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理论与一国两制

“三个代表”理论与一国两制

一、“三个代表”学说与一国两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霜[1](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万英[2](2020)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地位要求高校党委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而“意识形态漂浮在话语之中”,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要有话语体系作为支撑。构建话语体系的基本单位是话语,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有效果,关键在于意识形态话语要有效,沿着“话语——话语体系——话语权”的路线是争夺话语权的一般规律。因而,话语有效是高校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构建话语体系有效的要素之一,也是其逻辑起点。基于话语对构建话语体系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要价值,本文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为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文章由七部分构成,即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绪论部分阐述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概述国内外学术界对意识形态话语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并对之进行简要评析。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阐释核心概念、厘清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的关系,论述有效性的内涵及表现形式。第一章从文本出发,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话语理论。概述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理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在中国的渊源脉流。本章还对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进行批判性借鉴。从而为建构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阐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它的本质属性、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政治认同的影响、凝聚高校师生的功能,以及它对话语体系的建构作用,对话语权的维护作用等方面论述它的评价标准。第三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基本要素。本章论述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第四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大学生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影响,三重话语存在内在的张力。对于这些话语,重点是把其消极性概括出来,目的是为了规避、消解其危害性,而不是全盘否定这些话语,而是要排除其中的消极成分,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第五章论述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面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诸多挑战,依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理论,提出从五个方面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主体能动性方面,切实发挥高校党委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责。发展动力方面,创新意识形态话语,确保话语的生命力,而创新是有原则的创新。硬实力方面,主张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以硬实力破解西方的话语迷障。软实力方面,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话语,以文化软实力夯实话语的凝聚力。话语机制方面,发挥意识形态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消解其消极作用。而转换的目的是更好的发挥各种话语的优势,而不是以一种话语否定另一种话语。

王文雅[3](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主题作为中心问题,它是理论的总纲,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或称为“根本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一般根本矛盾只有一个。理论主题的建构,是以理论为对象,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指导意义的一种主题建构。理论主题由于是带根本性特征的中心问题,一般而言,只有一个。理论主题的解释功能、引导功能、支撑功能,均需要在明确理论范围的前提下得以释放。理论范围的大小,框定了主题作用的幅度。理论主题的确立,意味着理论域的中心概念得以确立,过去的理论能够由这个主题串联起来,起到揭示思维活动规律的作用;将来的分支理论、补充理论将能够借助这个主题的指引进行创新。研究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是为解决每隔一段时间,通过更改原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来建构新体系、再探索新体系主题的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自有其概念、范畴、成立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一层含义,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动态性。就当前来说,它暂时具有五个方面的意义,对应四个维度的解释功能。与此相适应的,是其理论主题的归纳和概括,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构建,也应当体现出鲜明的动态性,以符合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概念本身的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二层含义,基于主题本身蕴含的根本性、长远性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辐射范围,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就目前已知的范围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初级阶段上的主要形态。它承载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诉求,以及中国梦的民族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三层含义,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线索。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的矛盾,横跨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关照。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从2017年起,成为牵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短板和动能。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略有区别。后者更加强调坚持、发展,前者更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二者并无根本冲突,仅只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确立和推进的关系。至于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由于主要矛盾转化的缘故,也略有不同。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初衷,是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果,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主题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于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前者于后者,是包含关系。两者都有发展任务,兼具发展追求,差异在于发展的层次、程度、发展各比例跃迁的水平有所不同。因此,在理论主题内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更强调“推进”,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主题更注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不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也有别于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是一个新范畴,带有总体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建立而言的。坚持和发展,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的。因此,这个理论主题的内涵,就是要持续破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功能、实现条件的陈旧理解,在批判中丰富和发展相关认识;以动态方式把握动态逻辑,更新观念;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性,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理论主题不是主观臆造的,是由中国客观的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决定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接力探索而逐渐明晰的,这是一个认识和深化理论主题的历史过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成立条件包括: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实践主题是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国情没有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连续稳定,奋斗目标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旨归,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以贯之,理论品格——与时俱进永不褪色。论文综合了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学科的知识,运用文本研究法、过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考察这个主题。全文结构方面,通过界定概念、探讨“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章来考察理论主题。深入阐述核心观点,得出以下结论:1.明确在新时代及以后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创新,所依据的理论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明确坚持和发展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辩证统一的,思维领域和生产实践领域均需辩证发展。4.明确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不断解放思想。5.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能改变社会主义方向。6.明确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语境下,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性”。7.强调继邓小平理论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以后,继续探索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论文通过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疑问,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核心观点。这对于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揭示建设现代化强国理论诉求、判断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实践走向、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有积极意义。

王敏[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东剧变后,海外很多中国观察家认为,中国很快也会步苏东后尘,“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但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制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政局大体稳定的双重奇迹。越走越宽广的中国道路引起了海外学界的高度关注。一些海外学者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道路的核心,是解读中国奇迹的钥匙。因此,在沉寂了近20年后,海外当代中国研究学界发出了“把中国共产党带回来”的呼声,对党的研究逐渐升温。毛泽东同志将党的建设视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四个伟大”互相嵌套,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亦成为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得以涌现。本文关注的对象是海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研究,旨在系统总结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学界的研究议题、基本观点、研究范式和方法,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提升国内党建研究质量提供借鉴。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本文的框架、内容主要建立在阅读海外学者的论文和专着的基础之上。海外学者在中共党建领域的研究成果是本文的一手文献资料。本文围绕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某一研究议题,尽量搜罗各家观点,特别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看法。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是现实经验与理论视角双向交流的产物。海外学者擅长使用理论框架,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比较娴熟,这就使得他们的研究具备较强的学理色彩。他们在研究议题的设置上有着突出的现实关怀。他们对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些举措进行了肯定,也提出了一些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但是,用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来研究中共党建,有可能掉入理论陷阱,得出有悖于经验事实的结论。地域、语言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增加了他们获取资料的难度,因此在资料的使用上存在欠缺。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学者群体还比较狭小,研究成果也呈现不均衡性。本文对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所使用的范式进行了初步提炼,提出了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所使用的五大范式,即市民社会范式、法团主义范式、权威主义范式、合法性范式以及政党适应性范式。在这五大范式中,既有解释力比较强大的范式,也有解释力较弱甚至起误导作用的范式。政党适应性范式、法团主义范式的解释力较强,权威主义和合法性范式居中,市民社会范式的解释力最弱。一个范式的解释力取决于其与中国经验的距离,距离越近,则解释力越强,距离愈远,则解释力愈弱。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对加强党的建设有如下启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改善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改善干部任命、选拔和培训机制;在对反腐败斗争的胜利保持充分信心的同时,不断完善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探索有别于西方自由民主体制的民主政治中国模式,从而为丰富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中国贡献。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对国内党建研究的启示有: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提高党建研究的科学性;构建党建研究的中国范式,确立国内党建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自主性与话语权。

张卫国[5](2012)在《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政治是运用生态学的视角去观察政治现象并揭示其本质,实现生态学与政治学的对接并拓宽和丰富政治学的研究视域。因各国性质、体制、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寻求一个积极、健康、可持续的政治体制,找出构建我国生态政治的根本出路。本文选择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研究为主题,简述了生态政治构建的价值与意义,重点论述了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的路径。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绪论。简要描述国内外关于生态政治理论的研究现状,阐明了构建生态政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文章以“生态”概念为切入点,对生态政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政治学中生态政治思想的分析,为后文分析我国生态政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生态政治构建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的思想历程。本章阐述了我国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结晶中的生态政治思想,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的思想历程分阶段性进行了述评:我国生态政治的自我认知阶段;我国生态政治的自我完善阶段;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的全面发展阶段,并揭示了我国生态政治构建三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和内在逻辑关系。该部分旨在理论层面上阐明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的思想历程。第四章,我国生态政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章指出了我国生态政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五大主要问题:运作低下的五级政权体制;权责不明的党政管理体制;偏离民主精神的立法体制;“官”本位至上的政治;不公正的社会资源分配等,并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为找寻我国生态政治构建路径指明了方向。第五章,我国生态政治构建路径。首先提出我国构建生态政治的优势所在,并针对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的思路,最后详细阐述了我国构建生态政治的理想文本:构建中央、省、县三级政权的行政生态;完善部门之间权利相互制衡的权力生态;实现科学民主的立法生态;建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型的政府生态;实现对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社会资源的公正分配生态,以求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生态政治体制支撑。

田旭明[6](2012)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视域下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而“多元”之所以能够聚合为“一体”,并且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中华民族拥有强大而坚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力量。在当代中国,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中国国内改革开放已进入到关键时期,稳定成为硬任务。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推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持续发展,振兴中华就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因此,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进行系统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为研究视角,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视野,还有助于深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通过对唯心主义文化史观的批判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了以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文化基本要素聚合发展的核心力量、文化合力结构、文化结构优化、文化结构和功能等为主体内容的唯物主义文化结构论。这些理论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实现了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的文化结构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结构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在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论价值。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内核由相应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构成。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视角来分析,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要素分别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核心支柱是中国共产党,其中,基本要素紧密围绕、团结在核心支柱周围,核心支柱不仅引导着基本要素的健康发展,还是基本要素聚合与协调发展的核心力量。从历史发展和当前情况来看,在传统中华民族凝聚力过渡到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之后,伴随着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的逐渐发展,它们之间的联结纽带、聚合机制和凝聚张力机制也都逐渐得到改善,从而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结构逐渐优化。结构的逐渐优化导致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功能也随之而提升。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中华民族吸引力、向心力、聚合力和凝聚张力得到了明显的升华。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视阈中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内在机理和表象。就未来发展而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持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就机遇来说,主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稳健有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坚持与拓展、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逐渐巩固和壮大、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显着发展、中华民族成员的民族整体与认同意识逐渐增强以及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就挑战来说,主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益矛盾的掣肘、民主法制建设中“两个不完全适应”的负面影响、社会转型期消极价值观和道德失范的冲击、执政党内部腐败问题的消极影响、民族分裂势力的现实威胁、国家尚未完全统一的制约以及国际社会中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的不利影响。在上述的现实境遇下,把握机遇并应对挑战是实现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而这需要在遵循中华民族凝聚力基本要素共同作用律、中华民族凝聚力核心支柱中坚支撑律、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整体利益相互促进律、中华民族凝聚力在与离散力对立统一中的主导作用律的前提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双重探索。在理论上,必须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坚持民族凝聚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辩证统一,基础是民族凝聚力基本要素的协调发展,关键是核心支柱的与时俱进。在实践路径上,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的实践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来强化“核心支柱”的力量;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来增强物质文化凝聚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增强制度文化保障力;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增强精神文化感召力;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和谐来增进民族和谐;推进“一国两制”实践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加强对外文明交流来增强中华民族的世界影响力。

赵小军[7](2011)在《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发展》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是运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杰出典范。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第一次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一个较全面的、成功的专政典范,在实践中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突破了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无产阶级运用国家机器建设社会主义新模式;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贡献了新的伟大理论成果;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全新的时代内涵。建党9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出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曹根记[8](2010)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指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所形成的创新理论体系,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它们的丰富和完善,是我们党思想政治理论成熟的一种显着体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提出的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它的顺利实现,不仅关系到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还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问题。因此,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梳理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历史的视角来看,虽然我们党在十七大报告之前并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但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过程中,却一直致力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研究和宣传普及活动。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得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活动,就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于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通俗化的普及教育活动,从而开始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本文共分七个部分。引言部分,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必然,明确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国内外、党内外的现实必然性。第二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土壤,并从中归纳出一些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极因素。第三章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展开了研究,充分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第四章讨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特色和原则,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五章分析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贡献。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利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坚持我们党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做法。于是,第六章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进行了几点思考,以便更好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党的创新成果只有不断地掌握人民大众,才能真正发挥出科学理论的巨大力量。这不仅是历史赋予我们党新的艰巨任务,也是我们理论工作者所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也是一件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李孟一[9](2010)在《道路与理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文中提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物质生活富裕,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邓小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本论文拟从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入手,深入分析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作用,从而推进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信心。本论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简要地阐述了该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总体上概括了该课题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包括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等。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本章主要从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既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严重挫折给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在总结“文化大革命”中的失误及国内政治风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第二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事实上从1975年的“全面整顿”已经开始了,通过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好了思想准备,这是酝酿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正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移,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组织路线,这是萌芽阶段。党的十二大,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初步规划。在此期间,邓小平还首次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并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这是初步形成阶段。党的十三大首次论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而且全面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轮廓。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新观点,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科学揭示,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这是深入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系统地概括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五大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正式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以此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邓小平理论发展成熟。第三章着重探讨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作用。本章分别从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发展道路、政治发展道路、文化发展道路和党的建设道路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证。第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第二,在经济发展方面,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此外,邓小平还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第三,在政治发展方面,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民主的重要作用,提出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为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确定了“一国两制”的指导方针。第四,在文化发展方面,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并且深刻论证了其战略地位;阐明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指导党中央科学地制订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实施方法。第五,在党的建设方面,邓小平主张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巩固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确保党始终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最后,邓小平主张通过从严治党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第四章着重分析了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作用。第一,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发展。首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未来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征以及对外开放的思想。其次,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思想和有益经验。同时,竭力避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邓小平对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创新。通过系统地分析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功绩与失误。最后,分析了邓小平对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创新。第三,邓小平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奠基作用。首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执政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其次,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先导。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践基础。最后,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并且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和精髓。邓小平理论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并构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结束语,客观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用事实来证明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世界影响。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鲜经验。中国的发展经验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走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自主发展道路,并要在改革中坚持循序渐进的方针,同时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机与活力,坚定了各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对整个世界现代化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维护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世界发展并且丰富了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范伟[10](2005)在《新国家观 ——邓小平的逻辑》文中研究指明论文旨在通过考察邓小平的国家理论,系统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邓小平有关国家的思想和理论观点进行梳理考察,从国家观的角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和政治实践,以期有利于当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 论文由导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在导论中,对论文的主要思路和实践意义作了简要说明,同时交待了邓小平国家理论的研究状况、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创新之点和不足之处。指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提出和阐发的国家学说,更多的是一种批判的国家观,是对资产阶级国家本质的批判和揭露,是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道路科学说明的“革命”的国家观。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问题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没有成为他们思考问题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中国化作出了贡献,但是,毛泽东晚年在错误地判断形势和错误的理论即“继续革命理论”指导下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导致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邓小平开启了新的探索历程,并创造性回答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的国家理论。导论还指出:邓小平国家理论是一个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研究内容,而学术界对此重视不够,研究不够。 正文分为五章和结束语六部分。 第一章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历史考察,旨在阐明邓小平国家理论的思想基础。指出:国家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思考国家问题的时候,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经过长时间的思考,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家问题上实现了革命性转变,由抽象的人的立场转向无产阶级立场,转向对国家现象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的考察。研究立场和方向的转变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阐明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特征提供了条件,从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得以在坚实的基础上不断展开。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和阐发的国家学说,更多的是一种批判的国家观,是对资产阶级国家本质的批判和揭露,是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道路科学说明的“革命”的国家观。列宁对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并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在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列宁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特别是列宁晚期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第二章主要考察邓小平国家理论的时代背景。在对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新的特点和科技革命的形势进行概括基础上,简要探讨了苏联东欧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的

二、“三个代表”学说与一国两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个代表”学说与一国两制(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四、核心概念阐释
        (一)意识形态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关系的厘清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六、有效性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一)有效性的内涵
        (二)有效性的表现形式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资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理论
        (一)语言是物质、意识和实践的统一体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阐述
        (三)实践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基本属性
        (四)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根本属性
    二、列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随着工作任务转换而转换
        (三)采用多样化话语方式“灌输”社会主义思想
    三、毛泽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坚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时代化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
    四、邓小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平实的话语
        (二)以简洁的句式展现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
        (三)对待意识形态斗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五、江泽民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多方面展开
    六、胡锦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民和引领社会思潮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四)构建和谐社会
    七、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讲好中国故事
        (二)善于运用经典话语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四)运用大众话语
        (五)构建有效话语和话语体系
    八、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一)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
        (二)福柯的话语即权力观点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四)布尔迪厄的话语象征性权力观
第二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主体与客体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是价值观的有效性
    二、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符合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促进高校师生的政治认同
        (一)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是话语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二)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的话语的具体标准
    四、凝聚高校广大师生
        (一)凝聚高校广大师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功能
        (二)凝聚高校广大师生的话语需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五、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一)话语体系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二)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是话语有效性的内在要求
    六、有效维护和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一)话语权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二)维护、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话语有效性的最终目标
第三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要素
    一、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
        (一)高校党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和责任主体的有效性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四支主体队伍的有效性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一)大学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要对象
        (二)高校教职工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对象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
        (一)话语内容有效性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立足点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有效性的要点
    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
        (一)话语表达方法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关键
        (二)话语表达方法的三个适应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
        (一)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辩证关系
        (二)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相互适应性
第四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
        (一)话语内容问题
        (二)话语方式问题
        (三)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
        (一)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表现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因素
        (三)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影响
    三、互联网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一)西方为何及如何占据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二)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如何挑战中国意识形态
        (三)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挑战
    四、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一)去中心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边沿化
        (二)碎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系统化
        (三)浅层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刻化
        (四)开放性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集中化
    五、大学生话语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一)多样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威性
        (二)“三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严肃性
    六、高校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割裂
        (一)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内在张力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内容割裂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态度割裂
第五章 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能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话语的主体职能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切实担负起责任
    二、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由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着力点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资源
        (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则
    三、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
        (一)文本话语向教学话语转换
        (二)政治性话语向生活性话语转换
        (三)学术话语、权力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
        (四)话语转换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一)我国具备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话语优势的坚实基础
        (二)高校的话语地位与我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还不相称
        (三)如何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五、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一)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二)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持久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三)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广泛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四)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稳定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点
第一章 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第一节 主题与时代主题、实践主题、理论主题
        一 主题与时代主题
        二 主题与实践主题
        三 主题与理论主题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一 社会主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第二章 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李大钊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
        一 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特性论”
        二 主张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 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任务
        二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主题”的认识成果
        三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之前的探索
    第三节 邓小平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思想
        一 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三个基本问题
    第四节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最新认识
        一 习近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
        二 习近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时代课题的认识
第三章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在中国的体现
        一 坚持和发展无产阶级先锋队原则
        二 坚持和发展生产力原则
        三 坚持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本质原则
        四 坚持和发展实践第一原则
        五 坚持和发展公有制原则
    第二节 中国特色辨析
        一 相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中国特色
        二 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比有中国特色
        三 不仅坚持社会主义而且发展中国特色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一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深化认识
        二 坚持推进实现中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 坚持党的领导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四章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社会主义
        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三 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第三节 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一 在思维领域破除教条主义
        二 在生产实践中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三 深化社会主义认识是一个思想解放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情况
致谢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为什么海外要重新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一)中国模式的兴起
        (二)华盛顿模式的困局
        (三)中国共产党的自我调适
    二、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概况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五、研究意义
    六、核心概念界定
        (一)海外
        (二)中国学
        (三)海外中共学
        (四)海外中共党建研究
    七、写作框架
第一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意识形态建设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调适
        一、毛泽东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中国梦”
        二、“四个全面”
    第三节 意识形态内化机制
        一、党内学习制度
        二、党内集中教育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组织建设
    第一节 组织构成
        一、技术官僚
        二、党员
        三、新社会阶层入党问题
    第二节 组织制度
        一、干部任命制
        二、干部考核制
        三、干部选拔标准
        四、干部培训
    第三节 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二、纪委
        三、基层党组织
        四、党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反腐败斗争
    第一节 腐败成因及对策
        一、腐败成因
        二、反腐对策
    第二节 对十八大之前反腐的评价
        一、选择型反腐
        二、打个“平手”
    第三节 对十八大以来反腐的评价
        一、真反腐vs选择型反腐
        二、反腐动因
        三、反腐之道
        四、反腐成效、影响及前景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执政前景
    第一节 悲观主义
        一、社会力量的增强
        二、体制衰朽
        三、悲观主义观点简评
    第二节 乐观主义
        一、出色的政党适应性
        二、强大的治理能力
        三、丰富的执政资源
        四、乐观主义观点简评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化
        一、走向西式民主
        二、走向中国特色民主
        三、几种可能的民主模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范式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范式
        一、市民社会
        二、法团主义
        三、权威主义
        四、合法性
        五、政党适应性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
        二、田野调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第一节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一、贡献
        二、不足
    第二节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启示
        一、对加强党的建设的启示
        二、对提升党建研究质量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5)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基本框架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政治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
        2.1.2 政治
        2.1.3 生态政治
    2.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政治思想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生态民主理论
        2.2.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政治思想
        2.3.1 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和谐生态政治智慧
        2.3.2 为政以德、以人为本的民本生态政治智慧
        2.3.3 兼以易别、万物一齐的平等生态政治智慧
    2.4 西方政治学中的生态政治思想
        2.4.1 西方古代政治学中的生态政治思想
        2.4.2 西方近代政治学中的生态政治思想
        2.4.3 西方现代政治学中的生态政治思想
第3章 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的思想历程
    3.1 我国生态政治的自我认知阶段
        3.1.1 生态政治之生存之本
        3.1.2 生态政治之发展之道
        3.1.3 生态政治之和谐之路
    3.2 我国生态政治的自我完善阶段
        3.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生态政治理论
        3.2.2 与时俱进的生态政治理论
        3.2.3 德法兼治的生态政治理论
    3.3 我国生态政治的全面发展阶段
        3.3.1 “一观”统领的生态政治理论
        3.3.2 “七论”细化的生态政治理论
第4章 我国生态政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我国生态政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4.1.1 运作低下的五级政权体制
        4.1.2 党政不分的政党领导体制
        4.1.3 偏离民主精神的立法体制
        4.1.4 “官”本位至上的政治
        4.1.5 不公正的社会资源分配
    4.2 我国生态政治构建中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4.2.1 主观原因
        4.2.2 客观原因
第5章 我国生态政治构建路径
    5.1 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的优势
        5.1.1 利益一致的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度
        5.1.2 普遍民意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1.3 团结共进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1.4 广泛生动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2 我国生态政治构建思路
        5.2.1 层级结构的缩减
        5.2.2 制衡系统的推进
        5.2.3 有法可依的保证
        5.2.4 政府管理的转化
        5.2.5 资源配置的优化
    5.3 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理想文本
        5.3.1 三级政权的行政生态
        5.3.2 制衡监督的权力生态
        5.3.3 科学民主的立法生态
        5.3.4 服务型的政府生态
        5.3.5 公平正义的社会资源分配生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6)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视域下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的相关概念和一般理论
    2.1 文化及其结构的定义
    2.2 文化结构论的多重视角
        2.2.1 文化人类学的解读
        2.2.2 文化社会学的阐释
        2.2.3 文化哲学的诠释
    2.3 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的内容解析
        2.3.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结构思想
        2.3.2 列宁的文化结构思想
        2.3.3 毛泽东的文化结构思想
        2.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结构思想
    2.4 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的意义
        2.4.1 理论意义
        2.4.2 方法论意义
        2.4.3 实践意义
    2.5 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视域下民族凝聚力的基本概念
        2.5.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民族凝聚力
        2.5.2 民族凝聚力的内涵
        2.5.3 民族凝聚力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
        2.5.4 民族凝聚力的结构与功能
第3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构成
    3.1 传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
        3.1.1 传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要素
        3.1.2 传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支柱
        3.1.3 传统中华民族凝聚力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的关系
    3.2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
        3.2.1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3.2.2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支柱
        3.2.3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的关系
        3.2.4 当代和传统中华民族凝聚力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的比较
第4章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结构的优化与功能的提升
    4.1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的逐步发展
        4.1.1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基本要素逐步发展的表征与机制
        4.1.2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核心支柱活力的逐步增强
    4.2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结构的逐渐优化
        4.2.1 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之间联结纽带的逐渐强化
        4.2.2 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聚合机制的逐渐改善
        4.2.3 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凝聚张力机制的逐渐改进
    4.3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功能的显着提升
        4.3.1 民族团结功能的显着增强
        4.3.2 民族发展动力功能的显着强化
        4.3.3 民族国家统一功能的显着上升
        4.3.4 民族对外影响功能的显着升华
    4.4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的典型成果
        4.4.1 中华民族吸引力的加强
        4.4.2 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强化
        4.4.3 中华民族聚合力的升华
        4.4.4 中华民族凝聚张力的增强
第5章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发展的现实境遇
    5.1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发展面临的时代机遇
        5.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
        5.1.2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稳健有序推进
        5.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坚持与拓展
        5.1.4 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逐渐巩固和壮大
        5.1.5 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显着发展
        5.1.6 中华民族成员的民族整体与认同意识逐渐增强
        5.1.7 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5.2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5.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益矛盾的掣肘
        5.2.2 民主法制建设中“两个不完全适应”的负面影响
        5.2.3 社会转型期消极价值观与道德失范的冲击
        5.2.4 执政党内部腐败问题的消极影响
        5.2.5 民族分裂势力的现实威胁
        5.2.6 国家尚未完全统一的制约
        5.2.7 国际社会中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的不利影响
第6章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6.1 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规律
        6.1.1 中华民族凝聚力基本要素共同作用律
        6.1.2 中华民族凝聚力核心支柱中坚支撑律
        6.1.3 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整体利益相互促进律
        6.1.4 中华民族凝聚力在与离散力对立统一中的主导作用律
    6.2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
        6.2.1 坚持民族凝聚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辩证统一是前提
        6.2.2 民族凝聚力基本要素的协调发展是基础
        6.2.3 民族凝聚力核心支柱的与时俱进是关键
    6.3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6.3.1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来强化“核心支柱”的力量
        6.3.2 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来增强物质文化凝聚力
        6.3.3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增强制度文化保障力
        6.3.4 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增强精神文化感召力
        6.3.5 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和谐来增进民族和谐
        6.3.6 推进“一国两制”实践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6.3.7 加强对外文明交流来增强中华民族的世界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 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次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成功的专政典范
    1.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国化最佳运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重大创新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
    4.社会主义矛盾体系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规律的深入认知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大胆突破了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 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无产阶级运用国家机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模式,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发展的新境界
    1.初级阶段论——建构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形成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体系
    3.“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民主与法制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开拓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领域
    5.“一国两制”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中国化,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时代发展的执政党建设新纲领
    2.依法治国——历史性、开创性的马克思主义治国方略
    3.以德治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上的创新性思考
四、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 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新的时代内涵
    1.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发展理论当代中国的最新诠释
    2.和谐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发展的新突破
    3.创新型国家——探索中国国家发展的新模式
    4.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执政理念的重大发展

(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必然
    1.1 国际形势的发展呼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1.1 国际经济发展的呼唤
        1.1.2 国际政治发展的呼唤
        1.1.3 国际文化发展的呼唤
    1.2 国内形势的变化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1.2.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
        1.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
    1.3 党执政地位的变化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3.1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1.3.2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
第二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土壤
    2.1 儒学大众化的思想和方法
        2.1.1 有教无类的教育追求
        2.1.2 重视世俗的教育内容
        2.1.3 通俗易懂的教育方法
    2.2 道教大众化的思想与方法
        2.2.1 重人贵生的基本思想
        2.2.2 效法自然的教化内容
        2.2.3 成神成仙的理想追求
    2.3 佛学大众化的思想与方法
        2.3.1 与儒学道教融合的传承发展
        2.3.2 与民俗信仰融合的大乘追求
        2.3.3 与大众思维吻合的悟性方法
第三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大众化的精辟论述
        3.1.1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3.1.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1.3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3.1.4 理论只能从外部向人民大众灌输进去
    3.2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
        3.2.1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
        3.3.1 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竞赛"活动的思想
        3.3.2 坚持理论要和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3.3.3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宣传
第四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特色和原则
    4.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解读
        4.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解读
        4.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解读
        4.1.3 大众化与其它几个相关概念关系的解读
    4.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色
        4.2.1 实践特色
        4.2.2 民族特色
        4.2.3 时代特色
    4.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原则
        4.3.1 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原则
        4.3.2 疏通与引导相结合原则
        4.3.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第五章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贡献
    5.1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5.1.1 统一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基础
        5.1.2 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
        5.1.3 要求"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5.2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5.2.1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大众化中的历史地位
        5.2.2 开展普及性的"三讲"教育活动
        5.2.3 创立通俗化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3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5.3.1 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
        5.3.2 确立大众化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5.3.3 开展群众性的荣辱观教育活动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6.1 必须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6.1.1 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6.1.2 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6.1.3 强调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
    6.2 必须坚持科学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6.2.1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的一贯原则
        6.2.2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6.2.3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关注民生相结合
    6.3 必须抓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教育
        6.3.1 抓好理论普及宣传的研究工作
        6.3.2 抓好理论普及宣传的教育活动
        6.3.3 抓好理论普及宣传的队伍建设
    6.4 必须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6.4.1 加强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
        6.4.2 加强方法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6.4.3 加强在理论创新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道路与理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
    一、国际背景
        (一)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加速推进
        (三) 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四)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
    二、国内背景
        (一) 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
        (二) 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严峻
        (三)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内政治风波
第二章 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酝酿阶段
        (一) 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
        (二) 批判"两个凡是"错误方针
        (三) 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二、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萌芽阶段
        (一) 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
        (二) 提出转移党的工作重心
        (三) 全面进行拨乱反正
    三、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初步形成阶段
        (一) 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规划
        (三) 首次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命题
    四、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深化发展阶段
        (一)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二)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 初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四) 精辟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五) 科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六) 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五、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成熟阶段
        (一) 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 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历史地位
第三章 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 初级阶段是制定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
        (二)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科学内涵
        (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三)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
        (四) 制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道路:"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一)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二)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三)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四)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两个文明一起抓"
        (一) 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二) 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三) 制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法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道路:"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一) 改善党的领导
        (二) 加强党的建设
        (三) 坚持从严治党
第四章 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基
    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 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二) 对列宁和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一) 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艰辛历程
        (二) 邓小平对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作用
        (一) 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 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先导
        (三)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新国家观 ——邓小平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从邓小平的逻辑看作为社会历史现象的国家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一个革命的批判的国家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
    三、在坚持的基础上,邓小平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的系统思考,形成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新的国家理论
    四、一个有意义而又重视不够研究不够的课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当代价值——邓小平国家理论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问题的关注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确立
        三、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丰富和深化
        四、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方法和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当代价值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邓小平国家理论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失误
    第二节 19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第三节 毛泽东的探索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确立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
第三章 从“革命”到“建设”——邓小平对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上)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政治”——邓小平思考国家问题的逻辑起点
        一、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的思想路线
        二、“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
        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保证
        四、“建设”是邓小平思考国家问题的重心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论的核心范畴——邓小平对国家问题的系统思考
        一、“建设”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
        二、“改革”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动力
        三、“市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
        四、“民主”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
        五、“法治”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
        六、“主权”与处理国家关系的原则
第四章 国家体制的新探索——邓小平对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下)
    第一节 政体形式论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政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体形式
    第二节 政党政治论
        一、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符合中国国情
        三、中国不能实行资产阶级的两党制和多党制
    第三节 国家结构论Ⅰ
        一、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格局的形成
        二、从高度集权走向权力下放
        三、在下放权力同时维护中央权威
    第四节 国家结构论Ⅱ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构想
        二、“一国两制”下权力配置特点
        三、“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
第五章 新国家观指导之下的政治发展——邓小平国家理论的逻辑展开
    第一节 邓小平国家理论指导下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实践
        一、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以德治国,完善科学的治国之道
        四、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五、“一国两制”由理论变为现实,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要进展
    第二节 “三个代表”与国家理论的新视角
        一、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巩固
        二、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国家问题的新视野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指向
结束语 新国家观与新国家——邓小平国家理论的实践意义
附: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三个代表”学说与一国两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D]. 万英.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D]. 王文雅.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D]. 王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研究[D]. 张卫国.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3)
  • [6]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视域下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D]. 田旭明. 湖南大学, 2012(05)
  • [7]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发展[J]. 赵小军.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1(03)
  • [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曹根记.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9]道路与理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D]. 李孟一. 武汉大学, 2010(05)
  • [10]新国家观 ——邓小平的逻辑[D]. 范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标签:;  ;  ;  ;  ;  

“三个代表”理论与一国两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