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后妃参政(论文文献综述)
王爱华[1](2021)在《《后汉书》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范晔所着《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该史书以其独有的文化内蕴与艺术特色而流传千古,尤其是其中塑造的姿态万千的女性形象,使得这部着作更是成为后世经典。本文即是以《后汉书》中记载的女性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分别对范晔《后汉书》女性形象的溯源、写作背景、类型划分、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作品创作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以期通过对《后汉书》女性的研究来探究东汉时期女性生活的风貌,并对《后汉书》女性的相关研究献微薄之力。范晔受刘宋王朝重文风气的影响,形成其精华的文笔、隽永的语言,因而能够与华峤等人的《后汉书》相媲美,并能独秀于后世,引起后世的不断关注。但鉴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首先,对先于《后汉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溯源。在中国历史上,女性形象的留存亘久,从《诗经》到《左传》《战国策》《史记》,最后至《汉书》都有个性不一的女性形象出现在文学的长河之中;其次,环境对女性的成长影响很大,故本章从政治环境、思想环境以及当时对女性的性别态度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究东汉时代对女性个性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范晔对东汉女性所持有的态度;第三,按照身份地位的不同,将《后汉书》中的女性形象划分为位尊而贵的皇家女性形象、守礼而为的贵族女性形象与质朴为本的平民女性形象三类,并对她们受时代影响而形成的品性进行探究;第四,围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叙事方法三方面,论述范晔在塑造《后汉书》女性形象时所使用的艺术手法;最后,简要论述范晔《后汉书》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杜永娇[2](2020)在《明清干政后妃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广大女性被排除在政权之外。后妃干政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女祸,统治者对后妃作出种种限制。但后妃干政不能被一概否定,应当看到,一些后妃对政治产生了消极影响,也有一些后妃对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后妃处于权力中枢,有着特殊的身份与地位,是女性中有机会参预国家政务的少数人。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皇权空前强化,统治者借鉴前朝后妃干政的历史教训,严禁后妃干政,但后妃干政仍有出现,并对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明清后妃干政的方式都分为两种,或是间接地干政,或是直接地干政。间接地干政是指后妃通过各种方式,向皇帝提出对朝政大事的看法和建议,进而对朝政施加影响,但后妃对皇帝的进言被采纳与否,最终取决于皇帝本人。直接地干政是指后妃直接执掌国柄,也即临朝称制或垂帘听政,这时皇帝往往沦为傀儡,后妃代替皇帝直接发号施令,统治国家。明清干政后妃的分布地域和出身有着显着差别。明朝干政后妃的分布地域以京师及其附近的几个省为主,就近选妃以减少选拔后妃对民间的困扰。而清朝干政后妃分布于全国各地,还有出身于蒙古部落的蒙古女子,这与清朝实行独特的选秀女制度以及满蒙联姻政策有关。明朝干政后妃多出自于民间,选后妃不看重家世出身和血统。而清朝干政后妃多出自于满族官宦世家,选后妃看重家世出身和血统。明清两朝都采取措施严禁后妃干政,做法大体相同。明朝严禁后妃干政的措施主要有制度规定、皇帝和朝臣共同抵制后妃干政、后妃自觉遵守祖训和女诫。清朝严禁后妃干政的措施主要有祖训法令规定、礼法教育。明清后妃干政的原因是相同的,主要有自身的政治才能、幼帝继位、皇帝无子。由于明清两朝政治制度的不同变化,明清后妃干政的依靠力量有所不同。明朝后妃干政的依靠力量主要是宦官和内阁大臣,清朝后妃干政的依靠力量主要是满洲贵族和军机大臣。明清两朝严厉限制外戚势力,后妃大多能自觉约束外戚势力,外戚势力的政治影响下降,外戚势力不再成为后妃干政的依靠力量。明清后妃干政都对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明朝后妃干政的积极影响主要是辅佐朝政,做贤内助;处理皇位继承危机,实现皇位平稳交接;支持改革,挽救统治危机。清朝后妃干政的积极影响主要是决定培养皇位继承人,开创治世;支持改革,变法自强;促成清帝退位,结束封建帝制。明朝后妃干政的消极影响主要是后妃争宠,后宫不稳;阻止皇位继承,支持复辟政变;危害国本,纵容外戚宦官。清朝后妃干政的消极影响主要是定立幼帝,违制专权;穷奢极欲,乱政误国;恃宠弄权,卖官鬻爵。
韦婉明[3](2020)在《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魏六朝宫廷女性作家是汉魏六朝文学发展史上的一股中坚力量,其创作主体为生活于宫廷之内的女性作家。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有着丰富的渊源与文化背景;文体形式多样,涉及诗歌、散文、辞赋等多种文体,作品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艺术成就高,对后世文学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绪论部分主要分时代、分角度,从中国古代女性群体研究到汉魏六朝女性文学研究,再到汉魏六朝宫廷女性研究,对汉魏六朝宫廷女性的研究背景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第二,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概述。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是汉魏六朝时期生活于宫廷之中的后妃、公主、宫女等女性,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以其所生活的宫廷为中心,创作的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其创作主体、作品内容均与汉魏六朝宫廷文学、男性作家笔下的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不同,具有特殊性与独立性。第三,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的渊源及文化背景。先秦文献中的宫廷女性文学对汉魏六朝宫廷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影响较深;汉魏六朝宫廷女性作家所接受的教育为其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不同地域的文化环境不同,使不同地区的宫廷女性文学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第四,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的内容。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作品文体丰富、内容多样,本章根据作品中所描写内容与表达情感的不同,对每一类文体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做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其中诗歌内容多表现作者感情的抒发与对生活的感慨;散文内容既有表情达意之作,也有歌功颂德之作,还有观照现实之作;辞赋中,抒情赋表达真情,咏物赋述志抒怀。第五,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的艺术特色。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作品的句式突破了传统的形式,表现出自由与个性的创作风格,富于创造力;表达技巧体现出抒情方式的丰富性与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抒情方式既有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也有直接坦荡的感情抒发,表现手法有巧用典故、借古抒怀、托物言志等;创作风格蕴含着作家的性格特征与思想风格,体现出个性化特征;审美意象多为生活中寻常之物,却又新颖奇特,表现力丰富。第六,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的影响。本章主要以典型人物为范例,分析了汉魏六朝宫廷女性作家的身世命运主题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从典型意象着手,探讨了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在后世文学作品中的发展演变及影响。其影响不仅体现在诗、词、赋中,在戏曲、传奇、小说中也有重要的影响。
李艳艳[4](2020)在《宋代外戚的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外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群体,多数朝代的外戚多凭借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大肆揽权,有时甚至会威胁王朝的统治,因此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忌惮。宋朝外戚同前朝的外戚有很大的不同,在严格的制度限制下,他们没有两汉以来的强盛之势,逐渐失势。宋人对外戚的认识有所变化,外戚出身也更加复杂,但是总体仍以官员为主。随着“待外戚之法”的日益严格,外戚虽然受到诸多限制,但是在经济待遇和日常生活中享受着比普通官员更高的待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戚参政受到限制的遗憾。本文通过对外戚群体的研究,分析在宋朝严格地限制之下,外戚在政治集团中所处的地位,在这种环境下外戚所参与的政治活动,以及他们对宋朝政治所产生的影响。在严格的制度限制之下,外戚多被派遣至地方担任地方官,他们在任职期间,多能尽忠职守,在政治、军事、外交上做出一定的贡献。外戚的政治参与呈现出态度的积极性、方式的相对单一性和被动性以及动机的单纯性等特点。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宋朝始终坚持的“待外戚之法”,完善的科举制度,台谏制度的完善、理学的影响,以及两宋对军事将领需求的不同,都是造成宋朝外戚呈现以上特点的原因。外戚在任职期间多能行事规范,谦约自守,对宋朝的政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也有部分外戚专权乱政,骄奢淫逸,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对此,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这种情况,不应该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对他们的行为做过分的解读。
郭文瑞[5](2020)在《《闲中咏古咏史》校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叔珨,为阮朝中后期文人,史书无传,亦未见有族谱、家谱、作家年谱或传记传世,几种越南文学史中亦未提及,遑论研究。其生平主要履历及着述,经翻检《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参照其咏史诗集两种不同版本序言与三篇碑文的落款及《大南实录正编第五纪》卷四建福元年闰五月条下相关记载,大致可以确定:乂安省琼0)县琼堆社人,建福元年同进士第一名出身,曾任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承佐、乂安省督学,成泰十一年以鸿胪寺卿致仕归乡,在教授生徒之闲,仿效乡贤前黎进士范阮攸、本朝探花阮德公及梅庵公主等人咏写中国历代名贤义士、奸臣佞人、贤妃烈女及悍妇妖姬,于成泰十四年结集,二卷,有杨叔珨自序。杨叔珨咏史诗集,现存两个版本。其一,《闲中咏古咏史》影抄本,二卷,有杨叔珨自序。收录在一九七一年越南特责文化国务卿府译述委员会出版的《古文丛书》中,《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并未载录,无馆藏编号。其二,《咏史》合集抄本,有杨叔珨自序。现收藏于越南汉喃研究院图书馆,馆藏号为VHv.1785。两种版本,收录除杨叔珨咏史诗歌外,还附录有三位前贤范阮攸、阮德达、梅庵公主数量不等与杨叔珨同题或近题咏史诗歌。两种版本附录三位前贤的诗作数量与咏题几乎相同(前者仅比者少一首《马援》诗),前者共收录三位前贤诗歌三百八十二首,后者收录三位前贤诗歌三百八十一首;但在收录杨叔珨咏史诗作数量、咏题、杨诗与前贤附录的次序、诗歌题注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别。《闲中咏古咏史》共收录诗歌七百九十首,其中杨叔珨诗歌四百零八首,后者共收录八百三十二首,其中杨叔珨诗歌四百四十二首;后者比前者多出十七题三十四首诗。前者每页纸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附录三位前贤诗作,下半部分收录杨叔珨同题或近题诗作;后者,则先录杨叔珨诗,三位前贤诗作列在杨叔珨同题或近题诗之后。两者版本的诗歌题注也存在文字差异。杨叔珨的咏史诗集,不仅数量众多,题咏中国历史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大,从中可见越南古代文人对中国史籍的熟悉程度,展现了越南文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某些看法,同时折射出阮朝末年文人心态历程,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外,杨叔珨的咏史诗,还因多用数量词,喜用比较,擅长化用、语含双关与语带讽刺等特征,因而展现出较高的咏史诗艺术技巧,形成了浅俗、晓畅、平淡、质朴的艺术风格,因此具有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本文在广泛搜集杨叔珨及附录诗人不同别集版本及相关文献基础上,仔细校勘比对注疏,力图完成一部较为完备的杨叔珨咏史诗集校注本子,以期为今后越南汉文咏史诗的研究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潘雨[6](2019)在《宋代太后垂帘听政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历史上从战国时的秦国就有太后听政,一直到清代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太后听政多援引外戚,扰乱朝政,所以对太后听政的评价总体不高。但宋代垂帘听政的太后却获得很高的评价,且垂帘人数较多。宋代能够多次出现太后垂帘听政根本上是因为其听政没有对朝政造成危害,当国家处于特殊时期时,她们垂帘听政,保证了皇位的顺利传承、稳定了政局,这不同于其它朝代太后听政。以往朝代的统治者制定各种措施去限制太后参政,但太后参政者一直不绝于史。以往朝代的太后大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培植外戚和朝中势力进而控制朝政。而宋代太后垂帘听政多是在大臣或皇帝的请求下才勉强答应听政。且垂帘期间能谨慎行事,自我约束,对外戚也有所抑制。这和以往朝代的太后听政相比,表现出极大的特殊性,故本文对宋代太后垂帘听政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四章对宋代太后垂帘听政进行讨论:第一章论述垂帘听政的起源及宋代太后垂帘听政出现的条件。最开始的太后听政并非垂帘听政,而是直面群臣,到唐代高宗时,武后听政始出现垂帘听政。第一节对垂帘听政的起源进行简要的阐述。宋代九位太后十次垂帘听政,如此频繁的太后垂帘听政其原因值得研究,第二节对其进行讨论。本文第二章论述宋代垂帘太后的出身、地位及听政方式。重点介绍宋代太后的出身、听政方式及其变化。宋代后妃出身较低,同样宋代垂帘太后也同其他后妃一样出身较低。太后的出身对于其垂帘后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本章将论述垂帘太后的出身。第二节论述太后垂帘听政方式,在宋代,尤其重视礼法,所以,太后垂帘听政时的方式有严格的规定。太后垂帘之初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由大臣商讨出垂帘听政方式。其制定的原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使太后在礼制上超越皇权。第三章论述宋代太后垂帘听政的作用,由于宋代太后垂帘者较多,有的垂帘仅几天,所以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垂帘时间较长、作为较大的章献明肃刘太后、宣仁圣烈高太后。第四章论述宋代太后垂帘而不危政的原因,从第三章太后听政期间的作为来看,其没有对朝政造成大的危害,反而在国家处于特殊时期时稳定了政局。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对宋代太后垂帘听政问题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从而深化对宋朝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了解。
胡博文[7](2019)在《明代女性观中的家国忠义期许》文中研究表明古代中国不同朝代的女性观在三从四德与内外有别的儒家性别伦理建构之下大同小异。在贞孝柔顺的女德要求之外,家国层面本属于男性的忠义期许从先秦时期仅针对贵族阶层女性历经南北朝与唐代的演化发展至明朝,逐渐形成了社会对于全体女性较为系统的一种额外期待。本文综合运用明代正史地方志等传统精英史料与诗词小说等边缘性史料、文人笔记等男性史料与才媛着述的女性史料,以考察家国忠义期许在明代女性观中的表现与生成此种社会风向的时代原因。有明一代,在官方的倡导下,女教体系极为完备,国家权力话语不断通过政令介入到女教之中,使女性行举为世作则、教化社会的家国意义更加彰显,而印刷出版业的兴盛带来女性阅读空间的开阔,评骘历史、综论天下使家国道义深入女性视野。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更多的女性加入到社会活动中,而自宋以来的民族危机使得汉统式微,男性的弱质化促使社会的拯世振邦期待逐渐趋向于走出闺阁的女性群体,北朝至唐时褒扬女性忠义的民间心理进一步强化。明代的官制女教书最早表现出了对于女性在家国层面发挥能动作用的期许,《内训》既宣导夫妇之道与家国隆替的联结,又强调女性对于国家的内助之功。《古今列女传》则采叙大量贤女典故,从国家意识到理国之道展示女性在国家政治层面影响国运昌隆的能动作用。民制女教书则将女性忠义内涵深化,《闺范》提出兼德大义的新要求,《女范编》使忠臣烈女二义归一,《女范捷录》最终将忠义辟为女德专章。掌控着书写话语权的明代男性士人在其着述中同样表达了对女性的家国期许。在笔记文类中,男性士人既称赞具有襄国辅君才干的女性,又肯定女性在家国政治中的不凡识见,既表述了对女性勇武气质的向往,又以女性的忠义实践事例教化民众。经文人整理创作的小说文类则运用多种想象方式寄拯救家国危机的希望于女性,通俗小说中的女将群像便于此时应运而生,这种想象也是民间精神与社会价值取向的折射。中晚明诞生的才媛群体在其着述之中表现了对此种忠义期许的高度认同。在诗词创作中,才女们关怀社会民生,关切时局、品评时政,或书写经邦济世的理论或阐发自己的报国志向,甲申国变后,才媛群体进而成为女性遗民,以诗存史,缅怀故国之思。在鼎革之变中,还有许多女性在强烈的忠义感召下以身殉国,留下满怀家国气概的绝命诗。此外,更有许多参加到晚明军事活动的女性,或上阵杀敌、为君父复仇,或守城防御、保一方安宁,为后世传颂。
叶铸漩[8](2019)在《制度史下的西汉《诗经》学考论》文中研究说明在历代《诗经》学的研究中,“《诗经》学”的研究对象一直以来都是以与《诗经》相关的具体现象呈现於世的。因此,人们对於《诗经》学的考察,就自然地落实於对这些具体的“《诗经》学现象”探究的任务中了。所谓“《诗经》学现象”,是後世对《诗经》在具体历史时代中遭受作为後所呈现出的状态及其周边的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总结,其内容则更多地呈现为与《诗经》相关的历史事件及文献着述。而对於西汉“《诗经》学现象”的研究,以现有文献来看,自後汉时代就已经开始,至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从历代学者们对西汉“《诗经》学现象”探究的遗着中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其所涉及的视角涵盖了语言文字、义理、历史考辨、思想文化等多个维度。然而,从微观层面来看,这些成果对於与“《诗经》学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制度”的维度却鲜有涉及。大量的史实表明,西汉“《诗经》学”所发生的诸种现象(历史事件及文献着述),在现实中不可否认地与当时的诸种“制度”之间是有着紧密关联的。这一西汉“《诗经》学现象”与当时制度之间的现实关系就成为本文立论的基础。而对这一立论基础的处理,本文按照这一关系中自然发生的历史顺序,采取:从西汉社会的具体制度入手,进而考察人们因这些制度所自然发生的潜在认知及行为,并最终据此得出某种“《诗经》学现象”发生的事实。这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制度史现实——理念/认识——《诗经》学现象”的顺序。这一顺序可以更为清晰且客观地将西汉某些“《诗经》学现象”与当时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历史发展的自然路径呈现出来,并使从“制度史”角度出发去观照某些西汉“《诗经》学现象”变得更为真实和可行。因此,“制度史现实——理念/认识——《诗经》学现象”的顺序也就成为本文各章得以展开的基本理路。文章以“‘制度’的内容与择取”为首章,首先对作为论述基础的“制度”内容做出传统的界定和归类并确定与本文相关涉的西汉制度类型。在此基础上,文章分为“职官制度与西汉《诗经》学”、“选举制度与西汉《诗经》学”及“《礼制》与西汉《诗经》学”三章,对“职官制度”、“选举制度”和“礼制”三种与《诗经》学现象具有“主要矛盾”关系的制度於西汉《诗经》学现象的影响方式分别给予了考察。根据“制度史现实——理念/认识——《诗经》学现象”顺序,本文从第二章开始又在各章内作了细分。第二章“职官制度与西汉《诗经》学”中,“西汉官制大略”、“职官价值的现实表现”两个部分,明确了当时人们对於职官权力的认知以及“儒学职官”们的心态,而这在时人及以《诗》得官者对《诗经》的作为中则催生了“《诗经》的立官与今古文”及“政治生活中的涉《诗》行为”二种现实,这在“《诗经》立官与今古文分争”、“政治生活中的涉《诗》”两节中有着详细的论述;而第三章“选举制度与西汉《诗经》学”则以“西汉选举制度论略”为载体对时人因选举制度而形成的“如何才能当官”的认知予以发明。由此关涉《诗经》,则“传承”与“师法裙带”两种方式(《诗经》学现象)在现实中保证了人们有效的“成为官员”及“维系职权”,这在“《诗经》的传承”与“师法的裙带”两节中是有详细论述的;至於第四章“礼制与西汉《诗经》学”,依然从“制度史”史实出发,以“‘礼’的参政——从叔孙通‘起朝仪’谈起”、“西汉礼制的实践”、“礼制实践的社会效用”三节考察了西汉礼制的实况并对人们由此而产生的“根深蒂固”的尊卑秩序理念予以明确。这种理念反映在人们对《诗经》的作为中则突出地表现为“《诗经》的训诂”及“《诗》序的书写与编排”两个方面,因此第四节“尊卑秩序理念下的《诗经》释读”则对这两个方面给予详细的考察。而《诗经》训诂成果的渐趋成型使得这些成果又进入时人的生活并对现实人生乃至治国理政形成深刻的影响,对此详述的则是第五节“《诗》义释读的现实‘返照’”。全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之间呈现出并列的关系,第一章外的每一章之内严格地按照“制度史现实——理念/认识——《诗经》学现象”的顺序展开,以求客观地获得“西汉制度”影响当时某些“《诗经》学现象”形成的方式。综合诸章的结论,可以发现,与《诗经》相关的不同制度在现实中是通过对制度中时人认知的深刻影响,在人们以这种认知对《诗经》的现实作为中形成了不同的“《诗经》学现象”,这也是本文对西汉某些《诗经》学现象从“制度史”角度考察所得出的结论。
张亮平[9](2019)在《元代中政院研究》文中指出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以“祖述变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即在继承草原祖制的同时,还要有所变通,变通则主要是向汉地政治制度学习。这样元朝统治者制定的各项制度既吸收了中原汉地的内容,又保留草原游牧民族自己的特色。中央机构中有关后妃管理的寺、院诸官署多是这种蒙汉杂糅状态制度上的体现,外看是中原汉式机构,内则是草原后妃斡耳朵的延续,反映了蒙元王朝在政治制度上“内蒙外汉”的特色。但是,中政院则与上述寺、院不同,其设置突破了后妃斡耳朵的草原家产制性质,有了中原汉地后宫制度的性质。元成宗以后,中政院成为历朝正宫皇后位下的管理机构,管理着整个皇室的产业和礼仪,与传统的后妃斡耳朵并存。中政院这一机构名称虽属元代首创,但其管理方式和性质更接近汉制。但中政院与历代后妃管理机构不同的是,中政院有遍布于全国各地的下属机构,管理着中宫的钱粮、矿产等,还管理专门的私属人口,其经济地位之高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中政院的设立,为皇后参政甚至主政提供了政治经济资源,助长了皇后的势力,但其发展也曾受到太后位下徽政院的限制,这与元中后期太后干政的特殊情况有关,徽政院与中政院相似,它们性质相同,职能重叠。皇后与太后势力之间的博弈,形成了一种权力制衡,这是元代中后期特殊的现象,反映了元代中后期政治的一个侧面。
杜元[10](2018)在《西汉太后临朝预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代女性参政的形式多种多样。随着《史记》《汉书》的相继面世,女性逐渐以男性伴侣助手的形象固定下来。就西汉而言,其参政的基本形式是太后临朝预政,而太后临朝预政最显着的特点是连续性。从吕后到元后,几乎每一位皇帝在位期间,都会受到来自太后的影响。在她们成为太后之前,多为皇后,“后即小君”的观念使她们成为太后时,拥有天然的临朝预政合法性。“汉以孝治天下”,忠孝合流的思想又使得太后可以不用临朝,也能通过影响皇帝来实现预政。太后临朝预政最主要的助手是外戚,太后与外戚集团之间,并不是单纯的利益共同体,而是外戚集团需要依附于太后来实现自身壮大。西汉前期,外戚只是太后权力的延展,其势力大小强弱皆在太后的掌控之下;西汉中期,外戚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太后地位来主动谋利,太后在制衡外戚上已开始日渐减弱,至西汉后期傅氏、丁氏外戚势大时,外戚成员已敢于不听从太后旨意。直至王莽专权后,太后与外戚之间,虽然还保持着盟友的关系,但已无法主导外戚,成为受其裹挟的一部分了。
二、简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后妃参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后妃参政(论文提纲范文)
(1)《后汉书》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一章 女性形象溯源 |
第一节 汉前女性形象 |
一、《诗经》女性:形象朦胧纯真自然 |
二、《左传》女性:形象独立个性鲜明 |
三、《战国策》女性:自由独立与礼碰撞 |
第二节 西汉女性形象 |
一、《史记》女性:争权夺势为利为贵 |
二、《汉书》女性:公私皆存德行分明 |
第二章 《后汉书》女性形象创作背景 |
第一节 凸显东汉复杂的社会镜像 |
一、彰显波谲云诡的政治生态 |
二、揭露外戚宦官专权朝政 |
三、反映女性强烈的参政意识 |
第二节 展现多家并存的思想 |
一、凸显儒学兴盛的样貌 |
二、昭示谶纬神学的强势 |
三、再现黄老之学的尊位 |
第三节 尊重女性的性别态度 |
一、赞同“以德为上”的执政观 |
二、表明“肯中含否”的身份观 |
三、坚持“以尊为上”的颂扬观 |
第三章 《后汉书》女性形象评议 |
第一节 位尊而贵的皇家女性 |
一、为人恭谦德才兼备 |
二、身居高位滥用职权 |
三、独占专宠仗势欺人 |
第二节 守礼而为的贵族女性 |
一、不慕名利宠辱不惊 |
二、安守本分不渝礼法 |
三、温婉贤淑德行感人 |
第三节 质朴为本的平民女性 |
一、明辨事理坦露真诚 |
二、宁死不屈意志坚定 |
三、舍身为父孝字永存 |
四、恪守贞洁谨言慎行 |
第四章 《后汉书》女性形象塑造艺术 |
第一节 综合运用修辞手法 |
一、引人之言语精意赅 |
二、比喻恰切形象生动 |
第二节 精彩使用描写方式 |
一、正面描写凸显个性 |
二、侧面烘托细腻传神 |
第三节 交错使用叙事手法 |
一、妙用预叙手法昭示人物命运 |
二、接入插叙手法完善叙事情节 |
第五章 《后汉书》女性形象塑造对后世影响 |
第一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对姜诗妻形象的浸染 |
二、对薛宝钗形象的沾溉 |
第二节 对戏剧创作的影响 |
一、对昆剧《班昭》创作的渗透 |
二、对戏曲《蔡文姬》创作的感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明清干政后妃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明清干政后妃群体的基本状况 |
一、明清干政后妃群体成员构成 |
(一)间接地干预朝政的后妃 |
(二)直接地干预朝政的后妃 |
二、明清干政后妃的分布地域和出身 |
(一)干政后妃的分布地域 |
(二)干政后妃的出身 |
第二章 明清干政后妃与政治 |
一、明清严禁后妃干政的措施 |
(一)明朝严禁后妃干政的措施 |
(二)清朝严禁后妃干政的措施 |
二、明清后妃干政的原因 |
(一)自身的政治才能 |
(二)皇帝授权,幼帝继位 |
(三)皇帝无子,后妃定立 |
三、明清后妃干政的依靠力量 |
(一)明朝后妃干政的依靠力量 |
(二)清朝后妃干政的依靠力量 |
(三)与外戚的关系 |
第三章 明清后妃干政的影响 |
一、明清后妃干政的积极影响 |
(一)明朝后妃干政的积极影响 |
(二)清朝后妃干政的积极影响 |
二、明清后妃干政的消极影响 |
(一)明朝后妃干政的消极影响 |
(二)清朝后妃干政的消极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概述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范畴的界定 |
一、与汉魏六朝宫廷文学相比较 |
二、与男性作家笔下的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相比较 |
第二节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概况 |
一、汉代宫廷女性文学概况 |
二、魏晋宫廷女性文学概况 |
三、南北朝宫廷女性文学概况 |
四、隋代宫廷女性文学概况 |
第二章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的渊源及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宫廷女性文学的渊源 |
一、《涂山女歌》 |
二、《诗经》中的宫廷女性诗歌 |
三、樊姬《列女引》 |
四、勾践夫人《乌鹊歌》 |
第二节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的受教育状况 |
一、家族教育 |
二、宫廷教育 |
第三节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的地域文化背景 |
一、北方文化 |
二、南方文化 |
第三章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的内容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诗歌 |
一、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
二、对悲苦命运的感慨 |
三、生离死别前的哀唱 |
四、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与体验 |
第二节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散文 |
一、对妇女形象的赞颂 |
二、对自我意识的表达 |
三、对亲人的挚爱 |
四、对史实的记叙 |
第三节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辞赋 |
一、抒情之作 |
二、咏物之作 |
第四章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句式的新变 |
一、诗歌 |
二、散文 |
三、辞赋 |
第二节 丰富多样的表达技巧 |
一、抒情方式有显有晦 |
二、表现手法繁复多样 |
第三节 创作风格与审美意象 |
一、创作风格的个性化 |
二、审美意象的生活化 |
第五章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的影响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作家的身世命运主题 |
一、“班婕妤怨” |
二、“昭君怨” |
三、“赵飞燕故事” |
四、“甄妃故事” |
第二节 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
一、“团扇” |
二、“杨花” |
三、“黄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宋代外戚的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宋朝外戚群体 |
(一)宋人对“外戚”的认识 |
(二)外戚之家世概况 |
二、宋朝的“待外戚之法” |
(一)外戚的政治待遇 |
(二)外戚的经济待遇 |
三、宋朝外戚与政治 |
(一)外戚的政治活动 |
(二)宋朝外戚政治参与的特点 |
(三)宋朝外戚政治参与特点原因分析 |
四、宋朝外戚政治参与的影响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5)《闲中咏古咏史》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杨叔珨《闲中咏古咏史》与版本情况 |
(一) 杨叔珨及其咏史诗集考述 |
(二) 《闲中咏古咏史》版本及收录情况 |
二、附录诗人生平与版本简况 |
(一) 范阮攸及其诗集版本 |
(二) 阮德达及其诗集版本 |
(三) 梅庵公主及其诗集版本 |
三、咏史诗与作家的研究现状 |
(一) 越南咏华史诗研究现状 |
(二) 杨叔珨咏史诗集及附录诗人的研究现状 |
(三) 论文选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
四、《闲中咏古咏史》的史料价值 |
(一) 可见越南古代文人对中国史籍的熟悉程度 |
(二) 展现越南文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某些看法 |
(三) 阮朝末年文人心态史的折射 |
五、《闲中咏古咏史》的文学色彩 |
(一) 展现了较高的咏史诗艺术技巧 |
(二) 形成了晓畅质朴的艺术风格 |
凡例 |
《闲中咏古咏史》序 |
闲中咏古咏史诗集校注 |
咏史甲集(上载附录探花阮公原作、进士范公原作) |
五臣 |
附录 阮德达:咏帝尧 |
五子 |
附录 阮德达:咏太康 |
龙逢 |
附录 范阮攸:龙逢 |
伊尹 |
附录 阮德达:伊尹 |
附录 范阮攸:伊尹 |
傅说 |
附录 阮德达:傅说 |
比干 |
附录 范阮攸:比干 |
箕子 |
附录 范阮攸:箕子 |
微子 |
附录 范阮攸:微子 |
太公 |
附录 阮德达:太公 |
附录 阮德达:咏商受 |
夷齐 |
附录 阮德达:夷齐 |
武庚 |
附录 阮德达:武庚 |
管仲 |
附录 阮德达:管仲 |
季札 |
附录 阮德达:季札 |
子方 |
附录 范阮攸:子方 |
老子 |
附录 阮德达:老子 |
庄子 |
附录 阮德达:庄子 |
董狐 |
附录 阮德达:董狐 |
齐太史 |
附录 阮德达:齐太史 |
程婴杵臼 |
附录 阮德达:程婴杵臼 |
附录 阮德达:咏吴夫差 |
伍员 |
附录 范阮攸:伍员 |
附录 阮德达:伍员 |
申包胥 |
附录 范阮攸:申包胥 |
附录 阮德达:申包胥 |
范蠡 |
附录 阮德达:范蠡 |
陈文种 |
附录 阮德达:陈文种 |
豫让 |
附录 阮德达:豫让 |
附录 范阮攸:豫让 |
吴起 |
附录 阮德达:吴起 |
孙膑 |
附录 阮德达:孙膑 |
荀卿 |
附录 阮德达:荀卿 |
商鞅 |
附录 阮德达:商鞅 |
附录 梅庵公主:商鞅 |
鬼谷先生 |
张仪苏秦 |
附录 范阮攸:苏秦 |
附录 阮德达:苏秦 |
郭隗 |
附录 阮德达:郭隗 |
屈原 |
附录 阮德达:屈原 |
乐毅 |
附录 阮德达:乐毅 |
王烛 |
附录 阮德达:王烛 |
蔺相如 |
附录 阮德达:蔺相如 |
附录 梅庵公主:蔺相如 |
孟尝君 |
附录 阮德达:孟尝君 |
平原君 |
附录 阮德达:平原君 |
附录 梅庵公主:平原君 |
毛遂 |
附录 阮德达:毛遂 |
附录 范阮攸:毛遂 |
范睢 |
附录 阮德达:范雎 |
附录 范阮攸:范雎 |
信陵君 |
附录 阮德达:信陵君 |
白起 |
附录 阮德达:白起 |
鲁仲连 |
附录 阮德达:鲁仲连 |
燕丹 |
附录 阮德达:燕丹 |
荆轲 |
附录 阮德达:荆轲 |
附录 阮德达:高渐离 |
附录 阮德达:秦始皇 |
茅焦 |
范增 |
附录 范阮攸:范增 |
附录 阮德达:范增 |
附录 梅庵公主:范增 |
萧何 |
附录 范阮攸:萧何 |
附录 阮德达:萧何 |
韩信 |
附录 范阮攸:韩信 |
附录 阮德达:韩信 |
张良 |
附录 阮德达:张良 |
附录 梅庵公主:张良 |
樊哙 |
附录 阮德达:樊哙 |
田横 |
附录 阮德达:田横 |
四皓 |
附录 范阮攸:四皓 |
附录 阮德达:四皓 |
曹参 |
附录 阮德达:曹参 |
周勃 |
附录 范阮攸:周勃 |
附录 阮德达:周勃 |
陈平 |
附录 阮德达:陈平 |
王陵 |
附录 阮德达:王陵 |
刘章 |
附录 阮德达:刘章 |
伏生 |
附录 阮德达:伏生 |
贾谊 |
附录 范阮攸:贾谊 |
附录 阮德达:贾谊 |
晁错 |
附录 阮德达:晁错 |
周亚夫 |
附录 阮德达:周亚夫 |
穆生 |
附录 阮德达:穆生 |
董子 |
附录 范阮攸:董子 |
附录 阮德达:董子 |
附录 梅庵公主:董子 |
汲黯 |
附录 范阮攸:汲黯 |
附录 阮德达:汲黯 |
司马相如 |
附录 范阮攸:司马相如 |
附录 阮德达:司马相如 |
朱买臣 |
附录 范阮攸:朱买臣 |
附录 阮德达:朱买臣 |
公孙弘 |
附录 阮德达:公孙弘 |
东方朔 |
附录 阮德达:东方朔 |
司马迁 |
附录 阮德达:司马迁 |
苏武 |
附录 范阮攸:苏武 |
附录 阮德达:苏武 |
霍光 |
附录 范阮攸:霍光 |
附录 阮德达:霍光 |
魏相 |
丙吉 |
黄伯 |
附录 阮德达:黄伯 |
龚遂 |
附录 阮德达:龚遂 |
赵充国 |
萧望之 |
附录 阮德达:萧望之 |
二疏 |
附录 阮德达:二疏 |
匡衡 |
附录 阮德达:匡衡 |
朱云 |
附录 阮德达:朱云 |
刘向 |
附录 阮德达:刘向 |
孔光 |
附录 阮德达:孔光 |
王莽 |
附录 阮德达:王莽 |
梅福 |
附录 阮德达:梅福 |
逢萌 |
附录 阮德达:逢萌 |
龚胜 |
附录 阮德达:龚胜 |
陈咸 |
附录 阮德达:陈咸 |
杨雄 |
附录 梅庵公主:扬雄 |
附录 阮德达:扬雄 |
邓禹 |
附录 阮德达:邓禹 |
冯异 |
附录 阮德达:冯异 |
补录:卓茂 |
严光 |
附录 阮德达:严光 |
马援 |
附录 阮德达:马援 |
附录 梅庵公主:马援 |
董宣 |
附录 阮德达:董宣 |
补录:刘昆 |
刘晨阮肇 |
毛义 |
附录 阮德达:毛义 |
班超 |
附录 阮德达:班超 |
班固 |
附录 阮德达:班固 |
陆绩 |
附录 阮德达:陆绩 |
黄宪 |
附录 阮德达:黄宪 |
附录 阮德达:张纲 |
李膺 |
附录 阮德达:李膺 |
五处士 |
附录 阮德达:卢翊 |
八龙 |
附录 阮德达:华歆 |
郭泰 |
附录 阮德达:郭泰 |
袁安 |
附录 阮德达:袁安 |
杨震 |
附录 阮德达:杨震 |
仇香 |
附录 阮德达:范滂 |
刘宽 |
附录 阮德达:刘宽 |
申屠蟠 |
附录 阮德达:申屠蟠 |
胡广 |
附录 阮德达:胡广 |
董卓 |
附录 阮德达:董卓 |
管宁 |
附录 阮德达:管宁 |
蔡邕 |
附录 阮德达:蔡邕 |
曹操 |
附录 阮德达:曹操 |
荀彧 |
附录 阮德达:荀彧 |
附录 梅庵公主:荀彧 |
孔文举 |
附录 阮德达:孔文举 |
孔明 |
附录 阮德达:孔明 |
庞统 |
附录 阮德达:庞统 |
关公 |
附录 阮德达:关公 |
张飞 |
附录 阮德达:张飞 |
赵云 |
附录 阮德达:赵云 |
严颜 |
附录 阮德达:严颜 |
周瑜 |
附录 阮德达:周瑜 |
张昭 |
附录 阮德达:张昭 |
祢衡 |
附录 阮德达:祢衡 |
张松 |
华陀 |
附录 阮德达:华陀 |
左慈 |
附录 阮德达:管辂 |
司马懿 |
附录 阮德达:司马懿 |
曹植 |
附录 阮德达:曹植 |
姜维 |
附录 阮德达:姜维 |
北平王 |
附录 阮德达:北平王 |
诸葛瞻 |
附录 阮德达:诸葛瞻 |
桃源渔父 |
竹林七贤 |
附录 阮德达:魏明帝 |
咏晋武帝 |
咏怀愍二帝 |
咏孝武帝 |
羊祜 |
附录 阮德达:羊祜 |
杜预 |
附录 阮德达:杜预 |
王浚 |
附录 阮德达:王浚 |
何晏 |
附录 阮德达:何晏 |
裴頠 |
附录 阮德达:裴頠 |
张华 |
附录 阮德达:张华 |
毕卓 |
附录 阮德达:咏陆机 |
张翰 |
附录 阮德达:张翰 |
索靖 |
附录 阮德达:索靖 |
王导 |
附录 阮德达:王导 |
庾亮 |
附录 阮德达:庾亮 |
嵇绍 |
附录 阮德达:嵇绍 |
祖逖 |
附录 阮德达:祖逖 |
刘琨 陶侃 |
附录 阮德达:陶侃 |
温峤 |
附录 阮德达:温峤 |
卞壸 |
附录 阮德达:卞壸 |
石勒 |
附录 阮德达:咏石崇 |
桓温 |
附录 阮德达:桓温 |
殷浩 |
附录 阮德达:殷浩 |
褚裒 |
附录 阮德达:咏孙盛 |
王羲之 |
附录 阮德达:王羲之 |
王猛 |
附录 阮德达:王猛 |
谢安 |
附录 阮德达:谢安 |
附录 梅庵公主:谢安 |
谢玄 |
陶潜 |
附录 阮德达:陶潜 |
刘裕 |
附录 阮德达:刘裕 |
崔浩 |
附录 阮德达:崔浩 |
高允 |
附录 阮德达:高允 |
谢灵运 |
附录 阮德达:谢灵运 |
檀道济 |
附录 阮德达:檀道济 |
袁粲 |
附录 阮德达:袁粲 |
褚渊 |
附录 阮德达:褚渊 |
宗懿 |
附录 阮德达:咏沈庆之 |
昭明太子 |
附录 阮德达:昭明太子 |
陶弘景 |
附录 阮德达:陶弘景 |
陈叔宝 |
附录 阮德达:陈叔宝 |
附录 阮德达:咏东魏高欢 |
萧衍 |
附录 阮德达:萧衍 |
杨坚 |
附录 阮德达:杨坚 |
高颎(音景) |
附录 阮德达:高颎 |
贺若弼 |
附录 阮德达:贺若弼 |
苏威 |
附录 阮德达:苏威 |
王通 |
附录 阮德达:王通 |
薛道衡 |
附录 阮德达:薛道衡 |
杨素 |
尧君素 |
附录 阮德达:尧君素 |
杨义臣 |
补录:王义 |
附录 阮德达:咏唐高祖 |
裴寂 |
附录 阮德达:裴寂 |
房、杜 |
附录 阮德达:房玄龄 |
萧瑀 |
附录 阮德达:萧瑀 |
魏征 |
附录 阮德达:魏征 |
李靖 |
附录 阮德达:李靖 |
薛仁贵 |
附录 阮德达:薛仁贵 |
褚遂良 |
附录 阮德达:褚遂良 |
李世绩 |
附录 阮德达:李世绩 |
狄仁杰 |
附录 阮德达:狄仁杰 |
五王 |
附录 阮德达:五王 |
武攸绪 |
附录 阮德达:武攸绪 |
骆宾王 |
附录 阮德达:骆宾王 |
王勃 |
附录 阮德达:王勃 |
韩休 |
附录 阮德达:韩休 |
姚、宋 |
附录 阮德达:宋璟 |
张九龄 |
附录 阮德达:张九龄 |
李太白 |
附录 阮德达:李太白 |
杜甫 |
附录 阮德达:杜甫 |
孟浩然 |
附录 阮德达:孟浩然 |
郭子仪 |
附录 范阮攸:郭子仪 |
附录 阮德达:郭子仪 |
张巡许远 |
附录 阮德达:张巡 |
南霁云 |
附录 阮德达:南霁云 |
颜真卿 |
附录 阮德达:颜真卿 |
颜杲卿 |
附录 阮德达:颜杲卿 |
段秀实 |
附录 阮德达:段秀实 |
李泌 |
附录 范阮攸:李泌 |
附录 阮德达:李泌 |
陆贽 |
附录 阮德达:陆贽 |
裴度 |
附录 阮德达:裴度 |
韩愈 |
附录 阮德达:韩愈 |
附录 梅庵公主:韩愈 |
白居易 |
附录 阮德达:白居易 |
附录 阮德达:咏元稹 |
李绛 |
李德裕 |
附录 阮德达:李德裕 |
郑綮 |
附录 阮德达:郑綮 |
司空图 |
附录 阮德达:司空图 |
孙供奉 |
附录 阮德达:孙供奉 |
梁震 |
附录 阮德达:梁震 |
王彦章 |
附录 阮德达:王彦章 |
李克用 |
附录 阮德达:李克用 |
李存勖 |
附录 阮德达:李存勖 |
冯道 |
附录 阮德达:冯道 |
陈抟 |
附录 阮德达:陈抟 |
赵普 |
附录 阮德达:赵普 |
曹彬 |
附录 阮德达:曹彬 |
张齐贤 |
附录 阮德达:张齐贤 |
李沆 |
附录 阮德达:李沆 |
吕蒙正 |
附录 阮德达:吕蒙正 |
王旦 |
附录 阮德达:王旦 |
寇准 |
附录 阮德达:寇准 |
种放 |
附录 阮德达:种放 |
魏野 |
附录 阮德达:魏野 |
林逋 |
附录 阮德达:林逋 |
王钦若 |
附录 阮德达:王钦若 |
王曾 |
附录 阮德达:王曾 |
鲁宗道 |
附录 阮德达:鲁宗道 |
韩、范 |
附录 阮德达:韩琦 |
附录 阮德达:仲淹 |
富弼 |
附录 阮德达:富弼 |
唐介 |
附录 阮德达:唐介 |
王德用 |
附录 阮德达:王德用 |
包拯 |
附录 阮德达:包拯 |
赵拚 |
附录 阮德达:赵拚 |
王安石 |
附录 阮德达:王安石 |
司马光 |
附录 阮德达:司马光 |
欧阳修 |
附录 阮德达:欧阳修 |
洛社耆英 |
附录 阮德达:文彦博 |
苏轼苏辙 |
附录 阮德达:苏轼 |
三舍人 |
附录 阮德达:三舍人 |
陈禾 |
附录 阮德达:陈禾 |
邓肃 |
附录 阮德达:范镇 |
童贯 |
附录 阮德达:童贯 |
附录 阮德达:钦宗 |
李若水 |
附录 阮德达:李若水 |
秦桧 |
附录 阮德达:秦桧 |
李纲 |
附录 阮德达:李纲 |
宗泽 |
附录 阮德达:宗泽 |
王彦 |
附录 阮德达:王彦 |
徐徽言 |
附录 阮德达:徐徽言 |
赵鼎 |
附录 阮德达:赵鼎 |
陈东 |
附录 阮德达:陈东 |
张浚 |
附录 阮德达:张浚 |
虞允文 |
附录 阮德达:虞允文 |
胡安国 |
附录 阮德达:胡安国 |
胡铨 |
附录 阮德达:胡铨 |
韩世忠(进退格) |
附录 阮德达:韩世忠 |
岳飞 |
附录 阮德达:岳飞 |
朱弁 |
附录 阮德达:朱弁 |
洪浩 |
附录 阮德达:洪浩 |
附录 阮德达:刘珙 |
陈观 |
张邵 |
附录 阮德达:张邵 |
韩侘胄 |
附录 阮德达:韩侘胄 |
魏了翁 |
附录 阮德达:魏了翁 |
真德秀 |
附录 阮德达:真德秀 |
陈寅 |
附录 阮德达:咏吴璘 |
赵师睾 |
附录 阮德达:赵师睾 |
黄恺伯 |
附录 阮德达:孟珙 |
贾似道 |
附录 阮德达:贾似道 |
张顺张贵 |
附录 阮德达:张顺 |
附录 阮德达:张贵 |
汪立信 |
附录 阮德达:汪立信 |
赵昂发 |
附录 阮德达:赵昂发 |
米立 |
附录 阮德达:米立 |
李芾 |
附录 阮德达:李芾 |
附录 阮德达:姜才 |
李庭芝 |
附录 阮德达:李庭芝 |
附录 阮德达:陈宜中 |
陈文龙 |
附录 阮德达:陈文龙 |
张世桀 |
附录 阮德达:张世桀 |
陆秀夫 |
附录 阮德达:陆秀夫 |
文天祥 |
附录 阮德达:文天祥 |
谢枋得 |
附录 阮德达:谢枋得 |
留梦炎 |
附录 阮德达:留梦炎 |
家铉翁 |
附录 阮德达:家铉翁 |
许衡 |
附录 阮德达:许衡 |
吴澄 |
附录 阮德达:吴澄 |
刘因 |
附录 阮德达:刘因 |
附录 阮德达:宋理宗 |
咏宋恭尊 |
咏金哀尊 |
咏元顺帝 |
唐班 |
郑忠 |
咏史乙集 |
嫫母 |
附录 阮德达:嫫母 |
女娲 |
附录 阮德达:女娲 |
湘妃 |
附录 阮德达:湘妃 |
嫦娥 |
附录 阮德达:嫦娥 |
妲己 |
附录 阮德达:妲己 |
姜后 |
附录 阮德达:姜后 |
褒姒 |
附录 阮德达:褒姒 |
西施 |
附录 阮德达:西施 |
附录 梅庵公主:西施 |
越女 |
附录 阮德达:越女 |
卫姬 |
补录:齐姜 |
补录:庄姜 |
补录:共姜 |
樊妃 |
漂母 |
附录 阮德达:漂母 |
王陵母 |
附录 阮德达:王陵母 |
虞姬 |
附录 范阮攸:虞姬 |
附录 阮德达:虞姬 |
附录 梅庵公主:虞姬 |
吕后 |
附录 阮德达:吕后 |
戚姬 |
缇萦 |
附录 阮德达:缇萦 |
卓文君 |
附录 阮德达:卓文君 |
附录 梅庵公主:卓文君 |
昭君 |
附录 阮德达:昭君 |
附录 梅庵公主:昭君 |
赵飞燕 |
附录 阮德达:赵飞燕 |
补录:湖阳公主 |
补录:征侧征贰 |
曹大家 |
附录 阮德达:曹大家 |
曹娥 |
附录 阮德达:曹娥 |
二女 |
貂蝉 |
附录 阮德达:貂婵 |
蔡琰 |
附录 阮德达:蔡琰 |
补录:姜叙母 |
补录:二乔 |
补录:王氏 |
夏侯女 |
附录 阮德达:夏侯女 |
补录:甘夫人 |
补录:糜夫人 |
孙夫人 |
补录:张后 |
补录:李氏 |
补录:崔夫人 |
张夫人 |
苏惠 |
附录 阮德达:苏惠 |
绿珠 |
附录 梅庵公主:绿珠 |
潘妃 |
附录 阮德达:齐王高纬 |
冯淑妃 |
张丽华 |
洗夫人 |
萧后 |
附录 阮德达:炀帝 |
朱贵妃 |
十六院夫人 |
姜亭亭 |
红拂美人 |
附录 梅庵公主:红拂美人 |
补录:张尹二妃 |
平阳公主 |
附录 阮德达:平阳公主 |
武后 |
附录 阮德达:武后 |
韦后 |
附录 阮德达:中宗 |
杨贵妃 |
附录 阮德达:杨贵妃 |
李氏 |
附录 阮德达:李氏 |
花蕊 |
附录 阮德达:花蕊 |
苏小妹 |
杜氏 |
附录 阮德达:杜氏 |
雍氏 |
附录 阮德达:雍氏 |
杨太后 |
周氏妻 |
附录:杨叔珨相关材料 |
一、碑记 |
琼瑠重修祠宇碑记 |
东城县东塔社重修神庙碑 |
乂安省琼瑠县青圆总苞厚社庙 |
二、集序 |
《乂安河静山水咏》序 |
参考文献 |
专着类 |
期刊论文 |
致谢 |
(6)宋代太后垂帘听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 |
0.3 选题意义 |
0.4 创新与不足 |
1 垂帘听政的起源及宋代太后垂帘听政出现的条件 |
1.1 垂帘听政的起源 |
1.2 宋代太后垂帘听政出现的条件 |
1.2.1 扶持幼帝 |
1.2.2 皇帝病重不能亲政 |
1.2.3 帝统不正 |
1.2.4 政局动荡 |
2 宋代垂帘太后的出身、地位及听政方式 |
2.1 宋代垂帘太后的出身与地位 |
2.1.1 出身及出身较低的原因 |
2.1.2 地位 |
2.2 宋代太后垂帘听政方式 |
2.2.1 仁宗朝太后垂帘听政方式 |
2.2.2 仁宗朝以后太后垂帘听政方式 |
3 宋代垂帘太后与朝政 |
3.1 北宋垂帘太后与朝政 |
3.2 南宋垂帘太后与朝政 |
4 宋代太后垂帘而不危政原因分析 |
4.1 宋代垂帘太后的自我约束 |
4.2 宋代垂帘太后对待外戚的态度 |
4.3 宋代外戚对太后的约束及自我约束 |
4.4 宋代士大夫对太后垂帘听政的态度 |
4.4.1 认可 |
4.4.2 监督 |
4.5 宋代太后垂帘听政的实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明代女性观中的家国忠义期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明代女性观中出现家国忠义期许的背景 |
第一节 古代女教体系的臻于完备 |
一、官方话语的极力推崇 |
二、印刷出版行业的兴盛与女教读物的普及 |
第二节 唐及前代忠义期许于女性观中的介入 |
一、先秦时期贵族女性的政治参与活动 |
二、忠君报国期许于汉唐女性观中的先期发展 |
第三节 明代社会的内外情状 |
一、商品经济发展与女性的社会活动 |
二、宋至明时期的民族问题与女性忠义期许的强化 |
第二章 明代女教书中表露的家国忠义期许 |
第一节 明代官制女教书倡导家国道义的趋向 |
一、《内训》中“化成天下”的愿想 |
二、《古今列女传》中女性的国家意识与理国之道 |
第二节 明代民制女教书中的家国忠义要求 |
一、《闺范》等女教书中的“兼德”新义 |
二、《女范捷录》中的“忠义”专章 |
第三章 明人笔记小说中对女性的家国忠义期许 |
第一节 明人笔记中对女性的家国忠义期许 |
一、明代文人笔记对襄国安邦之女性的向往 |
二、由节烈入忠义与明人笔记中女性期待的转型 |
第二节 明代小说中对女性的家国忠义期许 |
一、明人叙事文学中的女扮男装书写 |
二、由勇武入忠义与明人小说中的女将群像 |
第四章 明代女性对家国忠义期许的认同与实践 |
第一节 明代才媛群体的家国关怀 |
一、才媛群体创作中的家国意识 |
二、甲申后女性遗民的亡国书写 |
第二节 晚明女性对家国忠义的实践 |
一、鼎革之变中的殉国女性 |
二、晚明参与到军事活动中报国女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制度史下的西汉《诗经》学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 |
二、研究状况述略 |
三、本文的思路及写作安排 |
第一章:“制度”的内容与择取 |
第一节:“制度”内容的考释 |
第二节:职官制度、选举制度、礼制的择取——基於《诗经》学与制度关系的考察 |
第二章:职官制度与西汉《诗经》学 |
第一节:西汉官制大略 |
一、西汉职官的情形 |
二、秩次与职权 |
第二节:职官价值的现实表现 |
一、职官价值的梳理与阐述 |
二、官员们的“权力认知”及心态 |
第三节:《诗经》立官与今古文分争 |
一、《诗经》的立官 |
二、立官後的现实 |
三、《诗经》的今古文 |
第四节:政治生活中的涉《诗》 |
一、基於“言志”的涉《诗》表现 |
二、涉《诗》的讨论——石渠阁会议之种种 |
第五节:小结 |
第三章:选举制度与西汉《诗经》学 |
第一节:西汉选举制度论略 |
一、西汉初期的选官 |
二、武帝时代及之後的选官 |
三、西汉时人对“求官途径”的认识及倾向 |
第二节:《诗经》的传承 |
一、汉初《诗经》的民间传承 |
二、从民间传承到体制化传承 |
第三节:师法的裙带 |
一、师法裙带之形成 |
二、师法裙带的表现 |
三、师法裙带的影响 |
第四节:小结 |
第四章:礼制与西汉《诗经》学 |
第一节:“礼”的参政——从叔孙通“起朝仪”谈起 |
一、叔孙通“起朝仪”本末 |
二、从叔孙通到董仲舒——儒家礼仪的法制化与现实律法的儒家化 |
三、“儒家礼法”的参政 |
第二节:西汉礼制的实践 |
一、西汉礼制述略 |
二、“礼情”分析 |
三、西汉礼制的实践 |
第三节:礼制实践的社会效用 |
一、礼制实践的社会效用考察 |
二、社会效用的链式反应——基於现实和认知层面的考察 |
第四节:尊卑秩序理念下的《诗经》释读 |
一、《诗》篇诂训举隅 |
二、“诗序”的现实 |
第五节:《诗》义释读的现实“返照” |
一、《诗》义释读成果的凝固趋势 |
二、理念化准则的成立 |
三、施治理念的现实返照 |
第六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
後记 |
(9)元代中政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中政院设置渊源 |
第一节 元代之前管理中宫之机构 |
第二节 蒙元诸帝斡耳朵继承制度 |
第二章 中政院的建制及经营的产业 |
第一节 中政院设立的原因 |
一、“祖述变通”背景下的体制转型 |
二、后妃斡耳朵管理经营环境的转变 |
三、成宗皇后卜鲁罕的推动 |
第二节 中政院建制 |
一、中政院主要官员 |
二、中政院的从属机构及其职能 |
三、中政院与“三后衙门” |
第三节 中政院经营的产业 |
一、中政院经营的田产 |
二、中政院经营的矿冶业 |
三、中政院与寺院经济 |
第三章 中政院与元代社会 |
第一节 中政院在元代的地位 |
第二节 中政院与元代政治 |
第三节 中政院与元代经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西汉太后临朝预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西汉太后临朝预政现象述要 |
(一)吕后 |
(二)薄太后 |
(三)窦太后 |
(四)王太后 |
(五)元后 |
表一 西汉预政皇太后位阶变化图表 |
小结 |
二 太后临朝预政的特点及其权力渊源 |
(一)太后临朝预政的特点 |
1.直接插手朝政左右皇帝的意志 |
2.干预皇位的继承 |
3.对外戚势力的抑制 |
(二)太后预政的权力渊源 |
1.“后即小君”的传统思想 |
2.“忠孝”观念与家国同构的强化 |
3.皇帝的二重身份不对等 |
小结 |
三 太后临朝预政与外戚政治及其他 |
(一)太后与外戚政治 |
1.吕氏外戚 |
2.窦氏外戚 |
3.王氏外戚 |
(二)从“辕固刺豕”看儒道之争 |
小结 |
四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简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后妃参政(论文参考文献)
- [1]《后汉书》女性研究[D]. 王爱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明清干政后妃比较研究[D]. 杜永娇. 安徽大学, 2020(07)
- [3]汉魏六朝宫廷女性文学研究[D]. 韦婉明.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宋代外戚的政治参与研究[D]. 李艳艳.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5]《闲中咏古咏史》校注[D]. 郭文瑞.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4)
- [6]宋代太后垂帘听政研究[D]. 潘雨. 辽宁大学, 2019(01)
- [7]明代女性观中的家国忠义期许[D]. 胡博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制度史下的西汉《诗经》学考论[D]. 叶铸漩. 武汉大学, 2019(06)
- [9]元代中政院研究[D]. 张亮平.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西汉太后临朝预政问题研究[D]. 杜元.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