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等级混凝土的框架节点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潘从建[1](2021)在《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代,美国研发了干式连接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抗震结构体系(PRESSS),发布了相关技术标准,开展了部分工程实践。该体系的框架节点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局部无粘结耗能钢筋混合配筋的连接构造,具有施工效率高、地震损伤轻、延性好、自复位的特点。PRESSS框架节点的干式连接构造,导致连接界面抗扭性能薄弱,而现有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未考虑梁端扭矩影响;同时,针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少,全装配楼板对该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针对上述主要问题,进行了考虑初始扭矩作用的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及相关有限元模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系统分析了梁-柱、板-梁、柱-柱、柱-基础等相关节点构造;研究了全装配楼盖对协调多层规则框架结构整体抗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结构顶部楼层(结构高度80%以上)设置刚性楼板的措施。(2)完成了2组共8个不同配筋率、不同初始扭矩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极限位移角下,高配筋率较中配筋率的框架梁端混凝土受拉和受压损伤增加,但损伤仍较轻;随着受弯位移角增加,界面受压区高度减小、耗能钢筋屈服,界面抗扭性能随之变弱;界面抗扭失效可发生于位移角加载和卸载状态,卸载状态下更易抗扭失效;界面抗扭失效后的扭转变形随着加载循环次数和位移角增加而累积且不可复位;小扭弯比时,极限位移角下节点的扭转变形小,对梁端受弯滞回性能不利影响微小,大扭弯比时与之相反;提高配筋率,可使节点的抗扭性能有一定改善。(3)基于初始扭矩下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界面剪应力分布的理论计算,揭示了受压界面在弯-剪-扭耦合作用下的抗扭失效特征及受力机理,提出了梁端界面的弯-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方法。(4)进行了1/2缩尺的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在各级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损伤情况等。结果表明,框架柱柱脚损伤轻,框架柱端损伤位置与节点“强柱弱梁”分布规律一致;框架梁端损伤微小且可自复位;大震下,试验模型呈现混合铰屈服机制,有较好的自复位性能和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性能;装配式楼板构造能够适应梁端转动变形的需求,且无明显残余滑移;采用顶部设置刚性楼板的全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侧向变形协调性能。(5)基于OpenSees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模型逐级地震动加载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初始频率与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及结构损伤分布特征与试验结果规律较一致,结构动力弹塑性模拟分析方法较合理;各框架节点均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有限元模型,呈现框架梁端先产生塑性铰的抗震屈服机制和框架柱地震损伤更轻的抗震性能。(6)基于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和相关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了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建议。
胡衍冬[2](2021)在《装配式框架梁企口连接区域受力性能数值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建筑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成为了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目前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施工复杂,整体性弱和地震中可靠性差等缺点。在建筑结构向高效施工方向发展趋势下,装配式框架结构需进一步改进。提出的新型装配式框架节点主要由暗牛腿和预制缺口梁两部分组成,并通过以高强螺栓固定的连接盖板和后浇叠合层混凝土进行连接。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对4个足尺试件(一个现浇节点、三个装配式节点)进行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破坏现象与形态和各抗震性能参数。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企口连接形式能够满足一般的设计需要,但对其构造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整浇试件破坏区域主要集中在梁端,而装配式试件的破坏区域主要集中在梁顶部后浇叠合层区域以及暗牛腿部位,可以实现塑性铰外移的目的,主要连接部位(螺栓和钢板)传力可靠。(2)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装配式企口连接区域的有限元模型,将模拟得出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认为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出装配式试件的材料属性、传力特点以及抗震性能。(3)在验证了仿真分析合理性之后,进行了参数扩展分析,分别研究了每个参数对于抗震性能的影响。侧面连接盖板厚度和底部连接盖板厚度对于抗震性能都有所提升,侧面连接盖板厚度对于抗震性能提升更明显。初始试件TGA-B2的螺栓布置最能同时满足经济型和抗震性能的要求,提高后浇叠合层区域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侧面连接盖板厚度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延性。通过变参分析,装配式试件的峰值承载力接近现浇试件,但是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略低于现浇试件。总体上认为提出的新型节点连接形式基本达到了等同现浇的设计目标。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对装配式企口连接区域的抗震性能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试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建立了较为准确的有限元模型,为该类型装配式节点连接形式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马哲昊[3](2021)在《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高效建造、环保节能减排等特点,是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建筑,也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布置灵活,运输、安装效率高等优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装配式结构形式之一。但是,历次震害均表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区域及连接部分始终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且纯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易出现“强梁弱柱”的层屈服机制。因此,针对量大面广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发展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结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旨在发挥装配式建筑高效建造等优点的同时,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人工消能塑性铰和摇摆墙,优化结构的变形模式,使得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高耗能、低损伤等优点。本文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局部至整体,从构造、节点、框架、体系四个层面,系统地对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构造层面。提出了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的破坏模式为附加耗能钢板受压屈曲后开缝截面位置的撕裂破坏,可实现塑性损伤控制;人工消能塑性铰具有稳定的滞回耗能能力、优异的延性和极限转动能力;采用卷边加劲槽型附加耗能钢板,可避免出现过早受压屈曲现象,其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得到显着提升,开缝形式和开缝宽度对其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影响较小;Open SEES模型中,采用Hysteretic本构模型的纤维梁单元模拟附加耗能钢板,零长度单元模拟机械铰的方法,可较为准确的模拟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滞回行为。(2)节点层面。开展了基于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装配式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节点可将塑性损伤控制在附加耗能钢板中间开缝段位置,避免了节点核心区域的损伤,其破坏模式为附加耗能钢板中部开缝段在往复拉、压过程中的严重屈曲及轻微撕裂;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节点相较于现浇RC框架节点,极限承载能力提高约30%以上,延性提高28%以上,滞回曲线相对更加饱满,耗能能力增强,刚度退化速度较慢;卷边加劲的附加耗能钢板屈曲后仍具有一定刚度及强度,但过早屈曲易导致加载过程中出现两侧附加耗能钢板均处在受弯的状态,产生滑移,导致滞回曲线不饱满,降低耗能效率;采用ABAQUS软件建立的框架节点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有限元参数分析中,引入了人工消能塑性铰截面屈服弯矩降低系数γ,模拟分析结果表明,γ近似取在0.75至0.85范围内时,可使得该框架节点最大限度发挥附加耗能钢板的耗能能力,并控制非耗能构件的塑性损伤;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的框架节点简化有限元模型,可较为准确的模拟框架节点的滞回行为,并有效提高计算效率。(3)框架层面。开展了基于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装配式框架和框架-摇摆墙缩尺模型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对试验结果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试件的破坏模式均实现预期的“完全梁铰”破坏机制,塑性损伤集中发生在各层梁端的人工消能塑性铰处、装配式柱脚的耗能钢片处以及摇摆墙与框架间的连梁处,而传统节点区域仅轻微损伤;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整体性强;摇摆墙对采用现浇柱脚试件的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能力影响较小,对采用装配式柱脚的试件则有较明显的提升;试件延性系数均大于4.0,峰值荷载对应的位移角均超过1/25,极限位移角均超过1/20;试件刚度退化主要源于附加耗能钢板翼缘加劲卷边的屈曲和柱脚混凝土的累积损伤;加劲卷边的屈曲,使钢板进入受拉强化阶段前需要抵消受压的残余变形,而限位钢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附加耗能钢板的屈曲变形,减少滑移段范围,使滞回曲线更为饱满;采用ABAQUS建立的有限元框架模型,在变形模式、破坏模式、滞回曲线、裂缝发展以及应变等方面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的简化模型同样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且计算效率显着提升。(4)体系层面。采用静力推覆分析、动力时程分析以及增量动力分析等方法对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模型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显着提高了框架结构的中、后期承载能力,极限位移及延性均有较大提升,增加摇摆墙后,延性和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层间变形更为均匀,可充分地发挥人工消能塑性铰的滞回耗能特性,显着减小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相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减少48.5%;层间位移集中系数减少47.7%;通过人工消能塑性铰和摇摆墙构造,损伤变形集中在人工消能塑性铰处,梁、柱等构件的损伤程度为无损伤或轻微损伤;相较于RC结构,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显着提高。
曹思琦[4](2021)在《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预制装配式结构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展,并且符合建筑工业化的生产要求。我国目前在预制装配技术的研究和生产方面相对落后,因此需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进行创新,深入地开展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使预制装配式结构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和大面积的应用。本文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课题组的前期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结构。该节点形式的制作过程主要是通过两条生产线,将梁柱钢套和混凝土梁柱分别制作完成,并且拼装成预制梁、预制柱,然后使用高强螺栓将预制梁柱拼装成整体节点,最后配置预应力筋提高节点的整体性,并提供自复位能力。本文对新型装配式节点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总结如下:(1)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概况,并对预制装配式节点的构造形式、研究进展进行介绍,针对目前存在的局限性,详细介绍了本文提出的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的设计理念;(2)为了考察新型装配式节点的受剪性能和抗震性能,通过控制试件的轴压比、有效预应力、配筋率等参数,设计制作了 5个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和1个现浇对比节点,开展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并且详细介绍了节点的结构特征、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的要点、试验加载方案以及测量内容;(3)对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对比分析各试验节点的承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延性、变形恢复性能、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等抗震指标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节点剪切破坏试件的滞回曲线呈现具有明显捏缩的反S形滞回环,而梁端弯曲破坏试件呈现出近似于梭形的曲线状态,并且明显比现浇节点的弓形曲线更加饱满。轴压比、核心区配箍率的增大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节点初始刚度和承载力,但对耗能能力和延性会有一定影响,预应力筋的加入保证了试件的强度、刚度和变形恢复能力。和普通现浇节点相比,新型装配式节点有着更好的耗能能力、刚度的保持性能以及延性,并且具备较大的安全储备;(4)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新型装配式节点进行建模分析,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基于大量的模型试算,确定了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分析参数,考察新型节点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性能,并且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有良好的吻合度,体现了本文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并且验证了试验的准确性;(5)阐述了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的受力机理,并基于扩参数分析结果,拟合出核心区混凝土受剪承载力影响系数λ1和λ2。最终采用叠加法整合出新型装配式节点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该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但是预制装配节点受力特点复杂,有较多的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
王宇航[5](2021)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套接式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对预制装配式结构发展的大力支持,装配式结构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前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又创新性的设计了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钢套筒连接节点,并对钢套筒连接式梁柱边节点的抗震性能指标进行理论及试验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结论如下:(1)阅读国内外有关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框架节点以及钢套连接式节点的文献及研究成果,详细表述本文所设计的套接式节点的构造形式、尺寸、配筋、优势以及安装工艺和流程。具体介绍本文试验的主要目的及试验过程中主要记录及量测的数据内容,并对节点试件的制作、试验方案、加载装置以及量测内容进行了具体阐述;(2)本文共设计1个普通现浇节点和5个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套接式梁柱T型节点并进行试验,提取了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度变化、刚度变化、延性、耗能能力、应变变化、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残余变形以及预应力筋拉力等结果,通过对梁纵筋、加劲肋厚度、预应力大小以及柱钢套有无侧板四个变量进行分析,并与普通现浇试件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套接式节点抵抗变形能力强、承载能力高、延性好以及自恢复能力优秀。此外,在能量耗散及节点核心区抵抗剪切破坏方面新型节点的能力几乎能达到等同于现浇节点的程度。本文研究的节点在普通钢套筒设计的思路上,进行了创新改进,比如改进了节点的连接方式,使用高强螺栓对节点进行拼接使得节点连接更加可靠,而且对于日后的拆卸更换也更加方便。另外,在梁正截面施加预应力也使得节点具有更好的整体性能,能更好的抵抗地震的损坏;(3)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节点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有限元模拟的破坏位置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另一方面,试验得到的骨架曲线与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文采用的有限元模型能精确的模拟试验的加载过程;最后,还进行了节点参数的延伸分析,通过分析不同钢板强度及混凝土强度对节点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的强度对于节点的承载能力影响较小,而混凝土的强度对于节点承载能力的影响有较大作用。
孟睿智[6](2021)在《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而预制装配技术是达到建筑工业化这—目标的关键技术,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符合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即通过梁柱钢套及高强螺栓将预制梁柱拼装连接的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本文对该类型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有限元模拟验证及相关的参数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国内外学者有关钢-混凝土组合节点、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研究成果,对不同形式的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对比,改进了课题组之前提出的以节点钢套为核心通过焊接将预制梁柱连接起来的装配式节点形式,提出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2)设计制作了 5个新型节点试件和1个现浇节点试件,对各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通过控制预应力筋初始应力大小、梁钢套上加劲肋厚度及梁内纵筋面积等参数,对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承载力及耗能能力良好,具备一定的变形恢复能力,梁配筋较大的试件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损伤主要集中于梁钢套,而梁配筋较小的试件则发生了梁端弯曲破坏,实现了塑性铰的外移;在试验设计的范围内,预应力筋初始应力增加,节点的承载力提高而耗能能力下降;在试验设计的范围内,梁钢套上加劲肋厚度增加,节点承载力提高,但耗能能力有轻微程度的降低。(3)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新型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模拟。根据试验条件对节点模型的单元类型、网格精度、材料本构、相互作用以及边界条件准确设定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试验的准确性和有限元方法的可行性。对节点的有关参数进行扩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梁钢套上加劲肋的厚度以及钢板屈服强度的增加能够提高节点的承载力,梁内纵筋面积的增大可能对节点的破坏形式产生影响。
范永萱[7](2021)在《预应力干结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 Concretestructures,简称PC结构)是将墙、梁、柱等预制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拼装而成的结构形式。装配式框架结构兼有空间分隔灵活和易于标准化生产的特点,在建筑领域被广泛采用,其中梁-柱连接节点作为装配式框架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可以实现分配内力、传递弯矩和保证结构良好整体性能的作用。如若梁-柱连接节点设计不合理,这将影响到整个PC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等,因此对装配式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是推动装配式结构发展的关键。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学者就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即将梁-柱节点设计为带有暗牛腿的框架柱与梁端带缺口的框架梁的组合形式,在左、右两侧梁端预埋连接钢板并在柱牛腿处预制凹槽,达到梁、柱的定位安装的目的,最终在框架内部贯穿沿梁轴线方向的无粘结预应力筋,通过放张预应力筋对框架提供的预紧力实现框架节点的可靠连接。为研究这种节点的抗震性能,论文研究内容与主要开展工作如下:(1)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榀应用该节点形式的框架结构,对新型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得到了包括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等试验实测数据,并总结了这种形式框架的破坏形态,即在水平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框架依次在梁端、柱底部位发生破坏并产生塑性铰,符合梁-铰破坏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此种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设计奠定了基础。(2)通过对新型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进行拟静力试验,重点对其耗能性能、抗震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水平低周往复循环荷载作用下耗能能力良好,抗震性能优异;预应力筋的存在,不仅延缓了裂缝的开展,提高了框架整体的抵抗变形能力,还在保证梁、柱可靠连接的同时提高了框架梁与柱之间的转动能力与框架整体的延性;在整体破坏前结构有明显的变形预兆,具有良好延性,可充分发挥各部位构件的耗能能力。(3)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单层单跨新型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进行参数化分析,对比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度较好。在试验框架基础上,分别以节点形式(干连接式节点、湿连接式节点)、轴压比系数(0.2、0.4、0.6)、预应力筋根数(0、2、4)为参数分别建立了 6榀新型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力学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两种节点形式的框架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并且采用湿连接节点形式的框架峰值承载力更高、刚度与强度退化更缓慢、延性与耗能能力更好;峰值承载力随轴压比提高呈非线性增长趋势,但轴压比越大框架延性越差;未配有预应力筋的该类型装配式框架峰值荷载降低明显,并且刚度退化迅速,但预应力筋数量的增加对这种结构形式的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还表明:耗能性能随轴压比增加而提高;并且相同条件下,预应力筋数量越多耗能性能越差。
丁捷[8](2021)在《RC,R-EC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而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构件。历次地震震害表明,在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多发于梁-柱节点处,梁-柱节点是维系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保持抗倒塌能力的重要构件。因此,研究节点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梁-柱节点的主要破坏模态可以分为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而位移延性系数μ是评价节点是否发生延性破坏的重要指标。本文详细讨论了轴压比(n)、剪压比(v)、配筋率(ρv)和剪跨比(λ)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梁-柱节点位移延性系数μ的影响,分析得出轴压比n是影响梁-柱节点位移延性系数μ的主控因素。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ECC)是一种高韧性复合材料,其通过内部纤维的桥接和应力传递作用,在拉伸荷载的作用下表现出典型的应变硬化及多条细微裂缝稳态开裂的特征,具有优良的韧性和显着的裂缝控制能力,是一种可以用于提高地震作用下结构延性、耗能的工程材料。由于ECC的高韧性,传统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RC)节点的水泥基材料——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简称NC)可以使用ECC替代,从而获得更好的延性。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两组非典型T型和十字型RC/R-ECC节点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Concrete Damage Plasticity Model,简称CDPM)和钢筋滞回模型建立了节点FE(Finite Element,简称FE)模型。通过试验与模拟的破坏模态、滞回曲线及位移延性系数μ对比、误差分析,验证了FE模型的可靠性。此外,本研究根据梁-柱节点中轴力的设计公式,采用0.3轴压比为下限;并且为保证梁-柱节点的延性及抗倒塌能力,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轴压比上限值0.9作为控制值,根据规范设计并建立了在二级抗震等级下轴压比分别为0.3、0.5、0.7、0.9的典型T型及十字型RC/R-ECC节点模型。基于此,进行了不同轴压比下的RC和R-ECC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研究,对其破坏模式、延性、耗能能力和刚度恢复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不同水泥基材料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包括位移延性系数(μ)、等效阻尼系数(ξeq)和割线刚度(Ki)对轴压比n有很强的依赖性。当轴压比n大于0.5时,两种RC/R-ECC节点的位移延性系数μ和等效阻尼系数ξeq与轴压比n成反比。在相同的轴压比n和循环荷载加载条件下,T型和十字型R-ECC节点的最大位移延性系数μ值分别比RC节点提高了33.7%和27.9%。并且,两种RC节点在轴压比n超过0.7时发生脆性破坏,其延性严重下降;而R-ECC节点在n超过0.9时发生脆性破坏。因此,本研究建议RC和R-ECC梁-柱节点的轴压比n分别不应超过0.7和0.9。且在不影响结构抗震设计的情况下,将节点的轴压比n控制在0.5附近可使延性、耗能、刚度退化和承载力等抗震性能相比于0.3、0.7及0.9轴压比下处于较优的状态。
姚家伟[9](2020)在《高强底筋锚入式非饱和灌浆装配混凝土框架节点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产业化不断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得到大力提倡和产业扶持;对于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装配式构件来说,灌浆程度是影响节点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加之高强钢筋在我国的应用逐渐增多,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使用高强钢筋的研究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节点核心区锚入HTRB600型高强钢筋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利用CAD与ABAQUS软件建立试件节点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上部预制柱中套筒的灌浆率、轴压比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软件输出的云图分析试件的破坏形态,得出不同灌浆率节点的滞回性能、承载力及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损伤状况,并与采用整体预制的试件进行对比,总结出不同灌浆率下高强底筋锚入式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力学性能,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除灌浆率为60%的试件Model-4之外,其他试件的破坏形态均属梁根部的弯曲破坏,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要求。试件Model-4的破坏始于现浇节点核心区与下部预制柱交界处,节点核心区钢筋骨架PEEQ最大,达到了0.5233,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受损最为严重,;(2)相同灌浆率下,轴压比越大,混凝土预制柱截面的应力越大,现浇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受压受损范围越大。结果表明,当轴压比每升高0.1,预制柱的混凝土最大应力值升高约20%,损伤范围大约增大1/3;当轴压比每升高0.2,预制柱的混凝土最大应力值升高约50%。(3)相同灌浆率下,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受压受损值也越大,其中,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受压受损值为0.9678,强度等级为C40的混凝土受压受损值为0.9725,强度等级为C50的混凝土受压受损值为0.9772,接近完全损坏,但受损面积也也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减小。
密善坤[10](2020)在《基于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应用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节能减排等优势,在未来建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框架结构中,梁柱构件通过节点核心区域进行力的承载和传递,因此本文在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对梁柱连接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螺栓连接形式节点。本研究节点形式通过柱体加设牛腿构件,牛腿承担节点全部剪力,高强螺栓承担并传递节点所有弯矩,使得梁柱节点位置受力传力过程更加清晰。希望可以通过本研究成果推动干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与发展,助力我国建筑工业化进一步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形式更加丰富,更好地适应未来建筑发展要求。本研究根据已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选择一框架端节点进行研究,通过结构设计软件和理论计算方式将该端节点分别设计成现浇,全套筒灌浆连接和新型螺栓连接节点形式,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对比三种连接节点形式,在低周期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根据理论计算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得到以下结论:(1)本文设计的新型螺栓连接节点采用高强螺栓进行连接,当对螺栓施加较大预紧力时,单根螺栓的承受外拉力小于预紧力,保证梁端与柱在整个服役过程中一直紧密接触,使得新型螺栓连接节点成为刚性节点,并由此提出新型螺栓连接节点设计方法。(2)新型螺栓连接节点通过人为设计使得高强螺栓在服役过程中一直处在弹性阶段,螺栓自身不会发生破坏和较大变形,最终以梁破坏为特征,符合“强节点,弱构件”抗震设防原则。(3)通过有限元分析,新型螺栓连接节点滞回曲线较为饱满,具有较好耗能能力,骨架曲线发展情况与现浇和全套筒灌浆连接类似,具有明显弹性阶段-塑形阶段-破坏阶段。根据有限元对比分析三种节点的力学性能,可以验证本文的新型螺栓连接节点计算方法是科学有效的。相对于现浇和全套筒灌浆连接,本研究节点形式具有装配灵活、拼装速度快的特点。当构件发生破坏后,可以迅速只对受损的受弯构件进行修复或更换,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图[32]表[10]参[62]
二、不同等级混凝土的框架节点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等级混凝土的框架节点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1.2.2 钢筋混凝土连接界面抗剪要素与受剪承载力计算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与分析 |
2.1 框架结构体系和节点构造 |
2.1.1 结构体系 |
2.1.2 节点构造 |
2.2 顶部楼层刚性隔板对多层框架结构抗侧变形协调影响的分析 |
2.2.1 基本原理 |
2.2.2 模型对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
3.1 框架梁端的扭矩及抗扭要素 |
3.1.1 框架梁端扭矩水平 |
3.1.2 梁端界面抗扭要素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件研究参数与分组 |
3.2.2 试件加工 |
3.2.3 试验装置 |
3.2.4 试验加载机制 |
3.2.5 试验测试方案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试验现象及分析 |
3.3.2 梁端界面裂缝宽度-位移角曲线 |
3.3.3 梁端耗能钢筋应变-位移角曲线 |
3.3.4 梁端梁顶和梁底混凝土应变-位移角曲线 |
3.3.5 梁端扭转变形-位移角曲线 |
3.3.6 预应力钢绞线轴力-位移角曲线 |
3.3.7 竖向力-位移角曲线 |
3.3.8 刚度退化曲线 |
3.3.9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位移角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的力学性能计算分析 |
4.1 摩擦抗剪和摩擦抗扭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4.2 耗能钢筋销栓抗剪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4.3 基于Abaqus的节点试件力学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
4.3.1 有限元模型信息 |
4.3.2 模拟分析结果 |
4.4 基于OpenSees的节点试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
4.4.1 有限元模型信息 |
4.4.2 模拟分析结果 |
4.5 界面在剪力和扭矩下的剪应力计算 |
4.5.1 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5.2 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5.3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5.4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6 梁端界面弯-剪-扭相互影响的机理 |
4.6.1 初始扭矩下梁端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的界面受力过程机理 |
4.6.2 相关因素对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下受力性能的影响 |
4.7 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
4.7.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4.7.2 框架梁端界面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
5.1 试验研究内容 |
5.2 试验设计 |
5.2.1 原型概况 |
5.2.2 模型设计 |
5.2.3 试验地震波 |
5.2.4 试验工况 |
5.2.5 试验测试方案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试验现象及损伤分析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Open Sees的振动台试验模型抗震性能模拟分析 |
6.1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
6.1.1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模型 |
6.1.2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6.2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
7.1 楼盖体系与构造设计 |
7.2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设计方法 |
7.2.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7.2.2 极限位移状态梁端界面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
7.2.3 框架梁端界面抗扭设计建议 |
7.3 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始扭矩下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试件加工详图 |
附录2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加工详图 |
附录3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测点布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装配式框架梁企口连接区域受力性能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装配式框架节点连接形式综述 |
1.2.1 装配式梁柱节点湿连接形式 |
1.2.2 装配式梁柱节点干式连接 |
1.3 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3.3 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
2 装配式框架梁企口连接区域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材料 |
2.3 加载方式与加载制度 |
2.4 破坏情况 |
2.5 滞回曲线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框架梁企口连接区域有限元研究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3.2.2 单元类型的选择 |
3.2.3 材料模型 |
3.2.4 界面模拟 |
3.2.5 边界条件和加载 |
3.2.6 网格划分 |
3.2.7 有限元模型 |
3.3 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 |
3.3.1 破坏形态对比 |
3.3.2 滞回曲线对比 |
3.3.3 骨架曲线对比 |
4 装配式框架梁企口连接区域有限元参数分析 |
4.1 力学性能指标介绍 |
4.1.1 滞回曲线 |
4.1.2 骨架曲线 |
4.1.3 屈服位移与延性 |
4.1.4 承载力退化 |
4.1.5 刚度退化 |
4.1.6 耗能能力 |
4.2 侧面连接盖板厚度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4.2.1 骨架曲线与延性 |
4.2.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
4.2.3 耗能能力 |
4.3 底部连接盖板厚度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4.3.1 骨架曲线与延性 |
4.3.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
4.3.3 耗能能力 |
4.4 侧面螺栓个数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4.4.1 骨架曲线与延性 |
4.4.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
4.4.3 耗能能力 |
4.5 底部螺栓个数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4.5.1 骨架曲线与延性 |
4.5.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
4.5.3 耗能能力 |
4.6 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4.6.1 骨架曲线与延性 |
4.6.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
4.6.3 耗能能力 |
4.7 底部螺栓直径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4.7.1 骨架曲线与延性 |
4.7.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
4.7.3 耗能能力 |
4.8 侧面螺栓直径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4.8.1 骨架曲线与延性 |
4.8.2 承载力退化与刚度退化 |
4.8.3 耗能能力 |
4.9 是否达到等同现浇的讨论 |
4.9.1 骨架曲线与延性 |
4.9.2 耗能能力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 |
1.2.2 塑性铰转移构造 |
1.2.3 框架-摇摆墙结构 |
1.3 课题来源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工消能塑性铰(ADPH)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2.1 引言 |
2.2 试件设计 |
2.2.1 设计原则 |
2.2.2 试件制作 |
2.3 试验概况 |
2.4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滞回曲线 |
2.5.2 骨架曲线 |
2.5.3 耗能能力 |
2.5.4 刚度退化 |
2.5.5 延性 |
2.6 ADPH简化有限元模型 |
2.6.1 模型建立 |
2.6.2 模型验证 |
2.7 小结 |
第三章 ADPH框架节点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框架节点试件设计 |
3.2.1 设计原则及假定 |
3.2.2 试件及制作 |
3.2.3 试件材料 |
3.3 试验概况 |
3.3.1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3.3.2 测点布置及量测内容 |
3.4 试验现象与分析 |
3.4.1 试验现象 |
3.4.2 节点破坏特征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滞回曲线 |
3.5.2 骨架曲线 |
3.5.3 耗能能力 |
3.5.4 刚度退化 |
3.5.5 延性 |
3.5.6 纵筋应变 |
3.6 节点承载力理论分析 |
3.6.1 理论推导原则及假定 |
3.6.2 屈服荷载及屈服转角 |
3.6.3 极限荷载及极限转角 |
3.6.4 理论推导与试验骨架曲线对比 |
3.7 框架节点有限元模拟分析 |
3.7.1 模型建立 |
3.7.2 材料本构及单元设置 |
3.7.3 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设置 |
3.7.4 现象及破坏模式对比 |
3.7.5 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对比 |
3.7.6 参数分析 |
3.8 框架节点简化有限元模型分析 |
3.8.1 模型建立 |
3.8.2 材料本构及单元选取 |
3.8.3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验证 |
3.9 小结 |
第四章 ADPH框架-摇摆墙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框架试件设计与制作 |
4.2.1 试件构造与尺寸 |
4.2.2 试件制作与安装 |
4.3 试验概况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4.3.3 测点布置及量测内容 |
4.4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4.4.1 KJ-1试验现象 |
4.4.2 KJ-2试验现象 |
4.4.3 RW-1试验现象 |
4.4.4 RW-2试验现象 |
4.4.5 变形模式及破坏模式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滞回曲线 |
4.5.2 骨架曲线 |
4.5.3 延性 |
4.5.4 耗能能力 |
4.5.5 刚度退化 |
4.5.6 应变分析 |
4.6 框架有限元模拟分析 |
4.6.1 模型建立 |
4.6.2 材料本构及单元设置 |
4.6.3 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设置 |
4.6.4 破坏现象对比 |
4.6.5 滞回曲线对比 |
4.7 框架简化模型有限元分析 |
4.7.1 简化数值模型 |
4.7.2 模拟结果 |
4.8 小结 |
第五章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参数分析计算模型 |
5.2.1 模型基本信息 |
5.2.2 材料本构及单元选取 |
5.3 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 |
5.3.1 静力分析方法 |
5.3.2 承载能力与延性 |
5.3.3 变形模式 |
5.4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5.4.1 地震波选取 |
5.4.2 结构屈服机制及破坏模式 |
5.4.3 层间位移角响应对比 |
5.4.4 构件损伤比较 |
5.5 易损性分析 |
5.5.1 结构性态点定义 |
5.5.2 IDA分析 |
5.5.3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
5.5.4 结构易损性曲线 |
5.6 小结 |
第六章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初步设计方法探讨 |
6.1 引言 |
6.2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强度设计 |
6.3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水平作用下的连续化解答 |
6.4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初步设计建议 |
6.4.1 基本规定 |
6.4.2 计算要点 |
6.4.3 构造及施工建议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装配式结构的发展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形式 |
1.4 框架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1.4.1 装配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国外研究现状 |
1.4.2 装配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梁柱节点的受剪性能研究现状 |
1.4.4 研究现状总结 |
1.5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设计思路 |
1.5.1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的提出 |
1.5.2 新型装配式节点的构造与拼装 |
1.5.3 新型节点的优势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滞回性能试验方案 |
2.1 概述 |
2.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3 材料性能试验 |
2.4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2.4.1 试验装置 |
2.4.2 加载制度 |
2.5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试验结果分析 |
3.1 概述 |
3.2 试验加载和破坏形态 |
3.2.1 试验加载过程 |
3.2.2 裂缝分布及破坏形态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3.3.2 试件骨架曲线 |
3.3.3 钢筋、钢材应变变化 |
3.4 试验节点滞回性能分析 |
3.4.1 耗能能力 |
3.4.2 刚度退化 |
3.4.3 延性性能 |
3.4.4 强度特征值 |
3.4.5 强度退化 |
3.4.6 变形恢复性能 |
3.4.7 预应力变化 |
3.4.8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套接节点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程序简介 |
4.3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有限元模型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
4.3.3 单元类型选取 |
4.3.4 不同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
4.3.5 网格划分 |
4.3.6 加载方式与边界条件 |
4.4 有限元结果分析 |
4.4.1 试件破坏形态对比 |
4.4.2 滞回曲线对比 |
4.4.3 骨架曲线对比 |
4.5 参数影响分析 |
4.5.1 轴压比 |
4.5.2 混凝土强度 |
4.5.3 核心区箍筋配筋率 |
4.5.4 梁端纵筋配筋率 |
4.5.5 有效预应力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套接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5.1 概述 |
5.2 框架梁柱节点的受力机理 |
5.2.1 现有的梁柱节点受力机理 |
5.2.2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受力机理 |
5.3 节点受力分析及水平剪力计算 |
5.3.1 节点域受力分析 |
5.3.2 节点核心区水平剪力计算 |
5.4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 |
5.4.1 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计算 |
5.4.2 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公式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套接式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装配式节点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钢套型节点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提出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套接式梁柱边节点 |
1.5 钢套组合节点的优势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套接式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设计方案 |
2.1 概述 |
2.2 试验目的 |
2.3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2.3.1 试件的设计原则 |
2.3.2 试件的尺寸及配筋 |
2.3.3 材料的力学性能 |
2.4 试件的制作 |
2.5 试验方法及加载装置 |
2.6 加载方法及程序 |
2.7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套接式梁柱边节点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
3.1 试验现象 |
3.1.1 普通现浇节点XJ |
3.1.2 试件GJ-1 |
3.1.3 试件GJ-2 |
3.1.4 试件GJ-3 |
3.1.5 试件GJ-4 |
3.1.6 试件GJ-5 |
3.1.7 节点的破坏特征总结 |
3.1.8 试件的最终破坏形态 |
3.2 试验结果 |
3.2.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3.2.2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 |
3.2.3 强度退化 |
3.2.4 刚度退化 |
3.2.5 延性分析 |
3.2.6 耗能能力 |
3.2.7 钢筋应变分析 |
3.2.8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 |
3.2.9 残余变形 |
3.2.10 预应力筋拉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ABAQUS软件介绍 |
4.3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套接式梁柱边节点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1 节点模型构造图 |
4.3.2 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理论 |
4.3.3 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
4.3.4 钢筋钢绞线应力应变曲线 |
4.3.5 钢材应力-应变曲线 |
4.4 接触面 |
4.5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4.6 组合节点构造 |
4.7 有限元模拟结果 |
4.7.1 节点破坏形态与应力应变分析 |
4.7.2 柱端骨架曲线 |
4.8 参数延伸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宄成果 |
致谢 |
(6)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钢-混凝土组合节点研究现状 |
1.2.1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研究现状 |
1.2.2 外包钢组合节点研究现状 |
1.3 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形式 |
1.3.1 等同现浇的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 |
1.3.2 非等同现浇的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 |
1.4 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研究现状 |
1.4.1 等同现浇预制装配混凝土节点研究现状 |
1.4.2 非等同现浇预制装配混凝土节点研究现状 |
1.5 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简介 |
1.5.1 结构选型背景 |
1.5.2 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提出 |
1.5.3 新型节点的构造及装配 |
1.5.4 新型节点的优势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方案 |
2.1 概述 |
2.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3 材料性能测试 |
2.4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2.4.1 试验装置 |
2.4.2 试验加载方案 |
2.5 试验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试验结果分析 |
3.1 概述 |
3.2 试验加载过程及试验现象、裂缝分布 |
3.2.1 试验加载过程 |
3.2.2 试验现象及裂缝分布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承载力 |
3.3.2 强度退化 |
3.3.3 刚度退化 |
3.3.4 延性性能 |
3.3.5 耗能能力 |
3.3.6 应变分析 |
3.3.7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 |
3.3.8 变形恢复性能 |
3.3.9 预应力筋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BAQUS的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4.3 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有限元模型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材料本构模型 |
4.3.3 有限元单元类型的选取 |
4.3.4 网格划分 |
4.3.5 预应力筋的建立 |
4.3.6 接触面相互关系 |
4.3.7 边界条件及载荷 |
4.4 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验证 |
4.4.1 节点破坏形态与应力、损伤分析 |
4.4.2 柱端骨架曲线 |
4.5 节点扩参数分析 |
4.5.1 梁钢套加劲肋厚度 |
4.5.2 梁内纵筋面积 |
4.5.3 钢板屈服强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预应力干结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
1.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1.2.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形式 |
1.2.3 国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进展 |
1.2.4 国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5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预应力装配式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设计 |
2.2.1 新型梁柱节点的提出 |
2.2.2 试件设计 |
2.2.3 试验材料 |
2.2.4 试件制作 |
2.3 试验加载与测量方案 |
2.3.1 试验方法 |
2.3.2 试验装置 |
2.3.3 加载方案 |
2.3.4 数据采集 |
2.4 本章小结 |
3 预应力装配式框架拟静力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
3.1 试验破坏现象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滞回曲线分析 |
3.2.2 骨架曲线分析 |
3.2.3 延性分析 |
3.2.4 强度退化 |
3.2.5 刚度退化 |
3.2.6 应变分析 |
3.2.7 框架破坏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4 预应力装配式框架有限元分析 |
4.1 ABAQUS概述 |
4.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4.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4.2.2 钢筋本构关系 |
4.2.3 预应力筋本构关系 |
4.2.4 灌浆料本构关系 |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1 相互作用设置 |
4.3.2 单元选取 |
4.3.3 边界条件及荷载 |
4.3.4 网格划分 |
4.4 计算结果的验证 |
4.5 试验参数扩展分析 |
4.5.1 节点形式 |
4.5.2 柱轴压比 |
4.5.3 预应力筋 |
4.6 延性分析 |
4.7 耗能性能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RC,R-EC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
1.2.1 概述 |
1.2.2 R-ECC构件及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梁-柱节点抗震加固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梁-柱节点抗震加固方法 |
1.3.2 国内外R-EC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评价指标和延性主控因素分析 |
2.1 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评价指标 |
2.1.1 梁-柱节点耗能评价 |
2.1.2 梁-柱节点延性评价 |
2.1.3 梁-柱节点刚度退化评价 |
2.2 影响梁-柱节点位移延性系数μ的主控因素分析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典型RC/R-ECC节点模型研究 |
3.1 RC/R-ECC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
3.2 RC/R-ECC节点抗震模拟研究 |
3.2.1 材料模型 |
3.2.2 RC/R-ECC节点数值模型 |
3.2.3 可靠性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轴压比对典型T型节点抗震性能影响FE分析 |
4.1 典型T型节点设计 |
4.1.1 梁、柱尺寸设计 |
4.1.2 轴压比设计 |
4.1.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 数值计算结果 |
4.2.1 T型梁-柱节点计算云图 |
4.2.2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4.2.3 轴压比对T型梁-柱节点宏观抗震性能的影响 |
4.3 抗震性能分析 |
4.3.1 耗能能力 |
4.3.2 延性性能 |
4.3.3 刚度退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轴压比对典型十字型节点抗震性能影响FE分析 |
5.1 典型节点设计 |
5.1.1 梁、柱尺寸设计 |
5.1.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 数值计算结果 |
5.2.1 十字型梁-柱节点计算云图 |
5.2.2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5.2.3 轴压比对十字型梁-柱节点宏观抗震性能的影响 |
5.3 抗震性能分析 |
5.3.1 耗能能力 |
5.3.2 延性性能 |
5.3.3 刚度退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奖励 |
(9)高强底筋锚入式非饱和灌浆装配混凝土框架节点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概述 |
1.2.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
1.2.2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
1.2.3 装配整体式框支剪力墙结构 |
1.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竖向钢筋连接形式 |
1.3.1 灌浆套筒连接 |
1.3.2 机械连接 |
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试件概况及有限元模型选取 |
2.1 ABAQUS有限元分析理论 |
2.1.1 ABAQUS简介 |
2.1.2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2.1.3 ABAQUS中弹塑性的定义 |
2.2 试件尺寸及加载制度 |
2.2.1 试件尺寸及形式 |
2.2.1.1 试件的几何尺寸 |
2.2.1.2 试件的配筋及构造 |
2.2.1.3 加载制度 |
2.3 有限元模型的选择 |
2.3.1 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
2.3.2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 |
2.3.2.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2.3.2.2 ABAQUS中混凝土相关参数取值 |
2.3.2.3 钢筋本构模型 |
2.3.3 单元类型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饱满灌浆高强底筋锚入式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数值模拟 |
3.1 实体模型的建立 |
3.1.1 CAD模型的建立 |
3.1.2 CAD与ABAQUS的协同工作 |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的主要步骤 |
3.2.1 材性设置与截面指派 |
3.2.2 分析步的设置 |
3.2.3 相互作用-接触与约束的设定 |
3.2.4 荷载施加 |
3.2.5 网格划分 |
3.2.6 有限元模型 |
3.3 有限元模拟结果 |
3.3.1 破坏形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限元模拟结果参数分析 |
4.1 滞回能力 |
4.2 骨架曲线 |
4.3 参数分析 |
4.3.1 轴压比 |
4.3.2 混凝土强度等级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应用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装配式结构连接形式 |
1.3.1 湿式连接 |
1.3.2 干式连接 |
1.4 装配式连接节点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设计方法研究 |
2.1 现浇节点设计方法 |
2.2 全套筒灌浆连接节点设计方法 |
2.3 新型螺栓连接节点设计方法 |
2.3.1 牛腿计算 |
2.3.2 螺栓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螺栓连接节点应用 |
3.1 应用工况介绍 |
3.2 全套筒灌浆连接节点设计 |
3.3 新型螺栓连接节点设计 |
3.4 节点设计应用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梁柱连接节点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1 Part |
4.2.2 属性 |
4.2.3 装配 |
4.2.4 分析步 |
4.2.5 相互作用 |
4.2.6 荷载与约束 |
4.2.7 网格 |
4.2.8 后处理 |
4.2.9 模型中基本假定 |
4.3 应力云图分析 |
4.4 螺栓应力曲线 |
4.5 滞回曲线 |
4.6 骨架曲线 |
4.7 刚度退化曲线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工作 |
5.2 本文结论 |
5.3 主要创新点 |
5.4 展望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不同等级混凝土的框架节点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潘从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2]装配式框架梁企口连接区域受力性能数值模拟分析[D]. 胡衍冬.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马哲昊.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4]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D]. 曹思琦. 扬州大学, 2021(08)
- [5]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套接式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王宇航. 扬州大学, 2021(08)
- [6]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孟睿智. 扬州大学, 2021(08)
- [7]预应力干结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 范永萱.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8]RC,R-EC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丁捷.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高强底筋锚入式非饱和灌浆装配混凝土框架节点有限元分析[D]. 姚家伟.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10]基于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应用分析研究[D]. 密善坤.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