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红壤区农田杂草发生及防治技术

广西贵港红壤区农田杂草发生及防治技术

一、广西贵港赤红壤区域农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管欢[1](2015)在《环嗪酮对甘蔗及其间套种作物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嗪酮(hexazinone)是1974年由美国杜邦创制研发出的一种内吸选择性、芽后触杀性均三氮苯类除草剂。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环嗪酮在甘蔗田杂草防除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尚未见关于环嗪酮对甘蔗及其间套种作物影响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通过研究环嗪酮在甘蔗植株和甘蔗田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开展环嗪酮对甘蔗及其间套种作物花生、玉米、大豆的生长生理影响,以及其残留剂量与药害程度关系等方面研究,可为环嗪酮的环境安全性评价,为其在甘蔗田杂草防除上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甘蔗杂草化学防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甘蔗植株、茎秆、花生、玉米、大豆及土壤中环嗪酮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含有1%磷酸的乙腈溶液超声萃取,萃取后向提取液中加入柠檬酸钠和无水硫酸镁作缓冲盐体系涡旋离心,土壤样品取上清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法进样分析,各植株样品取上清液浓缩,乙腈定容,再加入无水硫酸镁和净化剂PSA对样品进行净化后通过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进样分析。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0.44%~102.81%,RSD≤5.55%,满足残留检测的要求。2.研究了25%环嗪酮可溶性液剂在甘蔗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消解动态结果表明:环嗪酮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环嗪酮在植株中半衰期为19.8 d,在土壤中半衰期为7.69 d。3.研究了环嗪酮对甘蔗叶绿素、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环嗪酮(≤120 g a.i/hm2)能够引起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和光合速率的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甘蔗叶片中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升高;随着环嗪酮药剂量的增大,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保护性酶活性显着下降。4.研究了环嗪酮对甘蔗生长发育影响。通过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考查环嗪酮对甘蔗的植株生长状况、株高、叶长、鲜重等方面的影响,并比较了甘蔗不同品种对环嗪酮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环嗪酮在低浓度条件下对甘蔗有促进生长作用,120 g a.i/hm2为其临界安全使用剂量,高于此浓度,甘蔗出现药害,生长受到抑制。甘蔗对环嗪酮的敏感性与品系和品种有关,桂糖系列品种对环嗪酮的耐药性强于粤糖、台糖系列品种。5.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了花生、玉米、大豆等甘蔗间套种作物对环嗪酮的敏感性,建立了反映环嗪酮土壤残留量-作物药害程度,以及环嗪酮作物残留量-作物药害程度效应关系的y=a+blnx数学模型。比较环嗪酮对作物的EC1o和EC50可知,大豆对环嗪酮最为敏感,花生表现出相对较好的耐药性,玉米居于二者之间;按照农药对作物的危害影响风险性划分,环嗪酮对三种作物的风险级别均为高风险性农药;试验中还发现叶绿素相对抑制率与环嗪酮浓度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模型拟合度最高,作物叶绿素的敏感性要大于株高和鲜重。

车升国[2](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认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行艳景[3](2015)在《二甲戊灵土壤残留及其对几种作物的安全性评价》文中认为二甲戊灵(Pendimethalin)是一种高效、低毒的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主要用于蔬菜、玉米、水稻等旱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目前,有关二甲戊灵土壤残留对作物的安全性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主要研究二甲戊灵在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和残留量对作物的安全性,为二甲戊灵在旱田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二甲戊灵在玉米、辣椒、豇豆、花生、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植株样品用乙腈匀浆提取,土壤样品用酸性甲醇振荡提取,GC-μECD检测。结果表明:在0.005~0.10 mg/kg添加水平下,玉米、辣椒、豇豆、花生、番茄基质的回收率分别为82.3~91.3%、83.7~96.8%、93.5~98.1%、96.1~100.4%、88.3-100.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3.27~4.75%、2.52~4.26%、2.64-5.38%、3.14-4.99%、2.36-3.94%之间;在0.002~0.20 mg/kg添加水平下,土壤基质的回收率为88.6-95.1%,相对标准偏差为4.83-4.69%。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均满足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要求。2.二甲戊灵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温度、降雨量和降雨次数都影响二甲戊灵的降解,本试验中45d之后土壤残留二甲戊灵浓度为0.047 mg/kg,对作物安全。3.研究了二甲戊灵对五种作物的选择性指数。利用室内盆栽试验,选用防效较好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稗草,来测定二甲戊灵对五种作物的选择性指数。结果表明:二甲戊灵对五种作物的的毒力大小顺序为豇豆>花生>玉米>辣椒>番茄;二甲戊灵对玉米、辣椒、豇豆、花生、番茄的选择型指数分别为0.330、0.334、0.305、0.316、1.357,说明二甲戊灵在番茄上使用比较安全,在豇豆上使用风险最大。4.评价了二甲戊灵对玉米、辣椒、豇豆、花生和番茄出苗率、株高、产量的影响。二甲戊灵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出苗期、收获期对五种植株株高、产量等指标均没有影响;2倍推荐剂量下使用二甲戊灵,对玉米、豇豆、花生出苗率的影响小于5%,收获期对玉米株高的抑制率为10.7%,对玉米、豇豆、花生百粒干重的抑制率分别为5.6%、13.0%、 11.1%;2倍推荐剂量下使用二甲戊灵对辣椒、番茄的成苗率没有影响,收获期对辣椒的株高抑制率为14.6%,对辣椒、番茄的坐果抑制率分别为13.9%、16.0%;4倍推荐剂量下使用二甲戊灵,对玉米的出苗率有19%的抑制作用,对豇豆、花生的出苗抑制率小于5%,收获期对玉米株高的抑制率为19.7%,对玉米、豇豆、花生百粒干重的抑制率分别为20.5%、18.9%、19.1%;4倍推荐剂量下使用二甲戊灵对辣椒、番茄的成苗抑制率小于5%,收获期对辣椒的株高抑制率为27.9%、对辣椒、番茄的坐果抑制率分别为50%、48%;根据田间五种作物的药害诊断、各性状抑制情况的统计分析,为二甲戊灵在五种作物上的安全性使用提供依据。5.建立二甲戊灵对玉米、辣椒、豇豆、花生、番茄的剂量-反应模型和残留量-反应模型。通过对比线性、指数和对数三种回归分析类型,建立了y=alnx+b的剂量-反应模型、残留量-反应模型。其中,剂量-反应模型R2均在0.83以上,不同作物对二甲戊灵的敏感性不同,同一作物的不同部位对二甲戊灵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残留量-反应模型决定系数在0.71以上,说明了了植株内二甲戊灵浓度和产生药害的定量关系。

覃慧丽[4](2014)在《三氟啶磺隆钠盐在甘蔗田土壤中的残留及其对甘蔗套种作物的安全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氟啶磺隆钠盐(trifloxysulfuron sodium)是一种超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的磺酰脲类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甘蔗田恶性杂草-香附子的防除。目前,有关三氟啶磺隆钠盐在甘蔗田土壤的残留及其对套种作物的安全性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主要研究三氟啶磺隆钠盐在甘蔗土壤中残留消解规律及影响因素,开展该药剂对花生、西瓜、玉米等甘蔗田常见套种作物的药害诊断,其残留剂量与药害程度关系等方面研究,评价研究三氟啶磺隆钠盐对作物的安全性,为该药剂在甘蔗田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甘蔗田的套种种植模式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改良的QuEChERS,建立了三氟啶磺隆钠盐在花生、西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0.085%磷酸水溶液匀浆或涡旋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三氟啶磺隆钠盐最小检出量为0.1×10-9g,最低检出浓度为0.003mg/kg。在添加0.05-1mg/kg三氟啶磺隆钠盐浓度范围内,花生基质的回收率为89.1~102.8%,相对标准偏差在2.11~3.15%之间;西瓜基质的回收率为89.9~97.7%,相对标准偏差在1.72~2.51%之间;土壤基质的回收率为88.9~107.7%,相对标准偏差介于2.08~5.10%。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均满足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要求。2、对比了三氟啶磺隆钠盐和甲基咪草烟两种香附子特效除草剂对甘蔗的安全性。在甘蔗4-5叶期,采用灌顶喷雾,75%三氟啶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推荐剂量(22.5ga.i./hm2)对甘蔗无明显药害,适宜推广应用于甘蔗田;240g/L甲基咪草烟水剂推荐剂量(0.45g a.i./hm2)和1、5倍推荐剂量(0.675g a.i./hm2)对甘蔗药害明显,不适宜用于甘蔗田防治杂草香附子。3、结合室内试验、大田试验考察了三氟啶磺隆钠盐对套种作物的安全性。(1)室内试验建立y=a+blnx模型,很好的表示了土壤中以及作物体内三氟啶磺隆钠盐残留量与药害程度的定量关系。其中,剂量-反应模型决定系数在0.86以上,不同作物对三氟啶磺隆钠盐的敏感性不同,三种套种作物对三氟啶磺隆钠盐的敏感性大小顺序均为玉米>花生>西瓜。同一作物的不同部位对三氟啶磺隆钠盐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在0.05~1mg/kg浓度范围内,花生、玉米植株地下、地上部位对三氟啶磺隆钠盐的敏感性为主根长>根鲜重>株高>株鲜重;西瓜植株地下部位对三氟啶磺隆钠盐的敏感性不及地上部位,株高>株鲜重>主根长>根鲜重;残留量-反应模型决定系数在0.99以上,残留量-反应模型很好地揭示了植株内吸收传导的三氟啶磺隆钠盐浓度是造成植株各部位产生抑制差异的原因。(2)大田试验评价了三氟啶磺隆钠盐对花生、玉米和西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氟啶磺隆钠盐在推荐剂量下使用,间隔90d后下种花生,收获期花生株高、叶片数、单株荚数、产量等指标抑制率小于5%,对花生安全;对于西瓜作物,间隔30d下种,西瓜蔓长抑制10.5%,但提前开花坐果,药后90d下种,西瓜蔓长与CK相比,增长25.1%;推荐剂量下间隔90d后下种玉米,收获期玉米减产低于3.5%,对玉米安全。根据田间花生药害诊断、各性状抑制情况调查及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建立了三氟啶磺隆钠盐对作物药害数量化分级标准。4、首次研究了三氟啶磺隆钠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氟啶磺隆钠盐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没有显着持续的不良影响。不同浓度的三氟啶磺隆钠盐促进赤红壤呼吸;低浓度(1mg/kg)三氟啶磺隆钠盐抑制红壤呼吸,高浓度(100mg/kg)促进红壤呼吸。赤红壤、红壤呼吸在30d后恢复到对照水平。根据危害系数法划分三氟啶磺隆钠盐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等级,三氟啶磺隆钠盐属于无实际危害级的农药。5、三氟啶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室内模拟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温度越高、湿度越大越有利于三氟啶磺隆钠盐的降解,温度变化显着影响该药剂的降解。6、采用土柱淋溶法对三氟啶磺隆钠盐在两种不同理化性质土壤中的淋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氟啶磺隆钠盐在赤红壤中较难移动,R2+R3+R4>50,属于较难淋溶;在红壤中难移动,R1>50,属于难淋溶。

董旸[5](2013)在《异丙甲草胺降解菌株Y4-6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是一种使用非常普遍的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在田间对杂草的防治有非常好的效果,作为一种内吸传导型的除草剂,异丙甲草胺具有高效、选择性强和针对性强等特性。异丙甲草胺是我国用量最大的三种除草剂之一,但同时异丙甲草胺的负面效应也很明显,其土壤残留期长,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体的生理健康。因此,消除异丙甲草胺的环境污染非常重要。而生物修复在去污染的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其中微生物修复又是最主要的生物修复手段。但目前为止异丙甲草胺微生物的研究还非常少,缺乏高效的降解菌株,因此筛选高效的异丙甲草胺降解菌株和研究异丙甲草胺降解的生物学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在江苏某生产异丙甲草胺的农药厂污泥中采取土样,通过分离筛选的方法,得到一株高效降解异丙甲草胺的菌株,命名为Y4-6,通过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表型特征和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最终将其鉴定为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 sp.)。菌株Y4-6在含100 mg/L的异丙甲草胺无机盐基础培养液中培养3d后,可以使异丙甲草胺降解达80%左右。菌株Y4-6降解异丙甲草胺的最适条件为:温度为30℃;pH为7.0到8.0之间。同时,接种量和降解速度成正相关性,异丙甲草胺的初始浓度太高会抑制菌株降解速率。在降解的过程中如果添加外源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菌株的降解效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首次鉴定了异丙甲草胺的代谢产物为CMEPA(2-甲基-6-乙基-2-氯乙酰苯胺)。土壤降解实验中,在添加了50mg/kg的异丙甲草胺的土样里,Y4-6可以在72 h内降解75%以上。在土壤降解条件的研究中,30℃温度菌株降解效果最好,在中性土壤降解效果要比酸性和碱性土壤效果好,接种量以及含水量和降解效率起到正相关性。

朱金文[6](2008)在《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的生理生化特性和草甘膦耐性研究》文中指出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外来入侵杂草之一。鉴于我国高锰胁迫趋势不断加剧,本论文采用水培方法以水生生态型空心莲子草为试验材料,运用ICP-MS、同位素示踪等技术手段,较系统地研究了高锰胁迫对空心莲子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体内离子吸收、光合与抗氧化酶系统响应,和空心莲子草对草甘膦的耐药性以及草甘膦在杂草体内的吸收、传导与代谢。另外,还针对该草的治理探讨了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植株上的沉积规律。取得的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温室条件下空心莲子草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锰浓度在0.31~2.45 mM范围内,培养100 d后空心莲子草茎叶生物量显着高于常规浓度锰(0.0091 mM,对照)培养的植株,锰浓度超过4.90 mM后,空心莲子草生物量随锰浓度进一步提高而下降。次高锰(0.31 mM)条件下培养40、120、365 d后从扦插主根茎上长出的新根茎数是对照的2.3~2.6倍;地下组织生物量比对照提高了24.1%~32.2%;一年的茎叶生物量之和比对照(17.5 g/株)提高了18.4%,均存在显着差异。高锰(2.45 mM)条件下培养40、120、365 d后新根茎数是对照的2.4~3.0倍;培养40 d时地下组织生物量只有对照的82.2%,尔后逐步增加,培养365 d时比对照增加了25.1%;但一年的茎叶生物量之和显着下降,只有对照的71.8%。本实验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的入侵能力与土壤中有效锰含量密切相关,次高锰促进了空心莲子草生长和地下根茎形成;高锰有利于地下根茎形成,但抑制了地上部生长。(2)光合速率与荧光参数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锰处理后120 d,空心莲子草的光饱和点不受影响,均在PPFD 1000μmol/(m2·s)左右,气孔导度也未受影响。次高锰处理后,空心莲子草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22.4%,胞间CO2下降;叶绿素b与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7%和17.9%,促进了其天线色素的转换效率与PSⅡ电子传递速率,空心莲子草用于PSⅡ光化学反应的能量较多。高锰处理后光合速率显着降低,比对照下降了11.8%,胞间CO2也下降。高锰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与对照相当,可能对原初反应伤害不大,但是导致电子传递受阻,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与电子传递速率降低,PSⅡ开放的反应中心比例与参与CO2固定的电子减少,也可能导致碳同化降低迫使叶片的PQ库还原程度升高,通过热耗散的能量增加。总体上,次高锰处理促进了空心莲子草的光合作用,而高锰处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空心莲子草的光合作用。(3)膜脂过氧化与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次高锰处理后40d和120 d,空心莲子草体内膜脂系统正常,叶片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活性与对照无显着差异。高锰处理后40 d,MDA含量高于对照,SOD活性与对照相当,APX活性提高为对照的216.5%;高锰处理后120 d,MDA含量与对照无显着差异,SOD活性比对照提高了69.0%;APX活性下降为对照的59.0%。同时进行草甘膦(68 g ae/ha)茎叶处理后,不同浓度锰处理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无显着差异;对照空心莲子草的SOD和APX活性在草甘膦处理后8 d显着下降,而草甘膦处理后2 d次高锰条件下SOD活性即下降;高锰条件下SOD、APX活性也已下降,且MDA含量升高幅度比对照大。上述结果表明,次高锰条件下,空心莲子草能启动抗氧化酶系统有效清除自由基,保护膜系统;高锰胁迫初期,SOD、APX等抗氧化酶系统无法有效清除高锰浓度的氧化毒害,膜脂过氧化增加,但适应120 d后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此外,草甘膦处理后次高锰与对照植株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当,但高锰处理空心莲子草自由基清除能力低于对照。(4)空心莲子草植株不同部位9种元素测定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根系吸收锰后向地上部运转,过量的锰主要积累在地下组织和叶片中。对照植株培养120 d,叶片、茎与地下组织中锰含量分别为0.13、0.042和0.15 mg/g,而次高锰与高锰处理叶片中锰含量分别为对照的5.2倍和44.6倍,地下组织中分别是对照的5.0倍与45.3倍。对照植株叶片中铁、铜、锌、硼与钼的含量分别为163.0、15.7、74.0、0.7和34.4μg/g,次高锰处理叶片中五种元素的含量显着提高,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1.2%、17.1%、5.0%、47.9%和33.9%,高锰处理叶片中五种元素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5%、25.3%、7.9%、73.1%和43.4%,也均显着高于对照。对照植株地下组织中钙、镁和钾的含量分别为30.1、3.4、30.1 mg/g,次高锰处理地下组织中仅钾含量比对照降低了25.0%,高锰处理地下组织中三种元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4.7%、31.1%和19.0%,均为显着差异。上述结果表明,次高锰和高锰条件下促进了空心莲子草对铁、铜、锌、硼与钼的吸收,但高锰处理抑制了空心莲子草对钙、镁和钾的吸收。(5)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对草甘膦产生了耐药性,且随着锰浓度提高耐药性增强。次高锰与高锰培养120 d,草甘膦(68 g ae/ha)处理后20 d,茎叶鲜重抑制率分别比常规浓度锰处理(90.9%)下降了17.4与44.6个百分点,草甘膦处理后50 d存活的地下主根茎数分别是对照(25.0%)的3.0和3.6倍。次高锰与高锰条件下,草甘膦对空心莲子草地下根茎的ED50值分别是对照(48.1 g ae/ha)的1.5和2.4倍。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在空心莲子草顶端往下第四对叶进行14C-草甘膦点叶处理后3 d,次高锰与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叶片的药剂吸收未减少。次高锰条件下14C-草甘膦被叶片吸收后输导至植株其它部位的量比对照(处理剂量的14.7%)提高了53.1%,14C-草甘膦在点药处理叶以上茎叶与根茎中的浓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9.7%与37.5%。高锰条件下14C-草甘膦处理后积累在处理叶中未向外输导的药剂量比对照增加了50.0%,但未减少在地下组织的积累。药剂处理后7 d,放射性成像图显示,次高锰与高锰条件下处理叶以下叶片中14C-草甘膦的积累量比对照少。在14C-草甘膦处理后14 d,采用薄层层析法从地下组织中提取分离到的14C-草甘膦残留量约为每株杂草10 ng左右,占14C-草甘膦处理剂量的0.8%左右,14C-草甘膦代谢产物氨甲基磷酸(AMPA)未检出。上述结果表明,次高锰条件下14C-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中的传导量增加,地下根茎中的14C-草甘膦含量提高;高锰条件下空心莲子草根茎与根系中的草甘膦积累未减少;草甘膦在不同锰浓度下培养的空心莲子草体内的代谢速度无显着差异。(6)改进草甘膦的使用技术是治理耐药性空心莲子草的重要措施之一。草甘膦药液在空心莲子草植株上的沉积试验结果表明,用体积中径(VMD)149.5~233.7μm的雾滴喷雾,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叶片的沉积量在VMD 1 57.3μm时较多,随着雾滴体积中径进一步增大,沉积量显着减少,VMD 157.3μm处理的草甘膦沉积量比VMD 233.7μm处理的沉积量提高35.1%。相同草甘膦剂量,用较小雾滴(VMD 157.3μm)与较少施药液量(339 L/hm2)处理的沉积量比较大雾滴(VMD233.4μm)与较多施药液量(694.5 L/hm2)处理提高了54.2%。施药液量超过382.5L/hm2后,草甘膦药液的流失明显增多。草甘膦(800 mg ae/L)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片的最大稳定持留量约为4.92μg ae/cm2。上述结果表明,喷施草甘膦时采用VMD 149.5~157.3μm的较小雾滴和约339 L/hm2的施药液量,草甘膦防治空心莲子草时的药剂有效利用率比较高。

翟勇[7](2006)在《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中国生态农业(CEA)发展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改善我国产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等,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中国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具有较大差别。CEA是遵循生态学、农学、资源环境科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方法,以生态、经济、社会等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起来的多组分、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体系。(2)CEA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理论体系还存在过于理想化与综合化、发展阶段理论薄弱、发展战略思路还不很明确等缺陷;技术集成度不高,关键技术不过硬,政策、管理与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等,严重制约着CEA的可持续发展。(3)CEA至少受到生态学、经济学、农学,资源环境科学、农业工程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方法的共同支撑。CEA富有特色的理论内涵还应当包括生态农业系统适度投入论、生态农业物质-经济循环论、生态农业产业论和生态农业工程论等。(4)CEA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为: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长远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整体协调、科学先进、勇于创新、规范可行的原则,以CEA产业化创新发展为核心,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技术升级战略、政策保障战略与区域推进战略,并结合科技、政策、管理、社会参与等机制创新,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资源环境安全的双赢目标,并用10年左右时间,使CEA成为我国农业的主体。(5)CEA创新发展战略体系包括产业化发展战略、技术升级战略、区域推进战略和政策保障战略等四大组成部分。该总体战略框架以产业化战略为核心,以技术升级战略和政策保障战略为保障,以区域推进战略为主要方式,通过多个战略的有机组合和组织管理等机制创新,有计划地实现CEA创新发展体系。(6)产业化战略是CEA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主要包括农产品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基地商品化生产战略、深加工战略、循环产业链战略和服务与营销战略等六大层面。其中,基地商品化生产战略、农产品深加工战略是CEA产业化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其他战略是CEA产业化的重要保障或特色内容。近中期CEA产业化重点领域为基地商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和新型生态产业。(7)技术升级战略、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是CEA的重要保障战略。技术升级战略框架包括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成果转化功能强化战略、科技投入保障战略和科技素质升级战略,其核心是科技创新战略。近中期CEA技术升级的重点领域是:农产品产地环境建设、农产品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型和高效型生态模式等。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主要包括政策保障战略、全民参与战略、信息与市场战略、示范推广战略、组织模式创新战略等。其中,政策保障战略和组织模式创新战略是该框架的核心内容。(8)区域推进战略是实现CEA的主要形式。按照东北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内陆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和青藏高原区等8个生态农业区域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各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要点与发展方向。(9)CEA模式创新的原则是:整体协调、适时适地、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等。(10)制约CEA模式推广效果的内在机制是:比较效益低而劳动繁杂的模式、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模式、缺环断节和缺乏配套技术的模式、不考虑农民意愿而强制推行的模式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推广。(11)CEA模式创新的基本内容包括产业模式、技术模式、管理模式和区域模式创新等四个层面。产业模式创新是CEA模式创新的核心,区域模式创新是具体实现形式,技术模式与管理模式创新是重要保障。未来CEA的重要产业化模式有:基地生产型、科技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等。技术模式创新的重点领域包括生态投入品研制、农田污染控制、农产品清洁化生产、农产品和环境质量快速监测等。未来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农户自主型、农民组织主导型、政府组织与引导型、企业订单与市场引导型等几种类型。本文提出了我国8大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方向、主导模式及其相应的模式群。(12)从结构、功能和效益三大层面,用28个综合指标初步构建起了CEA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该体系对市级、县级和乡村级等不同尺度的生态农业系统进行了评价,为CEA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13)剖析了制约CEA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的五大元素,即政府、农民、企业、科技人员和消费者等因素,提出了CEA的未来政策取向。(14)CEA组织与管理机制创新的基本模式为:政府引导下的科技实体与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农民群众与企业主体建设的框架模式。本模式揭示了农民群众与企业是CEA建设的主体,是CEA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是CEA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15)CEA创新发展的重大措施主要包括: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政策与投入体系、理顺社会参与机制、创新管理与组织模式等。

卢植新,马跃峰[8](2004)在《广西贵港赤红壤区域农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对广西贵港赤红壤区域农田杂草种类进行系统调查,大致可分为恶性杂草、主要杂草、一般性杂草及地区性杂草四类.分析了水稻田及旱地作物主要杂草的发生频率及密度,并对主要作物主要杂草进行化学防除研究,确定了一系列的有效除草剂及比较完整的使用除草剂配套技术。

于颖[9](2004)在《铜—农药污染的土壤生态化学脱毒行为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开展Cu与农药甲胺磷、草甘膦吸附/解吸试验、Cu和甲胺磷的大豆根际行为试验,以及农药脱毒生态化学指示(土壤酶、有效P)试验,对东北地区典型土壤——黑土与棕壤污染物的化学脱毒行为进行研究,为东北地区农业清洁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行为是土壤物理化学脱毒的体现。试验结果表明,Cu2+的吸附/解吸等温线与Freundlich方程有较好的拟合性。黑土对Cu2+的吸附脱毒能力高于棕壤,且解吸率更低。Cu2+的解吸量与吸附量之间呈二次幂函数关系。描述Cu2+吸附/解吸动力学过程的最优模型为双常数方程。两种农药在土壤原胶体及去有机质土壤上的吸附仍符合Freundlich方程,但有机质去除后吸附量大为降低。无机矿物是甲胺磷吸附的主要载体,而有机质对草甘膦的吸附脱毒则更为重要。在土壤-农药- Cu2+共存体系中,Cu2+的吸附量降低,解吸量增加。由于较强的络合能力,草甘膦对Cu2+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大于甲胺磷。根际和土壤酶通过生物化学机制对污染物进行脱毒。大豆根系通过将Cu2+转化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而减少吸收。同时,甲胺磷在大豆根际环境中的降解速率显着加快。土壤脱氢酶对农药反应敏感,多数情况表现出抑制作用。酸性磷酸酶在甲胺磷加入初期被刺激,随后被部分抑制;随着草甘膦浓度的升高,酸性磷酸酶的抑制作用增强。农药的施入增加了土壤有效P含量,但对有效P的贡献率仍较低。

卢植新[10](2003)在《南方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研究——广西赤红壤区中低产田改良与农业综合开发研究》文中提出“南方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是国家科技部在“八五”、“九五”期间设立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广西赤红壤区中低产田改良与农业综合开发研究》为该项目组成的一部分。文章对项目的立项背景 ,试验示范区概况 ,项目执行的主要研究任务、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任务完成情况及研究结果 ,项目实施取得突破性成果 ,实施项目取得的经验 ;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组织和主持的专家委员会对《广西赤红壤区中低产田改良与农业综合开发研究》专题进行验收并通过验收的客观评价等进行详实的描述和报道

二、广西贵港赤红壤区域农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贵港赤红壤区域农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环嗪酮对甘蔗及其间套种作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概况
        1.1.1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的特性
        1.1.2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的发展历史与结构性质
        1.1.3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的残留检测
        1.1.4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对作物的影响及补救措施
    1.2 环嗪酮的研究概况
        1.2.1 环嗪酮简介
        1.2.2 环嗪酮的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1.2.3 环嗪酮的环境行为研究现状
        1.2.4 环嗪酮对作物的药害特点
    1.3 广西甘蔗田杂草化学防除概况
        1.3.1 广西蔗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
        1.3.2 广西甘蔗田除草剂应用情况
        1.3.3 存在的问题
    1.4 我国甘蔗田除草剂的登记情况
        1.4.1 已登记的甘蔗田除草剂品种
        1.4.2 正在进行农药登记试验的甘蔗田除草剂品种
    1.5 立项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项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实验材料选择
        2.2.1 供试试剂
        2.2.2 供试作物
    2.3 仪器设备
    2.4 环嗪酮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2.4.1 标准溶液的配置
        2.4.2 样品前处理方法
        2.4.3 仪器条件
        2.4.4 结果计算
    2.5 环嗪酮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
        2.5.1 环嗪酮对当茬甘蔗的安全性试验
        2.5.2 环嗪酮对几种套种作物的安全性试验
    2.6 环嗪酮田间残留试验
        2.6.1 试验处理及试验点土壤理化性质
        2.6.2 环嗪酮在甘蔗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2.6.3 结果计算
    2.7 环嗪酮对甘蔗农艺性状的影响
    2.8 数据统计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环嗪酮检测分析方法的建立
        3.1.1 色谱条件的优化
        3.1.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3.1.3 方法学确证
    3.2 环嗪酮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检测结果
        3.2.1 环嗪酮在甘蔗植株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3.2.2 环嗪酮在甘蔗田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3.3 环嗪酮对甘蔗的安全性研究
        3.3.1 环嗪酮对甘蔗生长性状的影响
        3.3.2 环嗪酮对甘蔗叶绿素的影响
        3.3.3 环嗪酮对甘蔗光合作用的影响
        3.3.4 环嗪酮对甘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5 环嗪酮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4 环嗪酮对间套种作物的安全性研究
        3.4.1 环嗪酮对花生的室内敏感性试验
        3.4.2 环嗪酮对玉米的室内敏感性试验
        3.4.3 环嗪酮对大豆的室内敏感性试验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建立HPLC及GC-NPD检测环嗪酮的方法
        4.1.2 明确环嗪酮在甘蔗田土壤及甘蔗植株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4.1.3 初步探明环嗪酮对甘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4.1.4 探明环嗪酮对间套作物的安全性
    4.2 讨论
        4.2.1 HPLC及GC-NPD检测环嗪酮
        4.2.2 环嗪酮在甘蔗田土壤及甘蔗植株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4.2.3 环嗪酮对甘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4.2.4 环嗪酮对间套作物的安全性
    4.3 本文创新之处
    4.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1 研究方法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3.1 引言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3.2.1 配方依据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3.5 模型评价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1 引言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1 引言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1 引言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1 引言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1 引言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8.5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1 引言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9.5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1 引言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0.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1 引言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1.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来源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3)二甲戊灵土壤残留及其对几种作物的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特性
    1.2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方法
        1.2.1 气相色谱法
        1.2.2 液相色谱法
    1.3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对作物的影响
    1.4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降解行为
        1.4.1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
        1.4.2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在植物中的降解
    1.5 二甲戊灵的研究概况
        1.5.1 品种简介
        1.5.2 理化性质
        1.5.3 毒性
        1.5.4 作用机理及应用巧围
        1.5.5 二甲戊灵的残留检测方法
        1.5.6 二甲戊灵的安全性研究
        1.5.7 环境微生物对二甲戊灵的降解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剂与仪器
        2.1.2 供试作物
        2.1.3 供试土壤
    2.2 GC检测二甲戊灵的方法
        2.2.1 标准溶液
        2.2.2 样品前处理方法
        2.2.3 气相色谱分离条件
    2.3 土壤降解试验
        2.3.1 试验方法
        2.3.2 数据处理
    2.4 二甲戊灵对作物的选择性指数
        2.4.1 试验方法
        2.4.2 数据处理
    2.5 二甲戊灵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5.1 室内试验
        2.5.2 田间试验
    2.6 二甲戊灵对作物的剂量-反应模型和残留量-反应模型
        2.6.1 试验方法
        2.6.2 数据处理
    2.7 数据统计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二甲戊灵检测分析方法
        3.1.1 前处理方法的确定
        3.1.2 线性范围
        3.1.3 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评价
        3.1.4 方法的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
    3.2 二甲戊灵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研究
        3.2.1 温度对二甲戊灵降解的影响
        3.2.2 大田环境下二甲戊灵的降解
        3.2.3 模拟不同降雨量对二甲戊灵消解的影响
    3.3 二甲戊灵对作物的选择性指数
        3.3.1 二甲戊灵对作物和稗草的毒力测定结果
        3.3.2 二甲戊灵对五种作物选择性指数的测定结果
    3.4 二甲戊灵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4.1 二甲戊灵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3.4.2 二甲戊灵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3.4.3 二甲戊灵对豇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3.4.4 二甲戊灵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3.4.5 二甲戊灵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3.5 二甲戊灵对五种作物的安全性研究
        3.5.1 二甲戊灵对五种作物的剂量-反应模型
        3.5.2 二甲戊灵对作物的残留量-反应模型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建立GC检测二甲戊灵的方法
        4.1.2 二甲戊灵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
        4.1.3 二甲戊灵对五种作物的选择性指数
        4.1.4 二甲戊灵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4.1.5 二甲戊灵对作物的剂量.反应模型和残留量-反应模型
    4.2 讨论
        4.2.1 GC法检测分析二甲戊灵
        4.2.2 二甲戊灵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研究
        4.2.3 二甲戊灵对五种作物的选择性指数
        4.2.4 二甲戊灵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4.2.5 二甲戊灵对作物的剂量-反应模型、残留量-反应模型
    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4.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三氟啶磺隆钠盐在甘蔗田土壤中的残留及其对甘蔗套种作物的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特性
    1.2 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
        1.2.1 农产品中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方法
        1.2.2 土壤、水体中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方法
        1.2.3 其他样品中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方法
    1.3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作物的影响
        1.3.1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当茬作物的影响
        1.3.2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1.4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1.5 磺酰脲类除草剂环境行为研究
        1.5.1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
        1.5.2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淋溶
    1.6 三氟啶磺隆钠盐的研究概况
        1.6.1 品种简介
        1.6.2 理化性质
        1.6.3 毒性
        1.6.4 作用机理及使用方法
        1.6.5 对当茬、套种作物的药害
        1.6.6 对土壤微生物影响
        1.6.7 存在问题
    1.7 选题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1.7.1 选题意义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剂与仪器
        2.1.2 供试作物
        2.1.3 供试土壤
    2.2 HPLC检测三氟啶磺隆钠盐方法
        2.2.1 标准储备液和工作溶液
        2.2.2 样品前处理方法
        2.2.3 液相色谱分离条件
    2.3 三氟啶磺隆钠盐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
        2.3.1 三氟啶磺隆钠盐对当茬甘蔗的安全性试验
        2.3.2 三氟啶磺隆钠盐对不同套种作物的安全性试验
    2.4 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试验
        2.4.1 试验方法
        2.4.2 数据处理
    2.5 土壤降解、淋溶试验
        2.5.1 土壤降解试验
        2.5.2 土壤淋溶试验
    2.6 数据统计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氟啶磺隆钠盐检测分析方法
        3.1.1 前处理方法优化
        3.1.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优化
        3.1.3 线性范围
        3.1.4 添加回收率结果及方法精密度评价
        3.1.5 方法的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
    3.2 三氟啶磺隆钠盐、甲基咪草烟对甘蔗的安全性研究
        3.2.1 三氟啶磺隆钠盐、甲基咪草烟对甘蔗农艺性状的影响
        3.2.2 三氟啶磺隆钠盐、甲基咪草烟对甘蔗品质分析指标的影响
    3.3 三氟啶磺隆钠盐对套种作物的安全性研究
        3.3.1 室内试验
        3.3.2 大田试验
    3.4 三氟啶磺隆钠盐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3.5 三氟啶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降解、淋溶行为研究
        3.5.1 三氟啶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
        3.5.2 三氟啶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淋溶行为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建立HPLC检测三氟啶磺隆钠盐的方法
        4.1.2 初步探明三氟啶磺隆钠盐对作物的安全性影响
        4.1.3 明确三氟啶磺隆钠盐在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4.1.4 明确三氟啶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降解、淋溶行为
    4.2 讨论
        4.2.1 HPLC检测分析除草剂三氟啶磺隆钠盐
        4.2.2 三氟啶磺隆钠盐对作物的安全性研究
        4.2.3 三氟啶磺隆钠盐在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4.2.4 三氟啶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降解、淋溶行为研究
    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4.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异丙甲草胺降解菌株Y4-6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农药污染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农药使用及污染现状
        1.2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
        2.1 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类群
        2.2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
    3. 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
    4. 我国除草剂发展概况
    5. 酰胺类除草剂简介及其研究进展
        5.1 酰胺类除草剂的发展
        5.2 酰胺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5.3 酰胺类除草剂应用概况
        5.4 酰胺类除草剂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6. 异丙甲草胺研究进展
        6.1 异丙甲草胺的结构性质
        6.2 异丙甲草胺的作用机理和应用范围
        6.3 异丙甲草胺降解研究进展
第二章 异丙甲草胺降解菌Y4-6的分离及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与步骤
        1.3 异丙甲草胺检测方法
        1.4 降解菌株的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
        1.5 降解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的扩增及测定
        1.6 降解菌株系统发育地位的确定
        1.7 菌体生长量的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异丙甲草胺降解菌的分离
        2.2 降解菌株的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2.3 菌株Y4-6的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及鉴定
        2.4 环境条件对Y4-6生长的影响
    3. 小结
第三章 异丙甲草胺降解菌株Y4-6的降解特性及代谢途径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与试剂
        1.3 异丙甲草胺含量的检测方法
        1.4 菌体生长量的测定
        1.5 种子液的制备
        1.6 代谢产物提取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异丙甲草胺的降解和菌株Y4-6生长的关系
        2.2 温度对菌株Y4-6降解异丙甲草胺的影响
        2.3 初始pH对菌株Y4-6降解异丙甲草胺的影响
        2.4 农药初始浓度对菌株Y4-6降解异丙甲草胺的影响
        2.5 接种量对菌株Y4-6降解异丙甲草胺的影响
        2.6 菌株Y4-6降解异丙甲草胺中间产物分析
    3. 小结
第四章 菌株Y4-6对土壤中异丙甲草胺残留的降解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试剂,土壤
        1.3 土壤中Y4-6菌株和异丙甲草胺的施用
        1.4 土壤中异丙甲草胺的提取和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Y4-6在土壤中对异丙甲草胺的降解研究
        2.2 温度对土壤中降解异丙甲草胺的影响
        2.3 pH对土壤中降解异丙甲草胺的影响
        2.4 接种量对土壤中降解异丙甲草胺的影响
        2.5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中降解异丙甲草胺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论文创新点
附录一 文中所用培养基及试剂配方
附录二 相关DNA序列
致谢

(6)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的生理生化特性和草甘膦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空心莲子草危害、治理与草甘膦的抗性研究
        1.1 空心莲子草的危害与治理
        1.1.1 空心莲子草的发生与分布
        1.1.2 空心莲子草的危害
        1.1.3 空心莲子草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适应性
        1.1.3.1 生物学特性
        1.1.3.2 环境适应性
        1.1.4 空心莲子草的治理与资源化利用
        1.1.4.1 治理概况
        1.1.4.2 人工防除
        1.1.4.3 生物防治
        1.1.4.4 化学防治
        1.1.4.5 资源化利用
        1.2 草甘膦在杂草体内的作用方式和抗药性研究
        1.2.1 草甘膦的作用方式
        1.2.2 草甘膦的特点
        1.2.3 草甘膦在杂草体内的吸收、传导与代谢
        1.2.4 草甘膦使用技术与应用趋势
        1.2.4.1 环境条件对草甘膦生物活性的影响
        1.2.4.2 金属离子对草甘膦的拮抗作用
        1.2.4.3 助剂与其它除草剂对草甘膦生物活性的影响
        1.2.4.4 草甘膦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1.2.5 杂草对草甘膦的耐药性与抗药性机理
        1.2.5.1 耐药性与抗药性发展趋势
        1.2.5.2 耐药性与抗药性机理
    第二章 高锰胁迫发展趋势与植物耐锰机制
        2.1 土壤中锰的赋存形态及高锰胁迫发展趋势
        2.1.1 锰的丰度
        2.1.2 锰的赋存形态与有效性
        2.1.3 锰赋存形态的影响因素
        2.1.4 高锰胁迫及其发展趋势
        2.1.4.1 高锰胁迫现状
        2.1.4.2 高锰胁迫的发展趋势
        2.2 高等植物中锰的生理功能与锰毒
        2.2.1 锰的生理功能
        2.2.2 植物锰毒
        2.2.3 锰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
        2.3 高等植物的耐锰机制
        2.3.1 吸收与运转差异
        2.3.2 区隔化
        2.3.3 排泄作用
        2.3.4 金属螯合物解毒
        2.3.4.1 有机酸和氨基酸
        2.3.4.2 植物螯合多肽和金属硫因蛋白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三章 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意义
        3.2 研究目标
        3.3 研究内容
        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5 技术路线
    第四章 高锰对空心莲子草生长繁殖与草甘膦耐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药剂与设备
        4.2.2 自然光照条件下高锰胁迫植株培养
        4.2.3 人工辅助光照条件下高锰胁迫植株培养
        4.2.4 高锰胁迫浓度的选择
        4.2.5 高锰胁迫对空心莲子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4.2.6 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对草甘膦的敏感性
        4.2.7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锰胁迫浓度对空心莲子草生长的影响
        4.3.2 高锰胁迫对空心莲子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4.3.3 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对草甘膦的敏感性
        4.4 讨论
    第五章 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的光合特性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植株培养
        5.2.2 光饱和响应曲线测定
        5.2.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5.2.4 叶绿素含量测定
        5.2.5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高锰胁迫对空心莲子草光合速率的影响
        5.3.2 高锰胁迫对空心莲子草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5.3.3 高锰胁迫对空心莲子草PS Ⅱ吸收光能分配比例的影响
        5.3.4 高锰胁迫对空心莲子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3.5 高锰胁迫对空心莲子草蒸腾速率的影响
        5.4 讨论
        5.4.1 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光合速率变化的原因分析
        5.4.2 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过剩激发能的耗散途径
    第六章 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响应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植株培养
        6.2.2 MDA含量测定
        6.2.3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6.2.4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6.2.5 草甘膦处理
        6.2.6 数据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高锰胁迫与草甘膦对空心莲子草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6.3.2 高锰胁迫和草甘膦对空心莲子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6.3.3 高锰胁迫与草甘膦对空心莲子草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6.4 讨论
    第七章 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体内锰积累与其它离子吸收的关系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植株培养
        7.2.2 空心莲子草中锰等九种元素测定
        7.2.3 数据统计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锰在空心莲子草中积累与分布
        7.3.2 空心莲子草体内锰积累与其它离子吸收的关系
        7.3.2.1 高锰胁迫对钙吸收的影响
        7.3.2.2 高锰胁迫对镁吸收的影响
        7.3.2.3 高锰胁迫对钾吸收的影响
        7.3.2.4 高锰胁迫对铁吸收的影响
        7.3.2.5 高锰胁迫对铜吸收的影响
        7.3.2.6 高锰胁迫对锌吸收的影响
        7.3.2.7 高锰胁迫对硼吸收的影响
        7.3.2.8 高锰胁迫对钼吸收的影响
        7.4 讨论
    第八章 ~(14)C-草甘膦在锰胁迫空心莲子草中吸收、传导与代谢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药剂及仪器
        8.2.2 植株培养
        8.2.3 ~(14)C-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中吸收与传导
        8.2.4 空心莲子草中~(14)C-草甘膦的代谢产物A MPA测定
        8.2.5 数据统计分析
        8.3 结果与分析
        8.3.1 ~(14)C-草甘膦在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叶片的吸收
        8.3.2 ~(14)C-草甘膦在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植株的发布
        8.3.3 ~(14)C-草甘膦在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植株不同部位的含量
        8.3.4 ~(14)C-草甘膦在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根茎与根系中代谢
        8.4 讨论
    第九章 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植株的沉积规律
        9.1 引言
        9.2 材料与方法
        9.2.1 药剂及仪器
        9.2.2 植株培养
        9.2.3 雾滴大小对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叶片沉积的影响
        9.2.4 雾滴大小与施药液量对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叶片沉积的影响
        9.2.5 草甘膦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片的最大稳定持留量
        9.2.6 数据统计分析
        9.3 结果与分析
        9.3.1 雾滴大小对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叶片沉积的影响
        9.3.2 雾滴大小与施药液量对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叶片沉积的影响
        9.3.3 草甘膦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片的最大稳定持留量
        9.4 讨论
    第十章 总讨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0.1 总讨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附录1 主要缩略语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与成果
致谢

(7)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重要意义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概况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2 国外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的热点问题
        1.3.3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2.1.1 国内外生态农业概念辨识
        2.1.2 生态农业概念的完善过程
        2.1.3 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
    2.2 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
    2.3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2.3.1 追求的是综合效益目标,而非单一的环境目标
        2.3.2 强调合理增加投入,而不是系统自我维持
        2.3.3 强调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涉及面宽,更加综合与多元化
        2.3.4 注重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并与传统技术相结合
        2.3.5 具有鲜明而丰富的区域特色
        2.3.6 具有显着的政府参与特色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比较与启示
    3.1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3.1.1 产生与发展背景
        3.1.2 生态农业发展实践
        3.1.3 典型国家和地区生态农业概况
        3.1.4 生态农业产品市场状况
    3.2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3.2.1 产生背景
        3.2.2 发展里程
        3.2.3 发展现状与问题
    3.3 国内外生态农业的主要差异
        3.3.1 背景
        3.3.2 内涵
        3.3.3 速度与规模
    3.4 国外生态农业的启示与借鉴
第四章 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辨析
    4.1 生态农业理论创新制约因素分析
        4.1.1 概念缺陷剖析
        4.1.2 理论体系瑕疵剖析
    4.2 模式的资源环境制约
        4.2.1 水资源短缺
        4.2.2 耕地资源退化
        4.2.3 能源危机加剧
        4.2.4 产地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4.3 模式的技术制约
        4.3.1 先进、安全、适用的农业生物技术
        4.3.2 环境友好型肥药技术
        4.3.3 病虫草害的生态控制技术
        4.3.4 物料精准化投入技术
        4.3.5 生态农业标准化与国际化
    4.4 模式的产业基础制约
        4.4.1 生态农业产业化正在兴起,但基础薄弱
        4.4.2 强地域性和多元文化对产业创新的利弊兼而有之
    4.5 生态农业的政策制约因素
        4.5.1 农村土地经营体制
        4.5.2 农业科研投入不足
    4.6 生态农业的管理机制制约
        4.6.1 绿色农产品市场管理机制
        4.6.2 科技示范与推广体系
        4.6.3 生态农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模式制约
    4.7 生态农业的社会学制约
        4.7.1 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
        4.7.2 生态农业与“三农”问题
        4.7.3 农民生产观念与素质制约
第五章 生态农业理论体系探讨
    5.1 生态农业理论的学科基础
        5.1.1 生态学科群
        5.1.2 资源环境学科群
        5.1.3 农学学科群
        5.1.4 经济学科群
        5.1.5 工程学科群
    5.2 生态农业若干重要科学问题探讨
        5.2.1 中国生态农业的目标定位
        5.2.2 发展特色与同国际接轨的关系
        5.2.3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艰难选择
        5.2.4 规范化、标准化是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5.2.5 农民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
        5.2.6 建设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5.3 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研究
        5.3.1 理论创新
        5.3.2 生态农业战略、道路与途径
        5.3.3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与内涵探讨
        5.3.4 生态农业评价方法
第六章 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6.1 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战略构想
        6.1.1 总体思路
        6.1.2 战略构架
    6.2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6.2.1 产业化现状与问题
        6.2.2 产业化战略框架内容
        6.2.3 产业化战略的重点领域
    6.3 中国生态农业技术升级战略
        6.3.1 技术支撑现状与主要制约因素
        6.3.2 技术升级战略框架内容
        6.3.3 技术升级的重点领域
    6.4 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
    6.5 生态农业区域推进战略
        6.5.1 生态农业区域差异
        6.5.2 生态农业区域推进战略框架
        6.5.3 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要点
    6.6 战略对策
        6.6.1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6.6.2 强化政策与投入体系
        6.6.3 理顺社会参与机制
        6.6.4 创新管理与组织模式
第七章 生态农业模式构建研究
    7.1 生态农业模式现状分析
        7.1.1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主体模式剖析
        7.1.3 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剖析
        7.1.4 生态农业区域模式剖析
    7.2 生态农业模式的理论探讨
        7.2.1 创新原则
        7.2.2 优良模式推广效果的内在制约机制分析
    7.3 生态农业总体发展模式
        7.3.1 产业模式
        7.3.2 技术模式
        7.3.3 管理模式
    7.4 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7.4.1 东北区
        7.4.2 黄淮海区
        7.4.3 黄土高原区
        7.4.4 长江中下游区
        7.4.5 西南区
        7.4.6 华南区
        7.4.7 西北区
        7.4.8 青藏高寒农业区
第八章 生态农业评价体系研究
    8.1 国内外生态农业评价进展
        8.1.1 国外生态农业评价进展
        8.1.2 国内生态农业评价进展
    8.2 评价原则
        8.2.1 因地制宜原则
        8.2.2 整体性原则
        8.2.3 科学与实用原则
        8.2.4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8.2.5 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8.2.6 可比性原则
    8.3 评价指标体系
        8.3.1 构建方法
        8.3.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8.3.3 权重确定
    8.4 评价实例简析
        8.4.1 市级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芜湖市为例
        8.4.2 县级区域生态农业评价-以德清县为例
        8.4.3 乡、镇级生态农业评价-以陈贵镇为例
第九章 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与管理模式
    9.1 生态农业保障体系分析
        9.1.1 政策法规体系
        9.1.2 组织管理机制
        9.1.3 社会参与机制
        9.1.4 薄弱环节
    9.2 生态农业未来政策取向
    9.3 生态农业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
        9.3.1 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机制分析
        9.3.2 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
    9.4 生态农业重大保障措施
        9.4.1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执行力度
        9.4.2 加强组织管理与服务
        9.4.3 加强生态农业资金投入
        9.4.4 加强生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1.1 创新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的必要性
        10.1.2 理论体系创新
        10.1.3 战略体系探索
        10.1.4 生态农业模式
        10.1.5 评价体系
        10.1.6 保障体系与管理模式
    10.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铜—农药污染的土壤生态化学脱毒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污染和污染物脱毒行为概述
        1.1.1 土壤重金属污染
        1.1.1.1 重金属概述
        1.1.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1.1.1.3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及毒性
        1.1.2 土壤农药污染
        1.1.2.1 农药概述
        1.1.2.2 土壤农药污染的来源
        1.1.2.3 农药的毒性
        1.1.3 东北地区典型土壤和土壤环境状况
        1.1.3.1 黑土和黑土区环境状况
        1.1.3.2 棕壤和棕壤区环境状况
        1.1.4 土壤-植物系统脱毒行为的定义
    1.2 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物脱毒行为
        1.2.1 吸附/解吸脱毒
        1.2.1.1 吸附脱毒机理
        1.2.1.1.1 重金属吸附脱毒机制
        1.2.1.1.2 有机物吸附脱毒机制
        1.2.1.2 吸附/解吸等温线的描述
        1.2.1.2.1 吸附等温线的描述
        1.2.1.2.2 解吸等温线的描述及解吸机理
        1.2.1.3 吸附/解吸动力学行为的描述
        1.2.1.4 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对污染物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1.2.2 扩散稀释脱毒
        1.2.2.1 向大气挥发(稀释)脱毒
        1.2.2.2 随水流移动(稀释)脱毒
        1.2.3 降解和转化脱毒
        1.2.3.1 非生物降解和转化脱毒
        1.2.3.1.1 水解脱毒
        1.2.3.1.2 光解脱毒
        1.2.3.2 生物降解和转化脱毒
        1.2.3.2.1 微生物降解和转化脱毒
        1.2.3.2.2 根际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脱毒
        1.2.3.2.3 土壤酶学脱毒
        1.2.3.2.4 农药的降解模式
        1.2.4 植物吸收脱毒
    1.3 东北地区三种常见农用化学品
        1.3.1 铜
        1.3.1.1 铜的基本特性
        1.3.1.2 铜的土壤滞留特性
        1.3.1.3 东北地区铜分布变化规律、形态分配和铜点源污染的来源
        1.3.2 甲胺磷
        1.3.2.1 甲胺磷的基本属性
        1.3.2.2 甲胺磷的残留分析方法
        1.3.3 草甘膦
        1.3.3.1 草甘膦的基本属性
        1.3.3.2 草甘膦的测定方法
第二章试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课题来源
    2.2 污染物选择依据
    2.3 研究内容
        2.3.1 重金属与农药的土壤吸附脱毒行为、解吸反脱毒行为
        2.3.2 铜和甲胺磷的根际脱毒行为
        2.3.3 农药土壤酶学脱毒行为
    2.4 技术路线
        2.4.1 论文总技术路线图
        2.4.2 吸附/解吸脱毒试验研究路线图
        2.4.3 根际脱毒试验研究路线图
        2.4.4 土壤酶学脱毒试验研究路线图
第三章 黑土和棕壤对铜的吸附脱毒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土壤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u~(2+)吸附脱毒热力学行为
        3.3.2 Cu~(2+)吸附脱毒动力学行为
    3.4 小结
第四章 黑土和棕壤对铜的解吸反脱毒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土壤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Cu~(2+)解吸反脱毒热力学行为
        4.3.2 Cu~(2+)解吸反脱毒动力学行为
    4.4 小结
第五章 甲胺磷和草甘膦在黑土、棕壤原胶体及去有机质土壤中的吸附脱毒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土壤
        5.2.2 供试化学品
        5.2.3 试验方法
        5.2.3.1 甲胺磷的测定
        5.2.3.2 草甘膦的测定
        5.2.3.3 农药吸附量的计算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甲胺磷和草甘膦在土壤原胶体中的吸附脱毒
        5.3.2 甲胺磷和草甘膦在去有机质土壤中的吸附脱毒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甲胺磷和草甘膦对黑土和棕壤铜吸附/解吸脱毒行为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土壤
        6.2.2 供试化学品
        6.2.3 试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与 Cu~(2+)吸附/解吸脱毒行为有关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
        6.3.2 甲胺磷和草甘膦对Cu~(2+)吸附脱毒热力学行为的影响
        6.3.3 甲胺磷和草甘膦对Cu~(2+)解吸反脱毒热力学行为的影响
        6.3.4 甲胺磷和草甘膦对Cu~(2+)吸附脱毒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6.3.5 甲胺磷和草甘膦对Cu~(2+)解吸反脱毒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大豆根际对重金属铜的形态转化脱毒行为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供试土壤
        7.2.2 供试作物
        7.2.3 根际盒装置
        7.2.4 试验步骤
        7.2.5 土壤Cu~(2+)的形态提取
        7.2.6 大豆植株的全Cu~(2+)测定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可交换态Cu~(2+)随时间和根际距离的分布
        7.3.2 碳酸盐结合态Cu~(2+)随时间和根际距离的分布
        7.3.3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Cu~(2+)随时间和根际距离的分布
        7.3.4 有机质结合态Cu~(2+)随时间和根际距离的分布
        7.3.5 大豆地上部和地下部对土壤 Cu~(2+)的吸收
    7.4 讨论与小结
第八章 大豆根际对甲胺磷的降解脱毒行为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供试土壤
        8.2.2 供试作物
        8.2.3 根际盒装置
        8.2.4 根际培养试验
        8.2.5 甲胺磷土壤残留测定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3.1 甲胺磷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8.3.2 甲胺磷的降解脱毒模式
    8.4 讨论与小结
第九章 土壤环境中农药脱毒的生态化学指示
    9.1 引言
    9.2 材料与方法
        9.2.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9.2.2 供试农药
        9.2.3 试验方法
        9.2.4 测定方法
        9.2.4.1 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9.2.4.2 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9.2.4.3 土壤有效 P 含量的测定
    9.3 结果与分析
        9.3.1 土壤脱氢酶活性对农药脱毒的生物化学指示
        9.3.2 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对农药脱毒的生物化学指示
        9.3.3 土壤有效 P 对农药脱毒的化学指示
    9.4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专着撰写及奖励情况
致谢
附表

(10)南方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研究——广西赤红壤区中低产田改良与农业综合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立项背景
2 试验示范区概况
3 项目主要研究任务、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1 中低产田改良与培肥综合技术研究
    3.2 粮经作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3.3 名优果品优质高产栽培与保鲜加工技术研究
    3.4 优势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技术研究
    3.5 科工农贸服务体系建立与示范
4 任务完成情况及研究结果
    4.1 中低产田地改良与培肥综合技术研究
        4.1.1 中低产田施肥管理技术效应
        4.1.2 长效氮肥对玉米的效应
        4.1.3 主要土壤交换性镁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4.1.3.1 镁肥对作物的有效性。
        4.1.3.2 镁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4.1.3.3 镁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1.3.4 镁肥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4.1.3.5 镁肥大面积推广和取得的经济效益。
        4.1.3.6 镁与氮、磷、钾、钙等养分间的相互关系。
        4.1.3.7 镁素平衡与持续农业发展。
        4.1.4 主要土壤硫素状况调查及硫肥的应用研究
        4.1.4.1 主要水田和旱地土壤的含硫状况。
        4.1.4.2 幼苗盆栽试验结果。
        4.1.4.3 施用不同硫肥对作物的效应
        4.1.4.4 硫肥施用的示范与推广。
        4.1.4.5 硫素平衡与持续农业发展。 下面的研究可供持续农业发展参考。
        4.1.5 中低产田培肥技术效应
        4.1.6 中低产田肥料利用率研究
    4.2 粮食和经济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研究
        4.2.1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4.2.2 甘蔗优质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4.2.3 长效氮肥对甘蔗的效应
    4.3 龙眼优质高产栽培与保鲜加工技术研究
        4.3.1 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4.3.1.1 长效氮肥对龙眼幼年树的效应。
        4.3.1.2 长效氮肥对幼龄龙眼结果树的效应。
        4.3.1.3 龙眼园套种花生效益分析。
        4.3.2 龙眼园施肥管理研究
        4.3.3 龙眼鲜果保鲜研究
        4.3.3.1 常温保鲜试验。
        4.3.3.2 冷藏保鲜试验。
    4.4 主要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研究与治理
        4.4.1 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调查与控制
        (1) 水稻田杂草。
        (2) 旱地作物杂草。
        (3) 甘蔗地杂草。
        4.4.2 农田鼠害调查
        4.4.3 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治理对策
        4.4.3.1 建立无害化的综合防治体系。
        4.4.3.2 主要作物有害生物控制关键技术。
        4.4.3.3 主要作物杂草及其适用除草剂。
        4.4.3.4 鼠害控制对策。
    4.5 优势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技术研究
        4.5.1 优势产业甘蔗规模生产
        4.5.2 优势产业龙眼生产
    4.6 科工农贸服务体系的建立与示范
5 项目实施取得突破性成果
    5.1 解决了赤红壤区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5.1.1 研究解决了赤红壤区中低产田培肥技术问题, 提出了一整套稻田、果园培肥技术措施和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5.1.2 引进高产优质水稻、甘蔗品种, 建立有利于地力培肥的耕作体系
        5.1.3 研究解决了优势产业关键技术问题
        5.1.4 研究并建立红黄壤区域农业主要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治理, 持续发展配套防治体系
        5.1.5 建立科工农贸体系中的关键示范点
    5.2 建成了一批试验基地、中试生产线
6 实施项目的几点经验
    6.1 政府机关的重视和支持
    6.2 采用全新的经营模式——“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 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6.3 抓好“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 是早出成果、快出效益的重要保证
    6.4技术组装、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大拼盘是营造赤红壤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法宝
    6.5 多渠道筹集资金是确保项目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7 结束语

四、广西贵港赤红壤区域农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嗪酮对甘蔗及其间套种作物的影响[D]. 管欢. 广西大学, 2015(03)
  • [2]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3]二甲戊灵土壤残留及其对几种作物的安全性评价[D]. 行艳景. 广西大学, 2015(02)
  • [4]三氟啶磺隆钠盐在甘蔗田土壤中的残留及其对甘蔗套种作物的安全性评价[D]. 覃慧丽. 广西大学, 2014(01)
  • [5]异丙甲草胺降解菌株Y4-6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D]. 董旸.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6]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的生理生化特性和草甘膦耐性研究[D]. 朱金文. 浙江大学, 2008(07)
  • [7]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 翟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8]广西贵港赤红壤区域农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A]. 卢植新,马跃峰. 第七届全国杂草科学会议论文集杂草科学与环境及粮食安全——中国化学除草50年回顾与展望, 2004
  • [9]铜—农药污染的土壤生态化学脱毒行为研究[D]. 于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4(03)
  • [10]南方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研究——广西赤红壤区中低产田改良与农业综合开发研究[J]. 卢植新. 广西农业科学, 2003(S2)

标签:;  ;  ;  ;  ;  

广西贵港红壤区农田杂草发生及防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