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外热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余婷[1](2021)在《不同证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红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红外热断层技术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证型和血瘀证型的红外特征,并观察热敏化腧穴的分布情况和出现的灸感类型,为中医临床辨证和热敏灸治疗本病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寒湿证、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30例,另取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共90例受试对象,利用红外热断层像技术采集每位受试者腰阳关穴、双侧肾俞穴、双侧委中穴的红外温度值,共采集两次,中间间隔8小时,取两次平均值,观察各证型的红外特征。其次采用灸感探查法对90例受试者的腰阳关、双侧肾俞、双侧委中进行探查,以有无热敏灸感为标准,记录各证型热敏化腧穴的分布情况和热敏腧穴的灸感类型,观察不同证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热敏化腧穴出现率、分布情况、热敏灸感规律;最后分别对比30例寒湿证和30例血瘀证患者的热敏化腧穴与同名非热敏腧穴的红外温度值,分析热敏化腧穴的红外特征。结果:共纳入90例受试者,其中男47例,女43例,各项基线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红外热断层像检测结果:寒湿组腰阳关31.99±0.89℃,左侧肾俞32.21±0.74℃,右侧肾俞32.25±0.79℃,左侧委中30.11±0.52℃,右侧委中30.15±0.55℃,血瘀组腰阳关红外值33.52±0.87℃,左侧肾俞33.33±0.74℃,右侧肾俞33.31±0.76℃,左侧委中30.57±0.53℃,右侧委中30.52±0.52℃,对照组腰阳关32.95±0.62℃,左侧肾俞32.89±0.64℃,右侧肾俞32.93±0.63℃,左侧委中30.96±0.53℃,右侧委中30.92±0.49℃,相同腧穴两两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热敏化腧穴探查结果如下:寒湿证型的患者热敏灸感出现率为76.67%,出现频次最多的是右侧肾俞(17次),之后依次为左侧肾俞(16次)、腰阳关穴(8次)、左侧委中(4次)、右侧委中(3次),血瘀证型的患者热敏灸感出现率为73.33%,出现频次最多的是腰阳关穴(18次),之后依次为左侧肾俞(9次)、右侧肾俞(8次)、右侧委中(4次)、左侧委中(3次),健康人群中热敏灸感出现率为13.33%,只在腰阳关穴(1次)、左侧肾俞(2次)、右侧肾俞(2次)出现灸感,双侧委中无灸感出现。热敏化腧穴红外特征结果:寒湿组热敏化腧穴红外温度值腰阳关32.98±0.49℃、左侧肾俞32.85±0.44℃、右侧肾俞32.89±0.43℃,非热敏化腧穴红外值腰阳关31.63±0.54℃、左侧肾俞31.47±0.42℃、右侧肾俞31.43±0.48℃,血瘀组热敏化腧穴红外温度值腰阳关34.14±0.52℃、左侧肾俞34.57±0.45℃、右侧肾俞34.69±0.41℃,非热敏化腧穴红外值腰阳关32.61±0.49℃、左侧肾俞32.79±0.41℃、右侧肾俞32.81±0.47℃,采用t检验比较组内热敏化腧穴与同名非热敏化腧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到寒湿证、血瘀证有热敏灸感的委中穴样本量较少,不具备代表性,故比较有无热敏化腧穴的红外特征对比时未将其纳入。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证、血瘀证两种证型的红外温度值存在差异,相比寒湿证型,血瘀证型呈现了高温态势。2.热敏化腧穴与非热敏化腧穴的红外温度值存在差异,TTM可作为热敏灸腧穴探查工具之一。3.寒湿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热敏化腧穴出现率相似,但是热敏化腧穴出现部位、灸感类型存在差异。
陈耀国[2](2021)在《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性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归纳分析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评价成人ITP患者红外热像特点(目标区域的非均一水平与平均温度)与正常人红外热成像图差异,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旨在为成人ITP病情评估和指导精准化治疗提供新方法,为中医药诊治ITP提供可视化依据。方法1.收集2019年6月-2021年1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ITP患者,采集所有样本的临床基本信息和中医四诊资料,分析成人ITP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2.应用北京悦天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HIR—2000A型红外热成像仪对ITP组、正常对照组进行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然后使用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洪文学教授团队研发的图像识别处理软件进行图像信息处理,最后统计分析非均一性水平、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评分、以及各中医证候之间红外热像图的差异性。结果1.一般情况: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ITP组患者共45例(其中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为ITP A组,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为ITP B组),正常对照45例。ITP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30例,平均年龄为40.44±14.49岁,平均病程为24.07±20.94个月,中位数18.00个月。新诊断ITP患者为5例,持续性ITP患者为5例,慢性ITP患者为27例,重症ITP患者为2例,难治性ITP患者6例。血小板计数最高者为86×109/L,最低者为5×109/L,平均数为44.40×109/L,中位数为42.00×109/L。出血倾向评分0、1、2、3、4、5的患者分别为20、17、6、2、0、0例。出血事件共计25次,其中皮肤出血18次(72%),黏膜出血共7次(28%),无深部器官出血(无内脏、中枢神经系统等致命性出血)。本研究血小板计数与出血倾向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782,P<0.01)。2.中医证候:单一证候共计13例,占总病例数28.9%,按所占百分比高低排序依次为血热妄行证、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与瘀血内阻证占比相同);两证结合共计29例,占总病例数64.44%,按所占百分比高低排序依次为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气不摄血证+阴虚火旺证、瘀血内阻证+血热妄行证;三证结合为1例,占总病例数6.67%,为气不摄血证+阴虚火旺证+瘀血内阻证。单证频次:单证出现频次最高的为气不摄血证(34次,75.56%),其它依次为瘀血内阻证(24次,53.33%)、阴虚火旺(16次,35.56%)、血热妄行证(6次,13.33%)。脏腑辨证:脾病证候出现占比最高,其他依次为肝病证候、肺病证候、心病证候、肾病证候,各脏腑证型频数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脾病证候发生频次明显高于其他脏腑辨证证候(x2=51.667,P<0.01)。3.红外热成像图目标区域非均一性水平:ITP组红外热成像图在10个所测量的目标区域的非均一性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即ITP组较正常对照组的红外热成像图均一性差。ITP A组在9个目标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额头、上肢近端、双手掌、下肢近端、下肢远端、脊柱区)的非均一性水平大于ITPB组。正常对照组三焦区域红外热图非均一性排序为:上焦>中焦>下焦,ITP组目标区域红外热图非均一性排序为中焦>上焦>下焦(P<0.05)。ITP组3个目标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非均一性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检验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在上焦、中焦、下焦区域的非均一性水平与出血倾向评分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比较分析ITP组各证候间目标区域红外热成像图非均一性水平发现,血热妄行证非均一性水平最高,在其中5个目标区域(上焦、中焦、下焦、手掌、下肢远端)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瘀血内阻证非均一性水平最小,在其中3个区域(上焦、中焦、下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内阻证有2个区域(下肢近端、脊柱区)的非均一性较其他证候水平最大(P>0.05),气不摄血证有3个区域(额头、脊柱区)的非均一性较其他证型水平最小(P>0.05),阴虚火旺证有1个区域(下肢远端)的非均一性水平最小(P>0.05)。比较分析ITP组各脏腑证候间目标区域红外热成像图非均一性水平发现,肝病证候的ITP患者非均一性水平均较其他脏腑证候高,其中5个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额头、手掌)与部分证候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病证候在下肢近端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高,与肝病证候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病证候在7个区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降低,其中5个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额头、上肢近端)与部分证候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病证候在手掌区域的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降低(P<0.05);肺病证候在上肢近端的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升高(P<0.05);肾病证候在脊柱区的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高(P<0.05)。4.红外热成像图目标区域平均温度:ITP组红外热成像图在所测量的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在7个目标区域内(躯干、上焦、中焦、上肢近端、上肢远端、手掌、下肢远端)较正常对照组的非均一性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A组与ITPB组各区域平均温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三焦区域平均温度排序为:下焦>中焦>上焦;ITP组为:上焦>中焦>下焦,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检验ITP患者红外热成像图目标区域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的相关性,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本研究所测量的目标区域内各中医证候、脏腑证候的平均温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火热、气虚和瘀血是成人ITP患者的三个重要病理因素,脾的脏腑功能失常是ITP的关键中医病机。2.成人ITP患者红外热成像图非均一性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但本研究中所测量的目标区域内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中医证候不存在相关性。综上所述,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存在一定相关性,红外热成像技术未来或许能成为ITP的辅助检查和疗效评价工具之一。
陈明[3](2021)在《冠脉狭窄程度及血瘀证积分与红外热成像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我国目前冠心病患者数目约1100万,早期筛查冠心病及通过无创检测手段了解冠脉狭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红外热成像检查能够灵敏反映心肌缺血程度,可作为冠心病的辅助检查之一,体表相应区域温度或可作为红外热成像评价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及血瘀证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研究目的:1.通过比较不同冠脉狭窄程度患者红外热成像指标的差异性,研究冠脉狭窄程度与红外热成像指标是否具有相关性。2.比较冠心病血瘀证轻度血瘀组与冠心病血瘀证重度血瘀组患者红外热成像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研究血瘀证积分与红外热成像指标是否具有相关性。研究方法:1.纳入150例拟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在冠脉造影术前行红外热成像检查,测量相应10个指标,术后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计算Gensini积分及病变支数。比较不同冠脉狭窄程度患者的10项红外热成像指标是否有差异。2.比较冠心病血瘀证不同血瘀程度患者,10项红外热成像指标是否具有差异。研究结果:1.冠脉轻度狭窄组、冠脉中度狭窄组、冠脉重度狭窄组三组受检者性别、年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三组间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狭窄程度越重,冠脉病变支数越多,Gensini积分越高。2.不同冠脉狭窄程度与10项红外热成像指标的单因素分析,不同冠脉狭窄程度,各红外热成像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冠脉狭窄程度与10项红外热成像指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狭窄组患者与轻度狭窄组患者相比,右侧少海穴温度降低0.8142度,P值=0.0157,该差异在调整性别、年龄、LDL、Gensini积分等混杂因素后,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组患者与轻度狭窄组患者相比,左侧曲泽穴温度降低0.2241度,P值=0.0350,该差异在调整性别、年龄、LDL、Gensini积分等混杂因素后,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冠心病患者轻度血瘀组和重度血瘀组性别、吸烟史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重度血瘀组三支病变比例为82.9%,轻度血瘀组三支病变比例为39.0%,重度血瘀组Gensini积分均值和标准差为48.1±31.4分,轻度血瘀组Gensini积分均值和标准差为15.1±7.8分,三支病变、Gensini积分比例重度血瘀组大于轻度血瘀组。5.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不同血瘀程度与10项红外热成像指标的单因素分析,左侧少海穴重度血瘀组与轻度血瘀组相比,其温度升高0.7520度,P值=0.0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不同血瘀程度与10项红外热成像指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血瘀程度,各红外热成像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比较左右侧相同部位相对温度差值△T,得出左侧神门穴、少海穴、内关穴、曲泽穴相对温度差值△T绝对值均小于右侧,左侧神门穴相对温度差值△T均值绝对值为1.8℃,右侧神门穴相对温度差值△T均值绝对值为2.1℃;左侧少海穴相对温度差值△T均值绝对值为2.7℃,右侧少海穴相对温度差值△T均值绝对值为3.4℃;左侧内关穴相对温度差值△T均值绝对值为0.0℃,左侧内关穴相对温度差值△T均值绝对值为0.4℃;左侧曲泽穴相对温度差值△T均值绝对值为0.1℃,左侧曲泽穴相对温度差值△T均值绝对值为0.6℃。研究结论:1.不同冠脉狭窄程度、冠心病血瘀证不同血瘀程度,其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存在差异。2.重度冠脉狭窄组患者与轻度冠脉狭窄组患者相比,右侧少海穴温度下降;中度冠脉狭窄组患者与轻度冠脉狭窄组患者相比,左侧曲泽穴温度下降。冠心病血瘀证重度血瘀组与轻度血瘀组相比,左侧少海穴温度升高。3.左侧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皮部及穴位相对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右侧相应部位的相对温度差值的绝对值。
廖结英,王天芳,李站,吕宏蓬,杨莹莹,韩鹏鹏[4](2021)在《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疾病诊断及中医辨证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其覆盖的疾病范围、对疾病诊断与疗效评估的准确度、对中医证候的判定及对中医治疗疗效的评估等研究不断增加。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梳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利用该技术诊断的常见疾病与辨别中医证候的研究进行述评与分析。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与疗效评估上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对某些特殊疾病具有优于传统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但其在中医证候分型的鉴别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红外热成像技术虽具有重要的医学诊断价值,但还存在研究证据等级低、缺乏大样本数据、技术规范和报告解读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还需要更广泛、深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宓保宏[5](2020)在《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法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健康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民众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医学的发展方向也逐渐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一种能够在疾病全周期尤其疾病早期参与临床评价的绿色检查技术,将会在满足公众健康需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于疾病早期筛查和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已经得到认可,但其缺少临床“标准化”的瓶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本文将以医工结合的方式对符合临床描述的抽象概念构建出相应的量化和可视化模型,并通过属性偏序理论对临床中重复出现的各种红外热像一般化规律进行模式辨识和知识挖掘,为推动红外热像临床“标准化”进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新的临床研究中以扩展红外热像的临床研究范围和视野。本文根据红外热像临床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红外热像体征和红外热像体征模式的基本概念,并构建出了一系列用于红外热像体征量化和可视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属性偏序理论实现了对不同群体间红外热像体征的知识挖掘和模式辨识,并通过临床研究对上述方法开展了进一步的验证性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对于红外热像的临床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在红外热像体征量化和可视化方面,根据现有方法建立了基于温度值的九宫格可视化方法和改进的温度最大值量化方法;根据红外热像对称性体征搭建了两种用于不同场景的量化数学模型;针对红外热像均匀性体征建立了间接性量化数学模型;针对人体红外热像的序列化体征探索了空间模型可视化方法,将红外热像的图像空间映射到新的虚拟模型中,实现对序列化特征的空间结构可视化表达;针对红外热像立体性体征,进一步分析了人体红外热像空间特性的临床研究价值,并通过实际的临床病例加以描述。其次,在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面,构建了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红外热像体征的数据粒化方法,能够将图像特征转变为形式背景用于知识挖掘和模式辨识。在对上述方法的临床验证性实验方面,对代谢综合征和中医人体状态辨识两个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能够从知识图谱中挖掘到有效概念,并为后续的人工智能方面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通过这两个实验论证了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用于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最后,在红外热像的临床应用性研究方面,通过红外热像构建出了用于男性心肌缺血早期筛查的预警模型,并通过临床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对于心肌缺血的筛查能力,这项研究将会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红外热像的技术特点,初步开展了其对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项新的探索性研究,并通过严谨的临床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可能会为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增添新的工具。
赵程伟[6](2020)在《基于红外热像图的脚踝病变区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红外热像仪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炎症、血液等疾病检测、早期癌变细胞筛选等。而借助红外热像仪对脚踝疾病的检测并没有被广泛的研究。本文借助红外热像仪拍摄脚踝部位获得脚踝红外热像图,依据脚踝异常部位的热特征,运用模式识别及统计分析技术对脚踝红外热像图进行处理和分类,最终达到了依据红外热像图可视化的特征数据对脚踝疾病进行筛选与诊断的目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脚踝红外热像图的采集实验设计。首先对本实验被测对象的选取、实验环境的设置、红外热像仪的参数选取及性能校准的要求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对实验对象进行多次图像采集,最后获得最佳的外侧脚踝红外热像图。2)脚踝红外热像图的分析处理。以人体脚踝关节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处理技术对采集的红外热像图进行清晰化处理及目标区域截取。通过分析证明了红外热像图的温度值与灰度值线性相关,将分析脚踝病变对红外热像图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转变为分析脚踝病变对红外热像图的像素点灰度强度及空间位置分布变化产生的影响。为增大采集的病变脚踝和正常脚踝红外热像图类间差异性,获取了红外热像图的差图,用差图代替原图。并通过运用信噪比法证明了用差图内在特征对脚踝红外热像图进行判别分类的结果更加可靠。3)脚踝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依据灰度共生矩阵算法提取的脚踝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对脚踝病变进行分析研究的新方法。借助算法提取处理后的50张脚踝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并用计算得到的灰度共生矩阵的二阶统计量值表示该纹理特征,得到每个纹理特征的各50个特征值。通过分析图像的纹理特征值,找到了病变脚踝和正常脚踝的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值间的规律。为证明两组样本特征值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病变脚踝和正常脚踝的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值进行了差异显着性分析。4)脚踝红外热像图的诊断检测。以处理后的50张脚踝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值数据为依据,运用贝叶斯判别分析法构造判别函数,得到分类准确度为90%的判别分类模型,使用该分类模型对待测样本进行预测分类。最后运用GUI界面系统设计功能,将对脚踝红外热像图的一系列分析研究设计成一种病变诊断系统,为脚踝病变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以可视化参考数据为依据的人体脚踝检测软件系统,可以更直观的对脚踝病变情况进行诊断研究。
王月[7](2020)在《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红外热图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儿的红外热图特征,研究ITP患儿与健康儿童红外热图差异,尝试将无创、无辐射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与ITP患儿发病的病理机制及中医理论相结合,旨在今后能为ITP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评价、中医病机、辨证分型提供一种客观的、量化的可视化指标。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受检者85例,其中ITP患儿50例,健康儿童35例,采集两组受检者的红外热图、一般情况以及ITP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信息(包括病史、中医四诊信息、血常规检验)。设定待研究区域平均温度为T1,躯干部区域的平均温度为T2,T2=(躯干正面平均温度+躯干背面平均温度)/2,待研究区域的相对热态差值△T=T1-T2。并分别记录两组受检者颜面部:目周、口周、额部、鼻部、左颊、右颊、下颏,五脏体表投影区:肝区、心区、脾区、肺区、肾区,任督二脉区域的相对热态差值△T及躯干、三焦、背部的非均一性。本研究将比较ITP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和非均一性与健康组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ITP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及非均一性与采集的其他临床信息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ITP患儿的红外热图特征表现为:额头区、目区呈现弥漫性红色异常高温区域,且额头、眼周的生理热区较健康组儿童范围扩大;鼻部呈红色高温区;双侧面颊呈黄绿色异常温度区;背部督脉区域呈蓝绿色低温区、热结构不连续;躯干部热态分布不均匀,表现为“花斑”状,与健康儿童的红外热图存在明显差异。2、ITP组与健康组两组受检者五脏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分别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区△T、心区△T、脾区△T、肺区△T温度呈现:ITP组>健康组,肾区△T:健康组>ITP组。其中脾区在ITP组五脏温度中最高。3、ITP组与健康组受检者的颜面各部相对热态差值△T分别进行比较,ITP组左颊△T、右颊△T、颏△T>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目△T、口△T、额△T、鼻部△T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目△T、口△T、额△T、鼻部△T的温度表现为:ITP组>健康组。4、ITP组与健康组两组受检者任脉、督脉相对热态差值△T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温度呈现为:ITP组督脉△T<健康组,ITP组任脉△TT>健康组。ITP组:任脉△T>督脉△T,健康组:督脉△T>任脉△T。5、ITP组的背部非均一性>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干非均一性、三焦非均一性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均一性大小表现为:ITP组躯干、三焦非均一性>健康组。6、不同临床分型间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颜面各部△T、五脏△T温度表现为:新诊断组>慢性组>持续性组;颏△T温度表现为:慢性组>持续性组>新诊断组;任脉△T:慢性组>持续性组>新诊断组;督脉△T:持续性组>新诊断组>慢性组;新诊断组:督脉△T>任脉△T;持续性组:督脉△T>任脉△T;慢性组:任脉△T>督脉△T。不同临床分型间的躯干非均一性比较,发现ITP新诊断组患儿躯干非均一性>持续性组>慢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ITP新诊断组躯干非均一性分别与持续性组、慢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型间的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和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表现为: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的三焦非均一性>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的躯干、背部非均一性与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表现为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8、贫血组与非贫血组的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 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颜面各部(除左颊、右颊)△T、五脏区域△T、任脉△T温度呈现为:贫血组<非贫血组,左颊△T、右颊△T、督脉△T温度呈现为:贫血组>非贫血组。贫血组与非贫血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的大小表现为:非贫血组>贫血组。9、不同血小板计数组别间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带的相对热态差值△T进行比较,发现不同血小板计数分组间的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不同血小板组计数组别观察的各区域相对热态差值温度进行从高到低排序,可发现PLT(0~29)×109/L组、PLT(30~49)×109/L组鼻部相对热态差值△T的温度排序比PLT(≥100)×109/L组、PLT(50~99)X 109/L组靠前,提示血小板计数和鼻部的温度可能存在正相关性。PLT(0~29)× 109/L组、PLT(30~49)×109/L组肺区△T的温度排序都较PLT(50~99)×109/L组、PLT(≥100)×109/L组肺温度排序靠前。任脉△T>督脉△T:PLT(30~49)×10/L组、PLT(≥100)X109/L组;督脉△T>任脉△T:PLT(0~29)X 109/L组、PLT(50~99)×109/L组。不同血小板计数组别间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非均一性的大小表现为随着血小板计数的增长,ITP患儿的非均一性呈下降趋势。10、不同中医证型间颜面各部(除额区外)、五脏区域、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颜面各部(除额区外)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的温度排序表现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不同中医证型间额△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额△T的温度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不同中医证型间五脏(除脾区)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的温度排序: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各组间脾区的温度为:阴虚血热证>血热妄行证>气不摄血证。不同中医证型间任督二脉区域的相对热态差值的温度排序:血热妄行证:督脉△T>任脉△T;阴虚血热证:任脉△T>督脉△T;气不摄血证:督脉△T>任脉△T。不同中医证型间ITP患儿的非均一性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同中医证型间非均一性的大小排序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11、有瘀斑瘀点组与无瘀斑瘀点两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ITP组左颊、右颊、颏的温度高于健康组,且ITP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间额头温度存在差异。2、ITP组的非均一性高于健康组,尤以背部非均一性明显。且不同临床分型间躯干非均一性存在差异。三焦非均一性与近一个月是否使用过激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血小板计数及不同中医证型可能也是影响ITP患儿的非均一性的因素。3、ITP患儿与健康儿童的红外热成像存在差异,ITP患儿红外热图的特征表现为:额头区、目区呈现弥漫性红色异常高温区域,且额头、眼周的生理热区较健康组儿童范围扩大;鼻部呈红色高温区、双侧面颊呈黄绿色异常温度区;背部督脉区域呈蓝绿色低温区、热结构不连续。躯干部热态分布不均匀,表现为“花斑”状,与健康儿童的红外热图存在明显差异。今后可能成为ITP患儿的临床诊疗及病情动态监测的客观的、量化的可视化指标。
李欣悦[8](2020)在《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患者背俞穴红外温度敏化现象及意义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AIDS期患者为载体,通过对背俞穴红外温度变化规律的比较研究,以及红外温度变化与血清HIV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探索背俞穴红外温度变化反映AIDS患者病症效应的可行性,为论证应用特定穴等相关理论指导针灸临床诊疗的科学性,提供新的生物医学证据。材料与方法:实验对象来源于NGO组织(沈阳市爱的援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招募符合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诊断标准的MSM人群男性患者48例,根据抗病毒治疗与否将疾病组分层分组为未服药组16例,服药组32例。另外选取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的25名男性健康自愿者且均排除现阶段患有疾病者,且均无发热以及皮肤感染症状者。使用重庆伟联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ATIR-M301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器(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所提供)。在室内温度恒定于25℃,湿度65%的情况下,关闭门窗,防止空气流通的条件下,令受试者脱去衣裤(保留短裤),静止休息15分钟之后,取站立位,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背向镜头,双上肢外展45°,掌心向前,五指伸直,拍摄背面全身图1张。参照正常人体形态学设置体表投影,以覆盖双侧膀胱经第一侧线为原则,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以及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计量局颁布的经穴标准方案中的经穴图,选取41个测温点,分别为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双侧背俞穴测温点共40个以及大椎穴。穴位点测温采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器系统自带的的计算机分析测定软件,设定红外热成像系统中温宽为12.8,在自动工作状态下,采用点测温的方法采集穴位点红外温度。记录数据汇总成Excel表格作为原始数据库,并计算出每个测温点的红外相对温度(穴位温度/大椎温度)完成后续的数据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均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指标非参数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法。统计检验结果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为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系数用r表示,r>0为正相关;r<0为负相关,r=0为不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疾病组红外温度统计结果与对照组红外温度变化规律:背部40个测温点中L3—S2之间测温点呈现高温改变,双侧大肠俞、关元俞、右侧小肠俞红外温度疾病组>对照组,P<0.05;其他测温点呈现低温改变,双侧心俞、督俞、肝俞、中膂俞、白环俞和右侧的风门、厥阴俞、膈俞,穴位红外温度疾病组<对照组,P<0.05,涉及心包、心、肝、大肠、小肠五个脏腑,符合HIV/AIDS多系统、多器官发病的病理特点。2.疾病组穴位红外温度与病情相关性检验结果(1)背部测温点红外温度变化与人体的免疫指标CD4+呈正相关,膈俞、肝俞、胆俞、脾俞相关系数r值显着性检验,P<0.05;(2)背部测温点红外温度变化与HIVDNA病毒载量负相关:腰骶部测温点中大肠俞、膀胱俞相关系数r值显着性检验,P<0.05。3.分层分组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组别病情分析结果(均值组间配对T检验):HIVDNA载量均值统计分析:治疗组为2.58×10/copies./ml,未治疗组为3.63×104/copies./ml,治疗组<未治疗组,P<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统计分析:治疗组为5.71×102/mm3,达到正常值(500-1600)的下限,未治疗组3.56×102/mm3,治疗组高于未治疗组,P<0.05。研究结果符合AIDS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规律。(2)穴位红外温度组间配对检验结果(1)未治疗组与对照组配对检验结果显示:未治疗组有22/40个测温点红外温度变化异常,双侧风门、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以及右侧大杼,左侧肺俞、胆俞的穴位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右侧关元俞温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背俞穴红外温度变化符合AIDS患者多器官、多系统病理改变的临床规律。(2)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对照组配对检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抗病毒后)背部全部测温点红外相对温度升高,具体表现为:未治疗组<对照组,P<0.05的背部测温点,均转变成为治疗组<对照组,P>0.05;位于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病灶区域的双侧L3—S2之间的测温点升温显着,双侧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治疗组>对照组,P<0.05。抗病毒治疗后背俞穴温度回升现象符合AIDS患者多系统、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病情得到改善临床治疗规律。结论:1.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对照组红外温度比较结果显示背俞穴红外温度变化具有反映AIDS多系统、多器官病变的病理变化现象的效应,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理论的科学性。2.红外温度变化与AIDS患者免疫功能(CD4+T淋巴细胞计数)正相关,血会膈俞、肝俞、胆俞、脾俞r值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现象,符合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特殊部位的生理特点,揭示了AIDS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的临床特征。3.腰骶部邻近MSM人群HIV感染部位(前后二阴)和机会性感染器官(消化道器官)的膀胱俞、小肠俞、大肠俞,红外温度变化与HIVDNA负相关的研究发现,说明背俞穴红外温度变化具有揭示本研究对象发病及病理演变的特异性,符合中医学脏腑辨证、经络辩证规律。
高梦蕉[9](2020)在《中医视角下代谢综合征患者红外热图特征初探》文中提出背景: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作为高患病率的多代谢失常疾病,显着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发展。MS早期缺乏明显症状,检测率偏低,早期干预明显不足,其远期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及其多种并发症等多种重大致残、致死慢性并发症极大地影响人民健康水平,给社会医疗资源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ography,IRT)作为一种功能性医学影像技术,其灵敏、无创的全身性温度捕捉能力与MS早期仅有的功能性代谢异常特质相契合,在高效、方便地提高MS检测率方面优势显着,符合中医“治未病”思想。IRT可发现非可见光视角下新的体征,被视为中医“望诊的延伸”,中医视角下应用IRT观测人体体表温度特征,基于中医学“司外揣内”的辨证思想,结合八纲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思路,可期在传统的解剖学理论指导之外,找到优化的MS红外热图解读方法,有望解读MS人体内部的脏腑功能状态,可能启发中医对MS辨证的新思路。由于MS属于多代谢失常症候群,依据多组代谢指标的共存即可诊断,其范围涵盖了从早期仅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肥胖几项代谢指标异常的功能性改变,到后期出现明确结构性病变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等。但显然MS的诊断、干预价值在早期未发生多种重大并发症的阶段意义更为明确,因此本研究在试验纳排标准中严格筛选、排除了已发生明确结构性病变的MS组分慢性并发症患者,以观察MS早期红外热图特征。目的:探索MS红外热图头面部、双手掌、双足背、躯干三焦区域温度分布特征,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MS早期辅助诊断、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属回顾性研究。将受试者按照性别分组,并进一步依据代谢异常指标数目“0项”、“1项”、“2项”及“3项以上”分为4组。纳入男性受试者91例——正常组26例、1项异常组18例、2项异常组16例及MS组31例;纳入女性受试者93例——正常组50例、1项异常组21例、2项异常组10例及MS组12例。采集所有受试者红外热图温度信息及测量学、实验室数据,以头面部、双手掌、双足背、正面躯干作为一组观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以躯干三焦区域的7个分区——①正面身躯干、②上焦、③中焦、④下焦、⑤上焦右区、⑥胸骨区、⑦上焦左区作为另一组ROI,采用平均温度、相对热态差值(ΔT)两种方法对各ROI特征进行统计研究,并进一步对ROI均温及测量学指标、实验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不同性别人群头面、双手掌、躯干三焦区域均温存在显着差异(P<0.01),双足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头面部、双手掌及双足背均温均高于女性,躯干三焦区域温度低于女性。②男性各组头面、正面躯干、双手掌、双足背区域均温特征表现为:T头面>T正面躯干>T双手掌>T双足背(各ROI均温差异显着,P<0.01)。MS男性双手掌均温与正面躯干均温相近。③女性各组头面、正面躯干、双手掌、双足背区域均温呈现不同特征。正常女性:T正面躯干>T头面>T双手掌>T双足背,正面躯干均温均值最高;1项异常组与2项异常组:T头面>T正面躯干>T双手掌>T双足背,头面部均温均值最高;MS女性:T头面>T双手掌>T正面躯干>T双足背,头面部均温均值最高。各ROI均温差异显着,P<0.01。MS女性双手掌均温与正面躯干均温相近。④MS患者头面、正面躯干、四末均温与正常人相比较:四末均温上升,正面躯干均温下降。头面部均温MS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采用相对热态差值进行研究,MS患者较正常人头面、双手掌、双足背ΔT均升高(P<0.01)。⑤随代谢异常指标数目增多,代谢异常程度越发严重,从无代谢指标异常、1项与2项代谢指标异常到MS阶段,人体四末均温逐渐升高,正面躯干均温逐渐降低;各阶段头面部均温变化无明显差异。采用相对热态差值进行研究,随代谢异常指标数目增多,头面、双手掌、双足背ΔT均逐渐升高(P<0.01)。⑥同一性别、同一代谢程度组内比较,躯干三焦区域7个ROI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尚不能认为正面躯干、三焦及上焦的3个子区域之间均温有不同。⑦MS患者与正常人群比较躯干三焦区域的7个ROI均温均下降(P<0.01),差异最大的区域男性与女性均表现在下焦。⑧随代谢异常指标数目增多,代谢异常程度加重,从正常人、1项代谢指标异常、2项代谢指标异常到MS患者,躯干三焦区域的7个ROI均温逐渐降低(P<0.01)。结论:①不同性别人群头面、双手掌、双足背、躯干三焦区域均温存在差异,男性头面部、双手掌及双足背均温均高于女性,正面躯干均温低于女性。②MS人群与正常人群相比,四末及正面躯干热图存在特征性改变。表现为:正面躯干均温降低,双手掌、双足背均温升高。③随代谢异常指标数目增多,正面躯干均温逐渐降低,双手掌、双足背均温逐渐升高。提示仅有1-2项代谢指标异常时,人体温度已经开始向多代谢紊乱的MS热图温度特征方向变化。④MS患者较正常人躯干三焦区域的7个ROI均温均下降,其中,下焦均温下降最为明显。⑤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尝试应用于辅助MS早期诊断与疗效评估。
冯柳[10](2020)在《红外引导选穴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医用红外热像引导选穴与常规腧穴针刺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探讨选穴规律及疼痛程度与温差大小的相关性,为肩周炎针刺治疗的可视化与选穴规律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盛京医院中医科门诊与骨科门诊自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前来就诊的肩周炎患者72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的分配至常规腧穴组(常规组)和红外引导选穴组(红外组),每组各36例。常规组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九版《针灸学》上治疗漏肩风的主穴进行针刺治疗,分别是肩前穴、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曲池穴、阳陵泉穴;红外组在进行治疗前均拍摄红外热像图,并在红外热像图中选取肩周部常用治疗肩周炎的穴位(肩前穴、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臂臑穴、臑会穴、肩井穴、臑俞穴、曲池穴及天宗穴)进行健患侧的温差对比,选取温差最大的六个穴位进行针刺治疗,两组均每天针刺治疗一次,一周五次,两周后通过对比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DASH上肢功能调查表得分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红外组选穴规律及疼痛程度与温差大小的相关性。计量资料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检测水平a=0.05。结果:1.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两组在治疗前的VAS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下降,且红外组效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3.两组治疗前的肩关节活动度及DASH上肢功能调查分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红外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及DASH上肢功能调查分数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治疗后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红外组有效率优于常规组(P<0.05)。5.在红外引导下选穴频率最高的六个腧穴分别为肩髃穴、肩髎穴、曲池穴、臑会穴、臂臑穴和臑俞穴。6.穴位健患侧平均温差大小与VAS评分呈正相关,且温差越大疼痛程度越大。Spearman相关系数显着性检验结果显示为r值显着性均为P<0.01。结论:1.红外引导选穴针刺在治疗肩周炎上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及改善肩关节活动度。2.红外引导选穴针刺治疗效果要优于于常规腧穴针刺治疗。3.红外热像引导选穴可作为针刺治疗肩周炎的新思路。
二、红外热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外热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证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红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意外事件与不良反应的处理 |
1.4 医学伦理原则 |
2 研究结果 |
2.1 试验完成情况 |
2.2 基线比较 |
2.3 红外检测值比较 |
2.4 热敏化腧穴探查结果 |
3 分析讨论 |
3.1 选题依据 |
3.2 应用TTM检测的依据 |
3.3 病种及选穴的依据 |
3.4 结果分析 |
3.5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3.6 研究的展望及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介 |
(2)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
1 ITP的中医研究进展 |
2 ITP的西医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红外热成像技术医学应用研究概况 |
1 红外热成像技术概述 |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 |
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领域应用 |
4 结语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1 资料来源 |
2 ITP病例选择标准 |
3 正常对照选择标准 |
二、ITP患者病例资料收集 |
1 中医辨证标准 |
2 脏腑辨证标准 |
3 西医分期标准 |
4 出血倾向评分标准 |
三、研究方案 |
1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
2 实验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统计 |
2 中医证候统计 |
3 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
五、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出血评分系统与出血风险及其严重程度分析 |
3 ITP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分析 |
4 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六、结论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医临床调查量表 |
附录2 受试者一般情况量表 |
附录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出血倾向评分系统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冠脉狭窄程度及血瘀证积分与红外热成像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冠心病非侵入性检查的研究进展 |
1.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 |
2. CT心肌灌注成像 |
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4. 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 |
5. 心肌灌注成像 |
6. 心电图运动试验 |
7. 红外热成像检查 |
8.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中西医临床应用 |
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西医临床的应用 |
3.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冠脉狭窄程度及血瘀证积分与红外热成像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法及流程 |
6. 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不同冠脉狭窄程度基线比较 |
2. 不同冠脉狭窄程度10项红外热成像指标比较 |
3. 冠心病血瘀证不同血瘀程度组基线情况 |
4. 冠心病血瘀证不同血瘀程度组受检者的10项红外热成像指标比较 |
第三节 讨论 |
1. 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的基线指标情况比较 |
2. 不同狭窄程度三组受检者10项红外指标比较 |
3. 不同冠脉狭窄程度与红外10项指标相对温度差的单因素分析 |
4. 不同冠脉狭窄程度与红外热成像10项指标相对温度差的多因素分析 |
5. 不同血瘀程度组受检者的10项红外热成像指标分析 |
6. 不同血瘀程度组受检者的线性回归分析 |
7.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创新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的红外热成像特征与血瘀证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疾病诊断及中医辨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IRT在医疗学上的发展历程 |
2 现代医学视角下IRT疾病诊断与疗效评估 |
2.1 IRT应用于肿瘤 |
2.2 IRT应用于风湿、关节和疼痛性疾病 |
2.3 IRT应用于腺体和血管相关疾病 |
2.4 IRT应用于其他疾病 |
3 IRT与中医辨证分型与疗效评估 |
3.1 IRT的中医理论基础 |
3.2 IRT与中医辨证分型 |
3.3 IRT对疾病中医治疗效果评估 |
4 结语 |
(5)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法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红外热像临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红外热像临床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红外热像临床应用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红外热成像技术基本原理 |
2.2.1 热辐射的物理学原理 |
2.2.2 人体热辐射与红外热像技术 |
2.3 红外热像技术特点与优势 |
2.4 临床红外热像质量控制 |
2.4.1 准确研判三种红外热像 |
2.4.2 红外热像规范化采集 |
2.5 红外热像临床应用医学原理 |
2.5.1 人体皮肤温度的来源 |
2.5.2 人体皮肤温度分布基本特征 |
2.5.3 红外热像临床应用基本医理 |
2.6 红外热像体征与体征模式概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体红外热像体征量化与可视化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温度值的红外热像体征量化与可视化方法 |
3.2.1 温差法 |
3.2.2 基于Troi的九宫格可视化方法 |
3.2.3 基于温度最大值的改进算法 |
3.3 红外热像对称性体征量化方法 |
3.3.1 基于欧几里得距离的对称性度量方法 |
3.3.2 高温或低温敏感的对称性测量方法 |
3.4 红外热像均匀性体征量化方法 |
3.4.1 红外热像局部区域尺度变换与自动分层 |
3.4.2 花斑特征检测与定位 |
3.4.3 花斑特征量化方法 |
3.5 人体红外热像序列化体征的可视化方法 |
3.5.1 人体红外热像结构化分割方法 |
3.5.2 热序列可视化方法 |
3.6 人体红外热像立体性体征与应用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的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 |
4.1 引言 |
4.2 属性偏序结构理论概述 |
4.2.1 形式概念分析基础理论 |
4.2.2 认知机理模型与相关定义 |
4.2.3 属性偏序结构与粒描述 |
4.2.4 属性偏序结构可视化方法 |
4.3 红外热像体征粒化方法 |
4.3.1 基于温度特征的粒化方法 |
4.3.2 基于K-Means的红外热像温度值粒化方法 |
4.3.3 基于模糊划分的红外热像体征粒化方法 |
4.4 代谢综合征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 |
4.4.1 实验方法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中医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 |
4.5.1 实验方法 |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红外热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红外热像对男性心肌缺血早期筛查的应用研究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3 实验结论 |
5.3 红外热像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评价方法 |
5.3.1 实验方法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3 实验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基于红外热像图的脚踝病变区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框架 |
第2章 医学红外热成像技术及红外图像特性概述 |
2.1 红外热成像技术基础理论概述 |
2.1.1 人体红外热成像基础原理 |
2.1.2 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原理 |
2.2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医学应用价值 |
2.2.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临床医学应用中的意义 |
2.2.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脚踝病症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
2.3 红外热像图的特性 |
2.3.1 人体红外热像图特点 |
2.3.2 红外热像图的噪声 |
2.4 红外热像图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脚踝红外热像图的采集实验 |
3.1 红外热像图采集实验设计 |
3.2 实验对象选择与分组 |
3.3 实验仪器的选择 |
3.3.1 红外热像仪选取标准 |
3.3.2 红外热像仪性能参数介绍 |
3.4 红外热像图采集实验具体流程 |
3.4.1 实验环境设置 |
3.4.2 红外热像仪性能校准调试 |
3.4.3 脚踝红外热像图采集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脚踝红外热像图预处理与差图获取 |
4.1 红外热像图选取及目标区域截取 |
4.2 红外热像图的降噪处理 |
4.2.1 空间域图像降噪法 |
4.2.2 频域图像降噪法 |
4.2.3 降噪结果分析 |
4.3 红外热像图温度值与灰度值相关性分析 |
4.4 差图获取及特征差异性分析 |
4.4.1 红外热像图的差图获取 |
4.4.2 红外热像图的差图特异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脚踝红外热像图特征提取与病变分析 |
5.1 纹理特征分析方法介绍 |
5.2 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
5.2.1 灰度共生矩阵算法及其二阶统计量 |
5.2.2 特征提取参数设置 |
5.2.3 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提取流程 |
5.3 红外热像图特征提取及结果 |
5.3.1 特征提取基本思路 |
5.3.2 特征提取结果及差异显着性检验 |
5.4 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的判别分析 |
5.4.1 判别分析法 |
5.4.2 贝叶斯判别结果分析 |
5.5 脚踝红外热像图病变分析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 1 参加实验者和实验人关于实验所达成的协议 |
附录 2 红外热像图拍摄实验被试者登记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红外热图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综述 |
文献综述一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
1.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
2.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现状 |
3.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 红外热成像技术基本原理简介 |
2.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 |
3. 红外热图的判图方法及标准 |
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 |
5.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
6.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儿科领域的应用现状 |
7.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优势 |
8.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研究的优势 |
9. 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儿科领域的优势 |
10.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资料采集 |
1.3 观察指标 |
2. 统计分析 |
3. 方案流程图 |
4. 研究结果 |
4.1 病例完成情况 |
4.2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4.3 ITP组与健康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比较 |
4.4 ITP组与健康组非均一性比较 |
4.5 ITP组与健康组红外热图特征 |
4.6 ITP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的影响因素分析 |
4.7 ITP组非均一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讨论 |
5.1 病例完成情况分析 |
5.2 基本资料 |
5.3 ITP组与健康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比较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5.4 ITP组与健康组非均一性比较结果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性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8)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患者背俞穴红外温度敏化现象及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学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中医视角下代谢综合征患者红外热图特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领域的临床应用概述 |
1.红外热成像技术定义 |
2.正常人体热图特性与热源分布特点 |
3.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特点及其与中医学的契合性 |
4.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代谢综合征早期诊断策略概述 |
1.红外热成像技术简介 |
2.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应用于代谢综合征早期筛查 |
3.采用平均温度或相对热态差值解读代谢综合征红外热图的选择策略 |
4.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代谢综合征早期筛查的热图解读策略 |
5.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分组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资料采集 |
2.2 观察指标 |
3.统计方法 |
4.技术路线 |
5.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代谢综合征患者头面及四末红外热图特征 |
5.3 代谢综合征患者躯干三焦区域红外热图特征 |
6.讨论 |
6.1 一般资料 |
6.2 不同性别人群头面、四末及躯干三焦区域温度差异性讨论 |
6.3 正常人群头面、四末及躯干三焦区域温度特征讨论 |
6.4 关于MS人群“躯干温度降低,四末温度升高”热图特征的讨论 |
6.5 关于MS人群“躯干三焦区域温度降低”热图特征的讨论 |
7.结语 |
7.1 结论 |
7.2 创新性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10)红外引导选穴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一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肩周炎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患者知情同意书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红外热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证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红外特征研究[D]. 余婷.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性探讨[D]. 陈耀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冠脉狭窄程度及血瘀证积分与红外热成像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疾病诊断及中医辨证研究进展[J]. 廖结英,王天芳,李站,吕宏蓬,杨莹莹,韩鹏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04)
- [5]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法与临床应用研究[D]. 宓保宏. 燕山大学, 2020
- [6]基于红外热像图的脚踝病变区分析研究[D]. 赵程伟.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7)
- [7]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红外热图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 王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患者背俞穴红外温度敏化现象及意义的研究[D]. 李欣悦.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中医视角下代谢综合征患者红外热图特征初探[D]. 高梦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红外引导选穴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冯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