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在高校管理中的原理及应用

耗散结构在高校管理中的原理及应用

一、高校管理中的耗散结构原理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闫华[1](2020)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群体,对于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每个人都从属于多个现实群体和网络虚拟群体。群体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动力有机体,群体成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群体以及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归属的各类群体既可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者通过发挥群体动力功能,实现群体自我教育,从而促使大学生产生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领域里,教育面对的群体呈现出不同特征,群体动力呈现出不同特点,群体动力的利用策略也因群而异。一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堂里,学生群体由具有丰富知识和信息资源的个体组成,其群体动力能够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认知发展并生成群体智慧,而互助协作学习的引入最大程度开发和利用了课堂里学生群体的动力。二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常见的群体动力有凝聚力、驱动力和耗散力。凝聚力是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只要群体发展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那么群体的凝聚力越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好;驱动力是群体对个体的推动,个体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和外化;耗散力是群体对个体的拒斥,是会分散群体的内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对耗散力实施有效控制。三是在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会推动群体认知趋同、促进群体情绪共鸣以及导致群体行为极化,了解了这些特点,教育者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针对不同阶段的群体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完成心理疏导等工作。除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对着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网络群体,给思政课教学、群体性事件应对以及学生日常管理都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网络教学互动形成新的群体动力,有助于实现实体课堂的深度互动;教育者通过引导网络群体的认知可以降低网络舆情的扩散,通过发挥网络群体动力的积极作用可以实现群体性事件的灵活应对;在网络交往技术和社交平台的支持下,网络社群层出不穷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教育者可以有效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为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吴瀚[2](2019)在《分级管理视角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形成了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而形成了中央属高校与地方属高校两类高等学校。分级管理体制实质上是中央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权力下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投资的积极性。分级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分级财政支出,中央属高校资金充裕,集中地区优势资源,加之政策扶持等原因,与地方属高校差距日益扩大。分级管理体制也衍生出中央属高校和地方属高校在社会认同方面的差异。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双一流”建设方案,要求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这一方案不仅再次强调了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也是打破中央属高校与地方属高校阶层藩篱的一次创造性尝试。基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运用文献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剖析了高等教育分级管理体制的发展脉络、当前中央属高校与地方属高校的财政支出情况及其引致的社会效应,旨在提出优化高等教育分级管理制度下两类财政支出的政策建议。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以高等教育分级管理为视角,分析了各主体在争取资金时的行动逻辑,反思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安排,通过实证检验,测度在高等教育财政分级管理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在经济增长效应、城乡收入差距效应和高校运营效率效应三个维度的社会效应。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模式,设计优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策略,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九章进行阐述:第一章绪论,分析了分级管理视角下研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现实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说明,构建全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国内外涉及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文献进行梳理分类,从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方式研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差异研究和高等教育资金效应研究三个角度进行归纳,树立本文研究视角。第三章分析了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财政分权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归纳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理论依据,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四章以分级管理视角,从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当前政府间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安排、分级管理体制下的主体决策逻辑以及分级管理制度引致的效应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机制,为下文测度分级财政支出社会效应打下基础。第五章对我国各省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基本情况和各地区中央属高校与地方属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区域经济增长反映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效率维度的社会效应,探究分级管理带来的两类高校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异质性。第六章对各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泰尔指数测度了各地区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与预算经费差异,并采用基尼系数测度了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央属高校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地方属高校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差异化影响。第七章以财经类高校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央属高校和地方属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差异,选取巡视组巡视作为考察两级政府监管的虚拟变量,以此考察分级监管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显着影响。第八章借鉴了美国、德国、瑞士、日本、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分权模式,从扩大地方行政自主权、两级政府合作、财政绩效拨款设计和结合地区民族特点等多个角度,对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分级管理体制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提供借鉴。第九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从继续推进“双一流”建设、西部扩围“省部共建”高校、切实贯彻绩效拨款机制、完善高等教育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等几个角度,提出优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有效策略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央政府采取“占领高点”策略稳定高等教育体系,但选择中央属高校时存在地区不均衡的问题,且对中央属高校的大量财政扶持,使地方政府与地方高等学校具有强大的扩大可支配资金的诉求,从而地方属高校采用扩大招生的方式和通过借贷进行高校的投入和建设的方式发展壮大,而要求中央政府进行兜底。然而,地方高校因财政能力差异,其社会影响力很难媲美中央属高校。第二,分级管理体制下,地方属高等学校财政支出比中央属高等学校财政支出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更为显着的正向影响,原因包括:(1)各地区地方属高校数目较多,培养人才的数量也相对较多,地方属高校的财政支出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明显;(2)各地区地方属高校培养的人才比所在地区的中央属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强的“地区锁定效应”,即地方属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更多的选择在其大学所在地寻找工作,而中央属高校培养的人才的人力资本价值实现具有更强的内在时滞,即中央属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更多的选择继续深造或选择研究类行业进行就业,人力资本的深化对地区经济增长作用表现出较强的时滞;(3)地方属高校比中央属高校具有更强的集群效应,易于形成“大学城”,地方政府对地方属高校的财政支出可能出现规模经济,而中央属高校一般集中了当地的优势资源,中央属高校财政支出可能引致了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扶持,而有些政策牺牲了当地政府的短期利益,如在其他领域的财政支出,这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央属高校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总体来说,将办学自主权下放给地方政府这一举措,确实有效提升了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积极性,但是地方高校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仍然较小。此外,中央属高校分布区域不均衡,其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优势明显,中央属高校对所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额外的贡献。第三,在分级管理体制下,短期内,中央属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比地方属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在缩小区域城乡人均收入差异方面,更为有效,原因包括:(1)中央属高校集中了优势资源,切实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深化作用较为明显,其培养的学生更加具有社会竞争力,而地方属高校资源相对有限,与中央属高校提供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差异,因中央在高等教育领域放权给地方,地方政府和高校更侧重高等教育政策的“普惠性”,人力资本重广化而轻深化;(2)中央属高校入学机会更为公平,具有更强的“英雄不问出处”的属性,无论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的生源,均能提供相对公平的升学路径,而地方属高校融资途径较为单一,为保障自身发展,其资金来源除财政外,更为仰仗其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如学费),势必增加农村家庭学生的负担,较之中央属高校,其机会公平度相对较低;(3)中央属高校整体教学质量水平较高,各中央属高校的异质性差异较小,培养的学生差异也相对较小,而各地区地方属高校教学质量差异较大,学校类型具有重大差别(专科、普通本科、重点本科等),教学层级差异也较为明显,导致地方属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对缩小当地城乡人均收入差异的作用有限。长期来看,我国自施行高等教育分级管理以来,地方属普通高校财政支出对缩小城乡人均收入差异的贡献度比中央属普通高校财政支出的贡献度高,分级管理起到了普惠高等教育的积极作用。第四,分级管理体制下,从2015-2017年度财经类样本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来看,中央属高校与地方属高校相比,存在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现象,巡视组巡视作为对两类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突击检查”,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高校运行的行政干预,会使高校在资金使用方面变得十分谨慎,这是政府管制对资金使用效率造成负向影响的重要原因。与已有研究成果比较,本文可能存在以下创新点:创新一:现有关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并未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类型加以区分。中央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人力资本水平和科研水平均有一定差异,二者对所在区域的影响也必然存在差异。本研究将两类财政支出进行拆分,考量二者对所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而反映当前高等教育政府分级管理制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创新二:现有研究在考量高等教育资金使用效率时,所选样本多为某一区域内高校或教育部直属高校,但是当研究样本为某一区域内高校或教育部直属高校时,其所设置的学科差异较大且产出成果可比性相对低,校际绩效评估结果说服力不强。本文选择财经类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规避上述问题,且财经类高校也因高等教育政府分级管理体制,存在中央属高校与地方属高校,能够直观的反映不同隶属关系的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差异,加入两级政府巡视监管的相关指标,测度政府监管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为优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杜培雪[3](2018)在《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高校不断改革的同时,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给新时代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在管理过程中,学校、家庭、企业、政府等众多安全管理主体沟通不畅、安全信息报送处理不及时、安全管理资源管理不协同等问题不断凸显,复杂环境下高校安全协同管理的需求逐渐提高。通过查阅国内近年来高校安全管理的相关研究,发现协同机制的构建主要从存在的问题出发,协同要素挖掘不够系统,机制构建缺乏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基于协同理论,以高校为研究对象,以机制研究为方法,构建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旨在提升高校安全协同管理的水平。首先,梳理协同理论和高校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发现高校安全管理具有协同的特征,基于协同理论构建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具有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管理机制和协同等概念得到了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概念及内涵,即在法律法规等相关标准、国家政策、上级要求等的指导下,高校管理部门的各组织系统根据相关信息协同管理各资源,通过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实现高校安全全要素、全过程和多学科的立体化协同管理。基于霍尔模型,构建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概念的三维模型。然后结合哈肯和安索夫对协同机制的研究,分析了高校安全管理协同的机理,以绝热消去原理和序参量理论为指导,构建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分析框架。通过哈肯模型验证了组织、信息和资源三个慢参量协同形成的序参量协同力和协同文化对系统演化的影响:协同力和协同文化可以作为三个慢参量协同作用评定的指标,也决定了高校安全协同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本研究构建的协同机制分析框架是合理的,为协同机制效果评定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对象,构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给出其定义和概念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高校安全协同管理水平的对策。实证表明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具有可行性,该机制的构建对高校安全协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艾小平[4](2017)在《立足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四元多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也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实践是教师职业的根本特性之一,实践教学是现行教师教育最为重要也最为薄弱的部分。联结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和农村师资补充的实习支教是教育实习的创新形式,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难点和希望。现有实习支教各种模式的设计缺陷使实习支教实践背离了实现“双赢”的初衷,实践效果差强人意,有必要依据当前教育综合改革趋势,建构统合、完善的实习支教新模式。在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和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建构以实习支教为联结和抓手的“四元多维”教育综合改革模式,既是对实践教学理论、教师教育理论的推进和发展,也对我国当前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元多维”模式既是以师范生培养为核心和本体价值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又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追求多元价值目标实现、促进区域教育生态发展的综合教育改革模式。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依据文献分析——理论关照——实践反思——模型建构——策略应用的基本思路,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紧紧围绕“四元多维”模式的理论建构,从微观实践教学和宏观教育管理两个视角,探讨“四元多维”模式的建构基础、理论内涵、建构原则、运行要求及应用策略。“四元多维”模式针对现有实习支教三种模式的缺陷升级而成,在完善实践主体关系、加强实践场域转换以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同时,摄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教师轮训和免费师范生教育等项目,统合了更多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致力于区域教育生态建设。全文除引言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探讨“四元多维”模式的建构基础,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政策指引及现实需要,阐明模式建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通过对时代背景的考察,阐明实习支教对于我国当前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确立模式建构的价值基底;通过对建构主义与情境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渐进性教育改革理论等的解读,阐明相关理论对建构“四元多维”模式的理念指引,确立模式建构的学理基础;通过对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的梳理,阐明建构“四元多维”模式的政策依据,确立模式建构的制度规范;通过对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和实习支教模式的固有缺陷的分析,寻找建构“四元多维”模式的直接动因,确立模式建构的可为空间。第二章主要探讨“四元多维”模式的理论内涵,从理念、内核、目标、要素和特征等方面,阐释模式的合理性与独特性。“四元多维”模式以当前主流的“整体和谐”的存在型实践、“实践反思”的学习型教师和“多元共生”的生态型教育等为基本理念,以连续的时间向度、整合的空间向度、融合的关系向度、投入的主体向度、具体的情境向度和内在的系统向度等为内核,整合多个教育改革项目,摄入“四元”组织要素和“四元”主体要素,期望通过以实践教学为抓手的教育综合改革设计与实施,实现各类教师的协同发展,推动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一体化、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一体化,进而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与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模式具有实践设计、实践目标、实践主体、实践资源和实践效益等多重效价整合的特征。第三章主要探讨“四元多维”模式的建构原则与运行要求,以对模式的合理性的突出与强调来保障模式的内在可行性。主要从整体与局部、理论与实践、能力与价值、先进性与适应性、现代性与民族性等五对基本范畴来探讨建构“四元多维”教师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在每对范畴所构成的张力结构中彰显模式的系统性、平衡性、辩证性和生态性;同时强调整合效益与个性价值、组织支持与大胆创新、位元责任与合作共生的有机结合,以此作为模式运行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模式的整合效益和生态功能。第四章主要探讨“四元多维”模式的应用策略,从文化凝练、高师改革、模式设计与实施及共同体建设等角度给予策略建议,提升模式的外部可行性。从理解文化多样性、形成多元文化教育观和建设多元融合的组织文化等方面凝聚“四元多维”模式的文化精魂;以改革高师实践教学夯实“四元多维”模式的内在基础;通过优化模式前期设计、加强模式实施的前期准备奠定“四元多维”模式的实施框架;通过实施过程评估强化“四元多维”模式的过程引导;建设教师实践共同体为“四元多维”模式提供现实承载。总之,本文试图通过“四元多维”模式的理论建构来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从“应然”角度完善实习支教模式,为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教师教育发展及区域教育生态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新思路:以实习支教为载体推动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一体化,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以实习支教为抓手进行教育综合改革,通过地市综合教育改革联结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省级统筹——地市协同——县域均衡”的改革框架;以教师为“棋眼”下好区域教育生态发展这盘棋,在教师、学校、教育的同步、可持续发展中实现教育质量提高和教育公平改进,最终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成雁瑛[5](2016)在《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研究:逻辑、现实与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生态位理论是现代生态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揭示了生态个体、种群和物种生存与竞争的普遍性规律,对生物体的发展进化、生存环境、功能作用、竞争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近年来,生态位理论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普适性成为一种有效的跨学科理论分析工具,在诸多社会科学领域体现出深远的影响力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将生态位理论与高等教育研究相结合,既是对教育生态学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拓展、创新和运用,也有助于全面、深刻、动态地理解高等教育内在成长逻辑和外在发展规律,更能从实践上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推动各类院校在复杂嬗变的竞争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办学基础较弱、办学经验不足等原因,其中一些学校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在高校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存在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简单模仿传统大学办学模式的倾向。为帮助该类院校走出发展困境、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找准发展定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以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剖析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现实及问题的基础上,从生态位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结合教育学、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生态位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理论和实证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了高校生态位理论体系通过对高校生态位理论的逻辑起点的思考,提出了高校生态位基本概念体系,并对高校生态位的特征表现、形成与发展原则、类型划分、功能作用等内涵作出了探讨;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包括高校生态位宽度、高校生态位重叠、高校生态位分离、高校生态位态势与扩充、高校生态位的压缩与释放等核心理论,进一步丰富与充实了高校生态位的理论内涵研究;从分类、定位、特色、质量四个层面探析了高校生态位的成长轨迹,高校合理分类、准确定位、凝练特色、提高质量的过程实质上与高校生态位分化、确定、优化和强化的过程相一致。这一部分内容属于本论文的理论逻辑研究部分。2、探析了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形成与演变的机理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的遗传因素与产生的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新建本科院校的产生的实质是遗传与变异的双重作用:遗传是新建本科院校成长的内在逻辑,变异是由于环境改变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将新建本科院校视为一种特定的高校种群,并对该类高校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时间性、空间性、功能性和遗传性的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后熟期四个阶段,结合每一阶段学校发展特点对其不同时期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为更深入地了解新建本科院校这一类高校种群的发展规律,对其生态位演变的本质、演变的动力、演变的方式、演变的路径等机理作出了进一步讨论。3、剖析了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的现实与困境通过对湖南省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基本情况及自我定位特点的整理、对比与分析,总结了该类院校的类型生态位、行为生态位、人才培养生态位、社会服务生态位及办学特色生态位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剖析,从社会环境层面和高校主体层面进行了主体与环境的归因反思。4、确立了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的测度与评价方法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高校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级指标权重进行了赋值;根据生物生态位经典计算公式,结合高校生态位特征,确定了高校生态位宽度模型、高校生态位重叠度模型和高校生态位态势模型;选取湖南部分高校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高校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态势值的计算、对比和分析,全面把握各校生存力、适应力和竞争力等基本情况以及各个高校之间的相对关系和地位。5、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目标及实现策略基于对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理论及现实的全面分析,提出该类院校生态位的发展目标应定位于“特色应用型大学”,并对“特色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和生态位特征进行了解析;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生命周期特征,对该类院校生态位的目标策略进行了总体设计,具体提出了生态位错位策略、生态位分离策略、生态位优化策略和生态位协同进化策略;最后,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因子优化的角度,提出了保障生态位策略有效实施的对策建议。

牛亏环[6](2015)在《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不仅是构成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而且是影响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提升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本人着手系统地研究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是根据大学生学习特征,采用自评和他评的方式,对大学生学习过程的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分析和价值评判的过程。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如何通过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来改进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本人试图围绕此问题展开较完整的研究。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理念、指标体系、机制、方法、模型及应用,且以指标体系为核心,理念、机制、方法和模型应用紧密联系。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缘由、意义、过程与方法等,并梳理了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第二章评价理念,通过研究探索形成了“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促进多元智力发展、以自主性为主导、以多元化为取向”等四个理念,并分别展开阐述;第三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指标体系,并解析评价的四个一级指标、若干二级指标及三级主要观测点;第四章评价机制,介绍了组织机构、主客体职责的划分,对运作方式进行阐释,并对运作程序进行说明;第五章评价方法,对评价方法的基础进行了论述,并对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综合评价,及方法实践进行了辨析;第六章评价模型及应用,对评价理论体系模块进行了模型构建,并探讨实施了实践运用;第七章总结与展望,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概括、讨论及展望。为了提升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理论构建法、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四种研究方法。其中,文献分析法主要用于前期文献综述部分;理论构建法主要适用于理论体系几个部分的系统性研究;调查研究法主要用来对学习过程及评价问题进行实际调查和比较研究,体现在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的专家访谈,对全国16所本科高校的2100余名学生进行学习过程及评价的实践调研,对一所普通大学进行学风情况调研、并对部分学生实施学习过程评价的事后调研;个案研究法主要体现在以一所普通本科高校的一个自然班级学生为个案研究样本,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跟踪调研,并对个案样本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判断。本研究的过程有序推进,主要包括研究设计、实施、结果形成、结果的实证分析四个部分。研究设计与实施的技术路线具备严密的逻辑性:确立研究问题后,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同时,着手进行理论研究,构建了理论体系模块的五个部分,并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最后对研究问题给出确切的结论回答;研究结果主要表现在理论部分内容的研究构建;研究结果的实证分析主要表现在实践部分的验证,且经检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目标表现出了统一性和一致性。通过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的研究开展,本人厘清了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问题的根源和本质,获得了三项研究结论:一是大学生学习过程的成效,可以通过评价指标的方向性引导得到改善提高;二是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体系,可以利用实践对于理论的补充检验获得科学性完善;三是大学生学习过程及其评价的系统性研究与实践性改革,可以促进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质量的提高。本文研究的创新性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选题的创新,对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各个主要维度进行了梳理、研究和分析;二是研究结果的创新,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体系,研究取得新进展;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利用定量实证分析对定性理论研究进行补充和验证,提高了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作为一种研究领域,基本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也会存在一些不足。期望通过此项研究,能推进该领域的可持续性深入研究,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前行与科学发展。

段蓉,何源,张亚新[7](2014)在《高校管理的耗散结构建设策略》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高校管理的耗散结构建设,着重从内稳态的角度强调加强内部管理来抑制正熵增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探讨高校管理的定位、主题、方法和追求等四个方面耗散结构建设策略。

韩冬[8](2014)在《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学生工作能力形成机理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工作。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学生工作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境。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目标。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是当前学术界和高校学生工作一线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围绕着高校学生工作,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关于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数量较少,研究内容停留在表层概念引入,缺少对其构成架构、形成机理的核心研究。虽然部分学者源于国家相关文件,就某些工作的要求与标准提出相应的学生工作能力;或源于某一学生工作的热点现象提出相应的学生工作能力,但均不够系统化,全面化。由于未深入开展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形成机理研究,无法形成有效的学生工作能力提升对策,更缺乏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高校学生工作能力提升的研究成果。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研究势在必行,要重点加强能力的形成机理研究,并结合知识管理理论探索知识和能力的互动关系,及相应的学生工作能力提升对策。本研究从高校学生工作能力形成机理与知识管理对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提升视角探讨高校学生工作能力,主要研究以下三方面内容:(1)提出了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概念及维度划分,构建了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多维结构模型;(2)研究了学生工作中的知识及知识的转化过程,以及学生工作中的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学生工作知识与能力的互动模型;(3)研究了高校学生工作能力中的职业化能力、专业化能力、知识化能力的形成机理,并构建模型,分别探索了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的职业化能力、专业化能力及知识化能力的提升对策。具体而言,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五方面:(1)揭示了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建立了高校学生工作能力多维结构模型。解析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内涵,将高校学生工作能力聚合为职业化能力、专业化能力和知识化能力。划分了学生工作战略管理能力、组织架构能力、规范评价能力为职业化能力子维度,学生工作理论研究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为专业化能力子维度。知识库构建能力、知识协同能力、智能决策能力为知识化能力子维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学生工作能力多维结构模型。(2)论证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知识体系及其与能力的互动关系,构建了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和能力互动模型。本研究提出了高校学生工作知识的概念,并深入研究了学生工作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探索其通过社会化、外化、整合化、内化而不断转化的过程。构建了高校学生工作知识与能力的互动模型,经实证研究,学生工作知识的转化对学生工作能力的部分维度有提升作用。(3)揭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职业化能力的形成机理,从学生工作战略管理能力、组织架构能力、规范评价能力三个维度提出了学生工作职业化能力的提升对策。论证了学生工作职业化能力的各个子能力的概念、作用及其形成机理,并整合论述了学生工作职业化能力的整体形成机理,在高端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在中端以组织架构为骨架,在低端以规范评价作支撑。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基于知识的学生工作职业化能力的提升对策。(4)探讨了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化能力的形成机理,从学生工作理论研究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三个维度探讨了各自的概念及形成机理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其中学生工作理论研究能力是基础,学生工作组织学习能力是途径,学生工作知识创新能力是目标。论述了学生工作中知识对学生工作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构建学生工作学习型组织,以及通过知识学习与知识整合提升知识创新能力等提升对策。(5)揭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知识化能力的形成机理,就学生工作知识化能力的各个维度提出能力提升对策。分别论述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知识库构建能力、知识协同能力、智能决策能力的各自概念、作用及形成机理,探索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知识化能力的形成机理,并指出了三个子能力的递进关系。在学生工作知识库的基础上,探索学生工作知识协同平台和智能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赵玉珍[9](2012)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务员培训机制研究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的竞争,而且是政府效能和政府管理水平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的管理能力决定着政府的管理能力,公务员的管理水平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机关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公务员素质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高效运转。而目前结合办公厅工作和时代发展需要开展的促进公务员素质能力匹配提升的公务培训机制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存在着差距。提高公务员的素质能力,加强公务员培训机制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采用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探索了耗散结构理论在政府部门公务员培训机制建设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务员培训机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在分析国内外公务员培训机制的异同点的基础上,提出对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务员培训机制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依据耗散结构理论,从拓宽眼界视野、树立充分开放的科学培训新理念;完善基础管理、保持培训对象非平衡活力;探索多元灵活教学管理机制、促进非线性知识思维形成;致力长效机制建设、推动队伍素质巨涨落升级等四个方面推动公务员培训逐步走向科学化,以完善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务员培训机制,使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张辅松[10](2011)在《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教育国际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着严峻挑战,机遇是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教育市场和两种教育资源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挑战是高校间竞争将日趋激烈。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而且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面对竞争何去何从,将是每个高校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和必须回答的问题。从规模和数量上看,中国高等教育在他组织的帮助下,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高等教育一百多年甚至几百年时间才走完的历程;已经由“精英”教育开始驶入一个多元化办学、而向大众教育的新时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从质量上看却并不乐观,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并不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究其原因,中国高校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管理问题和误区主要表现在管理理念模糊——问题的根源,管理目的失当——问题的关键,管理模式落后——问题的症结,为了解决我国高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从新世纪的新认识走向新的研究思路和新的理论,而本论文以成长中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科学哲学高度,运用自组织理论、管理场、教育场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精神量子理论等对高校系统演化和高校成长管理作了全面系统研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论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与本文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论文对高校成长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阐述。利用高校理念精神和文化、资源与战略、制度与组织结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知识创新与社会服务构造了高校成长系统的结构模型,本文认为管理创新能量是高校成长的序参量。(2)论文对高校系统自组织演化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高校成长中的应用,然后阐明了高校系统耗散结构的生成与演化,最后探讨了高校耗散结构系统演化的归宿——非平衡混沌。(3)论文建立了高校系统资源有限增长模型和高校成长熵变模型,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成长过程,模拟了高校系统成长过程,并划分了高校系统熵的类型以及建立了计量的指标体系。(4)论文讨论了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机制。分别阐述了高校成长的动力机制、高校成长的要素间行为协同机制和高校成长知识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5)论文阐明了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路径。在分析超循环理论及其进化原理和进化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超循环理论的高校成长战略,阐明了基于超循环理论的高校战略联盟形成与演化机理。(6)论文在分析高校成长核心能力构成要素及结构模型和高校成长能力的自组织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校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高校核心能力的灰聚类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际运用。(7)从世界高校自组织演化与成长,哈佛大学的自组织演化与成长,哈佛大学成长战略构想几个方面,应用本文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之,本论文的研究将会为我国高校成长管理活动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二、高校管理中的耗散结构原理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管理中的耗散结构原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4.1 跨学科研究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访谈法
    1.5 理论基础
        1.5.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1.5.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1.5.3 群体动力理论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及其功能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和群体动力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内涵
        2.1.2 群体动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2.2.1 教育功能
        2.2.2 组织和管理功能
        2.2.3 心理行为调节功能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原则
        2.3.1 主动性原则
        2.3.2 方向性原则
        2.3.3 灵活性原则
3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3.1 课堂教学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3.1.1 课堂里的群体组成
        3.1.2 课堂里的群体动力表现
    3.2 课堂教学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3.2.1 激发学习动机
        3.2.2 促进认知发展
        3.2.3 生成群体智慧
    3.3 课堂教学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
        3.3.1 明确思政课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
        3.3.2 构建思政课互助协作学习模式
4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4.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4.1.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分类
        4.1.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
    4.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
        4.2.1 树立规范意识
        4.2.2 促进品德教育的内化和外化
    4.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发挥
        4.3.1 加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建设
        4.3.2 发挥群体规范的教育优势
        4.3.3 主动利用从众的积极影响
        4.3.4 降低耗散力的消极作用
5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应对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5.1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5.1.1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
        5.1.2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形成
    5.2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5.2.1 推动群体认知趋同
        5.2.2 促进群体情绪共鸣
        5.2.3 导致群体行为极化
    5.3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
        5.3.1 事前阶段实施群体预防性心理疏导
        5.3.2 事中阶段实施群体调节性心理疏导
        5.3.3 事后阶段实施群体恢复性心理疏导
6.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6.1 网络群体和群体动力
        6.1.1 网络群体的特征
        6.1.2 网络群体动力的形成
        6.1.3 网络群体动力的表现
    6.2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教育效果
        6.2.1 网络教学互动产生新的群体动力
        6.2.2 处理好网络互动和课堂互动的关系
        6.2.3 网络互动推动实体课堂的深度互动
    6.3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助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6.3.1 网络社群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6.3.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的作用
        6.3.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的构建策略
    6.4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
        6.4.1 转变网络群体为事件预防中的管理主体
        6.4.2 引导网络群体认知以控制网络舆情的扩散
        6.4.3 充分发挥网络群体动力的积极作用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互助协作学习教学改革前测问卷
附录B 互助协作学习教学改革后测问卷
附录C 互助协作学习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分级管理视角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理论价值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高等教育政府分级管理体制
        1.2.2 中央属院校和地方属院校
        1.2.3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1.3 研究结构:思路、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 重点与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方式研究
        2.1.1 高等教育政府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与国际比较研究
        2.1.2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研究
        2.1.3 高等教育政府管理体制权责划分研究
    2.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差异研究
        2.2.1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横向差异研究
        2.2.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纵向差异研究
    2.3 高等教育资金效应研究
        2.3.1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2.3.2 高等教育与收入差距研究
        2.3.3 高等教育与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研究
    2.4 国内外文献述评
    2.5 本文研究视角
第3章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理论基础
    3.1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必要性:公共产品理论
    3.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合意性:新公共管理理论、财政分权理论
        3.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3.2.2 财政分权理论
    3.3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目的性:人力资本理论、区域经济理论
        3.3.1 人力资本理论
        3.3.2 区域经济理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级管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机制分析
    4.1 高等教育政策演进
        4.1.1 高等学校分级管理体制相关政策演进
        4.1.2 强化中央属高校的相关扶持政策
    4.2 当前政府间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安排
    4.3 分级管理体制下的主体决策逻辑
        4.3.1 博弈主体分析
        4.3.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中的主体博弈策略
    4.4 分级管理制度引致的效应
        4.4.1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4.4.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4.4.3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
    5.1 我国各省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基本情况
    5.2 各地区中央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基本情况
    5.3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5.3.1 分级管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模型构建
        5.3.2 指标选取
    5.4 回归计量结果分析
    5.5 主要研究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研究
    6.1 各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概况
    6.2 各地区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与预算经费差异测度
        6.2.1 泰尔指数计算方法
        6.2.2 各地区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差异测度
        6.2.3 各地区高校预算安排教育经费差异测度
    6.3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差异测度
        6.3.1 基尼系数定义及计算方法
        6.3.2 各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异测度
        6.3.3 各地区生均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差异测度
    6.4 分级管理视角下高等教育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6.4.1 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力资本存量概况
        6.4.2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6.4.3 回归计量结果分析
    6.5 主要研究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实证研究——以财经类院校为例
    7.1 财经类高校资金规模现状
    7.2 财经类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分析
        7.2.1 财经类高校样本选择和指标选取
        7.2.2 财经类高校资金校际差异测度
        7.2.3 财经类高校资金使用效率DEA实证分析
    7.3 监管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影响的TOBIT回归分析
    7.4 主要研究结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国际经验借鉴
    8.1 美国高等教育分权经验借鉴
    8.2 德国、瑞士高等教育“合作型联邦制”经验借鉴
    8.3 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配置经验借鉴
    8.4 俄罗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协同理论
        2.1.1 协同的起源和概念
        2.1.2 协同理论
        2.1.3 协同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1.4 哈肯模型
        2.1.5 协同度评价
    2.2 高校安全管理
        2.2.1 安全和高校安全
        2.2.2 安全管理和高校安全管理
    2.3 高校安全管理的协同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定义及分析框架
    3.1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概念及涵义
    3.2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概念的三维模型
    3.3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分析框架
        3.3.1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的机理分析
        3.3.2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分析框架
    3.4 序参量与协同机制的关系分析
        3.4.1 自组织演化模型
        3.4.2 模型求解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构建
    4.1 高校安全管理组织协同机制
    4.2 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协同机制
    4.3 高校安全管理资源协同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
    5.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情况概述
    5.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管理协同机制定义及三维模型
    5.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管理协同机制构建
        5.3.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管理组织协同机制
        5.3.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管理信息协同机制
        5.3.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管理资源协同机制
    5.4 提升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立足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四元多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一) 全球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
        (二) 我国教师教育的现实需求
        (三) 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诉求
    二、文献综述
        (一) 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
        (二)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三) 教育实习研究
        (四) 实习支教研究
        (五) 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相关概念辨析
    四、研究内容与意义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四元多维”模式的建构基础
    一、建构“四元多维”模式的时代背景
        (一) 顺应专业化、一体化、生态化的国际潮流
        (二) 因应建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现实需求
        (三) 响应以实习支教促进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政策要求
    二、建构“四元多维”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 情境学习理论
        (二)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三) 渐进性教育改革理论
    三、构建“四元多维”模式的政策指引
        (一) 加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
        (二)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
        (三) 发展农村教育,推广实习支教
        (四) 进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
    四、构建“四元多维”模式的现实依据
        (一) “顶岗实习、支教农村”模式的内在矛盾
        (二) “顶岗支教、置换培训,模式的远近交困
        (三) “二次置换、三位一体”模式的理想色彩
第二章 “四元多维”模式的理论内涵
    一、理念:多维度教育理念
        (一) “整体和谐”的存在型实践理念
        (二) “实践反思”的学习型教师理念
        (三) “多元共生”的生态型教育理念
    二、内核:多向度实践
        (一) 连续的时间向度
        (二) 整合的空间向度
        (三) 融合的关系向度
        (四) 投入的主体向度
        (五) 具体的情境向度
        (六) 内在的系统向度
    三、目标:多重一体化
        (一)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
        (二) 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一体化
        (三) 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一体化
        (四) 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教育发展一体化
    四、要素:多元主体多维关系
        (一) 项目要素
        (二) 机构要素
        (三) 主体要素
    五、特征:多效价整合
        (一) 实践设计的纵向系统性与横向交融性
        (二) 实践目标的多层多元性
        (三) 实践主体的混合协作性
        (四) 实践资源的整合优化性
        (五) 实践效益的系统辐合性
第三章 “四元多维”模式的建构原则与运行要求
    一、“四元多维”模式的建构原则
        (一) 整体与局部的辩证统一
        (二) 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嵌入
        (三) 能力与价值的互济并重
        (四) 先进性与适应性的兼顾平衡
        (五) 现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结合
    二、“四元多维”模式的运行要求
        (一) 整合效益与个性价值共生
        (二) 外部支持与内部创新并进
        (三) 位元责任与合作互利兼顾
第四章 “四元多维”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确立多元文化教育观,凝聚“四元多维”模式的文化精魂
        (一) 理解文化多样性
        (二) 形成多元文化教育观
        (三) 培育多元融合的组织文化
    二、改革高师实践教学,夯实“四元多维”模式的内在基础
        (一) 转变实践教学理念
        (二) 变革实践教学内容
        (三)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三、细化实化模式设计,奠定“四元多维”模式的实施框架
        (一) 形成合作意愿,明确各方权责
        (二) 建立实施机制,开展制度性合作
        (三) 组建领导及协调队伍,调配人员及经费
    四、加强实施过程评估,强化“四元多维”模式的过程引导
        (一) 抓好初始环节,保证开局良好
        (二) 抓好中期环节,加强过程控制
        (三) 抓好结束环节,力争千了百当
    五、建设教师实践共同体,提供“四元多维”模式的现实承载
        (一) 共同体及实践共同体
        (二) 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特性
        (三) 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5)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研究:逻辑、现实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生态位
        1.2.2 高校生态位
        1.2.3 新建本科院校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生态位理论研究概述
        1.3.2 生态位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1.3.3 新建本科院校相关研究
    1.4 研究主要理论依据
        1.4.1 高等教育学理论
        1.4.2 生态学理论
        1.4.3 生命周期理论
        1.4.4 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技术路线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
        1.6.2 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高校生态位理论体系构建
    2.1 高校生态位理论的逻辑起点
        2.1.1 高校具有生命及类生命特征
        2.1.2 高等教育具有生态系统及群落特征
        2.1.3 高校之间存在生态关系特征,遵循“生态位法则”
    2.2 高校生态位的内涵解析
        2.2.1 高校生态位基本概念体系
        2.2.2 高校生态位特征表现
        2.2.3 高校生态位形成与发展原则
        2.2.4 高校生态位类型划分
        2.2.5 高校生态位功能作用
    2.3 高校生态位的核心理论
        2.3.1 高校生态位宽度
        2.3.2 高校生态位的重叠与分离
        2.3.3 高校生态位态势与扩充
        2.3.4 高校生态位压缩与释放
    2.4 高校生态位的成长轨迹
        2.4.1 生态位的分化——分类
        2.4.2 生态位的确定——定位
        2.4.3 生态位的优化——特色
        2.4.4 生态位的强化——质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的形成与演变
    3.1 新建本科院校的产生——遗传与变异
        3.1.1 遗传:高校历史成长的内在逻辑
        3.1.2 变异:环境改变的必然结果
    3.2 新建本科院校的生态位特征
        3.2.1 新建本科院校:一种特定的高校种群
        3.2.2 新建本科院校种群的生态位特征
    3.3 生命周期理论下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的演变
        3.3.1 初创期——资源型生态位
        3.3.2 成长期——规模型生态位
        3.3.3 成熟期——稳固型生态位
        3.3.4 后熟期——裂变型生态位
    3.4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的演变机理
        3.4.1 演变的本质:遗传与适应
        3.4.2 演变的动力:竞争与共生
        3.4.3 演变的方式:渐进与突进
        3.4.4 演变的路径:泛化与特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的现实与困境
    4.1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分析——以湖南地区为例
        4.1.1 湖南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基本情况
        4.1.2 湖南省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定位特点分析
    4.2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现状及主要问题
        4.2.1 生态位宽度较窄,资源竞争力弱
        4.2.2 生态位错位与越位
        4.2.3 生态位重叠度高
    4.3 新建本科院校现实生态位的归因反思
        4.3.1 社会环境层面
        4.3.2 高校主体层面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的测度与评价
    5.1 高校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高校生态位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5.1.3 高校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5.2 高校生态位指标赋值与评分
        5.2.1 高校生态位评价方法:AHP层次分析法
        5.2.2 高校生态位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2.3 高校生态位评价指标权重排序
    5.3 高校生态位模型的确定
        5.3.1 高校生态位宽度模型
        5.3.2 高校生态位重叠模型
        5.3.3 高校生态位态势模型
    5.4 新建本科院校测度与评价的应用
        5.4.1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宽度计算
        5.4.2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重叠度计算
        5.4.3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态势计算
        5.4.4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综合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目标及实现策略
    6.1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的目标选择
        6.1.1 特色应用型大学的内涵
        6.1.2 特色应用型大学的生态位特征
    6.2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的目标设计
        6.2.1 初创期:生态位选择与构建
        6.2.2 成长期:生态位的充实与优化
        6.2.3 成熟期:生态位的特化与分离
        6.2.4 后熟期:生态位的稳固与创新
    6.3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的目标实现
        6.3.1 生态位错位策略
        6.3.2 生态位分离策略
        6.3.3 生态位优化策略
        6.3.4 生态位协同进化策略
    6.4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策略实施保障——环境因子优化
        6.4.1 政策环境优化
        6.4.2 经济环境优化
        6.4.3 文化环境优化
        6.4.4 科技环境优化
    6.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缘由
    二、研究视域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假设
        (三)核心概念
        (四)研究内容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发现与创新
    五、研究过程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实施
        (三)研究结果形成
        (四)研究结果的实证分析
    六、研究意义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理念
    一、理念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
    二、理念的构成
        (一)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二)促进多元智力发展
        (三)以自主性为导向
        (四)以多元化为取向
    三、理念的体现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理论依据
        (二)调查路径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
        (一)构成要素
        (二)指标结构
    三、指标体系的解析
        (一)一级指标的构成解析
        (二)二级指标的构成解析
        (三)三级指标的构成解析
    四、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机制
    一、职责划分
        (一)组织机构
        (二)主体与客体
    二、运作方式
        (一)政策引导
        (二)目标设置
        (三)基本要求
        (四)组织实施
        (五)规范管理
        (六)评价指导
    三、操作程序
        (一)以委托方为主体的评价流程
        (二)以评价方为主体的评价流程
        (三)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具体操作
第五章 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方法
    一、方法的基础
        (一)基于学科的评价方法
        (二)基于过程的评价方法
        (三)基于应用的评价方法
        (四)方法论与评价学
        (五)评价方法的类别
    二、方式方法
        (一)自我评价方式
        (二)他人评价方式
        (三)定性评价方法
        (四)定量评价方法
        (五)综合评价方法
    三、方法的实践
第六章 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模型及应用
    一、评价模型
        (一)评价理念模型
        (二)指标体系模型
        (三)评价机制模型
        (四)评价方式模型
    二、模型应用策略
    三、模型应用案例
        (一)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现状调查
        (二)大学生学习过程及其评价的问题分析
        (三)大学生学习过程及其评价的对策建议、路径分析
        (四)S大学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个案跟踪调查研究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一、结论
    二、讨论
    三、建议
    四、局限
    五、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7)高校管理的耗散结构建设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管理与耗散结构
二、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建设策略
    1. 高校管理的定位:以学生为中心
    2. 高校管理的主题: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
    3. 高校管理的方法:系统过程方法
    4. 高校管理的追求:持续改进和完善

(8)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学生工作能力形成机理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校学生工作引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3 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研究的重要性
        1.1.4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知识管理
        1.5.2 高校学生工作
        1.5.3 高校学生工作能力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能力理论
        2.1.2 知识管理理论
        2.1.3 其他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研究综述
        2.2.2 知识管理视角的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综述
        2.2.3 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综述
    2.3 对相关研究现状的讨论
        2.3.1 现有相关研究的贡献
        2.3.2 现有相关研究的不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概念内涵及结构模型
    3.1 高校学生工作的含义
        3.1.1 高校学生工作的概念
        3.1.2 高校学生工作的主体
        3.1.3 高校学生工作的客体
        3.1.4 高校学生工作的环境
        3.1.5 高校学生工作的介体
        3.1.6 高校学生工作的要素结构
    3.2 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概念及维度划分
        3.2.1 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定义
        3.2.2 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维度划分
    3.3 高校学生工作能力各维度内涵解析
        3.3.1 高校学生工作的职业化能力
        3.3.2 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化能力
        3.3.3 高校学生工作的知识化能力
        3.3.4 高校学生工作的能力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学生工作的知识体系及与能力的互动关系
    4.1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知识
        4.1.1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知识界定
        4.1.2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显性知识
        4.1.3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隐性知识
        4.1.4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知识体系
    4.2 高校学生工作中知识的转化过程
        4.2.1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的社会化
        4.2.2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的外化
        4.2.3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的整合化
        4.2.4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的内化
    4.3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知识与能力的互动作用
        4.3.1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和高校学生工作职业化能力的互动作用
        4.3.2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和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能力的互动作用
        4.3.3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和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化能力的互动作用
    4.4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转化对学生工作能力影响实证研究
        4.4.1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转化对高校学生工作能力影响的研究思路
        4.4.2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转化对高校学生工作能力的影响研究
        4.4.3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转化对学生工作能力影响的研究方法设计
        4.4.4 研究的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4.4.5 实证结论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校学生工作的职业化能力形成与提升
    5.1 高校学生工作的职业化能力的形成
        5.1.1 高校学生工作战略管理能力
        5.1.2 高校学生工作组织架构能力
        5.1.3 高校学生工作规范评价能力
        5.1.4 高校学生工作的职业化能力形成机理模型
    5.2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
        5.2.1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战略制定流程
        5.2.2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管理战略融入整体战略管理体系
        5.2.3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管理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影响因素
        5.2.4 从系统的视角提升高校学生工作战略管理能力
    5.3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组织架构能力的提升
        5.3.1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组织架构的原则
        5.3.2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组织架构的模型
        5.3.3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组织架构能力的提升作用
    5.4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规范评价能力的提升
        5.4.1 知识分类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相关制度的体系化
        5.4.2 高校学生工作中知识管理与制度的相互作用
        5.4.3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评价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化能力形成与提升
    6.1 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化能力的形成
        6.1.1 学生工作理论研究能力
        6.1.2 学生工作组织学习能力
        6.1.3 学生工作知识创新能力
        6.1.4 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化能力形成机理模型
    6.2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理论研究能力的提升
        6.2.1 知识管理对高校学生工作理论研究的促进作用
        6.2.2 知识管理融入高校学生工作理论研究的过程模型
        6.2.3 显性知识的管理为理论研究奠定研究基础
    6.3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
        6.3.1 从知识视角看高校学生工作组织学习
        6.3.2 知识共享机制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组织学习能力
        6.3.3 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的组织学习能力
    6.4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
        6.4.1 高校学生工作中知识学习对创新能力的促进
        6.4.2 高校学生工作的知识整合提升创新能力
        6.4.3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校学生工作的知识化能力形成与提升
    7.1 高校学生工作的知识化能力的形成
        7.1.1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库构建能力
        7.1.2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协同能力
        7.1.3 高校学生工作智能决策能力
        7.1.4 高校学生工作的知识化能力形成机理模型
    7.2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库构建能力的提升
        7.2.1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库的构建过程
        7.2.2 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库的分布式处理架构
        7.2.3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库的知识评价
    7.3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协同能力的提升
        7.3.1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协同平台的概念及应用
        7.3.2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协同平台的功能模型
        7.3.3 高校学生工作知识协同平台的技术架构
    7.4 基于知识的高校学生工作智能决策能力的提升
        7.4.1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隐性知识挖掘能力提升
        7.4.2 高校学生工作自动问答系统的技术实践与构建
        7.4.3 高校学生工作智能决策系统的核心技术与构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工作的总结
    8.2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
附录2 调查问卷
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务员培训机制研究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人力资源培训理论文献研究
        1.2.2 耗散结构理论文献研究
        1.2.3 耗散结构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应用的文献研究
        1.2.4 耗散结构理论发展趋势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方法
    1.4 本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政府部门公务员培训机制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2.1 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
        2.1.1 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 耗散结构的基本特征
    2.2 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2.2.1 机制的内涵和外延
        2.2.2 机制构建的关键
        2.2.3 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2.3 耗散结构与公务员培训机制构建的关系
        2.3.1 公务员培训机制的基本概念
        2.3.2 政府部门公务员培训机制的耗散结构系统属性
        2.3.3 公务员队伍的熵要素及其作用
        2.3.4 公务员队伍管理的基本原则
    2.4 耗散结构理论在政府部门公务员培训机制构建中的应用
        2.4.1 从熵增定理看公务员培训的开放性及相关理念的树立
        2.4.2 从非平衡性看公务员培训的动因及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2.4.3 从非线性看公务员培训知识结构各要素间的关系及保障机制的构建
        2.4.4 从涨落阀值看公务员培训知识与素质及长效机制的构建
第三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务员培训现状
    3.1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务员培训概况和特点
        3.1.1 公务员培训任务得到较好落实
        3.1.2 公务员培训模式不断实践完善
        3.1.3 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3.2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务员培训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2.1 观念开阔程度不够,适应新形势的培训理念尚未完全确立
        3.2.2 公务员队伍非平衡性不够,需增强良性互动的整体活力
        3.2.3 教学内容形式科学设置不够,需着重提升公务员非线性思维品质
        3.2.4 关键环节措施把握不够,培训对象素质升级巨涨落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
第四章 国内外政府部门公务员培训机制构建的经验和启示
    4.1 国外政府部门公务员培训机制建设的经验
        4.1.1 英国政府公务员培训经验
        4.1.2 美国政府公务员培训经验
        4.1.3 日本政府公务员培训经验
        4.1.4 新加坡政府公务员培训经验
    4.2 国内政府部门公务员培训机制建设的经验
        4.2.1 国家公务员培训经验
        4.2.2 广东省公务员培训经验
    4.3 国内外政府部门公务员培训机制建设的启示
        4.3.1 国内外公务员培训机制的共同点
        4.3.2 国内外公务员培训机制的差异
        4.3.3 对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务员培训机制改革的启示
第五章 完善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务员培训机制的思路
    5.1 拓宽眼界视野,树立充分开放的科学培训新理念
        5.1.1 进一步强化开放理念
        5.1.2 进一步强化务本理念
        5.1.3 进一步强化竞争进步理念
        5.1.4 进一步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
    5.2 完善基础管理,保持培训对象非平衡活力
        5.2.1 完善内设机构组织设置
        5.2.2 完善进人用人机制
        5.2.3 完善工作考核机制
    5.3 探索多元灵活教学管理机制,促进非线性知识思维形成
        5.3.1 继续优化基地库建设
        5.3.2 继续优化师资库建设
        5.3.3 继续优化档案库建设
    5.4 致力长效机制建设,推动队伍素质巨涨落升级
        5.4.1 恒于全面实施总体工作方案
        5.4.2 精于培训子项目的深化设计
        5.4.3 善于把握关键环节和契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干部培训工作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提出来源研究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的题目及其来源
        1.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自组织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高校系统分析与成长管理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关于高校发展战略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体系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创新之处
        1.3.4 研究思路
        1.3.5 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2章 高校成长管理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
    2.1 高校成长及其本质
        2.1.1 高校与高校系统
        2.1.2 高校成长管理及其系统演化
    2.2 自组织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2.2.1 自组织与他组织概念
        2.2.2 自组织理论的概况
        2.2.3 高校他组织与高校自组织
    2.3 高校成长其它相关理论及概念
        2.3.1 高校成长进程的表述
        2.3.2 高校成长系统的结构
        2.3.3 高校成长系统的精神能量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系统自组织演化分析
    3.1 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高校成长中的应用
        3.1.1 耗散结构的基本原理
        3.1.2 高校系统耗散结构特征
        3.1.3 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高校成长管理的可行性
    3.2 高校系统耗散结构的生成与演化
        3.2.1 高校系统耗散结构构建的原则
        3.2.2 高校系统耗散结构微观模式的基本思路
        3.2.3 高校系统耗散结构的运行机制
    3.3 高校耗散结构系统演化的归宿——非平衡混沌
        3.3.1 高校系统的混沌现象的现实依据
        3.3.2 高校系统混沌状态形成的精神量子能级模型
        3.3.3 高校非平衡混沌系统形成的心理环境和过程机制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模型
    4.1 高校系统资源的有限增长模型
        4.1.1 高校系统的资源规模指标的计量和评价
        4.1.2 高校系统资源增长模型
        4.1.3 模型结果分析
    4.2 高校成长的熵变模型
        4.2.1 熵的概念
        4.2.2 高校系统的熵变模型
        4.2.3 高校系统熵的数量分析
    4.3 高校成长的自组织整体表述和形式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机制
    5.1 高校成长的动力机制
        5.1.1 高校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的动力源观点
        5.1.2 高校成长的市场需求拉动论与知识推动论的动力源观点
        5.1.3 高校成长的结构、功能和涨落互动作用的动力源观点
    5.2 高校成长的要素间行为协同机制
        5.2.1 高校成长管理场吸引子及其运作规律
        5.2.2 高校成长精神量子行为协同机制
    5.3 高校成长知识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
        5.3.1 创新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5.3.2 知识创新系统自组织特征辩析
        5.3.3 高校知识创新耗散结构微观模式的基本思路
        5.3.4 高校成长知识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机制及演化模型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路径
    6.1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高校成长战略
        6.1.1 超循环理论及其系统进化原理
        6.1.2 高校系统的生命及超循环特征
        6.1.3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高校成长战略创新
    6.2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高校战略联盟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
        6.2.1 超循环组织的进化机制
        6.2.2 高校战略联盟的超循环特性
        6.2.3 高校成长战略联盟形成演化的超循环机理
        6.2.4 启示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的核心能力与评价
    7.1 高校成长核心能力及其自组织演化机理
        7.1.1 高校成长核心能力构成要素及结构模型
        7.1.2 高校成长能力的自组织演化机理
    7.2 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核心能力的灰聚类评价模型
        7.2.1 高校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7.2.2 高校核心能力的灰聚类评价模型
    7.3 模型的应用
        7.3.1 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高校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7.3.2 高校核心能力灰聚类评价模型的应用
        7.3.3 结论
    本章小结
第8章 案例研究——高校自组织演化与成长
    8.1 世界高校自组织演化与成长
        8.1.1 高校的起源
        8.1.2 高校自组织演化与成长
    8.2 个案研究——哈佛大学的自组织演化与成长
        8.2.1 哈佛大学简介
        8.2.2 哈佛大学自组织演化与成长
        8.2.3 基于自组织演化的哈佛大学成长战略构想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9.2 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设想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高校管理中的耗散结构原理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D]. 闫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2]分级管理视角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应研究[D]. 吴瀚.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3]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研究[D]. 杜培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4]立足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四元多维”模式研究[D]. 艾小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5]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研究:逻辑、现实与策略[D]. 成雁瑛.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2)
  • [6]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研究[D]. 牛亏环.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7)
  • [7]高校管理的耗散结构建设策略[J]. 段蓉,何源,张亚新. 高教论坛, 2014(08)
  • [8]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学生工作能力形成机理及提升对策研究[D]. 韩冬. 吉林大学, 2014(09)
  • [9]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务员培训机制研究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D]. 赵玉珍.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10]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管理研究[D]. 张辅松. 武汉理工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耗散结构在高校管理中的原理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