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疏肝和胃法在慢性胃痛诊治中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肖雯迪[1](2020)在《不同睡眠质量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素差异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内经》言“胃不和则卧不安”,临床中不乏慢性萎缩性胃炎导致失眠者。本研究明确不同睡眠质量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证素,并比较其差异性,从而为中医学理论指导睡眠质量欠佳的CAG诊疗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收集胃镜及胃黏膜病理结果符合CAG诊断标准,有临床症状的患者120例。根据是否符合失眠诊断,分为非失眠组、失眠组各60例。采集人群基本资料、四诊信息、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信息。进一步将失眠组根据PSQI积分,划分为轻度失眠组(PSQI<15)、重度失眠组(PSQI≥15)。将四诊信息录入证素辨证软件,明确不同睡眠质量的CAG证素分布情况、分析差异性等特点。结果1.本研究中非失眠组与失眠组间及轻度失眠组与重度失眠组间性别和年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总体上,各组年龄段分布均以中老年为主。2.各组证素特点分布:非失眠组主要病位证素在胃、脾、肝、肾,主要病性证素在气滞、湿、阳虚、气虚、痰、阴虚;失眠组主要病位证素在胃、脾、心神、心、肝,主要病性证素在气滞、气虚、阳虚、湿、痰。轻度失眠组主要病位证素在胃、脾、心神、心、肝,主要病性证素在气滞、气虚、阳虚、湿、痰、血虚;重度失眠组主要病位证素在胃、脾、心神、心、肝、肾,主要病性证素在气滞、气虚、阳虚、湿、痰、血虚。3.各组证素对比:非失眠组与失眠组在心、心神、气虚、阳虚及血虚证素的等级分布上有差异性(P均<0.05),且心神、血虚为失眠组的危险因素(P均<0.05,OR均>1)。轻度失眠组与重度失眠组在脾、肝、气虚及血瘀证素的等级分布上有差异性(P均<0.05),且脾、肝、气虚及血瘀为重度失眠组的危险因素(P均<0.05,OR均>1)。结论1.CAG无合并失眠涉及胃、脾和肝为主的功能失调;病理因素虚实夹杂,以气滞和湿为主;2.CAG合并失眠,无论失眠严重程度,都涉及胃、脾和心神、心为主的功能失调;病理因素都为虚实夹杂,以气滞和气虚为主;
李怡帆[2](2020)在《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技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已被广泛应用于以难治性疼痛为代表的多种疾病的治疗当中。而目前国内无自主研发的SCS刺激系统,所用设备均来自进口,价格昂贵,限制了该疗法的普及应用。为打破国外技术对SCS的技术垄断,提高国内SCS治疗的应用水平,课题组前期与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实验室、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自主研发了植入式SCS设备(包括刺激电极、脉冲发生器、延长导线、程控仪等)。目的:验证设备系统的生物安全性、系统稳定性、手术操作性、组织相容性及刺激作用有效性;同时在中医“痛证”理论指导下,观察设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SCS治疗提供切入点。方法:本研究包括动物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两部分。(1)动物研究:在小尾寒羊身上行SCS植入术,分别验证在不同刺激模式下(低频及10kHz高频模式)穿刺电极、外科电极以及脉冲发生器的性能;观察术后动物的行为学改变、血白细胞水平、设备阻抗值,并在术后1个月时取脊髓标本行HE染色;以此验证SCS刺激对实验动物感觉运动功能、感染状态和脊髓结构等的影响,同时验证设备连接稳定性。(2)临床研究:纳入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行SCS设备(穿刺电极)植入治疗(传统刺激模式),测试成功的患者后续植入脉冲发生器;分别在入组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明36问健康测量量表(SF-36)、简式麦吉尔疼痛量表2(SF-MPQ-2)、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贝克抑郁量表(BDI),观察SCS设备对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状态以及心理情况的影响;同时在患者入组时,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划为“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两型,比较不同证型患者在测试期和术后3月的有效率。结果:(1)动物研究:实验羊术后1月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正常,术后WBC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术中、术后阻抗值正常,设备运转工作正常。治疗1月后,电极未见明显的位置移动;且脊髓组织HE染色结果提示,与未刺激节段相比,刺激节段脊髓形态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细胞坏死、水肿、缺血、炎症等病理改变。(2)临床研究:共纳入11例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男性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7.33岁,平均病程5.18年;VAS评分在术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分别为8.12±0.32、4.06±0.79、3.59±0.77、4.22±0.86,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以VAS下降≥50%评定的测试期有效率为81.8%(9/11),治疗3月时的有效率为75%(6/8);术后3月时,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BP)维度、SF-MPQ-2四个维度以及A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SF-36量表中其他维度及BD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并未发现统计学差异;11例患者中,2例患者为“不荣则痛”型(A组),9例患者为“不通则痛”型(B组),测试期A组成功率为0,B组为100%,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时B组患者有效率为66.7%,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临床研究过程中设备连接良好,未见不良事件报告。结论:(1)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包括穿刺电极以及外科电极,能够实现传统低频刺激模式,以及新型高频(10kHz)刺激模式;优化的电极锚定装置能够更好地固定电极,避免电极移位的发生;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组织相容性以及可操作性;设备连接状态良好,功能稳定,能够符合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需求。(2)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规范手术操作下,SCS设备能够显着改善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本研究首次在SCS治疗中引入了中医“痛证”的概念,发现中医证型与SCS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相关性,提示了基于“痛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指导SCS治疗的可行性。
黄琼[3](2019)在《《伤寒论》胃痛病证治规律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伤寒论》对胃痛病的病因、病理、治则、治法、方药、预后等方面,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本文旨在对《伤寒论》中胃痛病证治方证,治疗规律进行探讨,汲取精华,扩大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提升中医药治疗胃痛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伤寒论》条原文中治疗胃痛的方剂和治法总结出来(原文字句以钱超尘、郝万山整理的《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伤寒论》一书为准,并且结合后世医家治疗胃痛病的经方临床运用医案,来探讨《伤寒论》治疗胃痛病的证治规律。结果:《伤寒论》虽为六经病而设,但对于胃痛病的证治,不但有法可效,而且为脾胃病的论治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如“保胃气,存津液”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并非仅仅是单纯止痛,所有治法均针对病本而设,体现了张仲景“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伤寒论》中对胃痛病有方可循,含有丰富的胃痛病证治内容,张仲景提出胃痛病中解表和胃、清上温下、温中散寒、温肝暖胃等治法为后世掌握胃痛病传变及辨证规律提供了思路;其创立了数十个治胃方剂,为后世对胃痛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方法;其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同样也可以指导胃痛病的治疗。此外通过举隅后世医家临床经验可以更好的将理论结合实际。结论:本文从方证及六经角度研究《伤寒论》张仲景治胃痛病的证治规律,这对于医者临床上学习张仲景辨证思维规律,结合胃痛病的临床特点,审证求因,审因论治,更好地指导临床大有裨益。
张克青[4](2016)在《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湿毒内蕴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目的及意义传统中医药事业要发展要进步,需要每一代中医人的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才能地更好弘扬中华民族的中医药事业。闫慧敏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40多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小儿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取得卓越的成绩。尤其在儿科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更为突出。通过电子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研究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下胃肠粘膜微观改变的关系。将辨病与辨证和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治疗疾病取得显着的效果。闫老师勤奋好学,研读古籍,躬行实践,博采各家之长,探索治病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及治病经验。全面继承、挖掘整理,传播交流闫慧敏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探寻闫慧敏教授的学术渊源,研究总结其学术思想特色及临床经验。并通过运用闫老师的临床经验对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湿毒内蕴证)患儿的进行病例研究,试图找到治疗过敏性紫癜复发的有效治疗方法。2.研究方法通过跟随老师临床诊疗全过程,对诊治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汇总,总结跟师笔记,认真撰写月记,典型及复诊病例进行详细记录并总结。定期老师讲课,并按照老师要求再次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小儿药证直诀》及《幼幼集成》等书籍。检索文献了解现代儿科相关资料,汇集多方面的资料,从学术思想渊源,理论基础,辨证论治及用药特点等方面,对闫慧敏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初步总结。选取140例确诊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辨证为湿毒内蕴型的患儿,分为西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过敏性紫癜复发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试图找到减少过敏性紫癜复发的有效方法。3.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闫慧敏学术思想渊源概述闫慧敏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再次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一年。在北京儿童医院接触到京城儿科名医“小儿王”王鹏飞老师,跟随王老临诊学习儿科临证经验得到了提升。闫老师成为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拜着名中医儿科专家刘韵远主任为师,跟师期间努力学习刘老的临床实践经验及特色,继承并发扬刘老的学术思想。从医40年,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不忘研读中医经典。尤其是《黄帝内经》、《伤寒论》、《小儿药证直诀》及《幼幼集成》对其学术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继承刘韵远、王鹏飞老专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同时,并注重运用现代手段及科研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临证经验及用药特色。第二部分闫薏敏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1学术思想及特点进行研究总结《黄帝内经》中整体观的中医基础理论之一。《黄帝内经》提出“治病必求于本”,闫老师谨遵古训,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注重查找病因,不能被疾病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形成了闫老师的“整体观念,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学术思想。闫老师跟随刘韵远主任学习,刘老精于《伤寒论》的研究,认为《伤寒论》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典范。闫老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为我所用,开展胃镜检查,对小儿胃镜特点及胃肠道疾病临床宏观辩证与镜下微观辨证作了深入研究。从而发展并完善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增加了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学术思想。从《素问》、《伤寒论》到《小儿药证直诀》无一不体现后天脾胃的重要性。加之王鹏飞老师对于“小儿脾常不足”特点的重视,更时时顾护脾胃。逐渐闫老师形成了“重视脾胃,调中运脾,调畅气机”的学术思想。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将小儿的生理特点概括为“肌骨嫩怯”、“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及“脏腑柔弱”。病理特点概括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刘韵远老师认为小儿并非成人的缩小版有其自身的特点。闫老师通过对《小儿药证直诀》的研读及长期的实践,逐渐形成了“重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学术思想。儿科俗称“哑科”,儿科诊法历来首重望诊。在望诊中刘老尤为重视望舌,具有独到之处。闫老师尤其重视四诊合参,尤重望诊及舌面的望诊,判断疾病的病情病势。小儿“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儿病情多呈寒热并存,虚实夹杂,因此使用药物也根据病情寒热并用。善用对药,对药互相协同,以助药力。2临床经验总结通过跟师三年的诊疗过程中,对于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闫老师都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首先脾系疾病,多由于小儿嗜食肥甘厚腻之品,脾胃失和,日久易酿成湿热,壅塞中焦,阻滞气机,不通则痛。因此小儿胃脘痛多以湿热中阻证为常见证型。治以清热祛湿、理气和中。秋冬季常见病轮状病毒性肠炎辨证为湿热。故治以清热利湿,健脾止泻。功能性便秘辨证以虚实为纲,热秘及气秘属实,虚秘及寒秘属虚。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虚实夹杂症候多见。故治疗以表里同治、肝脾同调、健脾行气为法。其次肺系疾病,哮喘易反复难治,本病以肺、脾、肾三脏气虚为本。夙根伏痰为标。急则治其标,祛除伏痰。缓则治其本。治疗哮喘从肺、脾、肾入手。痰湿咳嗽属于脾阳不振,湿痰不化,阻于肺络,应突出“湿痰”两字。治以健脾化湿,化痰止咳。反复呼吸道感染认为正气不足是复感儿发病的关键,治疗应以扶正固本为主。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可归为风、热、湿(毒)、瘀、虚。疾病初期多以邪实为主,“邪去则正安”,故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小儿“易虚易实”,注意病情的变化及虚实夹杂的情况。腺样体肥大病机为:肺虚邪扰,脾虚痰聚,痰瘀互结。治则:运脾化瘀通窍散结。反复发作的霰粒肿,也应从养血通络调畅气机论治。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应以开肺通闭为大法。第三部分解毒利湿法治疗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湿毒内蕴证)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部分对过敏性紫癜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治疗概况进行综述,并对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及治疗情况进行综述。临床研究报告部分旨在探讨闫慧敏老师治疗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学术经验。本研究选取符合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湿毒内蕴证)病人1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西药)及治疗组(西药加中药解毒利湿行气化滞方),分析统计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进一步研究闫老师临床经验。结果:治疗组治疗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近期综合效率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2月过敏性紫癜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毒利湿法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检测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并能较长时间抑制幽门螺杆菌。结论:解毒利湿法治疗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湿毒内蕴证)减少复发。解毒利湿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值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并能较长时间抑制幽门螺杆菌。4.意义通过三年跟随闫慧敏教授的学习,研读经典古籍及跟师临诊过程,探究老师的学术思想渊源,学习老师学术思想,整理老师临床宝贵经验。对于年轻医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机会。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是中医事业蓬勃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楠[5](2016)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记载脾胃病医案进行分析,提炼《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的证型以及核心药物,并对证型与药物进行相关性研究,从而挖掘、探讨脾胃病的证治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归纳总结《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规律,以学习经典为基础,导师经验为补充,研习医案,开阔诊疗思路,发现古今名医的学术经验、掌握证治规律,验证中医理论,进而传承与发展,并通过发现理论创新点,为中医理论的发展创新提供有力的依据,达到审证、思路精确的临床水平。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中脾胃病相关医案,整理其症状、病位、病性、方药,建且SPSS数据库,运用SPSS20.0及IBM SPSS Modeler14.1统计学软件进行频数、平方Euclidean距离系统聚类及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胃痛医案共60案,证型分别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湿热中阻、瘀血停胃、脾胃虚寒、气阻痰凝、阳虚气滞、阳虚痰凝、气滞血瘀、阳虚血瘀、气郁化火共12种。其中证型增加了气阻痰凝、阳虚气滞、阳虚痰凝、气滞血瘀、阳虚血瘀、气郁化火等6个证型,频数前五位是脾胃虚寒、肝气犯胃、瘀血停胃、寒邪客胃、湿热中阻。主要病位在脾、胃、肝,累积百分比98.9%,病性辩证以气、虚、实、血证居多,累积百分比87.5%,中药使用频数分析显示:共使用方药83种。出现频率10次以上者,半夏、茯苓、延胡索、生姜、川楝子、桂枝、橘红、人参、栀子、干姜、陈皮,中药使用频数分析显示:频数在10以上的药物种类为理气药、解表药、温里药、温化寒痰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补气药、化湿药、清化热痰药,其中解表药桂枝取其温通作用,温化寒痰药半夏应用最多,燥湿和胃,清化热痰药如川贝母等则组合应用治疗肝郁化火证。药性频数分析前5位:温、微温、寒、微寒、平,累积百分比86.7%,药味前5位为辛、苦、咸、甘、淡,累积百分比90.4%。药物聚类结果如下:半夏,茯苓,桂枝、川楝子、延胡索、生姜,橘红、人参、栀子、干姜、陈皮、高良姜、桃仁、枳实、黄连、胃痛用药关联性较强的药物组合:半夏、枳实;生姜、黄连;半夏、干姜;半夏、黄连、生姜;半夏、干姜、茯苓;半夏、生姜、茯苓;延胡索、川楝子、半夏;半夏、桂枝、茯苓;半夏、枳实、黄连;半夏、人参、茯苓等;证药关联分析:肝气犯胃关联药物:半夏、川楝子、延胡索、栀子、橘红、生姜;脾胃虚寒证:人参、干姜、煨姜、茯苓、桂枝、半夏。2.痞满医案共64案,中痞满所有医案中的证型分别有痰湿中阻、湿热阻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脾胃阳虚、肝郁脾虚、湿伤脾胃、气机阻滞、热邪里结、寒热错杂、肝胃郁热、暑入心营,其中痰湿中阻、脾胃阳虚、湿热阻胃、气机阻滞、胃阴不足、湿伤脾胃、脾胃虚弱7种证型出现的累积百分比82.8%。痞满医案的主要病位在脾、胃、肝,累积百分比97.6%,病性辩证以气、虚、实证居多,累积百分比90.5%,中药使用频数分析显示:共使用方药80种,其中使用频次在4次以上的共30种,累积百分比79.3%。种类共20种,其中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共12种,频数在10以上的药物种类为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清热药、解表药、温化寒痰药、化湿药、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补气药)、温里药、清化热痰药、消食药,其中利水渗湿药主要为茯苓,健脾祛湿,温化寒痰药为半夏,在聚类分析中二者排位居前,止咳平喘药主要为杏仁,使用累积频数22次。症状频数分析排位居前为痞满、大便不畅、泄泻、恶心、胀痛、呕吐、眩晕、畏寒、饥不欲食、口干、肢冷,累积百分比80.7%,药味其中前三位为苦、辛、甘药物、累积百分比85.6%,聚类结果为痞满常用药物为半夏、茯苓、杏仁、生姜、厚朴、陈皮、郁金、黄连、人参、橘红、滑石、枳实、黄芩、栀子、淡豆豉。药物涵盖证型种的痰湿中阻、湿热阻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证型,关联药物组合:茯苓、陈皮、半夏;茯苓、陈皮;茯苓、人参、半夏;茯苓、陈皮、厚朴;半夏、黄芩;半夏、茯苓、生姜;杏仁、淡豆豉;半夏、枳实、黄连;人参、茯苓;杏仁、滑石;证型与药物关联分析结果提示:气机阻滞证:栝楼皮、栀子、郁金、杏仁、淡豆豉、橘红;湿热阻胃证:滑石、厚朴、杏仁、半夏、淡竹叶、郁金、黄芩、橘红,脾胃阳虚证:益智、茯苓、桂枝、白术、陈皮、干姜、吴茱萸;脾胃虚弱证:人参、陈皮、茯苓;胃阴不足:石斛、茯苓;痰湿中阻:藿香、厚朴、茯苓、陈皮、滑石、通草、杏仁、橘红、半夏、黄芩、黄连、郁金、神曲、麦芽;热结里结:黄芩、黄连、半夏、枳实。3.腹痛医案共27案,研究中腹痛所有医案中的证型分别有肝郁气滞、中脏虚寒、湿热壅滞、脾胃不和、寒邪内阻、秽浊阻遏、饮邪郁滞、气血瘀滞、瘀血内停、营分虚寒、脾胃虚弱,其中肝郁气滞、中脏虚寒、湿热壅滞、脾胃不和、寒邪内阻、秽浊阻遏、饮邪郁滞、气血瘀滞8种证型出现的累积百分比88.9%。腹痛医案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鸣、纳差、嗳气、腹胀,累积百分比91.9%,病位在脾、胃、肝、肾,累积百分比90.6%,病性辩证以气、虚、寒、实、热证居多,累积百分比90.6%,中药使用频数分析显示:共使用中药64种,其中使用频次在2次以上的共31种,累积百分比79.4%。其中药味前四位为苦、辛、甘、酸药物、累积百分比90.4%,药性前四位为温、寒、平、微寒,中药使用频数分析显示:共使用方药种类共19种,其中使用频次在5次以上的共10种,理气药、温里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补气药)补虚药(补血药)、化湿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温化寒痰药、补虚药(补阳药),累积百分比88.8%。对腹痛医案所用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的常用药物:茯苓、白芍、陈皮、厚朴、桂枝、益智、白术、半夏、香附、人参,对药证之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脾胃不和证:人参、茯苓;秽浊阻遏证:白豆蔻、藿香;寒邪内阻证:桂枝、白术;气滞血瘀证:当归、香附;饮邪郁滞证:半夏、桂枝;肝郁气滞证:川楝子、丁香、郁金、茯苓;湿热壅滞证:黄芩、藿香、白术;中脏虚寒证:人参、白术、茯苓、高良姜。4.泄泻医案共75案,频数分析显示证型居前的为湿热伤中、脾胃阳虚、肾阳虚衰、脾虚湿盛、肝气乘脾、脾胃虚弱,累积百分比82.7%,泄泻的病位在脾、小肠、大肠、肾,累积百分比91.5%,泄泻医案的主要症状为泄泻、腹胀、小便不利、纳差、腹鸣、腹痛,累积百分比91.4%,从药物频数分析看,频次在十次以上的药物为茯苓、陈皮、人参、厚朴、泽泻、白术、益智、木瓜、苍术、猪苓、白芍、炙甘草,药物种类主要为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补虚药(补阳药)、祛风湿药,药性前五位:温、平、寒、微温、微寒,累积百分比90.5%,药味频数分析:辛、苦、甘、酸四味累积百分比98.0%,聚类分析前七类药包括:茯苓、陈皮、人参、厚朴、泽泻、白术、益智、木瓜、苍术、猪苓、白芍、炙甘草、附子,主要作用为健脾燥湿、温阳、利水渗湿,关联药物组合: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智:陈皮;人参、白术、陈皮:益智;黄柏、地榆、泽泻、苍术:猪苓;防风、羌活、厚朴、苍术、木瓜:陈皮。证药关联规则:湿热伤中证关联药物:藿香、苍术、半夏、猪苓;脾虚湿盛关联药物:厚朴、茯苓、陈皮;寒湿内盛关联药物:半夏、猪苓;肾阳虚衰关联药物:吴茱萸;脾胃阳虚关联药物:白术、益智、吴茱萸、人参、陈皮;脾胃虚弱关联药物:人参、陈皮、益智。5.痢疾医案共87案,证型在基础辨证基础上增加11种,其中频数在3次以上的证型依次分别为虚寒痢、湿热痢、阴虚痢、湿热兼虚、休息痢、阴阳两虚、噤口痢、湿热痢热重于湿、湿热痢湿重于热,累积百分比88.5%,病位主要在大肠、脾、肾,累积百分比95.5%,病性前四位:实、虚中夹实、寒、热,累积百分比88.7%,共使用药味101种使用方药种类共20种,其中使用频次在20次以上的共10种,分别为清热药、补虚药(补气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补血药)、温里药、理气药、收涩药、化湿药、消食药、补虚药(补阳药),药性前四位:温、寒、平、微温,累积百分比81.6%,药味前四位:辛、甘、苦、淡,累积百分比87.4%,聚类分析得出痢疾医案常用药物:茯苓、人参、白芍、黄连、黄芩、山楂、陈皮、当归、厚朴、甘草、干姜、附子、白术、金银花、熟地、木香、炮姜、益智、秦皮、泽泻、五味子、乌梅、枳实、木瓜、牡丹皮、炙甘草、肉桂,并可形成多种组合治疗不同证型的痢疾,关联药物组合:花椒、附子;黄柏、地榆;白芍、山楂;芡实、莲子;干姜、黄连;芡实、白术;肉桂、肉豆蔻;羌活、苍术;羌活、防风;人参、乌梅;细辛、附子;黄连、秦皮;益智、白术;益智、丁香;人参、羌活;巴戟天、附子, 休息痢关联药物:人参、白术、熟地;阴阳两虚关联药物:熟地、五味子、人参; 湿热兼虚关联药物:人参、黄芩;虚寒痢关联药物:人参;阴虚痢关联药物:熟地、人参;噤口痢关联药物:黄芩、白头翁、生地、人参;湿热痢关联药物:黄芩。6.便秘医案38案,便秘证型分别为津枯血燥、血结热瘀、肾阳虚衰、湿热蕴阻、气秘、肺气不通、阴虚秘、郁热燥结、脾阳失运、热郁气阻,出现频数在3次以上的证型分别为津枯血燥、血结热瘀、肾阳虚衰、湿热蕴阻、气秘,累积百分比73.7%。病位主要在大肠、肾肾、肺,累积百分比97.4%,病性前四位:实、阳虚、血虚、阴虚,累积百分比94.7%。共统计方药69味,使用频次183次,使用频次在4次以上的为当归、桃仁、郁李仁、黄连、柏子仁、芦荟、川楝子、半夏、大黄、硫磺、茯苓、红花、生地、青皮、川芎、牛膝,累积百分比51.9%,其中频次在5以上的药物种类分别为泻下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理气药、补虚药(补血药)、安神药、补虚药(补阴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补阳药)、化湿药、温化寒痰药、杀虫止痒药、止咳平喘药。药性频数前五位为温、寒、平、微寒、微温,累积百分比96.7,药味频数前五位为甘、辛、苦、淡、咸,累积百分比94.6%。结合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得出常用的药物组合如下:郁李仁、红花;桃仁、红花;郁李仁、牛膝;当归、牛膝;当归、柏子仁;桃仁、红花、郁李仁;当归、牛膝、郁李仁;当归、柏子仁、郁李仁;当归、柏子仁、桃仁;半夏、硫磺。证药关联:肾阳虚衰证:常用药物半夏硫磺,脾阳失运证:常用药物甘草、白术、干姜、肉桂,热郁气阻证:常用药物为陈皮、郁金、杏仁、厚朴、川楝子、芦荟;气秘:黄连、枳实、半夏、芦荟;血结热瘀:桃仁、大黄,当归、郁李仁、川楝子、桂枝、红、。柏子仁;津枯血燥:当归;湿热蕴阻:神曲、苍术、香附、川芎;津燥血枯:当归、柏子仁、郁李仁、牛膝、生地、松子、肉苁蓉;肺气不通:滑石、白豆蔻、芦根、金银花、薏苡仁、通草、川贝、杏仁、芦荟、朱砂;郁热燥结:莱菔子、黄柏、栀子、陈皮、山楂、知母、厚朴、青皮、川楝子、黄连;阴虚秘:龟甲、枸杞、沙参、沙苑子、石斛、阿胶、麦冬、知母、生地、柏子仁、当归。结论:一、《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规律的总结叶天士提出的脾胃分治、胃阴学说、温通胃阳等观点为中医脾胃学说注入了新的血液,对脾胃病的辨治注重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载:“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1.脏腑阴阳辨治脏腑各有阴阳,阴阳协调失衡,就能形成各种病症,在脾胃病医案中,尤以脾、胃、肾之阴阳为重要,叶氏注重滋养胃阴,同时不忽视胃阳,胃阴为根本,胃阳相对胃阴而言,胃阴虚则知饥少纳,不饥不食,为胃之根本,胃阳虚则食谷不化,对消化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形成滋养胃阴之养胃汤和通补胃阳之大半夏汤化裁;脾阳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主升清,其运动特点以升、动、散为主,此皆阳之作用。对叶氏脾胃学说多以养胃阴着称,但在医案挖掘中我们发现脾胃阳虚证亦有多见,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则宜温燥升运,当用东垣法,可见叶氏对东垣脾阳学说非是批判,而是补充发展,脾阴学说历来多有争议,暂且认为养胃阴亦可补脾阴,而肾之阴阳,久病及肾,阴虚者滋养肾阴,阳虚者温阳补肾,叶氏在辨证时从脏腑辨证,重阴阳不同,也重视脏腑之间的关系,如脾胃关系: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得阳为运,胃得阴而安,叶氏认为脾应温补,胃应滋润;肝胃关系,肝胃不和,肝气犯胃,肝火伤阴,肝木宜疏,胃则宜降;肝肾关系:肝性疏泄,肾肾为纳藏,肝阳宜清潜,肾肾阳宜温益,肝肾精血宜补润,肝肾亏虚少见,多见脾肾两虚;脾肾关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阳虚可用建中汤类,肾阳虚可补奇经,脾肾两虚则脾肾双补。2.气血经络辨治叶氏认为病久入络,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由气及血的发展过程,对气的辨证有分为气滞、气郁、气虚等,在气又分脏腑、虚实、阴阳,具体辨气为胃气、脾气、肝气、肾气,胃气仍以通降,胃腑以通,腑气通即为补,肝气需疏降,而对脾气、肾气多以虚证为主,治脾宜补中益气,维养脾营,肾气多注重温养摄纳。另叶氏在治疗脾胃病尤重视肺气,可见于胃痛篇、痞满篇、泄泻篇、便秘篇,三焦辨证尤以上焦先论,因肺主一身气化也,肺气宣通则一身之气机通达,三焦通畅,营卫皆和,叶氏用药轻灵,轻清宣透,疏通气滞,胃痛、痞满、泄泻之湿邪为病,用藿香、佩兰、苏叶辛香宣透,用杏仁、半夏、厚朴辛温开郁,宣通肺气为叶氏治疗脾胃病的特色,其他如泄肺气助肝之用,上实者下必虚,清肃上焦,可谓安下,令其摄纳也体现叶氏脏腑关联辨证的观点。治疗络病又分辛泄治络和虫蚁搜剔,“佐以辛香,络病大旨”,辛散郁结,宣通气血,病已至络,辛味药非羌活、独活、荆芥、防风之属,需用桃仁、桂枝、丹皮、川楝子、延胡索、香附、郁金等辛通之药,佐以当归濡润,如病久“经年累月,邪正混出,草木不能驱逐”,需用搜剔动药,如胃痛用蜣螂深入络隧。3.扶正祛邪施治在脏腑阴阳气血辨证的基础上,见虚损则扶正,元气有伤,施以甘药,补阳用甘温、补阴用甘凉, “甘凉养胃阴,胃阴自立”,养胃阴又分为甘凉养阴、甘寒养阴、咸寒养阴等,对脾胃病虚证,叶氏也提出了应用血肉有情之品,见实证则祛邪,常用为清热法及祛湿法,清热以苦降,而湿邪致病在脾胃病医案中尤为多见,叶氏常用燥湿利湿渗湿三法联合微温通阳之药。具体的祛湿法包括芳香化湿法、辛开苦降法、通阳化湿法、宣清泄浊法,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阳通而湿祛。叶天士以此为理论基础创制三仁汤、杏仁滑石汤等为后世传用;除此特色治法及用药轻灵平正之外,善用风药也是叶氏治疗脾胃病的特色之一,如荆芥、防风、白芷、柴胡、升麻、葛根等,叶氏在脾胃病医案中对此类药物的应用不仅仅是解表祛邪,其他妙用如升阳、祛湿、疏肝、解郁、透热转气、利水祛湿、疏理气机、疏通经络等。二、导师治疗胃痛经验对胃脘痛病因的探讨导师认为脾胃虚弱是主要因素。胃脘痛病位主要在胃,并与脾肝胆肾相关。且一切应以辨证病机为着眼点。慢性胃痛病症病症多处于虚损兼加的病变过程,虚证要病位多在于脾,形成“脾虚”之证,脾虚则运化不利,水谷运化不利变为实滞; “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加之岭南地区气候潮湿,外湿亦容易困脾,而成“湿阻”之证。“湿阻”与“脾虚”互为因果,湿邪内郁日久,则容易化热,造成脾虚湿热之证,日久则湿热伤阴,形成胃阴亏虚兼湿热内蕴,又有“肝郁”之证,郁久化火横逆犯胃,诱发或者加重病情,久病不愈,多有胃络瘀阻之“血瘀”之证,另外,脾虚水液运化不利,形成湿邪,聚湿成痰,痰瘀凝滞,多见气虚与湿滞并存,阴虚与湿热同见,痰湿与血瘀兼见,证候兼加,治以调和气血。气滞与淤血相兼的证候,活血行气,二是淤血与气虚并存的证候,需温补中焦。另在临床中提倡将胃镜上消化道疾病检查的重要手段,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治疗,与此同时重视生活调摄、饮食调节、适当运动、心理疗法,慢性胃痛病变复杂,病性表现多虚实相兼,病位多及脾与肝,病机多处于虚实交错之中,临证首先宜分清虚实主次,再辨明不同层次的虚与实的病理属性,分层论治,对症治疗,则治疗主线明确。具体实施中,采取药物、饮食与心理多方面治疗,以此,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导师治疗胃痛与《临证指南医案》的共同之处在于:注重通条中焦气机,宣达气机,理气解郁,病久活血化瘀,与叶氏“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相通,导师在治疗胃痛时注重肝胃、肝脾、脾胃关系,与叶氏脏腑阴阳辨治相通,叶氏脾胃病医案辨证用药,独不用大枣,因其滋碍胃阳,导师临证中亦不用大枣等滋腻之品。另在湿热证的治疗上导师的主要方法亦为宣上畅中渗下三焦通条法,久病者亦从络论治,在胃痛等脾胃病的调护上,导师注重生活调摄、饮食调节、及心理疗法等与叶氏“潜心静养、绝欲戒劳”;饮食宜忌,“清淡之味,与病不悖”,“忌进甜物”;调节情绪,“若不情怀开爽,服药无益”,“速戒恼怒,安闲自在”等异曲同工。三、药对与证药的发现关联规则产生《临证指南医案》中常用药对,及不同证型的关联用药。部分结果为医案已有记载,但仍有部分药对及关联用药值得进一步探讨,如防风、羌活、厚朴、苍术、木瓜:陈皮药对,黄柏、地榆、泽泻、苍术:猪苓药对,化湿、燥湿、利湿结合,而风药祛湿、开宣肺气祛湿也能从数据挖掘中体现出来。或使用熵聚类重新组合,以上结果可为临床治疗和中药机理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四、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本研究所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涵盖了病因、病位、病性、证型和用药等中医医案涉及的常见要素,并应用SPSS Modeler挖掘证药规律,研究结果与现行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基本相关,并能以量化的数据较好地展现出来;这提示了该方法体系比较严谨和完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现代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经典文献及医案研究领域的有益尝试和创新,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疾病的古今中医病案的证治用药规律的对比研究。
梅应兵[6](2015)在《甘爱萍脾胃病学术思想及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经验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源泉,对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进行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研究的热点之一。数据挖掘是近年来兴起的计算技术与方法,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可以揭示名医的组方及用药规律。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2.0版)具有名医医案整理、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中药新药处方筛选和发现等强大功能。基于该软件可形成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服务于一体的中医传承科研平台,实现“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分析”的完整的功能体系。甘爱萍教授为湖北省中医名师、武汉市中医名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中医药防治脾胃病及老年病方面经验丰富,尤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功能性胃肠病有独到的认识。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本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导致患者反复就医,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中医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基于此,开展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为手段,采取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相结合方法,对导师甘爱萍教授脾胃学术思想及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进行系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系统总结甘爱萍教授脾胃学术思想及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挖掘甘爱萍教授的核心学术思想、独特的诊治方法及处方用药规律,以更好的进行中医传承与创新,发掘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脾胃病的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一:通过反复研读甘爱萍教授推荐的相关古典医籍《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李东垣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等,提取古代医家有关脾胃学说的理论及观点;通过收集甘爱萍教授的师承老师魏喜保教授撰写的论文、科研课题及经验方;收集甘爱萍教授及其同门弟子撰写的跟师论文,跟师笔记,甘爱萍教授跟师处方,提炼魏喜保教授的主要脾胃学术思想及观点;通过收集甘爱萍教授发表或未发表的的论文、着作、科研课题、讲稿、指导的研究生、师带徒学生毕业论文、跟师笔记的批语等以归纳分析总结出甘爱萍教授的主要脾胃学术思想、学术观点、诊疗经验。方法二:通过收集甘爱萍教授撰写的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论文、指导的研究生、师带徒学生跟师论文、毕业论文,学生撰写的跟师论文、月记、医案、跟师笔记等,结合甘爱萍教授本人的指导和自己门诊跟师的体会,对甘爱萍教授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认识,四诊特色,辨证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方法三:收集来自湖北省中医院甘爱萍教授门诊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76例,填写患者的一般信息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及症状、舌苔脉象、中医证型、处方用药,填写“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2011年版),将患者的以上所有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0版)的“临床采集系统’模块中。通过该软件中的“统计报表系统”模块中“医案统计”进行“病人信息统计”、“症状统计”、“证候统计”、“治则治法统计”、“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药物用量统计”;通过“数据分析系统”模块中“医案分析”功能下的“证候分析”,进行“症状排序”、“症状规律”、“症状聚类”规律分析;通过“方证分析”进行“网络展示”、“关键药物”、“关键症状”的统计分析。结果第一部分:甘爱萍教授脾胃学术思想研究甘爱萍教授“以脾胃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学术思想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魏喜保老中医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深受《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李东垣的《脾胃论》及清代叶天士、朱丹溪等着名医家学术思想和观点的间接影响。其中,《黄帝内经》对脾胃生理、病理、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论述,为脾胃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分治”理论、“顾胃存津”学术思想、以及以泻心汤为代表的辛开苦降诸方奠定了脾胃学说的临床实践基础;李东垣提出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及脾胃元气论、脾胃升降论、阴火论等观点,则创立了脾胃学说,成为补土派的代表性医家;清代叶天士提出的“胃阴学说”、“久病入络”学说对慢性脾胃病、老年脾胃病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丰富和完善了脾胃学术的内容。魏喜保老中医作为甘爱萍教授的师承老师,“重视气机的升降”,“畅顺胃气、和降通达“,“权衡脏腑、调理肝脾”,“详审病机、兼宣肺气”,其提出的“调气为先”的学术思想对甘爱萍教授“脾胃为本、调气为先“观点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甘爱萍教授脾胃学术思想主要是“以脾胃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其核心内容包括“脾胃为本、调气为先”、“和谐五脏,补泻并施”、“协调阴阳,防治结合”等。禀承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甘爱萍教授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慢性胃肠病单纯实证或虚证少,虚实夹杂证多,治疗上当和谐脏腑、补泻并施,不能偏颇。在调理气机上,甘爱萍教授在升脾气、降胃气的同时,不忘疏肝气、宣肺气。在诊疗经验上,甘爱萍教授强调四诊合参,尤重舌诊;重视饮食与情志。第二部分甘爱萍教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经验研究1、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甘爱萍教授认为:脾胃亏虚是根本、气机失调是关键(脾气、胃气、肝气、肺气失调)、饮食不节是起病之源、情志内伤是难治之因。2、在治疗经验上,甘爱萍教授认为调理气机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根本大法,益气养阴、清热化湿、调神解郁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调气之法有宣肺气(宣上)、补益脾胃健中气、降胃气、疏肝气之不同。3、在辨治经验上,甘爱萍教授常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型论治、辨病用药、辨症用药相结合进行论治。在辨证上,甘爱萍教授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脾胃湿热证、寒热错杂证、脾胃虚寒证等,分别给予以欣胃汤、四君子汤合香砂枳术丸、连朴饮、半夏泻心汤、理中丸等治疗。4、在辨病用药上,甘爱萍教授根据合并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慢性胃炎,则根据脾胃湿热、脾虚气滞、肝火犯胃、胃阴亏虚等不同,选用黄芩、浙贝,白术、山药,郁金、砂仁,北沙参、生地等。如合并便秘,则根据证型不同选用经验方调肠汤或枳实导滞丸、丹栀逍遥散等口服,或经验方胃肠舒液灌肠。如合并腹泻,属于气虚者,则以参苓白术散进行加减;久病不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久泄伤阴,以益胃汤加减治疗;湿热盛者,以葛根芩连汤加减;肝郁脾虚者,以痛泻要方加减;脾肾阳虚者,以四神丸加减。如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甘爱萍教授多辨证为中焦湿热证,以清热解毒化湿为主,常用蒲公英、黄芩、黄连、鱼腥草、金银花、白花蛇舌草、丹皮、菊花等;如伴有焦虑、抑郁者,甘爱萍教授多按“六郁病”进行论治,以香砂六君子配合越鞠丸或逍遥散、丹栀逍遥散、柴胡疏肝散、酸枣仁汤等加减治疗。5、在辨症用药上,甘爱萍教授对胃脘疼痛者,选用延胡索、煅瓦楞子、白芍等;对胃脘隐痛,选用白芍、白术、山药、茯苓;对反酸者,选用瓜蒌、枳实、浙贝、竹茹、杏仁等;对便秘者,选用生白术、生黄芪、枳实、郁李仁、杏仁等;对心烦、失眠者,则选用合欢花、玫瑰花、柴胡、郁金、百合、夜交藤等;对大便次数增多者,选用炒白术、防风、蒲公英、五倍子、白芍;对粘液脓血便者,选用三七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鱼腥草、红藤、败酱草、黄芩、黄连等。第三部分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甘爱萍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证(症)规律研究对甘爱萍教授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医案376例进行统计,结果如下:1、症状统计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位症状依次为:胃脘痞满(116次)、口干(78次)、嗳气(57次)、不寐(55次)、口苦(52次)、反酸(51次)、腹胀(38次)、胃脘痛(32次)、烧心(31次)、乏力(31次)。2、疾病统计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疾病范畴包括:“痞满”、“胃脘痛”、“郁病”、“嘈杂”、“反酸”、“便秘”、“梅核气”、“脏躁”、“泄泻”、“咳嗽”等。3、中医证候统计显示,甘爱萍教授辨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见证型为:脾气虚证(82次)、胃热证(81次)、肝郁气滞证(71次)、脾胃湿热证(69次)、肝郁脾虚证(56次)、气阴两虚证(24次)、脾胃虚寒证(19次)、肝胃不和证(16次)、阴虚内热证(13次)、胃阴虚证(8次)为主。4、治则治法统计显示,甘爱萍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治法为:益气健脾(82次)、清热和胃(81次)、清胃热(81次)、清热化湿(73次)、疏肝理气(71次)、补脾疏肝(60次)、和胃消痞(35次)、滋阴润燥(29次)、益气养阴(29次)、疏肝解郁(25次)。5、药物统计显示,甘爱萍教授治疗fd的主要药物为郁金(351)、茯苓(茯神、茯苓皮)(350次)、浙贝(343次)、白术(生白术、炒白术)(338次)、芍药(白芍、赤芍)(319次)、百合(290次)、砂仁(258次)、合欢花(皮)(254次)、玫瑰花(254次)、玉竹(248次)、佛手(244次)、白及(227次)、蒲公英(223次)。6、药物归类显示,甘爱萍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归类排在前20味的依次为:芸香科(696次)、百合科(684次)、姜科(622次)、菊科(408次)、兰科(401次)、毛茛科(386次)、蔷薇科(385次)、禾本科(310次)、豆科(304次)、多孔菌科(295次)。7、药物四气归类显示,甘爱萍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四气信息依次是:寒(1725次)、温(1716次)、凉(1457次)、平(1026次)、热(3次)。8、药物五味归类显示,甘爱萍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五味信息分别是:苦(3527次)、甘(3401次)、辛(1647次)、酸(882次)、涩(410次)、淡(347次)、咸(84次)。9、药物归经显示,甘爱萍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归经信息分别是:肺(3138次)、肝(719次)、脾(2393次)、胃(2334次)、心(1509次)、肾(1131次)、大肠(357次)、胆(243次)、小肠(107次)、膀胱(62次)、三焦(30次)、心包(19次)。10、药物组合规律显示:甘爱萍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组合,2组药物组合以郁金、浙贝;百合、砂仁;百合、郁金;百合、浙贝;郁金、茯苓为主。3组药物组合以百合、郁金、砂仁;百合、砂仁、浙贝;百合、郁金、浙贝;百合、佛手、砂仁;百合、佛手、郁金。4组药物组合以百合,郁金,砂仁,浙贝;百合,佛手,郁金,砂仁;百合,佛手,砂仁,香橼;百合,佛手,砂仁,浙贝;百合,玫瑰花,郁金,砂仁为主。郁金、砂仁、茯苓、白术、浙贝、百合、玫瑰花、佛手、香橼、瓜蒌等是核心用药。11、药物用量分析显示:甘爱萍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的主要代表性药物郁金、茯苓、浙贝、白术、芍药、百合、佛手、砂仁、合欢花、玫瑰花等的常用剂量分别为10g、15g、15g、15g、10g、15g、10g、10g、10g、10g。12、药味个数、药味比例分析:甘爱萍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味个数以1618味为主;以郁金、茯苓、白芍、浙贝、赤芍为例,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味比例分别为4.3%、6.2%、4.3%、6.1%、4.4%。结论1、“以脾胃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是甘爱萍教授的主要学术思想,“脾胃为本、调气为先”、“和谐五脏,补泻并施”、“协调阴阳,防治结合”是甘爱萍教授的主要学术观点。2、甘爱萍教授脾胃学术思想的形成一方面与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魏喜保教授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深受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李杲《脾胃论》、叶天士《温病调辨》的影响。3、甘爱萍教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认识:脾胃亏虚是根本、气机失调是关键(脾气、胃气、肝气、肺气失调)、饮食不节是起病之源、情志内伤是难治之因。4、甘爱萍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则治法:调理气机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根本大法,益气养阴、清热化湿、调神解郁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调气之法有宣肺气(宣上)、补益脾胃健中气、降胃气、疏肝气。5、重视饮食与情志内伤致病,强调舌诊在辨证中的地位是甘爱萍教授的临诊经验。“益气健脾、养阴清热、疏肝理气”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常用之法,性甘平淡、药食同补是甘爱萍教授的用药特点。6、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胃脘痞满”为主要症状,常伴有口干、嗳气、反酸、腹胀、不寐、口苦、胃脘痛、烧心、大便不爽等症,中医多归属于“痞满”范畴。本病多虚实夹杂,虚以脾气虚,胃阴虚为主,实以胃热证、脾胃湿热证、肝郁证为主。清热和胃、益气健脾、疏肝解郁、清热化湿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本治疗方法。治疗的主要药物以郁金、茯苓、浙贝、白术、芍药、百合、砂仁、合欢花、玫瑰花、玉竹等为主。用药平和、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是甘爱萍教授的用药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从“肺”、“肝”论治是其特点。
林迪卫[7](2013)在《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胃痛是脾胃病,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鑫梅教授是广东省名老中医,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许鑫梅教授处方用药规律来研究其治疗胃痛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对发挥中医药治疗胃痛病的优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方法通过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跟诊,收集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病例300例,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许教授在临床上所用药物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并对药物性味归经进行总结,得出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处方用药特点,并总结其治疗此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结果一、许鑫梅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胃痛方面的特点:1.辨证求因,把握病机,厘清类型。2.辩证辨病,中西结合。3.辨咽喉提出“胃咽合病”二、许鑫梅教授对胃痛治疗思路的特点总结了许鑫梅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胃痛的常用52味的中药里核心药物是:太子参、党参、白术、茯苓、法夏、苏梗、浙贝、郁金、砂仁、瓦楞子、木贼草及甘草。上述药物中:党参或太子参、白术、茯苓及甘草为四君子汤的组成药物,是作为治疗胃痛的主方。在治疗上以脾胃论治,注重于益气健脾。调肝和胃,注重调畅气机。合并“胃咽合病”、“治上应不忘顾下”的治疗。同时,注重湿邪为患,理气化湿为主。结论本研究所得结果总体上反映出许鑫梅教授在临床诊治胃痛的用药规律。使许鑫梅教授诊治胃痛的特色和经验得到了显凸和数据上的支持,这可丰富了名老中医辨治胃痛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施美玲[8](2013)在《马智教授中医治疗胃痛经验集萃》文中认为胃痛,又称胃脘痛,最早记载于《内经》中。胃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的一种病症。在临床上,是其消化专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医内科疾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医治疗的优势和特色病种。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精神负担普遍较重,加之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胃痛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本病病程长、易复发,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出血、穿孔、癌变等,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马智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胃痛病机不外乎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导致胃腑“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可见胃痛的发生总与肝脾二脏有关。因本病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多年来,马老总结提出胃痛分为饮食内停、肝气犯胃、胃中蕴热、气滞血瘀、胃阴亏虚、脾胃虚寒六个基本证型。治疗上马老重视“通”,通而不伤胃气。“行而通之、补而通之、泻而通之”是治胃之法,临床收效甚佳。最后,马老认为胃痛的调护非常重要,治愈胃病、自调为先。
薛晓轩[9](2012)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痛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分析胃痛患者的性别、年龄、外出就餐情况、舌象、辨证分型等因素与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胃痛患者胃内感染幽门螺杆菌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其证候学规律进行初步的研究,从而指导临床。研究方法:本论文分为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个部分,文献综述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献检索,揭示目前对胃痛及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临床部分,对192例符合中医胃痛诊断标准的胃脘痛患者利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进行检测,明确胃内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脘痛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第一辑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观察者主要分为肝气犯胃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瘀血停胃型、胃阴亏虚型五个证型,运用SPSS16.0对胃脘痛患者的各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归纳出各因素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胃脘痛患者的年龄、性别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0.0 5;对胃脘痛患者外出就餐情况、舌色、舌苔、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0.05。结论:年龄及性别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无明显相关性,但从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与年龄的关系走向上我们可以得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外出就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经常外出就餐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可能性较大。舌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舌象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痛患者黄腻苔及红舌的检出率最高,明显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患者,因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胃痛的患者如出现舌红、苔黄腻则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可初步作为幽门螺杆菌检测的对象。幽门螺杆菌与中医证型的研究分析显示,胃痛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不同中医证型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不同,脾胃湿热型及肝气犯胃型胃痛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8.3%、25.4%,而脾胃虚寒、瘀血停胃及胃阴亏虚这3种证型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比较低。这就提示我们可以从清热解毒、行气化湿、舒肝健脾的中药中去发掘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
朱培一[10](2011)在《李乾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理气汤治疗上腹疼痛综合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全面继承李乾构教授近半个世纪治疗脾胃病珍贵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重点学习李乾构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研究方法和内容: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挖掘李乾构教授脾胃学术思想产生的渊源,对其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进而升华生成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学术理论;通过跟师临证、授课等方式总结老师的辨证论治经验;并在门诊随机选取上腹疼痛综合征患者120例,采用“健脾理气汤”加减与奥美拉唑对照研究,比较临床疗效,检验跟师成果。研究结果: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李乾构教授学术渊源概述李乾构教授认为中医脾胃学说始于《内经》,运用于仲景,发挥于东垣,是各流派和各家学术观点长期交流碰撞的产物。《内经》详细阐述了脾胃的生理功能活动规律,奠定了李乾构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李乾构教授治疗脾胃病喜用甘味,补脾以治其本宗于《伤寒杂病论》。小建中汤、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等都是李乾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剂;孙思邈重视胃肠病的治疗,提倡食养、食疗,是李乾构老师“药食同源”学术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钱乙主张五脏分主证以治疗胃肠疾病,启迪了李乾构教授形成抓主症次症治疗胃痛的辨证思路;李乾构教授以脾虚为主要病机,健脾益气法广泛应用于胃肠病的学术思想就深受东垣补土思想的影响;李乾构教授在便秘时,多效法天士多采用甘润养津,滋阴降胃的方法,伺脾升胃降功能恢复,则大便自调。关幼波先生丰富的学识经验是李老师学术思想的源流。关老重视脾胃病气血辨证之法和痰瘀致病的思想,以及治疗肝病和胃病的经验,都是李乾构教授学术体系中重要的内容。同时李教授注意旁纳近现代诸家之所长,借鉴现代医学发展,成为其学术思想的有益补充。第二部分:李乾构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1.李乾构教授学术思想概述1.1百病皆由脾胃虚而生脾胃的功能健旺,是保证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①气机的升降以脾胃为中枢。中焦气机通畅,肺气得宣,肝气得疏,心火得下,肾水得上。脾胃气机通畅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运行的关键;②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关系着病人体质的强弱、疾病的转归;③诊察脉象中胃气的盛衰可判断病情的进退和预后。顾护胃气是临床用药的要义。④调理“后天之本”,可以更好地发挥口服药物的药效。1.2消化系统疾病多从脾胃气虚论治李乾构教授认为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际上是脾胃纳运功能失职的结果,而导致脾胃纳运失职的根本原因就是脾胃气虚。①脾虚气滞论治胃病。李老师认为胃病临床上症状虽虚实夹杂,但以脾胃气虚为主者居多。②脾虚肠燥论治便秘。李教授经验多数便秘患者为虚实夹杂证,故健脾通下是关键。③脾虚湿困论治腹泻。泄泻大多是因为脾胃虚弱,脾不运化水湿所致。溃疡性结肠炎,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有脾虚的因素。④土虚木乘论治胆病。“土壅则木郁”,土虚则木乘。另一方面,肝胆产生病变脾土受损首当其冲,故治胆病当先补脾胃。1.3治脾十五法中医脾的功能包涵西医的消化、血液、循环、运动及免疫等多个系统功能,“脾”是脾胃学说的核心部分。根据脾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李老师形成了特色的“调脾十五法”,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1.4脾胃病多治以甘李乾构教授治疗脾胃病时喜用参、术、芪、草等甘味药。健脾益胃多用甘。其中阳不足者治以甘温,阴不足者治以甘凉。攻邪扶正宜用甘,缓急止痛也用甘味药。1.5论“润燥互用”脾虚饮食水谷不能被消化吸收利用,湿热内生。同时人体阴津生成是不足的,从而导致患者有口渴症状,所以李乾构教授在健脾化痰的基础上,加用养阴生津清肺之品,既针对湿热伤津,又能预防燥湿化痰诸药温燥伤阴。1.6论药食同源药物与食物在起源上是共同的,既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作用,又具有治疗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作用,构成了中医“药食同源”理论的物质基础。气味理论是药食同源的内在规律。应该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调理。2李乾构教授临床经验总结2.1李乾构教授辨证论治胃痛的经验①关于病名,李教授首次提出,“胃痛”区别于“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仅限于胃腑本身的病变;②提出“不通则痛,不荣亦痛”,反对“痛不可以补气”;③总结出胃痛按主症与次症相结合进行辨证论治的模式,使之更易于掌握,方便运用;④脾虚气滞是胃痛的基本病机,所以治疗胃痛常以四君子汤合香砂枳术丸,并根据辨证论治分型加减。同时李教授还强调胃痛要重视生活调养。2.2慢性萎缩性胃炎李乾构老师认为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治疗时,要紧抓气虚血瘀的病机特点,及早用活血之药,截断扭转该病的病理变化。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四君子汤加丹参、莪术化裁,贵在守方,多收良效。2.3胃食管反流病李乾构教授提倡用“胸痞”作为病名。治疗“胸痞”常肝胃同治,用六君子汤、旋复代赭汤合柴胡疏肝散,随症加减。2.4溃疡性结肠炎李乾构教授提出,认为脾虚湿热,肠络受损是其主要病机,分急性活动期与慢性缓解期两型论治。2.5功能性便秘六腑以通为用,但通不是一味的攻下。常用四君子汤加减,健脾通下治疗便秘。其中要重用元参、生白术。分别按血虚肠燥、肾阴虚、肾阳虚、气虚加减,塞因塞用。对于实证便秘,同时可以合用承气类方。2.6口腔溃疡要紧紧抓住一个“火”字,分清虚火与实火。实性的口疮乃心脾火盛所致。方用泻心汤合泻黄散加减。虚火多为心肾阴虚。方用知柏地黄汤合增液汤加减。同时配合局部用药,缓解疼痛效果更好。2.7李乾构教授精于辨证的经验李乾构老师精于辨证论治,反对见一症加一药,头痛医头。强调去伪存真避免误辨:如舌诊、脉诊的影响因素在今天表现的更加复杂多变;患者经常并非单一寒、热证出现,不可见寒辨寒,见热言热;腹胀虽气滞于胃肠,但人体气机与脾、肝、肺三脏密切相关,行气消胀仅属于治标,调理人身气机升降出入才是治本之策;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故应重视气血辨证;提倡中医学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2.8李乾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经验李乾构教授治疗脾胃病法随证出,方随法立,用药纯而不杂,贵在变通。如何在固护“后天之本”的基础上,应对诸多证型的变化,论文介绍了李教授相关的用药经验。2.9其他除了消化系统疾病,李乾构教授还擅长舒颈止眩汤治疗颈源性眩晕,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久咳。第三部分:健脾理气汤治疗胃痛的临床研究选取李乾构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方健脾理气汤加减为治疗组,奥美拉唑为对照组进行研究。两组均为60例,在中医证候疗效和主症改善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胃痛、餐后不饱胀适和早饱感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研究目的:通过观察运用“健脾理气汤”加减治疗上腹痛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EPS-FD)的临床疗效,评价健脾理气法在上腹疼痛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方法:1.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上腹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治疗前中医症状总积分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组患者方用健脾理气汤加减,每日2次,饭后半小时服用,连服4周;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10mg,早餐前服用,每日一次,连服4周。3.分别进行疗效性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变化及总体症状疗效、证候总积分及总体证候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分。4.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总体疗效评价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在单项症状积分改善方面:健脾理气汤组能改善上腹部烧灼感和早饱(p<0.05),对上腹痛和餐后饱胀不适有显着效果(p<0.01)。且健脾理气汤组在缓解上腹痛和餐后饱胀不适症状上,优于奥美拉唑组(p<0.05);1月后随访,健脾理气汤组对上腹痛和餐后饱胀不适有显着效果(p<0.01),且优于奥美拉唑组(p<0.05)2.在总体症状评价方面:治疗组60例中,临床治愈17例,显效2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57例中,临床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70.1%.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3.在中医证候总体积分评价方面: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p<0.01)健脾理气汤组优于奥美拉唑组(p<0.05);随访1月,健脾理气汤组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p<0.01)4.总体证候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60例中,临床控制19例,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57例中,临床控制12例,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0.7%。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生活质量评价方面:两组治疗后,8个维度生活质量都有改善(p<0.05),中药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方面有明显改善(p<0.01);且在社会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方面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汤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上腹部烧灼感、早饱、上腹痛和餐后饱胀不适方面有一定疗效,同时可以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证候和生活质量。因此,健脾理气法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是上腹疼痛综合征的良好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研究。
二、疏肝和胃法在慢性胃痛诊治中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疏肝和胃法在慢性胃痛诊治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睡眠质量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素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 |
1.2 失眠诊断标准 |
1.3 证素辨证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资料收集 |
2.2 质量控制 |
2.3 分组 |
2.4 数据录入与整理 |
2.5 数据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基本资料 |
1.1 失眠组与非失眠组性别、年龄分布 |
1.2 轻度失眠组与重度失眠组性别、年龄分布 |
2 各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 |
2.1 非失眠组证素分布 |
2.2 失眠组证素分布 |
2.3 轻度失眠组证素分布 |
2.4 重度失眠组证素分布 |
3 各组证素资料的差异比较 |
3.1 非失眠组与失眠组病位证素对比 |
3.2 非失眠组与失眠组病性证素对比 |
3.3 轻度失眠组与重度失眠组病位证素对比 |
3.4 轻度失眠组与重度失眠组病性证素对比 |
讨论 |
1 理论认识 |
1.1 疾病认识 |
1.2 证素辨证认识 |
2 一般资料分析 |
3 中医证素资料分析 |
3.1 不同睡眠质量的CAG组与证素特点分析 |
3.2 不同睡眠质量的CAG组与证素的相关性分析 |
4 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英文缩略词 |
附录B: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和病理诊断标准 |
附录C:失眠诊断标准 |
附录D:证素辨证标准 |
附录E: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证素提取四诊信息采集表 |
附录F:PSQI量表和评分标准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疼痛的概述、发病及治疗进展 |
综述二 脊髓电刺激的镇痛机制及应用进展 |
综述三 慢性疼痛的中医辨证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研究正文 |
动物实验植入式国产SCS设备的临床前验证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基于“痛证”理论的国产SCS设备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伤寒论》胃痛病证治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胃痛概述 |
1.1 胃痛定义 |
1.2 胃痛的名称 |
1.3 胃痛病因病机 |
1.3.1 外寒侵袭 |
1.3.2 肝气犯胃 |
1.3.3 内伤饮食 |
1.4 历代医案胃痛证治 |
2. 《伤寒论》胃痛证治研究 |
2.1 胃痛病机归类 |
2.1.1 以《伤寒论》六经归类 |
2.1.2 以寒热虚实归类 |
2.2 《伤寒论》胃痛治法 |
2.2.1 以六经辨证论治 |
2.2.2 以脏腑辨证论治 |
2.2.3 以八纲辨证论治 |
2.3 六经辨治胃痛的意义 |
3.《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胃痛规律 |
3.1 太阳胃痛 |
3.1.1 水饮内停之胃痛 |
3.1.2 上热下寒之胃痛 |
3.1.3 痰热互结之胃痛 |
3.1.4 寒热错杂之胃痛 |
3.2 阳明胃痛 |
3.3 少阳胃痛 |
3.3.1 枢机不利,胆热犯胃之胃痛 |
3.3.2 少阳郁热,阳明里实之胃痛 |
3.3.3 少阳兼太阳表证,胃气不和 |
3.3.4 枢机不利,土虚木乘之胃痛 |
3.4 太阴胃痛 |
3.5 少阴胃痛 |
3.5.1 少阴水亏土燥,胃热壅滞之胃痛 |
3.5.2 阳气内郁,气机不畅之胃痛 |
3.6 厥阴胃痛 |
3.6.1 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胃痛 |
4.讨论 |
5.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湿毒内蕴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闫慧敏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渊源概述 |
1. 简介 |
2. 学术思想渊源 |
2.1. 中医经典古籍 |
2.2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闫慧敏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1. 学术思想概述 |
1.1 整体观念,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
1.2 辨病与辨证,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
1.3 重视脾胃,调中运脾,调畅气机 |
1.4 重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
1.5 四诊合参,尤重望诊及舌面望诊 |
1.6 寒热并用,善用对药 |
2. 临床经验总结 |
2.1. 闫老师治疗脾系疾病的经验 |
2.1.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儿胃脘痛) |
2.1.2 功能性便秘 |
2.1.3 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泄泻) |
2.2 闫老师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 |
2.2.1 哮喘 |
2.2.2 痰湿咳嗽 |
2.2.3 反复呼吸道感染 |
2.2.4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2.3 闫老师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 |
2.4 闫老师治疗腺样体肥大经验 |
2.5 闫老师治疗霰粒肿经验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解毒利湿法治疗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湿毒内蕴证)的临床研究 |
符号说明 |
综述 |
1. 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研究进展 |
1.1 西医研究及治疗概况 |
1.1.1 发病机制 |
1.1.2 病理改变 |
1.1.3 诊断标准 |
1.1.4 治疗 |
1.2 中医辨证论治 |
1.2.1 古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分析 |
1.2.2 现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分析 |
1.2.3 现代医家的辨证论治 |
1.2.4 专方专药 |
1.2.5 中成药 |
1.2.6 其它治疗 |
2 幽门螺杆菌中西医药物治疗进展 |
2.1 西医药物治疗进展 |
2.1.1 HP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 |
2.1.2 HP感染的西医治疗 |
2.1.3 HP与HSP相关性研究进展 |
2.2 中医辨证论治 |
2.2.1 病因病机 |
2.2.2 辨证分型 |
2.2.3 辨证论治 |
2.2.4 单味中药治疗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案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胃痛证治规律研究 |
1.1 研究对象 |
1.1.1 医案来源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构建《临证指南医案》胃痛数据库 |
1.2.2 数据准备 |
1.2.3 数据挖掘方法 |
1.3 数据挖掘结果 |
1.3.1 一般情况分析 |
1.3.2 频数分析 |
1.3.3 药物聚类分析 |
1.3.4 关联规则分析 |
1.4 讨论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痞满证治规律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医案来源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一般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构建《临证指南医案》痞满数据库 |
2.2.2 数据准备 |
2.2.3 数据转换 |
2.2.4 数据挖掘方法 |
2.3 数据挖掘结果 |
2.3.1 一般情况分析 |
2.3.2 频数分析 |
2.3.3 药物聚类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腹痛证治规律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1.1 医案来源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一般资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构建《临证指南医案》腹痛数据库 |
3.2.2 数据准备 |
3.2.3 数据挖掘方法 |
3.3 数据挖掘结果 |
3.3.1 一般情况分析 |
3.3.2 频数分析 |
3.3.3 聚类分析 |
3.3.4 关联规则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泄泻证治规律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1.1 医案来源 |
4.1.2 纳入标准 |
4.1.3 排除标准 |
4.1.4 一般资料 |
4.2 研究方法 |
4.2.1 构建《临证指南医案》泄泻数据库 |
4.2.2 数据准备 |
4.2.3 数据挖掘方法 |
4.3 数据挖掘结果 |
4.3.1 一般情况分析 |
4.3.2 频数分析 |
4.3.3 聚类分析 |
4.3.4 关联规则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痢疾证治规律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1.1 医案来源 |
5.1.2 纳入标准 |
5.1.3 排除标准 |
5.1.4 一般资料 |
5.2 研究方法 |
5.2.1 构建《临证指南医案》痢疾数据库 |
5.2.2 数据准备 |
5.2.3 数据挖掘方法 |
5.3 数据挖掘结果 |
5.3.1 一般情况分析 |
5.3.2 频数分析 |
5.3.3 聚类分析 |
5.3.4 关联规则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便秘证治规律研究 |
6.1 研究对象 |
6.1.1 医案来源 |
6.1.2 纳入标准 |
6.1.3 排除标准 |
6.1.4 一般资料 |
6.2 研究方法 |
6.2.1 构建《临证指南医案》便秘数据库 |
6.2.2 数据准备 |
6.2.3 数据挖掘方法 |
6.3 数据挖掘结果 |
6.3.1 一般情况分析 |
6.3.2 频数分析 |
6.3.3 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部分 综合讨论 |
7.1 叶天士生平及着作 |
7.2 基于数据挖略的《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规律总述 |
7.3 导师诊治胃痛经验总述 |
7.3.1 辨证思路 |
7.3.2 治疗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文献综述 |
附录2:附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甘爱萍脾胃病学术思想及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甘爱萍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研究 |
1 甘爱萍教授脾胃学术思想渊源研究 |
1.1《黄帝内经》奠定了脾胃病的理论基础 |
1.2 张仲景奠定了脾胃学说的临床基础 |
1.3 李东垣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 |
1.4 叶天士确立了胃阴学说 |
1.5 魏喜保脾胃病“调气为先”思想 |
2 甘爱萍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内容及临床经验 |
2.1 脾胃为本、调气为先 |
2.2 和谐五脏,补泻并施 |
2.3 协调阴阳,防治结合 |
2.4 四诊合参,尤重舌诊 |
2.5 重视饮食与情志 |
2.6 附验案精选 |
第二部分 甘爱萍教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经验研究 |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 |
1.1 脾胃亏虚是根本 |
1.2 气机失调是关键(脾气、胃气、肝气、肺气失调) |
1.3 饮食不节是起病之源 |
1.4 情志内伤是难治之因 |
2 治疗经验 |
2.1 调理气机 |
2.2 益气养阴 |
2.3 清热化湿 |
2.4 调神解郁 |
3 辨治经验 |
3.1 辨证分型论治 |
3.2 辨病用药 |
3.3 辨症用药 |
第三部分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甘爱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症规律研究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FD人群(性别、年龄)分布规律 |
3.2 FD症状分布规律 |
3.3 FD中医疾病分布规律 |
3.4 F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
3.5 FD中医治则治法规律 |
3.6 FD用药规律 |
3.7 药物用量规律 |
3.8 组方规律 |
4 讨论 |
4.1 病因病机 |
4.2 治则治法 |
4.3 用药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 |
附录 2:名词解释 |
附录 3:甘爱萍教授介绍 |
附录 4:梅应兵简历 |
致谢 |
(7)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许鑫梅教授简介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中医对胃痛的认识 |
一、基本概念 |
二、古代中医学对胃痛认识 |
第二节 现代中医对胃痛的研究进展 |
一、病因病机 |
二、诊查要点 |
三、辩证论治 |
第三节 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整理 |
一、善用胃痛消胀之法 |
二、提出从郁论治胃痛 |
三、对于胃咽合病的治疗 |
四、胃痛的非药物治疗经验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病例资料来源 |
二、病例采集 |
第二节 统计分析结果 |
第三章 讨论和结论 |
一、在临床上治疗胃痛方面的特点,总结如下 |
二、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的用药特点分析 |
三、许鑫梅教授对胃痛治疗思路的特点 |
典型病例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马智教授中医治疗胃痛经验集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胃痛的认识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论治 |
4 病症鉴别 |
5 马老对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6 马老胃康汤解析 |
7 胃痛的辨证分型 |
8 胃痛的护理 |
9 典型病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痛的中医证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胃脘痛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
1. 病名的渊源 |
2. 病因病机认识 |
3. 治疗 |
4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幽门螺杆菌及相关性胃病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1. 幽门螺杆菌及相关性胃病的西医研究概述 |
1.1 流行病学特征 |
1.2 主要致病机制 |
1.3 感染的诊断 |
1.4 根除治疗 |
2. 幽门螺杆菌及相关性胃病的中医药研究概述 |
2.1 病因病机认识 |
2.2 幽门螺杆菌与中医证型及舌象的相关性研究 |
2.3 治疗 |
2.4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幽口螺杆菌相关性胃痛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
前言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李乾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理气汤治疗上腹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李乾构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参考文献 |
李乾构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一、李乾构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1 百病皆由脾胃虚而生 |
1.1 气机的升降以脾胃为中枢 |
1.2 脾胃不足,百病由生 |
1.3 辨证论治中的指导作用 |
1.4 脾胃健运药方效 |
2 消化系统疾病多从脾胃气虚论治 |
2.1 脾虚气滞论治胃病 |
2.2 脾虚肠燥论治便秘 |
2.3 脾虚湿困论治泄泻 |
2.4 土虚木乘论治胆病 |
3 调脾十五法 |
4 脾胃病治之以甘 |
4.1 脾胃喜甘的依据 |
4.2 脾胃主甘的诊断意义 |
4.3 脾胃病灵活运用甘味 |
4.4 攻邪扶正宜用甘 |
4.5 缓急止痛必用甘 |
5 论"燥润互用" |
6 论药食同源 |
二、李乾构教授诊疗经验总结 |
1 李乾构教授治疗胃痛的临床经验 |
1.1 胃痛病名的理解 |
1.2 胃痛常见病因 |
1.3 胃痛的辨证经验 |
1.4 胃痛的治疗经验 |
1.5 胃痛要重视生活调养 |
1.6 病案举隅 |
2 李乾构教授"因虚致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
3 李乾构教授"脾虚气逆"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
3.1 治疗"胸痞"的经验要药 |
3.2 具体方药加减经验 |
3.3 服药方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
3.4 调节饮食是治疗的基本措施 |
3.5 保持平和心态可减少复发 |
4 溃疡性结肠炎分期论治 |
5 "六腑以通为顺"——兼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
6 李乾构教授"从火论治"口腔溃疡的经验 |
7 李乾构教授精于辨证的经验 |
7.1 去伪存真考舌脉 |
7.2 四诊合参论寒热 |
7.3 腹胀当辨脏腑虚实 |
7.4 胃病不离气血辨证 |
7.5 微观辨证拓展思路 |
8 李乾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经验 |
8.1 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的应用 |
8.2 白术、苍术、莪术的应用 |
8.3 茯苓和土茯苓的应用 |
8.4 高良姜、生姜、干姜和炮姜的应用 |
8.5 百合 |
8.6 柴胡 |
8.7 半夏 |
8.8 丹参 |
8.9 鸡内金 |
8.10 甘草 |
9 六君子汤治疗久咳 |
10 颈椎病眩晕型的中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李乾构教授健脾理气汤治疗上腹疼痛综合征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综述: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病例选择 |
2 诊疗标准 |
研究方法 |
3 研究方法 |
4 治疗方案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评价标准 |
7 统计分析方法 |
8 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9 纳入脱落情况及原因 |
10 基线比较结果 |
11 疗效评价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SF-36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疏肝和胃法在慢性胃痛诊治中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睡眠质量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素差异性研究[D]. 肖雯迪.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D]. 李怡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伤寒论》胃痛病证治规律探讨[D]. 黄琼.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湿毒内蕴证)的临床研究[D]. 张克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D]. 信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6]甘爱萍脾胃病学术思想及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经验研究[D]. 梅应兵.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5(08)
- [7]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总结[D]. 林迪卫.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8]马智教授中医治疗胃痛经验集萃[D]. 施美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
- [9]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痛的中医证候学研究[D]. 薛晓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3)
- [10]李乾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理气汤治疗上腹疼痛综合征的研究[D]. 朱培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