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可忽视陶瓷业“隐性逆差”(论文文献综述)
马永平[1](2018)在《一路相伴 我们继续——写在《中国建材》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阅近几期的《中国建材》杂志,看到秦春雨社长、张颂甲老社长等撰写的庆祝杂志创刊60周年的文章,一时间,与《中国建材》杂志交往20余年的点点滴滴往事,纷纷呈现在脑海中……往事追昔与《中国建材》杂志的交往,可溯源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我经常去图书馆借书,顺带阅览一下杂志和报纸。看到《中国建材》杂志,有一见钟情之感,几乎每期必读。后来尝试投稿,整理了近百条关于建材科技创新及成果的信息。
钟华[2](2015)在《高中历史教学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人们走近历史的时候,总是不自觉会被她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宝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深深吸引,而这一切更让热爱历史的人如痴如醉。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其独特的精神财富,对当今以及未来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如今我国综合国力日渐强大,经济增长速度突飞猛进,人民的日常生活日新月异,在这样的客观环境急速变化的影响下,人们的主观世界也会发生一些潜移默化的改变,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精神心态等方面。而这就需要对处于成长中的中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化解其对现实问题的困惑,促使其能够树立足够的自信和远大的志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习近平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突显了具有教育功能的学校的重要性,而历史学科得天独厚的文化宝藏在帮助青年构建健康积极乐观的主观世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及高中历史教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探讨了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首先探讨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含义、主要内容和价值。其次分析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华传统美德是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是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平台。第三,又进一步阐述了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的必要性及重要作用。第二部分,对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现实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评价机制上的问题,并从多角度如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分析了造成诸多问题的成因。提出了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应用路径。第三部分,除一般路径外,把知识落实到课堂,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具体说明如何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渗透,希望能够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上提供具体的对策支持。
全洪涛[3](2015)在《古代“南丝路”经济文化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通常简称“南丝路”),及其相关问题较早即受到学界的关注,但与广为世人知的“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相比,对“南丝路”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尤其是对其商贸活动中所蕴含的经济文化思想的研究相对阙如。“南丝路”是最早开放之路、重商开拓之路、多元文化之路、和平开发之路、旅游文化之路。基于此,论文主要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介绍了“南丝路”经济文化问题产生的历史概观、历史背景、研究价值,论文的理论架构与方法选择,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分梳了“南丝路”的兴衰之变,“南丝路”于先秦时期产生,历经隋唐时期的兴起和发展,元明时期一度兴盛,随着区域政治格局的变化,清代跌宕起伏,在嘉道时期走向繁荣,民国后期走向衰落;第二章剖析了“南丝路”经济文化的价值,其核心价值表现为“南丝路”蕴含的经济文化历史悠久,借助漫长的商道连接沿途各地的贸易交换,同时催生出一批繁盛的商业市镇,促进了欧亚之间的文化交流。其历史价值表现为开拓并发展沟通了南方陆上和海上的贸易通道,使古代中华文化传播到周边及更远的国家和地区。同时,“南丝路”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各时期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是中国和相关地区经济发展史的集中体现;第三章归纳了“南丝路”经济文化的基本形态,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分析商贸文化、交通文化、盐铁文化、贝币文化、青铜文化、翡翠文化等经济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第四章讨论了“南丝路”经济文化的融生,以多学科的视角,探讨了商道沿线区域主要民族的商业、社会、经济、边地和异域等经济文化交流;第五章探究了“南丝路”经济文化的时代复兴,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审视新时期“南丝路”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作为辐射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在印度洋战略和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大背景下,提出建设“南丝路”经济带的对策,建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复兴“南丝路”经济文化。本文全面、系统运用相关材料,以多学科视角,深入探讨古代“南丝路”的经济文化问题,详细梳理古代“南丝路”的产生及其发展历史,由此讨论其所蕴含和展现的经济文化,进而分析“南丝路”在中国古代地区和跨国区域经济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凸显其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更加全面而深入地认识与理解这条商贸交流与文化交往通道提供新颖的视角,亦为分析、研究、理解人类跨区域经济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李迎旭[4](2012)在《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亚洲是国际产业转移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区域内产业的梯次传递成为NIES、东盟国家以及中国经济起飞的契机。日本是推动区域内产业转移的“领头雁”,其向亚洲国家进行的产业转移,对产业承接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区域内经济体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创造东亚奇迹的“雁行模式”已成明日黄花,新的发展模式为产业转移这一经济活动赋予了新的活力。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在转移动机、转移产业及区位选择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新的动向。同时,新理论的产生为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研究提供了新工具和新视角。中国正在深入国际分工、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承担着产业承接和产业转出双重角色。中国应借鉴国际经验,使产业承接和产业转出良性互动,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丁健[5](2011)在《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随着中外交往的频繁,传统农商行政管理体制开始出现新的趋向。为了应付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不足,清政府增设了一些临时管理对外商务往来的行政机构,而商部的创设,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近代意义上专门管理全国实业的中央机构诞生。后来由于职权过于宽泛、经费不足而改为农工商部。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建立南京临时政府,为了促进全国实业的发展,设立了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司。袁世凯当选南北统一的临时大总统后,临时政府迁至北京,袁世凯及其北京政府十分重视实业的发展,在清农工商部和南京实业部整合的基础上成立了农商部,起初分立为农林、工商二部。相较而言,清末商部、农工商部与之已不可同日而语。简言之,民初农商部建立在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之下,而清末商部、农工商部却仍为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服务;其次,民初农商部的创新精神也是清末商部、农工商部所无法比拟的。民初农商部的组建经历一个不寻常的过程,它是辛亥革命以来各方政治势力博弈的继续。其间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公开大论争,可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农商部成立后,自然就要发挥其组织领导和管理农工商矿各业发展的行政职能,这种职能是如何行使的呢?农商部发挥正常的农工商矿各业行政管理职能,既需要组织其所有职员的参与和协作,又需要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作为其运作的载体,还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为其经济保障。只有三者同时具备,农商部才能够实现职权运作。农商部的职权运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牵涉的问题很广,不仅需要农商部领导者有高瞻远瞩的眼光,现代化的施政理念,也需要中央、省、县职能部门的配合,更需要从事实业者之身体力行。其中,农商部内部的组织机构及其主要人事构成,则是农商部的灵魂和核心,组织结构是从宏观上而言,人事构成却是微观范畴,如果说组织机构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的话,那么人事就是这台机器的具体操作者,就是中枢指挥系统。农商部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较强地适应了民初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采用分科层治事的方式,分工明确,责有专人,是对传统模糊治事方式的扬弃,是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人事构成方面,其拥有一支学历高、专业性强、年轻有为的官僚队伍,尽管民初农商部总次长更迭较为频繁,但参事和司长群体们却相对比较稳定。参事的稳定有利于农商部方针政策、法律制度的稳定,司长的稳定有利于农商部处理日常事务的连续性。而运作过程既是农商部职权的具体体现,也是评价农商部在民初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重要砝码。它主要有三种运作方式:行政方式,法律方式,协作方式。为了促进民初实业的发展,农商部不仅制定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农工商矿各业经济政策,而且极力施行,取得了重大成绩,一时竟出现了被人们美誉的“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尽管其某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还未能尽如人意,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从而抹杀其在民初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可惜的是,这种经济快速运转态势却因袁世凯的帝制自为而逐渐衰竭。
田慧蓝[6](2006)在《集群真的是灵丹妙药吗? ——对产业集群理论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集群理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颇为流行,波特(Porter)的着作《国家竞争优势》被认为是带动产业集群理论兴起的源头。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且推动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正在推行产业集群政策,产业集群从理论到政策实践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尤其在中国,各地政府正在大搞造“群”运动,表现出过热的势头。值得提醒的是产业集群理论还不是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因为对于集群概念和集群相关理论还有很多讲不清说不明的灰色地带,本文就集群概念,集群的研究方法和集群理论中的竞争力问题,创新能力问题和集群会面临的风险问题提出了一些疑问,指出集群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药,希望通过对这些疑问的探讨能够对集群理论有更清醒和深刻的认识,进而能够对目前中国轰轰烈烈的集群遍地开花的状况起到一点提醒作用。
陈大波[7](2005)在《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本文综合应用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了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除了摘要、附录和参考文献外,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和目的、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及研究方法等。同时本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并简要介绍了这些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已有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介绍了中美贸易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及中美之间贸易的商品结构特征,主要分析了中美贸易的发展和现状,以及中美之间商品贸易的结构的总体变化趋势。 第三章对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直接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此部分首先指出了传统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模型的缺陷,并指出了改进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模型,然后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了估计,最后本文利用数据计算出了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 第四章对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间接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从中国对美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中国对美进口贸易商品结构、中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分析了中美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了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 第五章为本文所提出的政策及建议,首先就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调整战略和对策,从而使中国的对外贸易更好地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然后针对中美贸易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黄文[8](2005)在《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外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向东部发达地区的外流对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外流的范畴进行了界定,并回顾了国内外在人力资本流动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外流的研究。 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外流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可以从初级人力资本及高级人力资本的外流两方面考察。该现象背后有三大成因,分别是作为前提条件的相关制度的改革与政策的调整、充当根本动力的区域间经济社会差距的存在与深化,以及成为主观原因的人力资本的趋利性等心理因素。任何现象产生之后都会带来相应的效应,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外流也不例外,这又可以从人力资本者个体、流入地与流出地、全国三个层面来分析其正负效应。文章最后针对以上人力资本外流的概括、成因与效应分析作出了自己的结论,并提出了矫正其负面效应、促进人力资本合理流动的政策建议。
庄晋财[9](2003)在《区域经济中的小企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区域的地位不仅没有淡化,反而得到加强。一个区域要想获得相对于其他区域的发展优势,就必须重视培育区域本地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理论上说明在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市场经济构建的背景下,小企业成长的内在机制、小企业对区域经济运行与增长的作用机理、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小企业的空间行为特征、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性、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经济落后区域的小企业发展战略,对推动我国区域间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经济学、行为学、工业地理学、企业地理学、企业管理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来考察区域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强调严密的理论逻辑推理,也注重实际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小企业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和福利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小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实践证明,小企业的非均衡发展是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区域,而区域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的本地化能力。小企业由于自身的柔性化特征、不完全优势和高效的治理机制,使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地化过程中获得许多发展机会,并通过与大企业之间形成的互惠连续共生关系,实现与大市场的对接。 (3)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小企业的空间行为表现出区域性聚集的特征。小企业集群对区域社会关系网络的根植,加强了区域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信任,从而构建起区域创新网络,促进了区域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强化。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由于区域要素察赋的差异,区域间具有非均质性的特征,这是不同区域小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不同的根源。任何一种小企业发展模式,都是对本区域要素进行有效整合的结果,将某一区域成功的小企业发展模式复制到别的区域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区域小企业发展的优势在于对区域要素的有效整合。 (5)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推行的“支柱产业”政策,拓展了政府留在“公共领域的利益”,导致区域间的利益冲突。冲突的消除关键在于有效整合区域要素,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化小企业集群,培育区域个性。 (6)区域要素整合的有效性的标志之一是新企业的不断繁衍。因此,企业家的培育有着重要意义。在区域要素整合过程中,企业家处于核心地位。 (7)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要想缩小与发达区域的差距,必须重视具有强烈地域根植性的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走“内生式”发展道路。西部小企业集群发展,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而必须着眼于区域要素的有效整合。
马永平[10](2003)在《不可忽视陶瓷业“隐性逆差”》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陶瓷产品出口贸易顺差连年攀升,但在这喜人形势的背后,却隐藏着与之极不相称的两个“隐性逆差”,即品牌“隐性逆差”和价格“隐性逆差”。
二、不可忽视陶瓷业“隐性逆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可忽视陶瓷业“隐性逆差”(论文提纲范文)
(1)一路相伴 我们继续——写在《中国建材》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往事追昔 |
往文追寻 |
往情追忆 |
(2)高中历史教学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的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可取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可取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传统美德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含义 |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
(三)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 |
二、高中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的关系 |
(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及内容 |
(二)高中历史教学是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渠道 |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及作用 |
(一)必要性 |
(二)重要作用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传统美德教育现状及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美德教育意识淡薄 |
(二)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有待完善、挖掘 |
(三)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有待改进 |
(四)缺乏有效的传统美德教育的评价机制 |
二、成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
(二)教育观念的影响 |
(三)学校内部缺乏足够的重视 |
(四)教师地位、素质有待提升 |
(五)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
三、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可行路径 |
(一)转变观念、身体力行,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
(二)改进历史学科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方法 |
(三)整合传统美德教育社会资源 |
(四)完善传统美德教育监督评价机制 |
第四章 高中历史教学传统美德教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
一、《政治文明历程》与传统美德的结合 |
二、《经济成长历程》与传统美德的结合 |
三、《文化发展历程》与传统美德的结合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古代“南丝路”经济文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古代"南竺路"概观 |
二、古代"南竺路"经济文化梳理 |
第一章 古代“南丝路”的兴衰 |
一、古代“南丝路”的开拓 |
(一) 秦汉时期“南丝路”的开启 |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丝路”的开拓 |
二、古代“南丝路”的兴盛 |
(一) 隋唐时期“南丝路”的变迁 |
(二) 宋元时期“南丝路”的昌盛 |
(三) 明清“南丝路”的转折 |
三、古代“南丝路”的跌宕 |
(一) 清朝“南丝路”的起伏 |
(二) 民国时期“南丝路”的衰落 |
第二章 古代“南丝路”经济文化的价值 |
一、古代“南丝路”经济文化的核心价值 |
(一) 商路通达承载东西贸易 |
(二) 商贸兴盛催生市镇文明 |
(三) 商贸往来传递中西文化 |
二、古代“南丝路”经济文化的历史价值 |
(一) 开拓陆上通道文化 |
(二) 开辟海上商贸文化 |
(三) 传播中华经济文化 |
三、古代“南丝路”经济文化的历史制约 |
(一) 自然人文制约 |
(二) 政治变迁制约 |
(三) 经济基础制约 |
第三章 古代“南丝路”经济文化的形态 |
一、交通文化的肇兴 |
(一) 通道文化的开拓 |
(二) 马帮文化的凸显 |
(三) 现代交通的雏形 |
二、商贸文化的繁荣 |
(一) 商道的形成 |
(二) 商镇的兴起 |
(三) 商业的繁荣 |
三、盐铁文化的昌盛 |
(一) 食盐的生产贸易 |
(二) 铁器的生产贸易 |
四、贝币文化的独行 |
(一) 云南贝币文化圈 |
(二) 东南亚“贝币之路” |
五、青铜文化的回响 |
(一) 三星堆铜器的考古发现 |
(二) 东南亚铜鼓文化的盛行 |
(三) 铸币铜钱和滇铜北运 |
六、翡翠文化的闪光 |
(一) 玉石的生产贸易 |
(二) 翡翠之光芒长射 |
第四章 古代“南丝路”经济文化的融生 |
一、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
(一) 白族商帮文化 |
(二) 回族商帮文化 |
(三) 纳西族商帮文化 |
二、经济习俗文化的渗透 |
(一) 经济习俗的传承 |
(二) 傣族的经济习俗 |
(三) 彝族的经济习俗 |
三、边地经济文化的推进 |
(一) 内地发展推进边地经济文化 |
(二) 边地经济走廊推动经济文化 |
(三) 边民互市交易促进经济文化 |
四、区域经济文化的辐射 |
(一) 川滇贸易的交流 |
(二) 巴蜀文化与滇文化的交融 |
(三) 茶马古道与汉藏文化的交织 |
五、异域经济文化的融通 |
(一) 中缅经济文化交流 |
(二) 中印经济文化交流 |
(三) 中泰经济文化交流 |
第五章 古代“南丝路”经济文化的复兴 |
一、古代“南丝路”经济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 |
(一) 开放新格局带来的发展机遇 |
(二)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
(三) 实施印度洋战略的必然选择 |
(四) 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需要 |
二、古代“南丝路”经济文化与面向“两亚”辐射中心建设 |
(一) 云南在“南丝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 “南丝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启示 |
(三) 云南面向“两亚”的辐射中心建设 |
(四) 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南丝路”的宏大复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对产业转移概念的界定 |
1.2.2 对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 |
1.2.3 对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研究 |
1.2.4 对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 |
1.2.5 对日本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 |
1.2.6 对文献的评述及本研究的立足点 |
1.3 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问题及经济理论发展评述 |
2.1 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 |
2.1.1 国际贸易方式下的产业转移 |
2.1.2 国际投资方式下的产业转移 |
2.2 国际产业转移的形态 |
2.2.1 边际产业的产业整体转移 |
2.2.2 边际产业的边际部门转移 |
2.2.3 工序分工下的产业价值链部分转移 |
2.3 产业转移的效用模型 |
2.3.1 假设条件 |
2.3.2 自给自足模式下产业转移经济学分析 |
2.3.3 专业分工模式下产业转移经济学分析 |
2.4 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理论及发展评述 |
2.4.1 宏观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及评述 |
2.4.2 微观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及评述 |
2.5 国际产业转移经济理论研究视角的沿革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产业发展与产业转移演进 |
3.1 日本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 |
3.1.1 经济恢复阶段的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1947-1955 年) |
3.1.2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1956-1973 年) |
3.1.3 经济低速发展及泡沫形成时期的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1974-1990 年) |
3.1.4 经济低迷、波动性恢复时期的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1991-至今)34 |
3.2 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历程及特点 |
3.2.1 20 世纪70 年代以前日本对亚洲的产业转移及特点 |
3.2.2 20 世纪80 年代日本对亚洲的产业转移及特点 |
3.2.3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日本对亚洲的产业转移及特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产业转移的理论与现实动力机制分析 |
4.1 日本进行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
4.1.1 要素流动视角的分析 |
4.1.2 产品视角的分析 |
4.1.3 技术创新视角的分析 |
4.1.4 市场视角的分析 |
4.1.5 产业视角的分析 |
4.2 日本进行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宏观因素促进 |
4.2.1 经济增长与约束条件 |
4.2.2 外部不经济与政府管制 |
4.2.3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竞争力 |
4.2.4 经济体制与政策导向 |
4.3 日本进行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微观载体推动 |
4.3.1 日本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一——跨国公司 |
4.3.2 日本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二——中小企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
5.1 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 |
5.1.1 从直接投资视角看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 |
5.1.2 从日资企业分布视角看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 |
5.2 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产业分布 |
5.2.1 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主体产业 |
5.2.2 日本对亚洲转移主体产业的区位选择 |
5.2.3 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布的总体特征 |
5.3 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趋势探析——南亚印度 |
5.3.1 促进日本向印度产业转移的因素 |
5.3.2 日本向印度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
5.3.3 日本未来向印度产业转移的路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 |
6.1 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母国效应分析 |
6.1.1 经济增长效应 |
6.1.2 产业空心化效应 |
6.2 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东道国效应分析 |
6.2.1 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以中国为例 |
6.2.2 贸易效应分析——以中国为例 |
6.2.3 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的挤入挤出效应——以东盟为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在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战略中的地位 |
7.1 中国与亚洲其它国家在日本产业转移战略中地位的比较 |
7.1.1 中国与东盟在日本产业转移战略中地位的比较 |
7.1.2 中国与印度在日本产业转移战略中地位的比较 |
7.2 日本对中国进行产业转移产生的影响 |
7.2.1 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
7.2.2 对亚洲的影响 |
7.2.3 对世界的影响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简要回顾 |
三、主要资料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农商管理机构设置之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清末商部创设前之农商管理机构概述 |
一、户部、工部、内务府 |
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南洋大臣、北洋大臣 |
三、商务局、农工商局 |
第二节 商部及其改组为农工商部 |
一、商部创设之酝酿 |
二、商部的设立及其机构设置 |
三、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 |
第三节 商部、农工商部主要活动评述 |
一、农业方面 |
二、工商业方面 |
三、路矿方面 |
四、对外贸易和交流方面 |
第二章 民初农商部的设立 |
第一节 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
一、设立之历史根源 |
二、设立之社会基础 |
第二节 农林、工商部之成立 |
一、设立过程中之权力纠葛 |
二、农林、工商二部之筹建 |
第三节 农林、工商部合并为农商部 |
一、合并之缘由 |
二、具体之经过 |
三、简要之评价 |
第三章 民初农商部之组织架构 |
第一节 官制 |
一、农林部官制 |
二、工商部官制 |
三、农商部官制 |
四、农商部分科治事制度的完善 |
五、地方行政机构的建置 |
第二节 人事 |
一、人事制度 |
二、主要人事赓续 |
三、关键人物及其施政理念 |
第三节 经费 |
一、民国元年(1912年) |
二、民国二年(1913年) |
三、民国三年(1914年) |
四、民国四年(1915年) |
五、民国五年(1916年) |
第四章 民初农商部的职权运作及其绩效 |
第一节 运作方式 |
一、行政方式 |
二、法律方式 |
三、协作方式 |
第二节 运作过程 |
一、制定实业政策 |
二、对农工商矿各业的管理 |
三、对农工商矿各业的调查研究和改良 |
四、组织召开两次重要的全国性实业会议 |
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
第三节 绩效 |
一、农商部与民初农业的发展 |
二、农商部与民初工商矿业的发展 |
三、农商部与民初对外贸易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集群真的是灵丹妙药吗? ——对产业集群理论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产业集群理论回顾及产业集群在中国的发展 |
2.1 产业集群理论发展的回顾 |
2.2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
第3章 对集群概念的疑问 |
3.1 波特的集群理论为何如此流行? |
3.2 集群的定义 |
3.3 对集群概念和定义的疑问 |
3.3.1 集群的地理范围和集群的边界都缺乏明确的界限 |
3.3.2 集群的分类方法标准不一,多种多样 |
3.3.3 集群的识别问题 |
3.3.4 集群的研究方法问题和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集群理论的疑问 |
4.1 集群的产生 |
4.2 集群的生产力等于国家竞争力吗? |
4.2.1 国家竞争力的定义 |
4.2.2 竞争力的测度和对测度指标的评价 |
4.2.3 波特对国家竞争力理论与集群理论的糅合 |
4.3 集群的创新问题 |
4.3.1 隐性知识的概念 |
4.3.2 隐性知识的来源和产生 |
4.3.3 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
4.3.4 集群真的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吗? |
4.4 发展集群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 |
4.4.1 集群产生风险的原因 |
第5章 结论和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国外学者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研究 |
一、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早期论述 |
二、国外学者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国内学者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中美贸易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中美商品贸易的结构特征 |
第一节 中美贸易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原因 |
一、中美贸易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二、中美贸易不断发展的原因 |
第二节 中美之间商品贸易的结构特征 |
一、中美贸易的商品结构的互补性 |
二、中美贸易商品结构的总体变化 |
第三章 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度 |
第一节 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模型的建构 |
一、传统方法及模型的缺陷 |
二、改进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三、模型特点及其估算原理 |
第二节 模型估计方法及其估计结果 |
一、模型数据来源及其估计方法 |
二、模型估计结果及其评价 |
第四章 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中美贸易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一节 中国对美出口贸易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
一、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的结构及其商品结构的变化 |
二、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
第二节 中国对美进口贸易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
一、中国对美进口商品的结构及其商品结构的变化 |
二、中国对美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
第三节 中美产业内贸易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
一、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取向 |
二、产业内贸易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
第五章 关于中美贸易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战略与对策 |
一、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战略 |
二、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对策 |
第二节 关于中美贸易的具体政策建议 |
一、深化中美贸易基础 |
二、努力保持我国传统大宗商品在美国消费市场的份额 |
三、稳步提高机械和运输设备产品的对美出口 |
四、努力提高中国产品在美国消费品市场的档次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外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基本范畴与研究假定 |
第一节 相关范畴的界定与说明 |
一、中部地区 |
二、人力资本 |
三、人力资本外流 |
第二节 研究假定 |
一、人力资本分类假定 |
二、有限理性社会人假定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的简要回顾 |
第一节 国外人力资本流动理论的演进 |
一、人口流动理论与模型 |
二、智力外流理论 |
第二节 国内人力资本流动研究的回顾 |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
二、关于人力资本流动的研究 |
第三章 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外流的概况 |
第一节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阶段分析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口流动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口流动 |
第二节 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
一、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变化 |
二、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比较 |
第三节 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外流量分析 |
一、初级人力资本外流的概况 |
二、高级人力资本外流的概况 |
第四章 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外流的主要成因 |
第一节 前提条件:相关制度改革与政策调整 |
一、改革开放前制约人口流动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相关制度安排的变革 |
第二节 外在动力:区域间经济社会差距的存在与不断扩大 |
一、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
二、区域间社会发展差距分析 |
第三节 主观原因:人力资本(者)的趋利性及相关心理因素 |
一、人力资本(者)的趋利性 |
二、人力资本外流的成本-收益分析 |
三、其它促使人力资本(者)流动的心理因素 |
第五章 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外流的主要效应 |
第一节 微观层面的效应 |
一、对人力资本者的正面效应 |
二、对人力资本者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中观层面的效应 |
一、对中部地区的效应 |
二、对发达地区的效应 |
第三节 宏观层面的效应 |
一、对人力资本宏观配置效率性的正面效应 |
二、对人力资本宏观配置公平性的负面效应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
二、区域发展与人力资本流动方式间存在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
三、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离散效应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十分明显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相关制度创新推动人力资本合理流动 |
二、中部地区要实施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同步发展战略 |
三、中部地区要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区域经济中的小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理论背景与现状 |
1.2.1 大企业优势论与小企业复兴 |
1.2.2 小企业存在的理论研究:对企业规模的再认识 |
1.2.3 小企业发展理论研究:对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理论回应 |
1.2.4 企业组织与区域经济发展:企业研究的新视角 |
1.3 重要概念的内涵界定 |
1.3.1 经济区域及区域经济的内涵 |
1.3.2 小企业的内涵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内容结构与创新 |
第2章 小型企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 |
2.1 小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 |
2.1.1 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
2.1.2 小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机理分析 |
2.2 小企业与区域经济结构变迁 |
2.2.1 结构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 |
2.2.2 绩效差异:企业在产业间转移的障碍 |
2.2.3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中小企业的作用 |
2.3 小企业与区域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
2.3.1 三农问题:区域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羁绊 |
2.3.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落后区域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关键 |
2.3.3 小企业发展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
2.4 小结 |
第3章 全球化与本地化:区域大小企业共生的理论解释 |
3.1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规模扩张 |
3.1.1 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
3.1.2 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规模扩张 |
3.1.3 从福特主义到丰田主义:跨国公司组织形式的演进 |
3.2 区域经济本地化与小企业的蓬勃发展 |
3.2.1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本地化 |
3.2.2 区域经济本地化过程中的小企业兴起与繁荣 |
3.3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大小企业共生原理与模式 |
3.3.1 区域经济中大小企业共生及其机理分析 |
3.3.2 企业共生组织系统的涵义及其本质 |
3.3.3 互惠连续共生:区域经济中大小企业共生的模式选择 |
3.4 小结 |
第4章 区域性聚集:小企业的空间行为特征与效应 |
4.1 小企业空间行为特征与小企业集群的内涵 |
4.1.1 小企业的区域空间聚集与结网 |
4.1.2 小企业空间聚集动因的经济学阐释 |
4.1.3 小企业集群的内涵 |
4.2 地域根植性与小企业集群发展机制:基于网络理论的分析 |
4.2.1 地域根植性:小企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 |
4.2.2 社会关系网络的根植与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机制 |
4.2.3 基于地域根植的区域创新网络构建 |
4.3 小企业空间聚集与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 |
4.3.1 波特的竞争优势“钻石体系”理论述评 |
4.3.2 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的来源 |
4.4 小结 |
第5章 区域非均质性与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 |
5.1 我国东部地区小企业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
5.1.1 苏南模式 |
5.1.2 温州模式 |
5.1.3 珠江模式 |
5.1.4 科技型小企业发展的中关村模式 |
5.2 模式比较: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 |
5.2.1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与珠江模式的比较 |
5.2.2 中关村模式:离“硅谷”有多远? |
5.3 区域非均质: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的根源 |
5.3.1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之争:区域趋同还是分异? |
5.3.2 区域非均质: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的根源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要素整合与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
6.1 区域利益冲突与企业价格大战 |
6.1.1 关于企业价格大战成因的观点述评 |
6.1.2 历史回顾:区域利益冲突与企业价格大战 |
6.1.3 区域利益冲突与企业价格大战的形成机理及其矫正思路 |
6.2 区域要素整合:小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6.2.1 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宏观维度分析 |
6.2.2 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与区域要素的有效整合 |
6.2.3 小企业的区域要素创新性整合能力 |
6.3 企业家培育与区域要素的有效整合 |
6.3.1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
6.3.2 企业家:区域要素整合的核心力量 |
6.3.3 小企业发展与企业家培育:问题与对策 |
6.4 小结 |
第7章 西部欠发达区域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构想 |
7.1 西部欠发达区域小企业集群发展:一个急需关注的课题 |
7.2 玉林市福绵区服装业小企业集群分析 |
7.2.1 福绵服装业的发展 |
7.2.2 福绵区服装业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
7.2.3 福绵服装业小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7.2.4 未来发展的方向 |
7.3 北流市日用陶瓷小企业集群分析 |
7.3.1 北流市日用陶瓷业的发展状况与优势 |
7.3.2 北流日用陶瓷业的本地网络分析 |
7.3.3 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建议 |
7.4 经验与启示:西部欠发达区域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构想 |
7.4.1 区域要素有效整合:玉林市小企业集群的生成模式 |
7.4.2 西部欠发达区域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构想 |
7.5 小结 |
总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
声明 |
致谢 |
(10)不可忽视陶瓷业“隐性逆差”(论文提纲范文)
陶瓷品牌的“隐性逆差” |
产品价格的“隐性逆差” |
四、不可忽视陶瓷业“隐性逆差”(论文参考文献)
- [1]一路相伴 我们继续——写在《中国建材》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J]. 马永平. 中国建材, 2018(07)
- [2]高中历史教学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应用研究[D]. 钟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03)
- [3]古代“南丝路”经济文化探究[D]. 全洪涛. 云南大学, 2015(05)
- [4]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 李迎旭. 吉林大学, 2012(08)
- [5]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 丁健.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6]集群真的是灵丹妙药吗? ——对产业集群理论中存在问题的研究[D]. 田慧蓝. 暨南大学, 2006(06)
- [7]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D]. 陈大波. 武汉大学, 2005(05)
- [8]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外流研究[D]. 黄文. 武汉大学, 2005(05)
- [9]区域经济中的小企业发展研究[D]. 庄晋财. 四川大学, 2003(02)
- [10]不可忽视陶瓷业“隐性逆差”[J]. 马永平. 中国建材,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