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化与英国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钟丽丽[1](2020)在《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及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二战后,经济上,英国进入了“丰裕社会”,工人阶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可见的社会差距缩小,社会群体趋于稳定。政治上,工党首次组建多数党政府,建立了福利国家,实行了国有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之后工党连续两次竞选失败,国有化的弊端也开始显现。而共识政治的出现则意味着保守党与工党政府在意识形态和经济、社会政策方面趋同,这使得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不像过去那样明确了,社会主义对传统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几乎过时了,社会主义本身的目标也需要重新检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克罗斯兰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者提出了新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分析。克罗斯兰是工党卓越的修正主义者,是英国社会民主主义的标志性人物。他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后资本主义”论和关于福利与平等的新社会主义观使得他成为西欧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所处的时空方位和其思想理论在工党政治思想史上承上启下的地位也使得他在工党的战后转型过程中堪称中坚。但是,国内关于这样一位在工党历史上,特别是工党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的研究却很少。国外关于克罗斯兰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多,但研究者多是工党自己的理论家、政治家,或者与克罗斯兰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囿于其立场,多对克罗斯兰溢美而少批判,也缺少关于克罗斯兰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轨迹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以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遵循“背景——内容——影响——评价”这一逻辑顺序,对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第一章在简单介绍了克罗斯兰的生平和着述之后,分析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现实参照。第二章根据发展历程将其社会主义思想分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初步形成时期、五十到六十年代初的成熟时期以及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的晚期反思时期。第三章介绍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作为其社会主义思想逻辑起点的“后资本主义”论、作为其社会主义思想本质的平等观、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对国有化、计划化的再认识、温和渐进的政治策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观。第四章和第五章分析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工党和工党政府的影响。根据工党发展的历史演变,将工党的发展划分为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工党现代化两个阶段,并分别分析了在这两个发展阶段中克罗斯兰对工党以及工党政府的影响。第六章分析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并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这一部分这也是全文的落脚点。基于以上内容,本文主要阐述和论证了以下观点和结论。首先,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克罗斯兰虽然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但其父母都是利物浦兄弟会的,崇尚简单的宗教仪式和活动,信仰“上帝眼中众生皆平等”,这种平等主义对克罗斯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国国内和国际的时代变迁也影响和塑造了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除此之外,伯恩施坦的经典修正主义和英国工党所特有的修正主义也都促成了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凯恩斯主义为克罗斯兰修正所有制理论提供了经济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学者洛拉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现实分析的局限性,从而对克罗斯兰重新认识资本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和瑞典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为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参考。其次,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是多方面、立体式的。他基于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新变化,提出了“后资本主义”论。以此作为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他重新界定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福利与平等,并区分了社会主义的目标与手段,改变了以往人们以所有制判定社会性质的标准,认为国有化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之一,计划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的核心特征和属性。他提倡私人生活中的自由和快乐、强调文化价值的社会责任的文化观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提出通过改革教育、改变消费观念、改革税收制度以及重新分配财产和企业内部的权力和地位等措施实现社会主义。虽然克罗斯兰的目标很激进,但在实现策略方面,他又是温和而渐进的,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待税收改革、教育改革和民主政治的态度方面。再次,根据工党自身的发展和政治思想的演进,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工党及工党政府的影响分为20世纪五十一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的工党现代化改革时期两大阶段。在第一阶段,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成熟,加上他在威尔逊-卡拉汉政府中的任职经历,使得他在工党意识形态转型、党内左右翼之争、竞选策略以及教育和住房、社会保障、就业等社会政策方面直接影响了工党和工党政府。第二阶段包括八十年代后期金诺克、史密斯领导的“政策反省”运动、布莱尔领导的“新工党”以及2012年艾德·米利班德提出的“全民国家”。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管是承认还是否定,工党的每一步改变或转型都直接或者间接受到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最后,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大贡献在于强调福利与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区分了手段与目的,将国有化看作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之一。但他的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其关于社会、经济和国家的分析还存在着缺陷与不足。这种缺陷和不足一方面来源于他对二战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机构过于乐观,另一方面源于其学术观点的内在弱点。此外,克罗斯兰的着作中很少提及性别、女性主义以及合法性和认同等议题,而正是这一系列议题影响了新左派并最终塑造了九十年代“新工党”,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的相关性,凸显出其思想的不足。即便如此,克罗斯兰对于当下的工党政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原因在于他在主张将政治原则与政治权力结合起来的同时,还留下了一种在新社会中践行社会民主政治的方法论。一方面,他强调工党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变化,但政治原则和政治权力之间并没有内在的冲突,工党可以在不放弃核心信念的前提下,通过民主的竞选程序上台执政;另一方面,他主张制度手段与意识形态目的的分离,而且强调这是修正主义的必要条件。他认为工党必须永远以一个以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政党的身份,又必须以一个真正无阶级社会的名义,成为全国性政党来赢得选民支持。他强调社会主义是一种道德事业,工党必须要充分理解英国社会和文化变化的复杂性,并积极地接受和适应这些变化。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克罗斯兰的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根本区别,是非科学的。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已经克服了固有矛盾,生产力提高,工人阶级生活水平和地位提高,不存在马克思所预言的阶级关系紧张和阶级矛盾尖锐。但实际上这些变化仅仅是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的本质变化。他认为所有制不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关键因素,以平等这一价值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否定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认为只要社会主义的因素不断增长,就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贾少林[2](2020)在《二战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石油外交政策》文中研究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战争。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二战中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在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战前世界石油最主要的生产地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并在战争中作为最大的石油供应地为同盟国提供了绝大部分所需的石油。拉丁美洲即是美国的“后院”,又是欧洲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罗斯福政府上台后对拉丁美洲实施了相对怀柔的“睦邻政策”,一改以往历届政府的粗暴干涉作风。在二战爆发后,美国政府担心轴心国势力的入侵,将拉丁美洲各国纳入其领导的半球防御体系中来共同对抗轴心国的威胁。美国作为世界上与石油联系最为密切的国家之一,其石油政策的形成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一战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没有对石油进口的要求,因此这一时期并没有明确、系统的石油政策。直到战后美国政府担心国内石油可能枯竭,开始与石油公司合作,积极寻找并控制海外石油产地,与英国争夺世界石油霸权。二战时期美国成为同盟国最大的石油供应者,对石油资源更为敏感,因此极为重视拉丁美洲的石油资源,并制定了相应的石油外交政策来确保石油的供应安全。20世纪初拉丁美洲出现了民族主义运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都要求进行石油改革要求,与美国的石油公司发生了冲突。美国政府为了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以及确保二战的胜利,坚持“睦邻政策”的原则,拒绝干涉他国的内政,对拉丁美洲采取了温和的、怀柔的石油外交政策。这一时期的石油外交政策相较于之前的政策做出了一定的改变,同时也有着继承和发展。美国政府极力协调这两个国家与石油公司的关系,促成谈判,对这些国家的石油民族主义运动做出了妥协和让步,从而稳定了拉丁美洲对同盟国的石油供应。美国的石油外交政策是其拉美外交政策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外交活动,美国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控制,而且还使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在拉丁美洲的势力大大削弱,从而在战后将拉丁美洲完全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维护了其在拉丁美洲的霸权地位,并且成为战后美国世界石油霸权的重要一环。
张翔[3](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于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面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在从事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逐渐分离并相互对立,农业雇佣工人既是土地的实际经营者,也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但其能得到的仅是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大部分剩余产品则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攫取。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土地等非劳动要素所取得的报酬是通过参与剩余价值分割实现的,资本主义地租正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农业资本家那里分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存在反映了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地租不合理性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地租产生的前提,要改变劳动者备受剥削的处境,就必须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国有化、农业合作化等手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使土地收益由全体民众共享。而究竟如何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又为此创立了土地革命理论,把合理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实现工农联盟的纽带,把工农联盟作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还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出发,横向的比较了欧美有代表性国家的土地制度与东方国家土地制度的差异,提出不同国家要依据国情选择合适的土地制度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方法;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上考察了土地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土地所有制的变迁对人类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其整体性之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影响深远。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推进和深化的过程。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把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国情,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适时实施分阶段的土地政策,成功开展了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随后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实现了土地国有化,在农村则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把农民土地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最终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尽快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状况,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展开,农村普遍实行公有化程度更高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统归公社调配与使用,农民实际上丧失了对土地的支配权,在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条件下,这种高度集中的土地管理体制实际是生产关系超常规的变革,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最初探索仍旧是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入手,探索适合国情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农民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生产积极性显着提高,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为趋势,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针对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使承包权继续担负农民的社会保障职责,这样仅承担财产功能的经营权就可以“轻装上阵”进入市场自由流转,从而兼顾了保障农户土地权益与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双重需求,细化并明确了承包农户与实际经营者的产权关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扫清了障碍,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的良性互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论遇到何种困难,中国共产党始终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坚持不懈的探索,积极构建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理论,努力使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取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形式,实现了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自觉与实践探索的与时俱进。本文主要分为五章内容,聚焦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萌芽、形成、完善、后续实践与发展整个历史进程,通过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问题的论述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解读,深入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整体性及其内在逻辑,详细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后续的实践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充分挖掘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对中国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启示。各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具体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与小块土地相结合的农业经济结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两极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无产阶级的反抗意识日益觉醒,开始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给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性继承国民经济学家对土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和19世纪欧洲自然社会科学领域其他杰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土地思想。第二章全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在从事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土地相关的概念、范畴和逻辑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发现: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历经劳动地租、产品地租、货币地租和资本主义地租四个发展阶段。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通过土地国有化等手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并依据所处的历史条件积极探索土地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使土地收益由全体民众共享。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制定明确的土地纲领、建立工农联盟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牢牢掌握国家政权。地租理论、土地国有化理论和土地革命理论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继承、实践与发展。在俄国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列宁立足基本国情制定并实施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土地纲领和革命策略,在苏俄实现了土地国有化,同时适时推进苏俄的工农联盟从政治军事联盟向经济联盟转变;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土地纲领时应坚持策略性与原则性的辩证统一、用灵活的土地政策服务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现实需要,进而争取农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持和参与。他还针对中国等东方国家提出了民族和殖民地土地问题理论,通过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土地革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土地革命实践施加了重要影响。第四章主要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土地思想,进一步提出土地纲领和政策不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应依据现实革命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先通过土地改革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再分阶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公有制在我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努力构建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理论,使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取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形式。理论研究重要的是回应现实问题的解决。第五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土地占有情况和土地关系的稳定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社会阶级和利益结构的均衡性与稳定性,进而决定了统治阶级政权的巩固程度,因此土地问题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都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我国的土地问题集中体现为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所面临的三对矛盾:一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与产权明晰的矛盾,二是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三是计划与市场的矛盾。要推动这些矛盾的合理解决,需要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基础上,告别“以地谋发展”模式和建立土地资产的良性运营格局,在因时因地持续改革中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土地制度。
崔剑楠[4](2020)在《1953年伊朗政变前后的美国对伊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伊朗开展了从英国手里收回石油利权的石油国有化运动。高涨的伊朗民族主义情绪和复杂的现实政治相碰撞,将摩萨台推上了伊朗首相的宝座。与此同时,进入冷战牌局的美国希望将伊朗纳入西方阵营,以便更好地抵御苏联。在和摩萨台政府近两年的磨合失败后,美国联合英国发动了推翻摩萨台政府的政变,最终建立起了以伊朗国王巴列维为首的新独裁政府。这场政变埋下了伊朗人对美国不满的种子,推动了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爆发,也对今日的美伊关系造成了间接影响。但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没有系统详细地展现出美国在政变前后的政策演化轨迹,也就无法从本质上较为清晰地认识美国政策的盲区和不足,更无法为今日的美伊关系提供镜鉴。本文以最新解密的美国外交关系文件为主要材料,辅之以其他相关材料来探讨上述问题。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阐述了美伊关系的历史沿革,以及二战后美国对伊政策转向冷战的轨迹;第二章阐述了美国与摩萨台政府斡旋的过程,以及美国如何走向了推翻摩萨台的立场;第三章阐述了美国筹备、实施政变的过程,以及帮助伊朗新政府善后的努力,最终美国成为伊朗地缘竞合的最大赢家。在这一时期的美国对伊决策中,冷战意识形态始终是指导思想。然而,冷战意识形态从未被美国高层所反思和批判,这种强大的推动力源于冷战意识形态自身的缺陷以及美国政府和社会组织体量的巨大推动力,这为今日的美伊关系留下了殷鉴。
孟冰寒[5](2020)在《列宁妥协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列宁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将社会主义首次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首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大胆探索并解答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时代未曾出现的社会主义新问题,形成了列宁妥协思想。列宁妥协思想贯穿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整个时期,是一笔丰厚的马克思主义遗产,内容丰富,涵盖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多个环节,对无产阶级与其他阶级如何相处的问题列宁提出了许多精辟论点和重要论述。妥协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无论是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列宁妥协思想不仅可以理解妥协思想的实质,更能从列宁妥协思想实施的前后过程及结果得出妥协策略的得与失,为中国及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本文首先侧重于由历史的角度探讨列宁妥协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列宁妥协思想是应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化而产生,是应俄国与欧洲大国外交局势的回应,是俄国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的客观需求,是俄国社会发展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列宁主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事革命斗争活动,这一阶段欧洲各国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俄国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国不可避免的卷入欧洲与亚洲战场,国内外矛盾分外复杂,不同的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俄国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西方社会传统妥协思想以及俄国社会政治传统为列宁提供了参考,列宁辩证地吸收了上述思想的精髓,整合形成了适合俄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妥协思想。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促使无产阶级的力量也随之壮大,俄国的工人运动愈加高涨与复杂,列宁妥协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工人运动将如何前进,社会主义建设与革命将如何进行,各种思潮如雪涌般冲击着俄国各阶层,列宁妥协思想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需求。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探索期、形成期和完善期三个阶段。为批判民粹派关于村社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基础的谬论而于1893年完成的《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可以视为列宁妥协思想的开端。一直持续到十月革命前,列宁都在为传播马克思主义,鼓动俄国工人运动,为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奋斗。在这长达二十四年的时间跨度里,俄国经历了第一次俄国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在革命运动的初期,妥协是不利于革命的发展,怎么区分不同的妥协,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原则就极为重要。列宁在多次革命实践中尤其是1905年革命失败后认真分析经验教训,认为俄国革命需要学会要在有利条件下发动进攻,也要认识到在不利形势下有组织的退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学会利用妥协,保证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最艰难的历史关头中不断开辟通往胜利的道路。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列宁妥协思想的探索阶段。从1917年二月革命取得胜利,到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是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阶段。当布尔什维克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后,作为国力孱弱的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与世界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处,如何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列宁以这些问题为契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妥协思想,论证了妥协的必要性与客观性,进一步阐释了人类社会曲折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对苏维埃俄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剖析。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如何改变苏维埃俄国窘迫的经济状况成为当务之急。长期战争造成了俄国生产水平大幅倒退,粮食与日常生活必需品完全无法满足人民的生存需要。而在战争结束的情况下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起了农民更大的暴动,造成国家的混乱。但在当时的思想觉悟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共产党人认为如果向农民妥协,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恢复农民自由处理余粮的政策就意味着商品交换原则的恢复,意味着布尔什维克在倒退,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列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了大量工作,使退却从理论到实践,总结了苏维埃俄国退却工作的原则与内容,提出了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理论,从而对列宁妥协思想作出了重大的深化发展。随着列宁妥协思想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列宁在妥协思想的形成了丰富的基本内容,涉及包括经济、政治及外交等一系列的措施和过渡办法。在恢复国家的经济建设上,列宁在土地政策上由土地国有化向土地社会化的转变,认为要“善于同中农的妥协”,由“剥夺剥夺者”退到组织“计算和监督”以及实施新经济政策实施“退却”。俄共(布)要想成功掌握和巩固政权除了依靠无产阶级外,还必须处理好与其他阶层、阶级的关系。因此在内政上如何尽可能的争取广大中间阶层的信任和支持对俄共(布)巩固执政基础来说意义重大。此时的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只依靠无产阶级及其执政党来完成,俄共(布)必须团结和吸收其他阶层力量,将摇摆不定的“过渡阶层”吸引到无产阶级这边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巩固和扩大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向包括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文明资本家、资产阶级专家以及少数民族在内其他阶层作适当的妥协,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和平共处思想是列宁外交的主要思想。在十月革命后,列宁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妥协”,主张以“和平共处”的方针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列宁此时的妥协思想不仅适应了苏维埃俄国在建国初期外交实践的需要,也为后期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同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贸易往来提供了宝贵经验。正因为列宁的妥协思想涵盖了有关政治、经济及外交等多个方面,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在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个内涵丰富并且完整的学说体系,针对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建立社会主义进行了创新回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阐明了妥协思想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随着列宁的逝世,苏联的国家政策逐渐舍弃了列宁制定的线路,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逐渐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继承并发展列宁的相关思想,推动统一战线,争取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最终胜利。推进两制关系的发展新方向,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发展新方向,开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的斗争模式,团结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列宁妥协思想虽然形成于20世纪,但是其中包含的革命性与科学性仍旧值得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为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施煜华[6](2020)在《脱欧背景下英国工党的党内斗争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脱欧公投之后,英国工党内部在脱欧议题上发生激烈斗争。由于工党领袖科尔宾在脱欧问题上含糊其辞,始终不在“脱欧还是留欧”的问题上明确表态,2/3的工党议员对此表示不满,30多名内阁成员先后辞职、退党,甚至试图发动推翻科尔宾的政变。科尔宾的这一模糊立场也遭到保守党领袖鲍里斯·约翰逊的猛烈抨击,使得工党在2019年大选中跌到谷底,创下二战结束以来最差大选战绩。工党的内部斗争大多是由路线斗争引发的权力斗争。在千夫所指的情况下,以疑欧着称的左派领袖科尔宾为何在路线斗争中坚持模糊战略?其一,工党的分权体制决定了工党领袖在重大问题上没有最终决定权,而不得不在相关决策上作出妥协。一方面,工党是一个分权的联邦式政党,由议会党团、选区工党和工会三部分组成,三部分都可通过“全国政策论坛”对工党的决策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工党领袖选举制度在2013年改革之后,变为党员、注册支持者、附属工会支持者各占1/3的“一人一票”制,实际上是剥夺了工党议员对于工党领袖人选的决定权,形成了“领袖一议员”二元领导体制,在决策上缺少绝对的领导核心。因此,当党内出现分歧时,领袖科尔宾为了维护自己的领导地位,只能在路线斗争中采取妥协策略。其二,工党历次党内斗争遗留下的派系分化,决定了奉行疑欧主义的领袖科尔宾领导着一帮亲欧的“布莱尔派”议员。从二战结束到90年代,英国工党在欧洲议题上的争论都是沿着是否支持“国有化”展开的,因为欧共体被看作是一个建立在剥削劳工基础上的“资本主义联盟”,这就造成了左派反欧,右派亲欧的状况.80年代初,工党左派领袖托尼·本培养了接班人科尔宾,而右派领袖金诺克培养了接班人布莱尔。布莱尔在连续执政10年间又在党内培养了大批亲欧的“布莱尔派”议员。然而,2008年欧债危机之后,英国民粹主义思潮涌现,并导致了科尔宾的上台。“布莱尔派”议员成为了科尔宾当选工党领袖后的最大阻力。其三,80年代末以来欧共体在社会保障政策上的发展,造成工党的选区、工会在脱欧议题上的利益分化,使得领袖科尔宾在“脱欧还是留欧”问题上难以取舍。虽然加入欧盟不利于工党的“国有化”和“扩大公共支出”的政治主张,但90年代以来欧盟在劳工权益、环境保护、LGBT权益等一系列新政治议题上的大幅度改革,有利于工党在新政治议题、追求社会平等方面的发展。欧盟议题的双重属性导致了不同选区、不同行业工会在脱欧立场上的分化。本文还发现,在工党的优势选区中,对欧盟市场出口依赖度越大的选区,脱欧情绪越强烈。英格兰中、北部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高度依赖对欧出口,更易受欧债危机拖累,因此呼吁通过脱欧收回经济主权,实现“国有化”。相反,大伦敦、苏格兰地区经济环境最好,经济结构完善,对欧盟市场依赖度低,受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也较小,再加上种族和文化认同因素,反而倾向于留在欧盟;同样地,工党下属的传统工业工会倾向于脱欧和扩大“国有化”,而文化、教育、科技、环保、人权等行业工会倾向留欧,以维护本行业的利益。不同选区、不同行业工会在脱欧立场上的分化必然会传导到工党高层,造成激烈的党内斗争。结合历史与现实,并利用“权力斗争”和“路线斗争”二元组合框架进行分析,本文总结了科尔宾在党内斗争中的策略:第一,坚持保住权力地位,在对欧政策上采取模糊而灵活的策略;第二,平衡党内各派势力,吸收反对派成员进入内阁,尽量维护党内团结;第三,回应反对派诉求,提出可替代方案;第四,抓住时机扩大党内共识,一致对外。然而,面对党内各方的巨大分歧,原本疑欧的科尔宾不得不在路线斗争中妥协,采取了模糊政策和拖延战术,导致工党在2019年大选中被厌倦“拖欧”、民心思定的选民无情地抛弃。
杜洋[7](2019)在《从英国能源战略调整看马岛战争》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石油不仅是衡量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国际斗争中的重要砝码;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更是现代国防的命脉;不仅是国际能源外交的目标,更是国家霸权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2年正值马岛战争30周年,英阿双方因为马岛海域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进行谈判,各自高调宣誓主权。2015年4月2号是马岛战争的纪念日,英国三家石油公司称在马岛海域发现新油田,阿根廷总统认为这是对阿根廷主权的挑衅,双方矛盾因为马岛油气资源持续升温。马岛主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本课题拟从石油的角度分析马岛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马岛战争的研究,学者们或是从英国和阿根廷的政治目的出发,认为阿根廷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才选择战争,英国政府则出于对主权的争夺而进行战争;或是从军事角度研究武器装备在整个战争中的作用,而从能源地缘政治角度分析的较少。因此,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英国能源战略角度梳理英国参与马岛战争的原因。本文的核心内容就是揭示石油在马岛战争中的潜在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煤炭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煤炭行业也是英国重要的能源行业,但是由于煤炭行业大都为私人所有,规模很小,英国的煤炭行业逐渐衰落。面对这样的情况,艾德礼政府对煤炭行业进行了国有化改造,煤炭行业的情况稍有改善,但是改变不了煤炭行业衰落的局面。随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东石油的大量开采,国际油价下降,石油逐渐取代煤炭成为各国的主要能源,西方国家完成了能源革命。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导致了能源危机,进而引发西方各国的经济危机,七十年代末的伊朗革命导致石油禁运,石油供应再次紧张,油价上涨。而此时的英国已经完成能源转轨,石油成为英国主要能源,其消耗远大于其它能源,为了确保英国的能源供应和更好地发展能源行业,撒切尔夫人便调整能源政策,对能源行业进行私有化改造。英国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二战后元气大伤,国内改革并没有挽救英国经济下降的局面,英国的实力不敌美国;石油国有化运动的发展致使英国的石油租借地被收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石油标价权转手到欧佩克国家中等因素,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石油霸主地位。这时的英国也在世界范围内勘探可以开发的油田以拯救大英帝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两次能源危机使依赖中东石油的西方各国纷纷在世界范围内勘探和开发可供开采的石油资源,引发了世界石油勘探热潮,马尔维纳斯群岛便是在这个热潮下被勘探出存在大量的油气资源,而且马岛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麦哲伦海峡的交通要道,还是英国通往南极洲的中转站。由此可见,马岛是集传统意义上的地缘政治和现代意义上的能源地缘政治为一体,无论从交通要道和南极中转战的战略角度还是从控制油气资源的角度看,英国都会竭尽全力控制马岛。所以英国虽距马岛13000公里,但当1982年阿根廷人在南乔治亚岛升起阿根廷国旗时,撒切尔夫人以强硬的态度选择出兵,与阿根廷争夺马岛的主权。经过74天的战争,阿根廷最终宣布投降,英国获得了对马岛的控制权。马岛战争对英阿两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英国来说,政治上提高了撒切尔的政治声望,成功连任;经济上马岛战争使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得以实施,助推了英国经济的改革,使经济得以改善;撒切尔夫人在外交事务上更加积极主动,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对阿根廷来说,战败使军政府被迫下台,同时也促进了阿根廷经济的改革。本文以历史分析法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从能源地缘政治角度探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重要地位以及能源在国际争端中的重要性。
荣月莎[8](2019)在《英国造船业衰落研究(1957-2010)》文中指出造船业是英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伴随着英国的崛起而不断发展,在二十世纪初达到鼎盛。然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英国造船业的繁荣进程。1957年航运业的变化更是对造船业产生重大打击。到了九十年代市场上几乎看不到英国造船公司的身影,英国造船业彻底衰落了。本文以英国造船业的衰落为线索,一方面系统阐述了英国造船业兴起的原因、繁荣时期的表现和两次世界大战及二战后初期英国造船业的曲折发展历程,为造船业的衰落进行背景铺陈;另一方面重点叙述了英国造船业的衰落过程和衰落表现,并分析了造船业的衰落原因及衰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多元发展、资源配置和政策扶植三个方面对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的结构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以及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正文部分包括1957年以前英国造船业的发展状况,英国造船业的衰落过程和衰落表现,英国造船业衰落的原因,英国造船业衰落产生的影响及对我国造船业发展的启示。结语部分主要呈现了对这一问题的认知。第一章主要论述1957年以前英国造船业的发展情况。英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利条件使得船舶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进而带动了造船业的兴起。同时英国造船业的兴起与英国的政治环境有关,一方面表现在政府对军舰建造的大力支持,带动了造船业技术和规模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刺激了作为载体的船舶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突出,从而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此外,英国造船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产业优势,其在船舶规模、船舶动力、建造专门化、组织形式和主顾关系上处于领先地位。不论是外部需求还是内在优势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造船强国,二十世纪初英国造船业出现了市场广阔、海事技术高超和造船厂分布广泛的繁荣景象。但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主导地位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的挑战,尽管出现某一方面被别国超越的现象,但总体而言仍能维持住世界第一大造船国的地位。第二章主要论述英国造船业的衰落过程。英国造船业的衰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57年货物率的下降成为英国造船业衰落的一个信号,从此英国造船业开始衰落。1973年的石油危机对造船业更是一次致命打击,大大加速了英国造船业的衰落过程,从此造船业的衰落不可逆转。虽然工党政府大规模干预造船业,并且建立国营造船公司,但情况没有好转。保守党政府上台后,鉴于财政负担日趋繁重,再加上造船业效益不断下降,遂决定将其私有化。九十年代后英国造船业在经历反复折腾后彻底衰退,英国作为第一建造大国的历史结束。第三章主要论述英国造船业衰落的表现。首先是产量的减少和市场份额的下降;其次是船厂数量和从业人数大幅度减少,在造船业集中的地区这一现象尤为严重,同时在不同建造部门也呈现出不同的衰落景象;最后是技术优势丧失,主要体现在船舶建造技术和企业管理两方面。第四章主要是分析英国造船业衰落的原因。首先是世界贸易的变化和工业中心的转移影响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同时工业中心的转移伴随着英国造船业竞争力的削弱,英国在船舶交付时间、船舶价格和新造船吨位都无法与其他国家竞争。其次是大英帝国瓦解产生的影响。英国金融实力、殖民地和海军是英帝国的重要支撑,所以英国金融实力、殖民力量和海军实力的衰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英国造船业的发展。同时英国政府的援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造船业的市场比重,但并未从根本上挽救造船业的衰落,不仅在信用贷款和财政补贴上援助有限,在法律上的帮助也不规范,再加上政府直接监管造船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政府政策限制了造船业的发展。最后是英国造船业本身的竞争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有限的生产规模,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和不和谐的产业关系,这些方面严重制约了造船业的发展。第五章主要论述英国造船业衰落的影响及对我国造船业的启示。英国造船业的衰落一方面对英国的经济和海军实力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最后从产业多元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和政策扶植三方面对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内容的简要概括和英国造船业衰落对中国造船业发展的启示。
刘敬科[9](2019)在《英美伊博弈视角下的“阿贾克斯”行动研究(1951-1953)》文中研究指明“阿贾克斯”行动是美伊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次行动缘于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由冷战环境中美国对伊朗落入苏联的担忧所催生。在经历首次行动失败后,西方国家最终成功推翻了伊朗的摩萨台政权。历史表明英美缺乏足够的力量在短短几天内推翻伊斯兰世界内一个民选的合法政府,而“阿贾克斯”行动的成功实为英美及伊朗反摩人士共同作用的结果。接下来,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对“阿贾克斯”行动进行剖析。本文第一章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英美联合伊朗国内反摩人士策划“阿贾克斯”行动的历史背景,论述二战后伊朗的政治环境以及英美苏围绕伊朗进行的竞争。本文第二、三、四章为第二部分,亦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探究英美实施“阿贾克斯”行动的直接原因,阐述行动的策划及实施过程。摩萨台当选伊朗首相后,立即开展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英国立即采取包括武力威慑、经济遏制等措施试图迫使伊朗放弃石油国有化政策。美国民主党政府出于冷战因素的考虑,反对武力解决石油国有化问题,建议双方协商解决争端。此后由于英伊多次协商无果、伊朗国内局势恶化、民族阵线分裂,摩萨台的统治基础开始出现动摇的迹象。此时,美国新上任的艾森豪威尔总统改变既往的协商主张,在此问题上倾向于采取强硬措施,英国方面也多次向美方发出合作的信号,最终双方经过多次协商决定对伊朗采取代号为“阿贾克斯”的秘密行动。在首次行动失败后,策划者与伊朗国内反摩人士再次发动了第二次“政变”,在此次行动中,伊朗民众的自发性与军队的倒戈成为反摩行动成功的关键。本文第五章为第三部分,结合史实,总结分析“阿贾克斯”行动的失败与成功之间的内在联系,英美政府对行动的支持方式与程度,伊朗内部反摩力量的强大以及民众对摩萨台政权的不满对行动最终取得成功所产生的影响。指出行动成功虽使得石油问题得到了解决,美国暂时实现了在伊朗的战略目标,但同时也给伊朗带来了政治混乱与长期的独裁政治体制,更重要的是,它在伊朗人民内心深处埋下了敌视西方的种子。
阎照祥[10](2019)在《略论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修正主义》文中认为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修正主义曲折发展。它先是1952—1963年间的盖茨克尔主义,以盖茨克尔、克洛斯兰等人为代表,就公有制、国有化以及党章修改等问题,与比万派一再论争。而后威尔逊提出"科学革命"的口号,尽力弥合党内派别矛盾。1983—1993年,金诺克利用党内右翼理论家的研究成果,不露声色地在党内灌输着求新致变的政治理念,为其后布莱尔改革准备了必要条件。工党修正主义的最后成功在于英国经济和阶级结构的变化,而工党内部的相对宽容也有利于英国修正主义的发展和演变。
二、国有化与英国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化与英国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有关概念界定 |
(一) 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 |
(二) 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研究现状评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
一、克罗斯兰的生平与着述 |
二、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 英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新变化 |
(二) 二战后欧洲的新格局 |
三、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启发 |
(二) 对工党修正主义传统的继承 |
(三) 卢西恩·洛拉的影响 |
(四) 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
四、美国和瑞典的政治实践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
(一) 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影响了克罗斯兰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二) 瑞典的社会改革影响了克罗斯兰关于平等的看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初步形成时期 |
二、成熟时期 |
三、晚期反思 |
(一) 关于平等的思考 |
(二) 关于经济增长的思考 |
(三) 对英国政治未来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
一、克罗斯兰的“后资本主义”论 |
(一) “后资本主义”论的提出 |
(二) “后资本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
(三) “后资本主义”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
二、克罗斯兰的福利与平等观 |
(一) 克罗斯兰的福利观 |
(二) 克罗斯兰的平等观 |
(三) 克罗斯兰的福利与平等观的意义 |
三、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 |
(一) 改革私立教育,建立综合式教育体制 |
(二) 改变消费观念,促进合理消费 |
(三) 改革税收制度,重新分配财产 |
(四) 合理分配企业内部的权力和地位 |
四、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
(一) 社会主义与国有化 |
(二) 社会主义与计划化 |
五、温和而渐进的政治策略 |
六、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20世纪五十-七十年代工党的影响 |
一、影响英国工党意识形态的转型 |
(一) 工党主流意识形态及党内修正主义的发展 |
(二)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工党意识形态转型的影响 |
二、影响工党内部的左右翼之争 |
(一) 克罗斯兰与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工党内部的左右翼之争 |
(二) 克罗斯兰与20世纪七十年代工党内部的左右翼之争 |
三、影响工党的竞选策略 |
(一) 克罗斯兰竞选策略提出的背景 |
(二) 克罗斯兰竞选策略的内容及对工党竞选策略的影响 |
四、影响工党政府的社会政策 |
(一) 教育政策 |
(二) 福利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党现代化的影响 |
一、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八十年代工党现代化的影响 |
(一) 七十年代末工党左翼重新崛起 |
(二) “政策反省”运动的兴起 |
(三) “政策反省”是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二、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新工党”的影响 |
(一) “新工党”新理念的提出 |
(二) “新工党”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 |
(三) “蓝色工党”对“新工党”的批评与布莱尔主义者的反击 |
三、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全民国家”的影响 |
(一) “全民国家”的提出 |
(二) “全民国家”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和批判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评析 |
一、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
(一) 改变了工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二) 促使工党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与国有化之间的关系 |
二、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
(一) 对英国政治制度和机构过于乐观 |
(二) 学术观点具有内在弱点 |
三、应客观评价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 |
(一) 影响英国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 |
(二) 影响战后欧洲其他社会党的选择 |
(三) 对当下工党政治仍具有重要意义 |
(四)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看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非科学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克罗斯兰年表 |
附录2 克罗斯兰的着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二战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石油外交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及背景 |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一章 美国战时石油外交的背景 |
一 二战前美国石油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
(一)一战前美国的石油外交 |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石油外交政策的发展 |
二 睦邻政策的实施 |
第二章 战时美国对墨西哥的石油外交 |
一 墨西哥石油工业的发展 |
二 墨西哥石油国有化运动 |
三 战时美国的妥协外交政策 |
第三章 战时美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外交 |
一 委内瑞拉石油工业的发展 |
二 战时美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外交 |
(一)纳粹德国海军的威胁以及美国对委内瑞拉的保护 |
(二)石油利润“五五分成” |
第四章 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战时石油外交产生的影响 |
一 反法西斯战争:稳定的石油供应 |
二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经济的发展及民族主义的胜利 |
三 美国:霸权的建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关于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 |
四、选题的基本内容 |
五、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经济基础:与小块土地相结合的农业经济结构逐渐瓦解 |
二、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 |
三、政治基础:欧洲各国阶级斗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
四、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和农民争取自身权益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国民经济学家对土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
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 |
三、18-19世纪欧洲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杰出成就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萌芽 |
二、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形成 |
三、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发展完善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地租理论 |
一、土地所有权与其他权能相分离产生地租 |
二、封建地租形式的演化与地租的资本化 |
三、资本主义地租及其与相关范畴的区别 |
四、分成制与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制 |
五、住宅及房租理论 |
第二节 土地国有化理论 |
一、土地国有化的条件和实行土地国有化的原因 |
二、土地国有化的具体实施路径 |
三、土地国有化之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 |
第三节 土地革命理论 |
一、对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进行阶级分析 |
二、分析农民土地问题与实现工农联盟的关系 |
三、恩格斯晚年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土地革命策略的新认识 |
第四节 欧美国家与东方社会土地理论 |
一、欧美有代表性国家现行的土地制度及其发展方向 |
二、东方有代表性国家的土地制度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
三、东西方国家土地制度的多样性 |
第五节 土地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论 |
一、土地是人类文明发展所需自然条件的核心组成部分 |
二、史前社会的土地公有制结构及其解体和后续发展 |
三、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形成的土地私有制和“地产”的财富属性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实践探索与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的曲折演绎 |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关于土地问题的论战 |
二、考茨基《土地问题》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部分继承与发展 |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
一、土地国有化理论在苏俄的实践与发展 |
二、全面论述合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 |
三、明确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土地纲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四、适时推进工农联盟从政治军事联盟向经济联盟进行转变 |
五、民族和殖民地土地问题理论及其影响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
第一节 对中国农民及其土地问题展开初步探索(1921-1927年) |
一、中国传统土地思想与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土地政策 |
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与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者 |
三、合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实现工农联盟的关键 |
第二节 从国情出发适时实施分阶段的土地政策(1927-1952年) |
一、明确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
二、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 |
三、立足基本国情的变化对土地政策适时做出调整 |
四、土地改革运动确立了农民对土地的完整所有权 |
第三节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953年至今) |
一、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逐步确立与巩固 |
二、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 |
三、针对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充分认识农村土地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 |
一、农村土地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 |
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现存的主要矛盾 |
三、关于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争论 |
第二节 在因时因地持续改革中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土地制度 |
一、坚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个底线”不动摇 |
二、告别“以地谋发展”模式和建立土地资产的良性运营格局 |
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1953年伊朗政变前后的美国对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材料和路径 |
第一章 美伊关系回顾与美国对伊冷战政策的初成 |
第一节 美伊关系回顾:美国介入伊朗事务的过程 |
第二节 美国对伊冷战政策的初成与初步运用 |
第二章 美国对摩萨台政府非暴力政策的失败 |
第一节 美国支持摩萨台与调停英伊关系的受挫 |
第二节 美英替换摩萨台政府的失败 |
第三节 美国决定推翻内外交困的摩萨台政府 |
第三章 政变实施前后的美国对伊政策 |
第一节 美国完善对伊政策与筹备政变 |
第二节 美国实施政变的基本过程 |
第三节 美国协助善后与支持国王掌管伊朗 |
结论 |
中英文翻译对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列宁妥协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列宁妥协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 激变的欧洲大国政治 |
(二) 改革与革命之间的俄国 |
(三) 俄国外交形势的变化 |
二、列宁妥协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妥协思想 |
(二) 西方社会传统妥协思想 |
(三) 矛盾的俄国社会政治文化 |
三、列宁妥协思想形成的实践需求 |
(一) 厘清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思想的需要 |
(二) 非常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需要 |
(三)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 |
第二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进程 |
一、列宁妥协思想的初步探索 |
(一) 党的建设初期的妥协思想 |
(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的妥协与斗争 |
(三) 首次提出辩证地分析妥协 |
二、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发展 |
(一) 首次明确妥协的概念 |
(二) 对妥协进行进一步区分 |
(三) 建构妥协思想的体系 |
三、列宁妥协思想的成熟完善 |
(一) 过渡时期的两次退却 |
(二) 及时停止退却 |
第三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经济建设中的妥协 |
(一) 土地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
(二) 中农政策的转变 |
(三) 工作形式的转变 |
(四) 新经济政策的退却 |
二、政治联盟中的妥协 |
(一) 无产阶级政党对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妥协 |
(二) 苏维埃政府对文明资本家的妥协 |
(三) 苏维埃政府对资产阶级专家的妥协 |
(四) 苏维埃政府对被压迫民族的妥协 |
三、外交政策中的妥协 |
(一) 苏维埃政权的危机与机遇 |
(二) 保障“两制”和平共处 |
(三) 《布列斯特和约》的性质 |
(四) 反对“革命空谈” |
(五) 驳斥“左派”幼稚病 |
第四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评价及启示 |
一、妥协思想的评价 |
(一) 阐明了妥协思想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
(二)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妥协理论 |
(三) 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现实基础 |
(四) 妥协思想的局限性 |
二、妥协思想的启示 |
(一) 坚持发展完善党的统一战线 |
(二) 推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新发展 |
(三) 开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平斗争的新方向 |
(四)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脱欧背景下英国工党的党内斗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四、写作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工党的决策机制与“党内斗争”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工党的组织概述 |
第二节 工党的决策机制 |
第三节 “党内斗争”概念的界定 |
第四节 “党内斗争”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在欧洲议题上的历次党内斗争和政治遗产 |
第一节 威尔逊时期的对欧政策与党内斗争 |
第二节 富特时期的对欧政策与党内斗争 |
第三节 金诺克时期的对欧政策与党内斗争 |
第四节 布莱尔时期的欧洲政策与党内斗争 |
第五节 工党历次党内斗争留下的政治遗产 |
第三章 在脱欧议题上内部斗争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派系分化背景 |
第二节 欧盟社保政策发展与工党社会基础分化背景 |
一、社保政策发展与欧盟的双重属性 |
二、工党选区的分化 |
三、工会的分化 |
第四章 工党在脱欧议题上内部斗争的三个阶段 |
第一节 米利班德时期的对欧路线斗争 |
第二节 科尔宾上台后的人事任命与党内斗争 |
第三节 党内在脱欧协议上的分歧与科尔宾的妥协 |
第五章 科尔宾斗争策略形成的原因与特点 |
第一节 工党分权型结构因素 |
第二节 派系分化的历史因素 |
第三节 社会基础分化因素 |
第四节 科尔宾斗争策略的特点 |
总结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7)从英国能源战略调整看马岛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岛战争前英国的能源政策与石油霸权 |
一、二战后英国能源战略的调整 |
(一)战后初期的能源政策 |
(二)英国能源转轨及经济发展 |
二、撒切尔夫人时期英国的能源政策 |
(一)背景 |
(二)具体措施 |
三、英国石油霸权的丧失 |
(一)美国的竞争 |
(二)石油国有化运动和欧佩克的挑战 |
第二章 马岛的能源地缘政治地位与马岛战争 |
一、马岛的能源地缘政治地位 |
(一)世界油气勘探热潮 |
(二)马岛的能源地缘政治地位 |
二、马岛战争 |
(一)马岛争夺的由来 |
(二)马岛战争的过程 |
第三章 马岛战争对英阿的影响 |
一、对英国的影响 |
(一)保守党得以连任 |
(二)助力经济发展和石油勘探 |
(三)提高国际地位 |
二、对阿根廷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英国造船业衰落研究(1957-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说明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范围说明 |
第一章 1957年以前英国造船业的发展情况 |
第一节 英国造船业的兴起 |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
二、良好的政治环境 |
三、独特的产业优势 |
第二节 繁荣时期英国造船业的表现 |
一、广阔的市场 |
二、高水平的海事技术和设备 |
三、广泛的地域分布 |
第三节 英国造船业的曲折发展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萧条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初期的短暂繁荣 |
第二章 英国造船业的衰落过程 |
第一节 1957年航运危机和造船产业的去产能化 |
一、1957年货运率的下降和货船市场的坍塌 |
二、造船业的合理化运动与造船公司的合并重组 |
第二节 1973年的石油危机和造船业国有化政策 |
一、1973年石油危机和油轮市场崩溃 |
二、1977年《航空造船业法案》颁布和造船业的国有化 |
三、英国国营造船公司的破产 |
第三节 英国造船业彻底衰落 |
一、九十年代的英国造船业 |
二、造船业退出市场的进程 |
第三章 英国造船业的衰落表现 |
第一节 造船业产量和市场份额减少 |
一、船舶吨位减少 |
二、市场份额减少 |
第二节 船厂大量倒闭和从业人数大幅减少 |
一、船厂大量倒闭 |
二、从业人数大量减少 |
第三节 技术优势丧失 |
一、船舶建造技术更新缓慢 |
二、企业管理滞后 |
第四章 英国造船业的衰落原因 |
第一节 世界贸易的变化和产业中心的转移 |
一、世界贸易的变化 |
二、世界产业中心的转移 |
第二节 “日不落帝国”瓦解 |
一、英国金融地位的削弱 |
二、殖民帝国的解体 |
三、英国海军实力的衰落 |
第三节 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 |
一、财政支持不足 |
二、政策援助不规范 |
三、政府监管不当 |
第四节 英国造船业的竞争力不足 |
一、有限的生产规模 |
二、缺乏科学的管理 |
三、不协调的产业关系 |
第五章 英国造船业衰落的影响及对中国造船业的启示 |
第一节 英国造船业衰落的影响 |
一、英国造船业衰落对英国的影响 |
二、英国造船业衰落对世界的影响 |
第二节 英国造船业衰落对中国造船业的启示 |
一、造船业的多元发展 |
二、造船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
三、政府对造船业的政策扶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英美伊博弈视角下的“阿贾克斯”行动研究(1951-195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二战后英美在伊朗问题上的勾结和冲突(1945-1950) |
第一节 二战后伊朗政局演变 |
一、议会政治发展 |
二、政党政治的发展 |
三、君主政治的发展 |
第二节 英美关于伊朗的战略考量 |
一、英国对伊朗的战略考量 |
二、美国对伊朗的战略考量 |
第三节 英美在伊朗的合作与分歧 |
一、苏联在伊朗的扩张 |
二、英美在伊朗的合作 |
三、英美在伊朗的分歧 |
小结 |
第二章 “阿贾克斯”行动的缘起与策划 |
第一节 伊朗石油国有化与英美政府对伊政策的合作与分歧 |
一、伊朗石油国有化 |
二、冷战因素与英美政府对伊朗的态度 |
第二节 摩萨台的再次上台与其统治基础的动摇 |
一、7-21流血事件 |
二、摩萨台的改革与其统治基础的动摇 |
三、2·28国王离国风波 |
第三节 “阿贾克斯”行动的策划 |
一、英国对美国的拉拢 |
二、英美合谋 |
小结 |
第三章 “阿贾克斯”行动的实施及其受挫 |
第一节 行动前的伊朗国内局势 |
一、反对派的反政府活动 |
二、解散议会与全民公投 |
三、人民党与苏联的活动 |
第二节 行动前的努力:争取国王的支持 |
第三节 “阿贾克斯”行动初期的受挫 |
小结 |
第四章 “阿贾克斯”行动的再度实施 |
第一节 暗潮涌动:8月16—18日的紧张气氛 |
一、摩萨台政府的反制措施 |
二、策划者与反对派的再次密谋 |
三、美方对摩萨台政府的外交施压 |
第二节 摩萨台政权的倒台 |
一、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游行 |
二、示威游行队伍的主动进攻 |
小结 |
第五章 对“阿贾克斯”行动的评析 |
第一节 “阿贾克斯”行动的成败与分期问题 |
第二节 “阿贾克斯”行动的后果 |
一、摩萨台支持者的反政府活动 |
二、权力中心的角逐 |
第三节 冷战视角下的“阿贾克斯”行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国有化与英国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及影响研究[D]. 钟丽丽. 山东大学, 2020(02)
- [2]二战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石油外交政策[D]. 贾少林. 河南大学, 2020(02)
- [3]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D]. 张翔.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4]1953年伊朗政变前后的美国对伊政策研究[D]. 崔剑楠.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列宁妥协思想研究[D]. 孟冰寒.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脱欧背景下英国工党的党内斗争研究[D]. 施煜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7]从英国能源战略调整看马岛战争[D]. 杜洋. 河南大学, 2019(01)
- [8]英国造船业衰落研究(1957-2010)[D]. 荣月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英美伊博弈视角下的“阿贾克斯”行动研究(1951-1953)[D]. 刘敬科.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略论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修正主义[J]. 阎照祥. 史学月刊,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