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范涌峰[1](2021)在《“后减负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重构》文中指出进入新时代以来,基础教育减负问题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减负主体和减负对象从单一走向多元,减负方式从线性思维走向系统思维,基础教育逐步进入"后减负时代"。然而,时至今日,减负依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周而复始的基础教育"减负令"效果差强人意,症结在于千年考试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社会阶层固化和社会流动通道窄化、科层化的教育政绩考核制度、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与教育发展不均衡、商业资本的强势介入等社会生态失衡,"双减"政策对于治理上述问题具有全新的价值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意义。"后减负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重构,要直面根源性问题,重新回归教育初心和本质规律,拓宽社会上升渠道并消解人才和职业偏见,实施基础教育特色化发展战略,推进以个性化、开放化、智慧化为特征的课程改革,构建以教育生态为核心指标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和自主多元的考试招生制度。
陈鹏,李莹[2](2021)在《全面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基础教育的新认识与新定位》文中研究表明乡村基础教育是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撑,是传承乡村文化的基石,是厚植人力资本的基础,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保障。我国乡村基础教育仍存在乡村学校凋敝致使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被削弱,乡村教师流失致使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乡村学生"离农"情结加剧致使全面乡村振兴人力资本面临风险等问题。基于此,乡村基础教育全面提升须通过补齐乡村基础教育两类学校高质量发展短板、理顺区域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强化乡村教师作为国家特殊公职人员的法律地位等路径来完成,进而助力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付宜红[3](2021)在《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周年之际对王湛同志的专访》文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将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富有活力的基层创造相结合的成功的改革实践,是进入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同步推进、互相促进,课程改革为我国青少年的信息科技素养在缩小同发达国家差距、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面辉煌的旗帜,号召团结了无数教育改革的志士,他们坚守初心、勇担使命、锐意开拓,推动改革奔腾前进。
贺祖斌[4](2021)在《中国共产党与广西乡村教育百年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发展百年历程,可将广西乡村教育发展百年历程概括为四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为基础的广西乡村教育的起步与发展,为新中国新乡村教育发展提供实践基础;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广西乡村教育获得蓬勃发展,特别是为边远民族地区办好乡村教育积累了经验;第三阶段是在改革开放春风吹动下八桂乡村教育的全面普及与繁荣,为如何有效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典型经验;第四阶段是在习近平新时代建设壮美广西新起点上广西乡村教育的振兴与发展,探索出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广西经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乡村教育百年(1921-2021年)历程进行描述与分析,意在探寻广西乡村教育百年变迁轨迹,思考乡村教育的区域经验,以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
何菊玲,赵小刚[5](2021)在《新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1949—2021年党和政府出台的有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放置于当时代教育政策的宏观框架中,从乡村教师队伍的数量补充和质量提升两个维度进行政策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主要嵌套在其他相关教育政策中,专指性政策主要出现在2006年以后,总体数量较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演进经历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1949—1976)、积极探索与发展时期(1977—2005)和均衡聚焦发展时期(2006—2021)等3个历史阶段;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视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培养乡村教师的长效体制与机制、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者群体以及发挥乡村教师主体性等方面。只有高度重视并研究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政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便有效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金马妮,范国睿[6](2021)在《为学正如撑上船:2020年我国基础教育政策评析》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整个社会陷入危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在困境中有序推进,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为抗击疫情而采取的"停课不停学"政策及其实践,助推大规模在线学习,为疫情中的世界教育凝练了中国经验;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基本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加快普及高中攻坚计划,全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加快学校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优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创新教师教育发展模式,加强乡村教师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规范校外培训、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建设,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
刘凤英[7](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文中晴[8](2021)在《贵州省苗汉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以黔东南州L县Y民族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刘倩[9](2021)在《城镇化进程中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个案研究 ——以河北省L县为例》文中认为
牛楠森,毕诚[10](2021)在《百年中国教育梦——中国共产党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实践是中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社会改造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党的初心与使命的具体表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扎根于中国大地和中国文化,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根据各个时期的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教育方针政策,通过推动教育实践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由此建立了举世瞩目的教育大国。展望未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任重道远,在新时代教育方针政策指引下,中国教育事业一定会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二、河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后减负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 基础教育发展逐步进入“后减负时代” |
二 “减负”难与基础教育生态失衡的症结 |
(一)千年考试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的影响 |
(二)社会阶层固化和社会流动通道窄化的倾向 |
(三)科层化的教育政绩考核制度 |
(四)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与教育发展不均衡 |
(五)商业资本的强势介入 |
三 “双减”政策的教育生态修复意义与局限 |
(一)思想引领,重树教育生态修复的价值论 |
(二)内外兼治,重构教育生态修复的方法论 |
(三)试验推广,重塑教育生态修复的认识论 |
四 “后减负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 |
(一)理念转向:重新回归教育初心和本质规律 |
(二)制度转向:拓宽社会上升渠道,消解人才和职业偏见 |
(三)战略转向:实施基础教育特色化发展战略 |
(四)路径转向:推进以个性化、开放化、智慧化为特征的课程改革 |
(五)动力转向:构建以教育生态为核心指标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和自主多元的考试招生制度 |
(2)全面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基础教育的新认识与新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全面乡村振兴对乡村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一) 乡村基础教育是传承乡村文化的基石 |
(二) 乡村基础教育是厚植乡村人力资本的基础 |
(三) 乡村基础教育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保障 |
二、 全面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乡村基础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 乡村学校凋敝致使全面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被迫削弱 |
(二) 乡村教师流失致使全面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
(三) 乡村学生流失致使全面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本面临风险 |
三、 全面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 补齐乡村基础教育两类学校高质量发展短板 |
(二) 理顺区域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 |
(三) 强化乡村教师作为国家特殊公职人员的法律地位 |
(4)中国共产党与广西乡村教育百年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根据地点燃广西乡村教育星星之火 |
(一)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乡村教育探索与实践 |
(二)爱国民主人士的乡村教育实验 |
二、新中国成立让乡村教育走进千村万户 |
(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对乡村旧教育的接管与改造 |
(二)广西“两种教育制度”推动“三类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 |
1.“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在广西的推行 |
2.“三类”乡村教育的推行与发展 |
三、改革开放促进八桂乡村教育蓬勃发展 |
(一)改革开放初期广西乡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历程 |
1.国家教育政策在广西乡村教育领域的推进与落实 |
2.广西乡村学校布局调整与质量提升 |
3.广西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制度完善 |
4.“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在广西实施效果明显 |
(二)21世纪初期广西乡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历程 |
1.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对广西乡村教育发展的影响 |
2.广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落实“科教兴农”方针 |
3.广西乡村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两基”目标 |
4.广西乡村地区建立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
5.教育信息化在广西乡村地区的发展概况 |
四、新时代推动广西乡村教育振兴与发展 |
(一)新时代推动广西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举措 |
1.推普助力脱贫攻坚 |
2.新建和改扩建乡镇寄宿制学校 |
3.打造高水平乡村教师队伍 |
4.“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在广西的实施 |
(二)新时代广西乡村教育发展的走向 |
1.乡土性与现代性融合的价值取向 |
2.完善城乡教育一体化经费保障机制 |
3.促使乡村教师乡土情怀认同的回归 |
4.关爱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
(5)新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概念界说与研究方法 |
(一)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概念界说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新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
(一)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初步探索时期(1949—1976) |
1. 乡村基础教育的边缘化及其有限发展 |
(1) 纵横比较下乡村基础教育的边缘化 |
(2) 乡村基础教育的有限发展 |
2.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初步探索 |
(1) 教师数量补充与队伍的稳定 |
(2) 提升教师质量 |
(二)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积极探索与发展时期(1977—2005) |
1. 纵横比较下乡村基础教育的弱势发展 |
(1) 从纵向来看,与乡村成人教育相比基础教育处于弱势发展地位 |
(2) 从横向来看,乡村基础教育与城市相比也处于弱势发展地位 |
2.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积极探索与发展 |
(1) 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大力补充乡村教师数量 |
(2) 加大力度提升乡村教师队伍质量 |
(三)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均衡聚焦发展时期(2006—2021) |
1. 城乡均衡发展战略下乡村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 |
2. 城乡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的政策 |
四、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反思与优化策略 |
(一) 加强学术研究是提高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效能的基础 |
(二) 健全体制与机制是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根本 |
(三) 煅造高素质教师教育者是提升乡村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的保证 |
(四) 发挥乡村教师的主体性是促进其发展的内驱力 |
(6)为学正如撑上船:2020年我国基础教育政策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有序开展教育教学 |
(一)稳步落实“停课不停学” |
(二)大力保障在线教学质量 |
(三)组织推进健康公平高考 |
(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二、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一)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
(二)基本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 |
(三)加快普及高中攻坚计划 |
三、优化德智体美劳培养体系,完善立德树人育人机制 |
(一)加强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
(二)推进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 |
(三)加快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
四、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发展 |
(一)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
(二)创新教师教育发展模式 |
(三)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五、持续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提高治理效能 |
(一)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
(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
(三)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建设 |
六、结语 |
(10)百年中国教育梦——中国共产党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实践 |
(一)中国共产党教育实践的初心 |
(二)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教育的贡献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教育经验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教育实践 |
(一)创立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
(二)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历史经验 |
第一,学校向工农开门与扫除文盲并重。 |
第二,全面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
第三,将干部教育纳入正规教育制度。 |
第四,将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计划。 |
(三)“教育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
第一,“教育革命”的提出。 |
第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三,走“五·七道路”。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教育实践 |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四大期间的教育实践 |
(二)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六大时期的教育实践 |
第一,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
第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第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三)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七大时期的教育实践 |
第一,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
第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第三,培养创新人才。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教育政策与实践 |
第一,全方位落实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
第二,通过育人方式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三,以促进人民公平发展为中心。 |
第四,扎根中国大地建设教育强国。 |
四、河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减负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重构[J]. 范涌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全面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基础教育的新认识与新定位[J]. 陈鹏,李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3]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周年之际对王湛同志的专访[J]. 付宜红. 基础教育课程, 2021(17)
- [4]中国共产党与广西乡村教育百年发展[J]. 贺祖斌. 社会科学家, 2021(08)
- [5]新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 何菊玲,赵小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6]为学正如撑上船:2020年我国基础教育政策评析[J]. 金马妮,范国睿. 现代教育管理, 2021(07)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研究[D]. 刘凤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8]贵州省苗汉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以黔东南州L县Y民族小学为例[D]. 文中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9]城镇化进程中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个案研究 ——以河北省L县为例[D]. 刘倩. 西南大学, 2021
- [10]百年中国教育梦——中国共产党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J]. 牛楠森,毕诚. 教育学报, 2021(03)
标签: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论文; 乡村基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