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实《决定》精神,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木林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楚博[1](2021)在《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对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经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以该林场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分析、现地调查和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结合林场201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2016-2018年林地变更资料,分析林场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和相应的森林资源经营技术,结果表明:(1)林场包括水源保护、生态旅游、用材林3个经营区,有林地面积54940.9 hm2,灌木林面积5887.8 hm2,森林覆被率92.46%,活立木蓄积1280813 m3,平均蓄积量仅为23.3m3/hm2,仅为中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的25.95%;天然起源幼龄林占绝对优势,均为同龄纯林,蒙古栎林和黑桦林占78.68%和18.98%。森林绝大多数处于“健康”、“亚健康”状态,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2)增加了特种用途林中的风景林,林场林种体系由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3个一级林种及7个相应的二级林种构成,形成了与水源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和用材林区对应的林种体系。(3)制定龄组调整实施方案,分步骤提出了将占绝对优势的幼龄林龄组结构进行调整的操作步骤和调整时间节点,经过5个龄级期限的调整,可使林场森林达到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面积基本相等。(4)制定了树种组成和景观改造方案,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逐渐提高林分非优势树种的混交比例形成混交林。风景林和护路林采用景观树种丰富和改善现有森林植被的森林景观,增加观景台周围可视范围森林景观美景度,改善道路内湾通透度和通直道路绿植单一状况,丰富植物科普园和“接待处”的植物种类和观赏价值。(5)针对宜林荒山荒地提出以封育草灌为主,辅以雨季穴状补播锦鸡儿灌丛草场植被恢复方案。(6)明确了林场森林抚育目标、原则、对象与措施,落实了幼中龄林抚育间伐、公益林成熟林抚育间伐和更新采伐抚育间伐技术,提出了林分改造和补植更新的具体措施。
马剑[2](2021)在《祁连山北麓中段典型灌丛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物系统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为研究植物和土壤相互作用以及碳(C)、氮(N)、磷(P)循环提供了新思路。植物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其元素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对揭示养分可获得性以及C、N、P等元素的循环和平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灌丛群落是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西北地区生态安全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系统地研究祁连山区灌丛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揭示灌丛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反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祁连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与重建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为此,本研究以分布在祁连山大野口流域的甘青锦鸡儿(Caragana tangutica)、鲜黄小檗(Berberis diaphana)、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e)、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和吉拉柳(Salix gilashanica)等5种典型灌丛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主要研究了5种典型灌丛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以及灌丛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祁连山大野口流域灌丛植被中有48种植物,隶属于26科,38属,以蔷薇科、禾本科、菊科和豆科等居多。生活型谱以地面芽植物所占比例最大(37.09%)。不同灌丛群落H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金露梅>鬼箭锦鸡儿>鲜黄小檗>甘青锦鸡儿>吉拉柳,D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金露梅>鬼箭锦鸡儿>吉拉柳>鲜黄小檗>甘青锦鸡儿。整体上看,灌丛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H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12~2.26,D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60~0.74。(2)5种灌丛类型中,吉拉柳灌丛土壤C、N平均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灌丛(P<0.05),分别为74.93 g·kg-1、6.10 g·kg-1,说明吉拉柳灌丛对土壤养分具有较强的累积作用,对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吉拉柳灌丛各土层C:P高于其它4种灌丛类型,是最具固磷潜力的灌丛类型。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在剖面上呈“倒金字塔”的分布格局;土壤碱解氮、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速效磷是影响灌丛群落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因子;土壤C:P和N:P可作为评价该区域P有效性和养分限制性指标,灌丛群落土壤养分主要受N素限制。(3)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总孔隙度是影响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土壤因子;土壤容重、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质量含水量是影响茎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土壤因子;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质量含水量是影响粗根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土壤因子;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p H值是影响细根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土壤因子。(4)与全球陆地植物C、N、P平均水平相比,5种典型灌丛植物叶片、粗根和细根具有较高的C含量,叶片具有较低的N含量和较高的P含量。与全球陆地植物C:N:P相比,5种灌丛植物叶片具有较高的C:N和C:P,粗根和细根具有较高的C:N。5种典型灌丛植物N:P均小于14,表明祁连山大野口流域灌丛植物生长更易受N素限制。
寇志伟[3](2021)在《毛乌素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是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区域生态恢复的重要保障。其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减少黄河泥沙量和阻止毛乌素沙地南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榆林市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灌木林营造结构不合理、抚育滞后、管理粗放以及沙区干旱加剧等原因。近些年,灌木防护林出现了灌草多样性降低、灌木生长发育不良、灌木矮小和群落演替缓慢等现象,导致其林分活力下降,防风固沙功能减弱。为了提高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建设成效,促进灌木林健康生长,构建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体系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调查分析,以国内外文献为参考,结合相关领域专家和灌木林管护者意见,构建了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出了榆林沙区灌木林健康指数,对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及影响灌木林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更新复壮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由林分活力、群落结构、防护功能、生境条件和干扰因子5个准则层指标和地径、生物量、灌木冠幅、物种多样性、灌木密度、更新苗数量、盖度、防风效能、固沙功能、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坡位、土壤含水量、病虫害、人畜干扰等17个指标层指标构成的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2)调查区灌木防护林健康指数最大值为0.7272,最小值为0.3429,平均值为0.5277。79.73%灌木样方处于中度退化状态,没有处于健康状态的灌木样地,总体上灌木防护林处于中度退化状态。(3)研究区域中植物园灌木防护林整体处于轻度退化状态,其余区域灌木林整体处于中度退化状态;紫穗槐林和混交林健康指数较高,健康状况较好;不同坡位下灌木林健康状况不同,坡底健康状况最好;平茬可以明显改善灌木林健康状况。(4)气候、土壤质地、微地形、人畜干扰、经营管理等因素均对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有显着影响。(5)结合研究区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提出了补植补播、调整改造、平茬抚育、封育管护和改良灌种等灌木林更新复壮建议。
米家鑫[4](2021)在《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干旱区井工矿山的植被在开采沉陷后存在受损的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地表形变对植被是否存在长期影响却依然存在分歧,厘清其机理有助于矿区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混合决策,降低修复成本,提高生态恢复力。因此,极有必要探明地表形变发生后植被受到的长期影响,从而为矿区植被重建提供理论指导。为此,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矿区作为研究区,首先采用资料搜集、野外调查、遥感反演等方法获取了地表形变及植被的基础数据;然后利用归纳推理、回归分析和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揭示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接着使用数学建模方法构建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系统仿真方法开发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模拟模型;最后基于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提出了对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的建议。本文研究目的是揭示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目标旨在揭示地表形变对植被影响的作用机理,构建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模拟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地表形变对植被存在长期影响,形变的剧烈程度决定了对植被的影响程度。解析地表形变的性质发现,地表形变具有动态性和静态性特征,分别对植被产生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当地表形变在静态时具有空间差异性和状态稳定性特征。根据对植被的影响尺度,地表形变分为导致整体植被变化和局部植被变化的地表形变,分别以地表沉陷与地表裂缝为代表。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植被结构参数与地形、土壤退化程度与地裂缝形态之间均显着相关,表明地形的变化将对植被产生长期影响,形变的剧烈程度是植被受影响程度的关键,其中沉陷深度、沉陷角度和沉陷方向是地表沉陷影响植被的关键因素,决定了植被的立地条件;开裂距离和沉陷角度则是地表裂缝影响植被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土壤的退化程度。(2)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来源于形变发生时导致的植被和土壤退化,从而限制了形变发生后的植被生长和群落演替。基于建立的植被-土壤-气候状态的动力学模型(VSW Model),分析地表形变对植被的影响过程发现,地表形变发生时植被及其土壤的基质条件发生退化,这种立地条件的变化将长期且持续的限制植被在自然驱动下的生长与演替。长期影响的强度由地表形变的剧烈程度决定,同时也与影响时间、气候条件、形变前植被和土壤的基质条件以及植被和土壤的自然变化系数有关。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过程具有空间差异性、时间持续性、作用间接性和基质决定性特征;影响结果分为植被的状态变化和类型变化,分别反映了植被生长状态和植物群落演替受到的长期影响。(3)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引起了植被生长状态的下降,其中草本植被受地表形变的影响最大,乔木植被次之,灌木植被最小。基于构建的植被生长对照模型和植被生长过程指标,通过对照法评价了云冈矿区地表形变区内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受到的长期影响。评价结果表明云冈矿区的地表形变在1987-2017年间引起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的生长状态较自然对照区的植被分别出现了6.79%、4.03%、15.10%的下降。其中乔木和草本植被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灌木植被的生长趋势与归一化谱熵指标反而出现了17.26%与2.77%的提高,但年度NDVI最小值出现了19.39%的下降,表明不同类型的植被在生长状态上对地表形变长期影响的响应存在差异。(4)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将导致乔木植被退化为灌木和草本植被,并促进灌木植被的生长和聚集,最终引起植被格局的破碎化。使用基于元胞自动机开发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系统模拟了研究区在原始情景和地表形变情境下植物群落的30年自然演替过程,并以沟壑地形和平坦地形条件、高初始植被及低初始植被覆盖条件组合成四种初始条件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地表形变对植物群落演替的长期影响主要表现为限制乔木植被的生长和群落发展,并使形变区率先形成灌木植被的聚居区,原本紧密的植被格局趋于破碎化。对比不同初始条件的模拟结果发现,地表形变对地形平坦区的植被影响大于沟壑区,对低初始植被覆盖区的植被影响大于高初始植被覆盖区;对乔木植被格局的影响最为明显,原始情景和形变情景间的差异度在无初始植被时始终大于0.5。随着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将逐渐减弱,原始情景和形变情景间植被格局的差异逐渐减小。(5)设计长期目标、治理长期影响、实施长期监管是针对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的核心思想。根据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和表现方式,对植被重建体系的设计者提出了“因地制宜,长期规划,重点治理,整体修复”的设计准则建议;对植被重建体系的实施者提出“监测、评价、模拟、规划、治理以及反馈”的实施框架建议;对植被重建体系的监管者提出了建立整体评估、长期监测和实时治理机制的推进政策建议。为实现矿山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有必要在井工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中考虑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认识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有助于了解井工矿山生态系统中各类要素和过程间的复杂作用关系,为制定新的矿山生态修复和植被重建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该论文有图120幅,表34个,参考文献271篇。
袁和第[5](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叶露萍[6](2020)在《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水-植被的时空变异分析》文中指出黄土高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区,退耕前大量的毁林开荒导致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成为世界上具代表性的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和侵蚀景观。为改善这一状况,采取了建造梯田和淤地坝等多种措施,但该区水土流失仍然严重。因此,1999年我国推行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即将坡耕地退耕为林地、灌木地或草地,以改善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在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过程中,常遵循“土是基础,水是关键,植被是标志,产业是保障,水土保持是目标”的理念指导;因此,为更好的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需要充分了解其在时空尺度上对“土—水—植被”的影响。同时,探讨该影响与农业生产间的平衡也是必要的。“3S”技术集成了卫星定位、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等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从而为评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对水土流失的改善提供了机会。本论文在“3S”技术支持下,基于采样数据、文献数据、遥感数据、气象站监测数据、FLUX监测数据、统计年鉴数据等,选择黄土高原腹地典型小流域——纸坊沟流域和整个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黄土高原土壤水分、黄土高原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及农业生产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分析详细探究纸坊沟流域团聚体稳定性在景观尺度上的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空间预测和空间贡献分析,利用趋势分析探究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前后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要素,以及监测黄土高原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时空响应,并逐像元探测其时空变化出现的拐点/断点,最后结合统计年鉴数据分析黄土高原农业活动的时空变异,以期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下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团聚体稳定性指数平均重量直径MWD、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0.25和可蚀性因子K值的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分别是球状模型、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三指数低的块金值和基台值表明了实验具有较小的采样误差、随机误差和总变异。变程信息证明在0–10cm土层,它们均具有较强空间自相关性;10–20cm的K值具有最大的空间异质性和最小的空间相关性。基底效应强调了MWD和WSA>0.25具有强的空间相关性,二者主要受到本质因素的作用,对于K值,人为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表层。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强的农业活动和低的团聚体稳定性、高的土壤可侵蚀性具有紧密联系,其中特殊点分析发现短期内,耕园地转为灌木可显着改善土壤结构,尤其是对表层。进一步利用景观指数量化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结合土壤性质、地形因子、温度、干旱度和植被覆盖数据,预测MWD、WSA>0.25和K值的空间分布,发现团聚体稳定性指数的空间变异受土壤性质、景观结构、地形、植被活动和水热条件的综合影响,并且预测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的量化,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常被忽略。土壤变量的排除虽会降低MWD和WSA>0.25预测性能,但对K值的预测仍较理想,说明利用辅助数据预测团聚体稳定性指数的空间分布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量化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团聚体稳定性的贡献(包括直接和间接贡献),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SOC、高程、坡度、耕园地斑块所占面积、草地斑块所占面积、pH、非晶质氧化铁、碳酸钙、季节性温差和地形湿度指数起着主要作用,越往表层,自然因素直接作用越强,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结构直接影响SOC、坡度等从而间接贡献团聚体稳定性;越往深层,土壤性质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均加强;(2)黄土高原尺度下,人为活动强度的差异性导致退耕前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控制因素不同,退耕前主要受土壤质地、气候因子、SOC、地形因子的控制,退耕后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结构的作用由不显着到较强,证明了人为干扰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显着作用,坡度由负效应转为正效应,说明坡耕地转为林灌草地有益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另外,线性回归模型的性能反映出该尺度团聚体稳定性空间预测难度大,后期需更详细的规划,本论文是对该尺度相关研究的初探,为后期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3)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数据产品的综合方法,对土壤水时空动态中植被的驱动进行系统和定量评估。该方法也可应用到其他未布有土壤水监测网区域。首先证明了GLEAM土壤水数据集在评估黄土高原土壤水时空动态变异中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34年的时间尺度上,植被恢复在植被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异中发挥主导作用,驱使较湿润区域(年降雨>450 mm)变干燥,较干燥区域变湿润,这是植被结构差异、密度、树龄和物种综合促成的。降雨仅对裸地和稀疏植被区土壤水有显着正效应。而蒸散对裸地、稀疏植被区或茂密植被区的土壤水有重要影响。空间尺度上,蒸散和降雨作用更为显着,植被覆盖对土壤水动力学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弱,蒸散在还林区土壤水分动态中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在退耕还林(草)工程早期阶段(2000–2010年);降雨和植被恢复对还草地土壤水的贡献远大于蒸散的作用。因此,空间分析对明确土壤水和植被恢复间相互作用是必要的;建议在半湿润地区不应进一步退耕,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稀疏以及过度稀疏的植被覆盖区可进一步恢复;(4)利用通量观测站监测数据验证GLASS GPP数据集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适用性;并进一步利用趋势分析探测到1982–2015年来GPP整体的增加趋势,但分段函数分析发现所有像元的变化速率和趋势是有显着性差异的,且在不同阶段也不同,主要呈现出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拐点)、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断点);平均拐点发生在2005年,平均断点在2003年,主要像元拐点/断点集中在2011–2015年,强调了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方式需不同,其强度也应因地制宜,否则可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生态效应,且主要像元的植被恢复已经达到阈值;(5)退耕后黄土高原粮食产量并未因种植面积减少而减少,反而大范围县域呈现增加趋势,肥料施用量的增加是原因之一,从趋势分析可知部分县域的产量波动较大,这种情况不利于退耕还林(草)工程成果的维护,如果农民生计较为单一,则会为提高产量而增加耕地以抵御产量波动。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考虑拓宽农民生计降低其对耕作的依赖性。综上所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虽致该区耕地面积减少,但并未导致其农业生产力下降;考虑到退耕对“土—水—植被”的影响,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因地制宜。这对于揭示土壤侵蚀规律、更加有效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入黄泥沙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期治理工作提供经验和建议,为黄土高原地区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杨磊[7](2020)在《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背景下,温带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及其变化机制,本文借助于遥感技术的区域性优势,融合生态水文学、恢复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气象、植被、社会经济等资料,以草地类型丰富的阿勒泰地区为研究区,选择覆盖度、产草量及生态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为量化指标,分析了草地退化的趋势、规律和空间差异性,评估了草地退化的ESV损失量,明晰了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影响强度,提出了草地退化区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为遏制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不断加剧的趋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7年,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程度不断加重。空间上,全区50%以上草地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持续增大,多样性和均匀性不断减小;覆盖度较高的草地(覆盖度>0.6)面积减少明显,并不断向覆盖度较低的草地(覆盖度<0.4)转移,草地产草量降低,阿尔泰山山区及山前植被覆盖较高的山地草甸和温性草原退化明显。(2)利用时间累积归一化植被指数(Time-Integra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TI-NDVI)作为ESV的当量修正系数,通过增强ESV空间分布的异质性表达,首次计算了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计算得到:2000~2017年的18年内阿勒泰地区草地ESV损失5.10%。(3)自然方面,研究了草地的发展与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关系,2000~2017年阿勒泰地区草地分布区内,92%以上区域气候变暖变湿,干旱的平原区内大面积草地在供水条件改善条件下发生改善,然而相对寒冷的山区,大面积草地在自然条件改善情况下发生了退化。(4)人为方面,阿勒泰地区草地超载比例高达52%,春秋牧场超载更是达到了69%。48.47%草地植被变化由人为因素所主导,46.82%由气候因素所主导,4.71%由两者共同主导。同时退化草地中的94.00%由人为因素主导,改善草地中的93.13%由气候因素主导。从而第一次比较清晰地区分了草地变化与气候、人为的关系,指出了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今后草地的保护、草场条件改善所要采取的有针对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5)根据其生态退化现状与原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A.打草适宜时间应该在7月26日至8月9日期间,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有利于草地尽快恢复。B.开展草地修复和保护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围栏封育、人工补种和毒害草、鼠虫防治等工程措施。C.采取发展畜牧产业园、种植饲料灌木林,合理控制放牧强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非工程措施。坚持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目的,以推动当地农牧业向现代化进程发展的生态补偿政策、工程和措施为依托,推进生态补偿和政策奖惩机制以保障生态修复措施的顺利推行,逐步实现阿勒泰地区草地恢复及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
戴捷[8](2020)在《高寒沙地典型人工灌木林细根固碳作用及其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文中认为一般认为,土壤碳库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植被碳归还和土壤有机质分解两个过程,忽视植物细根凋落物残体作为土壤稳定碳的阶段及其蓄积效应将可能极大的低估其对土壤固碳作用的影响。高寒沙地由于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特点,使其成为我国受荒漠化危害相对严重的区域之一。而大量实践证明植被恢复是退化土地生态修复的重要途径,且处于恢复中的退化和沙化土壤通常拥有巨大的固碳潜力。但植被恢复后的人工林固碳能力尚未得到系统研究,特别是细根在植被恢复区土壤固碳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以共和盆地不同生长阶段(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5a幼龄期,12a中龄前期,18a中龄后期,32a成熟期)和不同栽植模式(5a中间锦鸡儿纯林、乌柳Salix cheilophila纯林和中间锦鸡儿乌柳混交林)的典型人工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芯法、微根管法和埋袋法测定各人工林植被细根的生物量密度、周转率和分解过程,估算其凋落物蓄积效应,并结合林地土壤碳储量和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分析植物细根的固碳作用及其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间锦鸡儿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密度整体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并在成熟期阶段发生了“自疏”现象;细根分布均呈浅根型特征,即50%以上集中于0—45cm土层,而细根分布特征对沙区土壤水分格局的适应性则随林龄增大而提高,在成熟期达到完全一致;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大逐渐提高在深层土壤的周转速率,其中幼龄期和中龄前期在表层土壤(0—30cm)的周转率较高,中龄后期和成熟期在深层(60—120cm)较高;而植被对土壤水的利用策略则同时受细根的分布和周转特征影响,表现为在无自然降水补给时主要利用细根周转较高的土层水分,在降水后则主要利用表层土壤水。(2)中间锦鸡儿人工林的细根凋落物具有显着的蓄积效应,主要受细根生物量密度和年际凋落量的影响;细根分解初期较快而后期慢(分解95%约需要5.74a—11.85a),分解过程中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碳富集现象;同时,细根的固碳作用随恢复期增长而提高,且可以影响林地土壤碳储量的时空格局,并提高深层土壤的固碳潜力。表现为:恢复期越长的人工林其土壤碳储量越大,且均呈表层土壤的碳储量较高,而深层土壤的固碳潜力较大。(3)各人工林的土壤含水量都处于较低水平(Q10<2)。中间锦鸡儿的土壤碳释放速率呈:幼龄期>中龄前期>成熟期>中龄后期,且同时受土壤碳库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在土壤碳库方面主要与林地表层土壤碳储量(负相关)和深层细根凋落物分解(正相关)相关;在环境因子方面主要受土壤水热条件和自然降雨的影响,表现为:在无自然降雨干扰时主要受上层(0—60cm)土壤温度影响;降雨时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较大,温度敏感性显着升高,并对深层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较强;自然降雨过程对土壤碳释放具有抑制作用,但降雨结束次日会使碳释放速率显着升高(可持续约2—5d),不利于细根和土壤的固碳作用。(4)混交林的土壤固碳能力和对沙区土壤水分格局的适应性都优于纯林,林内两种植物的细根均表现出趋同的生长策略(生物量密度、空间分布、周转率等),并形成了不同的土壤资源利用层,其细根分布特征在幼龄期即与林地土壤水分格局完全一致;各栽植模式人工林的细根凋落物都存在明显的蓄积效应,其对土壤碳储量的贡献率随恢复期增长而提高,且均呈表层土壤(0—30cm)的固碳量较大;各人工林的土壤碳释放速率表现为:中间锦鸡儿纯林>混交林>乌柳纯林,主要与林地表层土壤的碳储量(负相关)和细根分解(正相关)相关;自然降雨会促进林地的土壤碳释放速率,不利于细根和土壤的固碳作用。本文系统全面的研究了共和盆地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栽植模式人工灌木林的细根特征(空间分布、周转率和分解)及其固碳作用,并深入分析了细根固碳作用与林地土壤碳库的关系,明确了植物细根对高寒沙地土壤固碳的贡献。结果表明,人工林的细根凋落物具有显着的蓄积效应,其固碳作用可以影响林地土壤碳库的时空格局和固碳潜力,而自然降雨会促进细根凋落物和土壤碳库的分解,不利于碳储存。同时,混交模式和长期恢复有利于提高人工灌木林的环境适应性和固碳能力。
耿德洲[9](2020)在《宁南山区人工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的影响》文中提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人工植被恢复作为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重要措施,对该地区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和线虫占据着土壤食物网的关键位置,对有机质分解、养分循环等生态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并能较好的指示土壤生态系统恢复状况。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宁南山区不同人工植被类型(苜蓿人工草地、柠条人工林地和果园)以及不同种植年限苜蓿人工草地(1、2、6、12年)和柠条人工灌木林(4、14、24、34年)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特征进行调查,探索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与线虫群落的演变规律、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与农田相比,三种人工植被均显着提高土壤真菌与线虫丰度,具体表现为人工林地>人工草地>果园。柠条人工林地和苜蓿人工草地显着降低植食性线虫比例,并提高了线虫群落成熟度指数和结构指数,对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的丰度和组成结构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相比苜蓿人工草地,柠条灌木林的影响更为显着,其微生物和线虫群落也更接近于天然草地。RD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的主要因子。真菌和线虫丰度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而细菌优势菌群和多样性显着影响线虫群落的营养类群组成、成熟度和有机质分解途径。(2)在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种植苜蓿后土壤细菌丰度及多样性较农田显着提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苜蓿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的Chao1、ACE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加,并在第6年时达到最高而后下降,线虫丰度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食细菌线虫和植食性线虫比例随着苜蓿草地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食真菌线虫和杂食/捕食线虫比例则不断下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种植苜蓿显着提高土壤食物网结构化程度,且在种植第6年时,土壤食物网结构最为成熟稳定。然而,该时期根系生物量的迅速增加导致植食线虫比例上升,线虫多样性指数显着下降,这可能是造成苜蓿生长后期土壤养分富集状况变差、人工草地开始退化的重要原因。RD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磷和根系生物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的主要因子。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显着影响线虫群落营养类群组成、多样性、成熟度和有机质分解途径,而真菌多样性与食真菌线虫比例显着正相关。(3)在柠条人工灌木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细菌OTU丰富度、Chao1和ACE指数以及线虫丰度均在柠条林种植初期有所下降,随后不断升高且在第14年时达到最高,而后下降。在种植柠条初期,食细菌线虫比例较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杂食/捕食性线虫比例不断升高,到第14年时达到最高值,此时线虫群落结构指数和成熟度指数也最高,然而在种植后第24年时,根系生物量的增加导致该时期植食线虫比例和植物寄生线虫指数显着上升,杂食/捕食性线虫比例和成熟度指数下降,土壤食物网稳定性受到严重干扰。RD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组成的主要因子,而其含量通常与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密切相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细菌丰度、多样性与线虫群落优势度指数显着负相关,而真菌丰度则与线虫丰度显着正相关,与食细菌线虫比例和瓦斯乐卡指数负相关。(4)不同类型和恢复年限的人工植被,其植物群落组成和生长状况的差异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的食物资源状况,引起其群落组成产生变化。随着人工林草植被进入生长盛期,其根系生物量的迅速增加和植物多样性的显着降低会导致植食线虫比例大幅度增加,并进一步对土壤生物多样性、食物网功能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导致植被退化的重要原因。因此,采取合理措施抑制植食性线虫对人工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建辉[10](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二、落实《决定》精神,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木林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落实《决定》精神,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木林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森林经营研究进展 |
1.1.1 森林分类经营技术 |
1.1.2 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 |
1.1.3 森林生态采伐技术 |
1.1.4 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 |
1.1.5 生态旅游经营技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扎赉特旗概况 |
2.1.2 神山林场概况 |
2.2 研究资料收集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分析 |
2.3.2 现地调查 |
2.3.3 归纳总结 |
2.4 森林健康评价标准 |
2.5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 |
2.5.1 评价指标 |
2.5.2 森林生态功能指数计算方法 |
2.5.3 森林生态功能及等级划分标准 |
3 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3.1 林地面积分析 |
3.2 林木蓄积资源分析 |
3.3 森林(林地)分类分析 |
3.3.1 公益林(地) |
3.3.2 商品林(地) |
3.4 有林地资源分析 |
3.4.1 起源 |
3.4.2 林种 |
3.4.3 龄组 |
3.4.4 优势树种 |
3.5 灌木林资源分析 |
3.5.1 起源 |
3.5.2 林种 |
3.5.3 主要树种 |
3.6 森林资源质量分析 |
3.6.1 森林健康 |
3.6.2 森林自然度 |
3.6.3 群落完整性 |
3.6.4 林地生产力分析 |
3.6.5 生态功能等级分析 |
3.7 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分析 |
3.7.1 森林资源现状 |
3.7.2 林种体系特点 |
3.7.3 有林地资源龄组结构特点 |
3.7.4 优势树种及树种组成特点 |
3.7.5 宜林地资源的特点 |
3.8 森林资源经营的特点 |
4 神山林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
4.1 生态旅游优势分析 |
4.1.1 具有独特的花岗岩地貌 |
4.1.2 具有神秘悠远的蒙元祭祀文化 |
4.1.3 旅游资源丰富且结合性好 |
4.2 生态旅游生物资源现状分析 |
4.2.1 景观植物资源分析 |
4.2.2 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
4.3 生态旅游景区林种树种分析 |
4.3.1 林种组成分析 |
4.3.2 树种配置分析 |
4.4 各景点基本情况分析 |
4.4.1 石老爷峰景区分析 |
4.4.2 博格达乌拉敖包景区分析 |
4.4.3 情侣峰景区分析 |
4.4.4 韶荣奥拉景区分析 |
4.5 神山林场生态旅游特点分析 |
5 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经营对策 |
5.1 林种体系完善对策 |
5.2 龄组结构调整对策 |
5.3 树种组成和景观改造对策 |
5.3.1 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改造对策 |
5.3.2 风景林和护路林改造对策 |
5.4 宜林地植被恢复对策 |
5.5 森林抚育措施改善对策 |
5.5.1 森林抚育目标 |
5.5.2 森林抚育原则 |
5.5.3 森林抚育对象与措施 |
5.5.4 抚育间伐技术 |
5.5.5 林分改造措施 |
5.5.6 补植更新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祁连山北麓中段典型灌丛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1.3.2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1.3.3 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关系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标及科学问题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灌丛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 |
2.1 前言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样地设置及调查 |
2.3.2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物种组成 |
2.4.2 垂直结构 |
2.4.3 数量特征 |
2.4.4 生活型组成 |
2.4.5 物种多样性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灌丛群落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定 |
3.2.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
3.3.2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变化特征 |
3.3.3 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
3.3.4 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
3.4.2 土壤化学计量比变化特征 |
3.5 小结 |
第四章 灌丛群落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4.1 前言 |
4.2 试验方法 |
4.2.1 样品采集 |
4.2.2 样品处理及测定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植物器官C、N、P化学计量基本特征 |
4.3.2 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比变化特征 |
4.3.3 不同灌丛C、N、P化学计量比变化特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灌丛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理化因子的关系 |
5.1 前言 |
5.2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植物器官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
5.3.2 植物器官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植物与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
5.4.2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简介 |
(3)毛乌素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防护林健康发展历程 |
1.2.2 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2.3 防护林健康评价方法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条件 |
2.1.3 地质地貌 |
2.1.4 水资源 |
2.1.5 土壤与植被 |
2.1.6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收集 |
2.3.2 样地调查 |
2.3.3 室内分析 |
2.3.4 评价方法 |
2.3.5 数据处理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
3.1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库的构建 |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3 评价指标的意义 |
3.2 评价数据标准化 |
3.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3.3.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3.3.2 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 |
3.4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模型 |
3.5 灌木防护林健康指数等级划分 |
第四章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分析 |
4.1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结果 |
4.2 不同区域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分析 |
4.3 不同灌种类型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分析 |
4.4 不同坡位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分析 |
4.5 平茬对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
4.6 影响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 |
4.7 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更新复壮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进展 |
2.2 植被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2.3 植物群落演替模拟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地表形变数据来源 |
3.3 植被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4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
4.1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性质解析 |
4.2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因素分析 |
4.3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机理模型 |
4.4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构建 |
5.1 植被生长状态评价模型构建 |
5.2 植被生长状态时序变化构建 |
5.3 植被生长状态长期影响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模拟模型开发 |
6.1 植物群落演替模拟模型开发 |
6.2 地表形变长期影响下沟壑区域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 |
6.3 地表形变长期影响下平坦区域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建议 |
7.1 植被重建的设计准则建议 |
7.2 植被重建的实施框架建议 |
7.3 植被重建的推进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降雨径流模块代码 |
附录2 生长演替模块代码 |
附录3 研究区野外调查工作照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
1.4.1 径流调控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系统科学理论 |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
1.8.1 “两山”理论 |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取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
3.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3 研究方法 |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4 数据收集说明 |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
3.5 技术路线 |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
6.4 本章小结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
7.1 样地概况 |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
(6)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水-植被的时空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水—植被”系统研究 |
1.2.2 退耕还林(草)工程前后土壤团聚体的空间变异和影响因素 |
1.2.3 土壤水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时空响应及其驱动力 |
1.2.4 退耕还林(草)工程下植被总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
1.2.5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时空变异 |
1.3 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黄土高原地区 |
2.1.2 纸坊沟小流域 |
2.2 数据源和提取方法 |
2.2.1 纸坊沟流域辅助数据 |
2.2.2 黄土高原辅助数据 |
2.3 样品采集和室内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2.4.1 经典统计分析 |
2.4.2 地统计分析 |
2.4.3 精度评估 |
2.4.4 通径分析 |
2.4.5 偏最小二乘回归 |
2.4.6 结构方程模型 |
第3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下的团聚体稳定性空间分布 |
3.1 典型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空间分布 |
3.1.1 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可蚀性 |
3.1.2 空间相关性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1.3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可蚀性的空间格局 |
3.1.4 普通克里格和反距离加权的比较 |
3.2 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空间分布 |
3.3 小结 |
第4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下的团聚体稳定性驱动因子研究 |
4.1 典型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空间预测 |
4.1.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4.1.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4.1.2.1 土壤性质的影响 |
4.1.2.2 土地利用和景观结构的影响 |
4.1.2.3 环境因素的影响 |
4.1.3 SSPFs和 ESPFs的方程构建 |
4.1.4 团聚体稳定性指数的空间预测 |
4.2 典型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因素贡献分析 |
4.2.1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各影响因素的贡献 |
4.2.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4.3 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初探 |
4.4 小结 |
第5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下的土壤水时空格局驱动分析 |
5.1 土壤水分动态时空格局 |
5.2 NDVI、蒸散和降雨动力学的时空格局 |
5.3 NDVI、蒸散和降雨与土壤水在时空尺度上的关系 |
5.4 NDVI、蒸散和降雨对土壤水的贡献 |
5.5 小结 |
第6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下的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及农业生产的时空变化 |
6.1 黄土高原GPP的时空变化 |
6.2 农业生产的时空变化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研究 |
1.2.2 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
1.2.3 问题与不足 |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候条件 |
2.3 土壤类型 |
2.4 生物资源 |
2.4.1 草地资源 |
2.4.2 森林资源 |
2.4.3 动物资源 |
2.5 水文水资源 |
2.6 经济社会概况 |
第三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特征 |
3.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2 研究方法 |
3.2 草地类型组成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危害 |
3.2.1 草地类型 |
3.2.2 不同草地类型的物种组成 |
3.2.3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
3.3 当地居民对草原生态退化的感知 |
3.3.1 问卷基本情况 |
3.3.2 居民对草地生态退化的认知 |
3.3.3 居民认为草地生态退化的原因 |
3.4 草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 |
3.5 草地覆盖度等级的面积变化特点 |
3.6 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3.6.1 草地覆盖度变化的总体特征 |
3.6.2 草地覆盖度变化的空间特征 |
3.6.3 草地覆盖度趋势性预测 |
3.7 草地产草量的变化特点 |
3.7.1 草地产草量反演 |
3.7.2 草地产草量变化总体特征 |
3.7.3 草地产草量变化的空间特征 |
3.7.4 草地产草量趋势性预测 |
3.8 小结 |
第四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受损评估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不同时段TI-NDVI的空间特征 |
4.2.1 TI-NDVI(第1时段)的空间特征 |
4.2.2 TI-NDVI(第2时段)的空间特征 |
4.2.3 TI-NDVI(第3时段)的空间特征 |
4.3 TI-NDVI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
4.3.1 TI-NDVI(第1时段至第2时段)的变化特征 |
4.3.2 TI-NDVI(第2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3.3 TI-NDVI(第1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4 不同时段ESV的空间特征 |
4.4.1 ESV(第1时段)的空间特征 |
4.4.2 ESV(第2时段)的空间特征 |
4.4.3 ESV(第3时段)的空间特征 |
4.5 ESV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
4.5.1 ESV(第1时段至第2时段)的变化特征 |
4.5.2 ESV(第2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5.3 ESV(第1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 |
5.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2 研究方法 |
5.2 自然因素对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 |
5.2.1 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
5.2.2 草地覆盖度及产草量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性 |
5.2.3 土壤干旱指数时空变化 |
5.2.4 草地覆盖度及产草量与TVDI相关性 |
5.3 人为因素对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 |
5.3.1 草地超载放牧 |
5.3.2 其它人为因素 |
5.4 草地生态退化的驱动机制 |
5.4.1 物候变化 |
5.4.2 草地与水分的关系 |
5.4.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退化影响的厘定 |
5.5 小结 |
第六章 草地生态修复策略与保障机制 |
6.1 野外采样与研究方法 |
6.1.1 野外采样 |
6.1.2 研究方法 |
6.2 草地围栏对草地影响 |
6.2.1 围栏对生物量的影响 |
6.2.2 围栏对草地植被盖度、高度的影响 |
6.2.3 围栏对草地群落结构的影响 |
6.2.4 围栏对草地产生影响的原因探讨 |
6.3 草地生态修复策略 |
6.3.1 草地生态修复工程措施 |
6.3.2 草地生态修复非工程措施 |
6.4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修复保障机制 |
6.4.1 生态补偿 |
6.4.2 政策奖惩机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不同草地类型物种组成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高寒沙地典型人工灌木林细根固碳作用及其对土壤碳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细根特征的研究方法 |
1.2.2 细根分布与周转的研究现状 |
1.2.3 细根分解的研究现状 |
1.2.4 土壤碳库的研究现状 |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与时间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点 |
2.1.3 土壤与植被 |
2.1.4 土地沙化情况 |
2.2 样地概况 |
3 人工灌木林的细根分布与周转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细根空间分布 |
3.2.2 细根动态 |
3.2.3 土壤含水量 |
3.2.4 植物水分来源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人工灌木林的细根分布特征 |
3.3.2 人工灌木林的细根周转特征 |
3.3.3 细根的分布和周转特征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
3.3.4 不同生长阶段人工灌木林的水分利用策略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4 细根凋落物的蓄积特征及其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细根凋落物分解 |
4.2.2 碳含量测定 |
4.2.3 细根凋落物(碳)蓄积量的估算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细根凋落物的分解特征 |
4.3.2 细根凋落物的蓄积效应 |
4.3.3 细根凋落物的碳蓄积特征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5 人工灌木林的土壤碳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观测样地预处理 |
5.2.2 仪器布设 |
5.2.3 观测指标计算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人工灌木林土壤异养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3.2 人工灌木林土壤异养呼吸的月动态特征和温度敏感性 |
5.3.3 人工灌木林土壤碳储量和细根凋落物分解对土壤异养呼吸的影响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6 不同栽植模式人工灌木林的细根固碳特征及其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样方设置 |
6.2.2 仪器布设 |
6.2.3 数据采集与观测指标计算 |
6.2.4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栽植模式人工灌木林细根的分布与周转特征 |
6.3.2 不同栽植模式人工灌木林细根凋落物的碳蓄积特征 |
6.3.3 不同栽植模式人工灌木林细根固碳作用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
6.4 讨论与小结 |
6.4.1 讨论 |
6.4.2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宁南山区人工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2 植被恢复对土壤线虫的影响 |
1.2.3 土壤微生物与线虫的相互作用 |
1.2.4 目前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人工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特征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样品采集 |
2.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2.4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
2.2.5 土壤线虫群落分析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人工植被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 |
2.3.2 不同人工植被类型下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
2.3.3 不同人工植被类型下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
2.3.4 不同人工植被类型下土壤线虫群落特征 |
2.3.5 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和线虫群落的相互关系 |
2.4 讨论 |
2.4.1 不同人工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2 不同人工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2.4.3 不同人工植被类型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
2.4.4 不同人工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线虫群落的相互关系 |
2.5 小结 |
第三章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结构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样品采集 |
3.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2.4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
3.2.5 土壤线虫群落分析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 |
3.3.2 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
3.3.3 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
3.3.4 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线虫群落特征 |
3.3.5 环境因子、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线虫群落的相互关系 |
3.4 讨论 |
3.4.1 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2 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4.3 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
3.4.4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线虫群落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因素 |
3.5 小结 |
第四章 柠条人工灌木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特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样品采集 |
4.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4.2.4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
4.2.5 土壤线虫群落分析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种植年限柠条人工灌木林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 |
4.3.2 不同种植年限柠条人工灌木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
4.3.3 不同种植年限柠条人工灌木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
4.3.4 不同种植年限柠条人工灌木林土壤线虫群落特征 |
4.3.5 环境因子、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线虫群落的相互关系 |
4.4 讨论 |
4.4.1 不同种植年限柠条人工灌木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4.2 不同种植年限柠条人工灌木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4.4.3 不同种植年限柠条人工灌木林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
4.4.4 柠条人工灌木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线虫群落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因素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落实《决定》精神,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木林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D]. 王楚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祁连山北麓中段典型灌丛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D]. 马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3]毛乌素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D]. 寇志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D]. 米家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水-植被的时空变异分析[D]. 叶露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
- [7]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D]. 杨磊. 新疆大学, 2020(06)
- [8]高寒沙地典型人工灌木林细根固碳作用及其对土壤碳库的影响[D]. 戴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9]宁南山区人工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的影响[D]. 耿德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10]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