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蔬菜根围AM真菌多样性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高亚敏[1](2019)在《AM菌根真菌、PGPR促生菌与根瘤菌的互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植物根际促生菌(G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和根瘤菌在植物根际间的互作关系,本研究通过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从祁连山高寒退化草地委陵菜根际筛选AMF,经过形态学和18s rRNA测序法鉴定,并用盆栽法扩繁。以燕麦和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分别设12个处理:CK(接灭活菌种)、VAF1(AMF1 Rhizophagus intraradices)、VAF2(AMF2,本研究筛选)、R(燕麦盆栽试验为生防菌Phyllobacterium ifriqiyense,苜蓿盆栽实验为根瘤菌Ensifer fredii)、PGPR(Azotobacter sp.、Pseudomonas sp.、Bacillus mycoides混合菌系)、VAF1+PGPR、VAF2+PGPR、VAF1+R、VAF2+R、PGPR+R、VAF1+PGPR+R、VAF2+PGPR+R。在燕麦、苜蓿苗期60 d时测定其农艺性状、根系形态、根系生理生化、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并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和聚类分析分类结合来初步定义AMF—PGPR或AMF—PGPR—根瘤菌在燕麦、苜蓿根际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分离筛选出一株含量最多的丛枝菌根真菌(AMF2),经形态学和基因测序鉴定AMF2为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GenBank序列号MK311327。(2)燕麦盆栽试验发现,单、混合接种AMF和PGPR后,对燕麦苗期生长影响各异。接种AMF2、PGPR混合菌系和生防菌后与与其余11处理相比对燕麦生长促进作用最优;与对照CK相比使燕麦株高增加了16.05%,但降低植物干物质积累;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分别降低2.29%、25.66%和15.99%;同时,对根系生理生化影响显着,使根活力、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可溶性蛋白和糖分别提高了2.19、2.61、0.86、0.15、4.5和0.85倍,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和纤维素含量显着降低37.37%、58.58%、64.06%、27.71%;AMF2、PGPR混合菌系和生防菌是促进燕麦生长的最佳菌株组合。(3)苜蓿盆栽试验发现,单、混合接种AMF、PGPR菌系和根瘤菌后对苜蓿苗期生长有不同程度抑制;其中接种AMF1、PGPR混合菌系和根瘤菌后与对照相比,使苜蓿苗期株高和茎粗分别降低26.07%、12.40%,但促进根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同时还降低苜蓿根系生理生化指标,使根活力、转化酶、丙二醛、纤维素、可溶性蛋白和糖分别降低了36.68%、58.97%、3.15%、3.86%、1.33%、16.00%。与其余处理相比接种AMF1、PGPR混合菌系和根瘤菌后对苜蓿苗期生长抑制作用最弱。(4)(单、混合)接种AMF、PGPR对燕麦和(单、混合)接种AMF、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际土壤影响各异,但整体表现出促进土壤改良的趋势。其中燕麦试验发现:接种AMF1、PGPR混合菌系和生防菌与对照CK相比效果最显着,使土壤速效养分和酶活性增加,其中速效N、P、K和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9.81%、59.31%、26.36%、3.59%、112.79%、24.33%。苜蓿试验发现:接种AMF1、PGPR混合菌系和根瘤菌与对照CK相比对土壤改良效果最优,增加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和酶活性,使全K、N和速效P、K分别增加3.59%、20.33%、16.39%、8.41%,还使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分别增加38.69%、60.49%和32.96%。(5)燕麦试验36个测定指标经PCA分析发现5个处理的综合得分高于对照,且接种AMF2、PGPR菌系和生防菌处理得分最高,与对照相比提高29.21%,表明在燕麦根际AMF2、PGPR菌系和生防菌能够相互作用,促进燕麦生长。经聚类分析发现对照处理和接种AMF1、AMF2、PGPR、AMF1+PGPR处理在同一级上,表明AMF1和PGPR混合菌系在燕麦根系上互作关系弱;其余处理发现AMF2和PGPR混合菌系、生防菌在燕麦根际存在相互抑制作用。(6)苜蓿试验35个指标经PCA分析发现混合接种AMF1、PGPR混合菌系和根瘤菌或单独接种AMF处理的得分均高于对照得分,分别提高9.20%、33.05%和64.63%;其中混合接种AMF1、PGPR混合菌系和根瘤菌得分最高为34.72。经聚类分析发现AMF1+PGPR+根瘤菌处理在第一级,单独接种AMF在第二级,其余处理在第三级,表明AMF2与PGPR混合菌系、根瘤菌在苜蓿根际存在一定相互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菌根真菌(R.intraradices)和促生菌(Azotobacter sp.、Pseudomonas sp.、Bacillus mycoides混合菌系)在燕麦根际相互作用促进燕麦生长,AMF2、PGPR混合菌系和生防菌是促进燕麦生长的最佳菌株组合;AMF2、促生菌系和根瘤菌(Ensifer fredii)在燕麦根际存在抑制作用,其中AMF1、PGPR混合菌系和根瘤菌是促进苜蓿生长的最佳组合。
谭亮萍,刘明月,马艳青,贺超兴,赵激[2](2018)在《蔬菜丛枝菌根真菌研究概况及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类在自然界和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它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体后,能显着改善宿主植物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本文就蔬菜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历程、种类资源及其对蔬菜作物的生理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列举了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生产应用上的部分实例,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徐丽娟,谭树朋,许琳,刘润进[3](2017)在《生姜和马铃薯根围促生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初步调查》文中指出共同分布在相同生态位的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重要的种质资源。本研究旨在调查大田栽培的生姜和马铃薯根区土壤和根系中PGPR和AMF资源分布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其群落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从山东龙口、临沂、青岛、平度和莱芜生姜样地分离获得拮抗生姜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1)的PGPR 20株,其中,4个假单胞(Pseudomonus sp.)菌株s1-10、s3-11、s5-8和s6-4抑制能力最强;获得拮抗马铃薯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2)PGPR 25株,其中,4个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m1-12、m3-4、m4-7和m5-13抑制能力最强。从上述生姜样地分离到AMF 3属11种,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2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Glomus)8种;双网无梗囊霉(Acaulospra bireticulata)、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为优势种;从马铃薯样地则获得4属10种,其中,无梗囊霉属2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6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根内根孢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摩西管柄囊霉和变形球囊霉为优势种。该调查结果丰富了我国PGPR和AMF资源,为今后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王维华,胡玉金,王小珅,赵洪海,刘润进[4](2017)在《青岛小麦产区丛枝菌根真菌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丛枝菌根(AM)真菌是重要的种质资源。作者对青岛小麦种植区小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种类、分布、菌根侵染等状况进行调查,旨在初步了解该地区小麦产区AM真菌资源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山东省小麦主产区AM真菌群落结构及其生理生态功能奠定基础。自青岛城阳区和胶州小麦主产区采集小麦(济麦22)根围样品,共分离鉴定AM真菌4属17种,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4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Glomus)11种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其中,Acaulospra bireticulata、Acaulospra denticulate、Glomus geosporum、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Gigaspora margarita是青岛小麦产区土壤中AM真菌的优势种。该区小麦根系AM侵染率在13%30%之间,2月份侵染率最高,45月份则最低;AM真菌孢子数量4月份最多。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山东青岛地区小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发育与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探究山东麦区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分布规律,筛选促进小麦生长的AM真菌提供了条件和技术基础。
蒋春号[5](2016)在《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植物对丁香假单胞菌及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蜡质芽胞杆菌AR156(缩写为Bc AR156)是本实验室前期从森林树木根围土壤中分离的一株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可广谱性防治茄劳尔氏菌引起的蔬菜青枯病、辣椒疫霉引起的疫病、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和南方根结线虫引起的根结线虫病。目前该菌株已经获得相关专利,完成全基因组解析,获得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生物农药正式登记证。前期研究发现Bc AR156能够诱导拟南芥产生对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 pv.tomato,以下简称Pst)DC3000系统抗性;机理研究表明,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的系统抗性是通过同时激活水杨酸以及茉莉酸/乙烯两条信号通路,同时具有NPR1依赖性。为什么Bc AR156能同时激活拟南芥体内这两条信号通路,而其他生防因子如荧光假单胞菌、部分芽胞杆菌只能激活其中的某一条信号途径?Bc AR156如何被植物体识别,从而激活植物体的系统抗性?在Bc AR156诱导抗性过程中植物内源small RNA的调控作用是什么?除了上述广谱抗病机理外,既然根结线虫与其他病原物的致病机理完全不同,Bc AR156又是如何高效特异性地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害的?这些关于Bc AR156的生防机理问题的解决,将能更有效地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活菌制剂,推动微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Bc AR156为生防菌,以拟南芥、番茄为模式植物,以Pst DC3000、南方根结线虫为模式病原,进行三者互作研究,探究生防菌防病机理。本研究首先从转录因子角度出发,清楚地解析了 Bc AR156诱导抗病性机理,最终筛选发现Bc AR156分泌的胞外多糖(EPS)能够作为一种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MAMPs),被植物体表面模式识别受体识别,进而激活植物体自身防卫反应;同时发现植物内源miRNA:miR472和miR825/825*也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针对根结线虫的特异性生防机理研究发现,Bc AR156一方面能够改变番茄根系结构,促进番茄根系的快速成熟,从而降低根结线虫对番茄根系的侵染概率;另一方面Bc AR156还能抑制根结线虫某些效应因子编码基因的表达,降低其对番茄的致病力,最终达到高效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1.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在调控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以拟南芥为模式植物探寻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在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所起作用。结果表明,Bc AR156处理拟南芥后,能够显着提升植物体内转录因子WRKY70的表达量,同时显着抑制WRKY11的表达。研究还发现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为Bc AR156诱导细胞防卫反应以及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必须。过量表达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能够影响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的抗性。突变体验证结果显示:Bc AR156诱导抗性的能力在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单突变体拟南芥植株中能够保留,但抗性能力略微下降,然而在WRKY70和WRKY11双突变体植株中则完全丧失。以上结果表明,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是通过两条不同途径调控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的,并且这两条途径之间具有协调作用。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靶标分析结果表明:WRKY70通过水杨酸信号通路,WRKY11通过茉莉酸信号通路来调控Bc AR156诱导的系统抗性,而且这两条调控通路之间具有NPR1的依赖性。综合上述结果,发现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在调控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也是首次从转录因子角度出发,阐明根围有益微生物如何同时激活水杨酸、茉莉酸/乙烯两条信号通路,来诱导寄主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2.蜡质芽胞杆菌AR156胞外多糖作为一类MAMPs激活植物系统免疫在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植物体对Bc AR156的早期识别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Bc AR156分泌的胞外多糖能够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的系统抗性;在此过程中,能够提升防卫相关基因PR1、PR2、PR5以及MAPK激酶MPK6的上调表达;另外,也能够激活植物体细胞防卫反应如活性氧爆发、胼胝质沉积以及防卫相关酶活性的提升。基因上位性分析结果显示,Bc AR156胞外多糖仍能够在信号通路突变体jar1、etr1中诱导对Pst DC3000的系统抗性,与野生型Col-0相比,其在突变体jar1、etr1中诱导抗性能力略有降低;在NahG转基因植物以及npr1突变体中,Bc AR156胞外多糖的诱导抗性能力丧失。以上结果表明,Bc AR156胞外多糖诱导的系统抗性依赖MAMPs信号识别和水杨酸信号通路转导,并且具有NPR1依赖性。综上所述,Bc AR156胞外多糖在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作为一类MAMPs,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Sma11 RNAs在生防菌诱导植物抗病中的调节作用为研究植物内源small RNA在调控植物诱导抗性的机理,本研究利用deep sequencing以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获得一些参与调控植物诱导抗性的miRNA。Northern Blot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在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的抗性过程中,miR472,miR825和miR825*三种miRNA在Bc AR156处理的拟南芥叶片内被显着下调。对上述miRNA靶标预测结果显示,miR472,miR825和miR825*的靶标主要参与植物基础免疫,其中miR825靶标主要一些泛素蛋白连接酶;miR472和miR825*的靶标主要是一些参与ETI途径的R基因。研究发现上述预测的靶基因的表达受到miRNA负向调控。另外,miRNA缺失突变体表现出对病原细菌Pst DC3000的抗性。与此相反,miRNA过表达转基因植株对病原菌更敏感。综上所述,BcAR156通过抑制miR472、miR825和miR825*三种miRNA的表达,引起其靶标基因的上调,从而激活植物体自身的防卫反应,诱使植物产生系统抗性。4.蜡质芽胞杆菌AR156调控植物根系发育防治根结线虫病害的机理研究本研究发现,Bc AR156处理番茄根系能够诱导其结构变化;加速根系的成熟化(如根毛增多,根毛区比例显着增加),从而降低根结线虫进入植物体内的概率;减少植物根系内根结线虫的虫口数,从而获得防治根结线虫的效果。为探究Bc AR156防治根结线虫的机理,我们从植物根系结构发育角度出发,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技术,探究Bc AR156改变植物根系结构防治根结线虫的分子机理。转录组结果显示,Bc AR156能够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与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最为显着的是与脱落酸、乙烯、热激蛋白相关的基因,定量PCR验证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同。综上所述,Bc AR156能够调控一些与脱落酸、乙烯、热激蛋白相关的基因,来调控植物根系的发育;加速根系的成熟化,进而诱导植物抵抗根结线虫的侵染。5.蜡质芽胞杆菌AR156调控根结线虫效应因子表达防治病害的机理研究研究发现利用Bc AR156预处理植物后接种根结线虫,能够显着降低线虫的侵染,为深入探究其生防机理,本研究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Bc AR156处理能够抑制根结线虫效应因子编码基因的下调表达;Q-RT-PCR验证发现有11个效应因子的表达受到Bc AR156的抑制。本研究首次发现,生防菌能够通过抑制根结线虫效应因子的表达而降低根结线虫的致病力,以达到防治目的。
杨雅婷[6](2016)在《三叶草根瘤菌与AMF互作效应及其对梨生理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属于接合菌门(Zygomycota)接合菌纲(Zygomycete)球囊霉目(Glomale),是寄生于土壤中的一类真菌,与自然界多数植物根系结合形成互惠共生联合体。菌根学研究的重点一直以来都是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许多研究表明,AMF对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都具有促进的作用,丛枝菌根真菌菌丝在根内的变态泡囊结构和独特的丛枝状细胞结构,可以改善植物水分代谢,提高养分吸收率,改善植物根际土壤微环境,保护植物根系,促进植物根部及地上部分的生长,减少病原菌,改善逆境对植物的影响,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提高植物经济产量。固氮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生态系统中。其中根瘤菌与三叶草等豆科植物形成典型的共生固氮关系,有效提高了豆科植物氮素的营养水平。同时,三叶草也是菌根植物,有研究报道三叶草能够被多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并促进三叶草矿质营养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对豆科植物同时接种根瘤菌和AMF,形成双重共生关系,AMF能促进根瘤的形成和提高固氮效率,能促进根瘤菌与植株细胞间的特异性识别;同时根瘤菌能促进AMF的侵染率、菌根形成以及生长发育。这一双重共生和微生态结构对农业生产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以三叶草生草栽培运用于果园生态系统中,通过菌丝桥(hyphal link)的联接,把豆科植物中根瘤菌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双重共生效应传导至果树根系中,对解决果园有机质低、土壤肥力差、肥水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等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梨是我国主要栽培果树之一,为全面调整我国梨产业结构,国家已经大力推广种植南方早熟梨。南方早熟梨园主要分布于山地,常常面临土层浅薄、营养缺乏和高温干旱等环境胁迫。利用豆科植物进行生草栽培,以豆科植物中根瘤菌和AMF的双重共生为切入点,通过AMF接种早熟梨根系,研究梨苗根系,梨苗生长状况,土壤养分,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出最有利于改善梨树根系生态的丛枝菌根种类和田间作物生长模式,将其应用于生产,达到增加梨园产量的目的,相关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采用黄冠/川梨作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间作AMF和根瘤菌共生的三叶草,同时,接种不同AMF,研究三叶草根瘤菌与AMF互作效应,土壤微域环境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梨的生理代谢。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组,分别是:不接种AMF三叶草生草栽培、单接种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三叶草生草栽培并接种幼套球囊霉、单接种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三叶草生草栽培并接种根内球囊霉、单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三叶草生草栽培并接种摩西球囊霉;以及一个空白对照组。每处理小区5盆,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120盆。主要结果如下:(1)三叶草能被GM、GI和GE三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并且侵染率都达到了69%以上,其中GM侵染率最高,达71.5%。三叶草同时能被根瘤菌侵染,形成双重共生。(2)接种AMF显着提高了三叶草根瘤量、根际固氮酶活性以及成活率。结瘤量、固氮活性与菌根侵染率高低相联系,表明接种AMF显着促进了三叶草根瘤菌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固氮酶活性,最高提至1.45μmol(C2H4)·g-1·h-1。另一方面,试验结果还表明,同时接种根瘤菌和AMF的三叶草较仅接种AMF的三叶草根系有着更高的菌根侵染率,接种根瘤菌也显着地提高了AMF的侵染活力。(3)三叶草生草栽培的梨园根际系统中,通过AMF菌丝桥的联接,促进了梨根系矿质营养和水分的吸收运转,促进梨苗的生长发育。三叶草生草栽培后,接种三种AMF显着增加了最长侧根长,一级新根数、根体积和根冠比。同时显着促进梨苗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尤其以接种GM和三叶草生草栽培对梨生长促进效应最为显着,与对照相比各项指标分别增加43.32%、58.38%,48.66%。(4)接种AMF显着促进川梨根系发育生长,AMF通过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须根数量,增强根系活力,提高了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试验表明接种AMF明显促进梨幼苗叶片矿质元素N、P、K、S、Zn、Fe、Ca、Mg的吸收。接种AMF同时显着促进了土壤养分的利用,提高了土壤酶的活力,在三叶草生草栽培条件下,接种AMF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有机C、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有效K的含量。(5)接种AM真菌在改善梨苗营养代谢的基础上,显着提高了梨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尤其在三叶草生草栽培条件下,接种AMF处理作用更为显着。试验还表明,三叶草生草栽培下,接种AMF的植株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显着高于不接种的对照。(6)梨园间作系统改善根际微生物群落,接种AMF后细菌、放线菌、根瘤固氮菌的数量均增多,真菌的数量以对照组最高。三叶草生草栽培下,接种GM和GI均与各处理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生草栽培下接种GM比对照组增加了39.26%,对土壤改善效果最佳。(7)大多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与土壤微生物均表现出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水平,其中固氮菌和碱解N相关系数高达0.952。大多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与土壤脲酶、磷酸酶、蛋白酶、蔗糖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脲酶和有效P相关系数高达0.979。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与土壤脲酶、磷酸酶、蛋白酶、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关系,其中脲酶和固氮菌的相关系数达0.934。真菌与土壤酶活性呈显着负相关。
高春梅,刘宁,王洪滨,刘润进,李敏[7](2014)在《山东东部苹果种植园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旨在研究田间条件下苹果根区土壤中丛枝菌根(AM)真菌的群落结构特征。作者从山东威海十字涧、烟台榆树、朋珠和赵各庄、青岛前黄塘和潍坊田尔庄等苹果种植园设立样地,采集根区土壤和根系,分离鉴定AM真菌,并测定该真菌种丰度、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孢子密度、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等。结果表明,从上述样地共分离AM真菌4属37种,其中,双网无梗囊霉(Acaulospora bireticulata)、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为优势种。威海十字涧、烟台榆树、朋珠和赵各庄、青岛前黄塘和潍坊田尔庄各苹果种植园的根围孢子密度分别是215个/50克、192个/50克、214个/50克、165个/50克、202个/50克和209个/50克;种丰度分别为16、14、13、11、17和14;Shannon指数大小依次为青岛前黄塘>烟台朋珠>威海十字涧>潍坊田尔庄>烟台榆树>烟台赵各庄。Sorenson相似系数在0.230.45之间,其中烟台朋珠和烟台赵各庄的Sorenson相似系数最大。本调查结果可望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北方落叶果树AM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
行园园[8](2014)在《设施菜地丛枝菌根真菌的群落特征及其对番茄的生长效应》文中认为设施栽培中长期过量施肥严重减少了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在诸多功能微生物中,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已被认定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等。本文以我国北方设施番茄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水平化学氮素投入以及适量的有机肥投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AM真菌侵染潜力(Modiffed mean infection percentage, MIP)及根际AM真菌分子多样性的影响;另外盆栽条件下,研究接种AM真菌对连作设施番茄菜地土种植番茄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肥显着降低了AM真菌的侵染潜力,但施肥类型和水平对MIP影响不显着。通过对设施菜地0-60cm土壤中的AM真菌进行T-RFLP及克隆测序分析,共检测到6种不同类型的AM真菌,分属于Glomeraceae, Diversisporaeae, Acaulosporaceae;其中Funneliformis mosseae和Rhizophagus intraradices是农田中的两种AM真菌优势种。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的AM真菌群落发现,0-30cm土层和30-60cm土层间AM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均有明显差异,表明AM真菌在设施菜地土壤中的分布具有空间异质性。分析土壤条件对AM真菌群落的影响,发现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和总氮显着影响了AM真菌的群落组成和结构,且不同土层AM真菌群落受影响的因素不同。AM真菌的丰富度则主要受土壤pH, ec和有机质的影响。盆栽番茄接种AM真菌使番茄果实生物量显着增加。
王洪滨,郭绍霞,李敏,刘润进,赵洪海[9](2012)在《山东东部地区果园AM真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者于2011年10月对山东潍坊、青岛和烟台等地果树种植园土壤中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分离到AM真菌4属: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球囊霉属(Glomus)、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共29种。其中,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是山东东部地区果园的优势属,双网无梗囊霉(Acaulospora bireticulata)和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则是优势种。梨(Pyrus bretschneideri)、葡萄(Vitis vinifera)、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苹果(Malus pumila)和枣(Zizyphus jujuba)根围AM真菌孢子密度分别为137个/50g、109个/50g、268个/50g、216个/50g和188个/50g;种丰度分别为12、14、12、12和11。该区果园中AM真菌Shannon指数大小依次为梨园>樱桃园>葡萄园>苹果园>枣园。本调查土壤理化特性范围内,土壤速效P含量与AM真菌孢子密度呈正相关,pH值与Shannon指数则呈负相关。
李素美,陈应龙,林先贵,刘润进[10](2012)在《21世纪的菌根学》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第1个10年,菌根学(mycorrhizology)研究进入菌根学发展史上第2个辉煌时期。文中总结了21世纪首个10年期间菌根学研究的特点,预测了今后40年(21世纪上半叶)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推动菌根学进一步研究及其菌根生物技术应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大棚蔬菜根围AM真菌多样性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棚蔬菜根围AM真菌多样性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AM菌根真菌、PGPR促生菌与根瘤菌的互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菌根概述 |
1.1 丛枝菌根真菌种类 |
1.2 丛枝菌根真菌的筛选、鉴定与扩繁 |
1.2.1 筛选 |
1.2.2 鉴定 |
1.2.3 扩繁 |
1.3 丛枝菌根真菌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
1.3.1 增产方面 |
1.3.2 改善品质方面 |
1.3.3 增强作物抗性方面 |
1.3.4 改善土壤质量方面 |
2 菌株互作研究进展 |
2.1 丛枝菌根真菌与PGPR互作 |
2.2 PGPR与根瘤菌互作 |
2.3 AM真菌和PGPR互作的应用前景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4.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AM菌根菌的筛选及鉴定 |
1 试验材料 |
1.1 采样地概况 |
1.2 样品采集 |
2 测定方法 |
2.1 AMF侵染检测 |
2.1.1 根系制片 |
2.1.2 AMF侵染率 |
2.2 AMF分离扩繁 |
2.2.1 AMF分离 |
2.2.2 AMF扩繁 |
2.3 AMF鉴定 |
2.3.1 形态学鉴定 |
2.3.2 18 s RNA测序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MF侵染观察 |
3.2 孢子扩繁结果 |
3.3 AM真菌的鉴定 |
3.3.1 形态学鉴定 |
3.3.2 18 s RNA测序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4.1 讨论 |
4.2 小结 |
第三章 AM菌和PGPR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宿主植物 |
1.3 供试土壤 |
2 实验方案与方法 |
2.1 实验方案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1 生长指标 |
2.2.2 根系指标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M菌和PGPR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AM菌和PGPR对燕麦株高的影响 |
3.1.2 AM菌和PGPR对燕麦茎粗的影响 |
3.2 AM菌和PGPR对燕麦生物量的影响 |
3.2.1 AM菌和PGPR对燕麦地上地下鲜重的影响 |
3.2.2 AM菌和PGPR对燕麦地上地下干重的影响 |
3.3 AM菌和PGPR对燕麦光合色素的影响 |
3.3.1 AM菌和PGPR对燕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AM菌和PGPR对燕麦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4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形态的影响 |
3.4.1 AM菌和PGPR对燕麦总根系形态的影响 |
3.4.2 AM菌和PGPR对不同根直径下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的影响 |
3.5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3.5.1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
3.5.2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酶活力的影响 |
3.5.3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5.4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5.5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5.6 AM菌和PGPR对燕麦根系糖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4.1 讨论 |
4.1.1 AM菌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1.2 PGPR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1.3 AM菌和PGPR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 小结 |
4.2.1 AM菌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2 PGPR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3 AM菌和PGPR对燕麦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四章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宿主植物 |
1.3 供试土壤 |
2 实验方案与方法 |
2.1 实验方案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株高的影响 |
3.1.2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茎粗的影响 |
3.2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生物量的影响 |
3.2.1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地上地下生物量鲜重的影响 |
3.2.2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地上地下生物量干重的影响 |
3.3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光合色素的影响 |
3.3.1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3.4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形态的影响 |
3.4.1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总根系形态的影响 |
3.4.2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不同根直径下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的影响 |
3.5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3.5.1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活力的影响 |
3.5.2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酶活力的影响 |
3.5.3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5.4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5.5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5.6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根系糖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4.1 讨论 |
4.1.1 AM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1.2 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1.3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 小结 |
4.2.1 AM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2 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3 AM菌、PGPR和根瘤菌对苜蓿苗期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五章 AM菌和PGPR对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2 测定方法 |
2.1 pH值(pH仪)和电导率(电导率仪) |
2.2 土壤全量养分 |
2.2.1 全氮(凯氏定氮法) |
2.2.2 全钾(NaOH熔融-火焰光度计法) |
2.3 土壤速效养分 |
2.3.1 碱解氮(碱解扩散法) |
2.3.2 有效磷(NaHCO_3~-钼锑抗显色法) |
2.3.3 速效钾(NH_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 |
2.4 土壤酶活性 |
2.4.1 碱性磷酸酶(氯代二溴对苯醌亚胺比色法) |
2.4.2 脲酶(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 |
2.4.3 蔗糖酶(DNS比色法) |
2.4.4 过氧化氢酶(高锰酸钾滴定法) |
2.5 土壤球囊霉素(考马斯亮蓝G-250 比色法)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 pH 值和电导率的影响 |
3.1.1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 pH 值的影响 |
3.1.2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3.2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
3.2.1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2.2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
3.3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3.3.1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3.2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3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4 AM 菌根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1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4.2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4.3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4.4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过氧化氢活性的影响 |
3.5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球囊霉素含量的影响 |
3.5.1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总球囊霉素的影响 |
3.5.2 AM 菌和 PGPR 对燕麦苜蓿土壤易提取球囊霉素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4.1 讨论 |
4.1.1 AM菌对燕麦、苜蓿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4.1.2 PGPR对苜蓿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4.1.3 AM菌和PGPR对苜蓿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4.2 小结 |
4.2.1 AM菌对燕麦、苜蓿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4.2.2 PGPR对燕麦、苜蓿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4.2.3 AM菌和PGPR对燕麦、苜蓿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第六章 AM菌 PGPR和根瘤菌的互作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M真菌和PGPR在燕麦根际的互作 |
2.1.1 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 |
2.1.2 主成分提取、特征向量及主成分得分计算 |
2.1.3 聚类分析及等级划分 |
2.2 AM真菌PGPR和根瘤菌在苜蓿根际的互作 |
2.2.1 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 |
2.2.2 主成分提取、特征向量及主成分得分计算 |
2.2.3 聚类分析及等级划分 |
3 讨论与小结 |
3.1 讨论 |
3.1.1 AM真菌和PGPR在燕麦根际的互作 |
3.1.2 AM真菌PGPR和根瘤菌在苜蓿根际的互作 |
3.2 小结 |
3.2.1 AM真菌和PGPR在燕麦根际的互作 |
3.2.2 AM真菌PGPR和根瘤菌在苜蓿根际的互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蔬菜丛枝菌根真菌研究概况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蔬菜AMF的种类和资源 |
3 AMF对蔬菜作物的生理效应及作用机制 |
3.1 促进蔬菜作物生长, 提高产量 |
3.2 改善蔬菜作物品质 |
3.3 促进蔬菜作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
3.4 提高蔬菜作物抗旱性 |
3.5 增强蔬菜作物抗 (耐) 盐性 |
3.6 提高蔬菜作物抗病性 |
3.7 提高蔬菜作物抗根结线虫的能力 |
3.8 增强蔬菜作物抗 (耐) 重金属胁迫的能力 |
3.9 增强蔬菜作物抗寒性 |
3.1 0 提高蔬菜作物耐热性 |
4 AMF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
5 展望 |
(3)生姜和马铃薯根围促生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初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2 丛枝菌根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1.3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数量、分离频度、相对多度、重要值和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
1.4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的分离与拮抗青枯菌的菌株筛选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姜和马铃薯根围分布的丛枝菌根真菌 |
2.2 生姜和马铃薯根围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
2.3 大田栽培条件下生姜和马铃薯菌根发育状况 |
2.4 生姜和马铃薯根围土壤中分布的植物根围促生细菌菌株及其对青枯菌的抑制作用 |
3 讨论 |
(4)青岛小麦产区丛枝菌根真菌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
材料与方法 1.1 |
样地概况与土样采集 1.2 |
AM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1.3 |
AM真菌孢子密度、分布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1.4 |
AM真菌侵染情况 1.5 |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1.6 |
数据处理 2 |
结果与分析 2.1 |
青岛小麦主产区根围分布的AM真菌种类 2.2 |
小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相对多度、频度和重要值 2.3 |
青岛不同地区AM真菌侵染率的动态变化 2.4 |
AM真菌孢子密度的动态变化 3 |
讨论 |
(5)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植物对丁香假单胞菌及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机理研究进展 |
第一节 |
1 国内外芽胞杆菌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 |
1.1 国内芽胞杆菌的生防研究概况 |
1.2 国外芽胞杆菌的生防研究进展 |
2 芽胞杆菌生防机理研究 |
2.1 抗菌作用 |
2.2 溶菌作用 |
2.3 竞争作用 |
2.4 诱导系统抗病性 |
3 芽胞杆菌在农业生产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3.1 芽胞杆菌生物农药面临的问题 |
3.2 针对芽胞杆菌生物农药问题的解决方法 |
3.3 芽胞杆菌生物农药未来发展展望 |
第二节 蜡质芽胞杆菌生防机理研究进展 |
1 国内外芽胞杆菌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2 蜡质芽胞杆菌生防机理研究 |
2.1 竞争作用 |
2.2 拮抗作用 |
2.3 诱导系统抗病性 |
3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植物防卫系统与诱导抗性 |
第一节 植物防卫系统与诱导抗性概述 |
1 根围免疫信号 |
2 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AR) |
3 诱导系统抗病性(ISR) |
4 关键调控因子 |
4.1 NPR1调节因子 |
4.2 WRKY转录因子 |
4.3 植物诱导抗病过程中的Priming |
第二节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功能研究概述 |
1 多糖的种类 |
1.1 按照多糖的来源 |
1.2 按照微生物分泌的多糖部位 |
2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 |
2.1 保护作用 |
2.2 识别作用 |
2.3 储存能量 |
2.4 粘合作用 |
2.5 提升机体免疫力 |
2.6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3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应用 |
3.1 微生物胞外多糖在农业领域内的应用 |
4 总结 |
第三节 Small RNAs在植物内源免疫中的调控作用 |
1. 参与small RNAs合成的基本成分及作用 |
1.1 Dicer酶 |
1.2 AGO蛋白 |
1.3 RNA依赖性RNA聚合酶 |
2 Small RNAs的种类及生物合成 |
2.1 microRNAs的生物合成 |
2.2 siRNAs的生物合成 |
3. Small RNAs的作用机制 |
4. Small RNAs在植物内源免疫中的抗病作用 |
5. 总结 |
第三章 蔬菜根结线虫病害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
1 根结线虫的分类学地位 |
2 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 |
3 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和传播途径 |
4 根结线虫的为害特点及症状 |
5 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策略 |
5.1 农业防治措施 |
5.2 物理防治措施 |
5.3 化学防治措施 |
5.4 生物防治措施 |
6 目前根结线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第四章 根结线虫病害的生防机理研究进展 |
1 根结线虫病害的生防机理 |
1.1 寄生作用 |
1.2 捕食作用 |
1.3 毒杀作用 |
1.4 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病性 |
2 问题和展望 |
第五章 植物线虫效应因子在调控病害防治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1 线虫效应因子注入寄主植物细胞的调控 |
2 线虫效应因子作为植物细胞生物学的探针 |
2.1 细胞周期与骨架 |
2.2 细胞壁结构 |
2.3 新陈代谢 |
3 效应因子的功能性研究 |
3.1 基因沉默 |
3.2 寄主靶标识别 |
4 线虫效应因子分类 |
5. 线虫效应因子的识别研究 |
6 线虫效应因子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在调控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转录因子WRKY11与WRKY70基因克隆及过表达载体构建过程 |
1.5 转录因子WRKY11与WRKY70基因过表达拟南芥以及转录因子WRKY11,WRKY70双突变体植株的构建 |
1.6 植物内源水杨酸、茉莉酸含量检测 |
1.7 引物信息 |
1.8 转录因子WRKY11与WRKY70亚细胞定位 |
1.9 Bc AR156对拟南芥促生作用表型测定 |
1.10 Bc AR156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表型测定 |
1.11 Bc AR156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的分子水平检测 |
1.12 Bc AR156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的细胞水平检测 |
1.13 Western blot |
1.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 |
2.2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都定位于细胞核 |
2.3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的系统抗性 |
2.4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拟南芥内细胞防卫反应 |
2.5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是Bc AR156诱导拟南芥内防卫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所必需的 |
2.6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靶标基因在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的系统抗性过程中的表达情况 |
2.7 水杨酸、茉莉酸/乙烯信号通路,以及NPR1参与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调控Bc AR156诱导的系统抗性 |
2.8 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的系统抗性并非通过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 |
3 讨论 |
第二章 蜡质芽胞杆菌AR156胞外多糖作为一类MAMPS激活植物系统免疫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Bc AR156胞外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
1.5 过敏性反应(HR)分析 |
1.6 Bc AR156各组分对Pst DC3000的平板拮抗试验 |
1.7 蜡质芽胞杆菌胞外多糖诱导抗性表型验证试验 |
1.8 Pst DC3000在拟南芥上的定殖量测定 |
1.9 Bc AR156胞外多糖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的细胞水平的检测 |
1.10 拟南芥总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
1.11 拟南芥叶片总蛋白的提取与Western blotting分析 |
1.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c AR156胞外多糖能够诱导植物产生过敏性反应 |
2.2 Bc AR156胞外多糖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的系统抗性 |
2.3 Bc AR156胞外多糖诱导拟南芥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 |
2.4 Bc AR156胞外多糖激活植物体免疫诱导活性氧的积累、胼胝质的沉积以及防卫相关酶活性增加 |
2.5 AR156胞外多糖在拟南芥中诱导的系统抗性通过SA信号途径,并依赖NPR1 |
2.6 Bc AR156胞外多糖在拟南芥中诱使的系统抗性通过MAPK信号途径。 |
2.7 Bc AR156胞外多糖的化学分析及结构鉴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SMALL RNAS在生防菌诱导植物抗病中的调节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转基因植物的构建 |
1.5 Bc AR156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表型测定 |
1.6 miRNA靶基因的预测 |
1.7 拟南芥总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
1.8 Northern Blot |
1.9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miRNA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系统抗性 |
2.2 miR472,miR825/825*参与调控Bc AR156激活的ISR |
2.3 miR472、miR825/825*过表达或者缺失能够影响植物基础免疫 |
2.4 miR472、miR825/825* target植物内源R基因,调控植物基础免疫 |
3 讨论 |
第四章 蜡质芽胞杆菌AR156调控植物根系发育防治根结线虫病害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悬浮液的制备 |
1.5 蜡质芽胞杆菌引起番茄根系变化观察 |
1.6 线虫对番茄根系侵染率检测 |
1.7 温室防效实验 |
1.8 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1.9 番茄根组织总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c AR156高效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 |
2.2 Bc AR156诱导番茄根系结构变化,加速番茄根系得成熟化 |
2.3 Bc AR156诱导番茄根系结构变化,降低根结线虫侵染 |
2.4 Bc AR156调控番茄根系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 转录组学预测相关调控基因Q-RT-PCR验证 |
3 讨论 |
第五章 蜡质芽胞杆菌AR156调控根结线虫效应因子表达防治病害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悬浮液的制备 |
1.5 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1.6 效应因子分析和预测 |
1.7 番茄根组织总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2.2 Q-RT-PCR结果验证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
致谢 |
(6)三叶草根瘤菌与AMF互作效应及其对梨生理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章综述 |
1.1 丛枝菌根研究现状 |
1.1.1 丛枝菌根真菌(AMF)简介 |
1.1.2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矿质营养吸收 |
1.1.3 丛枝菌根真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
1.1.4 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水分吸收 |
1.1.5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性 |
1.1.6 丛枝菌根真菌影响植物群落和生态环境 |
1.1.7 丛枝菌根技术的应用展望 |
1.2 豆科植物根瘤菌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 丛枝菌根真菌与氮循环的研究现状 |
1.3.1 丛枝菌根真菌与豆科植物的信号识别 |
1.3.2 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体的氮代谢运输 |
1.3.3 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氮代谢过程中的生态作用 |
1.4 梨产业研究现状 |
1.4.1 梨的产业概况 |
1.4.2 早熟梨矿质营养与菌根技术研究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方法 |
3.3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
3.3.1 根系形态指标测定 |
3.3.2 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 |
3.3.3 根际土壤中酶体系的测定 |
3.3.4 营养元素的测定 |
3.3.5 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3.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三叶草根部侵染率及固氮效应的影响 |
4.2 不同处理对菌根依赖性与根部侵染率的影响 |
4.3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1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根系发育的影响 |
4.3.2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4.3.3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根部和叶片可溶性糖的影响 |
4.3.4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根部和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4.3.5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叶绿素的影响 |
4.3.6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
4.4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无机养分含量的影响 |
4.4.1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叶片无机养分含量的影响 |
4.4.2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根部无机养分含量的影响 |
4.5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中酶体系的影响 |
4.5.1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5.2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5.3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4.5.4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4.5.5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
4.6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7 不同处理土壤肥力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7.1 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 |
4.7.2 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
4.7.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 第5章 讨论 |
5.1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三叶草根部侵染率及固氮效应的影响 |
5.2 不同处理对菌根依赖性与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
5.3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5.4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无机养分含量的影响 |
5.5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中酶体系的影响 |
5.6 不同处理对梨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7 不同处理土壤肥力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对照表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研项目 附图 致谢 |
(7)山东东部苹果种植园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
材料和方法 1.1 |
样地概况 1.2 |
样品采集与处理 1.3 |
AM真菌的分离鉴定 1.4 |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1.5 |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
结果与分析 2.1 |
山东东部地区苹果种植园AM真菌的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2.2 |
不同地区苹果种植园AM真菌的孢子密度、种丰度和多样性指数 2.3 |
不同地区苹果种植园AM真菌Sorenson相似性系数 2.4 |
苹果种植园土壤条件与AM真菌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 3 |
讨论 |
(8)设施菜地丛枝菌根真菌的群落特征及其对番茄的生长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引言 |
1.1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现状 |
1.2 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养分投入状况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2.1 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养分投入状况 |
1.2.2 设施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 |
1.3 丛枝菌根真菌概况 |
1.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AM真菌多样性以及空间异质性 |
1.4.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AM真菌多样性 |
1.4.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AM真菌空间异质性 |
1.4.3 农业措施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AM真菌多样性及其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
1.5 菌根生物技术在设施栽培中的应用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2 设施菜地不同养分投入模式下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势的空间分布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养分的测定 |
2.2.3 侵染率的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养分测定结果 |
2.3.2 设施菜地不同氮肥及有机肥处理对AM真菌侵染势空间分布的影响 |
2.3.3 AM真菌侵染潜力试验中植株生物量 |
2.3.4 AM真菌侵染潜力及番茄生物量与养分、处理的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3 设施菜地不同养分投入模式下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空间分布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处理 |
3.2.2 研究方法 |
3.2.3 根际土壤AM真菌DNA的提取 |
3.2.4 AM真菌的PCR扩增 |
3.2.5 PCR产物纯化 |
3.2.6 酶切及T-RFLP(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
3.2.7 扩增产物的转化、克隆 |
3.3 数据分析 |
3.3.1 设施菜地AM真菌系统发育多样性 |
3.3.2 环境因子对AM群落丰富度的影响 |
3.3.3 环境因子对AM群落组成的影响 |
3.3.4 环境因子对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4 盆栽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对设施番茄生长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番茄苗的侵染状况 |
4.3.2 番茄盆栽试验结果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图 致谢 |
四、大棚蔬菜根围AM真菌多样性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AM菌根真菌、PGPR促生菌与根瘤菌的互作研究[D]. 高亚敏.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2]蔬菜丛枝菌根真菌研究概况及进展[J]. 谭亮萍,刘明月,马艳青,贺超兴,赵激. 中国蔬菜, 2018(04)
- [3]生姜和马铃薯根围促生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初步调查[J]. 徐丽娟,谭树朋,许琳,刘润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4]青岛小麦产区丛枝菌根真菌调查[J]. 王维华,胡玉金,王小珅,赵洪海,刘润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 [5]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植物对丁香假单胞菌及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D]. 蒋春号.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5)
- [6]三叶草根瘤菌与AMF互作效应及其对梨生理代谢的影响[D]. 杨雅婷. 西南大学, 2016(02)
- [7]山东东部苹果种植园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特征[J]. 高春梅,刘宁,王洪滨,刘润进,李敏.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 [8]设施菜地丛枝菌根真菌的群落特征及其对番茄的生长效应[D]. 行园园. 山西农业大学, 2014(02)
- [9]山东东部地区果园AM真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J]. 王洪滨,郭绍霞,李敏,刘润进,赵洪海.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 [10]21世纪的菌根学[J]. 李素美,陈应龙,林先贵,刘润进. 菌物研究, 2012