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低压微喷头

自制低压微喷头

一、自制低压微型喷头(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晴[1](2021)在《电解制备次氯酸钠消毒水的工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

贾琼[2](2021)在《西辽河平原玉米滴灌节水机理及灌溉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水资源匮乏,水资源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西辽河平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常年干旱导致西辽河断流,地下水开采量较大,形成了大面积的降落漏斗,水资源利用率低已成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农业水资源利用成为当地农业部门关注的主要问题,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由于当地降雨较多,播种期多风沙的气候条件,膜下滴灌播种时对土地平整度要求较高,农艺配套技术复杂,前期投入较大,薄膜回收困难,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因此,经过改良在该地区发展了不覆膜滴灌带上覆土2~4 cm的浅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和浅埋滴灌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示范,由于还处在推广示范阶段,在该地区膜下滴灌与浅埋滴灌需水规律、水分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棵间蒸腾蒸发规律以及灌溉制度等尚不明确。本文通过玉米膜下滴灌与浅埋滴灌对比试验,深入研究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蒸腾蒸发规律的影响机理以及覆膜和浅埋对滴灌土壤水分迁移规律及降雨利用率的影响机理等,揭示膜下滴灌节水机理。基于SIMDual Kc模型对滴灌玉米棵间蒸发进行了模拟研究,揭示了滴灌条件下不同区域土壤蒸发的规律。制定了不同水文年滴灌玉米灌溉制度,为相似地区玉米滴灌灌溉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平水偏枯年膜下滴灌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分别高于浅埋滴灌9%~20%和13%~20%。平水偏丰年浅埋滴灌玉米株高与膜下滴灌无显着性差异,叶面积指数高于膜下滴灌4%~10%。膜下滴灌根系在25 cm土层分布密集,沿垂向急剧降低,水平方向从滴灌带到距滴灌带40 cm处根系分布均匀。浅埋滴灌根系分布表现为扎根较深,比膜下滴灌根系深10 cm,但是横向分布较窄,水平方向从距滴灌带10 cm处到距滴灌带30 cm处分布较密集。(2)生育期总耗水量膜下滴灌较浅埋滴灌低9%。平水偏枯年(2015、2018年)抽雄期以后降雨量较小,膜下滴灌处理产量高于浅埋滴灌7%~15%。平水偏丰年(2016、2017年)后期降雨较多,膜下滴灌处理的产量低于浅埋滴灌处理6%~19%。(3)浅埋滴灌生育期平均土壤棵间蒸发量为141.38mm,膜下滴灌为98.10mm。膜下滴灌棵间蒸发量较浅埋滴灌棵间蒸发量低31%,作物蒸腾量较浅埋滴灌高21%。浅埋滴灌蒸发量高水比中水高13%,低水低于中水5%,膜下滴灌不同灌水处理间棵间蒸发差异不显着。膜下滴灌覆膜区(Ⅰ区)由于薄膜覆盖,棵间蒸发量仅为0.67mm,占膜下滴灌总棵间蒸发量的2%。膜下滴灌裸土区域(Ⅱ区)蒸发量为36.18mm,占膜下滴灌总棵间蒸发量98%。浅埋滴灌垄间区域(Ⅱ区)棵间蒸发量低于行间区域(Ⅰ区)62%。覆膜保墒作用使更多水分保存于膜下土壤,当裸土区(Ⅱ区)土壤含水率较低时,土壤水分则由覆膜区向无膜区运移,迁移量约为11%。研究表明在裸土区域(Ⅱ区)膜下滴灌并无节水效果,棵间蒸发量高于浅埋滴灌11%,节水主要发生在覆膜区(Ⅰ区)。(4)平水偏枯年(2015、2018年)降雨量较少,膜下滴灌处理较浅埋滴灌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高13%~32%,膜下滴灌对浅层土壤的保墒作用更为显着。平水偏丰年(2016、2017年)降雨较多,膜下滴灌处理较浅埋滴灌处理低10%~16%,降雨直接进入土壤使得浅埋滴灌土壤含水率较高,膜下滴灌由于薄膜的截流的影响,土壤含水率低于浅埋滴灌处理,薄膜的保墒作用不显着。(5)当降雨量20 mm以下时,入渗深度为20 cm,降雨量为20-50 mm降雨入渗深度为40 cm,当降雨达到50 mm以上时入渗深度可达到40 cm以下土层。在平水偏枯年(2015、2018年)降雨量较小,降雨入渗深度最深仅达到40 cm,作物利用浅层土壤中的降雨。在平水偏丰年(2016、2017年)降雨量较大,降雨入渗深度可达到60~100 cm土层,作物可以利用深层土壤中的降雨。浅埋滴灌降雨利用率为67%~78%,较膜下滴灌高29%~35%。膜下滴灌覆膜对降雨的截流量为26%~35%。当降雨量在20~40 mm之间时,膜边位置(距滴灌带30 cm处)降雨入渗量高于膜外侧2%~6%。(6)确定玉米滴灌灌溉决策,枯水年浅埋、膜下滴灌分别灌水9、8次,灌溉定额为315 mm、270 mm;平水年浅埋、膜下滴灌分别灌水均为7次,灌溉定额分别为222 mm、183 mm;丰水年浅埋、膜下滴灌分别灌水均为5、4次,灌溉定额为135mm、105 mm。对不同研究区通过多年平均降雨量和当年降雨预报推算生育期降雨量,对于小于268.32 mm的地方推荐使用膜下滴灌更佳,降雨量大于268.32mm的地方推荐使用浅埋滴灌更佳。

王璇[3](2021)在《橘粉聚乳酸复合材料在冷饮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冷饮文化盛行,冷饮杯的需求迅速增加,但常用的一次性冷饮杯受到“禁塑令”的管制,可降解生物材料的冷饮杯是冷饮杯材料的新出路。同时,群众消费能力的提升呼吁着科学定制化冷饮杯的出现,因此对定制化可降解冷饮杯的设计研究十分必要。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三维打印技术具有高适应性、复杂结构一次成型、高效率、快速成形等优势,尤其是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打印成本低、原材料丰富且加工过程环保。再应用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环保材料,可以实现从加工、使用到废弃的全过程绿色环保。本论文将可降解材料结合三维打印应用于定制化可降解水杯的制作加工,对定制化水杯设计、可降解材料研发和三维打印研究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从材料、加工工艺、造型、人因工程学四个方面,对市场中的水杯案例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饮用方法、水杯尺度、开盖方式、杯体结构等水杯设计要点进行研究,为之后的冷饮杯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研究橘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冷饮杯三维打印实践研究奠定材料基础;在此基础上,采用制备的橘粉/聚乳酸复合线材进行冷饮杯打印方法和打印流程的研究,为有效的利用所制备的复合线材实现设计实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综合之前的研究成果和对市场冷饮杯案例的调研分析,探讨冷饮杯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对三种不同风格的冷饮杯进行设计,并采用橘粉/聚乳酸复合材料和三维打印技术实现三件冷饮杯模型的打印实践,证明了定制化可降解冷饮杯的三维打印设计可行性。上述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三维打印结合橘粉/聚乳酸复合材料可打印出定制化可降解的冷饮杯产品,且打印流程顺利、材料应用效果优秀、定制化冷饮杯从设计到加工流程周期短效率高。这一设计研究结果可以在“禁塑令”背景下帮助解决饮品店对冷饮杯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为定制化冷饮杯提供研究思路。这些不仅对冷饮杯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帮助减少废弃果实皮壳造成的资源浪费,为废弃果实皮壳的再利用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向。通过冷饮杯设计、环保复合材料研发、三维打印实践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可实现传统产品的数字化加工、定制化设计,解决了定制化可降解冷饮杯的设计加工,还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刘强[4](2020)在《3D打印吸光光度和非接触电导流通式检测池的研究》文中指出科研仪器上使用的一些定制零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需求量少。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制造这些零件时,存在成本高、废品率高、加工周期长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新零件的推广,造成同行之间难以借鉴使用的问题。相比于传统制造方法,3D打印具有设计制造一体化、低成本实现复杂空间结构等优势,为仪器制造的灵活性、小型化提供了诸多便利。鉴于此,本研究拟利用3D打印的优势,研究3D打印制作吸光光度和非接触电导流通式检测池,为研制小型化在线吸光光度仪和毛细管电泳仪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研究内容包括3个部分:(1)设计了一种使用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打印技术制造的吸光检测流通池。该流通池采用有色透明材料打印流通池体以滤除杂散光,实现了单材料3D打印一体成型制造吸光检测流通池,降低了制造成本,简化了制作步骤。对制造的不同光程流通池与商用流通池进行对比,得到10、20、30、40和50 mm光程的打印流通池有效光程分别为8.4、19.2、28.2、33.9和45.7 mm。将制作的10、30、50 mm光程检测池结合流动注射分析仪进行测试,所得工作曲线的线性拟合方程R2≥0.9991,检测限分别为0.27、0.087和0.045μM。(2)针对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法(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Conductivity Detection,C4D)的检测池体积较大、装配和对准困难等问题,利用多材料3D打印技术制造C4D检测池。导电材料打印屏蔽外壳,非导电材料打印绝缘支撑,减小了检测池的体积也简化了制作流程。实验还搭建了测试检测池性能的简易毛细管电泳仪。该电泳仪包括Lab VIEW编写的人机交互界面、以STM32F103系列芯片为控制核心的硬件电路以及实现流通式自动进样和电泳分离的各个被控元件组成。由实验确定,激励频率为153.8 k Hz时,3D打印C4D检测池具有良好的性能。在此条件下测得打印检测池的峰面积与阳离子浓度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打印检测池的灵敏度可达商用检测池的79.41%-84.33%。当毛细管有效长度为18 cm和22 cm时,制作检测池所得的检测限分别为0.673-1.359μM和0.322-0.670μM。检测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674-4.568%之间。(3)研制了一种FDM打印方式制作毛细管吸光检测池的方法,并设计和搭建毛细管流通式进样检测装置用以测试检测池的性能。针对毛细管分光检测设备价格高、制造困难且成功率低等问题,利用3D打印中空结构制造的优势和设计制造的灵活性,研制了适用于毛细管的吸光光度检测池。制作的检测池采用双狭缝交错式结构,将两个可重复、稳定制造的宽狭缝沿光路轴向交错排列,制造一个约100μm的细狭缝。FDM打印方式制造的检测池对50μm内径的毛细管有效光程可达35.7μm。相较于现有3D打印制造的检测池,此检测池的有效光程更长、制作成功率更高,利于推广使用。

蒋文龙[5](2020)在《高导热CNT/PVA纳米纤维膜制备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微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电路板热流密度不断上升,现有的导热、散热材料已跟不上电子行业的发展脚步,电子元器件的热管理成为研究热点。由于金属基、陶瓷基、碳基导热材料存在着耐蚀性能差、绝缘性能差、抗冲击能力较差等缺陷,所以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可变形能力强、绝缘性能好以及高耐蚀性的聚合物基导热材料成为研究的重点。但聚合物材料本征热导率较低,目前主要通过添加高导热填料来提高其导热率。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聚合物基导热材料是解决高集成电子元器件散热问题的关键。本文选择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碳纳米管(CNT)/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薄膜,并通过实现PVA高分子链、高导热填料CNT及薄膜内纤维三个尺度的结构取向排列来制备具有高导热率的CNT/PVA纳米纤维膜。针对PVA高分子链解缠取向,本文研究了超声处理、机械搅拌处理及剪切挤出处理等前处理方式对于纤维内PVA大分子链缠结解缠结的效果。分析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仪(Two-dimensional Wide-angle X-ray Diffdiffraction,2D WAXD)的表征结果发现超声前处理可以有效地使PVA大分子链解缠结,便于其在后续制备过程中被拉伸伸直、取向。针对复合纤维内导热填料CNT的取向,本文首先通过既添加碳纳米管水分散剂又进行超声辅助处理的方式改善了CNT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制得CNT均匀分散的CNT/PVA复合纺丝液。观察CNT在复合纤维内的排列情况发现,经过有效的分散处理,CNT在PVA纤维内部沿纤维轴向具有很好的取向。在研究不同长径比的CNT在复合纤维内部排列情况时发现长径比更小的纤维能够更好的在纤维内部取向。进一步比较CNT浓度对于复合纤维薄膜热导率的影响时发现在CNT浓度为8 wt.%时,复合纤维薄膜热导率最优达2.59 W/(m·K),而未添加CNT的纯PVA静电纺丝薄膜的热导率仅为0.7 W/(m·K)。针对薄膜内复合纤维的取向,本文改进了纤维的接收装置。最终通过笼状转子制得具有高取向度的纤维薄膜。随着纤维取向度增加,纤维薄膜热导率随之增至3.17 W/(m·K),较滚筒收集纤维薄膜的热导率高出23%。为进一步提高复合纤维薄膜的热导率,本文通过热拉伸处理进一步提高复合纤维薄膜内大分子链、填料、纤维的排列取向性。在比较同一CNT浓度不同热拉伸倍数对复合纤维薄膜热导率的影响时发现热拉伸能有效提高薄膜热导率。在热拉伸倍数为8倍时,纤维薄膜热导率可达7.79 W/(m·K),较未热拉伸时高出约150%。在比较不同CNT浓度样品在同一热拉伸倍数(8倍)下的热导率变化时发现,各个浓度样品受热拉伸增益效果与其未拉伸时的状态有关,但普遍表现为热导率的上升。原始排列较好,导热填料添加适中的样品受到热拉伸的增益效果更为明显。

储宇豪[6](2020)在《分行自适应风送静电棉田施药机的研发》文中提出在棉花的生长中后期由于病虫害现象的存在,致使我们在施药时必须对作物达到精准施药。又由于施药时存在风送式施药风速无法与棉花冠层的稠密度匹配的问题,施药量过多将会导致药液在地面沉积过多造成药液的浪费;施药量过少导致药液无法渗透到冠层中、下层部分,总而言之施药效果不尽人意。本论文对静电施药技术以及风送施药技术进行研究,为分行自适应风送施药与静电施药的结合打下基础。并通过对田间试验采集的棉花冠层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棉花冠层稠密度模型,以此为基础设计了自适应风送控制器。控制器设计包括控制器硬件选型以及软件编写,并且进行了系统测试,测试结果也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于此同时研制了体积小、静电功率性能较好的静电发生装置,并对其系统进行荷电性能测试,结果也表明该装置荷电性能较好。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有:(1)施药机总体结构的设计。根据国内外静电施药技术和风送施药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各方面应用的优劣,设计了分行自适应风送静电施药机的整体结构。(2)建立了棉花稠密度的数学模型。通过田间试验获取棉田棉花冠层的点云数据,经过点云数据分割、点云数据的高度转化、点云数据的划分区域处理分析棉花冠层点云数据。采集相对应棉田的叶片进行实体采集,利用叶面积仪完成棉花叶面积的统计计算。在此之后将处理完成的点云数据与人工计算的叶面积指数真值进行SPSS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棉花稠密度数学模型。(3)自适应风送系统控制器的硬件选型和软件编程。根据系统需求完成风送自适应控制器的硬件、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的选型,控制器的设计,输出模块的选型设计。软件部分主要有:通过利用PyCharm软件和Python语言完成控制器各功能模块设计:实现了通过以太网口抓取激光雷达传感器发送的数据;控制器依据冠层稠密度数学模型对采集点云数据进行处理代入冠层稠密度模型计算得到当前冠层稠密度的值;并实现依据MODBUS-RTU传输协议将控制信号通过串口输出;利用PyCharm软件中的PyQt模块编写人机交互界面。(4)研制静电发生器并进行性能测试。首先对静电发生装置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完成电路图设计、PCB板设计及制板、元器件选型以及焊接集成、电路调试、以及最后的静电发生器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静电发生器满足设计需求。(5)施药机的整体集成测试。将自适应风送系统及静电施药系统集成到施药机上,并通过试验验证自适应风送系统的功能测试及作业效果。对设计的静电施药系统以及自适应风送系统进行双系统的联合测试,测试其作业效果。

周雪佼[7](2020)在《土壤VOCs小型化样品前处理仪器的研究》文中认为土壤污染作为环境污染中不容小觑的一部分,具有迁移性强、基质复杂、不可逆、随时间累积、污染来源多等特点。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都有不可逆的危害,但其浓度较低,因此如何能快速高效地对有机物进行提取浓缩并检测是人们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吹扫-捕集法是利用载气将土壤样品中的VOCs吹扫出来,吸附剂将目标化合物进行浓缩富集,再解析进样至气相色谱仪,从而达到目标组分浓缩和去除杂质的目的,该方法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富集倍数高且灵敏度高,在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检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本论文设计并研制了小型化的样品前处理仪器,并与气相色谱仪联用,用于土壤样品中VOCs的检测。该样品前处理仪器由吹扫装置和富集装置组成,富集装置又包括富集器、冷凝装置以及解析装置。吹扫装置由样品瓶和PEEK管组成,瓶内外两侧分别施加环氧树脂并固化,保证PEEK管和端口通道壁之间的气密性。采用细口径的石英管装填多级固体吸附剂作为富集器,进样一侧设计为锥形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小死体积,减小进样谱带宽度,防止色谱峰拖尾。基于TEC半导体制冷片设计了小型冷阱装置,体积小且制冷效率高,极大地提高低沸点物质的富集倍数。选择带氧化绝缘层的Ni-Cr电阻丝均匀缠绕在石英管外壁实现加热,阶梯电压施加法大幅提高加热速度,加热到350℃仅需10 s,热解析谱带宽度显着变窄,提高样品利用率。选择了Tenax-TA+Carbopack-C+Carboxen 572作为吸附剂,按照样品采集方向将吸附剂由弱到强的顺序填装在吸附管中。通过实验优化色谱条件、吹扫条件和富集-热解析条件,得到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富集器在-10℃的富集温度下进行样品富集,富集完成后进行热解析进样。在20 min内实现32种VOCs色谱分离,分离度大于1.1,完成一次样品采集、进样和色谱分析的时间不超过30 min,方法检出限在0.0010.141ng/g之间(S/N=3),方法的灵敏度符合土壤中VOCs的分析标准。实验表明:该仪器富集倍数高,操作简单,便携,可实现快速分析,在分析土壤中宽沸点范围的化合物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王经明[8](2020)在《天然矿基催化剂降解聚乙烯塑料制烷烯烃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塑料制品凭借其性能优势以及廉价成本,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然而在塑料回收与处理的问题上处理不当,给环境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填埋方式尽管投入低,操作便捷,却会利用大量土地,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妨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焚烧法的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减量化目标,回收部分能源,整个过程却释放大量有害物质。所以废塑料的回收利用便成为了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围绕塑料热裂解为甲烷,乙烯,乙烷等有机气体进行催化剂的探索和研究,以沉淀法制备了天然矿物负载型催化剂。合成了Ni、Cr负载型蒙脱土催化剂,分析不同金属负载的天然矿物对塑料的降解的影响。采用了XRD、SEM-EDX、IR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反应温度、金属含量研究得到最佳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沉淀法制备了Ni负载型莫来石催化剂。在自制固定床反应器中对HDPE进行催化热解实验。对比了Fe、Co、Ni三种元素对同种塑料的热解,发现催化效果Ni>Co>Fe。热解实验发现Ni负载量越高,则甲烷选择性越高。在最佳实验条件氩气流速0.4L/h、反应温度500℃、六水合硝酸镍与莫来石投料比为6:4、Ni-莫来石/HDPE混合比为1:2时,气体转化率为15 wt.%,甲烷选择性为92.98%。(2)通过沉淀法制备了Ni和Cr负载型蒙脱土催化剂,对LDPE进行催化热解实验。该催化剂反应的最佳条件为:负载量为15 wt.%Ni、温度为450℃、混合质量比为1:2时,具有较高的甲烷选择性和气体产率。残余物中含有缺陷较少的碳纳米管。Cr表现出对热解的抑制作用。对比了蒙脱土共混LDPE与共混LLDPE的热解情况,低温时LDPE甲烷选择性较高,而高温时LLDPE甲烷选择性较高。(3))通过固定床微反应器,研究了浸渍法制备与沉淀法制备的Ni莫来石、Ni蒙脱土、Ni玄武岩型催化剂在固定流速的乙烯气流中,对乙烯热解作用。结果表明,这些催化剂对乙烯气体具有较高催化转化效果。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负载量的NiO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莫来石和玄武岩可以使甲烷具有最大选择性约为98%。三种矿物的作为载体的催化效果排序为:玄武岩>莫来石>蒙脱土。

徐茹[9](2020)在《水肥一体化微喷带灌溉施肥均匀度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微喷带通过在薄壁塑料软管壁上的孔群进行喷水灌溉,具有成本低,喷洒时流量大、抗堵塞性良好、易于田间铺设收取、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可进行水肥一体化,减少水分肥料浪费,应用前景广阔。微喷带的水力性能及水量分布均匀性是影响水肥一体灌溉施肥均匀度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研究还不深入。本文通过水肥一体下微喷带灌溉施肥的均匀度及水力性能的试验,结合水力学基础理论与试验结果分析了微喷带水力性能及水量分布均匀性等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微喷带较适宜的田间灌溉运行参数。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类型微喷带的压力流量关系符合幂函数关系。微喷带单位长度的出流量随着首部工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压力下,微喷带出流量随管径的增加而增加,但流量增大幅度减缓,Ф32和Ф40的差值相对于Ф28和Ф32较小。微喷带属于沿程泄流管道,沿程压力受水头损失影响不断降低,影响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度。水头损失与首部工作压力、微喷带铺设长度及管径相关,随着田间微喷带的布设长度的增加,首末压差不断增大。在微喷带田间应用中,应根据微喷带结构形式确定最适宜的铺设长度与首部压力。(2)对不同管径的微喷带水量分布试验发现,管径越大,单孔水量分布的参数指标(射程、湿润区宽度等)越大,且Ф40与Ф32随工作压力喷射角度变化的差值相对于Ф28和Ф32较小,Ф28的喷射宽度随工作压力变化趋势较平缓。微喷带单孔喷水射程随喷射角度先增大再减小,其中射程最大值约在30°到40°之间;射程随工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大于40k Pa增长趋势变缓;在一定范围内(喷射角度小于45°),湿润区宽度与喷射角度、工作压力均呈正相关;射程与干燥区宽度随喷射角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喷射角度为50°时湿润区面积的最大值出现。而不同孔数的微喷带中三孔微喷带的射程最大,五孔微喷带的射程最小,七孔与三孔差值较小。可以得出,适当增加孔数可以提高水量分布均匀性。(3)通过对水量分布的分析,发现微喷带的水量分布存在峰值与干燥区域;水量分布均匀系数与工作压力的关系不是单一增大或减小的,而是存在最佳运行工作压力值。在微喷带铺设长度不超过40m的情况下,如本文试验微喷带的最佳运行压力在32k Pa-36k Pa之间。在沿微喷带方向上水量分布不均匀主要是沿程压力与泄流量造成的,可以通过探究首尾压差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工作压力提高水量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应进一步探究不同长度情况下沿微喷带方向的水量变化,得出实际运行中最适宜的铺设长度;微喷带在垂直方向水量分布存在峰值与干燥区域,根据峰值位置与干燥区域宽度可以通过合理布置相邻微喷带的铺设间距提高实际运行中微喷带的灌溉均匀度。(4)通过春小麦水肥一体化微喷带大田灌溉施肥均匀性试验,发现施肥均匀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施肥装置类型、工作压力、铺设长度、肥料种类、施肥装置压差等。使用压差式施肥罐进行灌溉施肥时,施肥罐压差10k Pa时易溶性肥料(如尿素)的肥液浓度沿程变化较平缓,随时间变化也较平缓;难溶性肥料(如磷肥)与压差关系不大,且有肥料滞留在施肥罐底部。在使用比例式施肥泵时,施肥均匀度在空间与时间上均高于压差式施肥罐;微喷带在田间灌溉施肥过程中,到达作物根部的水量会受到作物遮挡的影响,肥液浓度随铺设长度的增加变化幅度略有增加,垂直于微喷带方向肥液浓度较均匀,变化较小。根据产量测试的结果可以得到垂直于微喷带方向籽粒重由近及远呈逐渐降低趋势,多条微喷带组合搭接灌溉施肥可以适当降低水肥不均匀现象。对于微喷带灌溉水肥均匀性主要受沿程压力变化影响,大田应用中微喷带铺设长度应根据首部工作压力及首尾压差确定,不宜过长。

曹祥宽[10](2019)在《液质联用电喷雾离子源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是目前大气压电离(atmospheric pressure ionization,API)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非极性、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析。本文依托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天津工程技术研究院专项科研项目“医用质谱仪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对电喷雾离子源各功能模块进行研究,完成了从理论研究到样机设计制作再到实验验证的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从电喷雾离子源的原理和理论出发,研究了电离电压、溶液流速、辅助气及温度等主要参数变量对离子源性能的影响,为离子源模块化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对电喷雾离子源各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将电喷雾离子源整体工作分为结构部分、电路及气路部分两大部分,其中结构部分主要对喷雾针模块、辅助加热模块、喷雾针位置微调模块以及辅助支撑模块进行设计制作,对关键零部件的材质及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离子光学仿真软件Simion对离子采样效率有重要影响的推斥电极进行了仿真模拟,优化了推斥电极的空间位置。对离子源高压模块、气路控制模块进行研究,分析设计需求、提出设计方案及设计指标,侧重解决高压电源稳定、气体流量的精确控制等问题;完成离子源馈气模块的设计及制作,提出了基于文丘里真空发生器的源排气系统设计方案,并对该排气方案进行制作和调试,利用Lab VIEW和STM32F103芯片开发了电喷雾离子源控制系统。最后将自主设计制造的离子源部件安装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器平台上,采用聚丙二醇溶液对理论研究内容及推斥电极设计进行了实验验证,对不同流速下离子源温度、辅助气及雾化气流量进行优化,有效提升了整机的灵敏度。

二、自制低压微型喷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制低压微型喷头(论文提纲范文)

(2)西辽河平原玉米滴灌节水机理及灌溉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节水灌溉研究进展
        1.2.2 滴灌技术研究进展
        1.2.3 作物需水量研究进展
        1.2.4 蒸腾蒸发研究进展
        1.2.5 作物降雨利用率研究进展
        1.2.6 灌溉制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1.3.2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耗水规律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机制
        1.3.3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蒸腾蒸发规律的影响机理
        1.3.4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土壤水分及降雨利用率的影响
        1.3.5 滴灌玉米灌溉制度与灌溉决策研究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基本情况
        2.1.2 研究区气象条件
        2.1.3 研究区土壤条件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方案
        2.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
3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3.1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玉米株高变化
    3.2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玉米叶面积变化
    3.3 滴灌条件下玉米根系变化
    3.4 结论与讨论
    3.5 小结
4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耗水规律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机制
    4.1 滴灌条件不同处理玉米耗水规律研究
    4.2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土壤温度研究
    4.3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研究
    4.4 结论与讨论
    4.5 小结
5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蒸腾蒸发规律的影响机理
    5.1 滴灌条件下玉米棵间蒸发逐日变化
    5.2 滴灌条件下玉米蒸腾蒸发规律
    5.3 滴灌条件下玉米土壤棵间蒸发占阶段耗水量的比例
    5.4 结论与讨论
    5.5 小结
6 基于SIMDualKc模型滴灌玉米棵间蒸发模拟研究
    6.1 模型描述和应用
        6.1.1 模型介绍
        6.1.2 模型应用
    6.2 模型的模拟与验证
    6.3 土壤棵间蒸发量对比
    6.4 不同灌水处理棵间蒸发模拟
    6.5 覆膜与浅埋滴灌不同区域棵间蒸发对比研究
    6.6 结论与讨论
    6.7 小结
7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土壤水分及降雨利用率的影响
    7.1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变化
    7.2 降雨条件下覆膜和浅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模拟
        7.2.1 Hydrus-2D模型介绍
        7.2.2 基本方程
        7.2.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设定
        7.2.4 模型参数率定
        7.2.5 模型率定与验证
        7.2.6 降雨条件下覆膜与浅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二维特征
    7.3 滴灌条件下降雨利用率研究
    7.4 结论与讨论
    7.5 小结
8 滴灌玉米灌溉制度与灌溉决策研究
    8.1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8.2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玉米不同年份降雨频率分析
    8.3 不同水文年滴灌玉米灌溉制度研究
    8.4 玉米滴灌灌溉决策
    8.5 结论与讨论
    8.6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1.1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9.1.2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耗水规律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机制
        9.1.3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蒸腾蒸发规律的影响机理
        9.1.4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土壤水分及降雨利用率的影响
        9.1.5 滴灌玉米灌溉制度与灌溉决策研究
    9.2 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橘粉聚乳酸复合材料在冷饮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水杯设计的研究现状
        1.2.2 果实皮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水杯的设计要素研究
    2.1 水杯材料
        2.1.1 传统材料
        2.1.2 新型复合材料
    2.2 水杯加工工艺
        2.2.1 传统成型工艺
        2.2.2 表面处理工艺
        2.2.3 3D打印工艺
    2.3 水杯造型设计
        2.3.1 造型要素
        2.3.2 色彩要素
        2.3.3 肌理要素
    2.4 水杯设计中人因工程学的应用
        2.4.1 水杯设计与人体尺寸
        2.4.2 水杯设计与操作行为
        2.4.3 水杯设计与情感需求
    2.5 本章小结
3 橘粉/聚乳酸复合材料与三维打印研究
    3.1 果实皮壳/聚乳酸复合材料概述
    3.2 橘粉/聚乳酸复合线材的制备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2 材料预处理
        3.2.3 复合线材挤出
    3.3 三维打印研究
        3.3.1 打印原理
        3.3.2 打印设备
        3.3.3 打印流程规划
        3.3.4 模型打印
    3.4 本章小结
4 冷饮杯的设计与三维打印实践研究
    4.1 冷饮杯调研与分析
        4.1.1 冷饮杯调研
        4.1.2 冷饮杯设计要点分析
        4.1.3 冷饮杯的设计方法
    4.2 现代风格冷饮杯设计实践
        4.2.1 现代风格冷饮杯设计方法
        4.2.2 打印流程—几何收纳杯
        4.2.3 打印成果—几何收纳杯
    4.3 传统创新冷饮杯设计实践
        4.3.1 传统创新冷饮杯设计方法
        4.3.2 打印流程—莲花纹镂空双层六方杯
        4.3.3 打印成果—莲花纹镂空双层六方杯
    4.4 创意冷饮杯设计实践
        4.4.1 创意冷饮杯设计方法
        4.4.2 打印流程—束腰杯
        4.4.3 打印成果—束腰杯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3D打印吸光光度和非接触电导流通式检测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3D打印技术的特点
    §1.3 常见的3D打印工艺
        §1.3.1 光固化立体成型
        §1.3.2 叠层实体制造
        §1.3.3 选择性激光烧结
        §1.3.4 熔融沉积成型
    §1.4 3D打印技术在分析仪器制作上的应用
        §1.4.1 微流通道的制作
        §1.4.2 电化学检测装置
        §1.4.3 吸光光度检测
        §1.4.4 用于毛细管的检测器
    §1.5 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3D打印一体成型制作吸光光度检测流通池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3D打印材料和参数设置
        §2.2.3 数据采集软件和光源驱动电路
        §2.2.4 流通池透光性能测试
        §2.2.5 不同颜色打印材料制作流通池的对比
        §2.2.6 有效光程测试的方法
        §2.2.7 流动注射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检测池评价参数的推导
        §2.3.2 打印制作流通池的设计和改进
        §2.3.3 流通池打印材料的选择
        §2.3.4 不同光程的流通池
        §2.3.5 流动注射分析的检测池
        §2.3.6 水样的测定
        §2.3.7 流通池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多材料3D打印制作毛细管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池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试剂和毛细管
        §3.2.2 3D打印软件、打印机和参数设置
        §3.2.3 打印检测池与商用检测池对比实验
    §3.3 流通式进样毛细管电泳装置的设计与搭建
        §3.3.1 上位机控制程序设计
        §3.3.2 硬件电路设计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非接触电导检测池的等效电路
        §3.4.2 FDM多材料打印方式选择和打印参数调整
        §3.4.3 含炭黑导电材料导电性能测试
        §3.4.4 检测池模型设计和打印
        §3.4.5 屏蔽电缆线接口的优化
        §3.4.6 激励频率对打印检测池性能的影响
        §3.4.7 与商品检测池的对比测试
        §3.4.8 重复性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3D打印制作毛细管尺度吸光光度法检测池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试剂、材料和仪器
        §4.2.2 光线路径分析
    §4.3 毛细管吸光光度检测装置
        §4.3.1 上位机控制程序设计
        §4.3.2 硬件电路设计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毛细管吸光光度法检测光线路径模拟
        §4.4.2 3D打印直接制作单狭缝的测试
        §4.4.3 错位式双狭缝的制作
        §4.4.4 商用检测池与打印制作检测池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高导热CNT/PVA纳米纤维膜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聚乙烯醇纤维简介
        1.2.1 聚乙烯醇材料特点
        1.2.2 纤维大分子链缠结
        1.2.3 聚乙烯醇复合纤维
    1.3 静电纺丝
        1.3.1 静电纺丝原理
        1.3.2 静电纺丝喷丝头
        1.3.3 静电纺丝接收装置
        1.3.4 静电纺纤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4 高导热复合材料研究发展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表征仪器及测试方法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2 差示扫描量热仪
        2.3.3 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仪
        2.3.4 密度天平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6 基于Angstrom的热扩散系数测试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VA纤维高分子链解缠取向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最佳纺丝工艺参数调控
        3.2.1 不同纺丝电压对比
        3.2.2 不同接收距离对比
    3.3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PVA分子链解缠结效果的影响
        3.3.1 超声处理
        3.3.2 机械搅拌处理
        3.3.3 剪切挤出处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NT/PVA纤维内填料排列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处理方式对CNT在复合纤维里排列的影响
        4.2.1 改善CNT在水中的分散性
        4.2.2 CNT在 PVA纤维内部排列对比
    4.3 CNT不同长径比对CNT在复合纤维里排列影响
    4.4 不同CNT浓度对CNT在复合纤维里排列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CNT/PVA薄膜内纤维取向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不同接收装置对比
        5.2.1 金属平板
        5.2.2 高速滚筒
        5.2.3 平行电极
        5.2.4 笼状转子
    5.3 热拉伸对CNT/PVA纤维薄膜热导率的影响
        5.3.1 同一CNT浓度不同拉伸倍数下薄膜热导率变化
        5.3.2 不同CNT浓度同一拉伸倍数下薄膜热导率变化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学术成果
致谢

(6)分行自适应风送静电棉田施药机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静电喷雾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自适应风送施药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
    2.1 施药机总体结构
    2.2 分行风送施药系统
        2.2.1 分行器
        2.2.2 施药系统
        2.2.3 风送系统
    2.3 风送自适应控制系统
    2.4 静电施药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适应风送控制系统设计
    3.1 棉花冠层稠密度模型的建立
        3.1.1 棉花冠层分析
        3.1.2棉花冠层信息采集实验
        3.1.3 点云数据处理
        3.1.4 实验结果分析
    3.2 自适应风送控制器的设计
        3.2.1 风送自适应控制器硬件选型
        3.2.2 风送自适应控制器软件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静电施药系统设计
    4.1 系统需求分析
    4.2 静电发生器的研制
        4.2.1 原理图设计以及元器件选型
        4.2.2 PCB设计
        4.2.3 静电发生器的集成
    4.3 静电罩的选型
    4.4静电喷雾系统的实验
        4.4.1 电压输出测试
        4.4.2 荷电效果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集成与测试
    5.1 硬件系统集成
    5.2 控制器性能的测试
    5.3 系统的整体运行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的论文、专利及参加的研究课题

(7)土壤VOCs小型化样品前处理仪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土壤VOCs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2.1 采样技术
        1.2.2 富集技术
        1.2.3 脱附技术
    1.3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2 土壤VOCs样品前处理仪器的研制
    2.1 引言
    2.2 设计思想
    2.3 各模块结构设计
        2.3.1 富集器结构设计
        2.3.2 富集器流体模拟分析
        2.3.3 制冷装置结构设计
    2.4 小型样品前处理装置的构建
        2.4.1 富集器
        2.4.2 制冷装置
        2.4.3 吹扫装置
        2.4.4 阀件管路保温系统
        2.4.5 程序控制部分
        2.4.6 样品前处理系统装置搭建及工作步骤
    2.5 本章小结
3 小型样品前处理系统的参数优化与方法评价
    3.1 引言
    3.2 小型样品前处理系统实验设计
        3.2.1 仪器与装置
        3.2.2 材料与试剂
        3.2.3 色谱条件
    3.3 色谱相关参数优化分析
        3.3.1 气相色谱初温优化
        3.3.2 气相色谱程序升温条件优化
    3.4 热解析温度优化
    3.5 方法评价
    3.6 本章小结
4 小型样品前处理仪器的性能测试与评价
    4.1 引言
    4.2 小型样品前处理仪器的实验设计
        4.2.1 仪器与装置
        4.2.2 材料与试剂
        4.2.3 分析条件
    4.3 吸附剂的选择优化
        4.3.1 吸附剂种类的选择
        4.3.2 吸附剂质量的优化
    4.4 反向氮吹时间优化
    4.5 采样条件的优化与评价
        4.5.1 采样温度优化
        4.5.2 采样体积优化
    4.6 方法评价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HJ741-2015 标准中的土壤中VOC成分表
致谢

(8)天然矿基催化剂降解聚乙烯塑料制烷烯烃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废弃塑料的回收方法
        1.2.1 初级回收
        1.2.2 机械回收
        1.2.3 化学回收
        1.2.4 能量回收
    1.3 各类废塑料回收现状
        1.3.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1.3.2 高密度聚乙烯(HDPE)
        1.3.3 聚氯乙烯(PVC)
        1.3.4 低密度聚乙烯(LDPE)
        1.3.5 聚丙烯(PP)
        1.3.6 聚苯乙烯(PS)
        1.3.7 混合塑料
        1.3.8 塑料与其他物质共热解
    1.4 废塑料热解催化剂
        1.4.1 分子筛催化剂
        1.4.2 FCC催化剂
        1.4.3 二氧化硅-氧化铝催化剂
        1.4.4 氧化物或碱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5 塑料催化热解反应器类型
        1.5.1 间歇和半间歇反应器
        1.5.2 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
        1.5.3 锥形喷头床反应器
    1.6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7 塑料热解影响因素
    1.8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1.8.1 课题来源
        1.8.2 主要研究内容
    1.9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意义
        1.9.1 创新点
        1.9.2 研究意义
2 莫来石负载Ni催化HDPE降解制甲烷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催化剂的制备
        2.2.4 催化剂的表征
        2.2.5 催化剂活性测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莫来石催化剂的XRF分析
        2.3.2 Ni-莫来石催化剂的XRD分析
        2.3.3 莫来石和Ni莫来石的SEM分析
        2.3.4 莫来石和Ni莫来石的EDX分析
        2.3.5 莫来石和Ni莫来石的FT-IR分析
        2.3.6 莫来石催化塑料热解制甲烷反应因素研究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Ni-蒙脱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催化剂制备
        3.2.4 催化剂活性测试
        3.2.5 计算方法
        3.2.6 催化剂表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3.3.2 LDPE的热重分析
        3.3.3 催化剂的FT-IR分析
        3.3.4 催化剂的SEM分析
        3.3.5 催化剂的拉曼光谱分析
        3.3.6 Ni蒙脱土催化LDPE反应因素研究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负载型Ni催化剂催化乙烯裂解制甲烷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2.3 催化剂的制备
        4.2.4 催化剂的表征
        4.2.5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4.2.6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天然矿物XRD分析
        4.3.2 天然矿物XRF分析
        4.3.3 天然矿物SEM分析
        4.3.4 天然矿物催化乙烯裂解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水肥一体化微喷带灌溉施肥均匀度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微喷带灌溉应用研究进展
        1.2.2 微喷带水力性能研究进展
        1.2.3 微喷带水量分布特性研究进展
        1.2.4 微喷带单孔喷洒特征研究进展
        1.2.5 微喷带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4.1 微喷带水力性能及压力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1.4.2 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度影响因素研究
        1.4.3 微喷带施肥均匀性试验研究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设计方法
    2.1 试验装置与材料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 微喷带水力性能与压力分布影响试验
        2.2.2 微喷带单孔水量分布特性试验
        2.2.3 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度试验
        2.2.4 微喷带施肥均匀度试验
第三章 微喷带水力性能试验研究
    3.1 微喷带沿程压力分布试验探究
    3.2 微喷带工作压力与流量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喷带单孔水量分布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4.1 管径对单孔水量分布的影响
    4.2 孔数对单孔水量分布影响
    4.3 射程与喷射角度、工作压力的关系
    4.4 湿润区宽度与喷射角度、工作压力的关系
    4.5 射程与干燥区宽度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5.1 压力对多孔组合水量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5.1.1 垂直于微喷带方向水量分布均匀性变化
        5.1.2 沿微喷带方向水量分布均匀性的变化
        5.1.3 微喷带水量分布
    5.2 春小麦微喷带灌溉水量分布均匀性分析
        5.2.1 铺设长度对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5.2.2 作物不同生育期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性
        5.2.3 微喷带灌溉对作物生长高度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喷带施肥均匀度试验研究
    6.1 压差式施肥罐微喷带灌溉施肥均匀性
        6.1.1 肥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6.1.2 施肥罐压差对肥液浓度的影响
        6.1.3 小麦籽粒产量变化规律
    6.2 比例式施肥泵微喷带灌溉施肥均匀性
        6.2.1 不同铺设长度的微喷带肥液浓度变化
        6.2.2 垂直于微喷带方向肥液浓度变化
        6.2.3 沿微喷带方向肥液浓度变化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液质联用电喷雾离子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喷雾离子源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电喷雾离子源的发展
        1.2.2 商用仪器ESI离子源的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电喷雾离子源理论研究
    2.1 电喷雾离子源原理
    2.2 电喷雾离子源取样效率的影响因素
        2.2.1 电离电压
        2.2.2 溶液流速对电离的影响
        2.2.3 喷针位置对电离的影响
        2.2.4 辅助气和温度对电离的影响
        2.2.5 分析物性质对电离的影响
        2.2.6 电喷雾接口设计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ESI源结构设计、仿真及制作
    3.1 总体设计方案
    3.2 关键零部件选型及结构设计
        3.2.1 喷雾针模块设计
        3.2.2 雾化器模块设计
        3.2.3 二维调节模块的设计
        3.2.4 腔体及支撑模块设计
    3.3 基于Simion的离子源推斥电极的仿真及优化
        3.3.1 离子源仿真模型的建立
        3.3.2 推斥电极的模拟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ESI源电路、气路研究及实现
    4.1 电喷雾高压模块研究
    4.2 气路控制模块研究
    4.3 馈气模块设计
    4.4 源排气模块设计
    4.5 电喷雾离子源控制系统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ESI源实验验证及参数优化
    5.1 电喷雾离子源的实验验证
        5.1.1 电压对电离效率影响的实验验证
        5.1.2 推斥电极的实验验证
        5.1.3 离子源对比试验
    5.2 电喷雾离子源参数优化
        5.2.1 流速和温度的关系
        5.2.2 流速和雾化气流量的关系
        5.2.3 流速和辅助气流量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自制低压微型喷头(论文参考文献)

  • [1]电解制备次氯酸钠消毒水的工艺及应用研究[D]. 王晓晴.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西辽河平原玉米滴灌节水机理及灌溉决策研究[D]. 贾琼.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橘粉聚乳酸复合材料在冷饮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王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3D打印吸光光度和非接触电导流通式检测池的研究[D]. 刘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5]高导热CNT/PVA纳米纤维膜制备与研究[D]. 蒋文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分行自适应风送静电棉田施药机的研发[D]. 储宇豪. 江苏大学, 2020(02)
  • [7]土壤VOCs小型化样品前处理仪器的研究[D]. 周雪佼.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天然矿基催化剂降解聚乙烯塑料制烷烯烃应用基础研究[D]. 王经明.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9]水肥一体化微喷带灌溉施肥均匀度影响因素[D]. 徐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10]液质联用电喷雾离子源技术研究[D]. 曹祥宽.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自制低压微喷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