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第1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肖中华,张少林[1](2010)在《论刑法中的被害人行为的效力依据》文中认为被害人行为的效力依据是说明被害人行为对行为人行为的定罪量刑为什么能产生法律上的效果的问题。被害人同意行为的效力依据是被害人实体权益处分的理论与国家干预理论相结合,简言之即有限处分理论;被害人过错行为的效力依据应为"责任减轻说",包括责任自负、责任转化和责任减轻三个核心内容;被害人谅解行为的效力依据为程序主体性理论、恢复性司法理论和刑法谦抑性理论,三种不同的被害人谅解行为的效力依据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刑事和解的效力依据主要侧重于恢复性司法理论,单方谅解行为的效力依据主要侧重于程序主体性理论,出于谅解的不追究行为的效力依据主要侧重于刑法谦抑性理论。
肖中华,张少林[2](2010)在《论刑法中的被害人行为的效力依据》文中研究说明被害人行为的效力依据是说明被害人行为对行为人行为的定罪量刑为什么能产生法律上的效果的问题。被害人同意行为的效力依据是被害人实体权益处分的理论与国家干预理论相结合,简言之即有限处分理论;被害人过错行为的效力依据应为"责任减轻说",包括责任自负、责任转化和责任减轻三个核心内容;被害人谅解行为的效力依据为程序主体性理论、恢复性司法理论和刑法谦抑性理论,三种不同的被害人谅解行为的效力依据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刑事和解的效力依据主要侧重于恢复性司法理论,单方谅解行为的效力依据主要侧重于程序主体性理论,出于谅解的不追究行为的效力依据主要侧重于刑法谦抑性理论。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编辑部[3](2007)在《《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文中研究指明
薛振威[4](2021)在《日本对越南的政府开发援助研究》文中认为
和二晴[5](2019)在《《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爆发后,国统区妇女界开展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宋美龄召开庐山妇女工作座谈会,改组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为领导战时妇女工作的总机构,标志着国统区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统区妇女运动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下,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广大中国女性都积极投身于维护民族独立和争取自我解放的浪潮中,文章将通过《妇女新运》重温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轨迹。妇女刊物的出现,成为宣传妇女运动的前沿阵地,同时也为近代妇女运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角度。《妇女新运》作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的会刊,1938年12月于重庆创刊,致力于提高各界妇女的思想觉悟,引导妇女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通过探究其创刊与出版情况、分析其刊物栏目及主要内容,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妇女救亡活动:在动员妇女参战过程中,结合抗战局势,依托全国性妇女组织,加强妇女动员的宣传形式,借用妇女纪念日动员妇女,创作大量文艺作品、歌曲、戏剧等,传播抗日救国思想,激励国人抗战热情,鼓舞广大军民的抗战勇气及必胜的信心;在自我解放方面,国统区进步妇女力量先后组织妇女宪政运动、妇女职业运动,同时提倡妇女接受教育,并积极开展禁娼运动,从妇女参政、职业平等、女子教育及废除封建习俗等方面探讨妇女自我解放的途径,深入探析抗战时期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深层次关系。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运动基本实现了支援抗战、保家卫国的目标,并且在追求妇女解放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努力。虽然这一时期的自我解放让位于民族解放、个人权利服从于国家利益,但毕竟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迈出了重要一步,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妇女新运》作为战时重要的妇女期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妇女运动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与史料价值。
邬建麟[6](2013)在《严耕望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严耕望(1916-1996)是我国现代史学史上着名的中古史研究大家,主要从事中国政治制度史及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研究。他着述丰富,享誉学林。本文以严耕望的生平学术活动和主要代表作的分析评述为主线,结合整个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趋势,对他的学术渊源、学术成就、史学特点和治学方法,以及他在港台史学上的地位和影响等作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探究,力求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总结严耕望的史学贡献,揭示他的史学思想与特点,以凸显严耕望学术研究的独特风貌,为当代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全文主要由“绪论”、第一章“严耕望的生平与学术渊源”、第二章“严耕望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成就”、第三章“严耕望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贡献”、第四章“严耕望的史学特点与治史方法”、第五章“严耕望在港台史学上的地位与影响”以及“余论”组成。绪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对关于严耕望的国内、国外研究资料及研究现状作了细致的梳理;并对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作了全面的检讨,针对这些思考,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的研究面相;针对本文的研究旨趣与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的具体写作思路及各章节的内容安排。第一章主要通过对严耕望的生平及学术道路的考察,论究严耕望的史学渊源。作为一个纯粹的学者,严耕望的人生历程相对比较简单。他的一生大致可分为桐城高中时期及以前、武汉大学时期、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时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时期、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时期。在求学与工作期间,严耕望除了读书、写作、研究、教学之外,其他活动也主要与学术有关。从严耕望“一生唯一念”的学术经历而言,他的史学渊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为严耕望在中学(主要是高中)与大学时期对历史以及史学以外的社会学科的广泛涉猎,他的自主意识以及李则纲、吴其昌、梁启超等前辈的影响,使其早早立下了研究历史的志愿。二为钱穆的作用,主要有武汉大学讲学期间、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期间以及之后断断续续的余生等三个阶段。三为傅斯年领导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学风(治史风格与取向)及其研究环境对严耕望的影响。第二、三章主要围绕严耕望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总结严耕望史学的成就得失。制度史方面,分别对严耕望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地方行政制度、北魏尚书制度、唐代尚书省制度研究上的成就作一一论述,对严耕望的几部代表专着如《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唐仆尚丞郎表》、《两汉太守刺史表》等进行重点分析和评价。历史地理方面,则专就严耕望在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上的贡献作一全面深入的论述。主要沿循严耕望的“人文地理研究三部曲”计划,首先论及他的唐代交通地理研究,对《唐代交通图考》的撰述动机、创作过程与研究方法、主要成果与不足等进行分析探讨。之后再对严耕望的唐代人文地理及国史人文地理的研究展开论述。第四章对严耕望史学的特点以及他的治史方法作了归纳,进而分析他的史学思想与治史取向。严耕望史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他对史料以及求真精神的孜孜追求。他偏好具体问题的治史取向正反映了其朴实秉性与务实风格。而严耕望在钱穆等身上所受的人文主义与通识教育使得他逐渐形成其“整体的中国历史观”。严耕望在具体治史过程中亦有一些具体而确实有效可行的治史方法可供借鉴。譬如他对归纳、统计等数学逻辑方法的喜好,他以小见大或“聚小为大”的研究路数,以及他在制定长期的研究计划之后按部就班的施行,并在历史考证中擅长广参互证与追本溯源等等。第五章主要考察严耕望与港台史学的关系。港台史学为中国当代史学不可或缺的一重要环节。严耕望长达六十年的学术生涯,有近四分之三在港台度过,对港台史学的发展以及人才的教育培养方面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因此本章对严耕望与港台史学(包括史学机构与学人)的关系作一考察,以求对严耕望生前及身后的学术贡献与影响有更加完整的认识。余论则对严耕望学术的意义和启示作一总结和评价。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学者的辛勤耕耘和薪火相传。而在当前日益追求经济与功利的学风之下,严耕望的生平与学术无疑具有相当的启示与借鉴之用。
顾全[7](2013)在《典型科技发达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对我国的借鉴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步入了公共财政管理新时期,正在经历着一场宏观指导思想到微观经济技术方法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科学合理地定位财政科技投入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作用,有效支撑国家科技战略意志布局和实施,同时进一步引导和调动社会R&D投入的积极性,完善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和市场科技投入的双体系建立与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因此,借鉴国外典型科技发达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政策、模式和经验,研究提出适合我国现有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财政科技投入配置政策和模式,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综合竞争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财政科技投入的理论研究入手,首先评述了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现状,发现既有研究存在不系统性和不完整性,尤其缺乏对我国现有经济发展和科技投入新历史条件下和公共财政框架建立初期的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的研究。随后,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性评述,综合分析了典型国家国立科研机构的组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指出,其经费配置模式,可归结为3种: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基于项目的经费配置模式;倡导科学自治、基于人的经费配置模式;以及以市场为导向、外争经费匹配模式。这些经费配置模式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定位、不同传统的科研机构。然后,本文详细介绍和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5个典型科技发达国家的科技管理政策沿革、政府科技投入管理体系和模式、政府科技投入及R&D支出的总量、结构、变化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们所实施的绩效评价。本文指出,从典型科技发达国家政府科技投入发展历史看,都经历了政府科技投入主导型、政府与企业科技投入双体系型和企业科技投入主导型3个发展阶段,其中政府科技投入随着国家经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全面投入支持各类科技活动逐步转变为重点支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科技活动,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基础科技条件建设,将科技活动中竞争性、利益明显归属性的部分交给市场调节,同时辅以相应的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科技投入产出多元化的客观特点,选取了科技投入产出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DEA方法设计了绩效评价模型,即基于生产可能集规模收益不变假定的DEA模型(CCR-DEA)、基于生产可能集规模收益可变假定的DEA模型(BCC-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利用3种模型计算相对效率,进行了分别排序,发现近年来中国在3种模型超效率已经与典型科技发达国家的超效率接近甚至是超越,2008年的排序是第2位。该结果印证了我国现行的科技投入管理模式与现有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相适应。最后,本文以我国公共财政框架建设为背景,进一步分析和梳理了我国现行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有关建设符合公共财政管理机制的若干建议,对进一步改进公共财政新形势下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永升[8](2012)在《运输毒品罪立法与司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输毒品罪是一种严重的毒品犯罪,由于这一犯罪与其他毒品犯罪既有密切的关联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无论是在刑事立法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若要掌握本罪的要旨,除了从立法上弄清其立法源流,在司法实践中还应当注意把握其犯罪概念和构成特征,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弄清其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以及罪数形态、共犯形态和停止形态的认定。为了进一步更好地适用本罪,对于本罪的刑事责任问题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便于司法机关的实际操作。
房正[9](2011)在《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工程师学会成立于1912年,结束于1950年,历时近四十年,基本贯穿了整个中华民国时期;学会结束时有会员一万六千余人、团体会员一百多个、各地分会五十个以上,是中国近代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科学技术团体;学会由詹天佑、颜德庆等中国最早的职业工程师创立,并长期接受凌鸿勋、茅以升等着名工程师的领导,是近代职业工程师的集合,发挥着工程师“民间领袖”的功能;学会组织工程师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为中国近代工程学术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充分掌握中国工程师学会原始档案和相关资料的前提下,力图对学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首先,挖掘中国工程师学会创立的历史背景:一方面追溯近代“工程学”知识与技术在西方的产生及传入中国的过程,另一方面重现“职业工程师”在近代中国的诞生及其群体的壮大过程。其次,梳理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沿革:按照“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统一时期”、“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的顺序重新梳理学会复杂的历史沿革,展现学会曲折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历史轨迹。再次,分析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组织与运作:通过对学会的“组织架构”、“会员资格”、“领导群体”等要素的研究,分析学会的组织与制度演变及其对学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制约学会发展的经费问题”的讨论,了解学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及解决途径;通过对学会历届“年会”的梳理,归纳“年会”演变特点,讨论学会社会功能发挥的实际效果。最后,总结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贡献:主要从“工程学研究与工程知识普及”、“工程教育与工程人才培养”、“工程学术与技术规范明确”以及“工业材料试验”四个方面进行概括,这四项工作实际上包含在学会各时期确立的“宗旨”里,也是学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这些工作为中国近代工程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结论部分,笔者对“中国工程师学会与政府的关系”、“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其他专门工程学会的关系”、“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工程师群体的关系”三种关系进行讨论,将学会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以形成对学会社会角色的客观定位。作为近代产生最早、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工程学术团体,中国工程师学会为中国近代工程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初海龙[10](2010)在《历史学学科领域分类考察》文中认为近代的西学东渐,为中国学术界带来新式的“分科之学”。以梁启超为首的史学先驱,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将传统史学分割为“通史”与“专史”:“专史”交由各个学科的学者发扬光大;史学家职掌“通史”撰述,享有统御、调节“历史叙述”全局的合法权力。随着学科分类的日益发展,相互交流日渐频繁,学科壁垒被纷繁复杂、林林总总的“交叉学科”所打破;相应地,以“交叉学科”面目出现的“历史学”类的学科,在史学本部之外的发展已蔚为壮观,某些甚至达到“尾大不掉”的境界——去“史学化’’现象的蔓延。本文以回顾、整理现当代史学家的若干“历史学结构体系”和分析评价《学科分类与代码》为论述的基础,力求呈现历史学科的“学科疆界”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纵横交错”,以及历史学科权威与官方标准制定者之间的话语权力冲突。
二、《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第1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第1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论刑法中的被害人行为的效力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一、被害人同意行为的效力依据 |
(一)中外关于被害人同意行为效力依据的学说 |
(二)评析 |
(三)实体权益处分理论 |
(四)国家干预理论 |
二、被害人过错行为的效力依据 |
(一)关于被害人过错行为效力依据的学说 |
(二)评析 |
(三)责任减轻理论 |
三、被害人谅解行为的效力依据 |
(一)关于被害人谅解行为效力依据的学说 |
(二)评析 |
(三)程序主体性理论 |
(四)恢复性司法理论 |
(五)刑法谦抑性理论 |
(5)《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妇女新运》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抗战时期妇女运动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妇女新运》的创刊与出版 |
一、“新运妇指会”与《妇女新运》的创刊 |
(一)“新运妇指会”的改组 |
(二)《妇女新运》的创刊 |
二、《妇女新运》的出版与发行 |
(一)出版概况 |
(二)刊物栏目 |
(三)作者群体 |
第二章 《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动员 |
一、战时妇女的动员 |
(一)动员理念的形成 |
(二)动员组织的建立 |
(三)战时国民政府的妇女动员 |
二、《妇女新运》视域下妇女抗日救亡的动员 |
(一)指导妇女的生产生活 |
(二)报道国内外妇女的参战 |
(三)加强各种妇女节日的纪念宣传 |
(四)刊载反映社会现实的文艺作品 |
三、《妇女新运》中妇女动员经验总结 |
(一)融合抗战的时代局势 |
(二)依托全国性的妇女组织 |
第三章 从《妇女新运》看抗战时期的妇女解放 |
一、各界妇女运动的新高涨 |
(一)上层女性的宣传与组织 |
(二)中层女性积极参与民主宪政 |
(三)广大劳动妇女的主力军作用 |
二、《妇女新运》视角下的战时妇女解放运动 |
(一)争取妇女政治参政权 |
(二)寻求妇女职业平等权 |
(三)把握学习与受教育的机会 |
(四)反对公娼与救济私娼 |
三、从《妇女新运》看战时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
(一)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统一性 |
(二)妇女解放运动的复杂性 |
第四章 对《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评价 |
一、《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积极进步性 |
(一)促使广大妇女自我意识普遍觉醒 |
(二)成为前线与后方战时讯息传递的桥梁 |
(三)积极探索妇女解放运动的途径 |
(四)关注国际妇女思想解放的动态 |
二、《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时代局限性 |
(一)受政治因素影响显着 |
(二)思想内容与对象影响方面的局限 |
(三)妇女解放中义务大于权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妇女新运》目录 |
致谢 |
(6)严耕望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资料综述 |
三、问题思考 |
四、旨趣方法 |
第一章 严耕望的生平与学术渊源 |
第一节 “桐城书橱”上珞珈 |
第二节 走进赖家花园 |
第三节 从李庄到南港 |
第四节 远寓香江 |
第二章 严耕望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成就 |
第一节 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
一、《两汉太守刺史表》评介 |
二、关于汉代地方行政组织及其运作研究 |
三、对其他重要制度的考察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 |
一、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续 |
二、北魏尚书制度考 |
第三节 隋唐政治制度研究 |
一、隋唐地方行政制度总论 |
二、论唐代尚书省的职权与地位 |
三、《唐仆尚丞郎表》的学术价值及其它 |
第三章 严耕望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贡献 |
第一节 唐代交通地理研究 |
一、《唐代交通图考》的撰述动机 |
二、《唐代交通图考》的创作过程与研究方法 |
三、《唐代交通图考》的主要成果与不足 |
附1:关于遗着《隋唐通济渠考》的说明 |
附2:《唐代交通图考》“总目录”与“凡例” |
附3:《唐代交通图考》第六卷“初拟目次”与“整理目次” |
第二节 唐代人文地理研究 |
第三节 国史人文地理研究 |
第四章 严耕望史学的特点与治史方法 |
第一节 严耕望史学的主要特点 |
一、求真与史料至上 |
二、务实与具体问题偏好 |
三、通识与整体的中国历史观 |
第二节 严耕望的主要治史方法 |
一、归纳、统计等数学逻辑方法 |
二、广参互证与追本溯源 |
三、长期计划与按部就班 |
第五章 严耕望在港台史学上的地位与影响 |
第一节 港台史学发展述略 |
第二节 严耕望在史语所的特殊之处 |
第三节 严耕望与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 |
第四节 胡适与严耕望 |
余论 充实而有光辉:严耕望学术的意义与启示 |
附录一 严耕望学术年表 |
附录二 严耕望与胡适来往书信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典型科技发达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对我国的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理论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理论背景 |
1.1.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理论依据 |
2.1 科学技术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1 科学技术管理 |
2.1.2 科学技术管理主体 |
2.1.3 科学技术活动主体 |
2.1.4 科学技术活动产品 |
2.2 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相关概念 |
2.2.1 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要素与内容 |
2.2.2 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特征与职能 |
2.2.3 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原则 |
2.2.4 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作用 |
2.3 财政科技投入管理的理论依据 |
2.3.1 财政科技投入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2.3.2 财政科技投入管理的理论依据 |
2.3.3 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原则、主要内容和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科技发达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管理 |
3.1 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财政科技投入 |
3.1.1 美国 |
3.1.2 英国 |
3.1.3 德国 |
3.1.4 法国 |
3.1.5 日本 |
3.2 工业化发展中级阶段财政科技投入 |
3.2.1 美国 |
3.2.2 英国 |
3.2.3 德国 |
3.2.4 法国 |
3.2.5 日本 |
3.3 工业化发展高级阶段财政科技投入 |
3.3.1 美国 |
3.3.2 英国 |
3.3.3 德国 |
3.3.4 法国 |
3.3.5 日本 |
3.4 目前政府科技投入管理体系 |
3.4.1 美国 |
3.4.2 英国 |
3.4.3 德国 |
3.4.4 法国 |
3.4.5 日本 |
3.5 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 |
3.5.1 美国 |
3.5.2 英国 |
3.5.3 德国 |
3.5.4 法国 |
3.5.5 日本 |
第4章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 |
4.1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 |
4.1.1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科技管理政策 |
4.1.2 公共财政建立初期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政策 |
4.1.3 我国现行的科技管理体系 |
4.2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和结构 |
4.2.1 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及变化分析 |
4.2.2 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及变化分析 |
4.3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制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 |
5.1 我国绩效评价的实践 |
5.2 DEA方法介绍 |
5.2.1 基本情况 |
5.2.2 若干常用的DEA模型(CCR/BCC/超效率模型) |
5.2.3 有效性评价 |
5.3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
5.4 投入产出数据 |
5.4.1 投入指标 |
5.4.2 产出指标 |
5.5 数据计算 |
5.5.1 方式1计算结果 |
5.5.2 方式2计算结果 |
5.5.3 方式3计算结果 |
5.6 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公共财政建立初期财政科技投入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6.1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1 财政科技投入的总量不足 |
6.1.2 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体制和制度不完善 |
6.1.3 财政科技投入项目承担单位管理混乱 |
6.1.4 财政科技投入的会计核算滞后 |
6.2 改进建议 |
6.2.1 强化财政科技投入的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 |
6.2.2 持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完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 |
6.2.3 进一步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 |
6.2.4 进一步完善合理、高效的财政科技经费管理体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概述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件 |
(8)运输毒品罪立法与司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一、运输毒品罪的立法沿革 |
二、运输毒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
三、运输毒品罪的司法认定 |
四、运输毒品罪的刑事责任 |
一、运输毒品罪的立法沿革 |
(一)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刑法颁布期间 |
(二)1979年刑法颁行以后至关于禁毒的决定颁布期间 |
(三)关于禁毒的决定实施以后 |
二、运输毒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
(一)运输毒品罪的概念 |
(二)运输毒品罪的构成特征 |
1.运输毒品罪的客体 |
2.运输毒品罪的客观方面 |
3.运输毒品罪的主体 |
4.运输毒品罪的主观方面 |
三、运输毒品罪的司法认定 |
(一)运输毒品罪与非罪的界限 |
1.运输毒品罪与合法行为的界限 |
2.运输毒品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 |
(二)运输毒品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
1.运输毒品罪与走私毒品罪的界限 |
第一,在客观方面,两者的行为表现不同。 |
第二,在客体方面,两者侵犯的法益不同。 |
2.运输毒品罪与贩卖毒品罪的界限 |
第一,犯罪的客观表现不同。 |
第二,行为人对毒品占有的内容不同。 |
第三,获取非法利益的方式不同。 |
3.运输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界限 |
第一,两者的行为表现不同。 |
第二,两者的主观故意内容不同。 |
第三,两者对毒品数额的要求不同。 |
(三)运输毒品罪的罪数形态问题 |
(四)运输毒品罪的共犯问题 |
(五)运输毒品罪的停止形态的认定 |
四、运输毒品罪的刑事责任 |
(一)《刑法》第347条第2款之规定 |
1.走私鸦片1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
2.运输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
3.武装掩护运输毒品的。 |
4.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
5.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
(二)《刑法》第347条第3款之规定 |
(三)《刑法》第347条第4款之规定 |
(四)关于单位犯本罪的处罚 |
(五)关于本罪的从重处罚情节 |
(9)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资料、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早期工程技术群体的演进 |
第一节 西"工"东渐:知识与技术的进入 |
一、近代"工程"与"工程师"在西方的出现 |
二、近代工程学知识与技术传入中国 |
第二节 新式学校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 |
一、西式学校与中国早期工程教育 |
二、洋务学堂与本土技术人员的培养 |
第三节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工程师群体 |
一、留美幼童与第一批近代工程师 |
二、庚款、稽勋留美生与近代工程师的培养 |
三、留日、留欧学生与近代工程师群体的壮大 |
第二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 |
一、中华工程师学会成立 |
二、学会早期快速发展及原因分析 |
三、学会走向衰落 |
第二节 中国工程学会时期 |
一、中国工程学会在美成立 |
二、学会移归国内后会务之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统一时期 |
一、两会合并之经过 |
二、合并后会务之进步 |
三、学会抗战之准备 |
第四节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工程师学会 |
一、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大后方 |
二、沦陷区的"中国工程学会" |
三、战后短暂恢复与走向尾声 |
第三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组织与运作 |
第一节 学会的组织与制度 |
一、学会组织架构的演变及影响 |
二、学会组织制度研究:以入会资格和选举权利为中心 |
第二节 学会的领导群体 |
一、学会领导群体特点分析 |
二、关键人物的努力及影响 |
第三节 制衡学会发展的经费问题 |
一、学会经费来源分析 |
二、收支状况及其影响 |
第四节 年会与学会社会功能的发挥 |
一、从"会员大会"到"学术年会" |
二、年会社会功能的发挥 |
第四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工程学研究与工程知识普及:以期刊为中心 |
一、工程学研究的载体:《工程》 |
二、工程知识普及的推手:《工程周刊》 |
第二节 工程教育与工程人才的培养 |
一、工程教育体制之检讨及对当局之影响 |
二、工程教育之施行与工程人才之培养 |
第三节 工程学术与技术规范的明确 |
一、工程名词的编译与审定 |
二、工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
第四节 工程技术突破的尝试:材料试验 |
一、早期材料试验委员会之工作 |
二、材料试验所与国产建筑材料展览会 |
结论 |
附录 |
征引文献要目 |
后记 |
(10)历史学学科领域分类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写作说明 |
(一) 具体步骤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名实之辩 |
第二章 历史学的学科领域 |
一 史学工作者视野中的史学领域 |
(一) 概念:限定对象与任务 |
1 (历)史 |
2 (历)史学 |
3 历史科学 |
(二) 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
(三)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1 作为根源与基础的历史学 |
2 其他学科对历史学的辅助 |
3 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
4 历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 |
(四) 历史学的"历史学"领域 |
二 现行《学科分类与代码》关于历史学领域的界定 |
(一) 《学科分类与代码》简介 |
(二) 作为一级学科的"历史学" |
第三章 历史学学科领域的扩展 |
一 历史学学科属性与其领域的关系 |
二 历史学之外的"历史学科" |
(一) 相关概念辨析 |
1 学术史 |
2 思想史 |
3 学说史 |
4 "史"与"史学" |
(二) 历史学的域外飞地 |
1 研究对象史 |
2 学科学术史 |
3 思想学说史 |
4 类史学 |
5 "专业史学" |
(三) 域外"历史学科"分布统计 |
余论 历史学的专业设置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第1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刑法中的被害人行为的效力依据[J]. 肖中华,张少林. 刑法论丛, 2010(01)
- [2]论刑法中的被害人行为的效力依据[J]. 肖中华,张少林. 刑法论丛, 2010(01)
- [3]《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编辑部.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7(06)
- [4]日本对越南的政府开发援助研究[D]. 薛振威. 华侨大学, 2021
- [5]《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D]. 和二晴. 河南大学, 2019(01)
- [6]严耕望史学研究[D]. 邬建麟.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7]典型科技发达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对我国的借鉴研究[D]. 顾全.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8]运输毒品罪立法与司法问题研究[J]. 李永升. 刑法论丛, 2012(04)
- [9]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D]. 房正. 复旦大学, 2011(12)
- [10]历史学学科领域分类考察[D]. 初海龙. 天津师范大学, 2010(11)
标签: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论文; 历史学专业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刑法理论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