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厚层淤泥地区管桩基础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黄岳文[1](2018)在《关于水工桩基础应用的几个问题的应对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桩基础是水工结构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桩型,并注意在特殊条件下桩身承载力可能出现随时间而降低的情况。文章结合工程经验,针对水工桩基础应用出现的问题,对工程地质条件对桩基础的影响、软土地区桩基侧向受荷问题、施工对桩基的影响、桩基结构出现底板脱空现象、关于施工支护与永久结构结合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分别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达到了安全稳定的效果。
黄琛[2](2016)在《广东某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承载力研究》文中提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下均简称管桩)适用范围广、单桩承载力高、单位承载力造价低、施工工效高、工程质量可靠;管桩自身的相关规范体系基本完备,生产技术先进、检测有效、成桩质量好,工艺成熟,工程质量可靠,耐久性好,适用性强,经济性好,已成功应用于众多重要工程,充分体现了其较高的安全性。目前管桩在桥梁工程中应用不够广泛,规范方面存在空白,但随着近几年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可靠性、耐久性方面有了更大的提高,应用于公路桥梁工程的技术条件日趋成熟。本文以广东某高速公路桥梁的管桩基础为工程背景,开展公路桥梁管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计算的研究工作。本文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的资料,从管桩基础的受力性状着手,结合公路桥梁基础的特点,对管桩的受力模式与机理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对国内外管桩相关计算理论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对其竖向承载力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现场试验和理论计算的对比成果,分析影响竖向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确定满足公路桥梁现场实际施工精度要求的试验方法,明确较为合理的公路桥梁规范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验证了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公路桥梁管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和分析是切实可行的。
宋宝东,高尊华,梁灏[3](2014)在《填海区基础设计分析与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结合深圳市填海区项目实例,分析填海区的场地地质特点,选取适合填海区场地的基础设计方案并分析设计中的若干技术问题,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解决,可为后续类似场地的工程提供参考。
段永飞,高彦良,吴先坤,陆颖,王昊,尹洋[4](2013)在《天津大学综合实验楼结构设计》文中指出本文结合天津大学综合实验楼结构设计,对高烈度区、体型复杂的多层建筑结构选型进行探讨,详细介绍了对体型复杂结构薄弱部位所采取的构造措施及设计难点采取的处理方法。同时,对于桩基选型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通过本工程的介绍,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段永飞,高彦良,吴先坤,陆颖,王昊,尹洋[5](2013)在《天津大学综合实验楼结构设计》文中认为本文结合天津大学综合实验楼结构设计,对高烈度区、体型复杂的多层建筑结构选型进行探讨,详细介绍了对体型复杂结构薄弱部位所采取的构造措施及设计难点采取的处理方法。同时,对于桩基选型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通过本工程的介绍,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李光明[6](2013)在《高地震烈度软土预应力管桩(PHC)桩基础的抗震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针对高地震烈度、软土强度等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抗震性能的技术难题,展开结构性能试验、振动台试验、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及仿真模拟硏究,在桩身弯矩变化规律、桩土变形机理、抗震稳定性与变形控制方法、压弯破坏特性与质量检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抗震性能的经济合理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在高地震烈度区(场地类别为Ⅲ、Ⅳ类)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基础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主要:1.证明了在水平力荷载作用正常使用状态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的破坏形态是压弯破坏,而不是剪切破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的抗剪破坏滞后于弯曲破坏。2.确定了在各工况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身弯矩最大值的产生位置约为距离桩顶5~6倍的桩径,反推原型(PHC500-AB100)发现,在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桩身在El-0.2g波时尚未发生危险截面的破坏,但是到El-0.3g、El-0.4g时桩身最大弯矩值都超过了规范中规定的极限弯矩值,该危险截面直接决定了桩身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此处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抗震设计时的危险截面。3.建立并验证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时程分析的数值模型,仿真计算表明最大弯矩值出现在5倍的桩径处,已造成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的开裂,其值已经接近或超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的极限弯矩值。4.在高地震烈度软土地基中软弱夹层的存在会增大地表位移,使桩土相对位移增加;管桩在软弱土体中的运动表现为剪切型特性,土体越软,桩体的水平相对位移越大。5.为了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在高地震烈度(场地类别为Ⅲ、Ⅳ类)的安全与稳定,首次提出了竖向承载力设计抗弯强度校核的设计原则;硏究发现通过抗弯强度校核的管桩基础抗震设计,可以排除地震风险隐患,这个原则推广应用后大大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谭宁平[7](2012)在《南京河西地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南京河西地区土质条件差,结合设计经验,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一些设计方法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荆志东[8](2010)在《深厚软基新型桩板结构路基结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京津城际铁路路基工程为背景,对深厚层松软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高标准工后沉降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应用现场综合地质勘察、室内土工试验、理论分析、离心试验、数值模拟、路基试验段现场监测等研究手段,研究了新近沉积松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首次提出了深厚层松软土地区高速铁路桩板结构路基结构形式及工后沉降系统控制技术,满足了15mm路基沉降变形要求;对深厚软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提出了新的设计原则及其工程对策。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总结了京津地区新近沉积深厚松软土的土体工程地质特征,为类似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建设奠定了工程地质基础;(2)在既有软土地区沉降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高铁试验段复杂的地基条件,提出了桩板结构路基结构形式,满足350km/h高速铁路15mm路基工后沉降变形控制标准要求;(3)通过对京津城际铁路路基工程中的PHC桩桩板结构、CFG桩桩板结构、钻孔灌注桩桩板结构3种桩板结构形式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桩板结构对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的适用性;(4)通过3种类型桩板结构与桩网结构、长短桩复合结构路基工后沉降等因素的对比,研究了桩板结构路基的优越性与局限性;(5)通过对桩板直接接触和垫层接触2种桩板接触关系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桩板接触形式对路基工后沉降的影响规律;(6)在既有软土地区沉降计算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速铁路路基的具体条件,提出了计算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等效基底面积法;(7)通过两组离心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桩板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板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影响,说明了钢筋混凝土板对控制路基工后沉降的幅度和均匀性方面效果显者;(8)通过对试验段桩板结构路基沉降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工程阶段桩板结构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工后一年、五年、十年和二十年的沉降变形趋势,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9)通过对试验段的沉降、孔隙水压力、桩土应力等因素的全面监测和系统分析,深入研究了桩板结构路基工后沉降变化规律;(10)综合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离心模拟和现场试验与监测,提出了深厚沉积松软土区高速铁路路基控制标准工后沉降15mm的设计方法。
黄友建[9](2010)在《连州市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和基础选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的岩溶地区,工程建设中一般会遇到特殊的地质问题。溶洞、土洞和地层塌陷这些不良工程地质情况,在溶岩地区或多或少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对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使建(构)筑物附近产生地面塌陷、不均匀沉降等危害,严重时危及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因此,作为在岩溶地区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不良地质现象,应对岩溶时设计、施工时万不可掉以轻心,才能将发生事故的危险降低到最小限度。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岩溶地基的处理和设计的方法正朝着更加可靠、先进、经济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连州市地处岩溶地区的实际工程背景,首先研究了连州当地的具体工程地质情况,然后总结了其他岩溶地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性的处理方法和应对措施,最后对连州当地典型工程案例进行评价分析。从连州当地的地质情况、场地特征、具体施工条件等出发,总结了符合连州地区的不同基础的形式和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探讨了一些地基基础处理和设计的一些新进展、理念及其它们在连州应用实施的可能。由此,提炼了更符合连州当地实际岩溶地质背景的工程经验,为今后连州和其他岩溶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
欧阳晋文[10](2010)在《有限厚度土层上的高层建筑筏板基础设计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基的承载力其实包含了地基强度和地基沉降两方面的内容。地基强度是指地基发生极限破坏的强度,为保证不发生地基破坏,地基强度要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所以,从地基强度方面定义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一定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通常为23。从地基沉降方面是指要求地基引起的沉降不影响上部结构的使用,一般按规范控制总沉降量和沉降差。通常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尤其是筏板基础设计时,遇到持力层(土层)的厚度一般是有限厚度的情况,有时其厚度是24米,其下卧层为承载力比较高的岩层,对这种地基的承载力通常人们是按地质报告提供的持力层承载力进行设计,而较少考虑其厚度的影响。其实当持力层较薄时,其实际地基的承载力要大于厚持力层的情况,对这种情况下的地基承载力取值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结合某小区地质情况下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对筏板基础下持力层为有限厚度的承载力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地基承载力的合理确定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同时又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文中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考虑土体的塑性破坏,计算了筏板基础在不同的有限厚度持力层下的承载力。首先对持力层为单一土层情况下,用太沙基承载力理论公式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方法所计算的承载力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然后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不同持力层厚度情况计算了实际基础的荷载与沉降关系的P-S曲线,根据P-S曲线确定其承载力,针对特定的基础尺寸,得出了实际地基强度承载力与持力层厚度的关系。计算证明,持力层厚度为有限厚度时的承载力比单一土层的持力层承载力要大,从而为工程设计的安全可靠和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也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同时证明了本工程所采用的地基承载力是安全可行的。同时,文中也对该工程的基础沉降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多种方法计算结果接近,沉降量可满足上部结构要求,进一步证明有限持力层下地基强度承载力的可靠性。
二、厚层淤泥地区管桩基础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厚层淤泥地区管桩基础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水工桩基础应用的几个问题的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工程地质条件对桩基础的影响 |
1.1 不宜或慎用预制桩基础的地质条件 |
1.2 在特殊条件下桩身承载力可能出现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的情况 |
2 软土地区桩基侧向受荷问题 |
2.1 水平荷载对桩的影响 |
(1) 桩的水平承载力和位移计算误差较大 |
(2) 桩顶水平荷载确定比较保守, 但对桩侧土压力往往考虑不足 |
2.2 软土侧向土压力对桩基的影响 |
2.3 减小软土侧向土压力对桩基不利影响的措施 |
3 施工对桩基的影响 |
3.1 挤土桩施工引起的挤土效应和应对措施 |
3.2 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减小开挖施工对桩基的不利影响 |
4 桩基结构容易出现底板脱空现象 |
4.1 地基土固结沉降导致桩基底板脱空 |
4.2 边荷载作用下导致桩基底板脱空 |
4.3 防止桩基底板脱空产生渗透破坏的措施 |
5 桩基岸墙埋深不足可能引发的问题 |
5.1 基础冲刷淘空 |
5.2 软土从桩基底板下挤出 |
5.3 防止桩基岸墙产生冲刷或挤出破坏的措施 |
6 关于施工支护与永久结构结合问题 |
7 结语 |
(2)广东某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管桩的发展与应用 |
1.1.1 国外管桩的发展 |
1.1.2 国内管桩的发展 |
1.1.3 管桩已应用于多个领域 |
1.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在公路桥梁应用的优势 |
1.3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在公路桥梁的应用现状 |
1.3.1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工程应用现状 |
1.3.2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设计规范应用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存在问题 |
第二章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竖向承载力 |
2.1 桩土体系荷载竖向传递机理 |
2.1.1 桩土体系荷载的竖向传递 |
2.1.2 竖向荷载下桩土体系荷载传递规律 |
2.1.3 竖向荷载下桩土体系荷载传递理论分析方法 |
2.1.4 影响荷载传递的因素 |
2.2 单桩竖向破坏模式 |
2.2.1 地基土强度破坏 |
2.2.2 桩身材料破坏 |
2.3 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
2.3.1 影响桩侧摩阻力的主要因素 |
2.3.2 影响桩端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概况及现场试验简介 |
3.1 依托工程背景 |
3.2 现场试验简介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内容 |
3.2.3 试桩布置与试验流程 |
3.3 工程地质概况 |
3.3.1 地理位置、地形和地貌 |
3.3.2 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
3.3.3 工程地质勘察成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试验方法及成果校核 |
4.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现场试验方法 |
4.1.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法 |
4.1.2 高应变动测试桩法 |
4.2 高应变与静载试验成果分析 |
4.2.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 |
4.2.2 高应变动测试验 |
4.3 高应变与静载检测成果校核 |
4.3.1 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
4.3.2 检测成果校核结论 |
第五章 数值模拟与分析 |
5.1 模型的建立 |
5.1.1 数值模拟的几何模型 |
5.1.2 材料参数 |
5.1.3 边界条件 |
5.1.4 加载 |
5.2 模拟计算成果分析 |
5.2.1 1~6 号桩P-S曲线 |
5.2.2 桩顶沉降分析 |
5.2.3 P--S曲线分析 |
5.2.4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2.5 模拟计算与试验对比分析 |
第六章 公式计算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
6.1 按桥涵设计规范公式计算单桩竖向容许承载力 |
6.2 不同规范中计算成果与试验成果对比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5)天津大学综合实验楼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结构设计 |
2.1 设计基本参数 |
2.2 结构选型 |
3 基础设计 |
3.1 土层分布及特征 |
3.2 地下水 |
3.3 桩基参数 |
3.4 基础型式 |
3.4.1 预应力管桩 |
3.4.2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
3.5 基础设计 |
4 技术措施 |
4.1 剪力墙超筋处理 |
4.2 不规则结构的处理方法 |
4.3 计算分析 |
5 结论 |
(6)高地震烈度软土预应力管桩(PHC)桩基础的抗震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发展历程 |
1.2.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研究现状 |
1.3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力学性能的研究 |
1.3.1 竖向承载性状的研究 |
1.3.2 抗剪、抗弯承载力性状的研究 |
1.3.3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性能的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思路 |
1.4.4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方案 |
第二章 管桩抗剪及抗弯承载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
2.1 管桩抗剪试验的试件制作 |
2.2 管桩抗剪试验结果分析 |
2.3 各试件的试验结果整理 |
2.4 管桩抗剪试验结果分析 |
2.5 管桩的抗弯承载力性能试验研究 |
2.5.1 管桩抗弯试验 |
2.5.2 试验结果的理论分析 |
2.5.3 管桩抗弯承载力影响因素 |
2.6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预应力管桩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
3.1 模型试验方案的设计 |
3.1.1 模型相似设计 |
3.1.2 试验原型建筑的重力荷载 |
3.1.3 原型结构的自振周期 |
3.1.4 振动台模型管桩设计 |
3.1.5 试验仪器选择和测点布置 |
3.1.6 振动台实验过程 |
3.1.7 桩模型试验时程曲线 |
3.2 单桩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单桩受力分析 |
3.2.2 正弦波及地震波作用下单桩内力分布曲线 |
3.2.3 不同因素对单桩内力分布的影响分析 |
3.3 双桩桩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双桩内力沿桩身分布图 |
3.4 四桩桩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振动台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 |
4.1 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4.1.1 有限单元法概述 |
4.1.2 常用有限元软件 |
4.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振动台试验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1 概述 |
4.2.2 模型尺寸 |
4.2.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4 材料属性 |
4.2.5 模型设置 |
4.3 单桩承台抗震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
4.3.1 桩身弯矩 |
4.3.2 桩身轴力 |
4.4 双桩承台抗震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
4.4.1 桩身弯矩 |
4.4.2 桩身轴力 |
4.5 三桩承台抗震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
4.5.1 桩身弯矩 |
4.5.2 桩身轴力 |
4.6 四桩承台抗震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
4.6.1 桩身弯矩 |
4.6.2 桩身轴力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地震烈度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 |
5.1 引言 |
5.2 不同桩型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桩身弯矩对比分析 |
5.3 不同桩基形式桩-土动力 P-Y 曲线 |
5.3.1 P-Y 曲线法介绍 |
5.3.2 P-Y 曲线结果分析 |
5.3.3 桩顶水平力对比分析 |
5.3.4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地震烈度软土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性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强震软土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数值模型的建立 |
6.2.1 强震软土区工程概述 |
6.2.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6.3 单桩抗震性能分析 |
6.3.1 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 |
6.4 四桩抗震性能分析 |
6.4.1 桩身弯矩 |
6.5 软土地区不同桩基形式桩-土动力 P-Y 曲线 |
6.5.1 P-Y 曲线结果分析 |
6.5.2 粉土地区与软土地区 P-Y 曲线对比分析 |
6.5.3 小结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场地类别Ⅲ、Ⅳ类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设计 |
7.1 引言 |
7.2 管桩抗震性能风险评价分析 |
7.3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设计 |
7.4 管桩桩身结构抗弯承载力设计 |
7.5 管桩桩身结构轴心抗压承载力设计 |
7.6 管桩桩身结构抗剪承载力 |
7.7 六桩数值模型的建立 |
7.7.1 管桩平面布置情况 |
7.7.2 原工程实例数值模型结果的对比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深厚软基新型桩板结构路基结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工程地质研究 |
1.2.2 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形式研究 |
1.2.3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技术研究 |
1.2.4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测与预测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京津城际试验段工程地质特征 |
1.3.2 新型桩板结构路基优化设计 |
1.3.3 新型桩板结构路基沉降技术理论研究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近沉积深厚软土工程特征 |
2.1 工程概况 |
2.2 新近沉积深厚软土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与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地震 |
2.3 特殊土及不良地质 |
2.3.1 填土 |
2.3.2 软土及松软土 |
2.3.3 液化土 |
2.3.4 土壤冻结深度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2.4.1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2.4.2 场地水文地质特征 |
2.4.3 环境水腐蚀性评价 |
2.5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2.5.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
2.5.2 不良地质评价及特殊土 |
2.6 新近沉积深厚松软土工程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软基沉降控制新型桩板结构研究 |
3.1 京津城际铁路工程特点 |
3.2 不同路基结构对比研究 |
3.2.1 软基沉降控制原理 |
3.2.2 新型桩板结构提出 |
3.2.3 不同结构对比研究 |
3.3 新型桩板结构 |
3.3.1 桩板结构的基本原理 |
3.3.2 桩板结构的基本组成 |
3.3.3 新型桩板结构设计 |
3.4 新型桩板结构路基设计 |
3.4.1 路基基床结构 |
3.4.2 路基填料及压实 |
3.4.3 路基过渡段 |
3.4.4 路基防护与支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桩板结构路基沉降理论分析 |
4.1 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的高标准要求 |
4.2 新型桩板结构路基沉降计算理论 |
4.2.1 附加荷载及压缩层厚度的确定 |
4.2.2 复合模量法 |
4.2.3 应力公式法 |
4.2.4 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 |
4.2.5 新型桩板结构路基沉降计算 |
4.2.6 影响沉降计算精度的因素 |
4.3 新型桩板结构路基沉降计算方法的改进 |
4.3.1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
4.3.2 沉降计算方法改进分析 |
4.3.3 双等效分层总和法原理 |
4.3.4 双等效分层总和法计算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桩板结构路基离心模型试验 |
5.1 试验准备 |
5.1.1 取样 |
5.1.2 相似材料选择 |
5.2 模型设计 |
5.2.1 路基沉降观测设计 |
5.2.2 混凝土板及挡土墙变形观测 |
5.3 模型施工 |
5.3.1 地基基底 |
5.3.2 预制管桩处理部分地基 |
5.3.3 混凝土板和挡土墙施工 |
5.3.4 路基施工 |
5.4、离心试验加速度设计 |
5.5 离心试验主要成果 |
5.5.1 不同工程阶段沉降结果 |
5.5.2 密度沿深度变化 |
5.5.3 含水量沿深度变化 |
5.5.4 桩端刺入量 |
5.6 成果分析 |
5.6.1 钢筋混凝土板对桩基沉降有明显控制作用 |
5.6.2 桩长范围内土的沉降 |
5.6.3 桩顶刺入垫层问题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桩板结构路基沉降数值模拟 |
6.1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6.1.1 工程概况 |
6.1.2 模型设计 |
6.1.3 模型工况 |
6.2 数值计算结果 |
6.2.1 正常工况 |
6.2.2 无混凝土板工况 |
6.2.3 无垫层工况 |
6.2.4 扩大混凝土板工况 |
6.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6.3.1 沉降~时间发展 |
6.3.2 沉降沿深度分布规律 |
6.3.3 沉降沿路堤宽度分布规律对比 |
6.3.4 桩土分担荷载情况对比 |
6.3.5 有无混凝土板工况对比 |
6.3.6 有无垫层工况对比 |
6.3.7 扩大混凝土板工况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型桩板结构路基沉降现场监测 |
7.1 概述 |
7.2 实测方案布置方法 |
7.3 沉降变形 |
7.3.1 地面总沉降变化规律 |
7.3.2 沉降沿深度分布规律 |
7.3.3 桩体内外土体压缩变形规律 |
7.3.4 沉降沿路堤宽度分布规律 |
7.4 孔隙水压力 |
7.4.1 不同施工阶段孔压变化 |
7.4.2 A断面孔压随深度变化 |
7.4.3 B断面孔压随深度变化 |
7.5 桩土分担荷载 |
7.5.1 路基基底压力 |
7.5.2 桩间土土压力 |
7.6 侧向变形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连州市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和基础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连州地区的工程地质情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水文条件 |
2.3 气象条件 |
2.4 工程地质概况 |
2.4.1 区域概况 |
2.4.2 水文地质特征 |
2.4.3 地质构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地区的地基基础研究 |
3.1 岩溶地区的不良工程地质 |
3.1.1 溶洞 |
3.1.2 土洞 |
3.1.3 塌陷 |
3.2 溶岩地基稳定性、承载力和变形 |
3.2.1 溶岩地基的稳定性 |
3.2.2 溶岩地基的承载力 |
3.2.3 溶岩地基的变形 |
3.3 岩溶地基处理 |
3.3.1 岩溶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
3.3.2 溶洞的处理方法 |
3.3.3 土洞的处理方法 |
3.3.4 塌陷的处理方法 |
3.4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选型研究 |
3.4.1 岩溶地区的基础类型 |
3.4.2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选型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州当地典型工程实例分析及研究 |
4.1 连州地区的一些基础工程问题 |
4.2 连州市卫生局办公大楼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工程地质 |
4.2.3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措施 |
4.2.4 工程的沉降情况 |
4.2.5 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
4.3 连州市煤炭大厦 |
4.3.1 工程概况 |
4.3.2 工程地质 |
4.3.3 基础沉降情况 |
4.3.4 事故原因分析与基础加固措施 |
4.3.5 加固后使用情况 |
4.4 经验教训总结和反思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有限厚度土层上的高层建筑筏板基础设计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位于南海小塘的本工程简介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本工程基础设计的条件及概况 |
2.1 前言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区域自然环境 |
2.2.3 地形地貌 |
2.3 区域地质背景 |
2.3.1 大地构造位置 |
2.3.2 断裂构造特征 |
2.4 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
2.4.1 岩土层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 |
2.4.2 岩土层力学参数 |
2.5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
2.5.1 场地类别确定 |
2.5.2 砂土液化判别 |
2.5.3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
2.6 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 |
2.6.1 不良地质作用 |
2.6.2 特殊性岩土 |
2.6.3 水文地质条件 |
2.7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
2.8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与建议 |
2.8.1 评价 |
2.8.2 基础选型建议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本工程基础的动态设计过程及研究 |
3.1 前言 |
3.2 初始设计概况 |
3.3 现场施工情况以及不利因素 |
3.4 调整方案的确定 |
3.4.1 2 栋1、2 座 |
3.4.2 2 栋3 座 |
3.4.3 4、5 栋 |
3.4.4 沉降缝 |
3.4.5 调整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 |
4.1 前言 |
4.2 地基极限承载力定义 |
4.3 地基极限承载力现有的计算方法 |
4.3.1 Terzaghi承载力公式 |
4.3.2 Vesic承载力公式 |
4.3.3 Prandtl承载力公式 |
4.3.4 Hansen承载力公式 |
4.3.5 Meyerhof承载力公式 |
4.3.6 由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4.3.7 由标准贯入试验(Standard Penetrate Test)确定极限承载力 |
4.4 杨氏等效附加荷载法求地基极限承载力 |
4.5 运用太沙基公式以2 栋1、2 座为例进行计算 |
4.6 运用MIDAS岩土计算软件GTS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层建筑基础沉降计算分析 |
5.1 前言 |
5.2 高层建筑桩基础沉降计算 |
5.2.1 分层总和法 |
5.2.2 s - t 双曲线法 |
5.2.3 割线模量法 |
5.3 高层建筑筏板基础沉降计算 |
5.3.1 运用PKPM系列软件计算筏板基础沉降 |
5.3.2 PKPM系列软件筏板基础沉降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5.4 运用规范方法以2 栋1、2 座为例进行计算 |
5.5 运用切线模量法以2 栋1、2 座为例进行计算 |
5.6 高层建筑基础沉降计算影响因素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厚层淤泥地区管桩基础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水工桩基础应用的几个问题的应对措施[J]. 黄岳文. 西北水电, 2018(03)
- [2]广东某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承载力研究[D]. 黄琛.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3]填海区基础设计分析与探讨[J]. 宋宝东,高尊华,梁灏.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4(07)
- [4]天津大学综合实验楼结构设计[A]. 段永飞,高彦良,吴先坤,陆颖,王昊,尹洋.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 2013
- [5]天津大学综合实验楼结构设计[J]. 段永飞,高彦良,吴先坤,陆颖,王昊,尹洋. 建筑结构, 2013(S1)
- [6]高地震烈度软土预应力管桩(PHC)桩基础的抗震特性研究[D]. 李光明.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7)
- [7]南京河西地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 谭宁平. 建筑技术开发, 2012(06)
- [8]深厚软基新型桩板结构路基结构设计研究[D]. 荆志东.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3)
- [9]连州市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和基础选型研究[D]. 黄友建.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10]有限厚度土层上的高层建筑筏板基础设计研究与应用[D]. 欧阳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