2%、硬度由81HD降至38HD、低温冲击强度提高至27.0kJ/m2。所制备PP/SEBS材料接近硬度为90A软质PVC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透明性能指标。
宋科,杨邦成,梁亚运[7](2015)在《改性聚丙烯疲劳性能及其微观形态的研究》文中认为参照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采用材料疲劳试验机,对改性聚丙烯(PP)材料进行了Ⅰ型疲劳裂纹的扩展速度及断面微观形貌的研究,测试得到了疲劳裂纹扩展每0.5 mm长度下所对应的循环次数,进而拟合出da/d N(疲劳裂纹扩展长度与循环次数之比)与ΔK(应力强度因子)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图,发现改性PP疲劳裂纹扩展可分为裂纹扩展源阶段、裂纹扩展稳定阶段和裂纹快速扩展三个阶段,其中扩展源阶段出现明显的增韧迟滞现象,稳定扩展阶段呈现出线性特点;同时选取了4个不同疲劳裂纹扩展阶段的断面区域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拍照,并对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为PP等聚烯烃材料的疲劳损伤性能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宋科,杨邦成,何科成,梁亚运,于诗歌[8](2015)在《共聚聚丙烯疲劳裂纹扩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参照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采用材料疲劳试验机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材料进行了Ⅰ型疲劳裂纹的扩展速度及裂纹扩展机理的研究,测试得到了疲劳裂纹扩展每0.5 mm长度下所对应的循环次数,进而拟合出da/d N(疲劳裂纹扩展长度与循环次数之比)与ΔK(应力强度因子)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图,发现PP–R疲劳裂纹扩展可分为裂纹扩展源阶段,裂纹扩展稳定阶段和裂纹快速扩展阶段3个阶段,其中扩展源阶段出现明显的增韧现象,稳定扩展阶段呈现出明显的线性特点;同时选取了4个典型的断面区域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拍照,得到了4种差异很大的断面显微组织并进行了分析。
刘艳军,王玉龙[9](2015)在《PP/EPDM共混物结晶及动态流变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以聚丙烯、EPDM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EPDM复合材料。通过XRD、偏光显微镜和旋转流变仪等检测手段,研究EPDM含量对PP/EPDM共混物结晶及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EPDM显着提高了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但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明显降低。其中,当EPDM质量分数为10%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为58.156kJ/m2,较PP提高了约20倍;随着EPD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球晶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当EPDM质量分数为25%时,球晶结构破坏严重。同时,随着EPD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结晶温度降低。PP/EPDM熔体的复数黏度均随着角频率的增加而下降,表现为剪切变稀现象,材料为假塑性流体,EPDM的加入使得共混物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增大。
贾仕奎[10](2014)在《聚乳酸复合体系在体积拉伸流场中相态演化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合物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显着地受到聚合物成型加工流场的影响。传统的螺杆为核心的成型加工方法都是基于剪切流场为主导,叶片塑化输送设备开创了无螺杆的体积拉伸形变主导作用的成型加工新技术,实现了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由剪切流场支配到拉伸流场支配的革新。与传统的螺杆成型加工设备相比,叶片塑化输送设备体积小,加工能耗低并具有更广的物料适应性等独特的优点。因此,结合叶片塑化输送设备的结构及聚合物材料的本征特性,深入地研究体积拉伸流场对聚合物材料相态结构的影响、聚合物复合体系的分散混炼效果等,为系统地分析体积拉伸流场支配下的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及推进聚合物材料先进成型加工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体积拉伸形变主导的叶片挤出机或剪切形变主导的双螺杆挤出机分别进行聚乳酸单组份的塑化输运加工,采用骤冷拆机取样方法进行观察挤出机各区段的聚乳酸结晶形态及取向行为。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偏光显微镜分别测试了各区段聚乳酸的结晶性态、结晶性能及晶体形貌,通过小角X-射线散射仪观察了不同组叶片塑化单元内的聚乳酸的取向行为。结果发现:与剪切流场主导的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相比,基于体积拉伸流场主导的叶片挤出机制备的聚乳酸产生了明显的β晶且结晶度有所提高。同时,针对叶片挤出机成型加工下的聚乳酸晶体形貌,富熔体段呈现为尺寸较大且数目较少的球形晶体,熔融段呈现为尺寸较小且数目众多的球晶。另外,小角X-射线散射图样呈现了叶片挤出机熔融段的取向度明显高于富熔融段的。这些结果表明:与剪切形变主导作用相比,体积拉伸形变主导作用具有显着的诱导结晶作用;经历更持久拉伸形变作用将获得更加强烈的取向行为,这种拉伸取向行为促使聚合物材料的有序化排列及原位成纤。利用体积拉伸形变主导的叶片挤出机或剪切形变主导的双螺杆挤出机分别进行固定组份比的聚乳酸/热塑性聚氨酯合金制备,采用骤冷拆机取样方法进行观察挤出机各区段的聚乳酸/热塑性聚氨酯合金的分散相形态及演化行为;针对叶片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不同组份比的聚乳酸/热塑性聚氨酯合金进行相应分散相形态、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通过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乳酸/热塑性聚氨酯合金的分散相形态,广角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偏光显微镜分别测试了其合金的结晶性态、结晶性能及晶体形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分析了其合金相容性变化。结果发现:与剪切流场主导的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相比,体积拉伸流场主导的叶片挤出机制备的聚乳酸/热塑性聚氨酯合金更易产生纤维状分散粒子,且分散粒子尺寸更加细小。同时,较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相比,基于叶片挤出机制备的聚乳酸/热塑性聚氨酯合金有着更高的结晶度及更好的相容性。清晰地表明:全局的连续的体积拉伸形变作用可以促使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分散相原位成纤,强烈的传质传热作用改善了共混物的分散互融从而提高了相容性,为改善不相容聚合物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加工方法。利用体积拉伸形变主导的叶片挤出机或剪切形变主导的双螺杆挤出机分别进行聚乳酸/云母复合材料制备。通过对分散相形态、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分析发现:与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相比,基于体积拉伸形变主导的叶片挤出机制备的复合材料中云母粒子的分散更加均匀,球晶尺寸更加均匀且结晶度有所提高,最终在宏观上表现出更优越的力学性能。这些结果表明:体积拉伸形变加工方法具有分散混合效果好、机械热历程短、取向作用明显以及对物料的低剪切、低损伤等独特的加工特性。通过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对云母表面进行改性,再利用体积拉伸形变主导的叶片挤出机分别制备了未改性云母、改性云母的聚乳酸/热塑性聚氨酯/云母多相体系。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了云母表面接枝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细致观察了多相体系中分散相形态及云母粒子的分布,动态热机械分析仪表征了多相体系的相容性,广角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偏光显微镜分别测试了多相体系的结晶形态、结晶性能及晶体形貌;另外,建立了多相体系的应力应变与其微观形貌的关系。结果发现:云母粒子更易趋向分布在热塑性聚氨酯相,成功表面改性的多相体系相容性进一步得到改善,相应的结晶度也产生了一定的提高,最终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能;同时发现多相体系中大量的长纤维结构显着地提高了拉伸应力及应变。这些说明:通过化学改性可以将体积拉伸形变作用的多相体系中相界面产生更牢固的吸附,为最终的高性能聚合物多相材料的稳定应用提高保障。结合体积拉伸形变主导的叶片塑化单元结构及相应的实验结果,建立了体积拉伸形变作用下聚合物材料的取向及诱导结晶、分散相形态的演化的物理模型。表明叶片挤出机周期的收敛形变促使分子链有效的线性排列,有序取向;同时强的传质传热能力提高聚合物熔体的分散效果。这些实验结果及模型解析为体积拉伸形变加工技术的发展及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聚丙烯的增韧增强及其结晶形态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丙烯的增韧增强及其结晶形态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β成核剂与纳米二氧化硅协同增韧改性聚丙烯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聚丙烯概述 |
2.1.1 聚丙烯发展现状 |
2.1.2 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与特点 |
2.1.3 结晶动力学理论 |
2.2 聚丙烯β成核剂简介 |
2.2.1 成核剂分类 |
2.2.2 成核剂的作用机理 |
2.2.3 β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和性能的影响 |
2.3 聚丙烯/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2.3.1 无机纳米粒子的结构和性质 |
2.3.2 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及其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
2.3.3 无机纳米粒子的增强增韧机理 |
2.3.4 无机纳米粒子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
2.4 β成核剂改性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3章 N,N'-二苯基对苯二甲酰胺的合成及其对PP结晶行为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仪器 |
3.2.2 β成核剂DPTH的合成 |
3.2.3 试样的制备 |
3.2.4 测试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PTH的结构表征 |
3.3.2 DPTH对PP晶型的影响 |
3.3.3 DPTH对PP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
3.3.4 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3.3.5 PP的结晶活化能 |
3.4 小结 |
第4章 相容剂与改性纳米SiO_2对PP结晶行为和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仪器 |
4.2.2 试样的制备 |
4.2.3 测试及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SiO_2在PP中的分散 |
4.3.2 纳米SiO_2对PP结晶行为的影响 |
4.3.3 PP/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3.4 PP/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结构 |
4.3.5 PP/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4.4 小结 |
第5章 PP/SiO_2/TMB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仪器 |
5.2.2 试样的制备 |
5.2.3 测试及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P/SiO_2/TMB复合材料的熔融行为和结晶形态 |
5.3.2 PP/SiO_2/TMB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
5.3.3 PP/SiO_2/TMB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5.3.4 PP/SiO_2/TMB复合材料的结晶活化能 |
5.4 小结 |
第6章 PP/SiO_2/TMB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与仪器 |
6.2.2 试样的制备 |
6.2.3 测试及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纳米SiO_2在PP中的分散 |
6.3.2 PP/SiO_2/TMB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6.3.3 PP/SiO_2/TMB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结构 |
6.3.4 PP/SiO_2/TMB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2)短链疏水基团改性尼龙6的吸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尼龙6改性研究进展 |
1.2.1 尼龙6共聚改性 |
1.2.2 尼龙6共混改性 |
1.3 MC尼龙6改性研究进展 |
1.3.1 MC尼龙6的简介 |
1.3.2 MC尼龙6的合成 |
1.3.3 MC尼龙6的改性研究 |
1.4 降低尼龙6吸水率的研究进展 |
1.4.1 共混改性 |
1.4.2 无机填充改性 |
1.4.3 表面处理改性 |
1.4.4 纳米粉体改性 |
1.4.5 其他改性方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主要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药品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样的制备 |
2.2.1 单羟基封端全氟聚醚改性MC尼龙6材料的制备 |
2.2.2 单羟基封端二甲基硅氧烷改性MC尼龙6材料的制备 |
2.2.3 单羟基封端含氟聚硅氧烷改性MC尼龙6材料的制备 |
2.3 试样的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2 差示扫描分析仪分析(DSC) |
2.3.3 热重分析(TGA) |
2.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5 力学性能分析 |
2.3.6 吸水率的测试 |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2.3.8 接触角测试 |
第3章 单羟基封端全氟聚醚改性MC尼龙6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2 改性活化剂对改性MC尼龙6材料DSC的影响 |
3.3 改性活化剂对改性MC尼龙6材料TG的影响 |
3.4 改性活化剂对改性MC尼龙6材料的XRD分析表征 |
3.5 改性活化剂对改性MC尼龙6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3.5.1 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3.5.2 对拉伸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3.5.3 对弯曲性能的影响 |
3.5.4 对冲击强度的影响 |
3.6 对拉伸断面的影响 |
3.7 对其吸水率的影响 |
3.8 对其接触角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羟基封端二甲基硅氧烷改性MC尼龙6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4.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2 改性活化剂改性MC尼龙6对DSC的影 |
4.3 改性活化剂改性MC尼龙6对TG的影响 |
4.4 改性活化剂对改性MC尼龙6材料的XRD分析表征 |
4.5 改性活化剂对改性MC尼龙6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4.5.1 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4.5.2 对弯曲性能的影响 |
4.5.3 对拉伸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4.5.4 对冲击强度的影响 |
4.6 对拉伸断面的影响 |
4.7 对其吸水率的影响 |
4.8 对其接触角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羟基封端含氟聚硅氧烷改性MC尼龙6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5.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5.2 改性活化剂改性MC尼龙6对DSC的影响 |
5.3 改性活化剂改性MC尼龙6对TG的影响 |
5.4 改性活化剂对改性MC尼龙6材料的XRD分析表征 |
5.5 改性活化剂对改性MC尼龙6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5.5.1 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5.5.2 对弯曲性能的影响 |
5.5.3 对拉伸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5.5.4 对冲击强度的影响 |
5.6 对拉伸断面的影响 |
5.7 对其吸水率的影响 |
5.8 对其接触角的影响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基于聚丙烯的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改性与空间电荷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高压直流塑料电缆绝缘材料研究现状 |
1.2.1 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存在的问题 |
1.2.2 环保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研究现状 |
1.3 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3.1 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 |
1.3.2 弹性体增韧聚丙烯研究现状 |
1.3.3 聚丙烯/弹性体共混物电气性能研究现状 |
1.3.4 聚丙烯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4 直流电缆的空间电荷问题 |
1.4.1 直流电缆中空间电荷的研究现状 |
1.4.2 直流电缆中的机械应力作用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聚丙烯复合材料理化性能和电气性能测试方法 |
2.1 实验方法 |
2.1.1 形态结构表征 |
2.1.2 结晶与熔融行为分析 |
2.1.3 结晶形态 |
2.1.4 机械性能测试 |
2.1.5 空间电荷特性测量方法 |
2.1.6 陷阱能级分布测量方法 |
2.1.7 体电阻率测试 |
2.1.8 直流击穿场强测试 |
2.2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丙烯/弹性体共混物机械与电气特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制备方法 |
3.1.1 实验原料 |
3.1.2 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3 弹性体的分散状态 |
3.2 聚丙烯/弹性体共混物的熔融与结晶行为 |
3.2.1 聚丙烯/弹性体共混物的熔融结晶特性 |
3.2.2 聚丙烯/弹性体共混物的结晶形态 |
3.3 聚丙烯/弹性体共混物的机械性能 |
3.4 聚丙烯/弹性体共混物的电气性能 |
3.4.1 聚丙烯/弹性体共混物的空间电荷特性 |
3.4.2 聚丙烯/弹性体共混物的陷阱分布特性 |
3.4.3 聚丙烯/弹性体共混物的体电阻率 |
3.4.4 聚丙烯/弹性体共混物的击穿场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纳米ZnO掺杂的聚丙烯共混物电气性能调控方法 |
4.1 试样制备与表征 |
4.1.1 原材料 |
4.1.2 PP/POE/ZnO复合材料的制备 |
4.1.3 纳米ZnO颗粒在PP/POE/ZnO复合材料中的分散 |
4.2 纳米ZnO对聚丙烯共混物理化性能的影响 |
4.2.1 PP/POE/ZnO复合材料的熔融结晶特性 |
4.2.2 PP/POE/ZnO复合材料的结晶形态 |
4.2.3 PP/POE/ZnO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
4.3 PP/POE/ZnO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特性 |
4.3.1 纳米ZnO掺杂对聚丙烯共混物空间电荷分布的调控 |
4.3.2 基于纳米ZnO掺杂的空间电荷调控机理分析 |
4.4 PP/POE/ZnO复合材料的陷阱分布特性 |
4.5 PP/POE/ZnO复合材料的体电阻率 |
4.6 PP/POE/ZnO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械拉伸对聚丙烯复合材料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 |
5.1 试样制备 |
5.2 机械拉伸对PP/POE共混物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 |
5.2.1 机械拉伸对极化过程中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 |
5.2.2 机械拉伸对去极化过程中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 |
5.2.3 机械拉伸对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 |
5.3 基于表面电位衰减的聚丙烯共混物陷阱分布特性研究 |
5.4 分析和讨论 |
5.4.1 机械拉伸下PP/POE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变化 |
5.4.2 机械拉伸对载流子迁移率和陷阱分布的影响分析 |
5.4.3 机械拉伸对空间电荷总量的影响分析 |
5.5 机械拉伸对PP/POE/ZnO复合材料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 |
5.5.1 不同拉伸比下PP/POE/ZnO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特性 |
5.5.2 拉伸比对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聚丙烯/改性剂/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nano-CaCO_3改性PP的研究现状 |
1.2.1 nano-CaCO_3的改性机理 |
1.2.2 nano-CaCO_3改性PP的研究现状 |
1.3 SEBS及接枝物研究现状 |
1.3.1 SEBS研究现状 |
1.3.2 SEBS接枝改性方法 |
1.3.3 接枝物的选择 |
1.3.4 引发剂的选择 |
1.3.5 SEBS接枝物的制备及其在共混改性中的应用进展 |
1.4 PP/SEBS及其接枝物/nano-CaCO_3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研究内容 |
2 PP/nano-CaCO_3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案 |
2.2.1 实验主要原料 |
2.2.2 实验主要仪器 |
2.2.3 试样的制备、工艺流程 |
2.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X射线衍射图谱的结构表征 |
2.3.2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2.3.3 DSC分析PP/nano-CaCO_3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
2.3.4 PP/nano-CaCO_3的球晶形貌分析 |
2.3.5 PP/nano-CaCO_3的流动性能 |
2.3.6 nano-CaCO_3对PP/nano-CaCO_3冲击强度的影响 |
2.3.7 nano-CaCO_3对PP/nano-CaCO_3拉伸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PP/SEBS/nano-CaCO_3共混体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案 |
3.2.1 主要原料 |
3.2.2 主要仪器 |
3.2.3 试样制备 |
3.2.4 工艺流程 |
3.2.5 性能测试 |
3.3 结果讨论 |
3.3.1 流动性能 |
3.3.2 SEM形貌结果与分析 |
3.3.3 XRD晶体结构表征 |
3.3.4 DSC分析共混体系的熔融和结晶性能 |
3.3.5 晶体形貌 |
3.3.6 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PP/SEBS-g-MA/nano-CaCO_3共混体系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案 |
4.2.1 实验主要原料 |
4.2.2 实验主要仪器 |
4.2.3 试样的制备 |
4.2.4 工艺流程 |
4.2.5 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射线衍射图谱的结构表征 |
4.3.2 SEM形貌分析 |
4.3.3 DSC分析共混体系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
4.3.4 SEBS-g-MA对PP/nano-CaCO_3共混体系结晶性能的影响 |
4.3.5 SEBS-g-MA对PP/nano-CaCO_3共混体系流动性能的影响 |
4.3.6 SEBS-g-MA对PP/nano-CaCO_3共混体系冲击强度的影响 |
4.3.7 SEBS-g-MA对PP/nano-CaCO_3共混体系拉伸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SEBS-g-DBM制备及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案 |
5.2.1 接枝机理 |
5.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3 DCP和DBM用量确定的实验配方和工艺参数 |
5.2.4 SEBS-g-DBM的制备工艺参数实验 |
5.2.5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方变化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分析 |
5.3.2 工艺参数变化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PP/SEBS-g-DBM/nano-CaCO_3共混体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6.1 概述 |
6.2 实验方案和材料 |
6.2.1 SEBS-g-DBM的制备及接枝率的测定 |
6.2.2 PP/SEBS-g-DBM/nano-CaCO_3共混体系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6.3 实验结果 |
6.3.1 XRD晶体结构表征 |
6.3.2 SEM形貌分析 |
6.3.3 DSC分析共混体系的熔融和结晶性能 |
6.3.4 晶体形貌 |
6.3.5 力学性能 |
6.4 SEBS-g-MA、SEBS-g-DBM和SEB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比较 |
6.4.1 冲击强度 |
6.4.2 拉伸强度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TG恒温法评测聚丙烯餐盒的使用次数(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TG恒温温度的选择 |
2.2 聚丙烯TG恒温结果 |
2.3 利用阿累尼乌斯方程推导聚丙烯不同失重率下的寿命方程 |
2.4 聚丙烯餐盒在微波炉中使用次数推算 |
3 结论 |
(6)高透明耐低温高韧聚丙烯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丙烯简介 |
1.1.1 聚丙烯种类 |
1.1.2 等规聚丙烯晶型结构 |
1.1.3 结晶性能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1.1.4 透明聚丙烯的发展 |
1.2 透明聚丙烯制备方法 |
1.2.1 添加透明成核剂 |
1.2.2 直接合成无规共聚聚丙烯 |
1.2.3 共混改性 |
1.2.4 加工工艺影响 |
1.3 聚丙烯增韧改性 |
1.3.1 聚丙烯增韧改性方法 |
1.3.2 聚丙烯增韧剂机理 |
1.4 正交设计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共混物试样制备 |
2.3.1 二元共混物PP/EVA、PP/POE、PP/LDPE制备 |
2.3.2 三元共混物的制备 |
2.3.3 高透明高韧PP/SEBS制备 |
2.4 共混物的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
2.4.1 力学性能测试 |
2.4.2 热性能分析 |
2.4.3 结晶性能分析 |
2.5 断面形貌分析 |
2.6 硬度分析 |
2.7 透明性测试 |
第三章 制备透明性良好的PP(T30s)材料 |
3.1 正交设计透明聚丙烯圆片加工工艺 |
3.1.1 正交因素的选取 |
3.1.2 正交设计加工工艺 |
3.1.3 小结 |
3.2 POE、EVA、LDPE含量对PP性能性能影响 |
3.2.1 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1 断裂伸长率 |
3.2.1.2 拉伸强度 |
3.2.1.3 低温冲击强度 |
3.2.2 透明性能的影响 |
3.2.3 小结 |
3.3 SEBS含量对PP/POE、PP/EVA、PP/LDPE性能影响 |
3.3.1 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1 断裂伸长率 |
3.3.1.2 拉伸强度 |
3.3.1.3 低温冲击强度 |
3.3.2 透明性能影响 |
3.3.3 小结 |
3.4 透明性良好PP/POE/SEBS材料性能分析 |
3.4.1 热性能分析 |
3.4.1.1 差示量热分析 |
3.4.1.2 热失重分析 |
3.4.2 结晶性能影响 |
3.4.2.1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3.4.2.2 偏光显微镜分析 |
3.4.3 断面形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备高透明耐低温高韧聚丙烯材料 |
4.1 基础树脂确定 |
4.2 SEBS对PP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1 拉伸性能 |
4.2.2 低温冲击强度 |
4.3 透明性能影响 |
4.4 热性能影响 |
4.4.1 差示量热分析 |
4.4.2 热失重分析 |
4.5 结晶性能影响 |
4.5.1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4.5.2 偏光显微镜分析 |
4.6 断面形貌分析 |
4.7 硬度分析 |
4.8 PP/SEBS共混物与增塑PVC性能对比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改性聚丙烯疲劳性能及其微观形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
1.1主要原材料 |
1.2主要设备及仪器 |
1.3试样制备 |
1.4性能测试 |
2结果与讨论 |
2.1疲劳曲线的测试与分析 |
2.2试件断口组织形貌分析 |
3结论 |
(8)共聚聚丙烯疲劳裂纹扩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
1.1主要原材料 |
1.2主要仪器及设备 |
1.3试样制备 |
1.4性能测试 |
2结果与讨论 |
2.1疲劳曲线的测试与分析 |
2.2试件断口组织形貌分析 |
3结论 |
(9)PP/EPDM共混物结晶及动态流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原材料及试样制备 |
1.2 共混物的测试与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EPDM用量对PP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 EPDM用量对PP结晶行为的影响 |
2.2.1 结晶形貌 |
2.2.2 晶型测定 |
2.2.3 动态非等温结晶性能 |
2.3 EPDM用量对PP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 |
3 结论 |
(10)聚乳酸复合体系在体积拉伸流场中相态演化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加工流场的判定与应用概述 |
1.2.1 加工流场的定义 |
1.2.2 剪切流场在聚合物成型加工中的应用 |
1.2.3 拉伸流场在聚合物成型加工中的应用 |
1.3 拉伸流场在成型加工中的优势 |
1.4 聚合物多相体系的形态与性能概述 |
1.4.1 聚合物多相体系的相形态及演化 |
1.4.2 聚合物多相体系的结晶形态及性能 |
1.4.3 聚合物多相体系的力学性能 |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体积拉伸形变主导的塑化输运原理及设备 |
2.1 体积拉伸形变塑化输运原理 |
2.1.1 叶片塑化输运加工理论 |
2.1.2 叶片塑化输运加工技术 |
2.2 叶片挤出机结构 |
2.2.1 叶片塑化输运单元 |
2.2.2 叶片挤出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LA 复合体系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案 |
3.3.1 PLA 拉伸诱导结晶与取向行为 |
3.3.2 PLA/TPU 两相合金形态及演化机理 |
3.3.3 PLA/Mica 复合材料形态及分散机理 |
3.3.4 PLA/TPU/Mica 多相体系形态与性能关系 |
3.4 结晶形态与取向表征 |
3.4.1 小角 X-射线散射仪(SAXS) |
3.4.2 广角 X 射线衍射仪(WAXD) |
3.4.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3.4.4 偏光显微镜(POM) |
3.5 相形态表征与分析 |
3.5.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3.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5.3 图像处理与分析(Imag-Pro) |
3.6 相容性测试 |
3.6.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3.6.2 热重分析(TG) |
3.6.3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3.7 力学性能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A 拉伸诱导结晶及取向机理 |
4.1 流场类型对 PLA 结晶行为的影响 |
4.1.1 广角 X-射线衍射分析 |
4.1.2 偏光显微镜结晶形貌观察 |
4.1.3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4.2 拉伸流场主导对 PLA 取向的影响 |
4.2.1 小角 X-射线散射测试 |
4.2.2 拉伸性能 |
4.3 拉伸流场作用下 PLA 诱导结晶与取向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LA/TPU 两相合金形态及演化机理 |
5.1 不同加工流场下合金相形态及其演化 |
5.1.1 PLA/TPU(80/20)的相形态及其演化 |
5.1.2 PLA/TPU(50/50)的相形态及其演化 |
5.2 不同组份比下合金相形态及其演化 |
5.2.1 拉伸流场主导作用的合金相形态 |
5.2.2 剪切流场主导作用的合金相形态 |
5.3 热性能 |
5.3.1 热重分析 |
5.3.2 动态热机械分析 |
5.4 结晶形态与性能 |
5.4.1 广角 X-射线衍射测试 |
5.4.2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 |
5.4.3 偏光显微镜观察 |
5.5 力学性能 |
5.5.1 应力-应变行为 |
5.5.2 弯曲性能 |
5.6 体积拉伸形变下的相态演化机理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LA/Mica 复合材料形态与分散机理 |
6.1 不同加工流场下 Mica 粒子分散形貌 |
6.2 不同加工流场下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6.2.1 热重分析 |
6.2.2 热机械性能分析 |
6.3 复合材料的结晶形态及性能 |
6.3.1 广角 X-射线衍射分析 |
6.3.2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6.3.3 偏光显微镜观察 |
6.4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6.4.1 拉伸性能 |
6.4.2 弯曲性能 |
6.4.3 冲击性能 |
6.5 体积拉伸形变作用下无机粒子的分散机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PLA/TPU/Mica 多相体系形态与性能关系 |
7.1 Mica 表面接枝改性 |
7.2 多相体系的分散相形态 |
7.2.1 不同组份比的影响 |
7.2.2 不同表面改性 Mica 的影响 |
7.3 多相体系的相容性 |
7.3.1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
7.3.2 动态热机械分析 |
7.3.3 热重分析 |
7.4 多相体系的结晶形态及性能 |
7.4.1 广角 X-射线衍射分析 |
7.4.2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7.4.3 偏光显微镜观察 |
7.5 多相体系的相形态与力学性能关系 |
7.5.1 不同组份比的影响 |
7.5.2 不同表面改性 Mica 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聚丙烯的增韧增强及其结晶形态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β成核剂与纳米二氧化硅协同增韧改性聚丙烯的制备及性能[D]. 程亨伦. 浙江大学, 2021(01)
- [2]短链疏水基团改性尼龙6的吸水性研究[D]. 周建生. 华侨大学, 2018(01)
- [3]基于聚丙烯的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改性与空间电荷特性研究[D]. 徐航. 天津大学, 2017(08)
- [4]聚丙烯/改性剂/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D]. 方然. 西华大学, 2016(12)
- [5]TG恒温法评测聚丙烯餐盒的使用次数[J]. 李洋,刘洋,匡莉,高建国,陈敏剑,宋国君,李培耀.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6(04)
- [6]高透明耐低温高韧聚丙烯材料研究[D]. 吕磊.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7]改性聚丙烯疲劳性能及其微观形态的研究[J]. 宋科,杨邦成,梁亚运. 塑料工业, 2015(09)
- [8]共聚聚丙烯疲劳裂纹扩展研究[J]. 宋科,杨邦成,何科成,梁亚运,于诗歌. 工程塑料应用, 2015(07)
- [9]PP/EPDM共混物结晶及动态流变行为研究[J]. 刘艳军,王玉龙. 山西化工, 2015(01)
- [10]聚乳酸复合体系在体积拉伸流场中相态演化与机理研究[D]. 贾仕奎.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